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对于我国县市卫生系统而言,具备综合性的县级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意义非同小可,它既承担着培养科学应用类人才、卫生应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重要责任,还承担着公益性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县级疾控中心都属于事业型单位,它的运转主要依靠于财政部的拨款,进而管理好固定资产对疾控中心的发展十分必要,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于率也有利于提高县级疾控中心疾病预防的水平。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型财政制度是事业单位为更好管理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而采取的财政策略,它不仅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还使用了新的相关折旧核算标准,这些措施能够优化县级疾控中心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工作更有效、更科学、更规范性,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然而,再进行这些措施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疾控系统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财务相关部门的协调性有待提高
有些县级疾控机构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将其进行了分割,交于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实物资产和固定资产,由于负责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在工作就就会出现工作不协调甚至是脱节的情况,而后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如未能在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时做到及时入账;没有消除那些报废处理完毕的固定资产账目,导致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拥有量不符;实物部门的盘点工作不及时或者盘点后两方又未能及时对账进而导致账目不实的情况;卫生专项资金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一直对其进行资金投入,而疾控中心的设备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疾控中心的挑拨手段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将很多固定资产入账,导致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被掩盖,同时账面上也没有及时消除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从而影响了账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2.疾控中心资源配备不合理
资源配备不合理是疾控中心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各地因为各种因素时常会发生各类疾病,对此,我国财政部门会给予疾控中心资金支持,让其能够做出紧急应对,但是包括县级疾控中心在内的疾控中心都存在着财务问题,如医疗设备紧缺和资金紧缺,设备使用效率低等,这些都会影响疾控中心的工作,而导致这一情况出F的主要原因就是疾控中心固定资产资源配备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相应的部门并不清楚自己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且进行资产预算时也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再者疾控中心未能全面监督资源配备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个人主观判断也是影响资源配备的因素,如在未能做实地考察又没有相应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资源配置,导致配置的资源和实际需求出现偏差。
三、解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疾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县级疾控中心,所以在进行强化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时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最好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人员管理县级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同时,疾控中心还需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从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其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当家社会发展的速度,可以快速接受新的管理办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水平,不断培养其现代意识,让其认知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其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不过,制度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方法,且确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备原则性。县级疾控中心在构建管理制度时需要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流动价值,严格监控固定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如管理固定资产流入时要确保其产品名称、出产地、编号等相关信息一应俱全,同时所有程序都要有负责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账目的真实性;进行固定资产流出管理时要及时上报上级部分并及时妥善保管固定资产,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后根据报废流出仔细处理,及时上交残值,做好账目对接和销账工作。
3.完善资源配备
资源配置涉及多个方面,若想完善资源配置,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并综合设备操作环境、单位基础配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来分析,科学配置,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发挥设备的价值,如科学操作设备并减少后期维护所花费的其他费用,这对县级疾控中心长久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疾控中心是以固定资产为运作基础的,而且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还能为民众健康应急提供给物质基础。其中,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县级疾控中心应更加重视,努力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队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争取提高固定管理工作的质量,让疾控中心更好的运转,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Ⅲ级糖尿病足;湿性愈合;换药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61-01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坏死的一种病变。Ⅲ级糖尿病足是指足部深部溃疡伴有感染和蜂窝组织或脓肿形成,有骨骼,肌腱暴露,有骨受累,常致骨髓炎。传统治疗Ⅲ级糖尿病足的方法存在疗程长、花费高、愈后差的缺点。近期,我科室应用湿性愈合换药治疗方法对20例Ⅲ级糖尿病足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湿性愈合是指临床运用合成的一种封闭敷料,营造一种湿润伤口环境,以促进伤口愈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对20例Ⅲ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了湿性愈合换药方法处理。20例患者年龄在40~68岁,血糖在10.2~16.6mmol/L,足部均发生神经病变且均形成脓肿,其中有6例发生骨质破坏,线显示其局部骨质破坏,骨髓炎诊断明确,4例肌腱暴露,本组患者都无小动脉闭塞及大动脉闭塞。
