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常识

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094-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篇2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篇3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篇4

关 键 词:宋代陶模 儒释道 文化 教化

一、多元文化传播中伴生的艺术

宋代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陶模艺术作为宋代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佛教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到唐宋时期逐渐演化成“乞夕”节所供奉的偶像。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描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摩睺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摩睺罗的民俗文化内涵:一是用于“七夕”的乞巧;二是为祈生男孩,有“宜男”和保佑吉祥安乐之意。《梦粱录》记载:“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苏汉臣的风俗画、宋代陶瓷与雕刻作品亦常见与此风俗相关的造型。可见摩睺罗是佛教神本土化后,伴随着宋代民俗信仰与民俗事象应运而生的生殖崇拜偶像。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宋代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态势。加之传播地域与受传人群的扩大,宋代陶模的地域性与异文现象明显,摩睺罗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题材内容上除仍然延续隋唐以来传统的摩睺罗等神像造型外,更加关注当时的世俗文化生活,造型纹饰上开始出现多种变体与异化现象。其功能也由生殖崇拜逐渐向多神与娱神化、启蒙与教化、生活与商品化上转变,功能日趋多元化。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娱乐的需要,部分原来用于生产摩睺罗的工具——模范,经过形态与功能上的改进,逐步演化成为教化性、审美性、娱乐性强且传播面广的民俗玩具,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一种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现象。

二、宋代陶模艺术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宋代陶模作为物质民俗,受儒文化的影响,其特征是以物化的形态及造型体现敬鬼神的观念。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因此,儒学认为,天人并非对立,人神可以互通,人神互通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儒学将其祖先圣贤的人格伦理上升为神格化,其所崇拜的神灵,既立足于当世血亲人情,又超出于日常世界,因而,所产生的信仰观念就带有世俗性与此岸性。从陶模造型中可见到从中华始祖神的伏羲、女娲,到历代帝王圣贤像。由此,不难看出宋人对圣贤的崇拜是以灵魂不灭并以敬鬼神的观念为基础。其造型虽然表现为对圣贤的神化,但受人神统一的观念影响,陶模中圣贤、鬼神的造型又极富人情意味。另外,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与“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又决定了陶模艺术的礼教性,并呈现注重教化的另一面。儒文化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即儒文化起源于礼,并且将礼视为人的最根本的行为规范;仁,是儒文化的本质,也是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灵魂。在儒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不仅如此,关羽因其仁、义、礼、智、信集于一身,还被视为民间生活中人伦的崇高表现,具有“万古著纲常,海邦砥中柱”的精神象征。陶模作为物态文化,所塑造的关羽形象,造型丰富,写实感人,虽少了些庙堂气,却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视觉冲击。由此可见,陶模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有意识地将关羽等历史圣贤当成传播仁、义、礼、智、信的榜样,并加以直观形象的艺术化表现,其教化性显而易见。

宋代陶模的审美取向,体现着道教文化的思想和生命观。其蕴含的道教文化中“阴阳”相合万物生的道理与宋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陶模造型中多以隐喻和象征及谐音等手法表现。如以阴阳结合隐喻“创生”的“童子戏绣球”、体现“重生贵和”“美善相乐”观念的“四喜贵和”的陶模造型就渗透着两两相对、你中有我、静中有动的阴阳八卦观念,在陶模造型中较为常见并为世人所爱。它物态化的造型语言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四喜表现得传神而达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的“天人合一”的理想,透露出以生为真实,以“长生”为宗旨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宋人对生命的尊重。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播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过程和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范功能、经济功能和教化功能。首先,德范是包含了关于社会福利的、普遍的哲学和伦理内容的民俗,其哲学和伦理思想本来就蕴藏在其中。百姓常遵循约定俗成的传统德范和习惯生活。陶模的题材、内容中包含着道教的德范观念,如表现“紫气东来”,老子著书“五千言”《道德经》骑青牛出关的“出关图”,可见老子的睿智、洒脱和祥和。陶模这种有指向性的题材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宋人的道德与价值观念。

