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级课程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目的 调动护士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即: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质控员对其分管项目进行自查、自评、自我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护士长汇报本组质控检查情况;护士长每月开展科室护理质量的检查、讨论、分析、总结。结果 完善的质控体系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有利于科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 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建立能极大的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护理质量;三级质控;成效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质量管理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1]。为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科质量控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凝集力。我科自2006年1月,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每月完成对全科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科室三级质控体系的组成及运作方法
1.1 组成 建立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即:一级危重基础护理组、护理文书组、急抢救药品管理(急救技术)组、消毒隔离组、病房管理组、护理技术操作组。每个质检小组设质控组长1名,质控员2~3名,全科护理人员均成为质控小组的成员。质控组长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的护理骨干担任。由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决定,护士长再根据各位组长的个人特点和工作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各负其责。
1.2 运作方法
1.2.1 质控理论培训 由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质量教育,从基本医疗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标准、护理活动中怎样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等方面进行教育。通过全员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质控的内容及运作过程,提高全体成员的质控意识,学会自查、自纠。
1.2.2 检查方法
1.2.2.1 各质控组成员是质控体系的基础 每个质控小组的成员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每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自己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自评、自我完善。
1.2.2.2 各质控小组组长是质控体系的重心 质控组长除需向护士长负责外,还需组织本组质控员进行质控检查,每周将本组质控检查情况记录后,向护士长汇报情况。
1.2.2.3 护士长是质控体系的核心 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结合本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计划并组织实施。护士长每周进行专项质量检查,平时随机抽查,并做好记录。对各质控组遇到的难题或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及时解决,杜绝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每月月末护士长组织各质控组长对本月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召开护士会进行质量讲评,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征求护士的建议和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作为下月工作重点,同时将检查结果和护士的建设性意见与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2 运作成效
2.1 完善的质控体系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严格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2],完善的质控体系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科室质控小组的成立,不仅完善了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同时也完善了原三级质控网络体系,即: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质控组长。在护理实践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必须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监控组织,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护理质量的可靠性和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2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 护士参与质量控制,改变了以前认为质量控制只是护理部、护士长职责的观念,认识到质量控制是落实在每名护士每时每刻的工作中,护士才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使原来那种“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每名护士能从自身做起,她们既是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又是质量控制的监督者,平时工作中互相提醒,互为监督,提高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室形成了人人参与管理,个个尽责工作的良好氛围。
2.3 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全员参与管理的实施为管理者的督导检查、质量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管理者不仅可以定期检查结果质量,定期总结分析,评估管理环节中的不足,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全科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扬长避短,促进了护士业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护理环节均得到了广泛重视,实现了护理质量的连续控制,保证了质量的持续提高,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从而使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有提高(见表1)。表1 2006—2007年度各项护理质量指标
2.4 有利于科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实施三级质控体系,真正实现了管理的层次性,有利于发挥护士的创造性和管理的积极性,护士长对科室进行宏观调控,形成了适合科室特色的管理方法。
3 讨论
保证护理质量的主体是护士,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在于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要把科室护理工作搞好,必须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我科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使护士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既要监督检查他人的工作质量,又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从而注重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护理实践中感受到了充实和满足,增加了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二级管理体制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近年来,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多,给各大高职院校的校内管理带来一定问题。新时期,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对实现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二级管理体制基本概念
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主要指在高职院校中以二级建制作为标准,充分地给予各大院系一定的职责,根据每一个院系的大小和实际运行需要,下放部分权力实现各大院系自我管理。因此,二级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比较清晰,并且能够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实行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一级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模式以及三级管理模式。①相比于一级管理模式和三级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各大高职院校的管理和建设。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能够充分地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大院系能够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以及办学资源拥有一定自。尤其是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方面,能够为各大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保障。
2 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和权力有待明确
职责和权力的明确有利于各个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高各部门的活力和自主性。但是,从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来看,往往一些高职院校中的院系两级之间的职责和权力之间界限与内容比较模糊,从而导致各个部门的工作缺乏有效性。
一所高职院校的开办必须由各个部门同心协力,互通有无,才能够促进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对各个学院的管理权限并不清晰。每个院系对本院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各大院系之间就容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由于职责和权力的模糊,各大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以及管理模式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对各大院系的财务管理管得过紧、过严,导致各大院系部门没有足够的财务管理权。当院系需要根据本院发展实际开展相关活动时,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进而影响了各大院系的教育教学发展进度。
2.2 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中的机构设置有待完善
二级管理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如果院系职能部门过多,会造成各个部门之间职能相互重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各大高职院校对院系进行管理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员的编制以及对各个机构的设置都是参照一级管理模式,给二级管理模式的运行带来一定困难。同时,机构冗杂不仅增加了高职院校的经费预算,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责相似,导致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各大院系的机构设置不健全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造成一定阻碍。此外,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思想素质也会对机构设置产生相关影响。
2.3 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相关部门管理力度有待增强
各大高职院校在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过程中往往对本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及管理力度不够。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都是借鉴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的成功管理经验。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需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增强相关部门的管理力度。
2.4 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涉及的环节非常广泛。但是,目前,从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其院系二级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机制中还存在不少漏洞。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监督机制作为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高职院校对各大院系缺乏科学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就会致使各大院系的管理工作出现极大随意性。同时,权力和职责的滥用又会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以上内容可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管理的改进。
3 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
3.1 进一步明确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和权力
明确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和权力对提高各大院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到各大院系部门,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重新规划。
由于每一个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各个院系也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因此各大院系的发展目标应该和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近期工作重点和长期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各大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发展情况,对管理中心进行综合的改革,明确各个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在具体的职能规划时,应该根据各个院系发展需要以及学科设置目的,提高二级管理体制的实效性。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师资队伍的壮大以及学生工作的开展等方面都需要明确相应责任,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例如,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学科建设方面主要以市场为标准,分别开设了机电技术系、信息科学系以及基础部等。2004年,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实施制造业与服务业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工程”。②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该校对教学设备进行不断地完善,并且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尤其是在对“双师型”教师管理方面,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适时地将权力下放,对各个职能部门按照各大院系的管理要求进行指责的划分。各个部门和系部通过沟通和协商,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进行。此外,该校在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时,严格按照权力和职责相统一的原则,各大院系明确地制定本部门的发展计划、教学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以及各类工作人员的编制等。
