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奖惩措施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纠纷奖惩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纠纷奖惩措施

篇1

[关键词] 医疗纠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DF795.4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7-01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trends of medical disputes, Provide the advice to improv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5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 in one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Patients had no obviously difference in sex and age but area, The age range concentrate in 36~65 years, The urban population take the higher Proportion(69.09%);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most doctors is Master and Doctor, The post of most doctors is senior positional title and subsidiary-senior positional title; the surgery departments make more medical disputes(61.82%); The insignificance of medical technology is the major factor of medical malpractice(52.72%). Conclusion Standardizing medical practices,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s and enhancing skills of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Medical dispute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医患冲突加剧.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赔付金额陡增.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巨大威胁[1]。对医疗纠纷能否及时、妥善的处理,并深入分析纠纷特点,认真查找纠纷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确保医院科学、和谐、安全、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本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已结案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提出改善医院管理的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2年度内某医院经医患双方协商或由司法诉讼解决、医院给予患者或家属一定经济赔偿的纠纷55例。由患者投诉,但经医院解释而圆满解决并未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的、患者撤诉的、经司法鉴定认为医院无医疗过错以及法院判决医院胜诉的不在统计之内。

3 分析与讨论

3.1 医疗纠纷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年龄分布集中,地域差异明显

通过对55例医疗纠纷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患者的年龄频数集中分布在36~65岁的年龄段;城市居民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大于农村居民。这与国内相关资料的发现基本一致。此年龄段正值患者的青壮、初老年龄,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家庭任务,其因病致死或因病致残产生的成本相对较大,患者家属心理上更难以接受;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法律意识更强,导致维权行为更为多发。

3.2 学历及职称构成

医务人员的学历构成以硕士、博士为主,职务构成以副高、高级职称为主。对55例医务人员的年龄进行检验,平均年龄为(47.63±6.98)岁,年龄频数集中分布在40~60岁的年龄段。在我国,40岁以下医师多为副高职称以下,在诊疗工作中承担辅工作,如书写病历、查房、执行上级医师命令等。在40岁以上的医师中,正高、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逐渐提高,其可以独立承担诊疗工作,在手术或重要操作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负有主要责任[3]。因此该年龄段医务人员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较高。

3.3 外科科室发生医疗纠纷频数最高

外科科室发生医疗纠纷频数最高,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涉及科室本身的工作性质、社会、心理等多项因素。外科手术多为疑难病例,并发症多,难度大,发生医疗风险的几率更高;手术作为重大应激事件,易令医患双方产生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会因工作压力对工作产生倦怠,患者因应对突发事件或身体不适也会出现情绪反应,这些均对纠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此外,治疗效果较直观、患者易评价(如伤口愈合、疼痛缓解等)也是外科医疗纠纷数量高的原因[5]。本研究中,外科科室医疗纠纷的发生比例占全院科室的61.82%,主要原因包括医疗人员对手术指征把控不严;医疗人员在实施高风险手术或操作前,对患者的知情告知难以周全,导致患者对治疗措施期望过高而对风险估计不足等,这都导致了外科科室医疗纠纷案件的高频发生。

3.4 医疗技术水平不足是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中,全部为死亡病例以及发生严重损伤或并发症病例,无治愈或好转病例,这说明疾病的转归结局是医疗纠纷发生与否的主要依据。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较为多元,本研究中,以操作不当、诊断错误、手术指征不当、用药不当等医疗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主,占到所有原因总数的52.72%。科技的发展,使得医务人员过多地依赖现代化的诊疗仪器,医院的市场化发展,医务人员趋利性明显,更多的医务人员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使得业务能力大打折扣[6]。此外,沟通不足、院内感染、病历书写缺陷等原因在医疗纠纷中也较为常见。提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改善医疗安全管理,强化医疗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法律教育和业务培训

高资质医务人员分工复杂,责任明确,风险客观存在,医疗纠纷也难以避免。对此,医院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案例教育、学术交流、知识考核等形式,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使医务人员了解医疗纠纷易于发生的环节,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应重点加强临床医师工作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地开展技能培训,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多途径地培养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7]。

4.2 加强对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医院应重点加强对外科科室的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控制。制定法规政策,定期监督检查,保证外科科室在实施高风险手术之前,做好患者的知情告知,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及时有效;重点落实手术风险评价制度,对于高难度手术,确保科室能对病情状况、切口类型、手术级别、麻醉方式、患者自身耐受程度等因素做出综合考量,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替代方案。科室方面应当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病历检查、院内感染控制等。阶段总结,持续改进,不断规范医疗行为。

4.3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通过对55起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直接和间接由医院感染引发的有6起,占纠纷案件总数的10.91%。医院感染情况复杂,包括传染病源接触后感染、术后感染、输血后感染、侵入性操作引发的感染、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感染等。这提示我们应根据纠纷案件发生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管理,切实防范医院感染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必须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更新隔离设施;重点加强对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高危科室的管理[8]。

