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课程倡导改革,自发实施教育改革,这既是现代教育办学方向,又是适应当代社会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适应改革要求,提倡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历史意义出发,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新型学生,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好课堂改革。
关键词:
高效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社会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学习语言,重在语文实践,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除了从家庭、社会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语言的社会功能性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必然性。人们的社会交流思想、信息传递,需要我们有严肃的语言框架与完善的语言体系,以有效进行社会交流,实现语言功能。
二、语文课教育教学目标
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这已经被大家接受。新课标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黑板、粉笔逐步走向多媒体介入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能力、思想为主导方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把传授知识变为自主接受知识,深入研讨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准确让学生领会文本内涵,实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有效且高效教学,达到新型人才的标准等。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探讨,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多方位设置适合本班学生的教育方式,学生才能高效接受文本内容。
三、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尝试
1.教师的教学行大胆尝试新方法。由于许多教师习惯黑板、粉笔教学,思想保守,不敢涉及改革内容,担心自己知识不够,管理层就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使他们能够驾驭每一节课堂;组织他们接受新的教育思想,进行培训学习,改进传统方法。如:利用交互式白板、PPT、FLASH(图片、视频、美术、音乐)等媒介参与教学,教师对这些资源要有所了解,并大胆尝试使用。不仅是这些新的教育手段,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社会是多元的,教育应是丰富的,所以只有开放教育,才能高效。
2.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他们活动起来。
2.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眼过千遍古,不如手过一遍”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让空间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在课堂中自由发挥,让他们的思想驰骋,既解放老师,又开发学生的智力。
2.2传统教学是老师设置问题,学生作答,我们要打破这一守旧模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积极思考。《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讲究启发设问。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中“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老师不必一一交代,让学生结合历史自己理解。他们会展开各种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结合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就是一种尝试,他们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领略了文本内容,还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使教学轻松愉快,使学生更有参与意识。
2.3教育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改,更落实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恰当进行点拨与指导,找出文本的课堂目标,广开言路,突破重点,既要引导学生深挖课本内涵,又要老师进行研讨文本,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师没有梳理出准确的文本信息,也就谈不上高效课堂。
2.4严把教学常规,不能随意散放。虽然进行自主教学,但学生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师要严把课堂教学规律,有分寸地进行探讨教学,即让学生有话说,做到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从文本中汲取营养,从课堂中受到教育。教师要把握几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设置,要富有开放性,但又不失文本信息;课堂重在交流与提问,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组织学生把有效问题拿到课堂上,剔除无关紧要的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思考,包括信息的筛选、整理,字词句的理解,艺术技巧的应用,但这不等于教师不参与备课,反而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准确传递信息,否则学生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就会挫伤积极性,没有更有效的问题设置,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2.5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是多元的,学生思维是开放的,要多方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背影》一文,我们怎样让学生感知父爱的伟大呢?生活中有形形的背影,但我们的学生没有真正关注自己父母的背影,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父母给你留下多少背影,多少背影是让你永远记住的。这样学生会较快理解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悟。
2.6有效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不能少的,现在许多教师没有布置课外活动,这是不科学的。课外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消化,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设置主题与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外的阅读,讲座、演讲、名著的欣赏等。我们不能禁锢于课本知识,要有效利用客观的资源,丰富文化知识。
3.改善教学设备,开发多方资源。我们有可观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已经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要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比如通用技术、科普知识、机械设计、计算机等,都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泛,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再由实践帮助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空间,这样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论语》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只有学生喜欢了才能谈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渐趋渐行的活动,我们可以多交流,多学习,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王光明 单位:文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篇2
