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4-04-11 17:2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1教材及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这节的主要内容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重点掌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调节,难点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学习后的巩固和提升,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初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已使之具有较充足的学习基础,教学过程中再单靠教师讲授法教学就比较枯燥,学生容易分心使教学效果不佳。本节内容与自然科学联系紧密,加之理解能力较初中强,拟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2设计理念

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选择案例首先需要与学习的内容紧密相关,其次是要具有典型性,与学生能产生共鸣,三是能突出重难点内容。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呈现案例要适时,抓住要点提出问题,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解析案例,合作交流,得出结果,最后班级互动,交流意见,总结补充,反思欠缺[4][5]。

3教学过程

基于案例教学的设计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对必修三中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进行了案例教学设计.

4结语

4.1案例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本节内容在总体设计上以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引导,首先以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为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提出了要学生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展开再通过多个案例层层深入将本节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并阐述,同时回顾拓展了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将其从人体生命活动延伸到生态系统。以上以生活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疏通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2案例教学中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发现,案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以真实的案例为载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主动思考并大胆发表个人的观点,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完成学习的目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7]。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86-03

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巩固学生在分析化学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之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工作做好铺垫。目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由老师把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统一讲解,其次由学生动手实验,最后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撰写实验报告,从而完成了一个实验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职生源的高职学生的教学中,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原因主要在于中职生源的高职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若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则在一节课内所传授的知识已远远超出了现在学生所能接受的容量。最?K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与创新的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分析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可分为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信息传递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而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引导,吸收内化阶段效果不明显。而翻转课堂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由课前进行信息传递,课中进行吸收内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近几年来不少教师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各个领域的课程教学当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关于这一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为例,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职生源的高职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提出“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分析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下面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实验项目为例,对本文提出的“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加以阐述。

(一)课程开发

1.学情分析。课程授课对象为中职生源的高职一年级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学生。这类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单纯的理论教学不感兴趣。若将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如实验原理的讲解)录制成微课视频进行翻转教学,则刚好迎合这类学生的特点。因为微课视频时间短,一般为6-15分钟,且通俗易懂,容易为这类学生所接受。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缩短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2.实验分析。“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是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实验中难度较大且具代表性的实验,其特点是前后衔接紧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操作,为综合课型。本实验知识目标为:理解混合碱测定的原理,掌握双指示剂滴定方法。能力目标为:能根据滴定终点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能正确计算各组分的含量。情感目标为: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双指示剂法测定原理。教学难点是两个化学计量点的理解及其应用。

3.导学设计。在上述学情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编写实验指导书,制作PPT,录制微课视频,构建完整的学习支撑体系。“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实验项目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4.微课录制。“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按照实验内容可分为课程导入、原理讲解、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课后反思及练习五个部分。微课的录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及实验操作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方式进行录制;实验原理讲解、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思考练习采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课程的导入是关于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视频。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教学主题。原理讲解主要介绍双指示剂测定NaOH和Na2CO3含量的方法。讲解什么是双指示剂法、介绍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推导NaOH和Na2CO3含量的计算公式。实验操作过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演示。主要包括称量、溶解、定容、移液、滴定五个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以教师实验所得到的一组数据作为例子进行讲解。所有数据列在一张表格中,将原始数据代入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思考练习主要检验学生对本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主要用到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Microsoft Word 2013、会声会影、格式转换器等。

(二)自主学习

资源开发完成后,教师将实验指导书和微课视频打包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登陆教学平台自行下载学习资源包,结合自身知识基础进行一遍或多遍学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学习一至两遍就可完成对实验重、难点的学习。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即使反复多次暂停、回放视频进行学习,可能有些地方还是不能明白。为了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搭建了QQ群、微信群等社交网络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学习。社交网络平台不但可以为学生排忧解难,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对相应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课堂内化

课堂知识的内化以学生实验为主。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常是2-3人一组。每个小组将完成给定药品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实验开始前,师生之间有一个课堂互动环节。用于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时,教师将实验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强调。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依次进行。教师需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实验动态,对每个小组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解疑,确保学生能够高效顺利地完成实验测定工作。各个小组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实验成功的小组可以协助实验失败的小组进行再次实验直到实验成功。实验结束后,各个小组将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并将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上报给教师。教师对测定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选择2-3个小组的数据作为范例,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缺点。最后,师生再次进行课堂翻转互动。对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并对实验做相应知识拓展。

