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的内容

篇1

乡村凭借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别致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诸多现代都市人的青睐,成为当前体验真实的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创新形式。乡村民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出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成果,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程序化生活惯例和行为模式,是群众所有的文化积淀。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载体,融入乡村旅游内容,重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将利于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打造乡村旅游胜地,对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是现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仅包括村落规划、历史遗址、各类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戏剧、曲艺、音乐、医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生活民居和传统技艺等各类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不仅要恢复、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面貌,还应挖掘具有模式性、传承性、集体性现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积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人往往选择在乡村旅游,可以接触到和自己所处地域不同的风土文化,通过真实的体验让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种乡村民俗文化环境。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给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体验,让游客可以接触到现代民族的深处,回到原始生态的生活,实现大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可以从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层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乡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内容的展示,让游客在乡村美景中还可以体验到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真实感知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传统节日、风情民俗、宗教仪式、民间歌舞、建筑风格、婚丧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将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结合,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娱乐、婚俗过程、节庆活动、竞技参与等;物化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物化民俗文化内容,如购买土特产、饮食品尝、田园活动、歌舞观赏等。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产品作为乡村旅游的内容,塑造乡村旅游高品质。

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加强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融入乡村旅游,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源动力,塑造乡村旅游品质也离不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支撑,乡村民俗文化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更加丰富、深化。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和创新的方向。

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胜地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很多都市人或者他们的祖辈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和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多数的都市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村情节。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更多的是乡村民俗文化,给都市人带来悠闲自在的自然环境和浓郁和谐的人文气息。乡村旅游胜地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还需要有传承的乡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乡村休闲旅游。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建设的同时,大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不可避免的遭遇冲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违背自然、人文发展规律的行为,打破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污染。而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人类非理有着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类破坏。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人文环境的改善,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农业背景下保护文化遗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乡村的支撑,乡村悠久的发展历史已经融入乡村各领域,是自然发展规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谐,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重要理念,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乡村角度看,乡村文化对多样性生物维系、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保障、资源持续利用均有重要现实价值;从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对生活环境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的传承,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重要基础作用。以乡村旅游为导向,挖掘乡村民俗文化,以乡村旅游在载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内涵,实现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长足发展有积极作用。

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节日、传统习俗等,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渗透能够给予初中生以良好的思想指引,使得学生能够回归传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环节,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也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回归传统中获得更多关于语文学习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

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貌,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遗留下来的各方面的民俗习惯和内容,是一种对祖辈们智慧等的继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民俗由于各种缘由已经改变或者消失了很多,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对其的深刻理解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的前提。

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习俗,是一个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生活风貌。民俗是依据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方面而激发出来的人文情感以及文化习惯。民俗增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使得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也锻炼了民族个性,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加强和历练。而民俗所关系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到生产、日常生活、婚葬嫁娶等各个方面的民俗观念和活动。通过长期人们的实践积累,达到一种广泛的传播效果。

二、民俗文化对于初中生思想文化的培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断与各国之间相互融合,民俗文化也在不断被一些洋文化、节日所冲击,而正处于身心成长期间的初中生是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的,他们也不断求新求异,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始不那么重视。而一些中国的民俗节日更是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使得学生在成长阶段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其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一)通过了解民俗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基础,因为初中生对其的不断了解,能够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国具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一步步的传承和发展中,许多在逐渐的消退,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存在阻碍的。学生是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将来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而传统文化的丢失会造成其成长中思想文化的丢失,不利于其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增加思考和思想内涵

民俗文化是有具体的民俗活动作为现实基础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来加深对于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文内涵。民俗活动里有许多的讲究以及一些历史故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能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参与到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中。

三、民俗文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容中都进行相关的民俗文化教学,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者是对民俗文化的实践环节,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具备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能使得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其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以往沉闷或者是传统中对于语句、课文的死板教学,新的教学理念下,就是要不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具体案例以及学生的积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扩展学生视野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起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广泛涉猎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俗文化中具有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底蕴能够给予其良好的熏陶,让学生去了解到更多关于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传统文化正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中,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探讨,能够在新一代人的成长中留下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使得民俗文化不至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人彻底遗忘。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留价值。新形势下,一些民俗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学生也更乐于去参加和了解一些社会新兴的事物,而对于传统文化处于淡漠的态度。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成长,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总结:

民俗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对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习惯、文化、节日等的总结。随着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交融,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语文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能够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篇3

河北省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燕赵大地现存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曲调委婉,乡土气息浓郁的“昌黎民歌”;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井陉拉花”;浑圆深沉、刚柔相济、长寿保健的“永年太极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灿烂的“蔚县剪纸”等等均为特有的河北民俗文化。伴随这些独特民俗文化产生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是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有利于把丢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源寻找回来,有利于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途径,有利于增加馆藏档案资源门类。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建设档案强省、文化大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对于民俗文化档案的内涵还把握不够准确,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处于粗放状态。虽然政府机关对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但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仍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档案保护意识不足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师徒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跟不上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在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参与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流传于世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逐渐频临灭绝,对这些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二)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支持投入短缺

经济社会资源建设是社会活动的根本保障,而社会活动则要受经济资源建设的不断制约。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资源建设项目的确立到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然而河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民间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把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变卖现象屡屡出现,导致许多应该由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民俗档案资料依然散存民间。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料征集、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民俗文化档案管理力度较弱

目前民俗文化档案的管理归属较为模糊,很多部门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许多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消亡。民俗文化档案长期缺失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参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底气不足,这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

(四)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征集移交、抢救保护、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细节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还潜藏着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民俗文化档案存在特殊性和多元性,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制建设。

二、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实施困难,存在问题很多,需要档案部门联合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一)加强民俗文化档案宣传力度

加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宣传力度,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河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现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手段来扩展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现状的宣传,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河北民俗文化发展的尴尬处境,激发人们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动力。

(二)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多专业多层次地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研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举办河北民俗文化专业培训班和推行传承人方式综合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优秀人才,以确保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投资力度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应开发多种渠道,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做好长期经费规划,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普查摸底、征集抢救、发掘利用。对民间艺人提供生产生活补贴,充分改善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确保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支持,

(四)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法制建设

为充分保障民俗文化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国家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法规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进行法律保护。可在民俗文化法律法规中制定专门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条款,并且对以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及补充。开展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档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意识,积极促进河北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融合,力求做到依法治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五)做好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政策规划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建设工程,涉及许多政府相关部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省市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组织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

篇4

关键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扬,并成为区域内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核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研究,对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这些地区较为偏远,交通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除少数民俗景区外,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展现地域特色,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在具体规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充分协调各方关系。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篇5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

>>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民俗文化“失语” 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中国畲族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有的则把翻译放在文化大背景下去研究。在寥若晨星的研究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理论原则只是偶尔提及或者不成体系,这也许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词】翻译民俗文化理论原则一、翻译理论概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国外翻译理论原则中可借鉴的流派比较多,可以说欣欣向荣,风格各异。其中主要可以指导翻译的理论学派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建构学派和学派等。这些学派从认知语言学的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解释。语言学派从语言生成和发展的规律角度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解读;阐释学派主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试图解释翻译现象;功能学派主要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从语言的功能角度阐释如何进行有效地翻译;文化学派则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解释翻译的过程;建构学派则来源于语言学中的建构主义,注重从语言的多方复杂因素解释翻译过程。然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原则大多沿袭国外的成果,只有少数专家和学者试图对其有所发展。在翻译的指导原则上整体遵循着信、达、雅;至于对翻译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性质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的研究提及较少。二、国内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方向的研究论文能够查找到,但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指导原则的研究凤毛麟角。查阅中国知网,输入“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10篇,其中5篇为期刊,5篇为博、硕士论文。通过检索“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3篇。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蒋红红老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民俗的翻译只有明辨其文化身份,才能在翻译中有意识地避免文化移植,保持文化身份的清晰度。由于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通过语言符号——表层结构,挖掘展现文化内涵——深层结构,并且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其口语化、非正式的文体特征。” [1] 安徽工大的杨东方从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的角度指出“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1)原语词汇意义的再现优于形式的再现;2)选词必须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3)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在译文中应转换为非隐含意义。” [2]在翻译方法方面,杨东方认为“用‘移植’、‘文化替换’以及‘交际翻译法’来翻译民俗文化词汇,对于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的融合具有独特之处。”[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姜智慧老师谈到了对浙江民俗文化翻译时应该运用的理论为“归化与异化”;因为“异化”翻译主张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的语中,保留源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4] 中南大学的硕士刘连芳提出旅游文化的翻译的指导原则应该是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动态的选择。所谓“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改造源语的词汇、句式和文化特点,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的期待,从而使特殊的文化现象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悦纳。合肥工大的硕士杨勇提出在文化翻译中应该适用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三、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建议所有上述研究,要么集中于对文化大类的翻译理论研究,仅仅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要么提出了对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但是对于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理论原则,并未提及。蒋红红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民俗翻译的方法,但在理论原则归结方面却并未明确指出,只强调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杨东方从词汇的文化负载角度谈了翻译,整体上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在字里行间中能够体会一些民俗文化翻译的指导原则,但太过零散、缺乏系统性。姜智慧谈到了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该使用的指导原则,但该论文在翻译的实证方面研究较少,给人的印象是拨开了云雾,但还未见到太阳。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既要翻译出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又要根据语言认知的一般原理能够让译文读者比较轻松的悦纳。从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来看,笔者同意杨勇的观点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去指导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最为合适不过。参考文献[1]蒋红红, 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3)[2] [3]杨东方,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4)[4] 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2)

