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措施范文
时间:2024-04-12 11: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安全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谢桥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谢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 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 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外,并将处罚结果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个人晋升、年终考核等挂钩。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谢桥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和恶性事件。
4.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篇2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强化和保障医疗安全,按县卫计委文件精神要求, 大力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逐步完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医疗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医疗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现将我院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阶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为加强对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工作的领导,医院领导班子认真组织学习县卫计委关于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分析了我院在医疗质量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活动的方法、步骤。
2、成立“医疗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院办领导和医药护技等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制定详细行动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定期不定期对“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开展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措施。
3、明确分工,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扎实推进“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的开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对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起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了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
二、强化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中,我院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
1、召开了院班子会、科组长会、职工会,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方案,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活动内容,并认真贯彻实施。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由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价,下达评价结果与整改通知。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强化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着力増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科室形成医疗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和通报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分祈,营造人人重视医疗安全、人人落实医疗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严格自查,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我院围绕医疗质量工作,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会”,查找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措施。
1、加强医疗安全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安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
2、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18项医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值班、交接班和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及各项查对等核心制度。明确各位人员工作和范围,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范、指南、操作规程,加强监督,坚决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
3、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二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积极组织临床医师参加卫计委组织的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
4、加强病历书写质量管理。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加强病历书写考核,开展医疗质量月通报及奖罚措施。
5、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暂存及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
四、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
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安全是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机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然而目前,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控制不好,将给患者造成很大生命威胁。笔者在从事二十余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一些易出问题的环节及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护理人员方面
1.1.1 责任心不强,职业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或简化程序:如洗手依从性低;加药不带口罩;加药不彻底,安瓿中残留药液;单独值班时缺乏慎独精神等。不能严格执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如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造成患者坠床、各种管道脱落使患者病情变化或恶化未能及时发现;上班思想不集中,工作流于形式,抱侥幸心理,不碍事。有的在办公室聊天、玩游戏、打电话、吃东西等,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医疗护理安全。
1.1.2 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 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2];不虚心好学,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患者。
1.1.3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视患者的权益,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3];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特殊检查及治疗无屏风遮挡,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病房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安全隐患。当自身发生了差错,不好好吸取教训,从自身原因分析,还一味的抱怨患者,甚至还觉得很委屈。另外在医疗护理病历的记录中也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医疗方面,如病程记录不及时,内涵质量差,上级医师签名不及时,书写字迹潦草,不能正确评估病情,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抢救危重患者并做了大量专科治疗及护理却未及时记录,有的护理记录和医疗病程记录不符,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这些记录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另外无证上岗。
1.1.4 医患沟通不够,不重视人性化服务,不主动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执行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时,不主动与医师交流,医护患交流信息量过少,不了解患者需求,不理解家属的担心,更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解释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账目查询方面;如果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将很容易导致患者误解,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1.2 医院方面