1.2 治疗方法:
1.2.1 先对20例患者在感染期均进行清创及多处切口引流,将脓肿的每个间隔全部打开,便于脓肿排出,保证引流通畅。清创后使用优拓敷料进行对口引流,并用碘伏填塞抗炎治疗,外层应用大棉垫包扎。
1.2.2 术后24小时换药,先使用装有盐水的注射器对脓腔内部进行冲洗,以将伤口上的碎屑及脓腔内部冲洗干净,再使用优拓敷料进行引流。
1.2.3在治疗阶段选择抗感染敷料,用剪成细条状的纳米晶体银敷料填塞每个切口,注意填塞前纳米晶体银敷料需涂有水凝胶。在肌腱暴露处涂水凝胶予以保护,因为水凝胶可营造湿润的伤口环境,保护外露的肌腱,防止其坏死。隔3~5天换药。
1.2.4伤口进入组织修复期时,向每个切口注入水凝胶,外层用水胶体敷料覆盖。隔5~7天换药。一般情况下,多数创面的肉芽组织已基本充满,若肉芽组织生长欠佳,可将此方法重复一次。
1.2.5 伤口内的肉芽组织充满后,处于上皮生长期,外层直接用软硅酮类泡沫类敷料覆盖。隔7天换药,换药2次完成爬皮期。
在伤口处理中,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控制使患者血糖调控至正常水平,感染阶段应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均可以有效促进糖尿足的伤口愈合。
2 结果
对20例患者应用上述湿性愈合方法换药处理后,其感染清创期3~5周,肉芽生长期1~2周,上皮组织生长期2~3周。少数肌腱暴露患者的治疗周期有一定延长,一般需要8~17周痊愈,但均未发生截肢。
3 讨论
在20例Ⅲ级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早期对足部进行彻底的清创对口引流,应用湿性愈合理论,使用各种新型敷料,伤口愈合效果明显。换药中所使用的优拓敷料由水胶体与凡士林合成,表面光滑,不粘边伤口,有利于引流。在感染期使用的纳米晶体银敷料具有在30分钟内杀灭病原体、耐药菌群(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功效,杀菌效果长达72小时。水胶体敷体敷料可有效阻隔环境微生物入侵创面,防止交叉感染,且具有保湿性,可保持创面湿润,防止粘着创面,避免敷料更换时引发再次机械性损伤。软硅酮类泡沫类敷料优点利用伤口完成上皮处,不粘伤口。治疗中不需要每日频繁换药。总体而言,应用湿性愈合换药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具有疗程短、痛苦轻、疗效好的特点,患者普遍评价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蒋琪霞.伤口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232~234
[2] 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6
篇3
【关键词】脊柱外科围术期;并发症;循证护理;重要性;研究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明确地将护理目的与患者的真实需求与愿望相结合的一种新护理模式与概念,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循证护理的角度出发,对循证护理对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重要性进行系统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50例脊柱外科围术期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45-79岁之间。按照数字表的形式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患者。经CT检查与病理学研究,这50例患者中胸椎疾病有20例,腰椎疾病有18例,颈椎疾病有12例。胸椎手术14-21天,腰椎手术17-23天,颈椎手术3-8天。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性临床护理措施,其内容包括:一是术前护理,即护理人员需对入院患者进行血尿常规检查、CT检查、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压心率与脉搏的检查,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流程,并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二是术中护理,即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患者进行治疗,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根据手术方式与部位选择科学的麻醉诱导方法,并准备抢救药物与仪器;三是术后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患者麻醉苏醒返回病房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地通知主治医生。
对于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性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其内容包括:
一是针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循证护理,即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含水分的蔬菜与水果,多饮水。每天用碘伏药水对尿道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根据医生的嘱咐帮助患者冲洗膀胱与药物治疗。
二是针对便秘的循证护理,即护理人员详细地将便秘的治疗方法与病因介绍给患者,逐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喷洒芳香剂,为患者提供轻松、舒适、愉悦的环境。在给患者进行按摩护理的步骤包括患者采取平卧的,双手交叉放在腹部,以患者的肚脐为中心旋转点,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35圈后再按逆时针的方向旋转35圈,每天重复三次。患者早晨起床后需饮用250毫升的温开水或蜂蜜水或者淡盐水,食物以富含水分与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三是针对压疮的循证护理,其内容包括:首先是制作冰垫,即将两个静脉输液袋放进冰箱冷冻三十分钟,当温度降至20度时拿出用软布包好,患者采取平卧的,臀部放置气垫圈并将冰袋放在气垫圈的中心空隙处,半小时后更换冰袋,然后间隔3-5分钟替换冰袋,在冰敷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皮肤颜色以及肿胀状况;其次是要每隔两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并对受压迫部位进行按摩,每天帮助患者擦洗身体。
四是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即护理人员要仔细地将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性告知患者,指导患者在病房轻微地活动自己的踝关节,间断性地进行背伸运动并帮助患者按摩下肢。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消退肌肉与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每次运动十五分钟,每天四次。
