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1

摘要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植株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介绍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定植、扣棚、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适收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草莓;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果实色泽艳丽,柔软,酸甜适度。浆果中含糖6%~12%,有机酸1.0%~1.5%,蛋白质0.4%~0.8%,每100 g果实中含维生素C 50~120 mg,比苹果和葡萄高10多倍,并含有丰富的磷、钙、铁、锌等矿物质。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树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草莓适应范围广,其栽培区普及世界各地[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草莓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

选择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前茬未栽培过草莓的田块。越冬前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病虫害发生。繁苗田选好后施足基肥,准备好排灌设施,定植前土壤施杀虫剂,以防地下害虫伤根。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果形及品质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利用其抽生的匍匐茎苗作为繁苗母株。秋季以20 cm左右的株行距假植于田间,翌年在日平均气温12 ℃以上时将母株定植于专用繁苗田,如选用组培苗或脱毒苗作为母株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设施栽培选用的壮苗标准一般为:根系发达,一级侧根25条以上;叶柄粗短,长15 cm左右,宽3 cm左右;成龄叶5~7片;新茎粗1 cm以上;苗重25~40 g/株;花芽分化早,发育好;无病虫害。

2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取宽、窄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上栽双行,行距为35~40 cm,穴距25~30 cm。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过深会影响新叶的发生,并导致新株死亡;过浅部分根系暴露,水分蒸发量大,且吸水困难也会影响成活。塑料大棚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定植,尽量选择阴雨天和傍晚栽植[3-4]。

3扣棚

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 ℃时,一般温度在5 ℃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 ℃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具体时间日光温室是在10月上中旬,保温采用3~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早扣棚,扣完棚后扣地膜;如果晚扣棚必须先扣地膜,要求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早春苗开始活动后,随即将苗破地膜掏出,将老叶全部摘掉,并用果筐编织袋将其清除至棚外,风干后统一焚烧,防止病虫滋生和蔓延。

4温湿度调控

扣棚后,12∶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 ℃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 ℃,夜间12~15 ℃,最低不能低于8 ℃。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垫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 ℃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人为调节室内温度,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 d开始现蕾,现蕾期白天温度25~28 ℃,夜间10 ℃为宜。夜温若超过13 ℃,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关键,室内白天23~25 ℃,夜间8~10 ℃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 ℃,适宜温度为13.8~20.6 ℃,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果实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 ℃,夜间6~8 ℃。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可采用滴灌等,以降低湿度;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

5花果管理

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 mg/kg赤霉素,每株喷药液5 mL,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促进生长发育。放蜂可促进授粉,在整个花期均可进行,放养量以30只/hm2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花蕾分离至一、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垫果材料。浆果采收后,割除老叶,只留刚长出的心叶,注意不要伤害生长点。把割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可喷施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6土肥水管理

保护地栽培草莓采用高垄栽植,一般不需中耕,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为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封冻水,3~5 d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覆盖(11月中下旬)。以提高地温为主要目的,宜采用透明膜;以防除杂草为主要目的,宜用黑色膜。地膜厚度一般为0.008~0.020 mm,结合中耕或秋季施有机肥时进行埋土工作,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度。

草莓生长必须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定植前进行。由于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期补肥较为不便,因此基肥最好一次施足,一般施鸡粪不少于30 t/hm2或优质厩肥不少于75 t/hm2,并可加入适量磷、钾肥等。有机肥应腐熟后均匀撒施。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速效性肥为主,掌握适氮、增磷钾的原则。一般从扣棚至显蕾,可10 d左右施1次肥,肥料以复合肥(15-15-15)为主,用量为300 kg/hm2。通常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0.3%~0.5%的磷酸二氢钾、0.1%~0.3%的硼酸、0.03%的硫酸锰、0.01%的钼酸铵、多元微肥或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根外追肥以显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最需要。喷布时间以16∶00—17∶00为宜。

育苗时和定植后需水多,应及时适量灌水;早春只要不过于干旱可适当晚灌,而且灌水不宜过大;秋末应适当控水,以防植株贪青生长,不利越冬;土壤封冻前应灌1次封冻水,以利草莓安全越冬;扣棚后土壤很容易缺水。开花前1周左右,停止浇水;开花后结合施肥浇水;果实肥大期要特别注意灌水,草莓特别适合采取滴灌,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滴灌,滴灌时切忌水浸果实,以防果实腐烂及污染。

7适时采收

草莓开花后30 d左右成熟,采收期25~30 d。进入成熟盛期,每日或隔日采收。鲜食草莓8成熟时采收,不能过熟。每次采收要全部摘净,以免延至下次采收时由于过熟造成霉烂。

8参考文献

[1] 戴萍,魏贤坤,张超,等.日光温室草莓秋冬茬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70.

[2] 陆德艳,陶勇,姚蓓.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8,26(6):69.

篇2

20*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98.8万亩。其中,水稻是我市播种面积最大的种植业,也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负有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的重任。蔬菜是我市农业产值最高的种植业,是发展最快,农民受益最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亮点。近年来,我市农作物育种技术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如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单产已突破834千克。目前,我市已选育出10个杂交粳稻品种,早籼稻及晚粳稻新品种2个;选育出瓜菜新品种15个;选育出杂交抗虫棉新品种1个。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等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市主要农作物种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育成品种市场竞争力不高。生态适应区域范围太小,大量出口创汇蔬菜良种依赖进口,育种缺乏优质专用型种质资源;二是育种手段仍以常规为主,高技术育种技术急需建立,一些关键育种技术有待突破;三是种子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种业企业。因此,充分发挥我市主要农作物育种的优势,提升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和育种水平,通过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有效地保持和发挥我市在水稻、瓜菜、棉花育种领域国内先进地位,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我市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品种和品质,提高效益、安全为中心,以实施本专项的重大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抓手,通过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机融合,选育优质高效品种,结合新品种繁育、中试(示范)、推广,进一步增强水稻、瓜菜等主要农作物产业的创新能力。为*乃至全国的粮食、瓜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瓜菜等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市种植业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跨跃发展。

2、发展目标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稻、瓜菜、棉花等品种培育持续创新能力。通过攻关,使我市的籼粳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常规水稻品种和瓜菜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获得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和发明专利;培育优质、安全、广适应性新品种8-10个,其中具有重大推广前景的品种5个,获得新品种保护3个;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5个;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一)重点研究领域和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1、水稻育种技术

籼稻、粳稻、糯稻种质资源收集,构建核心种质,有利功能基因的挖掘;理想株型及强光合生理功能晚稻、早稻、常规稻新品种定向培育技术;优质、安全亚种间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水稻褐稻虱、条纹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创制及利用技术;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技术;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2、瓜菜育种技术

芥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草莓等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分子评价技术;核心种质资源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功能型与加工专用型新品种选育技术;特异种质材料的创建与雄性不育系的开发利用技术;瓜菜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育种技术;高亲和性瓜类嫁接砧木种质资源的创制技术;草莓杂交育种技术;优质鲜食、加工草莓品种选育。

3、棉花育种技术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和鉴定评价与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技术、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抗黄萎病、抗棉铃虫筛选鉴定技术;抗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棉铃虫、棉蚜、抗干旱、盐碱及除草剂、提高棉纤维长度、强度及改善纤维柔性、细度等定向基因转化技术;三系杂交棉育种技术。

4、水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水稻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超级稻环保型栽培技术;水稻节本增效轻简精准栽培技术;抗(耐)逆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水稻持续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栽培模式;水稻两熟或多熟制持续生产关键技术;适宜机械化制种技术;确保种子纯度的繁种技术。

