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机械行业规模

篇1

关键词:工程机械;发展前景

1 工程机械的范畴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世界各国,对这个行业的称谓基本雷同,其中美国和英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德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装置,俄罗斯称为建筑与筑路机械,日本称为建设机械。在中国部分产品也称为建设机械,而在机械系统根据国务院组建该行业批文时统称为工程机械,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国对该行业划定产品范围大致相同,中国工程机械与其他各国比较还增加了铁路线路工程机械、叉车与工业搬运车辆、装修机械、电梯、风动工具等行业。

2 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概况

2.1 发展规模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行业。中国生产工程机械产品规模以上的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30余家。

2.2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

2.3 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中国政府随后出台了十大投资措施和4万亿元投资规划,再一次表明了政府通过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有利于工程机械的国内需求。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扩内需促工程机械发展态势回暖。

金融危机之下,工程机械行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回暖态势。总体来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进入了低速发展的阶段。

3 未来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前景

关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总的看来是乐观的,预计以 8-10%左右的增速发展,还应该持续10到15年,最终应该稳定在20000亿左右的销售水平,理由是:

3.1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目前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的,而大规模基础建设,从目前的势头看,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能源、城镇建设、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规划看,建设规模、投资强度都很惊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仅47%左右,到2020年要提高到55%以上,届时城镇人口将达到7.8亿,大约增加1亿人口进城,需要住房236亿平方米,年增刚性需求5.8亿平方米,其它新增道路、公共设施数量之大可以想象。而随着闹道理成本的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比例也必然上升,因此市场容量还是相当大的。

3.2 基础建设之后的发展空间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在经济水平全面提高的情况下,道路养护、园林作业、小型建筑工程所需的小型功能工程机械将很快发展起来,在欧洲,小型挖掘机的销售很早就超过了大型挖掘机。所以我国即使大规模建设基本完成后,工程机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不完全统计有450万左右,但是如果按照人均货地均计算,我国人均使用的工程机械,或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工程机械数量则不是很高,比一般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荷兰,丹麦都很低,说明我们的施工机械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篇2

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一)成套设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徐州工程机械的进出口总额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仅有8167万美元,到2011年进出口规模达到17.85亿美元,10年增长了近22倍。2011年整机出口6.32亿美元,同比增长96.64%,占全市工程机械出口的65.2%,表明整机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新的提高。(二)外资参与产业领域广泛世界上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如美国卡特彼勒、阿文美驰、约翰迪尔、伟世通、德国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分别以合资、独资方式进入徐州建立生产基地。外资进入的产品领域有主机有挖掘机、叉车、压路机、装载机、凿岩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摊铺机、特种汽车等,配套件主要有车桥、回转轴承、力限器、汽车ABS系统、汽车音响等,同时,为工程机械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日本丸全外运株式会社也投资徐州。(三)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2011年以来,徐州市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好于国内,重点企业加速海外扩张和兼并。2012年上半年,徐州市工程机械产品实现出口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2%。海关数据显示,徐工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摊铺机等七类产品出口均居国内行业第一,挖掘机出口居行业第二。徐工集团、布兰肯、卡特彼勒(徐州)、徐州希格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世通重工、巴特工程等企业出口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之际,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还抢抓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遇冷、下滑带来的市场调整机遇,加速海外市场扩张兼并。徐工集团继2011年收购荷兰AMCA有限公司、德国FT公司、凯宫重工盾构装备三家研发制造基础零部件的欧洲企业之后,2012年还建立了总投资2亿美元的巴西生产基地,4月份投资2.2亿欧元完成了对德国施维英公司的收购,逐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四)国外市场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徐州工程机械进出口市场已发展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徐州工程机械出口市场仅有21个国家和地区,到2011年已发展到140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市场覆盖率明显提升。(五)融合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加工贸易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及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2000年开始,徐州工程机械加工贸易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加工贸易出口由2001年的26万美元到2011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423倍,显示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战略调整与徐州产业融合度加深的变化。(六)开创国际品牌化道路“徐工”是徐工集团多年来精心培育的自有品牌,徐工牌装载机,2005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徐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徐工”入选江苏省出口名牌,自有品牌出口近4亿美元;2011年“,徐工”“、甲”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国际知名品牌。但从整体上讲,本土品牌的综合实力、品牌的价值、赢利能力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制造世界名牌的经济实力、研发费用,从而导致缺乏创名牌的经济基础。进行境外商标注册,创国际知名品牌和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同时成为当前徐州工程机械行业重要任务。

提高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调整,中东地区建设的需求增长,非洲和中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连续多年投资需求的高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发展的良好机遇,走国际化道路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制造基地”也于今年6月提前竣工投产。投产之后将新增5000台中大吨位起重机、4万台中大吨位装载机和2万台成套混凝土机械产出能力,新增总产能近400亿元。徐州工程机械行业快速迈向国际化,促进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势在必行。(一)强化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强化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主导地位,做强做大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必须加快工程机械基地建设,强化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利用国家对加快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和商务部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在专用工程车辆、特种汽车、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在提升徐州相关装备制造水平的同时,增强基地内工程机械产业研发、制造、贸易、物流的集聚功能,提升行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重点引进和消化吸收开发产业集群所急需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发动机技术、液压件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加强行业上、中、下游配套产品的市场引导,拉长产业链,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几年的继续努力,使徐州逐步发展成为像底特律汽车城一样世界著名、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城。(二)加大对工程机械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在众多的工程机械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已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从总体上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资金紧张、技术雷同、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市场单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由于徐州市民营企业进入工程机械领域的步伐加快,进一步拓宽了该行业的范围,促使了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但工程机械行业高端产品门坎高,资金需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到制约。中小企业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平台,帮助他们获取国际贸易规章、国际市场环境、法律体系、政治风险、国内进出口政策等基本信息,以及资金融通,财税支持等,从而帮助民营企业尽快壮大,形成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在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共存互赢的局面。(三)着重品牌培育,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良好的出口业绩极大地鼓舞了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出口也将迎来新的。但是,由于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发现了“徐工”率先占领市场,其他厂家紧跟搭车的现象,企业面临着出口秩序不够规范、售后服务跟不上、知识产权风险以及产品国际认证和国外注册专利保护等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的品牌塑造、品牌维护以外,还要对工程机械行业进行在生产和出口资质进行管理,保护国内著名品牌。(四)加快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一部分制造基地设在境外,将是中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基本趋势,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外贸易摩擦的一个必然机制。徐州工程机械行业有较好的制造基础,有完备的生产体系,在该行业已经与世界顶级企业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但与中国较早涉足国际化之路的消费电子类企业TCL相比,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在跨国生产制造、全球配置营销、售后服务网络等方面明显存在弱势,影响其竞争力。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共同打造本土的跨国公司,并使其尽快跻身于全球工程机械跨国公司行列之中。

