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数字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2 11:2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数字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维数字技术;“非遗”保护;端砚;中国传统工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
“非遗”的保护开发对保护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数字化技术保存与研究非遗是目前最先进的方式之一,国内外已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美国是采用田野调查与数字化手段充分结合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存与整理最好的国家,斯坦福大学的数字米开朗基罗项目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对米开朗基罗主要作品的数字化技术水平至今难以超越。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欧盟支持的3D-Murale(3D Measurement and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Lost Worlds of Europe system)系统由一系列可以记录、重构、编码、可视化古代建筑、雕像、陶器碎片、地层、地层、地形地貌的工具组成,主要用于可视化古代欧洲的建筑、雕塑、器物等,如利用该系统重建的酒神狄厄尼索斯像。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面对濒危的印度卡提亚达姆梵剧,提出建立梵剧档案和资料馆的保护方案;2004年12月与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合作,以阿塞拜疆国家地毯博物馆为依托,支持与推动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项目等。国内“非遗”数字化工作本世纪初开始起步,多种先进的仪器和保护方法在“非遗”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进展,如浙江大学CAD&CG实验室将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民间舞蹈的保护,对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开发与研究等。
本研究将三维数字技术引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肇庆端砚保护中,端砚是民间工艺中的精品,然而端砚精品及一些优秀的作品多被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学习者、研究者和普通百姓难得一见。因此对博物馆收藏的端砚文物、端砚制作大师自己保留的作品、部分藏家收藏的精品端砚等进行三维数字化处理,采集的三维数据文件可以制作成数据库文件,还可以建设VR虚拟漫游形式的交互文件,不仅能提供信息存储、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能促进“非遗”的共享,普及砚雕技艺,而且对促进端砚的整体性保护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端砚三维重建技术及方法
目前常用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有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扫描和VR即虚拟现实技术三种,本次测试采用了这三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为了安全和方便起见,从肇庆一端砚厂购置了一块手工雕刻的二龙戏珠图纹端砚作为样品。
(一)VR虚拟现实技术
在实验室设定好拍摄光线等,将端砚放置在匀速转盘上,根据转盘的速度用佳能5d3相机、50mm定焦镜头拍摄12张照片,然后在变换端砚的位置,拍摄刚才没有拍到的地方,在电脑端对图像进行处理,用软件(如造型师等)拼接成一个端砚三维图像。
(二)摄影测量技术
本次试验采用的国内某公司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其原理以计算机视觉原理(多基线)代替人眼双目视觉(单基线)传统摄影测量原理,能把普通单反数码相机获得的影像进行快速精密地重建为三维图像。该方法能在分析文物几何空间关系的同时获取色彩纹理图像,但对光滑物体表面分析时误差较大。
围绕端砚一周拍摄,要求每张照片都要有与上一张40%以上的重合,并保证端砚在图像的中间位置,把拍摄的照片用Photoshop进行灰度处理和边缘增强,然后导入测量软件中,根据软件流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端砚点云数据。现在获得的点云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噪声,如果直接基于初始点云重构端砚表面,得到的图形表面将有一些高低不平,边缘锯齿状呈现,与实物存在较大差异,从视觉感官上效果比较差,因此使用编辑工具删除模型中的噪声点,再进一步经过平滑、去噪,采用平面投影法对点云进行三角化,并将三角网转换成面,得到最终的端砚点云,最后通过纹理映射形成端砚三维模型。
(三)三维扫描技术
三维扫描仪大体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非接触式分为光栅式三维扫描仪也称拍照式三维扫描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接触式三维扫描仪在实际进行测量时对物体表面有损伤,一般很少使用。光栅式三维扫描技术利用摄影测量原理,扫描过程耗时较长。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快速精确地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但目前绝大多数市面上的激光扫描仪都是单色激光,所以其所形成的物体模型缺少色彩纹理,同时也不能适用于黑色和透明的物体。
由于端砚本身色泽发黑,黑色吸收一切光线,所以无论采用光栅式还是激光式进行扫描都难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因此在本次试验中对端砚表面喷涂了显影剂,然后用深圳精易迅公司的一款光栅扫描仪进行处理,获得精确地点云数据,最后利用扫描仪自带软件自动对准形成三维点云图像。
(四)摄影测量技术与三维扫描技术结合
端砚除了有丰富的雕刻细节,还有不可忽视的表面纹理及艺人或文人在上面的题字等信息,只有将多方面的信息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重建出真三维真纹理的端砚模型。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三维扫描点云数据与数字摄影测量方式形成纹理数据重叠方式进行实验。即将三维扫描仪获得端砚的几何数据导入到摄影测量软件中,将摄影测量方法得到的色彩纹理数据映射到三维扫描数据中,重新得到真三维真纹理的端砚模型。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软件建模,如Geomagic、Polvworks等逆向工程软件在进行非标准物体建模时较为常用,将构建的三角格网模型导入到3D Max等软件中进行贴图。但目前来看这种方法工作量巨大,其所建立的数据在对“非遗”保护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不作为推荐。
采用以上方法获得端砚三维模型各有优缺点:
从最后成像效果来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最好,能形成真三维真纹理的端砚模型:三维扫描只能形成真三维,无法体现真纹理;VR技术形成的只是平面影像还不是真正的三维图形。
从成本考量:采用VR技术最为便宜,只要有数码相机和一台性能较好的电脑就可以处理,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成本最高,大型三维激光扫描仪上百万,普及型的也要十几万以上,还远远达不到消费级水平。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价格不等,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测量价格较高,整套软件30多万,除此外俄罗斯、加拿大等过也有类似软件价格在万元左右。
从数据精确度来看三维扫描仪最为精确,其精确度可以达到0.1mm,有的可以精确到0.01mm,本次测试由于端砚色泽问题,为了扫描仪能准确地识别在端砚表面喷了薄薄的一层显影剂,致使一些刀痕、刀路等细节缺失:其次是数字摄影测量方式,相机像素越高,距离物体越近,拍摄越清晰,其精度也就越高,精度可以达0.1mm。VR技术在这方面基本没有优势,所形成的只是平面图像。
从工作时间方面来说,三维扫描仪所需时间较少,一次可以扫描一个面,在电脑端可以自动合成三维模型,数字摄影测量方式所需时间最多,在后期内业处理时需要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处理。
根据不同用途,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仅仅是为了建立虚拟展示可以选择VR技术,如果是为了保存更多的数据,可以选择三维扫描方式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端砚保护中的优势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影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势:
