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工商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11 16:1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与工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实物展示法
即借助凭证如发货票(或挂图)等实物形态的展示,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析“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时,老师可在课堂上利用挂图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一张某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然后根据其上、下、左、右结构和栏目的内容,逐项推得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这种教学方法,与笼统地表述其基本要素的方法相比,既可强化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又可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示范操作法
即通过教学人员或学生对某一会计核算方法或方式的示范操作,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介绍“银行汇票结算业务办理”这一内容时,可以运用模拟银行的形式进行示范操作教学:将一部分学生分为“汇款人”、“签发行”、“兑付行”三组,其余学生旁听,由教师指导各小组学生办理“汇款人”、“签发行”、“兑付行”各自应办理的手续,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核算手续进行系统的讲述。采用这种方法,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沟通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相关对比法
即对相关教学内容,采取对比或对照的形式进行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中,针对教材的内容及企业核算特点可采用以下两种对比方式:
3.1购进、销售对比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购买行为和销售行为,购方和供方各自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各自进行着商品购进或商品销售的核算。如果是作为供货方,则按销售方法进行核算;如果是购进方,则按购进方法进行核算。为了让学生掌握购销两个方面的核算方法,可根据这一相关内容,在讲授时,把这两方面的核算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的动态分析中,系统地掌握购进、销售核算方法。
3.2批发、零售对比
商业企业的商品流转分为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两个基本环节。由于这两个环节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是不同的,因而对商品管理的要求也就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库存商品分别使用不同的核算法,即前者采取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后者采取售价金额核算法。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用相关对比法,在对比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这两种核算的前提条件、方法,账务处理的区别及要求。采取相关对比法,既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强化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4比喻、举例法
即通过比喻、列举实例,来达到教学目的或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列举经济业务实例,来讲授会计账务处理是会计实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喻,是用某些相似的、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比拟想要阐释的另一事物,使学生实现认知上的转移。如在讲授“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关系”时,在进行基本原理讲述的基础上,可用“一只手的手心与手背的关系”来比喻,并借助手势、语言的表达,来形象、生动地说明“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企业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二者的数额相等”的原理,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5绘制图表法
即利用绘制的图表或直接在课堂板书的图表,来讲授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比文字表达更为清晰。如在讲授“会计核算形式”时,可通过绘制会计核算程序图表,来讲解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记账程序,并把各种会计核算的记账程序图加以比较,可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即登记总账的依据。这样,既可使学生从清晰的图表中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记账程序,同时又可使学生在图表的比较中掌握各种记账程序的特点。
6丁字账户法
即以“丁”字形结构,来代替账户结构讲授教学内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授账务处理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分录所列对应账户的结构和账户对应关系,又利于教师对具体账户结构的板书。如讲授“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时,在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以外,还可以用丁字形账户图示(核算程序图)来强化学生对所述账务处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作业讲评法
即在课堂上,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这门课程技术性、操作性强,作业练习量较大,而中专班学生入校前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差,对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肤浅,这样在作业中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或问题。教师一要筛选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利用电教手段在班级进行展示,组织全体学生分析错误类型、原因及纠错方法;其次,可以把财务管理中和会计实务中的一些具体案例渗透到教学中,师生一道进行剖析、讲评,加深学生对其错误原因的认识,以达到使学生正确理解原理,掌握核算及账务处理方法的目的。
8课堂总结法
即在下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性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还要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晓红.论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金融时代,2015(10).
