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策略范文

时间:2024-04-11 18:1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医疗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医疗策略

篇1

1.1精准医疗与AI整合的成因

首先,AI通过算法的优化和深度学习技术,有效提升医疗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一方面,AI在更好的处理大数据,包括基因组数据、影像数据以及临床数据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当前医学研究数据的碎片化、数据利用的低效性及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等现状,急需AI技术帮助人们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把医疗大数据转换为支持临床决策需要的信息。精准医学的发展意味着今后将大量应用测序技术分析海量的生物数据样本,AI的引入有效解决了数据分析的效率与精准度,促进医疗行业加快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其次,精准医疗活动为AI提供现实基础,为其提供海量数据样本及进行诊断结果的对比检验。精准医学是基于患者个人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来制定个体化医疗,这就首先需要收集患者或受试者的基因样本进行基因检测,还需要采集分析患者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状况等个人信息,除此之外,精准医学要深入解析遗传测序数据、研发个性化治疗方案,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实验和药物筛选平台,以掌握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药物代谢差异性,凡此种种,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3],精准医疗时代的来临为AI的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样本。AI需要用大量数据对其进行训练,因为只有用大量的带标签的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方便神经网络确定参数值,建立数据评价标准,而大量的遗传测序数据等为AI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了大量带标签的理想的数据样本。

1.2精准医疗与AI的整合带来新的隐私伦理问题

精准医疗和AI的交集整合、相生相进、系统生发,又产生了对患者隐私新的侵犯。因为一方面AI的发展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算法训练,以便在海量数据中进行精确计算,通过客观数据对未来进行高度精准的行为预测,并提供个性化医疗;另一方面,精准医疗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则必须采集大量包括个体遗传基因在内的各种隐私数据,这也使患者个人的隐私受到了进一步威胁。借助AI这一强大的分析手段,一些非常敏感的个人健康信息可以十分方便地提取出来,一些隐私甚至处于随时被窥探的状态,个体对自身隐私日益失去控制。AI应用于精准医疗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结合也是相生相长,系统生发的,我们对待精准医疗的AI模式不是担忧、害怕、逃避,而是我们主张在为人类福祉共同目的下为精准医疗的AI模式界定伦理边界,即不能让精准医疗下的AI技术按自身逻辑自由发挥,对AI技术在精准医疗的运用必须施加隐私约束,让其按照正确的人文方向前进。因此有必要对精准医疗AI模式下的隐私问题进行研究,以推进精准医疗和AI深入融合,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精准医疗和AI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2精准医疗与AI整合的隐私伦理分析

2.1数据采集:精准医疗AI模式的精准造成患者的顾虑重重

致力于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的精准医疗需要采集具有极强私人属性的个人数据,包括基因检测等,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患者个人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由此可能会引起患者对个人数据泄露、被不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担心。在数据采集时,为了能够获得个体的行为习惯等,必然要长期持续地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个体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有关的健康大数据信息,特别是基因数据带有极强的私人性特征,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基因信息,通过基因信息就可以定位到具体的个体。AI应用于精准医疗,使得精准医疗借助AI技术实现更精准、个性化的目标[4],同时AI的介入使得精准医疗不只是对未来疾病最准确的预测,还可以扩展到提供建议,指导人们对预测的结果进行更好的反应。但精准医疗与AI的强强联合加剧了人们的顾虑,因为这些非常敏感的个人数据也使不少患者心生恐惧,害怕个人医疗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可能带来如基因歧视等的不良后果,这重重顾虑导致患者难以放心接受精准医疗的AI模式服务。人们对精准医疗的AI模式的顾虑,将会使AI在精准医疗的运用受到抑制,从而精准医疗的AI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可能的益处也将受到抑制。

2.2数据共享:个人数据的易取性加剧了患者对基因歧视的担忧

医疗数据的共享可能导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医疗机构或相关人员提取其相关信息,患者的一些隐私甚至处于随时被窥探的状态。如果智能系统掌握的敏感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给个人、家庭甚至家族带来伤害,使恋爱受挫、夫妻感情损伤、参加保险被拒、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这些加剧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恐慌。据美国基因组资源国家中心1997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1000个被调查人中,接近67%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雇主或健康保险公司能够得到检测结果的话,他们就不会做基因检测[5]。同时个体知道基因测试的结果也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携带有某种遗传病基因的人会感到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有关调查显示,在美国,从基因检测得知自己患有“亨廷顿舞蹈症”的年轻人的自杀率超过同龄人一倍以上。事实上,基因检测结果揭示的仅仅是一种患病的可能性,基因的表达受其他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的影响。人们对基因组测试结果往往容易促使个体片面理解或误解基因信息与疾病的关系、特别是与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系,这使致病基因携带者生活在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下。

2.3数据使用:数据的分析预测与数据监管的缺乏,隐私保护难以落到实处

分析遗传密码、性格特征、行为习性、生活轨迹、生活习惯等这些敏感的个人数据,给当前的隐私保护带来严重威胁。与大数据时代之前相比,现在更能挖掘出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的潜在价值,且更难控制[6]。精准医疗面临的威胁并不仅限于个人隐私泄漏,还在于基于AI通过大数据对人们状态和行为的预测[7]。例如某零售商通过个人的网络轨迹历史记录分析,比家长更早知道自己女儿已经怀孕的事实,并向其邮寄相关广告信息。大数据的价值更多源于它的N次利用,而知情同意在数据的N次使用中难以实现。2016年10月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虽然规定了医学研究要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但对已经同意所捐献样本及相关信息可用于所有医学研究的,允许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可以免除签署知情同意书,但是并未写明是否还需要再次进行知情同意[8]。目前用户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与使用等均缺乏规范,更缺乏监管,主要依靠企业的自律。但这对那些既是数据的生产者,又是数据的存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商家来说,我们很难单纯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商家对用户信息的使用,各行各业的利益驱使使得个人隐私权更容易被侵犯,用户往往无法确定自己隐私信息的用途,在医疗实践中保护患者的基因信息安全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如何在AI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个人数据利用的管控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已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

3精准医疗与AI整合中隐私伦理问题思辨

3.1把控数据使用的度:支持精准医疗AI模式应用最大化的同时避免过度拟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隐私的冲击和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我们直面AI应用于精准医疗带来的隐私问题,通过把控数据使用的度,实现精准医疗应用支持的最大化同时避免过度拟合。AI在精准医疗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疾病预测建模时,对已知训练样本集的学习训练达到什么样的拟合精度,才能使预报模型对未知样本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强非线性拟合能力进行个体未来疾病风险预测,精准医疗提供了海量训练样本,保证了在有足够的训练样本的前提下对预测模型进行合理分类,构造了相应的疾病预测模型,但在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拟合的现象,给预测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平衡好精准医疗训练样本的拟合度,既可以防止过拟合现象带来的预测结果的不准确,又可以通过遏制对个体敏感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捍卫个人数据隐私。把控训练样本的拟合精度,只提取与预报量相关度高且它们之间相关为零、没有复共线性关系的主分量。一方面可以浓缩众多预报因子的有用信息,减少信息重复和噪声重叠,提高预报精度;另一方面又不会因过度采集挖掘个人数据造成隐私侵犯。