(一)三维影像资料直观、逼真、易懂
二维平面数据资料所获的数据只是单一视角信息,缺少其他视角信息,使用者只能了解一些简单的信息,而三维影像除了上下和左右两个维度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前后维度,这样在二维平面中无法了解的信息如雕刻的深度、刻刀的转折、物体背部的信息等都可以展示出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物体的具体状况,普通观众欣赏时能产生逼真、直接、具有空间感的的感知。
(二)全方位多角度的完整记录
端砚的六个面可以通过照片、拓片、图纸记录,但它们具体的空间组合关系无法通过这种平面形式表现出来。三维数据能够多角度、完整地、立体地、反映出端砚的信息。现有的三维扫描仪(无论激光扫描或结构光栅扫描)可以非常准确高精度地将人视野所能看到的各个面记录下来,且所得数据精度可以达到0.1mm甚至0.01mm,与传统手工测量相比其准确度可以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三)消除信息采集死角
以往对端砚信息采集时候较为重视其雕刻面而忽视其他面,另外采用传统方法时雕刻曲线、凹凸、被遮住的地方很难准确的反映,而借助三维扫描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时能够克服不规则形状物体数据采集的难点,只要是能看得到的地方都可以轻松获取,可以连续而不留任何死角地反映出端砚全部细节信息。
(四)资料可以长期保存
传统的保存介质难以长久保存,时间长了纸质、照片等容易发霉、脱色,磁带容易脱磁,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发生虫蛀,水火等灾害也时有发生。而获取的端砚三维数据存储为数字信号内容,可以借助光盘、硬盘、半导体等数字存储载体等长期保存。
(五)有利于网络传播
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端砚研究文献端砚作品三维数据、技艺传承人口述史、技艺介绍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一个端砚研究数据库,并将其内容到网络,可以方便人们检索,使其被更多的受众认识、接受并进行传播。
(六)能基于三维图像能产生近乎真实的体验
把采集的端砚数据通过软件处理后,输出至专业VR制作软件进行素材整合,即可生成端砚制作技艺的VR虚拟交互演示文件。建立一个端砚雕刻场景,可以对其进行虚拟模拟雕刻,让人们在模拟的环境里体验并操作,建立一个虚拟博物馆场景,可以让人感觉如同真实的端砚博物馆,使体验者在非真实的体验过程中得到近乎真实的体验效果,这样的体验方式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端砚三维数字化资源的应用
对收集整理的端砚三维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整理、应用,如果仅仅采集资料而不加以应用,那就失去了数字化的意义,端砚的三维数字化数据对今后的科研、传播、交流“非遗”的普及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研究与学习需要
利用三维技术获得端砚三维影像可以为不方便见到实物的研究者提供精准的可测的数据资料,以及准确的纹理信息等如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清末广东三大名砚之一的千金猴王砚被珍藏于玻璃箱中,由于光线等方面问题,很难看清楚该砚的雕刻细节,如果采用三维数据模型,观众就可以从电脑屏幕看到雕刻细节、造型特征、甚至细致入微的刀路等都能分辨出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三维数据用三维打印或者雕刻的方式重现大师的作品,这对于端砚的研究者、传承者、爱好者来说如同亲手抚摸大师作品一样,可以从细节等方面详细的理解大师作品的技法等。
(二)满足“非遗”文化交流和传播
可以建立虚拟场景,如博物馆场景,将端砚三维数据融入到场景中,形成虚拟数字化博物馆,到网络上,用户可对端砚进行任意的视角改变操作,近距离多方位观看,借助软件可以任意测量其各个部位的深浅到底、弯曲状况等数据,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公众近距离了解端砚,起到科普和宣传的作用。
(三)进行虚拟端砚设计
三维数据资料除了为研究人员提供详实的资料外,还能为端砚设计人员提供基于三维立体场景的虚拟设计等
因为端砚原石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无序开采,为了保护资源政府对一些老坑已经封闭,现存的老坑石料已经很难得到,一些艺人手中珍藏的端砚石料如果要进行雕刻,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虚拟设计,如用其他便宜材料进行进行雕刻,转化为三维数字格式以后,将原石材质纹理映射到数据上,进行多种类型的尝试,确定好最适合的雕刻方式和图样以后才开始真正对原石进行加工,这样就可能避免一些错误,使得原石的价值最大化。
(四)提供“零距离”的虚拟参观体验
篇2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飞机制造;综合保障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388-01
前言
数字化技术完善了飞机制造单位以往传统的设计、生产、管理等模式,可以迅速的给不对供给远程技术类服务,并且对提升飞机本身的可靠性、修护性、保障性等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交互式的电子技术手册呈现了技术手册的数字、智能化,目前已经成为了装备保障数字化技术探索欲使用的重点之一。
一、在飞机的研制进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的飞机研制生产进程中,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利用工程的并行以及无纸设计、数字化预装配、一体化设计制造、物流管理等诸多的方法逐渐的开始使用,改善了飞机的设计、生产、管理模式,这样减少了研究的时间,降低了费用,且获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进展,飞机的制造单位也将以多媒体计算机体系以及通讯网络的数字化技术为基准且使用机的寿命周期的全部过程中,不止是使用于设计、制造,还运用于产品的综合保护、运用修护等众多的方面。
1、以数字化为基准,深入探索五性CAD
根据目前所有的分析方式出现的问题,我国的飞机制造单位探索开发了五性CAD体系,也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软件集成的环境,简称为CARMS,也包含了可靠性的设计、安全性的设计、修护性的设计、测试性的设计、保障性的设计等分析。CARMS是设计人员将可靠性修护性保障性等诸多的指标设计融入到产品中的有效工具。在保障性设计和以往传统设计同时的展开进程中,CARMS可以立即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排除隐患、提升装备保障性的水平,它拥有着全方位的集成化技术方式。
2、数字化样机给飞机的可靠性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机遇
当下机械CAD与电子CAD技术不断的进展成熟,产品的开发全部是在计算机上操作的,CAD软件已经局部的代替了图纸的设计。数字化技术也给飞机的可靠性定量性设计供给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现阶段CAD软件及有限元分析软件有效的结合、proe软件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完美结合也已实现,工程分析的方式逐步的走向成熟,构造强度的分析能解决飞机可靠性问题。
3、虚拟修护技术与集成化技术的使用为飞机的综合保障带来很大的前景
3.1 虚拟修护技术
利用对产品的实时的模拟仿真,设计人员或者用户可以像对待真正的产品实物一样移动、碰撞、运用虚拟的产品,在飞机的生命期限内各个阶段对性能实行各类的实时分析,比如有限元、人机工程、干涉、加工进程、装配等诸多的分析。利用VR进行方案的分析和修改,让飞机可以达到总体优化。
3.2 集成优化技术
集成优化技术可以解决目前所有的CAD体系以及飞机可靠性修护性保障设计间的链接。目前的CAD与CAPP、CAM等使用体系在以往的几十年进程中获得了飞速的进展,且在飞机行业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不过各类型运作体系间的模型定义、呈现方式、存取方式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导致信息的交换出现了阻碍,很多的资源不能进行实时共享,且集成的力度很低。并且当下的CAD体系仅仅只重视零件的集合外形设计与体现,不能将尺寸、公差、装备、修护等诸多的特性、材料、功能有效的呈现,这就表明了高层次的语义信息以及产品寿命周期等其他的进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对设计的意蕴、功能需求以及装配的关系非几何类信息很难呈现,这些体系的信息模型只能进行几何信息以及拓扑信息,而对于可靠性分析、修护性分析、其他相关的信息在体系信息模型之中较少呈现。
二、建立远程数字化技术服务体系
