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员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员管理细则

篇1

管理人员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月考核(占70%)二是学年末考核(占30%)。全年以10个月计。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一、学月岗位管理职责考核(70%)

1、考核形式

中心校行政人员组成考核组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计算方式:

学月岗位津贴=岗位津贴×70%×学月考核得分÷100(说明:得分在60分以下不发给学月岗位津贴。)

2、考核内容与分值:

(1)、遵守师德规范,工作认真主动,热心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10分)

(2)、大局意识强,配合校长工作,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包括临时性工作安排),团结协作,有奉献精神。(10分)

(3)、计划有落实,检查有反馈:学期初能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自己分管工作实际,村小校长能根据中心校各部门工作计划,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在计划落实过程中,做到有检查,有总结,有反馈。(查计划、记录,10分)

(4)、民主意识强,办事讲实效,能主动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及时采纳合理建议,办事讲求效益,不拖拉,不借故推脱。(民意调查一次扣一分,10分。)

(5)、以身作则,责任意识强,敢说敢做敢担。出现一次责任事故扣2—8分。(民意调查。10分)

(6)、认真将自己负责、分管的工作落实到位,坚持出满勤。(13分)

(7)、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平时检查、教师反映,一次扣一分。10分)

(8)、准时参加各种会议,无故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平时检查。10分)

(9)、带头做好行政值日工作和节假日值班活动,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理,做好每天行政值日记载,缺一次扣1分。(12分)

(10)村小校长认真管理本校各项事务;基点校校长积极带领和参与本片村小及本校的管理;中心校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带领和参与所包村小及中心校所包年级的管理;及时发现、解决、上报本校、本片、所包村小、所包年级存在的问题(5分)。

二、学年末岗位管理职责考核(30%)

1、考核形式

中心校行政人员组成考核组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计算方式:

学年末岗位津贴=岗位津贴×30%×学年末考核得分÷100

学年末考核得分结果及运用: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分-100分)、合格(70分—84分)、基本合格(60分—69分)、不合格(59分及以下)四个等级。根据考核的不同等级确定相应档次的绩效工资。(说明:考核分在60分以下不发给学年末岗位津贴。)

考核内容与分值: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无安全责任事故。(20分)

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助共进,共创和谐。(10分)

工作有创新,成绩有突破,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10分)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10分)

认真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20分)

定期不定期的盘点和维修,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校产校具进行盘点、检查,了解使用情况。(10分)

做好假期值班活动,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理。(10分)

期末认真写好工作总结,做好档案整理,假期做好校产管理。(10分)

说明:

A、在师德师风方面,本校教师有违反《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规定,校长扣除学年末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

B、学校发生一起严重责任安全事故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校长、分管领导各扣学年末岗位津贴的二分之一;学校接受上级检查,周工作不到位被通报批评的,每次校长、分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各扣学年末岗位津贴的三分之一。

三、一票否决事项

凡有下列事项之一者,管理人员考核结果直接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级。

(1)因工作不力,政令不通,造成不良影响者。

篇2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掌心对掌心搓揉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5.拇指在掌中搓揉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项】

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6sup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6sup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6sup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篇3

生态护林员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以下简称“生态护林员”)管理,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生态护林员是指在建档立卡人口范围内,由各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购买劳务,受聘参加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管护服务的人员。

第三条

享受中央和市级财政补助的生态护林员范围为国家级贫困区县(以下简称“补助区县”),即等14个贫困区县(自治县)。

第四条

建立由林业、财政、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牵头,与财政、扶贫部门密切配合,根据业务职能划分管理职责。

第五条

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生态护林员的劳务报酬。区县可结合实际,从补助资金安排部分简易装备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支出。

第二章

部门职责分工

第六条

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年度资金安排情况,结合补助区县贫困人口、贫困程度、生态资源、工作绩效等因素,按照因素法与平均法相结合的办法,会同市级财政、扶贫部门提出补助区县生态护林员年度资金分配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生态护林员选用与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统一规范组织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生态护林员数据库,做好数据汇总和信息报送;市级财政部门负责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市级扶贫部门负责生态护林员身份核实。

第七条

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县级生态护林员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开展选用和生态护林员数据库信息录入等管理工作;区县财政部门负责生态护林员资金管理工作;区县扶贫部门负责生态护林员身份审定。

第八条

乡镇林业工作站(包括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林业工作站”)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生态护林员选用(续用)、培训、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护林员管理数据库及档案,及时更新入库和上报生态护林员动态变化情况,组织生态护林员按照管护劳务协议开展业务工作,加强生态护林员日常管理。

第三章

生态护林员选用管理

第九条

生态护林员选用坚持精准自愿、公正公开、稳定持续、统一管理的原则。

第十条

选用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责任心强。

(二)列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

(三)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

尚未脱贫或者已认定脱贫但按规定仍继续享受相关扶贫政策、认真履行护林职责且符合上述条件,年度考核合格的应当予以续用。

第十一条

选用程序:

(一)公告。村两委张贴选用公告,明确选用资格条件、名额,选用程序、方式以及劳务关系,管护任务和费用,报名方式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等内容。