篇2
关键词:财务困境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
一、引言
盈余管理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理论界和经济界兴起的课题,在国外经历了30年的研究历史,形成了许多经典的理论,而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主要是引入国外的理论,以及验证我国证券市场上盈余管理的存在性。
本文拟通过研究F公司这一曾经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来了解上市公司特别是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手段。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投资者认识到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从而能够发现财务困境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资价值,从而不被财务报表表象所迷惑,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维护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通过具体分析发现的数据,还能为管理者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提供借鉴,从而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下盈余管理研究的几个维度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都会吸引投资者来投资,公司才会获得发展,否则一个在侵蚀所有者及债权人利益的公司,不会有投资者想投资于该公司,且公司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盈利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偿债能力
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主要指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以及公司的总资产对其整体负债的保障程度。总体来说,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是衡量其经营风险的主要标志之一,也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现阶段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三)资产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主要考察的是一个公司的资产的周转能力,及资产使用效率问题,考察一个公司资产运营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
(四)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其常用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三、F公司财务困境下盈余管理分析
F公司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广东肇庆风华电子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广东省体改委粤体改[1994]30号文批准,于1994年3月23日改组为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6]308号文批准,F公司于1996年11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一)F公司财务困境分析
1、财务困境的起因及表现
(1)起因
F公司财务困的起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受其实际控制人破产重组引入战略合作者的影响,使得公司的整体经营环境不稳定,再加上外界的风险的加大,使其在生产经营中面临重要的问题从而出现了巨额亏损。
二是大股东的经营失利。2008年也是公司经营环境跌宕起伏的一年。上半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公司主导产品价格、毛利率下降;另外,公司控股股东破产重整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为公司经营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受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恶化影响,原材料价格快速大幅下跌,公司订单急剧下降,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存货、应收款项上升,公司经营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2)主要表现
F公司财务困境的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出现大规模亏损。通过F公司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F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巨额的亏损,根据F公司2006年至2010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发现其在2008年亏损高达4.3亿元,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由于此项巨额亏损的出现,使得F公司在本文中选定研究的符合条件的25个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4位,使其盈利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是发展停滞。F公司以2008年为转折点,其发展规模有所停滞,资产规模、营运资产规模等均有所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①企业的各项营运资产及固定资产规模下降
为了便于比较,将公司2006年至2010年应收账款、存货等主要营运性资产列示如表3-1所示。
表3-1 F公司主要营运资产变动情况表
单位:千万元
通过表3-1可以看出,以2008年为转折点,公司的主要营运资产规模较原来相比减少了约3.5亿元,营运资产的减少一方面反映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获利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运营资本,因此不得不缩减应收款项、存货的规模,以使公司不致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表3-2 F公司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
单位:千万元
从表3-2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在2008年减少了1.7亿元的固定资产可见F公司正处于收缩阶段,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营业收入,而缩减了资产规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在F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仅仅体现出来的是其2008年的巨额亏损,但实际上在2009年乃至2010年其经营状况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
篇3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评价 利益相关者 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的,采用一定的指标、标准和方法,对上市公司某一时期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的经济资源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行为。目前关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很多,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一词,到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所接受。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各利益相关者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合作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既是利益合作者,又是利益对立者。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公司不仅关注股东利益,而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实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文拟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反映投资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利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78家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以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投资决策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医药产业是提高我国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保障,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我国医药行业在2006年综合整治之后,2007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健康发展的快速增长期,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开始显著回升,国内医药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3月25日(CSRC行业)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在CCER数据库选取了2007年医药业中78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CCER数据库选取计算了相关财务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如下:第一,科学合理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能满足决策的需要,又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信息处理的成本。本文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做为评价主体,选取上市公司作为财务绩效评价的客体。第二,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绩效评价的内容理论上应包括财务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但是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均需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企业生产运作的内部信息。本文将绩效评价的内容限定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所有指标的计算、取值只局限在上市公司公告的数据资料内。