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

篇1

一、校本课程策划关键概念的界定

为了明确地分析问题,这里需要界定4个关键概念:素质;素质文化;校本课程;课程策划。

素质是个体身心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和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价值观、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身体素质等。素质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我们经常说“人的发展”,其基本内涵就是人的素质的发展。

素质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现象早已存在,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则最近几年才出现。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1],素质文化无疑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的[2],文化又会表现为各种相关的形式。因此,素质文化可以界定为:它是以追求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观并体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

校本课程已是教育界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愿景、需求和条件,以学校人员为主体而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相对。也有一些人士将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学校本位课程、校级课程等。

课程策划的实践早就存在,而课程策划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对于“策划”的概念,不同的策划学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例如,吴粲认为,“策划是对市场信息进行管理、运作、技巧处理或操纵的过程以及对市场进行计划、酝酿、决策、运用谋略的过程。”[3]策划作为一种实践已经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领域,在课程领域就是课程策划。课程策划是指以全面的策略对课程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关于课程建设的知识、思路、方法、策略进行谋划,这些谋划就是课程策划。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策划,可以避免校本课程建设的盲目、跳动和仓促上马,使校本课程建设有远见、有计划、有条理、有策略地进行,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因此,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缺失

教育重要而直接的基础之一是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受到整个文化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4]。作为教育之重要维度的课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就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过程,是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5]。就校本课程而言,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策划应该以学校文化为重要而直接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注重校本课程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注重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来开发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方面仍存在缺失。这种缺失是多方面的,这里,笔者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而主要分析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缺失:受社会过于注重利益文化的影响,轻视素质文化。所谓利益文化,就是以利益为主导性价值追求并表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这里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好处”[6],主要包括权力、资格、财富、资源等。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社会文化中起特别重要的支配作用的便是利益文化,人们的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特别大。基于这种历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指出:人和人类历史背后的原动力,人的热情的原动力,是对个人利害、个人利益等的追求[7]。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们也较多地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例如,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很难摆脱所谓的“应试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应试教育”内在追求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也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虽然有些人注重到了发展学生素质,但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还不全面、不深入,基于此目标的校本课程策划思路也不够明确、全面、深入。

学校文化上的这种缺失正在产生危害。应该说,利益文化本身是不可避免也无需避免的,但如果过度注重利益文化,人们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一是造成人间过多的争夺和争斗,从而造成社会不和谐,造成过多的冲突和震荡;二是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和其他不公平,因为在这种社会文化中,强者也受利益心驱动,用力争夺利益,他们可能会占有过多的利益;三是导致许多人过多的失败,因为在利益争夺中,只有强者才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其他许多人只能获得较少的利益;四是导致利己之心过于严重,这些年以来人们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存在;五是造成对环境和地球的破坏,因为利益分配不公,强者占有过多的利益,他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较多的人贪图更多的利益;而弱者难以生存,为保证弱者生存,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利益,这两方面同时起作用会导致过量生产。

我们必须直面上述情况,弥补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缺失。

三、校本课程策划主导性的学校文化应是素质文化

文化驱动着人的活动,尤其是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人活动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和活动方式基础。课程建设要达到课程文化自觉,这是基于课程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课程研究发展的必然[8]。在策划校本课程时,我们必须关注校本课程所立足的学校文化基础及其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积极影响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弥补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上述缺失,办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办法是探寻和建设校本课程策划的主导性的学校文化成分――素质文化。分析如下:

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人类价值观中的主导性成分,因为人的素质发展在人类生成与发展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第一,人的素质是人成为世界上最高存在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知道,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那么,人是凭什么达到这一点呢?是凭人的素质。第二,人的素质是人的基本的内涵。我们经常说以人为本,而人不是空洞的人,是有实质性内涵的人,基本的实质性内涵就是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是人美好生存的首要的内在条件。人要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人要美好生存,就更加需要较高的素质,如优秀的性格品质。第四,素质发展也是人追求的目的本身。素质发展不仅是重要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因为人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素质,如人都希望自己很有智慧,对智慧的追求既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目的本身。也就是说,素质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终极价值。第五,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首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首先依靠人的素质,包括人的品德、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政治素质、文化继承能力与创造力等的发展,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美好化是社会变得美好的特别重要的内涵和条件。

学校教育更应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人类社会有多样化的分工,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任务是不同的。例如,经济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生产物质财富,政治生活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维系和完善政治体系,文化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建设和发展文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即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违背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多个维度构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维度,同样应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宗旨。

