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心得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的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的心得

篇1

[关键词]专业导论课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4-02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普遍面临着专业学习的迷茫与困惑,导致缺乏学习目标与动力。在经过几年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后,不少学生依然对所学方向及其未来发展定位缺乏清晰、完整与系统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专业导论课陆续走进了高校的课堂。起初,专业导论课程被部分高校视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教育方法”,[1]后来,很多高校将专业导论课作为专业基础课而更加重视。有教师对于专业导论课的开设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结论是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开设是持非常支持的态度的,反应是很热烈的。[2]从笔者主讲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两年的情况看,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然而,要讲好这门课所需的教材、教研成果等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总结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期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于专业导论,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教学的重视。

一、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专业导论课程的地位决定了其主要授课内容。笔者经过广泛查阅资料与调研,将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的内容确定为四个大方面:一是关于专业的一般性知识,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专业发展历史等与专业相关的一般性知识;二是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习实践等及其之间的关系、年度教学安排与学校所提供的实践条件与特色;三是专业的就业与择业问题,包括专业最近几年就业的大体状况、主要就业领域与职业大类、主要职业的市场需求特点与晋升通道、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主要通道介绍等;四是专业人才的主要素质能力构成、要求与专业学习方法等。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清楚地认识工商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前景、为什么要设置这些课程、哪些课程是本校的专业特色、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主要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以及学生该如何在大学四年里安排好自己的目标等。

在还没有开始专业导论课之前,学院每一年都得花很多时间来零散地处理和解答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及其前景的质疑。学生们最大的问题与担心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泛而不精,虚而不实,我学来有什么用?未来我拿什么去就业?进入社会以后我能够干什么?怎样去干?”等。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之后,类似的质疑明显减少了很多,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了该专业存在的市场价值和自己未来的主要努力目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在我校是放在大一年级上学期开课,16个课时,每周安排2节课,共连续安排8周。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在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折磨,进入大学以后,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的传授知识,调动课程的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他们就会上课睡觉、玩手机或干些与课程不相关的事情。专业导论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门专业课,如果讲得不好,不仅影响该课程的学习,更影响到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后续的课程学习,甚至四年的大学生活,因此需要教师多下工夫。

第一,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最好请一些企业管理人士现场说法。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专业的一般知识、课程体系、部分就业择业内容都是由自己讲解,大概共讲解12节。其他内容聘请外校人员来进行讲座互动,安排2次,共4节课。一场讲座是请本地一位企业家或中层以上的管理工作者来做,另一场是请本校本专业毕业的几位从事管理工作的毕业生来与学生们进行圆桌交流。企业人士与师兄师姐们进入课堂,更能够带来一些真实信息,特别是关于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能够说得具体、全面。那些毕业学生既十分熟悉大学校园,又有社会工作经历,他们的话学生们觉得更加真实可信,更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而且,毕业生自身的工作单位与能力素质展现本身也具有良好的榜样效应。

第二,以启发式教育为主,从身边或最近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企业现象引发问题讨论,引出教学重点内容。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资讯搜集能力强,特别熟悉或关注企业品牌、产品和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新闻。所以,尽管他们只是大一新生,但是他们的一些表现令人惊讶。因此,每一个重要内容最好都是从启发式提问开始。如在讲到专业课程及其之间的联系时,先问学生:“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它往往会碰到哪些问题?为什么?”从学生的思考与回答中,引出《管理学原理》、《税收》、《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这样学生就好理解了。

第三,广泛搜集资料与学生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长期搜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经典文章复印给学生阅读,下载一些比较经典的与工商管理或学生就业相关的视频在课间播放。如将《职来职往》等节目的视频剪辑播放给学生看,非常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再介绍一些工商管理的经典书籍、企业家传记、相关电影等给学生,并请一些学生来共建资料共享平台,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第四,注意教师的身体力行与以身作则。90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断增强,对于教师的PPT,甚至是教师的整体着装形象等都有自己的看法与集体评价。教师的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也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授不仅要注意自身形象,还要注意将PPT做得美观大方,简洁漂亮,有自己的特点。

第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答疑时间与教师展开深入交流。大一新生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学习环境进入到以自主性为主的大学学习环境以后往往很不适应。在这个过渡阶段,更需要任课教师的热心帮助与扶持。专业导论课本来就是一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课程,在学生的学习适应阶段发挥着独特作用。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答疑时间,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与教师开展深入交流,开启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大门。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

该课程通常就考查课,但根据教学管理部门的要求,也要给出充分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依据。笔者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定为各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程论文阅读、课程表现和课后的资料分享等环节;期末进行开卷考试,让学生回答几个大问题,主要考核他们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对未来的专业学习目标与主要措施的认识程度。

总的来说,专业导论课很有开设的必要,但是要上好这门课,帮助学生完成大一的过渡阶段和对于专业的基本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关注该课程,献智献慧,共同谱写新篇章。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1-3.

[2] 李鸿昌,龙肖毅,赵建军.对专业导论课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大连学院学报,2010,(1):88-91.

[3] 宋育红.如何给大一新生上好专业导论课[J].价值工程,2012,(3):246.

[4] 高海霞.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心得[J].科技视界,2012,(7):34-36.

