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篇1

一、对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

我们从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不难发现其存在的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盛行分数管理,以“分”为本。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分数太绝对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为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

2.课程改革虽然已进行多年了,不少学校形式主义泛滥,以“章”为本。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每个人都必须自觉接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学校管理不能因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有不少学校变本加厉的在规章制度大做文章,把规则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依罚治校,违背了人性化管理。

3.学校管理不能没有权力,没有权力就变成了无政府了,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权力主义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社会民主管理相背离,权力至上必然会滋生和助长长官意识,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也因此没有了立足之地。学校需要权力,但这种权力只能服务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离这一方向的任何权力都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文化。

二、构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几个基本理念

1.学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管理,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当前,强调教学思想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更换教材,而是教育思想理念的根本转变,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教学管理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远离课改本意,远离素质教育。

2)新课程相对于传统课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我们不能用僵化的东西来束缚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发挥创造性,将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中。

3)要注意方向性目标与操作性目标的一致,主义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管理实践的统一。教学思想管理不能空谈或仅停留在务虚的层面上,一定要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始终保持思想理念和管理实践的一致性。

2.坚持以人文本。教学管理应当充分的发扬民主,充分的调动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相关人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参与的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应树立主体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的意识,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学管理的目的不在于“管、监、压”,而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摒除出浓厚的功利色彩,让学校、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坚持开放观念。由于新课程实施具有开放性。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必然要坚持开放的理念。管理目标要从“分数主义”、“以分论人”向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和课程文化共建转变;管理内容向全过程、全方位开放转变,管理主体从领导权威垄断向多元参与和家、社、校共同参与转变。

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在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要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学校教研必须以校为本,教研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5.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要体现课改精神,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经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以及师生关系引入参评内容,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考评的成果。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篇2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因校制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10-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点击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包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基础教育保障体系、结构、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全面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创新和重建,是确保新课程实验改革全面、积极、稳健实施并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所以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学校特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虽然不是对传统高中课程的全盘否定,它依然要继承传统高中课程的优秀和积极成分,但其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与当今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相一致的,是与我国为实现大国崛起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相一致的,是与我国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且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已到不改革不行的程度相一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且不可逆转的巨大变革,也是通过无数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操作,并经历许多风雨,许多反复,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与重建因应高中课程实验改革的实施已成为必然。

根据自己在教育战线36年的工作经历,深知我县大部分学校管理严重滞后,尤其是学校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区别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校没有人事自,学校实行的聘任制是一种走过场;人事管理制度老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用人机制急需改建,如:学校解聘的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制约,经人为的调配到舒适而轻松的岗位上,造成学校聘任制度走过场,失去了应有的效能;普通高中实行全寄宿制管理模式与原有的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名族地区办学的有效途径,所以各项制度建设也要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而改建、创新,特别是滞后的学校人事制度必须创新和改建,以适应时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并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依法治校,推进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学校,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对于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需要的,要采取对现行学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而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轻重缓急对各项管理制度分别进行修改、创新、重建,其中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评价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好改建或重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改建、创新、重建工作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继承创新的原则。对于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学校实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有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的规章制度,应予以保留,以保证学校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学校管理制度要调整、要改造、要创新,但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第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诸多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要把他们的利益、感受、意图、发展摆在第一位,要以人性化的理念来构建新的学校管理制度。

第三、规范发展的原则。改建与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制度为目的,就是要让制度有激励性、促进性、导向性。使广大师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造与重建,必须把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作为核心。

第四、与法一致的原则。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改造必须与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我们有不少学校对学生迟到、早退、旷勤、乱扔纸屑、违纪等行为予以罚款,这些制度必须剔除重建。

第五、因校制宜的原则。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要结合学校实际,不同的办学档次、办学水平的学校,其管理制度也应有所不同。特别是我县普通高中实行全寄宿制管理模式刚刚起步,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符合学校发展、符合师生实际,因此,改造和重建学校管理制度,一定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实际。

