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行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12 15:4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季流行疾病预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今年要召开会议部署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组织公共卫生科落实好此项工作。针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先后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充分认识禽流感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式,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加强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间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力度。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卫生防治宣传日,广泛宣传有关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民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非典、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醒公众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多参加体育锻炼,食用禽类肉蛋时完全熟透,到正规镇场购买检疫过的家禽,防止疾病发生,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对能够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实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消除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隐患;加强对没有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其他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可能发生疫情暴发流行的,根据人群免疫水平,认真组织做好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工作,严密关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动态。
四、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篇2
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最大程度地发挥流感疫苗的作用,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特制定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供各地在实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时参考。
一、接种流感疫苗的目的
1、减少接种疫苗者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
2、保护老年人、幼儿、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等易感人群,避免与上述人群接触机会较多者感染流感病毒后,传播给这些人群。
二、流感疫苗的使用
(一)疫苗种类。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
(二)疫苗接种对象。
1、推荐接种人群。
(1)60岁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5)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6)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7)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重点推荐人群和推荐人群进行适当调整。
2、慎用人群。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
3、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三)接种疫苗的时间选择。
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各省可根据当地流行的高峰季节及对疫情监测结果的分析预测,确定并及时公布当地的最佳接种时间。
(四)疫苗接种反应。
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成分都没有感染性,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发生急性超敏反应。
(五)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
四、预防接种的实施
(一)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应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管理。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流感监测和预警信息,为预防、控制流感的暴发、流行,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可在本行政区域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流感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可采取应急接种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者应急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除上述情况外,流感疫苗由群众自愿接种,费用自行负担或通过其它途径解决。疫苗接种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接种单位内进行。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并将异常反应及处理情况逐级上报至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篇3
以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加强各班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进一步完善各种卫生保健制度,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工实施我园园本体系中的有关教育目标,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中。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拒绝接收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精神、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做好幼儿体格发育测量及评价工作。
4、坚持一学期两次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测查中大班视力。
5、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幼儿的预防接种、疾病防治(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及甲型流感)及传染病隔离、膳食均衡与营养分析、。
6、积极认真组织好生活老师搞好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7、负责患病幼儿在园服药工作,坚持认真、仔细、耐心、把安全服药放在第一位,做好“三对”:对班级、对姓名、对药名。
8、随时随地检查园内环境卫生、班级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并随时记录卫生情况,与考核挂钩。
(二)饮食与营养
1、严格管理好幼儿的膳食,每周制定带量食谱,食品品种随季节变化作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营养分析,每周食谱向家长公布。
2、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3、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三)卫生习惯
1、睡眠习惯
足够的睡眠对幼儿身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睡前教育,教师和保育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愉快入睡。
2、盥洗习惯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3、学会整理
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那里拿的东西那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
4、班级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一日生活常规中多培养、练习。
(四)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
1、幼儿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
2、餐具用消毒柜、活动室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3、定期对幼儿的被褥、图书、玩具进行消毒。
4、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把好晨检关,发现传染病及时消毒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治疗。
5、园内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每天坚持清扫一次,随时保洁,各种大型玩具每周坚持擦洗并消毒一次。
6、各班:每天一小扫,随时保洁,玩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幼儿口杯每天坚持清洗,擦手巾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碗筷勺每餐清洗消毒,餐前桌子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
7、食堂: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照食堂卫生标准及我园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执行,每周定时对餐具、用具及空气进行消毒。做好每天每餐的食物品尝、留样、观察、登记等工作,杜绝购买无证、腐烂、变质等有损于健康的食品。
(五)除“四害”工作
按照广元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有关除“四害”达标的规定执行,定期购买除“四害”药品,对各班、各部门、环境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杀。
(六)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季节以《幼儿简报》、宣传单、医务专刊等形式向家长及全体教职工宣传有关常见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预防保健常识、幼儿健康体检、幼儿卫生生活行为习惯等。
四、具体月安排
八月份
1、制定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更换卫生知识展板
3、各班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暴晒)
4、全园各班、各部门全面进行大扫除。
九月份
1、全面做好各种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2、制定秋冬季消毒时间安排表及保育工作安排表(各班生活老师根据各班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3、布置本学期的保育任务及要点。
4、各班加强安全保护教育,让幼儿学会一些安全知识,学会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5、做好幼儿身高体重的测查、评价、登记工作。
6、建立并召开膳食工作委委员会议。
十月份
1、检查日常的保育工作和消毒工作是否落到实处。
2、检查各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3、各班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预防秋冬两季传染病的发生,控制发病率。
4、召开伙委会会议。
5、全面进行大扫除。
6、完成幼儿健康体检评价及结果统计;