远程数字化技术服务就是把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装备修护保障技术有效的结合,且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技术,迅速的为不对供给数字化技术。它可以跨地区的把运用不对、制造单位、科研院、装备部、军代表室等诸多的企业有效的组织,各方共同进行网络体系的组建,供给武器装备的数字化资料的支撑,辅助技术服务且提供迅速的信息放映与技术支持,并且所参与的各方也都能立即的获得各自需求的重要数字资源。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飞机保障技术的快速创新是提升飞机保障综合程度的基准,也是飞机现代化保障的主要标志。它不仅仅是一种电子手册,更是呈现了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以及良好的交互功能,还呈现了智能化的技术手册。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众多数据格式利用了目前美国与国际通用的较为成熟的标准,进而呈现了数据的互操作性以及实时共享性,呈现了数据网络集成化的最大可能。且它是数字化技术、英特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结合的一体化强大技术,也是现代化体现装备的保障信息化的最关键技术。
四、构建装备订货数字化保障系统
装备订货数字化保障系统是依靠国家、国防信息的基础性设备以及军队的自动化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的技术为支撑的。它连接装备管理处、运用部队、军代表室、院所等企业的综合性集成化的网络数据库通讯,且有很大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它有着先进的思想、高端的方式、深层的目标,进而促进保障故障从开始的传统人力物力密集型的方向逐渐的走向技术密集的方向,呈现保障体系的网络化、数字化、准确化、一体化。
结语
数字化技术设计及制造已经使用在飞机制造业中有大约40年的历史了,这也逐步的改变了飞机传统的研究模式。依据科技的创新,构建装备订货数字化保障系统,提高装备保障的迅速反应程度以及迅速机动保障的力度,这也是打赢未来信息化进程的必要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祺瑞,石鹏.军用飞机推行综合保障工程的研究[J].飞机设计,2013(2).
篇3
办公自动化技术; 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3-02
1 前言
韩国江陵的端午节申遗成功对我国起到巨大震动,最早拥有端午节的中国却无缘申遗,对我国来说实属遗憾。事实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究其根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存在许多漏洞。因此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采用先进技术,而办公自动化技术成为了应用的必然趋势。
2 办公自动化技术概述
在20世纪70年代,办公自动化就各个发达国家快速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技术。对于办公自动化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相比之下,美国的M.季期曼教授命名为办公自动化,这个定义相对算比较经典。教授认为,办公自动化就是把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及行为科学使用在传统数据技术中,能够有效处理数量庞大而且结构不明确的各种信息办公事务上。
总而言之,办公自动化技术就是在各类办公人员办公活动中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行软科学等各种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而且这些技术以及设备和办公人员共同为某一目标服务,实现人机信息处理。
3 办公自动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
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提供多功能桌面办公平台,给不同办公事务创建不同办公的环境,增强办公效率。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知,办公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提供电子邮件: 保护部门中单位、个人以及用户之间,把电子邮箱当成办公应用统一接口,对保护中所涉及到各种文件进行发文、信息服务、收文、活动安排、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可以选择是不是要采用消息提醒,提醒接收者阅读文件,同时还可以发送附件,每一位保护者通过电子邮箱就能够了解遗产资源以及需要处理的任务,这样极大提升了该技术的易用性与友好型,降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量。
3.2 应用于大量工作流: 所谓的工作流就是某保护区域要完成某一项保护任务,所实施的一切工作与工作之间的交互过程。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多是使用在保护部门的上级领导对工作者提出的保护任务公文审批,以及各位保护者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资料申报等。每项工作都按照流程形式,要起草文件之人发起流程,经过本保护区域或者上级领导签署后,最后将文件发出去,并归档入库;或按照列表形式清晰罗列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址等,如果时间允许情况下,还要请一些相关人士看后提出建议,同时把目前需要完成的保护任务列出来,并通过办公自动化技术链接到需要处理的界面。
3.3 提供信息的平台: 过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需要按时到某个地方该共同办公,如果没有在一起还需要专人传递文件,这种做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悖,导致办事效率极低,还极易出差错。但是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有效改变了集中办公模式,将办公区域扩大,用户可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经过网络随处办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信息、交流提供有效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各种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公告事项等都能够及时传播,让用户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动态,并且在该基础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3.4 实现协同工作: 因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工作,如果要讨论与交流意见就回花费大量时间,要做个保护决策前前后后需要许多时间。所有保护人员聚集在一起相互沟通及合作方式就是协同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异步协作模式比如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及同步协作模式例如网络会议,正逐渐成为人们聚在一起开会之外新协同方式,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打破了地域、时间所限制,相关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进协同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比如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通过网络,可以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进行协同工作。
3.5 管理收发文件: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遍布全国,各个地方都存在,因此必须要采用便利的收发文件方式,有效共享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因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征,该技术必须要具备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效益性以及可扩充性,进来覆盖所有接收信息的对象以及各个信息的发生源。详细了解各部门及各业务,并且要在该基础上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事实上只有彻底了解总体目标,分析要求,规范数据流向以及信息标准,并合理分配与使用各种软硬件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才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真正效应。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漏掉太多,许多都被其他国家抢先。因此必须要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时期,首要就是运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保护力度、效率等,才能够保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赵文.办公自动化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英,陈军吉.看中国浮雕到德国,看苗族服饰到日本,我们还有什么[N].南方周末,2008 (02).
