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疾病预防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形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从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表明了社会大环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格局和方式的影响。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妥善全面的管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及基础条件。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信息时代的覆盖等都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对着一个新的环境,这就要求它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自己以面临严峻的挑战,深入了解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1.1部分财政投入不充分
当前我国虽然对于多数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疾病诸如艾滋病、结核病以及镁砂酮替代治疗等业务,也有卫生部对其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资金注入,但是其他业务在开展方面,却和地方政府专项财政拨款存在极大差距。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一旦出现有新型的流行病、变异性疾病以及传染病难以控制的问题时,经费资金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疾控人员在自我提升以及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也缺少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利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1]。
1.2技术结构不合理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在摸索发展阶段,因此人员管理方面无论技术还是结构方面都还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一定比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知识体系方面相对单一,难以处理具有综合性的现实问题,其中又以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放射、中毒以及化学污染等发生概率逐渐提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这方面的需求愈加紧迫[2]。
1.3机构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多种不同的人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录用人才以及引进等方面的标准却并不具备统一性,在没有合理体制引导下会导致整个局面都变得混乱,另一方面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也不够完善,疾控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并没有出现一个覆盖面广、完整且具有系统性的管理机制,难以做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微观管理效果,没有凝聚力,留不住人才。
1.4工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人员配备紧缺的问题存在,甚至特别地方人口已经上万,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却只有数名。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组成在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相对于专业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后勤以及专业不对的占据比例较高,这样的结果就是面对新型疾病或者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疾控人员严重短缺,对于病情的监督和控制方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针对性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和财政支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同时政府管理层应该保持对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财政拨款额度的计划,在总卫生事业的经费中,逐渐提升公共卫生事业所占据的比例。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对疾控预防中心在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不仅指资金同时也是技术层次,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向地位,保障疾控事业的发展是长效、可持续的[3]。
2.2调整人员技术结构
疾控中心需要做到对自身疾控人员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及优化,其中技术组成结构更应该得到重视,疾控人员在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本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都强调提高自身在社会学、医学、法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储备量以及掌握程度,另外还对各个学科的人员在数量方面进行调整,以做到多方面的平衡。
2.3健全内部管理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机构的内部微观管理还有控制方面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建立对应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并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都能够顺利展开。疾控中心对于人才的引进、挽留等方面都应该有完善的机制,让职工培训体系全面得到优化,落实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各种竞争机制。
2.4引进高素质人才
对于学历高和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通过高薪资以及高福利等相关政策进行积极引进,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素质各个方面,鼓励并通过奖励机制支持工作人员通过自习方式提升本身学历与职称,全面提升疾控中心的整体素质水平。
3小结
本疾控预防中心前身为道里区卫生防疫站,在2004年正式组成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后一直在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方面进行积极地摸索和努力,作为纯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也在探索优化本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式,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制定对应的干预手段,在反省中不断成长。
作者:王国明 孙瑶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聂梦真.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75-176.
[2]张春莲,袁国风.加强新形势下疾控中心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的策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8(7):304-305.
篇2
【关键词】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特点;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主要是一种应用预防医学的理论与技术,是将一、二、三级的预防相互结合起来,对那些具有危险因素,或亚健康状态,或早期病人,或轻型病人等提供健康并促进诊疗的管理服务,从而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避免转变成相关疾病,进而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减轻,病情得到控制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的一类诊疗服务。该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其服务的对象较广,从造成疾病前的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到亚健康状态,都是服务的对象,该服务不仅落实到了社区卫生的服务中,也弥补了个体和群体之间诊疗服务的裂痕,该服务化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对预防和控制疾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特点
预防控制疾病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主要目的,其主要从群体的防治出发,从个体的服务入手,在总结个体防治的基础上,制定出群体的防治方案,从而对群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目的:将一、二、三级的预防措施相互结合起来,有效的指导高危因索的干预作用,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真正落实好;③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象:包括具有危险性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或是为了消除危险性因素,诊治早期或者潜在性的病人;④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综台防治的措施,将健康教育、咨询以及健康促进都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进而促使患者能自觉、主动而又积极地去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