1.2.1 体制不健全 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即使完善,也缺少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约束力不强,或者有各种制度及规范,但因监督管理不力,致使医疗安全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如绿色通道不健全、急救理论知识不扎实,会诊到位不及时,药品管理不规范,医生、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考试流于形式,未达到真正人人达标,人人过关。
1.2.2 医护人员的配置不足 大病统筹的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及患者健康意识提高,使患者住院率高、致使医生护理工作量大,不分昼夜,超负荷工作,使少数医生、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即使个别病区医护人员床位之比虽然符合国家规定,但未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婚假、产假、外出进修、学术交流以及科室的频繁加床等因素,导致医护人员普遍职业倦怠,精力不集中,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隐患。
1.2.3 专业仪器不健全 配药时缺乏专用配药工作台,如血液科,肿瘤科需净化台,个别吸氧管道老化、供氧、供电、消毒、灭菌等实施不完善;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心电图机等未及时保养维修,使用时性能不良等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1.2.4 基础设施不完善,地面、地板、瓷砖不防滑,病房走廊无扶手;消防设备不全;床边无护栏,无摇床,输液升降失控,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卫生间无挂钩[4],门窗不牢等。这些因素将都是安全隐患。
1.2.5 院感隐患 如内镜清洗设备简陋,灭菌方法落后,供应室清洗设备不完善,血液净化室布局流程不当,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不规范,环境不卫生,医疗废弃物管理不严等。基层医院收治患者不规范,普通患者与传染患者放在一起,发生交叉感染,易造成院内感染流行、暴发,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患者方面
1.3.1 不遵医行为 患者缺乏医疗常识,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违背医嘱与护嘱出现不遵医行为;如擅自改变护理人员调好的输液滴数;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病区;不按医嘱服药、控制饮食、戒烟酒及定期复查等,偏听偏信江湖医生及虚假广告,滥用药物及偏方等。
1.3.2 自杀意念 出现自杀原因:患者因病情危重,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身份,产生厌世情绪,或因多次住院治疗,家庭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难以承受治疗费用,患者感到绝望无助,痛苦、患者重病、久病对生命绝望,痛苦无法忍受,感到生不如死,想以生命为代价结束痛苦的折磨。住院患者常表现行为:欲跳楼、割腕倾向、服药等。以上几方面影响医疗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是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完善医疗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医疗护理风险。
2.1.1 不断强化医疗护理安全意识教育,每月举行一次医疗护理差错缺陷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工作中重视回头望,一可以减少低级错误;二可以避免一生遗憾,更重要的预防患者及家属的终生痛苦。
2.1.2 完善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重点落实临床工作核心制度,强化宗旨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认真吸取南京市儿童医院不良事件的教训,加强科主任,护士长责任状签定,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定期检查,着重节前检查和节中检查,使差错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
2.1.3 继续抓好毒剧药品,抢救药品、急救用物,高浓度药物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完好率达100%。
2.1.4 抓好医护人员的环节监控,患者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使差错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
2.1.5 强化医疗护理应急预案,各种操作程序告知等知识的学习,不定期的考试,考试成绩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与工资挂钩。
2.1.6 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执行新分级护理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2.1.7 抓医疗护理安全的标识的检查与落实,做到常检查,常规范、常自律。
2.1.8 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案例分析讲座,每周五下午学习,以此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防范差错事故。
2.2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2.2.1 组织全院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自律能力和守法的自觉性,书写病历记录要严谨、属实,尽可能医护记录相符、不漏填、误写或涂改,确保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为举证提供有利的证据。
2.3 加强全院医务人员人文知识的学习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和“慎独”观念,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和慎独业务培训,根据临床工作特点,按护士的不同层次,分别定期进行培训,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之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仪器的使用,鼓励护士自学将取得的学历、职称与工资挂沟,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水平。
2.4 重视医护患沟通,提倡人性化服务 卫生部2008年、2009年出台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在第三条提出重视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独立体系,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良好的医护合作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改善医护患关系。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同时也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还可收集资料与疾病相关信息。并能化解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更重要的是能使医患互惠双赢,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5 加强医院管理,完善支持系统
2.5.1 加强临床医务人员配置,医生、护士与床位之比达卫生部的规定,完善紧急状态下全院医疗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根据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确保全院医务人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去,以确保患者就医的安全。
2.5.2 院领导每周二下午为患者安全查房,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予以解决。
2.5.3 医院设备仪器,设施以及相关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够保证临床工作需要,有专人维护,定期检修,及时更换,并记入每日检查记录表,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5.4 医院环境整洁,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定时开窗通风,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
2.5.5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高速、稳定、安全,能保证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5.6 医院后勤保障系统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2.5.7 严把医疗用品进货关,三证齐全。
2.5.8 加强科主任,护士长责任状签定,落实安全责任,彻底清除我院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以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就医安全。
通过总结分析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就医安全,但临床医疗护理安全涉及到医院各个系统,要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除了医务人员要树立牢固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外,还要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系统要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使医疗安全措施得以落实。总之,患者安全是医院长远机制,没有患者安全,就没有医疗质量,没有患者安全,就谈不上维权,反之,患者安全,就是你最好的维权。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宋清莲,高改玲.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护理研究,2005,19(3):550-551.
