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

篇1

总体来讲,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覆盖面广,政策连续性强、政策的实施已经对我国政府、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政策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亟需要针对政策的执行体系进行研究。目前对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明确和规范的政策执行体系有以下几方面。

1投入机制尚需明确

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方面政府行为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形式,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在财产投入方面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方面是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完成,另一方面是政府投入方式不公平,对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任何投入,而实际上非政府举办的机构也完成了大量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甚至比政府举办的机构完成状况更好,更有活力,效率更高。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同时,改针对机构的投入方式为针对服务的投入方式,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另外,现有经济政策不完善,导致社区卫生服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劳务商品,同样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社区卫生服务的生产单位,即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客观上具有独立的经济活动能力,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也应得到一定的补偿[1]。社区卫生服务的这些特征,均具备市场的客观条件。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市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实践中,强调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政府行为的多,知晓社区卫生服务的市场属性甚少;而且现行的政策带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

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其承担的社会公益任务较重,本着公平竞争原则,应合理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收费标准的差距,降低病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自付比例,以吸引更多的病人到社区接受基本医疗服务。这样一方面从政策导向上分流病人,减轻大医院压力,扭转卫生资源呈倒三角型的不合理分布状态,另一方面小伤小病解决在社区,既减轻居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又扶持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目前政府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流向二、三级医疗机构,而投入社区卫生服务和防保的费用明显不足。有研究表明,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国家对城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投入呈现明显的倒三角状态,政府对城市一、二、三级医院卫生事业费和专项拨款的比例大致为1:(22~25):(110~250),对城市基层一级医院的投入接近负增长。部分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没有专项投入,或只给予启动资金,无后续补充资金。而社区卫生机构除医疗服务项目有经济收益外,健康咨询、残疾人康复、低保优惠、妇儿保健、慢病干预等免费项目,每年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时给予部分补偿,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这些项目所投入的大量时间、人力及物力来说,这些补偿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财政投入和医保政策的不到位,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得不注重服务收费;同时服务收费标准的扭曲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明确,加上提供者缺乏把握居民需求、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导致重医轻防和功能偏废,难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便利和经济”优势;诱使社区居民选择高级别医疗机构的消费行为,加重了卫生资源浪费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社区卫生服务难以体现政策初衷,表现为流于形式,其可持续发展前景模糊。其中,财政投入不足和医保政策的不到位起根源作用。

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经济政策方面,首先应注意到,政府在卫生经费的核拨上应切实从注重个体健康转向群体健康上来,把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上。在投入方式上要实行投入产出评估制度,从效率和效益上分析投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高投入与产出比例。对于那些市场机制能够较好发挥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筹资作用。目前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急需政府调整卫生投入结构,加大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专项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启动经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必要的设备和房租费等问题。

其次,要逐步理顺服务价格体系。社区卫生服务内容非常广泛,有些项目如家庭护理、联系住院、代请会诊、代为取药等,按现行医疗收费标准难以套用,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体系。收费标准既要有基本卫生服务的,也要有特需服务的,既要有医疗的,又要有防保的,使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合理的补偿。社区卫生服务是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的结合,疾病的诊治费、药品费,定期的健康检查、护理、康复服务、家庭病床、医学检查、健康咨询、针对个人的健康促进、医疗设备使用等为个人提供的卫生服务,应该实行非营利性的有偿服务,按照服务成本收费;而健康档案建立费用、健康教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为公众提供的卫生服务应实行无偿服务,但也要计算成本,以便从其它渠道加以补助。

第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优质、便捷、低价、高效的服务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制定激励与约束政策,一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建立自我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倡导竞争,公开评优奖励,并落实对管理者和职工的双重激励,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严格约束机制,以经济指标和财务制度进行经济约束,以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进行责任约束。总之,只有激励与约束并举,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和执业人员的积极性,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健康发展[2]。

2考核体系需要规范和明确

考核体系的规范主要是针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和功能落实状况。资源问题的重点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学历、职称、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中无专业学历者占13.5%,无专业技术职称者占6.8%,中专学历者占83.7%,大专以上学历者占2.8%,初级职称占89.6%,中级职称占3.1%,高级职称仅占0.5%[3]。