7、对新生幼儿进行卫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测评;
8、办卫生专刊一期。测中班幼儿视力。
9、筹备幼儿“健康快车”(利用网络资源与家长联系,使其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成长等情况)。
十一月份
1、测大班幼儿视力,
2、协助疾控中心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召开创卫小组会议一次。
3、对幼儿食谱进行随机抽查一周进行营养分析。
十二、一月份
1、完成幼儿体检工作及健康评价。
2、作好学期结束、寒假幼儿安全教育
3、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二、三月份
1、制定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要点
2、更换卫生知识展板
3、各班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暴晒)
4、全园各班、各部门全面进行大扫除。
5、全面做好各种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6、制定春夏季消毒时间安排表及保育工作安排表(各班生活老师根据各班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要点)。
7、做好新生查验接种证工作,并将个别幼儿漏种疫苗告知家长及时补种,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避免春季传染病在我园流行。
8、完成全园幼儿常规体检及幼儿体检健康体检评价工作。
四月份
1、协助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医院做好“手足口病”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避免春季传染病在我园流行。
2、召开一次膳食工作和一次爱卫小组会。
3、完成幼儿体检结果测评分析并告知家长。
五月份
1、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乙脑”等夏季常见传染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2、更换卫生知识宣传板报一期。
3、为“六一”节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4、对幼儿食谱进行随机抽查一周进行营养分析。
六月份
1、完成全园幼儿在园常规体检。
2、完成幼儿体检结果评价分析并告知家长
3、做好幼儿防暑降温工作。
4、召开创卫小组会议一次,做好除“四害”工作。
篇4
(一)疫苗准备
国家对疫苗实行统一有偿调拨。2009年冬春季,省卫生厅计划分配我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35万剂,分三批调运。其中,2009年11月初9万剂;2009年底前13万剂;2010年3月底前13万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收和储存单位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考虑到不同人群对病毒的易感性、感染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同人群接触病毒的概率及传染给其他人员的机会不同,以及疫苗储备的数量有限等因素,依据卫生部接种建议和《江西省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实施方案》要求,优先在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并优先给以下重点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各县(区)按市级方案落实接种人群。
1、一线医疗卫生人员;
2、口岸检疫和边检、民航、交通(汽车站候车厅)、公安等单位从事一线公共服务岗位的人员;
3、中、小学校学生、教师及托幼机构教职工;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疫情处置时认为有必要应急接种疫苗的人群(如密切接触者和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等)。
鉴于目前尚缺乏孕妇使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将其列入重点接种人群。
(三)接种时间
疫苗分三批进行接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疫苗后15天内按要求完成接种任务。
第一批:接种对象为: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急救中心、血站、健康教育所、卫生监督所的一线卫生技术人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妇幼保健等机构的门诊、急诊、住院部医务人员);口岸和边防检疫、民航、交通(汽车站候车厅)、公安等单位从事一线公共服务岗位的人员;中、小学校教师和托幼机构教职工等重点人群。
第二批:接种对象为:重点地区的学校中小学生。
第三批:接种对象为:其他地区中小学生。
(四)经费安排
按照属地原则,由各级财政落实疫苗接种与管理相关经费。其中、除疫苗、注射器购置经费由中央财政、省财政解决外,疫苗接种人员培训、宣传、现场接种的组织、数据收集汇总与录入、督导评估与接种质量控制等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按按市、县分别为0.48元/剂次、1.77元/剂次安排;接种人员补助经费(每针次3元)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安排。
二、接种实施
(一)人员培训
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市、县卫生部门近期举办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师资培训班,对参加疫苗接种的每个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卫生部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办法》相关内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乡镇级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接种单位的指定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作为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单位,现场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佩带培训合格证。可在医疗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并安排足够数量的合格接种人员和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治。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公布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名单,并上报市卫生局备案。
(三)疫苗、注射器供应和储运
疫苗和一次性注射器由省卫生厅统一采购,逐级下发至各级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疫苗要求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冷链储运,并做好温度监测工作。
(四)现场接种
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接种前要告知详情,并严格掌握接种禁忌,做好接种登记。接种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接种对象核实工作,要严格实施安全注射,并确保接种后留观30分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处置预案。接种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施。合理安排对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群体性接种工作,确保接种安全。学校、托幼机构、口岸、边防、民航、公安等受接种单位要积极给予配合。
(五)收集接种相关信息,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处置
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办法》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要利用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信息的登记和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接种工作紧急叫停机制,及时有效应对出现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确保接种安全。
三、组织实施
(一)疫苗接种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次接种工作的组织协调。
根据《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关于报送甲型H1N1流感疫苗需求的通知》精神,、武警部队和铁路一线员工的接种工作由总后卫生部、武警总部后勤部和铁道部负责组织实施。
(二)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现场组织与实施,要根据我市确定的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制订接种实施方案,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卫生部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安排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接种单位的相关信息应适时向社会公布。
(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严格疫苗流通监管、召回和监督销毁等工作的实施。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置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的具体实施,成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实施工作组,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三)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的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宣传部门负责疫苗接种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舆论引导,各相关部门制定宣传报道方案,根据工作进展和群众关注的问题及时开展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要做好疫苗接种的政策解读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督导与评价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开展甲型H1N1疫苗预防接种实施工作的督导,安排责任心强和业务精通的人员,到接种现场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安全性、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工作。
五、有关说明与要求
(一)关于疫苗计划的分配。第一批疫苗按重点接种对象的分布,随市级方案下达至各县(区)(见附件)。鉴于第二、三批疫苗接种对象单一(只涉及中小学校学生),待疫苗下达我市后,由市卫生局会商市教育局提出疫苗分配计划,报市政府同意后再下达各县(区)。
(二)英雄开发区的接种工作分别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担。请有关县(区)加强协调,共同做好现场接种的组织与实施。口岸的检验检疫、海关、边检由其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昌北机场的其他单位由民航江西监管局统一组织与协调。
(三)加强疫苗使用管理。因省卫生厅分配我市的疫苗数量有限,除市级按比例对疫苗进行适当的应急储备外,县(区)不再对已分配的疫苗进行应急储备,以确保下达给各县(区)的疫苗如数接种到应种人群。
篇5
一、总体要求
按照总体部署,做好医疗卫生和预防灾后疫情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全区“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八个小组具体落实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机关各职能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灾区冬季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传染病流行。
