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教学,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认知因素,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情感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组织等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以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语文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调节情绪,组织和作用的力量,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达到使学生知情统一,形成健康的人格的目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感化
在语文教学中用情感打动人心,通过美好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绪,唤起情绪的反应,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使人达到精神的塑造和升华,达到音乐教育,音乐教学领域,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效果。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喜欢的课本,但更多的被教师情感投入的感染,然后将各种情感表达的情感体验,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各种情绪,情感,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生学习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教学充满了教学和学习的成果,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生动化
生动化是指在语文情感教育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来参与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特性,使之生动形象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活跃着课文的形象,教师通过教法和描绘性的语言教学,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形象,这些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不断生成,不断变化,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可使用的视觉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象,比在想象、联想、重组或创建一个文本语言来形容的形象,更生动丰满、真实感人。使学生深切的体会到的课本的生动形象,体会出语文学习中的美感。
(三)审美化
语文情感教育包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有其他学科无与伦比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的审美目标给语文情感教育增加一种美妙的魅力。语文情感教育的美育目标:一是要培养对美的感知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感受到美。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形式的经典名句和当代艺术作品。使学生充分体验色彩的美,美的形式,结构之美,美的力量,美的过程;二是培养对美的理解力。应与审美材料相结合,传授必要的审美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自然美景,社会和艺术美;三是培养对美的创造力。制定美的创造力,是最高审美目标的水平。应鼓励美和创造美的追求。在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把他的想法和感受,看到和听到的,整理出来的想法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语言,对学生本身这是一种超越,一种创造。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以境启情,挖掘情境感染因素
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情感活动,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教师借助音乐,运用录像、课件等科技手段,创设某种情境,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情感。比如在《春望》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放一段有关安史之乱时战士们浴血奋战和国家状况的影视片段,并对当时的情况做一些补充介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作者的感情变化以及主旨句的理解,指导他们对良好的人生观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可以运用语言来描绘情境、用多媒体来展示情境、用体态来模拟情境等方法,启发、唤醒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认知。
(二)以美传情,挖掘情操陶冶因素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它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社会上的某些社会现象和自然景物时产生的,具有直觉性,即物体的颜色、形状、线条以及声音方面的特点在美感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感和道德感一样,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教师教学时要联系各种各样的事物,所有这些都能引发学生的美感,正确陶冶学生的情感。比如可以进行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诵,可以激起学生内心豪壮之情。教师在授课过程合理地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可以带动学生在课堂上思绪的活跃和跳动,也能更好地融入到语言学习中。当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用心灵去领悟时,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感,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进而获得了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三)以情激情,挖掘情调升华因素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有时比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在语言的激发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将这种感情和表象进行扩展和升华,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地去感悟、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剑毅.让情感教育的灵光在中学语文的高效课堂闪耀[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62-163.
篇2
关键词: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教育对策
严格地说,初中生的个性心理还远未发展成熟,初中阶段的孩子身上显露出的性格苗头,可能只是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表现,我们必须结合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问题,用发展的眼光面对种种个性现象。总体来说,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呈现出暂时的不平衡和偏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意识的高涨
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这一阶段初中生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起来,他们开始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品质,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认识和评价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与他人比高低等,青少年在评价自我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称赞,而从不被轻视或攻击,这时如果再没有成人的指点,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虚荣和经不起一点失败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失败总缠绕着他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另一种倾向,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不断寻找种种客观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
(二)独立意识增强
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不喜欢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干涉,要求独立自由的倾向非常明显,原来叽叽喳喳开始变得沉默了,其实不是不想说是怕说了之后不是反对就是干涉(例穿衣打扮、说话行事)。
(三)思维能力明显发展
青少年处在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但是,青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能力还存在不确定性。
(四)反抗心理
反抗性是初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对一切外在的力量予以排斥或拒绝的意识和行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初中生急于向成人树立和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这种自我独立的要求得不到认同,屡遭挫折,便会产生偏激的想法。常表现为:一是硬碰硬式。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他们遇到自己不愿顺从的人和事时会公开拒绝,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这种对抗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二是冷漠式。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内向的学生身上,女生比较多见,他们以沉默和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这种不呡不灭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长期如此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严重的可能引发闭锁心理。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当他们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言行不满时,会将这个人全盘否定,而且会使他们对对方所在的集体或同一类人都产生抗拒。因此初中生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就被他说成一无是处;妈妈的话引起他反感,爸爸的话也很快失效。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对抗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结果更加恶化,产生被孤立的主观感受和极度压抑的情绪体验。这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存在于初中生身上的反抗性带有较复杂的性质,有时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自己具有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撑起个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的软弱;
