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12 11: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
>>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民俗文化“失语” 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中国畲族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有的则把翻译放在文化大背景下去研究。在寥若晨星的研究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理论原则只是偶尔提及或者不成体系,这也许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词】翻译民俗文化理论原则一、翻译理论概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国外翻译理论原则中可借鉴的流派比较多,可以说欣欣向荣,风格各异。其中主要可以指导翻译的理论学派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建构学派和学派等。这些学派从认知语言学的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解释。语言学派从语言生成和发展的规律角度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解读;阐释学派主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试图解释翻译现象;功能学派主要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从语言的功能角度阐释如何进行有效地翻译;文化学派则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解释翻译的过程;建构学派则来源于语言学中的建构主义,注重从语言的多方复杂因素解释翻译过程。然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原则大多沿袭国外的成果,只有少数专家和学者试图对其有所发展。在翻译的指导原则上整体遵循着信、达、雅;至于对翻译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性质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的研究提及较少。二、国内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方向的研究论文能够查找到,但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指导原则的研究凤毛麟角。查阅中国知网,输入“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10篇,其中5篇为期刊,5篇为博、硕士论文。通过检索“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3篇。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蒋红红老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民俗的翻译只有明辨其文化身份,才能在翻译中有意识地避免文化移植,保持文化身份的清晰度。由于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通过语言符号——表层结构,挖掘展现文化内涵——深层结构,并且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其口语化、非正式的文体特征。” [1] 安徽工大的杨东方从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的角度指出“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1)原语词汇意义的再现优于形式的再现;2)选词必须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3)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在译文中应转换为非隐含意义。” [2]在翻译方法方面,杨东方认为“用‘移植’、‘文化替换’以及‘交际翻译法’来翻译民俗文化词汇,对于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的融合具有独特之处。”[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姜智慧老师谈到了对浙江民俗文化翻译时应该运用的理论为“归化与异化”;因为“异化”翻译主张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的语中,保留源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4] 中南大学的硕士刘连芳提出旅游文化的翻译的指导原则应该是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动态的选择。所谓“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改造源语的词汇、句式和文化特点,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的期待,从而使特殊的文化现象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悦纳。合肥工大的硕士杨勇提出在文化翻译中应该适用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三、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建议所有上述研究,要么集中于对文化大类的翻译理论研究,仅仅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要么提出了对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但是对于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理论原则,并未提及。蒋红红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民俗翻译的方法,但在理论原则归结方面却并未明确指出,只强调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杨东方从词汇的文化负载角度谈了翻译,整体上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在字里行间中能够体会一些民俗文化翻译的指导原则,但太过零散、缺乏系统性。姜智慧谈到了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该使用的指导原则,但该论文在翻译的实证方面研究较少,给人的印象是拨开了云雾,但还未见到太阳。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既要翻译出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又要根据语言认知的一般原理能够让译文读者比较轻松的悦纳。从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来看,笔者同意杨勇的观点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去指导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最为合适不过。参考文献[1]蒋红红, 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3)[2] [3]杨东方,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4)[4] 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2)
篇2
一、实现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以创意为灵魂和核心的新兴产业,是以文化资源和高科技手段为基础的新兴产业。[1]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2]创意产业的核心产品是由设计、理念、精神、心理享受、增值服务等非物质产品构成,这种“非物质特性”不仅是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物联网、数字化是实现信息时代非物类产品创新的技术保证,因此可以说实现文化产品的设计创新,探寻结构更加优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技术成为基石,而牢牢把握住“设计、服务”等非物质产品的开发思路与方法则是重要手段与策略。
二、物联网系统对文化创意产业发挥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连。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行为的嵌入式网络化物理系统 CPS (cyber―physical systems)可以将完全分割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通过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构成一个高效、智能化的物理世界。[3]
物联网系统与互联网的区别在于,它既要有虚拟网络作支撑,又要有可触可感的“物”来承载网络传递的信息。物联网系统提供民俗文化类产品一个承载信息技术的载体物,这一载体物的形态、色彩、使用方式等可触可感的部分将能够通过专业设计继承一部分民俗文化信息。作为一个聚集了较高科技元素的物联网服务终端,用人们熟知的文化符号进行造型创意,能极大的减少用户对高科技产品的恐惧感。拉近这一新型服务系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用户更乐于接受。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于网络信息时代,其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实现完整的网络信息化,则民俗文化的信息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
三、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骤分析
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划分为三个阶段,结合物联网系统的特征对其展开深入分析。
