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包装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包装的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摘要 :目的 建立真核细胞表达的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为进一步研究转FasL基因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保护移植物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制备完整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转移质粒(pLO134-FasL),包装质粒(ΔNRF)及包膜蛋白质粒(VSV-G)。脂质体法将三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72h后收集病毒上清,Western-blot法检测293T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 结果 转染后的293T细胞表达FasL蛋白。 结论 成功建立重组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

关键词 :FasL;基因表达;慢病毒载体;293T细胞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three-plasmid packaging cell line of the recombinant lentiviral vector encoding rat FasL gene for eukaryotic expression to meet the requisition for deep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asL transgene on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and protecting allografts in organic transplantation.Methods The three-plasmid recombinant lentiviral vector,which was made up of the vector plasmid(pLO134-FasL),the packaging plasmid(ΔNRF)and the envelop plasmid encoding the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G glycoprotein(VSV-G),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T cells were cotransfected with the three plasmids by lipofectamine2000.After72hours of transfection,the viral supernatant was collected and the FasL protein expressed by293T cell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blot method.Result FasL protein was expressed by the cotransfected293T cells.Conclusion The three-plasmid packaging cell line system of recombinant lentiviral vector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Key words:FasL;gene expression;lentiviral vector;293T cells

基于FasL(Fas ligand)在抗移植免疫排斥中的巨大潜力和慢病毒载体在转基因研究中的诸多优点,我们将两者结合,完成了用于真核细胞表达的大鼠重组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pLO134-FasL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为获得完整病毒颗粒并提供高效的基因转移、长期稳定的基因表达及生物安全性,选用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T包装细胞建立慢病毒载体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中量DNA纯化制备试剂盒、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胎牛血清、DMEM、琼脂粉、LB琼脂购自Invitrogen公司;鼠FasL单克隆抗体为Santacruz公司产品,羊抗兔IgG-AP为Sigma公司产品;NBT.BCIP购自Promega公司,硝酸纤维膜(NC)、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购自Amresco公司;其他常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1.2 质粒与包装细胞 重组慢病毒载体转移质粒pLO134-FasL由本研究室构建并贮存;包装质粒Δ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由徐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中心徐开林教授惠赠;包装细胞293T由徐州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中心提供。

1.2 方法

1.2.1 三质粒的中量制备 分别将含有重组转移质粒pLO134-FasL、空白转移质粒pLO134、包装质粒Δ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的冻存菌接种于100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过夜培养;收集细菌沉淀后,参照中量DNA纯化制备试剂盒(Invitro-gen S.N.A.P.Midiprep Kit)说明进行质粒的纯化制备;纯化产物经紫外光栅分光仪测定各质粒浓度。

1.2.2 293T细胞转染 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293T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达70%融合时,弃培养基并以无抗无血清DMEM培养基冲洗;将20μl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加至500μl的无抗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充分振荡后快速加入重组质粒pLO134-FasL15μg、ΔNRF10μg、VSV-G5μg,静置20min移至293T细胞培养瓶中培养;4h后更换完全培养基培养,72h后收集病毒上清并贮存。同样方法作空白质粒pLO134、ΔNRF、VSV-G的293T细胞转染,用于对照。

1.2.3 Western-blot检测293T细胞FasL表达 分别收集转染慢病毒重组载体和空白载体的293T细胞,离心沉淀后作匀浆及超声破碎处理,并使蛋白变性;100V~200V、稳流130mA行SDS-PAGE凝胶电泳样品,当蓝色条带消失时半干法转移凝胶至硝酸纤维素膜(NC),40min后封闭硝酸纤维素膜并以摇床慢摇4h;冲洗后加入鼠FasL单克隆抗体,慢摇30min,4℃过夜;加入酶标羊抗兔IgG-AP,慢摇2h后进行显色处理,待显影满意立刻用清水冲洗终止反应,UVP扫描摄像。

2 结果

2.1 三质粒浓度测定 中量纯化制备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纯化产物经紫外光栅分光仪测定各质粒浓度:重组转移质粒pLO134-FasL为150mg.L,空白转移质粒pLO134为180mg.L,包装质粒ΔNRF为80mg.L,包膜蛋白质粒VSV-G为50mg.L。符合包装细胞转染要求。

2.2 293T细胞FasL表达 转染慢病毒重组载体和空白载体后的293T细胞同一条件下行Western-blot蛋白检测。电泳及显色处理后,转染重组载体的293T细胞所表达蛋白能与鼠FasL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在硝酸纤维膜上有明显的免疫印迹条带,而空白载体组条带极微弱(图1)。

图1 Western-blot检测293T细胞FasL表达(略)

3 讨论

同种异体排斥反应是制约人类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临床普遍应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抗宿主对移植物的排斥,但其价格昂贵,并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易导致感染、器官损害和肿瘤的发生,且该类药物本身对移植物亦造成伤害。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同种异体排斥反应成为移植界亟待解决的问题[1]。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FasL基因转染靶细胞以表达外源性功能蛋白FasL,籍此诱导宿主的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并可望在此方面取得突破。

Swenson等[2] 构建人重组腺病毒载体AdV-FasL并转染WF鼠肾脏,然后移植给Lewis受体鼠,免疫染色法在移植肾脏显示有效FasL表达持续2周,移植鼠肾脏平均存活时间达27.8天,而对照组仅为11.6天(P

载体系统是转FasL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由于FasL仅限于机体少数细胞低水平表达,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工具是转FasL基因治疗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合适的载体,被转染的靶细胞才能持续稳定地表达外源性功能蛋白FasL,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目前,转FasL基因的载体大多是腺病毒载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虽然能将FasL基因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实现长期表达,并在技术上容易获得,但是它只能转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靶细胞适用范围狭窄。

转贴于

本研究所采用的慢病毒载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基因转移工具,在多项研究中表现出具有转染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细胞、容载外源目的基因片断大、能够将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的染色体在体内长期表达、免疫反应小等独特优点[5~7] ,成为较为理想的转FasL基因载体,特别适用于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为目的的体内基因治疗。Ruitenberg等[8] 运用基因转移技术分别以腺病毒和慢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转入鞘内神经胶质(OEG),再将OEG移植给受体大鼠。结果发现,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OEG移植7天内表达水平较高,7天以后逐渐下降。而慢病毒载体转染的OEG表达稳定,在移植后连续4个月维持高水平。

