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8 00: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寝室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寝室设计

篇1

【关键词】蜂巢;寝室;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72-01

一、“蜂巢式”寝室的设计理念

蜂巢可容纳数量高达上万只的蜜蜂居住,空间造型为正六边形。蜜蜂凭借上帝赋予它的智慧,用等量的原料使蜂巢具有最大的容积。这是蜜蜂在长期的自然条件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筑巢的特殊本领。按照工程建筑原理来看,蜂巢的设计非常合理,占地面积小,结构精巧、牢固,所用材料最经济等都成为它独特的优点。“蜂巢式”寝室是模拟蜂巢的构造来建造的寝室,它采用正六边体的受力结构模块,特点是密合度高、所需材料简洁、使用空间大。在设计原理上采用框架结构,利用它的六边形面与建筑的基础面相互平行,使正六菱体的框架受力结构方向同正六菱体轴心的方向以及重力方向保持一致,正六菱体框架模块上下六个边以及六角的六根立柱都采用钢性材料,通过使用高强度螺丝固定连接构成多层钢性正六菱框架的结构模式,蜂巢的结构设计符合了现代建筑原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有效地提升了使用面积,并且结构稳定,施工期短。因此,对于追求简约、个性生活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蜂巢式”寝室的设计更符合他们对寝室生活的要求。

二、“蜂巢式”寝室的优越性

现在宿舍的生活环境,整个空间极其狭小利用率也非常低,而“蜂巢寝室”是在保证学生睡眠、休息舒适、有足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的前提下,把节约出来的有效空间重新进行分配,从而达到有效宿舍环境空间和私人空间利用最大化。如果能引入“蜂巢式”寝室设计,把寝室分割成若干空间,就可以在增加了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加大个人空间的私密性,这样紧密相连空间便也可以功能分明,却不显拥挤。设计的半封闭式样让大家相互之间不受干扰,这样节约出来的新空间就可以重新划分成其他功能空间,整齐规范的分区也使小空间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市场中“胶囊公寓”为“蜂巢寝室”的设计提供了前期参考,通过学习经验,便可改造成安全、舒适的高密度生活空间,符合大学校园的住宿要求。国内一些有远识的商家早已看好这块潜在市场价值,在西安、上海已经有了专业厂家的产品配套,推出了多款“胶囊卧房床”。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创新设计,在低碳、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优越性能的“蜂巢寝室”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生活质量,让同学们在紧张繁忙的学习时间也能够享受生活的趣味,感受居住环境的温馨。

三、“蜂巢式”寝室的建造原理与材料运用

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形体,六角形的蜂巢结构,空间利用率是最高效的,换作是三角形或者四角形,反而会使利用面积减小。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奇曾经专门测量过大量蜂巢的尺寸,这些蜂巢组成的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都是70度32分。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柯尼格和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从理论上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蜂巢式”寝室利用这个角度所构造出来的空间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寝室空间利用率,是对于空间垂直利用的最好方法。

在材料运用上进行了升级,新材料隔音、隔热,防火性能高,用防火泡沫轻型砖体取代原来的钢结构混凝土板,用软床垫取代硬床板。此外,采用刚性材料作为框架,其稳定性,可塑性都比较强,毒性危害小,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在内部装饰方面采用木材作为内衬,木材环保性能高,易于拼接,稳定性比较强,并且生产成本低,耗能小,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木材天生具有自然的美丽纹理,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外部的刚性材料与内部的木材结合,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耗能低、生产成本小,符合现代居家的绿色环保理念。

四、结语

建筑设计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而寻求设计多元化是创新思维模式的最好的方式。“蜂巢”寝室设计在造型上模拟蜂巢的正六边体,在材料上运用环保的新材料和传统材料结合,把内部结构设计符合成居住者喜好的设计理念。“蜂巢式”寝室创意设计突破原有日常所见产品而进行的新的理念创新设计,特别是大学生寝室的设计方面得到了科学合理地运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在理念创新、绿色材料的运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为当代大学生带来新的生活和学习趣味,也能够满足大学生对自然、舒适、美观、健康、环保的时尚需求。

参考文献:

[1]倪富生,胡泰祥.蜂窝梁的应力分布及设计计算探讨[J].工业建筑,1984.

[2]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2010-05-07.

篇2

关键字:大学生;寝室;家具设计

作者简介:李丹,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吴波,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一、学生寝室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大学生寝室家具的布局大致有以下三类:高低床和一张公共学习桌,这是最传统的大学寝室;高低床和独立的组合学习桌,这种情况在北方院校较为常见,一般是六人集寝室,三个高低床和六个独立的组合学习桌;新型组合式家具,俗称上床下桌。在这三种寝室,最后一种空间利用率最高,也是很多学生向往的住宿环境。但是这几种寝室家具共同存在寝室布局不合理、缺少收纳整理以及没考虑学生交往等问题。通过调研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寝室有功能和心理双重的需求。

二、寝室功能的需求

寝室功能需求指满足学生对于寝室最基本的需求,这一需求主要是针对寝室作为学生住宿、休息、学习的场所所要达到的功能。

(一)睡眠休息的需求

睡眠休息需求是学生寝室中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作为寝室最基本的功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身体的发育依旧继续进行,每天需要8小时或更多的休息时间。需要一个安静、私密性的睡眠环境,尽可能避免外界打扰,而寝室就是这一环境的提供场所。

(二)学习的需求

根据调查,很多学生都有在寝室内学习和看书的习惯和愿望。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四种:一是随着学校扩招,很多院校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紧张和不足。自习室建设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在重大考试前夕,自习室更是特别紧张。再加上很多学生有占座位的习惯,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没占座的同学在寻找座位的过程中总是费尽周折。二是很多学生有在睡前记日记的习惯,而在自习室无法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三是很多院校为了管理方便,将自习室设置在教学区,使得一些离教学区远的学生需要在路上花费较多的时间。特别是在冬季寒冷的季节,夜晚回寝室就变得更为艰难,造成一些学生懒得去。四是有些专业作业需要准备的素材较多,携带不方便,学生都选择在寝室完成作业。

(三)交往的需求

在现有的寝室中,学生之间相互交往这一需求基本被忽略了。现有组合家具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学生交往来访这一问题,更多考虑空间最大化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的寝室,学生基本是背靠背面对墙壁坐着,他们之间的交往主要在床铺之间狭长的走道完成,影响了学生相互交流,忽略了学生交往的需求。

(四)储藏的需求

学生在学校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有很多学习资料、物品需要储藏、摆放和收纳。在现有寝室中,对于储藏这一需求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增长和课程增多,相应的学习、生活物品也在逐年增多。季节转换时,应季衣物和过季衣物分类放置,特别是女学生还有很多护肤品、饰品等小物件也有着更多、更详细的储藏需求。

三、心理需求

当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出现更高一级的心理需求。学生也不例外。在满足了住宿、学习等需求之后,学生对寝室有着心理上的需求。

(一)安全的需求

大学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收学生,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时都会选择不在自己的家乡,而是去陌生的城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外地独自生活总是缺乏安全感,因此学生寝室就成了这些学生唯一的家,而安全感也正是寝室应该给予学生们的。舒心的寝室可以带给学生以家的感觉,让独自在外求学的学子感觉安全可靠。

(二)隐私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的学生寝室还无法达到每个人一间屋子的要求。人口基数大,使得每年入学的学生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只能让学生共用寝室。但是现如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随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很多人对于自己的隐私很注意,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在很多寝室都可以看到学生买来挂帘围在床边,以营造出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三)交流的需求

学生寝室里的家具布置基本都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为前提的,同时为了方便,基本都是按照统一的格局进行布置。以常见的上床下桌组合家具来说,基本都是在四个角对称靠墙布置,同寝室学生之间相互背靠背。这样的布置模式使得每个学生都与寝室其他人隔绝开来,需要交流时要扭过身转头,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无视学生的需求。当别的寝室同学来串门或者玩耍时,就需要站在寝室的中间,没有可以坐在一起的坐具供学生使用。在寝室中举办小型聚餐等活动时更加没有可以利用的家具,使得学生们的交流极其不便。

四、改进建议

(一)布局设计

为了最大化利用寝室空间,选择将寝室家具呈两面对称排列。这样布局的好处是寝室看着整齐划一,合理利用。将寝室按照不同的功能分成下述区域,分别是睡眠休息区、学习读书区、收纳储藏区、休闲娱乐区和交流互动区。其中睡眠休息区和学习读书区呈上下布局,即上层为睡眠休息区,下层为学习读书区。交流互动区为隐藏区域,隐藏于学习读书区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展开供学生使用,而休闲娱乐区没有固定的位置,在整个寝室中均可以进行。

