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11 16:1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质量安全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质量安全实施方案

篇1

[关键词] 跌倒;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77-04

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之一[1-2]。跌倒不仅导致患者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而且是致患者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2]。近年来,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3-4]。预防跌倒,在管理层面上,先要做好跌倒的监控工作,如何高效实施对院内跌倒的监控,更准确评估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做到提前预防、提前介入、持续监测,是新时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5-6]。本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采用人工非惩罚自愿手工上报方式,2011年开始按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14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结构化的自动上报,与信息科人员合作,研发了基于根本原因分析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2012年1月始投入使用,在医疗不良事件(包括跌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705张,临床科室30个,年住院患者达3万人次。2011~2013年发生跌倒72例,其中2011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发生跌倒18例,2012~2013年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发生跌倒54例。

1.2 方法

1.2.1 成立跌倒专科小组

本院于2008年成立跌倒专科小组,对跌倒管理实行“护理部主导,跌倒专科小组配合和实施”的形式。跌倒专科小组由17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7名,其中1名为赴香港学习的老年专科护士。跌倒专科小组主要职责是对医院内跌倒患者进行会诊、治疗、追踪和协助护理部制订预防跌倒指引等。

1.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1 系统功能模块

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在线上报模块(包含医疗、护理、设备、后勤、其他);②管理者审核模块;③管理者模块;④系统自动生成各种结构化表单;⑤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任意时段统计报表和分析图表,显示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及关系;⑥自动生成事件等级及根本原因分析;⑦用户管理模块[7]。

1.2.2.2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分为3个部分:系统登录模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和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8]。全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通过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进行填报,填报内容尽量使用表格并备注选项(结构化),尽量使填报人缩短填表事件,增加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同时便于统计分析。

1.2.2.2.1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陆提供用户验证功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系统。

1.2.2.2.2 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模块 提供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的录入功能,当发生跌倒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报。①上报的基本信息:科室、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对象、与事件发生过程中有关人员和上报人判断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等。②跌倒事件信息:发生前的情况(如最近一年跌倒次数、是否跌倒高危人群、独立能力情况、有无陪伴、日常辅具使用、床栏使用);发生时情况(进行何项活动、意识);科室有无预防措施及规范;造成的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生理因素、流程设计、人员因素、器材设备、环境因素、药物等);发生后的处理等。

1.2.2.2.3 不良事件报告查询模块 不良事件进行提交后,护理部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进行评价审核,及时反馈意见,同时将上报材料整理不良事件信息。

1.2.3 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3.1 上报流程处理

护理部每天收取数据,如果判断为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和引起医疗纠纷的跌倒事件,电话上报,8 h内补录。护理部即时将跌倒信息转交给跌倒专科小组,跌倒专科小组根据科室上报跌倒的严重程度,对严重跌倒或需要会诊的患者,在2 h内进行现场会诊及处理,未造成伤害的跌倒事件在24 h进行会诊,并对跌倒结果进行追踪和监控。

1.2.3.2 上报数据统计

可按报告科室、发生时间、事件类别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并生成各种图表格式。

1.2.3.3 上报数据分析

每月护理部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每月护理质量报告和护士长例会中通报;每季度护理部根据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对跌倒数据进行分析。

1.2.3.4 持续质量改进

跌倒专科小组在每年初进行跌倒事件分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协助护理部进行全院护士的培训以及制订跌倒指引和相关表格设计,如制订预防跌倒工作指引和流程、跌倒评估单、跌倒护理单、跌倒指标巡查单、跌倒事件回访单、回访标准化作业流程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以2012年19例跌倒事件为例,说明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见表1。

表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跌倒上报数据

2.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上报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上报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3,P

2.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实施后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3,P

3 讨论

3.1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使跌倒的上报信息更加完整

使用手工和电话上报跌倒不良事件,会因为上报人的主观原因和专业知识等,造成上报的跌倒信息不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后的建立,里面包含了发生跌倒和跌倒处置等的相关信息,上报人可以根据提示逐项进行填写或打勾,使上报的跌倒信息更加完整。信息化上报系统也随时根据跌倒的最新知识等及时更新上报信息,从而做到信息的完整性。