有时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二、对中学生表现的行为特征施以正确的教育对策
(一)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
现代社会人才的内涵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成百上千的各个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需要成千上万的各类技术人员。专家学者是人才,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不等于说要各种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环境影响等不同,在思维、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要求学生门门功课优秀是不现实的。要转变老实、听话就是好学生的观念,教育者要重新认识那些创造型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和个性的发展。对于那些“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并适时进行性格教育。
(二)要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环境等不同,个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德育只有基于这一点,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规定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层次和个性。德育内容要在强调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把社会与公民、民主与纪律、集体与个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偏废一方的现象,并使传统道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教育对象在教育者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道德价值,产生道德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确控制自我,学会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的正常发展。
(三)要注重性格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性格决定人生。良好的性格是成才的基础,成功的保证。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性格塑型阶段,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加强教育。”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其社会倾向,可以说完全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结果。有资料表明,在现代中小学生中,性格与心理品质问题多于道德问题;即使是道德问题,也往往都是由于性格和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令人忧虑的是,许多教育者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往往用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这必然加剧学生的心理矛盾。事实上,一个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学生远不如顽皮淘气、爱违反纪律的学生受到注意。然而,前者却要比后者危险得多,问题解决起来困难得多。
总之,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而且最难教育的时期,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在坚持尊重、真诚、理解的基础上,用新的学生观来对待学生,与学生达到真正心灵上的沟通,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娜.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淮 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2]袁汝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对策[J].丹东师 专学报,1997,(2).
[3]孙安丽.浅谈中专生的个性发展特点[J].本溪冶金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2).
篇3
【关键词】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样发展职业教育成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在中专院校的教学中,英语作为中专院校的必修课程,它对于培养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视。
一、中专英语教学的特点
农业学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高中,因而其英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具体特点如下:一是中专英语更加重视口语和英语的实际应用。中专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应经做出初步的规划,中专学生学习英语更加具有针对性。普通高中生重视高考时能够考出更好的成绩,高中生学习的都是英语的基础知识,学的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并不强的英语知识,而中专学生学习英语是职业的需要,他们更加看重英语的实用性,对于英语学习中的并不实用的又晦涩难以理解的,而且自日常的交际中很少用到的英语,中专学生一般都舍弃这些内容。中专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运用、口语以及专业名词方面的知识[2]。二是农业学校英语的教学逐步趋向专业化。农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高中学校,农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是依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培养更加专业、更加实用的人才,因此农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教材就不能和普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材一样。农业英语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中专英语教学中贯穿一些专业名词,并且选择专业性比较强的英语文章进行学习。目前由于中专英语教学并不成熟,教材也比较落后,有些中专学校依照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三是中专学生英语基础需要提高。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中专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
二、中专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2.1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成为提高中专英语教学的重要问题。英语教学不单单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还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的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作为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的信任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英语教师,就会喜欢英语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投入大量的情感,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英语,这样在英语的学习中才能够和学生达成共鸣。教师要经常的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1]。利用情感因素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营造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
2.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中专学校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以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为主,因此在中专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结合农业学校英语的特点和学生的英语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需要依据不同的专业突出英语学习的不同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学的内容要让中专学生运用到未来的职业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中专英语教学的内容过于难,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中专英语的学习中,使用的教材要难易结合,另外教师要结合中专学生的专业特色,安排合理的英语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
2.3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合理开展教学
