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笔记归纳范文

时间:2024-04-11 17:2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笔记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笔记归纳

篇1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训练策略

新课改之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具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要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北;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提高高中学生综合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群,新课改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课堂阅读能力,《考试周刊》 2008.28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30-01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填鸭式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地位,而学生则以听讲、写笔记、标记重点为主,这样虽然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大量的历史学科知识,但弊端也相当明显。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束缚之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成绩也就得不到提高。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教学进程的主导,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效率低下。

(二)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被动灌输型人才已经不被现代社会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改“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以不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互动式的历史教学方法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互动式教学

(一)学生自主预习

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历史剧片段,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特征,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前提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回到课本中进行新课的预习,以此来掌握历史知识,作好记录。

学生自主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通过预习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较为简单的历史知识,为课堂讲解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提问+课堂讨论

在新课开始之初,教师重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各个小组自己发现并且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以及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可以采用计分优胜方法,选出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与一定奖励。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通过计分择优胜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掀起人人争优胜的学习浪潮。另外,通过讨论,教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明确方向。

(三)教师总结

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简单串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强化重点,力求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升华。

这个环节力求发挥教师的作用,在讲解的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努力提出肯定,点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铺垫。

(四)强化训练

采取当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进行巩固,力求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只有这样,学生才算真正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方法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学生方面,一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下的自我预习不足,导致课上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高,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历史为副科,远不如语数外三门主课重要,因此课下分配给历史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预习不充分,知识掌握不牢固,直接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成果。

其次,在教师方面,有些教师不能灵活掌握互动式教学方法,不相信学生的预习能力,课堂讨论不够充分,或者在学生没有预习充分的前提下,没有将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致使教学成绩大打折扣。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理性对待,摸索正确的解决方法。但瑕不掩瑜,我们应该看到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思想,大胆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27-03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感悟历史所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内涵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内隐性、外显性两方面的特点上。因此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学习策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形成的。如果不学习,也就根本谈不上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习效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学习策略是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沟通的操作系统。任何形式的学习都要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作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将学习方法具体地应用起来。

(3)个体的学习策略会随着学习者对学习的目标期望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多种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运用的。学生会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应用和调整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首先,历史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历史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历史学习活动的计划、监视、调节、控制等策略。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水平高的学生,其学习活动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注意力集中、灵活变通、学习成效高。越是困难的学习任务,越是需要元认知策略的参与。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特点,我们特别提出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要有元认知计划和调控策略。计划策略是指学生对历史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做出规划与安排。如确定学习目标、预测重点、安排学习时间等,其作用是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方向、目标,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监控策略是在历史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监控。

其次,历史资源利用策略。作为重要的学习策略,它关注的是学生怎样选择并利用好周围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等。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利用好的资源主要是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

最后,历史认知策略。根据国内外认知策略的分类、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和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认知策略还可以具体化为:历史认知结构的构建策略、预习策略、笔记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材料题解题策略。

三、策略实施

第一、构建策略。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这种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故称之为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叫固定点。新意义的获得是通过新材料在固定点进行相互同化而获得的。在历史学习中要善于寻找固定点,这样才能真正建构起科学的历史认知结构。

第二、预习策略。预习是指预先自学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活动。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很简单,养成单纯依靠记忆即可取得高分的习惯,因此,学生极少课前预习。事实上,学生只有通过课前预习,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学习能够跟上教师的进度,从而提高听课的质量。除此以外,课前预习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分析阅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笔记策略。在历史课课堂的学习中,采取划线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记笔记是比较有效的笔记策略。即在历史教材上相应的关键内容下面划线,并在教科书上的空白位置进行批注,便于把听教师讲述和教科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任务上,而且笔记清楚明了。这对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为以后历史复习提供有效的依据。

第四、组织策略。组织就是首先将这些内容或观点以关键词或词组的形式概括为许多项目;对项目加以分析、比较及归类:记下每类所包含的项目数,再分析、确定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各类中所包括的项目按已确定的关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这一过程就是组织,组织的具体方法就是组织策略。