篇4
护理安全管理是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工作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效益,在新时期抓好护理安全管理更有其现实意义。首先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根据条例的规定“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属于四级医疗事故[1]”,也就意味着过去属于护理差错的范畴,如:工作失误引起的烫伤、打错针引起过敏反应都将升格为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界定范围的扩大,是对护理安全管理的严峻考验。其次,是患者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和就医权意识增强。如果护理人员在患者就医过程中违反了安全管理制度,就会造成患者的不满和投诉。护理差错不再是过去意义上单纯差错的概念,而是具备双重性,既是差错又是纠纷的导火线。平时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一点点失误都会成为患者上诉的法律依据。这些都提示我们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体系势在必行。
2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建立及做法
减少医疗纠纷、护理差错事故,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其发生,有效方法是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此,我院护理部建立了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体系,对护理活动的过程实施全程监控管理。
2.1建立护理安全教育制度
2.1.1加强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促使我们护理工作者学好法,用好法,做到知法不违法。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每年两次。科室护士长每周利用晨会进行安全法律知识学习及早提问2~3次。同时严把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入院后的教育关,做到护理部统一岗前培训、科室护士长重点教育、安全员专职带教,使全体护士学会运用法律程序处理好护患矛盾,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1.2加强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教育
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2]。鉴于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和具体性,大多数护理活动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特点[3],要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的教育,我们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以“慎独精神·职业责任感·安全护理”为主题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从中评选出优秀文章,在护理部一年一度的青年护士读书报告会上进行交流,不断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以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尽职尽责,确保护理安全。
2.2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
2.2.1规范完善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等,都是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护理工作者几代人的心血结晶。但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高新尖技术的临床应用,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的治疗方法、诊疗仪器不断问世以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医嘱、病历的处理,都需要护理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的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和安全护理制度。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我院成立了以护理部主任牵头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小组,负责对每一项新业务、新技术、新治疗仪器、护理用具临床应用前,制订护理操作程序和安全管理制度。2001年我院新开展了肝移植和心脏移植业务,护理部在开展工作前组织制订了与新业务有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如:安全管理、业务管理、专科护理等制度,并制定了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护理、特护计划等详细的护理程序,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了新业务的安全、顺利地进行。同时不断修订,完善原有的、目前正在执行中的制度,如查对医嘱制度,原有的内容是针对医生手工开写医嘱而制定的,现在改为电脑医嘱,查对方法及内容就需修订。诸如此类,安全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工作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护理部制订或补充修订各项安全护理制度,各科室护士长再根据收治患者的工作特点,结合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制度,制订出本病区的防范细则,要求护士熟记应知应会内容,使防差错事故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安全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工作的落实。
2.2.2健全护理部安全检查组织形式
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为主体、全体护士人人参与的护理安全监控网络体系,落实各级检查,是保证制度贯彻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做法是:①护理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专职人员每月不定期采取跟班检查,随机抽查各项护理操作中三查七对制度执行情况,结合提问安全制度中应知应会内容,对全院各病区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②科室护士长组织病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检查护理安全工作每周3次,周末进行讲评,每周召开一次医护联系会议,加强沟通,消除医护藕合差错。③科室安全员通常由护师职称以上人员担任,职责是负责护士长外出期间的检查把关,对科室在班护士的安全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④各级检查者及时将工作中查出的不安全隐患逐级汇报,完善防范措施。⑤护理部每月讲评分析护理安全情况,每季度总结一次护理安全工作,表扬执行好的科室,对出差错或存有不安全隐患的科室由护士长报告事由、原因及整改措施,以警示全体人员,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层层把关抓落实,每个环节不疏漏,从组织形式上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高效运行。
2.2.3采取形式多样护理安全措施
护理措施是保障护理安全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止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环节。我们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形式多样,简便易落实的安全防范措施:①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的项目如吸痰、应用化疗药、使用热水袋、防摔跤等归类成册,将其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取得理解配合;②入院评估单中增设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评分项目,根据分值高低,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措施;③建立安全护理警示牌、警示条,置于醒目处,提示护士时时注意查对工作;④全院统一规范药品、针剂、毒麻限剧药品放置位置及保管要求;⑤各病区建立护理工作备忘录,及时记录整改后的护理安全措施及执行要求,全体护士人人签名落实。⑥护理部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护理记录要求,规范护理文书记录,完善护理软资料,并制订范本供各病区参考应用。诸如此类措施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桥梁工程;高桥墩(台);分段搭接浇筑;质量;安全;措施