基于以上原则,参照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中联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立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选取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内容(见表1)。根据这些指标,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净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市场占有率、资产薪酬率、资产税费率共14个指标用以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三)评价方法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立权重,可以降低主观确定指标权数的不确定性,保证权重确定过程的简单易行,减少处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成本。首先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的不统一,通过EXCEL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次利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变量,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次用相关性矩阵抽取主成分。14个财务指标中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 (x3)、固定资产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现金负债比率 (x6)、营业收入增长率 (x9)、净资产增长率 (x10)、市场占有率(x11)、资产薪酬率 (x12)、资产税费率 (x13)、营业利润增长率 (x14)为收益性指标;资产负债率(x7)、速动比率 (x8)为适度指标,参照国内外标准,资产负债率(x7)选取0.5、速动比率选取1为标准值。
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一)提取主成分并命名由(表2)可知,数据处理结果共提取了所有特征值大于1的五个主成分,它们一起解释了总方差的70.570(累计贡献率)的信息。旋转矩阵,进行主成分命名。根据因子分析选择项,生成(表3)。根据旋转成分矩阵对五个主成分进行命名。第一个主成分概括了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净资产增长率(x10)、 营业利润增长率(x14)跟经营状况有关可以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个主成分概括了营业收入增长率(x9)、资产薪酬率(x12)、资产税费率 (x13)可以命名为成长性与贡献力因子;第三个主成分概括了现金负债比率(x6)、速动比率(x8)可以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第四个主成分概括了固定资产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市场占有率(x11)可以命名为营运与市场能力因子,第五个主成分概括了资产负债率(x7)可以命名为资本结构能力因子。
(二)综合得分和排名本文选取建立线性公式作为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基本模型。设选取k个主成分,p项指标,以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a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函数S,计算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之后,便可根据S的大小对各评价客体进行排序比较,进行投资决策。S=a1p1+a2p2+...akpk=ajpij (i=1,2...,n)。根据(表3)的数据,旋转后的因子表达式可以写成:
p3=0.018x1-0.031x2+0.033x3+0.143x4-0.004x5-0.495x6+0.019x7-0.482x8-0.132x9-0.057x10-本文通过对医药制造业78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从分析中确定出该行业中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五项因子,其中,盈利能力所占比重最大(0.334),其次为成长性与贡献力(0.236)和偿债能力(0.202),营运与市场能力(0.126)和资本结构能力(0.102)所占比重较小。可见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成长性与贡献力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反映,偿债能力是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反映,营运与市场能力是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能力及市场占有率的表现,资本结构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这五项因子共同反映了样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构成了(图1)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框架。从实证分析结果看,本文研究的样本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排名结果和中联2007年度的经营绩效排名有些差别,排名前二十名左右的差别较大,排名靠后的基本一致。被多家证券财经网站推荐的恒瑞医药(600276、排名2)、千金药业(600479、排名3)、康缘药业(600557、排名19)排名无差异。根据仁和药业(000650、排名1、中联9)公布的2008年报,该公司业绩不俗,并且大有发展空间。马应龙(600993、排名4、中联15)、广州药业(600332、排名6、中联24)、南京医药(600713、排名7、中联41)、东阿阿胶(000423、排名8、中联11)、云南白药(000538、排名9、中联13)、金陵药业(000919、排名10、中联12)、上海医药(600849、排名11、中联44)等被多家证券、财经网站推荐为龙头股。其中排名差异较为明显的是广州药业、南京医药、上海医药。而广济药业(000952,排名28)在中联的排名为第一,华邦制药(002004、排名27)在中联的排名为第四,但是各家证券网并没有没有看好该股,在荐股龙头里没有一席之地,另外根据网站资料,广济药业业绩在2008年是遭遇“滑铁卢”,华邦制药2008年的业绩也大幅瘦身。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78家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反映投资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利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了医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排名情况。本文所设定的评价体系对于广大利益相关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具体表现为:排名有效性。该评价体系与中联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排在前列的上市公司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尤其是经过股市验证,市场反应良好。操作实用性。评价指标获取相对容易,数据处理方法简便、样本容量随意、处理时间随意,只要上市公司报出报表,投资者有需要时,就可以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实时评价。客观赋权,结果相对可靠。本文所设计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无论从评价过程的操作简便,还是从评价结果的准确可靠来看,都比较适合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参考使用。不过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受政策等场外因素的影响较大,故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基本分析的同时,也需要结合技术层面分析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政策与走势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问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英)安迪・尼利、克里斯・亚当斯和迈克・肯尼尔利著,李剑锋等译:《战略绩效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化成、刘俊勇、孙薇:《企业业绩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史蒂文.F.沃克,杰弗里.E.马尔:《利益相关者权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5]温素彬、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会计研究》2005年第4 期。
篇4
关键词:慈善捐赠 财务能力 广西上市公司
一、引言
关于企业慈善捐赠的研究视角多种多样,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所选择的研究样本大都是我国A股上市公司或者B股上市公司,针对具体某个省份或者地区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企业捐赠意愿来说,全国各地区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张其秀,2012),因此,针对某个省份或者地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广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企业财务能力,包括周转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共8个指标实证研究其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影响企业慈善捐赠的因素。Chwartz(1968)对1936-1961年共9个行业的企业捐赠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捐赠与企业收入或现金流显著正相关。McGuire,J.B.等(1988)通过实证检验也发现公司捐赠与以前财务业绩显著相关。Greene 和 McClelland (2001)研究结果显示税率变化对捐赠具有显著影响。在国内的研究中也有很多相关文献。许婷(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倾向于慈善捐赠;公司董事会成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公司捐赠呈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公司捐赠支出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山立威、甘犁和郑涛(2008)的实证结果表明,公司业绩对总捐款和现金捐款的数量和占收入比例都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负债率高的公司,其总捐款占收入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公司,并认为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可能更依赖外部资本市场,因此希望通过捐款得到更好的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从外部融资。杜兴强等(2010)也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代表委员政治联系对捐赠金额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方式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钟宏武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慈善捐赠与企业各项绩效指标间呈正向关系,但不显著。