(四)评价和总结

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将实验报告所反馈的问题进行逐一记录并反馈给学生。同时把撰写较好的实验报告上传至网络平台,以供学生互相学习和参考。学生和教师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再次交流。教师点评本次实验总体完成情况和质量,并开展学生访谈活动,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整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评定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及反思

(一)教?W实践

以“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实验项目为例,选取2015级工业分析技术2班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对象。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1.课前准备。教师在实验前一周将课程资源到班上QQ群或微信群等学习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载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对实验的预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为了能够比较集中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常选取每天的18:00-18:30作为师生互动交流时间,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QQ群上,教师负责对所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同时,教师还需完成对实验试剂和器材的准备。“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实验项目需要准备的主要试剂和器材有1mol?L-1HCl标准溶液、0.1%甲基橙指示液、1%酚酞指示液及滴定分析常用仪器。

2.课中实验。实验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根据本班人数情况,以2人为一组。实验开始前,教师让学生把整个实验过程先回顾一遍。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率,教师将实验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如称量药品时,在保证准确称取的同时速度要快,这样可以避免药品在称量时潮解。滴定时,终点控制要适当,滴定速度要适宜,否则容易导致实验失败。数据处理时,使用计算公式时不要忘记根据实际滴定所移取的溶液体积乘以相应的系数。接下来,由学生动手实验。基本上所有实验小组均能按照称量、溶解、定容、移液、滴定的次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旁观察,帮助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操作,同时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操作结束后,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同时对教师所布置的实验拓展内容进行思考。如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能不能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其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如何表示?最后,进入课堂翻转讨论。讨论重点为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如滴定终点颜色怎么把握?能不能换成别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影响本实验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3.课后研讨。研讨内容主要是本实验项目教学实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通过网上平台再次进行交流。从研讨结果来看,发现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总体满意度较高。原因在于学生能够掌握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根本听不懂的知识。以前教师在课堂上讲一遍没听懂就不了了之,现在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微课视频,加之教师的在线解疑和课堂互动,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学生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学生反映滴定终点颜色不好把握,建议教师在实验现场滴定一个样板作为标准给学生参考。固体试样称量容易潮解,建议换成液体试样。研讨结束,教师结合学生意见对本次实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对课程资源的更新。

(二)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设计 策略

专题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延续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的通史式教学,同时也给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带来不少困惑。因此,专题史教学设计策略的探讨也为我们高中一线老师减少困惑甚至走出困惑提供了帮助。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总的编写思路是:遵循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线索,采取“模块+专题”的编写结构,注意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采取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编写模式,建立起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但是这一全新的教材结构、内容及形式的急剧变化与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现状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专题史教学设计就要考虑和注意多种问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学生对专题史学习状况的适应情况调查

凸显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理念。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发现他们不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学生在初中时通史知识的基础并不牢固,新课程把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根基估计得过高。而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却又打破了通史体例,造成专题史教学跳跃性大,逻辑性差,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将历史知识固有的体系割裂,初中与高中新课标历史知识之间的过渡太陡,这就好比爬山时上山的阶梯都拿掉了,让同学们直接去爬悬崖峭壁,其难度可想而知———高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体系。二是新课标历史教材没有系统的思路。经常教师上完一课以及一个单元(一个专题)后,学生没有理清线索,头脑中一团乱麻,紧接着又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专题。这样学习历史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太强,学生的学习量过于繁重。

针对调查状况以及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历史教学设计上特做以下几个初探策略。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一)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有机整合必修模块,树立正确的时空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应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在备课环节上下大功夫去钻研。

从目前初、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简明知识体系。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打破时间顺序,学习专题史,在所学的专题上深化历史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做既可以克服初高中历史课都学通史,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弊端,又可以克服初高中历史课都学专题史缺乏系统性的弊病,同时充分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长处,让其优势互补,为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平台。

然而,对于初中历史通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学习高中专题知识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时间逻辑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有了时间逻辑,我们就可以探讨“对的影响”;没有了时间逻辑,就可能出现“对的影响”的伪问题。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大多数专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排列的,例如要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就需要学生对从夏到清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的大致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了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就需要学生能够按时间顺序排列从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历史事件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新课程内容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相对而言,不太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空观,更何况基础差的学生呢?

