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4-11 16:1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管理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绿色施工;概念;城市道路;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分析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在当前社会代表的就是环保节能的理念,所以绿色施工就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将保护环境、能源节约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并借助各种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实现的一个施工管理理念。绿色施工是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倡导在施工中因地制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生产安全为前提,以各项绿色管理理念和措施为基础,最大化地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不仅包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扬尘、噪声污染,还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工程建设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绿色施工的意义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创新是每个行业想要发展都必须有所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一方面行业要突破并向前发展,创新绝对是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绿色施工创新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逐渐增多,绿色生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很多人的共识,反映在工程中就是绿色的施工和管理,所以在绿色施工上寻求创新无疑是十分符合时展主题的。通过绿色施工和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创造更为洁净的生活环境,倡导并践行绿色施工的企业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取得更多的市场优势,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也会在政策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这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城市道路绿色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一)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本项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项目部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项目部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2、临时用地保护

(1)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宜设在道路慢车道外1米与红线内,并且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分开,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2)道路清表的30cm耕种土应堆弃在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与红线内,作为后期绿化带的种植填土。

(3)道路便道应尽可能采用原有生产路或设在道路红线内,避免占用农田和耕地。

(4)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提高用水效率

(1)对于地下水位较浅,管道埋深较大,采用降水井降水法施工时,宜优先考虑使用地下水;对于多余的地下水应尽可能与当地的灌溉渠相连,用于当地的灌溉使用;其次考虑排入河道。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使用地下降水消解生石灰。

(4)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5)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6)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7)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8)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9)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10)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分传统水源,精良不适用市政自来水。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材料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

1、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是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荷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料。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2、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型、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3、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3)项目办公采用节能灯具,做到人走灯灭,空调关闭。

(五)环境保护

一是从严控制泥浆污染。泥浆污染是建筑施工中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来源于土方工程、基础工程,要对这些泥浆采取强有力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固结处理的方式,以防泥浆发生外流等。二是从严控制施工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尘土飞扬是最为常见现象,特别是大风干旱时节最为厉害。故此,针对扬尘污染,要对施工现场采取围挡和淋水降尘的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尘土污染。三是从严控制光污染。在施工现场中,电气焊是产生光污染主要源头。在建设施工中,要尽可能地采用微施工,减少或使用电气焊的亮光。四是从严控制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施工现场主要的污染之一,具有时间集中、位置多变等特点,主要来自于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或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噪声污染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在控制噪声污染时,可以采用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夜间施工等。此外,为了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对各种影响环保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提高施工的环保效果。

结语

绿色施工是时代对建设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实践也证明了绿色施工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是有着很大意义的。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一直是各个企业施工生产的要求,现在要逐渐转向环保节能上,倡导绿色施工,传播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促进建设行业向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泽民.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4,01:89-92.

[2]武文婷,程洪波.城市道路的绿色包装[J].包装世界,2001,06:63-64+97.

篇2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 石油行业 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行业通过改革与调整,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供应链。1998年国内石油行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按照上下游、内外贸和产销一体化原则,分别按地域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化工两大集团公司和主要业务集中在上游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形成了国内的三个主要供应链体系。

在石油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整体的优化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供应链潜能的同时,却忽略了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等。石油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首先,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其次,油气勘探、开发、冶炼、运输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再次,整个石油供应链中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客户要求石油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因此,研究在石油行业中如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形象、带来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内涵及其最新发展

不同研究者提出了各自对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认识。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供应链”概念。Steve V. Walton(1998)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2000)认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强调在供应链范围内达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Zsidisin和Siferd(2001)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环境友好地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等而在供应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及所形成合作管理等。汪应洛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绿色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的细分,将其分为: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者、消费者、回收商等,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环境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尽管其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但已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从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依赖于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定性的研究较多而定量的研究较少;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于某一产业如何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2.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概念层与操作层两个层次,在上述文献中大多数研究者均提出了自己对绿色供应链或者环境意识采购、环境意识供应链等相似概念的理解,其所提出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将环境因素加入到供应链管理中,而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在内涵与运作上的区别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3.强调集成的思想来研究环境管理问题,集成管理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支柱与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现有研究成果共识之一。

三、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结构模型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石油产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具体来说,它包括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及石油化工业。石油开采业是指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企业集合,统称为上游;石油加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与石油及天然气的储运、石油销售一起统称为下游。随着产业的融合,原先属于化学工业细分类之一的石油化工业也融入了石油产业,使得石油产业链向前延伸了一步。所以,石油企业就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炼制、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供应链,其大致可分为物资供应、油气勘探、油气开发、运输、炼化、成品油销售、客户等环节,如图2所示。

就供应链上各环节来看,石油行业供应链比一般的供应链关系更为复杂。石油行业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关系既包括企业间的独立法人关系,也包括企业内隶属关系,还包括系统内的关联关系,但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运作还需要依靠核心企业来驱动。