本文作者:寇颖琳工作单位:徐州市商务局

篇3

这些利好举措将在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体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希望工程机械行业全体同仁要主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铸就中国工程机械强国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机械产品发展(北京)论坛”和“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活动,已持续举办多年,记录了工程机械产品发展足迹的同时,也在为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在当今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在工程机械产品与更多新技术进行结合创新的关键时期,大家观点的碰撞、思维的创新必将为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进。

新常态下推动工程机械产品升级换代

目前,受“三期叠加”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暂时性“阵痛期”。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的背景下,工程机械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投入和研发,产品升级针对性更强,环保节能已成为工程机械产品升级的基本特征,超大型工程机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保有量大,应用面广的工程机械主力机类型升级换代,已成为众多企业在新常态下进行工程机械产品布局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市场效应。

当前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论坛,通过今天年度产品的榜单一定能够看到行业上下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年度盛会体现行业上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篇4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我国公路、铁路以及市政建设等建筑工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工程机械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基础与空间;另一方面,施工机械业的不断创新及改进,又把建筑产品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种相互促进的体系下,确定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发展方向,不仅关系建筑机械业的发展命运,而且关系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命运。本文从建筑施工机械的技术特征、建筑施工机械的发展方向以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几方面对今后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发展方向进行概述。

1 建筑施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虽说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起步比较晚,发展还相对落后,综合实力也有待提高。现将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概括如下。

1.1 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

目前我国施工塔机、升降机的生产制造企业,与2008年相比,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产量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这些制造企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有的生产企业的规模仅和国外大型企业的车间相仿。国内大多是的机械制造企业仍然停留在早期的模仿阶段,自主研发的产品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于此同时,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所使用的颜料也主要从国外进口,这不但增加了机械的制造成本,而且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1.2 国内机械市场竞争不公平,秩序不规范

虽说建筑施工机械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及保障,但是随着《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颁布,使得原来的建筑施工机械企业只能独立承揽工程任务。国内目前取得企业资质的企业还不多。再加上我国建筑市场的容量非常有限,有的企业甚至凭借它们在资质存在的优势,只负责盖章环节,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负责,并借此牟取利益。

1.3 监管工作不到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多

目前,我国取得行业确认租赁的企业数量不多,有很多的企业还没有通过取得安装的资质,以至于存在很多的出租套用安装资源,建筑施工机械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机构缺少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质量低。

1.4 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够,行业缺乏组织

由于建筑施工机械跨越建筑、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技术较差比较大。致使行业的主管部门不够明确,虽然近些年国内的建筑机械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国家对建筑机械制造行业不够重视,建筑机械制造企业基本处于无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尴尬状况。

2 建筑施工机械的发展方向

2.1 施工机械的效率必须进一步提高

对于一些将保证工期顺利进行作为自己首要任务的施工企业来讲,他们往往采用直接运用施工机械的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施工机械出现故障都会对整个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施工工序上,必须使用高效的施工机械来完成。举一个例子,比如近期在南昌八一大桥桥墩混凝土封底施工中,总共灌注的混凝土达到上万方,是国内建桥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程之一,但是整个工程仅历时六天,这么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离不开高性能施工机械设备的帮忙。对于一些地下工程使用的大型施工设备如TBM以及盾构,这些大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工程的损失将非常大。我国在秦岭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就采用了TBM挖进机,隧道施工部门加强并细化了停机因素的管理工作,并配备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综合工时的利用率高达40%,超过了国外同等机型36%的工时利用率。对于一些非标准的施工设备,“保证可靠度”和“设计合理”是保证工作性能高效的两个方面。在许多案例中,它们根本就没有对设备的处理环节进行认真研究,不仅阻碍了工程效率的提高,而且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和施工机械的性能及质量紧密相关,这不仅是对设备高效性的另一方面认识,而且是施工对设备条件的首要要求。

篇5

记者:2010年5月,徐工集团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签订了建设物联网的“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国内企业中第一个物联网研发中心。请问徐工集团当时启动物联网建设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张启亮:这首先和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虽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技术水平只能排到第三。我们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来加速产品的升级转型,进一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而徐工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促进行业技术提升的过程中应做出表率,同时,技术水品的提升对徐工本身而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为此,徐工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甚至“十三五”规划中,一直明确提出要做创新型企业,在“智”中制造产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当前最好的方法之一。

因此,集团董事长王民明确提出,要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管理,引领工程机械行业的新潮流,大幅提高徐工的服务水平。

谈起徐工的物联网发展过程,并非从2010年同中国移动的合作才开始,而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徐工集团开始智能化工程机械研究。不过那时还没有物联网的概念,我们称之为“智能化机器”。

2005年,我们和国内的大学合作开发了工程机械定位监控技术,2008年,我们开始研究和测试一种专业的芯片,我称之为“黑匣子”。产品上所有的控制系统都和“黑匣子”相连接,“黑匣子”可以定位机器、自我检查当前机械工作状况,例如温度、转速、油表等,并且能和外部的物流网络,比如售后服务车、配件中心进行连接。

2010年3月,集团董事长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发展核心竞争力。同年5月,徐工集团又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成立了国内首家工程机械物联网研发中心。与中国移动的合作解决了广域网信息传输的问题。前期,双方在企业数据外包、工程机械数据远程采集、集团客户服务系统等领域实现合作。借此契机,徐工开始大面积应用“黑匣子”芯片技术。

目前,徐工已在随车起重机、挖掘机、旋挖钻机三大类产品上应用“黑匣子”芯片,数量大约有2万余辆,应用规模目前在国内算挺大。

记者:从目前应用“黑匣子”物联网技术的情况来看,该技术为徐工集团哪些方面带来了改善?又为客户带来了哪些好处?