一、桥梁工程高桥墩(台)施工分段搭接浇筑的特点
(一)作业高度高,安全控制难度大
桥梁墩(台)施工一般据地面高度较高,且大多是水面以上作业,对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要求很高。施工者要以严格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二)工序搭接复杂
由于桥梁墩(台)分段搭接浇筑在工艺上涉及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多个工序;在空间上又是分段完成,对于其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控制要求高;在时间上往往由于客观和工序需求,不可能完全实现连续施工。因此工序施工存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工艺上的不连续,搭接要求极为复杂。
二、桥梁工程高桥墩(台)施工分段搭接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是应该确保模板位置的精准,高程准确,搭接规范;二是模板的刚度、强度必须要根据实际工程荷载进行验算,避免由于刚度强度不足导致的变形和质量安全事故;三是模板要易搭易拆,组合合理,表面光滑,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四是要合理设计模板使用方式,提高模板的使用周转率。
(二)高墩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对水泥、砂子、石子、水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要用标号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的水泥,砂子和石子的粒径要符合设计、清洗干净、不含杂质,搅拌用水要清洁干净,不含过量的氯离子。二是对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砂率、水灰比、级配要符合设计要求,运输时间、搅拌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和易性,不能发生离析现象。三是施工过程要进行控制,浇筑的速度、均匀度、施工温度要符合要求,振捣的深度和方法要满足规范要求。四是对于养护的控制,主要是湿度和温度的控制。
(三)对搭接工序的质量控制
应该控制工序搭接的混凝土施工缝,避免出现搭接出现的不平直、错缝等现象。要根据工程实际,善于运用施工创新手段,确保搭接的准确。
如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目标内镶嵌木条的方式有效控制了错缝现象的发生。(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要根据工程实际,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专兼职人员建立项目的质量控制机构,并建立配套的质量检查、评估、整改和监督体系,主要是落实三个方面的责任,一个是落实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要督促施工单位使用合格的材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二是要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理责任,要强化旁站监理、平行检验、质量验收等过程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交接等关键环节切实落实旁站监理;三是落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在完工验收、竣工验收、专项验收等过程中的监督、建议、审核责任。
三、桥梁工程高桥墩(台)施工分段搭接浇筑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做好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落实
安全施工方案要结合过程实际,对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管理组织和人员、安全经济投入、应急处置方案等作出明确的计划,安全措施要逐层交底,做好专兼职安全人员的巡检和现场监护工作。重大安全处置方案要进行必要的演练,演练要结合实际、力求真实,确保在万一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启动。要与消防、医疗等单位建立必要的安全应急与救护联系,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杜绝冒险作业和违章作业。
(二)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
应建立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组成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并层层督促落实。安全文明施工顾名思义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安全施工,一个是文明施工。结合桥梁工程高桥墩(台)施工实际,安全施工是指桥梁工程高桥墩(台)施工的人员安全、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其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文明施工主要是现场管理规范有序,不排放污染物、不对周围群众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安全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桥梁抗震性能
由于桥梁工程关系到车辆通行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在桥梁工程高桥墩(台)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当将抗震性能设计和施工作为重点考虑。本文所述的抗震性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抗震性能,一般而言,抗震性能指的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性能。而本文所指的抗震性能,是指桥梁在震动力作用下保持稳定性的能力。震动力不一定是地震,因为车辆通行、桥墩被轮船撞击等也可能导致震动。因此桥梁工程施工应该更加注重抗击震动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细节处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搭接长度对地震等震动的抗击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二是注重刚柔结合,以柔克刚的设计和施工理念,桥梁的整体刚度是保证其在震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重大变形,保证通行车辆安全的基础,但是个别部位的“柔性”是保证缓慢释放能量的细节设计。三是高桥墩(台)分段搭接浇筑要通过合理的模板组合和工序衔接保证其连续性,杜绝在搭接处形成“脆弱点”,在震动荷载下错位或者缝隙越来越大,最终影响结构安全。
(四)重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预应力构件抗震动能力强、易于养护、平整度好、施工装配方便等优点,在桥梁工程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应力构件预应力钢筋的拉伸、锚固等情况,确保钢筋、锚具质量可靠,预应力构件装配施工精准,为桥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并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往往相互影响,质量的可靠性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的基础,而必要的安全措施和设计理念也为工程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桥梁工程施工往往涉及多道工序,上一个工序的质量可靠性能,往往关系到下一道工序的作业安全,模板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安全。因此质量和安全控制,往往是一个整体的、综合的、系统的措施,施工管理者要遵循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好各四、结论
综上,桥梁高桥墩(台)分段搭接浇筑施工方法既包含传统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也由于其安全措施和工序的特殊性,与其他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质量控制而言,控制好模板工程质量、混凝土工程质量、钢筋工程质量和工序衔接质量是其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对于安全控制而言,应该做好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落实、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桥梁抗震性能、重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另外,控制好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和其他建筑构筑物的影响也是施工方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6