第一步,确立民俗文化如何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的文化类产品。将民俗文化作为开发资源,拓展产生具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的文化类创意产品,乃是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而结合物联网系统特性后,民俗文化资源的产品化方式也具有了非物质与高科技的复杂特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首先,民俗文化的产业化需要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可见的产品。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完成相关文化类产品的开发,使其具有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在中国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重视的阶段,已是显而易见之路。文化类产品包含很多,旅游纪念品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通过对旅游纪念品的创意设计,实现民俗文化的物化,具有大量国内外优势资料可供参考。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区与国家,其民俗文化创意型旅游纪念品都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旅游纪念品是承载各地方民俗文化的良好载体。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意是对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第一层分类,即由设计理论主导的对实体物的创意开发。
其次,确立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衍生出信息类非物质产品的设计开发策略。它包括情境动画、电子小说、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的视觉传达类产品以及用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网络平台等多种非物质类信息产品。此类产品属于物联网系统特征决定的特定产物,主要表现为非物质性、信息性、交互性。其作为产品表现出的价值体现在用户通过虚拟服务平台获得诸如视听产品、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等层面的精神享受。此类非物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经济潜力。信息类非物质产品的创意设计相对于第一层级的旅游纪念品能更直观、具象的表达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剔除物质形态的限制,也能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设计成果。在网创作、在线销售、作者与观众互动的新模式将建立起来。
最终,在前两层基础上,挖掘具有物联网特性的兼具网络交互与实体物形态、功能创新的电子信息类实物产品的存在价值、设计开发方法与策略。通过对民俗文化元素的挖掘,探索今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需求”,完成产品的实体形态与功能创新。此类产品与用户、产品与产品之间以及产品与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网络终端,都由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汇合成为民俗文化物联网系统的一部分,实时完成各类信息的交互,小批量的、个性化的设计、生产、传播成为可能,统一爱好的大众将渐渐被个性需求的分众所取代。
第二步,由民俗文化类产品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物联网系统在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引申出对民俗文化类产品如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兼具物联网时代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模式构建。
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需考虑包括:创作阶段,对民俗文化类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阶段,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企业方与创意设计方的交互平台构建;销售阶段,建立创意设计方、企业方、用户方的多方向信息交流平台等多个产业链构成阶段。物联网系统下,通过前期创意设计,完成不同类型的“产品”并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实现产品销售。此过程初步实现了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链构建,及由实体物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支持。创意产业链的创意、销售、生产、用户信息反馈等各个模块间既存在完整单一产业链条发展模式,也可能由于创意产品的不同特性而产生跳跃式或重复式产业链条发展模式。
第三步,实现构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
这一平台的建立,将有益于民俗文化资源由创意到产品化,无论这种产品以何种形式存在,物质的、非物质的、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其作为产品的特征就是要最终创造经济价值与围绕人的需求而存在的人文价值,直至完成产品的宣传、生产、销售等全过程,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的平台,协助完成民俗文化类创意产品产业化过程。
一些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歌舞、戏曲,为了短平快的创造经济效益,往往打破文化传统,完全用一种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来展示。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精髓被庸俗化和商品化。[4]脱离了文化创意与信息网络的平台,这种单一式文化产业化往往只转化了民俗文化资源中经济潜力较大的部分,不具经济潜力或经济潜力较小的容易被忽略,最终造成民俗文化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被割裂与分化。物联网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将能够实现需要被保护的民俗文化部门更具体、深入的提出需求;由高校、专业设计公司、策划公司等相关部门完成创意设计;由企业购买产权或经营权,提出经营或销售计划,制定有关收益率、利益分配计划等相关提案;最终实施,通过网络平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在此过程中,由专业部门进行的创意设计,必然有别于缺少整体策划、形式创新的开发方式。从多个方面抓住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将缺少经济潜力的部分进行设计再造,抓住意境美、神秘感、历史韵味等不同视角,以动画故事、旅游纪念品、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诠释,将能够挖掘出民俗文化中缺少经济潜质部分的新价值。构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将能避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表面经济价值的挖掘这一弊端。通过物联网络搭建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将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作为文化艺术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利用这一综合信息平台,将能实现根据不同民俗文化特性做包括文化活动的交流策划、旅游纪念品原创设计、网络论坛等一系列创意类产品开发,将社会各界与民俗文化的关联点紧紧抓住,实现企业、原创设计、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甚至知识产权机构的跨界交流,最终完成完整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链条。
运用物联网系统将能够实现民俗文化产品从创作、生产、销售、库存、回款等步骤中实体物产品、非物质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协调整合,共同完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将最终实现:提升与创新文化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水平;具有社会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构建。
本文通过表1对核心内容“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以及物联网与民俗文化如何实现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内容做出链条式说明。
篇3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族群内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一个人想要被他所在的族群或社区接纳或认同,语言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显性特征。在一个语言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说着相同的语言,形成一些共同的符号被固定下来,这些固定的符号就形成了独特的背景、历史、习俗及文化特征。同时语言又构成了成员在本族群或社区的身份的一个内在标志,在一个封闭的语言环境中,人们不认为语言是确认成员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开放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多种语言并存的情况下,其开放的程度越高,语言对其成员身份的确认就越明显。因此,要想融入一个新的文化区域首先需要在语言上做出改变,如出国留学或移民,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当地国家或地区的语言,这样才能在当地文化中寻求自己的社会角色。