篇2

企业构建信用管理体系保护自身信用交易行为,防范企业信用交易风险,这一系列行为都离不开政府方面的积极扶持与推动。在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介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它相比于其它部门在面向企业的职能定位与功能提供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本文就以它的功能优势与功能定位开题,延伸分析工商管理运用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相应功能对策。

关键词:

信用管理体系;工商管理;优势;功能定位;对策

企业在进行信用交易过程中一定会存在非现金流与赊销,这对他们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是一定阻碍。为了消除这一阻碍,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常规化开展和宏观经济结构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建设一套信用管理体系,对所有授信企业的信用度实施考察,实现对企业信用行为的有效监管。为了确保监管过程的有效性与公正性,政府会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对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行为进行干预,它具有强制执法功能,也是希望基于社会宏观经济角度来确保社会企业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

一、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功能优势体现

从目前来看,实际上除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金融机构、跨国征信机构、税务机构以及海关机构都在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所以客观讲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监督介入方很多。但对政府、社会及企业三方发展而言,与企业监管关系最密切的还莫过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以政府希望以该部门作为主导来干预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体现该部门在企业方面职能定位的有效优势。从职能定位角度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发挥三大功能:第一,它能制定、起草和执行与企业相关的信用管理行政法规,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提出硬性指标;第二,它能够实现对企业设立、营业执照办法与企业经济户口功能的有效审批,并为企业建立经济户口;第三,它能够查处企业的违约失信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所以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直接面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主导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具有强大的法定职能优势。另外,它也可以起到规避政府职能大规模调整和现行组织法修改的作用。总结来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它不但能实现对企业的信息监控管理,发现并制裁企业所存在的失信行为,也能直接推动企业征信对象的保理业务发展进程,所以说政府借助工商行政管理主体来干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也是当前中国政府及企业相互扶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1.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管理

企业构建自身信用监管体系的前提就是建设一套完整的征信体系,这样能确保企业的信用监管体系构建始终保持动态发展状态。客观讲,我国目前依然是非征信国家,企业征信制度并不发达,所以政府必须指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帮助企业建立经济户口、企业年检等主导征信方式,辅助企业来实现信用信息收集过程,也间接促进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在信息收集以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确保信息价值能够最大化发挥,还会进行后期加工,并将加工好的数据交给企业及政府部门作为信用管理与行政管理依据,为以后的信息供给服务提供做准备。具体来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以一定标准来加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评级,最后构建信息查询平台,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借助网络来面向社会及其它政府部门来提供有关企业的所有信用信息查询服务,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点带面,实现辐射性监督管理机制,令全社会都参与到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监督过程当中。

2.市场引导

考虑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仅仅适合于当前尚不完善且征信规模较小的现实市场,而伴随市场中征信业的不断发展完善,政府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来必然会从直接征信中退下来,所以就目前来看,工商行政管理之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依然定位于市场引导功能。它为当前企业提供信用评级、分析与风险评估功能,鼓励保险公司对企业失信行为开发必要险种,以达到防范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另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有着引导和培育专业保理公司的职责,为授信企业追讨企业债务,并同时为授信企业提供理赔服务。

三、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对策

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起到一定的技术完善作用,下文将针对企业的信用监管技术完善来提出两点功能对策,以体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于企业发展的优势特性。

1.为企业构建完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及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工商行政管理为企业构建信用信息数据库与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为了打击企业可能存在的失信行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直接维护。同时,它也能确保信息公示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这一完善过程中,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会被不断充实完善,例如失信举报制度、信息查询系统等等都能推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过程。以信息查询系统为例,它就主要将企业信息划分为3类,其中包括企业登记信息事项、企业正面信用信息以及严重失信信息,这一类信息主要面向全社会公开,始终保持信息透明度;还有失信行为信息被处罚记录信息,该类信息限制只允许当事人进行个案查询使用;另外第三类信息则代表企业在年检后所获取的经营信息,比如企业盈亏状况信息与资产负债信息等等。上述三类信息都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通过信息查询系统共同管理,目前诸如此类企业系统的构建也被视为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符合法律规范的正确思路。

2.为企业创新信用评级方法

我国政府目前也与时俱进,借鉴国际做法来干预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例如以工商行政管理为主体的要素分析法,它就基于5C和5P标准评判方法来监督管理企业。所谓5C就是企业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情况(Condition),5C主要从企业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的信用体系构建过程。而5P分别为个人(People)、偿付(Payment)、目的(Purpose)、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rospects)。5P与5C相对应,它通过企业技术规范来约束他们的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两种方法对授信企业在信用评级过程中都会有所提示和帮助,并且所涉猎范围全面,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助与监督关系。

四、总结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今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基于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出发,结合自身状况及能力来不断发展信用管理制度,并同时重视工商行政管理之于自身的干预与辅助过程,实现未来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二者之间也必须把握好“度”的关系,做到适当干预,以有效解决问题为准则,在新形势下寻求更有效率的工行管理职能运用方法,帮助授信企业突破自身局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敏.试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的工商管理运用[J].现代商业,2013(6):160

[2]王睿.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的工商管理运用研究[J].才智,2014(10):340-340