3.2推崇隐私保护的整体性:精准医疗应用需要伦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护翼

精准医疗数据隐私的保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研究AI时代的数据隐私保护,必须以系统整体理论为指导,把数据隐私的保护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系统论的整体性诠释了隐私保护的整体性,精准医疗应用需要伦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护翼。首先,精准医疗的伦理规范捍卫个体尊严。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础与核心的基因数据显示出个体的特征、预期寿命,未来疾病的风险,以及对疾病、环境和污染物的易感程度等,还会显示家族其他成员的遗传倾向和信息,因此基因信息对个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隐私,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和命运。随着AI与精准医疗的进一步深入,明确数据隐私保护的伦理原则是精准医疗应用的前提条件。其次,精准医疗的法律制度框架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强大后盾。精准医疗需要对患者具体信息,如个人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由此可能会引发患者信息泄露、被不合理利用等法律和伦理风险。为解决患者隐私权问题,美国白宫2015年11月了《精准医疗隐私与信赖最终原则》,试图建立一个广泛适用的基因信息保护方面的原则框架,为实践中精准医疗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9]。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基因信息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零散,对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的立法大都是原则性的规定,仅笼统提出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没有进一步的细化条款,司法适用也缺少细化指导和统一标准[10]。构建保护精准医疗应用数据隐私相应的法律制度框架成为我国促进精准医疗发展的当务之急。再次,隐私保护的技术开发是对精准医疗应用数据隐私保护的有效措施。目前主要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有同态加密、差分隐私、黑箱访问和防止推理攻击等[11]。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精准医疗的伦理规范的确立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从整体上协同护翼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3.3瞩目新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治捍卫隐私策略

应对精准医疗技术突破的新挑战技术发展带来的不断挑战、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尚不明确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动态性要求我们必须瞩目新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治捍卫隐私策略,应对精准医疗技术突破的新挑战。一方面,隐私内涵具有动态性与多维性,从古代乡土熟人社会的人我界限的模糊到现代工业社会隐私意识的提出,从私人空间避遭他人干扰和侵害到个人拥有对自身数据的控制权等,隐私的内涵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2]。它也随特殊的情景如时间、地点、职业、文化、理由等诸多因素动态变动,这些都表明隐私保护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演化而变化,隐私与技术之间相互制衡,二者在保持某种张力基础上实现着融合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目前大多数的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这也导致基因组技术涉及的隐私尚不明确。AI与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拷问原有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导致现有的隐私保护策略的失效。凡此种种,精准医疗的复杂性、动态性、不明确性也不断冲击原有个人隐私保护的范围、重新定义个人隐私的行为和挑战个人隐私信息的管理。目前AI与精准医疗正处于酝酿爆发阶段,而更多新的基因组编辑平台的加入也将进一步扩充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疾病分子机制探究、分子分型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潜在应用[13]。随着精准医疗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必会打破原有的隐私保护边界,我们应树立与时俱进的隐私观。实时关注医疗领域新事物的新成就、新突破、新变化,在具体的实践中重新协商隐私边界,动态地调整隐私保护政策,是我们未来社会应对精准医疗技术突破的应有之义。

篇2

关键词:精准食品;市场营销;互联网;资源整合

原有企业在营销模式上存有一定缺陷,其中包括的问题有:第三终端开拓问题、渠道拦截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外部资源整合问题等。但通过现有模式的改进,使其解决了困扰因素。现如今,在营销模式方面组建新型产业链,将实现整个产业机构的发展。

一、精准食品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1.精准食品的概念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清晰了解食物精准调控人体健康的复杂机制,针对癌症等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的新方法———精准食品,也跃到消费者眼前。原有疾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治疗都是依靠药物进行的,但一般情况下,药物副作用强,往往会给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遗留问题。但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手段检测并研发的精准食品,不但没有副作用,反而还能达到预防、干预甚至彻底根治疾病的目的。同时,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基因决定)特异性也可以导致其对食物反应的明显不同,适合人群中某个个体的最佳食物却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更甚者会引起疾病。将食物本身的特性与人体数字化信息相结合的精准食品时代已经到来。精准食品通过多组学分析,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靶向食品,这种食品可从基本膳食中调节人体的基本功能,以调节为主,改善人体膳食结构,并且主攻方向为靶治疗,攻击靶向目标,不会伤害人体的正常结构。

2.精准食品的发展趋势

2015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联手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将共同开发“精准食品”。精准食品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将会围绕“把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原则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华大董事长汪建与CEO王俊为此进行了专项讲座,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分析,使其激发人民群众对该行业发展的认可。此外,该行业也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制定了战略方向,其中包括从精准医疗至精准营养,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并在同年的3月11日,中国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并首次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所谓的精准治疗就是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使其选择的药物能对每个异常基因进行靶向治疗,从而杀死癌细胞的目的。而把基因科学与食品相结合,靶向设计食品精准制造个性化食品,一方面可以改善人体的膳食结构,另一方面又能达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当前市场营销战略方式

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形势,在制定营销策略方面进行4个战略分析,包括市场定位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产品创新战略以及多样化增长战略,各个战略都对企业的今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市场定位战略

企业要根据产品的实际价值,合理在市场中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才能在行业中处于稳定地位。所以,企业要在市场价值观念中找到属于自身的位置,对同行业的市场定位要放在与众不同之处,同样都是物流行业,顺丰快递便把企业定位在送货速度方面,利用航空运输系统,不但保证了送货速度,而且提高了物流运输的工作效率。对精准食品而言,首先保证市场定位锁定在大众消费群体,这样不但能满足日常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次,该产品不属于医药产品,也不属于保健食品,因为医药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对病人不适宜长期用药。保健品价格昂贵,产品定位标准要求高,且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加强,逐渐对保健品产生理性认知。保健品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而是不断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根据各种因素分析,该产品一定要根据市场行情和价值观念合理定位市场标准。

2.市场竞争战略

精准食品市场竞争战略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为产品疗效、市场占有率以及价格方面,治疗作用效果较好的产品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认知,所以精准食品企业要从攻克疗效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把守质量关,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可从产品推广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加大对销售团队的组建,这样才能为产品市场的占有率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在价格方面,现如今竞争最为激烈的便是价格,对同一件产品,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价格,因此,精准食品企业要在价格方面制定较为合理的指导方针,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保证企业财务的日常运转。不要为了追求利益,将产品价格定位在高标准层面上,这样不但会导致企业产品大量堆积,而且也会加大在销售方面的困难。精准食品企业在目前市场上的占有率为0,这也实现了当前市场零的突破。目前市场竞争企业较少,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转变,今后将会有更多企业在该领域进行突破。因此,企业应提前为今后市场的竞争做好准备,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市场。

3.产品创新战略

企业若想长远立足,必须要学会不断创新。精准食品企业同样也是这样,产品种类过于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便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样不但不能保证产品在今后市场的占有率,而且还会慢慢退出市场,到时企业将会面临破产的结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精准食品同样如此。精准食品为了不断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要不断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无论是在产品效果方面还是在样式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需求。现代产品的创新主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随着人们压力的不断增大,每年的患病率逐年增多,根据近几年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将以1%的癌症上升率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要不断研发治疗疾病的产品。其次,产品外观形象也要不断创新,原有产品外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采用新型外观样式,使其产品从外观至效果都处于不断创新阶段。

4.多样化增长战略

精准食品在今后营销模式上可进行三种形式的增长战略转移,分别为水平增长战略、垂直增长战略及侧面增长战略。水平增长战略是拉动同一水平的企业进行该产品的营销,例如:可将精准食品推广至商场或者各大药房,这样既能增加销售量,又能提高产品市场的占有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平台成为当前产品销售的主流渠道,所以该企业可为该产品研发一种APP,用户可登陆该网页进行产品购买。垂直多样化增长战略,精准食品企业从产品原料的采购至最后的销售管理一体化流程全程控制,原有企业在原料选购方面采用统一招标的形式,造成一部分经济费用的损失。而现有模式中精准食品企业将战略进行全方位转移,使其全方位控制生产流水线。这种产业结构模式不但可减少开支,而且又能确保生产质量。层面多样化增长战略,精准食品企业可片面投资其他行业,使其带动精准食品行业的发展。例如:精准食品企业可片面投资绿色食品行业,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并且也能得到广泛认可。利用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带动精准食品行业,使其实现双赢局面,在增加绿色产品销量的同时,能提高精准食品的销售额。

