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医疗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对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中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配合联动,社会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资源,有效防范和控制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县政府成立县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全县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一)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1、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分管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成员: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相关领导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分管领导。
2、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3)负责事故的重要信息;
(4)审议批准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
(5)向县政府及市、省、国家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6)完成县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3、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职责
(1)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放射性药品、品、毒性药品、、药用辅料、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包装材料等)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承担县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拟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应急救援的信息、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2)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制定新闻信息方案及对外宣传口径,协调、组织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新闻信息及互联网信息的有关处置工作。
(3)县卫生局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病员救治等工作。
(4)县经贸局根据应急需要,会同有关部门调集和征用必要的物资和装备,统一协调,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5)县教育局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对学校中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采取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6)县公安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及治安维护工作。
(7)县财政局负责及时落实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资金。
其他有关部门根据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在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做好有关工作。
(二)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职责
1、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分管副局长担任。
2、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部署;
(2)与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县、县级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建立联系机制,收集、分析、研究有关安全信息,提出预警、启动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建议;
(3)组织修订和完善预案,指导、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检查督促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
(4)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县政府、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做好信息审核工作;
(6)组织建立和管理县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对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
(7)组织全县处置突发药品安全事件的培训和演练;
(8)完成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应急处置工作组及其职责
1、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
本预案启动后,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设立事故调查与咨询、行政监管、医疗救治三个工作组。在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立即按预案明确的职责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并随时将处置情况报告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
(1)事故调查与咨询组。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和环节,可由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组成事故调查与咨询组,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在事故结束后作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造成的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2)行政监管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负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对有关药品、医疗器械的来源、数量、使用、库存及流向等进行调查,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质量有可疑情况的,及时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监督召回有关药品医疗器械,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3)医疗救治组。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四)各乡镇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各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机构,在县政府和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和指挥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机构由本乡镇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组成。
三、事故分级
按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全省及其他省(市、区)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发生跨地区(香港、澳门、台湾)、跨国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3、出现药品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的;
4、出现3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5、国务院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的特别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二)重大事故(Ⅱ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超出事发地市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的;
3、药品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倍以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30人以上、5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的;
4、出现死亡病例的;
5、省政府或者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的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三)较大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
2、超出事发地县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
3、药品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发生人数20人以上、3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
4、市级政府认定的较为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四)一般事故(IV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的;
2、药品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发生人数10人以上、2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
四、预警与报告
(一)预警
1、监测网络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应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息体系,建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信息网络,加强日常监管,逐步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通过不断完善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反馈,提高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