从石油行业的管理体制来看,在整个石油行业供应链中,由于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在石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石油行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本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图中实线部分表示物流和信息流的过程,虚线部分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回收全过程;油气勘探、开发、运输、炼化、销售及消费过程都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实现回收、再利用等逆向物流的动力;社会环境系统是指社会文化、法制、伦理道德等因素,以及提供的资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它规范、激励、约束和引导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对环境破坏减少,促进社会、企业、环境相容。

四、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制约着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问题,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树立绿色观念,重视环保工作。石油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整条供应链为出发点,要求石油企业的高层领导首先应树立环境意识,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同整个供应链的实施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应通过学习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让全体员工都真正感受到企业对环保的重视,从而自觉参与到其中来,使“绿色”慢慢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政府为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提供法制规范和保障。政府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规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和打击力度,而且通过法律法规来降低传统制造模式的报酬率,为绿色供应链运行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绿色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供应链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3.将BPR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BPR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从本质上重新思考、设计和改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变过去按职能部门划分进行“内部横向型任务管理”的机制,为“跨职能部门的纵向型任务流程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降低由于环保不达标而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或延误的风险,减少石油企业的损失,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

4.石油企业应加强技术支撑。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供应链思想的效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取得优势的基础是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石油企业一直都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先锋,现在更要将这种优势保持下去,继续重视I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供应链范围内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整合,全面支持石油行业高速化、规模化的发展,赢得竞争优势。

5.要把环境责任纳入石油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来。企业只有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社会形象,才能融入社会中。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这种社会责任就是环保责任。从长期看,环境压力的刺激使石油企业在环境投资改造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绿色)革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使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减轻末端处置的负荷,使污染处置设施投资及其运行费用降低,通过对污染与废物实行源头削减从而避免了后续的环境风险与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其以石油勘探生产为核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以及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与对策。但是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石油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深入展开,需要加强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模式、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模式、决策支持系统、激励机制的设计、绿色技术、绿色供应链的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石油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整体水平,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andfield R B. Green supply chain: best practices from the furniture industry[C]. Proceedings, 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USA, 1996(3): 1295~1297

[2]Walton V S, Hardfield R B, Melnyk S A. The green supply chain: 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98(4): 2~10

[3]M.H. Nagel. Environmental supply-chain management versus green procurement in the scope of a Business and Leadership Perspective[J].IEEE, 2000, 219~224

[4]Zsidisin GA, &Siferd SP. 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 framework for theory development [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Supply Management, 2001(7):61~73

[5]汪应洛 王能民 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J].中国工程科学,2003,5(11):82~87

[6]孙 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施[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7

[7]王能民 汪应洛 杨 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8~121

[8]李成标 吴先金: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初探[J].物流技术,2004(1):52~54

[9]张爱国 赵 涛 王茂林:我国农机企业应如何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J].中国农机化,2006(4):20~23

[10]王小丽:绿色供应链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1):16~18

篇3

关键词:工民建;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面影响为代价的因此,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成为各个施工企业关注的问题为此国家建设部提出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在绿色施工中就是要利用节能型设备和新型环保材料,为了更好摆脱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应该采用提高效率、流程优化的创新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相应的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在相应的成熟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使得具有比较大比重的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推动建筑标准件发展能够使得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具体的绿色施工中另外一方面则要求素质比较高的一线工人其中对于工人的培训教育工作则是保证有效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所在,目的就是使得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

一、我国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

1、绿色施工意识的欠缺。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和有关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与进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普遍来讲,我国依然出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筑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尚未完全建立绿色施工的概念,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科学施工以及绿色建筑的概念没有深刻意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多数依然采用劳动密集性的粗犷式施工方式。片面地追求施工速度,将企业自身利益放在环境利益之前的传统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有大的改善。

2、施工技术的发展滞后。施工企业的施工与管理人员,除了在绿色施工意识上的缺乏以外,实际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的推广也受制于施工技术相对滞后的约束。在很多地方,依然没有及时的发展更加科学的与时代接轨的施工技术,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落后的施工技术,凭借着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先进生产力研发的不足。这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和质量,特别是环境污染和资源节约的问题上尤为突出。新工艺、新材料、新施工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3、施工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建筑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事关人民生面财产安全的民用建筑,以及一旦产生重大事故,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性污染的工业建筑,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绿色施工管理的落实,不利于国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议。在自身经济利益驱动之下,当政府没有相应的补贴与鼓励政策之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积极性不高,很多的降噪、去尘、除污、节能的工序能省则省。

4、相关监管不到位。我国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建筑行业自律法规和施工准则,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施工全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遗弃的指标没有定量的标准。在政府的施工管理监督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对于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方面,没有纳入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到竣工验收的全程监管。

二、绿色施工以及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

1、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指的是在工民建工程中,在满足建筑质量合格和施工安全等重要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人文环境的干扰以及建材与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基于“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工程机械和工程建材,统筹建筑施工与各方面的关系,积极改善自身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工程技术,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建材,将《绿色施工导则》作为行业内绿色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是及其必要的。