(三)卫生监督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监督工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保障灾人员的食品饮水卫生安全。
(三)医疗救治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各医疗机构对灾区病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继续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四)健康教育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防疫的健康教育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工作。
(六)新闻报道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的信息整理和上报工作。
(七)作风督查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卫生应急工作的作风督导监察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制定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方案,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对、不履行工作职责、推诿扯皮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严格执行值班报告制度和疾病监测制度
各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制,值班人员随时接听值班电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要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三)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依照法定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报告各种传染病疫情报告
实施传染病疫情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4时前报告当天疫情状况,并每日分析疫情动态,随时上报信息,严格执行疫情报告24小时不离值班室的制度。各级疾控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指导,按照管辖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情况,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院感”防控工作,确保不迟报、漏报、瞒报,不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四)扎扎实实地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把应急响应做得更及时,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畏难情绪,尽可能地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队伍、应急技术程序、应急检测准备、交通和通讯、防护“五落实”,积极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及时补充应急处置的组织、流调、检验、消杀人员以及各专业专家组,责任到人,各种设备调试运转正常,一旦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提高响应敏感性,各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调查处置。
(五)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自来水水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自抽水和农村乡镇20户以上饮用井水水质消毒及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增加水质监测频率,保障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卫生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暴发。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公众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救助技能。灾后存在水源污染的可能,要做好“不喝生水”的宣传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努力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尤其要教育群众安全使用燃煤、燃气等取暖设施,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篇6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预案的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根据事件发生、蔓延程度,提出在本行政区域内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报请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启动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传播速度、影响程度等划分为二级突发事件警级。即二级预警警戒(一般突发事件)和一级预警警戒(重大突发事件)。
(一)二级预警警戒(一般突发事件)是指在局部地区发生,尚未引起大范围扩散或传播的突发事件。
1、在我区乡镇范围内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在我区范围内发生腺鼠疫病例,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
3、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4、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含疑似病例);
5、霍乱病例在我区首次发生;
6、一周内在我区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l倍以上;
7、在我区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8、食物中毒30人以上10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或食物中毒人30人以下,但事故发生在学校、或重要的地区性、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9、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同时发生30人以下;
10、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Gy且受危害人数10人以下,或个人全身受照剂量≥0.5Gy受照人员剂量之和≥20Gy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11、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5人以下的;
12、其它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突发事件。
(二)一级预警警戒(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在较大范围地区发生,出现疫情扩散的突发事件。
1、在相邻两个及以上乡镇范围内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5例或以上;或在人口密集的乡镇(街道)出现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在我区范围内发生腺鼠疫病例,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10例及以上;
3、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含疑似病例);
4、霍乱在l周内发病2例以上;
5、一周内我区及相邻的县(市、区)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6、我区及相邻的县(市、区)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7、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的或死亡1人以上;
8、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同时发生30人以上或人员死亡;
9、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Gy且受危害人数10以上,或个人全身受照剂量≥0.5Gy受照人员剂量之和≥40Gy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10、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11、丢失放射性物质,其放射性活度(Bp)密封型≥4X106,非密封型≥4X105;
12、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
13、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放射事故出现大量人员伤亡;
1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市政府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事件。
三、卫生部门应急处理网络及职责
1、区卫生局
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区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接受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具体开展本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组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工作队,负责现场应急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采样、原因分析,并提出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意见和措施。区疾控中心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报机制。
3、区卫生监督所
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组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队,负责监督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及处理的预防控制措施。重点开展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的消毒隔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的监督检查。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在区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各医疗单位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组,制定工作流程,配备必要的急救装备、药品和急救车辆,落实工作责任,做好院内防护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救治病人,减少人员伤亡。
四、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突发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区内企业卫生防疫站;
2、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区妇幼保健院;
3、区卫生局;
4、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5、有关单位,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工商管理机构、畜牧检疫机构以及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等。
(二)突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农村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旅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三)突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1、突发事件的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区卫生行政部门口头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
