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创新意识的含义和特征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创新意识的含义和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创新意识的含义和特征

篇1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句法的模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的应用能力,句法有一定格式,具有一定的非自主性,根据其句法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模式演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丰富,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是两种相反的语言形式,认知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句法为基本结构,语法与语义,词的结构都有一定联系,是一种有效的结合体。对语义的研究涉及到语法,还受一定语言的环境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 

1.体会性特点。体会性是认知语言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英语翻译观,这对英语翻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英语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与作者需要沟通,进行体会,体会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有体会特征,在教学过程洪,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对英语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体会性特点制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体现,让学生体会到翻译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 

2.互动性特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具有互动性特点,英语翻译本身就应该具有互动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平台进行有效互动,互动是学习好英语翻译的有效方式,翻译者与作者进行互动,能体现出英语翻译作品的原创性,现在很多译文在翻译完成后,没有体现出原创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英语文献的应用最能体现出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互动性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完善其实际应用意义,翻译后能体现出作品的特色,符合现代认知语言翻译观的特点。 

3.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是认知语言翻译观的核心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目标,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英语文献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水平能体现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在翻译前,要对作品的思想,社会背景,应用的意义等要有所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也是对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检验,符合现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 

1.词汇、语句与文章含义的关系。词汇与语义是文章的终于组成部分,对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也非常重视词汇与语义在文章应用的重要性,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与语义,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保障。英语词汇、语句的涵义主要是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是联系英语文献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认知和态度。整篇文章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其表述的内涵是由词汇与语句融合为展现出来的。众所周知,词汇是语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句是整篇文献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语句表述的含义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含义通常不具有一致性,例如使用隐喻后,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就不能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理解。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在进行翻译时,就会对翻译文献的内容产生影响。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地将原有词汇进行理解,将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进行深人的探讨,进而明确作者想要表述的含义。并依照原有的含义在另外一个语境中重新找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代替,进而能保留和传达原英语作品的文献价值。学生要能准确翻译文章,必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促使文章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生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2.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翻译出来的作品不能脱离作者写作的意图,要充分了解文章的语义,是科学的翻译中重要环节,符合现代英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完善其中的应用意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文献中,文本的涵义是相对孤立和机械的。通常情况下,文本自身的涵义要最大化的解释作品原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而对文本的解释要以作品原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标准。但是在不同文章篇幅中以及文学创设的环境下,文本的涵义具有差异性。例如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在表述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不相同的涵义。在翻译过程中,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差异性都要考虑,这是保障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含义,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是一致的,必须深刻理解作者意图与文本含义,要科学的理解其中含义,这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3.翻译者文学加工和内用忠实性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有雄厚的外语理论基础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文化差异性,历史背景性,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上,在进行适宜的翻译,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科学性。在翻译者对英语文献作品进行翻译时,基于翻译者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就使得在翻译后的文献作品与原创作品的含义的有一定的出人性。很多时候翻译者为了能将作品更好的表述出来,很多情况下会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加工。由于对原文内容进行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翻译原创的文献,并非改变原文文本,这种创新后的文献,没有与原文真实性发生冲突,也可以说,对原创文献文字进行加工只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补偿的行为。同时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若要使文本在另一个环境中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不需要对文本的文字进行加工。文字加工是对文本的有效处理,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尤其翻译完成的作品,必须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 

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探索 

1.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是进行翻译的首要任务,翻译不是简单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不是机械的翻译,必须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英语翻译中时,翻译者首先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根据文本语言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应摆脱文字表面含义的误导,通常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对的失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发于和目的语之间有很多相似语义产生的误导,这些语义相似的语言具有隐蔽性,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使得在一种语言下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和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就会很吃力。翻译具有整体性,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国,需要对文章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解,根据作者的意图,有效根据文本含义,科学的,有效的进行翻译,提高翻译的质量。 

2.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为导向。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科学的准确进行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一作者意图就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这需要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翻译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从各个层面进行认知,能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充分了解作者意图,能科学准确进行翻译,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 

3.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创作。在对文学类的英语文献进行翻译时,要将适应主题为翻译的第一要素,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服从原著所要的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在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能辅助读者理解原著的修辞方式,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认知语言学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认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進行考虑文章内容,需要结合作者意图与文章含义,科学有效的进行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谈语域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才智.2015(26). 