4.4 加强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55例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医疗纠纷占10.91%。因此,医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学习法制法规,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重视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取得患方理解、支持和配合。

4.5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奖惩措施,保证医疗安全

55例医疗纠纷的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因医务人员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例如误输液体、病历存在缺陷,支架型号不匹配等。此类问题是由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引起的,应当杜绝发生。医务人员应当强化责任意识,从行动上遵守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9];科室内部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完善风险评价机制,对于医疗纠纷易于发生的高危环节,层层把关,级级落实;医院方面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机制,落实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造成医疗缺陷人员的处罚,使医务人员服务有内容、考核有指标、奖惩有力度,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医疗纠纷防范意识[10]。

[参考文献]

[1] 冯俊敏,李玉明,韩晨光,等. 418篇医疗纠纷文献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3,9(33):77-78.

[2] 刘同亭,薛源. 某三级甲等医院107例医疗纠纷分析[J].西部医学,2011,5(23):5.

[3] 周旭昊. 某医院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1:26.

[4] 赵玉芳,张庆林. 医生职业倦怠研究[J]. 心理科学,2004, 27:1137-1138.

[5] 罗秀,王轶. 某综合医院医疗纠纷之实证研究[J]. 重庆医学,2013,42(16):1846-1847.

[6] 王美玲.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兰州大学,2009:10.

[7] 卢莉,卢捷湘,彭伟莲. 某大型综合医院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560-561.

[8] 王莉,府伟灵. 医院感染引发医疗纠纷防范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61-563.

[9] 马艳萍. 在医疗纠纷病案常出现的问题[J]. 中国医院管理,2006,26(5):58.

篇2

关键词:助产护理;安全隐患;医疗纠纷;防范管理;措施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医疗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直接导致了医疗环境发生了变化,医疗护理纠纷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医院及各个科室中,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概率最大的科室是产科。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助产护理工作量大,面临的风险更大,助产士不仅脑力和体力要付出很多,整个工作中精神与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一旦处理稍有不当,便会引发护患矛盾,甚至产生医疗纠纷或发生不良事件。本文从医疗纠纷的角度分析与讨论助产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1助产护理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1.1助产人员工作态度欠佳

助产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有的甚至是违反相关规定,对产妇及新生儿关注度不够,使产妇家属产生怀疑、不满等情绪,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如交接班不规范、对特殊病情未进行详尽交代、对产妇的不良情况未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及时进行观察与评定等。

1.2助产人员业务技术欠佳

在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对产妇的情况估计不足,发生意外事件时处理慌张。对新生儿查体草率、不到位,一些临床常见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如新生儿锁骨骨折等,未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查体发现,导致耽误病情,引起家长及家属的不满。

1.3缺乏服务技巧,与护患沟通欠佳

助产人员对沟通技巧的掌握不够,未能与产妇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比如,产妇分娩前,对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告知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产妇家属便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及时告知婴儿家属,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部分助产人员对产妇及产妇家属态度冷淡、生硬,对其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不主动、不耐烦,直接导致产妇与产妇家属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2助产护理发生纠纷的因素

2.1护理管理和操作制度不完善

医院关于助产护理工作相关的管理以及操作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助产士的各项护理操作与行为规范无据可依,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操作习惯,甚至是错误的护理行为,导致助产护理的质量得不到提高。除此之外,一些相关的医疗文书如产程记录单、产时记录、新生儿记录等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这些都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助产人员执行医嘱不严,对药物的管理与使用混乱,经常违反操作常规,未能细致、周到地观察产妇的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产妇与新生儿的不正常反应,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导致延误了病情,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促使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护理管理、护理操作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助产护理工作的不规范。

2.2助产人员自身素质因素

一些助产人员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不重视护理常规,存在违反常规操作的行为,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产妇与新生儿的一些问题,产生了恶劣的不良后果,引发医疗纠纷。一些待产产妇在接产时,恰逢助产人员工作繁忙,而未能及时对产妇开展详尽的分娩知识的宣教,没有帮助产妇减轻阵痛,没有及时将产妇的情况回馈给家属,甚至表现出了冷漠、不耐烦的态度,导致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助产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最终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一些助产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未能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同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医疗纠纷的认识程度不够,重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医疗纠纷的危害性。对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和医疗风险认识欠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助产护理工作性质与社会因素

产科工作具有特殊性,周转率偏高、产妇病情复杂、疾病变化快、治疗预后难以判断、产妇及家属对治疗期望值较高等,都为助产护理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整个助产过程中稍有不慎或疏忽就易发生医疗事故,引起医疗纠纷。由于人们对助产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家庭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关注度也非常高,潜意识里不允许任何意外事件发生,这给助产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助产护理工作量大、高度紧张,使助产人员极易产生疲劳、倦怠等情绪,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安全隐患。