5、瓜菜高效安全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瓜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精准栽培技术;主要病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瓜菜专用育苗基质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主要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利用雄性不育系高效杂交制种技术;创汇蔬菜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瓜菜及砧木高效省本制繁种技术;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二)中试、示范和成果转化

1、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与产业化。

重点推广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甬优6号、甬优9号等;推广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新育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及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力争有一批新品种通过国家、省、市的审定;优质稻谷加工与大米配色技术。

2、高效、安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重点推广早籼新品种甬籼69;推广优质、安全晚粳稻新品种宁03-88,宁04-81等品种;重点推广省本高效的单季直播、机械插秧等技术;育成新品系参加省、市各级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育成能作主栽的新品种。

3、优质瓜菜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重点推广已育成的芥菜类、瓠瓜、甜瓜、豆类、茄果类等功能型、加工型新品种;瓜菜产后加工、保鲜与贮运技术;新育成品种在省内外作生态适应性试验示范。

4、棉花育种技术

重点推广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慈杂1号在浙江棉区及长江流域等适棉区种植;研究慈杂1号主要栽培因子肥料与密度构建的主要技术指标,完成高产优质低耗的配套栽培技术;选育的慈杂5号和慈杂6号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力争育成我省主栽品种。

5、主要创汇蔬菜品种国产化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已育成的刀豆、榨菜、加工甘蓝等新品种及其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创汇蔬菜品种高效制种技术;新型生物农药、性诱剂推广等。

6、优质鲜食草莓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安全栽培技术

重点推广日本引进的新品种“红颊”和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凤冠”;建立良种繁育资源圃;试验示范遮荫避雨育苗技术和示范推广专用育苗地育苗技术;示范推广土壤杀菌、草莓专用有机肥、微滴灌灌溉、蜜蜂放养、温湿度调控等多样化增效技术。

7、水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水稻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性病虫预测与控制技术试验与示范;制定水稻节本增效轻简精准栽培技术规程;抗(耐)逆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水稻持续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栽培模式试验与示范;水稻两熟或多熟制持续生产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

8、瓜菜高效安全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瓜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精准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瓜菜专用育苗基质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试验与示范;主要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与示范;创汇蔬菜国产化良种高效制种技术。

三、重点项目

根据本专项目标,未来5年,应组织实施8个重大专项。

1、安全、优质、广适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创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新材料;选育广适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种子标准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制定超级稻种子生产技术标准;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稻谷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制定超级杂交水稻稻谷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和建立超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经营体制。

预期目标:

育成适宜于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稻区不同栽培季节种植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3-5个,在省级以上区试中比对照增产15%以上,单季百亩方均产超800千克,连晚百亩方均产超700千克,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以上标准,抗1-2种主要病虫害,对穗期高温和低温的耐性达到常规稻水平,最适宜种植区域由目前的两个纬度带扩大到4个纬度带。育成组合的应用面积由目前的100万亩发展到200万亩;育成不同遗传组份、不同形态类型和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各3~4个;力争在不同遗传组份的早、中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上有重大突破。

2、安全、高效水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单季晚粳(糯)稻新品种选育;双季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特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选育;早籼专用稻新品种选育;功能型晚粳(糯)稻新品种选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各种特异性状种质资源创制。

预期目标:

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2~3个,新品种要求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或较抗稻瘟病(3~5级)、白叶枯病和褐稻虱(5级),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稻米标准3~4级;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审定;总结制定一套与新品种相配套的安全、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早晚稻新品种百亩示范基地3-5个,年推广面积5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

3、优质抗病瓜果类及瓜类砧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甜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创新;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系列优质甜瓜新组合;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选育西瓜、甜瓜和黄瓜专用嫁接砧木品种;进行整枝、嫁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配套高效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研究甜瓜及砧木高效制种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草莓加工、鲜食专用品种杂交选育技术研究;对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育的新品种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

收集甜瓜种质资源100份,并建立甜瓜种质资源圃1个;育成优质甜瓜新组合2-3个;网纹甜瓜品种要求座果容易,平均单果重1-1.5千克,网纹美观,中心糖度15%,较抗白粉病;洋香瓜选育生长前期较耐高温强光照后期耐低温的秋季专用品种;薄皮甜瓜较*海东青增产12%以上。

选育瓜类专用嫁接砧木品种1-2个;要求耐重茬,对枯萎病等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嫁接后不影响品质;新品种申请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总结配套高效生态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制订一套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建立新组合推广示范及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个,累计推广示范面积3000亩。

选育鲜食草莓新组合1-2个,要求育苗和大田栽培容易,果实圆锥形,色泽鲜红,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果皮不易破损,较耐贮运;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5克以上,产量较当前主栽品种“丰香”高10%以上;在长期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强,畸形果少;较抗(耐)炭疽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4、主要创汇蔬菜良种国产化与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收集研究小松菜、高菜和其他叶用芥菜、刀豆等种质资源;利用航天育种、杂交育种等手段,选育系列适宜加工的小松菜、高菜和刀豆新品种;制定小松菜、高菜和刀豆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分析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蔬菜品种中主要营养成分,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其营养成分和商品性状的影响;探索降低腌制高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并制定加工操作规程和技术质量标准;研究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高效制种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建立技术示范基地,进行良种推广应用。

预期目标:

育成能替代进口品种的小松菜、高菜、刀豆等加工蔬菜品种3-4个;制定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试验总结出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蔬菜品种高效制种技术;建立良种生产基地1个,面积为200亩以上,年提供蔬菜良种1万千克以上;建立创汇蔬菜示范基地2个,累计推广良种与配套技术5000亩次。

5、加工型芥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从国内外引进鉴定、评价芥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毒病的田间自然鉴定,为培育优质、抗病、丰产的芥菜新品种筛选抗源;创建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变异材料,以榨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变种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材料,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航天育种、化学诱变等手段创造及筛选变异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选育系列芥菜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制繁种技术研究和繁种基地的建立,种子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芥菜新品种(组合)无公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

收集加工型芥菜(榨菜、雪菜)种质资源150份,建立芥菜种质资源圃1个;筛选获得抗病毒病的芥菜(榨菜、雪菜)材料2-3份;育成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加工的芥菜新组合3-4个;制定芥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综合防治病毒病措施及降低腌制芥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技术体系;建立新组合推广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个,累计推广面积3000亩次。

6、地方特色蔬菜品种资源搜集、保存、创新与利用

研究内容:

搜集脆瓜、菜瓜、葫芦、黑油茼、矮抗青、茄子、豇豆等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其生物学特征特性,通过提纯复壮,保存种质资源;采用杂交育种和回交转育等手段,创造特异种质材料,选育新品种;研究适合*地区高效、生态、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和高效制种技术。

预期目标:

搜集、鉴定与纯合脆瓜、菜瓜、葫芦、黑油茼、茄子、豇豆等地方品种20个;创制高抗白粉病种质脆瓜及耐高温茄子材料各1份;选育脆瓜、菜瓜、黑油茼青菜、茄子、豇豆等新品种6个;总结制订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累计推广地方特色蔬菜新品种1万亩次。

7、设施栽培蔬菜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适宜我市设施栽培的专用甜瓜、黄瓜新品种选育;专用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优良新品种设施栽培专用育苗基质、栽培季节、肥水管理、温光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措施;设施专用蔬菜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

预期目标:

育成设施栽培专用甜瓜、黄瓜新组合各1个,要求甜瓜耐低温弱光性好,早春坐果率高,中心糖度达15%以上,较抗蔓枯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育成设施专用番茄、茄子、甜(辣)椒新品种各1个,要求番茄果实圆形,皮色鲜红,单果重15g左右,糖度8~9度,品质好,较耐贮运,甜(辣)椒果型大,单果重120g左右,果肉厚7~8mm,产量较当前主栽品种“中椒1号”提高8%以上。