宋代陶模的问世与佛教东渐有着较深的渊源。从摩睺罗到陶模玩具的演化过程足以证明,陶模艺术是传播宗教的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它的造型多是姿态多样的佛、菩萨、罗汉造像与佛传故事,其中佛艺术造像精美华丽、端庄慈祥、千姿百态。其直观、富有人情意味的造型最容易唤起受众对佛的崇敬及对“西方乐土”的向往,从济度众生的释迦牟尼那眉目修长、双眼微睁的神态中,让人感悟“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是谓佛教”的佛教义;从法乐无边的布袋僧那常开的笑口与能容天下大事的腹中,理解“观空智慧”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以善为本”的神的魅力。

转贴于

历史证实,一种外传宗教及文化的传播,必须善于适应彼时彼地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附会一定的本土民俗文化观念方能传播发展。佛教与传统的儒、道文化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并形成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质。三教合一的信仰观使民众心理中错杂糅合了三者的意识及伦理道德观念,并通过官学、私学与民间文学艺术等多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教化形式,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从而,对规范道德、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与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另外,宋代城市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生市民阶层的形成,逐渐转变了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社会意识。人们开始关注理性的现实生活,并对传统的等级差序规范提出异议,“等贵贱”的观念,逐渐被社会认同并成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陶模中就有一定数量的体现平等、自由思想的造型,如伏龙图、马上猴图和蕉石鸳鸯图等。此类题材的造型多关注百姓生活,造型手法自由、新颖,有向宫廷、文人美术借鉴的倾向。因此,陶模造型中所体现出的等贵贱的道德观、自由享乐的生活观、雅致的审美取向,对后世影响较大,其文化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容低估的。

三、寓教于乐的启蒙教化功能

宋代陶模艺术作为精神文化,同时作为用于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与教化性。尽管宋代陶模在艺术表层上,多关注与市民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礼仪、风尚、娱乐等民俗事象,但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支配下,其文化的认知与教化、文化与传播功能是明显的;其目的性与指向性是倡导“天人合一”“导民为善”,并倡导恪守道德和立志成仁的蒙学观。宋代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期的蒙学教育在内容上包括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宋代蒙学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程颐主张“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观点,可见宋代蒙学不仅重视其教育内容,更注重灵活多样的方法。陶模作为民间启蒙教育的有效的载体,既是可以触知、视知的物质实体,也是适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且具教化功能的图式版的百科全书。它凝聚着宋人的智慧,体现着宋人的德范意识与价值观,代表宋人生存的需求和能力。宋代陶模的认知功能是从口传心授及人与物互动的看图识事过程中体现的。其直观的图视形态多是体现信仰、再现民俗事象、贴近生活的常识等,此类造型直观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便于众多的市民阶层喜爱并接受。陶模的教化功能表现为:通过陶模制作的互动环境,将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的认知能力,巧妙地寓教化于娱乐之中,并在人与物互动、人与人口传心授交流的基础上,借助陶模直观的图视形象,通过启迪与接受、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使原本高深的人生哲理、德范与价值观,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人生道理。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人们的认识与行为,进而不同程度地培育并养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并使之社会化,以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钱钟书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在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土中,口传心授的宋代陶模民俗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以物态化形式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形态,它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依存,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它独特的艺术形态、广泛的传播地域与众多的受众,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涵养、审美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最难得的是,宋代陶模艺术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情感蕴含在陶模艺术造型中,并用直观生动的艺术语言将原本高深的文化精神,诠释为易于民众理解并接受的人生道理。这种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 的文化传统、宋代重视蒙教的环境和陶模艺术创造者的文化良知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金盈之.醉翁谈录[M].古籍文学出版社,1958.

篇5

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令夕改”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置于当前的环保现状之下,呼吁限制烟花爆竹燃放,确有其必要。但全面禁止燃放,却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嫌。毕竟,在民俗与环保之间,本就很难划出绝对的是非界限。

学者朱大可曾撰文指出,春节令我们从反面意识到声音的匮乏。乡村在令人窒息的o寂中沉睡,除了有限的家庭语音,它的声源仅限于家畜、野禽和自然风雨。零度声音的状况是无限纯洁的,却制造出一种反面的耳鸣,把耳朵拖向了声音的黑暗。而解决这一困境的第一方案,就是在春节和元宵燃放鞭炮,耳朵可以剧烈地饱餐了喧闹的声音。