3助产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3.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助产护理的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各项日常护理操作常规流程与制度等。在助产护理中,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常规进行。助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各项检查与护理,如听胎心音、观察宫缩情况、评估产程进展等。护士长及科室、医院的管理人员要随时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检查中要重视潜在危险因素的排查,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要严密督查,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仪器和操作等实行预防性监督。

3.2提高助产人员的自身素质

助产人员要正确、充分地认识自己的职责,正确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自觉、主动地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了准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不断地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和临床操作技能经验,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给予恰当、及时的治疗,有条不紊地配合临床医师完成临床工作,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学或者科室组织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等形式,来督促临床工作助产人员学习,夯实基础。提高护理助产技术方面,可以让有经验的、高年资的助产士来介绍助产技巧、传授助产技术,在工作中进行带教,帮助低年资的助产士快速掌握相关的临床实践操作技术。此外,还可以通过外出进修等形式,来增加各医院之间的相关切磋,共同提高助产水平,共同提高助产护理工作的质量。

3.3加强社会宣教,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于入院产妇,一定进行详细的宣教工作,产妇家属也要适当参加宣教活动,使其对整个产程有粗略的认识,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要介绍清楚,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时,产生医疗纠纷。同时,可通过社区和医院的宣传栏等介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分娩知识、产程中的意外和产后的正确护理等,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2):705-706.

[2]金飞,吴氰,王姗姗.助产士在产程监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93-94.

[3]周燕.连续性助产护理的现状与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1-2.

篇3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规章制度履情况、相关科室责任人履行责任的情况做详细客观公正调查。及时认真分析、讨论、鉴定,对每一例纠纷力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未申请鉴定的医疗纠纷作行政调解处理。经医疗纠纷事故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因“管理、责任、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及间接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情节给予处罚。对违纪违规人员严格按照医院奖惩条例、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决定实行问责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以保证处理纠纷的合法性。

处理医疗纠纷,应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以对方的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患者到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大都是“怒气冲天”,态度强硬,语言偏激。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对患者恶劣的态度有所宽容,也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取得他们的理解,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进行换位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真正的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

二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只能要求自己多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而不能强调患者为自己着想。

三是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把换位思考纳入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位医院工作者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和收费服务。

我院以近几年卫生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建设”、“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健全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医院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员职责、操作规范、文书书写规范、各种应急预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发至每一个科室,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掌握《管理手册》情况。

聘请专职的物价员,对医院收费行为进行适时监督,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用材料销售价格,杜绝化验检查项目随意组合套餐,搭车收费,以及检查项目、诊疗项目任意分解,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现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优惠,让利于患者,真正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一些实事。比如开展单病种限价、检查项目优惠、体检优惠等。

只有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狠抓落实,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防止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我院财务科有一次在审帐时,发现有多收费现象,经调查,确因电脑故障和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当时病人已出院回家,并未发现被多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连夜循着病历上的地址,赶到病人家中,奉还多收的费用,并真诚致歉。此举得到病人及家属高度赞扬,一场医疗纠纷就此避免。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病历质量在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资料,是认证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被赋予了法律责任,如实、详细、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病程,显得至关重要。为加强病历质量的管理,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对于新入院职工,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医务科有专人进行审核新员工书写的病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反馈,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

(2)在临床科室推行病历归档前质控,由各科室自行推荐责任感强、业务水平过硬的职工作为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收集科室有关病历书写方面的缺陷,并督导责任人及时纠正,年终对优秀质控员进行奖励。

(3)加强了病历质量检查的力度,医务科从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中,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热爱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优秀员工担任质检干事,专职负责病历质量监控,对病历终末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每周三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对质检结果在全院通报。

临床医务人员,应在掌握“三基三严”和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提高技术水平。在为病人诊治过程中,做到运用最经济、有效、安全、合理、实用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病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适应新时期医务工作的需要,并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加强法制教育,切实依法执业。

一是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疗安全教育,经考核不合格者,随新入院职工重新参加岗前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二是对新入院职工,开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医疗法律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是狠抓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无执业资格的试用期人员及未在本单位注册的医护人员均不单独安排执业。

四是狠抓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医院制定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新技术、新业务在我院的实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全科集体讨论,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由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出可行性报告,填写新技术、新业务审批表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对该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估,经充分论证同意实施后方可开展。

经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医务人员能依法进行各项诊疗规程,充分保护患者权益,同时,对医务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5.加强沟通,优化服务。

