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比较好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4-04-12 11:2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行业比较好的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机轴承;检查;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26-1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进步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在不断加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上,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相对稳固的基础和后备力量。各行业的不断繁荣进步更是依赖于机械制造的支撑作用。另外,工业的发展进步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实现自身繁荣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机械制造等基础行业的完善和进步。农业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机械行业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我国近年来对农业的持续重视政策,促使各行业的发展成果集中投放到农业领域来,集中各方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实现农业的快速进步发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整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势在必行。作为机械制造的最关键环节,轴承制造的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1 做好对轴承的检查必须建立在对轴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对轴承进行经常性检查的作用自然不必讳言,只有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以及稳定性能,才能使农机进行正常的生产工作。但是,没有对轴承的基本了解,很难对轴承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工作,也难以发现潜藏的种种问题,将会不可避免地为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加深对轴承知识的了解是进行轴承检查的基础和首要步骤。
轴承在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轴承按摩擦类型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按轴承所受载荷的方向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按表面状态可分为液体轴承、不完全液体轴承和无轴承。因此,在进行农业轴承的检查时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轴承分别检测,要根据其特点和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合理全面的检查。滚针轴承、调心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推力滚子轴承等不同类型的轴承均有着它们各自不同的功能特点,在进行检查时必须要切实贴近实际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细致的检查工作,在保障检查质量的同时,不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2 贴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地进行轴承检查
在结合常规机械检查的经验上,农机轴承的检查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切不可仅仅依靠往日的经验。农机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工作负荷大,轴承的损坏程度也会相对较大,在进行日常的检查中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负荷来进行合理的检查工作。农机轴承检查要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从外观上进行观察,通过对比工作状态比较好的轴承确定现在轴承的工作状态,以及能否继续进行生产。认真听轴承工作时的声音,一旦轴承的运转出现偏差和错误就会发出不正常的声音并缺乏规律的颤动。
农机轴承的检查不止局限在工作时或者工作后的检查,要想拥有质量精良的轴承必须从一开始的购买开始就进行严格筛选和细致的检查。在这一过程中,要看轴承的外包装是否明晰、轴承上的钢印是否清晰。另外,还要听轴承的运转过程中是否有杂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轴承的不稳定性。此外,在进行细致的轴承检查时,要参考正规的轴承质量检测震动标准,使用标准的震动测量仪检测。
3 认真归纳失败的原因,做好后期的检查与监管工作
失败在于细节的忽视和补救措施的滞后。一方面是由于轴承在承担负荷极重的工作任务时自然的疲劳剥落,以及由于失效的密封,导致效果难以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在长期的轴承运转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安装,生产工作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此外,在维修保养中,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实施定期检查,造成故障的突发。
轴承的重要作用要求在进行生产时,不仅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更要采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并在不断的检查中总结经验,防止失败的生产结果出现,充分利用轴承的高效运作,提高生产效率。
轴承是机械制造行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说,轴承的制造水平代表着整个重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程度。轴承的制作要求非常精密,属于高精度产品,它不仅需要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支持,而且还需要材料科学、热处理技术、精密加工和测量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之服务,因此轴承又是一个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产品。
轴承的巨大作用要求在进行相关生产时必须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精密的具体细节工作严格把关,进行高质量的生产,从而制作出优质的轴承,实现机械行业的高效率发展。随着农机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机也成为进行农业生产须臾不可分的重要工具。作为农机的核心部件,轴承的质量必须有充分的保障,也由于轴承的广泛应用和经常性的运转,也成为农机经常维修和替换的部分。因此,积极对轴承开展检查工作并及时地发现轴承失效的具体原因,将为高效率地进行农机生产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 曹欢玲.如何选购农机轴承及质量鉴别[J].南方农机,
2006,(6).