[2]王晓燕.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4(21). 

[3]宋薇.概念整合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梧州学院学报.2014(04). 

[4]姚吉刚.象似性翻译观在英语委婉语汉译中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吴晓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与实验分析报告——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 

[6]胡家英,闫卓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篇2

自主学习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方式,又可以被视为一种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自主学习既需要内在的必要条件,也需要外部支持条件,其中元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对自主学习活动的进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自主学习与元认知概念的阐述

1.自主学习的内涵

何谓自主学习?弄清其含义是研究的首要问题。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所处视角与立场的不同,在自主学习含义的界定上尚存在分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通常把自主学习看作是相对于被动、他主学习而言的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包括能够自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作出有意识地监控,并能结合目标和外界条件进行调节和修正等。美国从事自主学习研究的专家齐莫曼教授综合、吸收已有自主学习定义中的合理成分,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zimmerman,1990,1996)。他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2.元认知概述

(1)元认知的概念与结构

元认知,通俗的讲即关于认知的认知。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

元认知的结构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密切相关的部分构成。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包括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伴随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个人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这三个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元认知监控是核心。

(2)元认知能力

基于前面对元认知概念及其结构的简述,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是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自我监控并适时调节、反思的能力。自我意识是元认知活动进行的前提,没有自我意识的形成,认知过程便只如一些无人问津的事物一样客观存在着,不会成为个体研究的对象,更不会有自我监控、调节的发生。自我定向,即学习者能综合外界的评价,正确、客观的评定自身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为自己设置实际可行的目标、明确努力方向。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利用某些标准评估自己学习进展的一种执行过程,它激活或抑制其他过程,对思维活动和结果进行实时评价(Pressley & Ghatala,1990)。自我监控能力十分重要,它与调节能力是相继循环进行的。监控调节能力较强的人能监控当前的认知活动与外部环境(如目标、现有条件等)之间的关系,当二者产生矛盾、不平衡时就会调整当前的认知策略,使之达到平衡,而后继续对现在采用的认知策略进行监控、调节;再监控、再调节……在这样循环往复的监控与调节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思能力,一般表现为在认知结束以后,个体对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总结、评价性工作。总结和反思过程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会对下一次的学习产生巨大帮助。元认知能力的几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每一部分的发展都有助于元认知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元认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元认知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部影响因素,它与自主学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从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看,无论是计划安排学习活动,还是在学习活动中监控、调节认知策略、学习态度,意识到学习结果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元认知成分作用的体现。另一方面,元认知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与自主学习的内外影响因素有很多交叉、融合的部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里斯(Scott G.Paris)和爱丽丝(Linda R. Ayres),在合著《培养反思力》一书的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概括出了元认知发展的内部条件,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正确归因、应对挑战与追求成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与合作学习、自我评定和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意义建构和创新意识。这与庞维国总结的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认知策略的获得、元认知发展水平、意志控制水平、性别角色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可以说元认知的发展对个体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是在自我意识产生之后才出现的,元认知能力中强调的自我意识应该是自主学习最为基本的内部条件。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形成,学习者将不会把自己的认知活动与知识同样作为客体来认识,也就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调节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

如果把自主学习用“想学”和“会学”来简要概括,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可让学生更好的使用学习策略,真正做到会学。有研究认为学习策略主要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组成。其中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部分,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控作为执行手段都要与元认知整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它还有助于学习策略的迁移。元认知的意识功能,使学习者能够对学习材料、情景的特点予以关注,并在调节功能的作用下,将学习策略顺利地迁移到新的相似情景中。总之,有效性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只有会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才能使自主学习的意义得到体现。