2、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区人民政府和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突发事件报告电话
四、监测与预警工作
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分别制定出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重大水污染事件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1、传染病监测
区疾控中心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医疗机构:对秋、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全年发热门诊的发热病人、夏季肠道门诊的腹泻患者、重点人群的艾滋病HIV血清抗体监测及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监测等。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严密监测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发生、发展和流行情况,准确及时作出评估和预测。
2、食物中毒监测
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要组织对区内的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农贸市场等重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定期的采样检测和卫生学评价。在夏季要对重点行业的卫生管理负责人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培训和指导,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生活饮用水监测
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要组织对区内供生活饮用的自备水、二次加压水、农村自来水、城市末稍水定期进行采样监测,夏季要加大监测频次,凡发现监测不合格的水质,要立即予以必要的处理,否则一律停止生活饮用。
4、职业卫生监测
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要查清全区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厂矿企业的底数情况,配备监测工作所需的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及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实施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定期监测,尤其是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要进行巡回监督,及时提出控制措施,限期改进、避免职业中毒事件发生。
监测后要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早期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依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5、业务培训及模拟演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卫生监督所要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要组织全区的相关医疗卫生等单位的业务人员,每年至少1次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
区卫生局每年组织全区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模拟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控制处理、急救演练,以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㈠二级预警警戒(一般突发事件)
1、区卫生行政部门
⑴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迅速组织有关专业队伍和有关专家赶赴现场;路途较远的地区应尽快赶到现场;
⑵立即展开突发事件调查核实工作,并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估;控制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⑶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开展救治工作;
⑷及时提出控制措施和处理意见,报告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
⑸组织及时采集样品并保留、保护好现场;
⑹2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或根据相关规定及时报告。
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反应
⑴接到报告后迅速完成机动防疫队的集结,包括机动防疫队成员着装符合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防护标准、备齐现场应急处理所需仪器设备,30分钟内赶到现场;
⑵立即展开对突发事件的调查核实工作(主要为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及急性职业中毒调查核实等);
⑶立即进行现场采集样品,并及时送检验室进行检验;
⑷对消毒和防护等技术性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并组织人员做好对现场的消毒和防护隔离等工作;
⑸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性质,提出控制措施和处理意见。
⑹1.5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立即报区卫生局,按规定时限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3、区卫生监督所的应急反应
⑴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至少3名监督执法人员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应急控制处理;
⑵立即展开对突发事件的调查核实工作(主要包括对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等);
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突发事件提出应急控制处理措施,并对突发事件现场及落实应急控制处理措施的情况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
⑴凡接到区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或责任报告人的报告,辖区各医疗机构的行政领导要亲自带队,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别,安排符合要求的急救车辆及抢救仪器设备和药品,迅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于30分钟内赶到现场;
⑵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展开救治工作,需送医院抢救的,要立即将病人转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遇特殊情况,如传染病和职业中毒等,要将病人立即送到大连市定点医院。
⑶辖区内各医院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队,行政主要领导担任队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安排抢救工作,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⑷辖区各医院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抢救仪器设备和药品,尤其是常见的化学性中毒、各种食物中毒等的特效解毒药品,如毒鼠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等特效解毒药品等。
㈡一级预警警戒(重大突发事件)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全区卫生系统各部门除按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外,还要做到:
⑴接到报告后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⑵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区卫生局有权调动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参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控制处理,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必须无条件参与处理。
篇7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描述性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37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c)-00151-03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in Guanyun County in 2010-2014
CHEN Shou-juan1 YAN Chun-hua2
1.Department of Health,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Guanyun 222200,China;2.Guanyun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Jiangsu Province,Guanyun 222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master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in Guanyun County,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EHF.Methods The case data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llected from Guanyun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the popul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Guanyun County Bureau of statistics.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Results A total of 24 EHF cases were reported in 2010-2014,and the average incident rate was 4.77/100 pared with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of 2005-2009,it showed an upward trend.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was 5.96/100 thousand in 2014,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3.28% (8/244).Incidence of male and female ratio was 2.08∶1,the age of onset was 17-81 years old,18-59 years old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66.39% (162/244). More farmers occurred,accounting for 94.67% (231/244).Cases occurred in winter and spring.County each villages and towns had a case report,Nangang,Longju,Yishan,Xiache,Yangji and Dongwangji these six towns,EHF cases accounted for 62.70% (153/244) of the total cases.Conclusion Pestilence of EHF in Guanyun County is on the rise.It should vigorously carry ou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uch as rodent and focus groups vaccination,so as to effectively minimize the harm of EHF.
