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树立创新意识范文

时间:2024-04-11 16:1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如何树立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如何树立创新意识

篇1

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是一所市级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通化市青少年宫始建与1953年,原名为通化市少年之家,1985年更名为通化市青少年宫。新宫占地面积8303.27平方米,建筑面积9586.44平方米,是通化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作为校外教育的场所,通化市青少年宫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延伸和补充,同时配合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充分发挥了青少年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青少年文体活动中心的职能和作用。

“机关王”实践课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面向通化市初中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体验课程,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玩耍积木中体验科技的力量,探索建筑设计、简单机械、电学探索、水力能源、太阳能源等,激发学生对机关结构设计的组装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并在这个亲身实践体验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力。

在两天的实践课程里,学生从了解什么是“机关王”到认识“机关王”的零件、使用零件到进行基础操作,进行简单搭建、团队机关创意搭建等项目的练习和操作,在这个学习、动手、思考、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搭建机关模型的方法,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分享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反复进行试验,在失败中收获经验,在经验中收获成功,同时倡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以及绿色能源的应用,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教授“机关王”这门实践课程以来,我思考如何能在实践课程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不着痕迹的德育,不生搬硬套,不让学生被迫去学习、被迫去记忆,而是让学生在课程实践的体验中自愿去学习,主动去思考,潜移默化地将德育融入到这一实践课程中。所以在课程中我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改动,更好地让学生自愿、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认识、去遵守。

第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在零件介绍上面,之前都是老师直接介绍零件的用途以及拆卸方法,现在变成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零件的外形,等讲到拆卸零件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根据所要拆卸零件的外形去寻找用扳手的那端更适合拆卸零件,这个改变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学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的培养。

第二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如何在我们这个专业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我把这个渗透教育归到学生对零件的管理使用爱护方面,让学生明白“机关王”零件的循环使用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一份榜样的力量在里面,希望同学将这份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应该有责任感和自豪感,下一批学员使用的零件完整无损坏有我的一份功劳在里面。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有了责任,增强了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它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青少年;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已成为学校、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网民规模已达到5亿多,学生所占比例为30%。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接收、传播时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

1.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使青少年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青少年不一定要依赖学校和家庭来获取知识与信息。由于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他所感兴趣的欲知内容,主动地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并且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经过一定的判断与加工融合成自己的观点。

2.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道德法制观念的完善

在以往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今网络能将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到一起。为了在网络空间正常地与他人交往,在沟通交流中避免冲突,青少年就必须在保证自己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行动在无形中对健全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表现欲与创新意识的树立

网络冲破了国家、地区以及时空的限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青少年传递着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帮助青少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学生可在网上充分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另外在网上给他人提供帮助,还可以满足大多数青少年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

网络在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又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网络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给青少年带来了冲击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强,网上有许多内容不健康的灰色信息和游戏软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诱发那些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走向犯罪。

2.网络给青少年在信息选择方面带来了辨别难度

由于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容易被各种不法分子和西方势力所利用,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显示,网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得到降低。在这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上自身知识的缺乏,就很难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可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前进方向。

3.网络在传统道德观方面对青少年造成污染

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这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和接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传统道德观,使他们趋于自私和冷漠,既不去关心集体,也不去关心他人。容易造成冷漠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危害其健康成长。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首先,教师和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上信息监控,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加强网络知识等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月娥,浅析网络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2]马传静,徐梦灵,浅析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S5).

篇3

一、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首先是培养人。”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李眉云也提出“以美育人,育完美的人”的大美术教育观。这些都为我们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指出了方向。但目前传统的美术教育仍然强调了技法训练,适当的技法训练当然也是必须的,但我认为不必过早地用技法规范、束缚学生,“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儿童良好的美术习惯。

其次,应摆正技法训练与学生兴趣的位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知”应该指的是技法,“乐”应该是兴趣,因此,我们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技法训练时,应照顾到他们的兴趣及其认识水平,不能让学生被技法吓倒,要知道,擅长美术的学生要比爱好美术的学生少的多,因此,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先“乐之”于美术,进而“好之”,最后“知之”其技巧。

