高中历史知识的汇总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的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知识的汇总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整合;自主学习;直观;教学容量

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含纷繁复杂历史现象和丰富时空变化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工具“粉笔+黑板+教科书”,难以将丰富的历史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工具的缺点与不足,历史课堂可以由此变得丰富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大大激发,历史课堂教学自然也能获得理想效果。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的有效整合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个人观点的陈述。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和检索方便的特点,利用它学生可以迅速检索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教学工具,改变传统让学生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展开自主分析和探讨,如此既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对于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单元时,我就将班里学生分为四大组,并根据本单元的四节内容给四个小组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这四组分别负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与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古代经济政策的内容,每一组都要将搜索到的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课堂上,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本组所搜索到的资料进行总结性汇总,并与老师、同学进行相互探讨。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搜索、分析资料,对于本单元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一单元的教学效率也能由此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与当代生活有着遥远的时空距离,学生仅靠书本文字的描述和教师口头语言的讲解,无法真正体会当时历史所处的时代环境,也不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音响播映、动画显示、情境模拟等教学优势,利用它,可以将过去枯燥的历史史实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会产生仿佛置身于当时历史情境的感觉,可以有效消除学生与历史内容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直观、形象的画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在学《》这一节时,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抗日岁月已成为历史,历史无法重回,学生对于当时的状况无法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所以,这时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历史频道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的视频片段,于是,日本当时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便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样,直观、形象的情境再现,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和认识,当我们正式为学生讲解本节内容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变得更加投入和认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使课堂教学省时省力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繁多、体系庞杂,所以,每节历史课的信息容量都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板书提纲多,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都是教师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罗列知识点或者单纯使用口头语言来讲解,这样由于受篇幅和时间的关系,教师无法将与历史知识有关的内容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与即将教授的历史内容有关的课件,如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表图片,等等,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对课件进行随时展示,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节省了写板书、列知识点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使教学容量得到了扩大,课堂教学变得省时省力,学生对于各个历史知识点也会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总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课堂所起到的促进与积极作用,并且极力探索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的合理途径和方法,让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苍白无力,而是可以在多媒体环境的支撑下,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课程;现状调查

信息技术,简称ICT,[1]是人类社会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技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研究将信息和通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现如今近20年已经过去,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本文试图以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整合为视角,以苏州市区中学为例开展实地调查,以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针对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整合的步伐。

一、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苏州市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其综合实力在江苏省都排在前列。因此对苏州市区高中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情况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发达地区历史课程整合水平。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苏州市区四所高中师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40份,收回594份,有效问卷592份,有效回收率92.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方法

自编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情况调查问卷以学校为单位,先后在苏州市区四所高中进行发放,学生及教师采用匿名填写方式完成问卷,最后问卷回收汇总,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内容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整合,就目前而言,主要涉及到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网络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多媒体和网络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环境,师生个人信息素养,教师及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态度,信息技术培训情况调查等四部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环境调查

1、课程整合的校园环境

此次调查选取的是苏州市区教学条件较好的四所高中,在被调查者中,有80%的教师提到自己所在学校“每间教室均有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并且有网络教学”,这说明苏州市区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这为历史课程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对于教学设施使用情况,95%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这说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校环境已基本形成。

2、课程整合的家庭环境

据笔者调查得知,苏州市区拥有电脑的家庭占98.1%,这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历史知识提供了基础保障。至于上网地点,选择在家中上网的比例高达84%,这与学生家中拥有电脑情况相符合,而选择在学校上网的学生比例仅为5.69%,这说明学校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向学生开放使用的程度远远不够,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从而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

3、学生使用网络的保护措施

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学生传递大量知识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及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需对其上网行为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在学校方面,有84.3%的学生称其所在学校有防止学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措施,其防护措施主要为“只有计算机课才允许学生使用电脑”。在家庭方面,67.3%的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另外有19.2%的家长明确表示支持学生使用电脑。有2.1%的家长表示对学生使用电脑的态度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用于学习则表示支持,如果用于游戏则表示反对。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持有较开明的态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历史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称其家长有防止学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限制上网时间”和安装过滤软件,这说明多数家长能够意识到网络在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

(二)师生个人信息素养

1、学生信息素养

调查发现,对计算机技能掌握“非常熟练”和“比较熟练”的学生比例达75.1%,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这一方面得益于家庭电脑的普遍应用,另一方面得益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另外,调查显示,分别有98.9%,59.6%和56.2%的学生会使用word,excel和flash软件,而其他软件的掌握情况相对要差一些,如frontpage,authorware的掌握情况仅为20.7%和3.2%。至于历史工具软件的情况调查则表明,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并且不会使用任何历史工具软件。由以上数据可得知,学生对基础软件的掌握情况比较熟练,这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在历史工具软件方面的使用状况却不容乐观,需要给予重视。

2、教师信息素养

历史课程整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支撑,更要具备将信息资源应用于历史课程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由调查可知,80%的历史教师表示其对信息技术掌握情况比较熟练。至于教师掌握历史工具软件方面,有41%的教师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并在后面注明“不知道任何历史工具软件”,这一比例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知道并会使用这历史工具软件的教师非常少,远达不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对教师信息素养所做的要求。