第五、精加工策略。精加工就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简单地说,凡是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意义的加工就是精加工。经过精加工的信息进入已有知识网络中,在以后需要唤起的时候容易检索,即使直接检索出现困难,也能够通过知识网络间接地把它推导出来。因此,精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地获得陈述性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六、材料题解题策略。在历史学习中,进行适量材料题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练习与信息加工水平有密切关系,可以说,联系得越密切,信息向长时记忆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学会作业,也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一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材料解释题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l]李川武.学习策略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2]杜利云.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目前国内一些学校正在进行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一般又称为“五步教学法”,即:课前自学预习―课堂检测自学效果―课堂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巩固―课后练习提升这五个环节。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核心目的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五个教学环节中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是主体部分。如何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课堂合作的形式如何;如何落实与体现课堂合作学习的成果;如何将知识内化巩固等问题,我们认为,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处理知识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依然具有典型的知识点繁、概念难的特点,学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环节的运用

1.制图方法指导,思维角度点拨。

改革的起始阶段要有几个课时的关于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的入门教学,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的相关涵义、理论基础等,使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基本制作方法。一般我们建议学生采取横排的形式由纸张的中间开始向四周发散。如表述概念的从属关系建议用圆圈图;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分类建议用树形图或者根状图;表述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建议采取流程图,等等。建议学生在制图过程别注意粗细线条的结合,主要知识用粗线条连接,延伸知识用细线条连接。预习环节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教材语言表述内容、知识结构特点等设计相关的预习导学案,以问题的形式展现。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有难易梯度,能够体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如在学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节课时,教师设计这样的预习思考题:列举秦汉至明清封建君主为了加强皇权,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削弱相权。这一题是基础性的思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教材关键知识点的能力。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取流程图式思维导图把握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古代在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上的演变如何,哪些制度有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本题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根状图,将知识点归类,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中心发散,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如郡县制、行省制等安排在版面的左边,将威胁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初的封国制、唐代的藩镇割据、明清的地方土司制等安排在右边。这种导学在前的思维点拨可以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如何合理归类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阅读教材,形成预习笔记。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依标而不依本,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课时内容的文字阅读量比较大,对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教材重视史料与史实叙述,轻视史论与史观的说教。有些版本的教材编写甚至没有明确的史论观点,有些属于隐性知识。以往学生在预习课本与记录课堂笔记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文字笔记和线型的注记。这种笔记视觉单调,内容繁杂,不能直观体现学习过程的重难点问题。有些学生在教材上画上各种线条,粗的细的,并且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注记。到了高三阶段教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种线条,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复习的重点在哪里。而且传统笔记埋没了关键词,不利于提高记忆效率。如果采取了思维导图作为读书笔记就可以很好地提取教材的关键词,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哪些是教材的核心知识,哪些是教材的延伸性知识,哪些是教材的解释说明性表述。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要素特点将教材以导图的形式进行从局部知识到系统知识的重新建构,真正做到将书本“变薄”。根据自身学习与思维习惯构建的思维导图,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为高考复习积累第一手材料。

3.学生发散思维,制作个人导图。

预习阶段教师在设计思考题时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概念或高考的高频考点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角度,指导学生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发散,对历史知识要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古今中外联系,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构建适合学习者的新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思考题:用思维导图展现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异同点。教师提示:选官制度作为一项政府部门的重大政策可以从制定政策的相关因素进行思维发散,即“为什么选”、“选的标准是什么”、“选的对象是哪些社会阶层”、“政策的积极消极影响是什么”等进行思维发散。又如分析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时指导学生第一层次的思维发散可以从中国因素、外国因素的角度思考;第二层次的发散可以从中国的政治环境、政府政策、民众的思想观念等角度进行思考,等等。历史学科的概念理解、辨析的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指导很重要,对于不同的概念要指导学生从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思维角度,推动学生不断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定势。当然学生在自学阶段和第一次构图阶段会有许多疑问和不足,如个人的思维导图具有内容的局限性、片面性,甚至有一些科学性的错误,这都很正常。发现自身的不足,可以等待课堂探究环节补充、完善。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探究环节的运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真正落到实处的开放式、民主式、生生互助式、师生互助式的课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自然是不错的。“导学研讨,互动探究”的“先学后教”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课堂互动探究检验与强化学生的自学效果,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以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这一节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大跨度的思考题:用思维导图展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形成不同的文明类型的原因。我主要从以下步骤进行课堂探究环节的操作:分组讨论预习成果――修正个人思维导图――构建小组思维导图――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思维导图――组间补充修正思维导图――构建班级集体思维导图。下面择要说明。