[2] 曹广杰.农机轴承的检查和失效原因[J].机械设备,
篇2
博士、武汉大学包装工程系副教授,包装工程研究室副主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追求天然绿色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天然的果汁和牛奶,从企业生产包装再到消费者手中,如何才能既保证其高营养、好风味,又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一直是企业及社会追求的目标。传统包装方式对产品的风味和营养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如何使产品不受包装及杀菌环节的影响,避免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损失,并且在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这就需要无菌包装技术,一个未来包装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使人们全面了解无菌包装技术,我们邀请了武汉大学包装工程研究室副主任柯贤文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无菌包装的相关内容。
记者:我们知道无菌包装技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被广泛使用于液体食品包装行业,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有超过80%的液体食品在使用无菌包装技术进行生产,可见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请介绍下无菌包装技术包括哪些内容?与传统包装技术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柯贤文:无菌包装是指将流质或半流质食品经超高温瞬时杀菌或高温短时杀菌后,迅速冷却至30~40℃,在无菌环境下将物料充入已灭菌的包装容器内密封的一种包装技术。无菌包装主要应用于牛奶、果汁饮料等流质食品的包装。无菌包装技术应该包含无菌包装材料及容器、灭菌方法、无菌包装系统等几方面内容。无菌包装首先应该保证食品本身无菌,其次是包装材料和容器无菌,再就是包装系统和环境无菌。
与传统包装技术相比无菌包装具有以下优点:
(1)无菌包装可以使食品的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得以完好的保存。(2)复合包材和真空状态可以使产品免受光、气、异味和微生物的侵入,不必添加防腐剂,运输、仓储的时候也不需冷藏,并可延长其储存期,便于储运和销售。(3)进行无菌包装的食品和用于无菌包装的容器是分别进行杀菌的,避免与包装容器发生反应,减少容器成分向食品中渗透。(4)无菌包装产品外形一般呈砖形,原材料为纸质,产品的空间利用率高、重量轻,因此成本也不算高,用于饮料的软包装成本只有金属罐的四分之一,装满后饮料占总重量的97%。(5)无菌包装符合环保包装潮流。无菌包装材料使用纸质,易于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
记者:在无菌包装技术体系中,杀菌是无菌包装技术的重要内容,无菌包装的杀菌方法有哪些?
柯贤文:无菌包装中杀菌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和巴氏灭菌。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杀菌温度一般在135~150℃范围内,其杀菌时间非常短,只有3~5s。超高温瞬时灭菌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所谓直接法就是指杀菌蒸汽和食品直接接触,包括喷射式和注射式。间接法又包括板式、环形套管式、欧姆杀菌等。巴氏灭菌也称为低温灭菌,其杀菌温度般在100℃以下。巴氏灭菌又分为低温长时LTLT灭菌(条件为61-63℃/30分钟或72-75℃/15-20分钟)和高温短时HTST灭菌(条件为85~90℃/3~5分钟或95℃/12分钟)。巴氏灭菌可以杀灭大多数致病菌,但对于腐败菌和芽孢的杀伤力不够,需结合冷藏等其他技术,主要应用于酸性和低酸性食品的灭菌。
记者:食品物料、包装环境、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杀菌方法中,食品物料的杀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技术发展最快的,食品物料的杀菌方法有哪些?企业选择杀菌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柯贤文:目前常用的食品物料灭菌方法有巴氏灭菌、超高温瞬时灭菌和超高温短时间杀菌3种。
巴氏灭菌,是将被包装物在61~63℃条件下保持30分钟,这种灭菌方法可直接作用于产品,亦可将食品充填于蒸煮袋、玻璃罐等,浸渍于热水中。低温灭菌的缺点是包装容量不能太大,否则受热不匀严重:食品受热时间长,营养成分和风味损失大。
超高温瞬时杀菌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无菌包装技术。它将食品在120~140℃的高温下灭菌几秒钟,并很快冷却至室温,然后在无菌区内灌装和封盖。牛奶的UHT灭菌参数是在135~140℃下杀菌3-4s。瞬时高温灭菌的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包装材料可以不耐高温,包装容量可大可小,受热都是均匀的;食品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和风味损失较小。
超高温短时间杀菌常用于高黏度液体食品。如包装牛奶、番茄酱、糖酱等食品时,在一个不锈钢高压消毒容器中,使牛奶同150℃以上的高压水蒸气混合20s左右,进行杀菌消毒,然后进入抽真空室,把多余的水分蒸发除去,达到原先的牛奶浓度,再进入无菌室中,用无菌包材包装起来。目前,我国这种牛奶包装膜主要采用15μm左右厚的共挤复合膜,常温下可放置1个月。共挤复合膜中含有高阻隔的EVAL或PVDC,则可在常温下放置3个月:若使用铝/纸/塑多层膜包装,可在常温下放置6个月以上。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物料杀菌还采用了欧姆杀菌、超高压杀菌、放射线杀菌等杀菌方法。
欧姆法加热杀菌技术,可对黏度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液体食品进行杀菌,颗粒直径可达到2.5cm。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预杀菌仍需采用过热蒸汽。因此,在无菌系统配置时要配成混合式。
超高压杀菌,它是将产品置于500MPa以上的压力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杀菌,杀死其中大部分或全部的微生物,钝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由于几百个MPa的压力不会使食品的温度升高,因此没有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的劣变,可以较多地保留食品原有的风味。
放射线杀菌是指将产品收入由钻60为原料的放射室中,由其产生的Y射线进行杀菌。目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无菌大包装袋的成批杀菌。由于放射线的方向控制难度很大,防护技术要求很高,预计直接用在无菌包装生产线上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新的食品灭菌技术都在不断地研究和完善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也会逐渐在食品及其他无菌包装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企业在选择杀菌方法时,应根据被包装对象、杀菌对象、杀菌效率、成本、安全卫生以及包装系统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如包装对象和包装材料的耐温性能,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初始细菌数量,不同设备所配备的主要杀菌方式等。
记者:很多人对液体食品低温杀菌抱以怀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低温杀菌不但可以将细菌杀死,而且保证了营养成分不流失。您怎么看待这种杀菌方法?