2.1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重要性。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开展对疾病防治和控制机构带来极大的帮助,它不仅有利于把流行病学引入到相关临床医学界,而且还有利于大众群体观点的传播,进而促使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联合行动,一起寻找更有效的普查、诊断以及治疗的技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医学界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是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疾病基本防治的需要。因此,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防与治、群体与个体以及自身实践与指导基层,都不应该被机械地分割开,而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共同的作用。
2.2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从过去的相关疾病、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和治疗经验来看,其病院的控制和消灭,主要都是以控制传染源以及预防性等作为主要措施之一,因此,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也需要有坚实的生物医学以及临床保健来做基础,而建立合理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懂得相关的基本操作过程,具备防治结合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实践技巧,而这些都是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中所涉及到的。再者,对痰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也是要防治结合的。可见,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面较广。
3 如何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
3.1 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国家相关部门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一文中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的是预防、保健、相关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常见病或多发病等的治疗和康复。对于身肩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全科医生来说,任务是繁重的,再加之这两区域也是最薄弱、最重要、最需要大力研究合开发的领域,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其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措施的实施,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也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到社区进行“防治结合”的开发与研究,真正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3.2 因地制宜,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充分利用预防医学的相关理论、技术以及设备优势,探索并推广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尽量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诊疗服务真正落实到社区的卫生服务中。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从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此外,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还应该做好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社区示范点工作,作为自身实践的基地,并进行不断的研究、总结经验,从而发展和完善防治结合的技术与方法。
3.3 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要有所区别,不能等同于一般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服务,要尽量开展有特色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因此,在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时,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要和社区处理好以下方面:不争利、不负面竞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团结,配台默契,通力合作,尽量扩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而做大做好社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综合防治。
开展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控制医药费用的高额增长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预防医学诊疗的开展,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防控,其次,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将基础防控和特色防控相结合,最后,应该积极的开展相关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的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最终实现预防医学诊疗服务治病救人,提高患者相关疾病防治的知识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疾病预防档案管理有其重要性:第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第二,档案管理能为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历史性的证明。目前的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仍然还处于发展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档案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希望可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进一步发展。
1.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1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档案管理人员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档案管理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有促进作用,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第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有调节和引导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职业素养。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在档案人员自身的修养过程中,职业道德具有调节和引导作用。在此认识下,值得注意的是,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意识、工作行为方面,思想意识方面主要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职业成就感不强,工作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工作行为方面主要包括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言辞不合适,档案整理工作不严谨,档案存储过程中的分类有欠妥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危害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事业发展,而且不利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国家单位的形象建设。
1.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过低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全社会都处在信息化发展之中,信息化不仅遍布整个国家的发展全局,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然,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之前的人工填写档案与档案存储虽然应该继续存在,但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也应该获得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档案管理应该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个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存在。但是现今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原因包括:第一,信息化发展的普及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之中,导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第二,一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还有些薄弱。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一方面是信息化自身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现今的档案管理人员影响深重,一些人员还难以快速及时地转变过来。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不仅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现阶段的发展,而且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阻碍作用。