张启亮:物联网技术的投入使用,对企业售后服务的完善有很大帮助。以往的模式通常是:企业将产品出售给客户,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反馈给企业,企业给予解决。物联网的引入,完全改变了这种被动的服务模式,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

应用“黑匣子”后,徐工的技术人员只需坐在办公室里便可实时监控到我们售出的每台机械的运作状况、健康状况等,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便能进行事先监控,甚至能很清楚地知道是哪个零部件发生了损坏,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以短信通知用户,最终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售后维修时,该技术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某些参数设定的技术问题上,不再需要企业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进行维修指导,只要在相连接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就可以轻松解决,节省了售后维修的成本。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公司及时收回用户贷款带来很大便利。工程机械产品价格高,所以很多用户是通过贷款购买或者融资租赁,一段时间后,用户需要再次支付款项。因为用户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前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付款总是拖拖拉拉。现在,如果用户没有正常付款,可以通过系统,在保证车辆使用安全的情况下,锁定车辆,用户付款以后,发送指令,车辆才能正常启动。

另一方面,我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首先,应用该技术后,能够更好地整合机械资源,比如我们知道在哪些地方有大型工程需要工程机械车辆后,通过监控可以查找到离该工程地点较近的机械的位置,通知客户,为其提供商机。

其次,帮助客户监控设备,保护资产。购买工程机械的人通常都是雇人操作,有时雇员素质不高,可能出现一些偷油或者干私活的情况。有了物联网后,我们可以随时帮助客户进行监控。举一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去年5月,从监控中心我们看到办事处有一台车凌晨12点时在从兰州往西安方向行驶,感觉怪异,便打电话询问,发现车辆被盗。于是我们立即报警,告诉公安局被盗车辆的行驶路线,小偷刚下车就被抓住了。

其三,该技术的应用几乎没有给客户带来任何附加成本。徐工在产品上安装“黑匣子”芯片,提供定位、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几乎都是免费的。即使再增加其他功能,我们也只会象征性收取服务费。

目前来看,90%以上的客户都会选择安装了“黑匣子”芯片、联入物联网的机械,而且客户的普遍反映都不错。

记者:“黑匣子”芯片与RFID芯片有何区别?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从技术角度看,您觉得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克服哪些问题?

张启亮:“黑匣子”芯片可以说是RFID的一种变形,该芯片主要是在各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工程机械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来启动的,原来的控制技术是分散的,现在我们通过“黑匣子”把各个部分的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

与其它物联网技术相比,该芯片的特点在于传感技术更严格。一般来说,工程机械对于传感技术的要求都十分严格,比如压力传感、重力传感、温度传感等已不是传统的传感类型,传感的种类、数量、安装的部位包括如何诊断故障等问题,都需要特别研发。

其次,故障预警、诊断等技术难度更大。当工程机械的物联网上显示出某种异常信号,我们并不能直接判断原因,必须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比如可测量信号的处理、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等,甚至结合人力经验研究判断,才能最终确定故障原因。

目前,该技术应用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定位功能的准确度需要提高。这缘于我国的地图更新速度不快,有些地方已经有道路了,但是地图可能显示不出具置。

记者:据您了解。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如何?未来徐工集团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将有哪些新的探索?

张启亮:据我了解,目前行业内有很多企业都在做类似徐工“黑匣子”的芯片,但大多数还处于研发阶段,徐工不但是已经进入到应用阶段的极少数企业之一,还是国内现阶段应用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企业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真正把企业定位、产品转型、应收款、服务车、配件等联系到了一起。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加大推广力度和“黑匣子”的覆盖面,争取尽快在所有产品上都应用“黑匣子”。其次,我们要进一步改善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3G技术,以保障信息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记者: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像徐工这样应用先进物联网技术的企业还比较少,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篇6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子行业,虽然出口量不大,但在整个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挖掘机一直是我国相对生产能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大多数产品依赖于进口,而出口开始在全球打开局面,也只是近5年的事情。在金融危机阴霾的影响下,挖掘机行业出口同比增速经历了连续14个月的负增长,2010年,才步入上升轨道。在危机影响仍未完全过去的时候,挖掘机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加坚实的支撑。在国内挖掘机厂商自身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在外部市场不断扩大规模的前提下,挖掘机行业发展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2010行业走势

出口进入上升轨道

2009年是我国挖掘机行业出口最为惨淡的一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长均为负值,且平均同比增长率低于-60%。直到2009年11月,同比止住下跌势头,开始回调,终于在2010年的1月份,实现了2%的同比正增长,行业出口走势开始掉头,进入上升轨道。

2010年10月份,我国共出口挖掘机221台,同比增长81.89%,环比下降13%。从绝对数量来看,2010年前9个月我国平均出口挖掘机225台,10月份出口基本保持在前期的平均水平。2010年前10个月累计出口约2240台,同比增长72.3%,增速继续略低于总销量增速。从出口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来看,2010年10月份单月出口量占10月份总销量的1.79%,前10个月累计出口仅占累计总销量的1.62%,对整体销量影响很小。鉴于每年年底是挖掘机销售旺季,第四季度的销量绝不会低于前10个月的平均水平。因此,2010年挖掘机出口同比增长不会低于80%。

出口态势分析

自身实力提升是基础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为行业发展提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对应的行业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挖掘机行业也必将享受到政策的推动,为未来5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

在未来挖掘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状况下,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才能最终胜出。在全国市场布局已经完成后,国外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目标,这两个方面战略的成功实施,都需要以行业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新产品领域的成功拓展需要比现有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能力,海外市场的进入需要与国际一流公司同台竞技。

我国挖掘机关键零部件如液压元器件、传动系统、发动机等大多依赖进口,主机中关键零部件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行业接近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所占据。长期以来,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挖掘机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而衡量我国挖掘机行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其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挖掘机核心零部件已经从2006年进口率高达95%下降到了2010年的77%,虽然仍然无法掌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但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在技术上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而且,一部分生产工艺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以挖掘机液压件为例,国内已能国产化中低压(250 公斤及以下)液压件,但在高压(300 公斤以上)上还需依赖于进口。

国家关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将零部件体系的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其中涉及挖掘机的零部件项目包括:湖南省出资3000万元的液压元件项目、出资7亿元的液压技扩项目;江苏徐州投资7.1亿元的新型传动箱关键零部件技改项目等。

我国挖掘机核心零部件实现自制,不仅能够将毛利率提升5-10%,而且将为全行业塑造国际竞争力创造坚实的条件。

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

依据发达国家挖掘机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出口占比的扩大能有效抵御在经济增速与需求放缓时对本国挖掘机产业的不利影响,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支撑挖掘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针对挖掘机出口而言,新兴市场的拓展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及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从发展规划来看,印度、巴西等地区未来五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中国相当。目前印度采购的挖掘机多数为美国和日本产品,与欧美产品相比,中国挖掘机在性价比与出口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优势,印度市场的开发潜力较大。对于巴西而言,主办2014年足球世界杯与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机会将推动其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同时,俄罗斯表示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金额从占目前GDP的3%以下提高至4%。未来5年之内,中东地区对建筑车辆、重型机械及工厂设备的需求预计将增长20%,海湾国家目前就有2100个在建及计划建设项目,总值达1.2兆亿美元。目前,阿联酋有总值达3000亿美元的在建项目,使用的挖掘机将近1万台。