流行性出血幔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为掌握灌云县近几年出血热发病情况,笔者对该县EHF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2014年病例资料(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源于灌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病例均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278-2008)》[2];2010~2014年人口资料来源于灌云县统计局。
1.2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加以表述,运用ARIMA 模型预测近年发病态势。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2结果
2.1总体概况
2010~2014年共报告EHF确诊病例244例,年均发病率为4.77/10万,较2005~2009年前五年呈上升趋势。2014年发病率达5.96/10万,报告8例死亡病例(2010年4例、2011年2例、2012年和2013年各1例),病死率达3.28%(表1)。
2.2流行特征
2.2.1人群分布 男、女发病率分别为6.33/10万和3.04/10万,发病率比为2.08∶1。发病年龄17~81岁,18~59岁人群占66.39%(162/244)(表2)。农民多发,占94.67%(231/244),然后依次为民工5例,干部、教师和工人各2例,学生和餐饮人员各1例。
2.2.2时间分布 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发生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3.20%(203/244),病例多发于冬春季(图1)。
2.2.3地区分布 2010~2014年全县15个乡、镇、农(盐)场均有EHF病例发生,多分布于南岗乡、龙苴镇、伊山镇、下车镇、杨集镇和东王集乡,这6个乡镇EHF病例占总病例的62.70%(153/244)(表3)。
2.3预测分析
将2005~2014 年灌云县EHF发病率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后,通过ARIMA模型(图2),预测2015~2016年未来两年该县EHF发病率仍处于高发水平。
3讨论
出血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我国每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人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不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引起鼠密度和(或)带病毒率波动明显,老疫区疫源地稳固存在,新发现疫源地逐年增多,疫区范围不断扩大,鼠间感染广泛存在,致使当前我国出血热疫情下降不明显或上升[4]。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灌云县2010~2014年出血热病例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农民,病例主要集中于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呈秋冬峰明显高于春峰的双峰型分布,故该县是以秋冬季姬鼠型发病为主的混合疫区,与国内其他省市流行特征基本相符[5-7]。2010~2014年出血热年均发病率4.77/10万,较2005~2009年前五年(年均发病率3.82/10万)[8]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病死率达3.28%,高于我国黑龙江佳木斯、陕西宝鸡、辽宁沈阳等高发市[9-11]。根据ARIMA 模型预测分析,灌云县2015~2016年未来两年发病率仍处于高发水平,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极有可能出现暴发疫情,必须加大防控力度,做好“五个坚持”。
①坚持开展科学灭鼠:鼠密度及鼠带毒率是影响出血热发病的重要因素,采取防鼠灭鼠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12-13]。以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为契机,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和运行EHF防治协调工作机制,清除居民区鼠类栖息孳生源,维护清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在居民区内及其附近大力开展室内外灭鼠防鼠工作,力求将鼠密度长期控制在捕获率1%以下。
②坚持开展疫苗接种:研究表明完成出血热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即可获得较高抗体水平,但接种5年后抗体下降水平较大,末次接种7~8年后保护率下降到90%以下[14-15],因此在出血热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内对野外作业人员、农民、民工等重点人群中开展出血热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在疫点周围人群做好应急接种,必要时可适当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并在末次接种后7~8年应再加强免疫接种一针次疫苗。疫苗接种后应及时开展抗体水平检测和流行病学保护监测,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建立有效持久的免疫屏障,从而降低EHF发病率。
③坚持开展业务培训:坚持对疾控和医疗机构的医护、检验等专业人员开展出血热防控新技术、新方法等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知识和诊疗水平,做到“三早一就”,加重症患者的救治,把好“三关”,切实降低病死率。
④坚持开展健康教育:灌云县是出血热老疫区,多年来出血热疫情一直高居不下,广大群众缺乏对该病的基本认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单、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单位和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传媒技术,大力普及出血热防病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防病意识。
⑤坚持做好疫情监测:通过鼠密度和鼠带毒率的宿主动物监测以了解鼠间疫情情况,进一步做好人间疫情与鼠间疫情相关性分析和人间疫情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防止疫情扩散或引起暴发疫情。
综上所述,2010~2014年灌云县EHF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大力开展灭鼠和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EHF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7-86.