篇4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对非遗“生命力”的明确与强调。”换而言之,非遗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传承,以代际性和活态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依据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衍生,不仅是对非遗生态及观念的改变,更是以外在存储或宣传的方式,彰显非遗的可能性、合法性,这既是对非遗生命力的诠释,又是非遗保护的必经趋势。
一、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分析
1.含义
顾名思义,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数字采集和存储、处理、展示与传播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转换、再现以及复原等操作,将其演变为数字形态,并通过新视角的诠释和解读,以新方式的保存为基准,对其加以合理运用,用以从源头上达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目的。
2.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6月)中,第13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护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该项法律的颁布,是在法律的角度上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强调。此外,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启动,是依据数字化技术,将非遗予以全方位保护及传承。例如:陕西和等地非遗数据库的创建,为其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奠定有利基础。
3.保护技术
传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虽可对非遗予以传承,但因对其的“伤害”,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缔。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采用非遗图像、音频与文字记录的方式,以“虚拟再现”的层面,构建非遗数据库,这是当前非遗保护的核心策略、关键手段。其中,非遗数字化技术包含保存与存档技术、虚拟再现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
首先,保存与存档技术。信息获取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存档的首要内容,是以高精度扫描仪、相机为辅助,经非遗信息采集和编辑工作的开展,将其演变为数字化格式,便于光盘和硬盘等介质的存储,以此达到非遗安全且长久保存的目的。其次,虚拟再现技术。通过数字摄影、虚拟现实以及三维模型等技术,将非遗于还原的前提下创建虚拟情境,尤其针对濒危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借助虚拟复原和多维度演示等层面,实现针对性保护、传播的目的。最后,构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对非遗信息的整理加工,以数字化系统的辅助,对信息加以分类编辑后,存储至数据库,便于用户选用链接、搜索等形式对非遗信息资料的快速查找。
二、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建档方式
数字化保存及记录工作的开展,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实现:其一,非遗文献和图片、影像与碑刻等资料的整理,以数字转化及存储的层面,构建非遗文献数据库;其二,非遗实践工具、场所及产品的记录,以文字、图像和音像等格式差异,将其分类储存;其三,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时刻关注非遗动态实践,依据动态立体、高清记录的层面,对其予以全面性存储。
对于传统非遗保护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具有存储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广泛的优势。其中存储灵活:鉴于数据存储载体、容量以及格式的逐步优化,非遗数字化存储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既是对非遗存储空间、成本以及管理等流程的缩减,又可为非遗盘活创造条件;传播迅速:经电子存储,非遗信息传播、复制、编辑等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应用广泛:数据分析、统计和查询、检索、加工与应用等均对非遗资源予以多元化利用。
2.优化宣传模式
相较于非遗数字化存储,其宣传工作也以资料、器具和实践等层面获取相应的非遗记录信息,但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是以展示、展演与展览等为辅助,通过向外来者、拥有者、传承者间的非遗信息宣传,促使人们达到非遗保护警示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进行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中,若要从根本上达至最佳宣传效果,则应对其数字化宣传的特性予以全方位明确,即是对传统非遗保护展示、展览等模式的突破,更是其跨族群和跨时空宣传的根本;打破非遗静态和平面展示的局限,如借助数字化技术,优选3D虚拟技术和高清扫描技术,将非遗予以立体化及动态化实物综合展示的背景下,落实跨时空传播的真正内涵;以单向展示和宣传为基准,结合人机互动、体感技术等技术,逐步强化非遗数字化宣传体效果。
3.优化传承措施
非遗教育和传承是其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即主要利用传承者间的精神交流,如心授、言传身教等手段,配以文字或图像的传承手段,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但是,伴随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化介入,非遗传承周期明显缩短,提升传承效果。再者,非遗传承在于对“术”、“道”的统一,如“术”代表非遗传承技术和工艺、仪式等;“道”则代表非遗传承的内容,常见传承技巧和技能、传承信仰与观念。对此,非遗数字化传承,应在“术”、“道”传承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模式予以全面思考,用以达到传承者心理变化、创新特点揭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非遗作为民族“记忆”,其非遗保护、开发工作则属于人们不容忽视、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字化非遗保护,是通过新保护路径的开辟,融合非遗保护、文化发展等活动,构建新型非遗传播、传承新趋势。总之,笔者建议人们应在非遗保护中,高度关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结合对非遗保护内容的全面解析,将其数字化保护工作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2]姚顺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青年时代,2015(20):59-59.