柯贤文:有些微生物耐高温能力比较强,低温杀菌不能将其杀灭。如大部分的腐败菌和芽孢的耐温能力就比较强。另外,低温杀菌时间比较长,这对食品本身的营养成分的破坏要更多些,风味的损失也较大。但低温杀菌对某些奶制品中益生菌的保护是有好处
的,如酸奶的灭菌温度就不宜过高,并且要在发酵前杀菌。因此,低温杀菌主要应用于酸性和低酸性食品的灭菌中,如柑橘汁、苹果汁饮料等。
记者:由于食品无菌包装的特点和效果的要求,我们必须选用合适的无菌包装材料,您认为无菌包装材料应该满足哪些特性?
柯贤文:无菌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1)热稳定性,目前加热杀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菌技术,所以包装材料的热稳定性是其基本要求。在包装材料中金属和玻璃的热稳定性比较好,但玻璃不耐温度的急剧变化,塑料的耐热性相对较差。(2)抗化学性和耐紫外线能力,使用化学方法或者紫外线进行杀菌时,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化学性能和耐紫外线能力。
(3)阻隔性能,阻隔性能主要包括阻气性和防潮性。由于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脂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很容易被氧化而变质,此外富氧环境也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包装材料必须具有很好的阻气性,特别是对氧气的阻隔性。同样,包装材料也应具有很好的防潮性能,防止包装内外水分的过度交换。(4)热成型稳定性,主要针对纸材料、塑料及其复合材料而言,应具有较好的热成型稳定性。(5)机械性能,包括强度、韧性和刚性,这是对包装材料机械性能的基本要求。(6)避光性,主要是能遮挡光线中的紫外光,因为其能加速食品中某些营养成分的腐败变质,也能促进油脂氧化、油溶性维生素的分解、光敏感性维生素变色以及蛋白质变性等,所以食品包装材料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避光性。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在致力于制备可屏蔽紫外线的透明包装材料。(7)卫生性,无毒卫生是食品包装材料最基本要求。(8)经济性。
记者:在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无菌包装作为包装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在无菌包装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柯贤文:差距主要是在设备和包装材料方面。国产包装设备生产效率、运行稳定性、性能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与国外设备存在差距,技术研发和更新速度也较慢。目前,国内主流的无菌包装设备几乎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像利乐包、康美盒、艾卡杯等。在包装材料领域,除了材料应具有前面所述的综合优良性能外,与包装系统的配套兼容性也是很重要的。
近些年来,我国对无菌包装越来越重视,在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无菌包装技术作为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发展方向:
1.向高新技术集成性和高可靠度的方向发展
无菌包装技术是项对食品及药品的安全性实现综合技术保障的系统工程,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自动控制、计算机通讯等多项高新技术为一体。为满足产品的安全性要求,系统本身的每一个子系统无不包含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成果。为了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每一个子系统从设计到制造,从运行实验到运行监控,以及信息反馈与补偿修正都要融入现代质量的理念,达到设备固有可靠性与运行可靠性相统。
2.向多个产业的应用领域发展和延伸无菌的概念和要求是医学发展的产物
随着现代微生物学和应用灭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控制手段。商业无菌作为评价食品安全性的技术指标为相关行业和市场认同。
3.无菌包装设备向单一高速型发展
发展无菌包装设备无论从技术含量和技术指标要求上都属于包装机械中的高端产品。对于使用厂家而言,这种技术和资本双重密集性的设备定位必须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方向,而不同于现代包装机械向多功能和单一高速型两极化发展。从技术层面上讲,高可靠度的装备向多功能型发展,将意味着诸多工程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出现,将加大技术上的难度。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思维;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特点
机械创新设计就是要把设计者脑海中潜在的创造能力完全地释放出来,再借助人类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出比以前前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的设备装置的一种活动。机械创新设计进行的基础就是机械设计学理论,再对一系列的相关学科进行融合,综合设计之后产生的技术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具有许多优秀的特点: ①设计的学科比较多,比如机械、液压、电力等多学科之间进行渗透和综合。②设计过程里面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不需要进行计算,而是建立在日常知识的积累上,需要大量的推理判断,还需要与创新性思维进行一定的融合。③要在多方案中将最优方案甄选出来。大型的设计中,必须根据能力进行甄选,并且对所选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④创新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筛选,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客观上还有一定的联系,又是一个整体。