1.交流预习成果,小组完善思维导图。

本阶段以小组学科长为中心,组织组员交流预习成果,在整合组员个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画出小组思维导图的初步概貌,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演示。这个过程要求每一个组员都主动积极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小组学科长要认真做好笔记,特别要善于把握和及时记录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讨论的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作品;可以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可以进一步提示指导学生的思维角度。但是教师一般不涉及问题的具体答案或文字的表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及个人的思维习惯,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还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的,有的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中国与希腊的不同;有的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进行探究;有的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进行探究,等等。

2.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初步展示合作成果。

本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最传统的方式即上台板书演示。有的学生准备充分,也采取PPT的演示模式。如果采取黑板板书演示形式,教师就要将黑板划分成几个区域,建议学生构建知识的局部思维导图,在文字及线条安排上不要太拥挤,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修正留足空间。这个阶段教师要限制时间,要求学生写字的速度要快,不要写详细的文字表述,只要写出关键词就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适应高考的紧张气氛。第一次演示思维导图,大部分学生绘制得并不理想,要么出现知识点混乱,要么遗漏重点内容,要么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翻版,要么画面比较糊涂、支离破碎,等等。这时允许小组其他成员上台对各自小组的板块进行修改补充,包括知识点的补充,思维角度的补充,主要概念的进一步阐释,等等。课堂上有的学生还从古代中国希腊的教育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甚至是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3.第二次修正重构,形成班级思维导图。

本阶段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整合小组导图为班级集体导图。因为之前在小组讨论、小组第一次修改构建思维导图时,教师就有参与,发现一些好的作品和学生思维的一些闪光点。在第二次重构前,教师选取了几张绘制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班级或其他学校师生做的一些好作品。在比较中跟学生讲解绘制过程中优点与不足之处。然后教师以学生上台演示的小组局部的思维导图为蓝本,结合本节课师生的共同理解,将同类知识进行有预见性的归类,进行第二次重构,将小组局部导图整合成班级集体思维导图。比如修改相关表述或者补充相关的内容,有些知识点还要进行位置的交换或者顺序的调整,以发散思维为基本思维模式由中间向四周辐射展开联想,如矛盾联想,类比联想,等等。如果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凌乱,导图的关键词分散在黑板四周,教师就要进行同类归纳,由众多的零散知识中发现一般规律进行思维的综合。下面是我们构建的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节课的中西文化对比图:

在构建班级思维导图时由于黑板的空间有限,往往一张图就将黑板的主体部分占得满满的。在发现新的思维闪光点或新的子问题时,或者是一些疑难复杂概念无法用导图的形式展现时怎么办?我们往往用子图的形式在黑板的边缘进行安排,或采取资料卡片的方式进行补充,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呈现。如下图:

总之,这种班级集体思维导图使学生笔记直观可视,提高笔记效率和记忆效率。学生在课堂上的广泛参与,既培养了优秀的思维的品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独创性的作品让他们有了成就感,集体的创作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团队配合习惯和集体作战的精神。师生的平等互动、相互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建立融洽的课堂师生关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解题训练、记忆训练、学习阶段反思等,效果显著。

当然,在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不足。如教师自身的经验与理论水平的限制,在思维方法上特别是在解题方法层面,教师很难进行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或班级的集体思维导图,要占用太多课堂时间,有时候课堂上又没法完成教学任务,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71-01

长期以来,许多历史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沿袭几十年一贯的“讲―听―背”直线型教学格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黑板、粉笔加嘴皮”,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越走越没劲,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产生“厌史”情绪。大多数学生则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根据这种形势,老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导读非常重要,导读即指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及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情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老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又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终身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经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阅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母、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阅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擎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又有目标。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阅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学生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供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别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或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习活动,又有老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征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想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问,由老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分组进行的,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和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拔、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归纳,一些难度圈套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长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着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导,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平时在课堂中就要总结、汲取。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中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中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画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词。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Ⅱ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 作用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下,教育要求不能用单一的手段和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和学习,去除“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单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文字展现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多媒体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动态的展现给学生,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历史信息,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一、节省板书书写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书写大量的板书来整理历史线索和传递历史信息,这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但如果简略板书,又可能造成学生不易理解,降低学习效果。而且由于书写的板书容量过大,可能需要重新换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又会造成前版的内容无法再现。同时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也无法更好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些问题都会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教学就可以简单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中的单片播放和即时回放功能能使教师随时可以将内容再现和消失,从大容量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时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想经常开小差,在教室书写板书时不但不认真记笔记,还乘机与其他学生说话、打闹。不仅影响课堂纪律,也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但由于教师不能够前后兼顾,很难发现问题。而多媒体教学只需教师运用遥控指挥,教师一直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讲解,很好的杜绝这一问题,使课堂能一直处于良好和有效的秩序中。