1.3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查,P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循证护理对预防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重要性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组别人数压疮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
对照组250201
观察组251432
P值P
从图表中可知:观察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1例,便秘2例。而对照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例,便秘4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压疮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
3探讨
在脊柱外科围术期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将循证护理理论应用其中,有助于减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痛苦,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所研究的50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没有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3例,而对照组患者有10例,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Amatachaya S,Wannapakhe J,Arraywichanon P.Functional abilities,incidences of complications and fall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J].Spinal Cord,2011(04):520-524.
[2]爱华,吴成如.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颈腰痛杂志,2011(03):1089-1091.
[3]王慧,梁瑛琳,刘秀梅.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护理研究,2008(18):468-469.
篇4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利用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与各种恶劣的疾病、传染病打交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非常强。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开展,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口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者数量稀缺,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将就”或是由其他职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达标,水平良莠不齐,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是导致行业混乱的关键因素。(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做出规范化的要求,没能建立起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混乱,档案资料梳理不清晰,归档不仔细。在需要调取使用档案的时候,往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用于寻找档案,效率低下。另外,档案的制作规程不够规范统一,很容易出现前几年和近几年的制作标准不一,装订规则不一,给档案的装订保存造成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三)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应当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档,梳理档案条例,方便进行永久保存和随时调取,这样不仅减小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尝试建立起自己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系统适应性差,功能不健全,使用起来束手束脚,一直难以发挥预期作用。所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是迫在眉睫的。(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建设和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但是,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疾病防治工作,却没有得到多少资金支持。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十分缓慢,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十分简陋,各种基础设施不达标,开展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优先聘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部门,招聘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在业务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保密性等多重特点,所以在招聘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重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旦发现合适的人才,不要吝惜,给出较好的待遇,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几率,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二)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以我国的《档案法》为核心,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制作和归档工作,制定统一的检索条例,方便档案的检索和调取使用。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定期对档案书里情况进行检查,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培养专门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建设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库。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梳理,积极与档案管理系统的编制人员进行沟通,使得系统功能更加完备,更加切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根据各种查询需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查询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四)加大对疾病防控工作的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是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力度,增加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疾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档案使用的效率,对于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惠红 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陈君英.疾控中心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3).