(二)功能设计

通过对寝室布局的设置和寝室内活动的研究分析,可以将学生在寝室内的活动分成看书(学习)、休闲娱乐、洗漱卫生、睡眠休息和交流互动这几大类。其中洗漱卫生这一类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卫生间,略去不计。在剩下的四大类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家具使用情况,对每项活动涉及到的家具进行功能再设计。

1.睡眠休息功能

作为寝室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睡眠休息功能,也是寝室的基础,完成此项功能的家具是床。具体而言,包括床架、床板、床垫、护栏、床屏以及扶梯。作为最基本的安全问题,首先床架必须稳固,在学生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床架不摇晃,不发出声音,人在床上做一些轻微的动作,比如翻身、做起、躺下等时,床不摇晃。这是安全的前提。其次,在学生爬梯过程中,扶梯稳固,不打滑,即使脚上有水也不会产生危险。冬季严寒天气里,触感温润,不冰凉,不需要学生对扶梯进行二次加工。最后,护栏的高度和长度也需要设计好,以防止学生在睡眠中翻身幅度过大而掉下去。为了适合现有学生的身高和体宽,床的宽度和长度应该在现有标准上选择合适的尺寸,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住宿过程中不存在障碍和困难。对于一些特殊体形的学生,应该有另外的家具,以供其选择。在现有学生的寝室家具中,床屏和床垫是几乎被忽略的一块。很多学生有在临睡前看书的习惯,没有床屏导致学生看书总是躺在被窝里,或者在腰后面垫一个枕头来代替,长此以往便会对学生的视力和腰部造成损害。床垫也是很少注意的部分,合适的床垫在人睡眠过程中可以支撑人的身体,贴合人体曲线,而现有的学生床垫基本达不到这一功能。

2.看书学习功能

根据前期的调研,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可以在寝室中学习和看书,因此看书学习的功能也应该是寝室家具设计中应该考虑的。这一功能主要涉及的家具有书桌、书架和椅子。首先书桌和椅子的高度应该匹配,以避免高度不匹配学生坐时间长对脊椎产生压力。其次,桌面的面积要合适,过大会造成浪费,过小会使得桌面拥挤不堪,影响正常的使用。特别是现在电脑已经成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必备品,因此在书桌的实际设计中也要考虑电脑所占用的面积等问题。最后在学习过程中,资料的取用便利与否也是需要关注的。在不改变坐姿的情况下,最便捷取到所需的书籍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夜晚看书学习还涉及到照明的问题,学习的灯光应该不刺眼,无频闪,光线柔和,不刺激眼睛。

3.交流互动功能

人是群居性动物,交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寝室作为学子在外求学的家,室友作为家人,在“家”中“家人”一起交流互动是平常人家中最常见到的情景,也是很多学生所喜欢的活动之一。交流有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寝室和谐发展。作为寝室的辅助功能,交流互动涉及到家具主要有共同的桌子和若干把椅子构成。因为交流互动的随意性比较大,也不像睡眠和学习一样需要较为严苛的环境与家具,没有必要在有限的空间中专门设置一个交流互动家具。因此交流互动功能可以设计为隐藏功能,需要时可以展开,不需要时隐藏起来,这样就既达到了功能要求,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4.休闲娱乐功能

在现有寝室中能进行的休闲娱乐功能主要有:

(1)在电脑、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玩,包括看视频、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小说购物等。

(2)和朋友一起下棋、打扑克等。

(3)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瑜伽等不需要较大场地的运动。上述休闲娱乐活动没有具体的家具承载或者可以和别的功能的家具共同使用。例如交流时使用的桌子可以作为下棋、打扑克的承载,而床的护栏可以作为引体向上的单杠,等等。

五、结语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学生家具的设计也应该以学生为本。在现有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站在学生的位置上,用新的理念来设计。积极探索学生寝室家具的新形式、新可能,改变现有寝室家具设计古板、单一的现状,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温馨的寝室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天腾.现代家具设计形态的空间美学[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05):13-15.

[2]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间的涵意[D].合肥工业大学,2002:24.

篇3

[关键词]寝室文化 网站设计 数据库 PHP

一、引言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快餐生活中,没有人真正的学习及体验文化的魅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寝室文化设计是一个为同学们提供平台的机会,让大家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许多大学生由于家里娇惯,在学校也不爱打扫卫生,寝室弄得凌乱不堪,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而且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健康,所以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大学生寝室文化设计的评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并能让他们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个舒适的环境休息才能有个舒心的地方学习。

二、实现功能

本网站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可以设置在校园网站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基本上用在电脑上,女生把电脑当影碟机,男生把电脑当游戏机,大学生寝室生活简单无聊枯燥,同学间没有交流。大学生寝室文化设计为同学们更多了解和沟通提供机会,让寝室文化不仅仅的是设计独一无二的寝室装饰风格,更是为了室友们更好的沟通、了解、促进友谊,使寝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天都会有欢声笑语。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台首页、数据库寝室设计专栏区、寝室布置格局区、问题反馈、更新与维护。数据库寝室设计专栏区包括:七彩折纸区、万幻剪纸区、艺术品展览区。

三、设计思想:

PHP是维护个人网页而设计的,此网站用PHP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去执行,执行效率比HTML标记的CGI更高许多;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代码,编译可以达到加密和优化代码运行,使代码运行更快。

1、平台首页。个展区放置在首页,使用超链接点击进入即可,背景是富有艺术色彩文化气息的图像。

2、展品区。每个展区的内容格式基本相同,每个区都有一个小型数据库,例如折纸区,数据库里包含折纸艺术在寝室装饰方面如何应用的详细介绍,以及成品展区,成品展区可以以照片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大家给大家以视觉冲击。

3、方便快捷的观看方式。采用浏览器的浏览方式观看照片,百度影音的美萍点播系统观看视频。

4、问题反馈区。每位同学在浏览过此网页后有一个问题反馈界面,需反馈出一定的问题或建议后才可下线,同时对于给出积极有影响力的意见的同学,我们会给与其会员,他可享受本网站的独特设计。

5、设计品增加、删除、修改。在收到问题反馈时后台管理员应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四、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划分

网站系统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五、系统结构图及功能实现

六.PHP技术

PHP,是英文超文本预处理语言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缩写。PHP 是一种 HTML 内嵌式的语言,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语言的风格有类似于C语言,被广泛地运用。PHP原始为Personal Home Page的缩写,已经正式更名为 "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注意不是“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缩写,这种将名称放到定义中的写法被称作递归缩写。PHP于1994年由Rasmus Lerdorf创建,刚刚开始是Rasmus Lerdorf 为了要维护个人网页而制作的一个简单的用Perl语言编写的程序。这些工具程序用来显示 Rasmus Lerdorf 的个人履历,以及统计网页流量。后来又用C语言重新编写,包括可以访问数据库。他将这些程序和一些表单直译器整合起来,称为 PHP/FI。PHP/FI 可以和数据库连接,产生简单的动态网页程序。

七、总结

大学生寝室文化设计是基于php技术基础之上的设计板块,本网站主要是面象大学生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实大学生活,让当代大学生不再是“文盲”,政治、经济、文化都能略知一二,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玉振,陈鑫.PHP技术在网站建设中的应用[J].硅谷,2009,(15).

[2]刘鑑澄.基于PHP技术的动态企业网站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02).