按照国际城镇化标准,中国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相当于日本的20世纪60-70年代。对于挖掘机行业来说,统一面临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等矛盾。对比日本同期状况可以判断,中国的挖掘机行业已经具备全球扩张的条件,而出口将会是中国挖掘机全球崛起的重要路径。

挖掘机行业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国际出口数量比较低的行业,未来国内企业的实力提升有较大空间,而且出口市场的大幅拓展也潜力巨大。中国已经成为挖掘机械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在完成国内市场布局并可以与进口挖掘机厂商分庭抗礼的情况下,中国挖掘机制造厂商已经将目标确定为逐步开发国际市场。

挖掘机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一直是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桎梏。虽然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的现状无法改变,但厂家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极佳的成果,只要继续加大自身实力的提升力度,我国挖掘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在国际贸易中将占据更加主动的位置。

中国挖掘机行业出口空间广阔。与欧美相比,中国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具有性价比优势,在大型高端产品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中主机产品出口额最大的装载机,其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目前,以俄罗斯、中东、非洲为主的新兴市场正在逐步淘汰欧美产品,采用“中国制造”。在未来的五年中,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开展起来,对于挖掘机的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国内挖掘机产品的出口将会迎来较为明朗的春天。

除此之外,中国挖掘机企业的世界化步伐已经开始,纷纷在国际目标市场建立工厂。例如:某企业投资6000万美元在中非建设产业园,2010年4月第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专业生产挖掘机;某大型综合性工程机械生产商于2010年在巴西投资2亿美元建立生产基地,拟生产挖掘机、履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年销售额预计在五年内达到5亿美元、十年内达到20亿美元的规模。实现目标国本土化生产,将是中国挖掘机真正进入世界厂商采购环节的最重要的一笔。

风险提示

国内外经济实体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

行业季节性变化大起大落;

篇7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H122

引言 机械工程是动态的机械,作为工程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要素,在机械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铺垫的作用,设计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设计决定其他步骤如何发展,合理的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不断发展的前提,也就决定了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设计准则

1、技术性能准则

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例如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将急剧增大,有可能导至零件甚至整个系统的迅速损坏。振动性稳定准则就是限制机械系统或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幅、噪声等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又如机器工作时的发热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热应变,甚至会造成热损坏。热特性准则就是限制各种相关的热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标准化准则

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

概念标准化: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标准;

实物形态标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都应按统一的规定选用。

方法标准化:操作方法、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等都应按相应规定实施。

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现已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

机器的安全性包括:

零件安全性:指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等。

整机安全性:指机器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实现总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环境安全性:指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机械设计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

二、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相比制造和市场的成熟状态,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流通状况令人担忧。资源的粗犷式利用,同样成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相比欧美国家成熟的工程机械产品回收体系和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中国发展节能、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进军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机不可失。

近年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保证了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工程机械再制造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并不健全;其次,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再次,国内用户对再制造产品普遍存在排斥心理,需要行业对再制造进行宣传引导。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政策的支撑和丰厚的利润,已经引起了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的关注。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持续进步,而机械制造业也始终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由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全球机械制造业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但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全球机械制造业遭受重创。

展望未来的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影响深远,将显着地改变未来行业的版图,这三大趋势为: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迁向亚洲;全球市场的竞争将聚集中端市场;节能环保将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的集中,作为设备供应商的机械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移往亚洲,以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及更好地报务本地客户。与此同时,以我国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中,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逐年扩大。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逐步移到亚洲地区的趋势已几成定局,其中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成为见证这一产业迁徙的重要标志。

在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主导全球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首先,在2010年-201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制造业仍将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普遍3%不到的增长速度,无疑会拉动今后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其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以萁巨大的规模优势正逐步获得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导权,到2015年接近半数的全球细分市场将由我国领导。

最后,我国正在技术水平上加速追赶领先国家。由于产业的亚洲地区迁移的殷墟,欧洲厂商未来几年处境艰难,也缺乏继续推进技术进步的资金和意愿;而我国的机械制造商本身还处于市场的中低端,他们一方面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提升技术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增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下,中欧两地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差距预期将在未来几年不断缩小。

四、总结语

机械制造的首要前提就是机械设计,为满足人民不但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从机械设计的传递和发展角度来讲,应该不断迎接新挑战,拓展新路,制作出更好更加完美的机械产品,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1期

篇8

或许20年来,还没有哪次成功能让河北冀工胶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延林如此激动。

2012年年底,当沃尔沃的一纸合同寄到河北冀工后,公司上下几乎全都沸腾起来,这意味着河北冀工正式成为了沃尔沃全球供应链的一员。

“那一天是我最兴奋的时候”,谢延林原本严肃的面孔一下子挂满了笑容,“今年沃尔沃的全球排名已上升到第三位。而在此之前,我们已成功为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的12家提供配套,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独家配套!”

你是不是很好奇,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隐形冠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准确地描述河北冀工,或许非“隐形冠军”莫属。整整二十年的积累,河北冀工这个从四线城市起步的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专用各类低压胶管的生产基地。

当人们习惯地追根溯源时,总会把河北冀工今天的成功归结于1993年的那次“冒险”。那年,一直生产橡胶件的河北冀工突然接到了一个老客户要求,要给其生产的汽车起重机配套低压胶管。虽然同属橡胶制品,但敏感的谢延林却意识到这是企业转型的一个机会。低压胶管做出来较容易,要想做好却很难。一些大型胶管厂只倾向于做针对汽车行业的低压胶管,追求规模化效益;而小型胶管厂却因质量意识差,研发实力不够,导致产品质量低劣,满足不了大型工程机械的需求;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标准的低压胶管更是无人涉猎。市场空隙很明显地摆在面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河北冀工要转型为工程机械配套,谢延林有这个把握吗?“尽管有些冒险,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在此之前,工程机械专用低压胶管根本不成其为一个行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蓝海’。进入这样一个领域将有助于我们摆脱生产‘大路货’的困境。”谢延林告诉《中国机电工业》。

低压胶管是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河北冀工当时所处的城市拥有较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相比之下,产品质量对突破市场更为重要。那时,石家庄国营橡胶三厂的一名总工恰好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立刻被谢延林邀请到了河北冀工。在接受客户的试制订单后,谢延林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当时客户需要的低压胶管有几百个品种,每一种的规格都不一样,他不得不耗资100多万元采购生产设备,以满足各种类型产品的需求。巨额的投入让这家小企业承受着很大的资金压力与风险,但即便如此,谢延林依旧没有放松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生产成本远高于销售价格,而且成品率只有88%左右,我知道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生产了一段时间后,成品率能达到96%左右,这样利润空间就出来了。”8%的提升对河北冀工来说太不容易了,谢延林不仅选用高质量的进口橡胶材料、对设备进行二次改造、还找了国内许多著名的科研院所做工艺创新,并给公司下了死规定:宁可亏损,也要保证发出去的每一根胶管的质量!