对于中专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非常的重要,中专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结合中专英语教学的特点,合理的开展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听力是学生的学习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中专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对于部分学生读英语听力学习中出现抵触的心理,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说,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让学生一边观看电影,一边锻炼听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口语方面的学习,中专学生常常因为心里胆怯而不敢张口,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英语发音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更多的问题,英语的发言不正确,很难提高英语的听力,因此在中专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开展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英语小品等活动,这样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地方,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的兴趣。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方面,中专学生应该养成晨读的好习惯,在晨读中复习和掌握学过的知识,晨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英语学习的内容,安排学生晨读的内容。另外学生可以适量的阅读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读物,提高中专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首先是掌握单词才能够够写出优秀的作品。教师应该加强学生英语单词的积累能力,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需要重视单词的掌握,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方法。掌握单词之后,学生要对英语写作的话题进行系统的训练,熟悉话题,让学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结语
农业学校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通常从融洽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开展教学等方面入手,提高中专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只有重视红河州农业学校英语的教学,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长时间理论课的学习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需要通过体育课等课程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做调节。体育教学必须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彰显体育课健康、轻松和活泼的学科特性,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体育课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放松。下面,笔者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学特点进行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1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
对于中学生而言,文化课的学习往往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以及学校教师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往往高过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甚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会出现文化课占据体育课时间进行文化课教学的状况,严重削弱了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作为体育老师,应该首先明确体育课程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的重要意义,确立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将体育课看成与其他文化课一样不可或缺的教学课程,并落实到最终的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端正看待体育课的态度,真正发挥体育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作用。正确的体育教学观的确立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态度,只有体育教师将自己所授课程重视起来,才能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体育课对自己的意义所在。在正确体育教学观的指引下,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对学生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学习的重要功能。
2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2.1 激发策略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由于担负着学习压力的重负,且缺乏自主锻炼的习惯,使得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锻炼的认识水平较低,无法真正了解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自然也就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这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隐患。而且,如果学生无法真正懂得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就不会进行自主体育锻炼,那么,虽然学生在体育课堂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关锻炼,但是如果只是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习惯。所以,需要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发式教学,通过对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比如,为了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制定自己的锻炼指标,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核查,对那些完成锻炼指标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起中学生的求胜心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2.2 讲授策略 体育课堂的讲授环节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的基本认知水平与实际操作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讲究讲课技巧,只有在理论讲述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掌握要领,更好地进行体育实践。所以,教师应该避免讲授过多或者只实践不讲习的授课方式,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理论讲述时长以及讲述方式,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练习要领。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长跑的跑步要领和注意事项时,可以边讲课边进行实践,例如长跑时的呼吸节奏可以是两步一呼气两步一吸气,那么教师在讲完要领后,可以通过幅度较大的呼吸方式向学生展现正确的呼吸节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夸张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
2.3 引导探究的策略 体育课重在实践,而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学生由于不熟悉动作要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不能害怕学生出现动作错误而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告诉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会理想。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因此对于教师的经验往往不会轻易接受,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标准要求,所以很少会吸取教师的经验教训。而且即使学生将教师所讲的容易出错的地点都记住了,但是在真正练习过程中,学生既要注意正确的动作要领,又要注意不要犯教师叮嘱过的错误,难免会分散学生的精力,最终造成学生的练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应该做的只是将动作要领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只有学生真正实践其中,才会发现自身存在的动作缺陷,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正确引导,而不是害怕学生出错。
3 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组成,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准确知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缺陷,方便教师及时改正,而且还方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将自己对于体育教学的建议反馈给教师,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才可以使教学更好地贴合学生,有利于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应该包含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评定,还包括对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的评测,通过全面多样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体育教学。
4 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前提,并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使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朱亚明,田海燕,金学哲,张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2).
[2]陆新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1).
