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数据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数据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 出生人口 人口统计 人户分离 统计口径
计划生育统计所提供的人口数据是人口形势分析,人口决策的基础性数据,是准确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为各级党委 政府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中出生人口数是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计生出生人口数通过采集比对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相关数据,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多渠道多种数据来源的统计方式来统计。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模式下的计生统计数据和其它部门的数据逐渐产生了差距,并有扩大的趋势。以我区为例,全区现有总人口41.8万人,流动人口43194人,人口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给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出现了出生漏报,人口漏统重统,部门之间数据不一致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区做了一系列调研,现就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 计生出生数和公安、卫生数据的比对情况
近年来,全区出生人口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2年,卫生部门新生儿分娩数增长39%,公安部门新生儿申报户口数增长60%,而计生部门统计出生人口数仅增长7%;从数量上看,卫生、公安部门的数据较为接近,与计生统计出生人口数差距较大。通过比对,从下图可以看出部门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下图)
二、数据差距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统计口径造成的误差
从统计口径来看,卫生出生数统计的是区内各医院新生儿分娩人数,包括本地人口出生和外地人口在我区出生;公安出生数统计为一段时期内在我区申报户口的新生儿数,包括当年出生的人口,也包括往年出生的人口;计生目前采用的统计口径大致可以描述为“现居住地”统计管理口径,即常住我区人口的出生数和流动人口在我区的出生数之和。由于卫生、公安和计生出生人口统计的对象不是完全一致,所以出生数理论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差距的成因之一。其二,公安、卫生的统计口径明确单一,计生统计口径的范围相对模糊。如计生的常住人口界定为“常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户口不在本地,在本地有常住趋势的人”,在大量人户分离,人口流动性很大的情况下,很难判断统计对象是否常住。计生流动人口口径为“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市、县)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总数”。其口径与公安及卫生的统计口径都不完全一致,因此流动人口在全区的生育数据也不能直接比对。
(二)人户分离造成的误差
所谓人户分离,是指人口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相一致的现象。广义上来说人户分离包括流动人口和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目前,相对流动人口管理而言,区内的人户分离现象更缺乏有效的监管及服务机制,成为计生统计管理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迅猛扩张,因拆迁、购房、就学、婚嫁等原因造成大量的动迁户、暂住户、空挂户,使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口逐年增加。由于人户分离,给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工作增添了复杂性。主要表现:一是统计对象的管理界限不清。“以房定人”的现居住地管理口径,容易引起居住地与户籍地,居住地与居住地在统计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出现“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的情况。造成的出生数漏报在总体误差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二是计生统计与服务管理对象不完全一致。在申请再生育审批、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出具有关计划生育证明时,当前实际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依然延续着以户籍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长期人户分离,户籍地对所辖地区的居民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等无法及时了解,造成了出生人数的重报和漏报。三是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管理交接难以到位。人口居住地变化产生大量需要迁移交接的信息,一方面基层难以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核实情况和录入信息要占用大量的人力,比较难落实到位,造成人口出生等信息重报、漏报现象时有出现。
(三)人口流动造成的误差
人口流动的大量性、随意性、分散性等特点使流动人口难于管理,特别是违法生育的情况难以掌握。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和流动性增强,流出人口的去向掌握不准,底数不清和早婚早育现象的增多,使对这部分人违法生育的出生人口数统计难以保证准确。另一方面,由于计生政策符合率的要求与实际工作水平有一定差距,为了保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水平”,一些地区和单位仍然存在不如实上报出生数据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依法统计的工作要求,造成了违法生育数的“瞒报”。
(四)管理不到造成的误差
一是人口信息采集难。人口管理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尚未真正建立,人口信息难以整合共享。计生部门自身采集信息的渠道日益狭窄,大量人口信息需要公安、卫生、民政、工商、房管、物业等诸多行政部门甚至公司企业提供,信息采集渠道过于繁杂、信息采集不及时、信息不全均制约了统计数据质量提高,造成出生数的统计误差。二是信息核对难。由于信息量大,地址登记不详,电话停机换号等造成无法联系核对等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新建小区管理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新建小区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由于没有及时划分管理区域,小区没有及时交接给社区居委会或相应的居委会(社区)没有及时配套建立,造成了已入住这些住宅区的人口出生信息无法上报。
三、对策和建议
从上述情况来看,计生出生人口统计误差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去老的统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人口形势的变化和要求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不断改进完善人口统计管理体制。
第一,明确和细化计生统计管理口径。公安部门将逐步实现实有人口管理,为计生部门现居住地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计生部门应当探索建立以现住地属地化管理为方向的实有人口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化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的管理责任,赋于现居住地统计和管理服务的权限,以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为依托,在服务中掌握动态人口信息,在社区建立一种没有户籍身份限制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第二,强化人口问题综合治理。计生人口统计离开了部门的协作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要将人口统计工作职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如卫生部门积极推行分娩登记实名制,公安部门按照《户口登记条例》落实人走户迁的政策,在办理落户,迁移时协助审验计生证明等;人口计生部门更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对人户分离人口进行摸底登记,落实人户分离人口的迁移交接,做到服务不减,工作不断。
篇2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大学英语学习 偏误形成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偏误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语言背景
1.1时代背景
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高校为了减少民族间和地区间的文化水平差距,为少数民族培养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以便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事有关的跨文化交际和交流,从而使少数民族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准入的政策相对宽松一些,根据高考的加分政策看来,每个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准入的成绩要比汉族学生低2—10分不等。因而少数民族青年进入高校学习深造的机会就增加许多,但同时由于相对的起点较低,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民族共同语,本族语对目的语(英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英语口语不过关、听不懂老师讲课、词汇量狭小等一系列问题。
1.2社会语言背景
据调查,在中国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而大多数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或多或少地都会受本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因而研究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2.少数民族大学生学学英语的偏误表现