产品性能稳定后,河北冀工开始试着将低压胶管推向市场。但是不久,就陆续接到质量出现问题的反馈。起初谢延林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工程机械低压胶管行业所能参考的只有1974年化工部颁布的一项业内标准,河北冀工每一件产品都是严格按照该标准制造的,为什么用到工程机械上还是出问题?经过市场调研,谢延林发现原来是因为执行的标准过低,已经跟不上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好在当时业内普遍把低压胶管看成“易损件”,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谢延林一个试错的机会。很快,他找到国内最具研发实力的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简称天工院),拿到了一些国外低压胶管行业的测评标准,并进一步下大力度研发,根据市场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企业内部标准。这之后,河北冀工的产品在市场上几乎再也没出现过较大质量问题的反馈。“普通低压胶管用几个月就得换,而我们的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70%左右,用几年都没问题!”谢延林自豪地说。一年时间的努力,河北冀工被徐工正式纳入采购体系,成功实现了转型。

为了接触更多的主机厂,河北冀工不仅加入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配套件分会,1996年在天工院的建议和协助下,还将自己的企业标准升级,首次起草了《工程机械高温低压输油胶管》行业标准(后经改版,现为JB/T8406-2008)。因工程机械低压胶管领域向来没有专业生产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徐工集团、山推、临工等大型工程机械主机企业纷纷将橄榄枝抛给河北冀工,这个细分小行业里的一匹黑马真的“杀”出来了!

“疯狂”生长

创业前几年,河北冀工的销售额每年都以40%~50%的速度增长,很快就小有规模。但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配套件企业也开始生产低压胶管,仅在河北省一下子就涌现出成百上千家小企业,可谓鱼龙混杂。

谢延林有了危机感。虽然他知道自己的产品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推销产品时他却很难把自己的产品和其他厂家的产品区别开来,因为胶管的质量好坏非专业人士从表面上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即使提供实际应用案例也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谢延林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把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总结出来,能申报成专利的就表明有技术含量在里面,对客户也就比较有说服力。”2000年,河北冀工集中开展了一场专利申报行动,在抗正负压、耐高低温、耐屈挠、耐磨、耐侯、减震、防老化等特性方面都做了很好的说明。“专利制造”战略的效果很快就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大大小小的工程机械企业纷纷与河北冀工合作,订单数量激增,仅几百万元产值的工厂已远远不够用了。与此同时,低压胶管型号和品种的增加也让谢延林倍感吃力。“要生产近千种型号的产品,每种型号产品的工艺都不完全相同,不仅产能有限,专业科研人才也出现短缺,而将工艺外包给科研院所,产品生产周期又很难保证。”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厂区整体搬迁,同时从内部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

或许谢延林会感谢自己之前对市场的准确判断。2003年下半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发展速度惊人。谢延林清晰的记得,一个原来年产3000台工程机械的公司,一个月的产量就达到了1000台。而此时,河北冀工刚刚搬到新厂区,年产值已扩大到5000万元。但市场后来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那一年,作为一个配套件厂,河北冀工的主机客户竟然达到了100多家,一些老客户甚至主动扩大河北冀工的配套份额。“我记得一家国内厂商有一次拆解了一台某国际品牌的工程机械整机,在测绘过程中发现该设备上使用的低压胶管为河北冀工生产,就主动把它低压胶管的配套份额全部切换到我们这边。”谢延林说。

2003年之后的五年是河北冀工增长最快的时期,它已成为国内7、8家工程机械巨头的独家配套商。新的订单依然源源不断地进来,河北冀工的产能再次达到了极限,谢延林不得不委婉拒绝了众多新客户的需求。“虽然独家配套的客户只占公司销售总额的30%左右,但我们必须得先保证他们的需求,就算新客户要的更多,价钱给的更高也不能抛弃老客户,这是一个诚信问题。”

2008年,河北冀工再一次搬迁,把产能扩大到了2亿元。一时间,许多河北冀工原本只占供应份额40%~50%的老客户,逐步把它的供应份额提升到80%~90%,一些大型生产柴油机的企业也纷纷找到河北冀工探讨合作事宜。当时河北冀工的产品有1万多个品种,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谢延林有了向高压胶管领域扩张的欲望。但是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高端主机企业的高压胶管都是以进口为主,工程机械正在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愿意给国内配套件企业试错的机会。“我们最终决定还是围绕工程机械低压胶管行业做专、做精、做强、做大”,谢延林说。

“牵手”沃尔沃

中国各地大兴土木之时,不少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也开始在中国开工建厂,无论是想缩短物流配送时间,还是想降低成本,寻找中国优质的配套商成了他们主要的事情之一。已在低压胶管领域深耕多年的河北冀工自然受到了他们的青睐,林德叉车、宝马格、杰西博、酒井公司等外资企业很快就给河北冀工下了订单。

其实,河北冀工能迅速拿到外国客户的订单,并不偶然。这些年的积累,河北冀工已成为工程机械领域里唯一一家专业化生产低压胶管的企业,其产品高质量的保证在某种程度上已将这个行业重新定义,那些小型胶管厂几乎无法成为河北冀工真正的竞争对手。而因工程机械行业的特殊性,一些针对汽车等领域的大型胶管厂又不愿将产业链向这边延伸。“给汽车配套的胶管企业已经习惯大型流水线生产,每一种型号就会上马一条新的生产线,根本适应不了小批量多样化的产品。而我们很多设备都是二次改造,自己去设计合适的生产工艺。”谢延林说。专注于工程机械领域,河北冀工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2009年底,谢延林意外地得知,全球工程机械巨头沃尔沃居然也有意采购河北冀工的产品,但这一次的合作并没有那么轻松。沃尔沃从管理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向谢延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后八次来河北冀工深入考察和指导,并将质量控制的先进经验不断释放到河北冀工。正在对公司进行系统化管理升级的谢延林很清楚沃尔沃的帮助会把公司的内部管理提升一个档次,这样的机会是花多少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的。“我原以为达到沃尔沃的要求会增加很多管理成本,但当把沃尔沃的先进理念融入我们的管理体系后,却发现成本反而降低了。我们可以将1万多种型号的产品做到轻松分类,并且产品合格率也由原来的96%提升到了现在的98%。”