2、信息通报
对有安全患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及时向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报。对于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及时组织召开新闻会,向社会公布,借助多种渠道和方式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使公众了解身边可能存在的药品安全隐患。
(二)报告
1、报告
(1)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戒毒机构等发现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后,应及时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迟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
(2)事发地乡镇政府和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员接到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县政府和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有关单位在接到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县政府、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向市、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2、通报
县政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有关单位在接到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引发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险情报告后,应及时向与事故有关的乡镇政府和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员通报,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伤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重大和特别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同时实行日报告制度。
(3)总结报告。及时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五、应急响应
(一)先期处置
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有关地方政府和事发单位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将事故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上报。对上级部署的应急救援工作,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处置队伍,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好启动县级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预警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做好可能引发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对需要向社会预警的突发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及时预警。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的类别、可能波及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宣传车、警报器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于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三)分级响应
发生一般事故(IV级)和较大事故(Ⅲ级),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及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启动本预案;发生重大事故(Ⅱ级),由县政府启动本预案,并服从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发生特别重大事故(Ⅰ级),按市政府和市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领导小组的指令执行,同时启动本预案。
1、县级响应
(1)县级响应由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预案启动,县级有关部门预案必须启动,乡镇联动。
(2)特别重大、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后,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向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等情况,并按规定向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对事故评估确认的结果,提出启动本预案和组织应急救援的建议。
(4)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宣布启动本预案。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迅速到位,立即启动事故应急处置有关工作小组的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部署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5)开通与事故发生地的乡镇应急救援领导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络,随时掌握事故发展动态。
(6)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要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工作。
(7)事故超出我县应急处置能力的,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建议县政府请求市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实施应急支援。
2、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当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报本级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或上级有关部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不会进一步扩散的,经本级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审定,降低响应级别或者撤销预警。
(四)响应终结
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经县政府同意,由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六、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县药械安全领导小组的决定,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的原则,及时向社会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信息。
(二)医疗保障
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卫生行政部门接报后应迅速组织救治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县经贸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资源,支援现场救治工作。
(三)人员保障
各级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事故处置。
(四)技术保障
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承担。当发生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时,受各级药械安全领导小组或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委托,立即开展检测、评估工作,为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五)物资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应当保障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处置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所需财政负担资金,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原则,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财政应急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治安维护
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安部门应立即启用治安保障行动方案和有关预案,指导和支持现场治安保障工作。根据应急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调动力量参与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依法打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七)演习演练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项实施、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指导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组织全县性和区域性突发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以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和应急响应能力,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八)宣教培训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处理组织实施技能和水平。重视对广大消费者进行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善后处理工作由事发地乡镇政府负责,县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对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按规定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给予补偿。县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救助资金和物资,民政部门要严格管理社会救助资金和物资,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政府、社会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公开、公正和合理使用。保险监管部门要会同各保险企业快速介入,及时做好理赔工作。高度重视和及时采取心理咨询、慰问等有效措施,努力消除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造成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二)调查评估和总结