[2]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278-2008)[Z].2008.
[3]卫生部.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Z].2005-9-12.
[4]王芹,李建东,张全福,等.2014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16,31(3):192-199.
[5]袁玫,于本跃,王琪.安义县2010-201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6,27(2):192-193.
[6]刘晓青,张天琛,谢昀,等.2009-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 20(3):228-231.
[7]田永琴,陆朝国,吴家红.1994-2013年贵阳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7):698-702.
[8]严春华,马士化,陆建奎.灌云县2005-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 14(11):1154-1155.
[9]王敬磊,赵亚双.1949-2012 年佳木斯市肾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2):211-212.
[10]李红兵,何微,王宏戈,等.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预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5):639-641.
[11]车雷,殷洪博,刘峥华,等.沈阳市2004-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6):566-568.
[12]韩占英,韩旭,魏亚梅,等.2008-2012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流行特征研究[J].中国共患病学报,2014,30(9):947-950.
篇8
一、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2、全力以赴,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闻讯而动,卫生局及时启动禽流感防控工作。结合区位特点,制定完善了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坚持早布控、广宣传、持续动态监察执法,向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强化候鸟聚集地区的监测。把禽流感纳入今年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和考核。
3、传染病综合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
继续保持计划免疫工作高质量高接种率水平。截止20*年10月,全区学龄前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99.86%,开展了外来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推进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严格执行群体性疫苗接种工作有关规定,确保免疫预防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
严格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降低漏报率,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预防和控制季节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夏季肠道门诊、冬季呼吸道门诊按时开诊。加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防病管理。有效处置了新街口地区短期内集中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艾滋病疫情实行网络专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力度,落实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折子工程,在*区确定18家医疗机构分别建设标准传染病诊室、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隔离留观病房及4家急救分站。通过协调和督导,在规定时间完成建设,及时开诊。
妇幼工作落实“一法两纲”,指标继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20*年1-10月,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十万,婴儿死亡率1.68‰。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免费自愿婚检。自愿婚检人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加强,启动控制精神抑郁障碍项目。开展了智力残疾人员的需求调查。截至10月,为无职业、无报销渠道、无收入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门诊1748人次,共投入费用15万元余。试行精神病紧急救助工作前移的措施,区内精神病人救助绿色通道不断完善,重大节日期间未发生精神疾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坚持落实《*区慢性病防治规范》,以重点疾病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与辖区大医院合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4、做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保证人民群众健康。
(二)优化医疗资源,强化医院管理。
配合*区城市改造,根据区属医疗机构发展专科特色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目标,本着做精专科、做强社区的发展思路,优化区属卫生资源。原护国寺中医医院和原厂桥医院整合形成了*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和什刹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二龙路医院和原德外医院整合形成了*市肛肠医院和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在短期内即呈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资源整合、互补优势的举措初见成效。
在医疗机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在医疗质量、服务特色、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找差距,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区卫生局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与指导。对医疗文书质量和检验科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开展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培训,防范医源性感染;巩固医疗机构评审成果,强化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意识。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本着“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则,在区发改委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改造了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服务环境,社区卫生服务量明显上升。
二、20*年工作基本思路
