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1 16:1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

篇1

1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存在形式及内容

现有24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见表1),其中14种为综合期刊,8种为专科期刊,2种为文摘类期刊,几乎涵盖了口腔医学的所有领域,其中13种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数字化情况调查结果

2.1版权页调查对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版权页的调查显示,有21本标注了电子信箱,占84%;只有9种期刊建立版权网站;标有2个网址的有1种。分布情况见图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相对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与国外期刊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CNKI收录全文情况除7种期刊(占总数33.33%)缺失首期或最早数期,《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更新至2007年止,其余13种期刊(占总数61.90%)收录自期刊创刊以来所有全文。

2.3国外数据库收录本研究以PubMed为代表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至2008年9月止,PubMed年收录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只有3种(占收录期刊总数的12%),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其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自1987年1月刊~2008年2月刊共2770篇论著的英文摘要,小部分早期论著的摘要暂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收录1997年2月至2008年8月共1404篇英文摘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1992年6月~2008年8月2064篇论著,其中1960篇提供全文PDF链接,2008年全部则只提供英文摘要。

2.4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4.1主办单位网站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5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拥有主办单位网站的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依托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提供一般性信息包括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甚至全文PDF文件下载,相关链接较全面,构架完善,并设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的链接网页则仅提供版权页等一般信息,不具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文献下载等功能,支持网上投稿。

2.4.2版权网站期刊建立版权网站可借助因特网方便、快速的特点,在提供期刊文献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快、更广泛的医学信息服务[3]。《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是国内目前拥有版权网站的口腔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以印刷版本期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站,其提供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文献设有HTML和PDF两种链接,但全文未上传,也未见留言信息。

3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绝大部分停留在"拷贝阶段",在形式上是单纯印刷版的重复,甚至是印刷版的简单扫描,出版时间明显滞后,且网页设计过于简单;在观念上认为网络只是给读者一个新窗口,没有对编辑流程进行调整;形式上还是一种单向传播,未通过整合内容形成跨媒体的一体化服务,不能满足编辑部及读者多方面需求[4]。这其中的原因有观念上的,也有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考虑可能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主要负责人对网络了解不深;②缺乏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人才;③网络技术缺乏;④编辑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适应等。

篇2

去除式加工技术

去除式加工技术(也称减法加工技术)在工业上是指用车、铣、磨、削等方式将已成型好的材料固体坯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方法。口腔用数控加工设备考虑到其加工对象为专用牙科材料,针对牙科材料特性和制作精度的要求,常采用铣和磨的加工方式[3-4]。数控加工(numericalcontrolmachining,简称NC加工)是指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现有商品化的牙科数控设备,根据其切削主轴的运动特性,可进一步分为三轴、四轴、五轴等设备。这里轴的概念是指切削主轴的自由度数,主轴的自由度越多,灵活性越好,可加工模型的复杂程度也就越高。三轴数控设备适合批量加工倒凹面积小、形态相对规整的牙科模型(如基底冠桥);四轴与五轴设备更适合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复杂形态牙科模型(如解剖形态冠桥、种植基台、正畸托槽等)。典型的牙科多轴设备有CEREC3D(SIRONA公司)、EVEREST(KAVO公司)、T1(WIELAND公司)、LAVA(3M公司)等。近些年,数控加工中心这种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主流数控机床也逐渐引入到口腔领域,它是一种功能较全面、综合加工能力较强的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的特点是:机床设置有刀库,刀库中存放着不同数量的各种刀具或检具;坯料一次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的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检具;机床可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它辅助功能,连续对工件各表面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手工操作的干预,大大提高了口腔假体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现有数控加工技术可加工的牙科材料包括牙科金属(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纯钛)、玻璃陶瓷和临时性复合树脂材料,特别是一些传统工艺很难加工或是无法加工的材料,比如氧化锆陶瓷材料,数控加工技术也可以实现。在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加工应用方面,数控加工技术可用来制造金属基底冠桥、覆盖义齿连接杆、正畸用个性化托槽等;在陶瓷材料方面,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二次烧结软质氧化锆材料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可制造氧化锆基底冠桥、个性化种植基台、一体化桩核等;针对CAD/CAM椅旁系统的配套材料—玻璃陶瓷,数控加工一直是其惟一加工方式,工艺上则以磨削为主,有别于其他材料的铣削工艺,可制造嵌体、瓷贴面以及解剖式全瓷冠;另外,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生产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牙科复合树脂材料,可实现个性化的即刻修复体制作。