三、当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精准食品行业的不断前行,在发展道路上仍存有一定的销售障碍,包括渠道拦截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外部资源整合问题等。

1.渠道拦截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产品在渠道途中也会遭到同行业或类似行业的拦截。拦截方式包括很多种,其中,针对性较强有协议拦截、总经销拦截等。协议拦截指的是国家法律条文中明确指出该产品可向各个场所进行推广销售或限制在规定地点范围内,协议拦截是国家强制性的举措,因此,产品在今后推广营销模式方面仍没有专业渠道,会造成货物的大量堆积。总经销拦截。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形成了市场垄断的划分。某些营销部门便逐步开始向区域商进行拓展,这种现象虽然能占有一定的市场率,但在销售模式上仍不能满足现状。

2.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问题属于发展产品市场营销的主要问题,一个不断前进的企业必定有一支强大的营销团队。但现如今的营销人员对产品知识了解甚少,并且由于营销人员学历层次不同,在与客户沟通方面也会遇到较大困扰。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有的问题是缺少精英型人才,但实际中,企业产品的营销人员都是普通阶层,且文化程度处于低等水平,这便造成精准食品在外部推广方面遇到较大障碍。此外,企业为了减少人资成本,还经常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比如,财务人员兼职采购人员,这种现象在当今企业中较为常见,这种现象不但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并且还降低了其本职的工作效率。

3.外部资源整合问题

外部资源整合包括外部资金的整合以及营销市场的整合,由于企业产品属于新型产品,并且在市场推广方面还没有形成一致效应,造成外部资金很难流入本企业。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要有外部资金的注入,才能保持长久的活力。但根据目前形势分析,企业在融资方面较为欠缺。营销市场的整合。有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断提供第三方服务,现如今的送货上门服务便是外部市场资源整合的一种渠道。但精准食品属于治疗方面的产品,所以没有提供专项的运输配送,一方面担心运输途中出现质量问题,使用户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是输运地区广泛,加大投入成本。

四、市场营销改进策略

目前,精准食品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营销模式,对市场营销改进策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加大互联网营销模式、开拓第三终端营销模式等。

1.加大互联网营销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食品企业也将会加大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投入。但对于购买者有一定数量的限制,防止出现不适症状的现象。用户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购买时,需要将个人信息输入至信息栏菜单中,以便验证企业的出库数据。由于互联网针对对象的范围较广,可针对商场、个体商户、大众群体以及医院等,这种营销模式将会增加其产品的营销收入。

2.开拓第三终端营销模式

开拓第三终端APP的应用,APP具有商业版权性。用户在购买过程中,可直接在APP应用程序软件用户协议中进行注册。为了增大注册量,精准食品企业还可以减免用户一部分费用,比如利用电子券或者商品积分等,这种销售模式在当今APP应用程序中较为常见,此外,在售后服务方面,APP也要不断完善。这样既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也能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

五、结语

通过对精准食品市场营销模式的探究分析,使笔者对精准行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只有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销售模式的不断改进,才能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东.互联网营销策略及其发展[J].市场观察,2012(28):13-14.

[2]魏炜.当前营销创新的10种模式[J].职业经济人,2006(78):51-52.

[3]冯德连.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7(37):57-58.

[4]李从选.第三终端五大发展趋势预测[J].医药经济报,2004(17):39-40.

[5]胡玉立.市场预测与管理决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6-67.

篇3

关键词:因病致贫 医疗救助 精准扶贫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在益完善。中国早在2012年年底就已经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覆盖。但因病致贫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比较低,群众患大病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后个人负担仍比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当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现状。截至到2012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2亿人,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病有所治有了基本保障。可是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比较低,居民患大病需要的高额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仍然较重。

二、因病致贫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保基本”原则。基本医疗保险尽管实现了全面覆盖,但是只能

“保基本”这是首要原则,而且有封顶线。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的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其特点就在于全面覆盖,普及全民。如果不设封顶线,那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失去其“保基本”的原则,如果在不设封顶线的情况下将医疗保险普及全民,那么政府有可能将不能负担这么大额的医疗救助开支,进而导致基本医保制度难以运行。

(二)社会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条件不规范。目前,社会医疗保障基本已经达到全面覆盖,但医疗救助的覆盖范围仍相对较小。社会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标准依据地区发展的差异,其具体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在同一个地区,医疗救助对象认定又存在着城乡差距。这些都取决于当地对于医疗救助对象认定标准的制定。

(三)社会医疗救助的待遇水平低。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为其病患所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当病患所得疾病是重大疾病,治疗需要大额医疗费用的时候,社会医疗保险将不能满足患者治疗所需。当社会医疗保险不能为患者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社会医疗救助就产生了,但社会医疗救助只是有针对性的对特殊的病患提供治疗所需的基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费用以及后期康复治疗费用都不在社会医疗救助的范围,因此社会医疗救助的待遇水平还较为偏低。

(四)商业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窄。社会医疗保险能为患者所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而商业保险则是以保额为支付标准想患者提供现金帮助。如果某位患者在患病之前就已经购买了一份保额为20万的商业健康保险,那么当患者不幸患上保险合同中列明疾病中的其中一种的时候,保险公司都将赔付给该患者20万用于疾病治疗。但商业保险由于种种原因并未真正的在所有的范围内普及,由于商业保险的缴费标准远高于社会保险,所以参与商业保险的家庭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回避购买商业保险,这些家庭一旦有人不幸患病,家庭中需要将所有经济收入支付于家庭成员的疾病治疗,如果家人不行患上重疾,这些家庭将很快陷入贫困。

三、因病致贫医疗救助政策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精准医疗扶贫。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保基本,全覆盖”的特点,推出精准扶贫的医疗政策,针对于不同救助对象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利用精准扶贫的思想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有选择的帮助。根据患病的原因,确定救助的方式。对于重大疾病,国家应提高大病保险的补助水平;对于慢性病,降低起伏线。同时加强公共卫生的投入,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水平。

(二)规范社会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条件。社会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标准需要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定。我们认为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标准一般都分布在一下几个方面: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因病致贫家庭病患;3.符合政府规定的特困人员。其中因病致贫的救助对象认定又尤为复杂。因病致贫家庭的出现一般都是因为家庭中某一位甚至是几位成员患病需要治疗,而自己的经济支付能力加上医疗保险所报销的额度之和也不足以支付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这样的家庭就属于因病致贫,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于这种大病患者家庭进行专项大病医疗救助。

(三)提高社会医疗救助的待遇水平。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医疗救助一般以一次性定额性的方式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医疗救助,医疗费用的救助根据患者的医疗费用的多少进行不同等级的救助,但总体来说,其救助力度相较小。救助形式也以一次性救助为主。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救助,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于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使得接受救助的家庭能够通过救助而度过经济难关。

(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以保障基本医疗费用支出为主,当大病发生时,如果患者有一份商业保险,则该家庭就会有效的避免因病致贫的状况。虽然商业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的,但是商业保险在规避风险上却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居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结合社会医疗保险,如果居民一旦患病,在社会保险报销之后剩余部分商业保险会再次给予报销,从而使病患家庭不会受到很大的经济影响,能够有效的避免因病致贫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叶翔,李后祥.“因病致贫”有了明确界定[N].合肥晚报,2015-2-27.