移民从一个文化区域迁移到另一个文化区域,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语言不仅仅只是为了沟通和交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否获得其他族群的认同,从而能否融入到其他族群的文化生活中。然而,移民想要获得当地族群的文化认同的话,留给移民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要么移民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去适应新的环境,要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整个新环境的文化背景,这些改变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但是,面对一个广大的新的文化区域,后一种情形对移民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移民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语言特性去适应新社区的语言环境,才能被新的文化区域所接纳和包容。
(一)移民原居地语言文化的背景
S村移民老家巴东属于土家族,土家族的百姓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有着自己本族的语言,准确地说是巴语或“蛮语”,通常老人们在说些土家语时小孩子都会笑着说“老人在说蛮子腔儿”。土家人自称自己是“毕兹卡”,在《土家语简志》中,土家语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S村移民老家所在地巴东属于北部方言区。
关于巴东方言,最早见于康熙版的《巴东县志》,时任巴东知县县令的齐祖望对巴东方言特点进行了记载:“巴东虽僻处深山,而语言朗彻,颇似中原雅音。四声中独无入声。其呼入声者,皆平声也。如呼屋为吴,呼沃为讹之类。平上去三声,唯庚青蒸梗迥敬径等七韵,呼为根亲珍觐。余八十二韵,悉如本音。”巴东方言又有前乡方言和后乡方言之分,S村移民所在的5个乡镇均属于前乡方言区,前乡方言介于四川方言和归州方言之间。
巴东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长江边上,自古就是长江航运的港口区域,上至四川、重庆,下达荆楚、九江。巴东是“湖广人”迁移进四川地区的重要门户,是汉化得较早的地区,在土家语、巴山语言和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又将四川、重庆方言、荆楚方言等各地方言融入进来了,宜昌人听到巴东人说话觉得巴东人说的是四川方言,四川人听到巴东人讲话认为巴东人说的是宜昌方言,巴东方言将不同的地方方言夹杂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的巴东方言。
但是,土家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在土家语言的流传过程中只有老辈人对小辈人的口述相传,并没有文字记录作为最重要的依据保存下来,再加上外族文化的大量进入导致土家语言正在逐步消失,尤其是巴东又属于土家族的边缘地区,土家族的本土语言消失得更快些。
(二)移民原居地语言文化的特点
篇4
一、邕宁壮族八音等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所谓“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D、铙)、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恰)八类,即八音。邕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乐器组成,曾受“广州八音”文化影响,后又吸收了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步演变成今日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有“八音一响,喜事连连”一说,可见该艺术形式在当年的流行盛况。1983年,邕宁县文化局组织文艺专干深入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对壮族八音这一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加工,组建起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形成了更具浓郁民族气息和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师公“岳”鼓、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另外加入壮族人民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嘹”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并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此后,邕宁农民八音队每年都出现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上,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当地百姓,还应邀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迎宾和表演活动,在中外嘉宾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如今,邕宁壮族八音已经成为邕宁的“文化品牌”。
尽管邕宁壮族八音等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间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和孩子都有相当的距离。
二、在艺术教育领域融入民间民俗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搜集邕宁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素材
为了把邕宁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两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民间采风等方式,收集到大量民间民俗音乐的音像及文字资料,包括一些邕宁原生态的山歌、歌谣、舞蹈等。我们组织教师走访邕宁区文体局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邕宁各地特有音乐形式的传承情况;走访邕宁区花婆节研究会,了解花婆节节庆活动内容;前往邕宁区最负盛名的“八音之乡”――蒲庙镇那路村,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八音传承培训基地那路小学调研、学习,并走访了壮族八音第六代传人黄才定老人;到“嘹山歌之乡”新江镇那蒙村,在那蒙完小向素有乡村百灵鸟之称的潘碧清老师了解、学习嘹山歌的知识和唱法;等等。
每年一届的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更是我们学习采风的良机,每次我们都会派老师去现场观摩、拍照、记录。
(二)选择适合的素材,融入艺术领域园本课程
保育院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中。本土的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本土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艺术都是适合幼儿的,关键在于幼儿对它们是否熟悉和感兴趣。如果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便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1.音乐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首先挑选那些幼儿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素材,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如白话歌曲《大西瓜》《花婆送福》,嘹山歌《星星》,白话童谣《团团转》《点虫虫》,舞蹈《鲤鱼与白鹤》《蚂y舞》等。这些音乐作品,内容生动,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如:嘹山歌《星星》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诙谐有趣,歌曲旋律中透着民间艺术的特有魅力;舞蹈《鲤鱼与白鹤》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鲜明,表演者的表情诙谐有趣,舞美造型独特、新颖。其次是筛选、整理、改编一些成年人所参与的、稍显陈旧或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艺术活动素材,使之更具时代感,更易于被幼儿接受。如:民间流行的《花婆送福》歌曲原来的歌词较长,幼儿不易理解和记忆,旋律也不够美,我们从中截选了一段幼儿易于理解和演唱的词、曲,稍加改编,使之有说有唱,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深受幼儿喜爱;大班舞蹈《鲤鱼与白鹤》是根据邕宁区百济乡一带的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原来是成人舞曲,音乐旋律多变,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我们先从舞曲中截选了一段快慢分明、生动有趣的音乐并稍加编辑,再简化原来的舞蹈动作,配上鲤鱼和白鹤的动作,改编成了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幼儿舞蹈。这样的舞蹈编排工作,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但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算小有收获。