3.2 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中的机构设置
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中的机构设置状况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具有积极影响。③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调整和规划。为了方便高职院校未来的工作开展,各大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对各部门的机构设置进行完善。
例如,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公共课程的管理设置两个部门,对本校的师资力量的管理、学科建设设置一个部门,对教学设施以及办学规模设置一个部门。通过院系二级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各个职能部门的数量和人数进行调整和简化,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
3.3 增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相关部门管理力度
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各个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本部门的权力和义务,增强相关部门的管理力度。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对内部的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各大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的人本管理理念,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决策能力。④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中渗透着人本管理理念,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科学管理系统,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一般由管理者、学生与教职工三部分组成。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尊重教职工和学生的意志。其次,各大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院系的整体化建设。不论是对院系人员的配置,还是对院系各个职能部门的划分,都需要进行综合管理。最后,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提高行政工作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各级职能部门管理力度的提升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4 提升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科学的运行机制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不仅包括对人才资源的培训机制,而且还包括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充分地提高院系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例如,高职院校在对激励机制的构建中可以充分地参照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该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成果,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在二级管理机制的指导下,才能够明确各个系部的工作目标,加强对各个部门的有效考核和监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地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成功的管理经验,不断地完善二级管理体制。只有充分地发挥二级管理的优势,才能够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杨萍,王海峰.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② 秦佳.新建地方高校学报高教研究栏目建设的成功范例——试论《泉州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栏目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4).
篇3
[关键词]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质量;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展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校的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其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教学管理机制。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管理机制,推进教学管理机制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来实现稳步的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符合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把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探寻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构建以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升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系统地、全面的建立务实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就是把教育中的各种元素收纳到统一整体内进行规划和系统落实。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现阶段教学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每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经历和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经验。这些经验组成的教学管理机制影响着学校的课程的开设、教学进度的掌握、应试质量的检测等方面。学校的办学模式得不到创新就是受到这些经验的影响,导致了布局调整后所希望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实现。例如,有些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命题考试、依分排队阶段;对学生的评价研究工作只依靠试卷分析;课程建设就是成立一个虚设机构,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关注度不够。有的学校虽然硬件设施先进,但缺乏专任教师以及对兼课教师的专职培训。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是优化展开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快速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学管理体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展开的载体,学校只有具备了因地制宜的能力,具备统筹安排课程,具备课程实施的全面落实和综合评价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二创新是教学管理体制完善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关系到国家、民族长期发展的能力之一。创新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工作,教育事业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
1创新教学管理机制顺应了时展的规律
对教育事业的认知和创新就是针对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办法,它直接关乎着教学工作的展开、实施及结果反馈。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形势的不断严峻,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加大,与此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考核也更加的严格和苛刻。学校只有摒弃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和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才能够符合我国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对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的客观要求。
2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展开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
我国新课标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的具体表现。在新课标的教改推进中,很多学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出现了一些翻转课堂、建构主义等全新的教学形式,这些成绩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教改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才是所有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机制贯穿于所有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全面的。对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就是在对整个的教学过程负责,是真正将新教改应用到教学前线的有力保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很好的作用。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对教育改革以及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实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将创新应用到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对国家教育的负责,是对整个民族的负责,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发力。
1做到三个集中、四个到位、二个抓手
(1)三个集中:思想集中、精力集中、效能集中,思想集中到学校的教学方针上来,精力集中到各自的职责上来,我们的效能就能集中,就能做出成绩来。(2)五个到位:第一,做到管理服务到位,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好相关机构和人员,服务好师生。第二,中心环节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抓好教师队伍。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教师队伍需要发展需要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特别是要适应当前的高校办学。要不断的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能力建设要成为各级领导的主要抓手,同时加强考试与成绩的分析,培养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第三,条件保障到位:教学硬件要积极建设好,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有了良好的教学硬件,就能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第四,指导与监督到位:教学要正常运行缺少不了良好的教学监控机制,本学期开始实行督导交叉监控机制,每个系选5个系督导员,统一由学校督导室调度管理。让不同的系督导员去监控督导教学常规工作。(3)二个抓手:一是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二是抓好教学特色。
2规范、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约束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规章制度是约束人类行为的有效途径。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现的就是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学校各个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明确部门间的责任和义务,下移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精简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和依据就来源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因此,规范、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定位教学研究,建立教研机制
在教学工作展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持久有效的教学研究机制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发展,还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首先,建设分层教研团队,即同质教研。基础较好,队伍较强的学校,可以开展独立研究,同时在区域内推广和共享,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同一层次的学校组成教学联盟,通过统一部署来分别承担研究任务。队伍水平一般的学校依据本校实际问题规划研究教学方式和内容,实现原有基础上的稳步提高。其次,加强异质教研。通过把不同层次的学校组织起来成立教研共同体,一起研究课程和教学,达到均衡发展,优势互补,强校帮弱校的良好局面。
4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共享机制
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同时教育资源对课程的实施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学校领导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依赖于开发、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要提升课程建设和实施水平就要立足实际,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并建立区域共享机制。共建是共享机制的前提,共建把区域课程管理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作为基础,系统和完善本地各校积累的优质资源,通过评估和整理而形成区域共享资源。共享机制很好地帮助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事业的负责。共享资源的应用,不仅为学校提供高质量、易操作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统整开发,还帮助了那些教学实力相对一般的学校,督促了其成长,对整个区域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创新课程培养模式机制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偏重于单纯的传授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这些都是我国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状。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改变这种现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打破在课程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课堂中心的局面。课堂教学步骤包括:教师启发讲话、学生展示、讨论、实践操作、师生点评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应该立足创新,加强研讨,根据课程类型,逐步构建了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例如,情景式、探究式、学导式等教学模式都是很好的可以借鉴的模式,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同乐”的良好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综上所述,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是顺应时代的需求,结合实际现实情况的必要改革措施,通过对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很好的健全了教学体制中的共享机制和教研机制,并且完善了课程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对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加适合教学工作的展开。营造了各校狠抓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的责任共同体,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玮.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7).