绝大多数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是从一级医院或地段医院安排来的。部分医疗机构把医院富余人员、竞争下岗人员派到社区,导致社区卫生机构人员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资大,产出少。即使年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这些人员由于自身存在被分流、被遗弃的心理包袱,从观念上、技术经验上,尚不能适应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功能调整。

另外在全科医师的培训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培训与各类考试脱节;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培训与申请学位相脱节;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及培训教材不统一等等,严重影响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

3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和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也是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但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参与或承担医疗保险的卫生机构的层次也并不完整,使社区卫生服务偏离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轨道。

社区卫生服务应实行非营利性的有偿服务原则,医疗保险费应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经济政策,有的社保部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太差为由,不同意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入定点医疗单位。此外,还有一些与健康相关的项目,可以通过保偿制等经济政策实施,但还没有落实。

据上海市的一项对老年人的调查表明,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与职工定点就诊医院相同的门诊自付比例,那么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将由39.0%上升到69.3%,年人均节省门诊费用75.23元。

为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普遍开展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健全,应制定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配套的各项政策,尽快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体系。目前在我国镇江已启动了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上海也将一级医院的家庭病床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补偿范畴,北京已经出台了《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公费医疗管理的暂行办法》,鼓励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职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其具体政策是: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允许报销,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时个人支付的比例尽可能小,社区能诊治的常见病、多发病到大医院就医要加大个人支付比例。

4目标导向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城镇卫生体系建设中,社区卫生服务将是近期投入建设的重点。在投入建设的同时,运用什么样的机制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从政策上应该明确。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机制,在投入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卫生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完善和机制建设的明确化,在设计社区卫生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时,应发挥监测评价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万年.社区卫生服务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 (8):460-463.

[2]崔树起,梁万年.社区卫生服务意义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9):452-453.

篇2

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城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政发[]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㈠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统筹规划,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调整与合理配置,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而扎实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㈡工作目标。到年底,在城区建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赞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光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友谊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东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平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小东门社区卫生服务站、秋丰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光明社区卫生服务站、拦马河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岔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大桥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航空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东启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太平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环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滨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年,全市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比例达到90%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35%以上,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到75%以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㈠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由市卫生局、市编办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进行。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城区卫生院组建而成,主要承担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举办,也可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社会力量举办。

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单纯的医疗型机构发展。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团队式服务为主要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的综合性健康管理与服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诊疗及护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学技术指导,开展残障、智障、疾病恢复期康复治疗。

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制度。建立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机制,对经考试考核合格聘用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全员转型培训,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基地,有计划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市直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骨干。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到社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鼓励和吸引符合条件的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继续全面实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技术职称前到社区或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半年的制度。

㈣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市政府将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要采取有效办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

㈤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准入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坚持定期考核,奖惩兑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运转。

㈥发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促进作用。劳动保障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起付线按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的同等级医院起付标准降低20%,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付比例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建立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与效果管理机制,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慢性病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管理,个人自付比例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病人设立家庭病床,符合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社保机构应及时结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垫付的医保病人费用。

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直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到年达到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市直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㈧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加强社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适宜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㈨统筹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规划、建设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今后,城区内新建或改扩建0.5万人以上居民住宅区时,必须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由市政府按照综合成本价购买并统一调配使用。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

三、切实加强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编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人事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行业监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推动中医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制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编制解决办法,会同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编制。

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必要的改扩建或新建给予支持。

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作为对社区工作考核条件之一,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对贫困户、五保户、烈军属和残疾人在参与和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帮助;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民主监督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及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并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适当调整卫生经费支出结构,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数安排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工作经费,适当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启动经费和人才培养、教育经费和人员经费。

新闻宣传单位负责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意义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及好人好事,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人事部门负责完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定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制度,并认真监督落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规划、建设部门负责按照有关标准,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统筹安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并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减免相关费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解决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和服务人员岗位津贴,配备涉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有关器械、药具。

篇3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公益性质,转换运行机制和投入方式,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

5.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使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管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是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为骨干,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根据需要按规划设置适量以康复、护理为主的床位,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

(二)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完善目前基本建成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每个镇乡、街道办好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城区每2个社区所辖范围或1.5-2万常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按5000-10000服务人口或出行20分钟可及的标准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对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中心及站所在地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