学者所描述“声音的匮乏”,或显得抽象。从现实看,就容易理解了。抛却燃放爆竹背后的传统文化继承,在一个流动的快速城镇化的社会,不少乡村可能已经不止是年味变淡的问题,一年之中能打破沉寂的,或许也就只剩下春节了。于是,燃放爆竹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人们试图营造年味与人气的一种心理补偿。只有认识到作为民俗的放鞭炮习惯背后的社会心理需求,方能真正实现有效而适度的引导。

但当前公共领域对于禁放鞭炮的呼吁,恰恰呈现出不小的逻辑偏差。一是,简单地为放鞭炮贴上陋习的标签,试图彻底否认其被时间所确认的文化符号意义与历史筛选的理性;二是,只片面强调放鞭炮对于环境的危害,而回避社会需求的正当性。类似这样的公共说教,其实已非理性的说服,而近乎一种逼迫性就范。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压缩了社会对于移风易俗原本具有的“自省”空间。事实上,近年来民间社会对于放鞭炮的态度早已非铁板一块,禁鞭的支持者并不少。所以正确的策略当是,更多地争取认同者,而不是依靠强力来否认非认同者。

篇6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理清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实写虚写相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了解民俗,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描写场面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刚过去的中秋节还有印象吗?还记得有哪些习俗吗?

2.五月初五你知道是什么传统节日吗?你知首端午日的来历吗?我们这儿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3.不同的地区,风俗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端午日》,去领略湘西地区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相信大家在课前对课文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一组习题。

1.你能准确读出下列词语吗?

蘸zhàn酒茶峒dòng 伶俐línglì 规律lǜ 桨jiǎng手 擂léi鼓 调tiáo理 呐nà喊 鹳guàn 戍shù军 泅qiú水干燥zào

2.听写下列词语

擂鼓 干燥 呐喊 泅水 戍军

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等湘西凤凰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4.简答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湘西茶峒地区端午日的风俗?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追鸭子。(渗透详略得当)

三、研读课文

(一)作者在文中介绍的众多风俗中,在阅读课文后给你印像最深的是哪个?你说说你的理由吗?

(二)研读重点段落

1.展示赛龙舟的图片

2.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这个场面。

3.作者是如何来展现场面的了,我们来看,指名读文中写赛龙舟场面的句子。

引导作者写时观察了哪些人(参加比赛的人),在写比赛的人(正面描写)时作者重点从哪些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动作和外貎)。

4.作者除了写了参加比赛的人还写了什么人?观看的人(侧面描写,烘托比赛的激烈)

5.“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这句话写得是当时的情景吗?是什么?是虚写是由激烈的赛龙舟场面引起的联想,烘托比赛的激烈。

四、学写场面

1.作者描写的赛龙舟的场面给你留下深刻印像了吗?突出场面的主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适当展开联想,你也可以写得很精彩。我们来试一试。

看图片写学生拔河比赛的场面。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辅导

3..交流,学生点评,进行对比赏析,加深学生对写法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六、作业设计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本命年的回想》

篇7

【关 键 词】 语文教育;浸润涵养;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范维胜,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语文学习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语文教学法委员会理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中语会全国优秀实验语文教师,首届“语通杯”中学生个性文学鉴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特等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莫言在诺贝尔文学颁奖晚宴上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就在于她没有用处,因为没有用处,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可以摒弃功利。

虽然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兴趣比成绩重要,良知比对错重要,成长比输赢重要,甚至旅行比课堂重要!可是,太多时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甚至我们的老师自己仍然走不出应试与分数的牢笼,所有的重要,都显得微乎其微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渐渐地远离了中学的课堂,甚至是语文教育的课堂。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尴尬之至,令人心痛。如今的学生,你不能说他们知识面不广。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多元,外来文化和俗世文化成了他们追逐的主流。不少中学生不懂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文史知识匮乏,民俗文化无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其实,语文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它不仅肩负着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责任,更承担着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重任。可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对前一种功能过于放大,过于看重,只满足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答题思路、得分采点,功利化的语文教育,让语文的文化性严重缺失。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程度之烈亘古未有。我们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学生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是一代无根的孩子,用着尿不湿,吃着肯德基,看着韩日片,过着洋节日,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冷漠无知。试想,如果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历史,也无法审视现实的处境,甚至于数典忘祖。他就可能对自己身处的家庭、社会缺乏责任感,这是危险的教育处境!所以,我们语文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运用智慧和策略,采用恰当的途径,激发学生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目的。