[2]徐静.高校教学管理在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
[3]赵树重,赵冰.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提高教学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8).
[4]黄娅娟.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8).
篇4
关键词: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校本课程;课堂改革;常规管理
学校办学以培养人才为本,培养人才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发展原动力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可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可以增强教师职场幸福感。因此,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
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并且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保障,不管从学校层面、中层的执行层面,还是教师个人方面,学校都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人人都是专业领导者”的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做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理论学习专业阅读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达到教学理念的提升,育人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发展负责任。积极提倡以“专题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目的是让教师为解决自身专业问题而进行知识积累,强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2.博客资源库助推教师成长
迄今为止,博客已经由原先的静态博客发展为动态博客,形成了师生、生生、家校互动的博客群。同时,资源库的建设使年级学科形成了序列化持续性的链条,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共享。
3.做好校本研修活动
把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整合形成整体的校本教研观。执行“读书学习—实践反思—科研解疑—博客写作”的教研思路,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形成教学问题集中汇报研讨制,让科研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
三、深化课堂改革,助推教师成长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构建自主高效人文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做到自主高效人文课堂的“七优化”原则,彻底杜绝课堂因追求活跃而失序,因强化有序而少趣,因套搬模式而低效的现象。要求教师科学决策课堂,坚决把课堂还给学生,目标直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落实课题过程化管理
继续推行“3+1”三级课题管理模式(“3”即指科研处、学科组、备课组,“1”即指科研骨干教师),侧重突出跨学科研究,成立由各学科科研骨干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的学校科研攻关小组,及时汇总一线课改中的难点、困惑点,突破课改的关键环节。
3.建立微型课题研究机制,发挥教师个性特长
结合本组子课题和构建生命课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思想,展开积极“行为研究”,建立微型课题申报验收制度,实现教育科研的过程化、常态化,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提供梯度式的教研平台。
四、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成长
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执行好学科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构建学校课程特色,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大化服务,更好地挖掘、发挥学生潜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将开发成功的22类校本课程列入学生选择的菜单式目录,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视野得到有效拓展。
五、探索完善评价机制,以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引领教师成长
结合目前的教育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使制度起到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采取教学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章立制,结合省教育厅对教师评价的指导意见,我们出台了《张店七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指导意见》,此意见分为六大板块二十五个模块,并以此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方向。
篇5
邛崃是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的县级市,域内特殊教育起步于1990年。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构建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资源教室(特教班)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2015年1月,邛崃市成为教育部遴选的37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当时面对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投入经费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特殊儿童分布广,就学难,送教难;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特殊教育需要的专业教育资源缺乏,整合难度很大;部分业内外人士的特殊教育观念落后。针对上述问题,邛崃市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强有力的政府保障和专家团队引领的科学实验系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殊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实验,目前,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31个资源教室(特教班),以及20个随班就读校点,基本能满足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特殊儿童的入学需求。全市有436个特殊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另对40个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
二、实验区的工作探索
(一)顶层设计
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支持系统的建设完善与自下而上的一线特殊教育活动实践,建立区域性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康整合服务支持网络,解决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特殊教育质量,并总结在此过程中的经验和模式,以供其他相似条件地区发展特殊教育借鉴。
(二)建设和完善行政支持体系
1.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关于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邛崃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邛崃市残疾儿童少年到宅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所有在校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执行6000元/生/年标准,落实送教上门人员交通和误餐补贴100元/天/人,按需要配置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专用设备,特殊教育专项经费逐年提高;全市89名资源教师全部同特校教师一样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新招聘8名特教专业本科毕业在编教师;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家团队,指导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2.建立四级评估机制,实现特殊教育分级管理建立政府对部门工作的评估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由项目督办进行考核;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评估,将特殊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尤其是残疾儿童发展作为普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对普通学校的绩效考核;将残疾儿童的发展纳入学校对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和随班就读老师的工作考核指标;落实对特殊学生的发展评估,这是前三级评估的基础内容。3.充分发挥资源中心的作用2016年4月,邛崃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立,确立了“全人教育,全力支持,全心服务”的宗旨,明确了培训和咨询、教育科研和教学指导、督导和评估、转介和安置、转衔服务、教学资源服务的职能。其中为区域内的教师提供培训、开展特殊教育相关的教育科研和教学指导、协助教育局进行督导和评估工作是目前主要的职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由一个动力体系、一个管理体系和一个合作载体组成,动力体系是我市的特殊教育四级评估体系,管理体系是资源中心的运行机制,合作载体是跨部门的微平台。政府对部门的特殊教育目标督查由资源中心提供基础数据,教育局对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评估由资源中心制定指标体系并实施,普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评估以及对残疾学生的发展评估由资源中心指导进行。通过建立“邛崃特教中心”企业微信平台,将家长、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各镇乡残疾人专干和卫生院医生、康复机构、专家团队全部纳入,实现了及时政策和信息、沟通和合作、在线培训、对全市学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评估、记录其他部门特殊教育相关工作情况等功能。
(三)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的改革实验
1.跨专业团队整合模式下的随班就读两年来,通过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学校特殊教育管理机制的研究,区域内特殊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对随班就读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有效提高了随班就读的质量。一是建设资源网络,完善管理机制。全市增设16个资源教室,使资源教室覆盖全市24个镇乡及偏远地区。对资源教室采取分级发展,重点建设发展有困难的二级资源教室,促进三级资源教室的建设和发展。二是通过健全学校特殊教育管理机制,资源教室的课程调整,特教班的职能扩展,支持随班就读。三是培训专业师资,提高队伍素质。采取分层式菜单培训:针对教师实施内涵式的长期培训,以“进入一个学校,研究一个个案,成熟一个团队”的培训宗旨和“理论+实践+反思+分享+再行动”和“种子班”的培训模式,快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了普适性的培训,针对家长开展了和其子女相关的个别化培训。四是与一所高校和多个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专家指导团队。五是根据区域内随班就读发展的重难点问题,申报了省级课题《跨专业团队合作模式下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现场研究———以邛崃市为例》,确定了6个子课题,通过针对性的行动研究,解决问题,带动整体发展。2.跨专业团队整合模式下的送教上门我市送教上门工作面临幅员面积大,地形相对复杂,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分散,医疗和康复专业人员不足的难题。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落实送教上门方案。在充分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原则,设计了工作模式,制定了工作方案,培训相关人员,在整体展开的基础上开展送教上门个案研究。教育局负责整体规划,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就近原则,以距离送教上门对象最近的学校为主体,会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服务对象组成个性化的服务团队,通过合作制定IEP并实施开展工作。二是按照《邛崃市残疾儿童少年到宅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部门责任,指定每个部门、镇乡具体负责人。由服务对象所在地学校资源教师牵头,针对服务对象情况,联系各部门、所在镇乡负责人,开展工作。三是针对送教上门人员开展专门培训,申报了省级课题《跨专业团队模式下的送教上门现场研究———以邛崃市为例》,确定了6个点位,分别以《跨专业团队模式下的送教上门的个案研究》为子课题,研究送教上门工作中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怎样构建送教上门的支持保障体系,怎样整合部门资源开展跨专业的送教上门服务,怎样培养教康整合的教师队伍,怎样对大龄送教上门对象开展职业重建,怎样将送教上门对象安置到隔离程度更低的环境,怎样整合自然资源为送教上门对象服务。