因此,在进行每一节新课的教学,设计要以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作为铺垫时,适当为高中学生“补课”是必要的,这种补课不会占用正课的时间,可以几句话一带而过,但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例如,我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商业的发展”一目时,课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绍商业发展的,跳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我就在备课环节适当加进来并在课堂上简单补充介绍。当时就有学生表示自己再查资料了解这几段历史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因而这种适当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教师只要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表达、记忆和构建历史空间体系的策略。

(二)科学处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历史学科功能

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但在“知识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为主,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附属品。而新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高度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提出,无疑使历史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双基”便成了“三基”(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她在统一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更加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 转贴于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指向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养成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宽容释然的人生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放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这就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依托———以过程和方法为手段,把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能力)加以整合,是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情感态度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学习来落实,同样,通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体现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设计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教材观”的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我们必须确立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基本理念转变。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而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抓手,而非“圣经”。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资源就应注意挖掘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理论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就是“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举例说,利用教材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四)教学设计要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理念

【案例】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节教学时,某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从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说明了其表现,之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WTO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问题“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让学生讨论。

【分析】从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来看,这节课是合理的,教学也是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时代感很强的话题,学生对全球化的感受和体验也比较多,教学时不应就书本而论书本,应当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又增强了历史的亲切感。当教学内容本身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的时候,作为历史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

【案例再设计】我们已经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说说你享受到了哪些经济全球化的成果?(由此引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到你所在地区的某企业做一调查,加入WTO后,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前学生调查,引出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篇4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案;教学;实践;思考

目前,学案教学法是很多学校比较普及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有学习目标而发挥个人主体性质,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中历史学科学案教学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学案教学避免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各种弊端,主要包括:(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程序化的环节,即课堂的结构是由一系列环节联系起来的,每个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2)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教学结果,学生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所考的历史知识点,教学效果并不乐观。

二、高中历史学案设计与实践

在高中历史学科学案导学模式中进行开发研究,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实施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主体性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这对学生的教学设计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高中历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除此之外,学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2)引导性原则。高中历史老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和指导人,在编写学案时应该根据课本知识的内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意愿,提高教学的质量。(3)方法性原则。这里的方法主要是指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其单纯地讲授题干,不如把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学案的设计要遵循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只有这样,学案才会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例如“开辟新航路”的学案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自主学习】

一、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_____的发展和_____的出现。

(2)社会根源:_____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寻金热”)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_____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欧洲出现了地圆学说,而且_____技术和_____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1.结果

_____和_____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2.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_____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_____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的影响:

①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沿岸。

②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_____的发展。

【合作探究】

新航路开辟的含义: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国家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总而言之,学案设计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成绩的好坏,我们要加倍重视学案教学的利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模式中,老师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历史老师的引导下,除了考虑如何教学生之外,更多的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好,在学案导学的模式下,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一、研读教材,深入感知

教材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只有牢牢地抓住了教材(课本),将教材中的脉络整理清楚,才可能将教材中零星分布的不同知识点加以重新整合、分类。教材是经过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字斟句酌、推敲琢磨出来的,其语言十分凝练精粹,添一句则嫌多,删一句则嫌少。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样,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考查。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对基本史实部分的记忆和掌握,因为只有在熟练地掌握基本历史材料之后,才不至于产生混淆。在历史学科中,需要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其中又以时间的逻辑顺序为重点和核心。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大多数主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例如,假设我们想进行“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那就要求我们对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朝代更迭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在进行史实积累的时候,又要求我们能够抓住历史线索,比如利用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线索来串联整个史实。又如,在进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中麦哲伦、哥伦布等几位航海家、探险家的经历对比,我们可以各航海路线为线索,对历史上的几支探险队伍的航海行程有基本的了解和大致的掌握。所以,高中历史主题式的学习是建立在熟知史实的基础上的,需要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作为支撑。

二、凸显重点,提纲挈领

课堂教学实践最忌讳的便是没有重点,东拉西扯,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云山雾罩,不知道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究竟是不是考查范围内的。长此以往,便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最终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因此要求教师备课的时候在教学设计或教案上清晰地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熟知重难点,可以有效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设计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重点突出。