8、高产、优质、低耗型棉花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征集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种质资源及亲本提纯;选育不同特色的杂交棉花新组合;创制大桃型及优质型棉花新种质;继续进行棉花抗虫育种;研究制定抗虫杂交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模式栽培技术;研究抗虫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标准。

预期目标:

通过抗虫转基因安全性评估1份;育成适宜于浙江棉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系1~2个,要求产量比对照杂交棉湘杂棉2号增产10~15%,棉花品质的主要性状比强度达到30cN/tex、纤维长度达到30mm,马克隆值达到国标;育成不同类型的棉花新品系2-3个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区域试验;力争杂交棉花品种在优质、大桃和高产类型上有所重大突破。

四、创新平台建设

为加速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海南水稻、蔬菜育种基地等一批育种与良种繁育基地。

1、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建设*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要开展水稻、蔬菜、瓜果等种质资源的调查、引进、搜集、鉴定、评价、长期保存及DNA指纹图谱研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为我市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服务。

2、*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地方瓜菜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利用等;选育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及高效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瓜菜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瓜菜产后商品处理及加工技术研究应用。

3、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整合我市在杂交粳稻育种方面的优势资源,着力建设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心开展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新材料的创制,研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选育广适应性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市农业局、市农科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和相关种业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咨询委员会,负责专项总体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制订,对专项实施的项目组织评审、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监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跟踪管理及绩效考核。项目采用课题负责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方式,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多渠道多方位加大科技投入

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主导作用,着力加大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专项的资金投入。市科技经费以及其它各类支农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涉及本专项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成果转化资金、浙江省科技厅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今后五年,在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经营能力的同时,提取一定的经费反哺科研工作,同时,设立种业发展风险基金,每年从杂交水稻种子经营收入中每公斤提取0.2元,瓜菜种子销售利润中的10%作为风险基金,提高本专项实施的风险抵御能力。

篇3

[关键词]设施草莓;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77-01

一、栽培技术

1选良种。在设施草莓的品种选择方面,最好选择花芽分化早、休眠浅、抗寒力强且优质高产的品种。现阶段应用较多的品种有丰香、春香和静香。由于草莓白花结实力强的特点,因此与1-2个授粉品种搭配会有效的提高产量。应选择脱毒苗,可提高草莓的抗病力,防止草莓苗感染病毒病,使用脱毒苗与使用普通的非脱毒苗相比,会提高产量10%-15%之间。壮苗标准是有5-6片健全的的完整叶,根茎粗1-1.5cm,须根多,呈白色,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g。

2细整地。整地工作通常在8月份进行。每亩施有机肥5t,过磷酸钙50kg,撒施后做高畦。

3适时定植。通常在8月中到9月初这段时间开始定植工作。在进行定植工作时应按照品种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确定密度。在幼苗定植前应注意将老叶、病叶、匍匐茎去除。定植后应做好灌水工作,2-3天后可再灌一次少量的水。缓苗后会进入花芽分化期,这段期间一定要做好肥水管理、控水控氮工作,防苗徒长,若要促进花芽分化,应追氮磷钾复合肥15kg。

4温、湿度

(1)保温时间。当温度在8℃左右时,应加强保温工作。过早的进行保温工作,会影响到腋花芽分化。过晚的进行保温工作会导致植株变矮,影响正常的生长与结果过程。

(2)保温初期。为避免草莓进入休眠状态可将保温初期的温度调高一些。白天应保持在28-30℃之间,一定不要高于35℃,夜间应保持在12-15℃之间,一定不要在8℃以下。这段期间的湿度应保持在85%-90%之间。

(3)开花期。在这段期间应严格的控制温、湿度。白天应保持在22-25℃,一定不可高于28℃,温度控制不好会对授粉与受精产生一定的影响。夜间温度应保持在约10℃,一定不可在8℃以下。夜间温度如在13℃以上会导致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这段期间的湿度应保持在约40%。

(4)果突膨大期至成熟期。这段期间的温度如果过高会使果实快速发育,较早就会成熟,可是相对的其果实也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价值。这段期间白天应将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应将温度保持在6-8℃之间。此时的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

5及时追肥浇水。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导致植株的负担特别大,这段期间没有做好追肥工作会出现早衰矮化的现象。此期间应进行4-5次追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10kg即可。在保温前与盖地膜前应分别浇1次浅水,以后浇水时可与追肥工作相结合进行。

6喷赤霉素。使用赤霉素会避免草莓进入休眠的状态,加强叶柄与花序的抽生。在保温后植株第2片叶展开后到现蕾前时,可根据品种的休眠期时间喷1-2次,对于休眠浅的品种可将浓度调低,反之可将浓度调高。

7辅助授粉。草莓可通过异花授粉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可采取放蜂的方式。在每棚放蜂1箱,确保每株草莓有1只以上的蜜蜂传粉即可。开花的前一周就可在早晨或傍晚时将蜂箱放置于棚内光照较好的位置,距地面高约15cm,将蜂箱出口向着阳光的方向即可。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1草莓灰霉病。防治草莓灰霉病首先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落叶,并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抑制茵核萌发。还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措施。用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菌硫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喷2-3次即可。

2草莓叶枯病。防治草莓叶枯病首先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将病老叶片清除,做好肥水管理,氮肥不应过多的施用。最好选择抗病品种,如新明星、达娜等。还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措施。初期发病时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10d后再喷1次即可。

3草莓白粉病。防治草莓白粉病应在品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抗病品种,如女嗽瑰、达赛莱克特等。同时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培育无病壮苗,对于病叶片、秧苗应及时清除。针对草莓白粉病的药物防治措施是在发现病叶后,在阴天选择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在晴天选择4%朵麦可水剂、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莓保水剂、2%农抗120等药剂进行喷施。其中朵麦可、特富灵不可过多的使用。

4蚜虫。针对蚜虫的防治方法是将老叶、杂草等及时清除,开花期前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1-2次,在采果前15d左右可停止用药。

5红蜘蛛。针对红蜘蛛的防治方法是在花序初显时,喷克螨特2500倍液防治,7d后再喷1次即可。

6线虫。针对线虫的防治方法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采用真菌与细菌进行防治,将其引入病态植株中,破坏线虫的内含物以达到杀灭线虫的作用。在定植前用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每穴0.10-0.25g,这种防治措施的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在栽植草莓前将休眠母株浸泡在温度为46-55℃之间的热水中10min左右。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用3%米乐尔颗粒剂22.5-30.0 kg/hm2在整地时撒施于种植畦。定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植株,晾干后进行栽植即可。

三、防寒保暖措施

由于我省冬季温度较为寒冷,因此在栽培时应同时做好相关的防寒措施以确保顺利越冬,此阶段也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草莓能够优质高产。

草莓是常绿性植物,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才会使其叶片常绿,确保能够继续生长、制造养分,这样一来,在早春就可快速生长、较早成熟,做到优质高产。期间可采用的防寒措施是在土壤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水结冻后采用一些腐熟马粪或柴草、麦秸、稻草、树叶等覆盖即可。其中覆盖的厚度应控制在8-15cm之间。覆盖前如遇到气温下降的情况下可覆盖塑料薄膜。

当大面积栽植草莓时,有时可能导致防寒材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灌封冻水后少量覆草,接着在草上压些土即可。当遇到经常降雪的天气时,对于积雪稳定的地区,不必采用人工防寒措施,直接在园地周围设立风障即可有效防寒。