三、实验区的工作经验
(一)建立与完善行政支持系统,推动特殊教育常态发展
邛崃市建立政府牵头、目标导向、督导保障、教育局协调、部门合作、资源中心为载体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支持体系,保障了区域内特殊教育工作系统开展和常态推进。如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保障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和公用经费按发展需要逐年增长;招聘专业教师,引进专家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了资源中心,31个资源教室,24个残联服务点,24个镇乡卫生院联动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通过特殊教育工作目标督查制度,将各项工作以目标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各部门,作为刚性要求强制执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反馈到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公室,实现对各部门的督导和评估等。
(二)以“复合式资源教室”发展支持随班就读
为满足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邛崃市设置了“特教班”,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将这部分“特教班”建设成为了“复合式资源教室”,支持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复合式资源教室”综合了特教班和资源教室的功能,能根据需要开展中重度残疾儿童的班级教学,同时发挥资源教室的功能,是一个随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灵活工作的综合体。学校建立校内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从教务、德育、后勤等方面全盘规划,发展其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灵活安置的功能。“复合式资源教室”的建设丰富了区域内特殊教育安置层次,实现了“隔离程度最低”的“动态安置”,使特教班的职能得到了扩展,资源教室支持随班就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以“跨专业团队合作的送教上门模式”满足学生需求
1.“能进全进”的送教上门原则送教上门的起点应该考虑怎样避免让孩子成为送教上门的对象。邛崃市确定了“能不送尽量不送,能进校全部进校”的原则,通过三个途径让孩子进入隔离程度更低的环境:一是“纠错型”———通过有关专家评估确保送教上门对象是确实不能到校就读、不得不送的适龄儿童少年;二是“创造条件型”———通过创造条件、协调资源,尽可能让更多重度残疾儿童到校就读;三是“发展型”———通过送教上门工作,转变家长思想观念,提高送教上门对象的能力,使其能到学校就读。2.跨专业团队合作为主的送教模式(1)跨部门合作教育、卫计、残联、民政、财政在政府督导下,根据联席会议规定的任务,由各部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内的责任人组成团队,由学籍所在地学校教师为个案负责人,跨部门团队合作提供送教上门服务。(2)“外促内生”的专家指导模式通过聘请高校、康复机构、医疗机构专家,保障送教上门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专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合作:一是直接加入送教团队服务难点个案;二是培训指导送教人员。制定送教上门指导培训方案,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自身专业,构建能够提供跨专业服务的教师队伍。(3)教康整合的送教上门课程建设教师在和康复治疗师合作送教过程中,将不同的康复训练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开发教康整合的课程,让孩子在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其他领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任务单式科研”突破课题研究难点
通过三级任务单开展课题研究。第一级任务单明确区域内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课题,以子课题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任务单”的形式指导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解决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二级任务单,明确某一阶段内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形式、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子课题学校根据二级任务单制定三级任务单,规定学校课题组教师的具体任务。
四、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学分制;民办高校;人事管理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制度。随着知识总量和类别的无限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广泛,高校需要教授的知识与来自社会职业、学时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与限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协调好知识与社会之间、知识与学时之间、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学分制是能够较好地协调上述三大关系的高校教育教学制度。人事改革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自主选择,但要真正发挥出学分制教学的特点,确保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学分制的创新之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这个平台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必将引发机构优化设置、人才引进、师资培训、薪酬激励、职称评聘等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的改革。因此,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探索人事管理的改革,将促进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率先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学习自由”的理念,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学习进度、学习顺序以及学校与教师,产生了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将选课制引入美国,从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经历了实行限制学分制时期和实行弹性学分制时期。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研究,美国基本实现了因人而异地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的教育理念。学分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五四”前后,我国开始引进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主要是学习美国的学分制,但之后又学习前苏联的学年制;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才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此,关于学分制改革的深度思考、深入研究学分制改革进程、探索学分制改革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现状
2014年10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实施目的、基本思路等内容,这个意见公布后,各民办高校如何贯彻落实,如何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改革机制,省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高校实施学分制及其配套管理改革机制的创新,这些问题显得尤迫切和重要。纵观省内民办高校,大部分高校实施了学分制改革,并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教学管理改革,但在学分制改革配套管理机制上,特别是人事管理机制方面,改革意识和改革措施相对滞后,目前只是对学分制改革触及的敏感、迫切环节进行被动式的改进,比如被动地增加教师数量,以满足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显然,这种被动式、被迫式的“改进”,不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系统、科学的人事管理改革,长此以往,将使得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更让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无改革和创新可言。
三、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一)机构设置无活力。
在实施学分制改革后,各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改革措施,但在行政、教学机构设置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机构设置结构和层级管理,难以主动适应学分制实施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从而制约了学分制改革的有效推进。
(二)优质教师资源紧缺。
学分制的推行,需要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而目前实行学分制的民办高校均是在沿用学年制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资源不足,进而导致课程资源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同时,部分教师还满足于“一本教案走天下”的状态,没有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也使得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自主选课受到限制,甚至变为被动选课,从而失去学分制的真正意义。[1]
(三)师资培训内容和形式没有及时更新。
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在心理素质、知识文化素养、教学研究水平等各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各民办高校在师资培训上还停留在原来的单纯业务培训上,没有针对学分制改革后教师的心理和观念的转变、业务知识和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需求来更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因此,培训就只停留在“为了培训而培训”上,不能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也无法满足学分制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四)绩效考核和激励管理针对性不强。
虽然不少民办高校都推行绩效考核机制,也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但将这些制度和指标体系放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审视,就显得有点断层,即它们不能实现“学分制改革后的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主要体现在相关考核指标体系没有紧贴“学分制”,基本是学年制的考核标准,因而不能较好地针对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恰当的激励,从而抹杀教师进行学分制教学改进的激情。