篇4

关键词:设计史;艺术设计;《琴史》;设计思想;文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

有宋一代,文教昌明。文官政治的施行,使得上及皇族贵胄,下至士大夫阶层都孜孜不倦地追求文人趣味,使宋文化呈现出一幅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繁盛发展景象和博雅精深的人文气象。弥漫着浓郁书卷气息的宋代,文人士大夫往往以著书立说的方式来彰显自身格物清赏的雅趣。古琴作为承载儒家正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通天地神明、抚慰心灵、移风易俗的功用,其演奏主体多为具有较高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堪称文人音乐的代表,因而普遍受到圣贤大儒的亲睐,古琴在中国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种氛围萦绕浸润下,北宋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录琴史资料和反映“琴道”发展历史的专著――《琴史》。

该书作者朱长文出生于官宦兼琴学世家,年少时即因才学出众而未冠及第,踏上仕途,惜乎因意外的坠马导致跛足,从此闭门谢客,潜心撰史。他用如椽之笔,纵论古今,采摭详博,文辞雅赡。卢奇安在《论撰史》中曾提出理想的史学家必须具备两种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器识和撰史的文化素养[2]。显然朱长文均符合上述要求,他的著述遵循中国史学传统,采用以琴人为中心的叙史方式,分类记述其他,将散见、杂陈于历朝历代的琴记资料珍而拾之、集腋成裘,其结构吸收、参照了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著述方式,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尤肖《史记》。全书共分为六卷,前五卷共记载一百五十八位与琴事有关的“琴人”,既有帝尧、孔子等先王圣哲,也囊括了师旷、师襄、伯牙、子期等以琴名世的乐师。第六卷从《莹律》、《释弦》、《明度》等十一个方面对琴制、琴徽、琴调、琴歌等展开论述。作者由“琴人”、“琴事”、“琴器”、“琴乐”而系统地论及“琴道”,通篇贯穿着“琴以载道”的主旨。

数十年来,对该书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音乐史学方面,对研究宋及宋以前的古琴发展,特别是由琴的制作过程(选材、定型、工艺等)进而洞悉我国古琴的设计思想、由此探及中国传统的造物设计思想,尚未见引起应有的关注,这对正确认识宋及宋以前的琴学、琴史都是不利的。以下我们将以《琴史》为例,从若干方面对其中蕴涵的古琴设计思想加以剖析,试作初探。

一、释弦:阴阳五行、道德隐喻与礼仪特征

在《琴史》卷六《释弦》篇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舜弦之五,本于义也,五弦所以正五声也。圣人观五行之象丽于天,五辰之气运于时,五材之形用于世,于是制为宫、商、角、徵、羽以考其声焉……宫为土,为君,为信,为思;商为金,为臣,为义,为言;角为木,为民,为仁,为貌;徵为火,为事,为礼,为视;羽为水,为物,为智,为听。故达于乐者,可以见五行之得失,君、臣、民、事、物之治乱,五常之兴替,五事之善恶,灼然可以鉴也。”[3](P.118)大意为舜帝为琴张五弦,来源于义,五弦用于正五声。圣人观察附丽于天的五行之象,在时光中运行的五辰之气,为世间所用的五材之形,制成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以考查声音。宫象征土,象征君,象征信,象征思;商象征金,象征臣,象征义,象征言;角象征木,象征民,象征仁,象征貌;徵象征火,象征事,象征礼,象征视;羽象征水,象征物,象征智,象征听。因此用音乐来建立统治的人可以分辨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的得失,君、臣、民、事、物的秩序,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兴替,五事(指古人修身的五件事,即貌、言、视、听、思)的善恶,因而可以很明显地加以鉴别。

在这里,作者明确指出,舜帝为古琴张五弦的用意直接与阴阳五行、个人修身、社会人事类比式地关联起来。关于阴阳五行的渊源和流变比较复杂,非本文讨论的范围。但古人以五为数,将五声与五行、五常、五事、五材等种种的表示宇宙分类、伦理道德、社会秩序、行为准则等等统一起来,从而获得象征性的、思想性的和社会学的意义。“以数字来组织整理从而解释宇宙,是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出现的现象”[4],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包含水、气、火、土四种原初性质的元素学说,即是对早期泰勒斯(Thales, B. C. 640-546)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B. C. 560-500)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 B. C. 536-470)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以及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 B. C. 490-430)提出的“四根说”(认为“水、气、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四种“根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将古希腊思想界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推向更高的层面。按照《琴史》的观点,先王圣人依照天地自然的和谐,阴阳作用的交互制定了五声,发明出古琴等乐器。阴阳五行学说比较完整的系统宇宙模型在战国晚期已经建立起来,“根据这一模型,五声六律也和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一样,按照五行的属性纳入到这个时空统一的宇宙系统中。角、徵、宫、商、羽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应;与十二月相连属的十二律,也由于十二月份分属于四时五方而与五行联系起来。所以,五声六律同样是一个具有阴阳五行结构的循环往复的系统整体”。[5]阴阳五行学说试图解释宇宙的法则、世界的本质、万物的生灭、探索宇宙运动变化遵循的规律,古琴张弦为五,把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合,暗示着古琴作为器物的小系统服从于宇宙的大系统,二者具有相同的结构模式和构成关系,说明古琴的设计顺应天地之道,其律动和宇宙的运动和谐一致,因而具有反映宇宙秩序的象征意义。

《琴史》将古琴的精神功能立意指向助人伦、成教化、明阴阳的层面,特别提出对统治者而言,擅五音者可平和内心,君主内心的平和,才能将君主导入“善”途,“心和则政和,政和则民和,民和则物和”[3](P.118),由此以往,天下音乐和谐,人格性灵获得陶冶,人心向善避恶,将起到移风易俗的功效;擅五音还能使统治者通晓事理,对君臣民事、寒暑晴雨等都遵循其内在的秩序,从而有利于养成人们文质彬彬的行为,有助于创造和谐美好的、富有条理的群体社会生活。至此,古琴的道德隐喻作用昭然若揭。

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孔子的文化理想、治国方略和礼教思想。古琴作为盛载儒家文化的器皿,会通宇宙物象之理。《乐记》里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古琴的设计离不开对社会、人生的观照,五弦指代五声,亦象征五行、五常、五事、五材等,具有典型的社会礼仪特征,它折射了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也指向了伦理道德、个人修身、思想情操的规范,它提醒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自然规律、人事法则进行农耕、狩猎、乐舞、祭祀、练兵等各种活动,以维系整个社会有节律地运转。传达了古琴具有劝导欣赏者、演奏者审时度势选择正确行为、遵循客观规律的作用,也反映了古琴设计者对社会政治和礼仪问题的特殊考虑,可谓用心良苦、用意深远。

二、拟象:取象比类的方法

据《琴史》的《拟象》篇记载:“圣人之制器也,必有象。观其象,则意存乎中矣。琴之为器,隆其上以象天也;方其下以象地也;广其首,俯其肩,象元首股肱之相得也,三才之义也。高其前以为岳,命曰临岳,象名山峻极,可以兴云雨也。虚其腹以为池,一曰池,一曰滨,象江海幽远,可以蟠灵物也。所以张弦者曰轸,象车轸以载,致远不败也。所以弦者曰凤足,象凤凰来仪,鸣声应律也。翼其旁者曰凤翅,传其末者曰龙尾,取其瑞也。其所饰之材以枣,以黄杨,以玉,以金,或以竹。枣赤心,黄杨正色,玉温金坚,竹寒而青,皆君子所以比德者也。”[3](P.133)在这里,作者明确指出古代圣人制器,其中必然蕴涵着“象”(形象、意象、象征)。观其象,则立意充盈其中。作为乐器的琴,琴面的隆起象征着天,琴面下底方正象征着地;琴首宽阔、琴肩向下象征着头与胳膊之间的对应关系,象征着天、地、人三才的含义。在这里,设计者通过古琴呈现出一个奇妙的宇宙世界缩影:琴的前方高耸犹如起伏的山岳,命名为“临岳”,象征着名山大川峻峭险拔,可以兴云播雨;琴腹有意使其虚空,仿佛池沼,仿佛水滨,象征着江海的深邃幽远,可以蟠养祥瑞的灵物;张弦之处之所以名为“轸”,象征着车轸载物,即使远行也不会散架;缠弦之处名为“凤足”,象征凤凰来仪,鸣叫的声音与音律相应和;琴的两翼名为“凤翅”,琴的尾部称为“龙尾”,象征祥瑞。装饰琴的材质有枣木、黄杨木、玉石、黄金或者竹子,枣木有红色的心材,“赤为心色”,象征着一片赤诚的丹心,红色也是喜庆、吉祥、欢乐的象征;黄杨木的黄色,在五色――青赤黄白黑之方位居中,“地谓之黄”,“黄色”乃为土地之色,所以称为“正色”;玉石性质温润,象征着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品格;黄金材质坚硬,象征着坚贞不屈的性格;竹子性寒色青,竹身有节,可弯而不可折,象征着谦谦君子高尚的人格,这些都是君子比拟德行的参照物。我们发现,与墨黑色的琴身相配的,乃是青(竹子)、赤(枣木)、黄(金)、白(白玉)色的饰材,五色纷呈,形象地表述了中国先秦《乐记》上《乐象》篇记载的“五色成文而不乱”的思想。