一、课前准备“细”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备教材、备学生上下工夫。首先,细心研究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智力、认知、学习习惯等差异,并在课堂环境中充分利用这一差异,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各有所获。据此,我以为,以下细节是教师在备课中应关注的“落脚点”:一是文本潜在的教学细节,如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二是文本对话的教学细节,包括教师对文本“内核”的独特建构和智慧生成,对语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其次,在学生初步接触文章之时,也要有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去初步把握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从字词、句子、段落三方面预习课文,做到认字解词、积累优美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课内积累“细”
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学习语言文字重点在于积累,关键在于语言的欣赏,也就是说,语文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是简单的读一读、记一记,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能力。
如有教师在教授五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通过以下细节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细节一:分析“飘飘悠悠、顶天立地、层层叠叠、九百多级;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止步、半途而返;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炯炯有神、朗声大笑”十二个四字词语。教师指导学生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词语,然后将词语分为三类,得出山险、游客累、扫路老人乐的特点。细节二:扫路老人的乐与游客的累形成了对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游人与老人的句子,学生明白了写游人累是为了反衬扫路老人的乐——乐山、乐水、乐过程、乐自然美。细节三:写一写想对扫路人说的话。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细节引导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需要,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引导,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是符合情境要求的引导,而不是东拉西扯、无中生有的。
三、课中运用“细”
语文教学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隐含着文本与学生的生长点。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及时地去捕捉与挖掘。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的是四年级《一路花香》一课,在品读了“烂水罐和挑水人”的对话后,教师结合他们谈话的内容,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切入点,提炼形成了一个辩论话题:“挑水人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教师让学生各站在两个角色的立场,形成辩论的双方:破水罐——觉得挑水人没有必要把水洒一路;挑水人——觉得应该洒下一路水,种下一路花香。学生内心潜藏的两种观点被有效地激活了,引发了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的心中,并展示出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冥想:“好水罐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会怎么想?怎么说?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随后,教师作出小结,升华情感,“一路花香”的深刻含义就得到了更完满的诠释。
四、课后拓展“细”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在感受美的同时,还能领悟文字中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体验各个时期不同的美的形象,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种美的享受,那种美的情感阅历,就如小草沐浴在细雨如丝的春风中一样。学生在享受文本塑造出的美的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情感向更深处发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些严肃而又不是唾手可得的问题: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自然……把学生的美的情感引入学生灵魂的更高层次,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美育的更高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长城》时,我设计了以下细节。细节一:从“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中探索修建长城的艰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艰难。细节二:介绍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练笔,介绍某一处景观,与大家分享,最后与课文对比,总结写法。《长城》中所描写的景观是大气磅礴的,但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之中,还能体会到《长城》不仅写出了大气磅礴,更写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在修建长城过程中所承受的苦难。学生内心一种对祖国,对美好明天的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并由此引申为一种普遍需要的爱与感恩的良知。这也是拓展阅读的目的所在。
篇3
【关键词】 导入 多媒体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90-02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呢?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听过也上过若干节公开课和观摩课,能深深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最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流程中的某些细节的处理。下面笔者就自己遇到的一些典型事例,谈谈课堂教学中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
1 课堂导入环节走形式,“导”而不“入”是常事