学校文化是一个广阔的范畴,包括多种成分,诸如利益文化成分、素质文化成分等。但学生素质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学校文化虽然具有多种成分,但是应该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性成分,并形成一种以素质文化为主导的优化的学校文化结构。在这种学校文化结构中,学校各类人员,包括学生,都将积极而有力地追求素质发展。这种价值追求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互动的方略

基于素质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单方面从素质文化角度或从校本课程策划角度努力是不够的,而应该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一方面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策划提供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来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反过来促进学校素质文化的发展。为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略,这里阐述四条主要方略。

其一,探索和充分利用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的可能空间。关于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策划,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已经精疲力竭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素质?这种顾虑应该消除。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潜能极其巨大。例如,有的学生14岁左右就考上985大学,说明只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中小学12年间可以学习非常大量的东西。我们不提倡学生太早就考大学,而是基于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的探索,认识到并利用他们的极其巨大的学习潜能,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地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素质发展为宗旨来策划校本课程,从而让学生实现相对全面、丰富的素质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广阔的可能空间的探索,是建设素质文化的基础之一。

其二,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建设与文化形式建设相结合。文化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既包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又包含丰富的文化形式[9]。文化精神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等,文化形式如器物形式、制度形式、行为形式、语言形式等。文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将文化精神的建设与文化形式的建设相结合。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建设素质文化也应如此。素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结合特别要注重:让学校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都明确地树立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在学校范围内传播关于素质和素质发展的知识,形成基于素质发展的思维方式;建立促进素质发展的一些相关制度;开展促进素质发展和展示素质发展的相关活动;树立促进素质发展的典型人物,让他们在学校人员素质发展和校本课程策划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其三,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素质的结构非常复杂。中小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而就各类素质的相对重要性和中小学最主要的“可为”来说,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最应该起作用的,一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等的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品德、跨学科素质、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等的发展。校本课程策划最重要的任务是策划综合素质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在综合素质课程中进行关于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建设,如关于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并使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素质课程文化,并促进学校的整个素质文化建设。

其四,实现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实现这两方面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素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别重要的是: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都要抓住“素质”这一核心,素质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和增强发展素质的价值观,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发展学生素质(其中包括内化了的知识技能),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这样的核心和宗旨始终要明确;课程建设始终要注重价值观的体现和传递,其中主导性的价值观是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关注素质发展,认识到素质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明确地围绕素质发展来学习校本课程,从而避免学习宗旨上的迷茫或模糊;促进师生共同的素质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教师在建设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师生发展相互促进,做到深层次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2]丁念金.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4.

[3]吴粲.策划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30.

[5]Michael W. Apple. Cultural Production/reproduction[M]//Craig Kride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 Los Angeles: SAGE reference, 2010: 168-170.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1131.

[7]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人对私利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M].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9.

篇2

目前,对于校本课程案例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多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的“案例资源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另一种理解是“校本”的“课程案例资源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前者。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课程资源,补充和完善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需求,为学生提高更多课程选择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做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旅游管理教学方案中,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民族地区,案例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优势得天独厚。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就是依据旅游管理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培养需求的课程;二是条件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教师条件等的学校资源条件,开发符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开发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课程,引导旅游专业学生的兴趣进入课程与教学之中,并能走出课堂之外。同时,旅游校本案例开发都应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制定、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在此,仅以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为例,谈谈案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现途径。

一、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的内涵

旅游文化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方案中涉及较多,开发专门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对于不断丰富案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与时俱进,成为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普遍关注的时代热点。当然,旅游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产生和区域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的乡土与时代气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够准确与系统,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使其由抽象走向具体,使旅游文化案例资源能够成为独立的创新课程是旅游学科与专任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以黔东南为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木屋、竹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风雨桥、鼓楼)、具有独特内涵的饮食(酸汤、泡汤)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洪水滔天、蝴蝶妈妈)、楹联碑刻(城步苗文)、各样歌曲等(侗族大歌)。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综合体,将其引进校本课程案例的建设与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辐射黔东南旅游文化与休闲产业。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应与时俱进,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及社会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开启多角度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旅游素养。

二、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的形式

(一)内容选择

地理风情、文化神韵、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案例资源。

(二)课程式样

课程形式应灵活多样,更多地为实操创造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改教学尝试。建议搭建“一对多”或者“分组学习”的合作平台。