从上述文献回顾来看,企业是否为国有控股、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情况、企业的政治关联性、税率变化、资产负债率等影响到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国内外研究均表明企业的财务绩效与慈善捐赠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可见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受多方因素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具备一定财务能力才是企业得以参与慈善捐赠的保证。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施加于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主要由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财务表现能力构成。财务表现能力是通过财务会计报表所体现出来的财务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周转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企业财务能力与企业慈善捐赠正相关;
H1:企业周转能力与企业慈善捐赠正相关;
H2:企业获利能力与企业慈善捐赠正相关;
H3:企业偿债能力与企业慈善捐赠正相关;
H4:企业发展能力与企业慈善捐赠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广西共有27家上市公司,剔除资本市场服务的国海证券1家公司,本文选取26家公司2009-2012年的数据,共获得了78组有效数据样本。对外捐赠数据由巨潮资讯网公布的公司年度报告中利润表附注中搜索而得,其他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的财务报表数据,经过整理计算而得。本文的数据分析借助于SPSS18.0统计软件和Excel完成。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如下:
1.因变量。采用企业总捐赠支出(Y1)和相对捐赠支出(Y2)衡量企业捐赠水平。其中,企业捐赠支出属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表栏目的营业外支出项目所包括的捐赠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等子项目,期间归属为本期,相对捐赠支出为企业总捐赠支出除以企业总资产。
2.其他变量。解释变量为企业周转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每个变量有两个衡量指标。选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总资产周转次数作为衡量企业周转能力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保值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具体定义见表1变量的描述。
3.控制变量。本文以公司规模为控制变量,此外还以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为控制变量。
为检验上述假设,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Y1=β+α1X11+α2X12+α3X21+α4X22+α5X31+α6X32+α7X41+α8X42+α9X5+α10X6+ε(1)
Y2=β+α1X11+α2X12+α3X21+α4X22+α5X31+α6X32+α7X41+α8X42+α9X5+α10X6+ε (2)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广西上市公司对外捐赠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本文搜索的数据统计,从对外捐赠支出总数看,2010-2012年26家样本企业对外捐赠总额分别为50 534 829.06元、65 410 017.12 元、86 854 247.08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捐赠为1 943 647.27元、2 515 769.89元、3 340 547.96元。由表2和图1显然可见,广西上市公司对外捐赠总支出的平均值逐年增多。此外,绝对捐赠支出总数的中值、极大值、极小值、标准差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广西上市公司对外捐赠意愿逐年增强,企业间捐赠总额的差距也越加明显。其中中恒集团三年里每年对外捐赠均为广西上市公司最多的企业。
从相对捐赠支出看,2010年到2012年相对捐赠支出均值分别为0.000905、0.000659、0.000797,并没有表现出与捐赠总支出的逐年递增的表现,而是2011年较前后两年都少(见图2),该年的极大值也为三年中较低的一年,但该年度其中位数却是最高的。从相对捐赠支出看,中恒集团仍是广西上市公司最为慷慨的企业。
2.广西上市公司财务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3可见,反映企业周转能力的指标X1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均值为123.26,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距为4 444.75,X12(资产总额周转次数)均值为0.6519,极大极小值差距为2.1224,对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同样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广西上市公司的各方面财务能力有很大差距。
(二)相关性分析
在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时,从表4我们发现,企业对外捐赠支出总数与周转能力微弱负相关,与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微弱正相关,与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微弱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微弱负相关,但由于资产负债率指标与偿债能力是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偿债能力微弱正相关。由此可见H1的假设没有通过检验,H2、H3、H4的假设初步得到验证。
通过分析Y2与企业财务能力的各个指标发现,企业相对捐赠支出与周转能力微弱负相关,H1的假设没有通过检验;与获利能力微弱正相关,H2的假设通过检验;与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微弱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偿债能力小)微弱负相关,H3假设得到验证;与发展能力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相关、与资产保值率微弱正相关,H4的假设也初步通过假设。
综合来看,企业对外捐赠无论是捐赠支出总额还相对捐赠支出均与企业财务能力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有微弱的相关性,与周转能力微弱负相关,但相关性均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了更加清楚了解哪方面的财务能力对企业捐赠有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将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我们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企业对外捐赠的财务能力因素进行筛选。
1.全样本回归分析。以Y1为因变量,对全体样本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回归结果获得X22进入回归模型,其他变量均被移除。根据表6构建如下模型:
Y1=1 754 833.384+2.214E7X22+ε (3)
回归结果显示R值为0.36,模型(3)的拟合度较好,表5中,F=11.035,Sig.=0.001,可见该模型非常显著,变量X22的系数的t值为3.322,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Sig.=0.001(0.01),说明变量X22对因变量Y1有显著影响。
以Y2为因变量,回归过程同上,我们也获得X22进入回归模型,其他变量被排除,根据表7获得模型如下:
Y2=0.001+0.074X22+ε (4)
回归结果显示R值为0.355,模型(4)的拟合度较好,而F=10.672,Sig.=0.002,可见该模型非常显著,变量X22的系数的t值为3.267,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Sig.=0.002(0.01),说明变量X22对因变量Y2有显著影响。
2.分样本回归分析。以Y1为因变量,选择非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变量X22显著影响Y1;选择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变量X31首先进入模型,然后是变量X5,最后是X11,说明X31、X5、X11依次对因变量Y1产生显著影响。
以Y2为因变量,选择非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变量X22显著影响Y2;选择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逐步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变量X32首先进入模型,然后是变量X21,说明X32、X21依次对因变量Y2产生显著影响。
五、结论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可见,广西上市企业对外捐赠意愿逐年增强,企业间捐赠总额的多寡差距也不断拉大,企业四个方面的财务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企业对外捐赠支出与企业财务能力的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对广西上市公司总体而言,企业获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指标是对企业慈善捐赠产生显著性影响的最为重要的财务能力因素,但在考虑企业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企业时却是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对非国有控股企业而言,获利能力的营业利润率仍然是影响广西企业捐赠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国有企业而言却是偿债能力在获利能力之前,反映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反映获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国有企业对外捐赠支出总数的重要因素,反映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反映周转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影响企业相对捐赠支出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的解释是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面对的生存压力不同,非国有控股企业面对的市场生存压力更大,企业没有利润将会被淘汰,因此只有实实在在的获得利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有一定的资源盈余才能考虑对外捐赠。
(注: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13LX48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XYYB010)
参考文献:
1.张其秀,周倩.地区效应与企业的捐赠意愿相关性研究――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新会计,2012,(10).