某次去听某校“同课异构”公开课观摩活动,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Book5 Unit1 Reading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文章内容是关于一个主持人与一个嘉宾讨论幸福的话题,嘉宾就拿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为例说明如何寻找幸福。第一位老师一上课就用许多图片来展示各种不同场合的幸福时刻, 同时问:“Do you feel happy?”,同学们就用“Yes”或“No”来简单回答,然后教师又问同学“What’s happiness to you?”。实际上是想让学生利用图片来意会幸福就是一个微笑,一个热水澡等等,但没有学生能够意会老师的意图,整个导入环节除了新奇地欣赏一下图片之外,什么也没有,跟授课的内容基本没联系起来。好像只有老师最后一句话是有点作用“Let’s have a look at what is happiness to Sang Lan”,这样课堂开头浪费了许多时间。而第二节课呢,老师没有使用图片,老师采用复习的方法提问到: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he last unit?学生马上异口同声“Laughter is good for you.”。教师接着问“When you are watching stand-up comedies, can you feel happy.”。学生回答“Yes”老师又问“When you are playing out the two plays in the project of the last unit, can you feel happy?”。学生回答“Yes”。老师又问“When you are injured or disabled,will you feel happy?”。学生回答“No”,老师接着说“But Sang Lan can.”。于是就亮出了目标重点,开始学习Sang Lan的新课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节课因为“幸福”这个话题太抽象,而教师又偏面地关注了图片的作用。导入设计不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因此学生不知说什么或想说也说不出来,出现了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导入”设计。第二节课“导入”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话语比率,因为问题很简单,以致学生无话可说。本该是学生说的比老师说的多,现在却反过来了,因此虽然是“导”了,但也不成功。
那么我们平时“导入”该注意些什么呢?(1)话题要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目标定位要低,让学生有话可说。(2)设问信息量要大、要具有发散性,即要留足学生回答的空间,要让学生唱主角,不能变成老师的“独角戏”。(3)导入要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切勿生搬硬套。(4)导入要自然、快捷,时间要恰当,不能主次颠倒,导入与学习不分。最后,导入要求施教者富有感招力和创造力。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对课堂整体效益的重要意义,能够经常分析自己课堂导入的优缺点,积极探索高效导入的方法与技巧,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活力。
2 重视合作学习的表象而忽视合作学习的本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然而纵观现实中的课堂,却发现课标下合作学习实施过程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
首先是合作之前缺少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只有先进行独立思考才能推进到小组合作,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并非如此,例如,某次在听课中听到如下片段:教师布置课堂任务:What does a friend mean?How should we make friends? How should we maintain friendships?任务刚呈现在幻灯片上,教师即刻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显然在操作环节上出了问题。以上三个问题的交流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才行,没有了各具个性的对友谊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办法,就不会碰触出小组合作交流中的火花。没了这些独道的见解和思维成果,自然小组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合作交流的基础。那么,这时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只能也只有让优秀学生动口动手。而学困生也就没了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他们也只能从优秀学生那儿获取信息。这最终导致整个课堂表面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就如“水上浮萍,空中楼阁”,小组交流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特别是学困生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只能是这热闹的看客。这样长此以往,优生与学困生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欲望都受影响。
篇4
一、篇章分析环节
篇章分析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内在逻辑以及连接词语的同时,建构语篇概念。在该环节中,教师将阅读文本切分成若干片段,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零散的段落进行排序整合并思考排序的理由。学生完成该项任务后,主动地呈现答案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对文本中连接词语的使用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注意连接词语的语篇衔接和连贯功能。
语篇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学习语言运用的载体。学生只有具备了识别各种语篇体裁和结构的能力,才会有目的地实施阅读策略,获得必要的语篇信息,达到相应的阅读目的。该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出阅读教学中对语篇教学的关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辩论技巧分析环节
辩论技巧分析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依托,掌握一般辩论稿的逻辑、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了解辩论中除文本语言之外的其他关注点。
在该环节中,教师以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该辩论稿的结构特点。在问题回答之后,教师归纳出正方辩论稿的语篇常见模式:呈现问题―提出对策―分析后果,同时指出事实和数字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辩论的效果。继而,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反方辩论稿,并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学生大白板上画出主题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反方的论述是如何对正方观点进行反驳的?然后,教师对反方辩论方式进行总结。这两个活动是在语言层面对辩论稿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指导。接着,教师通过举例,总结出辩论中的“礼貌原则”。再次播放辩论大赛选手的精彩视频,指出体态语言等在辩论中同等重要。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辩手,在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后,将所有的辩论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辩论技巧的指导。
该环节的设计以体裁为文本解读角度,引导学生从语言和技巧等角度分析辩论各个方面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辩论文本的阅读和辩论实践。
三、文本解读输出和评价环节
篇5