3.2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跌倒上报率

本结果显示,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后提高了跌倒的上报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护士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科室发生的包括跌倒在内的不良事件,使用自己的工号进行登录,上报采用自愿非惩罚性方式,只是作为警示和不断持续改进之用;护士也可以通过上报系统查询到本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作为参考和学习[9];在实施不良事件上报的初期,护理部还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护士上报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这些方式都提高了护士上报的积极性。柯晓华等[10]研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与报告主体、管理者和报告系统性质、报告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等有关,说明实际跌倒发生率的统计还存在很多问题。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方式,既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又能及时、准确地上报信息,真正做到对患者的不间断监控。

3.3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本结果显示,使用跌倒信息化上报系统后,跌倒发生率降低。护理部和跌倒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跌倒进行不间断监控,发生跌倒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11],并进行PDCA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制订指引各种评估量表和全院分享等措施[12-13],使预防跌倒深入每个护士的工作之中。责任护士及时评估跌倒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预防跌倒的措施,及时上报管理层,是跌倒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夏春玲等[14-15]的研究表明,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无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理念、信息技术支持和一线护理人员的科学配比等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发生率是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如何针对系统中发现的不合理因素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组织护士学习、总结和改进,避免同类跌倒事件的再次发生,需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是管理者仍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能调动护士参与跌倒管理的积极性,降低跌倒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从纸质化办公转变到自动化办公模式,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及时反映和处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燕萍,刘雪琴.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4):77-79.

[2] 刘荃珍,王瑞.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3] 韩月红,刘淑梅,杨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49-51.

[4] Peden M,Magee K,Sarma G.The injury chart book:a graphical overview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injuries[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8.

[5]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信息化管理在压疮防治与监控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3.

[6] 董敏.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9,13(9):60-61.

[7] 张建荣,黄艳芳,张淑清.基于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79.

[8] 张建荣,黄艳芳.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100-112.

[9]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26-727.

[10] 柯晓华,陶红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1):61-64.

[11] 伍晓莹,章秋燕,李爱素.根因分析法在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94-496.

[12] 罗淑娴,徐春芳,陈章艳.PDCA循环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04.

[13] 王岚,仪伟.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保健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37.

[14] 夏春玲,范玲,肖适崎,等.预防跌倒管理的新方法及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2):70-71.

篇2

卫生部三好一满意:

卫生局:

根据卫生部、省及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卫生局结合当前卫生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全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现将活动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均按照市和我市的部署,制定了本单位的实施方案,进行

了广泛的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和方法步骤。同时,各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本实施方案和《2011年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自查自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重点查找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加强整改,促进提高。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医者德为先,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关系的前提。各医疗单位能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和教育,注重理论灌输,培养良好的医德意识。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提高业务水平放在同样的位置,赢得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使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坚持廉洁行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群众举报等有效线索,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收受或变相索要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医院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惩治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医院院服务行为的规范和良好行业风气的形成。大力推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工作规范,加强培训教育,转变医院医疗服务观念,建立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社会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少花钱、看好病,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

同时规范开展医患沟通工作,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院门诊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以便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全体职工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并与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结合起来,不搞形式主义。各项措施的到位切实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服务好”是医疗卫生工作宗旨和作风的体现。医疗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一)改进服务态度,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大医务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了护患沟通、医护沟通,提升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为落实优质服务,锻炼护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利民措施,为群众和患者提供了方便、廉价、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持杜绝服务禁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切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和技巧。

(二)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重点抓好医院挂号、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病人就医,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三)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为群众提供医疗机构科室布局、科室特色、专家信息和出诊时间、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就医选择。定期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三、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和灵魂。“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提出“质量好”,是对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延续和提升,其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一)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各医疗单位能够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为促进医护质量进一步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各单位每月进行一次以上院内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试,巩固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二)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上。

(三)每月开展一次“处方点评”工作。

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门诊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并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参与,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经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是:不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物、处方诊断书写不全等。发现问题后,及时跟当事医生进行沟通,指出不足,促其改正,若仍不改正,则全院通报批评进