据调查,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到事前防范,利用医患沟通技巧将医患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医院文化是医院各项工作的主导,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近年来推行奉献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等四种医院文化。同时开展两项主题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切实加强医患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古代医学之父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个诚恳而温柔的眼神会向病人传递同情、温馨和关爱,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改变病人对医生乃至医院的整体看法。因此我院定下了医务人员服务标准:对病人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艺术化的语言、倾心的交流、细微的关爱。同时要求做到“三声”服务:“来有问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富有耐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态度和蔼,真诚沟通,文明礼貌、服务到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病人开口向医务人员提出要求之前,医务人员已经先想到并替病人解决问题,病人心中会对医务人员增加十倍的信任和感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在家中胜似家中,在这种医患关系和就医环境中,医疗纠纷就失去了滋生条件。

6、全社会参与,共促医患和谐。

目前,“医闹”已经悄然成了一个新兴“职业”,也有人称之为“医疗暴力”。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在“医闹”的煽惑下,不相信医疗鉴定结果,不走法律途径,依靠职业“医闹”解决医疗纠纷,不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也侵犯了其他病人的就医权,这样的闹局在不断上演,每个医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

篇4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医疗服务期望值的提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相继实施,使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病历质量的缺陷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护理文件的书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基层医院,由于多年养成的一些陋习,加之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护理文件的书写方面就必然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医患纠纷的发生。为了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维护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杜绝医疗纠纷,我院护理部从2008年1月起,对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了重点规范,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几点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1 加强全员培训

1.1 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够主动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学习,进一步熟悉了法规对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

1.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 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简称《规范》),结合《规范》严格制定了护理文件的书写标准及检查评分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评分标准》(简称《标准》)的内容尽量全面、详细。比如以往有患者外出时,护理记录单上只简单地写“患者不在病房”,而现在则要求写明外出的原因、是否向医护人员请假,并要求患者或家属在“病员外出申请单”上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将评分标准中的各个单项指标量化到最小分值为1分。并将《标准》制定成册发放到各科室和护理人员手中,各科室护士长认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如有疑问随时对照,并将信息反馈回护理部,由护理部及时解答和处理。

2 建立从严管理机制

2.1 建立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三级督察制度 在制度的具体落实过程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参与者,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自觉地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在从事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随时做到“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做过的”,从而使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逐步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2 科学安排,合理分工 护理部将全院护士长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共成立5个护理质控组,其中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护理文件书写管理组的正副组长,具体负责对全院护理文件书写的督察、管理。

2.3 各科室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和一名质控护士负责本科室的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对科室的现架病历和出科病历做到份份把关。

2.4 专人专控 护理部在全院护理人员中抽调一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到病案室专门检查出科病历,把好最后一道关,合格的病历才上架存档。

3 加强检查力度,注重检查方式

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小组每月到科室检查一次,并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护理部及质控人员随时到科室抽查,并随查随纠,使《规范》和《标准》的执行能够持之以恒。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业务大查房,并不定期地组织护士长夜查房,随时都将护理文件书写列为一个重要项目来管理。由护理部根据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评分标准》,对各种护理文件进行对照检查并进行等级评分,得分在90分以上为甲级病历,80~89分为乙级,80分以下为丙级,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院护理病历展评。

4 合理奖惩,严格执行

各科室的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得分直接纳入护士长的工作业绩考核内容。每月的护理质量评分与科室当月的效益工资挂钩。要求护理病例历甲级比例要大于95%,超出1%奖励人民币100.00元;乙级病历比例小于5%,超出1%扣除人民币100.00元,坚决杜绝丙级病历。三级督察制度中,科内的奖惩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对护士长奖惩由护理部直接执行。

篇5

关键词:护理文件;文书质量;问题;对策

护理文件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医嘱执行以及护理措施的客观资料[1]。护理文件在患者疾病处置、解决重大疑难杂症以及正确处理医疗纠纷问题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书写护理文件无论对于医疗、护理人员自身,还是对于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探索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每月质量控制中各科随机抽查的5份病历,共计1440份进行归纳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每月质量控制中各科随机抽查的5份病历,共计1440份护理病历进行检查。

1.2检查方法 由专职质控人员及科护士长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标准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据此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进行。

2护理文书缺陷原因

2.1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大多数非护理工作由护士承担,忙于患者的治疗及常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同时,新护士、低年资及轮转护士,观察患者的能力以及书写描述水平较差,表达不清。

2.2资料收集不准确 资料收集要求客观、准确、及时、真实、完整。主要原因为护士未真实查体及准确记录患者反映的情况,护士参杂自己的主观见解和评估。如一外伤患者入院时背部有擦伤,护士在入院评估时未及时发现记录,过后再告知患者及家属引起争执,又如患者既往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入院时的情况,上述情况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2.3护理告知内容记录不全 护理告知内容不全主要体现在告知治疗的目的、用药后反应、特殊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等。主要是因为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已告知注意事项但未记录,如应用头孢类药物是应禁酒,患者输液后私自外出饮酒出现过敏反应,又如应用热水袋不当引起皮肤烫伤,而安全防范措施只注重口头宣教而无详细的护理记录,一旦患者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纷,空口无凭缺乏法律效应,无法为自身保护提供依据。