目前,慢病毒载体经过不断改造优化,在生物安全性、病毒滴度及靶细胞嗜性范围方面均有提高,能够提供高效的基因转移和长期稳定的蛋白表达。本研究中慢病毒载体采用三质粒系统进行构建,包括转移质粒、包装质粒和包膜蛋白质粒。其中转移质粒中含有包装、逆转录及整合所需的顺式序列,保留多克隆位点,在其中插入目的基因FasL;包装质粒在CMV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病毒复制所需的全部反式激活蛋白,但不产生病毒包膜蛋白及辅助蛋白VPU;包膜蛋白质粒编码水疱性口炎病毒-G糖蛋白(VSV-G),应用VSV-G包膜的假构型慢病毒载体一方面降低病毒自我复制能力,提高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拓宽与靶细胞的亲合力,增加了载体的稳定性,能够允许通过高速离心对其进行浓缩,提高病毒滴度和活性,使真核转染成功率大为提高。

包装细胞系的建立是获得完整病毒颗粒并得以转染靶细胞的关键步骤,所获病毒滴度的高低对基因治疗成功与否尤其重要。本研究中选用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T包装细胞完成对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的包装,使其在包装过程中能反式提生病毒颗粒所需的蛋白,并且由于引入VSV-G包膜的假构型载体,极大地提高了细胞亲合性和稳定性。通过293T细胞包装,我们获得用于转染真核靶细胞的完整病毒颗粒,并且经Western-blot检测表 明转染重组慢病毒载体的293T细胞有较强的外源性FasL表达,而转染空白载体组没有表达。研究结果证实了我们成功建立大鼠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三质粒包装细胞系统,为今后在靶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转FasL基因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保护移植物的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Sachs DH.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J].Transplant Proc,1998,30(5):1627-1629.

[2] Swenson KM,Ke B,Wang T,et al.Fas ligand gene transfer to renal allografts in rats:effects on allograft survival[J].Transplantation,1998,65(2):155-160.

[3] Min WP,Gorczynski R,Huang XY,et al.Dendritic cell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express Fas ligand induce donor-specific hyporespons-iveness and prolong allograft survival[J].J Immunol,2000,164(1):161-167.

[4] Wang XH,Sun BC,Qian JM,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duce-ment of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by constructing retroviral vec-tor containing FasL gene[J].Chin J Hepatobil Surg,2002,8(5):294-296.

[5] Naldini L,Blomer U,Gage FH,et al.Efficient transfer,intgration,and sustained long-term expression of the transgene in adult rat brains injected with a lentiviral vector[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2(21):11382-11388.

[6] Kafri T,Blomer U,Peterson DA,et al.Sustained expression of gene delivered directly into liver and muscle by lentiviral vectors[J].Nat Genet,1997,17(3):314-317.

篇2

[关键词] 医疗机构;拆零药品;规范管理;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81-02

拆零药品是指为了满足临床短期用药和单剂量摆药的需要拆开包装出售的药品。将药品进行拆零销售即给患者带来了方便,也节省了药品资源。但是,拆零药品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包装被打开,反映药品信息的内容已不完整,对于此类药品的储存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药品在日常储存中易受空气、日光、微生物、以及温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药品污染,甚至发生化学反应,药品发生质变将直接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加强对拆零药品管理是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章第五节第七十条)中规定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1]。虽然拆零药品在医院中十分常见,但很多医院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1 拆零药品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管理意识不强

很多医院一直把药品的在库养护作为药品管理的重点,而对在调剂室内储存的拆零药品的管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很多医院未对拆零药品建立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拆零程序。加之对拆零环境不重视,拆零品种多,数量大,药学人员知识不够,缺乏对药物性状和功能的了解,缺乏对此类药品的养护,这必将会给使用拆零药品的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卫生环境不合格

药品最大的污染源是微生物,据资料表明[2]:医院取药处和药品分装处的空气细菌数均超过一般医院标准,调配人员、发药人员手上的细菌数,也超过规定标准。而且医院中存在各种致病细菌,如果药品被致病菌污染,患者服用后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极大的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1.3 药师操作不规范

药师对药品进行拆零时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戴帽子、手套、口罩等常见。着急时不使用专门的拆零工具,徒手取药。拆零前对调配工具不清洁,不对操作室进行紫外消毒。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造成对药品的人为污染。

1.4 拆零药品的品种多,数量大及存储不当

随着特病门诊的普及,医院门诊药房的拆零品种越来越多,分装数量也增大,为了更快捷的为患者服务,药师常在闲暇时对药品进行大量分装,分装后的药品由于储存条件有限,加之放置时间太长,药品的质量很难得以保障,容易发生吸潮,甚至发生质量变化。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吸潮后即产生碎片、潮解、粘连等现象;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剂受潮后易粘连、变形;Vc糖衣片受潮后易产生花斑变色、无光泽,霉变等现象[3]。

1.5 拆零药品缺乏详细记录,效期难以追踪

拆零药品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打开包装为裸药的。另外一种是拥有二次包装的。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拆零药品疗效,药师对药品进行拆零时要有分装记录。但管理时却常常忽略了这一步骤。由于没有详细的登记记录,拆零药品已拆出原包装,有时很难分辨出其真实“身份”,难以对其进行追踪查询,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2 拆零药品规范管理建议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严格可行的药品拆零销售管理制度,规范其操作流程。

2.1 人员资质及健康卫生要求

从事药品拆零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学知识,熟知每种药品的日常储存条件。由于药剂人员是药品的直接接触者,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因此,凡患有传染病的药剂人员不得从事药品拆零、配伍、销售等工作。同时对药品进行拆零时也要把好个人卫生观,将人为污染降到最低。此外工作人员在视力和精神方面也应达到规定标准,将配伍销售中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医院应每年安排药学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以上各项,同时建立健康档案。体检不合格者不允许从事药品拆零工作。

2.2 设置专门的调剂室

调剂室应符合相关规定,配备紫外消毒仪、冷暖空凋、温湿度计等设备。温度控制在0~30℃,相对湿度在45%~75%[4]。应有专门的拆零操作台,拆零工具要配备齐全(包括数药盘、药刀、药勺、药袋等),每次操作前对其进行清洁,确保拆零药品质量。

2.3 规范操作过程

药剂人员在对药品进行拆零分装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应穿戴工作衣帽、带上口罩及乳胶手套,绝不允许裸手操作;分装时不能几种药品同时分装,以免装混;每次分装完毕后要进行清场处理,防止药物之间交叉污染;分装完毕后要填写分装记录,记录包括药品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分装时间、分装人员等。有铝箔包装的药品,可直接剪成所需数量、不可剥出药粒,以降低污染。此类药品拆零时尽量保留药品名称、批号和有效期,以便于患者使用。