(三)建设方式

民族旅游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教师进行课程案例资源建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各种搜索工具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并尽可能多的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立体资源,让案例资源数据库更加丰富。

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

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在全域旅游时代比比皆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与开发之方法。

(一)开发符合学校特点的课程

在民族地区旅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实践性内容要注意策略,因为这类课程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趋向,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为此,旅游专业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积极改革。例如,在我校这类课程开发中一要充分体现凯里学院民族特色,将凯里学院转型办学理念渗透进课程;二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条件,就可以开设《校园人工湖民族旅游环境特质考察》、《校园商业街布局合理》等走出校园的课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能培养学生操作、设计、创新能力和在完成任务中分组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心智。

(二)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案例分析开发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随着网络、交通等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来自本土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内容是多元的,例如专题考察、休闲旅游、课堂观摩等等,都丰富主体获取客体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案例资源讨论过程中,专任教师就资源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中,专家既可以避免只讲广度、难挖深度的误区,又可以以实战带理论、以实例印证道理。

(三)关注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材料,充分挖掘旅游专业所需的案例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用好、用活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失为教学开发与利用案例资源的便利、有效途径,让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实现各学科间的综合,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深入分析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案例主要从内容与呈现方式上研究,但在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不可过分地依赖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努力开拓出新意。2.重视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应用的范例为了认知贯彻落实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弥补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吸收现成的相关范例,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开发有价值的创新范例。

(四)注重教学,精心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立体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目前,民族旅游文化发展变化形式多样,旅游文化资源的更新也与时俱进,所以旅游管理教学必须随时关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动态,以此充分引领和谐旅游文化素养,发现课程内容的新理念和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对校本课程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来体现民族旅游的地域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求发展,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地民族旅游和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五)注重民族文化,从交流性文化中获取案例资源

文化是人类传达与交流信息的体系,民族交流性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民族服饰、建筑、古籍以及文物,语言、旅游商品、民族文学、侗族大歌、苗族舞蹈、民族医药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交流性文化的内容在民族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上下代人之间进行交流与传递。旅游管理校本课程案例可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交流性文化课程,如丰富的苗侗地区历史、建筑、服饰、体育、工艺、歌舞等,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中,形成热爱本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念。

四、结语

篇3

一、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提升教学。”十一五期间的安徽省级科研课题“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利辛地理》。它的编写完成和出版极大地提升了其它同行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信心,为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也为利辛县域内其它缺乏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经验的农村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开发蓝本,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整理并完善了校本教材开发一般流程(图1)。为了让《利辛地理》真正成为一门校本课程,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究,先后以专题讲座、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向学校申请开课,组织学生选课、制定上课时间、安排老师上课、制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实践中也整理出校本教材应用的一般流程(图2),以期将课程开发与应用理论以图示方式向外推广,为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方面探索的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反思

1.学生发展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应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之目的是满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前提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为国家课程管理规定而开。一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是“废品”,一门学生发展不需要的课程是“”。《利辛地理》是在新课程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编写者和课程组织者的角度来分析,在县域内推广应用为学生的乡土认知和乡土情感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标准,把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绑架在学生身上,必然会导致学生反抗,其后果无疑是给本来已经身心疲累的学生雪上加霜。所以,建议加强课程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学生发展需求,做到科学开发服务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开放性不够,应鼓励学生全程参与

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制课程编排体系,使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其它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均可直接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双重身份的学生对其自身发展需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实施和评价,收获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更多的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课程兴趣和发展的自豪感。然而,在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只有校本教材评价、校本课堂学习和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校开放思想,下放课程开发权限,从而促使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成功。

3.校本教材编写呈现方式封闭,应鼓励突破传统束缚

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要开发教材,但也不反对开发,即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开发教材。《利辛地理》作为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双重身份,其开发和出版对本县学生了解利辛地理,认知利辛乡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校本课程的推广无疑是有利的。《利辛地理》的编排方式仍然沿用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学习系统地理有利,但是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减轻学习压力则不利,与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校本课程《利辛地理》的推广中,建议初中可以采用结构式编排体系,实行系统教学;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则应以模块呈现,分成《利辛农业》、《利辛工业》、《利辛交通》、《利辛旅游》、《利辛城市规划》等几项子课程为宜。

4.学生学业评价系统机械死板,应倡导全面科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新课程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开放且不断变化的,不是预先设定,而是在交互中生成。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则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水平、技能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与高考指挥棒的联系较少,评价阻力较小。《利辛地理》的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以考定教,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对学生的课程智力发展关注较多,忽视对学生其它层面智力成长的考量。建议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方式进行全面合理评价,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则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倡导的模糊性评价、不确定性评价等。