篇3

【关键词】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1. 商业模式

1.1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达成共识的答案。运营模式流派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内部流程和结构来实现价值的创造。Chesbrough认为商业模式是“技术开发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协调转化机制”。Petrovicr认为“商业模式不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系统本身的参与者、关系和流程的描述,而是描述了一个商业系统隐藏于实际业务流程后的价值创造逻辑”。盈利模式流派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即认为商业模式等同于盈利模式,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Rapper认为“商业模式是公司通过价值链上的定位来赚钱的方式,是公司通过创造收入来维持自身生存的商业方式。”Geoffrey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方式”。此外,还有系统构成流派,定义的商业模式为多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组成的系统。国内学者李振勇定义商业模式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1.2商业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对商业模式的定义理解不同,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学者认为商业模式组成要素数量为5到10个左右,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有核心竞争能力、客户关系流程、价值主张、消费目标群体、分销渠道、价值配置、合作伙伴网络、经营结构、收入模型和盈利模式。在这10个频率较高的要素中,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最核心的4个部分应该为核心竞争能力、客户关系流程、经营结构和盈利模式。

2.当前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商业模式

2.1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完成一系列实现价值的活动,需要一定的资源、技术、人力等,支撑着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获得利润的能力,叫做核心竞争力。例如科技型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成熟的管理体系等等。核心竞争能力是商业模式的支撑点,是决定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核心因素。

对于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来说,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成熟的企业综合管理体系,它包括企业的管理系统、物理技术系统、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价值与规范等,具体表现为企业有一个完善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有项目管理运作和流程管理标准,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有能满足企业内外数据交流的信息化系统,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企业资质等级,等等。

2.2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客户关系流程

客户关系流程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全部过程,它体现的是一个交易的流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通过客户流程来进行检验。尤其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目标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更是要注重对服务流程的理解与把握。

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客户关系流程就是通过项目管理手段实现的。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服务流程,就是项目管理的流程。工程咨询公司应从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理念着手,去审视客户关系流程,发现创新点。例如“管监合一”的项目管理模式,正是对全项目寿命周期管理咨询服务的最好体现。

2.3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经营结构

经营结构体现企业与顾客以外的其他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关系,包括企业达成经营目标所需要的内外部的业务环节、各商业伙伴与企业间关系、与商业伙伴合作与交易的方式方法等内容。经营结构为企业提供了在复杂竞争环境下寻求合作的途径,是商业模式创新必不可少的因素。

项目管理是多方参与的复杂体系,包括业主方、承包方、设计方、供应商、咨询方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咨询方进行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服务必然将会与参与各方相互合作以保证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咨询方的项目管理必然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相互联系、协同。如果业主是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方的话,那么参与建设项目的施工方、供应商、设计方都可以成为是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商业合作伙伴。与项目管理参与各方的良好合作关系必然保证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顺利进行。

2.4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盈利模式

在商业模式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基础,客户关系流程和经营结构作为有力保证,而盈利,是商业企业的最终目标。盈利模式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获得利润,这包括通过何种方式盈利、从何处盈利以及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等内容。

对于工程管理咨询公司而言,盈利模式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项目管理服务获取利润的来源是什么,有无主要的客户群。二、工程管理咨询公司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是降低管理服务的成本、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还是其他特有的途径。三、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盈利模式存在哪些风险,收益与风险的对比情况如何。

3. 当前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审视,就会发现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和外部面临着许多影响公司发展的问题:

3.1业务渠道单一

工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但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的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都是比较单一的如工程监理服务、造价咨询服务或者是招标服务等。由于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人才尤其是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尖端人才,大部分咨询企业目前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独特的技术服务体系,造成了工程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渠道较单一,缺乏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利润低的困难局面。

3.2地位尴尬

事实上,业主方现多采用削弱咨询公司管理职能或者只赋予咨询公司监理的职能。同时,业主方也不愿意交出如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等控制权,而工程其他参与方不愿意接受咨询公司的职能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咨询公司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并不能做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那么严格意义上讲,其作用和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形成责任无限大而权利非常有限的剪刀差,当然,合理的取费也就存在问题。

3.3承接任务困难

我国的工程管理服务并未实现公开招投标。另外,我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并没有建立一个强制或具有指导意见的项目管理服务的收费标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公司就必须通过关系介绍或者低价竞争的手段赢得业务。这就造成了咨询公司依靠不合理的低价来竞争业务,必然会影响到项目管理服务的质量。

因此,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商业伙伴的作用就凸显,咨询公司需要在现有的经营结构上做出创新,挖掘商业伙伴。

3.4盈利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工程管理咨询尤其是从事监理业的公司较多,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咨询公司并不能有效的估计成本与利润,很多咨询企业盲目的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模式部分,注重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从财务的角度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竞争手段,会发现企业运营中的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险,必须对盈利模式做出调整。

4. 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

4.1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咨询企业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中,更应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突破口。现在精通工程技术、法律、经济、管理以及具有丰富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咨询工程师十分缺乏。企业应当大力引进高端咨询工程师作为企业的支撑性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应注重培养市场调研人员、方案策划及评审专家、技术经济以及估算工程师、投融资管理人才等作为能满足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骨干人才。