篇9

核心业务整体上市

2008年6月,徐工机械(彼时名为徐工科技)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收购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属部分企业资产和股权。次年得到证监会核准。这标志着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自2003年以来长达6年的产权制度改革暨资本运作之路最终以其大部分核心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落幕。

此次重组前,徐工机械主要从事压实机械、铲运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业务。由于同行纷纷涉足压路机、摊铺机产品,导致行业迅速出现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公司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2005年亏损,2006年、2007年每股收益分别仅为0.02元/股、0.05元/股,基本丧失再融资能力。2008年徐工机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更是为负。而作为徐工机械的实际控制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2008年徐工集团已位列世界工程机械50强第15位。徐工机械当时的规模、盈利及行业影响力,都不能全面代表徐工集团在资本市场的整体形象。

为进一步维护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客观上需要通过加强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业务、资产等整合以提高徐工机械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同时,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初现,在寻求外资合作受困、内部整合受限、国内外市场需求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徐工集团为应对市场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快推进千亿元世界级企业发展战略,决定探索自身新的发展之路,即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启动内部重组,寻求整体上市。在这一背景下,徐工机械2008年6月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并顺利完成。

此次资本运作意义重大:完善徐工机械独立性、增强业务完整性;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减少关联交易、实现徐工机械规范运作;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资产注入估值合理,实现了国有资产、徐工机械和投资者的多赢――本次重组注入资产账面价值17.83亿元,评估值53.09亿元,国有资产评估增幅198%;同时,本次注入的资产所对应的市盈率远远低于市场工程机械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很好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定向增发再造徐工

核心业务上市后,徐工机械筹划新一轮资本运作。

2009年10月,徐工机械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次年8月得到证监会核准。此次非公开发行募资资金50亿元,主要用于公司研发平台提升、主机及零部件类技术改造及信息化整体提升等九个投资项目,将对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主机和零部件水平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截至2009年年底,徐工机械的所有者权益约44亿元,此次融资5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徐工机械。融资规模创造了徐州市之最,亦为2007年至2010年间江苏省最大规模的再融资,在公司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民表示,这对徐工而言是一笔久违的宝贵资金,公司精准把握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上行且市值水平处于历史较高位置的有利时机,实施非公开发行,向8家优质机构投资者发行股票,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并稳固其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领导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利用募资和自筹资金,徐工机械在徐州的六大工程机械主机基地、在巴西的建厂及世界各区域的六大工厂相继投产运营,促进了公司大发展。

选时准发公司债

2011年,徐工机械的资本运作再次创新:发公司债。

这一年9月,徐工机械着手准备公司债券发行事宜,10月25日的董事会审议通过债券的发行决议后启动相关准备工作,11月10日获股东大会通过,11月11日向证监会递交了发行不超过56亿元公司债券的申请文件,12月26日收到证监会的批复,12月31日完成第一期30亿元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全程历时仅3个月。此次发债有选时精准、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发行规模较大、操作周期短、发行利率在深交所同期发行品种中利率较低等特征。

选时精准。2011年8月25日,徐工机械H股发行完成审批后,由于受到全球资本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形势恶化的影响,公司在路演前果断决定推迟发行,择机等待发行窗口。为保障能够从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输血”,公司随即在9月底启动公司债券发行。

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发行规模较大。自2010年证监会重新放开公司债券发行审核以来,深交所所有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中,徐工机械本次获准发行的不超过56亿元公司债券总量,是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单次获准发行债券总量较大的上市公司之一;第一期30亿元公司债券也是单一品种发行规模较大的债券之一。

操作周期短。自2007年9月公司债券试点办法推出以来,从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始,至公司债募集资金到账最终完成发行计算,沪深两市所有已完成发行公司债券的操作周期平均为210天。徐工机械则仅历时64天,并于获取证监会发行核准批文后第二个工作日即启动公开发行,为深交所已完成发行公司债券中,发行操作周期较短的品种之一。

发行利率在深交所同期发行品种中利率低。根据市场惯例,机构投资者在2011年底资金普遍紧张,且本期债券在深交所上市,流动性不及银行间及上交所债券。2011年底同级别信用债供给相对较大,投资者议价能力较强,导致流动性溢价和利率要求相对偏高。经过与机构投资者全面有效沟通,徐工机械确保了本期债券的最终成功发行,本期债券的最终票面利率5.38%,为深交所同期发行的公司债券中发行利率较低的品种之一,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相比同期5年期银行贷款,公司债券(一期)和公司债券(二期)合计节省财务费用上亿元。

金蛇项目盯住转债

2012年10月公司债券(二期)发行成功后,徐工机械证券部经过近5个月的反复分析和市场走势研判,面对资本市场不确定性的挑战,提出2013年资本市场的融资建议。2013年是农历蛇年,王民将徐工机械可转债项目命名为“金蛇项目”,寓意金蛇舞动、助力徐工发展。

王民指出,“公司选择可转债,一是可转债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二是这种融资方式在项目投入期,不会直接影响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有利于保护社会股东的利益。三是可转债进入转股期是上市6个月后,公司部分项目会逐渐产出,产生效益,长期来看会有一个比较稳定和持续的投资回报,兼顾到了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三方利益。”

2013年10月,徐工机械公开发行了2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25亿元。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第一年为0.8%,第二年为1.3%,第三年为1.7%,第四年为2.3%,第五年为2.5%,第六年为2.5%。从项目启动至项目成功发行历时仅7个月。

篇10

中国大概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将政策聚焦于房地产。这不由得使人想起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中国房地产业的“繁荣”映衬着高层的担忧与焦虑。一系列政策接连出手,房地产行业的大盘整已在所难免。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这是近期房地产市场系列调控政策的最后一项,也是对炒作投机最具实际打击力度的“杀手锏”。政策效果迅速从证券市场显现出来。自5月9日以来,中国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的个股纷纷大幅下跌。几天之内,流通市值大幅缩水近30亿元(人民币,下同);行业指数下跌了将近10%,而同期大盘的下跌幅度只有不到5%。无论是业绩较差的个股,还是一向业绩比较不错的个股,股价都节节下行。而分析人士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地产股的走势仍不容乐观。