宁德市医院 福建省宁德市 352100
【摘 要】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探讨分析创建平安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有效的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关键词 创建平安医院;医患关系;和谐
1 当前“平安医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平安医院”建设在思想认识方面还不够到位
一些相关职能科室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认识模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创建工作了解不多,参与积极性不高。
1.2 医院的医疗安全制度落实不够
在收回的院领导及和医务人员调查问卷共93 份中。认为目前医院的医疗、保健制度不够完善。医疗安全制度不够落实的均在50% 左右,反映就诊流程不科学,科室分布和医生的门诊安排不够方便通畅。存在患者多处奔波,等待时间长的现象也比较多。
1.3 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问卷调查中有67% 的病人认为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首选因素,有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业务素质不高,难以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与诊疗技术不高存在误诊漏诊有关。在问卷调查中有60% 的病人反映医务人员沟通意识比较淡薄,对病人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服务不够,语言生硬,态度冷漠,难以沟通交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看病难,看病贵”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不多;由于医疗质量监测分析和安全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加上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不力,引发甚至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安全事故。
1.4 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
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等收费标准和手术检查安排等公开透明度不高。群众的投诉机制、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渠道还不够顺畅。医院内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2 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建氛围
应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医疗环境,促进医院平安稳定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高度,把平安医院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及其相关职能科室层层抓。医院成立创建平安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并将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医院要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重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努力打造平安医院的氛围,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部署创建活动工作;通过横幅、板报、电子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全职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医疗安全、医患沟通、医德医风及病历书写规范等方面培训;定期进行“三基”培训和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让平安医院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
2.2 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主题。重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提升工作,按照平安医院建设的要求教育引导进一步重视对全体职工的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规范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医患沟通的形式内容在逐步提高。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重点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 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认真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建立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重视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
2.3 重视患者的投诉,妥善调处置医患纠纷
针对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医务部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列为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真抓实干、扎实的推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了与司法局医调委、公安、保险、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加强联络沟通,主动上门听取相关部门对做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建议,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研讨会,努力争取相关部门对医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内部沟通、应急处置、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救助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科学有效的处理我院医患矛盾纠纷。
2.4 构建内部安全防范体系,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全面执行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重点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落实义务消防员等,维护医院安全平稳运行加强医院内部消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灾害事故和防群体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医院内部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部门的安全管理,安装监控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加强对各类毒麻药品、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防发生流失事件。积极争取公安等执法部门的支持,整顿医疗秩序。
3 效果
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是医院健康稳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必然要求[1]。通过创建平安医院的活动大大加强了医院内部管理,健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统一思想,确保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诊疗护理常规。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98
安全注射措施
