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范文
时间:2024-04-12 11: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对高一新生来讲,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上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只有让学生迈过这个初高中衔接的“坎”,学生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学生 初中 高中 历史 学习
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第一:课程容量的差异。高中课程和初中课程相比,高中课程多,容量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加长,学习任务繁重,在课程的学习上要求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二:初高中教学方法的差异。绝大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较大的知识难度的压力下又加上了教法的不适应,从而一上高一便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现象。初中平常考试,甚至中考,都有程度不同的课内内容考查,许多教师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教材的内容,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看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变,便感到明显不适应。第三:初高中课改践行的差异。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高中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沉闷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第一: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可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第二:教师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教学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历史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教学。第三: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新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发展都有所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思维方式,开始由感性思维过渡、转型到理性思维。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历史概念和现象的理解还停留在直观感性阶段,缺乏独立、全面、深刻分析探究的能力。所以高一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引路,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学生领进学习历史的大门。第四: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基础能力。对比初高中历史新课标能力目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不是脱节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对初中生的能力要求是掌握诸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处理历史信息、陈述历史问题等基本的历史能力,而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能力衔接的桥梁,是起始阶段教师应特别重视的方面。第五:教师耐心指导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过分的突出和强调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学法指导的重心应放在留旧创新、巧妙过渡上。但“留旧”却并非“守旧”而是为了“创新”。新高一学生学法“创新”的重点是“学会自学”这条主线。自学首先学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对高一新生来讲,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上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只有让学生迈过这个初高中衔接的“坎”,学生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新课标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已是历史教育学界的老生常谈,更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不可避免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要求更多的是经验型和形象思维,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更多的则是理论型和抽象思维。高一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思维转换过渡的最关键时刻,而高二和高三则是思维转换的成熟和定型期。这种思维转换的过程是一种逐渐深入的过程,要求教师耐心引导学生完成这种渐进式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和教学观念,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立足实际,迎难而上,实现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无缝连接和历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传递经验是手段,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才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只传递经验而不培养人的活动不是教育,也没有只培养人而不以传递经验为手段的教育活动。1综上所言,“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所以对学生的研究也是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前提。具体而言,教师应该研究的有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思维差异及学习方式的差异。
众所周知,新课标历史课程中内容和涉及面十分广泛,课时的跳跃性大,而教师所具备的课时有限,故课余教师常叹教学任务的艰巨性和不可完成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所知甚少,那么对衔接之事也就束手无策。反之,教师就知道在教学中何处宜详解,何处宜略讲,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高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正在从以往的经验型和形象思维向理论型和抽象思维转换。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有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以完成学生思维上的衔接。再者说,初高中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着被动记忆和自主探究的差异。认识到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认真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和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人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只有当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学习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历史这门学科的渊博。
二、任重道远,上下求索
教师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定位和对自己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根本,而这种重新定位和认识实则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能够将课堂的一部分掌控权交到学生自己手中,实现与学生合作教学――共同学习、体验,共同感悟、成长。由“知识的权威”转换为学生的服务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与学生携手完成教学任务。从另一方面来说,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认为历史教学不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的培养,平时考试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不高,认为历史是一门只靠死记硬背就能蒙混过关的学科。这种普遍性的轻视心理是初中历史教学所造成的。是故很多高一的学生还抱着这种“平时学习历史没什么用,考前背背就能蒙混过关”的心态来完成高中的历史学习,导致日后在历史学习中觉得吃力,不知所措,甚至厌烦,最终放弃历史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引导,在端正自身的认识的同时还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浩瀚的知识和生动的课堂氛围来还击学生的这种消极心理。以历史学科所不可取代的博大精深来熏陶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学科的价值。