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古琴中的“名山”、“池滨”、“凤”、“龙”等图像符号作为一种“客观对应物”,一端联系着感觉与经验的世界,一端则指向观念与超验的境域,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徽识”,“其意义为一群,一个阶层和一个文化的所有成员所熟知”。[6]古琴集形制、色彩、装饰和材质等不同类型的符号为一体,琴器外表之“象”,蕴含了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种种奥秘与丰富的意象、意境,因而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从构造学角度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设计得十分合理。琴的整体形状依凤身体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一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其体积适中,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长于寄情。从琴各部分的形制和名称亦可见出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深: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其内里暗含着某种术数哲思和社会伦理。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3](P.138)。这些古琴形制名称的象征意义真实地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是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规范和传统习惯,其作用是为了使社会尊卑有别,“强调维持等级社会的秩序,所谓‘天地之序’”[7];“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使个体与群体和谐、协调,“强调保持整个社会的谐和,所谓‘天地之为’”[7]。“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和,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社会秩序。所以“礼”、“乐”这两套貌似相反的思想的推行,实则为共同达到“和合性”的终极目的而服务。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名称来看,“表现出儒家重视造物装饰在维护宗法制社会方面的价值”[8]。

古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象征性的理念,一把古琴可以说就是对凤凰或人体的成功模仿,更是对一个宇宙的微缩,设计者为古琴赋予一种生命的意象――它形神兼备,风神独具,充满生命的脉动。古琴的设计者将宇宙、人文事物的属性与君子的品格及对古琴寄托的象征理想联系起来,而象征和其所要表现的概念之间,凭借的是类比的方法。所谓类比,是指“通过一个比较点来维系的一个形象和一种思想间的联系”[9],这种形象和思想之间的联系往往借助隐喻、意象、通感、比较、联想、氛围营造等诸多手法交错并用,其过程宛如一位修辞学家,通过效法天地自然、人文社会而获得取象比类的形式,作为供其规律性组合的语汇,通过新的综合而赋予其象征性的意义。古琴的创制之理,包含了天地、时空、人事、阴阳、律历、伦理等深刻道理,从而使古琴被推崇为“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神器”、“圣人之器”。

三、尽美:选材及装饰思想

“尽美”本是孔子的美学思想之一,例如,《论语》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10]孔子认为,未“尽善”的东西,也可以是“尽美”的,只要它在根本上不同“善”相冲突,因而“尽美”也具有它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琴史》的作者显然继承了这一思想,在《尽美》篇中开篇即提出:“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作者认为,琴的四美中为首的即为良好的材质,体现了对选材的高度重视。但这里说的“美”,与其说是一般审美意义上解读的“美”,毋宁说是“好”,即材质本身优良的性能。为了进一步说明何为“良质”,作者援引昔日司马子微的话:“伏羲以八音,皆相假合,思一器而备律吕者,遍斫众木,得之于梧桐。”[3](P.151)提出造琴的良木来自大量的经验观察、积累和总结,最后归功于圣人伏羲,慧眼识得梧桐树而选为斫琴的良木。由于梧桐树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受到重视,而且梧桐常与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百鸟之王,最乐于栖息在梧桐树上,可见梧桐质地的高贵。在《诗经》的“大雅”“卷阿”一诗里曾有记载:“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萋萋,喈喈。”[11]

但是良质并非唾手可得,它们往往生存于奇拔险绝之地,人迹罕至之境,譬如,据《琴史》中记载:“后之赋琴,言其材料者,必取于高山峻谷、深溪绝、盘纡隐深、岩岖险之地,其气之钟者至高至清矣;雷霆之所摧击,霰雪之所飘压,羁鸾独鹄之所栖息,鹂黄之所翔鸣,其声之感者,至悲至苦矣;泉石之所磅礴,琅之所丛集,祥云瑞霭之所覆被,零露惠风之所长育,其物之助者,至深至厚矣;根盘以轮菌,枝纷郁以葳蕤,历千载犹不耀,挺百尺而见枝,其材之成者,至良至大矣。”[3](P.152)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后人为琴作赋,提起斫琴的材料,必定选取生长于崇山峻谷、高山陡壁下深邃的溪涧、幽深曲折盘绕的险峻山岩之地(的木材),因为那里的气息最高远最清澈;(该树木)必须经受雷霆的摧残打击、霰雪的飘压、羁鸾独鹄在其上栖息、黄鹂鸟在其上飞翔鸣唱,因而这样的树木感受到的声音最为悲苦;(该树木)必须为气势盛大的山水泉石所环绕,长于美玉丛集的地方,被吉祥的云霭所笼罩,清露与惠风滋养它的生长,这样的树木得到的养分最深最厚;(它的)树根盘曲弯绕,枝叶纷繁茂密、郁郁葱葱,经历千载仍未显扬,挺立百尺方见分出枝杈,这样的树木堪称最好、最有大用的材料。

可见,中国古琴的斫琴选材往往从濡养精神、塑造心灵、锤炼人格的角度来整体衡量琴材的优劣,“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试比较《孟子》中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琴的选材与即将委以重任的人才的擢拔标准,何其相似耶!斫琴的木材以能得日月山川之灵气的为佳,“一草一木栖神明”,客观上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认识、辨别和总结,通过“拟人”而言及材质的造就;而国外的制琴,一般着眼于系列科学数据、从木材的表面物理性能来衡量取舍,这一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实际可归因于社会文化的异质性。

另外,斫琴时针对不同的木材有意识地搭配使用,也是选材组合的一种方法,即借木材质地、色泽、特性的对比、互补来取得良好的音效和装饰效果。例如,古琴多以梧桐木为面,梓木作底。因为古人认为梧桐木纹理细腻,木质疏松,性质属“阳”,能够使琴音发散;梓木的木质优良,坚实又不乏轻巧,性质属“阴”,能使琴音收敛。一阴一阳,一柔一刚,阴阳相谐,刚柔相济,契合天地之道、阴阳之义,富于辩证精神,因而符合中国艺术的审美理想。古琴的取材、装饰和形制皆法自然物象,善于提炼,精于取舍,蕴涵了“妙手天成”的趣味。

四、结语

通过古琴这一文人具体使用的“器”,赋予其深刻的象征意义而承载了抽象的、形而上的富含哲理的“道”,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观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根深蒂固传统的综括说明”[12],包含有“理想化和概念化的倾向”[12],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识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乃是人、宇宙、万物的融合化一,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宇宙观念、政教思想和艺术见解,凝聚了对社会和人伦的关注。古琴设计艺术渗透了传统中国人的哲学思维、审美情趣、生命精神与自然情怀。其中,视古琴(设计对象)为有结构、含生命、富情感、见精神的思维方式,通过象征手法表述社会文化和观念形态的设计思想,利用设计达到对民众的教育、缔造“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对人类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产生良好影响,反映对真善美的追求,堪称融合了数学智慧、音乐智慧和人文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思之深长。在人情淡漠、道德沦丧、环境恶化问题日渐严重的今天,情感化设计、设计中的伦理、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时,反思中国古琴设计中映射的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有益思想,为创造丰饶的生活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309.

[2]卢奇安.论撰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92.

[3]林晨.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9.

[5]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62.

[6]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北京:三联书店,2005.538.

[7]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3.

[8]李立新.造物之迹――中国设计艺术史引论[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587.

[10]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30.

篇5

关键词:滨水景观;亲水设施;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水和城之间的关系,城市选址尤其讲究依山傍水。此外,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滨水景观对于人们有着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吸引力。城市滨水景观区作为一个具有水利、交通运输、游憩、城市形象和生态等综合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其亲水设施规划设计应同时满足多种需求和目标。

1亲水概述

1.1. 亲水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亲水多解释为亲近水体,接触水体的意识。事实上,现代景观学对于亲水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接近水体和观赏水景,开始转向景观视觉享受与自然生态共存,并构筑垂钓、戏水、野营、运动等水上活动和亲水活动空间,进而通过滨水环境景观氛围的营造,使人们获得心理和精神情感的安慰。亲水设施是指满足相关亲水活动的设施,如运动场地、散步道、钓鱼露台等。亲水设施的设置需要尊重水体的自然特性,着重考虑丰水期和枯水期,以及可能突发事情时的安全性。

1.2 亲水活动分类

亲水轰动分类的目的是从场地利用的角度考察滨水空间的景观环境特征,为滨水空间环境规划和亲水设施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1.3 亲水活动的空间范围

水面

根据水体面积、宽幅、形态和水流速度等确定水面的利用活动状况。以河道为例可以分为自然河流、城市内人工河道或者运河。大型自然河流可以从事水上运动、游泳、泛舟等活动。当水面宽度小于10米,水深不足0.5米的河道则不能进行水上运动。如:摩托艇易产生危险性。此外,对于水较浅、水草茂盛的水体,应禁止游泳和水上机械运动。