[3]邓文红.中学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4]汪君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权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福建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特点
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教师的语言艺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且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堂语言要具有知识性、科学性。
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的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同时随着现代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长期以来,由于受数学的所谓“逻辑严谨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偏重逻辑演绎,误以为“精确、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就是唯一科学性的数学教学语言。实际上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的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
二、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有的教师唯恐学生理解不了,讲课语言繁琐累赘,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亲切、感人的课堂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一些差生,更应该如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应该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数学自然就学好了。
四、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俗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五、语言要幽默,具有趣味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六、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篇6
关键字 教师 激励 需要 教师需要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强调教师成长,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理念。中学教师作为课改的主力军,肩负着推进课程改革,完成课改目标的重任。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教师的需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传统的学校激励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为此,研究中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需求特点,并基于这些特点调整激励模式,使之真正符合新时期教师的需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功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中学教师的需要特点分析
(一)生存需求朴实
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中学教师也不例外。生存需要的满足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中学教师的生存需求主要通过薪酬和奖金,津贴,带薪假期,住房安置等福利待遇得到满足。中学教师对工作与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的要求相对有限。例如:很多教师在住房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仍然坚守教学岗位;中学教师普遍能理解教育经费紧张的现状,不会对工资待遇等提出过高的要求。总之,物质的基础性决定了中学教师的需求居于物质性,而教师的职业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奉献精神,从而导致他们的生存需求是朴实的。
(二)精神需求突出
所谓精神需求,是指人们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等有关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所产生的精神方面的强烈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学校的性质及特殊的生活环境,使教师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如教师更需要成就感,更需要沟通,更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被人尊重等。经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说:“钱多少无所谓,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中学教师迫切需要得到学生,同事,以及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远甚于物质利益。
(三)自我发展需求迫切
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调节外部行为和控制活动,形成一种内驱力,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成长过程的总和。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需求,也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需求。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教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三、中学教师激励对策
正确认识教师的需求是效激励教师的前提。根据以上对教师需求的分析可以明确中学教师是以朴素的生存需求为基础,有追求崇高的精神需求同时渴望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根据教师的心理特征,实施中学教师激励应该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物质激励与事业激励并重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教师的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奖金,各种福利和公积金补贴。通过这些物质激励可以满足教师生存的需要,激发其努力工作的动机。
事业激励是指用教师崇高神圣的使命感唤起教师内部工作动机,从而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个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崇高感和归属感会对其工作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由崇高的教师职业所产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推动和强化教师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上。
(二)加大精神激励力度
精神激励是指在精神上满足教师的各种需求,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尊重教师就是要在管理中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对所有的一线教师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的必需条件。对于教师取得的教学成绩,管理者要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认可,大力宣传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在校园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不定期的电子邮件、书面信件、单独交流或定期的座谈会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需要,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学校还应多组织教师参加集体活动,例如一些体现合作或团队精神的文娱活动,打破教师之间的壁垒,加深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三)突出工作激励促进教师发展
工作激励是指从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就出发,使工作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激励模式。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的工作具有挑战性。然而,由于教师的工作内容受到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而导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出发,对教师进行工作激励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方面,学校要知人善任。学校应在全面了解教师特点的基础上,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岗位,分配相应的工作,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给教师挑战性的工作。乏味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倦怠,而具备挑战性的工作往往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例如,给年轻教师安排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种工作挑战激励。
总之,中学教师需求特点的激励对策,能充分满足中学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动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中学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尤建新.高级管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1,11
[2]韦克难.现代管理心理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91
[3]黄再胜.西方企业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11
篇7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体育 教学改革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得不到重视
我国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希望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世界的人才。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提供、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个黄金时期,以后则难以补救。而体育的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提供他们身体的免疫力,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他们的意志、毅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体育的教学都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认为运动是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许多学生在重大考试来临前,常常因学习过度而生病,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但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目前的体育教学,大多以锻炼学生毅力、意志为主,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输的精神。而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高速增长,如果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则会影响其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由于体育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中的情节也变化多样,学生的角色也随之要变换,因而提供了多种发展学生个性的机会和场合,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方法。