篇5
〔关键词〕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旅游模式海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工艺技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神话传说、信仰崇拜等的总称,它在文化生态、文化形态、文化传承和文化意象等方面隐含了丰厚的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传承等多重价值。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化与认知程度不断提升,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全面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整理、传播、服务等管理领域,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趋势。
海南岛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为数众多、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和文化元素兼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序幕的拉开,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加强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角度,探究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方式[1.2]。
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海南是一个“孤悬”的海岛,相对封闭的环境既孕育了本岛文化,又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岛外文化无数次撞击与融合,铸就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地域文化。
(1)地域性: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四面环海,中部为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岛内居民的生活和民族心理,具有许多地域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
①独特的非汉民俗文化;海岛世居有黎、苗、回、汉等约30多个民族。以黎族为例,其为海南土著居民,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黎族计有124.78万人,其中海南有117.22万人,占黎族人口数的93.9%,海南黎族民俗文化在全国具有垄断性优势。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黎族纹身、黎族干栏建筑生态自然村、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间打柴舞等,即为其留存下来的文化和习俗。
②鲜明的热带特色;由于生活在热带,海南人形成了依山傍水的居住习俗,进而产生了“穗选法”、“牛踩田”、“种山栏”“休闲制”等农业耕种方式,“船型”、“金字形”等民居建筑技艺,用葫芦(“渡水腰舟”)、独木舟和竹筏实现水上交通,又因种植热带林木,形成食“椰子饭”、啖槟榔等独特社会风俗。
③极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海南孤悬海外,沿海居民终年以渔获为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出海祭祀仪式和妈祖信仰,也造就了他们以渔业为主的生产民俗。也决定了海南人独特的饮食和食物加工习惯。如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三亚一带的“酸汤鱼”、“崖州海蛇”等都与海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历史性;早在1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就在海南岛从事生产活动,具有久远的农业生产习俗,与此相关的生活、信仰习俗也都体现出早期农业社会的特点。距今3000年前,海岛黎族人掌握了用剑毒树、构树(学名“楮树”)等树皮来制作“树皮布”、“树皮衣”的技艺。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就记载了海南黎族纹身习俗,其曰“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雕题国”指的就是海南岛,“雕题”指黎族文身习俗。宋元明清各代,有关海南纹身习俗的记载更多。2005年底,黎族纹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像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3)原生性;古时海南岛被视为“蛮荒之地”,虽历朝历代大陆官员来到海南后倡导汉化和文明,但总体上海南仍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因而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以保护与传承,如刀耕火种这种原始游耕文化在五指山腹地至今仍有残余。“秦以水德王,其数用六,今琼人行使铜钱,犹用六数,以六文为一钱,六十文为一两,六百文为一贯。又田禾以六把为半担,十二把为一担,亦用六数,皆秦旧俗也,黎族至今传统计算方法仍然如此。再如海南传统的牛耕田、人工插秧农业习俗,鸡卜、钻木取火、放寮以及古越族一些自然、神灵崇拜等习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对海南旅游业的促进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3],使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冲破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空间,同时也创造了相互借鉴的机会。
1.旅游产业极大地推动海南发展步伐
海南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岸线和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海南旅游已由单一的滨海观光旅游向复合型的休闲度假转变,旅游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入一直是海南最具权重的经济来源。
2.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保护结合的可行性
旅游是商业行为,非遗保护项目本身与商业并无直接关联。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4.5],能给旅游产业注入极大的活力,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非遗项目为保证其延续性,需要获取资金的支持。显然,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两者尽管在利益诉求上相近,但其最终目的并不一致,但合作将给双方带来各自需求的收益。因此,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当下的旅游观光行业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适应现代人旅游猎奇的需要进行某些改动。以现代人的实用考量进行,把非遗项目打造成一种配合旅游活动的表演节目,其重点往往在视觉效果上。同时,剔出不适合旅游参观、无法让游客产生视觉享受的非遗项目,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传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旅游资源开发与非遗项目结合的方式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种类越来越多[6],开发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有静态的展览式开发,也有动态的表演式开发;有原地开发式,也有异地集锦式;有原生型和提升型开发,也有复原型和集合型开发。从旅游开发的具体形态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类型有;博物馆式: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内供游客参观。民族文化村式;直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古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原地开展旅游。节庆旅游式:主要以各种节日、赛事、盛事等具有旅游特色活动的庆祝和举办来吸引游客。舞台演艺式:主要将历史传说、民族歌舞、民族戏剧、民族手工技艺等经过加工和包装后搬上舞台。海南地域范围集中,比较适合建设上述类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容易形成旅游品牌效应,能有效达成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共赢的形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行政参与支持,由企业在非遗项目社群搭建文化产业平台,融合该社群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不仅是振兴了该社群的非遗项目,同时也在旅游文化活动中带来了交流,让相对封闭的区域活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形态[7.8],以文化遗产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从而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当代人对遗产的守望、体现未来人拥有遗产的权利。
1.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0年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中,这表明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可行性,它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①降低工作成本;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所致保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和物力。若采用数字化保护方式,经过信息化处理,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互通,将所需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既省去了举办艺术展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成本,极大地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
②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失传很大原因是后继无人,后人对传统艺术的不了解以及宣传力度不够,数字化手段可以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网络相关联,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工具中可以很容易查询和了解真正的民间艺术,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有效地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③便于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能实现更大范围内文化交流,通过信息化渠道,既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能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交流。只有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才能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促进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易于修复和管理