尽管中国股市远非“经济晴雨表”,但是市场此次对房地产板块的反应却是具有“预言”意味的。它表明,现在市场已经领悟到了中央政府的决心。接下来,连锁反应将会出现,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从房地产逐渐波及到其他上下游行业。

可以预言,重整版图的决不只是房地产这一个行业。而这也许会成就外资的另一轮“乘虚而入”。

炒房者上火中介发微词

房价涨得最凶猛的上海最先发生变化。在五一期间还挑肥拣瘦的售房者贺先生突然间慌了手脚。几天的时间,他那套150平米的房子价格就从260万人民币(下同)一路掉了下来,直至挂在房产中介公司无人问津。看着政府出台的新八条,边摇头边叹气。

贺先生的房子是自有的旧房,房市大跌,无奈中的他也只有边等边看。更紧张的是炒房者,因为他们基本是拿银行的钱炒房子,一方面银行加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购房者开始观望,房价预期下跌,炒房者不能出货就可能被“憋死”。以前红火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说:“现在卖出去一套房子,就跟中了彩票一样。”

上海汉宇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宏睿透露,汉宇对在上海10个区域50多家门店跟盘的情况统计得出的信息是,上海楼盘的成交价已出现10%至15%的下调,挂牌价下调的幅度更是在20%至30%之间。上海市中心区域最近的成交量不大,价格却下调了20%左右,少数投资性比重高的楼盘如世茂滨江的成交价更是跌了30%。

据施宏睿介绍,4月上海中高档二手房的成交量已有50%的下调,现在成交量又有进一步的下滑。4月份挂牌量的增长幅度在35%至40%之间,七部委政策出台后,挂牌量又有了20%左右的上涨。

市场不景气,房子成交量下降,中介公司的压力空前。之前,由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旺盛需求,许多品牌中介公司纷纷扩大加盟店的数量,抢夺市场,在规模扩大后现在面临成本增加的威胁。一些靠套房赚差价、直接参与买卖的加盟店面临出局的危险。最后短兵相接的就是各大品牌中介了,实力的强弱最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海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就对房价进行了打压,现在七部委严词以对房地产企业,中介也在其列:“要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对虚构买卖合同,囤积房源;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诱骗消费者争购;以及不履行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销售价格(位)和套型面积控制性项目建设要求的,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将以上行为记入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对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从严处罚,并向社会公布。”

4月开始的专项整治首先打压了一批无证经营、超越经营范围的小型中介。上海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公司近14000家,业内人士保守估计,首批遭淘汰的在两成左右。

施宏睿认为,现在上海的房价已经达到地方政府与中央的预期目标,效果比较理想。如果房价再大幅下跌,会出现“民生”问题:近期购房者手中的房产会变成负资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在短期投机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在这部分需求受到压制之后,接下来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加强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施宏睿认为,待市场平稳后,房价的上涨应当与GDP的增长匹配,所以年内上海房价可能仍会保持小幅增长。

上海商铺:顺势走红

与上海持币待购的房地产住宅市场相比,社区商铺成交量却风生水起。

上海媒体认为,商铺市场异军突起,与最近的系列政策密切相关。“两会”刚结束,央行便提高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还有房地产税将开征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神经,消费者开始进入观望状态,需求市场委靡不振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发展商都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考验。连续多年的住宅、商铺物业比例明显失衡,造成商铺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过小,尤其是中心城区商铺需求缺口较大。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商铺等“紧俏”投资产品的需求却很大。目前,住宅用房的投资回报率基本上在3%~5%,而商铺的投资回报率则为8%~12%,有的甚至达到15%以上,自然成了居民闲置资金的用武之地。而且商铺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不会因房龄增长而降低其投资价值,不会遇到一般住宅用房的折旧问题。相反,好的商铺因其稀缺性,会随着商圈的成熟不断升值。

更为有利的大环境是,随着百货业、连锁业、金融业、服务业的率先开放,国外零售业巨头已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为应对新的竞争态势,上海许多银行、零售商已开始展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其中商铺作为商家的必争之地,自然占有重要地位。而连续多年两位数的GDP增幅自然将催动商业的繁荣,进而招来商铺需求的不断扩大。

钢铁:影响的只是盈利水平

4月26日,中国内地市场钢价突然掉头下跌。在4月底,从华北市场传来消息,冷板每吨价格在一月内下跌了1000元左右,螺纹钢下跌500元左右,普线下跌了300元左右。

对于钢价的骤然下降,上海市钢铁联盟预警专家组贾亮群表示,有三大因素降低了钢价:首先是国家取消了钢坯出口退税的政策;其次是国家将下调钢材出口退税2个百分点使内销钢材增多;最后一点,就是近期国家出台了一些抑制过高房价的举措,迫使房地产投资减缓。

他认为,“现在钢材价格还要降,连创新高的钢价并没有得到下游用户的普遍接受,很多小型机械加工厂和民用钢材的需求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大型在建工程虽没有停工,但在购进钢材时也更加谨慎。市场需求连续疲软,而经销商则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难题,降价自是必然。”

海通证券的研究员认为,抑制需求对钢铁行业的影响较为深远。一方面,控制需求直接对行业供求状况产生影响。一旦房地产投资放缓,建筑钢材的需求将受到严重打击,在一季度仍然维持的资源紧缺状况将被打破。另一方面,投资减缓预期也将在机械、运输等领域产生反应,并间接波及其他品种如板材,加之板材新增资源陆续投放市场,板材市场也不容乐观。因此,宏观调控向抑制需求转变,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变行业的供求关系。钢铁资源紧缺的状况将难以延续,这将使行业难以维持过去两年的盈利水平。

基于以上判断,他们对2005年至2007年间行业的基本判断如下:2005年上半年,行业盈利水平将创新高;2005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压制需求,供求向基本平衡转变,钢铁价格仍可维持高位震荡,企业盈利能力略有回落,出现分化(把握市场能力);2006年到2007年将是市场需求在压制与释放中间寻求平衡的过程,行业仍将维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