4.2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的趋势对咨询企业来说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咨询企业参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需要具备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一系列的相关资质和能力。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首先具备相关资质,同时还要有品牌优势和实力,来赢得客户的信服,获取任务。

4.3开展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工程建设与信息化结合越来愈密切,信息化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起到了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和有效目标控制的作用。

咨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保证企业员工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满足项目进行过程中各参与人员的协同配合。其次,咨询企业应当激励员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4.4通过在共同客户目标群中挖掘商业伙伴

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宜采用合伙制公司的形式。因为咨询企业是高智力密集型企业,依靠的是高端人才尤其是尖端项目管理人才,非专业人才股东来进行公司决策不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采取合伙制公司形式,合伙公司的合伙人由工程技术专业合伙人组成,对客户而言更容易使人信服。工程咨询公司可以从没有利益冲突的、有着共同服务目标的施工方、供应商、设计方中寻求商业伙伴,快速的形成合作机制。

4.5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应从客户关系流程着手改进着手,为客户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对投资、质量和进度等进行控制,通过对项目管理过程的思考与改进,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管监合一”是将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管监合一”的模式下,监理只是咨询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之一,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强化管理职能,统筹规划,减少多头领导带来的协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管监合一”体现了咨询公司全项目周期管理的思想。项目管理咨询公司随着项目的进行提供相应的服务,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有助于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合理优化,确定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同时,“管监合一”的管理模式,与客户签订一系列的整体合同文件,有助于通过合同管理有计划地开展对客户的服务流程,并通过合同有效地进行目标控制,及时检查、反馈、纠偏,以实现客户对项目管理服务满意的目标。

5. 结语

目前,在我国工程管理咨询服务不完善的情况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应主动发出击,积极探索,从商业模式创新角度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商业模式由核心竞争力、客户关系流程、经营结构和盈利模式四个部分组成。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应主动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积极挖掘商业伙伴,扩展业务增加利润来源,通过创新,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洪. 初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的组织模式[J]. 建设监理, 2008,(6)

[2]王岩.加强工程咨询企业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J].商业经济,2011

[3]周羿.工程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服务的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李永红. 工程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5]蒋艺. 基于传媒性的服务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4

一、科学合理地设定工作目标是实施绩效目标管理的正确导向

制定工作目标应坚持实事求是,各个部门(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的潜能得到有利的调动和施展,个人与组织,局部与整体的目标就能有效推进和实现,各方面的价值也会更好地体现,并为下期任务的完成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各级工商机关在设定年度工作目标时,首先对上一年度所涉及的考核事项水平、不足,及其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对良性工作事项评估发展幅度,本着发展速度适当加快的原则,确定本年度应达到的水平:另一方面评估主观因素改善可能带来的利好,预测客观因素解决可能出现的转机,从而确定其当年工作目标。在目标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考核办法和重大工作部署,就自身的目标进行适时调整,使其既符合本机关实际,又符合上级要求,并能够被各部门(单位)和干部职工接受,保证了所设定目标的正确导向。对各部门(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目标,能量化的全部量化,无法量化的采取定性考核的办法,提炼准确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性,突出客观性。

二、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提高队伍执行能力,是实现绩效目标的关键

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决定性因素是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平度市工商局从加强文化建设入手,大力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制度,并通过实施创新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创新执行力度,为实现绩效目标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1、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凝人心聚人力。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平度工商文化建设的意见》,通过以学习培育人,以机制激励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优美环境陶冶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工商精神、“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标准、“强化素质树形象,强化执法树权威,强化服务树地位”的总体要求:培育了“严于律己,雷厉风行”的纪律作风:把握了“依法行政,文明行政,积极行政,制度治本,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明确了“五市站排头,系统争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认知自我找差距,突破自我争一流,超越自我站排头”的目标实现步骤:理清了的工作思路,熟知了“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突出亮点”的工作方法,以“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为工作动力。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强化教育培训,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围绕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成果创新,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用科学创新的观念武装头脑,使干部职工思维方式逐步实现了从点性思维、线性思维、面性思维到立体空间乃至发散性思维的转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并采取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召开座谈会、学习效果追踪回访等措施,对教育培训质量进行定向评估。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近年来,共组织业务培训班57期,参训率、合格率均达100%,优秀率62%。每月组织中层干部开展一次演讲活动,现场评分,充分调动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3、开展四型工商创建活动,激发创新热情。为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的进取心,开展了“四型工商”(责任工商、激情工商、执行工商、绩效工商)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宗旨教育、对比教育、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和推进措施,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创建活动扎实展开。在系统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强大的凝聚力,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执行意识、绩效意识明显增强,始终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对肩负事业充满热情,真正达到了“工作并快乐着”。

4、加大创新执行力度,建立工作创新长效机制。为努力实现在各个环节谋新思路、出新举措、呈新亮点,开展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水平”活动,要求机关各部门每年年初至少申报一项创新性工作,经局党委研究确定后组织实施,并定期调度督查,跟踪修订完善,使创新工作持续循环推进。近年来,先后推出了聘请社会义务“专家团”进行重大投诉公开调解、实施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办案等30多项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今。通过注册登记管理联络制、执业资格管理信用制、经纪行为合同制、经纪组织组团发展制、监管责任奖惩制、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的“五制-查处”模式,使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建立权责体系,健全绩效目标管理运行机制,是抓好落实的根本路径