水边际

水边际拥有丰富的自然形态,是人与水亲密接触的区域,可以根据水流速、水质状况、水生植被,以及防洪等级标准、堤岸护坡类型,选择适宜的亲水活动形式。对于水面开阔、水质较好、水流较缓的地方,可以设立阶梯状亲水驳岸,如亲水台和木质栈道。

防洪防浪保护区

这是水边际到防洪堤岸之间的开阔地带,是滨水空间之中最具有价值的区域,是各种亲水活动的主要区域。一般情况下,宽幅小于5米的防洪保护区内,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集会或者需要大面积场所的活动。根据防洪防浪保护区的宽幅,设置体育运动设施、儿童游戏设施、散步道、休息闲谈、野营地等。同时,根据城市应急体系规划,可以设置应急避难场所。

2亲水设施规划与设计

2.1 水边际

首先,水边际是滨水空间最有魅力、最生动的地区。根据滨河、滨湖、滨海和亲水活动的不同性质,选择缓坡面、阶梯状和台地等方式,获取浅水的安全亲水活动场地。其次,水边际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滨水边际自然属性,做到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介入,以避免破坏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同时,要注意水边际设施的安全、舒适和美观。然后,水边际的亲水活动较多,需要考虑亲水设施与其他设施之间的连接,以及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

2.2 运动设施设计

首先,设置于防洪防浪保护区或者堤岸外缘的保护隔离区内,根据场地的实际尺度,综合考虑设置的位置与数量。其次,运动场地一般有具体设计规范。但是滨水空间多为居民日常活动的场地,以观赏、休闲娱乐的性质为主体,因此有些场所可以适当小型化,增加参与与娱乐气氛。

2.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包括座椅、厕所、停车架、公交实施站、信息栏、宣传栏、垃圾箱等,特别是休息区的座椅和垃圾箱。应考虑座椅设置的数量和位置,以获得较好的景观视野,提高休息闲谈时的舒适性和通达性。一般情况下,需要控制垃圾箱的设置数量,垃圾箱的设置一般位于休息区,运动设施集中区和主要出入口等位置。

2.4 信息情报标识设计

信息栏、警示牌及导示系统是传递情报信息的重要媒介,对于滨水空间的安全非常重要。

(1)导示系统功能设施应该分级设置,一般主入口处为一级导示,涵盖区域内各个分区位置、功能、使用要求等;二级导示位于重要节点,指示前方功能区、功能设施使用方式等;三级导示是某个或者附近几个功能设施的入口附近,涉及设施的具置和使用方式等。运用箭头指示方向,和常用规范图例,文字清晰、简练。同时,兼顾导示系统的颜色、字体、版面和材质的艺术化设计。

(2)信息栏、宣传栏等记载滨水空间规划理念、历史文化、安全教育、临时活动宣传等各项信息。宣传栏多设置在人们聚集的地点,比如出入口、休息区、停车场等显著位置,但不应遮挡景观视线。宣传说明文字简洁明了,避免空洞无味,字数不宜超过200字,图文并茂。

(3)警示牌是该空间安全保障的重要设施,一般设置于有危险的地方,如陡坎,水草茂盛不宜游泳地段等处的显眼位置。警示标识因采用规范色彩和图例,明确后果和惩罚措施。

3 结论

亲水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景观设计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然而如何使其真正的推广运用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营造一个人与景观和谐的环境体系,即是我们共同的目的也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考与文献:

篇6

关键词:湿地公园;亲水公园;运动公园;综合规划

1 湿地公园概述

1.1 湿地公园定义概况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1.2 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意义

湿地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等构成状况进行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有湿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与湿地原生态系统相互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2 漳州市西溪湿地亲水公园景观规划背景

2.1 漳州市郊野公园的总体规划概况

根据笔者在漳州建设局调查了解,漳州郊野公园总长46km,东起角美白礁村,西至天宝珠里村,总面积约100km2,共有22处郊野公园,整体形成“一环、两带、七主题”的公园体系。其中,一环为城市郊野绿化环线;两带为北部林带体系和南部林带体系;七主题为水岸主题公园、水廊主题公园、山林主题公园、林带主题公园、农林主题公园、岛屿主题公园、保护区主题公园。

公园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立足漳州自然地理风貌,发挥九龙江穿城而过的优势,“全城统筹、全局规划”,方案以九龙江为主轴,将沿江各自然生态景区串联成片,充分展示了漳州“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风貌。其中,第1期工程总面积21km2,总长13.58km,选取西溪湿地亲水公园示范段、水仙花基地示范段,角美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等3个示范段,其中西溪湿地亲水公园为重要示范段,也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2.2 西溪湿地亲水公园作为示范段的意义

“两岸看不绝山景、禾田、与乎村落农家。我们的船是泊在岸边竹林之下,船逼近竹树,竹叶飘飘打在船篷上”。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九龙江风景是人文与自然的融合。西溪湿地亲水公园作为漳州市郊野公园重要示范段,很符合林语堂先生对九龙江的意境描写。该湿地亲水公园是漳州境内第1个成规模的湿地景观项目,也是九龙江水域第1个以沿江自然水景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工程,之前九龙江水系沿江景观均为以人工景观为主体的园林建设,虽然感官上视觉效果良好,但是,却缺乏自然湿地调节小气候和调节水文的重要作用,所谓有其形而无其神。西溪湿地亲水公园的建设填补了漳州湿地景观这一空白,有着深刻的里程碑意义。

3 西溪湿地亲水公园的主要特色规划

3.1 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

西溪湿地亲水公园以九龙江沿岸为建设基础,起于漳州大桥,止于西溪大桥桥闸,全长8.8km,其中,建设绿道4.2km,水体面积约13.33hm2。该建设地段原本即是天然沙洲和湿地,过去由于主河道多有淤塞,沿江的湿地经常在涨潮和汛期完全沦为一片,除了站在江堤上观看外,没有其它景观价值。公园化改造后,河道经过清淤整治,湿地上的沙洲、植被陆地有了较为稳定的水线,从而有了作为游览公园的基础。

长期自然形成的湿地环境使公园建设不需要做过多的修饰,沙洲间的狭小水道上的细小渔船;纯天然生态农业下的鸭、鹅群;成群水牛悠闲吃草、戏水、滚泥的惬意;白鹭群或浅水捕鱼或信步牛身的天然美景胜过任何人工造景景观。公园主要的硬质建设为连接各个景观点的休闲步道和桥梁。

由于湿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植物群落显得自然而丰富。结合本地水域特有的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或沼泽生植物,配合部分外来引进的鸢尾、水生莎草等植物构成水与陆地之间过渡地带的植物带,而水中则种植少量荷花作为点缀。陆地沙洲部分尽量地保持了原有的植物品种,原有种植的甘蔗林、水稻田作为生态农业部分被保留下来。成片的荔枝林、龙眼林成为区别于国内其它湿地公园特有的植被群落,而依附于荔枝林、龙眼林的蜂舍也成为公园的特色景观。地面草本植被则在原有自然的多种野草中混播非洲菊、金鱼草、虞美人等有花草本植物,从而形成大面积的“花海”,尤其是西溪大桥桥闸附近的大面积自然式花带,更成为每年漳州海峡两岸花博会迎接各方宾客的活招牌。

3.2 亲水公园的特色规划

作为依托自然水系的湿地滨水公园,西溪湿地亲水公园对“亲水”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规划和考虑。沿游览线路上,有多处用自然毛石修葺的直入水中的台阶式平台,台阶在水位低的时候可以作为较大空间的中途休息天然座椅,在水位高的时候,则可以作为踏入溪水的步道。亲水石阶都选址在总体水位浅的小支流水道上,既可让人们体验江水洗足的乐趣,又可以有效避免戏水产生危险和意外。除了石制亲水平台外,还有和景观道结合一体的防腐木亲水平台。防腐木平台多为低驳岸式的设计,不同于实质平台直接步入水中,防腐木平台的设计高度正好可以人坐在平台上,脚入波踩水。水较为深的地段则用粗麻绳制作围栏,阻止游客戏水以免发生意外。

除了常规的亲水区块,西溪湿地亲水公园还设立了一片卵石亲水滩涂。该片滩涂和九龙江主河道临近,除了原生态的部分植物存在外,其它区域布满公园土建部分建设时留下的河道卵石。卵石未经挑拣随意铺置营造出九龙江上游类卵石滩涂的自然景观,等于将水系的上游景观移植到中下游的湿地公园,颇具匠心。该卵石滩涂在河道水位低的时候,可以作为脚底按摩健身路径。在河道水位上涨的时候则成为安全的浅水亲水滩涂,小鱼虾,小螃蟹进驻卵石缝隙,大大增加了滩涂戏水的娱乐性,成为小朋友很喜欢的游乐景区。多种形式和功能的亲水空间也成功的奠定了该公园的亲水特色。