数字化保护的对象,在岁月流传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残缺,数字还原可以运用处理软件对其进行视觉上完全修复,它比传统的保护方式更易于修复,实现保护对象的虚拟复原与模拟演示。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将保护对象的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合理的编排与存储,能有效增加保护的科学性,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系统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展示、动漫制作、电子出版等四个方面。在各种数字化方法和热点技术上,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注入更多的现代化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①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图像检索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技术、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虚拟场景协调展示技术;
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
这些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
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高保真全息存储技术、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类型有:一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二是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三是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四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五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六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
结论
旅游产业中引入非遗项目,既解决了非遗项目的资金问题,也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此犹感迫切。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是实现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莉韩玄武海南民居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艺海2015(2)76-78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
[4]张进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探析.地球科学研究2002( 1) 28
[5]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杂志2010(4):44-46.
[6]姜爱李永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篇6
梵净山麓,两只金丝猴在游客脚边蹭来蹭去。游客一伸手,淘气的猴子却蹿上枝头,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其实,猴子、树枝和美丽的风景都是3D透视投影,这是贵州文博会推出的“妙不可言――影视互动体验”。
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如何实现非遗资源的创新性保护?如何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贵州文博会将数字化融合作为重要主题,以信息资源大数据为支撑平台,通过数字体验、网上商城、交互活动等形式,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的贵州文化。
会上,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成为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这里集中展示了“妙不可言――影视互动体验”、“气象万千――互动呈现”、“触手可及――点播服务”、“黔贵遗音――音乐欣赏”、“身临其境――影视观赏”等数字化互动服务,其使用的声光多媒体、LED显示、三维虚拟展示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流连忘返。
“妈妈,快来看,鼓楼立起来了!”7月25日,一位小朋友拿着IPAD,用摄像头对准芦笙、笔筒、鼓楼、苗族头饰的画片。他惊奇地发现,这些物品都从屏幕上立了起来,还可以360°旋转展示――这是利用AR增强现实体验系统实现的效果。
在他身旁,几位老人坐在“黔贵遗音”区域的环形装置中,轻松操作多点触控视听系统,逐一欣赏八音坐唱、彝族民歌、芦笙舞曲等民族音乐。在“气象万千”区域,身着苗族服装的虚拟迎宾小姐用中英双语致以热情的问候,解说员利用非接触式互动数字沙盘向游客介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的分布情况。在“身临其境”区域,十余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正在上演裸眼3D“大戏”――以堂安侗寨和贵州文化掠影为主题的两部纪录片,让观众真正身临其境,水碾、石碓、纺车似乎触手可及。
排队人数最多的要数“触手可及”区域。利用物体识别联动系统,游客可以随意调取八音坐唱、傩戏、蜡染技艺、萧笛制作、木鼓舞、毛龙节、刻道、苗绣、马尾绣、银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字和视频介绍。用手指一推,视频立马就在大屏幕上播放,这项功能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
“木鼓舞、毛龙节、刻道都没听说过,来数字体验馆才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贵阳市民雷蕾说,在数字体验馆,她看了很多非遗项目的介绍,听了具有立体环绕效果的民族歌曲,还“和虚拟的金丝猴照了相”。
“通过数字化传播、共享贵州的民族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市民通过远程观赏、学习并深入探索。数字化的范围很广、受众面很大,能够很好的保存、展示民族文化。下一步,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我们都希望能走数字化道路。”贵州省图书馆党委副书记韩红表示。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贵州的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广泛展示,本届文博会做了大量探索。除了数字体验馆外,“掌上文博会”是更为便捷、更为长效的工具。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多彩贵州文创博览交易会公众号,游客便可以使用“掌上文博”、“文博商城”、“文博服务”等功能。其中,“掌上文博”提供了资讯、导览、地图等功能,还可以在线浏览展区;“文博商城”则提供了“太阳鼓”银饰、“黔包”风物、“布依阿妈”鞋履等贵州文创产品,方便游客选购。
篇7
关键词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现代化传播
一、研究背景
为实现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普及与传承,弘扬国家文化传统与精神,近年来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碎片化、无序化的信息传递模式慢慢消解了传统保护与传承模式的作用,寻找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非遗保护展示与传播策略变得十分迫切。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系统性研究已经非常前沿,如涉及文化文物业馆藏文物和古籍数字化保存技术、互动服务与网络服务平台搭建、民族音乐与口头文学数字化记录留存、前沿科技手段(3D影像、虚拟场馆、立体投影等)的开发应用等方面,这些具有良好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故宫博物院文物保存和多媒体导览服务、中国国家艺术研究院对传统音乐的数字修复和保护、“数字敦煌”建设项目、法国卢浮宫艺术馆“漫游卢浮宫”多媒体视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洲文化数据技术等项目中。可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工作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作为文化大省,一直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在当下,社会环境与以往显著不同,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流量经济等关键词都暗示着这是一个信息媒介的时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经被各种信息平台上抢时间、重推广的新兴传播理念所取代。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浙江省的文化从业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步骤在于怎样展示和传播这些文化。要想以智慧化的手段构建和传播浙江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就必须重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在信息社会中寻找适应社会新环境的保护与展现途径。
二、大数据背景下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浙江的文化文物业依托于文化大省的优势,底蕴深厚。在文化事业场馆中,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都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因此它们的数字化展示进程就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息息相关。浙江的非遗文化场馆如果能加快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的应用,相信会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广泛度和有效性。
(一)着力虚拟文化展示中心建设
参考谷歌公司文化学院项目,利用3D拍摄技术记录场馆展厅,再通过后期制作建构三维虚拟非遗展示场馆。同时,将藏品数据库中的高清图片、三维图像、视频等与之结合,达到能在线参观虚拟博物馆、文化馆,并自由读取展示对象信息的效果。随着新技术的成熟,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使参观者通过VR眼镜身临其境地畅游虚拟博物馆,以更生动和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历史文化。也可使用3D建模技术对历史遗迹进行虚拟重建,开发文化特色体验项目,在AR(增强现实)技术的帮助下,让观众趣味性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利用三维扫描和立体投影技术,使文化场景以极高的精度出现在参观者面前,从而实现视觉效果与现场无异。
(二)利用大数据拓展展馆的功能边界