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的起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和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预警预防能力、现场处置能力、恢复重建能力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按规定上报。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解释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4)妊娠控制。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管理与更新,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及专家进行评审,视情况对本预案作出相应修订,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篇2
【摘要】 目的:探讨单用甲氨蝶呤(MTX)与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方法:将22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氨蝶呤(MTX)治疗组106例治愈(86.79%)。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RU486)治疗组120例治愈(95%)。结论: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
【关键词】 早期异位妊娠 β-HCG B超 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85-01
资料与方法
2003~2008年收治异位妊娠患者286例,其中早期异位妊22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6例,用甲氨蝶呤(MTX)治疗;b组120例,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RU486)治疗。两组患者均有下腹隐痛,孕产次、年龄、包块大小及血β-HC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应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法及疗效
(p>0.05)。
保守治疗的指征:①生命体征平稳,无腹腔内活动性出血及无子宫直肠凹大量积液;②附件包块直径<3cm,排除宫内妊娠;③血β-HCG<2000u/l;④肝肾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⑤无MTX禁忌症[1]。
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无禁忌证者可用药。a组甲氨蝶呤(MTX)按50mg/m2计算,单次肌肉注射;b组甲氨蝶呤(MTX)按50mg/m2计算,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RU486)50mg每8小时1次X2天。
在治疗第4、7天复查血β-HCG,若治疗后4~7日血β-HCG下降<15%或继续升高,第7天予第2个疗程治疗,极个别有用第3个疗程治疗,无需用CF解救。然后每周重复查血β-HCG直至降至5u/l。用药后1周查肝肾功能及血白细胞、血小板,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不良反应。如用药期间患者出现较重的腹痛并超声检查提示腹腔内出血,血β-HCG持续高水平,包块增大,有胎心搏动,改行手术。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a组106例,92例治愈,治愈率86.79%,阴道流血持续时间7~24天,腹痛消失时间5~18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9~39天。b组120例,114例治愈(治愈率95%),阴道流血持续时间6~21天,腹痛消失时间4~15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6~28天。a组10例及b组3例治疗后腹痛加重,HCG持续上升,B超提示腹腔内出血增多改行剖腹手术,a组4例及b组3例治疗1周后HCG持续高水平患者要求手术。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一,发病率约1%,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2]。目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盆腔炎、刮宫、剖宫产、宫内节育器,体外受精等有关,但由于急救医疗的完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敏感度的放射免疫测定β-HCG与B型超声的普及,在异位妊娠发生严重出血之前即能诊断,早期得到及时诊治[3]。异位妊娠发生部位有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宫颈及子宫角部等,最常见部位为输卵管,占90%以上[2]。目前国内、外对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均倾向于保守治疗,手术率下降,并发症和病死率有明显下降[3]。
MTX的药理作用是叶酸拮抗剂,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形成假性不可逆结合,使四氢叶酸生成障碍,使DNA合成受阻,其治疗异位妊娠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分裂,破坏绒毛,使胚胎发育停止,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1]。RU486是一种宫内妊娠的化学堕胎剂,为黄体期孕酮拮抗剂,可抑制滋养层发育[2]。本资料显示单用MTX治愈率88.67%,MTX+RU486治愈率95%。联合用药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用药,p<0.05,差异有显著性。故MTX联合RU486治疗疗效显著,可保留生育功能,免于手术,易于患者接受,适用于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
篇3
关键词:新技术;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在工程建设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下统称“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应用技术、超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技术、超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机制造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等,这些对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对某些建筑新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因为其本身的成熟度和风险、项目所在地、实施企业的原因带来消极的影响。为此,做好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它要求我们提出合理的应用方案,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劳动消耗,缩短工期和减少污染,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果的目的。
一、工程新技术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
现代工程建设中,在满足业主功能要求和有关技术法规的条件下,都可通过不同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方案完成,但不同方案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不同的。I所以对新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分析、对比、论证、寻求最佳技术方案。一般说来,选择新技术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 技术上先进、可靠、适用、合理;
⑵ 经济上合理。一般地说,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
二、新技术应用方案技术分析
新技术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其方案的技术特性和条件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来完成的。
结构工程中混凝土工艺方案的技术指标可用现浇混凝土强度、现浇工程总量、最大浇筑量等表示;安装工程可用安装“构件”总量、最大尺寸、最大重量、最大安装高度等表示。
反映技术条件的指标可用:方案占地面积,所需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等资源和专用设备是否能保证供应;所需的施工专业化协作、主要专业工种工人是否能保证供应;采用的方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对社会运输能力的要求能否得到服务,对市政公用设施的要求能否得到服务;采用的方案可能形成的施工公害或污染情况;采用的方案抗拒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的能力;采用的方案要求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对技术准备工作的要求,施工的安全性;采用的方案对前导工序的要求和为后续工序创造的条件等来表示。
在进行新技术应用方案技术分析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 分析与实施工程相关的国内外新技术应用方案,比较优缺点和发展趋势,选择先进适用的应用方案。
⑵ 拟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方案应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新材料应用方案应与采用的工艺技术相适应。
⑶ 分析应用方案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若采用引进技术或专利,应比较所需费用。
⑷ 分析应用方案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⑸ 分析应用方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⑹ 分析应用方案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工艺流程是否通畅、简捷。
三、新技术应用方案经济分析
在工程建设中,不同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方案只能选择一个方案实施,即方案之间具有互斥性。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等;常用的动态分析方法有净现值(费用现值)法、净年值(年成本)法等。