[2]骆怡.新农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效果分析及其制度优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洪秋妹.健康冲击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

[4]王伟.重大疾病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3.

篇4

而事实上,这并不是个例。对于大多数年轻白领阶层来说,尤其是工作在一线二线城市中的年轻人,传统的饭前饭后观看电视节目这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看电视,早已经习以为常。电视虽然仍然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它已经不再是家庭饭前饭后消遣的娱乐工具。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他们获取资讯、观看优质影视作品的首选。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网络视频日渐成为广告主心中的香饽饽。2012年5月,易观智库了《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为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18%,环比增长24.7%。一般而言,第一季度为广告淡季,收入会低于前一年的第四季度,但相比去年,今年在广告淡季却增长了2倍多。

不仅如此,根据今年4月研究机构的相关报告,超过4/5的中国广告主打算增加2012年数字媒体的支出,其中41%打算增加支出至少超过20%。中国广告主对网络视频和社会化媒体尤为感兴趣,其中约有23%广告主会将增加的预算投入视频。显而易见,视频网站的广告营销价值正在被各类广告主所认可。这也意味着,随着广告主在资金投放上的倾斜,网络视频广告收入这种增长的势头将会持续。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中利用网络视频开展营销却显得有点缓慢。

爱奇艺数据研究院葛承志认为,造成医药行业视频营销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医药企业受传统营销观念影响较深。他们在传统电视节目投放上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对传统营销方式上形成了依赖和习惯,仍热衷于电视广告投放,这也使得其在新媒体的接受上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互联网视频与电视节目在效果衡量标准评估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医药企业比较顾虑的地方。

爱奇艺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总监万烨指出,最早开始尝试视频营销的主要为一些类保健品,例如碧生源、养生堂等,他们在视频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后,带动了一些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在网络视频营销的热情。随后修正、葵花、恩威等常规类医药品牌也开始进入视频领域。目前,医药企业在网络视频的广告投放上,已经占到其在卫视上投放广告预算的1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中。

精准营销凸显品牌价值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3.25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3.4%。而且网络视频收看比例呈现出学历越高、使用率越高的趋势,在中国一、二、三线城市中的部分高收入、高学历人群中,上网收看视频的比例已经十分接近于电视收看比例。

而定位为“悦享品质”的高清视频网站的爱奇艺,目前月独立用户已超过3亿人,全年累计覆盖中国八成网络用户,用户月度累计观看时长近420亿分钟,居正版高清视频网站之首。对于医药企业而言,这些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高质量用户无疑是其梦寐以求的潜在消费者。葛承志表示,如今视频网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而且这部分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是医药企业集中的消费市场。另外,这部分人群更为年轻。现在吃药和买药的分属不同的人群,而拥有购买决策权的消费人群与视频网站的覆盖人群的契合度较高。此外,视频广告与传统互联网的图文广告相比,在对消费者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据悉,爱奇艺的分析数据除了来自自身监测和第三方公司外,还大量应用百度司南来分析每一部剧、每一个视频的观看人群,以及这个人群的心理欲望和潜在需求。然后结合广告主的具体营销目标,将广告更精准地推送给特定的人群。葛承志透露,“在具体执行中,我们会有非常严谨全面的数据分析,帮助广告主选择最合适的营销方案,实现精准传播的目标,凸显品牌传播价值。”

多样化的营销策略

记者了解到,目前爱奇艺在医药行业营销上,主要有四类营销方式:精准定向、大剧营销、节目植入、整合传播。针对不同的广告主相应匹配不同的营销手段,代表了当前医疗行业借力视频营销的主要应用形式:

一是精准定向,包括内容定向、属性定向、行为定向等,爱奇艺依托百度搜索会发现网络用户对何种话题内容感兴趣,用户有哪些购买需求等,根据搜索数据结果结合广告主的需求,为其提供精准投放选择,从而帮助广告主覆盖目标受众人群。以养生堂为例,针对其希望补占电视之外的网络视频独占用户的诉求,爱奇艺选择与之匹配的电视剧频道进行定向投放,利用司南精选剧精准匹配人群,为其选择了《AA制生活》、《夫妻那些事》。

二是大剧营销。爱奇艺CEO龚宇曾表示:“大剧营销是爱奇艺2012年战略重点,爱奇艺已经摸索出一部大剧、一家卫视、一家视频网站相互依托的’1+1+1’捆绑式推广的大剧营销模式。”爱奇艺在大剧营销“前期预热”、“中期上线播出”和“后期长尾效益”三个阶段都有营销策略,广告主对热门剧集的投放的合作有多层次的选择。从植入广告开始到台网播出,爱奇艺会利用百度和自身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发现观众的一些偏好,发现潜在受众人群来进行二次推广和多次推荐,实现更大的营销价值。以达因药业冠名的大剧《男人帮》为例,剧目播放次数高达2.3亿次,品牌曝光量达4.4亿次,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及品牌形象。

三是节目植入。如今,将品牌植入剧情之中,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牌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奇艺出品”自制内容,分为自制栏目和自制剧/微电影,属于公司战略发展重点,自制内容的营销模式就会更加灵活。爱奇艺在制作前期就会让广告主参与进来,加强和网友的互动,将其整体品牌理念植入内容,并且把他的产品和视频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爱奇艺在独家王牌栏目《健康相对论》中为紫竹药业出品的毓婷量身定制了两期和避孕相关的节目,巧妙的植入,既符合品牌传播希望深度教育消费者,寓教于乐的目标,又传递了专业的、公益的、安全可靠的、关爱女性品牌形象。

篇5

如今,由于医院自身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深入、缺乏专业的人才配备,加上网络营销效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周期,医院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不愿也不敢在网络营销领域进行战略投入,导致很多医院的网络营销效果并不理想。对网络营销他们是既爱只有恨之!下面就医院、医疗机构开展网络营销的几个关键点与大家分享。

一、兼顾品牌宣传和网站流量

网站流量相对品牌效果来讲更加直观、效果明显,直接可以为医院带来直接的意向客户人群,所以目前很多医院的网络营销其实是在片面的追求这方面的数据,忽视了品牌效应。只有一旦在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医院的负面信息时就开始慌张起来,到处找公关公司。方才知道,品牌效应带来的口碑效应不亚于直观的IP流量效果。因此医院在开展网络营销过程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网站流量这两个问题应该是相互融合的。

二、在模式上:

各大医院、医疗结构可考虑根据自身的核心优势、实际情况在区域型综合门户、专科门户、或区域性的专科门户几者之间作以参考选择。

三、精准的市场定位: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有潜在需求的客户群体,网站需要的是具有高转化率的流量而非垃圾IP,对于流量而言质量始终大于数量。

对于医院来说,网络要实现就是要找准目标客户,也就是处于医院有效服务半径内的具有有效需求的客户。除个别专科医院外,多数医院的经营都受到有效服务半径的制约,因此,精确定位广告覆盖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不提倡医院做全国性媒体推广宣传。另外,多数民营医院开设的科室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综合医院,也有很多短板,因此紧紧抓住专科特色做文章。此外,由于同业竞争的加剧,民营医院已经开始细分目标人群,定位服务高端客户还是低端客户,其广告媒体选择和推广方式的都是不同的,这也是精准营销需要考虑的,具体根据医院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四、合理的网络推广:

医疗行业网络营销不断壮大,竞争激烈,之前单一的搜索引擎竞价模式改变及费用的逐步提高,迫使医疗行业纷纷调整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加大投入力度,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放眼过去,医疗营销团队逐步健全,营销实施也取得一定成果。政策短板使得很多医疗投资者不得不加大网络市场推广的投入。