1.3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可以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还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条件。档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档案管理制度是所有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可以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与档案管理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一起达成工作目标,更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制度是没有价值的。目前的情况是,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制度本身不够完善,而且在制度执行中也存在遵守不?赖奈侍狻U馐羌膊し赖蛋腹芾沓ぴ斗⒄沟闹匾?障碍。
2.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针对上文提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可以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进行,内容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热情与事业感、档案管理所必备的服务意识、对档案管理制度自觉地遵循、转变档案管理模式的意识等等,方式包括系统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档案管理知识竞赛等等。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意识对实践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积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积极的工作意识有利于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实践。除了思想教育层面,还可以从实际工作层面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对优秀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或表彰表扬、组织一些与档案管理相关的集体活动促进管理人员的事业认同感与成就感等等。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2.2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中的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进行快速而正确的转变,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成功转变了信息化管理理念,后续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才有开展的可能。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引进一批专业的科技人才,或者长期性的服务于档案管理工作,或者对目前在岗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引进专业的科技人才不仅可以将科学技术成功引进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基点,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示范。再次,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对档案管理的设备进行系统化的升级,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2.3加强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这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视;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制度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不仅要包括高层领导与管理人员,更需要包括基层的、一线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符合并保障他们的利益,档案管理制度才会被真正的遵守与执行。三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着长期的发展理念不断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与“新陈代谢”,及时的淘汰不符合实际情况与时展要求的制度条例。
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4自觉提高业务技能
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人员除了上述的一些工作之外,还需要自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档案管理较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主要是归结于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与档案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促进了档案管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档案管理质的飞跃反过来又促进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此情况之下,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自觉提高业务技能。
篇4
1 预防保健
1.1 生活习性与发病的关系
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生活特性各异,抗病能力也不相同。猪是单胃杂食性动物,可广泛利用精料、粗料、青料和各种动物性、矿物性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猪有择食性,能辨别口味,不耐热,爱清洁,一般大小便有规律,因此,除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之外,较少患其他疾病。牛和羊是反诌动物,具有大容积瘤胃。喜采食粗料如秸秆、果壳、枝叶等饲料,并能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食物中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供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耐热。因此,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病之外,牛、羊较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前胃性疾病。
幼年动物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特别是体温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妊娠母畜,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营养需要剧增,母体各器官生命负担较大,因此幼年家畜和妊娠家畜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且患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1.2 合理控制环境
家畜生活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对家畜健康和家畜疾病,特别是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由收集整理,因此,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群居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家畜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1.2.1 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容易出现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泌乳下降等,过热时还可以出现热射病和日射病;低温时出现感冒、肠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因此,夏天应采取搭阴凉棚、设浅水池、泼洒凉水、淋水、供给充足饮水、多喂青饲料、加强畜舍通风等措施;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并增加一些高能量饲料,增加热能。
1.2.2 湿度:空气湿度以40%~75%为宜。当气温适宜时,湿度高一点或低一点对家畜影响不大,但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易患介癣、湿疹等皮肤病;低温高湿则易发生关节炎、肠炎、痢疾等;湿度过低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湿度太高时应加强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地面洒水、向空气中喷雾等办法来调节空气中湿度。
1.2.3 空气新鲜度:畜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尘埃、微生物含量过高将影响家畜健康,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选择场址和规划场地布局,合理设计畜舍。
b、正确通风,通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应按不同家畜要求进行合理通风。
c、及时清理粪便,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粪便淤积舍内。
d、严禁在生产区内堆粪便污物,乱扔畜尸。
e、在清扫畜舍前洒水,不要在舍内抖落干草、尘土。