2、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评价管理、实施管理、规划管理以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大方面。在工民建工程最先规划的过程中,就要合理规划,特别是重工业污染企业应该建在远离人员密集区,产污处污企业地理规划应该合理,在建筑企业中建立绿色施工管理领导班子,在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中科学管理,随时对于工程的材料消耗、噪音控制、排污处理等问题建议监督和及时的评价。同时,关注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满足施工人员健康安全的要求。绿色施工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与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动态监测,从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和工程验收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监督。

三、绿色施工管理的要点

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即合理规划并构建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施工目标,深入理解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内容,并融入管理体系目标之中,统筹协调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和建设方等各方工作,使其皆有效地参与到绿色施工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可以建立以项目部为枢纽点的横纵两向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以“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部―施工公司”构成纵向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形成以建设单位为带领的,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参与的横向管理模式。以此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立体式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2、规划管理。

对于规划管理而言,应该合理编写施工方案,这个直接关系到绿色施工目标的达成和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形成。其次应该基于施工方案,对于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各个施工节点的目标加以明确。在工程进行中,对绿色施工各个指标进行随时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3、技术管理。

应该充分理解“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将新的施工工艺及时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使其有能力运用新技术进行生产活动。加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鼓励人才多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自主创新,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最后,可以与时俱进地将信息化管理纳入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之中,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用最少的人力投入,达到对各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的目的,并且制定科学定量的施工目标和管理计划,这将是未来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

四、绿色施工管理策略探讨

1、绿色施工管理基拙则是组织管理

(1)绿色施工目标的合理设定通过绿色施工目标的设定,重点体现出“可持续”的思想,同时施工的全过程中应该具体体现目标的实现并能够逐步细化目标肩利于进行目标的可监督性。

(2)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各级管理人员职责进一步明确并且严格要求按照企业制度来管理。

(3)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在工程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处理好成本、环境、质量和安全的关系进一步落实好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

2、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则是实施管理

(1)在绿色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应该通过动态管理,能够对于其中的实测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同时,把其与控制目标进行相互比较和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还应该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2)在工程项目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施工过程对于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进一步明确肩效管理在实际工程中的控制目标方面内容

(3)在分析具体工程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基础上,绿色施工具体保证措施在施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一线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进行进一步加强。

结束语

工民建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有着许多的不足,亟需解决。因此,总结了当今绿色施工管理的问题所在,并归纳出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从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和技术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段春伟.建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篇4

1.1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

绿色财务管理指的是将资源的有效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分开来说,资源的有效性即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即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环境的保护性指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平衡生态环境,而企业的盈利性则是在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引进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得盈利。

1.2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产依赖于自然资源。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环境的忽视,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自然环境也在不断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这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一基础上,企业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为己任,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企业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它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愈多。因此,企业要加大绿色财务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增加就业的岗位以及提高员工的福利,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应当不断平衡生态环境与企业盈利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绿色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的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真正目的所在,企业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在保护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1更新财务管理的目标

没有地球就没有我们生存的环境,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不论发展多么迅速,盈利多么巨大,在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得不偿失的。而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使得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明确一切的盈利都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即实行绿色财务管理。企业在积极引进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这一管理模式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严格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实行绿色财政管理企业的重视,并对一些绿色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给这些企业坚持这条道路的信心。同时,对一些未实行绿色财政管理的企业进行公示和惩罚,让顾客和投资者对于绿色企业有更直观和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企业对绿色财政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2.2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循环使用

要实行绿色财政管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改变旧有的垃圾处理模式,而是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废弃物品的回收利用,同时使用新型能源和材料,减少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不仅如此,生产上也要不断的改进设施,降低污染的产量,从源头上解决污染的排放问题,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绿色财政管理体系的引导下,加强对清洁能源和材料的投入,加大对废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力度,同时增加这方面的员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虽然对企业而言,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一方面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很多的资源都得到了循环的利用。对于社会而言,这样的企业肩负了更大的责任,也更让人放心。因此,坚持绿色财政管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步骤。

2.3加大绿色筹资和绿色投资的力度

企业要实行绿色财政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绿色筹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即从政府、世界银行或者欧盟等组织取得贷款,企业从这些组织机构可以获得利率低还贷期宽松的贷款,这就减少了企业实行绿色财政管理的压力。促进企业加强环境建设。同时,企业可以推行绿色股和绿色债券,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发展潜力的评估和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来吸引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绿色股的发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股票的市价,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升值。不仅如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清洁生产的重视,坚定不移的走绿色食品的道路,走让消费者放心、安心的道路。也许这种方式一时间很难盈利,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总结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引进,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这一条道路,并将这条道路走好。针对当前很多企业对这一模式还不甚理解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目的,并通过更新财务管理的目标、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循环使用以及加大绿色筹资和绿色投资的力度这三个方面来推进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从而使得企业在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盈利,从而坚定不移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作者:范享玖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企业 绿色营销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日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都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我们的各项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在企业绿色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中,国家、政府以及企业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最重要就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这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下低碳理念顺应而生,在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下,在生产观念、推销观念、产品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之后,新世纪企业营销模式绿色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营销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新选择,更是发展成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