论文摘要:通过转写一节高中英语课堂话语实录,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主要考察课堂话语模式中会话结构,探究如何通过教师提问教促进课堂互动,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希望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能够通过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提高目的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实施新课标若干年后,现行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究竟有什么特点?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话语现状又如何呢?本研究试图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课堂话语分析理论,通过课堂录音的手段对一节在温岭中学展示的词汇课Module 1 Unit5 Nelson Mandela/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新人教版)做了师生互动话语结构分析,探讨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背景下,现行地方高中英语课堂话语现状。
1 课堂话语结构分析
所谓课堂话语(classroom discourse)是指在课堂情境中使用的语言,由于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特殊的社会角色及他们同时所进行的活动,课堂话语的形式及功能与其他场景中所使用的语言不同。Sinclair(1975)和Rod Ellis(1994)把课堂话语概括为IRF三段模式,即教师的引出语目(initiating move)、学习者的回答语目(responding move)和教师的反馈语目(feedback or follow-up move)。大量的研究表明(Amy B.M.Tsui,1995),这种三段式的IRF再课堂教学语言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
T:Who is a generous,active,devoted,selfless hero in Elias’mind?Who? (initiation)
S:Nelson Mandela. (response)
T:Nelson Mandela. (feedback)
通过笔者对这节课堂实录转写成的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这种三分模式组织教学(如上例),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主控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一模式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吗?笔者认为在这种IRF 模式的教学环境里,学习者在外语发展上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第一,与教师相比,学生运用目的语相对较少。第二,学习者几乎处于被动地位。第三,学生只是被动地对老师的提问做出反应,而不能积极地处理信息。因此,这种孤立的提问-回答-反馈模式,无论无何操作,都不能给学生创造许多交际机会。不过在这节展示课上,笔者感受到教师受到了新课改的影响,为了促进学生有更多输出进行了更多提问,重新启发了学生,让IRF模式有一些新的变化形式。如:
T: Please make up your own sentence using the first sentence structure “These years/days have seen…” (initiation)
S: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 .(response)
T: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Can you tell me an example? ( initiation)
S: In our school,many students went back home.(response)
T:Why did they go home?(initiation)
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response)
T:Ye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Maybe have a fever,right?So take care of yourself. (feedback)上这节课的时候正处于“甲流”在全国肆虐的时候,某中学的一些学生因为得重感冒回家了,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当时的情况作出一个描述,这样的师生对话具有了真实性、交际性、互动性的特征,学生也有了更多机会输出目的语。
虽然这样的比IRF结构更为复杂的结构的会话比例只占到了21%,而IRF模式占到79%,但是在这样一节词汇课上,老师对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互动有了一定的实践。笔者认为在真实的课堂语境下(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IRF已无法满际性的课堂组织要求。目前对外语发展的要求不仅只强调语言的准确形式,而且还要求语言内容和交际能力。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传递的话语信息,适时地增加学生的话轮,才能提供学生更多输出和检验其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增强学生使用目的语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从而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2 课堂提问
那么如何适当增加话轮?增加师生互动,给学生更多机会输出目的语的机会?这就与教师提问技巧有相当大的关系。在教师课堂话语中,提问占了很大的比例。 当然提问的技巧更是对学生输出更多的目的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Long&Sato(1983)对提问的分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他们提出了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与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的划分。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参考性问题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例如:
T:What did Elias do to help Nelson Mandela?(display questions)
S:He joined the ANC Youth League.
T:Um?
S:And he ble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t’s all,thank you. "
T:Did he like violence? (display questions)
S:No.
T:No,he didn’t like voilence,but he helped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nk you.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展示性问题,这类问题占据了很大比例,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相关信息,回答以上问题。当然,参考性问题在课堂提问中也占了一定比例。如:
T:Who is the hero or heroine in your mind?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or her?Why?What do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talk about one of heroes and heroines. (referential question)Several minutes later
S:The hero in my heart is Chenglong.I think everyone loves him.And I also think that a hero should have many good qualities.My hero Chenglong does.He is active,because he is a movie star.He devotes himself to acting in the movies.He is also very generous.He often gives money to help the people who are poor.And as a matter of fact,he is very kind.The last several years have seen him acting in may movies.And I learn his selflessness,kindness and so on from him.Believe it or not,I think he is the greatest hero in my mind.That’s all.
T:Thank you!