行处罚。如今各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已初见成效,处方质量明显提高,对促进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下去,不断完善,使之规范化。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一)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赢得患者满意。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对住院和门诊病人现场调查等形式,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赢得患者满意。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和全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源头打击、终端监管”的工作方针和“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建设农村药品监管和药品供应网络,确保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二、工作目标

以求年底达到以下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加大对药品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查处一批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大案要案,捣毁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抓获一批违法犯罪嫌疑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为首分子,使我省药品制假售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打击虚假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加强药品的监督抽验,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行为,使我省药品市场(包括**、*中药材专业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药品的质量明显加强;推进和加强我省农村药品监管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村用药的日常监管,使广大农村安全用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药品放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多方面加强整治、规范和建设,共同推进我省药品放心工程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1.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打假办继续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8至9月间,联合对重点督办案件查处情况进行督查;9月底对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表彰;专项行动结束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继续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犯罪行为。

2.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使用无证医疗器械行为。要对已注册产品进行全面清查,加大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督抽验,公告不合格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及相关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作用机理不明、不具备理疗、辅助疗效的增高仪、减肥仪及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冠以医疗作用的产品,坚决清理,已发放注册证的予以撤销;重新审核植入体内的整容、矫形医用生物材料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注明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对不符合要求的,其产品禁止销售。

3.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心脏起搏器、骨科内固定器材、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橡胶等纳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全面检查生产企业执行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对擅自降低生产条件,不按要求组织生产的,依法严肃查处。加强日常监督,防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发现重复使用的要依法查处。

4.开展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查处中药材专业市场销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毒性中药材以及濒危动植物中药材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秩序,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责任制。加强对一些重点地区的监管,堵住源头、管住买家,防止出现新的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揭阳市药监局要按照省药监局、纠风办、公安厅、工商局的部署,开展一次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专项整治。要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市场的巡查力度,使整治工作收到实效、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规范经营。

5.加大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日常监测工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我省药品广告监测网络,完善对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合作,协助有关部门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1.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制剂室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生产单位、医院制剂室按照有关要求组织生产和配制药品。各市药监局应组织开展一次对医院制剂室的检查工作。

2.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二类专项检查,对违规销售和使用二类的依法予以查处。

3.加大对药品批发企业证照管理。重点查处买卖、出租、出借或变相买卖、出租、出借《药品经营许可证》,吸纳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4.积极推进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年底前,省内药品零售企业基本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零售药店销售二类、粉针剂、大小容量注射剂和其它凭处方销售品种,必须严格做到凭处方销售。没有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药店,不得销售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开展对零售药店药学技术人员在岗在职情况的检查、登记工作,督促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履行职责,确保零售药店药学技术人员配备落实到位。

5.加快GMP、GSP认证步伐。按照国家标准,加快GMP、GSP认证工作进度,提高认证工作质量,实现我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规范管理。对逾期未通过GMP认证药品生产企业,依法停止生产;对逾期未通过GSP认证继续经营的药品经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取消药品经营资格;对已通过GMP、GSP认证的生产、经营企业要进行日常抽查,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

6.积极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继续贯彻执行《关于推进我省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粤药监通〔*〕88号)文件精神,允许现有的批发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或收购等方式跨区跨市迁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

7.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出台《*省医疗诊所基本用药目录》,初步实现城乡医疗诊所的用药规范化。

8.编辑出版《*省地方习用药材标准》,使我省地方药材使用有法定标准,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修订《*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提高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的标准及配制水准,保证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对已换发制剂批准文号的医疗机构制剂进行深入考察,对疗效不确切,处方不合理,质量标准低的医疗机构制剂,撤销其制剂批准文号。

9.加强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及时向社会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促进合理用药。

(三)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和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

1.推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通过政府网站、《*药品监督》以及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公告,起到警示和惩戒作用。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药品零售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示范药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行业新风,引导诚信经营、为民服务的理念,构建质量可靠、服务优质、环境整洁的购药环境,真正让人民群众用药放心。