1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现状

1.1绿色消费立法的实现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整个社会消费理念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深化发展绿色营销理论、增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让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深人人心,推动企业绿色营销发展前进。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所以实现绿色消费立法很有必要。欧洲联盟启动的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针对销售流入其中的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从生产原料、设备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利用以及回收处理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这项法律的提出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广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展各项相关活动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1.2绿色营销系统构建

绿色营销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其构建通常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零库存;零库存并非是简单的库存为零,其真正意义在于实现没有多余的库存;第二,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是在必要的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第三,综合性办公解决方案,指的是从产品的设计、采购到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各个流程都能够一直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极大地降低能源消耗,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减少。

1.3绿色营销管理实践

我国绿色营销起步较晚,1989年我国农业部才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随后我国的绿色营销就迅速地发展起来。1994年5月,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了国家对于绿色产品产生了权威认证,同时授予了商品的h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的授予有效提升了生产制造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一举措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绿色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

2.1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深化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使之有效实施。绿色营销观念主要包含了绿色价值标准、绿色企业精神、绿色经营理念以及绿色规章制度。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管理策略,应从企业文化建设出发,首先让企业员工都理解绿色低碳理念,从而树立绿色环保价值观,最终深化绿色营销理念。首先,树立绿色资源生态价值观,转变过去的低价利用或资源无价的思想,科学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应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大前提,转变过去以破坏环境或浪费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发展,做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其次,坚持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理念,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以及销售各个环节都遵循环境保护的理念,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环境资源浪费,确保企业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构建绿色营销管理,完善绿色管理制度

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组织机构设置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管理的关键保障,只有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做保障,才能够得以贯彻落实绿色营销。首先应当构建绿色营销管理管理机构,组织确定企业产品设计、绿色生产以及销售使用各个环节的问题;其次应当完善绿色管理制度,包括严格把控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制度,对于材料供应商施绿色评估;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培训帮助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3采用绿色营销组合,打造绿色企业形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生态资源越来越稀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以绿色环保为基本理念,真正地符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第一,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绿色产品的设计研发;第二,树立环境保护的包装理念,设计绿色环保的产品包装;第三,合理选择绿色营销途径,搭建完善的绿色营销网络,在保证企业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 刘双双.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及其发展趋势[J].商,2013(01).

[2] 陈伟,高艳霞.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2).

[3] 刘宇伟.绿色营销的理论贡献刍议[J].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2014(3):42-45.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发展

低碳经济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到生态环境的和谐,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生态良好。而作为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就要施行对人力资源的绿色管理,也就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分析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而对如何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

一、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对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首先就要了解到低碳经济的原理及发展现状。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节能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环保效益使资源节约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全面利用资源。低碳经济要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GDP的增长。在低碳经济基础上的“绿色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满足消费者需要与企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社会、经济、形态三种效益的统一。

基于“绿色管理”基础上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绿色化”,将绿色管理的一些理念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最终达到企业内部员工的心态和谐、人态和谐和生态和谐三者的统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内在表现。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达到的就是企业发展与企业内员工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除此之外,绿色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此,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低碳发展的基础环节。其中,我们应当看到的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反之,低碳经济理念也指导着企业的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着企业步入绿色管理模式,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并且成功推动着企业形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思考

(一)构建“绿色低碳”的企业文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培训、考核”等的方方面面的,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对在职人员的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需要培养员工具备的认同感。建立绿色低碳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员工明确,在企业内所从事的工作,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都要尽量低耗能高效率,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将低碳环保、节能高效融入到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企业在施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到人的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经济利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形成最终全面的发展。企业在发展“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理念过程中,能够从学生本身出发,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将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联系,保障整体上能够实现节能高效的发展。

(三)实现员工管理绿色化

前文已述,企业员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实现员工管理绿色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绿色化管理。在招聘过程中,具有环保意识、节能意识的员工要优先招聘。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要将节能环保意识传递给员工,引导员工在工作中都遵循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除此之外,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将自觉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环保原则等列入到考核体系中,实现员工发展的融合。在企业整体发展中,还要为员工提供一个绿色节能的环境,并且选拔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员工,树立员工榜样,增加员工的责任意识。

(四)重新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企业向着绿色管理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意识的构建新的人力资源体系,为未来人力资源的发展做出推进作用。其次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重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考核标准等,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列入到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眼光关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是将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是从内部发生转变的开始,因此,是现代企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步骤,需要投入十分多的精力与谋划。

三、结束语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人员要明确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长发展、生态和谐、人的发展等全面协调的融合到一起。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能够实现内部的和谐,实现全体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正彰显着一个成熟企业的魅力,是企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需要意识到自身发展的一些局限性,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定是社会大环境与企业小个体相互推进的,因此要从企业内部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石俊,刘先涛.经济发展转型视角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6

