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范文

时间:2024-04-11 17:2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的方法技巧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方式;技巧;方法

一、开展心理干预,放下思想负担,提高语文复习的积极性。

人们都知道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尤其是当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不但有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压力。在我国,由于实行高考制度,所以,高中生的课余时间少之又少,生活节奏较快。为了取得好的期末成绩,绝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传统的复习方式“题海“战术,学生从早到晚只是机械性地去学习。在考试即将来临之际,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学生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有些同学对此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更有些同学则疲惫不堪,当教师讲解知识点时,学生甚至会累到睡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而导致“欲速则不达”的现象。所以,针对语文复习,教师应该科学地规划一个复习方案,既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态又能够让学生的期末成绩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此期间,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对那些思想消极低靡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思想教育,劝说他们放松身心,轻装上阵,从而让学生振奋精神。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小事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要太注重结果,只要自己真正的努力过,没有辜负自己就好。教师要学着鼓励学生,让学生放弃消极和自卑,放下沉重的包袱,用心地去感受语文、复习语文,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与潜能。

二、科学安排时间,强化记忆技巧,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拼的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而是效率的高低。在高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会出现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这就是不科学的安排时间、学习盲目的表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复习时应该通过技巧性的记忆、科学地安排时间。所以,教师安排复习时,要将语文内容分为几个模块,然后根据这几个模块的重要程度来科学地分配时间,并进行有先后、有主次的考前复习,同时教师应该科学地计算各轮次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力,避免浪费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技巧,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报纸、书刊上找一些加深记忆的方法,例如:联想记忆法、框架记忆法等一些方法来加深印象,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多方搜集资料,查漏补缺,提高语文复习的条理性

语文是一个比较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学科,不是一朝一夕的学习就能看到成效的,因此,语文要注意平时的日积月累。在复习之前,教师要从各种报纸、杂志、网络等多方面收集一些有关近年来的考试资料。同时,教师从这些资料中挑选出比较重点的,考试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变换,做到查漏补缺。例如:利用板块来细化汉子、造句仿写、改错、成语解释等等,通过这些模块将语文知识构成一个条理性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的复习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去复习,教师要学会开导学生放松身心,为学生科学地安排时间,通过查漏补缺来进行复习任务,让学生掌握复习的技巧,从而实现优化复习的最终目标。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语文之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之道的概述

语文之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技巧,对文章的阅读来说,是解读文章的途径。学生们如果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认识不同文章的构造与技法,领悟语言表达的意境,这也就是掌握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文之道,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语文之道的理解与掌握上。我们应该知道,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

语文之道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与关键,领悟与理解语文教学之道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大幅提升,也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进行分析。

1.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语是一种口头语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语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要借助语文符号,而这就是语文的工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工具性是本质属性,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基本能力与语文素养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其他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语文的改革也不断地进行,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度,可能会过多的强调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过多的强调音乐、绘画,过多地注重创新,这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仅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教学中语文之道的传递,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科目,同时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握语文教学规律,以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打好基础,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们可以熟练地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掌握良好地表达技巧与写作方法,在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与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要不断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从而保证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方法,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种学习的能力与技巧。对高中生来说,除了要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语言表达等的各种能力,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地了解语文的精髓,让学生们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掌握语文的学习技巧,进一步提升对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

4.倡导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而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在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性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情感实行正确的引导,保证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良性回归。首先,教师要积极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材汇集了很多古今中外的佳作,因此,深入挖掘蕴涵其中的人文因素,并激发起精神与品质,可以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设计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可以加深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其次,还要对学生们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使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影响,塑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品格,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目的。

5.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

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语文的返璞归真的思想意识指导下,以教学相长的关系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语文学习的意境。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坚持语文教学的有情、有趣、有效,将语文课堂真正的变成充满人文素养、有价值的语文课堂,实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

三、结语

语文是一种特殊性的工具,具有传递与负载信息的功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进一步做好语文工具新的研究,做好语文教学的改革,真正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伟华.呼唤语文工具性的回归[J].语文周刊(学术综合版),2010(07)

篇3

1.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技巧

1.1语文教学内容动画展示

语文教学内容作为高中语文课堂基本内容,是高中生最难理解和学习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讲述教材中的内容,高中生很难理解教材内容,也难以真正体会教材内容真谛,高中生难以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要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语文教学内容,高中生能够直观接触教材内容,增强高中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多媒体应用教学,高中生能够准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重点,调整语文学习思路,较快掌握语文教学内容。