5.学生学习课业负担未轻反重,应合理组织课程结构

篇4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把校本课程开发当做自制教科书;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开发,忽视校本课程的本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仅重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认识上的误区,笔者就以上这些认识偏差,分别做了针对性的建设思考,以便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意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应该从实践的层面纠正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偏差,加大建设性的思考。

1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认识误区

1.1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简单理解成学校自制教材。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认为校本课程的设置实质上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知识,认为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因此,把编写有关地方知识的特殊材料变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更是一种关注个别学生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包含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而在运行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把这些环节都给不恰当的忽略了,许多内容也被简单化为教科书的编制了。①这种开发模式大大减少了课程开发的环节,缩短了课程开发的实践,使校本课程的质量大大缩水,使人们不免对校本课程的价值产生怀疑。

1.2把校本课程理解成学校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更强调多元和活跃性,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开放的,而活动课程也提倡要考虑到学生在除了教学活动外的其他活动,因此很多人就把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诚然,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死板的课堂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能力、经验来获得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活动课程不能完全替代校本课程。从我们现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和活动课,学校和教师在这两大模块上大做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开发”。②其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可以有不同的变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还可以是必修课。

1.3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归结于学校或者教师个人,忽视学生的参与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更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升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它不仅包括学校或者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的课程,也包括学校或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得到富有学校和教师个性的课程。③事实上,把校本课程开发认为就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新的课程”,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不能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存在的形态,从而把它们割裂开来了。现实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是学校领导班子、教师自主进行开发的,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未来需要、社会需要往往顾及很少。这种单一的开发形式、狭窄的开发内容、短浅的开发目标,必然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产生平庸的效果。

转贴于   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建设性思考

2.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克服以学校为编制主体的自主开发教科书的弊端。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分析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因素;要在考虑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基础上,设定具体目标,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因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价值,不是面向少数精英学生,而是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需要。所以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全以学业成绩为主,而是根据各个学校学生情况的不同,面向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该以这种更全面而具体,更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为主。④

2.2尊重校本课程的实质,超越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禁锢。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弹性化、多样化,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不要用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替代校本课程,充分把握校本课程的本质,以每所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资源为依据,以多元化、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突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等特色,充分体现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的特点。⑤校本课程不一定非得做为选修课,还可以做为必修课,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崭新理念和目标作指导,并辅之以具体政策和措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2.3以“三本”理论思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整体联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整体联系。“生本”是“校本”与“师本”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及未来,以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⑥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资源,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都需基于学校本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广大教师和学生才能成为校本课程的真正主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张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寻求课程的“生长点”,创造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因此,对教师的自主精神、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相应的多学科知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依据学生的能力、生活经验及知识层次、开发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⑦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尽管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但只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构建起完善的课程体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郭继东.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04(8).

[2][3]林忠.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与建设策略.教育管理.2003(10).

[4]李妍红.浅议校本课程的本质.陇东学院学报.2010(1).

[5]金小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应当研究的几个问题.理论创新.2007(12).

篇5

第一,教师工作负担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付出大量的额外时间,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加重,多数教师不愿意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二,校本课程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开发过程中,很多学校为了显示其在校本开发方面的实力和水平,组织老师编教材,然后学生人手一本。应当说这是对校本课程的片面理解。开发校本课程并不等同于编教材,否则,就可能使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进一步加重学生负担,就会失去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第三,学生的选课倾向以及参与热情。目前在中学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校本课程并非高考科目,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课堂上冷场的局面时常出现。学生在选课时,多数倾向于选择能够提高考试成绩的科目,那些能够开阔视野,带有综合性和学术性的校本课程,则受到冷遇。如果不加引导,势必会影响校本课程的实际功效。

第四,学校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长久以来,中学教师是国家课程忠实的执行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尤其如此,再加上多数中学领导还是坚持高考成绩至上,片面重视成绩和竞赛,对于校本课程,缺乏完整可行的计划,教师在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中产生了惰性心理和观望心理。正是由于这些心理偏差。教师们既不愿意参与编写校本教材,也不愿意担任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而意愿正是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重要的前提。可见,课程意识的缺失成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巨大障碍。