㈠ 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在评价方案时,常会有新技术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额较大,年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较低,而对比“旧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额虽较低,但其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这样,投资大的新方案与投资小的旧方案就形成了增量的投资,但投资大的新方案比投资小的旧方案在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又带来了节约。此时就可通过计算增量投资收益率,以此判断对比方案相对经济效果,据此选择方案。
㈡ 折算费用法
⑴ 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① 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在多方案比较时,可以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即min{Zj}为最优方案。
② 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生产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式中:CFj ―― 第j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Q ― 生产的数量;
⑵ 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通常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和图解的方法来进行。首先列出对比方案的生产成本,
据此可绘出对比方案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曲线,当Q = Q0(临界产量)时,C1 = C2,
篇4
关键词:自选英文材料 主题英语教学 课程方案 初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规划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这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宏观的政策指导。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并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及缺陷
尽管大学英语教改试点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投入今非昔比, 而事倍功半、“聋哑英语”、高分低能、学用脱节等困扰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仍屡见不鲜。综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 虽然革新的理念倡导了很多年, 但受教学评估体系的限制,开拓创新仍旧不足,教学实践依然难以突破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距真正有效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仍有差距。
1.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估体系,导致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和获取证书,学习成果不能自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考完则丢,形成有趣的“还老师”现象。笔者试图搜索关于大学生毕业后英语应用状况的相关专业研究论文,却只搜索到少量的、范围狭窄的应用调查结果,由此也可见当前对英语应用能力研究、英语教学的长效评估仍存在严重的不足。
2.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估体系下,使用标准统一的教材,通常是一套教材使用多年,即使改编,考虑学、教的延续性,也很难做较深层次的修订,难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生活节奏,教材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环境脱节。由于缺乏时代信息、与生活实际脱节、实用性差,无助于学习者交际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用脱节。
3.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估体系,整齐划一的内容、定势的教学方式、统一的答案抹煞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学习后很难就感兴趣内容的开展深入的主题式阅读,并缺乏就相应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由于缺乏可理解的输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习惯。
三、以学生自选英文多媒体材料为基础开展大学主题英语教学的课程方案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均呈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国际化多元文化互动加强。英语是国际文化互动交流的主流语言,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学习英语自主性。这为大学英语自主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国际多元文化潮流为自主性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国家政策也给了自主教学模式的成长空间,为此,笔者提出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目的
该课程使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并获得来自导师、课题组、国际论坛等机构等方面的学习策略的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终身性目标
言语—语言智能跨越了所有学科,言语交往是国际文化的中心环节,并和所有的智能表现紧密联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阶段性量化目标
完成本课程方案的教学,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翻译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词汇量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三个要求中的更高要求。
(三)课程目标评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加快评估体系的改革,从而发挥目标导向的作用,加快推进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标准已落后于教学模式的变革,甚至阻碍了大学英语实质性教学改革的推进。笔者建议尽快调整考评标准,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并对证书设定有效期。同时,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的相关要求,各高校可自行建立符合课程目的和目标教学评估体系。
(四)课程环境搭建
学校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积极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最新成果,搭建“自然真实、交际性强、趣味性强,开放性强”的英语仿真环境,学生和教师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信息终端融入仿真环境进行教与学。也可利用也成熟的英语仿真教学软件、Second Life虚拟游戏等平台进行仿真教学。
(五)课程内容及其组织
1.在学的教学课程外,开展以当下流行的英语原版杂志、著作、游戏、娱乐、影视节目为教材的主题课程选修课。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统一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权重(建议以自主选修的主题课程为重)。教学中采取探究式学习模式,由学生自主成立和选择加入相应的课程组,课题组围绕教学目标自主选择学习主题,设定阶段性学习计划和目标,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与任务,课堂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讨论为主导,由熟悉该主题的教师任课题组导师,导师做好自主选择课题主题和材料的指导的把关工作(对学生自主选择的主题和材料完全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导师可行使最终否决权)。平常学生以自主的阅读和交流为主,并在课题组内组织发起课堂内外的讨论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加入国际互联网的相关专题讨论组、论坛进行互动式交流、讨论。导师在课题组中担当辅助角色,重点指导主题材料参考素材、选择技巧和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担任翻译。在课题组学习的各个阶段,由指导导师制定涵盖听、说、读、写、词汇量、交际技能、翻译能力及学习自主性、学习态度、实际任务解决能力等多元考核评估表,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导师评估方式对课题组、成员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过程评估结果为最终评估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在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针对英语应用水平相对较高的高年级、研究生,可通过原版英语专业教材和使用英语进行专业教学(选择该领域从国外留学归来,英语口头与书面沟通过硬的专业老师授课)。教学方式同样可采取上述模式进行。通过用最新的英语原版专著进行教学,一方面可培养学习与掌握在该领域的国际最新科学进展,利于专业学生毕业后即顺利地完成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
(六)课程特点
此课程方案通过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实际生活、娱乐、专业学习等方面的个性化诉求和应用需要为驱动力,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主题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的多媒体互动交流环节,能有效地让学生形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习惯,拓宽学生知识、在学习中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方案,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四、结论
笔者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方案较好地体现了具有个性化、开放性、双向性、创新性、终身性、综合性等信息社会所要求的教育特征。为学生创建了真实的学习与应用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
本课程方案,尚未有足够多的实践性研究和研究性报告,笔者也期望更多的高校、老师和大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本方案,在实践中解决本课程方案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不断优化完善本方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性变革,以更符合信息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社,2003.