(二)申报。贫困人口通过村两委向林业工作站申报。

(三)审定。林业工作站组织对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定。

(四)公示。村两委将拟用的生态护林员名单进行公示,

征求村民意见。

(五)使用。经区县林业、财政、扶贫部门共同审定后,根据区县人民政府有关管理规定签订管护协议。

第十二条

生态护林员管护协议应当明确劳务关系、管护范围、职责、期限和劳务费支付、考核等内容。

第十三条

生态护林员因健康等原因不能履行管护职责的,违反协议、考核不合格的,主动要求退出的,应当按照劳务协议予以解聘。同时,按选用程序及时补选。

第四章

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

第十四条

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

(一)学习宣传林业和草原法律、法规、政策。

(二)对管护区内的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进行日常巡护,对管护区内发生的森林和草原火情、火灾、有害生物危害情况,乱砍乱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滥垦滥牧等破坏资源以及毁坏宣传碑、标志牌、界桩、界碑、围栏等管护设施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劝止并报告。

(三)做好管护协议规定的其他工作和临时交办任务。

第五章

第十五条

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可以会同区县财政部门、扶贫部门根据本细则制定具体管理制度,报送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备案。

第十六条

本细则由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负责解释。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因素

引言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想要在如此激烈的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则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比如,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是如今现代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可用资源,也是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依据企业的不同都有所不同,其采用的模式与方法都有所区别,想要形成统一的标准或管理方法难度非常大。通过笔者的研究总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选择、影响因素有三点,分别为企业战略定义因素、企业归属权与企业规模。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定义会因为个人的意见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也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定的客观性模式存在。笔者通过翻阅多篇资料文献,并通过自身相关经验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系统必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工人的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活动有着一定的管理引导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别也有许多种,其根据分析角度的不同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多种类别,笔者通过总结,认为有以下多种:管理角度分析的职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全面性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教学分析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组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内容分析的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外部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内部性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模式分析的数字性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经验性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企业在参考这些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自身所需要考虑的角度的不同,适当的调整所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如此才能使管理体系满足企业成长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中对物质、精神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也必然需要满足人才的物质、精神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定时的给予员工一定的情绪控制,时刻使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况。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多种管理原则:1、适应性原则:从业人员生产力、劳动成果相匹配,奖惩力度适当,才能使员工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使员工为了追求更大的物质或精神利益,积极主动的提升工作动力:2、时效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效性。时效性原则主要可以分为管理时间性与频率。时间性主要是指在一个应当受到鼓励或惩罚的行为发生之后,就应当立即给予鼓励或惩罚,行为发生时间与激励时间相差越短,其管理效果则越好。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行为出现的频率需要严格控制,频率不得过低也不得过高,过低、过高都会严重降低管理效果: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主要是指对员工的奖惩需要公平,保障员工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所有员工都会主观的判断激励方式是否公平,他们既会关注激励的绝对值还会关注激励的相对值,在进行比较之后去分析是否公平,对此,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公平性。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因素

2.1企业战略定义因素

企业战略定义是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且为了达成这个发展的目标,企业会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案,并覆盖在多个层面上。例如,企业的发展计划、模式、市场定位及经营观念。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企业战略定义有着一致的高度,如此才能够保障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对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需要依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做出适当的改变。

2.2企业归属权因素

企业的归属权不同,对导致所面临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环境都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为给予员工提供稳定的薪资待遇与福利,其管理制度往往受到陈旧的管理观念的影响,普遍呈现为死板的现象,并且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对于非国有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普遍都是使用外部化的管理模式。在规章制度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会随着管理经验的丰富而更加规范、有效。此外,企业会依据企业归属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员工会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对此,所有权也是影响人力资源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2.3企业规模因素

企业的规模主要是由企业的人数与企业注册资金所决定的,小规模的企业,员工人数较少,企业注册资源也相对较少,企业的内部构成也较为简单,并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漏洞也相对较多:大规模的企业,人数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企业的资金也会不断的提高,其内部的结构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求也更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当中才能有效的使用,并且合理的使用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对此,企业规模便成为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5

关键词: 班主任 管理境界 原则

班主任不是军队的教官,也不是所谓的上帝,他(她)不是一切都知道,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同时他(她)不是一切都正确,也不可能一切都正确。班主任是学生在特定学习阶段的指导者,是学生这一个阶段人生的引路人,其工作是耐人寻味而具有特殊意义的。

作为个人,特别是作为老师,而且是班主任老师,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和完善自身;只有自己的“境界”高,方可带出有一定境界的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学生。只有自己认定做人和做老师的原则,才能在原则的基础上,做好工作,培养出优秀学生。所以班主任工作,就是个全方位的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指导,没有一个的正确而得当的原则做基础,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作的方向,就可能事倍功半,劳心费神,甚至可能出力不讨好。因此,我说班主任管理有几个境界和如下原则:

一、普通境界——经验型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凭着感觉走、顺着经验来。过去班级管理的经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就是管理的先验的指南。在管理中,如果感觉好,就觉得成功;如果感觉不好,就觉得失败。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工作滞后,往往是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才知道改变管理的具体策略。这个时候,已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个管理的境界,比较低,表现为事后的调节。工作往往被动,班主任经常处于应付状态,而且觉得工作太累,没有兴趣,表现为随意性大,缺少计划性。就是有计划,也显得形同虚设,没有意义。

二、一般境界——制度管理型

在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制定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制度的形式,予以约束。工作有章可循,学生的日常行为,也似乎可依。这种管理的模式,如果班主任,原则性强,对照班规,不考虑实际,就会开始比较顺当,坚持一个阶段,就会可能会出现问题——如师生关系僵化,缺乏感情的滋润。老师为了严格执行纪律,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就用制度“关卡”。学生因为老师缺乏人情味,而出现逆反心理。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把老师当敌人。例如有一名学生成绩倒退很快,我与她家长联系,该家长反映,

以前老师凶一次,可以好一段时间;现在她回家后天天看电视,叫她也不听,复习迎考期间还看电视,对老师和学习比较排斥。

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班主任经常遇到的,班主任工作是否应命令多于商议,威严多于亲切,惩罚多于鼓励呢?我想关键是怎样把握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对学生爱得过份,爱得太随便,就可能使得学生行为习惯也变得太随便,如果束得太紧,管得太死,“唯制度论”,也是不合适的,同时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三、良好境界——人文关怀型管理

这是班级管理的较高境界。把管理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管理,不是对他们自我的约束,而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只有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风,形成奋发向上的积极心理,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这个时候的管理,往往四两拨千斤,老师用不了多少劲,就能发挥最大的绩效,创造出班级管理的奇迹。

四、最佳境界—— 爱心、引导、提升的全方位管理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在美好的“爱心”引导下,提升自己做为老师的水平,智慧和能力,同时教育和培育自己班级的学生——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来看待,才能真正做好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富有智慧,思维敏捷的时代的骄子。转贴于

五、学生为本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各种权利和人格,万事人为先,不论是规则、制度、纪律的设置,还是具体的实施过程都应体现尊重人、人性化的理念,都应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必须是公平、公正、民主的。要真正培养学生自立、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班主任就要树立自己是管理顾问、甘做服务者的思想,把班主任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责任,而不是把它看成一种权利,一种优势。要消除权力意识,确立服务意识,这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关键。

六、“合情入理”的原则

“合情入理”即班主任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合乎“道理”、“情理”;“道理”注重的是合乎社会规则,“情理”注重的是合乎人的心理情感;不仅要使学生道理上接受,情感上也要能接受,避免出现“理通情不受”的矛盾,影响工作的效果。

七、“适度爱心”的原则

班主任工作既要投入爱心,对学生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又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爱的适度。这不只是因为没有距离也就没有了敬畏;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的角色使然。班主任既不能当警察督学,也不能当父母兄长;他应该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师长。他的角色定位是独特的,他既要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要以知识、以现代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教育人、培养人。要做到这一点,他不能和学生无情联结,也不能使情感浓烈到超过必要的“度”。这就需要给班主任一个合适的角色定位,把握好这个“度”。

篇6

一、医院住院处会计管理推行岗位责任制的必要性

(一)新医改的客观需求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现代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就医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服务职能已经成为了许多医院转型的重要方向。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推行岗位责任制,能够全面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新医改的要求,落实相关政策的准确和有效实施。

(二)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住院处财务管理会计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医院住院处的资产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相关设备或者高价耗材的采购过程中,会计人员要加强对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三个过程的监管控制,严格控制医院的费用成本。医院资金在使用之前要充分考证采购方案的可行性,确保采购物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住院处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充分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医院投资效益。

(三)提高医院运营水平的必然要求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再仅仅是记账核算,还与医院的规范运行和决策建议有密切的联系。医院住院部财务管理工作正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各类业务资金流进行统筹管理。推行会计师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实现医院住院部财务管理的统筹发展,提高医院整体的统筹、规划与监督水平。

二、岗位责任制在医院住院处会计管理中的应用

(一)医院住院处收费管理稽查会计岗位职责

1.住院处收费管理稽查会计属于一个专职岗位,是由医院审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设定的。主要负责管理与监督医院所有的医疗收费资金入库工作,严格按照监督管理制度执行,按照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会计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各项工作,特别要防范收费员的违规操作;

2.对医院收费发票进行购买与保管工作,并将收回的发票存根联收集起来存档。在对收费票据进行领发、登记、验收、保管、复核、销号等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对发票的审查与核销工作;

3.负责对医院各科室收集上来的发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相关领导汇报违规操作情况,确保医院的业务收入资金都能够安全入库,并分科室编制月度收入报表;

4.负责检查与核实收费处的现金日报表,核查各类款项和发票的使用情况;

5.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6.负责监督医院食堂的经济收支情况,做好食堂餐券的收发工作。

(二)住院收费员岗位职责

1.编制每日的收费日报表,每日在银行收款员达到之前要做好所收款盘点工作,并与银行收款员做好交接款签字手续。认真核对各类款项及发票的金额是否准确,在月底之前要对所有款项及时结清;