篇6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传播学;浙江民俗文化;日译

一、引言

浙江拥有“文化之邦”的盛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丰富的民俗文化风情,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为了能更好地让世界、让日本了解浙江民俗文化及其内涵,笔者认为必须从传播学视阈来探讨浙江民俗文化的译介。民俗文化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而民俗翻译的质量对传播效果又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民俗文化,尤其是地域民俗文化的翻译一直没有引起翻译界的高度重视,翻译中除了语言本身的问题外,译文不能很好地保存与传播当地的民俗风情与特色。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景点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译文本为考察对象,进行日译策略研究,从而将浙江民俗的日译做到准确、到位,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乃至于世界。

二、传播学理论与民俗文化翻译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研究的5W经典模式。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及传播效果这五个紧密相关的链条[1]。它旨在探索及发现社会信息体系的规律及性质[2]。自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创立成为独立学科之后,发展迅速。历经多年,传播理论已发展成熟。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合的过程[3]。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障碍。其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更是如此。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主体是民俗文化译者和译本的出版推广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传播主体不仅决定了传播的起始与发展,更决定了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对传播主体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传播者所受社会文化因素的控制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是介乎传者与受者的信息载体。因其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内容是大众传播的核心,而信息内容分析也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部分。合适的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得以为传播对象接受的关键。民俗文化翻译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地位显著,起接收信息的作用。若传播活动中没有传播对象,信息传递将失去意义。民俗文化翻译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民俗文化翻译和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使之成为连接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三、浙江民俗文化特征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风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承的珍宝。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5]。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浙江,创造了辉煌的吴越文化。境内有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以及南宋王都的历史,让浙江这块宝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地处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省会城市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和旅游文化[6],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出现过坡、白居易、王羲之、吴昌硕、、金庸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文化名人,遍布全省各处的许许多多富有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记载着大师们留给这片故土的丰富文化遗产,并有丝绸、茶叶、服装、南宋官窑等各类博物馆百余所和各类文化交流展馆[7]。浙北杭嘉湖地区,至今一直是丝绸的主要产地。浙江这块宝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稻作文化和桑蚕文化,被誉为“丝绸之都”和“茶叶之乡”。各地星罗棋布的水乡村落中,至今仍保存有许多明清时代,甚至更早期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人们所向往。浙江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四、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

(一)照搬或照搬+注释所谓“照搬”就是直接照搬原文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介绍南浔宣传册中的百间楼、南浔史舘、古石桥、小莲庄等民俗人文景观,具有民俗特色的建筑楼名称等,这些名称中的“楼”“舘”“桥”“庄”等关键字基本概括了这些建筑物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名称在日语中,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都是相通的。因此在日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照搬的方法,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名称的意思。如果直接照搬后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时,可以采取“照搬+注释”的方法进行补充翻译[8]。