增量式加工技术

相对数控加工的“减法加工”技术,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被称为“加法加工”技术,即增量式加工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离散化将三维数字模型转变为二维数字模型的连续叠加,然后由程序控制按预先确定的顺序将成型材料一层一层堆积成型[5]。RP技术首先被应用于航天工业,用于医学领域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克服了传统去除式加工技术的局限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批量制造出各种复杂形态的工件,特别是对有内部结构设计的传统NC加工无法制造的工件,RP技术是较好的解决方案。RP技术的特性很好地适应了口腔医学假体及模型的复杂形态特征,加上其在加工速度、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该类设备正在成为目前口腔假体及辅助装置制造技术的强力手段[6-13]。目前,应用于口腔医学的RP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技术(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技术(也称立体印刷技术,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熔融沉积制造(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三维打印技术(3Dprinting,3DP)、激光近形成型技术(laserengineerednetshaping,LENS)等。

SLS和SLM技术SLS和SLM技术的成型原理相似,都是在工作台上逐层铺粉,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分层截面轮廓信息对实心部分所在的粉末进行熔融固化,逐渐形成各层轮廓,从而堆积成实体。SLS和SLM技术主要针对金属及其合金材料,装备有惰性气体保护仓的设备还可熔融烧结纯钛粉末,成型出致密度较高的纯钛工件,很好的解决了纯钛铸造缺陷的问题。现有口腔SLS和SLM设备的成型精度比初期产品已有很大提高,成型精度可达到20μ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口腔临床对制造精度的要求。但对于成型大尺寸修复体(如多单位基底桥),由于加工过程缺乏足够的外周刚性约束,金属成型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形变,影响精度。往往通过增加支撑分散应力、分段成形和软件预补偿等技术加以改善。此外,SLS和SLM设备的可成型空间往往较大,适合于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制造效率也较数控加工好。SLS和SLM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金属(包括纯钛及钛合金)基底冠桥、CAD设计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外科手术用钛板以及正畸个性化托槽的数字化制造。典型的设备有EOSM270(德国EOS公司),国内在此方面也有初步的研发成果。SLA技术SLA技术成型原理是使用光源(激光或可见光)投射,分层选择性地固化液槽中的液态光敏树脂,使逐层固化堆积成型。SLA技术主要针对复合树脂类材料的特性而研制,现有技术的成型精度往往比SLS和SLM技术略高,可达到10~20μm的精度,但现有应用于口腔材料的设备成型尺寸没有SLS和SLM设备宽裕,适合制造小批量小尺寸的口腔假体和模型。另外,现有SLA设备中配备有口腔生物性材料的还为数不多。

SLA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铸造用基底冠桥蜡型、赝复体蜡型的制造;外科、种植手术用导板的制造;外科手术三维诊断及术前规划设计模型的制造;牙周夹板、可摘义齿树脂基托部分的快速制造。3DP技术3DP工作原理类似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工作方式,采用逐点喷洒黏接剂来黏接粉末材料,或逐点喷洒树脂液滴并同步光固化的方式,最后逐层堆积成型。其打印喷头可以有2个或多个,可同时喷射1种或多种材料,因此有较高的成型速度。这种技术的成型精度与SLA技术相近,最高可达到15μm左右,成型空间尺寸也与SLA设备近似,同样适用于小批量小型工件的制造。3DP技术可成型的粉末材料包括石膏粉末、部分金属粉末,可用于打印牙科诊断用牙颌模型或用于制造CAD全口义齿阴型;可成型的液态树脂光敏材料与SLA的材料近似,同样可用于牙科铸造用蜡型、颌骨支架功能性替代体、颜面部赝复体(义耳、义鼻、义眼)、隐形正畸矫治器、手术导板等治疗辅助装置的制造。此外,3DP技术目前也正在用于三维生物打印,选择与机器相适应的生物支架材料以及细胞,要同步打印形态具有一定空间形态和细胞分布的三维生物体,可用于组织工程(如颌骨、牙齿)的重建或再生。#p#分页标题#e#