2.积极配合医院收费管理稽查小组的检查工作,加强发票审核管理工作,确保入库金额准确无误,主动接受稽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与审核工作;

3.当天银行收款员离开后及节假日所收的款项,在下班前要及时移交财务部门保管,保障资金安全,由于未按要求移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当班收费员全部负责;

4.做好住院部收费处的安全防范工作,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5.对住院处收费处的发票及公章进行妥善的保管,并按要求做好签字交接工作,一旦出现问题,由当班收费员承担责任;

6.对住院处账目上的欠款项目,要及时进行清理,并通知到相关责任人;

7.加强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医院住院收入审核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确保医院住院收费处各项资金准确,并及时入库,监督收费员的各项工作,防止出现违规操作;

2.负责审核收费员缴款银行回单与收费员提供的打印缴款书,核对相关信息是否相符,包括金额、缴款日期、原始单据数量等信息;

3.负责核对银行存款登记表与实际收到支票是否相符;

4.负责管理并监督住院处的发票领取、使用与核销的实际情况,严禁多开、私开、虚开发票,并定期与医院收费管理稽查会计进行发票信息核对,做好双方交接工作;

5.负责收集并审核收费员提供的各项报表,编制《结账操作日报表》、《出院结账、货币资金入库汇总日报表》,并提交至财务部门保管;

6.负责月底核对医院各病区的医疗收入,并按要求编制各项明细报表,提交至当地的社会保障局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

7.加强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工作能力。

篇7

一、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

在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责任会计被称为传统责任会计,而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是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作业为考核对象,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第一,责任中心的划分。传统的责任中心为组织的一个单位,比如一个部门或者生产线;而基于作业的责任中心的控制点已经转变为作业中心。第二,业绩考核指标。预算编制和标准成本计算是传统责任会计业绩评价的基础,所制定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稳定不变,且反映的多是现时可达到的目标。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的业绩评价标准本质上却是动态的,例如为了改善某一过程,可以制定出反映预期改善水平的标准,一旦这种预期水平实现了,标准也要随之提高,以促进进一步的改善。在追求持续改善的环境下,标准不应是固定不变的。第三,业绩评价。传统框架下比较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即可衡量业绩,原则上每一责任中心只对其负责的项目负责,强调的重点是成本业绩。而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在评价业绩时,除应用财务指标外,还应用非财务指标,如时间、质量和效率等。传统的业绩评价一般只就实际情况和预算做差异分析,而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的差异分析具有业绩考核的功能,重在改进,即找出改进方向以及可能性,使下一期的非增值作业减少,增值作业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更优。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传统责任会计过于注重标准和差异的计算,而且标准往往是固定不变的,鼓励保持现状和组织结构的稳定,而非支持革新。但加入WTO后,我国医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更合理的内部管理,并坚持持续改善。因此有必要在医院推行现代责任会计――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

二、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中心

建立责任中心是建立责任会计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传统的医院责任会计一般依据医院的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科室、部门来划分。这样的划分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横向协调性差,高度专业化分工以及稳定性容易导致各责任中心常常站在本中心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而不把医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太关心医院的共同目标。第二,由于间接费用划分的不合理,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歪曲各责任中心的成本,即医院所计算的责任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有可能不一致,根据错误的成本结果评价医院某个责任中心的业绩毫无意义。而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要求按照作业来划分责任中心,每个责任中心可能会由一个或者若干个性质相似的作业中心组成;这样就可以加强医院各科室、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责任考核与成本核算的结合。

要建立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中心就要从医院作业的划分开始,明确各作业之间的联系,并按照一定标准将作业划分到不同的作业中心去。在对医院划分作业中心之后,可根据这些作业中心以及部门来确定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现以某医院的生物化学检验科室为例,说明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中心的建立过程。首先,医院可以通过访谈法、工作组法、观察法等确定科室的所有作业。一般而言,作业应包括医院所进行的用以满足病人需要的所有方面,它是成本计算及持续改善的基石。作业一经确认,便可以列示出一份作业清单,然后根据作业属性将相关作业划分为若干组,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作业中心,如图1所示:

所有作业都被划分到某一作业中心之后,医院便可根据每一作业中心的特点,将一个作业中心或若干性质相近的作业中心确定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本例中,将生化科的管理作业中心与科研作业中心确定为成本中心,因为这两个作业中心只发生成本费用,不取得收入,同理,医院可以把医院内起辅助作用的作业中心确定为成本中心,如管理作业、后勤作业、研发作业等;将临床检测作业中心确定为利润中心,因为其既取得业务收入又发生成本费用,医院内,与临床检测作业中心性质相似的作业中心都可以确定为利润中心。