四、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优化建议
(一)理顺、整合、优化机构设置结构。
纵向而言,理顺、优化院、系二级和三级教学(教辅)机构的结构设置,为学分制的推行奠定框架基础;横向而言,打破学院之间、系部之间各自为政的藩篱,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学分制管理下的学生选课、教师团队的组合、教学实践资源利用等拓宽通道。
(二)构建满足学分制需求的优质教师资源系统。
以“内培外引”为主要抓手,既注重加强教师数量的增长,也注重教师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积极“外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形式,首先,在社会公开招聘和到一流学府觅贤相结合,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其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方式,邀请社会大家和知名大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效扩大兼任教师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内培”,梳理整合现有师资队伍,实行学科分类管理,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现有师资的教学、科研情况,根据“补齐短板”、“总体拔高”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资助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和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积极创设条件,允许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学,引导教师开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保证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教师思想观念和业务培训。
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分制的推行,对师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过去“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同时教师要有宣传意识,对自己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要学会自己宣传,吸引学生来听课。其次,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更新业务知识。高校推行学分制后,在课程的开设上会有很大程度考虑学生的要求,虽然学生不选的课程并不代表这门课不好,但如果没有学生选,该门课程的开设就没有意义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开出有价值、能吸引学生的新课,而不至于被淘汰。[2]最后,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分制的推行,使教学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需管理的学生打破了年级、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有的甚至跨专业乃至校际选修,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不仅管理工作量增加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现实问题都对教师能否驾驭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改革薪酬、考核管理制度。
学分制背景下,薪酬制度要跳出职务职称固有的工资模式,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以教师的综合能力来衡量其价值,并配套制订合理的激励工资,促使教师潜心教学、关爱学生,保证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水平。[3]如此,才能做到从“学分制”的角度出发,促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师德修养,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从而满足学生的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
五结语
学分制改革是广东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目标,为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推行的重大举措。但学分制改革不是单一的教学管理的改革,它的有效推行需在人事管理改革的“护航”下才能破浪。
参考文献
[1]曾明,袁柯明.以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4(09):58-59.
[2]胡霞,我国高校学分制运行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74-75.
篇7
1.校企合作理念不清晰
一方面学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完成学生顶岗实习及学校各种评估的需要,合作的项目多为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没有很好地顾及企业的需要和利益,造成学校合作热情高、企业合作冷淡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合作当成选人的途径,只选不育,不关注人才培养过程,没有把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
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首先,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多数是拉关系、靠面子,多为无偿性的,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其次,目前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能力有限,因此,学校在没有支付实习费用的情况下,应该以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作为对合作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补偿;第三,企业没有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订单教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因此,双方合作的兴奋点均没有放在共赢和互相帮助、促进发展上,尚未形成良性合作机制,不能实现共赢。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进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在已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的组织模式,成立由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统筹、学院主导、区域内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有秘书处、校企合作办公室、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组、校企合作工作站、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等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日常工作。校企合作理事会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双向互动、互惠互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联合政府、行业协会、典型企业而建立起来的机构。建立起理事会的运行机制,深化学校和政府、行业、企业间的对接,推动校企的密切交流协作。
2.构建校、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学院在组织上建立校、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学院级设置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执行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决议和决策以及学院有关校企合作工作在全校层面的实施;系部级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在系部的实施;专业级设置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分会,负责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在本专业群的实施。同时,明确校企合作办公室、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组、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三级管理之间的关系和主要职责,建立理事分会工作机制,保证在办学与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技术研发与服务、招生就业、顶岗实习等涉及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因素进行全程性合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有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
利用校友在各地所形成的优势,成立柳州校企合作工作站、桂林校企合作工作站、玉林校企合作工作站、北部湾校企合作工作站等。发挥校友优势,为学院开展技术服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招生、就业等方面的校企合作提供机会,发挥校友在校企合作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校企合作工作站作为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直接联系点,负责协调当地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合作,为学院对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生源、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研,协助学生在当地企业顶岗实习的管理,协调学院在当地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协调学院校企合作的其他相关工作。
4.建立市场导向的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契约式合作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校企双方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在共同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工作内容及标准、薪酬标准及支付方式、合作费用,包括校企双方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数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建立一种基于义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商业性合作模式,形成学院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将人事聘任权、资金分配权、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权利下放到各系部,发挥系部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角度制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的核算标准,将其作为教师应完成的标准工作量的组成部分之一,纳入薪酬体系。建立技术服务体系,成立优势技术创新团队,强化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形成了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技术服务方式,建立以服务促发展的联动机制。
5.构建校企一体、四双驱动的校企合作教学实施体系
通过可操作的措施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即在学院理事会体制下,建立四个双———双专业带头人、双教学团队、双教学监控、双评价考核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体系。通过专业理事分会设立双专业带头人制度,主要指导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在教学中,形成理论教学主要由校内教师担任,实习、实训主要由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担任的双教学团队格局;在企业认知、企业生产、顶岗实习等其他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中,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监控,即双教学监控。在安排学生进行企业认知、企业生产、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中,企业参与进来,与学院一起进行评价与考核,形成双评价考核。每通过一届学生的教学实施,要进一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形成一个持续改进、良性循环的教学体系。