其他数字化制造技术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医疗自动化技术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在口腔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2001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辅助全口义齿人工牙排牙制作系统,最后用CRS-4506自由度机器人首次实现了由机器人辅助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列[14-16]。同年,美国OraMetrix公司发明了SureSmile系统,通过口腔正畸矫正弓丝弯制机器人,使弓丝弯制这一复杂的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可精确稳定控制和移动牙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疗程[17-18]。可见,机器人技术作为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又一亮点,已成为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短脉冲激光技术激光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科学发明之一,激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当今世界的科研、生产和生活之中。在眼科医学领域,激光切削技术在眼角膜切削方面的研究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在牙科领域,高功率脉冲激光由于在切割牙体硬组织方面具有微爆破和微蒸发的特效,常被应用于龋齿的治疗;另外,激光牙齿漂白,俗称为“镭射美白”也是其在牙科领域的应用技术之一。激光技术在牙科领域的应用目前在国外已成为一门最新的热门的牙科应用研究领域[19-20]。国内现有学者针对短脉冲激光器的牙科应用开展相关研究,旨在利用短脉冲激光器高光束质量和高峰值功率的特点,实现超精密牙体切削预备的目的。可见,摆脱传统激光技术二维切割的约束,向三维空间精密切削拓展,是牙科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3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特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其前身系创建于1980年的江西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03年增名“江西省口腔医院”,2005年更名为“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医院位于英雄城南昌市中心,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诊疗大楼主体建筑高12层,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正在筹建的新院占地33亩。医院现设有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粘膜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预防科、儿童口腔科、口腔种植科、特需门诊、综合门诊(口腔急诊科)、专家门诊、分门诊等15个临床科室和7个医技科室。医院有省内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治疗设备、消毒设备和数字化影像传输系统,在全省率先开展各种口腔疾病的诊疗技术,率先实现了全院数字化影像联网,率先全面实行了口腔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全院拥有进口牙科综合治疗椅140台,病床编制50张,年门诊量20万多人次,年出院800余人。医院是全国“重生行动”和“微笑列车”项目承办单位,江西省口腔医学会挂靠单位和全国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地。

医院实行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医院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具有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牙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承担着口腔医学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及继续医学教育等多个教学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设有6个教研室和1个口腔综合实验室,其中口腔正畸科(口腔正畸学)、口腔内科(口腔内科学)和口腔修复科(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正颌外科方向)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

多年来,口腔医院人秉承“博才厚德,求精创新”的院训,本着“以人为本,德高医精,诚实守信,群众满意”的宗旨,竭诚为广大口腔疾病患者服务,医院先后荣获“江西省卫生行风优良单位”、“群众满意医院”、“南昌市文明单位”和“全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活动绿色通道”等荣誉称号。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条件

三、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博士研究生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招满为止)。

2、报名方式:采取现场报名或电子邮件报名。

3、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周老师

联系电话:0791-86363795

医院网址:jxskqyy.com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福州路49号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人事科330006

四、资格复查与考试

1、资格复查:资格复查的时间为面试前1天,地点为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人事科,复查时考生需提供简历、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相关资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

2、考试硕士采用专业知识测试和面试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测试分为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各占总成绩的25%,面试为结构化面试,占总成绩的50%。博士采用科室考核和综合面试相结合。考试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3、岗位报名人数与招聘岗位数超过3:1时,按照笔试成绩排名和招聘岗位3:1进入面试。如报名人数与岗位人数未达3:1,则全部进入面试,需笔试与面试总成绩达80分方为合格,择优录取。

五、体检与考察

1、根据笔试、面试的总成绩排名,按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执行,因我院为教学和医疗保健单位,有传染性疾病者不予聘用。

2、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

3、对经考试、面试、体检、考察后的拟聘人员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4、因体检不合格或自动放弃产生的岗位空额,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聘用、待遇

经考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合格后,按程序上报办理聘用或试用等相关手续。经所有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博士列入国家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硕士实行人事,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篇4

[关键词] 骨密度测量术;牙槽骨密度;锥形束CT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158-03

牙周病是人类最普遍的口腔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是一种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可累及牙周膜、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等牙周支持组织,临床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的形成、附着丧失等。其中牙槽骨吸收主要病理表现为牙槽骨的高度、密度的变化,牙槽骨密度等指标的测量对牙周病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估牙周支持组织、牙槽骨的状况,对于临床医生治疗牙周病或种植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牙槽骨骨密度测量可分为定性、半定量、定量三类方法。临床上测量骨密度常用方法包括螺旋CT测量法、双能X线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大多都是用于躯干骨、脊椎、腰椎等部位。但是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复杂,位置特殊,口腔空间狭小,周围有较多的软硬组织,使得上述方法应用于牙槽骨骨密度测量时难度增大,限制了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常用的牙槽骨密度测量方法综述如下。