教师还要把应试性的传统教学观念,转换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念。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错误观念,放下架子,对于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不同的见解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对学生的错误要据理以批驳、纠正,对学生正确的见解要勇于虚心接受,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更应鼓励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也要用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的错误,与学生多交流,多了解学生。2实现这种教学观念的转换才能适应新课标,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完成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无缝衔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课程的内在逻辑,整合一体知识,注重背景资料的补充,在迁移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同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教师更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历史教学专业水平,面对新课程改革,要发扬与时俱进,拼搏进取的精神,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当中,参加培训或自我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总而言之,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现历史教育的飞跃,关键在于把握住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这一关键的一环。为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应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努力探求与世代相适应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3
一、初高中历史教与学衔接“断层”的原因分析
1.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变革跨度大,滞缓了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延续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在教材编排、课标设置、知识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客观上却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断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历史教育的延续性。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分别对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甚高,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教材内容呈现出浅显性与感性描写的特征。正如有关专家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
2.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使学生思维形式产生断层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主要是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属于理论型的。由于新教育大纲的实施,初中历史大量降低了理论思维水平,更多的强调知识的传授,因此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的转型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或是上课一听就懂,做题一做就错,成绩也像水中的木头,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一见历史就怕,越怕就越难,越难越怕。
3.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衔接出现脱节
初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不可否认,为了中考的现实需要,许多初中教师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们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进入高中后,随着教材内容更丰富、教学进度更快、教学要求更高,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往往就不能奏效。高中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有的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习方式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脱节。
二、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教师可在教材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元朝时马可波罗的东来等,都是学生在初中历史中耳熟能详的。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中,适时地导入、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和兴奋的情绪,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地认识中外历史的联系和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合理整合初中通史和高中模块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跳跃式的叙述也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的断裂,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看似是脱节的,实际上只是叙述上的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应用的史料有所不同,教材内容和基本理念还是能够衔接得上的。高中的历史老师,特别是高一的历史老师有必要在充分对比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初高中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背景,梳理历史的发展线索,将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以完善,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知到初中所学的浅显知识,有利于他们轻松进入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如在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时,初中的独立战争知识,是联邦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可以用播放视频的形式介绍美国独立战争及其战后的状况,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北美大陆开创现代政体新形式的历史背景。
篇4
问题与困惑
一、初高中课程衔接的问题
初高中课程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1、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结果新课程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初中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在呈现方式上,初中为通史框架(学习板块加学习主题),高中为“模块一专题”编排方式(即模块单元体专题型)。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即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而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总之,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二、学生基础态度方法问题
1、薄弱的基础――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初中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学生初中的历史学科基础十分薄弱。
2、重理轻文的观念――由于极端的功利和浮躁,使“读史无用论”有相当市场,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根深蒂固。
3、听讲,缺乏积极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认为只要背好了书,就能把历史学好,重记轻思的现象十分突出。
措施与对策
一、兴趣引路,能力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心理从感性到理性过渡期、转型期的开端,在能力要求急剧攀高、理性思维显著增强,且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高一新课程专题学习中,如果任课教师把指导高考备考中的那一套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不自觉地用到高一阶段,板着面孔做学问,板着面孔教书,不仅是不合时宜的,也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这必将使学生觉得老师“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从而“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产生强烈的厌倦、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更遑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挖掘新课程的趣味因素和抓住激起兴趣的契机,兴趣引路,扭转观念,培养能力。但有两个“度”是值得很好把握的,一是激化兴趣的教学内容不能还是初中阶段纯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应是情理交融的、深层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觉渗透;二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不能是随心所欲、自由散漫的,而应从教材与学生现有认识结构的联系之处着手,围绕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任务,要有循序渐进的自觉安排。