篇5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党的建设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应该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加强干部工作创新,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的战斗力。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防控发展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发挥其作用,有必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工作的创新,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觉悟,才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观念、方法等等方面都将面临很多的挑战,这些都必须要认真思考与探究。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价值观现状。第一,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改革推进,传统的固定工作模式被彻底打破,面对针对性的机构管理体制,部分职工开始出现抱怨的情绪,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例如:不服从安排,不满意当前的分配方式等等。这些因素对职工队伍建设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例如:不利于医院的改革实施,不利于医院的医疗服务开展,更会影响到疾病预防控制的内部管理。第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人员价值观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些职工干部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在强大的利益的影响下,经不起诱惑,奉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职工干部的工作漠不关心,甚至还产生了“敌对”的心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项服务工作现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知识了解相对比较少,尤其是疾病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更是不得而知,从而形成疾病预防工作无法满足广大群众要求的尴尬局面。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疾病预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明确,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没有以正确的态度来服务于广大群众。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现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方法,并且教育的内容长期固定不变,广大职工对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职工思想政治考察的过程中也不科学合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定期进行考核,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到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加强政工干部工作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看法,进行思想创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全面提高人员的综合思想政治素质。基于这样的背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改变传统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方面进行创新。为了适应时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坚持,要对疾病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整理工作,例如:要了解本地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因此,随着“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讲看齐,见行动”活动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工干部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工的工作环节当中,向广大职工不断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让广大职工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效率与质量。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重难点的确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重视区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认真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讲看齐,见行动”活动的内容,始终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其次,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主要是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性质入手,加强职业道德的灌输。另外,身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政工干部应该做好榜样作用,要坚持以身作则的态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能盲目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三)落实工作制度,注重工作效果。要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制度逐步进行完善,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工干部领导班子,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思想工作方面的制度,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实施人性化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实现和谐机构、美好机构的目标。要了解职工的需求,要解决职工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配合政工干部积极开展整治思想工作,贴近实际,让广大职工积极接受,从而促进疾病预防机构政工干部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116.
篇6
1.1健康之窗在石河子日报创建“健康之窗”版面,每月1期,目前已完成12期,相继完成了健康素养、烟草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预防流感、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艾滋病防治等专版内容,同时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办了“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平台。
1.2搭建互动平台以卫生宣传日为契机,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营造宣传氛围,有效实施公众开放日活动,重点开展主题宣传和专题宣传,主题宣传介绍疾病预防控制七大职能工作,专题宣传介绍每个卫生宣传日的活动情况。针对武警官兵、政协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媒体记者、艾滋病宣传员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每期参与30余人,以主题讲座、科普展架巡展、健康体验互动、现场咨询答疑、发放宣传材料和纪念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带来最专业的健康服务。
1.3创办广播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石河子市广播电台合作创办“健康行——FM89.3车友时刻”栏目,每月1期,广泛传播疾病预防知识。
1.4创办微信平台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作并发放微信40余条,保证每周发放3条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微信,每次接受人数在10000人以上,覆盖面广。
2健康教育系列产品开发效果显著
2.1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每次活动均对公众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知晓率达95%以上、满意度达100%,其中85%的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宣传册。
2.2健康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对6523名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并发放454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显示,干预前后知晓率分别为78.88%和98.34%,宣传效果显著。
2.3艾滋病综合防控宣传季系列活动扎实推进石河子市32所学校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至中学课程,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各单位携手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2.4控烟健康教育效果显著2008年全面实施烟草控制项目以来,兵团范围内建立了13家医疗卫生控烟培训基地,其中石河子市5家,5年来通过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控烟项目,经督导检查、通报、召开控烟表彰和推进大会、建立控烟点、创建“无烟单位”和健康行——烟草控制知识“五进”等形式,基层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达标覆盖14个团、1个镇,覆盖率达100%,达标率在95%以上。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有特色的控烟活动,目前有37个单位创建达标。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作为兵团卫生局、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控制项目的重要监测点,在迎接国家对兵团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的督导检查综合评估中,近四年的总排名由第二十名跃居至第四名。目前,“吸烟有害健康”标识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公众已普遍形成拒绝二手烟的共识。通过以上措施巩固了控烟成果,发挥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控烟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为全面降低吸烟率奠定了基础。