第五,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不论是从课程评价对象还是从评价主体来看。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缺乏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表现在:(1)在评价对象方面,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自行开发的,因此对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就不能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着眼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然而当前对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内容上比较片面,受传统国家课程评价方式的影响,依然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2)在评价主体方面,只有内部评价,而缺乏外部评价。思想政治校本教材一般都是由学校的政治教研组的教师分工负责来完成,学校领导并不一定都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由他们来评价思想政治校本教材可能只会看热闹而看不出门道,因此有必要邀请学校外部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对校本教材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改进打下基础。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政治校本课程的完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对课程加以完善。

第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广大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校本课程的完善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广大政治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二,加强与其他中学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多方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参考,而单个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要重视与其他中学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还要将课程专家、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学者引进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与专家、学者合作学习教育理论,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既开阔视野又发挥潜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学校应多方筹集经费。经费不足是困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没有经费,就无法聘请资深的课程专家,校本课程开发就得不到专家的有力帮助和针对性指导:没有经费,就无法给负责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势必对课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满足对政治感兴趣的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开设政治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学生是课程的最终选择者,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这些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广大政治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要在学生中间进行调查,正确判断他们的真实兴趣所在和切身需要,从而为选择课程开发的方向找到确切的依据。只有这样,开设的校本课程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篇6

【论文摘要】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积极主动、课程开发盲目、单一、课程管理杂乱、课程效果不理想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浅略的探讨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不断优化课程和资源配置,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让一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为国家课程做好有效补充。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可以培养完善人格的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对课程进行“国家、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政策。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新课程运动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满人才、体现社会民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有利于人才多元化的培养、学校特色化的形成,以及课程创新的重要工作。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积极主动、课程开发盲目、单一、课程管理杂乱、课程效果不理想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浅略的探讨

1、协调课程,加大社会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不同地方,不同个体学生差异的需要,建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教育,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但是,就目前来说,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面前很难有一席之地,难以突破。学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有限,加之很多人认为校本课程是多此一举,没有得到国家课程的协调帮助以及社会的认可。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动力。为打破这一被动的局面,国家应该注重多方位培养人才,学历不等于能力,道德、智慧、健康、为人处世等素质和学历一样重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要打破以前的局限,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具有全方位价值的课程体系,它可以充分弥补国家课程的疏漏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任务上和目标上的协调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和重视。

2、建立教师的课程开发制度,培养专业的校本开发人才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是课程构建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将影响课程开发的实施效果。课程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对课程开发理念,课程开发原则、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程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要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是目前的师范院校并未对学生进行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所以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缺失,以及能力的缺乏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得单薄无力。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校和学校单位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联系,专门针对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培训和指导。只有参加培训并评审合格后方可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格评审可以采用笔试、论文、答辩等形式,让每一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都具备足够的知识和信息,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当然,当地教育系统也可以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该团队人员专门负责该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减少高中在职教师的负担。

3、合理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有效的课程管理有利于课程开发效力的提高,以及课程开发的上升式循环。完善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明确管理目的、个人责任、管理办法、以及反馈意见等问题。管理的过程应该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当地教育局要在国家宏观的教育目标之下对所在区域的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并定期对各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校长应该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好把关管理,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路径,统筹安排课程的开发工作,分配好各部门的任务;学校教务处和各科研小组则应该各司其职,安排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项具体事宜,制定具体的管理条例,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生物学科的带头人则应该组织好本科教师,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的选择、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具体工作。  4、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

4.1合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体系中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探究性和模拟性的实验,以及一些调查报告等内容。但由于常规的教学形式很难完成这些内容,因此很多的教材内容如同虚设。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生物学有关,例如:植物的生存、人类疾病的预防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现有资源对学生开设人类疾病的预防,学生的饮食营养搭配、以及食品安全等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专题。这不仅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生物学知识的延展内容

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要面对群体,所以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等特点。校本课程开发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和调查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可行性的调查,并针对学生的年龄智力特点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团队中有很多都是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对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很擅长,所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各自专业领域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还合理利用了教师资源。

5、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学生们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积极完善我们管理机制,使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延伸。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我们要积极学习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努力做好生物学科的开发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饶玲.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J].