2.4 拆零药品储存

拆零药品因为失去了外包装的保护,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质量很难保证。对易吸湿、氧化的药品,使用完毕后必须拧紧瓶盖。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置棕色瓶中或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内。拆零药品应专柜存储。对于含有铝箔包装的拆零药品应在盛装药袋上贴上标签并标明其有效期;同时将原包装盒置于此药品的旁边。每种药品尽量少拆分,每次拆分以3 d量为宜,下次拆分前要将剩余药品取出,做到药品先进先出。对于一次包装的药品,如维生素类、呋塞米、螺内酯等,打开后尽量在最短时间内用完。不同批号和有效期的同种药品不能混放在一起。对需低温贮存的药品在拆零前后均不允许在常温下存放。

2.5 拆零药品养护

药品的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应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每人负责养护一定数量的品种,责任到人。养护人员应每周检查自己的养护品种,密切关注药品质量,并按规定作好记录。如发现药品发生性状改变或变质等现象,立即做撤柜处理,并组织讨论变质原因,避免此种现象再次发生。

2.6 拆零药品效期管理

药品的效期简单的说就是药品的储存期限,但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储存的温湿度条件、包装状况是否完好等对药品的效期都有很大的影响。药品包装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5]。拆除原包装的药品,根据各医院所在地气候条件、季节特点、包装和储存状况等,其有效期不应与原效期等同。此效期应短于原包装效期[6]。

3 小结

为了方便患者用药,节省医药资源,将药品进行拆零销售在医疗机构中已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拆零药品失去了原来的包装,储存条件发生改变,其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如果不加强拆零药品管理,势必给患者安全用药埋下隐患。医疗机构对药品进行拆零分装在一定层面上讲属于药品的再生产过程[7]。制定拆零药品管理制度对保障拆零药品质量尤为重要,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对此予以关注。最大限度降低药品拆零调剂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郑小梅. 当前医院拆零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海峡药学,2009,21(2):161-162.

[2] 陈朝锋,张战修,张付轩. 加强拆零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0):147-148.

[3] 吴永佩.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20.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 监督实施GSP文件汇编[S]. 2002:16.

[5] 韩敏珍. 医院药房调剂拆零药品时影响药品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药房,2005,18(22):1756-1757.

[6] 沈英,董宗福. 合理完善拆零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6):1394-1395.

篇3

【关键词】 中药材;物料;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是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是在生产中形成的。为确保药品质量必须对原料至成品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1]。中药材生产涉及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农膜、农机等数十种物料,这些物料直接或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为了规范中药材GAP生产的物料管理,确保药材的安全和有效,亟需建立一套中药材物料管理体系。笔者从事中药材基地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对这一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现总结发表,供同行参考。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对物料的采购、入库验收、储存养护、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

1.1设置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 并建立完善的职责规定及工作程序

编写部门职责时,将物料质量责任纳入部门职责中。采购人员负责质量信息搜集和全程联络,严把采购质量关;质量部门严把检验和质量监控关;生产部门做好物料的保管、发放与使用;财务部门严把考核关。全体员工自觉把物料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提高管理水平。

1.2建立完善的物料管理制度

建立物料采购、入库验收、仓储养护、发放和使用等管理制度,健全有关记录和凭证; 制定近效期药材、不合格药材和退货的管理制度。

1.3建立和健全工作记录、内部审评等制度

改善仓储条件,搞好中药材等的贮存与养护。

1.4及时对物料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进行补充或修订

由于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的更新,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物料质量有关的检验项目及控制指标、工艺技术指标、管理措施等必须及时修订,才能确保物料的有关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符合实际要求,从而对物料供应与质量进行准确、有效的管理。

2物料的采购

2.1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抓源头,保质量,供应商审计与评估是基础。对供应商的选择应分类管理,与企业已有长期合作关系且产品质量始终稳定的供应商,应作为优选对象,在资质审查符合要求后,直接开展审计评估以简化程序。供应商审计完成后编制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同时为不合格供应商建档,不得购进不合格供应商的物料。

2.2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前要询价、比价,大宗物料应投标,按计划签订合同,按合同执行采购任务。

2.3 肥料、农药、农膜等购买

原则:按需购买及时使用,尽可能减少物料的贮存量和储存时间,特别是农药和化肥,更应遵循按需购买,以“零库存”为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的规定,化肥、农药、农膜必须由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实行专营。购买化肥、农药、农膜时最好在农业“三站”购买,即在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和植保站购买[2] ,不得在无证经营或挂靠经营的单位购买。

3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包括物料的购入、入库验收、储存养护、发放与使用等程序,这些都离不开仓库管理。仓库分库或区要合理、保持通道畅通,做到合理堆放、进出有序;做到账、物、卡、证一致,避免差错的发生。

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进出验收、质量第一;

分类贮存、环境适宜;

合理分区、明确标识;

帐物一致、卡证对应;

定期盘点、杜损防积。[3]

3.1 验收

保证采购数量、品种、质量与合同一致,做到安全入库,质量第一。

采购员按合同催交,收到运单后填写收料单,一式四联,采购员自留一联,其余三联连同发票及合同副本送库房办理入库。仓管员检查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情况及凭据。物料进出仓前应严格点数或称量;质控员进行质量验收,取样送验;严格做到单据不全不收、手续不齐不入。

3.2贮存

要做到分类贮存、环境适宜。

3.2.1库房的分类与物料的分类贮存

3.2.1.1库房的分类

库房按中药材生产物料的性质可分为:农药库、肥料库、农资库、工具库、包装材料库、药材库等,每个库又可分为若干个区,如肥料库可分为:有机肥区、化肥区……药材库可分为:鲜药材区、半成品区、成品区、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应设有护栏或用红色网将不合格品全部罩住,能与其它堆垛安全隔离。

库房按环境可分为:常温库、阴凉库、冷库。

3.2.1.2物料的分类储存

物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应按其特性储存入不同的库房,分区分类管理。

农药不能与化肥、包装材料和中药材共用一个库房。农药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不同性质的农药不宜存放在一起,否则容易发生化学变化而降低效果。农药应按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等分类存放。

3.2.2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贮存要求选择合适的库房,如天冬、麦冬、海马等药材宜在阴凉库中贮存;种子等繁殖材料,尤其是无性繁殖材料,如根、芽、苗等绝大多数只能保湿短期储存。

物料在储存期间质量会发生动态变化,超过一定时期质量就会降低甚至变质不能使用,所以物料应制定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中药材种子等繁殖材料多不耐贮存,如丹参种子不宜久贮而宜随采随播。物料接近或超过有效期应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2.3物料的堆垛与标识管理