2.5发挥媒体及新媒体优势建设并发挥“两个平台、一支队伍”作用,一是石河子日报、石河子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为主的传统媒体,二是手机短信、微信为主的新媒体。利用论坛、研讨会等多方位的宣传形式,抓住正规媒体收视率高、收听率高、点击率高、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基本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上有字、手机有信、杂志有图文、横幅随处有”。除兵团级、师级、团级三级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外,还开发新的健康教育队伍,发挥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巡讲队伍、通讯员队伍、科普创作者队伍、省内外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和对口援疆专家队伍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了公众与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增强了互相信任和了解,促进了健康教育服务队伍的建设。石河子市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列,并多次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的充分肯定。
2.6构筑平台以“活动”创“产品”、以“产品”促“活动”积极利用国家项目和政府配套经费支持,创新健康教育传播形式,探索“产品”新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更新理念、开发新的传播形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挖掘健康教育人才,健康教育宣传规模初见成效,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普及了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病知识。近五年石河子市重点人群城市和农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在80%以上,高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的西部地区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标准(城市≥65%、农村≥60%;城市≥55%和≥农村50%),对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讨论
篇7
关键词: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专项资金管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使用的针对性,通过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能够很好地引导资金流向需要的地方,满足相应的资金需求;二是有利于提升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时效性、科学性加以核查,确保资金管理高质高效;三是有利于降低财政资金运营成本,优化社会资源,使得有效的社会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作用发挥。
一、当前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项资金存在“专款不专用”的现象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指向的专项资金,本来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滥用问题。首先,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像一个“大染缸”,为了所谓的灵活性、一致性,对所有进入资金库的经费“去标签化”,采取统收统支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资金都不具备“专项”属性了,在使用上更多是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看似以需求为导向,实则经不起审计考证,过于随意的操作会导致原本急需区域成为真空地带。其次,在当前中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这既有利于统一管理但也存在过于层级化的问题,很多政策(包括资金)经过层层传达(拨付)之后往往会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导致最后专项资金的使用无法支撑专项服务,专款专用成了一句口号。
(二)专项资金运转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专项资金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提高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原因在于它的“专”与“快”,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资金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是在资金的拨付流程上缺少时效性,从专项资金调查、立项到审批、拨付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拨付手续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资金到位问题,对于有时间限制的专项资金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的H7N9预防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就曾因为拨付不及时导致H7N9的预防工作开展受限,这与当前过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层级化管理弊端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这种问题就越突出。其次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扎堆、闲置的问题,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很好地进行使用,导致资金进入闲置状态,经常出现因为怕资金回收才在最后期限内扎堆使用、突击使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运转的效率,也影响专项资金使用的质量,可想而知匆忙的资金使用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质量低下。
(三)专项资金缺少有效可行的审计机制
之所以会出现“专款不专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有效审计。一是审计缺位,目前审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非常不足,这源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所以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使用缺少相应的审计概念,更别说要细化到专门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审计简单,目前某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核算,也就是重点只是针对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核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专款不专用”的一种纵容,正是因为审计不注重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所以对于专款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无法衡量,这也就失去了针对专项资金审计的意义。三是审计困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审计特别是有效审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健全可行的审计制度,更需要一批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的专业队伍,这在当前是相对比较缺少的,当然也缺少审计过程中的经费保障,种种原因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审计困难。
二、加强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化: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设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项资金被“去标签化”、“专款不专用”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从认知上、操作上进行建立相的使用规范。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认知强化专款专用的严肃性,既然采取专项资金的方式拨付资金,必然有其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应的需求,至于因应每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专项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但是这就要求地方提供科学的更改依据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提出申请,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前做好预算(计划),因地制宜的提出资金使用安排,尽量避免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在资金拨付方式上要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要杜绝“谁有钱谁说话”的现象,对滥用权力的单位(领导)要严加惩处,对资金拨付的数目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公示公开,确保专项资金在从上而下流动的过程中保值足额。