(二)直译或直译+注释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其理想的目标是做到“神”“形”兼备。根据传播理论,决定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是翻译目的。在浙江民俗文化日译中,译者需传递浙江区域文化的信息,让目的语读者真正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精髓。例(3)中的谚语描述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形特点。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与真实,译者将源语言文本的全部意境译入目标语文本中,最终的译本没有改变源语言文本的基本信息。因此,译者将它直译为:“三歩で一つのアーチ、五歩で一つの橋”,这样既保证了原汁原味,也让目标语读者阅读时才不会心生困惑。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直译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并且因其直率性、简洁性,而被广泛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例(4)中的“世外桃源”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成语,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吴越国的都城杭州,就是“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城市。译者在这里没有照搬,也没有意译,而是采取了对源语进行“直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将“世外桃源”译成“世外の桃源”并在后面附括号进行解释。这样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不仅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还能从括号的说明中读解到其真正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文化的效果。可让目的语读者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浙江民俗文化的独特含义,又保留文化意象。

(三)音译法音译是根据源语言的发音进行的翻译。音译的目的是在遵守语言学规范的同时传达源语言文化。因此音译被频繁使用于民俗文化气息浓重的术语翻译中,特别是餐馆、戏剧及地点的名词翻译。在民俗文化日译中,若译者无法用相近的日语表达去匹配民俗文化特色时,音译是不错的选择。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源语言固有的意义以及对多义词等的精确表达,在译文中或多或少都有所缺失。音译不能达意,但能营造一种异国情调。对浙江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浙江特色饮食的词语翻译,若目标语中缺少相近词语及相近表达的词语,运用音译法可避免逐字翻译或直译带来的误解,保证译文可读性。例(5)中的“东坡肉”,例(6)中的“瓜子”等,分别直接取其中文发音译为“トンポーロウ”“クアズ”。音译不仅能省去直译菜名的冗长与繁琐,更能保持作为浙江菜的民俗特色与原汁原味,保存了作为浙江菜的那一份特别和韵味。

(四)意译法意译是指不拘泥于源语文字的表层意思,不用源语的表达方式,根据大意对源语句子的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来进行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当直译很难翻译出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句子、可能会给人造成困扰、不明白翻译过来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不能很好达到传播目的时,需要运用意译策略。(7)苏堤全长2.8公里,北宋坡(1037-1101)于1089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后用湖泥堆积而成。“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就指春季的苏堤。民俗文化日译传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取决于目的语读者对民俗文化译本传达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信息的反映。例(7)中描写的是春季苏堤的优美景象。“间株杨柳间株桃”本身的意思是苏堤两岸边一棵桃树一棵柳树相间种植的人文景观。例(8)是介绍杭州民俗文化中每年在钱塘江边观潮的习俗,其中的“弄潮儿”本身的意思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精湛水性”喻指游泳水平十分高超。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译者没有从字面上直接进行翻译,而是分别大胆冲破表面意思,通过深层理解和不断推敲,真正理解其内涵的实质意义,抓住“神”,采用意译策略进行了准确的翻译。将“间株杨柳间株桃”意译成“桃と柳が整いそろっている。”将“弄潮儿”意译成“挑戦者”,将“精湛水性”意译成“巧みで、完壁な水泳術”。以目的语读者熟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翻译出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浙江民俗文化的内涵,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自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适当减译减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翻译方法。减译不是删掉原文的某些内容,而是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文字累赘,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目的语的习惯。(9)赛龙舟是杭州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活动之一,常于端午这天进行……届时龙舟上彩旗飘扬,鼓手敲起震天锣鼓,划船的人分坐两边,一边呐喊,一边飞快地划动木桨,疾行如飞。汉日语表达习惯上有很大差别,汉语描写具体、详尽,不少惯用的华丽辞藻本身并无实际意义,而是为了一种修辞、声韵以及渲染的需要,而日语不像汉语那样对事物的描写偏于详尽,而是往往采用点到即可,恪守一种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对汉语这类修饰语在译文中一字不漏地进行直译,就会使译文因语义重复而显语句臃肿,以至达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例(9)减译了“分坐两边”“划动木桨”等词和句节。例(10)译者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为使译文简明扼要,将原文中引用的诗句进行了删减,在对民俗文化的日译过程中,必须根据目的语表达的需要,对那些过于繁多的修饰之词进行删减,使译文不仅不失其信,而且内容更加简洁明了,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真正达到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将浙江省内各个文化场馆的介绍及外宣资料的日语翻译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日译策略研究和探讨,发现民俗文化翻译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是照搬或照搬+注释法、直译或直译+注释法、音译法、意译法、适当删减法。但也发现了在翻译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删减过多,失去文化特色;缺少必要加注,读者难以理解;误译和漏译等。由于篇幅关系,问题部分没有展开,将留作今后研究的课题。总之,在当今大力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转换,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活动。将带有浓郁浙江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准确翻译到位,达到真正的文化传播目的并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文化的原汁原味,遵循翻译原则,对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翻译的传播目的。