教师在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更要注意凸显教学重点,给学生以不断重复的强化记忆,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高中历史《商业的发展》一课的实际教学时,要清楚地知道本课的重点就是获取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商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从而得出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致脉络和框架。而对于课本中作为课外延伸知识的货币的介绍,只要求学生能够抓住线索、有所了解,将所学知识联系成网络,不作进一步地熟练掌握和记忆的要求。清晰地凸显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三、课外延伸,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传播,“减压减负”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课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环节都能有所兼顾,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呢?经过探索教师发现其有效办法就是回归到课改本身,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范围和时间自觉地延伸到生活中去,利用课余时间扩充自己的阅读面,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对学习和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达到新课改中的“自主学习”要求。

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作为常规教学的有效“武器”,是历史教师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的一种常见教学行为。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助推学生探求历史的精妙、领略历史的奥妙,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不断提升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历史课堂熠熠生辉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启发性,让课堂提问激活思维

高中历史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知识,而且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和历史思维能力,为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历史课堂提问一定要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采用比较性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瞬间迸发。例如在教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你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方面加以比较说明。此问题一出,立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就根据所学知识,通过自主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甚至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坚持联系性,让课堂提问接轨社会

历史与现实有惊人的相似。在具体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将众多的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有机地衔接和联系,贴近社会热点提问,这样可以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倍感亲切,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教师让历史课堂有效接轨社会,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类比、横向、逆向及联想等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不断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增强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性。如讲到时,教师可以依据当前的形势与执政的具体情况相比较设计课堂问题,也可以根据国共两党的良性互动交流、活动的猖獗及大陆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的政策等设计问题,从而让课堂接轨社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既可加深学生对的认识,又可增强授课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三、坚持开放性,让课堂提问提升课堂效果

教材的重点、难点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和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讲其他教学内容。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将提问的内容锁定为学习的重点、难点,每一节历史课都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主要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如笔者在教授《》一课时,其重点有洋务派以及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对和洋务人物如、李鸿章等的评价和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笔者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提问,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又如关于对李鸿章的评价,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上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卖国贼,使中华民族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人说‘李鸿章是个有作为的晚清名臣,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是否同意以上说法,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个问题设计得紧扣教材的重点、突出学习的难点,非常具有开放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效果。

四、坚持灵活性,让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善于摸准问题的角度和挖掘出问题的深度,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灵活性,还要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笔者在教授“中国的发展”这一课时,就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假设当时,你就是一名想做生意的普通中国商人,你将如何选择和经营你的生意?有同学回答:“人人都要穿衣,所以,我会投资纺织业,因为那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又不高,比较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可以把洋纱洋布比下去,再输出中国、富强中国。”有同学回答:“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我的经济经济实力,我会开办小型机型厂,既可以赚小钱,又没有太大的风险。”有同学回答:“民以食为天,我会投资开一家餐馆,只要物美价廉,一定赚钱,不管社会政治如何发展,我的餐馆都不会受其制约。”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笔者可以感受到,这个比较灵活的问题已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高度。灵活的课堂提问不一定追求所谓标准答案,关键是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从而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举一反三、灵活变通。长期以往,学生必然能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心能潜力,更加积极地思考。

参考文献:

篇7

一、“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概述

“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为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预测与对策)、学生参与活动、体现设计意图、课后教学反思。这一思路架构基本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思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怎么样,从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周期。

二、基于“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案例

现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简要解析“主体课堂”教学策略下的历史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内容

备课时应认真研读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与处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体验、认同、感悟、感受”等词汇。本课的考纲要求为: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围绕上述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紧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针对课标要求,通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展示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祖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高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开始时可先通过多媒体或学案展示单元或本课总体结构。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二课,是承上启下的环节。农业作为基础,其发展推动手工业的分离,手工业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古代农业的发展,两者紧密结合。

2.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课前预设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更具科学性、理念更合理、方法更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学生演绎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合学习任务完成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针对本课知识点分散、概念性较强的特点,我决定采用学生演绎、情景再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处理。课前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收集纺织、冶金和制瓷三个方面的手工业成就,并将其发展历程做成简单的PPT,准备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3.学生参与活动

课堂教学时,我首先让三个小组的组长依次走上讲台,利用多媒体将本小组所搜集的手工业成就展示出来,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阐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习,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演绎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并通过自己的参与更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高超,其爱国之心自会油然而生。