一、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植入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和个性品格发展至关重要。在学生的语文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基石也就奠定了。

1.每天两个一:课前一个成语,课后一句名言警句。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用的,形式简单而意义精辟的词组或者短语。大多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形式简洁,内蕴丰富。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明白成语的意义及内涵,再追溯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典故,既可以积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名言警句是劳动人民或名人贤士在一定的历史长河创作积累下来的简单而又意义深刻、发人警醒的句子,闪烁着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辉,颇具哲理。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让学生记诵积累,分类整理。或爱国,或诚信;或修养,或理想;或励志,或孝顺。让传统文化在名言警句的记诵中浸润学生心灵。

2.每周两个一:每周一张古诗文书法习作,每周一段《论语》背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不仅历史悠久,诗人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宝库。而书法又是另一座丰碑。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国粹,要通过书法写出气象、写出灵魂、写出境界、写出思想、写出人生,也许我们根本不能给予学生这样的境界,但通过古诗文书法的习作练习,至少可以让学生去积淀文化,养成素养。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论语》的精髓、灵魂不能不去探究。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论语》节选,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的浅层理解上。每一周利用一节课,讲一段《论语》,汲取精华,让学生在理解之余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这样久而久之,浸润有序,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优秀的文化向雨露一样滋润在学生的心田。

3.每月一个文化专题。

中国的灿烂文明是各个时期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的,顺着他们的足迹我们可以理清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语文教材编选的古代文化经典的优秀篇章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凭借,对这些经典的篇章追本溯源,形成一个个文化专题进行探究,就会很好地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的熏陶。例如学习陶渊明的相关作品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隐士情怀”;学习蒲松龄的作品后,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志怪小说”……这样久而久之,探讨优秀文化的传统的氛围自然而然形成了。

4.每学期一次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积累的文化素材需要呈现,学生学习的文化成果需要汇报,那么每一学期的中华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展示就给了学生一个绽放的舞台。或书法佳作展示,或《论语》解读笔记展示,或千古美文朗诵比赛或古诗词默写比赛,或诗词情境短剧表演或古文化常识抢答竞赛,甚至是文化专题小论文评比等,形式不拘一格,旨在让学生形成良性的传统文化学习的习惯,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

二、在课文、名著的文本探究中汲取传统文化

首先,知人论世,寻找文化源头。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是其思想形成的根基,如果抛开作家的生活时代去研究他的思想、作品主题,那只是架空的研究。学生在理解上自然是一知半解。对历史文化名人,尤其是凭借思想影响一个时代的作家,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去探究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方向,探究其思想的成因。例如,学生都知道杜甫的作品风格是“沉郁顿挫”,但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则是和他的生活和时代有关。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撞上这个动荡的时代,个人的离散、贫病交加,悲慨满怀的诗人一直心系国家安危、黎民疾苦,所以他的诗歌必然有着深沉的忧思、深厚的情感,满腔喷薄欲出的悲怆被压抑,释放出来,自然是沉郁顿挫。这样,学生就会在心底里镌刻下杜甫诗歌的低徊转折的旋律。

其次,激情朗诵,共鸣文化情感。语文能让学生在朗诵中进入意境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历代的启蒙教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着力点都是在诵读上。我们的语言,声韵和谐,金声玉振,非诵读不能体味诗人创作的初衷。例如《别董大》,一二句描摹劲舞的凄清,我们要读出悲凉之感,读出人物离别的伤痛之感。三四两句体现出了作者的境况,“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诗人在困境中自信、乐观、积极,同时又希望朋友乐观自信起来,我们要读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面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听着朋友的激励的话语,曾经的挫折失意烟消云散,我们还得读出自信豪情。我们在诵读中达成学习目标,与诗人产生共鸣,送别文化浸入心田。