2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对比分析
机械设计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它是设计者根据产品使用的要求对机械的结构、工作方式、控制要求、维护保养等进行思考、分析和设计的过程,最后经过机械制造进行生产。因此机械设计对一个机械产品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设计的优良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的质量。
传统的机械设计多数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直觉,经验在传统设计上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一个具有几十年设计经验的产品设计者依靠经验也可以设计出比较好的产品,但是对于直觉,因人而异。这也可以理解为传统机械设计的部分创新,直觉让每个人设计出的东西有所不同,但传统设计的本质还是经验基础。因此传统机械设计,对设计的问题考虑不够全面,只是满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不多考虑到设计的成本减少和结构的性能可靠,更不会考虑设计的艺术美观。但是传统机械设计周期较短,使用要求基本可以满足。对于产品的安全性,一般考虑较为充裕,因此传统机械较为笨重,难以实现精密微小特点。
3 机械创新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研究,可以提高本身的科技发展水平, 还可以获取丰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许多意义:
3.1 深入地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研究,可以促使人类发明更多的新机器;
3.2 机械创新设计研究可以使机械专家以更快的速度进步,有利于机械设计水平向着更高、更快的目标发展;
3.3 机械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之后,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当时的时代产品追求专利化,这样才能获取的更大的收益;
4 机械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4.1 发散型思维
发散型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将已经掌握的概念重新进行整合梳理,向附近形成辐射,扩散出更多的答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型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向和固定的范围,也不仅限于传统的思想,很多时候思考问题采取的是比较新颖的想法,常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散型思维能力的高低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迁移能力。发散型思维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立体思维、多路思维、反向思维等等。发散型思维想要得到的答案要是最多的、最具有新意的,一定要是前人没有想过、没有使用过的方法,这就给机械创新设计带来了更多的灵感。
4.2 聚合型思维
聚合型思维则是用具体的对象当做中心,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最后思维回到这个选好的中心上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在许多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那一个。
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不可分割。机械创新设计一般都是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过程,然后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反复进行循环,直到问题最后解决。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在哲学上来说,属于辩证统一的一个过程,创造性思维整个过程都是为了最后创新的目的做准备,从五花八门的设想中选取最优质的方案。
4.3 想象思维
想象是在思维活动里面,属于抽象思维的一种,想象可以是天马行空般的任意想象,也可以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或者是局部更新的想象。想象思维一般要以客观现实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以及形象性。
想象是人类的思维中最神奇的一部分,也是最美丽的一部分。失去了想象,也就失去了创造,想象就是创造的精华所在。万有引力定律只是因为一个普通的苹果落下地面,牛顿据此展开想象,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嫦娥奔月”也是人类想象出来的神话故事,促使人类发明了可以登上天空的飞行器。想象可以推动社会不断地进步,科学不断地发展。
5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2个原则
机械设计过程是由功能要求开始出发,再到作用原理,最后进行物理结构构思的一个过程。创新设计思维进行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下列的原则牢牢把握好:
5.1 最短路径原则
首先要对产品具有的功能进行明确, 然后找出最佳的设计例子, 以便在最快的时间内接近目标,然后选用正确的价值工程方法,再将价值较低的极少数组件找出来,当做研究的对象,分析出对象当前存在的矛盾,尝试在最小的变动之下将矛盾解决。这种方法需要消耗的能量是最少的,也就是所说的选用的路径是最短的。
5.2 相似性联想原则
联想是要针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和归纳,联想合理与否的一点重要依据就是是否具有相似性, 相似性由产品的实例进行决定, 如果多样产品实例同时满足一种功能要求, 那么它们之间就可以说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6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新型内燃机的开发