6.构建利益共同体工程,促进共赢的校企合作
以双方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在综合考虑相关合作主体利益诉求以及愿景、成长性、规模、资源、能力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选择合作企业的原则:首先,无论是为了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相关企业要有较强的合作意愿,能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愿意在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其次,相关企业的产业或产品生产工艺与学校的专业对接或匹配;第三,相关企业最好是行业中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多元化企业,并且有较好的成长性、用工需求大;第四,校企双方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彼此的价值追求、文化等有一定的共融性,双方的领导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宽广视野,之前的合作比较顺利并初步达到双赢的目标。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方式,共建集生产与教学的利益共同体。
三、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立
1.组建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
在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由广西物业协会负责人、行业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龙头企业及合作企业的负责人或骨干、系领导和物业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主要职能是为成员单位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推广物业管理先进技术、先进运营管理方式,引导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向,指导制定物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出谋献策,参与专业的课题项目研究及社会服务活动。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专业建设规划组、教学实施监控组、实训实习管理组、师资队伍建设组、社会服务组,具体指导各项工作。
2.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运行机制
建立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专业理事会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理事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校企各方责权利,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章程》《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工作方案》《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各机构工作职责》,明确理事会成员在人才培育、师资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享。如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项目培训、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应承担的职责和享受的利益;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改进、管理改善等应承担的职责和享受的利益;企业作为主体,参与专业建设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得到的挑选毕业生的优先权,享有教学质量提升带来的社会声誉等。
3.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建立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分析校企各自的利益关注点,找准合作切入点。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物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物业管理专业实施弹性教学计划,校企共同根据市场管理节奏制定柔性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课程,这些模块化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生产节奏进行灵活重组,解决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生产计划柔性与课程教学计划刚性之间矛盾,合作企业经营旺季时,师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运营,在真实的作业过程中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合作企业经营淡季时,其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一是建设“校中企”,由校方提供场地,把企业的设备、师资、业务引进来。企业按协议承担专业课程体系中柔性课程的教学以及职业训导,开放岗位让学生轮岗实践,接受专业教师实践锻炼。通过这些合作,受训学生毕业时可以向公司提交申请,经考评合格后正式入职成为公司员工。二是建设“企中校”,与广西规模较大的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开设教学课堂,校企双方分担项目化教学任务,同时进行流程操作与综合技能实训,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企业季节性用工,由企业向学生付费。同时,接受专业教师实践锻炼。三是实行“订单培养”,与地方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订单人才培养。企业承担订单课程的教学以及职业训导,接收并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与校方共同承担订单培养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强与物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有利于保持本专业职业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实现校园人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提升本专业在广西物业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实行可视化教学,与若干家物业管理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签订协议,使这些企业的实时物业管理场景可通过信息平台传输,供学生可视化学习,为学生免费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由企业人员指导在相应岗位进行顶岗的学生。
四、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1.有效推进校企长效合作机制运行
在物业管理专业理事分会的指导下,建设“校中企”,引进企业进驻,共建物业管理管理实训基地,兼具管理、教学功能;建设“企中校”,选择两三家物业企业共建学院驻企业教学部,在企业设立教学课堂;通过协议和制度与企业明确培养过程双方的权利、义务。
2.形成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化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开设订单班,以职业化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订单企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技能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设满足物业行业企业共性需求的物业平台课程以及有助于学生适应职业迁移需求的课程,开设直接针对订单企业或拟就业企业岗位专门化能力素质要求的方向性课程,提升学生对就业岗位的直接适岗力。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
3.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从企业引进教师担任专任教师,充实专业教学团队力量;从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使来自物流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职业理论学习进修培训、下企业兼职或轮岗实践、参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及管理工作改进等方式,实质性地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化水平。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
4.建成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
进一步增加投入,改扩建或新建物业实训室;校企共建广西机电驻企业教学部,新建多家校外实习基地,打造集教学、培训考证、生产经营、职业素质训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5.主动服务社会,以贡献求支持、谋发展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面向物业、房地产企业及其他职业院校,开展物业管理方面的管理技能培训,依托区域物业管理企业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面向物业企业或社会人员开展物业管理人员培训、职业资格考证认证。
6.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专业群建设
篇8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全过程管理 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及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资源,其培养质量是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科研能力水平及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类型日益丰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16年3月,河海大学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0268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811人,博士研究生2457人;非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4042人。本文针对河海大学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管理实践,通过搭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从运行、监督、反馈等方面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总体框架
按照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观点,结合相关文献,本文认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是指为保障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不同主体(包括学校、相关学院、相关管理部门、导师、任课老师等)作用于核心对象(研究生)的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主体与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相互协调运转而形成的管理方式。根据系统内部主体的相互关系,将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构架分为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三个子机制和运行机制,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相关教育创新计划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监督机制是指依据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督导专家等相关主体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反馈机制是针对研究生在校培养及职业发展等具体情况,对不同主体进行信息跟踪并收集反馈意见。根据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组成结构见下图。