绩效目标确立后,抓好绩效目标落实是目标绩效管理的根本要求。对此,各级、各部门(单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权力和责任,并由相应的管理组织来履行,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运行机制。

1、建立四级目标责任体系。市局成立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委员会,统一领导、组织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工商所(机关各部门)、综合执法队(经检中队、注册厅)、网格执法组主要负责人为本级重点工作目标第一责任人,对上一级下达的目标负总责,组织本级相关目标的组织实施和落实,并负责对下一级目标绩效的管理与定期评估和奖惩制度的兑现,从而形成了级级有责任、层层有人抓的责任体系,奠定了绩效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

2、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每周局领导就分管工作向局长办公会进行一次汇报,局办公室每月对各单位(部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度,局领导每季度组织系统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各单位(部门)的工作情况实地检查并集中讲评。在召开季讲评会议时,由局领导组织机关部门负责人对各工商所、局考核办对机关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开展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检查,并逐一进行点评,指出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行限期整改制度,在下季度整改率达不到80%的,严格追究工商所(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责任,对指导不力的机关部门追究连带责任,工商所建立了工作月讲评、周调度、日汇总工作制度。机关部门建立工作月总结、周调度制度,综合执法队(经检中队、注册厅)、

网格执法组建立了周讲评、日汇总制度,使各单位(部门)重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扎实推进。

3、建立督促指导机制。(1)实行局领导重点联系帮包工商所制度,由局领导采取现场督办、电话督办、会议督办等多种形式定期调度各工商所工作情况,尤其是帮助重点帮包工商所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2)实行局机关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基层一线实践活动制度,每月拿出固定时间、参加基层一线实践,帮助工商所、综合执法队、网格执法组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指导和帮助改进工作。(3)实行机关部门按月帮包工商所制度。局机关每个部门按职能每月重点帮包指导一个工商所,及时把业务指导和帮助送到基层,实现了局机关与基层工作的双促进、双提高。

4、建立典型带动机制。(1)实行召开现场会促重点工作落实制度。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现场会,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就某项重点工作评出一个最好所和最差所。组织工商所长先到最差所实地检查,找出差距,然后到最好工商所召开现场会,由最好的工商所介绍经验,最差的工商所汇报落后原因及下步整改措施。2007年,先后到6个工商所召开了三级绩效目标管理、食品安全、无照经营治理执法办案等工作现场会,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2)实行创建样板所制度。选出23项重点工作逐一进行样板所创建,制定出具体工作标准和要求,在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系统抓好学习推广。截至目前,先后推广了工商所三级绩效目标管理、个体户档案管理、食品安全、廉政文化建设等典型。从而以点带面,使各工商所平衡发展,齐头并进。

四、加强目标绩效管理评估,严格奖惩,是推动目标绩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加大效能督查力度。由局监察部门介入重点工作进展的效能督察,对重点工作目标推进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由监察部门进行警示谈话,并在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的向局党委提出党政纪处分意见。实施该办法以来,监察部门共牵头组织了清理整顿中介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照经营专项治理等工作的督察11次,追究有关责任人12名,实现了以纠风促工作的目标。

篇5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工商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以信用的竞争为主,只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诚信问题的重视,才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可见,诚信的主要支撑力就是信用。现如今,我国的各大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更要将诚信放置到首位。这是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另外,工商管理工作应该采用相对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不断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诚信管理的高效性也是促进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1、工商管理机构在企业信用监督方面的作用

“经济户口”工作的开展,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信誉状况进行监督,对于工商部门这是实现自己的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来说经济户口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进行日常监督的凭据以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科学划分的资料档案,这是我国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信息管理的载体。经济户口的实质是由工商部门掌握各个企业信息的资料,经济户口当中记录着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记录与在监管过程发放的各种各样文件,这当中包含了企业在注册申请时上交的注册材料、审核材料、年度报表、违规违章记录、商标注册信息以及信用评选资料等等。户口经济是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而进行企业信息的完善了,这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有效监管,这在工商管理之中,极具权威性,并且具有高度精准性,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经由经济户口,进行企业信息的全面掌握,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失信行为。

2、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缺少法律的约束力。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可以看出,信用管理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但是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法可以,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的应用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很多不足依旧存在,要想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明显缺少法律的规定和约束。

(2)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程度不够。从这一点上看,几乎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进行信用体系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部门之间沟通障碍的影响,使得信息无法得到直接的交流。长此以往,工商管理工作的协调程度就会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性。

(3)管理体系不明确。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评价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就不够完善,信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实施中并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因此,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性明显不够,而且参考标准也缺少统一性。

(4)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现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都会实现信息化。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信用管理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因此难度较大。要想实现全面的信息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3、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前面详细地评价,然后根据企业的特点来开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信用程度较高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需要对失信的企业进行惩罚。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整体互动的模式来进行,对企业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程监管,提升执法力度。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相关的工商监管工作已经制定,在实施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将法律放置到首位,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手段来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2)工商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是工商总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作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对于企业信用体系的分类上看,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来进行划分,从信誉度较强的企业一直到信誉度较差的企业。对于一些信誉度达不到标准的企业来说,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果断地撤销营业执照,强制信誉低的企业市场。