防寒物的拆除工作应在春季开始化冻后分2次进行。首先当平均气温超过0℃时可将上层已化冻的防寒物拆除,会起到增加地温的作用。接着是在在未萌发生长前进行第二次的拆除工作,期间一定要及时将防寒物拆除,如没有及时拆除防寒物,会导致新茎受损。

篇4

关键词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结果快、营养丰富,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其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特别适合保护地栽培[1]。现将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地块与品种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土质松散、排水方便、无病虫害或少病害发生少的地块[2]。将土壤深翻25~30 cm,施优质腐熟农家肥(鸡、猪、均可)60~75 t/hm2、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可施50%辛硫磷乳油1.5 kg/hm2,拌细土450 kg施入土中。然后耙平整细,起垄,垄宽80~100 cm、高20~25 cm。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选用休眠较短、耐寒性好、果型大而整齐、产量高、口感好的早熟品种,如丰香、雪蜜、日本99、甜查理等。

2定植

一般在花芽分化开始前10~15 d定植,过早或过晚定植都不利草莓的生长,以9月上旬定植为最适宜时期。苗木要选择4~6片展开叶、根茎直径1 cm以上、单株鲜重20~35 g、根系发达的无病毒健壮苗木。在做好的垄上栽植2行,行距为30~35 cm,株距16~20 cm。选阴天或遮荫栽苗。栽苗时要定向栽植,弓背方向朝向垄沟,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提高品质。栽苗后立即浇透水。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谨防栽植过浅或过深,栽植时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使秧苗新基部与床面平齐。栽后及时浇透水;若气温过高,阳光过强,还应适当遮阳以利缓苗。苗木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初期要求土表见干见湿,做到小水勤浇,以确保苗木不能缺水,但也不宜浇水过多,对苗木生长不利;此期苗木如有死亡及时补苗。苗木长出3~5片新叶后适当控水7~10 d蹲苗,以利形成良好根系。并及时去除苗木上老叶,以节约营养。

3温度与光照调控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 ℃ [3]。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通过棚膜的温室效应、多层覆盖(棚膜和地膜覆盖)和外覆盖物(棉被或草帘等)的覆盖保温来达到。覆盖地膜邳州地区以10月上中旬为好,边盖边将苗掏出,不要损伤叶片,苗的周围用土压实,用黑色地膜为好。黑膜有吸热、保温、保水、降湿、除草、使草莓果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提高草莓品质等作用,是一项设施草莓栽培获得稳产的技术。11月底至12月上旬扣膜以及外盖物,力争温室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 ℃,夜间5 ℃以上,最低温度0 ℃以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初冬季光照不足,可采用电灯补光。补光的方法是在标准棚中布2行电线,每隔2~3 m安装1个50~70 W的白灯泡,距地面1.5~2.0 m。12月初开始补光,2月上旬结束,时间为17:00—19:00。

4花果管理

摘除匍匐茎及多余的腋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花芽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以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在现蕾时喷1次500倍的硼砂(硼砂先用高度酒溶解)。于开花期中午11:00—12:00用扇子或鸡毛掸或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及时适度疏蕾、疏花、疏果,可节约营养,促使单果重增加、果实大小均匀,以利提高产量。

5肥水管理

施肥应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每次施肥可结合浇水。施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每次施复合肥150~225 kg/hm2。棚内整个生育期需追肥5~6次。也可以用尿素、氨基酸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大棚内无法接纳降雨,温室草莓需要小水勤浇,一般冬季5~7 d需浇1次水(浇水4 h左右),春季3~5 d浇1次水,初夏高温时1~2 d浇1次水,但遇连续阴雨尽量避免浇水。有条件的大棚滴灌最好,既节约用水,又解决了大水漫灌造成的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害的弊端。

6病虫害防治

设施栽培病害主要为白粉病、灰霉病、草莓炭疽病、叶斑病等[4]。防病避开在开花期喷药,以免造成过多的畸形果。药剂防治选7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50%速克灵800倍液,或花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施40%清乐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倍液,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草莓常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要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释放丽蚜小蜂可有效控制白粉虱。化学防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1~2次即可;防治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5 000~8 000倍液喷2次,间隔7 d左右喷1次。

7适时采收

由于草莓的一个果穗中各级序果成熟期不同,因此必须分期采收,采收时间最好在晴天进行,避免在气温高的中午采收,以清晨露水干后至午间高温来到之前或傍晚转凉后采收为宜。草莓果实的果皮非常薄,果肉柔嫩,所以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同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花萼。为了保证草莓的质量、提高草莓商品价值,要分级盛放,同时搞好包装工作。

8参考文献

[1] 吉沐祥,李国平,霍恒志,等.无公害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J].上海农业科技,2008(4):74-77.

[2] 杜纪格,宋建华.草莓设施栽培果期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90-191.

篇5

论文摘要介绍了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扣棚及扣棚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草莓温室大棚栽培提供参考。

通过温室大棚栽培草莓,可以把草莓上市时间提早到春节,极大地增加农民的收入。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和培育壮苗

栽培的草莓品种应具有休眠浅、花芽分化早、采收期长、品质优、丰产、耐储存等优点。目前,适宜品种有丰香、宝交早生等。栽培时壮苗应达到叶片大而厚绿,叶柄短粗,展开叶4片以上,根茎粗1cm以上,须根多而粗白,单株在25~35g之间。

2整地和科学定植

定植前,施入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75~90m3/hm2或鸡粪45~60m3/hm2,混合氮、磷、钾复合肥750kg/hm2,肥料施入地表后要进行深翻土地,然后耙平,把地整成南北向高垄,垄距90cm,垄高30cm、垄顶宽40cm,定植前1周浇1次水。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为宜。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草莓的高效栽培。过早,温度高,导致草莓生长过旺,在覆盖前不断出蕾、开花、结果,影响产量;过晚,由于温度低,定植后缓苗慢,易结畸形果,影响产量,同时影响上市的时间。定植宜选阴天,苗尽量带土,注意把苗根部的弓背向垄外侧,根系稍向内侧,并使其伸展。栽植深度要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覆土要实,植后要浇透水。每垄种植2行,栽植密度栽12万株/hm2。

3适时扣棚

适时扣棚保温是早熟草莓栽培的关键。扣棚过早,影响花芽分化,导致减产;扣棚过晚,导致草莓休眠,发育不良,达不到早熟栽培的要求。在10月上、中旬,即霜冻到来之前,夜温降到5~8℃时进行扣棚,扣棚后随气温下降要加盖草帘,扣棚后2周,铺盖黑色地膜,不但可以保温保湿,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同时要破膜提苗,并在垄上行间打1行洞用于追肥。

4扣棚后的管理

4.1植株管理

病叶会传播病害,黄化老叶的光合作用能力很弱,同时还影响光照,易感病,均应及时摘除。植株生长过程中,一般除保留主芽外,还要保留2~3个侧芽,过多的侧芽要全部去除,以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对果实要疏花疏果,每序留5~7个果,及时去除病、虫、畸等残级果。大棚中湿度大,空气不流通,对草莓的授粉不利,但由于温度较高,适宜蜜蜂活动。因此,花期可以放蜂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4.2温度调节

扣棚至现蕾前,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2~15℃,以利于打破和抑制植株的休眠,促进营养生长。现蕾到开花前,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3~26℃,夜间8~12℃。开花和果实膨大期,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此期温度过高虽有利于果实着色和提前成熟,但易造成果实个小、品质差。果实采收期,白天控制在20~23℃,夜间6~8℃,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通过放风和揭盖草帘来调节温度。