。(三)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争取到2010年完成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岗位培训。强化公立市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鼓励市级医院医师、护士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离退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引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社区责任医生岗位责任制。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按照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择优选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社区责任医生。建立与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相挂钩的分配制度,综合考核社区责任医生业绩,按绩效确定收入分配。

(二)大力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按照人均服务1000-2000人口的要求,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及时掌握责任区居民健康信息,科学利用健康档案,实施针对性健康服务,做好慢性病的规范流程管理,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工作。综合运用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全科门诊等措施,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社区责任医生对责任区内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巡诊等主动服务次数原则上每年不少于4次。

(三)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预算管理。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社区卫生机构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四)建立分工合理的纵向协作机制。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逐步将市级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市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实施医院牵手社区行动,组织开展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挂钩结对和双向转诊制度,实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健康保健进家门、小病诊治在社区、大病医疗到医院、康复服务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四、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

(一)制定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组织发改、规划、卫生等部门编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专业规划,并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区新建、扩建、旧城改造中,规划、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城市房地产开发,应当依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和《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设施,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由开发建设单位同步建设后移交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二)落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政策。按照浙政发〔20*〕35号文件规定,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2个中心、10个站。按照浙编办〔20*〕58号文件(关于印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规定,由市编委办结合我市实际,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工作。其编制内人员工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三)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落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将新增卫生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1)以市、乡二级财政补助和医疗机构自筹为原则,统筹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经费,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

对新建、扩建(改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按省定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经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对现租房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出租房产权属于镇乡、街道所有的一律免收租金,产权不属于镇乡、街道所有的,租金由市、镇乡(街道)两级财政共同分担。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的,要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的差额统筹考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收支情况,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2)全市城区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农村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筹集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专项用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并随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标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灾害防疫等工作所需补助经费,由市财政会同卫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障作用。发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家庭病床等相关费用纳入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相关费用,其个人负担的比例应分别低于二、三级医院的标准。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监管考核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行业监管和质量控制。完善社区医药价格管理,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确保医药安全,降低药品价格。

篇4

一、明确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目标任务

到20*年底,月湖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贵溪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50%以上。到2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0%,建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二、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促进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将政府举办的现有部分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按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和基本标准,原则上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各地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用房落到实处。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居民区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城市规划部门在批准新建或扩建居民小区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公共服务设施中按标准(不少于150平方米)预留小区医疗卫生用房,由所在社区负责日常管理,鼓励优先和优惠提供给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由所在区(县、市)政府、街道办事处无偿或按成本价提供。

(五)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按每万人口至少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师、医护比例不低于1:1的原则,配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认真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在20*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偿提供人才培训服务,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帮助社区培养适宜人才。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卫技人员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其开展服务提供便利,享受相应待遇。

三、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六)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各区(县、市)政府和卫生、计生等部门要采取措施,整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移,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各项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如慢性病调查与管理、免疫接种、疫情报告、部分妇幼卫生工作(围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工作)、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设立药具发放点,由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提供国家免费的药具,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相应公共卫生服务创造必要条件。积极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七)积极开展惠民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惠民服务,开设惠民门诊。鼓励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对惠民医疗机构进行扶助和捐赠。

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八)依法实行准入和监管。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符合设置规划,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申报、审批、注册登记等手续。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规划和机构准入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监督和指导;各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社区卫生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人员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服务信息公开制度,严禁超范围行医和无证行医,规范服务行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人员要依法严肃查处,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九)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和组织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积极落实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相关医院要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转来的患者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五、改革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根据劳、责、绩、效综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形成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技术水平、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综合考核紧密挂钩的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十一)深化和完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药品(含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努力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六、落实城市社区卫生经济政策

(十二)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从20*年起,建立市、区(县、市)两级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经费补助机制,按照服务人口和服务项目安排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补助,财政按城市社区服务人口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安排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分别各负担1元。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适时、适当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财政补助标准。市、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根据其任务完成情况划拨经费。对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应采取购买的方式给予补偿。

(十三)做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以方便群众就医。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个人自付比例应分别比二、三级医院降低*%、20%以上。慢性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的医药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部分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十四)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和价格管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和收费的有关规定,继续落实《收费许可证》管理、价格公示和收费结算清单制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价格行为。个性化服务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按服务时间、次数或服务人数收取费用;不列入国家统一规定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之内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合理补偿成本的原则自主定价,报所在地价格和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十五)落实优惠政策。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收费使用财政票据。财政票据按行政事权由所属的财政部门发放。