2.加快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药品打假力度,要加强与镇、村的联系,确定一批农村药品“质量信息员”,形成群防群治的农村监管体系。监管网络建设的目的是保证药品监管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各地在建设农村药品监管网络时,要遵循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原则,抓点带面,逐步推开。

3.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级批发企业,将市、县级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将销售网络由城市向乡村延伸;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农村开办门店;鼓励合法药品经营企业到偏远农村设点销售药品;允许符合条件的综合商店经批准登记后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打击无证药贩和游医,使群众买药方便,用药放心。

4.扩大农村用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大农村普法和用药知识普及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法律和用药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用药常识。及时向新闻媒体供稿,宣传我省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和市场整治成效,以及我省药品优质名牌企业。在我省新闻媒体开辟药品放心工程知识宣传专栏,普及药品安全知识,增强人民群众药品消费维权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时间为8月中下旬。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到各市;各市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时间自8月下旬到12月中旬。各市局要按照方案要求,摸清底数,全面开展企业整改工作,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省局将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时间为12月中旬。各市局对照目标认真做好自我检查验收和工作总结,并于12月15日前将组织实施药品放心工程的情况上报省局,省局将组织抽查。

五、几点要求

1.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理清思路,抓好落实。要按照国务院〔*〕65号文件的要求,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从各地实际出发,科学制订规划,适当增加投入,重点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省局将设立“实施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行动。领导小组由陈元胜局长担任组长,黄希泽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安监、注册、器械、流通、稽查等处室(分局)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流通处,负责日常工作。各市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工作。要根据省局《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于*年8月底将方案报省局,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和协调,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责任制,把工作想细、做细,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务求专项整治取得实效。每阶段工作完成后,各市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3.加强交流,及时通报。各地应加强专项整治工作信息沟通与交流,自9月上旬开始,各市局应每半个月将本地区实施药品放心工程的情况向省局汇报一次,重大情况及时报告。

4.加强舆论宣传,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和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药品的行业自律。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要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药品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好典型,对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

中下旬。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到各市;各市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时间自8月下旬到12月中旬。各市局要按照方案要求,摸清底数,全面开展企业整改工作,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省局将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时间为12月中旬。各市局对照目标认真做好自我检查验收和工作总结,并于12月15日前将组织实施药品放心工程的情况上报省局,省局将组织抽查。

篇4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监管的理念,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以解决影响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通过提高标准、严格准入、强化监管、落实责任,进一步整治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水平。

(二)总体目标。通过深入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药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安全监管,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确保不发生重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具体要求是: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秩序;进一步强化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全过程监管,严格排查各环节的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杜绝高风险药品和医疗器械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行为,全面实施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提高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药品购销行为,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走票、超方式、超范围和出租或转让柜台等药品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的分类管理;进一步规范药品广告、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行为。

二、重点整治任务

(一)强化药品生产监管。监督企业认真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化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开展高风险药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用于注射剂包装的不易清洗的医药包材。进一步完善派驻监督员和质量受权人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以实施药品GMP为核心,驻厂监督员与药品质量受权人、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部门协调统一、内外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药品委托生产、委托检验监督管理,严格药品委托生产的审批标准,加强对委托加工药品生产的监督检查。

(二)强化药品流通监管。进一步完善药品营销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加强药品购销票据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药品批发企业,重点查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走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和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的行为;对药品零售企业,重点解决出租出借柜台、超范围、超方式经营、药品分类管理不到位以及药学技术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等问题;对不能统一配送药品的零售连锁企业,责令退出连锁经营。严格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委托非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的行为。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对严重违法广告所宣传的药品,坚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其在辖区内的销售。

(三)强化药品使用监管。依据《省药品使用条例》,加大《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力度,扎实推进药品使用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进、储存和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合理用药。配合上级做好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工作,淘汰不具备配制条件、质量不能保证、疗效不确切、安全风险较大和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品种。加强对医疗机构制剂室的监管,对违反《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依法严肃查处,直至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强化特殊药品的日常监管,完善各种审批审查制度和程序,对特殊药品的流向进行实时监控,严防发生流弊案件。