(三)师生对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态度

在被调查者中,有32位教师表示自己“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这说明历史教师在意识上还是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另外,由调查可知,历史教师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为主”,而选择“课堂中和课余的网络教学”的历史教师仅占14.7%。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方面,师生回答高度一致,多数选择了“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观看并回答相关问题”,这一比例达到了81%以上。这说明苏州市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程度较低,仍处于课程整合的第一个阶段,即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历史课程整合的现状。

另外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非常喜欢,并且乐于接受”将信息技术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而持“比较一般,无所谓”态度学生占29.9%。这说明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并非受到所有学生的欢迎。这主要是由于在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历史学习,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较少,体会不到整合的乐趣。

(四)学校信息技术培训情况调查

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24位教师认为培训中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基本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约占调查人数的71%。这说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现阶段需求。但是仍需注意的是,约有18%的教师对现阶段的培训课程“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说明学校领导在组织信息技术课程培训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据此,部分历史教师给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有的教师希望培训课程更具有学科针对性,能够针对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与技术指导。

三、问题与建议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从此次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在苏州市区各高中学校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反思。

(一)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机会太少,这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因此建议学校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度为学生提供上网机会,以方便学生充分利用信息通讯资源进行学科知识学习。

(二)学科针对性不强

老师们能运用一些基本软件制作课件,但是具体到历史工具软件,知道并会使用的教师和学生并不多。据笔者所知,有些历史工具软件界面清新活泼,简洁实用,非常适合个人学习及团体活动。为此,建议学校在信息技术培训中应针对历史学科的工具软件在使用方法技能上给予历史教师指导帮助,以促进历史学科整合的层次与水平。

篇4

传统教育模式也被称为接受式学习模式,它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削弱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探究情境,建立探究氛围,促进探究开展,把握探究深度,评价探究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开拓探究思路,交流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果。 

在当前形势下,历史教学改革遇到了新的困境。 

1.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而且由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升入高中后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会更加明显。在班级中,知识积累较为丰富的学生往往会在探究式学习中成为领导者,而知识积累较少的学生则会在探究式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 

2.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 

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科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在笔者所在地区的文科学生中,由于城乡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理解、归纳、概括、分析、比较、联系等能力较低。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其实,信息技术早已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过,只是作为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如今,我们将信息技术视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突破教学改革困境,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1.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信息技术软件,制作并传播微课,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自由地弥补自己的不足。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汇总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以便学生查阅,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事物和专有名词。 

2.突破重难点知识。 

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制作动画,形成资源库,以便于学生查找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出问题:如何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近现代服饰的变迁?对于全球史观,我制作了一个以世界地图为背景,展示西装传到中国,并推动中国服饰变化的一个动画,展现了全球文明的扩展与发展;对于文明史观,我制作了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展示旧式旗袍向新式旗袍变化的动画,展现了中华文明由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变;对于唯物史观,我制作了一组展示近现代各个时期服饰变化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动画,展现了服饰变迁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推动课堂教学开展。 

在课堂展示方面,教师可以使用集课件、习题、实物等资源于一体的学习软件。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软件具备白板工具、互动展示、互动教学、无线互联、集控管理、音视频直播、远程教学等功能,可以实现对学生探究成果的快速展示。 

4.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作业。 

在学生的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分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81

一、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教学情况,把传统上课时只有少数学生才有的排序式的发言机会平行分散给更多的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参与学习的魅力,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教学中的探讨研究。

二、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不断的分组合作教学尝试,发现合作教学比起传统教学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合作教W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由于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无疑又会激发和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2. 合作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它并不能得到真正落实,教师仍在唱主角。合作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身份由原来的“既导且演者”转为单纯的“导演”,学生的身份由原来的“观众”或偶尔参与的“群众演员”转变为积极参演的“主要演员”,教学关系和方式得到质的转变。

3. 合作教学非但不会扼杀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相反会促进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长时间地听教师讲课,而是通过成员间的商量、讨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尽量地创造性地想出一些新点子,在的大前提下,各小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组讨论教学的具体应用

1. 讨论的问题要精选

设计讨论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紧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围绕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相关经验证明,设计讨论的问题,一要设计具有启发学生思维且有价值性的问题,二要设计步步深入,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能设计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讨论学习的载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做适当引导,通过讨论,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2)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有一定的层次性

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能够做到全面把握。但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2. 分组方式要灵活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问题使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1)两人互助式

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迅速覆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如果采取同桌互助,既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达到共同参与的目的。

(2)小组竞争式

对于几个平行并列的教学内容,按班级座位分成几个小组,让各组负责一项内容开展,然后派代表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达到全班学习的目的。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然后教师选择各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组就行动计划的完整性进行打分。

(3)自由组合式(辩论式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主要根据不同的观点,对学生自由分组,小组可以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既培养了学生收集、阅读、分析、提炼史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学生就在这种情境中促进了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效果很好。

3. 讨论的形式要多样

(1)相互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各小组成员自己思考、协商,汇总形成小组观点,再拿出来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全体达成共识。

(2)相互补充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3)相互提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