2.4护理记录缺少连续性和动态性 主要原因是护士只注重完成具体护理操作,未及时对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表现在上一班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或用药后需要进一步观察的,在下一班记录中未体现。对患者进行的健康宣教、护理告知、注意事项等患者的掌握情况无反馈。如患者高热应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后,体温情况无记录;又如头痛、便秘等症状的进展和缓解程度、时间等没有详细记录。

2.5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且欠全面详细 如:①抢救记录不及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h之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2]";检查中发现漏记、错记的现象,不但不能证明护士在抢救中的积极作用,反而有延误抢救与治疗的嫌疑;②患者请假外出或拒绝某些检查治疗和护理时,报告医生及签字不及时时,导致证据缺失;③如:一院外带入压疮患者,护士对其压疮进行了详细观察,但记录为"臀部、骶尾部两处压疮,已给予处理",而对其压疮分期、面积大小、深浅度未作记录,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动态效果评价也未作详细记录,几天后患者压疮面积及深度增大;④检查中还发现,许多已实施的正常医疗护理行为,因护士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而漏记。如:皮试结果与测量血压结果未记录,即使与患者出现的不良后果没有任何关系,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说明不了已经实施的正常医疗护理行为。⑤护理宣教内容过于笼统,特别体现在特殊饮食、术后功能锻炼等。

2.6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起医疗纠纷。原因是护士专业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医护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医护人员记录不一致使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记录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是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隐患。

3对策

3.1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①利用业务讲课、专题讲座、个案讨论等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对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②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护士进行"三基"培训,结合医院的实际需要,选派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补充完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体现专科特点,避免因护理记录缺陷引起医疗纠纷,使护士认识到医疗纠纷重在防范。

3.2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①完善奖惩机制,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负责制:护士长自查1次/w,科护士长每两月一次,护理部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病历进行抽查、考核,并将评分与月质量考核挂钩。②将检点放在记录是否及时、真实、完整;是否代签名、签名是否规范,特殊患者体温与病情是否相符;医嘱执行签名是否及时;级别护理更改是否记录;交班内容记录是否全面详细;记录频次是否符合病情;专科描述是否有体现;相关文书书写规定是否执行等。 ③要求护士长每天检查护理病历的书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利用早交班时间学习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通报存在的问题,每月有分析、总结、评价。科护士长对抽查出存在问题的护理病历进行追踪,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④规范专科护理记录,如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描述等。

3.3加强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护理记录中,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出患者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护士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因此要有计划的对各能级护士不断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工作中通过开展护理查房、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随同医生查房等形式加强业务学习,使护士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操作,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在医疗护理行为中,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多于医生沟通交流,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的一致性,减少医疗纠纷。

3.4学习书写的标准 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管理标准,一定要遵循"谁执行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自觉地"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坐好各项护理记录。

4结论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训,护理记录缺陷明显降低,且增强了护士对法律的意识。虽然仍存在护理记录缺陷,但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说明加强管理、加强有关法律及业务学习,对提高管理护理文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谢桥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谢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 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 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外,并将处罚结果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个人晋升、年终考核等挂钩。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谢桥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和恶性事件。

4.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篇7

【关键词】医院 安全 保卫 管理

1.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众聚集场所,有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有数量较多的毒麻药品,有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有素质高低不一的流动人员,是治安案件易发场所。医院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是特殊的公众聚集场所。在对象上,不论性别、年龄、地位的不同,都可以到医院来诊断治疗;在时间上,全年进行24 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在地域上,医院周围居民多,小商小贩多,进出通道多,给医院的治安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乘隙拎包、车内物品被窃,诈骗财物等治安案件极易发生。医院财务日收入量大,且现金集中;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多,贵重物资散布医院各处;就医群众随身都带有钱财,又常常心情焦急而疏于防范,易发生被盗、被抢或被骗。医院储存、使用的毒麻药品、放射源、化学制剂等以及氧舱、氧气瓶、锅炉以及压力消毒设施等高压特种设备,一旦操作不当或管理不严,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医院因工作的特殊需要,使用大量的麻醉、医用酒精、氧气等,往往也成为不法分子牟取暴利和违法犯罪的根源。医院运转过程中,由于供电、供氧等需要,内部拥有配电房、中心供氧等重要要害部位,这些部位易发生火灾、爆炸和人为破坏事故。对医院来说这些部位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一旦发生问题,将影响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并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2.医院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近年来的医患纠纷是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出现新问题的关注点,由于医疗纠纷而在医院聚众闹事、敲诈医院、谋取私利的有组织的犯罪,多采取“打、砸、抢”和威胁、恐吓、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迫使医院出钱,行为异常猖獗。严重破坏了医疗秩序,殃及了就医群众的利益,已经成为危害医院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危害社会的一颗毒瘤。 严重影响了医院和医院内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使医疗技术人员诊治疾病缩手缩脚,影响疾病治疗,这将会严重阻碍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新的治安问题。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刚刚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后勤服务中心因人手减少而难以完成正常的工作,将有可能以招标的方式引进专门机构来完成医院的后勤服务工作。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如洗涤、建筑、保洁、保安、绿化、餐饮、物业等公司在医院大量出现。从人员素质和技能分析,原有人员,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并接受过正规的技术培训,而外地劳动力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会影响医院后勤工作的质量。