(四)强化医疗器械监管。加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特别是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确保产品质量。按照《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开展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专项检查。

(五)加大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力度。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卫办发〔2011〕85号)的要求,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制售假药的行为。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的重大案件。依法查处以宣传、义诊、咨询为名义变相销售药品的行为。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以食品、消毒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和“无文号”产品等六类仿冒药品的违法行为。开展打击在具有降糖、减肥等功能的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专项行动。

(六)强化药品技术监督。完善药品快检机制,加强药品快检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不断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三、实施步骤及整治措施

专项整治行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自查自纠(2011年11月下旬-12月底)。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县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部署安排辖区内专项整治行动及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

各涉药单位要对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生产(配制)、流通各环节的风险因素、安全隐患和质量管理认真进行自查,依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搞好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彻底整改,不留后患。

第二阶段:监督检查,整改落实(2012年1月初-9月中旬)。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各环节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检查覆盖面要达到100%,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决不姑息。

第三阶段:集中整治,重点攻坚(2012年9月下旬-10月底)。

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集中整治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产品,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进行跟踪复查,集中解决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提高(2012年11月初-12月中旬)。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对辖区内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县政府对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整治措施到位、目标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药品安全负总责,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行政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并实施药品安全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各有关部门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把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辖区内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及时消除药品安全隐患。

(二)加强合作,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整治合力。发改、经贸部门负责制定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卫生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整治方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制定违法药品广告整治方案;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牵头制定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专项整治中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篇5

为深入贯彻实施2010年版《中国药典》,提升药品检验人员的操作能力,提高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市局决定对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的药品检验人员开展全面轮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市药品、中药饮片、医用氧气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方式、内容

采用实验操作与理论指导相结合方式,通过实际的检验操作进行现场讲解。培训内容包括:《中国药典》2010年版修订内容;药品检验操作技术规范;大中型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方法;滴定液配制及标定;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等。

三、培训时间

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分20期举办;每期培训12人,时间1个月;第一期培训自2011年5月16日开班。

四、培训管理

市局药品安全监管科负责组织培训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对有关单位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市药检所负责具体实施培训工作,负责每期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由市局统一核发培训合格证。

五、培训费用

本次培训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用,参训人员食宿费用由其所在单位负责。

六、培训工作要求:

(一)有关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这次培训对提高自身药品质量控制水平、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检验人员参加培训。请有关单位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附表1)选派参训人员,认真填写药品检验人员培训登记表(附表2)和参训人员汇总表(附表3),于2011年5月10日前报市局药品安全监管科,并按照市药检所的实施方案组织检验人员及时参加。

篇6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效

二、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县级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实施规范化建设,规范了管理体制、功能定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药品管理。

建立了县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财务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制定实施了《##县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全面实施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要求,明确了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

实施“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制。投资30万元建立卫生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对医疗机构财务实行报帐制集中管理,取消原有所有资金帐户,建立统一的收入和支出帐户,纠正和规范开支86项,杜绝不合理开支13万余元,控制了债务增长。制发了《##县卫生局关于规范物资采购及修缮工作的通知》,规范了修购开支管理。

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定岗、定责、定薪,全县24家乡镇卫生院确定编制803人。制定实施《##县医疗卫生单位分配方案指导意见(试行)》,职工工资实施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促使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

完善了乡镇建立公共卫生所设施设备,制定了乡镇公共卫生所人员考核制度,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犬伤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按照医院等级管理要求,推动医疗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了管理方案,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完善了《基本医疗诊疗项目》、《基本医疗用药目录》。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率先推行使用“成都通用门诊病历”。开展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用药工作,由专门临床药师跟踪查房,看病历记录,看医嘱、处方等,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点评、通报。开展了以医院感染监控、临床实验室质控、医院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的“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坚持事情没查清楚不放过、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保障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合理调整病员流向和结构,实施了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病员1000余人次。

制订实施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了服务流程标识图和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制度标牌,规范了院容院貌,改善了医务人员形象。