七、努力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市政府成立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十七)落实有关部门职责,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卫生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制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牵头研究制订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

——发改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价格部门负责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

——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民主监督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及财务收支管理办法。

——人事部门负责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订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措施。

——规划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依法加强监督。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

篇5

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活动中存在的误区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理念与医疗中心不同,他坚持的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营销关键在于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愿望,把优质、便捷、安全的卫生保健服务送到社区、送进家庭,让居民少生病、不生病、生小病。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活动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认为营销是伪装的术语,把营销看做是对医生神圣职业的背叛。既然社区卫生服务是公益性质,那就不需要搞营销。对4Cs市场营销理念缺乏深入了解,认为搞营销就是为了赚钱,把营销与盈利划等号。

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不需要营销,只要医术高明就有人购买,或卫生服务是由医生来主导的,与消费者无关。社区卫生服务营销基础是要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水平,没有好的医疗技术病人就没有信任感。但是光有高明技术,没有低廉的价格,没有优质的服务,没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也不会有病人光顾。

认为营销活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或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和管理人员的事情,与业务人员无关。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民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由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支持和投入力度。但是全部由政府包下来,又会滋生新的大锅饭,所以必须参照市场的机制进行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聘任,优胜劣汰,这样社区卫生服务才有生气,才有活力。

社区卫生服务市场营销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要引入营销理念,但毕竟社区卫生服务与商业单位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创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必须充分认识疾病模式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等变化,充分利用贴近社区、了解社区的优势,通过开展社区诊断,采用市场营销的方法,开发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制订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计划,提供便捷、质优、价廉、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把居民中潜在的健康需求开发出来,通过自身努力,拓宽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服务品牌,增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随着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市场营销的优势不断凸现:

政府主导:《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未来年各级财政将投入8500亿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网底,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更加凸现。

收支两条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年以来,上海在19个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工资奖金全部由政府埋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不再辛辛苦苦搞创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服务质量中去。

社区卫生网络:通过连续几年的政府实事工程,上海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686家。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得到医疗卫生保健。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医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

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精神文明重要载体。

市委、市政府决定,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社区建设。这是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一项民心工程。社区服务越来越得到群众认可,涌现出像陈海信等一批先进模范,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虽然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医疗重心下沉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有待提高;社区护理病.房是一床难求,上门服务尚不能完全适应居家养老需要;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管理率、控制率还不是很高,上门随访还存在门难敲、脸难看等现象。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尽快引入营销理念。

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的基本要素区卫生服务要引入营销理念,首先要练好内功。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内涵、建立合理的服务价格,提高病人满意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一个让社区居民放心的就医单位,愿意把自己的健康交付的单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服务、质量、价格、满意度等是其基本要素。

服务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社区诊断,发现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制定卫生服务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主要卫生问题。

社区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专家,以及家庭和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的情况,建立家庭健康责任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连续性,为居民提供全面深入的卫生保健服务。

质量质量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时应着眼于基础条件质量,以统筹质量管理全局(管理重点);切实抓工作环节质量,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决定性因素);以终末质量进行反馈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否则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失去了依托。

价格价格是营销中惟一能创造收入的因素。进行,2009,Vo1.8,No.社区卫生服务营销时,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医疗价格的上涨,只能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是基本的卫生服务,因此应采取廉价策略:尽量降低成本费用,以廉价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应尽量杜绝各项不必要的收费,精简人员,明码标价增加价格的透明度,让医疗消费者安心、放心就医。

社区卫生服务营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目标,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综合、便捷的卫生保健服务。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社区卫生服务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营销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中,首先要以高超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去营造品牌,在病人心中建立稳定的形象。当消费者有某种需求时,就会想起某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其他;二是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和报纸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报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将社区卫生服务海报张贴在显著位置如街道委员会办公楼等场所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三是面对面宣传:通过社区各项活动进行面对面宣传,建立热线电话,印发宣传资料,向病人推广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理念,聘请健康大使等,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品牌营销的好方法。

顾客满意营销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二是就医所花费的时间,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四是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承担的角色。社区卫生服务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个性提供人,进一步降低病人负担,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参与意识,增加服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6