[2]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重构多元智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篇5
一、领导组织
为加强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医疗救治保障,特成立医疗救治组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医疗救治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镇卫生院,具体负责人为同志。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和修订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诊疗技术方案;指导各村级街道做好疫情医疗救治和医疗保障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提出完善医疗救治工作的策略措施建议,工作时间从2020年1月27日开始至省里解除重大公共卫生疫情一级响应为止。疫情解除之后,领导组织自行解散,工作自行停止。
二、工作要求
(一)组织制定和修订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诊疔技术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病毒感染肺炎预防与控制指南(第一版)》、《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第二版)》,《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严格确定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做好病人治疗工作。
(二)做好疫情医疗救治和医疗障工作。根据各村、街道排查情况,做好患者登记及转诊、落实首诊负责制、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篇6
一、目标与原则
(一)任务与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网络报告,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非典疫情蔓延,防止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和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二、监测与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1、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非典病例,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2、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发现疑似或实验室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3、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发现流行性感冒病例或暴发疫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4、二级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非典预警病例和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监测病例定义的,按照卫生部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二)监测
1、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发现疑似或确认的动物禽流感疫情时,要及时报告,按照规定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监测。
2、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单位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异常增加时,要及时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
三、预防与控制
(一)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SARS、流感和禽流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鼓励群众自觉报告疾病、举报疫情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疫点消毒处理
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要及时对非典和人禽流感疫点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作参照《非典防治消毒技术指导原则》和《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执行。
(三)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进行个人防护。
从事非典、人禽流感病例和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四)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按照卫生部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根据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或对疫情监测结果的分析预测,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遵循自愿的原则,推荐重点人群,例如65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此类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
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地的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应急接种本流行季节的流感疫苗,也可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包括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
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对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家禽暴露人群的防治工作,加大对居民健康教育的宣传,禁止宰杀、烹饪、销售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病禽,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不良的环境卫生状况。同时加强对饲养、贩卖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和禽流感患病动物暴露人群的健康状况监测。
六、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一)分析疫情趋势,制定工作方案
各驻街单位、社区居委会要认真总结非典和今年年初动物禽流感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对今冬明春的疫情趋势作出预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建议;充分论证,调整、制定、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防治工作方案。
篇7
(一)落实孕产妇安全管理的五项制度,切实加强对辖区内高危孕产妇管理,强化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
(二)市妇幼保健院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整体状况,定期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和建议;受市卫健局的委托,定期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上报及反馈;组织开展辖区内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业务培训。
(三)强化首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强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评估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结果,在《母子健康手册》或《孕产妇保健手册》上标注评估结果和评估日期。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在3日内将报告单报送市妇幼保健院;明确医疗机构对高危人群管理职责;医疗机构落实高危专案管理。医疗机构要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要及时向市妇幼保健院报送相关信息,并尽快与上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共同研究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危急重症救治制度,危重救治中心尤其是三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切实承担起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接诊和救治任务,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篇8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队伍
为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科学管理,我中心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我中心还组建了四个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业组和三支应急处置队伍。同时应急值守工作,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应急处置队伍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试行)》、《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疾病预防控制方案(试行)》。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中心及时制定了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对储备工作,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