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就是机械创新设计的一种实例,它把圆柱凸轮安装于发动机的中心部位,在圆柱凸轮的附近就可以再设置多个气缸,这样就形成了多缸发动机。一旦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出现变动的话,输出轴的转速也会随着进行改变,就起到了减速增矩的作用。上述的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来,船舶和机械行业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旋转式发动机与从前的往复式发动机进行比较的话,输出功率上具有明显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并且结构照比以往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进行解决。
7 结束语
创新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并且促进了机械设计的前进与发展, 机械结构一直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创新才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一旦出现缺失,就会丧失许多本来应该得到的机遇,没有创新就没有机械技术的不断前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竞争中起到了决定性胜负的作用,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定要善于吸收多方的经验,在追求最佳方案的时候,成熟的技术可以直接采用。还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机械设计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设计者一定要具有针对问题自学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进行钻研和探索,一定会寻求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沈惠平;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3).
[2] 刘念聪,王银芝,李宏穆,孙未;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及其技术内涵[J];矿山机械;2009,(8).
[3] 王瑞芳,陈建平,周桂英;机械产品方案创新设计思维的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3)
[4] 李才运.现代设计和传统机械设计的比较[J].工业技术,2012,(10).
篇4
2013年以来,盘活存量货币成为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国务院总理多次提出要盘活存量货币,其涵义就是不轻易增加央行高能货币投放,而是鼓励商业银行等多种途径的信用创造,让沉淀的资金流向实实在在的既有商业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企业,从而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率。
在盘活存量货币的大背景下,管理层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将成为一种趋势。可以预计,管理层未来将逐步放开对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严格规定,加快发行流程,取消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制,将令银行更有动力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
那么,盘活存量货币如何寻找突破口呢?
市场一致认为,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是突破口(信贷资产占银行资产比例大约47%),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加速推进的迹象,目前银行有多少信贷资产可以盘活呢?
信贷资产有效转移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主体包括居民和非金融性公司,贷款结构包括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居民的短期贷款一般包括消费信贷以及经营性短贷等,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对非金融性公司贷款也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流动性较强,证券化意义不大,因而盘活信贷资产主要考虑的是金融机构对居民和非金融性公司的中长期贷款,这部分贷款大约占贷款总量的50%。
截至2013年6月,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7.89万亿元,这里大概有12万亿元是住户中长贷,26万亿原为企业中长贷。那么可以盘活的信贷资金占社会融资余额的比重将近38%。
盘活存量信贷资产通常有两条途径,其中一条是传统的盘活方式,主要指将信贷资产进行跨行业、跨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另一条途径是将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从而腾挪出资金进行优化配置。
银行现行的信贷投向有将近50%投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对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的清理将令平台资金难有增量,房地产企业同样面临着调控加大,泡沫破灭的风险,且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那么银行信贷结构该如何调整呢?