篇7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

不少学者对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大致可分为外源理论与内源理论。外源理论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营销管理的综合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影响促使绿色财务管理逐渐产生。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不存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不会产生绿色财务管理概念,外部因素的影响是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先决条件,它引领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内源理论认为,企业内部各要素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结合外部影因素响的同时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要素发展的结果,外部因素只是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速度,不能指导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绿色GDP起源论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周运兰(2005)认为,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最早源于对绿色GDP的研究。绿色GDP的核算建立在微观企业对自身绿色要素的核算与评估之上,从效用论的角度来看,绿色财务管理应源于国家对绿色GDP核算的宏观要求。但是,这一观点只注意到了绿色财务管理效用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全面考虑绿色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绿色管理起源论 绿色运动兴起于上世纪末,随着这一运动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承受着压力,绿色管理孕育而生。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张梅琳(1997)认为绿色运动引起了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财务管理产生于绿色管理。这种观点将绿色财务管理视为绿色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绿色财务管理秉承了绿色管理通性。但此观点忽视了绿色财务管理独立于绿色管理而存在的特性,不利于绿色财务管理的单独研究和发展。

(三)环境会计起源论 长期以来,会计被视为是一种信息提供系统,它为各种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财务管理。与此相仿,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也承担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为绿色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徐怡红、曹军等(1998)认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会计制度,那么相应的也要把环境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之一,建立评估与管理企业环境的各种方法。环境会计俨然成为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吴金波(2005)曾经也提出,环境会计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但这些论断终究只是对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问题。

(四)企业财务管理起源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断被完善与扩充。吴金波(2007)提出,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其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补充。他否定了环境会计起源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确认必须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筹到资产后才能进行,所以绿色财务管理对环境会计起着促进作用,它于环境会计之前产生。有了企业财务管理完整体系的指导,更便于对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探索,因此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纳。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绿色财务管理,对原体系的生搬硬套将会使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走向死胡同。

(五)可持续发展起源论 王春播(2000)认为,绿色管理与绿色财务管理的产生都源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的变革和财务管理功能的进化。孙佳、翟文军(2003)则具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从经营成果、财务风险、经营业绩、财务决策和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只是绿色财务管理所包涵的一个价值观念,不能作为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直接原因。绿色财务管理中类似的价值观念还有社会责任观、循环经济观和社会利润观等。

(六)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进行推理的。人们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当前生存危机的增强,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的绿色化。伴随产生的是新一代青睐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消费者,即所谓“新传统主义者”。从企业盈利角度来看,销售额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环境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绿色财务管理便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产生了。但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过于片面,只从营销角度考虑而忽略了生产进步、技术创新等因素,不是绿色财务管理最好的起源点。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

以上六种绿色财务管理起源论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但也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个完善的起源理论应该有如下特征: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要求起源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而不是无端臆造的,这是最基本的特征。发展性则体现了起源理论的作用,理论要指导实践,无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起源论不是好的理论。全面性要求起源论能完整的反应影响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各要素,而系统性就是要说明这些要素是怎么联系的。

(一)绿色财务管理四重价值观的转变 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依据起源理论应具备的特征,笔者认为,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企业对自身、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四重价值观的转变。自身价值观转变体现于由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融合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全面体现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资源价值观的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持续发展是指的资源可持续,其最关键的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竭泽而渔”。而环境价值观则是转向循环经济观,它体现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关键的是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最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直接体现于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承担或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等创造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四大价值观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有交集有影响的。如企业社会责任观也包括部分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而循环经济观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资源价值。

四大价值观的转变为宏观与微观主体的行为提供了价值支持。宏观上爆发了绿色运动,国家在绿色运动中倡导绿色GDP的实施;微观上,首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绿色管理。绿色管理需要绿色信息系统的支持,于是有了环境会计。继而影响管理的子系统――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分别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营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如图1所示。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对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宏观影响和微观调整相互交错的结果。这为企业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建立联动系统,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二是必须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将企业价值与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建立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牢牢把握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主线;三是结合宏观要素的影响,关注世界经济、 环境、 资源、 社会等状况的变化;四是主动调整微观企业管理,完善环境会计体系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各子系统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运兰:《对绿色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生态经济》2005年第3期。

[2]张梅琳:《绿色财务管理初探》,《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吴金波:《绿色财务管理探析》,《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篇8

关键词: 可持续建筑 项目管理 LEED 项目集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认为,该定义尚有不足之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节约资源的定义“最大限度”很难确切理解,什么样的节约程度称为最大限度?举例说明,一个没有安装任何电气或者其他用能设备的建筑,能否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首先应当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认为“可持续”一词,更能体现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最先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在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未来时代人类的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1)“需要”的概念,特别是世界各国贫穷者的需要应当被考虑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2)限制的思想由技术的状态和社会组织在环境的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能力上影响。该报告首次清晰的全面的开放的定义了可持续的概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了经过讨论认可的在全球范围几乎达成共识的可持续指标(SI)。图1中举例说明了一些典型的广义可持续指标,可以看到可持续指标不光有气候,节能,环保等常规的环境概念,更有生物多样性,贫穷,医疗获得等社会概念。经过对其中和建筑生活有关的指标,可得到粗略的可持续建筑指标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提取可持续建筑指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图1可持续指标SI系统