在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下,随着临床可应用的疫苗种类不断增加,而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安全注射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概念为对疫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它包含三个安全标准,即对受种者安全,使用安全的注射器材;对实施接种者安全,操作过程中避免刺伤;对环境安全,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从以下方面实施了安全注射措施。
首先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安全注射意识:通过参加疾控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和自学,使我们认识到安全注射是一项造福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儿童健康和公众对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程度的重要问题。所以思想上高度重视,避免麻痹大意,将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隐患。
实施接种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挂牌上岗,人员相对固定,专人专职,各项制度明确,技术操作熟练。
环境符合要求:接种室宽敞、整洁、明亮,物品摆放合理规范,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后紫外线空气消毒60分钟,空气培养达标;桌面用具地面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无菌物品容器每周高压蒸汽灭菌,各项消毒有完整记录。
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首先严把无菌技术操作关,接种者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帽子,瓶颈(盖)用75%酒精棉球消毒,砂轮用75%酒精浸泡消毒,多人份疫苗抽吸后立即加盖无菌干棉球,注射局部用75%酒精棉签由里向外螺旋消毒2次(直径5cm);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受种者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名称、剂量、批号效期、注射部位方法等,确保受种者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并交代注意事项。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全部使用上级疾控部门配发的一次性(包括自毁型)注射器,质量达标、无过期破损,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处理”原则,使用后立即卸下针头(手工或起针器)装入针头盒,禁止带针头放置或再套回针帽。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各种废弃物分门别类收集,针头放入特制的针头盒或安全盒,玻璃类归损伤类、针身和棉签归感染类,全部装入黄色专用医疗垃圾袋,装满容器的2/3即封口,分别注明类别、年月日并签名,送科室医疗垃圾暂存点登记存放,每48小时有专人专车来收集,科室有专人负责交接。
实施安全注射后的效果评价
由于医务人员及普通人群的安全注射意识淡薄,导致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8月1日我社区中心设立预防接种门诊以来,至今3年多时间,通过实施上述预防接种安全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①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均经过正规培训,取得相应资质。②全部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包括自毁型)注射器,使用率100%。③医疗废弃物均按要求销毁、回收、处理,无一外流,安全处理率100%。
从2006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共接种剂次19107人次,受种者无一人因预防接种而发生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等接种事故,安全接种率100%。
实施接种者无任何针头刺伤等意外情况发生,安全保护率100%。
经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检查验收均达标合格,工作成绩得到肯定;服务质量得到了受种者及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满意度调查达98%以上。
篇8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院内检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48-01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科,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支气管扩张患者住院期间需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和治疗,由于患者多数具有年龄大、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及反复多次住院等待点,常是肺心等多脏器同时受累的患者,各种外出检查、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支气管扩张外出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4例,其中突发大咯血窒息死亡1例,中量咯血1例,小量咯血2例;发生护患纠纷3例。针对此种情况,我科采用量安全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床位12张,护士32名,年龄:20~43岁;工作年限2~22年,中位数8.7年;学历:本科3名,大专19名,中专10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0名,护士10名。
2方法
2.1制订患者外出检查相关人员职责
2.1.1
医生职责 医生根据掌握病情开具医嘱,打印检查申请单并注明患者外出检查方式,例如:步行、轮椅、平车等。
2.1.2责任护士职责①对患者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动态的病情变化,评估外出检查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好急救用品等准备工作。②外送检查前,电话联系相关检查科室并告知患者情况,对病情危重、不稳定或特殊患者需提前通知相关检查科搴做好准备,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③告知患者将做检查项目的目的、方法、所需配合和注意事项,以便其做好充分准备。④外出检查的患者床
尾挂“外出检查”标志,返回病房后收回并进行交接班。⑤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要妥善固定、衔接紧密。对静脉输液者,应检查液体剩余量维持时间,及时观察有无管道滑脱,保持静脉滴入通畅。对用血管活性药物持续微量泵使用的患者检查微量泵蓄电池容量与剩余药液量。⑥告知并协助患者注意保暖。⑦患者实施要求禁食的检查后回到病房,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进餐、服药等。
2.1.3陪检人员职责 ①熟悉患者的检查项目及注意事位项。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检查项目,征得患者同意后,遵医嘱采取步行、轮椅或平车方式将患者送至检查科室。③外送或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尽早发现出血先兆,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紫绀、烦躁不安、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冷汗、喉部痒感等症状,应考虑出血;及时通知本科室医护人员。④检查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及时向责任护士反馈外送情况。
2.2仪器、药物及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简易呼吸器、氧气袋,便携式吸痰器等,以备应急使用。遵医嘱准备急救药物,例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必要时备血。
2.3检查前后做好交接班 责任护士与陪检人员进行交接班,包括送检途中、检查前后的情况,必要时做记录。由责任护士向医生汇报患者外出检查情况。
2.4加强安全质量管理 护上长每天巡查病房2次,定期检查病区的护理安全质量,不定期抽查外送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每月进行总结分析,将检查结果公示,组织制
订整改措施。