1.2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高中生录制阅读内容,发现自己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的情感把握、节奏不明、词句不清等毛病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录制高中生语文阅读状况,然后再播放给高中生自己听,让高中生自己发现阅读问题,高中生直观体会阅读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阅读要求。将高中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后,反复研习语文阅读内容,对比分析精准阅读,不断校正阅读内容,直至阅读标准为止。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对高中生语文阅读学习有积极作用。

1.3录像功能培养课堂生机

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对象,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全面掌握课堂教学状况,难以全面衡量高中生课堂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像,并将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制,在适当的时候给高中生逐一播放并分析,高中生可以直观剖析自己在课堂表现不足,结合教师的指正慢慢纠正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表现,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活力。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录制功能,高中生也可以把握整堂课的教学节奏,不断调整和纠正学习状态,提高课堂表现活力。

2.高中语文多媒体作用分析

2.1目的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高中生语文基础理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全面素质,这就要求高中生具有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品读鉴赏能力等,掌握对语文作品的研读方法,具有较高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性。在高中语文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度,选择有效多媒体技术,强化多媒体应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2.2交互性

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创设多媒体教学氛围,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增强高中生体验和感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作品中的场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更加贴切的接近语文作品,并且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针对学习问题及时纠正,取得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2.3感染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情感元素,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枯燥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查阅语文教学素材,对其加工处理后以语文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给高中生,同时要着重讲解语文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将作品的背景知识、写实手法呈现给高中生,帮助高中生理解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高中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也让高中生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法,增强语文作品感染力。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学生发展 教学策略

对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文字作为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典型符号,一定要让学生爱上文字、不断的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等。阅读过程中牵扯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它也影响到了生字词、写作、沟通交际能力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考所占的分值是比较多的,并且未来发展的趋势也看得出,阅读越来越重要。但是就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的语文课堂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学生课下阅读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升阅读课的地位,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紧凑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学习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的出现导致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抓了易提分数的部分,比如写作、词汇、古诗词背诵等。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持久性过程,在考试的时候由于阅读材料基本都是新的,或者学生没有遇到过的,老师就觉得阅读的分数不好得,导致阅读教学形同虚设,很多的学校没有专门的阅读课。长此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会下降,无论是阅读分值还是综合能力都不会提升,严重的会形成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需要革新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改变以往的不合理的教学认知,提升阅读的地位,开设语文阅读课,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阅读本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与相应的课堂地位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阅读教学其实它的范围不仅仅是课堂,还要引导学生课下学会主动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一个长久的坚持过程,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比如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写读后感等,以一定学习压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需要,进而提升阅读欲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旦学生拥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就会爱不释手,从中汲取营养,进而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提升高考成绩,实现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的扩充阅读的素材

语文课程的教学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学习的内容一般较为滞后,如果教学过程较为单一的话,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存在这样一个悖论:高中生都识字,但是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很多的优秀学生英语满分150可以考到130以上,满分150的数学,有的学生可以考到满分,但是语文这一科,很多学生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能上110分都算不错的成绩了。当然我们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习的好坏,但是分数的背后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实践证明,拥有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往往语文成绩较好,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项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有着直接的关联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就要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这也是阅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学生才能开展有效的阅读。其次,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能力。阅读不能泛泛而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阅读之后有所收获,这种收获的体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写读后感、可以模仿、可以完成阅读练习题、也可以总结段落大意,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最后,引导学生定期不定期的阅读,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针对阅读来说,不要局限于教材、辅助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当的扩充阅读材料。除了完成必要的课内阅读之外,还可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国内外名著阅读、往年的高考阅读材料阅读、期刊杂志阅读等等,切记中规中矩。

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同样是阅读,有的学生阅读之后能很快的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寓意,也能顺利的完成阅读问题。但是有些同学在阅读中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泛泛而读,为了阅读而阅读,导致阅读之后还是满脑子空白,也不能应答后面的阅读问题。对与高中语文阅读来说,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可以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如精读、快度浏览等;可以先看阅读问题,然后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这样也能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阅读中要找准每段的中心句、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耳熟的作者,要结合作者的背景来理解文章;深入的剖析文章,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等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如何运用,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依据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势必会大大的提升阅读的质量。

新形势下,强化和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样也符合学生的切身利益。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革新教学思维,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提升教学的质量。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也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开展阅读教学工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分析还是考试所占分值的角度分析,阅读教学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30-0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在诸方面已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仍面临教学趋利化、表面化、单一化等问题。对此,以新课理念为指导,不断地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诗歌鉴赏教学形态,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入口。但从实际来看,诗歌鉴赏教学的“三化”:趋利化、表面化和单一化比较严重,致使高中语文教学为高考而生,造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失去其原有价值。