1.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直接参与家畜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生命物质,其品质好坏、数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家畜健康。饲料易霉烂变质,尤其在阴雨高温季节,配合饲料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饼、麦麸等。都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青绿饲料放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或部分地区农户习惯文火煮潲,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毒物;有的饲料被一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鱼粉加工保存不当,容易被大肠秆菌、沙门菌、克雷勃菌等污染;有的配合饲料质量太差,各营养成分不平衡,一些必须营养成分太低;或者饲料与农药、其他有毒物一起存放,受到污染;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棉籽饼等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未作脱毒处理,直接饲喂。若使用上述饲料喂养家畜都会引起家畜发病,造成损失,应努力避免。必须选用未腐败、霉变或没有受到毒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原料,按照家畜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各饲料原料通过加工和科学配方,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才能既提高饲料转化率,又保护家畜健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效益。
饮水污秽,被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原虫等)、寄生虫(或虫卵)、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毒物、重金属盐类、氟、硒过量等)污染,或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显著缺乏(如碘、硒、氟、铁、钴等)有没有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时,也会引起家畜患病,因此必须选用经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回检验合格的深井矿泉水供养殖场生产用。
1.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根据家畜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是否妊娠、泌乳、役用以及季节特点而区别对待。
1.4.1 幼畜饲养管理 幼畜的体温调节、消化功能都不健全,要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饲料应易消化,营养丰富,注意卫生,在生长发育过程只要适时调教,防止争食、咬斗。分栏分圈,肉猪要及时断尾。初生幼畜应保证及时吮食到初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哺食初乳。
1.4.2 妊娠母畜饲养管理 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母畜对营养需要剧增,因此应选用优质的适应妊娠阶段的全价饲料饲喂;确保饮水,场地平坦,环境安静,防止剧烈驱赶;分圈饲养,防止争斗跌摔,注意防暑防寒。
1.4.3 泌乳畜的饲养管理 由于乳汁中带走大量营养成分,因此必须根据泌乳畜产奶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比重,使用泌乳期的专用全价饲料,并注意防暑和加强休息。做好畜舍畜床的清扫和挤乳器消毒,确保乳房和卫生,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1.4.4 高温和寒冷季节的饲养管理 夏季应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气温高时用水冲圈,或向空中洒水,向畜体淋水,在早晚进行喂饲。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粗纤维含量,减少饲养密度,增加通风。冬季气温很低时饮用温水,适当增加饲料和提高饲养密度,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风。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传染病的概念
转贴于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卫,动物形成了各种防御功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只有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动物机体才在临床上表现一定的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某一部位定居,虽然能生长繁殖,但不能呈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机体称为带菌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过程中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种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入侵的生物体消灭,这就是抗感染免疫;动物如果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染性,如猪对猪瘟病毒有易感染性,感染后能发生猪瘟,而牛则有抵抗力,不发病。
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共同特性是:
1.具有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有结核秆菌感染,动物才会发生结核病。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染性的健康畜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时,某一地区易感畜群可能有许多动物,甚至全部感染发病。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这种改变可通过特异的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再感染这种传染病。
2.2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相互联系,即可使疫病不再继续传染。
2.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即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2.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通常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2.2.2.1 直接传播接触。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的传播。
2.2.2.2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都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媒介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饲料、饮水、土壤、动物、人、用具等。
2.2.3 易感性 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畜群的易感性除了受畜体的遗传特性以及气候、饲料、饲养管理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特异性免疫状态的影响,即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畜群易感性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家畜耐过或无临床症状,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者通过特异性的疫苗免疫,使相应传染病难在这种畜群中流行。在某种疾病的疫区,选用这种疫病的生物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目的就是降低这些易感动物的易患性,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遏止这种疫病的流行。
2.3 传染病的一般防治方法
2.3.1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2.3.1.1 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规模养殖场必须把防疫和兽医卫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防疫规程和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养殖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2.3.1.2 坚持自繁自养。实践证明,引种调种是疫病传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应建立本场的供种体系。坚持不从外地、外场引种,如果确因品种改良需要从外地、外场引种,必须对引种地做好充分的疫情调查,种畜调入后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系健康畜后方可合群饲养,否则要坚决予以淘汰。
2.3.1.3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昆虫、鼠类等野生动物在许多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生产区定期进行杀虫和灭鼠,对于控制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消除病原体有关键性作用。
2.3.1.4 做好粪尿和病死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粪尿和病死畜尸体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直接污染畜舍、饮水、空气,造成蚊蝇滋生,对搞好兽医卫生极其有害。粪便通常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尸体则根据疾病性质不同采用深埋、高温、烧毁等办法。
2.3.2 消毒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外界环境和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传播媒介无害化。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机械清扫、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方法是用化学药品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这种化学药品叫作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漂白粉、消毒威、菌毒灭等等。
篇5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服务;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4-02