最后,巧借名著,渗透文化要义。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果教师可以针对传统文化的的浸润需求,对学生的名著阅读的时间和篇目做一个统筹的安排,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教师根据人教版教材后面的名著阅读的推荐书目,每星期上一节专门的名著阅读导读课,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迈进文学名著的神圣殿堂,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的同时,再领着学生进入阅读的深水区,针对名著中精彩的章节、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物形象进行赏析,感受形象的人格魅力,体悟形象内蕴的文化,洗礼精神,净化灵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形象身上体验了感恩、诚信、勇敢、正直、道义等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为了检验学生的真正阅读效果,我们每个月在班里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如读书内容报告会、人物形象讨论会、读书观点辩论会、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譬如读了《水浒传》,可以举办“我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分享交流会,或者“我最喜爱(佩服)的水浒英雄”读书演讲比赛;譬如读了《三国演义》,可以举办“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读书辩论会,或者是“刘备的眼泪有用么”读书讨论会等,这样的名著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满足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心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的要义得以传承,从而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的目标。

三、在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践行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很强,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利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以某一个传统的节日或文化标志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习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我们就可以在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上网去查询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活动。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有关,你是否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你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用网页或者PPT演示文稿的形式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看《屈原》、唱《橘颂》、吟《离骚》、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文化节日,从查阅资料到文化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传统,学国语言,在节日氛围的营造中,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特有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花朝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让学生去探究节日风情,研究民俗文化,体验文化传统,那洋节日就会离他们渐渐远去,这样的文化传承的意义极其深远。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那些积极向上、向善向美、富有情味的民俗内容,如脚踏一方土、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戏剧大舞台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它们涉及的素材、人物、语言、风格、地域背景不同,这就给我们的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我们学习时,可以依据文中的民俗文化为主线,重点赏析,赏其事,明其俗,嚼其言,悟其道。例如学习《吆喝》一文,我们不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走热闹学吆喝,而是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俗文化,体悟民族精神,把握文化内核,感受语言风格。

四、在作文训练中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

如何把作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记叙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入手,从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着眼,引领学生就地取材体味身边的传统文化,然后进行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样可能会更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为就地取材,亲身体验,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说的有趣,说的有据,说的有理。利用影像设备把当地的优秀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传统工艺、文化名人介绍给学生,再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考察中产生剥开传统文化内核的欲望或者热情,然后再写进自己的作文中去,编辑成一个个文化采风小故事,学生就会兴味盎然。

2.散文的写作训练可以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底蕴入手,不断思考甚至反思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写出古为今用传递正能量的散文来。这一方面的实践,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给了我们很多的借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将散文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并且熔铸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散文中蕴藏的文化独标高格。诚然,像余秋雨这样的散文大家的创作,无论是模仿还是借鉴,对于中学生而言,可能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但我们也不能低估现代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习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散文的手法对一些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思考、阐释、分析、探讨,意在剥开传统文化的内核,不求过分的高深深邃,但求学生作文中思想灵光的闪现。

篇8

在完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课前准备,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推选一名组长。在教材中选取一部分理解难度不大的诗歌,主要以选修教材中的推荐作品为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从中选择。在选定诗歌后分工合作,搜集、整合与诗歌相关的知识。

步骤二:自主赏析,学生选择合适准确的角度和切入点,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思想感情,走进作品,感受和体味诗歌的意蕴。让学生把自己赏析的心得和感受以讲解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同学。

步骤三: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的具体情况进行拓展、归纳和点评,并作适当补充和说明。

步骤四: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展示自主赏析成果,教师对作业进行点评。

下面以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韦庄的《菩萨蛮》、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例,展示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具体过程。

【课前准备】

每组同学除准备好相关诗词的讲解内容外,还准备了与教材相关的丰富的语文素材。如:

主讲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学生小组,课前准备了许多山水风景图片和水墨画图册投影,用于课前简介和补充说明。另将王维隐居终南山时创作的经典诗作制成卡片分发给其他小组同学,以便课后拓展阅读。

主讲韦庄《菩萨蛮》的学生小组,课前主要搜集和整理了许多相关江南风物人情和民俗文化的写作素材,以便将这些素材和作品有效地利用到写作中去。

主讲纳兰性德《长相思》的学生小组,课前准备了有关边塞诗的相关文化常识和著名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品,主要搜集和整理了词人纳兰性德这一人物素材,通过作者介绍让同学们明确诗词鉴赏过程中“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通过了解作者生平经历走进作品,体会词人独特的人生情怀和艺术风格。