做到合理分区、合理堆垛、标识明显。

3.2.3.1物料的堆垛

做到:堆位整齐美观,便于堆放,便于清点[3]。堆垛时应保持五距,即间距不少于50cm、地距不少于10cm、墙距不少于30cm、顶距不少于30c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货垛的水平间距不少于50cm[2]。

3.2.3.2物料的标识管理

建立物料卡(库卡),在醒目位置挂或贴状态标志,明确标示物料的质量、数量等信息。如:在堆垛的醒目位置挂库卡(或库位卡)、挂或贴质量状态标志――如:待检堆垛挂黄色的待验标志牌;合格堆垛挂绿色的合格标志牌;不合格堆垛挂红色的不合格标志牌……

3.2.4建账

做到:账物一致,卡证对应。“账、物、卡、证”指的是:账――仓库物料档案;物――仓库贮存的物料;卡――明确标识于物料所在堆垛而便于存取的牌卡;证――出入库之原始凭据、质量记录等。

物料进出库应检查和核对:送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单据,按单据进出仓,每次进出仓后及时建立台账等档案,务必做到“账、物、卡、证”相一致。

3.2.5 物料的发放

发放原则:“先进先出”和“近期先出”。由需要部门填制“领料单”,领料人员凭“领料单”到仓库领料。仓管员凭“领料单”发放物料,交接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仓管员及时填写物料进出仓记录。

4物料包装的管理规定

储存物料必须包装完好整齐,标签标识齐全,不得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修补;包装容器上标的品名与产品本身一致;容器上标出的数量必须与容器内实际所装数量相符。

5物料的养护管理

因物料在存储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湿度、空气、尘土和杂物、虫害和霉变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因此应建立物料养护管理制度,对物料进行定期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自然因素对所储物料的影响。

6 中药材运输

中药材原则上应单独整车运输,需冷藏的产品应用冷库车运输。车辆在装货前应彻底清洁干净并保持干净干燥,装好货物后用帆布将整车货物盖严实,避免运输过程中遭雨淋湿、风干、虫食或被尘土污染。

7结束语

GAP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物料数量多,性能各异,管理是复杂的,为此,笔者建议学习借鉴药品GMP、三色管理及定置管理等物料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中药材GAP物料管理制度,提升GAP物料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均.药品GMP实施与认证.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

篇4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消毒供应室

一、引言

医院的感染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公共卫生的焦点,也是当代医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医院的感染不仅危害着医院的病人,也危害着广大的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消毒室作为医院控制和预防感染的中心,其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广大人员的安全。

二、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措施

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和提高相应的医疗护理质量,我院采取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就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的预防感染工作的质量好坏,取决于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效的执行。对此我们医应建立了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一系列的相应规章制度,并为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选用了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来进行工作,包括了自我控制、部门间的制约、质检员实时监测等,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出现原因,从而对措施进行调整。

A、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业务技能,规范操作规程

消毒供应室的发展向着专业化的方面进行改进。医疗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其一次性的医疗产品种类繁多,这就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可以对多种专业理论进行学习,定期对医疗理论和操作进行考核,进而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能力和技巧,并对护士的工作道德水平进行规范,养成护士可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医院患者进行相应的服务。

2.严格把关物品回收

对再生物品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是医院进行控制感染的根本基础,依据再生物品的流动循环,对其回收到发放的过程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流程。对工作流程的操作和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再生物品的质量安全和满足临床需要的要求,确保了医院的医疗安全。

回收的医院器械的消毒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大的问题。为防止回收的医疗器械在进行工作时的交叉感染,保护医疗工作者的健康安全,在回收医疗器械时必须对物品进行严格的处理,对特殊的器械进行消毒室的初步消毒,并对器械接触的病种进行注明,装入双层的黄色塑胶袋并放置于专业的密封箱进行运送。

A、重视清洗质量关

医疗器械的清洗作为消毒供应室的重要组成环节,其工作质量十分重要。依据回收器械的型号和感染程度等进行详细的分类。对于有血迹和锈迹的进行手丁处理;齿类器械需要撑开,齿部朝上等,保证器械和设备的内腔清洗的质量,避免污染物的累积。穿刺用的针头需要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压,冲压后放置于超声机清洗6rain,冲洗结束后对针孔进行棉签清擦,。严格对医疗器械进行预洗一精洗一上油一干燥。

B、严把包装质量关

包装是医疗器械在无菌情况下存储的方式。为了保证包装的质量安全,我们在包装前进行了对器械的认真检查和处理。例如对物品的清洗质量和器械的清洁度的检查等。对于包装的规范化、合理化,严格的对包装的规范进行管理,保证了包装的质量。

B、正确的灭菌方法

病菌的消毒质量和医疗护理的质量是密切关联的。所以在灭菌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正确的对灭菌器进行操作。灭菌的主要要素就是:灭菌的温度、时间和饱和的蒸汽。灭菌前应该先对灭菌器进行常规的卫生清洁和检查,在灭菌器的管道冷凝水排除完以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灭菌工作。各种型号的消毒包需要进行检查包布是否有破损,包内的器械体积是否符合规定和包外的标签是否明了等。在器械放置灭菌器内时,对器械进行合理的摆放,器械的总体积不应超过灭菌器内部空间的90%。难灭菌的包放置上部,金属类器械放置于下层,采用垂直的方法来进行放置。灭菌器拿出器械时,对包装进行检查,如果有潮湿或破损的现象,我们视为灭菌消毒无效。灭菌合格后的物品水分含量≤3%。

C、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对于合格的无菌物品,应该标明合格标志和具体灭菌时间、有效期等。一批灭菌物品在处理结束后,应该按照其流水作业号进行登记注册,记录灭菌物品的数量、型号、灭菌温度、灭菌作业时间和灭菌操作者等,归档并备份。灭菌合格后的物品应该放置于无菌间的柜内。按照物品的有效时间进行分类放置,对过期物品应该及时的处理。对于发送出去的物品,一律视为已污染物品,回收应重新消毒和灭菌。对于消毒供应室应该选用正压送风的空气净化设备,级别在十万级以上,去其他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一天2次。

3、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的医疗物品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其不仅有效的方便了医院的诊疗,也控制和预防了医院内的多种疾病传播问题。但其缺点是有可能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安全的因素,所以消毒供应室就应该加强对于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严格审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其是否证件齐全,合格后才可入库。在入库前需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生产厂家、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等进行记录,由专人进行看管和发放。定期对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检查,发现包装破损或不清洁的现象,一律不许出库。

三、小结

作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中心,消毒供应室应该提高自身的规范制度,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为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护航。本文就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不足之处,大家多多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许秀辉.供应室消毒管理的保证措施[J].中华临床现代医学杂志,2007,5(7):671.