教师的一个参考性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几分钟内组织了一段关于自己心目中英雄的小短文,用了大量本节课学过的单词,词组及句型结构。如:quality,active,selfless,devote…to,As a matter of fact,generous,the last few years have seen等等)从学生的输出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词和词组及句型结构不仅理解了而且能够运用,表到自己,更重要的是联系了自身生活体验。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于这类参考性问题更能积极思维,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更高。那么这类参考性问题是否能更多在我们教学中应用呢?应用之后是否能更好实现词汇的最高目标---学生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词汇?笔者认为通过参考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语境,学生想说,并能多说,一是增加了接触词汇的机会;另外,能运用词汇让学生有成就感。在本节词汇课上,作者做了一个统计,展示性的问题为90%;参考性的问题占10%。
许峰的调查表明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比例多寡直接与教学效果好坏相对应,调查清楚地显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采用的参考性问题明显多于教学效果较好或一般的教师。展示性问题适合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参考性问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输出地最终目的。但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我们教师应合理地结合两种问题组织教学。既让学生敢于发言,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又使问题具有一定难度,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引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真正运用。
3 结语
通过对本节高中词汇课的师生互动话语分析,虽然它只是个案但是也反映出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话语一些特点。教师提问中展示性提问占绝大多数,参阅性问题太少,表现出高中教师非常重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现实;学生反馈中简单回答情况占绝大多数,缺乏对学生真正运用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而老师在话语中始终占据了主动地位,在很多时候给予的反馈也只是good 或者是重复学生给出的答案,没有在学生的回答中捕捉更多的信息,增加话轮,让学生有更多输出。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接受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近些年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对立的,彼此不能统一,也有很多教师认为接受性学习已经不再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终究会被探究性学习所取代。结合经验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各自的特点,提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两种模式应有机整合的观点。
一、接受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
在接受性高中语文学习中,教师将课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重视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满足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应知应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同时,在接受性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进程,便于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活动。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一)单一、封闭式学习,学生能力发展易被忽视
接受性学习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侧重于现成的、系统的固化知识,教学模式单一、封闭,未能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自感悟的机会,长期下来,学生只是僵硬地掌握了字词句的基本意思,而不能很好地从这些字、词、句所组成的优美作品中感悟到鲜活的情感与灵动的思想,在运用精确的文字去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时更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囿于教材、拘于课堂等缺点,使接受性学习不能引导学生探究语文知识对于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学生的情感培养易被忽视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认知的工具,情感、价值、潜能的感受与发掘受到限制。如在《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中,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样一道题,在接受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境遇,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总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许就不会这么简单直接,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也会更加丰富和真实。
二、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以问题为中心,拓宽学生知识面
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其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涉及范围很广。探究性语文学习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课文本身,又可来源于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或者是具有时事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包含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合以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这一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参与过程性,学生充分、能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过程
探究性语文学习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表述思想以及交流成果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能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三)实践性,激活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价值。探究性语文学习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有利于学生激活学习中的各种知识储存,能够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虽然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上多方面的优势,但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目标相背。
三、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一)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结合
在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应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少讲多问”,通过提出适宜的、开放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在语文课堂中,凡是需要读的就让学生去读,凡是需要写的就让学生去写,凡是需要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凡是需要归纳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讨论、思考和总结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在课堂中建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整合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时,应改变传统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单向输出知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知识的师生关系。从注重“教师主体”向注重“学生为中心”改变是整合这两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引导、启发和鼓励,教师不是课堂的权威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能动地求知。
(三)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一则思考单一,二则有时容易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通过讨论、小组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互为补充,既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以上教学方式是对接受式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和突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32-01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概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与社会各行各业联系在了一起,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以多媒体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为标志,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有效地扩充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势,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信息化的声像、图片与音乐等三维空间当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的出现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多媒体的课堂中获益。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既是一门知识型的学科,又是一门技能型的学科,因此,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体现语文学科的双重特点,让语文学科的特点得到体现,也让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以教材、黑板和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在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这种信息化的手段丰富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不仅改变了教学的开展方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课堂教学显得呆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旦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很多就无法理解。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手段,能够用更加生动形象和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宰和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者。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课堂教学角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地位,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要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目标,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第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但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和提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高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并非每一节语文课都需要多媒体手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尤其是合理安排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教学内容,尽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的学习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下,语文教师要针对所讲授的内容,灵活地选择适合的多媒体手段,比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之前,教师可以先采用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导入,激发学生内心的悲伤之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中情感的体验。