3.做好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对策

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发展对策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聚集场所,也是一个极其复杂、不易于治安管理的场所。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要注重抓好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开展经常性安全知识宣传,全面提高医院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封堵治安缝隙,严防各类案件和治安事件,同时,结合医院的安全工作的形势、任务、特点,开展安全宣传,要做到经常性。安全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

3.2加强医院安全防范设施

新形势下,医院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将利用科技手段强化治安防范纳入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努力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医院安全防范中的作用。在人防方面,建立群防群治组织和加强保安队伍,重点部位控制进出人员,车辆依照规定检查、登记,同时加强巡逻检查。在物防方面,修建、加高围墙,安装照明设备;重要部位加固门窗出入口,设置铁门、铁窗、铁护栏;对存放重要、危险、易燃、易爆的物品或药品的地方必须备有保险柜,集中保管或专人看护。在技防方面,重要部位安装报警设备、电子门锁,人流量大和重要地方安装监控装置等。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应该安装红外监视及摄像系统,不断扩大和延伸监控实施覆盖面。

3.3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规程

规范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保卫的基础,管理是做好安全保卫的保证,抓安全工作要坚持管理和制度同时抓,缺一不可,而且要不断完善,持之以恒。医院安全保卫干部必须认真研读并合理运用安全保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与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的协作。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身上,并督查制度的落实情况给与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并制定科学、周密的医院安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不断完善,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建立交接班制度和值班制度,达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采取经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开展安全检查,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3.4妥善处理纠纷事件

医疗纠纷发生后不论医院是否有错,都应积极处理,查清事实,安抚患者,使对公众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一是要快速反应,积极处理。当医疗纠纷发生后,首先应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医疗措施,以控制不良医疗事件的继续和扩大、蔓延。其次要迅速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通报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已造成的后果和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二是要深入调查,弄清事实。医疗纠纷处理人员应从中立的角度出发,深入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现场,向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其他在场目击者了解纠纷发生的整个过程,判定纠纷的性质和程度,明确纠纷的责任所在,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篇8

[论文摘要]探讨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目前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医疗纠纷的裁决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司法鉴定主要依据病案记载的内容和其他材料,法庭相信的也只是病案记载的内容,其他证明材料和法医的鉴定文书,因此病历作为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文件,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在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对医疗事件鉴定的时候往往病案就是原始记录而真实的具体的证据,在法律上具有有效的证据材料。

(二)有助于医疗保险的实施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日益增多的保险机构一步也离不开病案,保险机构在支付医疗保险费时首先要检查医院的处方和收费清单,对于一些重大的检查和贵重药品的使用,还需要检查报告证件,客观病历复印件,门诊做CT或拍片必须要门诊病历和诊断书,如果既往史记载过有一些不允许的慢性病或者肝炎、糖尿病、结核病等等。

(三)有助于法律监督与保障

病案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就医诊治过程的全部记录,具有科学研究和医疗病史的证据;以事实为准病案可以为法院提供法律责任的铁证或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权威性文件,还可以提供人身赔偿案件受害人、刑事伤害案件被害人、工伤案件的伤残鉴定和交通事故引起的法医鉴定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合法权益性得到保护的证明材料。

(四)有助于提高医疗和科研

病案是医疗、科研的重要信息和现代医学的法定文件。完整的病案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完善的医疗信息,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后继治疗。因此,病案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是研究人员通过既往发生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某些疾病发生变化诊治的过程,提高医疗水平,促进诊疗技术发展和药物更新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二、病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医务人员病案责任意识不强

病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但是在《条例》与《规范》颁布前,病案应用于法律的有关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当数量的医务人员不了解自己所肩负的法律责任;部分病案质量意识淡薄,存在对病案质量不以为然的态度,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完整、不全面,严重影响病案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还有些医务人员在病历工作中的行为与病案要求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存在差距。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病案的质量。