大数据的应用必然要建立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于展馆来说,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展品数据,另一方面是参观者数据。建成展品数据库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某个年代或某个地区文化的发展流变,或者艺术作品题材、创作手法方面的特征,这不仅能拓展与展品相关的知识系统,还能使原本感性为主的艺术研究获得理性的支撑。在档案馆,可以利用档案数据追踪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工作重点、人口流动、家族变迁等,从而得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结论。在参观者数据方面,可以利用线上销售门票、线下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参观用户的基本信息,并通过统计门票数据、客流量数据,对用户进行细分。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通过历史客流量数据和旅游客户数据进行日客流量预测,提前做好工作预案;(2)根据细分用户特征,预测不同时段观众的群体特性;(3)通过摄像头、红外线灯感应设备定位用户,监测人群密度,如果超过安全密度,则在入口处进行调控,或加强保障力度;(4)通过微博、微信等分析,为用户设计个性化的城市展馆文化旅游线路,并采集观众意见建议,优化展馆服务;(5)通过馆内人群轨迹分析,以及社交媒体内容分析,得出最受欢迎的展品,并围绕其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周边产品;(6)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为观赏者提供掌上导览、藏品讲解、资料下载等信息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内涵、精神、艺术的所在,并不仅仅是一个需要保存和保护的对象,如果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非遗资源加以发展和利用,构建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展示体系,才能够使非遗工作获得更为全面的价值。
(一)推进文物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更在于让本国的历史文化与世界有一个数字化的接口,让全世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能够足不出户便能访问、感受历史与文化。目前,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都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国内的城市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也都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探索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全息视频、三维扫描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全方位保存非遗文化和藏品信息,并通过数字平台展示,打造智慧文化馆、博物馆,以供参观者、研究者随时访问,补充实地观展的不足。系统运行顺利后,远期目标还可以与其他场馆进行数据交换,链接展示与对象有关的历史资料及文物,以挖掘各地馆藏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
(二)改造文化场馆门户网站
目前,浙江的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非遗展示中心虽然大都有自己的数字门户,但大都偏向于行政风格,习惯于将新闻动态、学术研究、概况、资讯等这些普通参观者很少关心的信息放在首页,没有真正站在访问者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怎样的信息,这是国内许多文化网站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的博物馆主页可以发现,其网站的排版都比较活泼,具有图片为主的特点,并在醒目位置提示在展信息,以及提供儿童到馆、馆区地图、展览日历等服务信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应充分借鉴国外网站设计风格,努力提升网站吸引力,提高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和利用率,并营造活跃的分享与探讨氛围,以将非遗知识进行充分推广。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辩证关系
1 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4]18号)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遗文献化就是对非遗开展田野调查,运用文字、口述访谈、录音、录像、数字技术等手段手集,通过学术分类,加以整理、分析、存储,保存文献、图片、声音、影像及历史资料。
非遗文献化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非文字、非实体的活态文化知识的采集与收藏。文献化过程中对传承人的保护,非遗原生态空间和模拟生态空间的转换、数字化的技术开发与研究,文献化后的知识产权问题,用户使用层面的管理及服务模式,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应用哲学方法对非遗概念中“非物质”与“物质”、非遗的生存时空、载体及文献化实践活动的目的进行分析,认识和把握文献化的本质和规律。理清这几组关系对开展实践工作具有普遍指导的意义。
2 非遗文献化的几组辩证关系
2.1 非遗概念的哲学理解:“非物质”“物质”之辩
首先,非遗属于物质观的“物质”范畴。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据此,客观存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在哲学里人类实践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被列人物质的范畴。非遗的“非物质”概念是针对载体形态而言,非遗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属于物质观的“物质”范畴,同其他一切物质一样处在运动之中,时间和空间是其存在形式。
其次,非遗概念中的“非物质”依托“物质”来表达和呈现。“物质形态”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物质的成分,非物质也就无从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单一的超物质的非遗,非遗依附于物质遗产上,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相靠相生。甚至可以说,没有物质文化的层面就没有非遗,脱离物质层面来谈非遗的保护显然不科学,不合乎实际。
2.2 非遗传承的时序:“古”“今”之辩
对非遗,它的存在形式、生存空间以及发生过程都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内容。在非遗文献化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强调其某一阶段的价值内涵而否定或忽视其整体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区域和族群的人对非遗的理解和认知不同。随着人类历史的纵向推进,受到不同主流文化思潮和政治的影响,一些非遗发生蜕变、甚至消亡,时间成了传承非遗要经受的最大考验。以昆曲为例。昆曲始于元代末年的江苏昆山一带,它兴盛和称霸剧坛的时间长达约二百三十年之久(1570—1800),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从晚明开始,昆曲经常在封建贵族及宫廷中演出,日益脱离群众、脱离现实,形式主义的倾向日趋严重,到清代中叶便转入衰落时期。由于后人大多不能理解它的唱腔,只偏重于曲词的欣赏,导致其题材范围日益狭小,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改进。到了十八世纪后期,剧坛上出现了“花部”与“雅部”之争,直接导致了昆剧消衰。为了经受时间的考验,人们尝试将三维虚拟世界应用于昆曲表演与保护,演员们在一个三维影像捕捉和投影的环境中演出,屏幕是一个随着演员的动作、演唱以及伴奏乐器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虚拟场景。昆曲与交互式三维立体影像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昆曲的“古”貌,经受住了时间对非遗的考验,让“时间”停留,对“古”“今”之辩作了解答。昆曲的这一尝试也为解决其他非遗的“古”“今”之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2.3 非遗的生存环境:“自在世界”“人为世界”之辩
如果将非遗原始生存环境看作是“自在世界”,将信息交流频繁、对其原始生存环境产生影响的外界看作是“人为世界”,不难发现,“自在世界”和“人为世界”在当前人类交流频繁的社会大环境下正在相互影响,“自在世界”不断转化为“人为世界”,“人为世界”不断影响和改变着“自在世界”。非遗产生于特殊的区域和族群中,通过口传身授得以延续传承,相对封闭的地形保证了它的原汁原味,在这种环境中,非遗的原生形态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但同时也局限了它的发展,使之不得不面对诸如传承中断等问题。随着社会进步,信息交流频繁、经济社会开放、商业化开发等新形势促使非遗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非遗在新环境中与“人为世界”产生冲突。通过环境构建,将“人为世界”转化成适于非遗生存的“自在世界”,形成拟原生环境,使其与人和自然重归于和谐。反之,如果不重新构建新环境,非遗在全新的环境下不再良性生存,假以时日,就面临着损坏、甚至消亡。认真思考非遗在新社会环境下的生存问题和价值问题,提高人们的遗产价值观和保护意识,是解决“自在世界”和“人为世界”矛盾的首要条件。“人为世界”提供的文献化手段更有利于保护与传承非遗,力争使其在保留原始属性的同时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4 非遗的传统栽体与文献化后的载体:“言”“意”之辩
庄子对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这样论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指出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的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非遗出自民间,是最为素朴的天地之大美,在悠远的岁月之河中固执地保留着它的“顺物自然”之美。将非遗文献化,即是将这种自然之美“既雕既琢”,能否“复归于朴”,也是对非遗文献化工作的一个挑战。更何况,将非遗由活态性转化成静态性,由活态的人转化成文字、影像,或是录音等等,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固化的文献载体无法将非遗活态的“意”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只有通过活态的人才能完美地演绎它的自然之美。
非遗的存在和传承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人的智能及其表现形式为主体来实现的,其文化内涵必须要由技艺拥有者个性化的表演或操作才能展现出来,如果作为传承和载体的人不复存在,那么,这种以人的活动(不管是脑力活动还是体力活动)为主要体现形式的非遗就不可能存在。要解决“言”“意”之间的矛盾,在非遗原生环境发生改变和信息载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重构非遗的信息特征,使其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促进非遗的信息化生存与发展。
2.5 非遗文献化的目的:“藏”“用”之辩
藏与用历来是文献资料保存中相互矛盾的两方。如果仅为了“藏”,不体现出“用”,那文献资料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反之,如果只“用”而不注意典藏,文献资料就失去了延续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一对矛盾的主体,这两个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运动和变化。非遗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财富,被人为固化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人类的共同财产,在达到收藏目的的同时,要辩证地对待“藏”与“用”的矛盾,不能为了片面追逐经济价值,就任由非遗在商业利益下消失殆尽,也就是说,要考虑如何“用”才不会损耗非遗的原貌与神韵,在怎样的保护制度和保护措施下“用”才会真正实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解决非遗文献化的法律问题、技术标准、用户层面的管理问题及服务等。对于非遗保护与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人们已经做出了深入探讨,这使得文献化工作能够有法可依;三维影像等高科技已经应用于非遗保护,在技术手段上提供了可行之法;在使用层面对用户的管理及服务模式还需要借助于相关技术手段作深入探讨。