[参考文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蒋红红.民俗文化文艺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5]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6]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0,(2).

[7]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旅游宝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8]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品味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篇7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利用资源实现计划课程目标,再者就是指形成教学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是后者。其资源主要是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意识以及民间习俗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汇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1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以家庭、宗族、市镇、乡镇以及村落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向外发散发展到家庭、家族、乡镇乃至民族,并结合社会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具体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人际交往民俗、节日民俗、家庭乡里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等等。其中参与的人群有很多,如狩猎组织、工匠以及村民等。幼儿可以借此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以及相处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友爱、关心的情操。

1.2物质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并进行反复模式性活动,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其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农牧业、渔业、狩猎业、商贸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以及民俗建筑等。物质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进行。

1.3口头语言民俗文化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其它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了故事、传说以及神话等等,这些主要是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其中的精髓部分依旧被代代相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的演练成于人们的生活相适宜的民俗文化。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民俗文化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思维速度,同时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1.4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涵盖的是民间的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以及伦理等,其具体主要包括了尊老爱幼、敬老、养老、祭奠、天文、生产技术、技艺技术、民间测试、民间治疗、民间占卜、民间禁忌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可以借此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们敬畏生命。

2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将一切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资源引进教学课程中,并且针对教学的地域特征、学科特征以及幼儿受教的特征等选择事宜的、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宽泛的学习环境和内容。但是随着幼儿理解力以及认知度的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以不同的形式纳入课程中,以丰富多彩的结构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2.2遵循价值性原则

其方法是将多元文化进行加工提炼,吸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改进,从而创造出有益于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学习经验,这样才能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2.3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篇8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资源优势 品牌建设

承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承德的文化产业,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王衍用教授曾指出:个性化就是标准化,本土化就是国际化。诚然,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重在发掘其个性化和本土化特色。承德除了皇家文化、生态文化以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满族民俗文化。挖掘其优势资源,彰显其特色价值,对于发展承德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与品牌建设

文化产业的发展链条,一般呈现为从整理文化资源到把握资源优势,再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品牌化。资源优势是基础,而品牌建设才是最终目的。要想依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 ,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样要注意把握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承德是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40%,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包括舞蹈、音乐、民俗工艺、民族饮食等各个方面,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少内容在全国影响广泛。近年来,承德市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了很多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就旅游游览与消费角度来说,极具满族风情的围场皇家秋狝,蒙古族的风情演绎,还有丰宁的满族风俗游览,都已经成为承德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二是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承德有三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地方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比如丰宁满族自治县正在规划建设满族文化产业园、满族文化博物馆、满族风情一条街,努力形成满族文化聚集区,突出民族民俗品牌,让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三是民俗园区的开发。正在建设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承德元宝山脚下,有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满清文化产业长廊。