(二)病案遗失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医生需要借阅再次入院病人的旧病案时,随便差使实习生或进修医生到病案室借用,更有甚者请病人或家属来借;有的实习医生、进修医生为上级医生代借病案或互相传阅,调动科室后,病案未及时归还;有些病人乘医护人员不注意,在出院时自行拿走病案;有些病人要求复印出院病历和检查单时,未能如数返还等,致使病案全部丢失或部分丢失,这些都增加病案管理工作难度。

(三)病案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病历数量的不断增多,病案管理人员明显不足,致使病案管理人员仅能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无暇顾及病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且我国在病案管理教育方面落后,设置此专业课程的高等学府很少,所以目前的病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虽然这些病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医学或护理专业理论,但缺乏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不利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编码问题

如医务人员或病案管理人员工作疏忽,则易造成入院病人编号混乱,一个病人多个编号,导致同一个病员住院病案存放在多处位置,既不利于对病人病情的长期监控,也不利于地方流行病学调查及科研教学等。

三、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病案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学科,病案管理人员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保管者.而应该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病案管理专业新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病案管理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因此,病案管理人员不仅具有一定工作能力、文化水平,还应掌握比较全面的医学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电子计算机知识等;此外,病案管理人员还应能够对病案信息进行加工汇编,配合科研需求,开发各类病种资料的编研.从而达到有效地开发利用病案资源的目的。因此,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

(二)规范病案管理过程

首先是要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病案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与病历的记录、医务人员保存、传递、利用、病案建立、保管、查阅、复制利用相对应的可行性规章制度和有关提供服务的具体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下分级分专业负责,实施考核奖惩制度,从挂号、住院、收费处开始到门诊、急诊、住院科室,确保病案合格率,只有切实抓好源头管理,输出无缺陷,才能保障高质量的病案质量。最后要健全病案建立的管理。病案的建立是指病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号、装订、登记、归档和排列、编制索引的过程。病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查收每一份病历,发现缺陷及时通知科室并兑现奖惩措施,按规定顺序整理编码、装订成册、编号排存、上架并确保病案完整;建立姓名索引、日期索引、疾病索引等索引工具;建立现案供应登记、借阅登记、科研教学病案阅览登记和入、出院病案登记等登记工具,便于查阅又确保万无一失。

(三)推进病案管理信息化

选择高水平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条形码代替手工操作,改变原始的工作状态,进行病案的追踪管理,采用计算机光盘或缩微胶片来代替固定的或密集的病案架保护病案并可将部分信息送到工作台,通过信息这条高速公路,使全院的医护人员在不出科室的情况下就可以查阅病人的住院动态和历史资料。尤其对于二次住院的病人,不再通过手工到病案室调阅病历,这样既方便了医护人员又减少了病人的就诊时间,最终也会减少医疗纠纷。另外通过信息我们可以进行国内、国际信息交流、远程会诊等工作,为早点实现轨迹病案管理创造环境。

总之,我们在提高病案质量的同时必须加强病案管理工作,这两方面是互为促进的,只有真实、准确、完整的病案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临床教学、科研、法律和保险等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进而为医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岳建明等,山东档案,2003年3期.

[2]加强病案管理,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资源,张喜波等,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8月.

[3]浅谈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全香玉,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年第24期.

[4]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张红霞,家庭护士,2007年12月.

篇9

一、医院病案质量问题分析

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病案书写质量和病案管理质量两个方面。病案书写质量反映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个人素质及医院管理水平,病案管理质量反映病案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病案书写质量。病案书写质量可从两个方面来评价,其一表现在书写形式和格式的规范上,其二表现在记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上。由于病案的重要法律作用,法律对病案书写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新修订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3条规定“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9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资料”。不过,从目前现状看,我国医疗机构的病案书写质量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记录和资料不完整,病历未按规定填全,如病案首页填写不全,出现空页现象,个别辅助检查记录未归档,某些关键诊疗措施缺记录。二是完成不及时,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案中各种记录的书写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病人周转快,工作任务繁重,病历书写不及时的现象十分普遍。三是记录不准确,医师、护士填写的内容存在阴差阳错、张冠李戴、随意乱改、凭空编造现象。四是书写不规范,填写过于简单和过多雷同,有明显错漏字、语句不通及字迹潦草以致无法辨认等现象,忘了签名或替代别人签名。五是手术和麻醉同意书处理不当。如告知不全面、缺少家属签字、同意书的条款有涂改等,极易引发纠纷。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一些医务人员对病案的书写不够重视,认为有了正确的诊断、治好了病人的疾病就万事大吉了,病历写好写坏没多大关系。二是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对病案在医疗事故纠纷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等了解不够,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加以认识和重视。三是基础理论不牢固。有的医护人员基本素质较差,对如何填写病案缺乏理论基础,在业务上也缺乏足够的“三基”训练,这样就会使病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四是病案质量检查监控不力,相关部门和人员没有正常发挥监督作用。