二、通过多媒体中播放视频、图片功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强化德育教育

历史主要是回顾过去,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即将成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逐步形成和确立。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手段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但单依靠教师口头讲述和黑白文字并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受。而视频、图片是动态的、色彩的、有声的,这可以让许多思维和判断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来学习历史、深入历史,使其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深深的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例如在讲解高一上册第三专题中的第三课《伟大的》时,通过播放被日军侵略的场景和的场面时,很多学生义愤填膺,而当看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敢就义的场景时,学生们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些典型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却能引起学生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而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这段历史,总结出这段历史的重点、要点,更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培养学生爱国、向上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是非常有效的。

三、多媒体教学使历史知识和材料更易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更易掌握历史的重、难点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论横向和纵向对比都有大量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同时它又是过去的历史,在现实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一些不容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具体形象地的描绘和阐述的,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恰好能够有效地将这一问题解决。其可以动态的将大量年份、事件分析对比出来,触动学生的视觉感官。比如人教版高一上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夏商周一直到清朝为止,跨度几千年,各个朝代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不同,都分别对本朝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例如就中央官制来说,历经秦始皇创立三公九卿制,隋唐调整为三省六部制,宋又改为二府三司制,到元设中书省,明初废宰相设六阁,直至清雍正设军机为止,重大的变革都有五次,而每一次官制的改变又涉及到各部职能的变化,可以说知识量既大又繁琐,学生学起来既难理解又容易将各代弄混淆,而这仅仅只是这一专题政治制度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些知识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离今天又非常遥远,对于教师对教材的掌控要求非常高,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好掌握。而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历史课件,把历史知识、地图、年代、制度变迁等有机的排列起来,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然后动态的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鲜明生动的图像中一目了然的感官历史的变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细致、全面的观察思考及分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本论文系师栗戈边疆民族地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工作站研究成果之一。]

一、制约麻栗坡县教育的客观因素

麻栗坡县地处山区、是少数民族县,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麻栗坡县地处滇东南边缘山区,地形从东向西南华南斜。全境四面环山,多山谷河槽。麻栗坡西南部、中部、东北部4大河流的河谷区以白沙土、黄沙土、红沙土为主,油沙土次之。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麻栗坡县辖3个镇、9个乡,95个村委会,1990个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8个主要民族,汉族大多居住于河谷和半山区,从事农业生产。苗族居住区绝大部分土地贫瘠缺水。壮族历来依山傍水而居。瑶族多居住在海拔1000至2000米之间,生活条件比较差。由于地处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境内经济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很大,很多地区必须进行双语教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7]。

二、制约麻栗坡民族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因素

(一)、麻栗坡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因素影响,交通、信息闭塞,学生求学欲望不高,学生家长更是对教育知之甚少,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读书无用,还不如打工来得实在”。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进而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高涨,大多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家庭条件差,当地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办学条件不足,部分教师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导致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进入高中后不能听懂老师的讲解,学习的欲望低下,积极性不高,使得实施高效课堂举步维艰。

(三)、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有的教师对这样的改变无所适从,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精髓,还是采用老式的“粉笔加汗水“的授课方式,或者是“挂羊头卖狗肉”,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进行小组讨论,看似热闹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使得高效课堂并不高效。

(四)、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严重。历史课在初中不参加中考,初三就不再学习历史,使得初中历史教师对历史课不重视,而学生更不可能重视,对历史知识更加不能掌握。进入高中后,历史成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很多学生都是在高中才重拾课本,导致大量的历史知识严重缺乏,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巨大困难,高效课堂因此要补充大量的历史知识而变成教师的“独角戏”。