篇9
(一)专业讲座
主要依托于本区域非遗传承教学的各级各类专业学校及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的支持。在目前,地区通过校企合作形式的非遗传承项目教学开展较为普遍,均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效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院校专业教师对非遗的传承,也促进了非遗项目传承人对现代教学体制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体验。专业讲座讲授中的人的视频、物的视频、活动的视频,均以专业性极强的讲述讲解描述非遗项目,传达非遗精髓。以视频的形式来集合优质的非遗传承教育的案例,并通过视频形式的记载上传至网站,为公众所共享。这种形式是远程教育中最为常见、利用率最高的教育形式。
(二)名家授课
非遗项目本身具有典型的活态特征,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依赖于传承人的活动。所以,传承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的资源、活的教材。他们的高超技艺技能具有极大的磁场,甚至是行业的标杆。名家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社会更是具有极大价值。非遗传承教育中名家授课可谓起点高、专业性强、号召力大、宣扬面广。名家授课这种形式,通过专业演示对普世教育来讲,更直观、更能接受消化。同时,名家授课既是个人才艺技能学识的展示,也是对自我项目的推广宣扬。此外,从组织方来看更具有专业性强以及权威性的特点。
(三)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包括了PPT、讲课音频、微课等类别。把非遗传承教育的教学课件共享于数字博物馆,可为公众自由下载。教学课件下载后,可以自我更改、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课件对于企业培训或是学校教学,有着更加明确的针对性,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课件页面设计可更加灵活多变。
(四)动画游戏
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受众分析中,学生群体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喜好、接受事物以兴趣为先导。动画游戏是远程教育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由于其参与性强、体验感明显,历来受到学生的欢迎。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性合为一体,使得非遗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接受消化吸纳。
(五)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其他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例如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育形式。以网络化的开发教育学为基础,与传统的学校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将分布于各个不同地方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非遗某个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非遗的传承打破了原有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模式,而将非遗传承、普及教学面向了普通的公众。
二、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成果
(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的古籍、图书、期刊、典章等所记录的知识,是传播继承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非遗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的最基本手段。通过现代影印技术和翻拍技术将其数字化,上传至网络,形成电子文献资料库,便于信息的保存、检索。
(二)科普视频
由于众多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地方性与独特性,一般不宜为公众所详知。普及性的非遗教育通过视频来以浅显的、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大众介绍非遗的科学知识或技艺技能价值所在。
(三)教案教材
在非遗传承中已经有很多院校积累了丰富的传承教学的优质资源。教案教材的编制为非遗教学在大众化的条件下,更显得通俗易懂,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更具有实战指导价值和参考价值。
(四)传承基地
非遗传承工作有多种形式,既有传承人工作室的师徒制,又有院校现代教育的课堂制,还有校企合作的传承基地模式。规模无论大或小,都是非遗传承的一种实践,但不可否定的是,传承基地的建设为非遗更好地培植公众土壤起到了更直接的影响,更深远的作用。
三、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交流
(一)学术交流交流层面具有广泛性
浏览数字博物馆的人群本身具有较多的随机性,各色各样的人群都存在着可能。不同职业专业、不同行业部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技能专长的人们汇集在这里,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等,使得学术论坛的交流改变了以往严谨的面目,更多的是谈论、讨论、发表观点的平台,具有随意轻松的氛围。
(二)行情交流非遗文化也是行业,有企业、有院校、有民众的多方参与
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于自身价值在社会经济的价格体现。非遗产品的行情起落在很多关注非遗文化的人来讲无疑是重要的,因此交流内容定会涉及到行情价格问题。
(三)活动交流作为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篇10
农村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目前有两种通行做法:一种是用如录音、录像、摄影、摄像、文字记录等方式,把那些难以延续发展,濒危的项目保存下来,但是这些资料难以长久保存,如录像带的老化、图像复制会产生失真等,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使不少文化馆的技术装备不完善,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能得到有效的记录和整理,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遗”资料,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另一种是为文化遗产创造和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它以人为载体得以活态延续,但是年轻人为生活所迫,纷纷转业,从而出现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的现象。除此之外传统的博物馆展出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全方位的展示这些艺术遗存。这些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研究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保护传统工艺变革与进步,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升级和活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对民间艺术保护的方法
1.民间美术及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遗产
在湖南,挑、绣、染、织工艺最为突出,比较著名的有湘西凤凰的苗绣、湘西北土家族的十字挑花,还有土家、苗、侗、瑶四大织锦,其中土家锦以他们世代相传的打花铺盖(土语称西兰卡普)闻名于全国。这些织锦刺绣都拥有大量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图案花样和刺绣针法。对于这种平面文化遗产的保护可采用高清晰度的平面扫描仪或数字相机对相关文物进行数字扫描和数字拍照,之后再利用Photoshop、Flash或3Dmax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二维图像进行处理及分析,建立图案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利用数字化来实现图案式样的再利用和再创作。湖南还有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瓷器、隆回县滩头年画、江永瑶族乡木版纸码、湘西滴水雕花床、衡阳的香火狮子和湘西一带的傩戏面具。雕刻在湖南也很普及,除各类石狮子以外,还有永顺塔卧的石雕牌坊和宁远文庙的石雕龙凤柱及浮雕柱础。还有竹根雕、竹簧雕也是湖南一大特产。对于这些传统手工艺可以利用影像数字化的方式,采用例如数字化硬盘录像机、硬盘录音机、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等数字记录设备将一些民间工艺的历史流变和制作过程、工艺存在状态进行录像录音,还可对民间艺人以及民间生活方式进行数字化记录,对民间艺术品类及其传播方式、制作工艺进行数字化编程进入数据库后保存。“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可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各种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民间艺术的精髓”③。
2.口头文化、表演艺术文化遗产
湖南有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地方戏剧剧种。但在当今城市化现代社会转型中,“剧团或解散或合并,演员或转行或退出,各剧种基本处于萎缩甚至濒危状态:辰河戏濒危,‘这几年基本不演出了’;巴陵戏‘再不抢救就会失传’;阳戏、侗戏等只在极小范围内演出;湘剧每演出一场都要赔钱……”。④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即将濒危的艺术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我们可以运用视频音频技术,对著名的民间艺人的经典唱腔和表演进行录制,制作成VCD、DVD光盘,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实现永久性保存,还能够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是对现有戏剧遗产强有力的保护。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和再开发。在把民间艺人的经典唱腔和表演进行录制后,将数字化的相关舞蹈动作与音频做成动作和音频库,开发出基于动作库的舞蹈编排系统和声音驱动的智能舞蹈编排系统。这样既可以保护各种重要舞蹈戏剧文化的视觉效果与声频,还可以在传统表演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合成,并且可以补充更多的相关图像、视频、声音等元素,以增强戏剧的表演效果和艺术性,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更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运用三维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对文化遗产相关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三维建模、材质渲染等仿真性设计与展示,实现3D动画、全景全息等多样化呈现方式。
新媒体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现实意义
- 上一篇:桔子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 下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