篇3

关键词:高校;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制度改革问题。大学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管理在大学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在“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呼声中审视教学管理的实质,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改革与创新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所谓制度分析,就是以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系问题。将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存在于多学科领域中,在不同的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其主要成果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合法性机制理论、组织趋同理论等。作为一种比较成熟而可资借鉴的理论,制度分析理论能够对教学管理制度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和问题做出新的尝试性解释,并探索解决之道。因此,用制度分析理论来研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种必然。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路径依赖问题。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历史上的选择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而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与自我积累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使其较难突破。1]简言之,制度的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时对前有制度的一种依赖性,人们过去的选择会影响现在可能的选择。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所改进和创新,其“路径依赖”的主要问题是仍然呈现计划体制下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集权、刚化、统一等。其缺陷突出表现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过于强调教学过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一。首先,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始终围绕教学计划的完成而进行着被动式的管理,过于强调管理过程而忽视了管理效果。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应该是由专业院系根据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来自己安排,但实际情况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做出许多统一规定,院系(专业)只能在小范围内选择。其次,现行高校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表的刚性依然很强,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稳定和划一的局面依然存在,虽然推行了很多改革,但只是从一种旧的统一性到一种新的统一性,学生仍然缺少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自。此外,课程结构和体系刚性也过强,课程开设很少考虑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必修课的比例偏高,选修课的比例偏低,选修课程资源尤其是高水平的选修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学生能选择的余地太小。这种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新时期大学外部的现实需求、大学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2.缺乏合法性机制。合法性机制就是指社会的法律制度、社会规范、文化观念或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成为“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之后,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观念因素,能够诱使或者迫使组织采纳与这种共享观念相符的组织结构和制度。[2]组织的制度化过程是组织不断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如果组织的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的危机,对组织的今后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合法性机制理论要求大学在制定、调整教学管理制度时系统进行环境分析,寻求环境认可的教学管理制度。我国高校在管理方面长期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学术管理体系普遍不完善,从而导致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合法性机制,主要表现为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环境不完善,制度与环境不协调。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学校实际没有自由设置学科、专业的自。设置学科、专业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此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办学,依法管理。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应追求“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的有机统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本位”倾向,某些制度条款未能体现“学理”和“法理”的统一,存在若干法律盲点和制度误区。

3.组织趋同现象严重。所谓制度的趋同性就是指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行为的相似性。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要服从合法性机制,为了与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因而导致组织趋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做到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因校而异,而是跟着大潮走,存在着严重的趋同倾向,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学分制的实施上。据统计,从1978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采用或部分采用学分制开始,到目前为止,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虽然适应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适合。学分制的实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还与社会的各种因素相联系。高校的类型、性质也与教学管理制度选择存在着很大的关系,3]受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本身的制约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急切地推行学分制实验往往会事与愿违,出现教学秩序杂乱、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二、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

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学校整个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然要求教学管理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1.创新管理理念。“路径依赖”问题是我国高校在探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依据制度分析理论,路径依赖问题是制度演变的规律,而制度的整体创新需要个体思维习惯的改变。可以说,制度变革往往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思想、理论、观念的具体化,是教育思想、观念、理论作用于教学管理实践的中介。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先导,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瞄准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科学规律,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和模式,改变“制度淡化、管理弱化、手段老化”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从以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创新为主的教学管理转变为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教学管理。

2.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合法性”。依据合法性机制理论,高校在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时必须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注重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二,注重制度环境的建设与完善。随着大学生权利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理所当然地既要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要维护学生正当合法的权益,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符合相关法律与符合教育规律的统一,要遵循法制原则建设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要及时清理现行高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或条款,要及时加以清理并及时废除。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

3.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权力的更迭,制度环境会随之改变,制度也会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环境,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良好设计将不可能变为现实。从我国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前学校发展的具体背景出发,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环境建设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营造有利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世界中,意识形态对制度安排的决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不能忽视现代意识形态对它的影响和制约。营造有利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整个社会要树立现代的文化意识和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为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能为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功能的实现提供资源和空间。学校应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应具有自己的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良好形象,避免不求实际的“搭便车”;学校管理组织应从封闭的、行政式科层组织向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组织转变。②建立和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今天,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成为解决各种体制矛盾和制度空缺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各种制度有效安排和运行的基础。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变革与运行必须依赖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当前,除了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法》与现有的有关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法规条例外,还应制定更具体更有效的法律法规,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论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制度学的相关理论对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就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学工作制度、教师管理队伍建设等某一具体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从理论高度对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事实和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这对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86.

[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6.