三、推进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

(一)、正确理解高效课堂,把握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高效率地学习,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教师要在正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和技能。

(三)、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标准。(1)力争课堂上学生都要有事情做;(2)积累知识、破疑解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学习高效;(3)保证“三个量”、“三个动”。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行动、心动、神动。

(四)、强调高效课堂的落实。高效课堂要能实施,课前预习、课中思考、课后巩固三个环节必不可少,贯彻落实每个环节才能使高效课堂成为可能。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基于麻栗坡县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现状等主客观存在的困难,结合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经验,我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高效课堂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但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观念陈旧,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新课标和高效课堂的精髓,只有教师的观念和方式改变了,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的改革,使高效课堂成为可能。例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学会倾听,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这样的做法在古希腊非常盛行,最著名的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极力主张这种教学模式,并创办了柏拉图学园,也使得古希腊成为当时欧洲人才的聚集地。例如:在讲授《伟大的》这节,可以这样设问:中日为何会发生战争、结果怎么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一言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详尽地介绍历史事实。这样的教授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没有求知的欲望和成就感,只局限于在课堂上把教师的笔记抄完,加之历史的过去性,使学生感到异常的乏味,这样便和高效课堂背道而驰。所以,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中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对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变化进行敏锐的捕捉,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并充分利用课堂把从学生身上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与学生同步的教学体系,贴近学生的心灵,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三)、合理使用新教材,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穿插乡土历史

新编写的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重点不是教材中讲了什么,而是用教材中的知识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给予了教师较大的自主性,老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新教材和体会新课改精神的同时,在课堂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乡土历史,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在教授《》这一节时,可以适当地补充云南本土的蔡锷将军的史实;讲述新旧石器,可以结合本地大王岩壁画;改土归流,可以结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如:广南的沈氏土司。

(四)、力求历史贴近生活,领略历史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之所以被学生遗弃,是因为学生认为它与现今生活的联系不紧密,所以没有兴趣;其次,由于历史课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内容无法还原,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看来历史教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领略历史的魅力。例如:在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业》这一节中,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对于农活都很熟悉,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家的农业生产情况,教师再来讲解什么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地明白课堂内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节中教材内容是中国近代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在中国社会内部传统的观念、习俗、生活方式、穿衣、礼仪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部分内容因为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言、由学生自主地去对比新旧中国在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五)、致力培养学生新型的历史学习方法

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主要就是靠教师的“灌输”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来被动式地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抹灭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知道历史知识本身,还要学习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候,就可以绕过讲述大量的课本知识,给学生自主探究一个论题─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终解决教师设的问题。

(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高效课堂服务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辅助,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单一的历史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口述历史,而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片、影音资料,使得原本空洞的历史史实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例如:在《》这节,可以播放影片《》,观看影片前给学生设问,暴露了中日之间的差距是什么?两国对待战争的态度怎么样?如果是你,你觉得这场战争应该怎么打?观看结束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小论文、或者小组讨论等,都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实现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没有教师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没有多样的教学手段;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这样的课堂就不能称高效。

参考文献

[1] 赵文龙、王秀青、贺千红.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 ,(12 ).

[2] 曹晔.高中历史课有效教学探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张兴华.探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j].科教论坛,2010 .

[4] 邹玉兴.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有效性教学的策略[j].教育战线,2010.

[5] 叶齐炼.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6] 宋艳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1).

[7] 云南数字乡村网.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

随着新一轮的中学课程改革浪潮的涌来,广西也加快了推行新课改的脚步。翻阅新课改的中学历史教材,我们发现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不再按照以往的通史体例编写,而是按专题史的方式进行编排,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展示。这样的新教材,主题突出,条理鲜明,而且各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好的逻辑联系。新课改在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下,突出了增强启发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特点。

面对势在必行的新课改,我们该如何去适应呢?面对新课改的浪潮,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有些学者提出诸多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笔者认为其中最能适应新课改教学情况的,莫过于研究性学习模式了,本文即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当中所试行的小组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来讨论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推行所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便与同行交流。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应该“授之以渔”,特别是教会终身学习的方法。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定义,在《教育大辞典》里的解释是:“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这个定义当中,教学是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换言之,教学的过程必须讲究师生互动。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按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讲述,重在交代事件、人物、过程,或交代历史发展的演变,学生则在讲台下听讲或是做笔记。这种模式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大学课堂也是如此。但我们也发现其中弊病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这样的讲述法教学模式更多时候是教师唱独角戏,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灌输教学,而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配角,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喜欢历史课程,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这个教学要求更是相差甚远。