二、理清主线,建构体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所以,要培养能力,就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并抓住理解的本质――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此加深认识以形成知识的体系,进而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由于历史新课程“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的教学体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专题式教学单元模式。具体做法: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调整、取舍教材内容,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例如,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必修课程《历史Ⅰ》为例,可通过对单元1、3、4、8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还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如把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专题7和8结合起来,探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问题,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和缺陷,认识到工人运动和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还可以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同性质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的共同点和差别,使学生对人类文明在生成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认识。其次,在某个专题教学(或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利用大事年表以及单元导言为学生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一个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然后,再展开新课的学习。第三,在专题学习时,要阐释清楚本专题的概念及内涵。第四,要讲清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后,进行规律性的探究,获得某些历史启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随机训练,点化提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篇5
一、有关高中、初中物理课程差异特性的客观论述
(一)教材内容层面
透过教材涉猎方向观察,初中阶段物理教材内容可顺势划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以及光学五类结构单元,其中渗透的基础性知识,一般状况下不会和数学知识有深度关联,也就是说,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难计算题几率不是很大,学生当然觉得简单。
相比之下,高中阶段物理教材,则在初中物理结构单元基础上额外添加原子物理,更主要的是力学、电磁学整体上不管是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拓展,经常触碰到数学计算规则,特殊情况下会沿用到新入学高中生尚未碰触到的数学知识,所以说验证解析难度瞬间大幅度提升。
(二)教学方式和辅手段层面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界定,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内容还是偏少偏浅的,加上课时数量限制,教学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教师完全拥有丰厚的时间精力,进行学生个体各类疑问解答,必要情况下安排班级所有成员自由分组,开展讲解、讨论、训练同步式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异质化知识点快速牢固记忆和灵活改造沿用,辅助功效可谓是极为深刻。
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多且课时安排较少,课堂现场灌输的信息量难以清晰化计数,几乎没有时间提供给师生进行特定类型习题探讨交流,至此涉及教师课堂鸭架式灌输现象广泛分布。在此类背景下,学生产生严重的身心压力,并且需要在课后自己总结补充,关于全新样式的物理思想、方法运用要诀,终究是一知半解。毕竟高中物理教学实验,都必须事先经过繁琐严格的调试,其间更要督促师生细致操作任何工序项目,如此过后,涉及标准化实验结果才能得以真正呈现。
二、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科学衔接策略的细致性验证解析
(一)初高中物理绪论内容的适当关注
良好的开端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用,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第一课堂环境下,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点差异特性、研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动机、单位学期的教学改造方针、教学引导方式等,都要向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化阐明,令初中生感觉到两者难度相差不是太大,在今后高考升学期间稳固应有的挑战自信心。
(二)观察初中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并进行教学进度渐进式加快
结合教育心理学角度验证,目前我国初中生往往无法全面摆脱以往固定化学习习惯,为了避免其在今后较大课业压力下产生懈怠厌倦心理,作为专业化初中物理教师,要提供给此类群体一类逐渐适应的交流环境,贯彻慢节奏、少容量和讲练结合等指标,持续到学生心理稳定过后,方可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模式。
(三)高中全新教材内容的适当引入
归结来讲,高中物理知识始终是建立在初中物理基础上进行扩展的,在针对此类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期间,教师应该快速地带领初中生进行高中物理各项知识点观察探究,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基础上,将初中物理知识遗留的局限、特殊代清楚,方便高中阶段更高等级课题的快速渗入(笔者的做法是把高中的课本给学生当课外书阅读)。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较为繁多的,就像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则,往往会因为承受顺风逆风等行驶问题,使得速度方向难以维系在同一条直线之上,尽管初高中课程中都提及恒力做功解题方式,但是关于变力冲量和做功计算,还是限定在高中物理课程之上。所以说,教师在日常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要始终关注初中重点内容的突出效果,同时做出简明扼要的陈述,其核心动机在于快速引入高中物理全新内容,确保个体能够快速消化,并且在后期高考中灵活转化沿用。
(四)例题和训练习题的精心筛选应用
旨在稳固提升初中生全新物理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事实上,涉及初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差异细节,主要在于例题和习题的难度、数量之上,高中物理课程时常会触碰到推理和计算环节,为了确保今后在高考风浪中能够稳固前行,大部分初中生手头上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内容,如若想要真正地将上部习题处理完毕,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专业化指导教师,要懂得精确化筛选各类和高考相关的题目,借助典型例题科学讲解和作业内容合理布置,完成初中生物理知识有机补充稳固等动机指标。相比之下,高中物理教材内部提供的习题,不管是在定义理解或是特殊物理现象分析等细节,基本上都可以利用课本进行查询锁定,特别是经过最近阶段全新课标整改影响,如今初中教材中提供的习题数量着实不多,并且额外添加一系列探究性作业,希望借此激活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探究潜质。
(五)初中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意识的适当强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应开列出参考书目录,要求学生借二本不同类型的参考书,一本是教材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去查阅书中有关内容;一本是复习型或习题解答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查阅该参考书,自己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故意出一些具有典型的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让他们觉得似学非学,这样就迫使学生找参考资料去查阅该内容;再就是将教材中部分内容定为自学内容,列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性衔接,不单单能够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同时,可以全面稳固初中生群体对于后期创新式物理知识的感知欲望,及时推动后续教学进度且强化个体综合素质水准。但是,关于此类领域的探索工作,始终停留在初始阶段,因此需要更多初中物理教学人员,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并克制一切不良状况,制定完善的课程内容衔接方案,为今后初中生今后轻松应对高中课程和职业方向锁定,奠定和谐的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盈秀.浅析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J].才智,2009,28(17):78-90.