4.3湿度调节

保温初期湿度控制在70%~80%;花期对湿度较敏感,适宜湿度为40%~50%;果实膨大期湿度为60%~70%。湿度过高易产生各种病害。因此,在整个生育期内湿度不得超过80%,一般调节湿度与调节温度相结合,多在中午前后进行。

4.4水肥管理

4.4.1浇水。一般在保温前、盖地膜前各浇1次水,以后每次追肥后都浇1次水。可以在早晨观察叶片,若发现叶缘有水滴吐出,则表示水分充足,否则需浇水。

4.4.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为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必须追施速效性肥料,可用磷、钾肥。花芽分化后10d,应追施氮肥,促进花芽发育。开花、果实膨大及采收前期要分别追施氮、磷、钾各占15%的复合肥,每次追施复合肥150kg/hm2,或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可结合浇水一起施入。

5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贯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特别在化学防治上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温室草莓病虫害发生较轻,缓苗期后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感染白粉病时,喷25%粉锈宁2000倍液;对于红蜘蛛和蚜虫,可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300~1500倍液喷雾。为防止产生畸形果和果实污染,花期和结果期不喷药,但应清除病株病叶。

篇6

关键词红颊草莓;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红颊是以章姬和幸香杂交育成,系日本最新育成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具有章姬品种长势旺、产量高、口味佳、商品性好等优点[1]。其克服了章姬果实软、易感染炭疽病的弱点,熟性较丰香略迟,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适于大棚促成栽培。红颊草莓价格高,春节前上市售价达到50元/kg,产值可达30万~45万元/hm2。该品种育苗困难,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引发炭疽病。2001年由宁波市引入试种,2002年引入慈溪市进行栽培。

1品种特性

红颊草莓株型大,植株较丰香、章姬高大,株高约28.7cm,株幅25cm左右,株型清秀。花茎粗壮直立但花茎数少,花量也较少。休眠程度较浅,花芽分化与丰香相近略偏迟;花穗大,花轴长而粗壮。果形大,平均单果重30g左右(1代顶果特大,平均重50g左右,大果重达75g以上);果实长圆锥形(1代的顶果呈短圆锥形),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品种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大棚促成栽培平均单株产量在300g以上,平均产量在27t/hm2以上。红颊草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1.8%(1代果达到14%以上),前期果与中后期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果实硬度适中,不同采摘期和不同栽培方式的平均硬度为0.21kg/cm2,耐贮运性明显优于章姬和丰香;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

2栽培技术

2.1育苗

苗圃应选择富含有机质、未种过草莓和茄果类的壤土,育苗前先进行土壤消毒[2]。母株宜选择脱毒苗或生长势强、无病虫害、品种纯的优良植株。2月中下旬,将母株苗定植在育苗地,株距80~100cm,定植5250~6750株/hm2。种时须浅栽,并注意浇透定根水。红颊草莓喜欢冷凉环境,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诱发炭疽病。遇高温干旱天气,重点要做好搭棚遮荫和灌水降地温工作,以沟灌为宜[3]。将遮阳网日盖夜揭,降低温度,最好覆盖天膜避雨,以降低湿度。另外,由于红颊发根弱,在6月底前把所有子苗人工种入土壤,帮助扎根,留苗量以60万株/hm2为宜。苗期要注重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特别是雨前和雨后宜用咪鲜胺类农药喷雾防治。育苗地选择低洼但不积水的夜潮地,有利于根系下扎及维持较低地温,育苗地要轮流选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2定植

定植前,施入有机肥30t/hm2,以腐熟的鸡粪、兔粪、羊粪为好。由于草莓所产干物质较少,有机肥料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旺长,推迟开花、减少挂果量。有机肥在翻耕时施入,同时撒入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2。种前开沟起垄,一般8m棚作畦7行(因地制宜),垄高35cm。结合慈溪市的气候特点,一般定植时间在9月中下旬,定植越早成活率越低,但上市早,结果期拉长,可提高春节前的产量。因此,要尽可能抢低温阴天提早种植[4]。定植时不再施基肥,一般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具体应根据苗体大小、土壤肥力而定。采用双行三角形种植法,窄行距在30cm左右,株距为18~25cm。带土移栽,浅栽,弓背必须朝沟,便于果实沿畦边下坠,边种边用稀薄人粪尿浇透定根水,使根与泥土紧密结合,睛天移栽要及时用喷滴管浇透水,喷水时尽量不要喷到叶片上。移栽时要用遮阳网覆盖几天,以利成活。

2.3上膜

地膜覆盖时间一般是在顶花芽现蕾时进行,尽可能在大棚上膜之前完成。地膜以黑膜为好,能降低地温,抑制杂草生长。日气温降至17℃、夜间气温降至10℃左右时上大棚膜,慈溪地区一般以11月上旬为好。当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上内棚膜,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进行。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4施肥

红颊草莓促成栽培中,生长期长,产量高,连续结果消耗养分较多。为此,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勤施、薄施追肥[5]。苗期在追肥前先用滴管浇水,过几天再用滴管追肥,以防产生肥害。结果后每月追肥1次,以高质量的挪威产复合肥为好,用滴管施入,施量在150kg/hm2左右,从而避免盐害,提高品质。

2.5放蜂授粉

草莓常因低温、昆虫活动少、棚内湿度大等原因,使花粉不易散发,从而影响授粉,产生畸形果,造成坐果率低。当草莓开花时,每棚放1箱蜜蜂,每箱蜂只放2片蜂格。棚两端通风处要围防虫网,防止蜜蜂外逃,蜂箱内要定期喂饲白糖水及花粉,白糠∶水比例为1∶1,隔5d喂1次,并请专业养蜂人员进行定期杀螨。放蜂时间从开花起至采摘结束。

2.6管理

移栽成活后,及时松土除草,遇到干旱时要沟灌河水。草莓易受盐害、肥害、药害,对除草剂反应敏感,应严禁使用除草剂。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除葡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过密叶[6]。及早疏花疏果,每一花穗以结果2~3个为宜,单果重可达35~50g,且商品性好、价值高。红颊草莓顶果优势明显,疏果有利于顶果膨大,考虑到春节前草莓价格高,疏果以轻疏为主,确保节前有2茬以上果可供采摘。

2.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蛴螬、蝼蛄、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蜗牛等。防治方法:①选择排水好的中性土壤田块建园,园内开好围、直、腰沟,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过田干;忌盐渍化严重地块种植,大棚地要及时揭膜洗盐;采用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合理密植,防止植株徒长。②及时摘除老叶、病果等。③应做好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④根据气候及时喷药,做到预防为主。在高温暴雨季节,每次暴雨前后及时施药,以控制炭疽病发生。可选喷25%凯润1500倍液、43%好力克5000倍液、75%拿敌稳3000倍液、60%百泰8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等预防,每隔7d喷1次,连续进行防治。各种药剂宜交替使用,以免使植株产生抗药性。

2.8适时采摘

红颊草莓成熟时果实深红,硬度较好,低温阶段的草莓应在完全成熟时采摘。春季气温较高时,草莓成熟较快。成熟时的果实较软,不易装箱运输,应在8~9成着色时及时采摘,切忌过熟变软时采摘。

3参考文献

[1]巩惠芳,杜正顺,张四普,等.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63-64,69.

[2]张玲.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16):28.

[3]蔡学斌.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0(9):12.

[4]孙瑞芬,林雅珍.草莓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41-42.