篇4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突出质量为本、管理立校方针,不断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尤其在学校制度管理上,坚持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激励约束——学校制度管理的意义重大

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要加强学校制度管理,而首要的是正确认识以激励和约束为主的学校制度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学校制度管理是建立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的基本保证。

学校要把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工作和所有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矩可蹈。我们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淀了一系列这样的制度,如目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分配奖励制度、教育科研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等。实践证明,学校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形成了良好的运行秩序,有效地奠定了其他学校工作的基础。

2.学校制度管理是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只有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了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我们在管理中建立起了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以及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样,就能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3.学校制度管理是形成优良校园文化的基础。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特色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管理要求师生员工按章办事,行为有所规范,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促进制度文明,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有形无形间奠定学校发展的深厚底蕴。

二、全面协调——构建学校制度管理体系

学校是个多种教育因素集成的复合体,制度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建立和实施制度时,应该以系统论为支撑,形成制度管理体系。多年来,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正确关系,在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各领域建立了全面、系统、协调的制度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益和教育质量。

1.以质量为核心,形成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和教育质量,我们以实施学校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实施和完善全面、协调的学校质量管理制度。在学校质量管理的点、线、面上,从学校规划策略、发展目标确立、工作计划制定、考评督办检查以及奖励惩罚等都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全面、协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三全”管理机制,使学校制度管理在一个完备的系统中良性运行。

2.以发展为目标,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形成了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的制度化机制,着重建设三个队伍:建立“新教师帮教制度”,培养新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培养教学拔尖人才;建立“名教师选拔制度”,培养教育能手。三个专业化制度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阶梯,使不同年龄段的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都有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以激励为导向,形成和实施教职工奖励分配制度。

在分配机制上向初三年级倾斜,设立和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奖,以中考培养质量确定不同的奖励标准,拉开差距,好的重奖,不好的不奖甚至罚,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我们形成了学校先、优、模评选奖励制度,每年评选“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学校进行通报嘉奖,充分发挥了奖励机制的导向激励作用。

4.以校本为基础,形成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的科研工作遵循“以改革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指导思想,建立了立足校本的教育科研制度。学校制定了包括理论学习、新课程研修、课题研究、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育科研制度。尤其是校本研修逐步走向制度化,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每个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有效推动了校本教研的进行。

5.以成长为指引,形成和实施学生教育制度。

我们按照制度管理要求,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形成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和守纪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拓展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等各项德育制度;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了每年举办“艺术活动”、“春秋季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制度,每周的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等活动都纳入了制度化管理,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6.以规范为坐标,形成和实施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我们按照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制定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和“教师业务考评制度”,使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遵循必要的规程,促进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在一个良性轨道运行,保障了学校常规教学秩序。

三、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制度管理的与时俱进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这应该成为今天学校制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走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走向人本和建立校本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理念的深入,传统的学校制度管理应在内涵、方法、途径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中赋以新的内涵。 我们在近年的实践中,力图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管理,突破传统制度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让制度管理与时俱进,赋予制度管理以人性化、人文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在诸多领域推动着学校管理的内在变化,学校制度管理也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改变。在课程管理上,我们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建立了新课程上课制度、综合实践课程推进制度、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等,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做好了制度上的铺垫。此外,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上,我们改变了过去一些与新课程不适应的旧有制度,着重建立了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制度、教师角色转变制度、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制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制度、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制度等等。

我们尝试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上的创新。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评价,多数学校往往仅以高中升学率来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成绩。其弊端在于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背,使学校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纠缠,也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工作成果。但作为衡量办学成果的重要标尺,教学质量又不能不评价。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的课程改革精神,我们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篇5

一、领导角色需转变

学校各位领导,特别是校长,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牵头人和组织者,起着重要作用。为使新课改有效推进,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要把自己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者变为新课程实施的服务者,由原来的权利执行者变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对学校有效实施新课程起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要求领导层应根据学校实际,掌握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运用新课改的理念,研究实施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策略,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领导也要认识到新课程是全新的,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亲自感悟它,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常常深入基层,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管理制度待更新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准则,在学校的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完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已成为必然。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制度较之传统相比,哪些需要改革,哪些需要创新,哪些需要完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原来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与完善,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各学校在摸索探讨的问题。

三、考评制度要完善

新课程下的质量观除了关心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更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用学生成绩来衡量,更注重全面的评价。第一,看重同行的评价。同行尤其是相同学科的同仁们,他们熟悉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了解相关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在听课后,能对相关课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总体定性分析,并根据主讲教师的自评意见和学生课后的反映,综合进行评价,明确指出主要优缺点和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意见。第二,注重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只重视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被动地参与其中,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为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地表现教学效果,应该让课堂的主人――学生,来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师生都有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堂课上得好不好,收获大不大,理所当然他们更有发言权。