推广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交,网络推广的方式很多,如网络广告、软文推广、病毒式推广、论坛推广、SNS推广等,包括现在流行的微博营销,在此还是强调之前跟经常客户分享的一点,就是没有所谓最好网络推广方法,只有根据医院自身市场定位和现有资源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推广方式的组合,总结为:优秀的广告创意、合理的传播渠道、适当的网媒形式、最佳的推广时机、完美的网络营销方式组合。

适合医疗行业的具体网络推广方法下次有机会再单独讨论,下面仅就医疗机构在做网络推广中一些注意点简单分享。

1、搜索引擎竞价推广依然占据着医院网络投入的50%-70%,因效果明显、易监控,使得很多医院依旧注重竞价推广。在搜索引擎竞价推广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分析百度、谷歌、等主流搜索引擎的竞价模式,不同的搜索引擎它的人群有所区别,然后根据前期的推广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如投放的时间段、推广价格、排名次序、投放的广告类型等,同时还要考虑病种、人群,加以具体细化分析。

2、随着搜索引擎竞价模式改变及费用的提高,加上大量的医院投入到网络营销中,医疗行业信息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搜索引擎优化竞争愈加激烈,从长远、持久的角度来讲,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站自身的优化,在此大潮中,不进则退。

3、充分结合媒体广告、地面推广、活动营销、数据库营销等传统营销方式,多管齐下、劣势互补!同时,医院服务项目之间、医院与医院也可实现捆绑营销。

4、做好各项推广数据分析,主要从SEO数据监测分析、网站访问数据统计分析、询盘和成交转化统计分析几个大的方面着手!根据各项分析数据适当的调整推广策略、推广方法。

五、配备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

项目的规划、网站的开发、团队的运营管理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实现。同时,医院的网络营销人才必须掌握丰富的医学常识和网络营销技能,只要充分的讲这两个领域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在网络营销道路上灵活自如的驰骋,二者缺一不可。对医学知识不了解,你不知道意向客户真正的需求,对网络营销技术不了解,你不能将自己的所有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客户手上,更谈不上留住他们,所有的一切最终只能靠人去实现!

六、客户转化问题:

医院网站用户体验不佳,转化率低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网站不能很直观、简洁方便的让访问者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最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大量设计元素过多的页面只会增加他们的视觉负担,再加上不必要的信息,在同样的时间内,客户可能在其他医院的网站上找到他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你的潜在客户就不再是你的了。一个网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客户回访的次数越多,成为你的客户的可能性越大!抛弃自己的主观意识,给自己的网站瘦身!

2、访问医院网站的人都持有有谨慎怀疑的态度,过度的夸大自己相反会引起客户的不信任感,用数据和实例来跟客户说话,但要实事求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抓住客户的心。

3、现最后一点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想象,网站在线咨询人员医学专业水平低下,营销意识薄弱,服务意识不强,导致转化率奇低,也是医院网络营销的通病。这样一来导致网站的收录不少,IP不少,就是没有咨询。临门一脚没踢好,很难再拉回甩手而走的客户!

篇6

4月19日,记者在第二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上见到了百洋集团董事长、总裁付钢先生。付钢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一家公司要快速成长必须进行精准营销。

在这届年会上,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介绍了2006年中国医药经济运行情况。他在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认为,对于医药经济既有促进因素,又有遏制因素,总体上说环境对医药经济的增长不利,形势将更加严峻。预计2007年中国医药经济具有如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因此,付钢认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突围之策,而精准营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所谓精准营销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客户由恰当的人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服务。精准营销是在对客户需求进行充分细分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资源和发展阶段,将力量用在最关键的环节,尽量避免对非核心客户的无谓投入,从而达到成本控制及对目标客户更有效控制的目的。

付钢认为任何企业制定战略时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么去?

我们在哪里,就是要弄清企业的定位。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行业环境中有三个悬念。

其一,和谐社会能带来普药化吗?

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在城市社区和农村鼓励使用价格低廉的普药。付钢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普药的销量肯定会有较大增长,但这并不表示高端产品就没有了市场,因为医疗服务有趋高性。据有关机构评估,中国目前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上千万人。这部分人生病后要求有高端服务,所以高端医疗市场依然会快速增长。

其二,医疗改革能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吗?

医疗体制改革有三种,一种是流通体制的改革,医药流通市场化,国家没有负担;一种是医疗费支付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市场化;在两者之间的医疗服务的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着重于医院,如药品招标、降价等。付钢认为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人,因为没有医就谈不上医疗,医疗行业的核心是医生,没有医生看病,其他事都谈不上,药不过是医生的工具,医院是医生治疗的场所,所以,核心在医生。如果不解决医生的收入和对他们资质的监控问题,光降低药价,病人的医疗费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引发过度医疗问题。药价降得再低,医生会在住院费、检查费、耗材等方面增加病人的费用,医疗费还是降不下来。所以只有把对医生的收入、资质的监管机制建立起来,才会真正完成医疗体制改革。

其三,2007年医药行业真正的风险在哪?

付钢认为在源头,源头主要是医院。医院最大问题是药品收入,现在规定医院只能在药品进价基础上顺加15%,而过去医院平均药品利润率在40%左右。医院药品利润率调整为15%后,医院药品的大部分收入就没了,对于相当一部分医院来讲利益尤关。降低医院药品利润率以后,国家就要对医院有资金补偿,如果不补偿,医院就会亏损,那么医院怎么办?医院首先就会延迟付款,把风险传到商业上,想法把利润从别的渠道挣回来,而商业又会把风险传递给工业,最终使整个行业的利润缩水,社会流向这个行业的资金就会减少,造成行业资金链断裂。

我们要去哪里,就是企业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企业在确立自己目标时可以有两种选择:

其一是操作低端品牌。

低端品牌指价位比较低的品牌,如普药。操作低端品牌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必须注意产业链的完整,不仅要做制剂,还要做原料。低端产品的市场机会虽然好,但不属于中小企业,而属于资本大、有实力的企业,没有实力做不了低端产品。其次,有良好的通道,有能力把产品渗透到各个终端。其三要有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很重要。企业品牌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其二是做高端品牌。

中型企业可以做高端品牌。做高端品牌有三个关键:

第一要品牌定位。所谓品牌定位就是跟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品牌定位首先要简单化,要精简客户,客户越精准,越容易成功,越有希望上升。精简客户有利于品牌快速成长。其次,要精简长处,把企业的长处精简到一点上。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信息过多造成精神污染,人们会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你说了很多好处,消费者反而什么都记不住,因此你要把长处集中在一点上。其三,简单地描述。尽量简单地把你的意思说清楚。

第二要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第一,广告不如窄告。窄告就是只向需要产品的人传播。做高端产品的向大众做广告效果就不好。第二互动服务。主动服务就是向消费者宣传,但说了半天,消费者没反应,还是没用。只有互动服务,才真正有效果。例如有一条短信说,布什一觉醒来看见拉登在床前。布什说你怎么这么大胆,不怕我抓你。拉登一丢大胡子说,用飘柔就是这么自信。在这个案例中,飘柔公司就是花了一点短信的钱,但收到互动传播的效果,消费者哈哈一乐记住一句话。这是互动传播的新方式。在新技术时代,E时代向M时代转移,M时代就是移动,有很多新传播方式。第三,乱播不如慢播。消费者从知道你的品牌,到有兴趣愿意试用,到愿意用你的产品,到愿意向别人说起,这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个品牌关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指望靠广告轰炸完成。据统计,近20年里,跨国公司一个专利产品进入中国,其销售额从0到2000万美元,平均要6年。一个品牌的成长,想让它生命期长点的话,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要有精准的通路。传播完了要让人买到产品。建立精准的通路要注意三点:

(1)要尽可能简化层级,渠道扁平化。过多层级不仅会消耗我们的资源,还会影响我们向终端渗透,使我们对终端的拉动不是很有力。

(2)有选择地做终端,每个品牌都有适合的客户,如果把高端产品铺到低端客户那里去,就不会有销量。付钢认为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即OTC竞争的场所正在从药店的柜台转向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以前注重产品陈列、铺货、店员教育,现在只有铺货还有点用。真正的营销应站在消费者立场,让消费者喜欢这个产品,包括家庭药箱的管理,要做到消费者本人满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种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你靠店员推荐,越推荐消费者越不买。

明白了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干什么事以后,还要明白怎么办,这就是策略的执行。在执行别重要的有三件事:

1.充足的资金。利润不等于现金。要有一定贷款,但不能过度依赖银行。资金管理要特别注意整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期在延长,没有五年的规划根本不行,在产品的导入期更是这样。原来一个项目,可以两年回本,现在不行了,如果不重视对财务的监管,资金出了问题,轻则被收购,重则倒闭。你的资金断流了,当然活不了。

2.人才相当重要。人才不是你想要就有的。技术好不好可以通过考核知道,但人品好不好却不容易知道。人品和信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这就是中国的“空降兵”很少能成功的原因。在人才问题上必须明确薪酬成本不等于人力成本,如果一个人的年薪是100万元,他的人力成本不止100万元,因为他还有职务成本,他要作决策,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可能上亿元。因此,重要的人才一定要自己培养。同时,即使你有了很能干的人,如果想让人才充分发挥才干,还要有激励机制。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协调好所有的资源。只有短期激励,没有长期激励,会产生很多短期行为;只有长期激励,没有短期激励,又会没有工作的激情,所以要把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人才的积极性。

3.必须重视法律法规。

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首先是专业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的生产、流通规则。过去药品数量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是把关不严,获得药品批号很容易,出现了一药多名现象。以后的管理会越来越严,在新药报批上,将有大的整改力度。其次是经营方面的法规,政府开展了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活动。其三是资金方面的法规。2007年国家税务局把医药行业当作清查的重点。现金收入20万元以上要上报。现在,一次大的错误,或一次法律纠纷,就会把你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所以一定要有很强的法律意识,要有专业的法律顾问,要有预警机制。

篇7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频出,人工智能应用医疗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各个科技巨头都相继布局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对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主要基于多方面的客观现实:比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成本高,医生培养周期长,误诊率高,疾病谱变化快,技术日新月异;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长,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医疗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人工智能结合医学应用有非常多的益处,可以让患者、医师和医疗体系均受益。比如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更快速地健康z查,获得更为精准的诊断结果和更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建议;对于医师来讲,则可以消减诊断时间,降低误诊的概率并对可能的治疗方案的副作用提前知晓;对于医疗体系来说,人工智能则可以提高各种准确率,同时系统性降低医疗成本。

据悉,人工智能在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药物研发和智能健康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智能诊疗方面,就是让计算机“学习”专家医生的医疗知识,模拟医生的思维和诊断推理,从而给出可靠诊断和治疗方案。智能诊疗场景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应用场景。谷歌宣布已尝试将其面向消费者的机器学习能力应用到医疗保健领域中。今年谷歌的人工智能算法在乳腺癌诊断上也表现出了很高准确度;苹果公司最近收购了Lattice,该公司在开发医疗诊断应用的算法方面具有很强能力。

在智能影像识别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图像识别,应用于感知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影像进行分析,获取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二是深度学习,应用于学习和分析环节,通过大量的影像数据和诊断数据,不断对神经元网络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促使其掌握诊断能力。作为医生,从一个大的图像如CT、核磁共振图像判断一个非常小的阴影,是肿瘤是炎症还是其他原因,需要很多经验。如果通过大数据,通过智能医疗,就能够迅速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在智能药物研发方面,则是将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药物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挖掘和筛选出合适的化合物或生物,达到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的目的。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预测。目前借助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已在心血管药、抗肿瘤药和常见传染病治疗药等多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在抗击埃博拉病毒中智能药物研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智能健康管理方面,则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健康管理的很多场景中。目前主要集中在风险识别、虚拟护士、精神健康、在线问诊、健康干预以及基于精准医学的健康管理。比如通过获取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识别疾病发生的风险及提供降低风险的措施。计算机还能收集病人的饮食习惯、锻炼周期、服药习惯等个人生活习惯信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并评估病人整体状态,协助规划日常生活。在精神健康领域,计算机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语言、表情、声音等数据进行情感识别。在健康干预层面,计算机则可以运用AI对用户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定制健康管理计划。

从IBM Watson的发展看医学人工智能的未来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将认知计算和深度学习等先进AI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并出现了很多产品,其中以IBM的“沃森医生”(IBM Watson)最有代表性。IBM Watson作为该领域中的翘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在2016年开始放开手脚,以肿瘤诊断为重心,开始在慢病管理、精准医疗、体外检测等九大医疗领域中实现突破,逐步实现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在医疗领域的独特价值。

沃森是200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IBM Watson具备了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推理、机器学习等能力,能够快速搜索分析非结构化的数据,获取想要的结果。2015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研究所最初的诊断结果,确诊一位60岁的日本女性患了急髓白血病,但在经历各种疗法后,效果都不明显。无奈之下,研究所只好求助IBM Watson,而IBM Watson则通过对比2000万份癌症研究论文,分析了数千个基因突变,最终确诊这位60岁的日本女性患有一种罕见的白血病,并提供了适当的治疗方案。整个过程IBM Watson只用了短短10分钟。

自2012年罗睿兰接手IBM开始,IBM公司发展方向与业务架构就一直在进行根本性调整。传统硬件与系统软件业务地位不断退后,而云计算、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成为了公司现金流的核心投放领域。现在的IBM正在转型为一家认知计算和云平台的公司。其中在医学人工智能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IBM Watson首先进入的领域是复杂的癌症诊断和治疗领域,这也是目前全世界医学界聚焦的重点。Watson的第一步商业化运作就是通过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合作,共同训练IBM Watson肿瘤解决方案(Watson for Oncology)。癌症专家在Watson上输入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大量病历研究信息进行训练。在此期间,该系统的登入时间共计1.5万小时,一支由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一起上传了数千份病人的病历,近500份医学期刊和教科书,1500万页的医学文献,把Watson训练成了一位杰出的“肿瘤医学专家”。随后该系统被Watson Health部署到了许多顶尖的医疗机构,如克利夫兰诊所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提供基于证据的医疗决策系统。

相继攻克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后,2015年7月IBM Watson for Oncology成为IBM Watson health的首批商用项目之一,正式将上述四个癌种的肿瘤解决方案进入商用。2016年8月IBM宣布已经完成了对胃癌辅助治疗的训练,并正式推出使用。此外沃森还在2016年11月训练完上线了宫颈癌的服务。

目前IBM 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已经进入中国。2016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联合思创医惠、杭州认知三方共同宣布成立沃森联合会诊中心,三方将合作开展IBM Watson for Oncology服务内容的长期合作,这是自IBM Watson for Oncology引入中国以来,首家正式宣布对外提供服务的Watson联合会诊中心,意味着中国医疗行业将开启一个新型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时代。目前Watson可以为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和宫颈癌6种癌症提供咨询服务,2017年将会扩展到8-12个癌种。在医生完成癌症类型、病人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特征和治疗情况等信息输入后,沃森能够在几秒钟内反馈多条治疗建议。