2.可持续认证系统与LEED认证体系

随着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人们经历了单纯的以节能为目的的节能建筑转向了追求多个可持续指标,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不同体验,并减少各类资源使用的全面可持续建筑发展的目标上来。系统的对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的界定和目标进行归纳和量化评估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该内容主要由各国的绿色建筑协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完成。在我国可以接触到的有实际案例的,有好几种,本文主要介绍LEED认证体系。

LEED的全称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即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该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发起并完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是被誉为LEED之父的罗伯特·瓦松(Robert K. Watson)创建。1998年8月份,LEED v1.0正式问世,标志着第一个系统的分类定义建筑物的可持续指标及其评价目标的认证体系产生,从而令可持续建筑有了系统的,可比较的评价度量工具。

LEED认证体系到2012年已发展为涵盖所有房屋开发和建筑过程,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分级认证最具公信力的标准。

3.基于LEED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增加了各类复杂的可持续指标SI,这些可持续指标大部分都是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因此有必要调整组织结构为适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形式。

对于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需要改良。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

图2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以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的任务上和传统项目不同,主要有三点:

1)管理的目标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有工期、费用、质量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可持续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目标增加了可持续指标集合(Set of Sustainable Indicators)这一新的目标集合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

2)管理的周期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是一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不光关注设计和施工,还包括运营阶段的调试和持续改进。这一点也由于上述项目管理目标的区别。可持续指标如节能等的管理周期跨度远远大传统项目管理的工期范围,在费用上也扩展为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图3传统的项目管理的阶段分工

3)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同。传统项目管理分阶段分专业分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则在任务上高度集成,在传统项目中后期出现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往往在策划阶段就要介入项目,因为影响可持续指标的因素必须在前期完成策划和设计,各专业需要高度协同,以配合跨专业、跨阶段的可持续指标实现。

根据图2和图3,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对可持续项目管理产生诸多问题。由于组织的分散,不同组织在项目管理阶段会产生3个以上的信息移交界面,每个界面都意味着潜在的信息丢失。可持续项目由于加入了许多的可持续指标作为目标,这些可持续指标并非设计、施工单位的常规任务范围,因此很容易在信息转移过程中被忽略或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在项目策划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虽然都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但实际上这些任务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不同的单位负责,例如资产投资管理部(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工程管理部(Project Management)和设施管理部(Facility Management)负责,当设施管理部获得项目最后的建造信息时,由于项目信息在界面中的遗失以及项目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变更,其信息甚至不能和最初的项目策划阶段比较。由于不同的目标,周期和业务流程,应当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做一些调整。

传统管理模式中,业主方(运营方)管理组织设计往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导致在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不可能系统性地对运营目标进行分析,往往造成建设目标和运营目标的相互脱节,不可避免地发生两者之间的矛盾;运营方及委托的物业管理咨询单位往往在动用准备阶段甚至项目竣工后才介入项目,其服务是被动性的,不利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为此,何清华等提出的LCIM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1]或许是项目组织的改进方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解决了项目管理短期目标和建筑运营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平衡。

图4 可持续项目的LCIM管理组织

图5 LCIM管理组织

经过改进,该项目的各阶段管理结构如图3-3所示。建设单位LCIM管理团队的构成见图5。表1说明了各个角色的权利与任务。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有如下优点:

(1)设计,施工等不同的承包商之间不再移交信息产生信息传递界面,作为服务供应商只对项LCIM目管理团队负责,减少了信息的丢失和不同阶段的冲突。

(2)LCIM管理团队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工程项目目标,更着眼于长期的运营目标,团队不再只着眼于项目完工,从而增加破坏长期目标的风险。以长期目标为导向的可持续建筑指标得以在良好的决策环境下实现。

(3)业主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工程师在同一个团队对整个项目管理流程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有总体的规划和把握,减少了由于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

(4)可持续目标项目经理的设立,让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指标有了全程管理的中心,避免了以往由工程项目经理兼管的弱势地位,让顾问公司有了完美的沟通平台,在顾问公司这样的外部资源转化为了LCIM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点。

(5)SC项目管理决策委员会的出现也确保了整个决策体系着眼于长期的全生命周期利益,避免了传统工程项目的短视。

表1 LCIM形式下各角色的权利和任务

角色 工作说明

项目决策委员会

Steering Committee 项目团队的最高权利机关,由集团领导,项目管理部领导和工厂领导,投资决策领导等组成。一般仅负责重大项决策。

业主方工程部项目经理

E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项目常规目标即工期、费用和质量的整体控制等任务。

业主方可持续项目经理

S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管理的核心,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关注可持续指标的实现、调试和运营阶段的纠正。直接管理可持续顾问公司,对顾问公司提出的意见协调集团其他资源论证和达成。间接管理业主方工程师团队和设施管理部团队。