1 定性检查法

此法较早应用于骨密度的测量,通过对X线的黑化程度进行观察、评估而间接得到骨密度。Devlin H等[2]通过放入口中的已知密度、厚度作为参照物,与骨组织同时拍摄图像,观察牙槽骨的透过度是否增加、骨小梁的多少、粗细及骨皮质厚薄的变化等来评估牙槽骨密度的变化。由于骨骼形态学变化只有骨量超过30%的丢失才能显现出密度的变化,敏感度低,不能做定量分析。

在王晓敏等[3]的牙齿缺失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中,对于该评估方法受投照条件和观察者的诊断经验、病理学知识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复率不高、结论差异大,同时又受投照剂量、胶片质量等因素影响,不适用于早期及实验性诊断。目前X线摄片术在口腔中的应用主要是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等方式。

2 形态测定分析法

在形态测定分析法中,主要通过曲面断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和下颌骨骨皮质厚度(mandibular cortical index,MCI)来反映下颌骨骨量的变化。PMI就是在颏孔对应处,下颌骨下缘骨的皮质厚度和颏孔至下颌骨下缘距离之间的比值。MCI则是通过对双侧颏孔远中下颌骨下缘的骨皮质形态的变化进行骨密度的分型。MCI可以分为3型:Ⅰ.双侧下颌骨下缘骨皮质的骨内膜边缘平滑整齐;Ⅱ.单侧以及双侧的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内,其骨内膜呈现出半月形缺损,这就是骨陷窝吸收;Ⅲ.单侧或双侧下颌骨下缘骨皮质的骨内膜皮质残余,呈多孔状。此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和便于普查,但是研究时要考虑各种物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影响,并进行修正。虽然PMI和MCI仅是半定量的检查法,但如能在应用前大量调研并得出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相对正常参考值,那么临床应用时参考价值则更高。

3 定量检查法

定量分析分为无创性和有创性两类。有创性需活检后再体外分析骨标本,虽然可以排除软组织等重叠影像的干扰,但其侵入性、不可重复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且牙槽骨骨质较薄,其中包埋着牙根,取材受到限制。

3.1 基于双能X线骨密度的测量法(DEXA)

WTO中DE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其原理是将高能量(如100 kV)时测得的X线吸收值和低能量(如50 kV)时测得的X线吸收值行综合减法处理,通过这种方法来消除软组织对密度测量的影响[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有将DEXA这种广泛运用于全身骨质密度的方法引入颌骨骨密度测量中。为了避开颌骨骨结构的重叠,在早年中测量下颌骨密度时应用DEXA技术,设置X线可以垂直在头正中的矢状面,然后在其左右侧进行重叠照射,此时测量出的骨密度,就是其下颌骨的平均骨密度,之后再同中轴与外周的骨骼相比较,但是这种方法还仅限于进行实验研究,目前还尚未能测量出颌骨内的局部密度[5]。

3.2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减影技术(DSR)

DSR是基于数字化牙片的骨密度测量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法[6]。其原理是应用计算机将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牙片重叠,然后将不同牙片的灰度相减获得减影图像,未改变的部位显示为中性,密度改变的部位则显示为灰度的增减,从而显示出骨密度的变化。在梁恒燕[7]的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牙槽骨研究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图像进行密度分析,用像素数×灰度变化的平均值对骨密度进行定量,符合相关研究要求。在黄荣[8]的研究中,对于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上也要用测量软件测得,以灰度值表示骨密度值,得显示屏上的黑色部分为完全透射区,灰度值0,完全阻射区灰度值256,骨密度越大的区域灰度值就越高。孙尚敏等[9]用光密度法和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究牙槽骨密度,即使使用一样的曝光条件(66 kV,8 mA)治疗前后的图像在明暗度上仍有差异,导致对比时的误差。

Arai Y等[10]在其研究中表明,当测量牙槽嵴顶骨变化时,DSR方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只是由于拍摄时操作相对复杂,难以保证术前术后投照的条件、角度等完全一致,并且诊断时主观性较大。李升等[11]应用DSR测量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的改变,发现牙槽骨在治疗后2个月密度有明显增加。但曝光时间的长短及测量的软件等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郑旭等[12]建立了基于X线骨密度测量法的密度定量测量系统,该系统是根据特制定量铝阶的灰度和厚度来计算出照射部位的牙槽骨密度。但该系统的建立工作庞大,数据换算繁琐,且准确程度一样易受投照的角度、曝光时间长短、测量软件等的影响。

