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创新意识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激发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农村教师
顾名思义,创新即是创造和革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无论是在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历史变革、或者是教学过程中,创新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创新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展望未来,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依然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然而,在农村的教育中,由于经济基础差、信息落后、教学配套不完善,农村家长不对孩子予以引导,小学生对一些新生事物知道的较少,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较浅,学生科技知识欠缺、科技意识淡薄,创新氛围不浓,自信心不够,往往仅局限于书本知识[1]。创新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
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普及,根据本人30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对创新来说,普遍具有一种朦胧的潜意识。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这种潜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及特点,就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谈谈几点认识。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正确引导,向健康、发展的方面进行培养,那么,这就算是给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教育在立足农村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由于课堂教学受教材、空间、时间、形式的限制,导致一部分学生会因此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应在校内外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争创新的良好风气,常组织一定的创新性竞赛,并授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另一方面,学校应为师生营造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但在落后的农村,由于教学的配套不完善,就连基本的科普影片、多媒体教学等都不能实现。因此,老师只能在平时的教学及学生的行为、活动中,从"微、细"入手,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创新与"学会"、"会学"的辩证关系
创新的三个最初意思,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2];"学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会"的升华。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是问题,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学生呢,应"受人之鱼,而学之渔"。
三、鼓励教育,培养创造能力
鼓励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产生兴趣,这种自信心能帮助孩子走得更快更好,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肯定,为了这种渴望可以付出许多。我觉得做老师,千万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肯定,如果这种鼓励不能来自于老师,那我觉得至少家长应该做到。毕竟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亦是心灵导师,当孩子做得好了,不要忘记夸奖他们:你真棒,继续努力!如果孩子暂时做不到,也不要忘记激励他们: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另外,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善于创造。同时,老师应给学生创造各方面的条件,诸如提供实验场所、器材、经费等,为学生推荐科技刊物、也鼓励大胆投稿。使得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力得到提高。
篇2
1、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因为科学的质疑,不断探索的意识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期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的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己创设的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然而,学生在质疑探索中的创新发现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感受发现与成功。因而这种发现、创新不是创造了别人不了解的新的科学事实,而是开发了学生的知识潜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活动特征的创新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积极创设教学所需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原则:①精心设问。即问题不是随意的,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②使学生有新鲜感,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③难度适当。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使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对”与“不对”的判断性选择。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注意启发,使学生在问题中受到启迪;④注意广泛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同样要面向全体,而不能面向少数或个别。为此,教师在设置疑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与梯度,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学习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人思维的水平、智力和能力的差异。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智力与能力培养中,要抓住学生的思维品质,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深入思考,抓住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从同一问题中寻找不同的正确答案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具有严密的、全面的、能自我反省的思维品质以及在问题面前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的思维品质。
如前所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适当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综合、概括、归纳等方法,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对具体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篇3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新医改;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89-01
乡镇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中的一员,其主要是负责乡镇公共卫生,同时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的健康良好发展需要卫生院的管理阶层的正确领导。本人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想结合自己工作中所见所闻,从基层员工的角度,谈谈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层在新医改新形势下如何创新谋发展。
1领导应完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领导们,应不断提升完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在,他管理本卫生院的各部门、各科室、各阶层工作人员,以及本卫生院的钱财、医疗设施等医疗机构各组成部分的能力。领导应根据新医改新形势的要求,做到合理安排本卫生院各部门、各科室人员的相互配合,管理好本卫生院各医疗设施和钱财的合理充分利用,有计划的安排本院的医疗工作,控制好本卫生院的医疗运作效率,使全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密切联系,提高本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本卫生院诊治疾病的能力的提高完善,为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一名优秀领导应该具有的素质。要在当前新医疗改革中创新谋发展需要乡镇卫生院的领头人除了协调卫生院院内各部门、各科室外,还需要协调好卫生院本身与当地政府部门、各直属机关单位、各村镇居委会以及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本卫生院与上级医疗机构以及同行其他单位的联合,保持与各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将促进乡镇卫生院更好更快发展。
2具备坚实的专业技术能力
乡镇卫生院的良好医疗服务关系着农村民众的生命安全,卫生院要为广大的农村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救治以及相关方面的预防保健工作,因而作为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需要具备坚实的医疗业务水平,能较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帮助。作为领导,提高医疗专业技术能力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本单位医生当好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和医护人员面前树立威信,使老百姓相信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带动本卫生院的医护工作者积极进取,不断积累经验。新形势下,不仅仅需要领导具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更需要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具有较为全面的医疗技术水平,能更好的处理一些疾病。可见,新医疗改革,需要乡镇卫生院的领导班子具备较好的医疗业务水平,这样不仅提高了本卫生院救治群众的能力,更是给本院的医生制造压力和动力,促使年轻医生不断研究医学知识,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诊治经验,这样从整体上,一方面提高了本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各项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使广大的乡镇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在群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形象。