篇7

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目标和任务。其中:艾滋病项目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救助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和危害。年度主要工作一是完成对公安和司法行政系统监管场所当年新入所的吸毒、等重点人群的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监管场所工作人员培训。二是所有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费自愿咨询和抗体初筛检测服务。三是将农村作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点地区,开展宣传教育。四是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和预防性途径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五是为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和抗体筛查服务。六是继续在全省开展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CD4细胞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覆盖率,促进重点地区基层人员抗病毒治疗、抗机会性感染诊疗和护理服务质量。七是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八是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加强人员培训和实验室血液质量控制,建立稀有血型库,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结核病防治项目目标为2008年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继续保持100%,新发涂阳肺结核病病人发现率保持70%以上,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达到90%以上。2008年全省发现并治疗管理肺结核病人46556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为27093例,复治5108例,重症涂阴病人4206例,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10149例。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肺结核病人免费诊断、治疗、肺结核病报病管理和治疗管理、乡(镇)卫生院查痰、追踪疫情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网络专报、强化督导及健康促进。

安徽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目标为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由原5苗防7病扩大为13苗防15种传染病。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具体工作指标为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力争到2010年,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在全省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出血热疫苗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70%以上。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70%以上。

疟疾防治项目实施目标为控制间日疟的暴发流行,降低疟疾发病率,减少疟疾从流行区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和扩散;及时发现传染源,力争疟疾高发区的病人发现率达到65%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80%以上。项目主要工作一是2008年春季对重点区域人群进行休止期治疗,计划治疗120-140万人次,对高发地区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服药,共服药30万人次。二是对现症疟疾病人进行规范治疗,共治疗10万人次。三是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检查,及时发现传染源,共开展血检58.5万人次。

篇8

一、作战目的

按照“全覆盖、督死角、査问题、抓整改”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对影响脱贫攻坚质量的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挂牌作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发起最后总攻,一鼓作气、奋勇拼博,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二、作战范围

全镇701户263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影响高质量脱贫的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

三、作战内容

聚焦作战范围,重点是责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三精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情况,逐户逐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四、作战责任

(一)镇党委政府:作战贫困及可能返贫人口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

(二)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帮扶措施。

五、定期调度

(一)调度范围及重点

全镇701户263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影响脱贫质量的重点区域和问题。

(二)调度事项

1、省上暗访督查、调研督导、省级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2、民主监督、督查巡查、审计、暗访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3、帮扶情况。

4、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落实情况。

5、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护林员、村组道路建设、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专项提升行动。

6、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篇9

【关键词】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07-02

按照《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6月,我院成立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全员护士动员大会,明确了实施主题和目标。同时启动了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部积极开展工作,结合我院的实际,修订了试点病区各项护理职责和制度,调整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书书写、强化了薪酬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并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1 开展此项工作的优点

1.1 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的基石,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我院改变了传统的排班模式,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时间表,实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成组护理模式。增加了护理人员,减轻了护士压力,护士也越来越满意了。并要求围绕患者的病情、医疗安全、诊疗效果、转归和康复的需要去实施基础护理,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人性化服务、人文关怀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患者做健康教育,用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1.2 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士深入病房,了解病人所需,为患者解决生活、护理、治疗等各方面实际问题、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刷牙、洗脸、喂饭、洗头、擦浴、扫床、更换床单被套整理病房等。

1.3 增进了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按照实施目标,我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不仅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以快乐、阳光、微笑的积极情绪真诚地服务每一位患者,从服务设施、环境、观念、模式、内容、技术、流程、态度等方面不断改进,让患者满意;在病房的布置上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结合专科患者的特点,在走廊贴上彩色健康教育宣传栏,让每一处角落都体现出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行为,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还要求护士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养成快乐的情绪、阳光的思维和微笑的心态,用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把为患者解除痛苦、增添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源,达到快乐自己、幸福他人的护理目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4 提升技术水平,保障护理安全。为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护理部编印了优质服务工作手册,内容包括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目标及实施方案、护理核心制度、职责等。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手册中将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图示化表现,形象具体地描述了护理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院护士人手一册,使护理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理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要检查全院护理安全工作,每周检查各班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并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2 存在的不足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监管理念,以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创新农村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不断推进“药品放心工程”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建立运行有效的药品监管网络和群众满意的药品供应网络,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健全覆盖镇街道、村级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