业主方设施管理部经理

F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办公室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提出在项目运营阶段的需求,配合工程项目经理和可持续项目经理从运营角度提出建议和要求。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角色。

业主方项目工程师PE 向工程项目经理直接汇报,管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和施工及运营维护的技术信息,是项目技术信息储存的核心。项目工程师包括土建,暖通,给排水和造价等专业工程师。

设备和维护工程师FE 向设施管理部经理直接汇报,从工厂运营角度对设计和施工信息进行监督,及时反馈。

可持续顾问公司SC 对可持续指标SI的实现提出建议和方案,并且提供顾问支持。

施工总承包单位 G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施工

设计总承包单位 D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4.结论

LEED认证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标签建筑, 很多通过LEED认证的项目节能性能甚至还不如一般的传统建筑,或者很多建筑由于申请绿色认证抬高了不少成本,并造成项目管理流程和组织的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建设项目管理进程。平均来说,LEED认证的建筑从每平米能耗指标来说大约比传统副本节能18-39%,但是,28~35%的LEED认证建筑比传统副本能耗更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方法,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LEED等可持续认证体系所设定的可持续目标的真正达成。本文通过LEED体系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但为基于LEED认证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更可以令其他类型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借鉴,加快可持续认证建筑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加速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实施,让可持续认证项目不仅仅停留在设计认证阶段,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运营,推动全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清华, 陈发标.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23(4).

[2] DiSano J.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J].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ThirdEdition,New York, 2007:11-14

[3] 施骞. 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与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4] 仇保兴.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7: 1-11.

篇9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9日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理论背景

(一)“绿色思想”的萌芽。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而绿色消费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大大增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想的浪潮,绿色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想要达到“企业绿色化”则必须要将重心放在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上。

具体来讲,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关于如何将资源的有限性利用、社会的效益性和人类长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理念。其目的是,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发生的根基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的主要思想是解决企业如何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它是使企业的目标、社会效益、生态环境问题这三方关系达到平衡的一种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的概念,其理论的提出、发展与应用到现实企业中去必定有一个衔接的过程,所以现如今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将必定会面临一系列问题。而如何快速并透彻的认识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则成为了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应用到现实中企业、市场经济中的重中之重。

(二)以绿色会计理论为基础诞生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最近几年来,大自然的剧烈变化让人类将目光聚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研究上来。会计人士也在积极探讨会计如何与环境高度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的概念。诸多会计人士也逐渐加入到绿色会计的研究讨论上来,很多新颖的观点被提出,绿色会计的研究越发深入。而有了绿色会计研究逐步深入的前期基础,为了使企业在实行绿色会计的条件下正确筹资、投资,绿色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三)新时代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下,在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等。这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生态环境尚不严峻的时期,仍可以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而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向人们预警,如严重的雾霾天气、冰川消融等,这些异常的生态问题引发了广大企业的深入思考。如何做到利益与环境双丰收,而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盛行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革新,即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诞生。

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必然性

(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门之外的企业也在逐步重视生态问题,因而与国内企业关于绿色生态问题的看法也渐行渐远。而随着中国开始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中国与国际企业关于生态环境与企业共同发展方面的距离也逐渐被拉平。

(二)企业持久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融资租赁方式的不断变化,绿色财务管理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即使经济发展再迅速也是枉然。因此,想要长久发展,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即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与逐渐进步的绿色消费观念相匹配。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的才是健康的,绿色的才是长久的。因此,企业应当以人们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理念。

三、现阶段实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遇到的问题

(一)环境效益很难计量。市场经济是以输出利益最大化为基础,而生态环境资源很难进行产权和利益界定,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同企业生产效益之间便存在不可调和矛盾。同样,加入了环境因素的价值规律,更是无法进行界定和衡量。

(二)企业生产过程中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企业成本。国内有关专家对于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增加了企业成本的问题进行了有关讨论。

许英(2010)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企业成本的增加问题如企业类型,经营目标等。他说大部分国企的设备存在老化问题,社会的担子重,财政方面较为薄弱,因而更新难度大,相较于其他企业更难于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贺岩(2009)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指出,如果企业在投资中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在生产的环节加入对废弃污水或废物的治理与回收处理,则生产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商品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短期内商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降低,压力增加。这是极大部分企业不愿施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原因。

由此可见,只要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商品成本,而相应的保护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增加的商品成本,最终环境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由消费者买单。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中本来就无过多优势可言,如若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进行环境保护,将更加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低成本的竞争,进而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造成极大影响。

(三)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现如今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以改善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加大对企业的公众压力才可以使企业真正按照政府规范去做。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大势所趋,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究竟有何种好处,即,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性也成为了众多学者议论的重点。