四、分班制度应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学校,特别是高中,为提高升学率,扩大自身影响,一直存在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班的现象,美其名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针对个性和特长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而按学生的学业成绩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大相径庭,虽然它的“施教”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差异的基础上。但这种差异是单一的,就学生发展而言,这种只注重智育科目,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发展都是片面的。因此,它不是有教无类,而是有教有类;它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类施教。

五、教师培训要加强

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源源不断地长流水”。可见,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这一要求,学校需要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富有创新意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素质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新课程培训和各种竞赛交流活动,让教师走出去与兄弟学校多交流,为教师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适应高速发展时代的需求。

篇6

第一,滞后的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制约

“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一项改革的顺利推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不但改革的推行者,更重要的是改革的执行者也要有与改革相适应的思想。因为他们是决定改革能否彻底推行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是要改革几十年甚至时间更长的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涉及面又极为广泛,这就更需要它的执行者——各级教育领导和一线的教师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工作者脑子里习惯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手里拿着新课程改革的文件和教材,口里喊着新课改的口号。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扎扎实实地推行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举步维艰。这种落后的教育教学行为稍加注意便随处可见。比如:许多地方不仍在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的工作吗?许多学校不仍在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吗?许多学校不仍在以旧有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的教学行为吗?等等。许多单位,许多领导,许多教师之所以仍坚持原来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行为不肯改变,归根结底是他们头脑中没有与新课程改革相同步的教育思想。这种情况,势必会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第二,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新课程改革的制约

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大而言之是我们整个国家仍在流行的应试教育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轰轰烈烈的喊了好多年,但是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学校现在仍然在扎扎实实的搞应试教育。这应试教育,势必会把师生限制在书山题海之中。有几个敢“冒应试教育之大不韪”去放开手脚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小而言之,是指各个学校中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各个学校受大环境中应试教育的制约,为了保住本单位的升学率。保住本单位在各种评比中的名次,于是都煞费苦心的在本单位制定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与应试成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教师备课、上课、写教案等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条条框框中,谁如果超出这种框框,轻则受到批评,重则被罚款。在这种条条框框之中工作,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怎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又怎能得到实现呢?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试想。在种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中,在各级领导严密的监督检查下,有多少教师敢对教材进行取舍?在这种缺失了个性自由的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教师有心情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去进行新课程改革呢?于是乎都得过且过,只好依然让学生们背啊,做啊,熬时间啊!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新课程改革,还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却缺失。

第三,落后的教学条件对新课程改革的制约

篇7

关键词:本科生;管理制度;学习自由

在当下,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大学生的自主、自由学习方式形式化。因而,也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大学时期本该是学生自我成长最关键的一个阶段,但因为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从而使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像中学生一样接受教育,这样的体制自然是与设立大学的初衷相违背的。因而明确、反思当下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一、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能学其所爱之学

在当下教育体制里,各高校的奖励制度、调剂制度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学其所爱之学。比如当下,热度迟迟不肯消减的金融类专业依然是父母师长眼里的香饽饽,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分学生都对其感兴趣,但在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学生不得不选择该专业。因为金融类专业是热门专业,自然门槛很高,所以那些真正喜欢金融类专业但分数不够的学生,为了选择一个好的院校,最终都逃脱不了被调剂的命运。

(二)转专业难度大

在当下的教育体制里,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满足其成绩在班级前二分之一,且没有其他违规违纪的行为。而接受院系又限制了转进名额,比如会计这一专业,西安某高校每年只会给一个转专业名额,而财政、新闻等其他专业上限也就是3个名额。首先,学生所在原院系所规定的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满足其成绩在班级前二分之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转专业的困难。学生之所以要转专业就是因为对原有专业不感兴趣,既然不感兴趣又怎么能使其成绩取得优秀呢?其次,接受院系的名额限制,再一次增加了学生转专业的难度。虽说看似对广大学生敞开了大门,但实则只是接受极为优秀的学生和有钱人家的子弟。