(3)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以科学的制度为标准。尽量争取地方政府的帮助,然后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程序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信用评价以及披露等。比如我国有些地区的工商分局就会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和协商,争取在自身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工作上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挂帅,集合其他的部门相关领导,分配好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具体工作责任,对信息内容、申报途径等进行详细阐述,争取从制度的方面加强,强化制度管制的约束力,使其在构建发展信用管理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4)制定统一的信息数据规划标准

企业必须在征集信息和数据等方面的工作上具备指导权,坚守效能、统一的规划发展原则,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管理中经济户口等基础作用,使得企业在信息建设中具备发展先机。企业对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是为了在运营中充分运用,因此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效能:

首先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用意识,其次是强化企业在行政监管工作上的工作效能,最后是要通过社会服务来达到社会上对信用的需求。工商部门则需要对其信用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化的完善和升级,积极开展信用的评价活动,对企业自身经营上的信用等级加以了解,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公示企业的信用和原则,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鼓励,对不良信用者予以打击,使行政监管的能力得到巩固。

此外,还要不断开拓企业在数据资料方面的查询能力,以社会服务的参照系数为准,在监督环境下诚信经营。可以说工商的信用管理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资料越多,那么对管理过程的开展就越有效。

4、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信用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的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管理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以完善,使信用体系发挥最大的功效,对社会、对企业、对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提出的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敏.试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的工商管理运用[J].现代商业,2013,11(23):46.

[2]王旭.浅谈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知识经济,2012,11(09):24-25.

[3]任瑞全.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浅析[J].前沿,2012,8(09):42.

篇6

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谁拥有人才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就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的管理重点要由过去的以管理物为重点转移到如今的以管理人为重点,加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会促使员工更好的为实现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对人才的尊重和看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管理手段的转变

我国原来采用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封闭的,这样的经济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是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多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现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积极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联系,企业要想在与各国经济联系中获取利益就要对各国信息进行精确把握,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由过去的封闭性向开放式转变,只有企业与世界接轨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要转变原来的固步自封的状态,建立科学的开放的管理系统,积极与国外企业接轨,加强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模式的转变

以前我国的企业一般都是以生产经营性的管理模式为主,但是现在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21世纪企业向资本精英型转变,因此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变,企业要建立以资本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时代的发展更加凸显了人的重要性,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工商企业管理实质就是把管理活动的动机和前提建立在员工的自我管理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因此加强工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对工商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相应的介绍。

二、工商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广泛的知识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期,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具有知识这一资源,管理者为了自己企业的生存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和科技,管理者的决策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果管理决策的失误会导致企业面临绝境,如果管理者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是在科学的分析之上那么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管理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还要有超前的眼光和科学的预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这么重要,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具备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思维,那么企业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我国工商企业起步晚因此这很大程度上与国外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工商管理者要把创新任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国际意识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与国外建立了亲密的联系,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地球村的最终实现都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与国外的联系,要认识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只有与国际舞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才能社会时展的要求。我们要让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实现自身新的发展跃。因此在与国际接触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国际意识,对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内容都有所了解,只有对国际情况做到深入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百战不殆”,因此工商管理者要具备相应国际意识,加快企业和国际的接触脚步,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迈进一大步。

(四)计算机运用能力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管理一般都实现了信息系统管理,如果管理者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机能力,那么他的管理能力将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管理人员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实现办公无纸的程度,实现办公的现代化。

篇7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抢得发展先机,需要重视科技创新,运用多种措施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内部科技创新体系。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面对着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发挥出科技创新促进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作用。此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并将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既可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还能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一、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需要抓好工商管理,结合市场实际变化情况,不断创新工商管理模式,同时从市场需求出发,尽快制定出与之相应的管理模式。对此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科技创新,除了能够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外,还会让自身内部管理模式得到完善,实现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更好的拓展市场。

(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转变工商管理模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一点能够在国内很多有科技床的工商管理案例中得到印证,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下,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处于核心地位1。对此企业应紧跟时展步伐,加强科技创新,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让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充足的动力。

(三)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通过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主要目的是盈利,而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利益,是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及技术发明逐步转化为生产力,让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内外企业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可知,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加强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以科技创新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在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企业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思想,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于科技创新认识不充分,在工商管理中缺乏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2]。对此,企业管理者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以科技创新提升工商管理水平,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增强经营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工商管理队伍