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科学性、启发性、目的性、交互性等方面,并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差异和教师教学的个人素质,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加以探究。

4.体现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所做的活动有强烈的目的性。要想成功地上好一堂课,必须让每个问题和活动都有明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扎实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也应检测教师所授知识。我们要想知道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学生是否已经获得所教的知识,就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量化。在学生展示成果后,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归纳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任务完成后,通过学案上的巩固练习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课后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适用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构建有效课堂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指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契合程度与适宜程度。就教学方法本身来说,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的,因为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合适,都是可以完成预期目标的。适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现象归类

历史教学中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大体可以分成四类:语言传递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直观演示类(演示法、参观法等)、实际训练类(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等)、情景陶冶类。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不在于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而在于哪一种方法最适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可事实上,随着现代教育研究成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的出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和运用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变化与整合

很多历史教师上课认真,每堂课必会讲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形成了体系和格式。但如此规矩、单调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学情时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上也行不通。例如:讲授法就历史学科而言是一种适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历史知识一度性(即过去性)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自然学科的一些试验离开了语言可以独立存在 ,但历史课可以直接观察的内容太少 ,而对历史现象的解读必须要用到讲授法。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型,用单一的讲授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比如教师讲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如果能在采用讲授法基础上,再加上图示法,把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的发展状况用图片展示出来,学生通过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不仅认识到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还能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2.教学方法过于追求形式,缺乏针对性

现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教法是否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若长期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这是每个历史教师须考虑的问题。现在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讨论、竞赛以及演讲等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这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形式大于内容,作秀成分更多。

例如: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喜欢用竞赛法,通过抢答历史题目来记忆历史知识,对表现最佳的组给予表扬。整个场面热热闹闹,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可是热闹过后进行反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与初中不同,而且学生的身心发展,认识水平也不同,对高中学生还采用这样简单化的调动方法推进教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就不相协调。

历史教学本是对人类发展历程的把握和认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务,需要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学习与探索,展开深入而缜密的思考。如搜集、阅读、辨析历史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证据以支撑对历史的论证,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全面、辩证、客观、发展地看待历史的演进等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对高中学生来说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中所蕴涵的智力的、理性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方法过于呆板,缺乏灵动与活性

作为历史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如果不是灵活机智地随机应变,而是忽视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状况的改变,仍旧依照原方案一层不变教学,必然会使课堂失去本该有的鲜活感。例如:曾听过一堂历史公开课,教师在课上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可是由于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估计过高,学生第一个问题就无法回答上来,导致学生思维停滞、课堂僵化。面对这个状况,教师却无视学生的思维趋向,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理解很困难,教师调动很费劲,教学目标完成不理想。

课堂教学是人与人的交流(包括语言、情感、心灵),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的共鸣。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会产生思维不合拍的现象或是与课堂教学相冲突的意外。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动态资源,而不应一味地去追求教学方法的操作流程,最终导致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法阻碍了教学进程,弱化了教学效果。

二、历史课堂中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的原则

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在选用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优劣、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能力等。巴班斯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指出了运用教学方法的真谛所在。那么,我们在历史课堂中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1.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相结合

历史教学的内容浩如烟海,确定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于历史教学自身的规律,围绕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课按课型分类,可以分为导言课、新课、复习课、习题课、阅读课等等。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各有不同。所以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应顾及到具体课型。例如:历史导言课主要是回顾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导引和提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新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阐明历史课的教学目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类课型应该以讲授法为主。又如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普遍增加了篇幅,而且还出现了历史纵横、史料链接、学习延伸等课外阅读和延伸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使用读书法解决,较为合理。读书法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了解更多的史实,代替教师的叙述,帮助学生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认识历史。

历史课按内容划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包括历史进程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经过、历史现象的表现等不同的形态。这些内容的教学,肯定是不能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包办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即使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有时也需要用多种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发展特点相结合