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对于复杂的技法教学,也许会将学生拒之于中国画的大门外,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如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国画大师的作品,而后让学生自己在宣纸上进行实验,体验其笔墨效果,可以画线、点、块面等,可以加水,并观察水与墨的比例不同时,会有什么变化,在水墨的碰撞、墨色的交融中,使学生陶醉在神奇的水墨世界里,然后再对学生讲解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巧,这样学生就更易于掌握。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转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的创造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美术教学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那么,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需要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我们不注意经常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他们已熟悉的技能就会变成套路,一旦艺术变成了技术,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2、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记得在《中国教育报》看到一幅题为《训》的漫画,画的是一节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叶子,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其中一个学生画了一只虫子把叶子吃掉一大半,正被老师叫到一边训斥。这幅漫画令人深思,也使我们反思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中无视学生个人独特感受的弊端。

三、正确评价

关于儿童中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首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不能以象不象要求学生,象不象是群众观点,而非艺术观点,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应该勇于摆脱世俗的影响,使学生对自身的绘画作品及其它的学生画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画苹果》,说的是美国、日本、中国三国儿童画苹果的故事,曾掀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一场教育观的讨论。前几年有提出过重过程而轻结果的观点,但我个人认为也失之偏颇,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否则一节课热热闹闹的下来,学生却无所收获或并无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2、评价的激励性

首先要以表扬为主,作为老师不应拒绝“真棒”、“真聪明”、“画得很漂亮”、“想象力真不错”等用语,只要学生有一点思想及创造性的萌芽都要提出表扬,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参与评价。

如果说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及时评价,那么学生参与评价,则是对学习过程更具体、更细致的评价。因为学生互相接触了解的程度远多于老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对手互评和自我评价等。

4、评价的丰富性。

篇4

关键词:课标;教材;创新;探索;敏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45-02

完成思想品德新课标规定的基本任务,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笔者在教育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方式,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课堂组织结构探寻

传统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注重知识理论的系统化,框框条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致使课堂组织结构表现为形式很严谨、很“流畅”的教师在台上演,学生在台下观看的“演员与观众”模式。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师生互动的机会较少,学生得不到情感体验,形成的是空洞无力的知识内容。然而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思想品德课新教材旧颜换新貌,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编写了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思想性、情感性、生活体验性为一体的活动内容。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在体验中提高品德认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树立品质,积极参与课堂生活,课堂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再使用传统课堂组织结构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已非常困难。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套新的课堂组织结构,新的课堂组织结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创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提升情趣,创设情感。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仔细钻研教材,积极付出爱心和热情,充分解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让每位学生都有角色,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去,从而学到实实在在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的情境“素材”不拘泥于教材

教材是反映和表现新课标精神和要求的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笔者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反映和表现新课标精神要求的素材也会大量涌现。祖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又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都应被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也应与时俱进,也应联系各地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依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不拘泥于教材。选取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不仅如此,由于这些材料与学生距离最近,有典型性、说服力、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所以更有利于学生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总是坚守这一思想,经常性地采用这种方式,发现学生很感兴趣,主动地搜集材料,在课堂上踊跃地发言,积极展示自己的材料。有的还在材料后面加上自己的点评,甚至还写成心得,与大家讨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都不愿被动落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新观点,新方法,新论调,层出不穷,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发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教育限制了学生思维,抹杀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发展现代教育,要转变教育模式,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笔者在使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就根据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笔者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位同学晚上没有完成作业,想到第二天又要挨批评,心里害怕不知该怎么办,作为朋友你该如何帮他解决.写出你的办法?”笔者本想学生们的解决办法都可能差不多,谁知笔者找了几位同学,每位同学的解决办法都截然不同,各有新招、各有新意,都别出心裁。这让笔者很惊讶,笔者不时鼓掌赞赏,学生们都争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让笔者感到,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存在巨大发展潜能,作为教师要倍加珍惜,既要发展好,又要保护好学生思维的优势。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品德课教学

篇5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11-01

1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一节课总离不开开始、进行、结束三大环节。结合思想品德课明理、激情、导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想品德课中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 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开发创造力一定要有好奇心这种心理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好奇心正是探索活动的前导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促使好奇心逐步由不切实际到切合实际,由对事物外部的好奇发展到对事物内部的好奇,由对表面现象的好奇到本质规律的好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进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去探索规律,诱发创造个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初中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

3 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1)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

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外国人”, “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断定这些角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行统一是政治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并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议一议”等栏目,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报告,培养学生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篇6

反观国内的信息技术产业,欠缺的正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模仿和抄袭之风盛行。很多IT企业至今仍然靠“代工”甚至模仿别人的产品来维持生存,各种山寨数码产品随处可见。为什么模仿别人的东西被称为山寨呢?山寨文化与山寨产品的流行甚至泛滥,对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呢?