三、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预算

预算是对医院的成本、利润、资金等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预算有如下优势:第一,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预算可以根据预测的病人数量,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准确地预测出作业量。同时,由于作业可以根据需求划分到不同的详细程度,所以不同的医院责任中心可以根据需求对不同层次作业的作业量作出预算,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预算相对传统医院责任预算更为准确和详细。第二,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预算提供了一个消耗资源的作业轮廓。由于引进了作业的概念,责任预算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来确定医院中每一责任中心在某一作业量水平时消耗的资源数量。医院可以根据实际资源使用量和资源预算量的长期比较,考核出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可以根据对资源进行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主要预测未来期间所需的作业量及其消耗的资源。作业成本法下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而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则是它的逆过程。现以上文提到的临床检测作业中心为例来说明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的步骤:

第一步,估计下一期到医院进行临床检测的病人数量。这一步骤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预测来完成。

第二步,预测临床检测作业中心每一作业的成本。确定下一期的病人数量后,医院要根据病人数量确定每一作业所需的作业量。然后将每一作业所需的作业量与标准成本动因率相乘,得出每一作业的成本预测。最后将各作业成本归集到临床检测作业中心去。医院可以按照表l所列示的作业成本预算表来归纳这一责任中心的预算成本。 第三步,计算资源需求量。确定作业及作业成本后,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所需资源的类型和数量;然后将资源动因率与预算的资源数量相乘,得出预算的资源成本。医院可以按照表2所列示的资源预算表来归纳这一作业中心的预算资源成本。

四、基于作业的医院责任会计业绩评价

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非财务指标。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要求医院在评价各责任中心业绩时,不但要从财务方面考核,还要增加一些非财务指标,如时间、质量、效率等。就医院来说,可以引人平衡计分卡进行业绩评价。平衡记分卡突破了将财务指标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做到了多方面的“平衡”。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衡量的目标和方法,这些目标和方法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各部分被细化为若干指标,通过这些指标

来全面衡量企业业绩。二是分清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增值成本的比较以及前后期非增值成本的对比,为企业的持续改善提供信息。即在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下,医院除了要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外,还应编制增值和非增值成本报告以及非增值成本的趋势报告。基于作业的责任会计要求医院追求持续改善,而逐步消除非增值作业以及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则是达到持续改善有效途径。因此医院应编制增值则和非增值成本报告,确认并正式地报告每种作业的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突出非增值成本将揭示医院目前浪费的程度提供有关改善潜力的信息。同时,医院还应编制非增值成本的趋势报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非增值成本的发生额来考核医院所采取的改善措施。

以上述临床检测作业中心为例,首先,医院要先辨别出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例如,标本编号、录入登记、结果审核等作业属于非增值作业。然后,医院需要计算出某一时期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成本,编制增值和非增值成本报告,如表3所示:

表3所示的成本报告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非增值作业发生情况,从而采取措施,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尽量减少非增值作业。例如,本例中的结果审核作业属于对检测结果的再次确认,本身并不能提高检测质量,即属于非增值作业,因此医院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C)来降低该作业成本。通过这种方法,便可以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同时,为了考核医院所采取的改善措施,医院还需编制非增值作业的趋势报告,如表4所示:

通过这份趋势报告,医院便可以评价所采取的改善措施的效果,同时指引未来改善措施的制定方向。

篇8

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明确规定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行,特制订本文件。

1.2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级人员。

2引用标准

GB/T19000-20__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__)

GB/T1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ISO9001:20__)

Q/SHYG01.01Z-20__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19000-20__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规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及其相互关系,并授予相应的权限,对各级人员落实质量责任制的情况进行奖罚。

4.2行政部负责质量责任制的归口管理,负责按照总经理的决定,制定《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规定本公司主要授权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各级人员履行质量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3各级人员负责本文规定的质量责任的落实,并对本部门人员履行质量责任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质量责任制的制定和实施

5.1.1总经理应规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行政部应根据总经理的要求,编制本公司的质量责任制(即本文件),经总经理审批后。

5.1.2总经理和公司管理者应通过文件、贯彻文件、召开会议等方式确保公司内部职责和权限的沟通。

5.1.3各级人员应通过学习贯彻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及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落实质量责任制,了解自身的职责、权限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能,以及相互关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应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相一致。

5.1.4各部门负责人应监督检查本部门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本部门人员履行质量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

5.1.5行政部应监督检查本公司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并对各级人员履行质量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报告给总经理。总经理依据考核情况对有关人员实施奖罚。

5.2各级人员通用职责和权限

5.2.1通用职责

a)全体员工应准确理解本公司质量方针,并自觉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质量方针。根据质量目标分解情况,制定实施措施,在工作中为实现质量目标而作出贡献;

b)各级人员应认真落实质量职能,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必要的沟通

c)各级人员应努力完成本人/本部门承担的质量工作,实现本部门承担的质量目标;

d)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公司的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以及其他质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确保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e)各级人员应根据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积极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减少质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f)各级人员应做好本身的工作质量,并不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对因本身的工作不力造成的质量问题负责。

5.2.2通用权限

a)全体员工均有权对违反本公司质量方针、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影响产品质量、损害本公司声誉的现象和行为加以制止和纠正;

b)全体员工均有权对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工作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