2009年以来,国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内容之一,而疾病预防控制又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政府公共职能落实的重要体现。随着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对惠及全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网底,因其良好的可及性和广泛性,正越来越多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日益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惠及全民的落脚点。为了显著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质量和效率,使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更为科学、规范、全面、有序地开展,海拉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0年开始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并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服务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疾控中心与社区疾控工作一体化服务模式”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地处东北部,是呼伦贝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29万。2003年以来,海拉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围绕着以疾病监测为主的发现能力和以现场调查、实验室检验监测为主的处置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建设,使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发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快速蔓延,达国家控制目标;以布鲁氏杆菌病和碘缺乏病为主的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随着健康教育工作步步深入,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本地区疾病谱、死亡谱发生根本的变化,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死亡成上升趋势明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威胁,又使传染病预防控制形势不容乐观,疾控工作正面临着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双重挑战。这些对于城乡社区疾病控制工作来说是新的课题和难题。所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新型的、运行规范的基层网络体系,提高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海拉尔地区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此,海拉尔区疾控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起,对流行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业务科室进行了技术和人员强化,并将工作职能进行了细化和责任分工。在区卫生局的支持协调下,疾控中心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职能交由海地区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建立工作衔接机制,疾控中心负责责任区域内各社区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进行日常督导检查和培训工作。并将适宜城乡社区开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交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网底作用;切实帮助社区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困难与问题;积极主动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防保医生提供优质、便捷的业务指导服务。
2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2.1技术指导疾控中心每月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业务指导。及时识别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出现的问题,同时将各机构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确保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措施与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实施、健康教育等工作。
2.2人员培训结合实际开展或协助社区开展公共卫生医生、信息员等的集中培训工作。对防保医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年不少于4期,使相关人员能明确疾病预防工作控制程序、目标要求和责任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质量,并根据社区存在的主要业务问题,开展不定期的、针对性的专题培训。
2.3督导评估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建立定期督导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责任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逐项督查、考核和抽查。同时对本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体会
3.1提升了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通过疾控中心与社区疾控工作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开展,可统一组织协调疾控中心和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指导,提高计划性和合理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海区疾控中心可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考核要求为框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合理的督导方式,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有效规范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区疾控中心的业务和管理能力的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和大量的实践,疾控中心每一位成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3.2进一步明确了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尽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已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但实际工作中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在认识上还未到位,认为是在帮疾控中心工作,需要加强督促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以来,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量都大有增加,尤其是疾控中心,既要做好常规工作,又要开展指导。随着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不断深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职能日渐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切实感受到自己业务工作的提高,并且逐步认识到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自己必须承担的工作职责,这一点无疑使疾控中心从繁琐细致的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
篇6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指导;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2-02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方针使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疾控工作也不断深入、细化,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对健康的要求。三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实际,为更加有效的开展疾控工作,形成了一套“综合指导”的工作模式,对全县疾控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就运行模式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和思考。
1 新时期公共卫生的特点和要求
进入新时期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出,进一步细化了公共卫生各项任务。今后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除了继续做好各类传染病、慢病、地方病等的防治外,更重要是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因此,新时期公共卫生任务的特点就是:各类疾病兼顾、防病与宣传并重。新时期公共卫生的任务要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提前开展、主动开展、系统开展和高效开展。
2 “综合指导”模式的建立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邻绵阳涪城、游仙,南连射洪,西靠中江,东接盐亭。三台是四川22个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辖63个镇乡(其中镇41个、乡22个)、933个村,106个社区居委会。2011年末全县总户数48.63万户,总人口147.56万人。县疾控中心现有职工4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23人,其他专业5人,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疾控工作的需要。