3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管理层还应当是一名先进思想的传播者。领导应该熟悉现行的医疗政策,了解新的医疗动态,根据新的形式制定相应的医疗服务措施,同时结合本卫生院的实际情况,计划实施新的更完善工作方案。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时也更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这对整个医疗机构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面对这些新的困难,作为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应该捉住这难得的机会,采取新的措施积极应对,使卫生院的医疗事业发展更高更快。
3.1建立新的经营理念:医疗改革之前,大部分医院存在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但是面对新出台的医疗制度,乡镇卫生院应该打破以往的经营理念,不仅要把患者作为中心,还要注重为患者患者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完善各项医疗项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2严格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以及其他乡镇诊所目前还需要加强一些方面的严格管理,例如医生执业还需要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无菌操作,药品分类管理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领导应该从本院自身出发,严格要求本院医师的规范操作、培养良好的无菌意识、把好药品关等,真正做到乡镇卫生院与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严格要求乡镇各医疗点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3.3重视乡镇卫生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由于乡镇卫生院存在一些客观物质方面的短缺,例如医疗设备条件较弱,员工待遇不高,以及生活交通不方便等原因,导致大部分高校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因而乡镇卫生院高水平人才较为稀少。针对这些问题,领导更应该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深造,并积极鼓励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支持年轻医师继续深造学习,以提高医疗专业水平。每一年都制定相应的员工培养计划,提供相应的医学培训以及医学动态讲座等,同时每年设立一些奖惩制度,鼓励医师不断学习,提升各方面的业务水平。
3.4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更佳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对面这些需求,作为领导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完善本卫生院的各项医疗仪器设施,同时优化医院的环境,提高服务水准,以满足广大民众就医需求。
3.5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公共卫生的质量,完成国家、政府部门对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的要求。领导应该把广大农村的公共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时刻关注民众的公共卫生水平,并保证落实国家各项要求,真正确保广大乡镇群众的公共卫生,促进社会安定。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现今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人才是一个国家的主要竞争力。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成为各个国家应对现代竞争的重大战略,因此青少年教育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作为学生接受知识最主要的场所,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应加大力度,广大教师也应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深入思考并开展积极的讨论。以下就几个方面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讨论:
一、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科学是一门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它是以严谨和认知所发展开来的。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创新精神并非简单而无目的的异想天开,而是以一种从认识到认知再到发散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授课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乃至这门学科学习的好坏,以及以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方式方法上,教师针对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授勾股定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进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即在网格内,以两个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的正方形面积,这样的教课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许多数学家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还可以达到让他们对这个数学概念印象深刻的效果,并激发他们内心对数学家们的敬佩和羡慕,同时产生向他们学习的创新热情,比简单地告诉学生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效果要好得多。
二、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由此可见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应该得到很大的重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推动他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当教师充分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到数学上,这种好奇心便会升华为一种求知欲,不断地促进学生观察,思考和研究。它是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表现,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好奇心作为基础,下一步就是如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认知过程只是让学生去了解到基础的东西,并不是要他们完全按照里面的东西思考,这个时候想象力就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冲破旧思想和知识的束缚,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就可以用引入问题的方式。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在课堂讲课前设置一个问题:“切纸片,一分为两,把分开的两张叠在一起又一分为两,如此这样循环,问切50次后有多少张小纸片。”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学生就会抓头,有些学生会去用纸笔算,过了一会你问他们有答案了没?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时候你再告诉他们答案,并把方法教授给他们。然后再问他们切100次是多少张纸片呢?他们大部分学生已经被你的问题吸引了,通过你的教授他们也掌握了知识,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通过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完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另外,数学中很多概念,像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都是非常抽象和立体的。没有好的想象力,这些知识的掌握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具体的印象,这为他们后续学生和思考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十分重要。
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教材和《新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都提及了一项必学内容,那就是实习作业和探索性活动,这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旧模式下的教授知识,而是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探索的学习过程,达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的体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探索性活动是一种在新要求下创造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革新。
例如在学习代数的时候,设计了一个计算:51+52+53+…+100。要解决这个题目不难,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领悟新大纲的要求,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让他们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思考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并综合地运用起来。我们看这题,有的学生会发现下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从而采用原式=50×50+(1+50)×25的方法来解;又有些数学发现头尾两个相加,以此类推全部相等,从而得出原式=(51+100)×25,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都能解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还可以把原式写成(51+100)×50÷2,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上下底为51和100,高为50的梯形的面积,联系到实际中可以是一个堤坝的面积,诸如此类等等。让学生的思维全面发散开了,主动去探索每个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承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上来,师生与共,相互作用,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参考文献:
[1]黄开举.浅析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期.