2 .Schwartz,R. A. Corporate Philanthropic Contribut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68,(22): 479-497.
3. McGuire, J. B. A. Sundgren and T.Schneewei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4): 854-872.
4.Greene,P.and R. McClelland.The Affects of Federal Estate Tax Policy on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R]. Technical Paper Series,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2001.
5.许婷.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2008,(12).
篇5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上市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完备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通常要以完备的公司制度和组织及治理结构为先导。公司制度能够保证公司层面的财务控制活动有章可循,组织及架构则能够保证财务控制活动有层次地得以开展。在公司制度建设方面,国内的许多上市公司还远远不到位。许多公司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其内容通常是泛泛的条文说明,欠缺明确的操作性及操作指引,并且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也缺乏具体明确的工作流程;因而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混乱。从组织结构建设方面来看,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欠缺,导致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活动没有专门进行负责的机构,对权利及责任也缺乏清晰的界定。上市公司通常对其下属分支机构缺乏足够的风险管控能力,没有建设必要的风险控制联系机制,难以及时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指导;加上相当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能力的缺乏使得风险管控工作没有按照科学的制度流程来实施,结果导致对风险的警惕性低,处理措施不妥当、不及时,最后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效果不理想。
(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对公司纷繁的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然后针对性地控制财务活动。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一方面缺乏对公司财务风险全面细致的分析,财务人员只注意到明显暴露的外部因素,而未能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挖掘,对于财务风险信息的搜集、辨别工作还远不到位,缺乏对风险因素的分类以及汇总工作;对财务风险的发展走向及趋势没有预测、判别的能力,导致一些早期的财务风险未能被识别出来,或者是判断有误,导致了意料之外的损失。另外,许多上市公司欠缺对财务风险准确计量的工具或模型。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其财务风险大小的衡量都是以定性的判断或以往的经验来实施,或基于简单的统计方式;没有基于风险的性质及特征采用其合适的计量方式,这样必然导致计量的精确度无法保证,从而给后续的管理、监测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跟踪监控和预警
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初步的识别、计量之后,后续的持续监控和预警工作也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能否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处理。但是,监控和预警工作却是许多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的弱项和薄弱点。要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关的指标。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在风险监测环节存在着过度信赖定量化财务指标,而忽视定性的指标的状况。此类非财务性指标发生变化时的影响,很多时候要超过财务性指标的影响程度。另外,对相关的监测指标的变化范围难以准确把握,这给监控工作实施的准确性带来了障碍。许多公司还尚未建立起风险的自动识别、预警机制,对风险预警工作没有建立足够的技术支持,使得此项工作经常是落到了财务人员身上,使风险预警的有效性、及时性极大地受到人为性因素的影响。
(四)没有灵活多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理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上市公司以下两个方面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了其风险控制工作的低效率。一是缺乏对财务风险因素发生的预防措施。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工作缺乏前瞻性,对风险进行管控只是局限于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但缺乏针对特定风险的预防措施和处理预案。当风险因素实际发生时,缺乏预先确定的处理措施导致公司对风险处理的时间明显滞后,导致风险面进一步放大。二是没有建立完备的财务风险应对举措和框架。例如,没有事先确立风险的处理小组,没有明确规定人员的配备,没有建立明确的决策程序,这导致了对具体风险因素处理的进一步迟钝。
二、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控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增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并完备制度、组织架构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应放在首位的工作。上市公司应当经由有关管理咨询公司的帮助和建议,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对本公司的风险控制有关制度展开梳理,并根据财务风险控制的实际经验,对财务风险控制流程进行改进和及时修订。同时公司还应加强组织架构及治理结构的建设完善工作,建立或分配专门机构部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并配置具备相当素质的员工。同时,要完善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分层次建设工作,加强在公司内部各部门及总分公司之间联系的机制和制度。
(二)增强对财务风险分析工作的重视和建设
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控的识别分析机制,首先,应当强化公司的信息搜寻建设工作,对影响公司财务的内外部潜在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按照科学的分类基准进行归类和汇总,据此形成条理化的风险分析框架。其次,应当加强风险分析识别工作的前瞻性,加强财务风险变动趋势的分析工作,把握好各种财务风险的预期发展及走势,以便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最后,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计量工作。在已有的风险管控工作经验数据基础上,结合风险的趋势性变动分析,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来估计不同风险的大小,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非财务风险的计量工作通常是使用估计的方式,并采用概率计算的方法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强化财务风险的持续监测和预警制度
及时的监测及预警制度对于公司处置财务风险至关重要。上市公司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的日常性监测机制,完善各种监测的实际措施和安排,还要建立监测的完备指标。指标应当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并重,并考虑定性指标的建立方式。公司要根据风险计量的结果确定合理的指标变动值范围,并据此形成风险档案。同时,公司也要建立完善其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自动化的风险检测及预警制度,通过现代化的系统实时查看风险指标的状态。根据指标的预测及计量来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并确定专门人员做好风险波动的监控工作,提高风险控制工作的效果。
(四)做好财务风险管控的预先准备工作
许多公司虽然及时对财务风险成功实施了识别和预警,但由于缺乏事前的措施安排而导致发生财务风险时手足无措。因此,上市公司必须就风险状况的发生做出预先的措施安排:第一,要建立财务风险的防范体系,结合不同财务风险特点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并对有关的风险监控责任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的有效措施。第二,要建立财务风险应对的领导小组,通过抽调财务部门、内控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可以保证公司具有可以随时处理风险意外的人员;另外,还要建立风险的应急决策程序。第三,要建立对风险处理措施的选择考评机制;应成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对风险的处理和应急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衡量,从中选择能够最小化风险损失的方案。公司也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的风控处理专家来增强风控处理结果的效果。