[2]杨家芳.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及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49.

篇5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不得先上岗后体检。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3.食品经营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时组织健康年检及新上岗人员健康检查,组织每日人员晨检,督促以上“五病”人员调离。

4.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本岗位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操作。经营餐饮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后,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戴口罩。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5.严格按规范洗手。工作人员操作前、便后以及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按消毒液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6.工作人员不得留过长头发、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耳环等饰物。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穿工作服入厕及存在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行为。

7.食品经营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组织职工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加强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8.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直接从事餐饮服务工作。从业人员包括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从事食品采购、保存、加工、供餐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9.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并明细每人培训记录,以备查验。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1、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管理措施。

2、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3、按有关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制订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含新参加和临时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及职业道德培训,使每名员工均能掌握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及要求。

5、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应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7、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8、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餐饮服务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和员工奖罚制度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2、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记录,备查。

3、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4、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5、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6、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从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以及现场加工食品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

1、食品经营卫生管理要求

食品经营者应保证经营环境、设施设备、人员满足食品经营卫生要求。 食品经营者应对所经营食品安全进行承诺。 经营单位应设立食品安全控制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经营卫生管理。 食品经营者应当接受每年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 经营单位应建立与食品经营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

2、采购

应建立食品采购制度。包括供货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流程、食品验收标准等内容。应设立食品采购质量控制部门,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加工条件、卫生状况、质量管理水平、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应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等相关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案。采购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应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QS 标志。

3、运输

应建立食品运输制度。明确送货人员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对于车辆卫生、食品卫生的质量安全职责。食品运输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车厢内无不良气味、异味。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运输包装材料或容器应完整、清洁、无污染、无异味、无有毒有害物质,达到相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且应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在装卸、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避免内部食品受到机械或其他损伤。散装的食品应该具备符合安全卫生和运输要求的独立外包装。冷藏食品的运输可采用冷藏车、保温车、冷藏列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运输工具。一般情况下,允许冷藏温度接近的多种食品拼箱装运.应查验索取供应商提供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明及认证证书,并备案。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货证不符的应拒收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 应检查标识是否清楚、正确,标识不清楚的单独应存放。

4、销售

应建立食品安全销售管理制度。明确销售人员在食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责任。应有与经营食品品种、规模相适应的销售场所。营业场所应布局合理,与生活等区域分开。应有与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设施设备。食品销售有温度要求的应配备销售冷冻食品必备的冷藏库(柜)、冷冻(库)柜等设施设备。销售场所应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和消毒的设施设备。照明设备安装在食品的正上方应使用防爆型照明设备。与食品表面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应无毒、无害或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表面平滑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质制造。销售场所应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清洁,冷藏、冷冻库(柜)应当定期维护保养、清洗、清除异味,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销售冷藏、冷冻食品应按食品标签明示的温度进行控制,超出温度、湿度规定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销售的食品应分类上架摆放或垫离,不应落地码放。上架销售的食品必须严格控制在保质期内,做到先进先出,并为消费者预留合理的存放和使用期。销售预包装食品不应延长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不应拆封后重新包装或散装销售。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应以破坏性方式处理销毁,并记录。应建立食品销售台账,记录销售食品的基本情况。

5、设备与工具卫生要求

加工用设备和工具的构造应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易于检查,避免因构造原因造成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滞留于设备和工具中。 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设备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 设备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减少交叉污染。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原料加工中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宜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1、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3、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4、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5、建立加工操作设备及工具清洁制度,各岗位相关人员按规定开展清洁工作,使场所及其内部各项设施随时保持清洁。用于食品加工的设备及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进行消毒(推荐的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的清洁计划见附件5),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

6、应建立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7、品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各项设施也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8、用化学消毒的设备及工具消毒后要彻底清洗。已清洗和消毒过的设备和工具,应在保洁设施内定位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9、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及工具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10、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11、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12、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13、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14、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1、公司严禁采购下列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十一)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食品;

(十二)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2、检查预包装食品包装的标签是否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3、采购食品时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禁止采购《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禁止采购的不合格食品。

4、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货采用计算机管理,须建立电子台帐。

设立一个存放上一级批发商或厂家相关资质和台账的资料柜,按照供货商、进货时间、商品类别等不同内容,将供货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定期装订成册,落实台账管理。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4、有专门的食品库房储存食品,库房周围保证无污染源。食品贮存场所应当防止食品污染,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等设施。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他物品的存放要求。食品与非食品、原料与成品、直接入口食品与非直接入口食品应分开贮存,整齐放置,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存放隔墙、离地距离均应在10厘米以上。

5、建立入、出库食品登记制度。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先进先出。各类食品要按品种分开存放。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6、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它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7、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8、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9、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10、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废弃物处置制度

1、与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服务企业签订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经营协议。

2、安排专人负责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3、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4、禁止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5、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6、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7、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

8、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餐饮监督部门及环保部门报告。

9、发现餐饮服务环节违法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的,应第一时间向当地餐饮监督部门及环保部门举报。

10、企业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单位餐厨废弃的处置管理,并对处置行为负责。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定期检查所经营的食品中是否有不合格食品,发现不合格食品,要及时退市。对保质期不足一个月的食品,每周检查一次;对保质期不足一周的食品,每日检查一次。

设立不合格食品下架存放专区,及时将不合格食品及有关部门公告的不合格食品下架,放入专区以待处理。

设立不合格食品退市登记台帐,对不合格食品的下架日期、食品名称、规格、退市原因、处理情况等如实记录,对过期食品不得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要与上级批发商之间履行交接手续,由批发商或者生产者在退市登记台帐中填写有关内容并签字。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如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如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报告。

3、保护现场,保留样品。(立即停止销售和食用可疑食物;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操作间。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留样,以便有关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4. 负责组织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把病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5、如实反映情况(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局执法人员到达后立即提取42小时的留样并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调查;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6、事后应根据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对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篇6

1存在的问题

1.1药品配制方法不当

1.1.1对所配制的药品溶媒选择不当某些药品对输注溶媒有特殊要求,如还原型谷胱苷肽某些厂家的产品就仅限用生理盐水进行输注;而易善复则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阿霉素需要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输注,若医嘱为阿霉素用葡萄糖输注的处方,护士则常常用葡萄糖溶解配制;而吡喃阿霉素则需要用5%葡萄糖或注射用水溶解。