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企业公司管理人员也要重视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在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之下,如何从整体上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3。企业要深入市场展开调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岗位职能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工商管理人员知识与技能,既要完善他们的学科理论体系,还要丰富其实践经验,让工商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现代信息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培养出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工商管理队伍,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三、实例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市场很大,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需要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科技公司发展速度很快,秘诀就是做好了工商管理,并将科技创新列为了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4]。在销售过程中,以某手机科技公司为例,其采取饥饿销售模式,在同行业之中实现了自身的飞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并逐步走向国际化,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一,公司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即相信员工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员工都有做好产品的愿望;第二,从组织结构上看,公司未进行层次分级,主要包括三级,分别是7个创始人、部门leader和员工。公司内部没有轻重之分,每个员工都非常重要,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员工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关系,通过紧密的配合完成各项工作。只有公司7个首席创始人拥有职位,其他无明确的职位,都是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没有职位晋升,公司领导根据其实际表现决定工资。由于员工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员工就会更加安心的工作,不会受到工作以外事情的影响,这样无疑工作效率很高。公司采取这种无层次分级的管理模式,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在2012年815电商大战中,公司在设计、策划、开发以及供应链等环节中,总共花费了不到1天的时间,上线后微博转发量很快便超过10万次,产品销售量超过20万台。公司在销售与宣传过程中,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公司采取电商预定模式,实现了以销定产,这种销售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传统零售商无法比拟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销售成绩,与其利用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有着必然联系。“为发烧而生”是公司手机产品的设计理念,通过这种理念的驱使,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每款手机产品中,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运用了世界顶级的科技原件;第三,公司注重对产品成果的创新,这也是手机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手机产品性价比很高,与社会进步结合的非常完美,公司在工商管理中狠抓科技创新,同时采饥饿销售模式,从而实现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了脚步。公司的产品不直接面向大众消费市场,而是关注部分消费群体,让其作为广告媒介,同时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通过分析公司的做法,主要是创新了销售模式,充分反映了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5]。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者占据有利地位,需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企业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并存。企业在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在工商管理中加强科技创新,将管理模式与社会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对于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积极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成功,并逐步建立起适应自身发展的工商管理模式,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郑晓卉 单位: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关秋丽.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理念实施[J].企业研究,2013(22):26-27.

[2]王冰.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35.

篇8

关键词:管理部门;信息化道路;具体措施

1引言

国家经济想要呈现井然有序的状态就离不了标准高效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管控、带领、服务等基本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变化特别快,在这种环境之下,就更要求工商管理逐步走上信息化道路,才能更好地管控服务于国家经济和企业。本文就工商管理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性、现实问题和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

2工商管理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性

想要使国家经济跟上国家科技技术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要使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也逐步走上信息化道路。工商管理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部门,主导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才能够保证更好的管控服务于国家各个企业。但是国家企业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发展和变化速度非常快,这种环境之下就要求工商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而走上信息化道路是唯一选择。走上信息化道路对提高工商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以及组建管理团队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工商管理本身的工作就较为烦琐复杂,并且数量特别大,所以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来实现高效管理的目的。

3工商管理走上信息化道路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工商管理走上信息化发展道路过程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信息化发展的宽度和层级之间出现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在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具体过程之中没有实施严格的管控制度,强度不够。出现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信息化发展不能够顺利进行,工作受阻。并且现实工商管理工作中由于不良思想的影响还存在很多作弊现象。并且如果管控信息的强度不够,日常管控工作不到位就会使工商管理相关人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管理工作,被动性太大,并且长此以往会滋生懒惰性管理,这样不但严重制约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还会使相关管理人员丧失工作主动性。第三个问题就是在进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这也是制约工商管理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关键因素。只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切实的解决工商管理现实出现的突然问题或情况。如果在发生突然问题时找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商管理的严肃形象,降低管理效率。

4工商管理快速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具体措施

4.1更新信息化设备,促进工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工商管理工作想要快速地走上信息化道路,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信息化设备。只有保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设备足够先进才能够保证进行工商管理工作、会议、培训等的日常使用。要更新信息化设备使其满足工商管理各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式:同步更新工商管理和服务两个分部门的信息化设备,及时更新信息化设备使其处于先进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工商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促进未来工商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使用信息化的存储管理方式存储工商数据信息,使用这种先进的存储管理方式可以使工商管理的工作工序更加简单,直接操作计算机就能够轻松地管理数据信息;除了使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科学的管理数据之外,还要做好信息防护工作,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情况的出现。

4.2更新工商管理各个部门的业务体系

工商管理各个部门在逐步实行信息化运作的同时,应当及时更新各个部门的业务体系。在进行更新时应当以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现实需求为更新依据。经过科学合理的更新调整之后,可以增加消费者与工商管理部门相互联系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监管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与此同时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4.3及时合理地协调发展道路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工商管理想要更好地发展信息化管理首要目标是及时合理的协调信息化发展道路中存在的各种建设关系。第一,要及时合理的协调总体发展建设与部分发展建设的关系,使其始终处于互相约束、促进发展的关系。第二,要及时合理的协调整体应用和总体改善的关系,使工商管理的信息化道路更加顺利。第三,要及时合理的协调各项工商业务和工商管理部门的关系。在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中,应当始终以全局发展情况作为基础原则。

4.4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应用水平

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为工作人员要对经济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升,无论是在业务执行上面还是技术方面都要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所以一定要定期开展培训班,不只是关于管理技术上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工作人员不断渗透网络知识,并不断进行实践,这样才能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进行工商管理。除了技术管理知识过关之外,还要是专业人员,并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使得工商管理信息化更加规范、有效和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工商管理部门只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快速走上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进行信息化改革与发展时,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改革方式,才能够更快速地实现信息化工商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根据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商学交融”来开发、整合、精选、提炼教学内容,以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设计教学项目,以真实的岗位职责要求来设计教学任务,以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构建课程内容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社会人”的作用,将“社会人”的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课程内容的设计之中去,要针对企业岗位的需要,将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的知识纳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要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应用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学以致用