当学生的情绪被带入导入的情境之中时,教师可以顺势将新学的内容迁移出来,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新内容,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使得高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高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将高中语文的相关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抽象、枯燥的缺点,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有效扩充了高中语文的书本内容,拓宽的学生的视野和认识。例如,高中语文在教授《琵琶行》等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琵琶演奏以及诗词本身的内容有更为深刻和形象的理解,增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编排、设计,改变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单一、直接的授课方式,将多媒体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授史铁生《我与地坛》时,可以先播放有关史铁生的记录片,让学生对史铁生的生平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其顽强不屈的精神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地坛的由来、现状等进行解析,让同学对课文所涉及的关键知识有相对清晰的认知,提高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的精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的领悟,将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卜红丽.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9
篇8
摘 要:刚刚步入高中校园的学子,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应对高中物理知识的严密性、抽象性的准备,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方法和思维去学习高中物理,出现了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学习成效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着重探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衔接
物理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慧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性剖析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衔接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趣式教学,提升物理的可接受性
高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将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处理,忽略其中的次要因素,只研究影响物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构建物理模型。教师应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化转变,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采用直观性教W模式,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有归属感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解决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弹力”相关知识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弹力为例)
师:同学们!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弹力,例如课件中这些例子,弹簧弯曲、橡皮筋拉伸都能产生弹力,你是怎么知道弹力的存在的呢?(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生1:因为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来自橡皮筋收缩时的牵引力。
生2:挤压弹簧,松开手,它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师:说得很好,那么怎么证明两个物体相互碰撞之间存在弹力呢?(此时,课堂安静下来)
师:那我们继续看课件。
将两个学生玩激光笔的视频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学生利用激光笔照射不锈钢餐具,将光电反射到墙壁上定为点A,另外一个同学挤压这个餐具,发现光点位置移动,变为点B。此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充分活跃起来。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利用图像、声音等教学素材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物理的可接受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学生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相关难题,构建物理模型,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宗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理论的教授,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化吸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物理思维。物理教师应当采用优质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概念、类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对物理现象理性加工,探寻物理规律,剖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学物理中理想化模型“质点”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目的地将抽象方法教授给学生。
师: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研究过一些列车运动问题,其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物理现象,我们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便于我们进行研究。大家知道怎样去研究列车的运动规律吗?
生:列车那么大,又在运动,研究起来太麻烦。
师:没错,我们在研究这类问题时,想要从列车上去研究显然不能实现,这时我们可以把列车看作一个质点,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起来,列车运动过程中,我们忽略列车自身的长度,因为这对于整个运动过程可以看作一个次要因素,将运动过程看作质点在运动,简化问题,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妙用。(学生听后恍然大悟)
教师继续深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质点的意义。
师:大家结合身边的实例,能不能说出哪些类似列车的运动?(课堂活跃起来)
生1:站在教学楼上,向远处抛出一个沙袋,测量沙袋的落地时间。
生2:将教室中的桌子,从最后一排移动到第一排,测量移动的距离。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处理,将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利用理想化模型轻松解决,帮学生构建了物理理想化知识模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之,物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巧妙分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学生实现复杂物理知识的内化吸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原因 对策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改是有成效的:一些锐意改革的教师探索过不少阅读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但总的说来,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摒除旧的教学理念,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占统治地位。其主要问题是:
1.1 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多年来一直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典型的例证。其“参考”内容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等。这种用“生理解剖学”方法和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高中阅读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
1.2 从“读写结合”入手,把对范文的解析同时扩展为模仿范文的写法来进行作文教学。几十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以文章体裁编组课文单元,用“单元知识短文”归纳、阐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知识,学什么文体范文就设计写什么文体的作文。这种课本编辑方式,实际上是把阅读与写作这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混为一谈。课文成了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的怪现象。
2.造成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原因。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从这点来看,阅读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可感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本应一举两得,学生应该是乐于学习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恰恰相反――学生对阅读课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语文是痛苦的。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在于:
2.1 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教师的陪衬。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师上课满堂灌,讲的太多,让学生思考的太少,即使阅读课也是如此。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指出:“要教会学生会学语文,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而是学生学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读教材,再好的教材读不进去也是没用的”。由于没有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完全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不平等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对话,有的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往往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言不由衷的答问,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
2.2 阅读教学定式化、流程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在学生读过一遍教材与教材有过一面之缘后即开始讲解分析,把原本生动活泼的有机的文章肢解成零碎的知识、语法、中心思想等,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使活泼的语文阅读流于程式化。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生吞活剥式的学习课文:课文先被分段,然后机械的分析段意和写作特点。分完段之后则是没完没了的分析,分析句子的性质、句子成分。至于中心思想则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凡是文章必有中心思想,否则就是对文章理解不深不透。这种定式化的阅读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这种机械的做法扼杀了语文的生机和活力,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了美感和心灵的愉悦。结果为敷衍了事,学生们往往依样画葫芦,而放弃了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2.3 忽视语文的具体可感性和学生感受的差别,对文章的理解整齐划一。由于教师主导了课堂,为了应对高考的要求,教师往往只强调标准答案。这样,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抹杀,造成一种千人同声、万人同言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课堂又变成了死寂的海,只有老师的答案能激起死水中的微澜。这种标准化答案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使学生难以体会文学鉴赏的乐趣,感受不到审美的愉悦,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3.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对策。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语文阅读课变成了最枯燥、最死板的课。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迎来阅读教学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呢?