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目前关于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表明: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和培养可使元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利用专门性的培养途径,又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较好可行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学习如何认知的同时提高元认知能力。

1.创设和谐的外部学习环境

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活动的参与必须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前提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真正主宰学习,产生责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元认知水平。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习气氛宽松、活跃等,这就要求教师接纳每一个学生,尊重、鼓励他们,并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元认知体验。此外,宽松的学习氛围还应包括给学生提供民主的反馈环境,让每个学生在畅所欲言学习的同时,还能给与他人以积极的反馈。教师可逐步引导他们把这种外部反馈转化为内部反馈,并逐渐把外部的控制性指示转变为内部自动化调控的机能。

2.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水平

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应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水平。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增长元认知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任务、合理使用策略。“了解自己”即学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认知风格。“明确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程度。“合理使用策略”就是要考虑、选择最佳、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在适当的时候合理使用。

3.加强元认知监控的培养

元认知监控的培养可以利用几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如出声思维法、自我提问法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我学习或练习时,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显性化,说出每一步操作是如何思维的。这样,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更有利于他们监控学习的整个过程。自我提问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进行自我观察、监控、评价的详单,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对自己提问。比如:在解数学问题时,就可以在解题的不同阶段问自己“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是否遇到过相似的问题?”等等。

篇3

关键词:高考地理;自主命题;比较分析

2017年正值恢复高考40周年,北京、天津、海南、江苏4省市继续依据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实行自主命题(海南省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仍延续了全国统一命题和少数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一纲多卷”格局。本文基于对4套自主命题试卷的比较分析,力图提供清晰、鲜明的统计数据,理清试题的变化规律,总结命题共性,为科学备考提供参考。

一、统计分析・精准解读

1.试卷结构分析

4套试卷的结构各不相同,其中天津卷、北京卷为文综卷,无选做题;江苏卷、海南卷为单科卷,均有选做题,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2.考点统计分析

自然地理部分(表1)

人文地理部分(表2)

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表3)

4套试卷近两年考点分值分布图(图2~图5)

解读分析

(1)横向对比看核心考点。对比2017年自主命题4套试题,有以下特点。

①自然地理部分,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整体难度不大。其中对大气运动、地球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频率较高,对整体性、差异性和地球地图考查较少(如表4)。

②人文地理部分,工农业及交通区位分析是主要考查方向。其中交通运输部分考查频次最高,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出现。侧重考查某具体区域的交通线、点建设区位及带来的影。人口部分侧重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影响,城市部分则重在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③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多以世界或中国的具体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的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凸显“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两个核心素养的考查。

(2)纵向对比看命题趋势。对比各套试题近两年考点分布,有以下特点。

北京卷: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相对稳定,以对大气运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考查为主,对地球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等“运动”类知识的考查也较多。人文地理部分考查分值变动较大,但工业和交通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区域地理部分考查所占比重一直最大,选择题、综合题中都有体现。

天津卷: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较为均衡;对人文地理内容的考查比重一直较大,其中对交通、 工农业的考查最多;对区域地理部分的考查有减少趋势。

海南卷: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以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整体性和差异性为主,地壳运动基本没有考查;人文地理部分以对人口和工农业区位的考查为主,对城市和交通的考查较少;区域地理部分以考查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为主;选修部分的考查比较稳定。

江苏卷: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以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和地质运动等“运动”类问题为主;人文地理部分以工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类问题的考查为主;区域地理部分,区域的特征分析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考查的重点。

3.核心素养考查统计分析

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来,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已在高考试题中有所展现。本项统计,力图从四个要素、不同维度,梳理4套自主命题卷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个别要素交叉、考查不明显的题目,限于篇幅,有所侧重、有所舍弃。

“核心素养四要素”考查统计(表5)