三、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为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我中心多次对疾控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业务培训,4月29日,我市疾控中心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消杀科全体人员共32人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5月9日,我们对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组织各专业组及3个应急队伍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技术培训,5月12日,又对疾控中心全体职工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100%。5月15日,召开了海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议,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负责人、防保科科长及乡镇卫生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后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试。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五次实战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经验和处置能力。
四、做好物资储备,配备应急装备
按上级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储备,包括消杀药品、检验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
高标准配备了应急处置装备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流调、消杀、采样、健教各类物品存放整齐,一应齐全。
五、开展健康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让群众广泛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制订了海门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强化与新闻媒体的链接,4月28日以来,我们与**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大众媒体广泛合作,采用专栏、专访、专题讲座、专题报道、咨询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报道。
3、编印和发放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报》第三期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刊,共印28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万份;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小折页2种各2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展板一套共8块。并及时下发了省和南通疾控中心编印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3种5000份。
六、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加强发热呼吸道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下列病例的监测和发现:两周内来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及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护人员中具有典型流感症状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现此类病例立即采样送检并对病人进行隔离。
1、流感样病例监测
人民医院是我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按照统一规定和要求,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登记,每周对典型流感样病例、中青年病例、重症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5-10例,送疾控中心保存后统一送市疾控中心检验。
2、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根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接到各医院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的报告后,按照方案要求提请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并按方案要求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实验室采样检测工作。人民医院继续搞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时发现重症甲型H1N1病例。
严格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七、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处理疫情
6月22日8:30,我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发热症状病例,在接到疫情报告后10分钟内,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送南通市疾控中心检测。15∶30,南通市疾控中心对我市所送该病例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月23日3∶18,省疾控中心对该病例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后一致认为:该患者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篇9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队伍
为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科学管理,我中心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我中心还组建了四个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业组和三支应急处置队伍。同时应急值守工作,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应急处置队伍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试行)》、《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疾病预防控制方案(试行)》。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中心及时制定了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对储备工作,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
三、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为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我中心多次对疾控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业务培训,4月29日,我市疾控中心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消杀科全体人员共32人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5月9日,我们对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组织各专业组及3个应急队伍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技术培训,5月12日,又对疾控中心全体职工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100%。5月15日,召开了海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议,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负责人、防保科科长及乡镇卫生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后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试。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五次实战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经验和处置能力。
四、做好物资储备,配备应急装备
按上级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储备,包括消杀药品、检验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
高标准配备了应急处置装备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流调、消杀、采样、健教各类物品存放整齐,一应齐全。
五、开展健康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让群众广泛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制订了海门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强化与新闻媒体的链接,4月28日以来,我们与××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大众媒体广泛合作,采用专栏、专访、专题讲座、专题报道、咨询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报道。
3、编印和发放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报》第三期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刊,共印28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万份;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小折页2种各2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展板一套共8块。并及时下发了省和南通疾控中心编印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3种5000份。