3.1 提倡学生多读、老师精讲。要逐步改变那种老师是演员学生当观众的局面,逐步把老师是主体改变成老师是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改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主动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
3.2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强调体验的价值所在。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使用策略
合理使用语文教材可以辅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和课堂教学工作,创新师生对话平台,帮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本文将从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现状问题
1.未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课文是通过分类别、纲目和模块来进行编排与陈述,课本中的目录、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辅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涵、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只重视讲解课文内容,忽视了插图、注释和习题等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例如在讲解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这句诗时,部分教师只重视精讲现代译文,没有指导学生认知“塞上长城”的典故和深层含义,忽视了教材有机体的存在,未能充分使用教材资源。
2.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
虽然语文教材在课程开发和使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只属于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在使用这种资源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有效地扩展和挖掘才能发挥语文教材的最大教育价值。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将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内和书本知识中,导致语文教学活动过于封闭、狭隘、僵化和被动。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从整体上研究,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还趋于僵化,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促进语文资源的有机整合,过于依赖课本,对于语文教材中的错误不予以修改和校正。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注释中,对于“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一句中的“媛女”的注音不正确,应该为四声,教材注释为二声,“许”的释义也不正确,教材将“许”解释为“默许”。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许”并没有“默许”的含义,应解释为“答应”,大多数教师对这些错误不予以纠正,只以教材为标准。此外,教师通常会将课堂时间用来细讲课文,不重视其他教学活动,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1.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
教师应汲取一切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诚实、善良、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例如在解读《记念刘和珍君》和《故都之秋》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解析《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发挥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讲解《动物在游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析动物游戏的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应科学利用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教学因素,让学生更为灵活、生动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解读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这一探究活动时,先告诉学生对联的规则是“仄起平落”,接着为学生分组展示古诗词中的对偶句和优美的春联,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窗前听雨雨舒心,庭内观花花解语”“青松翠柏送寒去,白雪红梅迎春来”。然后,教师可以用课件呈现上联,让学生对接下联,整理学生的优秀对联,形成学习资源共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观念,不拘泥于语文课本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适当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传承语言文字知识。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并列举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等,精讲诗词韵律,增强课堂的文化艺术气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析《窦娥冤》这篇元杂剧时,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作者关汉卿的简介资料,指导学生了解他的其他代表作《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西蜀梦》和《孟良盗骨》等,让学生鉴赏戏剧视频《窦娥冤》,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窦娥、蔡婆婆、窦天章、张驴儿等人物形象,加强学生对课文和中国戏剧文化的理解。
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呈现描写恋人分别的诗词,像杜牧的《赠别·其二》、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孟郊的《古怨别》和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柳永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分析词中所描写的“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内涵。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促进语文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整合,为学生创建艺术化语文课堂,将课文和经典讲解插入课件中,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画面,聆听高雅的音乐,鉴赏直观化的视频,并启发学生的文思,辅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语文,让学生在鉴赏课件的同时学会思考,及时纠正教材中的错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 上一篇:果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 下一篇:疾病预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