为了全面深化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指导工作,培养和提高指导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项目指导、慢病管理、卫生监测、卫生统计、健康教育与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八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弥补县级工作人员不足的现状。2009年在自愿报名、综合考核、中心审定、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择优聘用30名中心业务技术人员担任中心综合指导员,成立业务综合指导队。
3 “综合指导”模式的运行
3.1 保障机制
指导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决定全县疾控指导工作的成效。县疾控中心以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和阶段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强化综合指导人员“八个”能力为目标。每月由综合防治管理科牵头,相关业务科室配合,各业务科室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对综合指导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综合指导工作,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疾控人员。通过人员整合、优化配置,解决由于县级疾控中心人员不足导致对镇乡疾控指导工作不能很好落实的问题,逐步使疾控中心的工作由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
3.2 工作运行及考核机制
根据年度镇乡目标考核及综合指导情况实行分片、分级管理,由综合指导队的每位工作人员每月抽3-5天时间对所负责镇乡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综合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认真填写督导工作记录,保留完整的工作痕迹,按规定时间将督导工作记录分别交相关业务科室。各业务科室按月收集本科所需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指导人员的指导质量进行考核、小结,每月将考核结果送综合防治管理科备案,综合防治管理把考核结果纳入指导人员的绩效考核。
4 “综合指导”模式的运行效果
我县采用的“综合指导”疾控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局和当地镇(乡)政府、县疾控中心和镇乡医疗卫生单位的联系,促进了基层疾控网络的稳定,政府对疾控工作日益重视,加大了投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得到逐渐强化。“综合指导”疾控工作模式的运行,使全县疾控工作指挥统一、反应快捷,能集中力量做好各项工作,弥补基层疾控人员不足的问题,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提高了全县疾控工作的整体质量。
篇7
2、冬季天气干燥,饮水不可少。空气比较干燥,适当饮水可预防疾病发生。
3、合适饮食,加强营养。做好冬季预防疾病知识,饮食是必不可少的,平常可食用一些养生粥、汤之类,本身有各种疾病的人,可在医生的嘱咐下,选择合理的药膳调理。冬季饮食选择合理的水果、干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核桃可预防哮喘,榛子可降压降脂,杏仁对降低胆固醇效果好,腰果可长衰老等。同时要注意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4、加强体育锻炼。人们在冬季往往变得“懒惰”,不喜欢运动,这时候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可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对预防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篇8
关键词:计算机;传播;新方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Computer Viruses Spreading New Way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ian Wubin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stitute of Kunming,Kunming6502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Trojan downloader,the dog,drive,hackers,viruses,represented by the back door has become the computer networks,the main threats.Meanwhile,the virus industry,driving further enhanced profits,production,trafficking,spread the virus and to obtain high profits rampant use of technology for network virus Trojan theft,fraud,cyber crime activity rose rapidly,network security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Keywords:Computer;Communication;New ways;Measures
百万种以上的计算机病毒给终端用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改Host文件,导致用户无法访问某些网站,或者被引导到“钓鱼网站”上而受骗,并添加驱动保护,很难清除这些病毒。二是修改系统启动项目,使某些恶意软件可以随着系统启动,这是病毒和流氓软件的惯用手段。三是开设后门,黑客可以通过此后门远程控制中毒机器,组成僵尸网络,对外发动攻击、发送垃圾邮件、点击网络广告,从中牟利。四是采用映像劫持技术,组织多种杀毒软件、安全工具、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五是记录用户的键盘、鼠标操作,以窃取银行卡、股票证券、即时聊天工具、邮箱、网游等各类账号密码信息。六是目的明确地攻击并控制政府部门或军队使用的上网终端,伺机窃取机密。七是使用户的机器运行速度变慢,大量消耗系统资源。
一、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新方式
(一)U盘等移动载体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U盘等移动载体已经成为用户主要的信息交流工具。由于U盘本身不具备防范病毒性能,U盘很容易感染上病毒,且U盘插入电脑就自动播放,病毒也被自动运行了。U盘的广泛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温床,由于众多电脑用户在通过接入U盘进行电脑数据交换时,并没用先扫描病毒后操作运行的习惯,病毒就瞄准了这个机会而藏身其中,如“U盘寄生虫”、Autorun病毒就是高感染率的病毒。
(二)web浏览器。浏览器是大家使用最频繁的互联网工具,无论是微软的IE还是Firefox(火狐)等浏览器,都存在着各种漏洞。正是由于使用浏览器的人数多、次数多,所以浏览器就成了黑客的主要攻击目标。
1.网页挂马。网页挂马指的是黑客自己建立带毒网站,或者攻击流量大的现有网站,在其中植入木马、病毒,用户浏览后就会中毒。由于通过网页挂马可以快速地入侵大量计算机,快捷地组建僵尸网络、窃取用户资料,因此“挂马”成为利欲熏心入侵者的首选入侵手段。
2.利用浏览器漏洞进行“钓鱼网站”诈骗。无论IE还是Firefox(火狐),都在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例如:有的浏览器漏洞可以让黑客在网页中插入恶意代码,有的可以让浏览器显示错误的网址。黑客可以向用户发送邮件或者QQ信息,让他点击某个网址。这个网址的URL看上去是某个著名网站,打开之后显示的页面也像某个著名网站,但其实是黑客自己建立的钓鱼网站。黑客往往会搭建虚假的银行、购物(如Ebay、Taobao)等钓鱼网站,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从中牟取利益。
(三)网络下载软件。随着迅雷、快车、BT、电炉等新兴下载方式的流行,黑客开始把其当做重要的病毒传播手段。这几种下载方式有着共同的技术特点,在先天设计上存在着安全上的薄弱性:BT一般用来下载网络电影,而BT种子的网站,轻易就能有数十万、上百万的浏览量,黑客往往会在这些BT种子站植入木马,用户浏览后就会中毒。有时黑客干脆把病毒伪装为BT种子,以“劲爆xxx”、“激情xxx”等诱惑性的名字,诱骗用户下载。电炉的搜素功能比较强,如果用热门搜素词当做病毒文件的名字,则很可能被搜索到并下载,用户下载后就会中毒。迅雷和快车的下载速度非常快,黑客往往会把病毒和热门软件、热门电影捆绑在一起,用户在下载前无法辨别其中是否含有病毒,下载运行后即被感染病毒。
(四)第三方软件。第三方软件即非操作系统本身自带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本身和自带的应用程序),其他应用类软件均可称为第三方软件,如QQ、Adobe Reader、Realplayer等。第三方软件漏洞是指由于软件设计的原因,在提供给IE的组件上存在着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会被黑客以及恶意网站利用。在用户浏览网页过程中,通过漏洞下载木马病毒而入侵用户系统,进行远程控制、盗窃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使用户蒙受损失。
(五)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政府和业界都尤为关注的网络应用,目前网络游戏在中国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七位,如2008年6月的网民使用率为58.3%,用户达到1.47亿人。由于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财产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出售,换来丰厚的利润,因此成为黑客窥测的主要目标。
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计算机病毒肆意泛滥,给终端用户带来各式各样的危害,但只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就可以大大减少病毒事件的发生。
(一)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补丁。这一点对于上网终端用户非常重要,因为绝大多数控制终端都是因为没有及时打补丁而感染各类病毒。在一般情况下,系统应开启自动更新设置,让系统自动安装微软的更新补丁。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反病毒软件中的漏洞修复功能,比如金山清理专家、360安全卫士、瑞星卡卡、QQ医生等。
(二)安装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并实时更新病毒库。上网终端务必安装防病毒和防火墙,比如瑞星杀毒软件、江民、金山毒霸、卡巴斯基、McAfee、ESET等。同时,切记要对这些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和版本进行及时升级(每周至少一次),并定时查杀病毒,长期未升级病毒库的防病毒软件形同虚设。