(一)教学趋利化,受高考应试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切出发点是高考,趋利化的诗歌鉴赏教学,表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教学情形。甚至以“押中高考题”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并且,在服务高考的单一教学形态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诗歌鉴赏技巧,而忽视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反而不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将诗歌鉴赏教学拖入尴尬的教学境地。

(二)教学表面化,缺乏深入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诗歌文字方面的解析,如诗歌的情景、行文特点等内容。而对于诗歌的深入挖掘,如诗歌背后的思想意志、意境等内容,缺乏深入的探讨,致使教学表面化,表现出“诗歌千万,讲解一面”的教学情形,让学生在学习中表露出“听课”的疲惫感。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一些教师认为,诗歌鉴赏教学在于讲解,重复的练习灌输,就可以较好地应付高考。对此,在诗歌鉴赏单一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主要通过个人讲解、学生多练方式,进行地毯式的强化教学。这样一来,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氛围沉闷。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新课改更加强调教学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教育。对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首先应转变教学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诗歌鉴赏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为高考而教。在高考的指挥下,应试教学法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兴趣。对此,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为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学趋利化的心态,为全面践行教学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升级”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阶段,诗歌以短小篇幅为主,情感含蓄蕴藉。对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诗歌鉴赏技能,培养良好语文素养。为转变学生被动的听课状态,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氛围一下子变被调动起来。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影视剧中古代离别的一些情景,将课堂氛围与诗歌伤感的情感基调相吻合,以情感的渲染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领会诗歌情感的含蓄蕴藉。

(三)以体现诗歌美感为重点,勿以应试技巧培养为目的。诗歌鉴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非单一的为应试而生。诗歌是一门美学文化,传达出绵长的“美”。对此,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诗歌美学的体现,不要单一的强调应试技巧的联系。从实际而言,诗歌鉴赏之所以让学生觉得难,不被学生很好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在于诗歌之美未能很好展现,无法吸引学生。所以,教师应针对诗歌的“写景美”、“抒情美”、“节奏美”等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而恰当的诠释。这样,多元化的“美”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避免了单一教学的情形,让学生自由而愉快的畅游在诗歌的美妙之中。

三、结语

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中语文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学趋利化、表面化、单一化,更加强调诗歌鉴赏教学的改革创新,以新课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形态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邓杰,谢永刚.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2(04).

[2] 王迪,邓家佳.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2(12).

篇6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信息化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及其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在这一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要求下,逐步开始加强信息化在课堂中的运用。因此,面临信息化教学的日益普遍和教育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加深,在实际高中语文教学中探讨一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作为母语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较为容易掌握的,至于语文成绩的提升更多的还是在于平时积累和大量习题练习背后掌握的做题技巧和方法。而根据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普遍反映,诸如文言文、古诗词、课文分析等部分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大量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融会贯通,通晓其大意、主要写作思路、分析技巧以及其中的文化精髓等。因此,为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教师课堂授课效率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可大力引进信息化的运用,以期在信息化带动下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和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教学效益不容置疑。但是,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所展示出的教学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理性审视,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为信息化在下一步教学中的优化运用提供建议,进而在不断改进和改善信息化运用策略的基础上,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信息化的运用而言,大多还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教学层面,并且对于信息化运用的提倡和督促力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在课堂具体使用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文言文、古诗词、课文分析等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换言之,当前语文课堂对信息化的运用过于浅薄和形式化,没有考虑学生对晦涩知识的实际讲解需求和学生对课堂中信息化运用的实际要求。诸如此类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容置否的,关键还需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的整体有效运用,以期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前教育教学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抓住机遇,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以信息化的运用为依托,实现课堂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质量提升及效率提升,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已不足为鲜、日益普遍并被广为接受。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信息化的良好运用更是深受其益,特别是在掌握如何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其效果尤其明显。

三、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针对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现状,并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特点,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策略,通过解决所出现的问题逐步实现在信息化这一教学方法下对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

1.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查询方式做好课前预习

在日益丰富和完善的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下,许多高中生由于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并不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来查询语文学习知识,因此缺乏课前预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此由教师来对其课前预习做出合适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信息化引导,使学生学会并善于运用当前信息化时代所赋予他们的有利信息资源,继而进行相当程度的课前预习。在此基础上,不仅仅会加深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充分了解,也会因网络大量精彩信息的共享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样,对语文课堂教学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以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先导性的。但光凭多媒体教学的盲目使用,并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学生的兴趣进行巧妙结合,例如,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课堂讲学制定相关的PPT、视频等,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网络流行元素,将晦涩难懂的知识以可视、可听、可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的良好运用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时跟进和改变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高中生不能真正适应信息化教学方法,对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也不能灵活跟进和改善。这样会造成教与学的相互脱节,使语文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并且不利于从根本上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加强督导和沟通,使学生逐步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双向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这一方法策略是顺应潮流的正确之举,其有益之处我们有目共睹。但是,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也值得引起重视,并且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 现代交际,2013(02)