2.5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分别对医生、护士、陪检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案例分析、现存安全隐患、沟通技巧等。培训方法:利用每周五上午的科务例会,进行安全教育;每周四下午护理查房后对护士进行考核,抽查其对所管病区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尤其是患者潜在的外出检查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每周一下午护士长考核陪检员关于科室患者外出检查制度及科室各病区电话号码知晓情况;每周五上午进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使科室全体人员能严格执行患者外出检查
制度,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
3讨论
3.1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预防了患者在进行院内检查中意外事件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突发性和风险性,在外出检查中易发生危险,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提前评估外出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做好充分准备,使患者外出检查过程顺利,无意外事件发生,确保了患者在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
篇9
[关键题] 护理;质量 ;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17-01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重在务实,从细节上抓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心,预防不安全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近几年来我院着重抓医疗护理安全工作,使我院医疗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1安全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
1.1经常开展安全教育
教育护士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条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使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安全措施,在工作中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患者至上,热情服务,一切为了患者,维护患者权利,为患者排忧解难。
1.2规范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部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制订了护理工作流程、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医院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以及《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对护士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和安全知识考试,做到护理安全人人知晓,人人有责。
1.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工作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地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求证。落实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是搞好护理安全的关键,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各班工作有序,做到忙而不乱,一切为“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同时要减少或杜绝不安全隐患,切实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全,消除思想顾虑,专心治疗。
2加强护理工作环节质量
2.1加强对环节质量的监控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医院的护理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差错、护理缺陷,及时反馈、查处,并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做到护理质量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2规范工作流程,注重环节质量
做好对患者的入院介绍,争取患者的合作,患者面对陌生环境难免会产生生疏感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态度和蔼,住院后及时介绍医院的《患者须知》和规章制度,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住院规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建立各种护理工作流程,各种医嘱执行查对制,差错事故报告处理等应对流程,认真对待每一起差错和护理缺陷。
2.3加强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严防技术性护理缺陷,从根本上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各种操作前的查对制度,如“三查八对,一注意”(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用药后反应),认真查看药品有效期限、澄明度、配伍禁忌,做到准确无误,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4定期召开患者工休座谈会
定期召开患者工休座谈会,倾听患者的宝贵意见,便于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放心满意。
3总结
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患者的安危与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最直接接触患者,最了解患者的情况,容易发现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对危重患者,护理人员通过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可给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不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还要注重强化护士工作的流程,落实护理安全工作。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医疗护理质量在各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的,要不断地完善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导致医疗纠纷的高危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杜绝问题的出现。还要有耐心,对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经常讲,反复抓,针对不同时期的倾向问题重点督导,增强管理作用。医院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的观念,常抓不懈,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医疗建筑建设的进度,同时也给伤亡者家人造成极大的伤痛。为减少在医疗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采取医疗建筑的安全预警管理,但在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前要能分析并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安全问题按照4M的分类法可以划分为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漏洞(management)、环境因素的不安全性(medium)、物体在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危险状态与人的危险行为。造成医疗建筑安全性施工问题的直接原因一般情况下是指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不安全性(medium)、物体在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危险状态与人的危险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的隐患。