(三)关闭各种不必要的共享和自动播放功能,设置复杂登陆密码,防止“社会工程学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就是利用人们的心理特征,骗取用户的信任,获取机密信息、系统设置等不公开资料,为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创造有利条件。各种系统默认共享平时使用较少,但存在着被非法攻击者利用的危险,简易完全关闭。此外,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者使用有特别意义的数字(如生日、纪念日等)作为密码,容易被黑客破译。此外,通过关闭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可防止U盘等移动载体的病毒自动运行。
(四)不要随意登陆非正规网络和不良网站,不接受不明信息来源的邮件。
篇9
关键词:健康信息传播;健康教育;寄生虫病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alaria, Schistosomiasls and Filariasis; Key Laboratory of Parasite & Vector Biology, Ministry of Health, Shanghai 200025,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progress of medicin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ubjects,?which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products" are derived from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 health, desire to obtain heal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t is have important impact to people life and health hazards in Food-borne parasitic disease. Prevention of Food-borne parasitic diseases by the heal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Key Heal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Health education; Parasitic Disease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多样化及食客的行为方式改变,作为公共卫生领域中的疾病-----寄生虫病,它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疾病。而一种被忽略的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ic Disease)随着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加,在城市中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调查结果,食源性寄生虫中最有代表性的华支睾吸虫,其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估计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达1200多万人。感染率为0.58%;带绦虫感染率为0.28%。由于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和鱼、蟹等引起的其它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肺吸虫病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仍然较高。用健康信息传播和教育手段来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病风险。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3-2015年对不同人群开展了健康信息传播教育:大学生548人、中学生86、小学生57人、在职的人员264人,从事卫生工作专业人员118人,卫生官员30人,(见表 1)。
1.2方法:根据不同对象,分别按年龄分组进行传播前的摸底调查, 问卷答题,知识讲座,知识问答。如:是否经常在外用餐、生熟餐具是否分开、是否喜欢吃路边无证摊位烧烤等等。发放宣传小册子,观看宣传教育片,短信互动,寄生虫标本的实物观看、讲解,现场多媒体互动,现场提问,使得受传播者有体验感!
1.3调查内容:
对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态度、信念、个人行为及健康教育课等。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被忽视和遇见食源性寄生虫:华支睾 吸虫病(肝吸虫病)、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囊尾蚴病、广州管园线虫病、旋毛虫病、隐孢子虫病、曼氏裂头蚴病等等。
2. 结果
开展形式多样信息传播,普及预防寄生虫病知识,尤其对食源性寄生虫病展开, 2013-2015年对1103人次人员的健康信息传播教育。通过《人体寄生虫标本馆》实地参观,面对面地知识传授,实物的观看、接触、问题的解答、发送发放宣传小册子,让参观者亲自动手点击视频将会出现互动模式等等,提高了参观者兴趣。从手机信息的反馈和前后问卷调查,起到了良好效果,小学生的知晓率达到90%、中学生95%、大学生98%、在职人员98%、专业人员100%、卫生官员100%。普遍认为这样的健康信息传播方式受益匪浅,今后在外用餐一定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追求美味、鲜嫩的同时,煮透食物,改变吃醉虾、醉蟹、烧烤和涮锅的陋习,不吃或少吃路边烧烤,尽可能去正规餐馆用餐。
3. 讨论
健康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是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R、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健康传播(Health Communication),是以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健康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1]。
食品供应渠道增加,居民日常饮食模式趋于多样化,摄食生鲜和未彻底加温食品人数日益增加,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球约有5620万人感染食源性吸虫病,其中790万又严重后遗症,7158人死亡。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和数量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如不加以提醒警示它的患病风险就越来越大!人们应该在日常食品饮食中应做到:
3.1改变不良嗜好 摒弃陋习
众多寄生虫病通过传统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引起,而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喜好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和肉类的饮食习惯,喜爱烤肉、烤鱼、涮火锅、喝生水、生吃未洗干净的瓜果、路边的不洁食品,这些不良嗜好和陋习往往给罹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带来极大的隐患,改变这些尚难改变不良嗜好、摒弃陋习是预防与杜绝寄生虫病根源。
其次
3.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饭前、便后不洗手, 饮用生水, 瓜果、蔬菜不严格清洗即食用等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饮食中,少吃或不吃半生熟菜肴,不食生菜、半生海鲜、食品,养成吃熟食的习惯,吃涮锅时要将肉片彻底煮熟、煮透后食用(至少两分钟以上),蔬菜瓜果清洗干净后吃,因为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的重要原因。
3.3 加强信息舆论监督,堵源头、促意识
预防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必须加强舆论信息监督,从保证食品安全的源头抓起,提倡科学养鱼,牲畜圈养,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屠宰业的监督和无证食摊的管理,加强对肉食品、水产品市场的卫生检疫,建立严厉的食品安全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风险意识,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家庭食品制作的10条黄金规则: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2.彻底烹调食品 3.立即食用煮熟的食品 4.精心储存食品 5.彻底再加热熟食 6.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7.反复洗手 8.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物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3.4 加强健康信息的传播
随着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有些对鱼、肉类等食品加工不重视,不注意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与器皿分开,卫生检疫工作相对滞后;对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尚未系统地开展。这些都是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潜在的危险因素。
健康信息传播已不单纯是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或是卫生部门的事情。每一个媒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健康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监督者。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一个可控、可防的疾病,通^预防寄生虫病健康信息传播,了解预防知识,了解对健康危害性,引导和教育群众逐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妇女和农牧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轻寄生虫病的危害。如“健康处方”、“健康大课堂”、“健康万里行”、“健康进社区” 等,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
参考文献
[1] 胡晓云,李汉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信息传播[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8):585-586.