[2]侯贵民.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2(02):103-112.
篇6
【关键词】教学衔接;初高中地理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and the high school stage geography course is an integral whole, both has division of labor and are closely linked. But in senior geography teaching, but there appears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l the geography of learning is different, is not adapted for senior geography study, GaoChuZhong teaching disjointed phenomenon, affect the normal teaching progress and high school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teaching cohesion;junior geography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57-02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二者既有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但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却出现学生感觉与初中地理的学习不同,适应不了高中地理的学习,高初中教学脱节现象,影响高中新课程的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高初中教学不能顺利衔接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没有作补充说明,造成学生难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如何处理好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如何把握高初中课程标准,用好新教材,指导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之上,有效学习高中地理课程,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补充,对地理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对学生的空间定位和空间想象能力加以培养。现就如何处理好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点的衔接
就目前初中课程调整的现状来看,初中一二年级学习地理,三年级不学,而且中招考试不考,这就使得家长、学生对地理重视程度不够。而初中阶段学生的机械识记能力比较强,意义识记能力比较差,在初中所学地理知识在进入高中之前可能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而高一地理课程把教材内容分成了两块,一块为自然地理知识,一块为人文地理知识,而且在安排顺序上把自然地理知识放在了高一的上学期。自然地理知识在高中阶段主要涉及的是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以及地壳的运动等比较抽象的知识,而学生又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这就使得高一地理教学更加困难重重。如何能够在既不影响高中教学进度,又能把一些初中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贯穿到教学中应该作为我们突破学生学习地理难的一个重点。
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有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教师避免把初中、高中的责任过渡清晰化,必要时要充当初中教师的角色。我们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是联系的,而我们学科的特点使我们初中高中中间断了线,学生的遗忘又使我们教学的难度增加,这时如果我们一味的埋怨学生“初中的知识都不会,初中都干什么了”,不仅仅没有用,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负担。“初中学不好,那高中也学不好”,产生自卑感,就会更麻烦。学生不会的地方不管初中有没有学过,我们都不要再谴责学生,而应该把它们加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如在讲到地球的地理意义中关于地方时的计算,有好多同学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经线和纬线,使你会忍不住火气上来,因为经纬分不清,这一块知识你即使讲的再好,也没效果。这时我们应该压下火气,耐心的拿起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上有许多线构成的网状,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经线、纬线,这并不花费多少时间,但却可以帮助我们把地方时讲的透彻,学生也容易接受。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具体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教学中尽量借助于教具,建立学生的空间感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的知识就是宇宙中的地球,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仅仅用我们的语言去描述,学生是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空间概念的。但是我们如果把地球仪往讲桌上一放,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形成关于地球的一幅立体图象,再加上地球仪用不同的颜色把陆地、海洋、山脉、河流等进行了区分,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便有了一个清晰直观的感受。再如讲地壳运动时,我们可以借助教具很好的讲述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原理。当然如果教学条件有限也可自制教具,如讲褶皱时我们的课本直接就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具,当我们从书的两侧向中间用力时,褶皱就可以直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比我们在讲台上空洞的说教有用的多,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三、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学习的主人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教师导的怎么样。高一有一节关于月相的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曾经作过对比,一种是按照传统的照本宣科,结果是大部分同学都听的不太明白或印象不深刻;后来我换了一种方法,我把地球仪的一半用彩纸遮起来,作为太阳照不到的一半,另一半为太阳照到的一半,让学生把它当作月球,学生自己作地球,而我再找一位同学拿着“月球”,并保证月球的亮面朝向不变,绕着同学转一圈,让同学观察看到的亮面的变化情况,基本所有的同学都能说清楚,并且记忆深刻;还有一次我直接让一位同学当月球,正面为作为太阳照到的一半,背面为太阳照不到的一半,让他面朝一个方向绕着同学转一圈,让同学观察看到的该同学的面部变化情况,学生觉得挺有意思,都观察的很认真,当然效果也不错。后面两种情况尽管大同小异,但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立体感和空间感,并发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乐学,并不觉得难学,从而学会。
四、加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学习能力培养要求比初中更高,更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关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更高要求的收集处理地理信息能力。课程内容的行为动词多为"阐述、分析规律、分析原因、分析问题、结合实例分析、归纳规律、举例说明影响差异"等。高中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和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总之,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目的很明确,不要让学生一进高中就对地理产生恐惧感,作为高一教师一定要狠下功夫,做好教学衔接这块工作,因为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也会使教师以后的教学如日中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衔接;思维能力;整体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18-02
高一历史难教,是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学生不知朝代歌,中国历史顺序颠倒;不会把公元前多少年换算成公历纪年;不知古代西周与希腊是奴隶社会;思维能力缺乏,读不懂题干,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做就错。成绩大起大落,情绪迷茫苦闷,对历史失去信心。不一而足,这些都是高一学生的现状。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初中。
高一上半年,学生基本上是靠初中的积累进行学习,所以初中时期的知识储备至关重要,而历史在初中是个什么情况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初中,历史学科并未受重视。由于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所以在初中学校,虽开设历史课但处于边缘化地位,甚至有些学校就不开设历史课或没有专业历史教师,由其他科教师兼任,授课内容基本上是划书和抄题以备中考之用。如此教学使得学生在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很难构建史实体系,更不用谈历史思维和历史基本概念的培养了。初中积累不够,高中难以为继,听得懂,背不过,做不会,失去兴趣,偏科在所难免,体现出高中历史学习难,教师授课难。
要想改变高一历史甚至是高中历史的困境,笔者认为最好先从初中改革,形成初中高中的整体教学观,这样才能使初高中更好的衔接。