解读分析

(1)宏观考查,总体均衡。依据上述统计,从宏观角度看,各卷对四个要素中每个要素的考查比较均衡,各卷对四个要素整体的考查,也比较均衡(江苏卷题量较大,故统计显示的量也较大)。

(2)具体考查,各有侧重。对区域认知,北京卷多关注差异,天津卷多关注区域特征;对综合思维,江苏卷关注时空综合(区域及要素的发展变化)较多;对人地协调观,北京卷、江苏卷都偏重人地协调,天津卷偏重人、地间相互影响;对地理实践力,北京卷重社会观察,天津卷重自然考察,江苏卷重野外观察,海南卷考查偏少。

4.图表类型统计分析

近三年4套自主命题试卷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表6)

分析解读

(1)图表数量、种类有稳定增多趋势。除2015年北京卷有2组,天津卷有1组无图题,2017年海南卷有2组无图题之外,其它均是无图不成题,特别是江苏卷的图形数量最多,且能够始终如一,充分彰显了地理学科第二语言图表的魅力。

(2)等值线图居于绝对主流地位并有增多趋势。等值线图的种类较多,又以等高线图为主。

(3)经纬网图、区域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和载体。在4套试题的综合题及部分选择题中,该类图型居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反映了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试题对“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

(4)统计图地位稳固。以曲线图和柱状图为主,信息繁杂的统计图趋于减少。

(5)景观图占有一定比重。景观图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是考查“地理实践力”的良好载体。

5.热点背景统计分析

“热点背景”梳理统计(表7)

分析解读

由上述梳理统计可见,2017年4套自主命题试卷对热点背景的关注或考查具有如下特点。

(1)对待热点材料的态度,除海南卷外,多数不刻意回避,而是正面关注,体现时代特色。“二十四节气”申遗、成立70周年、精准扶贫政策、“工匠”精神、“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出行”和雄安新区的设立等,都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刻意回避不符合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才是应有的态度。类似“微信红包”这种生活热点材料的引入,避免了考题给人冷峻刻板的印象,使试卷显得灵活、“接地气”,也能够平复学生的心理,使答题容易入手。

(2)热点背景材料的选取,注意凸显其地理属性,不刻意求热求新。当今社会,热点事件纷扰繁杂,但是高考命题并不过多关注或选取政治热点事件,而是更多关注和选取“二十四节气”、“一带一路”、东北5月份的暴雪和雄安新区设立等与地理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热点背景材料。

(3)热点背景材料的使用,注意寻求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并渗透融合。如“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动、气候现象的关联;“工匠”精神与制造业的关联;“一带一路”与港口、航运、自然带分布等的关联;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与铁路建设和交通网的关联;东北5月暴雪与锋面的关联;沙尘暴预警与3S技术的关联等。命题人正是很好地找到了恰当的契合点,才使得相关试题的命制显得贴切而不生硬。

二、各卷特色・深入剖析

经过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出,2017年4套自主命题试卷,既有明显的共性特征,也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1.北京卷

①考查主干,覆盖面广。时区计算、台风、降水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垂直地域分异、交通建设、区域自然特征、区域工农业生产、旅游价值和旅游环保等均属于地理学科的常考点,涉及自然、人文、区域和选修内容,覆盖面较广。②情景选材,紧贴现实。继2015年考查地理大会,2016年考查海昏侯墓之后,今年题目素材的选取,关注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成立70周年、农业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等前沿热点内容,与现实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第40(1)题,要求学生阐述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并列举其在开放游览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使整套试题平添一股“京味”。③形式灵活,角度新颖。不一味追求几题成组,选择题单独设题,如第1题、第2题、第8题均为单个题目。成M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设问,与全国卷风格不同,往往多角度“横向”覆盖,而不“纵向”设问,各选项表述简洁。④难易适中,梯度合理。如第1题,所给图文信息充分,难度合理,容易平复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正常的答题状态。每道试题的设计,体现信息提取、调动知识、综合分析推理的思维递进,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试题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⑤适度综合,体现开放。如第40(1)题,体现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综合,列举故宫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该采取的环保措施,使得试题有了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从不同角度答题。