[2] 陈艳, 牟荣, 国果,等.健康教育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83-85.
[3] 张小萍,蒋守富,洪国宝,等.上海市市售食品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4):404-409.
[4] 张卫民, 姜晓燕.我国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治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4):231.
[5] 俞铭敏.以媒介为载体的健康传播现状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9,4(增刊):18-21.
[6]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现状评析.2012年度中国健康大会优秀论文集[C].264-266
[7]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10
现笔者以两起典型病为例,把蛋鸡血管瘤病的防控措施报告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去年冬季,行唐县城北部先后有五个养鸡户发现,在已产蛋的鸡群中,陆续出现皮肤或脚趾血疱现象,几天后血疱破裂,其周围的羽毛被血污染。病鸡皮肤、冠髯变得苍白,血流不止,无法控制,最后病鸡死于大出血。
2月20日,井陉县一养鸡户,养鸡1500只,250日龄,称其群鸡近几个月来,陆续出现鸡冠由红色逐渐变黄、萎缩现象,病鸡食欲下降、不产蛋、精神不振,最后死亡。经询问得知,与该户从同一孵化场购鸡的其他养鸡户的鸡群也出现同样症状。病鸡精神萎靡,鸡冠萎缩,色黄,一指裆,检查皮肤、羽毛,分别在胸部、颈部、脚趾、尾部皮肤处,发现有似绿豆大至酸枣大的血液凝固物,周围羽毛被血液污染。
二、剖检变化
有的病死鸡在皮肤和皮下组织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红色的血疱;有的在眼结膜、肝脏、肺脏、脾脏、胃、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表面及实质内有散在或密集的暗红色的血疱,患内脏型血管瘤的病鸡,有时可见腹腔内有血凝块;有的在胸骨、颈部肌肉、腿肌的肌膜表面和腿部肌肉的深层、胸腹气囊、卵巢、肠道、肠系膜、输卵管、输卵管系膜、子宫壁及子宫黏膜有大小不一的血管瘤。有的血管瘤病鸡还同时出现“大肝病”典型病变,即肝脏、脾脏、肾脏极度肿大,表面和切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的肿瘤病灶。
三、发病原因
蛋鸡血管瘤病和以往较为常见的鸡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即“大肝病”)、骨的硬化病均是由鸡白血病、肉瘤群病毒(ALV)所引起的疾病。病毒经由母鸡的卵巢或输卵管移至卵内造成垂直感染,或对无病毒的种蛋所孵化的雏鸡引起水平感染,并终生从粪便排出病毒,而且于体内各脏器及组织保有病毒,像这种带有病毒的小鸡,部分发育及生长都正常,但有部分鸡在产蛋开始前形成肿瘤性病变。
四、防控措施
1.培育无本病的净化鸡群。目前本病既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由于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因此最根本的防控措施是培育无本病的种鸡群。采用ELISA或其他血清学方法(最近国外推出PCR诊断试剂,检出率高)经过批批反复检查,淘汰阳性带毒鸡,以达到净化目的。
2.把好引种关。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场,净化本病并不现实,因此引种要严格把关,绝不从有本病流行或没有经过净化的原种场引入鸡苗或种蛋。此外,种蛋的收集、保存、孵化时应严格消毒,特别是熏蒸消毒。
- 上一篇:完善课程管理机制
- 下一篇: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