此外,IBM Watson还与辉瑞达成了一项新协议,会将前者的超级计算能力用于癌症药物研发。辉瑞将用上Watson for Drug Discovery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它认知推理能力,用于免疫肿瘤学(Immuno-oncology)中的新药物识别,联合疗法和患者选择策略。由于免疫肿瘤学的未来在于针对独特肿瘤特征的组合,这会改变癌症治疗方式。而在药物研发中利用Watson的认知能力,可以更快地为患者带来可能的新免疫肿瘤治疗。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未来IBM的成长引擎。沃森目前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涉及糖尿病等慢病、大健康、医疗影像、体外检测、精准医疗、机器人、疾病研究治疗这几个领域,未来,沃森的触角还会伸到医疗的其他行业,为整个医疗行业服务。

中国版小小“沃森”不断面世

与IBM Watson十年的发展轨迹不同,中国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属于追赶者。由于中国没有统一的医疗数据格式以及数据孤岛的隔离,中国在医学人工智能I域投放的资源相对要少很多。不过这并不妨碍国人对其发展的热情。在智能影像识别和诊断方面,中国已经出现了若干版本的小小“沃森”,他们的功能虽然没有IBM Watson那么强大,但也在各个领域显示出独特的应用价值。

浙江德尚韵兴图像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大学知名专家和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一家高科技公司。浙江德尚韵兴利用深度学习处理超声影像,同时加入旋转不变性等现代数学的概念,形成了“DE-超声机器人”。该机器人算法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甲状腺B超快速扫描分析,圈出结节区域,并给出良性与恶性的判断,大大节省了医生的诊断时间。一般来说,人类医生的准确率为60%-70%,而当下算法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5%。

据悉,人体甲状腺结节已成常见病,如果不加重视,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发生恶变,进而发展成癌症,危及生命。但由于个体化差异,目前三甲医院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平均也只有60%,如果不做活检,不同医生对同一张片子可能会做出不同判断。而超声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能辅助医生做出精准判断,还能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提升医疗效率。目前“DE-超声机器人”已经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所职工医院和杭州下城区社区医院临床应用,一年病例达到8万多,准确率达86%以上。

2017年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领衔中山大学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CC-Cruiser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平台”。该人工智能程序模拟人脑,对大量的先天性白内障图片进行分析和深度学习,不断反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将该程序嵌入云平台后,通过云平台上传图片,即可获得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

据悉,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视力的疑难罕见病。中山眼科中心有全球最大的先天性白内障队列(队列人数近2000名),基于该队列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研究,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先天性白内障临床数据。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于2017年4月设立“人工智能应用门诊”,由人工智能云平台辅助临床医师进行诊疗。在人工智能门诊就诊的患者,除接受常规诊疗外,其检查数据即时同步到CC-Cruiser云平台,同时享受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提供的“专家级”诊疗。目前CC-Cruiser已在3家协作医院完成临床试点应用,并取得理想效果。此外,中山眼科中心已经连接了、新疆、云南、青海等边远省区上百家基层医院,每天有大量眼科检查数据上传云平台请求专家协助诊断。在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病例以及图像数据将首先通过人工智能程序进行初审,再由专家复核,效率将提升70%以上,极大提高了专家协诊效率。

2017年5月,丁香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大拿科技共同宣布就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并了国内首个“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资料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风湿性疾病中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引起全身多个脏器受累,包括皮肤、关节、肾脏、血液等。如何精准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世界医学难题。

目前三方合作研发出的是红斑狼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该模型对红斑狼疮各种亚型及其鉴别诊断疾病能进行有效区分,识别准确率超过85%。据悉,该系统一方面是面向皮肤科医生,医生通过APP,把图像传到系统以后,系统提示最有可能的皮肤病类型,然后建立皮肤病电子百科全书,通过百科全书再去学习,辅助临床诊断;另一方面是面向患者,系统提供图片鉴别和导诊意见。据悉,该系统第一期主要实现以红斑狼疮为代表的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下一步将“渗透”到其他医疗机构,并将开放患者端服务。

医学人工智能真正落地

需要全产业链配合

专家指出,要真正实现医疗产业的人工智能化,仅靠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实现,这需要依托全产业链包括医疗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的参与和信息化服务商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比如像前文所述的甲状腺结节、红斑狼疮、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都要依靠形态学的图像数据,这些在皮肤病和病理科特别常见,所以人工智能的优势在此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训练一个好的皮肤科医生可能要十年,把人工智能引进后,可以大大缩短时间。但是医学人工智能研发成本高、数据获取难、尚未深入诊疗核心等成为阻碍其真正落地的因素。

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产品,最重要是要有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深度学习靠的是“吃透”大量样本。但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并不愿公开数据。比如前文介绍的德尚韵兴,为了收集数据,尝试通过多个渠道,有社区检查,有付费志愿者,也有试点医院。最后该公司收集了两三万张超声图像,不嗟厥淙胂低持胁疟Vち苏锒献既仿试85%以上。该公司负责人也评价到,如果样本量能提高一倍,诊断准确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获取高质量的医疗数据方面,国内医院在过去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虽然多,但相对杂乱,使用难度大。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快速获取数据会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同时,医院信息孤岛现象长期存在,各个医疗机构的数据尚未实现互联互通。这一局面则逐步从政策层面迎来破冰。去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需要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但该政策的真正落地依然需要时间。

篇8

关键词:医疗计量设备 管理 改进

1、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医疗计量设备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医疗仪器设备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加,分布也愈加广泛。在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开展所需要的各项设备中,医疗计量设备占据较大比重,如B型超声诊断仪器、X光机、心电图机、磁共振成像设备等。这些医疗计量设备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效果,更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此类设备功效的稳定发挥,才能保障医疗工作的稳定、有效开展。

1.2 医疗计量设备检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医疗计量设备检定部门虽然有专业的检定人员及检定设备,用于保障医疗计量设备的专业性、精确性、标准性。但是由于医疗计量设备自身的特殊性、多样性。与其他行业计量设备有显著差异,因此相对其他行业计量设备检定硭担检定技术人员对医疗计量设备的检定标准较难把握,医疗计量设备检定的具体实施有一定局限性。

2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分析

2.1 强化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意识,实现组织机构完善

计量设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应对管理工作意识予以强化,同时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法制常识。医疗计量设备管理部门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应将计量设备于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需要改善的环节紧密结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手段及工作内容[2]。并不断完善医疗计量设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通过对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障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以及有效开展。为达到上述目标,管理人员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及医疗工作者培训活动,于活动中进行计量设备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讲授。并根据我国计量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求,贯彻医疗工作者计量法规认识,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与医疗工作者对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2]。

引导医疗工作者加强对计量设备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的促使整个医疗机构人员密切参与到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去,使得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良好发挥,将医疗计量设备更好的应用到临床治疗、监测中去。

2.2 加强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监督工作

良好开展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以规范的管理体制为前提,因此,强化监督检查成为该管理工作其良好开展的重点内容。分析我国现今各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该管理体制尚未落实良好。因此,应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运用合理、合法手段对计量设备检定工作进行强制约束,将各项医疗仪器的工作性能规范于一定程度以内,周期性的对医疗计量设备进行强制检定[3]。

在强制监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医疗计量设备若未经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或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不得投入相关工作中使用;第二,检定过程需合理、精确、合法,不得采用不合法的计量措施进行设备检定,若已经检定,结果无效。另外,在检定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检定人员应严格根据《计量法》规定,采用规定的国家检定规程开展检定工作,对违法、违规人员应采取相应处罚措施[3]。通过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控制与约束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良好落实,对其功效与作用的稳定发挥有重要意义。