篇7

日光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草莓品种为丰香,该品种由日本引进,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形半开张,叶片圆而大,厚且浓绿,该品种花粉量多,花器大,耐低温能力强,在低温条件下,畸形果少,果实短圆锥形,鲜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淡红色,风味极佳。该品种高抗草莓常见的白粉病。

选用壮苗

选用生长健壮、须根多的无病幼苗。壮苗标准:四片叶以上、根茎粗1.0 cm左右,若从外地引苗,一定要做好栽前杀毒灭菌工作,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25%盐酸吗啉胍以1:0.2:1.5的比例掺均以500倍液全株喷洒,起到预防草莓丛缩病、茎基腐病、软腐病的传播及危害。定植时把植株的老叶剪掉,只留中间2~3 片叶,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整地施肥

草莓的根系发生于短缩茎,是由根状茎和新茎上产生的粗细须根组成。新生根为白色,逐渐由白色转为褐色,再转暗褐色,最后变黑色。草莓根系分布比较浅,根系的70%分布在20 cm土层,20 cm以下的土层根系分布少,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灌溉便利、土地平坦的壤土地块建造草莓种植设施,草莓定植前每667 m2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5500 kg,15-15-15硫酸钾复合肥45~50 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施用木质素菌肥,每667 m2用量为40 kg,除木质素菌肥采取条施或者定植时穴施外,其它肥料均采取撒施。

适宜定植

在鲁南或鲁西南在8月下旬定植最为适宜,定植畦南北走向,畦高23~25 cm ,宽80 cm,沟宽30 cm,定植时每畦定植两行,株距为15 cm每667 m2定植8000 株左右。选择阴雨天或者在晴天的下午定植,定植时深度适宜,定植原则:深栽不埋心,浅栽不露根。定植过深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造成草莓生长点腐烂,成活率降低,定植过浅,草莓根系外露,容易造成草莓干枯死亡。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直至幼苗成活,如遇到晴天高温天气,还用当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进行覆盖,缓苗后铺设滴管设施并用宽1.2 m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同时清除老叶、病叶以及匍匐茎,在这生长时期,采用促花膨果素1000~1200倍液全株喷洒一次,促进花芽的形成及饱满。9月中旬结合浇水第一追肥,以氮肥为主,每667 m2用硝酸铵10~15 kg,长势强的使用下限,否则选用上限,11月上旬覆盖棚膜,11月中旬覆盖草苫保温。

日光温室草莓开花结果期正赶上低温季节,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大,草莓花粉不易飞散,造成授粉不良而产生畸形果,商品性降低,采用在日光温室内放置蜜蜂辅助授粉,是减少畸形果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钙、镁,硼、锌、铁、锰、铜、硫等草莓对这些中微量元素虽需求量少,但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同样有重要作用。使用时要根据草莓的外部形态,正确诊断所缺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如缺钙,草莓上部叶片皱缩,颜色深,缺镁草莓叶的叶脉间出现暗褐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缺硼早期缺硼幼叶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黄色,生长点受伤害,根短期,色暗。缺铁新出叶叶肉绿变黄,没有光泽,但叶脉及脉的边缘仍为绿色,叶片变小变薄。中微量元素使用,一定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肥害。

草莓现蕾开花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肥,在追肥的过程中,切忌使用含氯以及高含中微量元素的肥料,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肥害,甚至出现死棵现象。

病虫害防治

草莓整个生长发育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丛缩病、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在草莓开花期间及时进行病株检查,发现上部叶片皱缩、颜色呈现暗黑色的应当及早拔出,带出田园远距离销毁或者就地深埋。叶面喷施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300倍液,3 天1 次连喷2~3 次。采用50%乙霉威WP600倍液;25%腐霉福美双WP500倍液;20%嘧霉胺SC800液交替喷雾,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斑病与白粉病防治用药20%苯醚甲环唑EW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EW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采取晚上药剂熏杀的方法,熏杀前一定要将蜜蜂搬离冬暖棚。在病虫害防治前,所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一定仔细阅读使用说明,避免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杀菌剂。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的选择

选用耐高温的番茄品种如:朝研219、粉丽达、丽美等。

育苗

3月上旬采用阳畦育苗,根据气温确定是否加盖草苫,苗床土一定要使用3 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或者近5 年没有喷洒过除草剂的大田土为宜,苗床每667 m2施15-15-15硫酸钾复合肥50 g,商品有机肥100 g,木质素菌肥2 kg整平,作宽1.2 m的平畦, 地下害虫多的年份加入阿维菌素适量。播种前将种子放在55 ℃的温水里烫种,边烫边搅拌,水温降到32 ℃浸种8 h,在温度为28~30 ℃阴暗环境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的傍晚用25 ℃以上的温水淘洗1 次,50%种子露白后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播种, 播后种子上覆土深度为0.8~1 cm,用50% 福美双WP500倍液苗床喷雾,预防 苗期常见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及危害,苗床上覆盖上塑料薄膜。播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33 ℃,夜晚不低于18 ℃,幼苗3~4 片真叶分苗,6~7 片叶定植,分苗以及定植前4 天一定要进行炼苗处理。

定植

鲁南、鲁西南地区,一般在5月1日前后定植,方法在高畦草莓植株之间以35~38 cm挖穴定植,定植时穴施木质素菌肥,每穴20 g左右,定植后浇活棵水,并用细土封实定植穴。

定植后的管理

草莓与番茄共生期一般年份20~30 天,为防止番茄徒长,应当控制浇水次数以及浇水量,同时及时清除草莓的老叶病叶以及采摘后的花柄,确保田间的通透性。最后一茬草莓采摘后,选择晴天的中午拔除,拔除靠近番茄植株的草莓时,要防止带出番茄根系,随着拔除草莓植株,每667 m2追施15-15-15硫酸钾复合肥75 kg、商品有机肥80 kg,浇大水1 次,植株长到25 cm左右时,采取吊绳引蔓上架的方式。开花坐果后,每隔7 天浇一次水。番茄采取单杆整枝,留4 穗果打顶,第一穗、第五穗留3 个,第二穗、第三穗均留4 个果实。各穗果膨大时一定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肥以富含钾的冲施肥为主。授粉可采取用防落素点花或者利用蜜蜂授粉的方式防止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及时摘除畸形果、裂果、豆果以及老叶、病叶,远距离销毁或就近深埋。

病虫害防治

篇8

关键词 草莓;甜瓜;立体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2;S6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093-02

立体栽培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模式。采用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是在早春季节草莓垄间定植甜瓜,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种植方式。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草莓栽培技术

1.1 育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营养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一般育苗营养土采用60%园土、40%腐熟厩肥混合配制,再在每1 m3土中加入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500 g、50%多菌灵500 g混合均匀装钵或直接施于苗床栽种;草莓移植后需浇水保墒﹑缓苗、遮阳降温。苗期一般不浇水,以避免地膜烧苗,若苗床过干可用喷壶向苗床上洒水。

1.2 定植

为争取早上市,草莓大棚移栽的时间应在9月上中旬。草莓园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通气良好的砂质或壤质土壤。定植前对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施腐熟厩肥75 t/hm2、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然后做畦,一般畦宽1 m,畦沟深25 cm。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植2行,行距25 cm,穴距20 cm,栽植18万株/hm2左右;及时浇定植水。扣棚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1]。

1.3 栽后管理

1.3.1 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不要超过30 ℃,晚上以7 ℃为宜。初花期保持25 ℃,成花期掌握在23 ℃。棚温低于5 ℃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保温。到翌年春季气温明显回升时可加大通风,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1.3.2 肥水管理。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期控制在60%为宜。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料溶于水中配成1 000倍液施用。第2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长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施硫酸钾75 kg/hm2左右。另外,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加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株施尿素0.1~0.2 kg,补充果实生长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2]。