2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卫生局重点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公共卫生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共卫生大厦良性运转,发挥在保障公共卫生中的中坚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打下基础。要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整合区域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对中央机关的保障水平,提高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全区居民公共卫生的享受程度和公平性。使公共卫生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工程之一。建立公共卫生大厦是*区委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尚属首例,意义重大。20*年要做好各机构的搬迁工作,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未来工作的开展设置各个机构的科室及职能,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使整合后各机构尽快实现良性运转。
(二)进一步强化疾病防治特别是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
进一步巩固疾病防控的工作基础,完善传染病门诊、计划免疫规范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措施;增强和完善全区防病网络组织建设;加强防病队伍培训,提高防病队伍素质;加大对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流行病调查和传染病管理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全区疾病预防的各项措施。
(三)做好2011年卫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调整规划
(四)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派驻卫生监督执法站,实现综合执法下移的工作模式。
推进卫生监督机制改革,为保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即使到位,继续积极前移工作,在总结20*年卫生监督执法派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卫生监督站下移工作。并试行综合执法下移。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做好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巩固“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工作成绩,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篇9
上海 阿大
我父亲患有冠心病,偶尔会有心绞痛等情况,有人说要准备一些急救药物,请问需要一些什么药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陈跃 主任医师
冠心病人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尤其天气寒冷季节这些紧急事件出现频率更高,须重视做好防治工作。对这些情况,争取第一时间急救非常重要,所以患者及家人等负责照料人员都要学习一些急救要领。患者平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盒内一般有5~6种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亚硝酸异戊酯、安定片以及异山梨酯。当患者发生心绞痛时,患者或家属应保持镇静,立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盒内的硝酸甘油,1~2片,放在舌下含服。并取坐位,最好背靠坐椅,2~5分钟疼痛就可以缓解:若未缓解,3分钟后可再含服1次;若多次含服后都没有明显疗效或心绞痛加重,则用手帕包裹装有亚硝酸异戊酯的玻璃小瓶捏碎,放到鼻孔吸入,数十秒后可缓解症状,但药效维持时间较短。相对来说较新的药物尼可地尔(商品名,喜格迈)更能明显改善心肌缺氧症状。
预防流感的方法
河北保定 老根
最近新闻上又说一些地方有流感出现,请问该怎么预防。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朱培华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更容易发生流行。流感病毒有不同的类型,最近几年提到较多的甲型H1N1流感目前在一些局部地区又有病例出现。预防流感大家都要重视。
预防流感可以接种疫苗,使人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尤其年老体弱、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容易接触流感病人者更应重视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变异很快,每次流行常由不同种型的流感病毒引起,因此每年生产的流感疫苗所含的病毒毒株类型也有所不同,是采用当年流行的主要毒株生产的,所以,接种疫苗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剂型,否则没有作用,到疾控部门的接种点接种疫苗,可以向业务人员咨询有关的知识,他们会给你使用合适的疫苗。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每年9~10月份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后接种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预防流感的一般性措施包括避免接触传染源和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避免接触流感病人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咳嗽病人。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当然如果你自己患了甲流也要防止传染给别人,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告知家人和朋友避免近距离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及时到医院诊治。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甲流病人时戴口罩可起到预防作用;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可以减少病毒的存活;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可减少手将病毒传送进入体内的机会,勤洗手同样重要,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饮用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等。
如何对付香肠嘴
叶女士 绍兴
阳近天气比较干燥,我14岁的女儿总觉得嘴唇干燥,后来嘴唇都开裂了,很不舒服,就有意识地用舌头舔舔,想用口水滋润下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干越舔,小姑娘的嘴就变成了“香肠嘴”。所以问如何治疗和预防?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 陶承军 主任
这样的病人隔一两天就能碰到几个,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基本上是嘴唇肿起来,周围一圈发红,有几个严重的都出现嘴唇破溃、渗液。得舌舔皮炎的大多喜欢不断去舔嘴唇,我们称为“舔舌强迫症”。秋冬季节因为干燥,嘴唇干了就想用口水滋润一下,结果越来越干燥,这种舔舌的习惯就更频繁。口水具有一定的滋润作用,但是口水中的一些酶对嘴唇上皮细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时间刺激下,嘴唇表皮的保护层被破坏掉了,就会引发炎症。得了舌舔皮炎的人,除了一张“香肠嘴”难看之外,还有一些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治疗这种皮肤病,可以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涂抹润肤膏,营养上皮细胞,逐渐消除炎症。同时,要停止舔嘴唇的习惯。成年人可能可以自己克制,但是未成年人很多还是有一定的强迫症状,无法控制自己不去舔。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患者嘴唇涂抹一些苦的或者难吃的东西,强制性迫使其戒掉舔嘴唇的习惯。可代用黄连粉调水或者色拉油,舌头舔到了,味道不好,就会立马缩回去。用这个方法一般十天左右就能戒除这个不良习惯。嘴唇发炎中医上说是心火旺的一种表现,黄连粉具有退火的功效,对付舌舔皮炎效果会比较好。
警惕肾动脉狭窄
刘大妈 杭州
我今年70岁,20年前就发现血压高。近几年,频繁更换多种降血压药,可血压就是不稳定。
10天前,在街上买菜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天旋地转。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左侧的肾动脉几乎完全闭塞,只剩下一丝血流入肾脏,由于左肾长期缺血,比右肾小了许多。高血压的根源找到了,原来是肾动脉狭窄。那么肾动脉狭窄该怎么办呢?