我们发现,从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和人均电力消费量等指标来看,当前中国相当于日本上世纪70年代中期。
1973年后,日本经济增速开始下台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日本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其中批发零售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金融保险、房地产和运输通信行业占比较为稳定)。
第二产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中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和以钢铁、化工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类重化学工业的没落,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加工组装型重化学工业(以机械行业为代表)的振兴。这种调整令日本经济保持稳定的中速增长、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与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相对应,日本央行在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转型的过程中,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并未进行大量信贷刺激。银行信贷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之间分配也发生了变化。日本制造业信贷占比快速收窄,非制造业占比略有回升。在非制造业中传统零售业信贷占比快速回落,而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出现快速上涨。
中国当前面临的要素约束和日本上世纪70年代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劳动力进入供需偏紧时代并伴随着工资快速上升,工业用地低廉的时代将逐渐过去,能源和环境对经济的约束力在加强。投资边际回报已经降到很低,金融机构和企业杠杆不断升高,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未来几年,中国投资实际增速难现2009-2010年的高增速。劳动和资本对GDP的贡献将降低,唯有技术进步或要素跨部门流动才能够让经济保持增长,如果我们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前景不乐观,那么就只能冀望于调结构来释放改革红利了。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着一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新兴行业的兴起,银行信贷投向的变化也与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一致。
在2013年过去的时间里,我们虽然看到了制造业贷款占比不断下降,但是房地产业贷款在不断上升,服务业和基建贷款占比也有所下降,这种贷款结构看似并不合理。
但从各行业贷款增速看,虽然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占比略有回升,但是其贷款增速却在下降(由于其贷款基数大),银行对传统的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的贷款增速有所下降,而对新兴的计算机信息传输、住宿餐饮以及金融业的贷款增速在不断上升,这也符合目前的改革方向。
由此,未来银行信贷投放也会随着改革的进展而从传统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向服务业转移,这与日本转型期贷款投向较为一致。
在日本经济转型期,信贷在部门间转移非常明显:从1970年至1990年,制造业贷款占比从43%降低至16%,非制造业贷款占比从49%上升至65%,个人贷款从6.5%上升至13%,而政府部门贷款变化不大。
中国步入转型期之后贷款的部门间转移是否已经发生?
制造业部门去产能导致投资增速逐步下滑,对贷款的需求也出现下滑;房地产企业前期库存去化比较彻底,资金回笼充分使得地产企业贷款需求并不强烈,加上政策限制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银监会下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得新增也抑制了部分融资平台贷款。由此,我们看到非居民的中长贷和短贷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与之对应,居民短期贷款略有回升,而中长期贷款回升比较快(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贷款从非居民向居民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还会延续。
证券化即是去杠杆
从2005年到2008年,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大约700亿元,次贷危机令其停滞了两年,从2011年开始资产证券化再次启动。但银行因自身和制度两方面因素,对待资产证券化的态度一直不太积极。2013年以来,因高层的积极推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呼声再次高企。
信贷资产证券化如何操作?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到底是加杠杆还是降低杠杆,是否会反而增加银行经营风险?银行如何才会有动力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些问题不解决,资产证券化仍是前途未卜。
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是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其包括: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以及现金资产证券化。
而我们所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根据基础资产类型不同,狭义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大部分居民中长贷属于此类)和资产支持证券化(ABS,企业贷款属于此类),前者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后者以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为基础资产。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为:贷款发放机构将贷款合同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SPV将资产汇集成资产池,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来进行融资活动,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去杠杆”就是降低经营主体的资产负债率。企业和政府部门去杠杆很容易理解,而金融机构去杠杆则有些令人费解,因为金融机构本来就是利用杠杆来提供金融服务的。
中国的金融机构负债/GDP的值与日欧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已经非常高。为何中国金融机构需要去杠杆呢?
金融需要去杠杆,主要是基于过去利率管制和贷款投放限制导致银行不断发展表外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不断加大。更确切的说,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压缩同业业务和一些表外业务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虽然金融去杠杆会带来经济失速风险,但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转移银行信用风险之外还可以适当弥补同业和表外收缩对银行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政策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所得资金引导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还能缓解经济失速风险。因此,去杠杆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同时进行,并不矛盾。
制度改革是动力
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2012年5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初步将所有银行证券化信贷资产的总额度设定在500亿元。近日传闻,银监会和证监会牵头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文件,拟取消额度制。这将成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2012年5月的通知下发至今,市场仅发行了总额合计228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不足500亿元上限的一半。获批银行为国开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以及上海汽车和上汽通用财务公司。其中除国开行101.66亿元为最大发行之外,其他各家银行均在30亿元。从获批的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看,主要为企业贷款和汽车贷款,而并没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由于风控严格,作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都是银行表内风险最低的优质资产,银行不愿意剥离这部分资产;2.发行制度成本较高。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在1-2年,而发行流程在6-12个月,在产品发出时多数入池资产已重新更换,成本较高;3.资本耗用大。银行发行的证券化产品需自持5%以上的次级档,风险权重一般高于普通贷款,资本耗用较多;4.收益率较低。目前证券化产品的优先档发行利率在4%-4.5%左右,显著低于AAA 级企业债,甚至低于不耗用资本金的国开债。