课堂上教师运用的所有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因此使用的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学情。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一个班里,学生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情况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的,面对这些具体的教学对象,是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的。有些教学方法在这个班使用效果很好,并不一定在其他班也有同样的反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风格相结合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习惯、喜爱和擅长。教师对于传授知识能否获得最佳分寸感与合理比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与教师教学风格相结合。只有教师的能力条件能够满足教学方法的客观要求,选用、建立的教学方法适宜于教师自身状况时,教学方法才能被教师所掌握和熟练运用。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与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每个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果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某种教学方法已经得心应手,就不一定非要削足适履,当然更不要改弦易辙,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在历史课堂中一些教师喜欢运用案例教学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分享成功。如果教师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对教材没有吃透,或不能举出精当的案例,案例教学法当然是用不好的,还不如考虑选用其它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适用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和策略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教学方法不适用的状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1.充分利用预设性资源,课前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多层次、多种类的教学方法不仅为专门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可选择的余地,而且为方法的兼容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将教育学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历史教学中来,根据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使之与学情紧密结合。

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认真的思考和选择教学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对实际教学内容的效用,甚至要搞清楚哪些方法不适合哪些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哪些方法不适合哪个班级的学生。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内容的学习。这一专题主要讲到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媒体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一专题的内容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其中的一些变化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对那些过去时间相对较长的事,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其他资料进行了解。对于这一专题的学习,就可以把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同时也可以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案例,使学生对教材有比较感性的认识,通过思考得出一些理性的结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线是什么?呈现出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2.灵活运用生成性资源,课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的精彩在于预设之中,其实更多的精彩在预设之外。很多时候虽

说我们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钻研了教材,备课时通过反复推敲,选择了自认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找到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方案。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是不可能全部预知的。面对一些新的生成性情况,如果教师只顾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机械的完成,这样的课肯定是失败的,所以上课时我们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例如:曾经听过一位历史老师的课,他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结果面对上课时学生对拿破仑感兴趣的兴奋状态使教师对课程进行了调整,他了原先的教学方法,原本一堂由讲授法为主的介绍历史人物拿破仑的课,变成了一堂让学生讲述、讨论,让学生质疑,让学生评价拿破仑的课,结果是出人意料的精彩。

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部分,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努力创造出越来越多未曾预设的精彩。

3.及时整理特殊性资源,课后总结完善教学方法

教学的优化过程往往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所以在课后,我们要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都是自己总结反思的内容,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特殊性资源。仔细反思课堂中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是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否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是否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等等。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之中,结合前沿教科研成果,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用,更完善,更灵活。

总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是灵活多变的,但尤其要注意它的适用性。注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有效发挥教学方法的更多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值得我们教师去孜孜探求。

参考资料:

[1] (苏联)巴班斯基 著 吴文侃译[M]《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情境教学;活动情境设计;历史课堂

情境教学是一种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认知的历史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自主性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活动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需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当前要掌握的新知识被之前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所同化,如此获取的新知识易于保持,还很容易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迁移。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情”和外在的“境”相互作用才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情境的创设使那些原本对高中历史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喜欢上了历史,历史内容也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了。同时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各项技能都在探究、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提升。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好历史教学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生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情境设计有多种类型,在各种历史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活动情境设计,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

在设计历史活动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实践经历,发掘他们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展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去认识历史,喜欢历史,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体会到了这种快乐,有成功的感觉,才能接受历史、认识历史,并把历史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当然,活动课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角色扮演,就需要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情感,表演时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除了角色扮演外,还有多种活动情境方式,一节课也可以糅合几种方式,下面笔者以一节课为例交流如下。

课堂活动情境教学案例――“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基本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事迹,认识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历史故事、阅读史料、整理史料的能力。

3.通过编写剧本、表演、为诸子百家的人物画素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也能培养同学间的协作意识。

4.通过小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让每位学生提前搜集相关素材,并动手编写关于一位历史人物故事的小剧本,简单地画张人物素描,并配上人物介绍。

2.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小品,小品要求能体现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3.提供一个辩题:诸子百家中你认为哪家学说最可能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说明你的理由。每位同学都做好发言的准备。

三、活动步骤

1.人物扮演:由6至8名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的某一位历史人物,以第一人称介绍人物的主要生平事迹。

2.小品表演:5个小组的学生先后表演诸子百家人物小品:(1)孔子的“苛政猛于虎”;(2)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老子的“以柔克刚”;(4)孙子自荐训练宫女;(5)塞翁失马。

3.游戏:找“家”:由三组学生分别拿着写有诸子百家人物名称、学派和主要思想的卡片,去找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对应的内容。