1.4 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清洁土壤、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要注意开花前后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也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1.5 适时采收

大棚栽培草莓,一般春节前就可采摘,草莓果实软嫩不耐储存运输,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采摘一般在8:00—10:00或16:00—18:00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3]。

2 甜瓜栽培技术

2.1 育苗

要播种的种子需要经过消毒、浸种、催芽处理。通常用0.1%高锰酸钾浸种2~4 h,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30 min均可,捞出用清水洗净后浸种4~6 h,把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 ℃条件下进行催芽。当80%幼芽露出时即可播种。播种前3~4 d要配制好苗床土,营养土配制同草莓育苗,苗床要浇足底墒水。播种选择晴天进行,每钵播1~2粒种子,上面覆盖床土1 cm,播完后盖膜保温保湿。苗期一般不需施肥浇水,若苗床过干可用喷壶向苗床上洒水。

2.2 定植

甜瓜苗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草莓垄间,株距50 cm。定植时在穴内加入适量的土壤杀菌剂和磷钾肥,每穴2株瓜苗,浇足缓苗水。

2.3 栽后管理

2.3.1 整枝。甜瓜可吊蔓种植,也可爬地栽培,套作一般采用吊蔓栽培。吊蔓可在主蔓6~7叶时进行;随瓜蔓延长及时整枝。一般把靠近根部的子蔓去掉,在8~12节选留3~4条子蔓坐瓜。每条子蔓最好能结5~6个瓜,如果子蔓坐的瓜少或坐不住,需要留孙蔓结瓜。其余侧蔓要去掉,瓜坐住后留2片叶摘心。

2.3.2 温度管理。甜瓜为喜温作物,每个生育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定植后,前期要保持25~35 ℃,花期25 ℃,果实成熟期最适宜温度为30 ℃。果实膨大期要维持10 ℃以上的昼夜温差,以利于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甜瓜在温度下降到13 ℃时停止生长,10 ℃就会完全停止生长,7.4 ℃时就会发生冷害。因此,一定要做好控温措施[4-5]。

2.3.3 肥水管理。甜瓜生长季需肥量很大,除施足底肥外,还要进行追肥。磷钾肥能提高甜瓜品质,幼果膨大期随水冲施纯N 30 kg/hm2,以后每茬瓜坐住后施纯N 30 kg/hm2、K2O 30 kg/hm2,也可每隔1周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1次。坐果前土壤水分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膨大前期水分不宜过多,以防徒长和落花。头茬瓜收前10 d停止浇水,采收后恢复肥水。

2.4 病虫害防治

甜瓜抗病性强,管理得当一般不会造成大的病虫危害;一般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除以培育壮苗、合理控温、控制湿度提前预防外,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对真菌性病害可使用粉锈宁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倍液等,每7~8 d喷1次,连续喷施3~5次,可得到有效防治。对主要虫害可用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施防治。对于地蛆等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48%地蛆灵拌种或灌根防治。

2.5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果实品质好坏的关键,采收过早口感不好,采收过迟会形成裂瓜,影响品相和运输。一般根据市场及运途远近确定采收适期。如在当地销售,成熟度达到9成以上时采收;长途运销,成熟度在8成时采收。采收时应留3~4 cm的果柄,以利于储存和运输。

3 参考文献

[1] 林金秀,庄卫东,郑金水,等.优质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7):26-28,64.

[2] 赵玉涛.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06,112.

[3] 郑振军.温室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6):39.

篇9

关键词 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15-01

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应选择环境状况符合NY/T393规定的地块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并采用无污染的地下水灌溉;且所使用的肥料、农药严格按照NY/T394标准供应[1]。现将绿色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

日光温室大棚栽培甜瓜一般于12月上旬育苗,1月上旬定植;7月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9月下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播种提前30 d左右。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甜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适合市场需求、成熟早、品质优、高产、抗病的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60 ℃水中,搅拌使水温降至约30 ℃浸种3~5 h。然后消毒,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清水洗净,在28~30 ℃条件下,用湿布包好催芽[2]。

3 播种育苗

冬季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育苗。用腐熟圈肥40%和肥沃田土60%过筛混合,加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m3、磷酸二铵2 kg/m3、尿素0.5 kg/m3、硫酸钾0.5 kg/m3,制成营养土。播种前4~5 d,营养钵浇透水,然后覆盖地膜,加盖小拱棚。当地温稳定在15 ℃以上时播种,播后覆土厚1.0~1.5 cm[3]。第1片真叶展开后,喷洒1遍72.2%霜霉威水剂1 000倍液等杀菌剂。定植前,苗床喷1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出苗前,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2 ℃,夜间17~20 ℃;出苗后白天降到22~25 ℃,夜间15~17 ℃。苗期地温保持20~25 ℃。

4 整地定植

深翻细耙整地,浇水造墒,结合整地施用腐熟畜禽粪便30 t/hm2、腐熟的圈肥37.5~45.0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900 kg/hm2。按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60~70 cm做成马鞍形垄,垄高15~25 cm。于垄底施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2.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4]。温室内10 cm地温稳定在15 ℃以上定植。在垄上开沟浇水,按株距定植,小果型品种栽植3万株/hm2左右,大果型品种栽植2.55万~2.70万株/hm2,定植后覆土,然后覆盖地膜。同时,定植后保持13 ℃以上的昼夜温差[5]。

5 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伸蔓前,控制浇水。到伸蔓期,追施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尿素225 kg/hm2,随即浇水。定瓜后,可追施磷酸二铵300~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随水冲施。多层留瓜时在上层瓜膨大期再追施1次肥料,施硫酸钾225~300 kg/hm2、磷酸二铵150~225 kg/hm2。生长期内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6]。

6 植株管理

单蔓整枝,当瓜秧长到30 cm时用绳牵引瓜秧。同时在顶部可留1~2个侧枝,主蔓在27节左右打顶,选择晴天进行打杈。打杈后,为预防蔓枯病等病害,可喷1次27.65%恶唑菌酮·硅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

7 花果管理

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主蔓第12~17节开始留子蔓结瓜。在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用当天开放的雄花于9:00—11:00给雌花授粉。适时定瓜,一般留瓜1~2个/株。及时吊瓜,一般在幼瓜约250 g时进行[8]。

8 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上,防治立枯病用5%井冈霉素1 000倍液浇灌苗床;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可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化学防治上,防治白粉病用45%百菌清烟剂3.75 kg/hm2熏烟;防治灰霉病可选用6.5%乙霉威·硫菌灵粉尘剂15 kg/hm2喷粉;防治细菌性叶枯病选用50%琥胶肥酸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蔓枯病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疫病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于初期用1.5%植病灵600倍液喷雾。物理防治上,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可悬挂450~600片/hm2;通风口处增设防虫网,以40目防虫网为宜。

9 适时采收

绿色甜瓜宜在清晨进行采收,采后存放在阴凉场所。

10 参考文献

[1] 胡玉珍,邵红梅,张海燕,等.早春大棚甜瓜接茬秋延后番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14,121.

[2] 袁培祥,陈强建,王志红,等.厚皮网纹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7):97-98.

[3]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等.大棚草莓套种海蜜甜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55-56,64.

[4] 梁莉,李荣富,张来生,等.内蒙古中、西部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6,21(S3):126-128.

[5] 张宝山,李茂军.日本安路丝网纹甜瓜大棚秋冬茬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7):45.

[6] 林多,黄丹枫,杨延杰,等.钾素水平对网纹甜瓜矿质元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6):1-4.