安邦集团的分析师苏晶也认为,内地旺盛的需求、大幅降低的净进口量推动一季度钢价猛涨,一季度产品均价同比上涨15%,超过原材料上涨的幅度,在产量同比上升27%的情况下,行业利润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而下半年钢材供需将走向平衡,价格趋于回落。国家重点调控房地产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将抑制钢材特别是建筑用钢的需求,家电、船舶、汽车等产量增速放缓将导致板材需求增速下降,预计2005年钢材生产增速将回落到11%;新增产能的释放将增加国内钢材供给,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增长20%;因而建筑用钢和板材价格都趋于小幅回落。加之铁矿石二季度开始大幅上涨,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产品价格重心的逐步下滑又将压缩盈利空间,预计下半年钢铁行业的盈利将低于上半年,全年利润800亿元,与2004年基本持平。

建筑行业:不利影响将逐步显现

海通证券的研究员粗略估计房地产投资带动的产值将占到建筑业总产值的25%左右。因此,目前的稳定房价政策在中长期会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他们认为,《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该政策潜在影响房地产的投资总量。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有两面性:一方面对中高端的房地产投资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本质上也鼓励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宅的建设力度,增加市场低价房的供应力度,满足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

研究人员因此判断,该政策中长期会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即便有影响,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房地产投资没有关联的建筑企业,基本上不会受到房地产行业波动的影响。它们主要从事于建筑行业中的专业施工。第二类是以路桥施工为主营收入的公司,则会有较小的不利影响。第三类是房屋建筑施工占主营业务收入大的公司。政策对该类公司的中长期影响相对比较大,短期的影响则不明显。

建材:把握投向就能抓住机会

如果说中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可以用“血脉贲张”来形容的话,那么在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下,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的规模如今也已不可小觑。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建材工业正在以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而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

但是在房地产开始降温时,建材市场却出现了涨价的现象。其中的奥妙在于:尽管中国建材主要产品的总供给已超过总需求,但主要矛盾却是优质高档建材产品供给不足,这些建材产品的热销带动建材价格不降反升,与房地产市场逆势而动。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孙向远承认,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建材市场的需求增长正在回落。从2004年建材工业实现销售额各月累计增长率分析,其增长幅度正在逐月回落,总体价格水平也会有所下降。不过孙向远仍然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建材主要产品的价格仍将处在较高的价位,并且不同地区间的价格会各有差异。

他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建材行业潜在的投资机会主要依靠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地区建材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拓展建材产品的农村市场。2005年建材的总体需求趋势是:产品需求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绿色建材产品需求看好,农村需求增长旺盛。

孙特别强调,除了“量”的增长带来的潜在机会外,建材行业更大的商机在“产品结构”。因此,投资者应该把握好建材行业的投资方向,甚至有可能在平淡平稳的市道中创出不凡的业绩。

水泥:受到严控却非死棋一盘

水泥行业本已成为宏观调控中投资受到严格控制的行业,从中央去年出台《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到今年提高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限制”的意图都十分明显;而借调控房地产市场之机,水泥行业的投资热显然会再受打压。

2003年,中国水泥总产量8.13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当时,全国处于在建、设计阶段的大型新法水泥项目将近170个。2004年,水泥业计划总投资558亿元,同比扩大84.7%。在建项目333个,同比增加121个。今年新开工项目104个,投资规模105亿元。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101.4%。如此高的投资增长率主要是由浙江、江苏和皖南等地区带动的。

水泥行业的投资热,与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有着直接关系,加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承办奥运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工程、世博会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全面展开,全国各地交通、仓储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温,也极大地拉动了水泥的需求。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水泥行业一方面新建项目被叫停或缓建,另一方面行业发展所需资金也受到了严格控制,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今年1~5月,水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01.4%下降到55.3%;全国水泥总产量3.4亿吨,增速明显放慢。由于政策的压力,水泥企业不仅大部分新项目投资得不到批准,流动资金贷款也受到影响。一旦房地产开发减速,水泥投资热自会继续降温。

不过中国水泥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降温”。专家们说,中国是全球水泥第一生产大国,但水泥行业很不合理,一方面代表水泥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很小,90%以上是工艺落后的立窑水泥;另一方面全国现有几千家水泥企业,平均规模只有十几万吨,超千万吨的大型企业仅有安徽海螺集团一家,百万吨以上的也不过几十个企业。

目前,中国已明确提出“上大改小”的方针,明令淘汰小型立窑水泥,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特别是2000吨/年(东部4000吨/年)以上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据悉,安徽海螺集团去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十五”期间将形成3000万吨的规模;济南山水集团把“十五”目标定位在年产1500万吨上;河北冀东、吉林亚泰、湖北华新等水泥集团都提出了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目标。

这就意味着,水泥行业的调控政策仍是“有保有压”,行业中不同企业将面对的机会和风险也非均等。例如,业界预测大多数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将从中获益。因为,水泥上市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居行业前列,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其在建或拟建的项目基本上不在禁止和限制之列。而通过控制水泥行业产能的无序扩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提高行业集中度,从产能控制和销售市场两个渠道为大公司做大做强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

工程机械业着凉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十年来的飞速增长得益于中国房地产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是在去年的宏观调控和今年的稳定房价中,工程机械出现了十年来首次大幅度的滑坡。

数据显示,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产品――挖掘机的销售由去年3月份的6400多台下降到5月份的1700多台,装载机的销售由去年2月份10709台下降到5月份的7460台。

因此有人比喻,十年来一直快速发展的中国工程机械业急速奔跑到去年4月,还来不及擦拭一下脸上的汗水,突然间就平空打了个喷嚏,“着凉”了。

据专业报道,工程机械行业内136个产品大多无法幸免,其中挖掘机和装载机,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两大标志性产品,运用范围十分普遍,在全国有数百家生产厂家。“像我们混凝土机械的主要销售地区江苏,目前市场萎缩得相当厉害。”湖南省一家知名工程机械生产厂家新闻负责人承认。混凝土机械如混凝土输送泵和泵车因对房地产依赖性特别大,随着房地产受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影响,建设规模萎缩,混凝土机械受到的冲击相当明显。

“市场萎缩不是哪一家的现象,全行业都是如此。我建议你届时去看上市公司二季度季报,对比一下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增幅情况,就会一清二楚。”一著名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有关人士坦率地表示。

由于工程机械行业是基本建设投资牵动型行业,这种紧缩将使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内难有好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有很多企业出现了限产压库和亏损。有专业人士说,从目前的宏观调控效果看,预计到今年年底宏观调控可能结束,但工程机械行业的低迷期可能要延续到2006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