3.3 运动公园的规划空间

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需要,漳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山地自行车运动。即使是在市区街头,也很容易看到头盔、护膝全副武装的自行车族。本着顺应潮流,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空间,西溪湿地亲水公园在规划建设中也相应考虑了作为运动空间的布局。出于无障碍化和山地自行车运动用场地考虑,公园的主园路设计为3m,在一定距离设置一些更为宽阔的转场缓冲空间作为回避和休息缓冲之用。主干道也刻意避免完全邻水修筑,以免发生意外,而钢结构桥体除了足够的宽度外,也有着比通常景观桥体更为牢固的多股钢丝缆绳防护。设计之初的充分考虑使成型后的景观公园具有良好的自行车赛场地性质,在2013年元月举行的漳州市山地自行车赛中得到了包括参赛者、组织方等多方面的好评。

4 总结

漳州市西溪湿地亲水公园作为漳州市郊野公园总规划项目的其中一个先行示范段,已经基本达到了规划设计伊始的目的和理念。虽然公园还存在一些诸如道路与纯自然景观过度部分地段生硬、休息用驿亭风格与总体景观有些不协调等小细节问题。但笔者认为瑕不掩瑜,西溪湿地亲水公园总体上的规划设计建设已经能够作为一个成功的湿地亲水公园来示范和指导漳州日后的生态公园,作为可以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关于建筑的本质意义,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用之。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用之。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此话语实证了“无”在器、建筑中的价值。现代建筑大师F.L.wright也说,“建筑的本质(re-ality)不在于其四面墙与屋顶,而在于其内的空间。”(spacewithin)②所以,“建筑不唯以其实体的造型、结构、风格与装饰细部,向人们传布某种文化信息,建筑空间也同样具有十分深广的文化内涵……深入到不同建筑空间的文化背景层面上进行一些考察,就会发现,空间,较实体,负载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更具有质的方面的意义。”③从这个意义上讲,室内设计也是对建筑本质的诠释。

二、秦汉时期的社会背景

室内设计不仅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成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因子。回眸建筑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室内的空间形态、组织形式、陈设方式、设计风格,不仅受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影响,也深受特定时代的风俗民情的浸染。秦汉时期的室内设计,必然具有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形成,以儒学主导的多元文化为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由弱转强并得到快速发展,商业(官方)、手工业、建筑技术都有较大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缩影的室内设计,其物质风貌和精神内涵也较前生了显著变化。

三、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

1.秦汉时期的建筑室内空间基本形态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的主要形态已基本出现,其内容大体包括:⑴宫殿、礼制等主要建筑。这类土木混合结构的高台建筑是“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起的建筑形式。”④其室内空间形态的特点是由若干个“小的矩形单元”聚合而成“高敞”的大空间的。平面布局呈“前朝后寝”。⑵住宅。一般住宅为单体建筑,其平面形态为“一堂二内”。⑤宅第的建筑平面布局为前后多重院落。院落空间的形成是单体建筑的“堂”“门”分置的结果。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图像资料分析,当时厅堂的前檐对庭院是敞开的,且不设檐墙;遮阳避雨靠张设帘帷来实现,同时,帘帷也起到了界分室内室外的作用。从空间功能看,庭院与厅堂是内外互渗的。宅第的空间形态基本是“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另外,楼、阁、阙等多层建筑也有新的发展,这种立体的空间关系丰富了该时期的空间形态,也使得室内的功能分区更为合理。⑶东汉时期,全木梁柱框架结构体系技术日臻成熟,单体建筑已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以此结构体系而形成的室内空间形态,具有“高敞融通”“自由分隔”的特征。

2.灵活多变,虚实相生:秦汉时期室内空间组织特征

秦汉时期主要建筑,“高敞”的室内空间与低型的家具在尺度上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室大则多阴”⑥。帷帐在室内的使用,便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将灵活的“帷帐”置于固定的“房屋”内的做法,把两种形式的建筑由外而内进行,“空间复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室内空间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即便是同一室内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功能需求,也变成了可能。同时,它更弥补了固定建筑空间组织上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最终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

秦汉以前,帷帐是多用于军旅、狩猎、祭祀活动的临时性建筑,秦汉时期,它才在室内有了用武之地。它的运用灵活多变、开合随意,或挂于壁上,或悬于顶上,或张于架上,或包裹梁柱,形式多样,表达丰富。帷帐与其他家具(如屏风、床、榻等)的组合应用,可组合成若干有关联的小空间,使室内空间组织变得灵活起来,空间形式、尺度、层次也更为丰富。帷帐材质以织物为主,材质特性决定了帷帐还具有以下特点:丰富的装饰性、通用性、舒适性和亲体感。

“虚实是中国美学一对重要概念,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虚实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这一理论认为,实是从虚中转出来的,想象空灵,固有实际;空灵澄澈,方有实在之美。”⑦建筑实体之所以有用处,那是因为建筑室内虚空在其中起作用,可以“以避风雨”,这是实中有虚。对于“高敞”的室内空间,虽不像佛学中所说“顽空”一样,但也空空荡荡,帷帐在其中的张设,对空间有目的分隔,构成室内空间流动“气”节奏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室内空间都归于符合礼仪规范的秩序之中,这是虚中有实。帷帐在室内张设便捷,升降灵活,开合自由。升降开合之间,室内空间实虚瞬间变换,相济相生,诠释了艺术的虚实之道。

用帷帐进行室内空间组织、分隔和限定的设计方法,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影响深远,时至今日,跨越千年的它对当下室内空间多功能化设计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3.以礼而序:秦汉时期家具陈设的和谐之美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使得交通空前发达,多民族相互融合,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交流频繁。汉地的生活习俗受“大文化”背景的影响,直接反映到室内家具的品种及陈设上。以低型家具为主的室内陈设品逐渐丰富起来,榻的出现及床、榻的分用,标志着坐、卧具的分野。生活方式虽承沿了前代的跪坐礼俗,但在保持“席地而坐”传统的同时,“居于床上”的生活方式也普遍为世人接受。至此,“以床、榻为中心”家具的陈设方式开始流行。

先秦以前,对于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席作为一种独立的家具,在人们生活起居中是必备的。它既是坐具,也是卧具,还是室内空间秩序的组织的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以席为中心的室内陈设派生出很多礼节,在席的铺设方法、铺设方位、升降席的方式、材质的区分、坐席的次序等,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如席的陈设,在数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以多重为贵。《礼记·礼器第十》载:“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如《论语·乡党第十》有“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又如《礼记·曲礼上第一》规定“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同坐于一席的人,也有上下秩序,尊者与长者坐首位。

秦汉时期的家具高度虽有变化,但家具陈设仍尊先秦礼仪制度,以长幼、尊卑为序。汉代礼制规定,在聚会场合“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⑧长者与尊者的坐位需单设一张席,以示尊重。床榻普遍应用以后,合乎礼节的跪坐观念没有发生改变,在床榻之上仍沿承“跪坐”的坐姿。床、榻使用以一人“独坐”的小榻为贵,专供尊者或长者使用。在会客、宴饮等活动中,若有长者或尊者经过自己的面前,则须行避席之礼,即离开席,然后跪在地上,以谦卑姿态表示尊重对方。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卷一百七载:“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低型家具时期,厅堂家具的陈设有随用随置的特点。无论会客、宴饮,家具都是以礼而置、置而有序,人与人、人与物在室内和谐共处,秩序井然,从而营造出室内空间的和谐有序之美。

4.“壮丽以重威”:秦汉时期室内设计风格和美学思想

自封建社会始,“礼制”便在整个政治视阈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成了古老文明的核心内容。先秦以降,作为礼教象征的青铜重器转移到宫殿建筑之后,高台建筑便成了政治中心。秦始皇、汉武帝,更把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当作权力象征及封建礼制的重要构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这种撷取、融合各国宫殿样式的做法,体现的正是“大一统”的文化气象。汉承秦制,主要建筑沿袭秦的“宏大”,更讲究“壮丽”的“大美”。如汉初建未央宫时,汉高祖刘邦“见宫阙壮甚”,而责问负责建造的丞相萧何,萧何答曰:“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⑨