【教学实录】

一、《积雨辋川庄作》教学

1.自主赏析

小组选派主讲人负责讲解,引领同学疏通诗歌大意,以抓住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巧妙结合方式入手,分析诗中景物描摹的色彩对比,突出诗歌写景的艺术手法和特点,从而细致入微地表现诗人隐居辋川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悠然情怀。主讲人认为:“这首诗中的所有景物描写,是诗人颇具禅心的静观所得,而不是单纯物象的客观描摹,极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山中平静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太过寂寞,但诗人却过得大有兴味。”诗歌中引用典故所表露的情怀、山间隐居生活的描摹、民俗文化风情的展示,在主讲人的讲解下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教师点评

在诗歌分析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诗歌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突出了诗歌中浓厚的禅味。

二、《菩萨蛮》教学

1.自主赏析

以轻音乐开始,伴随着悠扬轻盈的曲调,主讲学生将诗词的深意娓娓道来。以诗词中“似直而曲,似达而郁”的情感特点入手。以抓住词中关键字“莫”来诠释词中包蕴的情感要素,和韦庄有家不能归、流寓江南的忧伤和无奈。主讲人认为:“‘人人尽说’的背后是作者不能回乡的隐忧,所有江南风物的描摹都是作者心中哽咽难言的哀愁。”主讲人还以整首词中所表现的“思乡”之情,联系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思乡”的不同解释,让诗词的情感得到升华。尤其是主讲人本身对诗词情感和主旨的个性化解读也受到其他同学的一致认可。他认为词人以借写他乡之美来表现自己心中思乡的无奈与忧伤,这不仅是词人的个体情怀和感受,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种镂刻在骨子里的爱与牵绊。

2.教师点评

个性化的解读和层层深入的分析,让诗词的内涵和情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三、《长相思》教学

1.自主赏析

主讲人从作者纳兰性德的身世入手,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诗词,从“诗人、景物、意象、开头、变化、妙处、典故、主旨、类别、技法”几个方面来解读品析,提出要围绕文本内容仔细阅读,但也要“展开想象”的方法。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最后归纳和梳理纳兰性德这一人物素材,突出诗词“文如其人”的特点,以备写作时应用。

2.教师点评

诗词鉴赏方法很重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其中,品读诗歌的过程也是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根据自主赏析的三首诗词写一段文字,可以是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可以是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也可以自己写一首相同题材的诗词。

【成果展示】

作业示例1:赏析感悟

忆江南

李郁文

人人都说江南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令人憧憬,令人怀念,每一个在那里停驻的人都对那里有一种眷恋,有一种渴望。我没有去过江南水乡,但却梦见过那样幽静的小路,那下过雨的石桥,那桥下的船夫撑着船游荡在河面上。这让我想起了边城,人们朴实地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恬静的地方或许你有许多忧伤,但你也会把它埋起,忘记哀愁,不想用那样的心情来迎接这美好的乡土。

韦庄也想尽力地去掩藏自己心中的苦闷,忘记那些断肠的往事。来到江南的他,也许是最落寞的他,不能释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却被这江南水乡的诗意所深深吸引。我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也不明白那远在他乡漂泊的游子的心境,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心境,他的那颗赤子之心。

当北国的秋来临之时,北方已沉浸在落叶的海洋中,惟有江南依然长春,保留着每个人依然长存的思念。

教师点评:带着对诗词的体悟与挚爱,望穿了作者对故乡的不舍与眷恋,一种另类的思乡之情,民族情感深处的爱与牵绊。

作业示例2:原创诗词

蝶恋花

王世乐楠

正是今岁霜风寒。落木千山,严雪尽峰峦。独登百尺揽冰蟾,只见星河不见月。

欲诉琴心乱抚弦。北风满满,绿水面喃喃。青山无情本无念,流光映雪却白头。

教师点评:填词需要紧扣词牌韵律。以“落木”“冰蟾”“星河”等经典意象写景抒情,生动形象,真挚感人。

【课后反思】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让学生不受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去理解诗歌,如何学会欣赏和品味诗歌,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心灵滋养,促进他们产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值得我们深思。