在全街道农村形成行政监督、技术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街道人大或政协中聘请药品监督员;在药品经营生产企业或医疗机构中聘请药品协管员;在涉药人员或村干部中聘请药品信息员。把药品监管网与食品监管网结合起来,实行“两网合一,一员多用”。完善药品质量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制度,加强培训,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明确责权利。形成街道、村居联动的监管网络,消除农村药品监管盲区。

(二)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做好配送源头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严格选定农村药品配送企业,从而保证质量、降低药品配送价格,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农村药品供应由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和区卫生局选定药品质量可靠、信誉良好、已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批发企业)来承担农村药品配送任务,推荐给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配送到村的目标。

引导和鼓励多种主体在农村开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零售企业和村级药品零售点。利用“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的优惠政策,方便农村广大群众购药。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渠道,采购单位要与供药单位签订供货意向书和药品质量保证承诺书;加强对外来医药代表的管理,建立实名登记备案制度。协会要加强对药品从业人员的自律教育,加强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保证药品质量的采购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住假药、劣药进入市场,形成“合法的、清晰的、稳定的”全覆盖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三)深化“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对医疗机构实施分类指导,按照“采购渠道清晰、仓储条件合适、记录台帐健全、人员培训到位”的要求,在20*年创建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规范化药房”建设工作,消除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用药安全隐患,使医疗机构药房管理规范,药品使用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仓库设施完备符合药品储存条件,药品摆放陈列符合药品分类管理要求,药品购进、储存活动规范,记录完整。对个别还未达到要求的,督促其达标,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

(四)加强日常监管,巩固规范成果。认真开展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跟踪检查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使其能够按照GSP规定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推行药品放心工程,巩固创建成果,切实保证群众用药安全。

(五)实行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继续推进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电子档案,准确记录在监督检查中涉药单位是否依法生产、经营、使用药品情况,确定相应类别,对重点单位要增加监管频次。

(六)做好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工作。药品监管部门要出台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办法,明确其职责。定期开展对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专业培训,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重点加强药品监管的政策法规、安全用药知识和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监管水平。建立农村药品案件报告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加强与基层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定期联系制度,加强督促与指导,不断提高药品监督网络的运行质量。

三、职责分工

1.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的药品“两网一规范”创建工作负总责,指定协管员负责宣传、协管工作(协管员人选与药监部门共同商定)。组织行政村信息员负责宣传、信息报送工作(信息员由街道聘任)。指导辖区卫生院开展督导、验收、考核等工作。

2.街道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开展宣传、创建、督导工作,汇总本辖区内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工作资料,协助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的创建工作。

四、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4月中旬到5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区动员大会,布置工作要求。并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药品安全分管领导,聘任协管员、信息员。

(二)实施阶段(5月到8月)。街道严格按照“两网一规范”示范达标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按照“规范化药房”的标准,在去年创建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药房建设工作,认真做好自查整改和创建资料的分类归档,确保创建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三)验收评定阶段(9月至10月)。区卫生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按照《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现场评分标准》,统一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人员以卫生人员和药监人员为主,聘请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加。对验收不合格的基层医疗机构药房采取限期整改措施,到期验收不合格的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卫生部门把“规范化药房”创建达标纳入医疗机构年检内容。

(四)迎接市考核组考核阶段(11月)。街道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创建单位的资料汇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负责全区创建单位的资料汇总工作,迎接市创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工作考核组的考核。

(五)总结提高阶段(12月)。对创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和先进创建单位进行表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对创建单位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深化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是保障我街道群众用药安全的大事,同时也是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浙江省政府把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工作列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管工作的重点。区政府成立了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我街道和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街道还设有药品协管员,指定由相关分管领导专门抓,每个行政村要设信息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工作档案,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

(二)明确责任,搞好配合。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迫,涉及面广,各部门要按照“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街道各有关部门、卫生院等一定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宣传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先进典型;围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经常性地对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用药安全意识,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