5.3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3.1总经理

a)负责按GB/T19001-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以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对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负责;

c)负责规定本公司质量方针,并在组织内贯彻质量方针;

d)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e)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f)规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g)指定一名公司级管理者作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履行本手册第5.5.5条款规定的职责;

h)在本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负责开展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j)负责确定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

5.3.2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指定由总工程师担任本公司的管理者代表,作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全权代表。管理者代表在履行总工程师职责的同时,还应履行以下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GB/T19001-ISO9001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各过程;

b)向本公司管理层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运行情况,提出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改进的需求;

c)在公司内组织实施质量培训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确保提高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就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5.3.3财务副总经理

a)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在总经理决策后,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资金等资源;

b)根据需要参加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活动。

c)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d)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5.3.4行政部部长

a)负责组织

人力资源的管理,组织开展培训及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的需求;b)根据需要参加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活动。

c)在总经理的指导下,规定公司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开展相关的内部沟通活动;

d)负责定期统计公司、各部门、各层次的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数据,并对各部门实现质量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

e)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f)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据需要开展培训及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5.3.5销售公司经理

a)在总经理的指导下,落实本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b)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

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c)负责组织实施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确保满足标准对文件的要求;

d)负责组织实施产品实现的策划,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制定过程控制措施,编制质量计划;

e)负责组织实施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组织开展市场调查,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进行评审,组织建立与顾客的沟通渠道并与顾客进行沟通;

f)负责组织实施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g)负责组织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特殊过程,组织实施对特殊过程的确认和需要时的再确认;

h)负责组织实施顾客财产的控制,确保对顾客财产进行识别、验证,保护顾客财产不受损失;

i)负责组织确定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策划、提供并实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j)负责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内部审核和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k)负责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收集有关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

l)负责组织确定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组织实施对采购/外包过程产品和生产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m)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n)负责组织数据分析,确定、收集和分析能够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数据,为持续改进寻找机会;

o)组织实施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活动

5.3.6产品开发部部长

a)在销售公司经理的指导下,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b)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c)负责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开展市场调查,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进行评审,建立与顾客的沟通渠道并与顾客进行沟通;

d)负责组织实施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3.7质量部部长

a)在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组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b)在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组织建立公司和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并参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c)负责落实本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d)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

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e)负责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确保满足标准对文件的要求;

f)负责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g)负责确定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策划、提供并实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h)负责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和实施,开展内部审核和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负责确定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实施对采购/外包过程产品和生产过程产

品的监视和测量;

i)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实施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j)负责数据分析,确定、收集和分析能够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数据,为持续改进寻找机会;

k)负责组织实施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活动。

5.3.8技术部部长

a)在生产副总经理的指导下,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b)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c)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制定过程控制措施。

d)负责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负责识别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特殊过程,组织实施对特殊过程的确认和需要时的再确认

5.3.11设备部部长

a)在生产副总经理的指导下,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b)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c)负责基础设施的管理,负责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提供合适的设施和设备,并组织对其进行维护;

5.3.12采购部部长

a)在生产副总经理的指导下,落实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开展相关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负责;

b)在本部门内贯彻落实本公司质量方针,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策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以实现质量目标;

c)负责对采购/外包过程的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外包的过程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5.3.13各类工程技术人员

a)在主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设计和开发等活动,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

b)在工作中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本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c)针对工作中和产品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的再发生和潜在不合格的出现,提高效率。

5.3.14各生产过程操作人员

a)负责按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生产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确保操作质量,对产品进行自检、互检,确保过程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b)按布置的生产进度进行生产,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做好必要的质量记录;

c)遵守本公司

规章制度,按规定使用和维护生产过程所需的设备/工具/工装、保持生产现场环境、执行安全生产规程;d)有权拒收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错误的指令。

5.3.15仓库保管人员

a)负责按仓库保管规定接收经过检验和试验或验证合格的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对保管的产品建立保管台账;

b)按贮存产品的质量要求控制产品的贮存环境和库房条件,产品摆放整齐,账物一致。做好保管产品的防护工作,并定期检查贮存产品的质量状况,防止产品的损坏和变质;

c)按仓库保管规定发放保管的产品,办理出库手续,做到产品的“先进先出”;

d)有权拒收不合格的产品,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错误的指令;

5.3.16检验和试验人员

a)负责按检验规范实施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和试验;

b)按规定实施检验和试验记录,出具检验和试验报告,对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c)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报告,有权制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转序、装配和出厂或交付;

d)对通过检验和试验并经过验证合格的产品出具检验合格证。

5.3.17内部质量审核员

a)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编制审核计划,实施内部质量审核;

b)审核中应对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发现的不合格项开出不合格报告,对被审核部门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

c)对审核过程进行记录,将审核结果向被审核部门和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报告。

6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6.1质量责任制考核记录

6.2工作联系单

篇9

(一)矿产资源的客观属性决定其“先天”价值存在性矿产资源具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维持生存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构成了矿产资源的客观价值。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稀缺性,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合理地开采使用矿产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从另一方面来说,矿产资源的稀缺就使人类不得不面临矿产资源的“价值争夺”,这就使矿产资源具有了一种潜在的社会价值。