篇7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是以生物・环境为主题,包括3个模块群内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内容由学校教师自主设计开发,在科学评估本校学生的需求、充分考量当地实际和学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生物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可供学生选择,并能有效实施的课程。

1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设计

在高中阶段开设“生物・环境”校本课程,应强调人的一般发展,尤其要从中促进高中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等一般科学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确立了“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

知识目标:获得有关生物学与环境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参加一些生物、环境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生物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与环境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2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模块设计

2.1 模块设计的原则

(1) 校本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本地区、本校和本校师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资源。各个学校应有不同的特色和内容的校本课程,如我校生物教师在指导学生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多人获得一等奖,因此开发“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是基于学校,服务于学校,具有我校特色,也有利于发展学校特色。

(2) 科学性。

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体现科学性,选择有正确结论的内容,这也是校本课程教学所遵循的首要原则。

(3) 互补性。

模块之间的内容互补,形成有利于校本课程开设的知识基础和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也要兼顾与生物必修课程内容的互补性。

(4) 可行性。

模块设计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地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家庭的生活条件等,应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有一定难度,但在努力后能完成的内容。

2.2 模块的设计

根据上述模块设计的原则,形成三个模块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模块群、“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模块群、“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块群,每个模块群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表1)。

2.3 模块中内容的选择

每个模块中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是内容选择的前提。

兴趣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便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包括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授课的方式。

专题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节内容相对独立,这样便于组织教学,也便于解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选择。

限时性原则,模块中每节内容的容量不宜过长或过短,以能在1~2节课中完成学习任务为宜。

例如“环境引发的人类疾病”模块内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0世纪世界著名的公害;新公害事件;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十大疾病;雾霾引发的疾病;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环境疾病发生的重要成因。

3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的实施

3.1 选课

由生物教师申报课程,教务处审批,同意后向全校学生公布,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组建班级,采用走班上课。

3.2 课时安排

每周安排2节课,学习一个模块内容,每学期累计36节课,计2个学分。

3.3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教学策略

从任务设计、组织实施、过程控制到结果评价等方面,都尽量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模式,而代之以“学生中心,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以“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主体”作为教育指导思想,力求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 课堂讲授法。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课堂讲授仍是一种主要形式,但教师要加强课堂的互动,以发展学生的概念结构、协助学生有意义地吸收信息、刺激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讲授法”模式要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促进课堂上的互动因素,排除“照本宣科”和“满堂灌”方式。教师宜配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图片、模型、录像等)的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课余搜集的资料、撰写的报告)的实施,使教学过程更趋有效和愉快。

(2) 问题探讨法。

首先提供含有环境问题的材料,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学习的概念和技能。这些材料可以是影视报刊报道或周围耳闻目睹的事物,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定的环境问题。

然后辨别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主要问题的辨别会帮助学生集中注意特定的知识与理解。

最后做出总结。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及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归纳,做出结论性阐述。当然教师的陈述不是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问题所包含的原理、概念等,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环境意识。

(3) 专题研究法。

专题可以来自于教材,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研究专题;也可结合校内、校外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专题设计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性思维,避免引向单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专题研究法的一般过程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修正方案汇总研究成果交流评价。

专题研究法强调人人参与,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参加4个专题的研究活动,并完成至少1个专题。评价时侧重“四重”: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结果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要考虑个别差异。

(4) 实验探索法。

实验探索法是由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学生围绕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实验证明;或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试验,从中发现新现象,找到新规律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习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

实验探索法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一般先由教师统一提出命题或创设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提示,然后学生开始实验探索:可以是每个学生单独做,也可以分成多个学生小组,几个学生一起做。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可以获得科学研究的经验,增进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选择命题或创设条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实验所涉及知识必须是学生已经具有的,或者是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可以解决的问题。② 命题或实验条件是可以得出结果的,而且有些是多结论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③ 命题或实验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2个方面:①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激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② 引导学生仔细验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实验探索法的教学成果是学生实验报告。教师应讲清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如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的理论推导、实验仪器、材料的选取、实验步骤、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结论的得出等内容。

4 课程的实施成效

本课程体系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1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试验、实验、调查、查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的,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的结果,其中大多是方法性的知识。因此,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所获得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牢固的,能较好地迁移到其他教学情境中。参加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近三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现在正在高三学习的X同学刚进校时,排名在700名之后(本届共有学生840名),现在已上升到年级前300名,并在I类班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一位学生在“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模块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设计实验进行探索,撰写出了论文“重金属污染物对周边农田土壤动物生态将就影响的研究”,获得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精英奖。

4.2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参与“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几位教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教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嘉兴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课程设计能力大大提高:校本课程获得嘉兴市首届精品课程,多次在市级及以上会议上交流校本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讲座。