[2]陈国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J]. 学周刊,2014(12)

篇7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语文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活动经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有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此,有a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上。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注重设计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情境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利用课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学课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逐渐普及,并且逐渐走进课堂,成为语文教师们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确实,教学课件对加深学生的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课件都能够发挥它的作用,而要看语文教师在运用课件时是否得当,是否必要。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要注意内容不要太多,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不能过大,以利于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变直为曲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注意设计

要上好一节高中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提问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培养能力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当代诗歌 教学 问题

一、我国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现当代诗歌教学方式模糊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现当代诗歌这一题材的知识相对欠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古代诗词与现当代诗词的教学方法相混淆,将现当代诗歌的鉴赏当作训诂,对其进行断句、解词、背景分析、主题总结。如此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诗歌原有的优美意境,隔断了诗歌的思路、情感与韵味,不但削弱了诗歌的美感,还会磨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此外,在高中当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课堂延伸不足,学生诵读机会较少,教学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教学目的,多数采用串讲、串议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诗歌的写作指导。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学生阅读面过于狭窄

相对于数理化等其他主要科目,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少,更别提花在课外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时间了。至今,我国当代诗歌已将近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学生对我国近几十年的现当代诗歌的社会背景与真实面貌知之甚少,能脱口而出的现当代诗人名字的更是寥寥无几。受到学生阅读面的限制,学生的当代诗歌的知识极为匮乏,在诗歌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到诗歌的精髓,从而浇灭了其学习当代诗歌的兴趣。仅靠课本中有限的诗歌教学是无法达到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目标的,不增加诗歌的阅读,何来了解诗歌?更别提热爱诗歌了。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诗歌教学的不完整,必然导致高中语文教育的缺失。

3.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其现当代诗歌的专业知识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乎学生现当代诗歌知识掌握的程度。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受到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并不在现当代诗歌上,不但导致教师的教参中诗歌指导教学内容的欠缺,同时也缺乏对这方面的培训,导致了高中语文教师现当代诗歌专业知识的欠缺。

二、我国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转变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方式

1.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诗歌审美体验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境,如若学生能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诗歌所描述的情景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深入感悟诗歌表达的意境,就能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以及认知差异,合理的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更好的感悟、体会、思考与运用知识,使得现当代诗歌教学更具实效性。

2.善用语调,强化诗歌思想情感

不同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语调是表现不同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在诗歌的细节之处,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加强学生对诗歌语调的把握,强化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诗歌的中心思想。

3.把握诗歌形象,充分发挥学生想象

现当代诗歌往往隐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够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探析其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也是全诗理解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学生拓宽阅读面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大量阅读能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与学习。教材中的诗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课外诗歌的阅读可以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写作技巧与鉴赏技巧,为更好的进行诗歌学习做好铺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教会学生品鉴诗歌的方法与技巧,带领学生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开拓,个性得以释放。

(三)加强高中语文教师现代化诗歌专业知识建设

鉴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起自身的专业知识建设。首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不重视现代化诗歌教学的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思想上形成主动提升自身诗歌专业知识的认识。其次,教师应当通过采取多种渠道主动进行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使得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提升现当代诗歌的专业知识。最后,学校应当为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给予必要的支持,可以通过聘请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派遣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等方式,有效的推动高中语文教师现当代诗歌专业知识的提升,从而为推动高中语文现代化诗歌的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翠云、董红岩.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改革探研[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 史绍典. 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 ――谈谈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之三)[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2007(03).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方法;策略;方式方法

一、平时学习注重积淀,提炼学习难点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多,在复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陷入费时耗力、效率低下的窘境。因此,拖耙欢ㄒ提高针对性,保证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复习的成效。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复习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平时就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的提炼积淀,从而为最后复习阶段的成效巩固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语文日常学习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将每一课、每一阶段、每一种类型的语文学习内容都进行回顾反思,提炼出其中自己认为属于难点的内容,以及学习掌握不够牢固的内容,将这些方面单独提炼出来,这样的内容将是下一步复习巩固的重要方面。其次,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段段清”的方式,逐层深入地开展语文学习。每一阶段内容学习之后要进行回头看,发掘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阶段检测的信息反馈进行复习巩固,并将这一部分内容总结梳理出来。每一阶段都有梳理的重点,这样在最后总复习阶段时可以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了系统性的复习难点体系,这对于提高复习成效具有较大的帮助。另外,笔者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复习中,建立起前后联系、构成框架的知识体系,复习教学中能够温故知新、前后连贯。将复习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将新知、旧知学习联系起来,这对于提高语文复习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具有较大帮助。