图 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组成结构
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运行实践
1.执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全过程管理。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河海大学紧跟国家研究生教育趋势和要求夯实学生知识体系,围绕“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和内涵式发展为引领,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的区别,强化全过程培养链管理,实现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制订并实施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博士、学术型硕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建设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提出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预答辩、答辩、毕业等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具体执行环节和内容如下表:
表 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的执行环节
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非学位课程细化为公共课程及人文素养、工程素养、职业素养课程几个模块;实践环节从原培养方案的6学分增加到10学分,并且明确顶岗实践的具体要求包括工程认知、实践专题研究、工程案例比较、职业素质和发展潜力、实践交流能力。
2.深化课程建设内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注重学术学位课程的前沿性,强化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的研究生课程,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和教材,按照大讲堂的思路开设博导讲座,将综合素质课作为硕士研究生的非学位必修课程列入培养方案,融合本校研究生和留学研究生课堂教学等教学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改革专业学位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将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科目融入新的培养方案选修课程。
3.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建设国家研究生创新中心。河海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为先导,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水问题及西部水电开发中重大工程建设,先后建设“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2003年)、“西部水电开发研究生培养基地”(2004年)和“际水利土木环境研究生培养基地”(2006年),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水利水电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
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河海大学聘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开设了不同学科的前沿课程,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水利、环境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2009年‘环境变化与水文过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2012年‘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科学前沿和技术创新’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2013年‘岩土工程与结构安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2014年‘水利水电工程科学前沿与技术创新’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2015年‘水文学及水资源科学前沿’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及“2015年长三角‘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研究生论坛”,充分发挥了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研究生知识结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监督机制
1.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监控培养过程,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河海大学按照42个一级学科和12个专业学位类别,分别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改革评价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
2.实行研究生培养督导制度。
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机制,聘请20位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有较强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专家为学校研究生培养督导专家,成立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专家工作小组。印制督导工作手册,明确督导主要工作内容:抽查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学位论文计划与选题、文献阅读报告,巡视与监督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评阅和答辩等各个环节,检查与评价教学质量及相关软硬件配套。定期召开督导专家会议,反馈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与建议,举办研究生座谈会,调查了解研究生的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情况。
3.加大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力度。
强化学位论文抽检和盲评,实行国家、江苏省和学校三级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制定《河海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处理办法》、《河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管理办法》。目前,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之前,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组织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网上评审,实行全覆盖双盲评抽检评议;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之前,学位论文交由研究生院质量与监控办公室实施抽检,并送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评议,同时学院采用抽检和全盲评方式对其进行评议,评审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严把出口标准,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
4.健全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机制。
完善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和答辩后修改等制度,严格答辩委员会和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在各个环节的职责。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示范答辩工作,组织博士、硕士进行公开答辩,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头效应,在学生中凸显榜样的力量,强化学位授予单位、导师、研究生的质量意识,加强学位授予管理,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四、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反馈机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研究生培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河海大学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研究生慕课课程、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盲审系统的开发使用等。通过分析研究生线上学习、论文评审和情况、研究生选课情况的数据等,建立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在线反馈机制。同时,发现并搜集反映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运行状态和存在问题的状态数据,加强基于数据进行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调整的目的性,从过程上建立质量反馈机制。
同时,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从结果上完善外部评价体系。河海大学主要通过深化全过程培养和质量监控,做好在校生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培养质量反馈,改革评价监督机制。建立毕业生发展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制度,按学科、专业邀请用人单位和社会机构参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分别就课程体系、毕业生竞争力、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开展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分析,充分发挥联合培养校企和基地作用,形成培养质量反馈渠道,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项工作是学校研究生教育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河海大学全方位管理取得实效,2013年至2015年,河海大学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3项、“2014年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五、结语
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涉及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主要由运行、监督、反馈三个子机制构成,其实质是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中建立质量保障系统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建设、实施教育创新计划以确立质量运行机制,依照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相关规定、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的监控,根据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及用人单位、社会机构的反馈意见以完善运行质量反馈机制。通过持续深化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具有河海大学培养特色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机制,从而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⒖嘉南祝
[1]韩国防,陈智栋,赵希岳,等.构建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科学,2010(3):41-43.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59-65.
[3]楼鑫.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219-221.
[4]佟福锁.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应重视的原则[J].江苏高教,2005(4):106-108.
[5]耿有权,刘道镛,曹蕾.实现“四个转型”引导创新人才培养――基于东南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5-8.