4.辩论赛。辩题:哪家学说对统治者最有用?由学生自由表现,各抒己见。

这堂活动课的任务安排下去的时候,学生表现得都非常活跃,能积极承担、认真完成布置的活动任务。当教师指导学画任务素描时,最初是让班里几个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一起画,但学生担心时间短,画不好,还去请了我们学校美术班的学生帮忙,结果效果非常好。可见,只要组织合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协作能力、提高了绘画水平。

很多学生刚开始接到任务要求编写人物介绍时都说不会写,为此,老师先让学生把各位人物的生平简介和有关的资料都找齐,接着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在介绍人物时,如何突出人物的特征。如:老子应侧重突出“老子”这个称号的含义,以及有关“道”的主要学说和辩证思想;墨子应突出其阶级属性及其“兼爱”“非功”的思想;孟子可介绍大家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孙子则突出介绍《孙子兵法》;庄子则重点体现他如何发展了道家思想更消极避世的;韩非子则介绍其“法治”和“中央集权”的思想。同时指导学生尽量运用幽默的语言来介绍这些人物。经过老师上面的一番指导,学生编写的人物介绍非常好。通过对历史人物介绍的编写,让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关历史人物的成长和成就,也加深了历史知识的掌握。

这节活动课的重点放在历史小品这一环节上,因为这几个历史小品反映的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小品的演出中,使自己进入当时的历史事件中,每位参演者都带着一种情感来表现,无疑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看懂了小品,理解了小品的内容,才可能明白小品所反映的思想,而学生能把小品演好了,说明他们对小品所反映的内容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有利于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直观性的历史情景活动巩固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效果,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通过找“家”的游戏方式,把本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和巩固历史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一个小型辩论赛,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同时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课堂辩论时,允许学生相互争辩,当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时,老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讨论争辩活动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其思维的创造性、敏锐性和发散性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最令老师感到高兴的是,发现下课后许多学生还在争论,甚至有几个学生还跑到老师办公室要求老师再给他们辩论的机会。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得这节活动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课后很多学生跑到老师那儿说:“老师,今后多给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多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各项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因此,一节好的历史活动情境课,能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篇10

【关键词】农村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效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才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而历史是多元的、形象的、活生生的,是一个令人神驰向往的殿堂,是中学生喜爱的科目之一。城市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图书馆等等很多途径来了解历史,但是在农村,由于相对的落后,这些条件往往是跟不上的,那么我们的教师如何在正常的历史教学中跳出教材刻板的框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效益发挥到极致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的体验谈谈农村中学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求同行指点。

1.研究新课标,准确的制定具体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引领课程改革的航标灯。”新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级分类地界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分类目标、模块目标、具体内容目标,构建了历史课程的目标体系。教师应在研究、理解、把握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理解、把握好分类目标和模块目标,并能够正确认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教师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根据所面对的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化、细化,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有效课堂教学主张教师树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准确又具有独特性的教学目标,是构建有效课堂总的方向性要求。

2.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导引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现有课程资源,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教材只是一个样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必须拓宽学习空间。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地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让学生当小记者,办手抄报,开演讲会,辩论会等,让校园成为历史学习的丰富课堂。笔者还努力开发地区资源,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访问当地的历史名人,调查当地的风俗习惯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如笔者任教的巴东二中去年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邓玉麟》,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整理,既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热爱,还升华了对祖国的感情,从而增强了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

3.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认同历史学科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了,教师更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学生知识面窄。在农村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作用。

如讲这一历史事件的时候,笔者首先用录音机播放歌曲《》。这首歌所蕴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调动起来了,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样,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的讨论,学习的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再如“中华民族的”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而的全过程,书本描述却非常简单,于是,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学生需要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讲解。如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卷起的蘑菇云,苏联进入东北的壮观情景,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垂头丧气签定投降书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其思维活动在借助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4.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要从生活出发,选取大量鲜活的学生熟悉的或者学生关注的案例资料,创设情景,设计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时,引入奥巴玛当选美国总统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件。奥巴玛是美国历史上首个非洲裔总统,那么他是如何当选美国总统的,他有什么样的权限呢?这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做到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

5.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加强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应把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不仅要对教材重新组合处理,更重要的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如何精心导入,启发兴趣,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如何设问、引导启发等,都要精心设计好。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这样一加一就会远远大于二。

总之,在农村,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性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花学文.浅谈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下),2011(1).

[2] 单冬旺.试论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