篇5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格外强烈。因此,给学生多提供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如在讲氢氧化铝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启迪思维。通过一层一层问题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例如:“雷雨为什么能促进家作物的生长?”“石灰岩洞的钟乳石、石笋等是怎样形成的”“钡盐有毒,为什么硫酸钡在医用上可作钡餐?”“烧鱼时为什么常常加一些食醋和白酒?”等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实验情境,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
显然这里指的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实验,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改进或根据化学知识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筋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才富有新意,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学化学实验一般要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节约、现象明显。而教材上有些实验存在明显不足,并非最佳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样的实验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带着评判的目光去思考、改进每一个实验,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例如:初中化学教材CO还原CuO的实验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将它点燃,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法的不足,然后提问,有没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CO 不损失的处理方法?学生们开动脑筋,想了好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将除去CO2的CO导气管重新通入玻璃管中去还原CuO,将CO循环使用。此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这样的思维方法一定要加以肯定。
(二)参与设计课堂实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许多实验的原始装置是原始性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分析一些演示实验装置的起源,并设计出新的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原始性创新意识。将现行的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与拉瓦锡当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装置联系分析,找出其相似性及变化趋势,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当年是如何发明制取气体装置,使其产生一种创造发明的愿望;分析启普发生器原理,启发学生动手设计、发明制取氢气的其他装置,教师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些装置让学生去制备氢气,能让学生尝到创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新意的演示实验,用以培养学生原始性创新意识和能力。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质疑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由于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国都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的素质教育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发展的趋势,其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假如在教学中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我在讲授《死海不死》时,先提出一个问题:死海不死的原因?让学生小组讨论,反馈讨论结果。我从学生的观点中引出这节课的内容。课后我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的浮力实验,看看随着水中盐分含量的不断增多,浮力变化情况又会怎样呢?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实验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开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够产生创新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更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从而提出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如: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思想内容一项的描述,就要引导学生敢于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创新,哪怕只有一小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给予高度的表扬。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唯有人类才具有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能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与发明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精心挑选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不但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还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如:在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中,就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敢于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
四、正确评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机制。不但要做到尊重学生,更应该赏识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举动,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至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是否正确,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并作出总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到评价学生的做法是否正确,更应该注重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如:在班级中开展写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利用讲评课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文章,并及时在课堂上表扬优秀作品的学生。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应该有一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魏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教研版,2007(12).
[2]李永杰.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6).
[3]郑秀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才智,2008(16).
[4]杨华.语文创意教学艺术例谈[J].考试周刊,2009(21).
篇7
【关键词】可持续 大胆发言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庄严使命。初中政治备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具体有:(1)结合国际和国家的形势。当前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认清形势,从现在就要树立创新的紧迫意识。(2)结合实际,讲考试要求。从考试改革要求来看,近几年来的初中政治考试,强调以政治课的有关知识为背景,注重考查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变过去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能不能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学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有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质疑
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鼓励学生能够用脑子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具体做法有:
(1)鼓励学生提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寻根问底,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教师或教材的观点。当学生有好的合理的见解时,充分肯定学生的意见,夸奖学生想得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开阔思路,明辨是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鼓励学生编写和收集习题,分组出模拟试题。教师检查指导,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团结协作的作用,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补充修正答案。试卷讲评在初中备考中是重要的一环,在过去常用的讲评方法就是将错的地方提出,同时指出出错的原因,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后来在备考中尝试让学生补充订正答案。每次练习做完后,发给学生一份参考答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自己认为做得不好的方面参考“参考答案”补充修改,自己认为比老师答得还好的就划出保留,完成一个完整的答案,然后交给老师批改。通过对比修正答案,学生能发现自己答案的不足,同时也发现“参考答案”的不足,使他们敢于不断在对比中修正,在修正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提高能力。
(4)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情,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答。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与反思,学会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各方面能力尤为重要。如:漫画“儿行千米母担忧”、“小孩子乖乖把网打开”等,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并编写题目,学生在讨论与编写题目中明辨了是非,既培养了能力,运用了知识,又提高了觉悟。
三、在习题中尽量设置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题
在初中备考习题设置中,注意设置材料新颖,时代感强的题目,题目设置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根据2005年10月十运会将在江苏举行设置一道习题:
材料一:“和”则宜,“谐”则昌。南京市某初中同学在学习了《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后,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江苏”为主题开展宣传。
材料二:“十运会”即将在江苏举行,全省人民积极行动,为办好“十运会”出力流汗,不计得失。可是在这和谐的主流声中,却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广场的花一夜之间消失、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读了以上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完成宣传工作:
1.请描述“和谐江苏”的前景。(可以从多方面描述,不少于三个方面)
2.为建设“和谐江苏”提两条建议。
3.作为一名“十运会”的东道主,你打算怎样增强公民意识,为建设“和谐江苏”添光彩?