当然,发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创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形成的风格独特且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一是整合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集效应,能够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增值效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四是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五是放大效应。要想打造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多重效应,显然不能仅仅靠某个项目和某类产品,还需要对既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只有站在品牌建设的高度,才能认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建设则是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表述,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开掘应该是一个“化珠成链”的过程,尽管每一颗珍珠都会闪射光芒,但只有将它们穿成珠链,光芒才会最为耀眼。这就是品牌建设中资源整合的价值所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内容文化与形式文化的整体认识。所谓的内容文化,是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蕴含。《说文解字》把“俗”释为“习也”,强调的就是民众的自我教化与传习。民族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承载着民众的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必然渗透着民族的道德、情感、理想和审美等诸多精神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文化的产品化,忽略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即文化产品的文化元素,就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导致文化精神的迷失和伦理道德的失序,从而偏离了倡导和建设文化产业的初衷。事实上,人们面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最感兴趣的正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一段蝴蝶舞,上下翻飞的有这方水土英武雄健的磊落情怀;一张剪纸,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对这块土地上质朴而美丽的情愫。在发掘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到其内容文化的价值,才能从整体上彰显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特色和价值。

种类文化与主题文化的整体发掘。承德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要想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特色文化品牌,就需要整体发掘,在特定主题的统领下,发挥整体效应。

以旅游主题为例。承德具备了民族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比如丰宁坝上的满族风情,围场的民族民俗,平泉的契丹文化,还有待建的《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紧邻外庙的“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等等。这些景观既是避暑山庄和外庙旅游的延伸,也都具有独立欣赏与体验的价值。若能够将这些旅游资源整体链接起来,就更容易形成特色品牌,发挥品牌的多重效应。

一是放大辐射效应。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就近辐射《鼎盛王朝》的满清文化园区、“清城”和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可以形成一级辐射的整体效应。如果向远辐射,还可以延伸至南北两端,比如向北的围场、丰宁一端,可以体验扬鞭跃马和婚嫁祭祀等民俗文化,形成二级辐射的整体效应。这样逐级辐射,就放大了个体景观的产业效应,也凸显了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

二是构建梯级结构。围绕避暑山庄形成一级结构;依次延伸开去,譬如以围场为二级核心,链接到承德县的民俗文化、平泉的契丹文化,形成二级结构;具体到围场本身,白天可以感受围猎场的壮观场面,参与民族婚嫁以及祭天等民俗活动,晚上可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族表演。这样一来,每个具体的民族民俗文化项目都能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承德市区和县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可以考虑从三方面促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一是形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链接,构建区域文化特色整体;二是借助市区文化,为县区文化营造良好的宣传与演示平台;三是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直接对接,形成互补共赢的文化产业局面。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的建设途径

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关键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清醒认识。要想建设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同样需要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把握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强化宏观谋划,创建整体效应。一是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试图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建设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一条街、《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以及皇家文化广场,体现了近辐射、多角度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事实上,只有考虑整体布局,才能利用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整体效应。

二是要整体推介,强化效应。一张剪纸,再绚烂,也就是一张剪纸;一个舞蹈,再耀眼,也就是一个舞蹈。它们本身无法构成强大的特色品牌效应。如果将民族民俗文化放置一起做整体推介,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

三是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从组织机制、运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共同创造有利于发展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整体环境。

深度整合资源,凸显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一是以避暑山庄为核心,辐射其他各县区,努力形成以市区为主体、向南北两端延伸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链。具体来说,要以避暑山庄、双滦民俗文化中心为核心,北向隆化北魏古城、木兰围场、丰宁民俗文化演示区域延伸,南向平泉辽河源、宽城满族自治县延伸,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是整合民族民俗文化中舞蹈、音乐、民间工艺和民族饮食等各种形式,营造整体模式,强化整体效应。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分散开来,往往难以凸显优势。只有通过集中展示、多元开发、市场拉动等途径,将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体链接起来,才能加宽加厚文化产业链,在整体上推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

注重创新推广,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一是注重创新品质。将分散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为一体,将潜在的满族文化资源发掘翻新。

二是注重扩大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旅游规模、艺术及民俗表演规模以及民族工艺生产经营规模作整体性的扩展,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 艺术设计 文化运用