2.美术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选编了那些幼儿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课程内容。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春牛》,引导幼儿用莲藕、杨桃等材料给春牛设计花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后,把自己制作好的春牛舞起来,合作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
(三)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创设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
1.在特定区域创设兼具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双重功能的互动式环境。我们巧妙利用楼梯、走廊、墙面、门窗和房梁等空间位置,布置了大量含有邕宁民间元素的手工艺术作品,有春牛五谷庆丰收图、竹匾花婆脸谱、农家小竹楼图、布艺画、蓝印花布、泥塑、创意草帽、创意蒲扇等,为幼儿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创意空间提供了竹筒、稻草、五谷、布艺、竹匾、蒲扇、灯笼、草帽、藤艺、石子、种子、树叶、瓶子、纸筒等材料,让幼儿与环境中的材料充分互动,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自主绘画、剪贴、拓印、编、捏等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力。我班乐乐一直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动手,说自己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丰富的创意环境中,他主动选择喜欢的石头进行涂鸦,涂得很专注,作品完成后还很兴奋地拿给其他小朋友欣赏,并慢慢爱上了美术活动。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教室里画画时喜欢模仿别人,在创意坊欣赏了别人的艺术作品后,竟脑洞大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了。
2.在开放式区域为幼儿的艺术创作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民俗音乐室创设成开放式的活动区。每个星期、每个班级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在里面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角,自由地舞动、吹打、唱跳,分享快乐,提高自信。我们的“民俗音乐室”以“邕宁八音文化”为主线,通过图片、墙饰等把邕宁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壮乡歌舞乐》《抢花炮》《龙狮庆丰年》等展现出来,让幼儿进到音乐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民俗音乐室,我们还创设了“小小音乐室”“妆扮区”“龙狮庆丰年”“壮乡歌舞乐”“表演区”等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妆扮区”有各种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环保自制服饰和化妆品,“龙狮庆丰年”区有大鼓、竹筒鼓、锣、镲、唢呐等乐器以及我院老师自制的竹龙、纸龙、狮子、春牛等音乐活动材料。
3.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本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将本土音乐融入各年龄段的早操,配合体育老师创编《簸箕操》《铜鼓操》等;利用晨间、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民间民俗歌谣、乐曲等;亲子运动会上运用自制的“纸龙”“布龙”“竹龙”“牛头”“狮子”等道具开展《龙戏珠》《舞春牛》《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
最后,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民俗活动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如一年一度的“花婆节”活动极富地方特色,我们会告诉家长带上幼儿,让幼儿实地欣赏独特的民间表演和民间趣味竞技活动以加深认识,再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去再现“花婆节”的热闹景象。
(四)开发适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遵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邕宁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人格。
1.音乐教育要用音乐打动和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表1为我院大班“舞蹈《鲤鱼白鹤》”的活动教学案例。
2.美术教育可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如:结合邕宁八音文化艺术节我们设计了“我的小铜鼓”手工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铜鼓,知道铜鼓是八音艺术节的主要乐器;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传统的花婆节,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漂亮的花婆脸谱”绘画活动,初步激发幼儿对花婆文化的兴趣,将花婆“乐施好善,济贫扶困”的精神植入幼儿的心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上有个花灯会,我们便设计了一个亲子“创意花灯”手工活动,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传播环保理念;结合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我们设计了“五色糯米饭”手工撕贴活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庆期间,我们设计了“创意龙”“春牛”“我的小花炮”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便于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表2为我院美术教研组开发的系列民俗文化美术课程。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篇6
关键词:融媒体;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引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部,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更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在南海航线中的重要站点。现阶段,海南省作为我国新时代丝绸之路的五个省份之一。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海南省的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交互性、融汇性的特点。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我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海南省的独特名片。在融媒体背景的影响下,民俗文化的推广已经被打开了新的传播路径,无论是文化推广中的对象还是环境,以及推广渠道和推广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变。然而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提升海南省形象的同时,还能为文化产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的优势
(一)实现传播主体多元化
按照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省的民俗文化传播方式要依靠政府部门和民间艺术组织,以及民俗文化发展者,这三者在不同角度上维护着民俗文化,推动对外传播。海南省的政府部门主要以文化走出省内为传播路线,民间艺术组织集结了大量的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发展者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播过程中。在现实中的推动环节中,三者往往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几年,海南民俗文化借助不同力量实现了产业发展,并且在传播势头上来看,是不容小觑的。随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俗文化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特点,给民俗文化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直观、良好的表达形式,以及强大的互动性,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等等。而且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受益群众可实现分类,并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宣传,提升了民俗文化的普及效果。融媒体还能为人们提供重复观看的功能,延续了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和空间性,最大程度发挥了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价值,可以说融媒体是一种“病毒式”的宣传、推广路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计算机用户转战到了移动终端,再加上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不断地改革换代,手机、iPad、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户在这种移动终端的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活跃度明显提高,网民的数量持续增加。