(三)选课制度不合理

众所周知,任何一所大学,都开设选修课程。而且要求必须修够12个学分,即六门课程,否则不予以毕业。对于文科生而言至少要修一门理科课程,理科生反之亦然。这种硬性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自由学习。按理说,学生选课选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课程,但往往事与愿违。比如,大家都喜欢《中国玉文化》这门课,但是,有些同学还未进网站,这种课就已经选完了。而像其他的,诸如与儒家思想相关的课程,多数同学是不得不选,而这种课程的名额却远远高于其他课程。这显然不符合学生们的要求。

(四)课堂形式中学化

中学生出现逃课旷课的情况,老师一旦发现就会找家长,甚至情况严重者,会要求退学。而当下以自主学习著称的大学却形同于中学。老师课堂点名,自律部查人,辅导员不定时地点名,甚至将到课率与平时成绩、奖学金挂钩。西安某高校规定学生3次无故旷课不予以期末考试,也就是间接地表明此类学生如若补考重修过不了,是不能毕业的。此外,对于长期性不到课的同学是要被劝退的。虽然说,学生旷课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但笔者认为对于心智已经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事情理应完全靠自律,而不是一系列强制性的要求。因而,对于当下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解决的措施。

二、构建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

(一)改变现有模式

学校不应该使热门专业的热度一直持续下去,以至于各个高校的王牌专业都与金融类相关,而应该将奖励措施实施于非热门专业,发展出自己院校的独特专业,鼓励学生勇于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专业。大学是一个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地方,如果过多地偏重于某一专业,必然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改善转专业制度

学校应鼓励学生学其所爱之学,放宽转专业的名额限制,同时,原有院系,应取消成绩在班级前二分之一的硬性规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完善选课制度

学校应每年对学生的选课倾向作调研,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喜爱的课程扩大人数范围,使学生能学其所爱之学。同时,取消文科生至少修一门理科课程,理科生至少修一门文科课程的规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兴趣爱好等自主学习其他院系其他课程,只要最后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学习心得,就可以将学分记入学生的选修课成绩,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四)课堂形式自由化

学校不应该把大学生当做中学生一样对待,不应该通过课堂点名签到等方式将学生禁锢在课堂,应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对于将到课率和平时成绩,与奖学金挂钩的这种形式应予以变革,不能使大学的学习形式化,以至于学生为了取得毕业证而学习。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教育资源、教育规模还是在教育投入上花销都很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的大学缺少国际竞争力,也缺乏创新型人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这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各个高校都应该认识到,只有认真分析当前大学本科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革,才能使得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的高校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睿.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1):102-103.

[2]姜恒,杨绍安.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82-83.

[3]白月.浅谈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6):82-83.

[4]叶晓勤.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沧桑,2009(05):102-103.

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管理制度;专业技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了很大变化,企业应聘的标准从原来的成绩优越型转向操作技能优越型。因此,现在的中职学校多数都在打造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以此来不断促进就业率的提升,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实训以及搞好实训工作尤其是实训室建设工作。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为了应对形势的发展都加大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投入,各种专业实训室陆续建成,以便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但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训室功能发挥不充分

实训室的建设是为了在学校内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运于实践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操作挂钩,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而有的中职学校投入了一些建设资金,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但实训室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因为每个学期学生去实训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遇上省市技能大赛,学生实训的时间也仅仅半个月而已,其余时候几乎无人问津。

2.实训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训室虽然建好了,但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操作规程,财产管理制度也不健全,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独立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比如,在中餐宴会摆台实训中,学生难免会打碎餐具,而打碎后则由学生赔偿,但购买回来的餐具与现有餐具设备不配套,这必然影响摆台的整体效果,最终导致实训室的运转受阻。

3.实训教学模式不能紧密结合专业技能

在许多中职学校教学中,出现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各走一端的现象,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在我们学校,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训,由于学生要进行对口升学考试,一般都是考什么书就开设什么课程,因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理论教学,实训的时间特别有限,这就导致学生学的理论也不怎么样,动手能力也不行,出现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4.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作为一门专业课本来就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而在实际当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却并不专业。因为,许多专业课老师都是由于学校需要而半路改过来的,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一定的省市专业培训,但仍然没有得到规范细致的专业培训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我大学学的是地理专业,毕业后带了两年地理,为了应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开始带了两年旅游地理,后来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缺老师,我又开始带酒店管理专业。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完善的建议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操作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实训室建设。

1.重视实训室功能发挥

为了能够培养出酒店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型人才,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体现出职业教育实训的重要性,并更多地加入实训课,而不是所有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考试,好让学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实际操作。与此同时,学生也要认识到实训操作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进行训练,真正让实训室的功能得到发挥。