1.1.2药品的配制浓度也是使用环节易出差错的步骤如亚胺培南/西司他汀2g,用100ml生理盐水输注,则会导致药品不能溶解。中药制剂配制量大时,则可能在输液过程中析出,或出现变色。临床上存在着医生处方不当,护士不能有效识别及不能准确按药品说明书规定操作配制药品的状况。

1.2用陈储新难

1.2.1当抢救病人用药时,病区通常是先使用急救车中基数药品再由护士领药补充。抢救病人由于是分秒必争,致使护士往往只看安瓿上的药名、规格,而不细看药品生产批号、效期,而是顺手取用,不能保证近期先用。这样反复循环往往导致急救车中药品零乱,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不统一,甚至出现有的药品过期失效。

1.2.2不同批号、不同效期的药品混装由于价格便宜的西林瓶装的抗生素大多是50瓶为一个最小包装(盒)单位,病区药柜存在着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针剂等药品批号不同但混装在一个包装盒的情况。生产批号不同的药品,有效期也会不同,混装在一起在使用中既不能做到近期先用,也易导致不安全用药。如青霉素过敏有杂质过敏、母环过敏、侧链过敏,其中杂质过敏与生产批号、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密切相关,病人混用此类药物是非常危险的。

1.3药品离开原包装,有效期难以确定中心药房、中心摆药室在发药时,遇到领药量少于一个最小包装(盒)时,通常不将原包装盒一起发出。而通常小针剂安瓿的有效期是印在最小包装盒上,安瓿上只印有药名、规格、生产批号,这样容易致使护士忽略药品的失效期或无法确定有效期,因不同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有效期限也存在着差异。

1.4药品存放不当

1.4.1同种药品相同毫升数但不同规格的药品混装例如25mg/支与50mg/支异丙嗪注射液混装,25mg/支与50mg/支氯丙嗪注射液混装,0.5mg/支与5mg/支阿托品注射液混装。药品不同规格混装,执行医嘱时易发生用药量不准,致使达不到疗效或发生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特别是不同规格的阿托品注射液临床用途不同,阿托品注射液为M受体阻滞剂,具有松驰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平滑肌痉挛。除用于抗休克、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及有机磷中毒外,一般情况下常规一次注射用药的极量为2mg。若将医嘱为0.5mg误注射成5mg的阿托品注射液,就会发生医疗差错,给患者带来危害。因超过极量临床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语言不清、烦燥不安、心率加快、呼吸困难、易激动、神经质等[1]。

1.4.2病区积压的药品不能及时清除也是常常可见的问题,有些病区将积压药品不论批次和品种,混装贮存,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应该杜绝的用药现象。积压药品也不应随意丢弃,提倡交药剂科统一销毁。

1.4.3有特殊要求的药品未按要求贮存如400单位/瓶的胰岛素注射液按医嘱抽取相应剂量后未及时放入冰箱贮存。药品的有效期是相对的,有效期不是保险期;需特殊保存的药品有效期会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按药品性质的要求贮存,就会缩短有效期,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

2对策

2.1规范培训护士,对护士药品配制使用进行专业指导

2.1.1注射剂的配制强调“即配即用”,临床中集中配制的现象仍然是屡见不鲜,其中的关键是护士对其认识不足,不了解药物的稳定性相关知识。配制时同一注射器抽取不同药品,可导致药品浑浊变色的情况,尤其是酸碱度相差大的制剂、复方制剂、氧化性还原性药物等等,如多种维生素制剂、微量元素制剂、多巴胺、胰岛素等。对临床发现的此类问题,查明原因,对护士进行用药知识的宣讲,可以增加其按规定操作的依从性。

2.1.2随着临床药品品种的增加,尤其是中药制剂,其使用环节中需注意的问题多,而相关的教育和文献资料不能及时跟上临床的需要。及时回顾总结临床常见的错误类型,对有特殊要求和易出现差错的药品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此类差错。

2.2加强制度管理病区药品须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药品的效期,做到病区药品效期的摆放,符合近期先用的原则,近期药品要放在先用的位置上。同一包装盒内的药品应依批次、效期远近排列,使用依次拿取,用完后及时补充并调整药品存放顺序。小针剂在药品包装盒上粘贴可以更换的批号标识,以最近失效期为标识,及时更换。以确保药品在效期内使用。

2.3参与共同管理

2.3.1药师参加院质量查房,将病区药品管理列入药师质量查房工作。每周对病区药品进行检查监督,协助病区落实药品保管、使用质量管理制度。检查病区是否有过期及变质药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3.2中心药房、中心摆药室在发药品时,尽量将原包装随药品发出,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进行详细交待,告知药品在使用、贮存、保管等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2.3.3对毫升数相同但规格不同的小针剂安瓿注射液药库限定只购买一种规格(阿托品等特殊药品除外),以此降低药柜同种药品不同规格混装的机率,避免护士操作时拿错规格,导致临床用药剂量不准。

2.4选择优秀医药企业,优先小包装和效期详尽药品

2.4.1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北京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支/盒装的急救药品:如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毒毛花苷k注射液、间羟胺注射液等药品便于整包装发出,深受病区欢迎。

2.4.2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2006年生产的急救药品安瓿上已标明有效期。上述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急救药解决了药品离开原包装,有效期难以确定的困难。我们迫切希望全国的医药生产企业都能在小针剂安瓿上标明有效期,共同关注药品包装及效期问题,为医疗单位为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方便。

我们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始终将重视和管理病区药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与护士共同管理药品,制定简明扼要的管理和操作程序,规范药品应用行为,为确保病区药品质量,避免临床药品应用差错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7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215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及物品召回管理预案的实施,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应急能力。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合理基础设置管理,建立指控制度,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和素质培养,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技术本领,加强慎独责任心。结果 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管理追溯召回制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预案可循,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建立科学有效质最控制管理体系是确保无菌物品质景的重要的保障,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的全面体现。

[关健词]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03-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科室,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保障部门,只有充分保证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提高医疗护理质最对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决定性作用,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要求,对实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及召回制度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都能够预案可循,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主动处理各类问题并总结了经验积累工作上不足,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1基础设施管理

I.1建筑设施要求规范化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要规范化,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 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建筑布局应该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的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无菌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工作区域天花板、墙壁应无裂缝,不落尘,便于清洁和消毒,三个区域均要安置空气消毒器,固定时间紫外线照射2 h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拖地2次,无菌间每日空气培养一次,无菌物品的培养实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灭菌等生物监测每周1次以上,必须达到合格要求,合格率100%,无菌柜距离地面20 cm、距离天花板50 cm、距墙面5 cm。