第一条为建立科学严格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管理机制和合理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强财务监管,规范收支行为,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收支分离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辖区内符合规划设置,并由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四条在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区卫生局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实施,设立社区卫生服务财政专户。

第五条改革财务核算方式。实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的联系,确保其公益性质。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计核算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会计核算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条区卫生局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收入管理。收入是指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交的业务收入等。区卫生局应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足额上交收入,定期对服务中心上交的收入进行核实。

第七条区卫生局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出管理。支出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经费、运行经费等。区卫生局会同区财政局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收入标准核定职工收入可分配总额,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同时探索采取定额管理、社会平均成本、标准成本等形式,确定服务中心的运行费用。新晨

第八条区财政局应确保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财政补助总额保持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区卫生局年终应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对突破预算支出的服务中心,区卫生局会同财政局进行审核,区分不同情况,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对合理的超支部分(包括政策性减收)予以补偿。管理专户结余的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困境;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指导作为重要工作的组织机构,是国家医疗卫生部门的下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的疾病治疗、康复及保健等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并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述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在一定的社区中,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所在区域范围内的社区群众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以及健康促进为内容的卫生保健活动的总称。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专业性的保障系统,社区服务中心涵盖了卫生保健的供应者以及相关卫生服务的接受者,并在2017年,由原先的(communityhealthyservice)改成了(communityhealthycarecenter),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服务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种类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主张院内与院外服务相结合,致力打造一个卫生部门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有一定公益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社区群众提供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医疗服务,特别是对于妇女、儿童和一些慢性病人、残障人士以及贫困居民更是提供了特别的照顾。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绩效管理办法不完善、管理体系不成熟

当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绩效管理都缺少明确的认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有所欠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绩效考核形同虚设,认为通过绩效管理工作,也难以改变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虽然已经实施了绩效管理办法,但是已经难以顺应当今时展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相关管理者对工作产生一定的懈怠心理,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完善的绩效管理方式对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致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员工工作表现以及功过都很少会在绩效管理的方面上展示出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发展。

(二)绩效管理考核流程不规范,考核指标不统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绩效管理方法,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和价值,但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流程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绩效管理的最大价值,主要体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时,没有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绩效考核指标,也没有将其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不能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此同时,当前一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状况不佳,绩效考核管理指标缺少内在的统一性,特别是考核指标的不统一,造成了一些员工的质疑甚至是抵触,认为绩效考核缺乏公平性,无法更好的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造成考核结果缺少一定的说服力,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整体有效的进行开展。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绩效管理方法,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医疗服务及健康情况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能够更好的履行基本医疗职责,并改善社区居民医疗卫生状况。我国社会卫生服务中心与国外相比,正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应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管理体系,运用指标评定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而明确指标体系;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从而明确权重,对其进行类别区分。制定一、二、三级别的指标内容,实现社区卫服务中心绩效指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例如绩效管理办法的制定,可以设计多个方面的关联性的制定方案,如全科诊疗、传染病及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等,另外对各团队设定相应的评分等级,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不断的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体制,特别是要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和日常的工作行为和工作表现相挂钩,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标准,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歧义的内容进行重点处理。

(二)规范绩效管理考核流程,统一考核指标

针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统一绩效考核流程,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个区域之内,应该合理的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使其具有统一性,进而才能比较出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绩效状况。针对绩效管理考核流程的统一规范,本区域内应该开展绩效管理考核的摸底工作,深入了解各社区的绩效管理工作状况,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还要对相关的考核文件进行协调和完善。另外,应该合理的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整体流程,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了解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规范绩效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进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工作,其中包含绩效规划、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公示、绩效评价等环节,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中心的绩效管理工作,更要保证考核流程以及相关的考核指标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发展状况来有针对性的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理论,形成贯穿整个绩效工作始终的绩效管理模式,采用积极的反馈的方法与手段,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

只有从根本上加强相关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并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重视和意识,才能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水平,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公益性质。因此,在这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重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疑难问题等进行重点关注,特别要对相关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重新的审视,并且不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及培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对其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核,以此来检验相关工作人员现阶段的工作状况,并将实际的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相挂钩,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四、总结