再加上5G的问世,融媒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介质,并且有广播、书刊、电视等传统媒介作为支持,无论是信息内容的丰富度还是传播速度,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二)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在以融媒体为背景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人们的信息接收状态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表现出了实时性和任意性。以人人都熟悉的一款软件“微信”为例,这是腾讯公司的主打产品,更是人们日常交流、互动离不开的一项移动终端APP,只要移动终端保持电量和网络,就能在微信上获取各类资源。微信中有一个模块的产品“朋友圈”,更能让好友之间互相分享民俗文化,只要对方拿出手机,就能够查阅到整个好友圈之内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是现阶段的民俗文化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人们接受实时信息、了解政治新闻、学习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价值意义。
(三)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融媒体虽然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但是却能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终端逐渐朝着5G靠近,移动时代下人们无论是在舆论导向、信息传播还是生活学习上,都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定义,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重组上新,影响构建了当前时代言论场合的生态格局,超越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代表着融媒体时代已经落地。由于移动的便捷性和时效性,逐渐展现出了微型通信的特征,成为通信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融媒体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值得提起的就是对民俗文化传播效率的推动。在融媒体时代,传播内容不仅追求新颖性和时效性,还强调了短、快、平的特点。很多民俗文化的引爆时间不会超过一天,如果在媒体上经过推广后引爆,还会比以往的50%增加30%左右,五天内即可达到引爆率的88%。由此可见,融媒体的各项形式都在强调民俗文化传播途径的微妙之处,只要内容精致,信息量大,就越容易获得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进而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基于本土文化培育海南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
在海南地区,要想使民族艺术、技艺、民俗文化以及衍生产品引入人文资源,都离不开当地人民的纯手工劳动。以海南地区独有的黎锦为例,这种料子不仅制作过程较难,而且还需要劳动力进行长时间的设计和调整,才能得到最为理想的形态,而且这种劳动付出,往往很难得到同等的经济回报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民俗技艺。其次,虽然传承人具有独一无二的民俗技艺,但是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化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当地的主管部门必须要培育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为民俗文化、技艺提供传播基金,支持当地的民间组织、博物馆等利用新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帮助基层的技艺传承人,并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向他们展现,为生产力和劳动力注入新鲜血脉,实现民俗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解决生产消费不对等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位的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才能激发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让海南民俗文化有序、健康、稳定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技术手段
如果在融媒体背景下对海南的三月三、军坡节等民俗文化进行推广,不仅能让海南省的当地居民为民俗文化自豪,还能使游客和外来人口体验丰富的黎族、苗族传统风俗文化。如果能充分借助融媒体背景塑造新时代的海南民俗文化形象,那么对传承、推广海南民俗文化,促进海南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以海南黎族的民俗节日三月三为例,这个节日可能外地或者北方的朋友没有了解过,或者说有所耳闻,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文化是什么。其实这个节日是在海南省非常有纪念意义和传承民俗文化意义的节日,包含了海南省各个地区的黎族文化。根据真实调查能够发现,很多来到海南省旅游的朋友曾经都被这一节日的活跃度所吸引,而且对于海南黎族民俗文化也有所认知,但是又不完全了解。因此,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民俗文化传播手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当地的图书馆、民族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不仅要充分展现出传统推广模式的优势,还要融入新的现代化技术来加大宣传。首要目标是把海南民族文化推广到全国,随后的目标则是把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推广到国际文化中,甚至还可以朝着申请非遗作为发展方向,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拓展海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播,为海南省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当地人民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通过走到现场的直播进行展示,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视觉和听觉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并对海南民间技艺以及一些衍生的产品形成初步了解。另外,代表文化传播的优秀主播,还可以通过直播积极与网民互动,分享自己亲临现场的体验感,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融媒体背景下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途径,未来几年内,AR和VR技术一定会成为新的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同时,人们还能在评论区与其他的受众群众交流互动,或者与传播者和民俗文化继承者进行交流,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民俗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感受,真正了解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这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不仅为海南省民俗文化传播打开了新思路和新路径,还为海南地区的民俗技艺、衍生产品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空间。
(三)结合文化差异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如何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实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是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真实的网络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平台,是当前人们了解民俗文化的主要渠道,将近80%的人们都通过融媒体来获取信息。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平台的在线观看人数,积累观看用户的大数据,逐渐形成有效的客户群体。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不仅有针对性的特点,还是一种结合文化差异的科学传播方式,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海南省的文化魅力。
四、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5G时代,如果海南省的文化部门、民间艺术组织和民俗文化传承人能够充分利用融媒体背景中的现代化推广和传播方式,那么不仅能使本地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还能使民俗文化被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民俗文化发展、传承、保护的同时,为海南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珍.基于融媒体的民俗文化传播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9):50-51.