一、民俗文化在构思方面的运用

民俗文化是由历史的艺术表达形式发展而来,具有代表性,设计正是对文化与鉴赏的一种表达。将民俗文化应用在设计方面,可以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变得具体,寄托于物件中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重点体现在设计构思方面,任何工艺品的设计首先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再借助设计对象将这一主题具象化。基于民俗文化进行的构思,主要针对色彩搭配与绘图形式来进行,不同地域的传统民俗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构思中要考虑区域环境特点。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与艺术设计相辅相成,在我国经典艺术设计中含有很多民族特色,如“福如东海”的艺术图案。艺术构思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物品最终的观赏价值,还包括使用性能。礼物构思设计结合庆祝方向来进行,可以是历史典故,也可以是民俗特色装饰。民俗文化对色彩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构思时要结合整体图案来进行,单一的优化可能会造成艺术品最终的主题表现不明显,给观赏者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把握好这几方面的特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二、民俗文化在图案、造型和文字方面的运用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造型,这正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服装中的图案也值得研究,对自然景观的表达是以刺绣形式进行的。陶瓷工艺品在我国古典民俗设计的代表,在其图案与内容上多数将神话为主体,所表达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不同年代生产的陶瓷工艺品在图案绘制上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见民俗文化也是有更新周期的。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民俗文化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又弘扬了传统民俗文化。但从书法上看就有多种书写形式,各民族也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都可以作为艺术的载体进行工艺品设计。构图与造型是紧密相连的,确定主旨后设计应一气呵成,即使是抽象派的艺术表达在内容上也要保持完整。民俗文化是否成功应用于设计,与设计师的个人经验相关。

首先,在图案和造型上,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仿古、与现代商品相结合、与西方风格相结、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等多个方面,并且,其主要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很好地提高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水平,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在推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在文字的运用上。我国自古以来,书法字体有草书、隶书、楷书、篆书等多种形态,使得民俗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不断运用具有独特的民俗气息。在某些情况下,书法艺术发挥着启迪和暗示等作用,可以给国人自豪感、亲切感。如在购买一件商品时,你的眼睛看到不同形态的书法,会深深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商品富有民俗特色和古典韵味。目前,文字方面的运用主要是指画、书、印等几种,在传递我国民俗特色的过程中,可以与地方特产、特色相结合,在提高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时,将古代的画、书等与地方山水、风景相结合,不但可以突出茶叶的产地和名气,还能提高茶叶的档次和品味,最终达到提高茶叶销售效益的目的。

三、民俗文化在色彩、材料方面的运用

工艺品设计所选择的材料决定了色彩的运用范围,民俗文化中多使用天然材料制造。例如,木质材料等。这样所制作的艺术品更为自然,但却限制了涂漆的形式,同样以木质材料为例,使用年限久远表面的颜料很容易掉落,木材也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换,既能提升使用性能,在色彩表达上也更生动逼真,下面将对民俗文化设计中的色彩选择方式进行介绍。首先,比较鲜艳的颜色,如大红、大紫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感染作用;其次,材料本身的颜色,具有古朴、简洁和自然等特点,如藤椅、木地板等。在材料运用上,主要是提倡自然美和原生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种材料都可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资源,如土布、树叶、竹子、花藤等,在充分利用他们的色泽、形态、文理等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心态和思想都会得到熏陶,最终达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四、小结

民俗文化的不断运用,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可以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各种资源,还能提高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且在推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现代化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民俗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也给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大力弘扬中国民俗特色。因此,民俗景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由此可见,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旅游概述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完善,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因素,同时对我国旅游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民俗旅游呢?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因为,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等。由此可见,民俗旅游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它涵盖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贯穿了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民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它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增添当地的民俗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完善我国旅游业的文化发展,对我国旅游业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

提到民俗旅游景区,它也有其自身不同的类别,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它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个则是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而言,自然旅游资源是其最基本的类型,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景观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等,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本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其一定的限制与影响。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饮食购物类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由于当地民俗地区文化设施的改善与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三)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特点