(二)标准化: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标准化流程,进而促进资金运转效率的不断提升。一是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要标准化,不管是专项资金的调研、立项还是审批、拨付都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拨付)只要按照流程化操作就没有问题、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有特别紧急的专项资金拨付要建立“紧急拨付绿色通道”,简化专项资金的拨付流程,采取直接拨付到位的方式缩短拨付时间。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安排的标准化,为了避免专项资金闲置、使用扎堆,需要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标准化的使用规定,包括资金使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各个时间段的资金投入安排要与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配套,对于闲置资金的界定与回收等方面可以有标准化的设定。之所以要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率,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专项资金的运转效率,让专项资金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制度化:完善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审计离不开对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有把审计搬到制度化的层面才能真正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充分重视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属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因为具备公益性就逃避审计工作,另外要把审计当成完善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当成单位运营的一种负担,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意义更大。其次,审计要兼顾数据核对与效益审计,一个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机制不能只是关注数字还要看到效益,这就要求建立区别于企业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有对资金使用的数据核对,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更加细化,要细化到专项资金的每一项经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在数字上没有出入,这是最基本的;另外一方面要在数据核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分析,凸显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最后,要加强审计保障,一是要有人员保障,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业单位)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效益审计概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有经费保障,要把关于审计的资金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预算当中,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限开展。
三、结语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持专项资金的指向性、目的性;思考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加快资金运转的效率,降低资金管理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审计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彰显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朝着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启.略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J].中国经贸,2015(2).
篇8
(一)专项资金存在“专款不专用”的现象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指向的专项资金,本来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滥用问题。首先,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像一个“大染缸”,为了所谓的灵活性、一致性,对所有进入资金库的经费“去标签化”,采取统收统支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资金都不具备“专项”属性了,在使用上更多是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看似以需求为导向,实则经不起审计考证,过于随意的操作会导致原本急需区域成为真空地带。其次,在当前中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这既有利于统一管理但也存在过于层级化的问题,很多政策(包括资金)经过层层传达(拨付)之后往往会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导致最后专项资金的使用无法支撑专项服务,专款专用成了一句口号。
(二)专项资金运转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专项资金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提高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原因在于它的“专”与“快”,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资金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是在资金的拨付流程上缺少时效性,从专项资金调查、立项到审批、拨付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拨付手续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资金到位问题,对于有时间限制的专项资金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的H7N9预防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就曾因为拨付不及时导致H7N9的预防工作开展受限,这与当前过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层级化管理弊端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这种问题就越突出。其次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扎堆、闲置的问题,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很好地进行使用,导致资金进入闲置状态,经常出现因为怕资金回收才在最后期限内扎堆使用、突击使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运转的效率,也影响专项资金使用的质量,可想而知匆忙的资金使用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质量低下。
(三)专项资金缺少有效可行的审计机制
之所以会出现“专款不专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有效审计。一是审计缺位,目前审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非常不足,这源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所以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使用缺少相应的审计概念,更别说要细化到专门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审计简单,目前某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核算,也就是重点只是针对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核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专款不专用”的一种纵容,正是因为审计不注重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所以对于专款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无法衡量,这也就失去了针对专项资金审计的意义。三是审计困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审计特别是有效审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健全可行的审计制度,更需要一批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的专业队伍,这在当前是相对比较缺少的,当然也缺少审计过程中的经费保障,种种原因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审计困难。
二、加强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化: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设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项资金被“去标签化”、“专款不专用”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从认知上、操作上进行建立相应的使用规范。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认知强化专款专用的严肃性,既然采取专项资金的方式拨付资金,必然有其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应的需求,至于因应每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专项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但是这就要求地方提供科学的更改依据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提出申请,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前做好预算(计划),因地制宜的提出资金使用安排,尽量避免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在资金拨付方式上要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要杜绝“谁有钱谁说话”的现象,对滥用权力的单位(领导)要严加惩处,对资金拨付的数目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公示公开,确保专项资金在从上而下流动的过程中保值足额。