(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保护决定着其“后天”附加价值的存在性人类为自身发展要不断地发现和开采矿产资源,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劳动价值,在矿产资源后期的保护上同样也要付出一定的投入。人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发掘、开采、经营管理,这其中所凝结的劳动的总和就构成了矿产资源的物理价值。

(三)矿产资源会计的概念与本质矿产资源会计是全面应用自然环境科学、统计学、经济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的专业型会计科学,是从会计的角度与方法系统科学地对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从新兴的经济社会要素演变而来,不同于传统会计的另一微观会计分支,是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体现。矿产资源会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要素发展的必然产物。矿产资源的稀缺、污染物的排放使企业的发展在借助内部动因的同时对外部环境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会计的核算迫在眉睫。它是以经济核算需求为基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核算和管理企业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对企业消耗资源和污染减排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为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数据基础,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

(一)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基础企业立足于社会不单是其经营业绩作用的结果,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来自公众多方面的评价,其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形象乃至经营效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义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目标之一正是为企业履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社会责任奠定理论基础,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结果将帮助企业做出决策,从而控制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或者调整生产方式,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作用。

(二)向数据使用者提供有用可靠的矿产资源会计信息本文所指矿产资源会计信息是指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披露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矿产资源对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关的环境绩效评价等。与传统会计的目标相似,矿产资源会计同样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1)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第一,相关的环境资源委托人,主要指政府环保部门。矿产资源会计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以便国家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开采措施,支持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第二,投资人和债权人。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发展和投资者素质的提高,对企业投资不仅仅局限于对其业绩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投资”,即将人类对环境资源、对社会的责任融于企业的财务活动,甚至经济活动中。投资方依靠矿产资源会计选择那些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主动改善环境污染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必将成为投资活动的趋势。同样,由于投资活动的责任化、道德化,债权人也必将通过对企业环境资源方面的业绩评估来分析其偿贷能力和风险。第三,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必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绿色消费”已经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在关心商品本身质量、销售服务的同时,也将商品的生产和使用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指标作为购买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消费者的态度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所以矿产资源的会计信息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存亡。同时,社会公众与企业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有直接的联系,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将使用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的使用必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这就有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矿产资源等环境资源的会计信息对社会公众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2)企业内部的信息使用者,这里主要指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在社会责任和经济发展要求的驱动下,已经将矿产资源的开采使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控制评价和预测决策等,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使企业在社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地位。

三、矿产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的假设下,企业应当对一切与矿产资源有关的经济活动,包括对矿产资源的交易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矿产资源会计从整体上应该遵循传统会计主体的假设,但由于矿产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储量确定、开采方式、计量方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必然会给会计核算带来一些不同于传统会计的操作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充分遵循权变原则,对矿产资源会计主体的假设可大可小,可以是某一地理范围内的产业群,可以是法律意义上的经济体,也可以是某一企业中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矿产资源会计属于环境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必须承担来自于法律或者道德范围的社会责任,这从客观上决定了矿产资源会计必然要考虑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矿产资源会计主体假设应用中,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经济属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对外的社会责任价值。

(二)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与传统会计相似,持续经营是指假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按照目前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在此假设前提下,企业才能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包括资产的计价和费用收益的确认等。从矿产资源会计的角度看,持续经营假设的明确意味着会计工作人员应对矿产资源取得的收益和环境债务等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从而发挥会计在企业和环境资源方面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矿产资源会计应当以自然资源不会枯竭,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企业持续的发展为前提,假设社会中的经济体会按照既定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类和环境的依存关系,也为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提供了约束性的条件。同时,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假设也体现了在一定客观持续的生存条件下,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矿产资源会计的会计分期是指按照一定的会计期间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消耗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的经营活动进行量化,为整体的环境规划统筹提供可信的数据信息,可见会计期间构成了其核算的时间范围和核算循环的周期。

(四)多元计量假设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而矿产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整个有关矿产资源的环境活动,

单纯的货币计量不能完全反映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多元计量逐渐被认可,它从横向范围内指的是货币和非货币两种计量形式。对于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交易事项,可以引入一些非货币的计量方式,如一些技术指标和环境资源指标等,也可结合图标文字多重表现方式,更好地反映交易事项,并用报表附注等形式披露。多元计量假设在纵向范围内指的是在货币计量的形式下,采用不同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五)受托责任假设不同于一般的财产责任托付,矿产资源会计的受托责任假设不仅仅是对矿产资源本身物理形态使用和管理的责任表现,更多程度上是受社会政府之托承担降耗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其在表现形式上不仅要承担企业运营的经济责任,还要积极主动承担所附加的社会责任。

四、矿产资源会计基本要素

(一)矿产资源资产指企业有权开采使用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天然的矿产资源在被企业利用并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已经被赋予了经济价值。这里所指的矿产资源资产是以矿产资源具有价值为最根本理论前提的。

(二)矿产资源负债指企业为了节约矿产资源、治理使用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以及相关税费等,其中包括为了改进生产方式从而节约矿产资源所购入的机器设备,为了承担环境恢复的各项负债等。矿产资源负债的确认要时刻围绕矿产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操作性较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认定标准,从而完善矿产资源负债的确认体系。