篇10
【关键词】 传染病;组织和管理;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57-03
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中小学生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3月进行了现况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问卷调查对象 抽取北京市各区县中小学校的学生传染病管理人员(校医或保健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考虑地理位置、学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抽取中、小学校108所,涉及东城、宣武、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延庆、昌平9个区县。其中小学35所,中学73所;城区学校33所,城乡结合部学校43所,乡村学校32所;公立学校82所,私立民办学校20所,民工子弟学校6所。
1.1.2 小组访谈对象 随机抽取2个区县(东城和延庆)的校医9名、班主任11名、学生60名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编制的“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按要求填写问卷。
1.2.2 小组访谈 由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校医进行小组访谈(现场询问并录音),并负责现场记录和整理访谈资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采用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治规定,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及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与追查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疫苗接种证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等。
2.1.1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所调查的9项制度的建立情况较好,达标率均在80%以上。在不同性质的小学中建立情况存在差异的主要为“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其他制度的建立情况在不同性质小学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在不同地域分布的中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各类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制度总体建立状况进行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小学间,建立了全部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学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学校中,9项制度全部建立的学校较多(91.3%),其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1.2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所调查的小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所有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公立、民办和打工子弟学校中分别为87.0%,100.0%以及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3类小学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5.6%,100.0%和80.0%。
所调查的中学中,能够将本校所建立的制度全部落实的学校所占比例在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中分别为73.3%,81.8%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3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分别为96.8%,97.3%和99.4%。所建立的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好。
2.2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小学传染病防控措施大致相同,在每天坚持晨检、对患传染病学生进行追查、将疫情报告所有规定的单位3个项目上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及“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2项上达标率相对较低(66.7%和33.3%)。见表4。
各中学的传染病防控措施较好,除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外,其余调查项目在不同地域中学的达标率均在80%以上,且在各地域学校间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复课”一项上,城乡结合部的达标率为68.2%,达标率有待提高。
2.3 小组访谈结果 大多数学校的晨检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检查学生是否发热、有无皮疹、个人卫生以及精神状态等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会及时通知给校医,校医表示会根据情况上报有关上级单位。每天严格查勤制度,对缺勤的学生能够联系家长,确定孩子情况。教师及校医普遍反映学生家长对于相关工作配合程度不够,由于害怕孩子缺课,甚至出现伪造复课证明等情况。
学校内无论学生和教师均有定时为教室通风的意识,即使冬季取暖和夏季开空调时也能做到教室的定时通风。学生能够接受到相关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常识。
3 讨论
学生在校内生活、学习,人群密度大,接触也较为密切,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成为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3]。参与本次调查的小学中,各项制度建立情况的总体达标率较高,均达到了80%以上,达标率在不同性质学校间的制度是“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主要达标率较低的学校为打工子弟学校。突显出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的日常保健以及健康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所调查的中学中,除“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外,其他制度建立的总体达标率都达到了80%以上。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生理功能发展,提高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调节情绪,和谐关系,从而对人体知识、运动医学知识、营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4]。因此,应促进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的建立,进而保证学生得到足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抗病能力。
对各学校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类学校所有制度的平均落实率均较高,民办小学的制度平均落实率已经达到了100%。这提示我们,各学校能够较好地落实已有制度,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上。
各学校的传染病管理中,打工子弟小学的管理状况欠佳,其“校医为疫情报告人”和“学生必须持复课证明上课”2项达标率较低。《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建议学校指定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为疫情报告人。被调查打工子弟小学疫情报告人多数由没有医学知识的班主任或校领导担当,极易出现漏报、错报。但整体上,本次调查结果学校达标率较2007年调查结果[5]有所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了解传染病传播机制及预防措施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6]。通过小组访谈了解到,自2003年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后,学校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及教师的防治传染病意识均有所增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包括校医在内的相关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家长的不配合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发现,部分家长不愿意配合学校工作,因害怕学生耽误课程而坚持让孩子带病上课。因此,也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传染病发生的早期有效反应是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最有效途径[7]。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建立与落实能够保证其对传染病发生的敏感性,是防止传染病校内流行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的结果总体情况较好,说明各学校对该项工作予以了一定的重视,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完善细节,为学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 KRETZSCHMAR M, MIKOLAJCZYK RT. Contact profiles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odelling the spread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PLoS One,2009,4(6):e5 931.
[3] 楼乐平. 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 :532 - 533.
[4] 高涛, 杜力. 试谈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8-39.
[5] 郭欣, 王星火,石坚.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29(1):22-24.
[6] BLOOMFIELD S, EXNER M, FARA GM, et al.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infection:The need for a family-centred approach tohygiene promotion. Eur Surveill,2008,13(22):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冬季施工宣传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