设置这样的习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能够使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选材贴近生活实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在习题设置中,还注意设置能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题目。
如:材料一: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日来临之际,某校准备围绕“总书记的太行之行”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大家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从孟子的“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问题:
1.为材料一的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为本次活动拟定至少两条宣传标语。
篇8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育运用的是先进的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性格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用不同的情境来传授学生不同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解题思路持有不一样的想法,这一过程就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多设计有关此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主动说出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且有助于语言能力的表达,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除此之外,数学教学中,老师还应多注意对数学语言的表达,将课程活动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结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及合作者,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数学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不一样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验品,分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量出其长、宽、高等数据,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进而增强其动手、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对探索的欲望,以及感受成功后的喜悦,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进而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出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二、提高学习笛У男巳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等特点,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就让一些学生觉得头疼,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及环节,相信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有所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会更好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才能有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有了良好的心态,相信慢慢就会有创新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下,加上教师的不断引导,一定会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的更好,数学教学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很难吸引学生,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抱有讨厌的情绪在里面,作为教师,更应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先进的形式,以有趣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数学课上,还要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践,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不易解决的事情,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时,教师可以通过站队编号的行式,利用学生的站队编号进行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交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会有更多的想法,当然孩子也是一样,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交互式合作能形成思想上的交流,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给同伴听,也能倾听同伴的表达,会让对方和自己有灵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且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会通过交流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及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交互式的合作,使学生之间能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边走边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信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学生说用步测,有的还会说用绳子测量等等,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训练的方法来解决,例如:逆向思维,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简便且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想能拓展思维的发展,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篇9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怎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呢?我们具体做法有:1.讲大势,明方向。今年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高三学生要成为国家的建没者,要成为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明确当今世界发展的这个大趋势,从现在起树立创新的紧迫意识。2.讲改革,明目标。从我国高考改革看,为了贯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改精神,近两年来政治考试说明中都强调政治科高考以思想政治课的有关知识为背景或载体,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变过去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把选拔考试焦点转向考查学生能不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新精神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根本任务。要打好高考这一仗,就必须明确高考改革的目标,树立创新意识,适应高考要求。
二、表扬学生比老师做得更好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90-02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因循守旧,要打破那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要创造性地去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到:(1)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把表现的舞台让给学生。要改变“教师主讲,学生听记”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主要进行指导、点拨。(3)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时间。把课本外的信息和学生的不同意见引进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质疑交流。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不是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产生的,而是在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进发的。笔者认为,只有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空间,建立真诚、民主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向老师提问、陈述自己的观点或与老师辩驳,才敢提出大胆的想法,才有可能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挑战书本和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笔者在教学《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让学生讨论:“假如你参加某项竞赛活动,有一个最具竞争力的对手想借你的参考资料,你会借吗?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得都非常有道理。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我不会借给他。”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说他很自私。笔者制止了其他学生的指责,鼓励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说:“如果我不借给他,会激发他的上进心,他会加倍发奋努力,提高自己的竞赛成绩。”虽然他的想法有些幼稚,但笔者也给予肯定并做正确的引导,经过笔者的点拨,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创新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歌曲欣赏、漫画展示、视频播放、小品演示等多种途径,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竞赛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为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不竭的动力。例如:在教学《网络的利与弊》时,笔者将学生分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辩论;教学《男生女生交往》时,笔者以竞赛的形式,让男生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教学《青少年机智灵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笔者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不少学生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质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为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和重要条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只要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不管深浅程度如何,观点正确与否,笔者都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予以表扬。在教学《公共生活中的礼仪和礼貌》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出示课题后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学生们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问:“礼貌与礼仪有什么不同?”有的问:“讲究文明礼貌有什么重要性?”也有的问:“生活中有哪些礼貌用语?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有哪些礼仪?”……顿时,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笔者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在设疑、质疑、解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命题的材料基本来自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分析、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要将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讲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及危害”时,可联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军事打击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的事实;讲到“世纪之初我国的科技成就”时,可联系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二号卫星、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分析原因;讲到“维护民族团结”时,可联系达赖喇嘛的民族分裂言行的危害;讲到“诚信为本”时,可联系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诚信现象及影响;讲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时,可联系一些身边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品德教学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上一篇:花椒树的栽培技术
- 下一篇:小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