(二)标准化: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标准化流程,进而促进资金运转效率的不断提升。一是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要标准化,不管是专项资金的调研、立项还是审批、拨付都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拨付)只要按照流程化操作就没有问题、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有特别紧急的专项资金拨付要建立“紧急拨付绿色通道”,简化专项资金的拨付流程,采取直接拨付到位的方式缩短拨付时间。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安排的标准化,为了避免专项资金闲置、使用扎堆,需要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标准化的使用规定,包括资金使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各个时间段的资金投入安排要与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配套,对于闲置资金的界定与回收等方面可以有标准化的设定。之所以要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率,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专项资金的运转效率,让专项资金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制度化:完善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审计离不开对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有把审计搬到制度化的层面才能真正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充分重视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属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因为具备公益性就逃避审计工作,另外要把审计当成完善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当成单位运营的一种负担,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意义更大。其次,审计要兼顾数据核对与效益审计,一个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机制不能只是关注数字还要看到效益,这就要求建立区别于企业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有对资金使用的数据核对,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更加细化,要细化到专项资金的每一项经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在数字上没有出入,这是最基本的;另外一方面要在数据核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分析,凸显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最后,要加强审计保障,一是要有人员保障,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业单位)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效益审计概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有经费保障,要把关于审计的资金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预算当中,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限开展。
三、结语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持专项资金的指向性、目的性;思考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加快资金运转的效率,降低资金管理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审计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彰显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朝着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
作者:廖启 单位:仁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玉启.略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J].中国经贸,2015(2).
篇9
为掌握曲阜市居民死亡率水平,掌握我市居民具体死因及死因普现状。给有关部门制订今后的防病规划和卫生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曲阜市2012年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曲阜市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经审核确定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人口资料。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及民政局统计数据,所有死亡居民均按ICD-10规则确定根本死因,录入系统。
1.2 方法:计算各死亡指标,使用死亡率和死因构成%两个传统指标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用EXCEL软件,期望寿命使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推荐的最新期望寿命模版进行计算。
2 结果
2.1 2012年曲阜市居民平均总人口640500人(男325375人,女315125人),死亡4858人(男2759人,女2099人),总死亡率为7.58‰,男性死亡率为8.48‰,女性男性死亡率为6.66‰。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人口构成对其标化,得出标化总死亡率为7.07‰。
2.2 期望寿命:据监测数据计算,2012年曲阜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5.19。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2.72,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7.90。
2.3 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2012年曲阜市婴儿死亡率为4.38‰,新生儿死亡率为3.35‰(此处出生人口数按曲阜市统计局统计数字计算)。
2.4 死因顺位及构成:2012年在全市前10位的主要死因中,心脏病位居首位,从构成比来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分别占死因构成的22.89%、21.13%、18.63%、10.33%,此4种疾病占全死因的73.01%,见表1。
2.5 减寿年数、减寿率。表2中列出了2012年曲阜市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构成比减寿率及顺位。(减寿年数是按照预期寿命75岁,计算1-74岁组早亡损失年数)。不难看出循环系统疾病(包含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是2012年曲阜市居民寿命损失最多的死因,其次是呼吸系统、肿瘤、损伤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
3 讨论
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方案》的精神,以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管理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认识贯彻《实施细则》的重要意义,把贯彻实施《实施细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长期性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强化公共场所经营者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着力在全市建立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工作任务
(一)切实提高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重要性的认识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健全卫生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机构的作用,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二)抓紧开展《实施细则》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把学习、宣传《实施细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具体工作安排。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宣传工具,通过电视宣讲、公益广告、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以组织开展《实施细则》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实施细则》宣传活动,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监督员全面掌握《实施细则》的内涵,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要督促、指导公共场所经营者加强《实施细则》学习,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三)依法履行卫生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方案。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需要,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抽检工作。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切实承担起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任务,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等工作。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整体工作效能,提高监管水平。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宣传培训阶段(5月1日—6月20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开展《实施细则》宣传和培训活动,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6月21日—9月15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依照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开展公共场所监督检查和检验检测和评价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9月16日—10月15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自评,并形成书面总结于年10月20日前报至西宁市卫生局法监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实施细则》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效的落实《实施细则》的实施,细化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