山寨文化的利与弊

山寨,《辞海》中的解释是,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后来引申为穷地方或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例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有占山为王、不受政府管辖的隐含意义。最早将山寨概念引入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的香港,许多制造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因其简陋的木屋沿山坡构筑,被港人戏称为“山寨工厂”,其生产的产品则被讥称为“山寨货”,这里的山寨已被引申为“不正规”或“便宜”。同时,由于“山寨工厂”生产的“山寨货”多为仿制和便宜的产品,故“山寨”又引申为“模仿”、“冒牌”。与香港毗邻的深圳,最早出现了大陆的山寨手机风潮,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整合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从而节省了大量前期研发的费用。虽然其材质和做工要稍逊一筹,但其销售价格往往只有正规产品的几分之一,而且功能繁多、外观新潮,由此得到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迅速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曾经以《山寨手机争抢低端市场》为题,对山寨数码产品、山寨文化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江苏省省级贫困县阜宁在其县城南的国道和省道交汇处,耗资几百万新建了一座外形酷似中国国家馆的雕塑,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经多方转载之后,引起广泛的争议。赞成的人认为,此举能够借助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展示当地建设发展的新形象;反对的人则认为,该雕塑抄袭中国馆的创意,是涉嫌炒作、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由于该雕塑与中国国家馆形似而神不似,进而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山寨中国馆”。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数码相机,从山寨电影到山寨电视剧,从山寨诺贝尔奖到山寨百家讲坛……“山寨之风”吹遍中国,早已由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嬗变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山寨文化以不凡的姿态对主流文化发起冲击,既有争议,也不乏赞同的声音。

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山寨产品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有智慧头脑的民间人士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群体对某种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或者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期没有创新和换代,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而推向市场的一种产品。它具有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且具有多功能、低价位的产品特点。“山寨文化”则是指山寨产品从策划、创意到加工制造,以及推向市场过程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所形成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引起争议的文化现象。

广东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认为,山寨文化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表现,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山寨文化是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科技的重要力量。在他看来,山寨产品中固然有一些是伪劣产品,但多数是通过借鉴模仿而赋予创意的产品,特别是有的手机产品,往往整合了很多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草根阶层的需求,增加新的功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产品。几乎所有新兴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垄断行业,暴利思维已经积久成习。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暴利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对暴利行业的反抗。从模仿到创新,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大量山寨产品的出现,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了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技术创新。李宗桂教授认为,虽然山寨产品容易甚至有的已经侵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但只要我们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相信山寨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还是利大于弊的。

笔者认为,应该将山寨文化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两方面来讨论其利弊,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对于山寨文化产品,如山寨版春节晚会、百家讲坛等,有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生存基础。对于类似的山寨文化产品,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但不应该被提倡,甚至被吹捧为时尚。如果大家都乐于模仿而不去创造,只会抑制国民的文化创新意识,进而损害民族的创造力。

对于山寨物质产品,如山寨手机,虽然是仿制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但从技术层面来讲,并无创新可言。山寨手机最为人称道的是眼花缭乱的外观设计和众多功能,即使如此,也不能表明其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因为其中所有的元素和核心技术无一是自己开发的,只不过是抄袭和复制而已。由此可见,山寨物质产品的这种“繁荣”建立在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之上,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