当然,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因不同的课程内容而有所不同,其形式自然也难以言尽。就笔者所从事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笔者认为,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采用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要想在新课改的浪潮面前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除了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即尽量用好教材,把教材现有的专题知识内容线索理清理顺,按照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宏观上的整合和设计,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片、资料等进行辅助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当中把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推行“社会即课堂”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系列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开展研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有学习小组指出江南是水乡,物产丰饶,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适合水稻种植,水利灌溉发达。加上大量北方人口自东晋以来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他们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来说明江南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北方人口南迁的关系。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在学生心得体会当中,都表达了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喜爱。因为在小组研究过程当中,他们不仅学会了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会了分享与奉献。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潜能的过程,它可以极大地释放学生探究现实世界的主观积极性,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巨大潜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与自由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教学的总结阶段里,教师回顾各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后,再次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历史信息:江南是大自然的造就,更是北方人口南迁开发的结果。江南区域自洞庭湖东扩、东移最后减缩至太湖流域,其历程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区东移南迁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重心区不断变迁的结果。教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从江南的历史变迁当中归纳出中国四千多年来经济重心区的演变轨迹,也就是从江南个案的研究,提升到一个古代经济重心区整体性东移南迁的过程的研究。

总之,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课题的选择必须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起来,而且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与讲的过程当中发展其创新思维。另外,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动态,给予宏观调控,防止可能出现的放任自流,并因势利导,相机点拨,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研究不偏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强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把夯实基础和探究创新很好地统一起来,这仍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筱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透视研究性学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如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带给我们的是新理念,新方法,新课堂。但笔者发现一些历史老师仍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号,在教学中 "挂羊头卖狗肉"。如何在教学中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走进课改的新天地,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实效,这些都很值得探讨。

1转变"以本为本"的教学观念,确立"以标为本"的新观念

在传统的"一纲一本"的模式下,大纲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大纲的直接演绎,教师"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视教科书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备课时往往依纲据本,死抠教材知识点,。为应付考试,提高成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设置等,无不围绕教材知识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是围绕教材内容来进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空间有限,学生没有话语权,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弛。

在新课程"一标多本"的模式下,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与《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配套的有四套不同版本的教材,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历史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只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知识体系建构、学科能力提升的一种学习材料,是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一种载体,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在处理课标与教材关系时,我们要放弃"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以标为本"的新观念。教学中要始终抓住课标这个"牛鼻子",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构建"主动探究式"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采用"满堂灌",一讲到底。学生在课堂上听书、画书、做笔记,课后学生背书,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的方式以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结构体系有利于打破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是"忠实的听众",他们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外他们也不再是依照老师的指导去搞题海战术,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学习、探究。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精心备课,预设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教师要摒弃师者为长的传统观念,从过去课堂教学的掌控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状态。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课堂上还给学生话语权,要倡导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比如:笔者在教学中英《》及其附件的签订时,提出问题:联系中英《》及其附件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发现学生对其中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基本概念不甚了解,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实例,设置问题情景进行启发、诱导。尔后,学生对《》的影响等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

当然,在构建主动探究学习模式中,要克服认识上几个误区:

(1)、主动学习不能放任自由、随心所欲,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导航、点拨和总结。

(2)、在提倡主动探究式学习中,不能完全排斥接受式学习,一些必要的讲解仍不可忽视。

(3)、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教学的今天,我们始终要明确:现代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应该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切勿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3转变单纯强调知识的积累,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

之所以要实现这一转变原因有二:其一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规定:"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其二是高考的要求。近些年高考呈现出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呈现出从知识中心向三维目标转变的趋势。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不能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如:笔者在上北魏教文帝改革时应指导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及从文明史观等多角度去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不同的史学范式,根据专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专题内容。又如在人民版经济模块的复习时,可指导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专题五、专题八的相关内容整合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关系,培养人文素养。如:在教学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补充,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与中国友好城市南京市市委常委刘志伟会谈时,否认有关的言论的材料。然后提问,如果你是南京市长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要发表怎样谈话?通过这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