非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较明显的群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语音语调很特别,词汇句法不地道,语言思维不协调,难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1语音语调很特别
由于民族语的干扰与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音面貌有一点“特别”。这里我们更愿意说是“特别”,而不是“不标准”,因为可能相对于所谓的标准英伦腔或者华盛顿腔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发音的确不够标准、不地道。其语音语调特点既不同于其本民族的固有语言,又不同于民族共同语——汉语的语音语调。因而有人称少数民族学习第一外语为三语学习(盖兴之,2003),这不无道理。但是,大部分调查资料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外语中表先出来的语音语调的特征是受母语发音语调的影响,但更趋向于民族共同语语音语调。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学习外语和我们的民族共同语的技巧混为一谈,其实是把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混淆。
2.2词汇句法不地道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是图形文字(笔画文字);英语是印欧语系,是字母文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和句法时由于本族语和母语的双重影响,导致他们的词汇语法的运用很不地道。但是这种不地道不是那种多年来语言大家们研究的典型的偏误例子,而是类似于洋泾邦的混合语言的偏误。很难说是哪一种语言对其产生了绝对的影响。我的一名同事,朝鲜族人,生活在朝鲜族聚居地,在大学里修的是日语专业,通常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说“名词+的样子”、“可以稍微+动词一点”的句式表示猜测和建议。这都是典型的日语和朝鲜族语句型,汉语很少说。汉语对应的句型应该是“动词短语”,而她在英语交流和英语写作中就经常这样说或者写:
She is like kindness.*(She may be kind.)
Jim can a bit eat some bread.*(Jim will have some bread.)
她现在是一名高校第二外语教师,自己在从事语言研究。对于母语的这种负迁移的影响,在书面语上她在尽量避免,但在口语上仍时常会有类似的句子出现。
2.3语言思维不习惯
这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语与汉语的对译时不同的句式,It is intelligent...译为“……是明智的”。这是汉语为母语的人对英语句式的困惑。而前面提到的那位同事则会说一些这样的句式表示祈使“让我们……吧”(Let’s do....),这是外语对本族语的影响。但是聚居在汉族地区的未接触英语的少数民族及大部分汉族人则很少这样说。
3.产生偏误的原因
3.1三语转换
语言模式转换对于学英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更为复杂,他们平时大多都是双语(本族语+汉语)甚至多语,从小用本族语,进入小学后,才受汉语教育,到了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则需要在本族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中进行比较和转换,先把本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再将汉语译成英语,汉语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媒介。
3.2思维差异
言为心声,语言表达思维。由语言差异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也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造成很大的困难。他们最熟悉的是本民族的语言,早已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本族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这些原来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必然要渗透到新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上,并最终影响他们英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
3.3经济发展滞后
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民族地区中学的英语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都较差。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习惯了英语教师那种传统的“领读单词—讲解句型—翻译课文”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没有建立英语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自己的发音和语法都严重的受到本族语的影响,却因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改进。
3.4文化差异的影响
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在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一些极其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是在上大学以后才对英语文化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对英语文化缺乏信息和环境进行了解。这导致在英语学习中常忽视英语与本族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无意识地以本民族文化或者以汉族文化为基准理解和套用英语。这种文化迁移无疑会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理解偏误和语用失误。文化因素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之一。
3.5面子原因
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发音好坏涉及外语学习者的自我形象。由于英语学习初期的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办法学到地道的发音,加之受母语发音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有些音发得不地道。为了不丢脸,在课堂上练习口语就很少开口。越不说越没机会纠正,越不纠正被同学落得越远,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读完大学以后英语的口语还是高中时期的老样子。
4.解决方法
4.1增强学习动机
在外语学习中,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这门语言的动力和付出努力的愿望的程度。态度端正动机强烈被诸多研究者视为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曾华、寇福明(2008)提出的方案很有建设性和实用性:(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促进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2)少数民族学生应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弱点和保持对英语的兴趣;(3)当地政府可采取一定措施维护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融入型动机。
4.2高校应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生活关怀与学习激励
鉴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生活环境和学习背景,建议高校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一些特殊的生活关怀,如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生活社团;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些特殊的激励学习机制包括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评优具有优先权;少数民族大学生取得的成绩以喜报的形式邮寄回他们的家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一个潜在的激励圈,等等。
4.3建立一个少数民族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班并强化大学英语学习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普招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人力物力允许的范围内,一些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少数民族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班,从一些比较基础的英语知识和发音开始教,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由于从基础重新学起,原来规定的时间和课时就远远不够了。因此,各个高校可以酌情要么增加周课时数,要么延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授课时间。
5.结语
由于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民族语与汉语的接近程度完全不一样,因此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盖兴之.三语教育三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3(11).
[2]扬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何克勇,徐鲁亚.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及问题分析——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65.
[4]罗红玲.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与教学[J].铜仁学院学报,2007(9).
[5]曾华,寇福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