如果仅取消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制,在发行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放松,并不能拉动银行将大量信贷资产证券化。如果盘活存量需要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上做文章,那么,对于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严格规定首先要放开,其次是加快发行流程(近期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有加快迹象)。
与前些年的资产证券化相比,本轮资产证券化还有一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如扩大了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的种类、扩大了参与机构的范围、强制风险自留、优化了基础资产池的信用评级方式等。
据悉,上一轮资产证券化试点,参与机构主要集中于国开行和大型银行。而本轮试点阶段,相关部门鼓励更多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都有望参与其中。
更为重要的是,本轮资产证券化将允许金融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和“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入池,与前些年相比,范围明显扩大。此举意义重大,除了有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外,还可为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渠道,缓解公司融资负担,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对于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而言,相当于降低了它们的融资难度和信贷门槛。
而最受市场关注的,还是地方政府平台贷也被明确纳入到基础资产范围。有业内专家认为,其实,银行方面最想出售的就是这部分信贷资产,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或许会成为探索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有效尝试。
硬币有正反两面。正当市场都在为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首单产品面世兴奋的时候,也有不少市场人士回忆起了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银行把没收回来的个人贷款打包出售,结果过了头,出现危机。虽然目前看来银行出售的多是优质资产,但随着市场的成熟,银行可卖的优质资产卖完了,自然会出现不良资产,银行转移了风险,申购机构却要承担风险。
而从首批试点银行的信贷化资产来看,银行都是拿出了质量比较好的资产,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平台贷款都不在此列。正因为银行真正想出售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但由于违约风险等问题尚难以处理,这反而让市场的担忧剧增。
以国外经验来看,房地产贷款是很好的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其贷款的现金流固定,惟一的风险是早偿和逾期的风险,但是把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风险就能有效规避。房地产贷款是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要求的产品。而且如果银行配售的产品风险大,银行自身也会首先遭遇风险,所以对于很多银行“甩包袱”的说法不太准确。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仍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最主要投资者,很多产品是银行互相持有。商业银行既是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发起者,又是最主要投资者,这不利于信贷资产的分散化。广东银监局对此给出建议,有关部门引导并鼓励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等偏好资产久持,流动性需求较低的非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参与资产证券化投资,稳步扩大投资者范围,以进一步发挥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散的功能。
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通过信贷资金的行业和部门间配置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存量信贷资金进行盘活,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而且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令消费优化升级,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投资和出口拉动GDP的格局。
6月以来回购利率中枢抬升,从而挤压银行同业业务利差,造成银行同业业务收缩并去杠杆,会进一步抑制信托、票据等社会融资扩张。
包括回购利率的各项货币利率上升,将从量价两方面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导致融资成本趋升,融资总量趋降。一方面,由于票据利率的大幅上升,在监管和利差收窄双重压力之下,银行票据类买入返售将出现收缩;另一方面,融资总量的走势与企业债券净发行量高度一致,源于大量表外融资利率已市场化,因而货币利率的上升将对后续融资总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部分对冲金融机构去杠杆而导致的融资总量的下降,从而避免经济失速风险,这也是盘活存量资金的目的之一。
当商业银行把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可以腾挪出更多信贷空间,加上政策导向,可以为小微企业、三农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增量信贷。存量信贷在产业和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可以压缩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迫使这些行业去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政府在信贷政策上引导资金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向新兴行业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从2012年开始,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13年前6个月降至17%。上游采矿业、煤炭开采、钢铁、非金矿采选业投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中游制造业中的纺织、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也出现了快速下降。
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鲜明反差,服务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从16家上市银行贷款投向数据可以看出,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已经对服务业有所倾向。
从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各行业投资增速看,住宿餐饮、软件信息、文化娱乐、计算机通信都维持较高增速,未来服务业有望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抵消传统行业去产能对经济的负向拉动。
过去银行信贷倾向于给企业,助推投资扩张,通过投资创造货币信用。不过,最近3年的信贷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居民信贷增量占比升至30%以上,近年的钢贸事件、企业跑路事件都告诉银行有实物担保的企业信用未必可靠,反而是用诚信记录担保的居民信贷更值得信赖。
境外消费是近几年兴起的消费风潮,体现了消费升级理念。境外消费包括居民在境外购买商品和在境内通过网络购买境外商品。
淘宝网“海淘”体现了居民在境内消费境外产品的基本情况。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海淘消费总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117%,高峰在每年的1-2月。同期国内网站购物同比增速64.7%。从地区看,二三线城市的海淘消费总额增长132%,超过了一线城市。
- 上一篇: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办法
- 下一篇: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