然而,能够利用体育活动的优点来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师并不多,即使有相关了解的教师也难以创造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初中学校的教学任务性质,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教学,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仅只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开展体育选修课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层次,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水平进行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选修的锻炼项目,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性教学。在中学阶段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更好体现“教学相长”。对调动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标,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为他们文化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做一名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新课标倡导实行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教学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在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益。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新授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这是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合作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8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一、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初小学生一般属于11—15岁这个年龄阶段,此阶段称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一高峰阶段,是生理上蓬勃成长、急骤变化时期。这个时期男生以12—13岁为中心,女生以11—12岁为中心,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此时期初中生的性成熟已经上升,并由此引起了形态、机能和心理上的改变过程。
1.身体形态方面
初中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音音、骨盆都在迅速增长:人的下肢的生长规律是开始增长慢,后来增长快;进入青春期后,下肢的长势达到最快阶段,这就成为决定高矮的关键时期,由于骨筋的快速生长,肌肉被拉长,所以在13—14岁时,常常出现高个子长腿性的学生,由上下肢增长加快,增大了下肢在身高中的比例,这对扩展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少年多喜欢跑跳和踢的运动。在ll—16岁时期内,脊柱的增长速度较慢,在14岁左右,脊柱之间还充满着软骨,容易因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身体长期的一侧处十紧张状态,或身体负重过人等造成弯曲变形。根据研究证明,人在11—15岁之间其正确的身体姿势容易受到破坏,初中学生由于身体突出长高,显得长手长脚,机能的发育,肌肉的增长,往往超过运动调节机能的发展;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迅速的生长,所以致使机体内部或肌体与环境之间暂时失去丁平衡,给人以动作小灵活、不协调或笨拙的感觉。
2.身体机能方面
初小学生的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自、神经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发展变化。但由于血管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心肺机能提高的需要,所以往往发生机能,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头痛、容易疲劳等。初中学生的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还处纵向生长时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因此加肌肉收缩力也不如成年,肌肉的申展性和弹性刚也比成年人差,肌肉工作耐久力差,易疲劳,但恢复比成人快。
3.性征方面
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期生理变化的突出特征,性的成熟引起了身体外部一些生理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如男孩喉头突起,声音变粗。开始长胡须等;女孩子乳腺发育,隆起,骨盆增大等。生理上的变化,影响着心里上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成熟感”的产生和性意识的觉醒。
二、初中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1.间接动机日益发展
在正确教育的引导下,初中生逐渐认识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少年的学习动机还不能够稳定,易于动摇,因而在学习与锻炼中常出现起伏现象。
2.兴趣广泛,不断分化
初中生由于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仅关心课内的学习和锻炼,而且还关心课外活动和班级、校际间的各种比赛;许多少午还十分关心国际、国内重人比赛情况,常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而感到振奋和鼓舞;有的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只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这说明少年对体育的兴趣不仅具有广泛性,而而且有一定的深刻性。初中学生的兴趣不断分化,比小学生更具有选择性,他们对上体育课相对不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和选择态度,受性别、个性、原有体育基础、学校体育活动的传统,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能表现机智、灵活、敏捷的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女生则爱好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和柔韧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球类、跳绳、某些田径项目等。绝大多数少年都喜欢集体活动项目,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基于兴趣爱好和友谊,常要求按兴趣爱好和“合得拢”进行活动;多数少年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学校体育活功的传统村少年具有权大的吸引力;而体育数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则直接影响少年对体育课的兴趣相对不同项目的选择态度。
3.感加、记忆过程的智化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感知、记忆过程的智力化,是少年活动的鲜明特点之一,是指少年在观察教师示范。听教师讲解和记忆动作顺序、特点与要领时、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只是简单地“看”、“听”、“、记”。而是主动地、认真地进行思考;不仅知道应怎样完成动作。而且知道为什么必须这样完成动作,即把感知和记忆过程提高到思维水平,这就要求少年能独立地、批判地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使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有更高的发展,这是他们能顺利掌握动作概念、形成和灵活运用战术思维的基础。
4.情感丰富、强烈而鲜明,意志有明显发展
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易于冲动,情感的表现强烈而鲜明。在体育活动竞赛中尤为突出,他们可以因为比赛顺利而感到兴奋、满意,为集体和个人取得好成绩而狂喜和信心十足;也可以为比赛的挫折和失败而急躁、烦恼或泄气、绝望;还可以因裁判的不公正而争吵、动怒等。正由于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少年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强烈和鲜明,所以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机会。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情感逐渐趋向稳定、深刻,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肤浅、易于动摇。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加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可能性,初中生的意志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具有小大人的特点,井非常敬佩和喜欢模仿意志坚强的人物。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有时表现得十分惊人;他们敢于做较难而惊险的动作,尤其在有观众时更是如此;他们勇于承担较大的运动量,但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对此,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限制,并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和帮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篇9
关键字:职业高中 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前言
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职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特点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耐力、灵敏以及力量等身体素质。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
1.2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职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就业的,所以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把体育教学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职业高中的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职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
1.3职业高中体育教学间歇的时间
因为在职业高中中,文化课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是教学重点,所以体育课没有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似成对其可有可无的课程。又因为职业高中会根据社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外出实习以及参加各种升学考试和招聘活动,体育课不可能在职业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持续开展。这些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稳定性和计划性,使体育课开设时间相对缩短很多,从而不可能完成我国教学大纲上制定的任务。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职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职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结论
总之,在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分析职业高中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提出、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水平。这样以求实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学生感受到学体育的乐趣,掌握应知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运动,以及欣赏拥有美的能力。这样可以让职业高中中的体育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军宏.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J]. 职教天地,2011,(3):55.