首先,初中教育部门要有整体观,改变观念,加强重视。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以及教育领导机构往往忽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重理轻文”,把历史做为“副科”处理,尤其是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更助长了这种形势。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观念,重视历史的思想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面对的是中考,相对来说压力要小一些,正可以利用初中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基本思维训练,只有承认了历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正视它的作用,减少功利色彩,才能为社会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也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教育领导机构首先要做出改变,从制度层面上重视历史学科,比如取消中考历史的开卷考试,实行闭卷,从根本上扭转初中的教学倾向。各初中学校也要增加历史学科课时,重视历史教学。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有整体观,强化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初中课改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历史的知识性内容被减弱,在高中授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师提起某个重要历史事件而学生一脸茫然,因为他们在初中就没学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河北省高中历史教材是人民版,其特点一是面面俱到,点到为止。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人民版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初中历史知识详尽的基础上的,结果初中历史多有删减。特点二是专题化、专业化,人民版教材注重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这应该是建立在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前提下,结果初中历史只是划书,基本思维何谈培养。这两点也许是初高中历史最大的脱节。
初中历史课改降低了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强调知识的传授,但重要的历史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中,再结合各初中的实际授课情况,实际上初中历史既减少了思维培养也弱化了基础知识的记忆。所以要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强化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加大历史的知识量,以量促质,培养学生的初步思维。
最后,初中教师要有整体观。作为初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初中、中考,要有大历史教学观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加强授课,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提升搭建平台。
初中历史为通史框架,力图讲清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注重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考查基础知识,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教,学生听,考试翻书”。如此,学生连“被动记忆”都做不到,理解更谈不上。而高中历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动记忆”肯定不行,“主动记忆”也只是前提,“思维理解”才是正道。从教学要求上看,初高中至少有两阶断层,高中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在三年内构建这三阶学习要求自然力不从心。
所以初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初中的成长,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今后发展,注重初高中的差异,丰富自己,提高教学高度,关注初高中的衔接,要改变与高中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勤于交流,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和思维培养两大功能,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整体看待初高中历史。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课程标准差异 历史教学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这两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衔接,但笔者认真研读了二者的主要内容,发现其差异性亦非常明显,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 “课程性质”的差异性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其对课程性质的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和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所承担的任务迥然不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
二 “基本理念”的差异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历史知识,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见,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具有统一性。但在教育理念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更多地注重其“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体现的是“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原则,“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坚持的是“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课程改革方向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强调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为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由此可见,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理念上,尽管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但体现更多的却是其差异性,普通高中阶段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三 “课程目标”的差异性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知识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选取微观和宏观双向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加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
在能力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如历史年代的正确计算、历史图表的识别使用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外,更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过程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及实践性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更侧重于自主性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了首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相应知识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意识进行引导;高中阶段则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认知、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但二者在对学生历史知识培养的目标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但不能根除。
四 “课程内容”的差异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历史分为42个主题,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先中后外的次第,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主题形式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线索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新的内容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局限性,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历史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课包括三大模块,主要涉及政治文明历程(9个专题)、经济成长历程(8个专题)、文化发展历程(8个专题);选修课共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样,既避免了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又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不管是初中的主题还是高中的专题,都力求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打破过去的‘通史’模式,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五 “实施建议”的差异性