六、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加强发热呼吸道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下列病例的监测和发现:两周内来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及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护人员中具有典型流感症状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现此类病例立即采样送检并对病人进行隔离。
1、流感样病例监测
人民医院是我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按照统一规定和要求,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登记,每周对典型流感样病例、中青年病例、重症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5-10例,送疾控中心保存后统一送市疾控中心检验。
2、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根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接到各医院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的报告后,按照方案要求提请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并按方案要求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实验室采样检测工作。人民医院继续搞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时发现重症甲型h1n1病例。
严格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七、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处理疫情
6月22日8:30,我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发热症状病例,在接到疫情报告后10分钟内,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送南通市疾控中心检测。15∶30,南通市疾控中心对我市所送该病例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月23日3∶18,省疾控中心对该病例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后一致认为:该患者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篇10
妇产科临床实践医患沟通问题
一、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接触的病人都是女性,女性心细、顾虑比较多,除此之外,妇产科还具有其他科室不具备的特点,例如经常会接触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包括不洁、多次人流史甚至分娩史不想让配偶知道等等,此外,妇产科的医疗活动急诊多,具有高风险性,产妇的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多,突况较多,往往对医护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需要采取偶小的抢救措施,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因此,妇产科医生不仅仅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突发的能力,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是其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耐心的解释和知情告知,尊重患者的权利,履行告知义务,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是医患沟通具体化的表现。
二、妇产科临床医疗纠纷常见的发生原因
(一)社会因素
近些年国内妇产科医疗纠纷年增多与在社会舆论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肆意炒作和宣传有直接关系。在国内,绝大多数人认为产妇分娩只是一个普通的生理过程,而相对缺乏对妇产科风险的认识,怀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在医院分娩母子是绝对安全的。事实上在分娩过程中,隐含着各种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危险因素,常会发生产妇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病理性变化,具有很高的风险。
(二)医源性因素
1、妇产科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工作节奏快等特点,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伴有许多未知的变化危险因素,随时可出现意外情况。并且,一旦发生意外,要求其他各科(如内科、儿科、麻醉科等)医师及时做出配合响应,在被动的诊疗状态下,各科容易发生纠纷。
2、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在应用过程中,诊疗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一些偏差,如设备自身的个体性差异、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的差异、所执行标准的不同等,相互之间一旦出现偏差,使得患者产生一些质疑,医护人员若未与患者解释和沟通,容易造成纠纷的发生。
(三)医务人员的因素
1、缺乏责任心,未按相应的诊疗规范及规章制度执行,表现为诊疗过程中不够认真、不够全面、不够仔细、不够及时、不够重视、不够耐心。如治疗草率而无计划,未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检查报告字迹模糊、内容描述不准确或过于简单;执行医嘱不及时、甚至执行错误等。
2、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质量欠佳若医务人员缺乏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遇到疑难危重患者不能及时确诊,盲目处理难免出错。如产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子宫破裂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估计出血量不准确,导致失血性休克处理不及时使部分产妇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而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3、某些事项需要医务人员向患者解释或告知的未执行,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时只注重疾病的治疗,却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情况、计划采用的治疗方案及医疗风险等,从而在事后发生医疗纠纷,这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哪怕是医疗方案选择完全正确,一旦治疗结果未如患者所愿,便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如卵巢的去留、子宫的切除、输卵管的去留等未征求患方的意见而私自手术,势必会引发医疗纠纷。此外,医务人员若未向患者详细说明疾病的预后情况,一旦预后不理想,也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三、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医患沟通的几个要点
(一)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良好的业务技能是对作为一个优秀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不断学量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做到无漏诊、无误诊。医院应为各科室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如定期开设培训班、让医护人员参加重症患者应急演练等。
(二)提高专业技术和医德修养
医术精湛表现在医生应具备丰寓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解释,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实施成功的手术,解除痛苦是病人就诊的最终目的。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医生与病人进行交流的前提,否则将出现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在认识疾病的同时,医生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否则,病人将失单而归,甚至因延误病情引起医疗纠纷或医患冲突。患者是在躯体或心理上偏离了正常,出现丁症状,这种症状可能是自己感觉到,也有可能是被别人发现后而来就医。医生担负着救夕E扶伤,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责任。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给患者以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才能进行正常的医患交流。少数医务人员对患者冷若冰霜,言语生硬,甚至恶语伤人,使患者精神上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三)以真诚态度,争取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病人到医院大多存在着不安和焦虑,但都是带着期盼的心理,最怕医生一脸的烦躁和冰冷。态度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前提。满面春风,耐心和气是有效医患沟通的感情基础。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需以真诚的态度,技巧性地调节和控制服务对象的情绪,真诚、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能缓和患者的情绪,拉近医患距离,去除患者对医生的戒备和顾虑心理,也使其能客观全面地描述病情。
(四)妥当使用医患沟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