二、按照人脑记忆规律,科学安排时间运用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理解的内容也不少,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时间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人脑在一天中不同时段记忆的规律呈现出一些显著特征,例如早晨背诵的效果较好,晚八点到十点理解的效果较好,而中午是人体状态最差的时候,学习的效果也就最差。指导学生科学地利用时间组织语文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复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早晨晨读以及晨读之前的时间,学生头脑清晰,校园空气新鲜,整个人体状态呈现出勃勃生机,此时要求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背诵,记忆效果最为明显。中午作息时间则应当要求学生进行休息,不须 要在此时进行复习,而在晚上八点以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语文复习,时间运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其次,人脑记忆也呈现出阶段性的效果特点,首次记忆之后,第二轮复习巩固、第三轮复习巩固之间的最佳时间间隔,对于提高语文复习效果作用非常重要。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笔者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探究,确定自己几轮最佳复习的时间间隔,有了这样的实践探究,学生可以将人脑记忆规律与自己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安排首次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的时间间隔,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最大的记忆巩固和理解效果,这对于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的意义非常重大,能够让学生将时间运用成效发挥最大。

三、强调复习技巧指点,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技巧在高中语文复习学习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意义,掌握了科学高效的技巧,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教学中事半功倍,而缺乏技巧则会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境地。笔者在高中复习教学中强化了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开展复习。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摈弃面面俱到的思想,要保持重点突出,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而对于薄弱环节、有待加深的内容则重点突击。将所有复习内容形象地比作一个鱼塘,首轮大网下去,已经掌握或较为牢固的内容则从大网中漏掉,将那些难点内容兜上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这一遍复习之后继续兜网,将其中仍未解决的内容提炼出来带入下一轮的复习,将回顾与复习推进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逐层深入地巩固难点内容,复习活动既突出了重点,又提高了效率。其次,笔者将一些先进的复习方法推荐给学生。如高中语文复习中的一些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主要作品等,有些学生会陷入混淆的状态,笔者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记忆法,将这些作者、主要作品等内容,通过编写顺口溜的方式形象记忆在脑海中,记忆效果更为形象生动,也更为牢固。在这样的复习方法转变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笔者还指导学生进行前后连贯式的复习,构建以点及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习体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理念创新,从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充分整合资源、优化模式,让语文复习教学呈现出更为生动、活泼、高效的态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有如下特征:

第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性质上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个性舒展,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生活经验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重在激发学习兴趣,点拨学习方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第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对象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种人才的教育。人的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且有优劣之别。传统应试教育把重心放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这是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实施途径上看是全方位多途径的教育。高中学生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较初中生有较大差别,初步形成了世界观。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超越课堂超越学校,多途径的实施,将素质教育的因素渗透到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中。

第四、高中语文素质教从过程看是重方法讲效率的启发式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提高单位课时教学效果。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启发性,不能满堂灌,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

二、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1、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实效性原则,以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学原则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师德修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忠诚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和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向科研要教学质量,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

2、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阅读教材与写作、说话教材分编。长期以来,写作、说话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后来有一点训练材料,也只是附着在阅读教材的每个单元之后。这种编排的好处是便于读写结合,但应当看到,阅读、写作和听说各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和规律,各具相对的独立性,把三者机械地捏合在一起,难免顾此失彼,相互干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分开编排,读写听说系列分明,易于体现各自训练的规律性,交相为用,互促互进,共同完成语文训练任务。

2)、阅读教材的编排,可以按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原则进行。高一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学习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学习文化气息浓厚的议论文、科技说明文以及名家名作,主要培养研读文化论著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序列。这比现行教材单以文体为侧重点的编排更具层次感和渐进性。

3)、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写作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为主体,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上期,在写作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一下期和高二,训练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生、理科生和预备就业生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

4)、说话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日常口语的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七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谈话技巧。可分为两个阶段:高一上期,培养口语单向表达能力,训练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口语单向表达和双向交际的技巧;高一下期和高二,培养口语双向交际的能力,训练内容有体态语、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