2.天津卷

①立足乡土,体现家国情怀。作为专供本地区使用的地方卷,天津卷在命题的选材上立足本地乡土。如盘山景观与“沽”村落、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天津方位认知、华北沙尘天气、京津冀一体化等。通过对区内人文、自然现象的关注与探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试卷的顶层设计上,培育考生爱家、爱乡、爱国的人文情怀。②立足现实,关注重大问题。试题选材设题,立足生活真实场景,立足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天津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身边“沽”村落的变迁,校园内部场景,以及产业(服装业)发展、生态环境(沙尘天气、全球变暖、冻土变迁、水源开发)、一带一路、区域(京津冀)整合等。③立足素养,关注人地协调。与其他3套试卷相比,天津卷立足素养,对人与地的相互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的考查更多。如水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海运环境、城市建设、路网作用等。④考查全面,作答要求精准。在考查的广度与精度上,有较大创新。选择题摒弃了一拖三和一拖四的题组,增加了单题和图表使用量(4幅变9幅),扩大了考查内容的覆盖面。综合题加大了表格式作答的量(1处变2处),使答题限定更严格,需要对作答语言更加锤炼,作答要求更加精准。⑤简洁明晰,材料设问精致。文字材料多采用简短的表述形式,打磨精细,阅读量小、无关干扰小。试题设问,指向明确。如综合题合计共10小题,有5处明确要求如何回答(回答几项),有6处点明答题的依据(据哪幅图表或提取什么信息),指向明确,中正平和。

3.海南卷

①关注“三生”,讲究“四度”。偏重对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的考查,使整套试题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态度。②回避热点,突出本位。很少选取热点时事背景材料,主要关注与地理学科关系密切的事件和案列,注重突出学科本位。③区域选取,偏重世界。选材上更多立足世界区域,对中国区域的考查较少。全卷仅选择题第3~5题、第9~11题涉及中国区域,其它题目均着眼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④技术成熟,水平较高。承袭全国卷命题之风,味道醇正,命题技术成熟,命题水平较高。整体难度较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4.江苏卷

①量大面广,导向教学。单科命制,题量较大,立足基础,考查能力,知识覆盖广,对中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②特色鲜明,图像丰美。试题的地理性强,学科特色鲜明,选择题均以精炼材料引入,均为一拖二的形式。综合题皆以填空的形式呈现。逢题(组)必图,整套试卷共涉及图形31幅,类型多样,清晰美观。③直面乡土,贴近生活。如第28题江苏省人口的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的区域差异、江苏省农业示范区有机大米的种植等。④关注热点,材料新颖。如微信红包、绿色出行、2017年5月的东北暴雪、2017年5月5日的沙尘暴预警、2017年加拿大建国50周年、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的设立等。

三、命题思考・问题商榷

结合以上统计、比较、分析,以及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谨提几点思考与建议,以期与大家商榷共勉。

1.偏于求稳,革新乏力

通过4套自主命题试卷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今年的4套试卷,虽然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求稳”与“求新”的兼顾,但细细品味,尚感不够鲜亮抢眼,革新之处,也乏善可陈。4省市整体经济较发达,各省市考生数量都不很大,师生视野开阔,完全可以在改革创新方面,步子迈得再大一些,从而为高考试题增添更多亮丽的色彩,为高考命题改革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素材选取和情景创设上,图形给人印象最直观。4套试卷新推出了不少精美的图形,但总体来说,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并不很大,还有很多图形显得陈旧、平淡。如北京卷第6~7题、天津卷第4、5、9题、海南卷第3~5题等。江苏卷的等值线图偏多,让人觉得单调;有些图形的呈现,作用似乎不大,如北京卷第2题等。区域图的形式创新难,统计图、示意图等的形式有必要再丰富多彩,图表种类的多样化程度也还需提高。另外,在考点或案例的选取上,陈旧的考点较多,新鲜的案例材料不足。