综上,上市公司要建立财务风险的识别、预警、跟踪等相关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预警与预案,使上市公司应对财务风险更加充分,将相关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为东北制药集团沈阳计控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
采购是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化企业的采销业务已经开始了网络化运转,实现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但是信息化程度较低,只是将人工方式转换成了计算机处理,不能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反馈,因此完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企业的采销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商业环境。适应新的商业环境,紧跟时代步伐,抢占新兴市场,是当下所有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许多石化企业采购部门与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非常不利于石化企业的发展,石化企业应该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将采购与供应链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位置,提高管理效率。从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建立网站、进行网络化采销只是电子商务的一小部分,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管,提前发现供应链上下游的风险,提高资金流通速度,缩减交易环节,从而提高石化企业的效益,降低金融风险。
2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石化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采购部门业务的延伸,纵向上与资金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协同,提高资金运转效率,与客户进行实时沟通,提高交易效率。横向上与生产部门进行实时沟通,及时、精准满足生产需求。第二,实现物资采购过程的电子商务化,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提高信息的透明程度,增加交易双方的信任度,确保采购物资的各项指标达到标准。第三,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进行价格的横向对比,利用信息软件分析市场价格趋势,监控价格波动,帮助企业设计合理的采购方案,节省资金[1]。第四,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监控与管理,加强供应链的信息流通,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供应链各个主体的交易效率。当前,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上述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应该继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模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高信息管理的智能水平,使其与采购环境和供应链管理深度结合。
3石化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3.1应用基础
石化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B/S框架的分层结构,构建分布式模型,采用组件重组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强伸缩性等特点,可以实现灵活的控制。为了满足大量的用户访问,石化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应用数据缓冲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在系统的交互上,应该用服务器处理动态请求和事物管理请求,完善信息识别和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XML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保证对复杂数据的识别能力,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互。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方面,要进行集成化管理,服务平台选择WebLogic,保证带宽足够,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使用需求。
3.2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石化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决策层、战略层和战术层。决策层包括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战略层包括需求统计、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等功能。战术层包括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商业管理、价格管理等功能。在三层框架体系下,能全面实现石化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石化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石化企业的采购程序和采购决策模式应该向专业化、精细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石化企业需要建立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业务集成平台面向所有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权限依等级开放,主要包含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等业务,将有关交易的各种信息进行集中归纳,充分了解各个供应商的具体经营情况和产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帮助石化企业做出最优的采购决策。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也要包含公司审批、物资审查与接收、投标、招标、合同审批、出入库管理等功能,将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集合在平台上。各环节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平台实时查阅其他环节的进度,做好准备工作,使整个交易环节更加灵活、高效。在采购业务集成平台上,可以将各个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了各部门间相互推诿的情况,有助于实现权责统一,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找到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都有记录,且有专门的负责人签名,提高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石化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
5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石化销售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5.1公司计划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石化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随之改变。业务办理流程和办公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因此石化销售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严谨。因此结合有关内容,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接受或者退回相关的物资采购,保证企业资金能够自由运转,直接进行书面物资需求进行分析管理,系统会根据公司所需物资的需求等有用信息,进行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保证企业物资的充足,并对物资的运行管理进行可控性实时跟踪,保证物资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合作,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打下良好的物资基础。
5.2采购过程管理
采购过程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网上预约、咨询服务,对网上评价的好坏进行经销商的选择,使采购流程更加简单便捷,降低了人工运营成本和采购成本,为企业自身节省一定的费用支出。通过网络的快捷浏览,对采购物资有一定的了解,进行订单快速处理、协商议价等流程,确保采购流程严谨、可靠。不同于线下的人工采购,网络技术的发达,电子商务系统的高效管理,使得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化,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渠道的真实,对采购管理有一定的保障,降低企业采购风险,大大提高了采购率,对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5.3供应商管理