四、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基本构建的要点

(一)在企业筹集资产环节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构建。当企业全面处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体系下,当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谨慎考虑是否会破坏相关环境,并为其制定保护环境所需额外增加的固定成本支出。当企业满足以上条件时可向银行申请专项绿色贷款,或借助绿色股票等方式来获得筹资。长此以往,既可以宣传企业为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所做的贡献,也可以缓解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对企业造成的经济压力。

(二)投资过程中的构建。考虑到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严格评定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达到绿色标准,为企业未来达到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做充分的准备。因此,投资过程中对预计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如预计处理废物废料处理的成本等均要进行考量。尽量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废水排入河内造成下流居民饮用中毒,或生产产品所排出的毒气致人中毒等。要做到提前考虑,分析是否可以排除风险,是否会触犯法律等。

(三)企业宣传方面进行的构建。有效地宣传不仅可以使公众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更是对前期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的肯定。企业应将绿色宣传作为先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人力物力的宣传,塑造企业为环保做努力的绿色形象,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分配中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构建。分配构建是在原有管理理念上的革新,绿色分配可以弥补一部分企业在成本方面增加的额外投入。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五、现阶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具体解决方法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应对国际资源问题而提出的新型财务理念,并不是对传统理念的冲击而是发展。为了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更快的融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一)制定长久的绿色生产计划。伴随着绿色消费在国际间的兴起,大部分消费者的观念开始逐渐向绿色商品靠拢,如循环水机器的利用、太阳能发电机等,并且日渐明显。这要求企业在日常中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考虑当中,不要局限于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经济前景。将五年、甚至是十年作为经济发展周期,长远的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因而,更要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核心,开展绿色企业经营,全面发展企业的经济。

(二)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其掌握关于生态环境与会计、财务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加快管理人员关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模式转变的节奏,以全新的面貌从事财务工作。

(三)企业内部要求实行绿色会计、绿色财务管理的财务机制。绿色会计,是指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源损耗应如何补偿为核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通过价值形式对生态的环境及其万千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应根据企业新的财务收支情况增加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在应用时对一些会计要素有案可稽。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新指标来对企业关于资源的保护、环境问题的改善等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衡量和改进,使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六、结束语

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与突破,突破了已有的壁障。首次将生态环境的持久发展融入到了企业管理中,实现了企业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双赢。但是作为一种尚未成熟的新概念,在全面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理念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学习更新“绿色”理念,与当代生活更好的融合贴近,并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和各方面的推广,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真正实现当代社会的持久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阎晓红.刍议绿色财务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3.4.

[2]王建明,鲍金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

[3]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

篇10

该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绿色工程管理及其价值观的探讨。某城市综合于城区西侧,工程占地面积8500 m2,建筑面积为72324 m2,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外墙装饰为铝板及玻璃幕墙。在该建筑施工中,绿色工程施工管理得到充分体现。首先,节材技术管理的应用。对所使用的钢材、木材和混净土进行严格的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使废料产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实际库存进行采购,减少了库存积压率。另外通过料场设置、废料利用和新技术,降低了搬运量和材料使用率。其次,节水技术管理的应用。采用混凝土养护塑料薄膜包裹法,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将基坑井点降水的排水再次利用,进行绿化和降尘。同时办公区、生活区也均采用节水器具。再次,节能技术管理的应用。对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进行用电量控制,采用节能灯,生活区拉闸限电等方式进行节能。将90 kW的K50塔吊改为75 kW的F023B塔吊,不仅节能降耗,更节省了投资。最后,节地技术管理与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安排,尤其是施工区内的设置。严格进行扬尘控制、噪音控制、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建设环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主要依靠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所遵守的原则来体现。绿色工程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遵循客观性,体现当地特色,系统性原则。想要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必须要了解此概念诞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首先,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时代要求。有数据统计表明,工业造成的污染占到人类所有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30%以上,工程建筑行业更是工业污染大户,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固体垃圾,给已经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假如我们再不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整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经不堪重负,到时将悔之晚矣。其次,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冲昏头脑,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的储量按人均分配的话,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贡献极大,特别是公路、铁路以及商用、民用建筑,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环境和人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95%以上的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完全达不到绿色工程的要求,对资源的利用率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单位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原因在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以及整体思想的落后。而这正是国家倡导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根本动力。最后,国家在倡导绿色工程的同时,还给予企业以一定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绿色管理。不但要让人民在头脑中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更让真正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家深化推进绿色工程管理的途径

首先,绿色工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面实施前,必须做好宣传工作。绿色工程管理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短期内必定会抬高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为面对这种局面,就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广泛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开讲座和举办公益活动的形式在社会上、校园中传递绿色工程建设的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支持,为绿色工程管理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由于实行绿色工程建设,必将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成本大大增加,短期内阻碍行业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增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减免税等措施来帮助企业走上正轨。最后,任何管理都是有人来执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合格的人来执行。因此,在推进绿色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不但要包括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要并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