在试题的设问上,风格依旧,没有更大的突破。北京卷选择题的选项大多横向设置,综合题惯用“说明”、“概述(阐述)”、“简述”、“归纳”、“列举”或“任选其一说明”等指令用语,使试题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问得较浅,不够深刻,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考查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第41(1)题,设问成“1月和7月任选其一”,其实角度一致,能说明1月的自然能说明7月,因此有“伪开放”之嫌。天津卷选择题设问方式和选项的设定,综合题填空(填表)和类似“回答两项”等设问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江苏卷综合题设问仍然全部采用“填空式”的设问形式,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比较明显。在设问角度上,也缺少类似全国课标乙卷第43题“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这种新颖角度的设问方式。

2.素养考查,力度不够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中心,围绕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展开。而高考命题的评价目标应定位在核心素养达成状况的测试与考查上,即以“素养”为命题立意。但从对4套试卷的比较分析看,虽有了较好的贯彻与落实,但对这一关键指标与根本导向,体现不明显,考查力度不够。如北京卷对人地关系少有涉及,多对区域特征的认知与成因分析进行考查;天津卷虽对人地关系关注较多,但对运用综合思维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考查较少,对解决区域存在问题能力的考查少(措施类零考查);海南卷综合题也基本没考查措施类问题,对地理实践力的关注也较少;江苏卷虽对区域考查较多,但综合题填空式答题的要求和设计,难以考查学生思维深度。

综合题最能承载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综合题命制应引领学生在认知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特征成因、探究区域发展优势及问题、剖析人地间的相互影响、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理解如何才能使区域发展最终走向人地协调。这种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式能为素养落实、高中教学提供更为直观的示范和引领,但目前4套试卷在这方面做得都还不够。

3.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广度体现试题的“博”,侧重于知识的横向联系,深度体现试题的“精”,侧重于知识的纵向延伸。对比4套试卷可以看出,除海南卷外都明显体现出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特点。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天津卷单题和图表数量大幅增多,江苏卷的综合题大都一题多图,优点是大幅拓宽了考查广度,但使阅读量加大,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细致阅读每幅图表,不利于准确提取材料信息,也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北京卷延续往年的特点,选择题注重横向扫描、多角度设问,扩大了考查面,但缺少对问题的纵向延伸,忽视因果推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不利于呈现^域主题案例探究的全过程。

4.精琢不细,白玉微瑕

2017年4套自主命题试卷总体上成熟、稳健,争议较少。但个别题目,在精雕细琢上还欠功夫。

北京卷:①第1题,所给题干文字材料基本无用,徒增学生的阅读量。②第3题,A选项涉及清明节气,第5题题干涉及芒种和小暑节气,考查偏细,缺少信息的铺垫;第3题答案B项,其“开始”向北移动的表述,有失严谨。D项中,“伏旱”如不是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伏天的旱情,该项也应正确。③第36题,区域图信息杂乱,仅在左上角标出“匈牙利”,图名不准确、欠规范。④第41(1)题,所给图形缺少图名,题干要求用“说出”,应改为“指出”。

天津卷:①试题考查角度稍过集中。如选择题8~11题,均考查大气环境知识,综合题中冬季海运、咖啡区位、河流结冰期等也涉及大气环境知识。②第9题,图示高低压的标示符号,虽符合学界规范,但过于专业,改用高、低更符合中学语境。③第14(3)题,分值设置为3分,答案仅为“穿越山地”4字,与分值不匹配,改为“穿越山地,桥遂多,施工难”似乎更能体现思维上的因果逻辑关系。