二、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病案书写重要性的认识。病案是综合评价一个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医患发生争议时,病案又是重要法律书证,是裁定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同时从病案中可以看出一个医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事业心、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深度、观察病人的细心程度、与病人的沟通情况等等。因此医务人员要提高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认真书写病案应成为每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2、加强病案法制教育,强化医护人员对病案的法律责任意识。随着病历的公开、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及投诉率上升等状况,医护人员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还必须明确自己在病案形成和利用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守法的前提,是减少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利益的关键。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聘请知名法学专家、律师和医院的法律顾问讲课,充分利用各类案例开展广泛的病案法制教育,培养医务人员树立有关病案法规的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加强培训,提高病案书写的内在质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病案质量的基础,要从病案书写的基本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入手,提高病案书写人员的病案书写基本功。一是抓好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上岗医师、进修实习医师等,掌握病案书写规范和熟练书写病历应成为其培训的重点之一。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继续教育课程。三是注重教学帮带。如何提高下级医师病案书写基本功和书写质量与科主任及上级医师的带教督促密切相关。科主任及上级医师对于书写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医师要多提指导性意见,严格要求,对典型、疑难、临床少见病例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避免因措词、用句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

4、强化质量控制,堵塞管理漏洞。严格质量控制是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的有效手段。医院应狠抓病案全程质量管理,要建立医师、科室、病案室和医院四级质控网络,做到分级管理,落实责任;要坚持查房抽查病历和三级检查病历的做法;还要充分发挥病案室和质控室的重要作用,从源头上堵塞病历漏洞,杜绝不合格病历的产生,提高病历的合法性。同时,完善病案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病案质量奖惩制度,以促进病案质量不断提高。

篇10

关键词:医患矛盾 化解 和谐

一、医患关系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些重症患者,诊治效果不佳,家属往往迁乱于医院;二是病人突发疾病或猝死,病人家属情绪失控容易发生纠纷;三是医院没有及时将患者病情可预见情况告知病人及家属,容易导致医患双方误解;四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造成误诊漏诊,而引发医患纠纷;五是患者家属明知责任不在院方而无理取闹。

二、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是医院少数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医疗技术不精、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对患者痛苦熟视无睹,发生纠纷时引起病人及家属强烈不满情绪。二是医院医护人员对患者在治疗和情感沟通上做的不够,忽视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病情知情权、治疗选择权、人格尊重权,造成医患双方在情感上存在的代沟。三是医患缺乏信任,沟通不够,医院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四是个别患者对医院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除此之外,患者或家属在发生医患纠纷中存在着无理取闹的不良现象。五是医患纠纷的申诉、维权渠道不畅通、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不太完善,直接影响医患矛盾的解决。六是医院制度不健全、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也直导致医患矛盾。

三、如何化解医患纠纷解决医患矛盾

1.加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尊重患者,注重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医患之间的沟通。在诊疗过程中,要做到各项检查、处置、治疗方案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告之及时、准确、全面,在有效的沟通中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为此医院要及时公布住院病人费用每日一清单,真正让患者知晓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医院还要及时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患者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内容,真正做到让患者入住医院后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三放心”。

2.建章立制,规范医疗行为

规章制度是医患双方行动的规范和准则,是保证医疗安全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广大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如术前术后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预防及制约感染有关制度,奖惩制度及各种医疗技术操作常规等是防范医疗风险所必须的。对于一些常见的事故和医患纠纷医院不仅要建立健全预案每年的应急演练,还要制定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明确应急机制中医院各部门及其领导专门技术人员的组成、职责、措施,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便要发生医患纠纷时能够及时启动预案包括预防及处理医疗差错事故的预案,来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优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是医院的生命线。医院只有“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建立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理念,才能为病人提供“安心、舒心、放心、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现今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更高,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概念的扩大,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随之不断升高,为此医护人员要积极的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医学本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患者期望,以致达到消除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发生的隐患。另外,医院不能只强调诊断技术,还要体现良好的服务,如果病人以及家属来院后得到医院全面的、及时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就会觉得这家医院质量好、服务好,就会满意,公众满意度就高。这就要求在思想观念和服务行为上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尊重患者权益,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对待社会、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医务人员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及其家属着想。医患之间要加强信息、心灵和感情沟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病人提供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4.加大投入,减轻患者负担

政府加快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政府要加大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力度,关键是加大投入,医生的工资由财政拨款发放,这样医生就不会开大、贵、进口的药方了,病人的费用就会降低。对成本高的名贵药材政府要实行价格补贴。药价降下来了,病人的负担自然也减轻了。加大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财政对医院的补偿机制并保证补助经费足额到位,以革除医院以药养院、以药养人的弊端,根除过度检查治疗、开大处方的现象,促使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理由,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切实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