[2]李婷玉,袁沁,窦川川.浅析融媒体环境下中医香疗文化传播[J].环球市场,2019(34):276.
[3]张武桥,黄永林.移动互联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5):145-151.
篇7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平面设计;意义生成;民族个性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弱化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极具本土特色气息的艺术形式。不管是民俗文化研究者还是专门的设计实践者,都意识到了平面设计在与国际现代设计接轨中保持民族个性的突破口之一,就是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寻找生机与源泉。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范畴与特性
民俗文化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并且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不断进行着各种演化与动态发展,逐步延伸出特有的文化现象,融合着多元化的历史元素,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意识符号,因为载体的多元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进而形成独特的符号视觉系统。应该说各地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某一地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历史情感,具有普遍性以及约定俗成的效应,满足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国民俗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贴春联、祭门神以祈祷平安,挂蒿草、舞龙狮来消灾降福,年画、剪纸、刺绣以及衣食住用行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孕育出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文化并得以延续下来。中国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设计中将二者进行更好的结合。一是历史继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经验与丰富经历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节对屈原的缅怀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在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些规则对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约束价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意义的生成;三是伴有审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态上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族与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平面设计中,将会带来清新且极具个性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价值
1.商业价值
“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在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一种民俗文化来契合时代的发展,是关乎企业形象的关键。“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在于其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这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降低不可控因素对于设计宣传的干扰。首先,选择契合实际的民俗文化可以缩短受众对于产品的文化认知时间,降低企业宣传成本;第二,平面设计的元素可以有效借鉴民俗文化的部分元素,缩短设计的时间维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文化认同度,有效提升企业形象。
2.文化价值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呈现不断发展交融的态势。如何在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保留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性,是当前关乎文化发展的关键。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文化,其包罗万象的呈现形式,体现了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其文化价值在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民众对于社会存在的认同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得到极大的发扬,各民俗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提升民众对民俗文化认知度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提高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人是最基本的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加强彼此了解及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从本质上也说明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利用民俗文化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宣传的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有效融合到平面设计当中。
3.美学价值
“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一部分,从其侧面来讲,是各地区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受任何形式元素的限制,其发展带有充分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其美学价值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种美。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美学元素,从深层次来讲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影像,增加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品牌认知。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能够迎合中国民众对于自身文化认识的内在性特点,降低品牌宣传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民俗文化逐渐趋同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路径
中国民俗文化在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延伸中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注重深层意义上的融合和迁移,同时不失对自身民族个性的传承。
1.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民俗文化应用于平面
设计主要是能够挖掘出跟现代平面设计有机契合起来的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可以说有意蕴并具有广泛传播价值是艺术品最重要的性质,否则艺术品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价值。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品更是要在符号形式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意义阐释,从而使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产生内在的联系。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知道形式和意味是一个整体,形式通过图形、文字以及民俗文化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定的符号意味,给受众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最贴切的解读。比如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图腾具有丰富的象征力和独特的宇宙观,使置身其中的受众感受到真实与虚空的对接,超脱而厚重的历史印记使人们产生膜拜,神秘而精美。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鸟图形台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鸟“喜相逢”的意味,体现现代媒体的多元变幻意境,彰显出和谐、平衡、力度。当然有意味的民俗形式能被挖掘的前提是平面设计师对相关民俗艺术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能够通过民俗文化元素的嵌入延伸出一定的文化意境,从而激发出创意灵感和精神内涵,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民俗艺术符号。
2.促进创意转化、意义生成设计师在进行民俗
文化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中,不能只是自说自话或者传达出表面意思即可,还应注意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符号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意义构建,让受众进行自我反思与解读,且不同的受众从不同的方面能够读出不同的意蕴,达到在意境中引发多元思考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进行编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将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转化成便于大众解读的创意,让平面设计的主题因为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在作品中无限度延伸。一是要从大的格局上,敢于采取大破大立的态度去丰富创作素材的内涵并移植到平面设计作品中,符合大众对于作品的定位和审美需求。艺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空间,如果囿于思维局限,不敢将原有的传统进行延伸变化,将最终走向虚无的形而上学;二是保持文化意蕴又不能随意变幻,从文化中去寻找与现代设计结合的突破口,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民俗的亲和力和凝聚性,取其最能深入人心的意义。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是盘长纹的变形,佛家意义上的形式已经逐步淡化,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促成了无限沟通的内涵,象征着联通公司的通信能够畅通有序。
3.体现文化认同、民族个性