在采买的过程中,可以优先享受供销商共享资源的便利。因此,在采购过程中,系统对于供销商的管理更加严格,对供销商的审批更为严谨,对于物资产品不合格的供销商,没有资格加入到中石化供应商管理网络,因此为交易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供销商管理体系,确保供销商的货物来源安全可靠,对物资质量的把控更加人性化,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模式,买家对系统输入采买需求,系统会根据买家需求,对总体数值进行分析,推荐价格合理、物美价廉的供应商,供买家进行选择,交易结束后,安全的运输流程,让买家的需求得到最基本的保证,优质的服务体验,让买家有利于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5.4标准化管理
在物资运输过程中,系统会对物资进行物资编码管理,保证物资齐全,避免因人工工作不当导致的物资编码不规范和物资缺失现象的发生,系统将物资集中处理,通过科学严谨的物资代码,使物资容易辨别,对货物的运输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企业对物资的代码进行审批和提报,系统识别通过以后,对自动对物资进行编码处理,减少人工处理物资的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企业的采购力度。
篇7
【关键词】财务造假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1996年绿大地成立,主要经营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和销售业务,2007年底挂牌上市。在被证监会调查之前,绿大地的很多行为就不合乎常理。去年3月,绿大地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结果发现绿大地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绿大地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有很多,文章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问题发表看法。
一、盈余管理产生原因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当局通过变更会计估计、选择会计政策、安排交易时间和方式等来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操纵会计利润的一种蓄意行为,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利益。
盈余管理的产生可以归结于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问题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契约不完全,以及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差异,公司的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很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2)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及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会计人员有较多的自由空间选择会计政策。比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并且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管理者都有操作空间,这样做并未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变更,折旧方法年限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提前或推迟收入费用的确认来调节盈余,篡改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表。
二、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如前所述,盈余管理是不同利益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产物,公司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机制,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国外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将引起更多的盈余操纵。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所占的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的发生率越低。当然国外这些研究都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会计准则等方面都与国外的有所不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所偏差。文章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上交所),剔除不合格公司后最终得到研究样本为635个,以盈余管理程度为被解释变量,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这几个变量分别用可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独立董事数量/董事会总人数,高管持股数量/公司总股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来度量。应用Eviews 6.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独立董事对我国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越大,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相比国外,效果没有那么明显。第二,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存在不一致,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高管持股有利于解决委托问题,防止经营者和股东目标相背离。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的发生率越低。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U型关系。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持股比例的增高将有利于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然而超过一定限度后,比例的升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严重。这是因为大股东一旦获得控制地位后,就会利用控制权进行隧道挖掘。
三、建议
如前所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文章站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对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可制衡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解决经理内部人控制问题。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CSMAR数据库)显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为59%,相比欧国家的70%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独立董事的比例,加强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建立合理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
(2)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大都为了自身的利益,如果加大对经营者的激励的话,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但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通过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双管齐下,可制约经营者通过修改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
(3)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之一。优化股权结构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根本性途径。具体措施有:
1.降低股权集中度,减持国有股。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在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虽然2005年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但这只是第一步。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分散股权,减持国有股。
2.持股形式多元化。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推行银行法人持股的模式,还可以推进职工持股,通过股权激励机制,让内部职工持有公司股票,使持股形式多元化,形成股东之间的制约机制。
3.积极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资金,信息规模,专业技术优势,作为利益相关者,他们有动机去监督上市公司经理层的行为。因此政府应加快培育和规范机构投资者,引导其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积极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1]张兆国.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J].中国软科学,2009(1).