1.2 器械设备正确使用及维护

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医疗消毒器械由医疗工程科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及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积极配合检修人员沟通协调、同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前提下定期检查各项电、气、管、线及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并妥善保管。

2建立实施质量控制管理

2.1 建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的安危,工作稍疏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医院的感染热度反应的发生,因此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2.2实施质量管理的工作时做好工作的基本

2.2.1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每月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制定细致培训计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不仅要有扎实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牢固消毒灭菌概念和基础技能,要加强掌握医院无菌知识,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岗位职责、使培训人员能够正确并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及职业安全防护的方法,是提高理论水平保证工作质量顺利完成。

2.2.2严格把好质量关 医院购入一次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灭菌,由国家批准医医疗用品,三证必须齐全,由护士长和科主任亲自进行验收,并由专业人员管理发放,签名并登记后资料保存。

2.2.3 加强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 对压力蒸汽严格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第一锅进行B-D实验,生物监测每月一次,并做好记录,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负责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严格保证各种记录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消毒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确保消毒灭菌的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2.2.4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区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实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2.5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 主要包括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无菌物品质量的供应,因此,只有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保证各个环节质量。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标准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主要有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管理制度:沟通协调制度: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监测制度:物品召回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设备保养维修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器械使用前后查对制度;下收下送制度:停水停电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制度:各区工作制度等等。

2.2.6严格把好质量关 去污区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回收物品数目,品名、按物品种类分类、清点、要求做到三查四对做好登记,清洗后的器械,进入包装间有检测员认真检查各类器械;器具性能和清洗质量,主要检查器械的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和锈斑,器械功能是否完好,关节是否灵活,螺丝的松紧度;配件的完好性;锐利器械的刃度:针器类有无钩;管腔类器械是否清洁通畅无损毁等,对尖锐或精密器械有效防护,做好安全保护套防止锐利器械刺伤,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2.2.7建立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体现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技术以扩展到消毒供应中心,WEI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内涵,使医院在工作中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促使消毒供应中心向专业化、系统化管理模式发展,医院计算机与消毒供应中心网络管理系统连接后,又为消毒供应中心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改变了由原来手工操作繁琐效率低工作程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与其他科室在局域网内共享数据搭建信息平台后为工作带来了便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8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按工作区的要求规范着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针刺、切割等意外损伤以及血液、体液、经皮肤粘膜感染的疾病应引起广泛重视,每次操作前均应戴双侧手套,在清点和污染物品时需要戴防护面罩,穿防渗漏围裙和胶鞋,防止操作时溅到了皮肤、口腔、眼内,各种设备定期保养及时维修,集中清洗,灭菌、减少噪音污染,工作间宽敞便于空气流通,必要时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降温设备,回收各种锐利器械时应注意防止刺伤,各种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利物品不能用手直接取,尽量减少直接刺伤皮肤的机会,一旦发生损伤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伤口,注射免疫制剂,报告感染科并定期跟踪检查。

2.2.9加强对无菌区储存的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存储原则,由专人负责及发放。进入无菌区时要着装整齐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在接收发放无菌包时要执行三查四对制度即存时查,放时查,发时查:对数量,对品名,对日期,对科室,灭菌后的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色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后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无菌物品存储有效期达到环境的温度,湿度规定时对使用纺织类的材料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 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7 d,使用无纺布及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无菌物品为6个月。凡发出的无菌包即使末使用也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的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和数量,保持随时供应。

2.2.10无菌物品发放管理 无菌物品存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有效性,植入及植入性的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灭菌及失效日期等,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3物品紧急召回管理

3.1建立召回物品的重要性

消毒供应中心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并登记,如果一旦科室疑似灭菌物品时,科室负责人立即与临床科室沟通,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估内容形成书面化、记录要真实,必要时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

3.2 召回制度管理的流程

①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全部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茵物品并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

②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应的监测。

③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物品合格后无卤物品方可发放。

④检查灭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各种可能性,出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紧急措施中心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此物品。

⑤对使用了生物监测物品不合格的病人建立档案进行跟踪观察。

⑥质量监测员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质量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⑦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和总结查找缺陷的原因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讨论

建立和完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当消毒供应中心物品产生不良事件时无非是设备故障和人为的失误两大主要原因。设备原因只要专业人员认真做到常规监测和维修、保护合理使用设备、尽可能使各种医疗设备使用时间延长,降低医院成本的损耗,使设备相对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人为因素,建立科学有效质量管理制度能够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当出现问题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认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因此满足临床科室的各种需求,使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

参考文献]

[1] 曹静,温丽红,陈蓉华,等.供应室质量控制及物品应急召回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62-5263.

[2] 邓素梅,陈娟.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实施中遇到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9):403.

[3] 喻船丽,朱娟,叶庆,等.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物品召回模块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16,526.

[4] 郑淑明,蒋慧红,姜友芬.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4-225,228.

[5] 冉琼玲.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77,179.

篇8

关键词:体育产品 节省资源 绿色包装 包装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物质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享受。体育锻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趋势下,体育产品的包装将受到普遍的关注,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卖产品”更要注重“卖包装”,包装对产品销量的冲击力不容忽视,产品的包装往往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好的包装设计是销售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1体育产品包装的必要性

目前,包装已成为强有力的营销手段。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消费者创造方便价值,为生产者创造促销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体育产品的包装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1)保护体育产品,便于储运。产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保护商品,体育产品一般要求耐用、结实,有效的产品包装可以起到防易碎、防变形等保护产品的作用。因此,在产品包装时,要注意对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包装的技术控制,不能还没到消费者手里已经出现破败不堪的现象,而影响产品在人们心里的可信度。

(2)形成产品包装特色,提高影响力度。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富裕是指消费者愿意为良好包装带来的方便、外观、可靠性和声望多付些钱。销售包装具有美化商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外形新颖、大方、美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但还是要应尽量降低包装成本。

2 体育产品包装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体育产品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与科学评估,这是目前市场上体育产品存在的普遍问题。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和体育产品特色,从包装的颜色、图案、图形、材料、健身内涵上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产品的实质。

(2)体育产品包装材料与产品不相适应,包装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顾客对产品的选择,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尤其是中高档产品的包装选料上更具有此特点,包装选料与产品相适应、选料适当考虑成本、顾及消费者感受等方面的原因,会使体育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增加。