2.完善实训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也就是统一的项目操作规程、健全的财产管理制度等。比如,实训室设备损坏,应该进行登记,然后学校定期进行采买补充,同时要有专门维修人员负责维修。另外,根据酒店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尤其是以能力为主的评分标准,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3.健全实训教学体系

现在的中职学校应不断深化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比如,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是由一个老师来负责一门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从而使不同项目的实训独立性不强,致使学生对每一项技能都是会而不精。因此,学校应在实训时尽可能让精通不同项目的老师进行分项目实训,以此保证真正的专业性,实现实训独立性。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94-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学籍管理中,也应该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地将传统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共同为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效率努力。

一、高校传统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传统的学籍管理是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学主义教育的管理思想,重视管理决策的重要作用,用各种制度来约束管理行为。但是,高校传统的学籍制度管理模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首先,制度管理模式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约束作用,认为学生是受管理者,学生不能参与到管理中,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尤其是对于专业及课程的选择上,学生的自由及兴趣更是受到了制约;其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高校学籍管理者认为学籍管理只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并没有意识到学籍管理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服务的效能,导致部分学生在选课中为“凑学分”而出现盲目选课、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这需要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加以反思。

针对高校传统学籍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适应高校不断发展的现状,贯彻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管理的战略方针,高校的学籍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要从创新管理理念上入手,建立起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重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籍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学籍管理模式改革要遵循的原则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必须提高对学籍管理的重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改革传统的制度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步伐。

对高校学籍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需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权威性原则:无论何种学籍管理制度,都必须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制度的管理效力,并促使学籍管理形成人人平等的局面,有利于学籍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二,程序化原则:高校学籍管理应该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因此,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程序,以提高学籍管理水平;其三,法治化原则:学籍管理与利用都会涉及到学校规章制度问题,在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提高法治化认识,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公平处理学籍管理问题。

三、高校学籍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建立

当前的高校学籍管理,已不能只注重制度管理,而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进行到管理中,将人本管理模式与制度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学籍的认识,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要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到管理制度中,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制度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科学、正确地选择专业、课程。在很多高校已经大力推行学分制度,将课程分成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程之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个人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以学分来考核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学习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还有的学校在学籍管理上实行免考制度,也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需要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

第二,学生既是高校学籍管理的被管理者,同时也可以是学籍管理的参与者,这就需要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提高人本管理的认识,允许学生参与到学籍管理工作中来。在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过程中,高校可以对学生的需要、意见等进行调查,将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将学籍管理当成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籍管理中并加以重视。但是在鼓励学生参与学籍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制度管理的约束性,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与鼓励下,积极地参与到学籍管理工作中,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制度管理向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模式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校学籍管理过程中,要能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建立既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籍管理新模式,从而真正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佟志华.建立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制度修订的实践与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应只在教室或实训室仿真状态下进行,其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正成为各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新培养模式。“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工作环境的职业性、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和工作体验的综合性成为了“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实践方式职称论文。

然而,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脱离正常教学体系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建立一套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以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习效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所组织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学校、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四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岗位职业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学生和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②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落实;③学业管理中师生、校企之间沟通不畅,学生合法权益难有保障;④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岗位不一致;⑤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校很少介入,学生的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负责;⑥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不统一。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纠正。只有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组织发动与指导到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才能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的权益,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才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就业的能力。因此,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顶岗实习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

2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按照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等方面切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体系,以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1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体系建设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是针对专业培养的岗位要求所设计的,然而学生一旦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会是职业化的岗位所要求的具体内容。这时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学校非常有必要结合合作企业和合作企业基本工作岗位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以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对将要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学院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由产学研管理部门牵头,组建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相关教学单位、相关企业多方合作的顶岗实习前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构建教育体系: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学业管理教育;三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四是日常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五是企业文化与人才需要等教育。并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报刊、专题海报、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在顶岗实习前的宣教过程中,要使学生树立“从实践中去学习,从工作岗位中去学习”的观念,同时还应充分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必须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以保证自己对实习企业和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积极参加顶岗实习教学。

2.2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管理多个顶岗实习班所反映情况来看,顶岗实习集中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分散实习,但同时较学校内管理又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化过程管理,真正做到“学生顶岗实习到哪里,学校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2.2.1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吸收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各领域的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帮助学校共同研究顶岗实习的方案,制订顶岗实习的基本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小组成员的介入寻找一些校企合作的机会。