4.3 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形成

自实施“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以来,教学成果显著,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形成,我校学生每年都形成100余项生物校本课程探究性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参加了浙江省、嘉兴市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浙江省、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多项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浙江省第八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我校有6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得嘉兴市研究性学习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学校环境教育科普协会也被评为桐乡市“十佳中学生社团”,教学成果在“嘉兴日报”“教育信息报”上先后进行了“‘凤高’尝试课改新模式”“走选修课精品化之路”等专题报导。

篇8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该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方法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际的界定分析中,小学体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始终是以国家课程的核心我主导而开展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了,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阔更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本文将结合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及任务全面实现。

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60—70年代,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始兴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1]。校本课程的思想意境提出就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校本课程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校自身发展,以国家、地方制定的课程题纲的基本精神为主要指导,依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者进行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且在校内展开实施以及建立评价的各种专业活动。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身发起,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并在国家(体育于健康课程的标准)和地方(体育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自身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从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来达到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活动体系[2]。

2.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方法

2.1小学校内课程的开发

(1)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补充

根据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指导,我们要积极的开展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本课程,将教材内容逐渐转向生活化,如跳绳、踢毽子、呼啦圈、广播体操等纳入不同小学年级的课程中去,并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出来,下面主要跳绳为例。

跳绳活动是体育课程的拓展练习,跳绳和其他体育项目比起来,多了些趣味性、挑战性,并且具有很大的锻炼价值,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一年级的可以连续跳绳,二年级的学生在连续跳绳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多次跳,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花样创新的跳法。像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还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2)小学校内课程的改编

教学要学会合理的改编教材,在原有的教材上进行拓展和补充说明,从而有效的将课程进行改编[3]。如直线跑步和立定跳远,直线跑虽然没有被编入教材内容中,但是它被作为了一种教材手段。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不一,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会跑,只会在跑到上乱串,不但影响到课程的进度和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改编。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可以采用分布式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低年级的体育学习质量还可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阔。

(3)小学体育课程的整合

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可以打破年级与年纪之间的界限,还可改变原有的班级授课的老套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搭建一个为学生展示的空间、创造一个平台,从而促使不同年龄孩子之间的了解,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如在小学开展一些小手拉大手、丢手绢的合作游戏,这样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不会显得枯燥也不会促使他们失去兴趣,反而可以挖掘他们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这样的课程不仅可以活跃孩子的气氛,还可促使他们收获到自信、合作的快乐、友谊,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促使素质教育得到提高。

2.2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综合开发

(1)丰富课间操

课间操是学校的标志,是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同时还可满足学生每天锻炼的需求。可以将课间操丰富化,不要总是单一模式,教师可以自编操,可以设计一些活泼欢快的操,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增进了全民健身意识,将课间操进行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还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感。

(2)利用兴趣小组搭建校本特色

兴趣小组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平台。教师在改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体育项目,进行整合,然后单独开展体育兴趣班,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的好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有需求的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体育校本实践的开发,不是从新编写教材、改编、整合教材,而是结合平时教学的经验,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整合和改编。从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上升一个阶段,促使教学目标更好的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学校要本着培养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创造精神为目标,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锡光.因地制宜,开发体育校本课程[J].教师.2009(01)

篇10

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教材材料:《剪纸》中的部分内容

主讲教师:美术教师

授课对象:3——6年级部分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五第七节课

课程开发: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学生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美,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根据教学的实际,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现个性创造及感受、体验剪纸艺术的平台,我校现已把剪纸作为一门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让同学们享受剪纸艺术的快乐。

一、指导思想:

继承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同时从自己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提到审美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到,更让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二、实施过程: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教育学生继承民俗文化,激发对剪纸艺术的追求。

2、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纸(或刻纸)技法;

4、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5、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习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为主,刻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等。

(三)学习内容

第一学期:每节课讲授剪纸文化常识和基本功技法,在以学习简单图案为主,如对折窗花、小动物等剪法。

第二学期:在学习剪纸知识和基本功的同时,自己创设简单的剪纸图案,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四)实施建议

剪纸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它集绘画、手工的教育功效于一体,剪纸有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有的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孩子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剪纸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剪纸的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刻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刻纸)的练习与临摹。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对剪刻纸这门艺术的基本感觉。

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评价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双峰乡素质教育五年规划》为指针,以剪纸文化为载体,以学生学习剪纸基础知识、剪纸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精神。

2、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3、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5、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习剪纸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术。

7、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立其发展目标;