中国民俗文化在应用平面设计时也不是无限延伸的,还应该注意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一是重视文化认同,只有受众在看到作品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这件作品才能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效应,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代表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公司要给人们带来平安祥和的信条,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对航空事业的期待;二是设计的作品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当代一些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作品,能够将民族特质与视觉传达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自然流露出民族的个性化色彩,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借助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特点,将文字、篆刻和书法杂糅起来传达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彰显的力量,正是平面设计所要寻求的灵感,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淡化文化或者弱化作品效果,还会因为文化的延伸而增强作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力度。现代优秀的平面设计绝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文化竞争的体现,而无限变大的设计格局,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延伸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对民俗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对多种结合形式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到中国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有效结合点,在现代化形式中凸显民族个性,使中国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作者:朱黎音 苏箐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几个方面;制定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挖掘与研究的力度,加强创新;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态;努力营造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来促进产出,逐步形成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区民俗文化现状
总体上讲,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浅,利用效果低,传播范围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我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民间手工艺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的习俗与制作工艺。目前,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现出良好势头。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区充分珍视机遇,组织专班,集中力量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第一批确定的与第二批国家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17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这对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旅游结合、确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活动等要有机的结合,在国内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长恨歌、苏州的评弹、傣族的泼水节、扬州的青曲、四川的变脸、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
3、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原生态歌曲大赛,影响巨大的“青歌赛”也加入原生态组别,在各级各类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在连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大型活动上,也积极开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节目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为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在锦屏镇农村相继组建了两支龙狮民俗文化表演团,意在培养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团与市场挂钩,年收入近50万元,这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显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文化部门的作用,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收集与整理,并编辑出版相关刊物,拍摄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相应栏目播出等。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民俗文化项目赛事,意在扩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辐射力。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舞龙比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省13个市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民俗文化的知晓率与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及推广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
1、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整体影响力不足
在本区虽然民俗文化现象中有个别项目有了一定的声势及文化辐射,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合力,各种民俗文化门类不仅各自为阵,而且又均势单力薄,民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不足,对旅游的补充和丰富作用不够。虽然申报项目多,而且也成功申报,但并没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标识,影响力弱小,影响范围局限,开发利用还处于空白状态。就目前“海州五大宫调”的运作情况来看,影响立还是不够宽泛。
2、基层文化活动氛围不浓
民俗文化植根民间,在民间的氛围不浓。乡镇一级受人员、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更兼内容陈旧,表演形式俗套,群众参与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几乎就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冲击下,民间对民俗文化依恋减少,有的民俗项目已经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时,除了表演者,几乎无人观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单影只的局面。
3、指导机构不健全
虽然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存在,但是无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机构,很多民间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团体都处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活动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围不浓,影响力自然也难以形成,传播力更谈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无总结、无提炼、无规范性文字记录的状态,在操作、对外宣传、开发与利用上也无“蓝本”可循,从而没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础数据。
三、影响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因素
1、民间文化人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人才断代现象严重,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艺术积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年轻人忙于生计,一方面是因现代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减弱,同时,农村文化、经济整体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风俗不盛,后继乏人。
2、挖掘、创新、研究薄弱
大多数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多年停滞不前,创新不够,就拿“五大宫调”来说,所有唱词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有或较少有新创作的唱词,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内容陈旧,道具寒伧,有的内容距现在最近的唱词还是清末民初时创作的。民俗文化的创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开发利用指导性不强。现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门外,还没有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民间的组织也没有,从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没有形成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只是从爱好出发进行探讨,而又因为没有整合力量,各自为阵,无法形成整体推动。民俗文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没有成体系的丛书来记载、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动力和方向,没有指导性。
3、政府投入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
现阶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进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遗成功,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投入也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没有进行单独预算,而各乡镇更是没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必须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产出只是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单靠民间自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营造大的氛围,设定组织机构,指导并帮扶形成文化循环或产业链。
四、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