现代教学过程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整体综合体现,教学过程既要体现做事的方式方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首先,要了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其次,要清楚地描述单元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第三,要为完成本次学习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四、同学要亲自制定好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明确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步骤;第六、按学习方案或工作方案要求,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并留下工作记录。第六、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或互相检查,对达到目标的,要总结经验,对未达到目标的要分析原因,打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着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做到言传身教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主要途径。一是聘请社会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他们实战经验可以与教师理论知识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兼职,感受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运用所学为企业服务,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三是认真落实专业教师每学年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一个月的要求,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学到“真经”。四是积极开展好教研活动,教师的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最快捷的途径。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做到全过程动态考核

篇10

[关键词]新商业经济;知识员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是与具体的社会成员不可分离的,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员工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在更加有效的范围内,实现知识员工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则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知识员工不同于传统的农民、工人,而是一种具备特殊技能,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模式向着新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主力军。在发展新商业经济的同时,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在更加有效的层次上实现知识员工的管理。

一、新商业经济基本概念

新商业经济是一种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备极大生命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理解新商业经济,它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日益普及所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局势。新商业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独居特色、各国争相发展的经济模式,有必要深入研究。

(一)新商业经济的定义

新商业经济区别于传统大工厂思维禁锢下的由传统商业经济机构、企业主宰下的教条式的控制和发展,小规模化的迷茫探索,因受现实空间的限制而深囚商业经济牢笼。新商业经济革命了传统商业经济,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互联网、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为载体、所有行业的名人明星为触发点,引领当下最火爆的科技、娱乐两大经济主体,分别从人的精神层面,人所生存的环境两个方面掀起新一轮的经济狂潮。

新商业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所谓新商业经济,是指按照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具有现代知识、思想和最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能够主动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并能不断进行创新,将知识高效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经济,它是经济市场化和科技发展相结合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融合,由此形成的经济就叫新商业经济。因此,新商业经济既不同于非商业经济,也不同于商业经济,而是在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壮大的经济发展形式。

(二)新商业经济的特点

新商业经济的基本内涵中,我们可以明确的分析出,商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却不同于传统的商业经济,而是借助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充分将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面向整个市场和未来的可能市场之中。新商业经济的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也越发的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先,新商业经济是一种高科技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商业经济对于科学技术十分依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在发展上将其转化为商业利润或者通过这种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实现商业利润的增长。其次,在新商业经济中,对于网络与信息的依赖十分强势,或者说,新商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网络化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很多的商业模式中,大量的网络化与信息化,使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程序和内容必须通过网络的传播和信息化的处理才能够实现。再次,新商业经济是一种以高知识分子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方式或者模式。在新商业经济中,具备高等教育背景的企业员工,是新商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最后,新商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会面临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创新性的知识产业和产权,在合法的手段下转化为商业上的经济成果。

二、新商业经济下知识员工

(一)知识员工的定义

知识型员工《Know ledge Workers)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其实当时他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

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作为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激励他们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工作的内在报酬本身。

知识员工是一种具备了丰富知识水平,能够有效地处理科技、网络、信息等领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知识员工往往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也能够较好的处理复杂的经济发展问题,在整体上拥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的群体。

(二)新商业经济下知识员工特点

较高的个人素质。今天的知识型员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不再是仅仅出卖劳动力的机械,不仅对于专业知识,而且对于经济、管理等都有较多的认识,掌握着最新的技术。很强的自主性。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与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被动地适应设备运转相反,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自我价值实现愿望。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一般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单位或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渴望展现自我价值。

三、新商业经济下知识员工管理

(一)注重管理方式的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所不可获取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当前中国的发展和未来的中国梦实现,都离不开在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的创新。在面对新商业经济的挑战和满足更加有利的发展新商业经济的要求上,创新管理模式是有效面对新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必须加以重视。具体而言,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上可以吸收借鉴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网络信息的发展要求。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的创新,对于落后的知识员工管理方法和模式需要及时的加以变化和改善。

(二)在管理方法上重视公平正义

在新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员工大多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在基本的生活需要上都已经日益满足。在此时,知识员工可能面临的最大需求是在精神上的升华。企业中的知识员工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在此种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手段的公平和正义便显得十分重要,或者说在新商业经济的要求下,在对于知识员工的管理上需要更加注重管理方式的公平和正义问题。只要这样,才能使知识员工在新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对于社会和企业的信息,在更加美好的方式上期待着未来。

(三)注重协调知识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运用以及与此相关的要求越发的严格和重要。这也在一个侧面说明了新商业经济发展中,知识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新商业经济发展中,很多的科技成果日益的复杂,内容更加超出个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新商业经济对于知识员工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等更加具有紧迫性。在具体的管理环节和方式上,要不断突出知识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和良好关系的培养。在知识员工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时,需要管理者运用良好的方法将其有效的化解,将知识员工之间的关系维持在更为良好的状态上。

(四)加强知识员工的自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