自主赏析,学生不仅真正将诗歌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而且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分组讨论研究,集中展示成果,有利于学生互相借鉴,更进一步理解和领悟诗词的要旨,掌握属于自己的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随机添加一些感悟,也使很多诗歌在赏析的过程中产生了个性化的认识和解读。这种自主赏析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的不同处理方式,适应课程标准对不同教材教学的要求。

篇9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实现更加依赖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和规范则更多依靠经营管理人才的努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资源尽管非常丰富,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仍然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尤其是组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一、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日趋科技化和现代化,文化产业成为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领域。调查发现,黄三角地区这类人才仅占该领域工作人员的6%,数量相对偏少。区域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匮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第一,数量少,且人才外流严重。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7年的24.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8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1%。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文化企业不断拓宽经营范围。势头猛进的文化产业要求更多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参与进来,然而当地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管理、经营,或是擅长文化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却很少,约为此领域人才的8%,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不足2%。放眼域外,黄三角地区周围的京津地区、济南和青岛等文化消费市场规范,文化产业人才选择机会较多,吸引了大量高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欣然前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文化产业领域虽具规模但不规范,必然导致有限的高端文化人才严重外流。第二,专业化程度偏低。在传统文化体制下,长期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市场意识不强,营销能力较弱。调查发现,黄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主要靠经验管理,部分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紧迫性认识不足,或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做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将经营性文化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尤其是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单一的现象比较突出,相对民俗知识和技能,他们的经营和管理常识、技能较为缺乏,严重阻挡了这类产业前进的步伐。第三,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黄三角文化产业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如滨州剪纸、博兴吕剧、胡集书会、惠民泥塑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黄河口与湿地的自然生态文化,孙子军事文化、范仲淹优乐文化、董永孝文化等历史文化,还有老渤海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等。但调查发现,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从业人员的行业、年龄、知识、学历及能力结构等都不能满足当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整体上看,民俗文化产业相对较好,其次是历史文化产业,而新兴文化产业最需要经营管理人才。第四,创新能力缺乏。基于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调查发现,区域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资本运作能力、开拓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尽管各类文化产业能够正常运作,但因为这类人才创新能力弱,不能很好地整合开发黄河三角洲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而无法形成独具个性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很难在国内文化成果展上找到“存在的感觉”。

二、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文化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因此,文化人才配置和培养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反映市场变化的动态。

(一)科学制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比如,日本文化产业的成功得力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发展,日本不仅在政策上提供保障,而且还出台了《著作权管理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黄河三角洲地区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依托教育机构加强经营管理者培训,健全经营管理者任期目标责任制,积极发展经营管理者评价体系,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库,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与此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例如,可以制定《关于鼓励和吸引优秀文化产业人才来黄三角创业的若干规定》,为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资源,以“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等人才开发计划为重点,积极宣传区域的政策和举措。

(二)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双管齐下

首先,加大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认真学习相关的国家政策,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联合,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邀请专家前来授课、参与学习等形式,增加从业人员文化知识和培训专门的业务技术。个别文化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可以聘请国内文化产业专家前来授课,重点研习产业政策、经营管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逐步搭建一个示范引导、创新研究一体的人才培训平台。其次,高校要做好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各高校管理部门要组织学者、专家对现在和未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和预测,分析现有专业的办学状况以及学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态势,确定专业发展的合理规模及速度。此外,各高校应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总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清晰明确,课程设置应合理实用,培养方式应多元化、专业化。

(三)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提高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因素,还要进行精神激励。为此,应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收入。经营文化产业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经营管理者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这种能力的复合性需要回报与收入对等。尤其对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应政策上明显侧重,可通过绩效制形式鼓励他们创作更新、更符合大众品味的精神产品。对艺术水平高、职业生涯短的特殊人才群体,加大扶持力度,实行灵活的收入分配制度,借助利润分享等方式保证其应有所得。此外,还要实行精神激励。对达到实现社会服务目标效果的文化工作者,根据其工作业绩的社会影响力,授予各项荣誉称号,如“文化创意风云人物”“文化创新标兵”等,推出一批创业典型并加大宣传力度,承认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劳动价值。对有重大成果的高层次文化人才,把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并为他们创造职位提升的发展空间。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时,可不受学历、资历等限制,放宽条件。[1]