[2] 赵宏宇.关于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新思路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09-111.
篇10
我们知道,空气中所占体积最多的是氮气,其结构是俩个氮原子通过三个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其结构较稳定,一般不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氮气有着自己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
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是1.251g/L,熔点是-209.9℃,沸点是-195.8℃,溶解性是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有这样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氮气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就像氮气一样,整天默默无闻的学习,完成自己的作业,踏踏实实的参加劳动,勤勤恳恳的生活;既不违反国家法律,也不违背学校纪律,长大后成为劳动战线上普通的一员,尽职尽责的工作、生活,为家庭尽职,为社会尽责,是国家宏伟蓝图描绘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如果没有他们,再好的设计和规划也无法完成和实现,谁敢说他们不重要呢?教师在教育这部分同学时应当教育其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抱着为社会尽心为自己尽责态度,这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关键所在。
空气中所占体积排在第二位的是氧气,其结构是俩个氧原子通过两个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其结构比较稳定,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也有着自己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雪花状的固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很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这就决定了氧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在通常状况下,人吸入空气就可以了,但如潜水、医疗急救等时,则需要用纯氧(或富阳空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班级中的一部分学生就跟氧气一样,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显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有的在语言上;有的在班级管理上;有的在音乐美术上;有的在数理化上;有的政史地生体育上,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学生,他们将来可能就是各行各业的领跑者,对这部分人才教师平时应多鼓励,严格要求,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求知、进取精神,以资成为社会的栋梁,历史的脊梁,勇于担起社会和民族重担,承接世界的未来。
空气中排在第三位的气体是稀有气体,其含量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94%,在空气成分中,稀有气体(氦、氖、氩、氪和氙)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它们却是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它们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氖、氩、氪、氙等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班级学生中有很少一部分像稀有气体那样,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有“惰性”,学习上有些自由散漫,不积极进取,但实际上他们具有非常超人的才能和体质,他们即使具有这样的才能像稀有气体发出五彩斑斓的光,也是需要环境的。不是所有的高个子都能成为姚明;不是所有跑得快的都能成为刘翔、王军霞;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郭晶晶、邓亚平……这些明星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既有自己的天赋,更有自己数几年如一日甚至数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更有伯乐的发现和教练的无私培养,以及家庭物力财力的无限支持才最终成就了天才和骄子。这类学生的培育教师应当知无不教,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以‘日行千里而食之’,以倾其力,尽其才。相信把鱼放入多大的水里,鱼就能长多大。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更少,只有空气总体积的0.03%,其结构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性质不太活泼,不过也能跟有些物质发生反应,有着自己的用途,也是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g/L,可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还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而使石灰水会变浑浊。二氧化碳有着广泛的用途,不但可以用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而且还可以用于灭火;还可以当作工业原料生成化肥。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生大量的有机化合物供人们生活生产应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生产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环境问题随之诞生,温室效应带来了气候骤变、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人类应接不暇的灾难,所以合理应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无疑了。
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积累,发现了中学生中有极个别的奇才和天才,他们对某一专业或某一科知识特别专注和擅长,了解得比老师更深,想法远远超过课本的拘泥而去探索更为广泛的领域,这类学生将来必是某一学科的突出研究者和贡献者。这一部分学生如果培养好那必是国家之利器,民族之栋梁。否则也可能像战争狂人希特勒一样成为国家和世界的灾难。就像二氧化碳一样,用好了能用于灭火、制造化肥、供光合作用,大大造福人类,否则就会带来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恶劣天气沙尘暴海啸会接踵而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无穷的危害,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我主张德教重于知识的教育,多培养其爱国爱家爱民思想,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这才是培育他们的根本原则。
空气中还有0.03%的杂质和一些没有被发现的领域,还有待今后的年轻人去发现和发掘,这可能就是化学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