(三)矿产资源权益指企业的所有者投入或者拥有的矿产资源权益。具体指投资者投入的有价值的实物矿产资源资产、矿产资源所有者通过对矿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享有的权益、企业用于节约矿产资源所设立的专项基金和企业通过对矿产资源造成污染治理所获得的收益。

(四)矿产资源收入从广义上讲矿产资源收入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内企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一切经济利益的流入。狭义上的矿产资源收入指企业出售矿产资源和因为降耗减排、保护环境所获得的收入,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表现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包括企业直接对外出售矿产资源取得的收入、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经营的奖励和各项补贴、矿产资源环境污染罚款收入等;间接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因节约矿产资源、治理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降低的成本和因节能降耗失去的机会收入等。

(五)矿产资源费用

指企业为了预防或者治理因为使用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因为环境污染所承担的损失和已消耗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是企业围绕矿产资源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具体包括:(1)矿产资源的消耗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过度消耗矿产资源所带来的损失;(2)矿产资源附加费用,包括为了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所发生的预防费用、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对所消耗矿产资源的恢复成本、因大量开采矿产资源而对其造成严重破坏的损失和污染物排放量超标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损失等;(3)矿产资源的管理费用,为了降耗减排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各项研发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监测费用等。

(六)矿产资源利润指矿产资源收入扣除各项矿产资源成本费用和相关矿产资源税后的净利,是企业评价自身经营业绩的指标之一。但由于矿产资源会计体系的特殊性,其利润核算较一般的会计核算具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矿产资源收入除了直接出售矿产资源取得的收入之外大都表现为一种名义收入,矿产资源会计收入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与矿产资源支出相配比,从而从整体上掌控企业有关矿产资源消耗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有关利润的取得上,相关利润多反映为一种“道德业绩”;其次,对于矿产资源会计的收入及费用的计量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确认标准,其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矿产资源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矿产资源会计、环境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与宗旨正是与企业所应当承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相契合,这就使矿产资源会计的内容从理念和主观认知上扩大化,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更加完整的诠释矿产资源的本质。又因为矿产资源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矿产资源节能减耗管理计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矿产资源会计是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内涵交叉作用的微观会计学科,三者关系如图l所示。

(二)基于经济核算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矿产资源会计的必然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会计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我国企业践行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行动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因为我国社会并没有从多方面认识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为了使矿产资源在合理开采利用的同时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企业在整个开采利用过程中实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从而在维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创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从经济核算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两方面来说,矿产资源会计必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篇10

关于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区民政局:

从《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近一年来,xx区救助站在区民政局的领导下积极认真的搞好救助管理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一年来,我站认真贯彻学习《办法》和《细则》的主要精神,严格执行救助对象的基本条件,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从去年8月1至20xx年6月20日共接受求助对象xxx名,男求助者xxx名,女求助者xxx人。本市xxx人、外省市xxx人,年龄最大84岁,最小2岁。按照《办法》和《细则》的规定对他们提供了救助服务,未出现任何责任事故。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对《办法》和《细则》的认真学习,提高全站干部职工对《办法》和《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全站职工思想观念从原来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到关爱性的救助管理上来。自觉为求助对象服务。

2、加大对“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政策宣传,翻印《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60份,分发到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乡〈镇〉。将《办法》和《细则》原文录制成磁带2盘,组织宣传车在城区巡回宣传,发放宣传单20xx份,组织工作人员到车站、码头和闹市区进行宣传,制作《办法》和《细则》宣传橱窗一块,在xx日报发表救助管理工作及行评报道六篇,救助人员离站后写感谢信一封,救助工作图片展一幅。在车站和进出站巷道口制作告知牌4块,由于采取了以上宣传,使广大群众都了解了《办法》的只要精神。救助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个,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对救助原则、救助条件、办理程序、工作人员职责和“八不准”等主要制度都分别张贴上墙,使全站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按照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同时也使求助者了解救助的条件。

4、在接待和服务管理工作中,我站热情接待、礼貌待人、服务周到、手续简便、程序合法。凡来站求助者必须符合救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的登记和离站手续。资助车〈船〉票使其返家。在服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对救助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年老、年幼和残疾人实行特殊照顾,并派专车护送其返家。对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如被偷、被抢者,我们则采取灵活的方法,通知其家人和亲属来站接领或寄款的方式给予临时救助。从而使接待管理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得到了救助对象及家人的赞扬和感谢。

5、有救助人员住房20间、35个床位,均为2人一间,设施齐全,备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集体活动室用于待站受助人员学习和收看电视。

6、保证救助人员每天4元生活标准,做到一日三餐按时开饭,确保了救助人员吃饱、吃卫生。同时还配有洗衣机、冰箱、消毒柜等主要生活用品。

7、在站内设有医务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备有一定的药品和白糖。对一般的伤风感冒能及时得到治疗。同时对救助人员房间定期消毒处理,让他们有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