1)在医疗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人的危险性因素指的是施工人员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个人的性格、相关知识技术的储备、工作的熟练程度等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些不安全因素会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施工人员在工作时候的状态,进而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医疗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的原因所以不适合有恐高症的施工人员来进行现场施工。2)物体在医疗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稳定危险状态因素指的是医疗建筑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达到施工的标准,医疗建筑的施工机械与设备没有达到有关技术性能的要求,当以上的不安全因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时,就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脚手架的搭建方式与材料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坠落事故的发生。3)环境因素的不安全性(medium)指的是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具有的不安全性。医疗建筑的建设施工一般情况下是在露天的状态下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受到了自然环境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经常会遭受台风的侵袭,如果在此状态下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与财产的安全性有巨大的危险,因此应停止医疗建筑的建设施工。工作环境所具有的不安全性会造成施工人员生理以及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的概率。比如,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下,应合理安排工人休息与轮班,因为在疲劳状态下施工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医疗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的间接原因
间接性原因指的是医疗建筑安全性施工管理的多种原因。间接原因相比直接原因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原因,难以用相关数据数值进行监测与评估,只能通过有关专家的分析进行大致的风险评估。间接原因包括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不恰当、没有明晰管理的责任、施工技术存在缺陷等软性的原因。比如,对医疗建筑建设施工的承包商没有明晰的管理责任划分。相关的建筑法律或者规范中明确规定,施工的承包商要强制对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安全进行投保,这容易造成施工承包商责任意识的降低。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因安全性施工的责任与意识的降低更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没有明晰地划分管理的责任主要是因为医疗建筑施工方的原因,因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人们只在乎工程的进度、投资与质量,并尽量最大化这3种效益。这类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疗建筑的建设施工,忽视施工的安全,给医疗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与建成后使用过程中埋下了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3医疗建筑施工的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医疗建筑安全性施工的预警管理采用了提前回馈式的管理模式,参考管理学相关知识可知,预先回馈式的预警管理模式有着比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方式更好的效果。因而,有必要建立建成一个行之有效的预警管理系统。本文依据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具体流程建立以下的安全体系。
3.1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对加强医疗建筑安全性施工的预警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强化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重要性的教育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的技能与安全防范的意识。各个施工安全监督部门以及各主管单位要对企业安全施工的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建成进行严格的监督,制定出针对不同职能人员的差异性的安全施工学习计划并且要严格贯彻计划的落实与后期执行。相关计划,在学习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考核没通过的人员要对其进行持续的安全教育指导,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操作。从具体的学习内容上讲,专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对现场急救、文明施工、高空作业、现场临时性用电、土方作业、消防与劳动保护、安全法规等安全常识与技能进行全面的学习掌握。由于建筑工人较管理人员有着安全施工意识差、文化素质比较低、工作危险性较大的特征,所以应该对其加强安全常识与建筑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采取考察考核、经常教育、案例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对各不同岗位员工安全施工操作流程的教育引导,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应急处理的能力以及事故安全防范的能力。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运行机制
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可以以制度的形式控制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建设好医疗建筑安全性施工的预警管理机制以及下属的各级别预警监督机制机构,培养打造出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预警监督的管理队伍。医疗建筑的承建单位要制定出细致的安全施工流程与相关规定,对以往单一的安全施工预警模式进行革新,并对安全施工预警的范围予以扩大,从而能对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完成后实施安全施工预警。与此同时,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并出台科学的安全性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中严格执行。
3.3采取安全措施,坚持安全检查
作为发现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隐患的基本方式,安全检查应在医疗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同时落实有关的安全举措,起到对安全事故防患未然的预警作用。因此,医疗建筑的承建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物、人进行仔细的排查,发现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地方,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仔细、全面是安全检查的关键所在,因为安全隐患一般都隐藏在人们较难发现的地方。检查完成后,要责令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进行整改,对要紧急处置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奖罚制度,以经济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
3.4增强技术保障,明确安全责任
作为医疗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由于安全技术的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有着比违章操作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注重各种建筑材料、工具、设备的质量以及技术性能的掌握,当问题被发现后要及时进行解决;保证操作的方法、人员的配置、施工的流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建立健全可靠合理的技术保障体系。
4结语
- 上一篇:英式中学教育
- 下一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