2.2.2建立向学生家长通报制度在学校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前,应向学生家长进行相关信息的通报,寄发“告学生家长书”,说明顶岗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组织管理情况,要求得到学生家长的签字确认。以保证学生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情况,配合校企双方做好顶岗实习的工作。

2.2.3建立学校指导老师驻厂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远离学校,在企业会遇到多种具体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安排指导老师入驻企业,代表学校配合企业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第一时间的指导和管理。

2.2.4建立学分认定制度对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根据校企双方联合制定的顶岗实习方案,结合企业培训内容、岗位操作要求和学校开设的辅助课程,分模块顶替原教学计划的课程学分,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顶岗实习学生只要完成新教学计划中各任务模块的考核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以保证正常毕业。

2.2.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然而,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除工作时间外,“准员工”的自由空间比较大,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建立如《顶岗实习学生请假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出差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购买指导意见》、《偶发事件处理机制》等制度,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除制定以上管理制度外,还应建立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顶岗实习驻厂指导教师职责》、《顶岗实习学生定期会议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党团员发展指导意见》、《顶岗实习考核制度》、《顶岗实习档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制度。

2.3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和家长联动的契约化管理体系顶岗实习不仅要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而且也要得到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只有以上四方联成一体,通过协议较好的协调和保证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管理,顶岗实习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学校在四方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的主体,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习单位是四方中最关键的一方,它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直接管理者,是落实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实习计划,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实习内容、考核要求的第一环节。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一名“准员工”,要服从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排和管理,尊重实习单位的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还要负责自身的安全等。学生家长是顶岗实习工作强力后盾,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学校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才能在学生中进一步得到推广,学生家长还是监督者,她能很及时有效的向学校反映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一些问题,是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协议的签订,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四个主体是相互联系的,他们都有自身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使命,脱离了谁都可能对学生的顶岗实习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只有将这四个主体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才能使合作更有生命力。

2.4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对于顶岗实习学生与校园内学生的管理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相互沟通的方式不同,师生之间的距离导致了学校不易通过直接的面对面方式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为了方便学生与学校的交流,及时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科学快速地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学校可以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一套“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通过同步和非同步远程互动,发挥网络管理系统“沟通及时、交流便捷”的特点,使学校、学校老师、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彼此联系,这虽然不如面对面交流直接,但能通过功能模块的开发,基本解决顶岗实习中的一些客观难题。比如:①通过网络课堂模块的开发,可以针对性的开设一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自由在网络课堂进行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信息等,基本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求。同样,顶岗实习学生也可以通过此模块将在企业顶岗实习所学的实践操作知识和经验心得与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②通过开发实习信息收集模块,将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实习单位、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信息统一进行收集与整理;③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模块的开发,将顶岗实习学生的学分认定情况、企业各阶段考评情况等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④通过教学质量网络测评模块的开发,将学校老师指导情况、企业帮带师傅的指导情况及时反映到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⑤通过信息平台模块(包括如QQ群、短信群发)的建设,可以将学校、企业的相关文件、通知、阶段性工作安排以及顶岗实习学生需要上交的一些材料等信息及时通知到每位顶岗实习学生。

2.5建立校企结合的双重考核体系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任务主要包括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此阶段的考核不同于在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这种考核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对顶岗实习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进行双重考核,才能保证考核的科学性,达到全面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对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各个工作任务的考核,主要由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共同考核,企业一方可根据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实习纪律和态度由指导老师(帮带师傅)进行考评,给定成绩,校方可以根据企业评定,并结合学生在此岗位上的实习表现、岗位实习报告和实际检查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对于各个工作任务的考核一般应以企业考评为主,学校考评为辅,只有企业和学校双方均考核合格,学生的考核才能是合格的。对于各个学习任务的考核,应根据由谁主要组织和学习什么内容来进行考评,如果是企业组织的学习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操作流程等内容的考评应以企业考核为主,如果是由学校安排的辅助课程到企业教学的,应以学校考核为主。

经过校企双方的双重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根据学校的有关制度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的《顶岗实习证书》。通过校企双方严格的顶岗实习双重考核体系的评价,相信能使各项考核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各个实践和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战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8(16).

[2]彭分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浅说[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3]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