总而言之,社会以及医疗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预防和治疗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需求,社区服务中心就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疾病防治的需要。当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重视绩效管理的工作,制定出完善的绩效管理办法、统一绩效管理考核指标,规范绩效考核流程等工作,激发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特别是要重新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宗旨,还要对相关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系统且全面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绩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32).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从有利于责任落实、有利于绩效考核、有利于服务居民出发,建立以家庭成员为健康管理对象、以家庭健康医生为直接管理责任人、以片区责任团队为综合服务责任单位的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逐步向家庭医生过渡,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质量内涵,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优质的健康管理和签约协议服务,促进社区卫生各项服务内容全面落实到位,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底,确保全区家庭健康医生与居民签约管理率达80%以上,签约对象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家庭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逐步实现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家庭全科医生,家庭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工作内容

1、建立协调机制。各镇(街道)要认真做好社区卫生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程的组织发动工作,建立镇(街道)、村(社居)委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以镇(街道)、村(社居)委人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协调小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社居)委的有效沟通联系渠道,充分发挥村(社居)委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联络沟通与服务监督作用。

2、构建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片区责任团队,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家庭健康医生职责,片区责任团队实行团队长负责制,原则上由通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社区医生担任负责人,全面协调和管理团队服务工作,组织团队有效落实家庭健康医生反馈的居民服务需求。各镇(街道)要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家庭健康医生与居民家庭的对应关系,根据服务区域常住居民分布情况,确定每名健康医生的具体服务家庭。

3、掌握基本情况。各镇(街道)要组织村(社居)委、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社区常住居民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好家庭健康服务签约工作。家庭健康医生要负责包干家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日常维护工作,形成良好的家庭健康服务工作基础;要及时主动与包干服务家庭取得有效联系,主动介绍服务人员姓名、服务特长、服务时间、联系方式、服务承诺等,签订家庭健康服务契约;要全面开展对既往已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甄别、补充和规范整理工作,完成户、籍分离居民健康管理关系的有效转接;要掌握包干家庭健康服务落实情况及健康服务需求情况,督促其他服务岗位人员及时补充相关服务信息,确保常住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信息的完整、有效。

4、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道)要以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和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要在镇(街道)、村(社居)委、楼道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示家庭健康医生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组织网络、人员信息情况;要统一印制和发放家庭健康服务宣传折页、服务承诺和服务联系卡,规范家庭健康医生服务行为,树立家庭健康医生服务的良好形象,构建家庭健康医生与社区居民间良好沟通互动的和谐氛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程是集中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成效和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实施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社区卫生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该项工程取得预期实效。

篇9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绩效考核 对策 建议

一、绩效考核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背景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绩效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地方政府以及财政、卫生等部门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确定相关的考核项目,定期组织卫生部门的专家和行政人员等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来年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是社区卫生服务对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自身的服务功能和岗位需求等对工作内容进行设定,以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数量以及居民满意度等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采用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人员续聘、解聘和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当前,很多地区已经意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实践,但是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定位不明确

首先,缺乏明确的目标,一般是单纯的为考核而考核,使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的目的定位比较狭隘,例如,有的地区仅仅是把绩效考核当成政府补助的依据,并不是从促使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履行职能以及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导致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没有自发或者主动的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对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在认识上产生了扭曲。其次,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绩效考核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形成。虽然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很多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且很多地区也把考核主体多元化作为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的基本原则,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还是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具体的落实执行,医保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区居民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都没有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即使有所参与,参与程度也不高。

(二)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工具不够完善,使得考核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首先,针对基层卫生保健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先确定基本的逻辑框架或理论框架,而不是从筛选具体的指标开始,在尚未理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应该遵循的准则和价值观念的情况下,仓促的设计出一套针对性不强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没有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这样的指标往往很难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其次,绩效考核缺乏规范的操作,绩效考核的实施存在随意性。

(三)过分依赖财政补助

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办政府管的事业单位,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费实行全额的拨款。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一味强调补助,在做预算时往往主观夸大支出。给财政增加额外负担。为了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的管理绩效,很多单位都用社区中心的自给率来参考,基本上要求自给率达到90%,如果低于85%,说明挥霍和浪费。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的定位和目标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不仅是对单位的考核,还应该包括对中心个人的绩效考核,对个人的绩效考核是对中心工作人员业绩的认可与评定,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绩效考核也应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以及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方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维护其效率和活力。把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最低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和业绩效益挂钩的结构,合理界定工资各个部分的所占比例。