篇10

光温室是一种保护地设施,其膜外能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效果远远高于塑料大棚,所以在日光温室种植草莓可以进行半促成栽培和促成栽培。在东北地区的日光温室内用促成栽培方法种植草莓时,还需进行扣小拱棚、覆盖地膜等措施,经济投入太大,日常管理不便,所以东北地区一般采用半促成栽培方法种植草莓。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对朝阳市朝阳县地区的日光温室内半促成草莓栽培技术进行相关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选用优良品种

草莓日光温室内半促成栽培是利用自然界低温来打破草莓休眠,然后通过扣棚升温使草莓生长、开花、提早结果的栽培形式,所以应选择容易打破休眠,进行花芽分化的品种。草莓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品种选择的原则为果大、丰产、耐储运性强,需冷量一般在400~800 h左右,如‘宝交早生’‘弗杰尼亚’‘哈尼’‘金明星达娜’等。2013年,朝阳县又引进了日本草莓品种‘幸香’‘丹东品种’‘99’等,种植户们的反响很好。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日光温室半促成草莓丰产栽培的关键,壮苗一般是指新茎直径超过1.5 cm,具有6片以上的展开叶,根系发达,单株鲜重30 g以上,叶柄粗,叶色深,具有1~2个花序分化完成的苗株。培育壮苗需遵循以下几点:

施肥、整地、做假植床

选择肥力充足、土壤疏松、浇水方便、靠近温室的地块做假植床,每667 m2的设施用苗需133.4 m2的假植地块。

采苗假植

假植床做好后,可在7月下旬~8月初采集子苗进行假植。子苗最好从专门的繁殖圃采集,尽量不要选用成苗抽生的匍匐茎苗。为了尽快采到足够的子苗,可在假植前一年的秋天进行繁殖苗圃定植,通过适当喷施赤霉素,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促进繁殖苗圃的苗株早发、多发匍匐茎。采苗前一天晚上对繁殖苗圃浇透水,避免起苗时伤根。

假植床管理

假植后1个月内,假植床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为宜,定期去除植株的匍匐茎和老叶,并进行松土。另外还需控制浇水量,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以利于花芽分化。

施肥、整地和定植

设施草莓半促成栽培在定植前需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深翻,并施够基肥,以满足采收期的肥料供应,获得高产优质的浆果。朝阳县地区一般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优质的农家肥4000~5000 kg或酵素菌500 kg,磷酸钾复合肥50 kg,氮磷钾的比例以15:15:10为宜。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深翻时每667 m2施入3%呋喃丹药液2 kg,以防治地下害虫。深翻深度约为20~30 cm,然后做畦打垄。畦垄多为南北走向,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30~40 cm,上宽50~60 cm,下宽

70~80 cm,垄沟宽20 cm,小行距间距25~35 cm,株距13~15 cm,栽苗密度为8000~10000株/667m2。定植时应注意幼苗方向一致,根茎弓背朝向畦外。定植后需及时灌水,草莓一般会在定植缓苗后进入花芽分化期,但半促成草莓栽培不需过早进行花芽分化。所以为了延缓花芽分化,促进草莓秧苗健壮生长,缓苗后可追施1次氮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10月下旬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或者磷酸二铵10 kg,11月下旬在土壤封冻前灌1次封冻水,之后覆盖地膜防寒。

适时扣棚及扣棚后管理

在设施草莓半促成栽培生产中,确定温室内的扣棚保温时间同样重要。扣棚过早会导致草莓秧苗不能通过自然休眠阶段,虽然保温后秧苗也能开花结果,但草莓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果实个小、产量低、品质差;但如果保温过晚,则会推迟草莓果实的采收期,错过销售旺季,影响经济效益。一般东北地区的草莓半促成栽培多在11月下旬~12月下旬进行扣棚保温。

扣棚后,应立即覆盖地膜,使得地温迅速提高,避免出现生理性干旱。有条件的日光温室可以埋设滴灌管,进行滴灌。覆盖后应立即破膜提苗,防止灼伤叶片。当夜间低于5℃时,需在温室薄膜上覆盖草帘、棉被等保温材料,确保温室内草莓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

生长期管理

温湿度管理

为尽快打破草莓秧苗的休眠,促使秧苗生长,促使花蕾发育充实,扣棚后,温室内白天温度需控制在26~30℃,夜间9~10℃,维持10~14天,这期间要保证温室内处于较高湿度,防止出现主花序开花过早从而影响侧芽分化的现象;花蕾显露期温室内适宜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8~12℃,此阶段切忌高温,当温度超过28℃时,应及时对温室进行通风降温,否则会影响花粉发育,进而影响授粉受精质量;开花期温室内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3~25℃,夜间8~10℃,地温保持在18~22℃,开花期温室内需保持较低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室内湿度过大不利于花药开裂和授粉。果实膨大期温室内的适宜温度为白天18~20℃,夜间5~8℃。这段时期如果温度高,特别是晚上温度高,易出现果实成熟早,果实小等现象;而温度低,果实虽然大,但成熟期变晚,也会影响经济效益。

授粉

日光温室内通气不好,自然授粉不良。温室内放养蜜蜂能帮助温室内草莓授粉,提高坐果率,并减少畸形果数量。蜜蜂的活动温度是18~30℃,正好与温室内花期的适宜温度相近。每667 m2温室内可于西侧放置一箱蜜蜂,蜂箱的出口朝向东南空旷处,避免蜜蜂飞出时碰壁、碰柱。

人工补光和赤霉素处理

光照和赤霉素都具有打破休眠、促进生长的作用。

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一般与扣棚保温同时进行,补光分为傍晚、半夜、凌晨等几个时段,不论在哪个时段补光,光照总时数,即太阳日照时数加上补光时数需达到13 h以上。

赤霉素处理

通常在保温后3~4天喷1次赤霉素,浓度为5~10 mg/kg,每株用量5 mL,喷在植株心叶部位。使用赤霉素时应适当提高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5~30℃左右;温度低时喷施赤霉素易出现花朵数量增多,小果数量增加现象。若植株生长旺盛,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则可不用赤霉素处理。

追肥与灌水

追肥与灌水时期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植株的长势和叶色。扣棚保温前,植株生长期长,在露地管理中秧苗已经进行多次追肥与灌水,所以,生长前期对肥水管理要求不严。如果秧苗生长弱可在保温初期追施1次氮肥,促进秧苗生长。3月份以后,草莓进入开花和浆果膨大期,需要大量的肥水,这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花前喷施0.3%尿素和磷酸二铵,每隔10~15天喷施1次。花后结合灌水进行土壤施肥,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 kg。

植株管理

要定期摘除老叶、病叶、黄叶;及时疏除无效花和无效果,减少营养消耗;花序抽生后,除保留2个方位好的壮芽外,其余芽要全部掰除;花期采取人工授粉、室内放蜂等措施,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畸形果和小果数量,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

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草莓病虫害防治可通过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土壤消毒、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来预防。花果期严禁喷药,开花前可喷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和预防。

灰霉病

为防止灰霉病,温室内的草莓栽植密度不能过大,还需及时排水,避免多施氮肥。一旦发生病害用20%速克灵烟剂80~100 g/667 m2分散熏蒸,或者选用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白粉病

防治白粉病害可选用世高10%水分散性颗粒剂,每667 m2用50 g兑水喷雾,或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革腐病

革腐病是一种重要的果实病害,病害发生时应及时清除温室内的病果,注意室内通风和排水等,并在发病前喷施500倍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或克菌丹等药剂进行预防。

蚜虫、蓟马、红蜘蛛

苦参碱0.36%水剂400倍液或吡虫啉10%乳油1000倍液可防治蚜虫、蓟马,哒螨灵15乳油2300~3000倍液可防治红蜘蛛。

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