这种“壮丽之美”在建筑的室内体现得更充分。如《三辅黄图》载未央宫“以木兰为棼撩,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壁当;雕楹玉碣,重轩楼槛;青琐丹墀,左槭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椒房殿则“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也”。至成帝时,又为昭阳殿增饰,“昭阳舍兰房椒壁,其中庭彤朱,而庭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所以,秦汉时期主要建筑的室内设计表现出“为皇权而设计”的特征。用“壮丽”的建筑装饰达到“重威”的目的,也彰显了“大一统”的气魄。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的室内呈现的是富丽堂皇、刻镂施彩的装饰风格。

秦与汉,都是“尚大”的时代,“以大为美”是其时代主旋律。“非壮丽无以重威”既是皇权思想的建筑空间表现手法,也是一种美学思想。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它与《周易》中的“大壮”思想一脉相承,《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又《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这里,“大壮”与建筑相联系,明显地包含有壮观、壮美之意。“壮美”即古人所说的“阳刚之美”,是秦汉时期主要建筑室内设计所追求的审美情趣。

5.“立象尽意”“境生象外”: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意境化装饰

书画在室内的陈设,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汉时期,宫室、殿堂、祠堂等主要建筑的室内界面及构件的装饰绘画主要是壁画。陵墓室内界面则以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等绘画形式进行装饰。

秦朝汉代主要建筑室内空间高敞融通,在室内设计上,充分利用壁画来进行装饰。如1976年第11期的《文物》载《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称:发现壁画“残片四百四十多块……壁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规整而又多样化,风格雄健,具有相当高的造诣,显示了秦文化的艺术特色”。壁画残片上主要绘有车马、仪仗、建筑、人物及云纹、四方连续菱花纹等图案纹饰,施黑、赭、黄、大红、朱红、石青、石绿等色。据文献记载,汉代宫殿壁画很多,其内容大都画圣贤、功臣及象征祥瑞的神仙等。诸侯效仿朝廷,营造宫室,绘制壁画。如王延寿在他的《鲁灵光殿赋》中对壁画的描述:“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务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的题材亦“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壁画构图讲究平面效果,多以横带形式,上远下近排列以示时间顺序,内容丰富。色彩虽不多,但分布均匀,形成节奏,显得丰富、华丽。墓室壁画的构图、造型、色彩和用线的具有装饰性,以装饰性统一画面,使天、地、古、今统一。汉代画像石构图满,以线造型,形象质朴拙气。画像砖为模制,以线造型,以形装饰,线形结合,形象夸张变形。秦汉时期的装饰绘画注重题材,并通过象征、模拟的手法,立象尽意、引人入境,人在境中、境生象外。绘画丰富了室内空间结构,拓展了室内空间的审美视野和情趣,使室内设计充满意境之美。

由此可见,室内设计的物质风貌和文化内涵在秦汉时期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变化激发起社会发展、创新的文化动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研究价值。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秦汉室内设计特征与理念,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发展脉路,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室内创作体系的核心精神和表现方法,为今人探索本土室内设计理念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注释:

①引自道德经·第十一章.

②F.L.Wright.TheFutureofArchitecture.第226页.

③王贵祥.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转自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④张驭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59页.

⑤引自晁错(西汉).募民实塞流.

⑥引自吕氏春秋.

⑦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第157页.

⑧意林.引自风俗通义.

⑨引自史记·高祖本纪.

篇8

关键词: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SOA

0引言

按照电力公司推广的“人、财、物集约化、信息化”的相关要求,后勤管理信息平台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革新,来达到信息化平台高质量服务的目的,推动后勤管理工作更快、更全面的发展。按照电力公司整体设计要求,实现“全覆盖面、网状监控、模块分区、操作快捷、界面美观”的原则,将公司内部办公楼、物业管理、食堂管理、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应急保障等等工作环节都涵盖其中,建设成一个符合公司内部需要,同时网络信息系统平台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应用管理系统[1]。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是目前基于互联网实现的以管理、服务、查询和运行为一体的综合信息运行平台。通过此平台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共享、统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早的计算机应用在电力系统是1963年,美国电力后勤系统安装了一台微型IBM计算机,致力于实现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国内在上世纪80年时,从国外引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应用在电力系统[2]。到了90年代,国内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类系统管理软件也逐渐更加完善。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OA(OfficeAuto-mation)系统,就在企业、单子商务、网络应用工程上实现了多年[3]。

1电力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设计需求

1.1常见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

1.1.1C/S体系结构

C/S即为(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结构,主要包含三部分:服务器、用户和网络。该系统结构的有点在于无需具备互联网的接入,只需要在内部局域网即可实现网络功能,C/S结构下的网络环境与外部互联网是相对独立的。但C/S结构也存在的一些缺陷,包括:C/S体系结构下的计算机安装成本费用昂贵,后期各服务器及用户端维护费用也较为昂贵;系统结构采用一开的开放模式,可移植性较差;

1.1.2B/S体系结构

B/S即为(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发展,web浏览器的逐渐推广使得B/S结构产生和发展。在此结构下,web浏览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是存储、调用和处理都基于web浏览器的服务[4]。基于web互联网,使得B/S体系结构能够与网络互联,若存在一台能连接外网的电脑,则可以实现体系构架下所有用户功能,浏览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可以实现不具有操作功能与互联网共同响应的优势,无需固定的用户软件模块和固定的机器。在互联网已高速和普及覆盖的现代,只需服务器连接上互联网,即可实现用户与服务器的对接。服务器对整个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构架中大多数处理的需求都由服务器来完成,因此,对服务器的高速运行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若服务器无法承载过度,将出现服务器“奔溃”和系统“卡机”的现象,导致目前需要企业重要部门,在建设此类体系格架时,都采用两台服务器,并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系统奔溃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存。

1.2SOA信息系统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是一种组合的系统构架模型,目前此体系构架广泛应用于webservice技术,主要包含注册中心、请求者和提供者者模块组合。从而根据各自模块的功能应用,进行相关的操作[5]。本研究所实现的企业服务总线就是基于SOA系统架构来进行设计和实现。

1.3后勤管理系统现状

电力信息管理系统涉及面较广、技术要求较高,此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叠合的研究工程。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化实现网络覆盖具有一定难度,主要由于用户区域差别较大,需求的功能信息也具有很大差别,同时用户量巨大,全网络覆盖所建成的服务器,需要满足如此大的用户量,也是对设备的一种挑战。因此以往的电力后勤信息系统主要运行过程,都是基于一个独立的后期管理信息平台,仍未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接入。在未来的逐渐发展过程,势必要与ERP系统、OA系统等进行对接,实现一个整体化的大的信息管理体系平台。例如目前诸多企业,在报账过程中,仍然需要采用纸质化的签字盖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可以实现电子签章,使得整个工作环节更加迅捷。

1.4电力系统构架设想

电力系统体系设计的组织构架与企业内部管理功能体系较为相似,各个部门对接上下部分,实现横竖交叉网络交流结构。第一层系统是架构中单项子系统的模块组合。各个单项子系统相互对接和共同使用,实现自动化功能处理信息的快捷。第二层将各个单项子系统整合,完善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处理共享,发挥系统的最大效率。根据设计系统的实际需求,预备设计以下管理模块和功能模块:后勤管理成本管理、房产资源及固定资产管理、房屋及设备维护、易耗品管理、职工降温取暖补贴、劳保用品管理。

2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2.1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所设计的七个模块相互具有一定的联系,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实现。最底层为系统产生的数据存取,可供用户进行查询。中间层为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展现给用户,并对数据逻辑进行规整。最上层为应用层,及用户进行提出请求及数据反馈的层面,可供用户进行随时调用阅览。以上三层架构采用webservice进行实现,采用SOA信息系统总体构建。

2.2测试与实现

通过测试,利用互联网远程终端进行操作时,响应速度在10秒以内,在内部网基于webserver服务器时,测试20个用户共同运行时,响应延迟在10秒以内。并支持存储扩展,为后期维护和扩展提供预备。

3结语

调研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依据电力后勤信息系统的设计需求,完成信息管理体系七个模块设计和实现,并对建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肖鹏.云南典礼集团公司信息化战略[J].云南电力技术,2002,30(1):1-3.

[2]陈郑平,王先培,王泉德,等.弹性文件系统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29(23):77-81.

[3]刘再跃,裘昌利.基于网络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01,1(4):204-206.

[4]陈郑平,王先培,王泉德,等.弹性文件系统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29(23):77-81.