(四)拓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空间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在旧文化观念的解构和新文化观念的不断重构中前行的,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2]经营管理人才应认识到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不断钻研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生产出具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瞄准国际文化交流市场,多体验、多实践,从文化产业实际出发,将文化创意转变成文化产品。同时,鼓励经营管理者参与社会调查研究,拓展创新空间。参加社会调查是经营管理者了解区情、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为开展该活动,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短期顶岗锻炼的形式组织经营管理者深入各类文化企业内部开展调查,进一步了解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运作。一旦发现问题,用所学专业知识思考和分析,并提出改善或解决措施,这一活动既使经营管理者得到锻炼,又惠及区域文化产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霞珍.安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瓶颈及培养路径[J].滁州学院学报,2014(6):20-23.

篇10

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摄影要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得组建一个由导师、教师、家长全面配合的团体。因此,学校开展全校性的教师摄影培训,提高教师基本的操作能力,普及摄影知识,进而教育和影响学生。培训时聘请校内外摄影专家为导师。培训后进行调查摸底,从而对摄影感兴趣的老师进行提高型培训。进一步学习相机使用技术,组织图片欣赏,学习了解光影、构图、瞬间的抓拍等常识,组织相关摄影采风活动,逐步提高摄影水平。教师们通过外学内修,使自身的摄影水准得到提高,逐步从业余爱好向有专业的摄影水准发展,形成了一支胜任摄影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

两级社团:学校把有一定摄影基础的学生组团,称为“亮眼睛摄影社团”,即为一级社团,由导师带领下的有经验老师带队辅导;余下的为二级摄影社团,由各班主任老师负责辅导。每周两节固定活动时间,活动中充分发挥一级摄影社团的引领作用,点面结合、形成层次、实现互动。一级社团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能独立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摄影作品。回到班级,这些学生就成为班里的小老师和小摄影师,带动了班里同学开展摄影活动。同时,他们除了每周固定两节课,还会有不定期的采风等活动。

三项整合:首先,将摄影与学校“彩色之旅”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逐步完善摄影教育校外实践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摄影综合实践的活动体系。具体活动如下:“红色革命文化之旅”,我们的小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老前辈讲述革命故事,体会浙江省云和县的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今天的幸福生活。用镜头拍摄学校军事夏令营活动,感受军人的坚强意志;“橙色之旅”带领小记者们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着家乡的美丽,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黄色民俗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家乡的民俗传统,把家乡的敬老美德传承下来。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与爱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绿色特产文化之旅”,带领小记者们走进重河湾万亩果园,梅源梯田、蔬菜基地、木玩工厂,领略家乡蓬勃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蓝色水文化之旅”,让摄影学员们领略童话家乡幽静、天然的美。

其次,与其他社团活动相整合。学校形形社团的开展,为摄影提供身边的素材,摄影小记者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舞蹈社团的柔美、田径社团的刚毅、书法社团的专注……同时,为金喇叭社团收集四面八方美的素材,金喇叭社团为摄影作品进行美的解读与宣传。

最后,将摄影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摄影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学科教学将各种体验知识化、理论化、情感化。

四个平台:学校为摄影社团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平台一:举办学校摄影文化节。为激发全校师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爱好,陶冶师生的性情,丰富师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少年儿童在愉悦、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健康活泼地成长,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摄影文化节。摄影节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宗旨、以展示特长为基础、以宣传学校摄影教育成果为主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摄影文化氛围。

平台二:创建摄影展厅。展示在全国以及省、市、县举行的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优秀作品的展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师生积极创作。

平台三:创建小小摄影家长廊。为激发W生的摄影兴趣,扩大学校摄影社团活动的影响面,学校根据学生的摄影作品获奖情况,并结合他们的兴趣、对摄影的热爱程度等,评出 “小小摄影家”,并建立摄影家长廊。

平台四:创建摄影作品展览带。学校布置体艺楼外墙为学生摄影作品展览带,一次性能展示2000多张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