在山寨产品盛行的背后,有时还潜藏着“欠发达国家”的历史性积怨――“帝国主义”掠夺了我们上百年,难道就不允许我们掠夺它十几年?但这种强烈的历史性怨恨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恰恰相反,只能把它推入更危险的悬崖边缘。据央视报道,中国的山寨手机年产量超过1.5亿部,这些山寨手机不但涉及外观功能侵权、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售后服务等问题,亟需规范管理;同时也给国产手机品牌致命一击,除了少数几个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品牌之外,几乎所有国内品牌手机企业都出现亏损,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方面,创新者能够获利的时间越来越短,谁都不太愿意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追求深层次的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山寨产品的流通领域缺少严格的监管,不断挑战质量底线,最终形成恶性竞争。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态,从而抑制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复旦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模仿型产品在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有缩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显著功效,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崛起之初,都曾经历模仿阶段,但随后就转向了更大规模的自主创新。如果只学习模仿,而不创新创造,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日韩。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李苦禅等学习恩师书画之中的精髓并加以创新,最终各自成就了大家风范;还有一些弟子终身模仿,到最后仍然默默无闻。“中国制造”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之后,如果继续在低档、廉价和劣质的层级徘徊,仍然满足于那些没有独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仿造,必将跌入全球经济链条的最底端,此后果当引以为戒。

山寨文化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不能诞生一批创新能力领先世界的企业,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就不算是真正的经济强国。正如主要依靠代工而成为世界500强的富士康公司,仅深圳一家工厂就有员工超过20万人,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然而其销售利润却相对微薄。以代加工苹果公司的iPhone4为例,市场售价近600美元一部,除去所有零部件成本,富士康只能得到7美元左右的酬劳,而苹果公司的利润却超过360美元每部,这就是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巨大差异。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捷报频传,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开发成功,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顺利完成,集成电路装备、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科学家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中国实验快堆、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从总体上讲,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模仿借鉴,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落后的状况。只有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激励创新行为,我们才能赶超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发展。

何谓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五类。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困扰中国基础教育多年的难题。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中华民族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特征。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久而久之,服从和仿效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缺乏一种渴望创造的创新意识,缺乏一种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从而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的社会现象,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美其名曰“惠民”。山寨文化以其哗众取宠的宣传手法博取大众欢心,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背后的山寨商家。这种蒙蔽大众眼睛、混淆视听、不分真假的文化严重扭曲全社会的道德判断标准。外观和功能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仿制产品,至今仍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与其说是彰显山寨文化,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位的莫大讽刺。久而久之,难免会混淆青少年的价值观,让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

不可否认,部分青少年是具有创新动机的。他们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但他们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反差。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山寨文化的泛滥,不但与建设诚信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而且还会引起青少年从众模仿心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培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原地踏步。创新,一方面来自于人的天性,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从人的天性来说,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而且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投机取巧,成本低,风险小。大多数人都有惰性,都愿意走捷径,青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很难生长。如果说一片杂草会耽误一季的收成,那么一种错误的思想则会影响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培养。

篇7

一、巧妙设计,让思维发散

发展学生个性是技校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个性是心理与思维的特征.而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既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建立在活跃的思维形式之上的,在抑制条件下思维是难以溅起灿烂的创新之花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沃土,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尊重、信任每名学生,要给学生营造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条件和空间,要树立学生的自信,认真地听取学生对问题的各种看法、想法和见解,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营造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三、扩展引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在精选的题例中冲破解题束缚,大胆求证,一个题目多种解题,不能要求学生的思路和教材一致,而是要思维开放培养学生解题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一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将要求学生展开拓新,使问题向横、纵向深入.注重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根据目前技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是重向于课本上的实例和习题加以改造,改造的课题引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题中,加以锻炼.

3.强调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数是为了学生的专业课程而服务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善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强调学生应用的意识,对课本上的典型课题进行扩展,把传统的课题转变成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感官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创新.

四、精心组织,让思维逻辑化

课堂不应是传授与灌输的场所,而是通过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场所.在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学生间接概括能力的逻辑思维逐渐引起了新课程实施者的重视.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是衡量新课程的数学课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为此,必须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1.让思维在兴趣中发展

乐于思考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只有愿意思维,有思考问题的动力,学生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全神贯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后,通过巧妙的引导,就会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新课之前,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兴趣,然后用游戏中的问题,作为师生探究的主题,教师在与学生一同探究过程中,通过恰当的点拨与促进就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序发展.

2.让思维在情境中发展

相应的情境会孕育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所以,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问题情境,形成一个有利思维的相对自由的数学课堂氛围.