篇9

【关键词】 排班制考勤; 考勤系统

人事考勤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越来越被医院管理者重视,它动态记录了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的出勤情况,是医院支付员工薪酬的客观依据。为了有效规避现有考勤系统的不足之处,2009年本院与某软件公司共同合作,探索、研发了一套更能适合现代化医院管理需要的考勤模式,以提高考勤信息的标准化水平。

1 排班制考勤系统设计基础

第一阶段纸质手工抄报。简单的手工抄报考勤,工作量较大,存在许多主观、人为因素,透明度较差,传递过程冗长,难以达到人事管理的约束作用。考勤数据在全院不能充分共享,形成部门间信息闭塞。

第二阶段电子考勤系统。随着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2007年电子信息化考勤系统在医院使用,将人员基本信息集中归类,考勤项目不断细化,有效地记载了全院职工的学习、工作出勤情况。通过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的采集考勤数据,没有过多的异常数据需要人为调整。但是,此类考勤方式多为“回忆式”记录,通常是由考勤员(各病区护士长)在月底或次月初回想当月出勤情况报考。医院的医疗岗位是个多方位服务岗位,医护人员的岗位流动十分频繁,以“回忆式”填报考勤往往会出现多考、漏考、错考等情况,不真实的考勤给员工的薪金计算、绩效考核带来众多不便。同时,从财务管理角度看,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收入、成本费用的跟踪与归集。

2 排班制考勤系统设计模式

排班制考勤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基于Web系统的分布式预先排班、汇总考勤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即由各临床科室预先做好每一周期的排班计划(通常为一周),该计划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班变动和调整。当月份内工作计划完成信息转换系统直接转化成出勤记录,生成考勤汇总信息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MIS)。该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员工的在岗出勤情况,更有利于提供集成考勤项目汇总记录,实现考勤信息全院共享。

2.1 考勤单元设定 由于医院特殊的服务区域划分和业务流程,单一的考勤单元设定方式已不能满足科室需求,医院在合理区分科室职能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考勤单元设定。(1)医疗岗位以学科为依据设立考勤单元,具体可以分为临床、医技、护理、医疗辅助等;也可以员工的工作地点为依据设立考勤单元,具体可分为门诊科室、住院科室、专病科室、其他科室等,多元化考勤单元设定,便于员工在一定的服务区域,实现跨科工作的安排。(2)非医疗岗位,如行政机关、后勤保障部门可以按支部、部门、班组设立考勤单元。

2.2 班次与出勤类型设定 医院是全日制服务行业,临床、护理岗位实行24 h循环排班,在常规班次的基础上,每个科室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工作繁琐程度、忙闲时间段点等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定义班次,由医务部审核同意后自行使用。班次确定后,出勤类型就可以分班次归类,大致分为:全勤、病假、事假、公休假、探亲、婚假、出差、进修、迟到等。

2.3 科室考勤人员角色分类 科室排班考勤人员由管理员、排班员、排班审核员组成,经过严格的权限审定,不同角色分工不同。(1)管理员主要负责基础信息定义和维护,包括增删改用户信息、员工个人信息、科室、排班单位、排班计划审核流程、出勤班次定义等模块。(2)排班员负责对应科室排班计划的制订、查询。排班员根据情况,可以选择性的查询出排班原始计划、排班执行最新计划、已审核排班执行计划三类排班计划。(3)排班审核员负责对应科室排班计划的审核、执行、批准修改。排班计划在执行期间,遇到例外情况时需在原有的计划上重新排班,系统仍保持原有排班计划记录。

2.4 排班制考勤系统功能 排班制考勤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多方面数据管理维护,实现全院考勤记录、出勤变动情况的跟踪及相关查询。系统主要功能有,(1)员工管理模块:主要定义医院员工的基础信息,包括工号、姓名、入院工作日期、科室名称、职称职务、操作权限等。(2)考勤单元定义模块:1个考勤单元包括1个科室或者多个科室,在此模块可以对考勤单元进行维护。(3)出勤班次定义模块:排班科室做排班计划时,可根据本科室业务特点,在此模块中设计个性化班次种类。(4)排班单位定义模块:主要对医院科室进行基础信息的维护,包括科室编码、名称、职能描述等,1个排班单位可以对应1个科室或者多个科室,此模块与考勤单元定义类似。(5)排班计划审核模块:即根据医院的需求,设定审核人员权限,可对科室的考勤记录或者排班计划进行审核、查询。(6)例外维护模块:考勤管理员对排班数据进行维护,包括修改、备份、数据还原等工作。(7)考勤查询模块:系统对考勤数据汇总统计后,实现全院资源共享,满足各部门实时查询考勤数据需求。系统功能图见图1。

2.5 医院排班制考勤系统特点

2.5.1 结构先进性 系统采用B/S架构的设计,充分利用医院网络信息资源,使考勤管理做到集中控制、分布管理。无论用户办公地点集中还是分散,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在授权范围内,可将考勤管理工作逐层分摊,信息交流及时、畅通,查询统计便捷、准确。

2.5.2 安装自由性 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所有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均可通过互联网使用考勤系统。因此,即使不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也能方便地进行考勤管理,使得出差在外通览全部考勤情况成为现实。

2.5.3 行业对口性 专门针对医院特殊的业务模式设定考勤系统进行管理,支持多种类型的考勤需求,灵活定义、动态查询、固定对比。

2.5.4 数据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保密性是每个用户高度关注的问题,系统提供了五类角色登录方式,根据要求对每个业务操作员进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2.5.5 使用简易性 系统所有的功能都具有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管理软件的菜单模式,在同一模块内,做到“想点就点、想查就查”。

3 结果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28-02

[作者简介]仝童(1987―),女,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

在小提琴的集体授课中,想要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展开方式上都有更好的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够让社会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注重合作与参与

针对学生的小提琴集体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要求较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当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小提琴学习过程的乐趣。这才是针对学生的小提琴集体教学中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教师应当通过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地引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合作参与,要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大家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不仅易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够让学生对于授课内容更为专心地听取与接受,在这样的模式下也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趣味化的小游戏。游戏教学不仅非常符合学生的心智与兴趣点,游戏的过程也能够引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与合作,是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并且能够有所收获的途径。

许多音乐小游戏都非常适合在小提琴的集体授课中展开,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这些游戏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一起玩乐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收获知识。“听音跳房子”游戏、“跳五线识谱”游戏等都是一些非常适合在小提琴集体教学中采用的游戏。这些游戏都能够将一些繁琐的音乐知识融入集体参与的竞赛游戏中,学生在蹦蹦跳跳中逐渐学习和识记了枯燥的乐理知识,这种方法愉快而有效。以“跳五线识谱”的游戏过程为例,这一简单的游戏使许多小提琴集体课教师都深受启发,并在集体课中予以充分运用。此游戏活动旨在通过一些简单的辅助教具和游戏开展帮助学生加强识记,使相对枯燥的乐理学习显得轻松有趣,既活跃了集体课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这种小游戏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能够很好发挥教学效用的游戏,同时,也可以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小提琴的授课过程中对于相关乐理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这也是学习这门乐器的基础。然而,学生普遍不具备太强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如果单纯给学生讲理论基本起不到任何成效。相反,将这些乐理知识通过合理设计充分融入到这些趣味化的游戏中,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与吸收,学生对于学到的内容记忆的也会非常牢固。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在针对学生展开的小提琴集体授课中,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尽量让课堂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富趣味性,同时,也更符合学生的接受特征。集体授课和单独授课或者小班授课都不一样。集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大群学生,这些学生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及自身具备的音乐素养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差异。教师想要找寻到一种能够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有精心的设计。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特定的针对性,在某个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成效,针对集体的授课过程如果能够让各种教学形式相互融合,就往往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组织,可以是单独指导也可以是小组授课,还可以是针对全班的集体授课。这些方法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针对每一种方式又能够有一些不同的组织细化。例如,小组课中,教师可以将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加以组织,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较为细致的解决和纠正。“小组课”较适合安排一些强化学生基本功的教学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在集体课中已作为常规训练部分开展,但仍会在部分学生中反复出现,可将这些有相同问题的学生以小组教学形式进行训练:如手指力度不够的部分学生可适当强化进行手指操训练,走弓不稳的学生则通过小组课进行进一步改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和组织带动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如“游戏活动”中既可以教师引领,也可以在学生掌握要领后自主开展;在一些音乐欣赏聆听、讨论活动及演出活动时,学生亦可以分组活动和学习或由学生担当的声部长负责训练和管理甚至策划。这些多样化的教学组织不仅能够让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这也能够很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学生小提琴的集体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只有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各个教学目标都能够得以实现,同时,也能够让不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对于学生阶段的小提琴教学首先要保障学生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感知力。这些都是学生在后续演奏时的根基,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同时,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充分发挥,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的直观体现,也能够让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自身的音乐素养及音乐能力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