发挥教师专长和才艺,体现其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目标认同感,增强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

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组织教学和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以活动为主的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即使是学习有关剪纸知识,也要少讲少传授知识,让学生带着已有经验参与学习。教师要加大有效指导,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思考、想象、创造,自主地活动、实践。

2、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要有很周密的计划,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都要预设,否则就失去了开发和实施的保障。

因此,要计划先行。但是,以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更多的是要根据当时的学生和当时的环境的具体情况而定,要灵活处理,及时调整,并给生成的课程资源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四、教学活动形式

1、班级授课制:《剪纸》自编课程内容,各年级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内容,在教学时间内班级组织教学活动。

2、集体活动式:

1)、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和主题活动。

2)、小组式

3)、个体式

五、课时安排

1、一年级课表内每周安排一课时,其它年级每周半课时。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该课时为弹性课时,具体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具有灵活性,但不得挤占挪用。

2、一学期两次的主题活动:

春学期四月份:剪纸文学周;六月份:剪纸艺术周

秋学期十月份:剪纸展示周;十二月:剪纸交流周

六、课程内容

1、课程开发方式及实施途径

1)、课程创新---开发新的课程项目《剪纸》,并自编教材。

2)、设计体现校本课程目标的校园环境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3)、学科和剪纸文化的整合。如美术与剪纸,品德与社会和剪纸等的整合。

4)、以校级、年级)、班级的主题活动作为《剪纸》的载体,承载或体现校本课程的实施。

5)、用好宣传橱窗,发挥媒体作用。

2、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范围

1)、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剪纸知识和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能。

2)、在音乐、美术、写字、科学、思品与生活、思品和社会、劳技等学科中开发和剪纸文化有关的素材,如声乐、舞美、戏剧、画画、书法、美术欣赏、摄影、刻纸、手工制作和信息技术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和编故事、学曲艺、排练课本剧、儿歌创作、编缉小报等活动结合起来。

3)、成立学生兴趣小组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①、活动考勤

②在活动中的态度

③实践操作技能

④专长、特长及动态发展情况、特殊表现等

⑤物化的成果,如作品展示或获奖、竞赛获奖、汇报演出等成绩

⑥人文精神表现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本人、小组伙伴、教师(辅导老师)、家长四方面的意见综合定性评价。各项评价呈现不同,有的是等第,有的是分值,有的是描述性语言。最后的总评价为定性评语。

2、教师评价

学校对实施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主要考核评价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有无教学及教学活动计划、进度,备课及必要的教学准备工作情况。

②、课时使用和组织活动、辅导活动情况。

③、按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要求,在规定课时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④、开发课程和处理生成课程资源情况,在实施过程中有无创新的工作表现。

⑤、辅导学生活动和取得成绩情况。

⑥、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态度和情感。

学校对实施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及教导处负责教师考责、考勤和考绩。通过听课、查阅有关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支撑材料、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并参考教师的自评,评出相应等第,作为教师工作表现和业绩的一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给以重奖。

八、教师培训

1、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理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施操作水平,并形成共识。

2、聘请教研部门专业人员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论证和辅导实施操作。

3、加强校本教研,开设讲座,能者为师;

培养骨干并发挥其带头作用。

4、每个教师确定本人在一定时间内掌握至少一门校本课程教学、辅导的本领或专长。

学校尽可能提供学习机会,提高有关书籍、资料和器材。

5、充分发挥社会上有专长人员和退休教师的指导作用。

九、配套措施

1、学校大力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使这项新课程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学校在完善实施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切实的制定学年、学期实施计划,提供给教师。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加强有效的教研活动,并帮助每个教师制定教学和活动计划。

3、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

每一学年修订、调整,并做深入一步的开发;对教师个体开发的校本课程,也进行修订、调整,并继续研究开发。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研讨,不断的进行研究、总结。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工作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规范管理。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一视同仁,计算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3作为美术课的延伸与辅助的校本剪纸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美术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审美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剪纸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

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设计剪纸课程目标:

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我们开发剪纸活动课程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摹期:重技能,轻知识;第二阶段为萌芽期:从临摹转向创作,主要分根据剪纸艺术本身的层次性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可设立剪纸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要求能掌握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临作”。高级班则在此基础上,能够“创作”;第三阶段为成长期:既重视剪纸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我们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发展剪纸校本课程。

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进行开发剪纸活动校本课程。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每周三开设为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剪纸活动课,形成固定的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中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让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