要真正达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无头绪,使保护与开发、整体与重点实现很好的结合,必须首先制定出地区、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是广集民智,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文化策划、经营机构进行座谈,还可以与相关文化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二是搞好结合,在规划中,要达到四个结合:整体与重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创新的结合、长远与短期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明确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力争形成“全区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
(二)加强民俗文化挖掘与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资源,设立研究机构,在研究机构上,要注重建立长效机构,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体系,注重充分借鉴,整合社会资源,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二是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经费并形成每年的预算,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开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动态为主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四是着力引进、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打破人事、编制的桎锢,吸纳民俗文化人才,充实队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稳定现有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打好基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研究中,要着重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要让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结合,保证原意又易于推广。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编印丛书,可以录制光碟,可以开发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传播功能,让研究成果能迅速进入市场与生活。
(三)加强保护、包装与宣传力度,突出原生态
一是加强保障,除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以政府的引导入手,规范民俗文化的传播行为,不能过滥地开发,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灭,一定要在开发利用中突出原生态,打原生态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强化包装,民俗文化相沿成习,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上,在道具的运用,造型的设计,道具的添加,地点及时间的选择上,依据旅游文化活动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不能停滞不前,要依据民俗文化的流动性原则进行创新,要不断创新内容,使民俗文化能贴近现实与生活。
(四)加强民俗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展示平台
一是必须经常性组织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赛事。二是进行民间艺术大师(师、家、传承人等)的评比表彰,适当经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评比办法。三是指导组建各类民俗文化社团活跃氛围,加强交流,挖掘。四是加强民俗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发展利用的平台,更新、改造相关表演队伍的道具、服装等,将设施完善到城区、乡镇、村、组及民间文艺组织团体中,夯实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础。
(五)整合资源,拓展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衔接点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旅游搞好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卖点与“软风景”,相互映衬,要把文化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包装手段,由政府出台一定的联系机制。二是与教育相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达到宣传与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四是与“送戏下乡”工程相结合,拓宽层面,服务群众,使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能与当前工作实现有机的衔接,相互补充。
(六)加大对民俗文化资金的投入
篇9
关键词:民俗;资源;幼儿;教育
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我们昆山作为上海和苏州之间的“中心花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散文家归有光、画家龚贤,更是被誉为“百花园中一株幽兰――昆曲的发源地。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阳澄湖大闸蟹、奥灶面、周市燠鸭、正仪青团子、周庄万三蹄系列食品深受众多游客的青睐。这些地方民俗资源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园所特色,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让幼儿更多地了解本土民俗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地方民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引入“环境”,服务课程内容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为了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我园以民俗文化为主基调调整园舍环境规划布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是水乡牌坊,侧墙的民间工艺展示区摆放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民间工艺品,让人仿佛走进了水乡人家。一楼的走廊里红墙黄瓦,古色古香,开设有青团子、奥灶面、万山蹄、袜底酥等地方特色美食店;二楼的蓝印花布更展现了水乡独特的韵味,昆石加工、草艺编织、土布印染……孩子们在里面穿梭着,忙碌着,不亦乐乎,俨然成了民间工艺坊;三楼的脸谱、民族服装、戏曲舞台灯精心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从不同角度向幼儿展现中国优秀的民俗艺术文化。让幼儿在环境的刺激、引导、激励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研磨“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1.开展民俗文化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的园本教研活动
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在实施教材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幼儿生活中蕴含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错失了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契机。为此,我们开展“民俗文化在主题活动中的开展”的专题研讨。每位老师先思考,向家长或长辈了解昆山的风俗文化资源和形式,然后集中分享、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昆山民俗文化,最后各年级组商定如何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主题。例如大班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融入了剪纸、中国画、泥塑、昆山名人、昆曲等活动内容,让民俗文化有效成为课程教学内容。
2.开展民俗文化在集体教学中的课例研究
教师们采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对比教学等形式挖掘家乡民俗文化的主题教育资源。如在“昆山三宝”的主题中,通过同题异构,形成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小班科学活动“并蒂莲儿开”,在有趣的科学实验中让幼儿了解并蒂莲的特征,知道并蒂莲是昆山的三宝之一。中班社会活动“昆山三宝”中,通过看看、讲讲、玩玩认识昆山三宝的名称、特征以及用途,让幼儿感受昆山三宝的奇特。大班语言活动“昆山三宝真不错”,则让幼儿感受到多元文化,将三宝的奇特与美用快板的方式念出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对家乡文化有自豪感,感受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探讨、拓展挖掘,现如今形成“昆山的饮食文化”“昆山的工艺文化”“昆山的节日文化”等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由此,教师大胆地尝试了主题背景下的课例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走进“节日”,拓展课程内容
传统节日沉淀并折射出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它潜在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整合传统节日中昆山的特色文化来拓展课程内容。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小班幼儿玩灯笼赏灯笼,中班幼儿搓元宵,大班幼儿做灯笼、猜灯谜等;端午节时孩子们在画粽子、装饰龙舟,与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邀请爸爸妈妈讲述屈原的故事等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每逢重阳佳节孩子们带着自己买的重阳糕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吃重阳糕、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从小培养孩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立夏时节根据昆山立夏吃蛋、吃蚕豆的习俗,孩子们在剥蛋、剥蚕豆、剥豆瓣的活动中不仅感受了传统节日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新的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学习领悟―收集整理―审议筛选”的资源开发思路。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成长需求的变化,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研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策略,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做得来”,在欣赏、体验、探索、合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10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