五、培养数学教学的创新性

1.技校数学教学的民主性和主动性

现代的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要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路,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力.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严重地束缚着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长期的压抑,影响学生进取、探索、主动的精神.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沟通,改进传统的方式,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争辩机会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根据教学的具体事实,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渗透数学的创造性思路

篇8

[关键词] 生物教学 21世纪 教育观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了一些现代意识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 渗透竞争意识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年代。竞争,就是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又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了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了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但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毁灭了此草原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而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问既竞争(或斗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对竞争的知识、理论,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我们顺势将知识迁移,向学生设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2 渗透适应意识

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2l世纪的大风大浪中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中学教育,正是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教学中,我们既注意了把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又注意到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抓住典型实例画龙点睛地及时地把生物学适应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例如自然界中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渗透了适应思想的教育。

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不少生物常常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当今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于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我们又常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考察人类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有其规律性。作为2l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强化了学生的适应意识,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篇9

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是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就是要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善于观察,思维敏捷,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观念来追根究底,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教学时可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比如,在学习了密码子后,告诉学生第一个被破译的密码子UUU(苯丙氨酸),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知道UUU决定的是苯丙氨酸。接着教师再介绍尼伦伯格的实验,人工合成一段仅由尿嘧啶核苷酸构成的RNA(…UUUUUU…),以此为模板合成出了一段仅由苯丙氨酸连接而成的多肽。至此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尼伦伯格实验的巧妙之处,产生出“我也能行”的自信心。

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创新意识才会嫁接到学生脑海中,并不断得到强化。当然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做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的、顽强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例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当极其难得的几棵雄性不育水稻被“小将”们夺走后,他还是继续寻找和研究。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他成功培育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再新颖的创新也会半途而废。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三、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需要勇气,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的观点,在这方面达尔文和孟德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达尔文虽是天主教徒,但他还是相信物种是可变的,在收集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后,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论。孟德尔也同样以叛逆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由一位天主教牧师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能克服常规思维的单向性,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四、注重情感投资,讲究语言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1.注重情感投资

我们知道,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那么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也会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如多留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你在关心他,多用“我相信你一定能……”的句式,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受到鼓舞,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发挥情感效应,就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讲授生物学知识时,首先应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1)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2)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3)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4)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五、学会自主学习

从表面看,自主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日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学习的停止,也就标志着创新的终止。因此“学到老,用到老”更具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数学 无痕德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数学德育目标: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态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坚持真理、严谨求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把教育目的在学生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与裸的教育相反的是无痕教育,无痕教育是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隐形的教育方式。

中学时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无痕德育,是最为理想的德育方式,它将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学数学教育中如何给予学生无痕的德育?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师做示范,名家树榜样,数学史中领悟社会责任感

(一)教师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一部活的教材,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尊重学生等良好师德能使学生在师生平等的氛围下接受学习,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健全高尚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格;教师端庄得体的装扮、优雅大方的言行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源泉;教师渊博的知识、对数学的兴趣、对问题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严谨的教学风格、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断影响学生。

(二)名家大家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名家、大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此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自信自强。华罗庚对“优选法”与“统筹法”的研究与推广,陈省身对现代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陈景润潜心钻研、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法国数学家费马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成就诸多,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等等,用这些古今中外数学名家、大家做榜样,来细无声的滋润学生的品德。

(三)以中外数学史为养料,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

数学史料是重要的德育材料,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中学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中德育的切入点,让学生知晓数学的历史与发展前沿,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一方面要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及对世界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获取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立志为中国数学的再次崛起而发奋学习。比如,奠定中国古代数学辉煌成就的筹算,《九章算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知晓外国数学发展史,并通过对中外数学史的共同认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的严谨性以及人类为追求数学的真理不断进取、创新、勤于钻研、敢于质疑的精神,从而给学生无痕的德育滋养,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的精华,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具备思想和方法。数学思维中精确的定量化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思想、模型思想、推理思想,特别是合情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为创新能力提供了创造性的理性思维。学习中领悟数学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于无痕中为创新意识提供思维基础。

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中,发展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获得无痕德育

数学课标(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首次提到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中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包括观察、实验、抽象、探索、推理、证明、反思等等。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必须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积累”是经验获取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无痕的德育。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的无痕德育如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承担起时代赋予数学德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