海南卷:①应对中国区域地理进行更多的关注和考查,并尽量体现海南地域特色。②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明显少于人文地理。

江苏卷:①第1题,B、C选项中“闽―川”、“桂―黔”与图示中箭头所示不符。第28题,图16中“人口变化”未明确指出是人口哪方面的变化,如改为“人口数量的变化”更严谨。②第27(3)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 ”,答案只给出“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还有其它可能性。③第29(4)题,“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 ”,答案只给出“因地制宜”,其实“因时制宜”、“人地协调”也可以。

四、备考启示・教学建议

1.把握高考大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的主要功能是选拔人才,因其处于基础教育出口的特殊地位,所以它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逼着基础教育教学也必须随之而变,不牢牢把握这一点,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就难免走弯路。

党的十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高考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考改革要坚持“一点四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顺应改革要求,课程标准也随之做出优化和调整。研透课标要求,知道哪些是“必备知识”,哪些是“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内容是什么等,为复习备考找到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规定高考命题具体指向和要求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更进一步明确高考考查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方式,是复习备考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同样需要研深、研透。历年的高考真题直观呈现了以上要求究竟如何落实和体现,研透这些高考真题也就找到了备考的金钥匙。

以上这些就是当前高考的“大局”,作为备考者,首先应该明确其含义。只有这样,教学和备考才能真正做到有态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才能最终达到高考的要求,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2.抓住素养要义,搞好内化落实

4套自主命题试卷体现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引领教师今后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素养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考查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化的要求。在教学上,要抓住素养要义,切实将其本质和核心内化并予以落实。

内化:对于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要从素养的视角去认识、剖析;对于相关的题目、案例等,也要从素养的角度去审视、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将素养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落实: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如目前大力倡导的研学旅行和很多学校通过成立地理摄影社团,拍摄景观照片,解读地理事象成因等做法,都能使地理实践力这一素养得到有效落实。即使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借助地理实验和信息技术手段等,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和体验感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 科学实施策略,精准发力突破

精准定教

①深研命题规律,寻求精准突破。如基于对江苏卷考点的统计比较(见第一部分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如下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如表8)。

②忌平均用力,抓精准落实。基于前面考点统计分析,教学中应确定核心考点进行重点突破。如自然地理中以“运动”为主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人文地理中以“^位”为主的工农业区位、交通区位;区域地理中区域的特征分析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考查的核心。

精准选题

①针对性。题目涉及的知识和题型结构、呈现形式要符合本地高考试题特点,避免选取与高考“不对路”的题目。如北京市的备考,要注重一题多点类题目的选取,重视题目要点的覆盖面;天津市和江苏省的备考,要重视图表类试题的选取,综合题的设问不可过深,答案要点要符合填空式、表格式答题的要求。

②现实性。所选题目的情景素材应尽可能贴近现实,体现国家重大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等。如大国工匠、传统文化、家国情怀、路带建设、生态环境、均衡发展、核心价值观等,同时还要注意选取和使用与本区域相关的乡土类题目。

4.讲究细节规范,注重答题习惯

篇4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主要环节、实施、更新思想观念

一、关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探究就是对世上任何事情和所有事物的认识。探究存在于我们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有人称这样的探究为普通探究,它既无研究范围的限制,也无研究方法的限定。普通探究包括许多分支,其中之一便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在一定的信念和假设指导下进行的。它可以是指学科领域里的探究,即科学家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寻求答案,深化理解的过程;也可以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探究,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J.Schwab,1909~)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在初中教学中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相应能力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许多种类型。例如我们用理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是探究;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是探究。探究教学还包含了许多种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因此,探究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切入,可以是简单的概念获得,也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一个现象、一组数据、一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可以从具体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概括出相关知识,也可以提出抽象的问题,让学生推理分析。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目的,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或某种目的而精心设计的,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例如,问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通过特殊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的,甚至可以是教师或教材提出的。又如,数据的收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亲自收集数据,也可以给出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并作出解释,甚至将数据和数据的分析方法都告诉学生。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师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种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其主要渠道就是在“探究学习”为模式的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中。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