1.教学建议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都提出了落实课程目标、把握好课程内容、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和方式的转变等三方面的要求,都积极倡导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说明了学科不同层次间具有相似性。而义务教育阶段更“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而高中阶段则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在探究学习上,义务教育阶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高中阶段则要求“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义务教育阶段建议“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高中阶段还提出了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建议。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截然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建议尚停留在认知层面,而高中阶段则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建议。
2.“评价建议”方面
在评价建议的表现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两个教学阶段的要求差别较大。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在高中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评价则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发挥“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上,两个教学阶段的差别较大。
在评价方法上,义务教育阶段要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教学阶段性的特点,历史教学评价可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学年教学评价等”,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有“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测验法”等;高中教学阶段更注重“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主要通过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方法对历史教学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方法上,看似高中阶段比初中阶段显得单一,其实更多地注重了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课程标准的编制时考虑到了初高中各方面的衔接性,但由于其教学性质、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还有很多衔接不到位的地方,这就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教材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这也成为一些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感觉知识出现鸿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消弭这种鸿沟,这就需要任教于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同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寻求适用于本地域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龙胜金
(2018年11月26日)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社会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引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尤其,近几年中考考查或只考政、史、地合卷,更引发了学校、教师及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由此对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压力下,如何较好地处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鉴于此,结合近年来高一新教材历史教学的教改实践,笔者就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粗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兴趣引路,并适当进行能力渗透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心理从感性到理性过渡期、转型期的开端,在能力要求急剧攀高、理性思维显著增强的高一历史的学习中,如果老师把指导高考备考中的哪一套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不自觉地用到高一阶段,板着面孔教书,这必将使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从而产生强烈的厌倦和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其实,新编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历史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笔者在实践中主要从这样三个途径改进教学:其一,在教材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录找“切口”。例如,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元朝时马可波罗的东来等等,都是学生在初中历史和课外阅读中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其二,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历史学鉴古知今的本质目的和人类生活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都赋予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出它们,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并深入进去的“热点”。例如当今我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这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政治家唐太宗等人的主张不谋而合。一旧一新,二者相联,便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关注和思考。其三,在教材与学生个人思想的联系上钉上“扣子”。高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天空,而历史学科中很多人和事都与他们的心灵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老师要善于在二者间钉上“扣子”。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等英雄人物,与中国古代史上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和业绩饱含催人奋进的内涵。这不仅给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理想等思想教育内容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和切实的说服力;同时也能扣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理清教材内容主线,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高一新学期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培养能力,就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并做到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误识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编织一张知识的“网”。首先,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这就是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其次,给章节一个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个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文明历程的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一课中,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在学生回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
三、强化课堂内外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在初中不受重视,所以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教学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时做了一次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应十分踊跃。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伟大的”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能拓展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初高中数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