篇9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40-0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自2012年9月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恰当的人才培养定位,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整合临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任务艰巨。作为成都市政府主管的唯一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应贯彻“以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育人理念,高效整合医疗资源,实现校政企(医院)合作育人的大专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积极探索高效的医学教学管理机制
1.理清附属医院与医护学院的关系,实行“校院结合”的管理体制。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医护学院前身为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学校,2006年并入成都大学,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药学和口腔医学技术5个本专科科专业。学校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但由于其规模较小,学科水平较为落后,作为这样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是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整合成都市临床教学优势资源,以原成都市铁路中心医院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教育实行“校院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方面,按照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即由校领导管理医护学院、附属医院。在教学和学生工作管理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即在学校教务处统筹和指导下,由医护学院教学办公室对学院、附属医院的医学教学工作实行具体的协调和日常管理;在学校学生处、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由医护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学生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学生进入临床阶段学习,将学生安排在附属医院学习,附属医院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组织师资,完成教学进度和评价,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根据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由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牵头具体组织制订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医学教学督导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教学网络平台检查、同行评教,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稳定与提高。
2.积极探索建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中心”,实施统一管理。由于附属医院距离学校本部较远,临床实践中心建在医护学院,如果学生安排在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模拟教学不便。加之,随着成都市临床教学优势资源进一步整合,新的附属医院的建立,还有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资源利用等势必受到现有的管理机制的制约。因此,积极探索建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中心”,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医学教育办学整体效率,整合教育资源并实现各方面共赢[1]。
二、做好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临床医学人才应是紧贴医疗、保健、康复全能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2]我们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为指导,落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深刻理解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内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适应成都市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的专业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加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奠定基础。
三、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未来工作有保障的必要条件。基础医学课程的师资主要在医护学院,临床医学课程的师资主要由附属医院提供。因此,学院和附属医院都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基础医学师资。学院通过采用引进、培养和外聘三结合的机制,提升专业整体师资水平,逐步优化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1)引进。医护学院现有基础医学教师18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实验技术人员2人。教学、实验人员严重不足,计划在3~5年内引进教师15~20人,实验技术人员8~10人。(2)培养。以脱产进修、访问学者、学历提升、课程进修等形式送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学院采取按学期教学计划,提前一学期将要开设的课程的相关师资送往四川大学或成都医学院全程听课,系统培养的方式培训教师。目前已经有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等课程的相应教师全程听课,已开设课程的教学得到同行认可,学生满意度高。(3)外聘。2012年特聘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的3位专家作为我院的客座教授,指导制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外聘加内培的方式,聘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相关教授参与教学,以促进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师资。临床医学师资主要由学校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组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01年,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举办的圣修医院。2010年4月21日市政府决定将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转我校作为附属医院,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新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繁重,要在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教育阶段前建立起一支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精湛、教学水平优良的临床教师队伍,为临床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目前,附属医院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树立教学意识,明确附属医院的职责。附属医院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学与实习基地的主体,而且其本身就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临床医学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任[3]。由于新建附属医院对医学教育认识不到位,使命感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临床教师教学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临床教学是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临床医师正确处理医、教、研三者关系,教育医务人员转变重临床、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不断增强教学意识,以教促医,以教促研,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2)实行教学师资准入制,选拔较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担任临床教师。实行教学师资准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师及以上职称,临床工作5年,从事本专业3年以上,有临床教学经验者担任临床教学工作。优先选拔专业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热爱医学教育,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担任临床教师。(3)加强临床教师高校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附属医院积极配合学校人事处为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进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52名教师通过了四川省高校教师职业技能培训,32名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4)建立教学管理机构与制度。附属医院已经成立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专职教学管理人员,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0个教研室,下设各教学组。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与临床教学相适应。
总之,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办临床医学专业,首先应该理清附属医院与学院的关系,探索建立高校的医学教育管理机制。其次,在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恰当地准确地作好人才培养定位,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定好方向。最后,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未来工作有保障的必要条件,学院和附属医院要做好基础与临床两支队伍的建设。今后,我们还要积极做好相关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资料建设等工作,以确保临床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幼昆,袁丁,崔向军.地方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2,25(5):88-90.
篇10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48-02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办学成果,提升办学层次,实现科学、特色、品牌、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创新办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转变传统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形成了服务至上、管理并重的共识;以“学历+能力,做人更重要”为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健全校企合作工作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政校企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落实行业企业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目标考核,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保障约束机制,优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环境;以合作项目为载体,以共同利益为切入点,完善校企共管、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重点推进教学管理平台、利益共享管理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定型校企合作基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平台等建设,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一)健全校企合作办学考核评价工作体系
形成执行有力、管理有效、奖惩有度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强化“校、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办学组织的职责,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深化考核机制,加强对成员单位和专项工作的跟踪、考核、评价和反馈,引导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奖励基金,对工作目标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产学合作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
(二)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与岗位能力标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专业教育活动体系,开展课程开发;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共同考核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三)多元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立校企双向兼职制度,有计划地聘请企业领军人物和技术权威担任专业带头人和实践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承担教学任务;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承担学生的技能训练、实习、实训指导工作,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共同建设双师结构优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学院通过选派技术顾问、挂职锻炼等形式,定期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实质性地到企业兼职,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及时为企业员工和管理干部开展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改造与提升问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下,到生产一线开展顶岗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科学设计引领型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定期调研制度,及时跟踪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基于能力培养、基于素质提高和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合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全面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
(一)优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团队为依托,对专业教学逐步实行项目化管理,择优选聘相应的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大力推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改革教学组织模式。依据生产一线的任务,推行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动态学期教学制度,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实现“学做同步、工学一体”。通过“工”、“学”交替,使“工”时的体验在“学”时得以升华,“学”时的认知在“工”时得到实践,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高度融合。延伸教学场所,突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推行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将教学场地延伸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相关行业和企业,让更多的课程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生产一线讲授,让更多的教学单元由行业专家、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承担。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探索由企业参与的以能力为重点,以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作品考核等多种工学结合的考核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建设为重点,完善管监结合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平台数据采集与运用系统,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实施“专业实体化”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依托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协调学院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口,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实施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把专业做精做强。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生产经营、社会服务等方面凸显优势和特色,形成专业实体运行管理机制和校企一体专业发展新机制,实现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生产研发、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其他专业树立标杆,在示范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作用;在质量工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建构实习实训基地考核和评价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制度
(一)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内涵建设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校企共同制定符合学生职业和岗位能力发展的实习实训项目,制定核心职业技能训练标准,做到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符,与企业技术发展同步,与社会培训需求接轨。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实习实训行为,建立实训项目效果考核评价制度,开展“示范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程”评选,引入社会督导评价,由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及专业教师,按行业或职业标准对项目教学及学生训练效果进行联合考核。
(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
加强兼职教师库建设,通过校企深入合作,采取分批轮训、项目合作,互聘等措施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会聚一批技能名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为我所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学院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目标管理,实现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各部门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强。学院将教师考核结果作为学年度工资晋升、绩效奖评比的主要依据。看成果,比贡献,用业绩说话,激励和约束机制基本形成。
四、结论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通过近年来的摸索,不断完善职责明确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按照“以事业聚英才,以管理求质量,用文化凝人心,用责任创业绩”的管理理念,强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制度,充分发挥系(院、部)办学的、积极性及企业参考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加强院级宏观调控,强化目标管理,注重过程监管,严格终级考核,“工学结合”教学效果显著,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秀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张良.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3]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 上一篇:高中语文知识重点总结
- 下一篇:纳米生物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