在(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尽管科学探究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序,但仍有一般的程序可循。而这个一般程序是学生做探究的必要知识,也是完成一个完整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所以,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单”,让学生学习探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比较好的形式可有以下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评估与交流

设计实验

分析和论证

进行实验

结合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把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进一步说明: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猜想:问题的可能答案

设计实验 边讨论交流—边合作设计,内容包括:

1) 所用实验器材、

2) 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数据记录表

3) 简述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 实验要求:

1. 把测量数据记在自己的表格中

2. 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写下来

注意: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打开的状态

2. 连入电流表时不要连错

分析和论证 主要内容: 1. 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

2.跟你的猜想或假设有何差异?

3. 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Ia=Ib=Ic

评估与交流 主要内容: 1.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

2.测量结果如果不正确,其原因是什么?

3.为自己的正确观点进行答辩。

4.你在实验中是否发现了新的问题?想不想进行探究?

完成反馈练习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提供参考的框架,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涉及全部,也可涉及部分,要根实际适当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不断发散与聚合的创造性思维状态,以顺利推进科学探究进程。

探究式教学改变了过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迫学生记忆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师“一言堂”教学,而且教学一环扣一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灵活地掌握新知识;这种教学法同时也消除了过去学生的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苦恼等情绪,而且还觉得学习“易”、“趣”、“活”。

三、关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课前的准备

教师课前应让学生对课题提前预习,明确探究目标,收集有关资料,收集身边一些生活、生产用品作为实验器材的补充。另外,教师还应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引导过程中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探索。同时,要有意识地设计观察习惯的养成和观察能力培养的内容。

(二)课堂上的实施

1、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1).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努力创设“教师一学生”及“学生一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

最后还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 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2).创造良好的 “合作交流”氛围。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干出一番大事,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1)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明白了对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2)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3)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4)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要创造良好的 “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此外,在教学中让探究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不但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探究教学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述能力的最佳场所在。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准确的科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证据和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作书面、口头表述。简明准确的物理表述是物理思维过程的反映,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述能力更是学生具备良好物理素质的需要。

2、善于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探究式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重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相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一方面,学生可以考虑从互联网上寻找信息和资料为自己手头的探究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三,现在,我国的许多网站中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注册,选择探究课题,申请指导教师,在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通过互联网记录下自己的进展情况,由网站安排的指导教师(如专职人员、志愿者)随时对学生的探究计划和行动进行质询和指导。如优异研究院、大眼睛科技教育网等都是这样把探究式学习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的真正体现互动学习的良好尝试。这样的尝试,有利于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身于探究式学习之中”这一理想的实现。实现了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

4、关于探究式教学教育观念的思考

从哲学观点来看,个体教育实践是受教育观念的支配与影响的,而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和不自觉,因此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我们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一个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更新观念,提高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在工作中就能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1)、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探究式教学”则重在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按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说,其“成绩”并不是很好,因为,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教学中正视探究自然的过程,要通过过程的探究而获得知识。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2)、从注重统一规格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关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探究式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并非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注意引导同学们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同时探究式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3)、从注重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第二层次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第三层次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应用在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探究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形式上,“探究式教学”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但在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从应用性的基本特点出发,“探究式教学”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教学活动相比较,“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物理学基本特征,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为物理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什么电视机的屏幕能够显现各种颜色?为什么滚烫的开水和凉凉的冰棍都能冒出“白气”来?为什么听声音我们就能知道是谁在说话?……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4)、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

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学生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我以前就听说过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只有那些在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人,才能征服最高的山峰。可是对于探索需要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这一点,今天通过这次挫折与失败,我才真正有些初步的感受和体验了。”“实验结果竟然与我们预期的差别这么大,怪不得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地看问题。”

5).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