对于每一个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它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化性与生态性。这也是民俗旅游景区最根本的两大特点,以下就对这两个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文化性是其自身最主要的特点。所谓民俗文化,不言而喻,在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文化是明显的,突出的,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民俗文化的突出,民俗旅游才同其他形式的旅游有所区别。民俗旅游不仅仅单方面的指农村旅游,它们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因为农村旅游指的只是农业活动,而反过来说,农业活动也不能简单的概括成民俗旅游。因为与农村旅游相比,民俗旅游的文化风俗习惯会更加突出,旅游景区当地的风土人情会更加明显,民俗旅游的范围较广,文化性较强;其次,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生态性,它的生态性又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无非就是指在开发民俗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当地自然资源的滥用,而社会生态就是指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所以说,在对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就要发挥其自身的文化性也要保留其原有的生态性,这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性,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整体性,也就是说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民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对于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发展来说,它的旅游管理体制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保护、整体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管理格局。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问题导致的: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管理层工作重心的偏离,再加上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就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且,相关部门指导的缺位会使旅游景区的开发失去控制,就会导致对民俗地区的盲目开发,这不仅仅失去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原本的生态价值,对于整个民俗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更加失去了政府监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整体的、全面的规划,以及政府的监管与指导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不足,存在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行业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仿跟风的现象,即后进入行业的企业或商家总是选择复制、模仿前者的竞争策略来打开市场。同样,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创新性的缺乏体现在了许多方面。例如:景区主题方面、品牌塑造方面、旅游产品方面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创新性的缺乏不仅仅会导致自身发展的滞后,还会使其降低市场竞争力,逐渐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无法实现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模仿之风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大量的效仿不仅仅会是民俗地区失去自身的特色,失去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也无法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会随时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机,所以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三)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的参与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然而,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也是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旅游景区的项目内容的缺乏不仅仅无法吸引到旅游消费者,同时也不能够集中体现出民俗旅游景区的内在价值,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参与性的缺乏,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持续性不长久,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对于旅游资源的重开发、轻保护,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了商业价值,不顾盲目开发的后果,破坏生态,再加上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大大缩短了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损失。

(五)真实性不高,存在生造景观或虚假民俗的问题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民俗旅游景区真实性不高,即在实际的情况中,某些旅游景区出现了生造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失去其自身的价值,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混乱,除此之外,对于旅游景观的虚假生造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不尊重,所以说,提高旅游景区的真实性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进一步加强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在文章上部分集中阐述了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整体性,以及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强化监管指导工作,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整体规划,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俗地区具体情况的了解与掌握来进行调整,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有利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方案,以此来为其自身更好地服务、运用。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引导作用,避免指导位置的缺席与工作的怠慢,同时也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相互交流与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分配好工作,提高监管效率,真正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所服务。

(二)强化主题设计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更好发展,解决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就要求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强化主体设计工作,主题对于一个旅游景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带给旅游消费者的是第一印象,也是其旅游景区民俗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主题设计工作,首先就要避免对其他地区主题的模仿,要打破陈规,进行大胆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主题形象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当地民俗地区的特征,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气息。其次,主题的打造还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也就是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因为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要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因此,还必须考虑主要目标市场的状况及需求偏好。再次,民俗旅游景区的主题还要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当地地区的居民,只有这个主题获得了全方面的支持,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最后,主题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而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能够在大众面前脱颖而出,最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主题的打造必然离不开对其主题的大力宣传,所以主题形象的文字表述一定要有美感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要注意用词的感彩,这是实现旅游消费者心理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品牌塑造工作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形象宣传工具,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体现,并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来说,其自身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也离不开对品牌的塑造,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其自身价值的外在体现,只有将品牌创造好,它自身的发展才能够长远。

强化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就要打造品牌专业化,可以将民俗地区当地的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作为品牌的导向,集中于一个品牌的发展,着力于旅游品牌的精与细。与此同时,还要将当地民俗旅游景区的优点在这一品牌中集中体现出来,以独特、原真的民俗文化内涵塑造旅游景区的形象,通过品牌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市场的民俗文化唯一性品牌。

(四)强化设施建设工作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就要加大对其的投资,进而对旅游景区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与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民俗旅游景区中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立各种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以此来促进当地游客的休闲娱乐。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更要涉及到文化方面,例如可以针对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来促进文化纪念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因为完善的文化设施、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可以为当地招揽更多的游客,以此带动旅游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旅游者对当地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拉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消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更好地开发。

(五)强化资源保护工作

要解决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中的问题,还应该强化资源保护工作,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不去盲目开发,不以商业利益为借口去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