(二)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库,提高绩效考核效率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效率,也能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其功能,因此,无论针对工作人员还是卫生服务中心,都要确定核心指标以及被选指标,其中,核心指标是必须要考核的指标,被选指标是供参考的指标。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应该根据当地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以及发展规划来选取适当的被选指标当作考核指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职工的考核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被选指标。除此之外,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不断更新,以此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三)按照服务内容确定社区服务中心的考核方案,将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工作中

一方面,在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考核对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按照工作性质、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内容等制定不同的考核方案,例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绩效考核应该与基本医疗工作指标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合理确定政府补助的规模和数额,对补助的资金还应该建立合理的监督控制体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防止补助资金被滥用。

篇10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档案管理;优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一般医院的基本功能,重视预防,能够满足周边居民对保健的基本需求。在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应该大力推广,从而保障居民的健康。鉴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其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也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档案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细化,其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规范档案管理,优化管理过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后勤保障。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现状

1.1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保健系统,其所涵盖的服务内容主要是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工作[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公益性质很浓,时刻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所以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比较集中,同时日益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常一职多能,所以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无编制人员较多,待遇不够完善,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时常会出现离职的情况。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就很难完善。当人员出现频繁流动时,就会给档案管理带来更大的难题。每个社区卫生服中心虽然有国家的补助,但由于并不带有营利性质,所以其补助也十分有限,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层面仅限于将材料妥善保管即可,却不知道该工作真正的意义。一般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有专人接管,护士等其他工作人员兼职进行管理者比比皆是,这样的档案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专业与规范。

1.2 员工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甚至专业不对口,这样就会降低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不能将服务做到进一步细化,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2]。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缺乏编制,对工作没有安全感,因此在工作中时常得过且过。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较为单一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容易漫不经心,而且许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

1.3 档案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日益繁琐,需要不断细化,这就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挑战。有些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之中就很容易造成档案不真实和不完整。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居民的健康档案的收集工作通常会十分困难。这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不被一些居民看好,致使健康档案的收集工作因居民的不配合建立而出现档案不完整、不真实的问题。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高低将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的考核成绩,这样就更难以保证是否会存在档案作假的行为。基于档案管理所存在的不真实、不确定的可能性,使得许多居民还是倾向于医院的服务,却并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健康档案管理依然有待完善。

1.4 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档案管理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制度,就会造成档案收集不完善,关键时刻找不到重要的档案资料。档案得不到妥善的保管,杂乱无章,就会导致档案和信息不对称。目前,档案信息化正在逐步在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但是却没有落到实处,无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很难真正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甚至只是走形式。还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重视非病例档案,而是随意放置,这也体现了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3]。

2 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策略

2.1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准确记录居民健康管理的情况,其可以为附近居民的健康提供完善的保障。此外,规范、完善的档案管理能够协助监测辖区卫生疾病疫情及防控。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参考,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找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力求建立完善、真实的档案。

2.2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为了改善档案管理的现状,不仅要提升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还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强大、稳定、专业的高素质社区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政府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解决社区员工的编制问题,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逐渐适应日益繁琐的社区服务工作。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自身不带有营利色彩,因此需要一批心静、踏实的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使居民能够充分信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2.3 规范信息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目前的社区档案管理之所以不完善,主要就是因为管理不规范,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不到位,居民的健康档案建档率不高。这样就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相应的规范,将居民的建档工作作为重点,统一各种报表的填写,确保各项数据完善,为居民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为了促进辖区居民充分配合社区建档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结合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使居民能够自动配合社区开展建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各辖区各部门、机构的支持,因此要积极与居委会等重要的部门取得联系,使其能够了解到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这样就可以促进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开展[4]。

2.4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若得到进一步完善,就必须要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因此,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关键,通过制度规范行为,就可以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本辖区的档案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将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进行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就能够完善相应的收集、登记、储存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减少档案丢失、遗漏的可能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需要找到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完善档案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使居民的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

⒖嘉南

[1]艾丽,龚太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档案管理优化策略[J]. 办公室业务,2016,05:75.

[2]章朝霞,袁家麟,许振慧,庄华东,戚洁萍. 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实践与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03: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