3、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见及建议

医疗计量设备将医疗事业与质检部门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精准的测量仪器,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质量。站在现代化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台阶上来说,应采取更高、更远的角度来思考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管理观念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统一、精确、广泛的特点。为加强该管理工作,应从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入手。如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及积极性。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的手段,将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形成医疗计量工作的良好实施氛围[4]。

3.2 强化检定的监督检查工作

监督检查工作是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改进管理现状,应继续深化管理,如根据地域原则,以省、市、县为范围形成有效的强制监督检查体系;合理控制检定周期,经济有效的实施监督管理;另外,加大对计量检测机构的投入,具体落实检定设备,提高检定人员素质,也能够有效提升检定工作的效率及精确性。

3.3 培养高质量的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团队

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的技术性要求较高,若无专业化且熟悉医疗科技及网络技术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将无法得到良好开展。因此,应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扩充队伍,并利用市场化动作将队伍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优胜劣汰的原则,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层次,打造一个专业技能强、法制意识高的高质量管理团队[5]。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计量设备在整个医疗领域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突出,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应受到更多重视。本文对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及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引起医疗工作者及相关计量检定人员的重视与关注,为医疗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相关措施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恒.刍议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5):131-135.

[2]杜克勤,刘向峰,杨琼.现代医院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09,12(15):18-21.

[3]刘黎清,陈荣.关于加强医疗计量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12(8):108-111.

篇9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服务模式;效果研究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1],应当根据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实现信息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广泛应用,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

1信息化在社区卫生服务应用现状

1.1社会卫生服务信息化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开展的服务模式[2],它可以有效的应用对社区居民治疗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增加,综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现实。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使用信息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卫生服务的成本,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现实需求。其次,在我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下,推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经济效益,并且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广泛收集,有助于完善我国基层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第三,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是有效落实深化卫生体系改革意见的重要措施,可以在网络信息实现家庭医疗信息的全面收集,并且为实现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打下基础,同时有助于制定完善的医疗服务方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给,解决社会卫生服务的实际问题。1.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现状。目前我国优质社区已经尝试建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建立起基本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但是社区信息化卫生服务的差异性较明显,还有待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3]。1.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问题。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是主流发展趋势,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条件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足。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收集的资源没能实现共享,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没能有效提高信息的精准性与质量,收集信息的水平较低,没能实现数据信息分类管理,没能有效的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社区居民的针对性管理,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信息与大信息没能有效对接。

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2.1完善社区卫生电子档案。深化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发挥出现有的信息系统在服务社区居民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电子信息档案的建设,注重全面有效的收集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信息,从而根据社区居民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在卫生医疗方面的问题。首先,开发综合且适宜在社区推广的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系统,并且加强基层社区医院的卫生数据库建设,通过有效的软件系统实现对社区居民卫生医疗信息的全面监控。其次,实现电子医疗档案的数据共享,在全面有效收集社区居民医疗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数据信息的全面完善和修订工作,注重加强相关信息的传递,发挥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就医的辅助作用。第三,打破医疗信息的壁垒,注重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机制的全覆盖,从而实现对社区居民及社区重病患者的全面跟踪管理,从而有效的配置社区卫生医疗资源,解决社区医疗中的实际问题。2.2建立起双向转诊制度。实现社区医疗卫生信息的数字化,通过互联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可以助推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从而有效科学的配给现有的医疗资源。首先,实现基本医疗数据信息的电子传输,注重社区与医院间信息的共享,并且建立起患者预警机制,根据患者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医疗监控工作。其次,开展双向转诊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注重根据病患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转诊,从而既解决大医院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又消除医疗卫生制度不合理的现实情况。第三,根据病人的个性化需求,有效的提供智能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快捷化特征,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

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实现信息化建设综合化。为了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效的平衡各个社区间的信息化资源,在逐步实现信息化卫生服务全面进社区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特色社区卫生信息化服务。首先,实现现而信息化社区卫生服务,注重满足基本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需求,引导居民广泛的配合社区信息化的服务方式。其次,加强特色诊疗需求的信息化服务工作,注重开展应争、慢性病、数据监测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的服务模式[4]。第三,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注重对社区居民进行网络问诊引导,注重开辟互动的网络空间渠道,全面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指导宣传。3.2完善基础性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了提高社区卫生信息化服务水平,必须完善基础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首先,全面强化软硬件的建设工作,注重开辟网络信息渠道,同时发展智能手机平台的信息化卫生服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服务效益。其次,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写进政府工作纲要,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水平。第三,加强现有信息化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注重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实现卫生专业与信息技术人才的全覆盖目标。第四,实现标准化的数据信息采集,加强基础数据信息的标准采集和规范建设工作,做到及时的反馈数据信息,切实提高信息服务的精准性。

4结论

信息化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取得了广泛应用[5],当前应当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功能,解决卫生服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由专业人员进行信息化的服务与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士军.潍坊市社区诊疗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软件工程系,2010.

[2]沈伟珍,武桂英,方志伟,等.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对工作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1):817-819.

[3]陆莉英,陈佳玥,张雪芹.颛桥社区托幼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医药,2012,33(4):50-51.

[4]李陈晨,王芳,袁莎莎,等.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利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2):50-55.

篇10

客户定位

每件产品都有需求它的用户,我们要推广的医疗服务也一样,要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不同的用户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要根据用户来确定我们的营销方法。比如做整形美容,就要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情况,婚否,职业,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客户的特性对症下药制定推广策略。

网站内容

网站内容直接体现一个网站的好坏,内容好的网站能留下客户,让用户对你产生信任,从而产生效益。内容差会让客户看的云里雾里,甚至会把意向客户直接吓跑,医疗是比较严谨的内容如果出现偏差,会对网民产生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所以网资内容建设一定要把关好。HG发现有些医疗网站完全是为了更新而更新,不单内容高度重复,甚至还会出现文不对题以及直接复制黏贴的情况,汗颜。HG认为一个内容好的网站要做到1,网站内容完整性2,网站内容可靠性3,网站内容唯一性4,网站内容权威性,最好能做10年后对客户还有帮助的内容,这样的文章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用户都很喜欢,推广起来事半功倍。

推广模式

网站建好了,内容也弄好了现在还差什么,就差客户了!想要有客户就要让客户知道你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做好推广工作,这是网络营销的重中之重。

1,竞价

这是网络推广的第一步!可以快速的把你信息展现在客户面前。竞价的有点是快速,却点就是烧钱,医疗网络推广主要靠竞价,所以要找好要害词,以最少的价格获得最好的回报,好刚要用在刀刃上不然好多钱会打水漂的。

2,SEO

SEO是廉价的网络推广手段,也是目前网络推广的主流方式。通过站内优化,站外优化,使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提高,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站的销售能力。

3,广告投放

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可以网盟投放(百度联盟,谷歌联盟,以及其他中小联盟),门户网站投放,视频广告等,投放之后最好要坚持,这对品牌树立很有帮助。

4,软文,博客,论坛,微博

软文,博客,论坛,微博推广是从他们问世至今一直很都实用的推广方式,在各平台上软文信息不但能提高网站的曝光率吸引用户,还能加强SEO网站优化效果,并且树立网站品牌。结合SEO是非常好的一种推广方法,看看最先用软文推广的成功案例脑白金就知道它强大。推广的时候最好让客户把广告看成新闻,以媒体传播的表面形象出现,增加广告信息的它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