(3)体育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再利用性,包装破损会使产品质量受损,还可能存在包装结实,不易打开,会包装锐利的尖角容易划破消费者皮肤等现象,都会对产品形象造成阴影;安全、便利的包装能给产品带来好的销量。

(4)缺乏体育产品包装的再利用性,包装材料一般在产品使用后都会成为多余的垃圾品,如果能够再利用这些包装,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包装成本,还可以由于包装上的文字及图案在再利用的过程中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3 体育产品包装的策略

(1)建立健全体育产品包装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缺少标准完整的有关产品包装的政策性文件,无论是包装形式、图案设计还是包装材料的后期处理,都没有统一要求及标示,没有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等从产生的源头一直到最终的处理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且对体育产品包装废弃物的规范也只是针对生产一消费一回收一再生一利用的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进行,没有对其进行全程管理。

(2)体育产品包装提倡使用再生材料。主要指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产品包装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附属产品,要是能够再利用,为消费者赢得一定的经济回报,会增加对产品的认可;但是体育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产品包装也可以随着产品一起无限次的服务于消费者,这也起到了包装的再利用,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体育产品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

(3)开发和应用体育产品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是一种新兴产业,绿色产品包装由于其成本高,还没有普遍的应用到包装业中来,但随着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包装业绿色化是必然的趋势。体育器材包装应尽可能使用循环再生材料,目前包装上大多使用的是再生纸,再生纸是以废纸回收后根据需要制成的再生性包装材料,还可以再次循环;再就是加快技术创新,研制体育器材包装新材料,开发低成本、无污染或一次性易分解材料;产品包装材料应向着低量化、薄型化的方向研制,包装材料如果是多种材质组成,使用后要易于辨认分离,方便回收再利用。

(4)建立绿色消费制度及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我国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包装的要求不是很高,当前国内没有明确的对绿色包装产业的扶持政策,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其中对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还是比较少,更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虽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要在我国推动绿色消费观念,还需在加强包装技术与材料的同时,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由于受生产技术和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传统产品包装要比绿色包装在成本上低廉许多,在市场竞争中绿色包装产品相对处于劣势状态。因此,体育产品包装要走向绿色包装,就必须建立绿色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安冬风.对发展我国绿色包装问题的思考.内蒙古统计[J],2005.05.23.

[2]刘北辰.强化环保意识发展绿色包装.节能与环保[J],2007.02.45.

[3]周斌.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包装工程[J],2011.01.20.

篇9

第一条为加强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集贸市场。

第三条集贸市场的举办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承担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市场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保证所生产、加工或经营食品的卫生安全,其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要求

第四条集贸市场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公告。卫生审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集贸市场的选址、建筑、卫生设施和设备情况;

(二)摊位布局情况;

(三)集贸市场卫生管理机构和卫生管理员情况;

(四)卫生检验设备和人员情况;

(五)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集贸市场的选址和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第六条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二)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三)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四)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第七条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的要求如下:

(一)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二)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四)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第八条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按照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的要求,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

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第九条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二)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三)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四)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条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

第十一条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第三章市场举办者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四条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第十五条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反本规范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第十六条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第十七条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一)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二)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三)是否根据本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落实

进出货台账制度;

(四)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五)食品进货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索证;

(六)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本规范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卫生要求;

(七)是否有本规范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八)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第十八条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市场举办者应负责处理涉及食品卫生问题的群众投诉,主动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进场经营者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第四章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第二十一条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第二十二条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第二十三条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第二十四条在集贸市场进行食品现场生产、加工的(包括半成品加工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地点并具备可封闭的独立场所。场所的大小应满足相应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洗涤、冷藏、消毒、加工、存放和销售所需要的面积;

(二)具备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给排水设施和洗涤、加工、冷藏和防蝇、防虫设施;

(三)加工工具及食品容器清洁卫生,食品容器存放应当设置台架,不得着地放置;

(四)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上岗,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期间不得佩带首饰、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五)使用新鲜和清洁及色、香、味正常的原材料,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和非食品用添加剂;

(六)营业场所和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每日清除污水、垃圾和污物;

(七)其他为保证食品卫生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五条生产、加工直接入口食品除符合上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制作肉、奶、蛋、鱼类或其它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熟食品的,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隔离;隔夜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再出售;

(二)散装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当有清洁外罩或覆盖物,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当清洁、无毒,防止食品污染。出售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三)具备食具清洗、消毒条件或使用一次性使用餐具;

(四)餐具和切配、盛装熟食品的刀、板和容器,在使用前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第二十六条经营鲜活产品应具备能够保持产品鲜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七条集贸市场禁止生产、加工和经营下列食品或当作食品的物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二)过期、变质、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三)使用了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或使用农药后尚未超过安全间隔期采摘的蔬菜、水果;

(四)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包括野味)以及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六)河豚鱼、野蘑菇等有毒动植物及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七)死的黄鳝、甲鱼、乌龟、河蟹、蟛蜞、鳌虾及死的贝壳类水产品以及醉制或者腌制的生食水产品;

(八)用污秽不洁或者被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容器、包装材料盛装的食品;

篇10

《Packaging Digest》杂志和可持续包装联盟(SPC)开展的可持续包装市场调查显示:过去5年,可持续包装的稳定增长是包装行业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动力。drupa2012也在大力推广绿色印刷,参展厂商通过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引进节能高效设备、采用提高成品率的技术和工艺,以及关注设备制造的碳排放问题,践行包装绿色印刷理念,赢得了包装印刷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由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主办,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绿色印刷展”展区中推出的绿色环保食品包装体验活动场面火热,人潮踊跃。体验活动中展出的绿色环保包装袋,采用绿色油墨——纯植物油基油墨印刷,现场即可盛装鲜热的爆米花,既方便又安全,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包装绿色印刷不仅有益于包装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益于环境保护,对包装印刷企业来说,也是一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好事。一方面,实施绿色印刷,使用绿色环保的原辅材料,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员工的伤害,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绿色印刷已是大势所趋,尽早实施包装绿色印刷,可以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获得经济利益。

作为第一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包装印刷企业,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很早就开始进行绿色转型,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围绕“绿色印刷、减量生产”这一主题,从包装设计绿色化、印刷工艺绿色化、印刷材料绿色化、企业文化绿色化等多个角度着手,积极响应绿色印刷的号召,践行绿色印刷发展理念,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带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产值突破17亿元大关,并先后获得了“中国包装龙头企业”等几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同样作为第一批通过

绿色印刷认证的包装印刷企业,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除了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实施绿色印刷外,还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进行产品VOC控制,积极推动包装印刷品的安全环保性能检测,在保证包装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的同时,赢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