篇8
考号 姓名 录取专业 毕业院校 230604110001 唐云云 财务管理 楚雄师范学院 310561110007 何肖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10861010004 杨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604110002 李明健 工商管理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350604110009 刘颖 会计学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010604110087 余宏俊 财务管理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57 卜青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52 马爽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017 毕兴陈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176 舒承雄 国际经济与贸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604110189 朱婷婷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804100156 王若娴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010204270005 杨茗涵 会计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70604110004 彭四蓉 财务管理 普洱学院 010104180037 温家瑞 财务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47 罗林 财务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91 范春梅 工商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063 黄雪 工商管理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37 孟保均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182 陈振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804100096 付爽 会计学 云南工商学院 010604110158 姚丽琼 工商管理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122 王海涛 会计学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15 张思渝 财务管理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081 赵燕梅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304190012 黄美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14 赵旭然 会计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165 钟安琪 工商管理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604110217 汤茜 金融学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80 王遇娇 金融学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10104180105 王文连 财务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804100131 龚普蓓蓓 财务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50 戴林静 工商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41 滕亚静 工商管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104180127 玉应波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1 史芳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0 麻丽蓉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309 王芷薇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304190042 张昕滢 会计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60 梁雨婷 金融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231 李璇 金融学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010604110186 杨惠芸 会计学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010304190055 任玲 会计学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20104180003 顾殷莲 工商管理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20804100005 黄钟晖 会计学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010804100028 董俊吕 工商管理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篇9
工商企业管理学什么 工商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例如:开拓公司业务、进行销售统计、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合理规划人员安排、为公司节省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公共关系理论与策划》、《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与形象策划》。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1、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劵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征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已经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2、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
3、会计小额:主要导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事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4、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征服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5、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务单位及征服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工商管理学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英文: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10
(一)易懂性工商管理知识主要是指《管理学》、《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一般而言,上述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都较为好懂。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包括五方面的要点:定额、标准化操作方法、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这五个要点都不难理解。从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90名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32.2%的同学认为他们自己能看懂管理类教材80%的内容;56.7%的同学能看懂50%的内容;仅有11.1%的同学认为只能看懂20%的内容。上述数据表明,工商管理知识具有易懂的特点。
(二)系统性工商管理知识的系统性是指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这要用到《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也需要熟悉《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所包含的知识。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看,工商管理核心知识只有被学习者系统地内化,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三)指南性将工商管理知识与医学知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医学知识在其已探明的领域一般可以精确到操作层面,即具体到诊疗规程。相比之下,工商管理知识不能精确到如此程度,只是指南性的。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指出,管理者应制定定额、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法,至于定额是多少,最佳的操作方法是什么,都要靠管理者自己研究具体情况后得出答案。行动学习的提出者RegRevans认为管理知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管理者洞察实际情况,摸清具体规律,然后找出对策。
二、工商管理本科教学目标
(一)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上述表述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应用的脉络十分清晰。近来,有许多学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认为工商管理教育应突出知识的应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管理教育应以培养管理思维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清醒、细心、透彻的思维习惯。从工商管理知识的指南性来看,工商管理知识是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强调知识的学习或者知识的应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技能训练应比管理知识学习更为重要。但如果工商管理教学抛开知识学习,只进行技能训练是难以想象的。行动学习理论最初将知识学习撇开,后来还是逐渐认识到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工商管理知识的系统性来看,工商管理知识是作为一个系统在发挥作用,零散的、没有内化的知识是不能有效指导管理实践的,否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等现象。
(二)以理论知识框架构建统一知识学习及技能训练既然工商管理知识是指南性的,那么,知识传授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建立起思考管理问题的理论框架,作为管理实践的指南。管理思维的理论框架由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以及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方法构成。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方面的知识收录在《管理学》教材之中。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与方法包含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教材之中。工商管理传统教学在知识的讲解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这与工商管理知识的易懂性是相悖的。工商管理教学应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管理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框架。这样既学习了知识,也训练了技能。有此技能的支撑及理论知识的指导,大学生就能很好地胜任毕业后的工作。目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的大学生还不多。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学完一章之后,是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时,90名被调查者中回答完全没有的占7.8%,基本没有的占52.2%,偶尔做一做的占20%,基本上做了及认真做了的仅占20%。大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的总结,一方面,所学知识不能系统内化,另一方面,其概念技能也得不到经常性训练。
三、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法
(一)用案例还原工商管理知识工商管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由实践抽象而来。工商管理教学应该用案例对工商管理知识进行还原,便于大学生理解、记忆。鉴于工商管理知识大多易于理解,以教材为中心,“满堂灌”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知识的长期记忆需要多次重复,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细致的讲授就形成。讲授法目前依然是工商管理教学的主流方法,原因可能是教师已经习惯于将知识讲深、讲透,另外,还有不少学生依然期待教师将知识讲深讲透。
(二)引导大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对工商管理知识进行综合,一方面,可以将工商管理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利于概念技能的提升。知识的记忆及综合需要平时下功夫,学生学完一门课程的各章后如果不及时总结,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应该是较差的;平时不尝试对已学各门课程知识做进一步整合,系统思考管理问题的理论框架也不可能形成。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好,对所学知识的信心还不足,这与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有关。当问及“你的专业知识是否能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时,回答“基本不能”的高达40.4%,回答“基本能”及“完全能”的同学只占27.7%,回答“不知道”的同学占31.9%。
- 上一篇:中班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高中历史必备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