3.3 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CT)

计算机层析成像也称螺旋CT是20世纪70年展的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先把三维立体图像划分为多个断层薄片,然后检测出断层薄片中沿各个方向射线投影时X线衰减的量,再计算出断层薄片中各象素的衰减系数变化值,最后将该值赋予各像素的灰度变化量。并可用不同大小的灰度值来表达骨密度的高低,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亦可用来表达骨密度值,即CT值,单位HU(Hounsfield Unit)。国内黄荣、赖仁发[13]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认为CT值可预测骨密度,评价种植体区的种植效果。胡明华等[14]使用64排螺旋CT测量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但传统螺旋CT较高的检查费、较大的放射剂量等,使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柴娟等[15]通过螺旋CT来测量种植前牙槽骨的密度评判当前牙槽骨的情况,以此选择适宜的种植体及手术方式。Yamada K等[16]实验证明螺旋CT可以真实再现牙体硬组织和牙槽骨的解剖形态。但是由于牙槽骨解剖结构相对于螺旋CT扫描层而言过于精细,有时无法精确地显现出根尖、牙槽嵴顶等相关结构。

3.4 锥束CT(CBCT)

CBCT又称为锥形射线计算机化断层摄影技术,于2000年左右开始应用于临床口腔领域[17]。CBCT的X线发生器为CBCT球管,使用锥形束X线围绕颅颌面部做环形投照,获取二维投影数据,将多次投照交集获取的二维数据重组,进而建立轴位、冠位或矢状位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以便获得该数字模型任意层面的截图。CBCT的基本成像原理与传统CT类似,但其作为CT技术的新产物采取的是大扇角扫描方式,从而减低了检查时产生的放射剂量。CBCT结合相关测量软件可以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结果重建。每种CBCT都会自带相应软件,这些软件的共同特征是:三维可视化、三维创建、测量、区域断层等。并且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还可以选择更专业的软件,自带软件由于软硬件之间相匹配,扫射影像还原力更强,但是相对于专业牙科软件而言略为单薄。因为CBCT能以1∶1的方式三维重现出颌骨及相关组织,所以相对灰度值能反映出真实骨密度值的变化。

CBCT具有三维影像重建、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足,最小断层精度达0.25 mm。黄荣等[18]发现CBCT和传统X线片在评估牙齿/种植体的颊舌侧及根分叉处的牙槽骨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能够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或牙周炎,还能够从三维方向早期观察了解其周围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国外应用CBCT检测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状态已经多年,许多临床报道均说明了CBCT图像的应用价值。Vandenberghe B等[19]提出,锥形束CT在根分叉处和牙周间隔的测量结果比数字牙片更为精准。Lagravere MO等[20]把下颌放置物标记为测量点,比较CBCT测量值和被视为金标准的坐标测量仪测量值,发现两者的测量结果具有很高相关性,线性测量误差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颌骨密度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外测量密度的主流技术是定量检查法。定性肉眼分析法、半定量形态测定分析法最大的缺点在于主观性太强,可重复性低且不直观。因而限制了部分这类方法在临床早期诊断及实验室研究方面的应用。定量检查法中的DEXA、螺旋CT等由于颌骨的特殊结构的关系,无法反映出牙槽骨精细的结构变化。DSR等定量测量牙槽骨密度的技术发展较快。将骨皮质和骨松质分开研究,避免重叠影像影响及软组织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及精度,确切地反映出骨密度并能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CBCT作为口腔颌面部专用CT,采用锥形束扫描方式大大降低了伪影的产生,而且精确度明显高于螺旋CT,照射量大大降低,利用三维重建图像可获得任意方向的图片,用测量软件获取各种数据可反映骨骼的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是笔者认为CBCT的密度值(HU)为相对值,如何能确切地反映出骨密度尚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焕新. 牙周病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

[2] Devlin H,Homer K. Measurement of mandibular bone mineral content using the dental panoramic tomogram[J]. Journal of Dentistry,2011, 67(9):211-212.

[3] 王晓敏,李俊,刘勇. 牙齿缺失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2(4):54-56.

[4] 李庆浩,万柏坤,明东,等. 骨密度定量检测方法及性能比较[J].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33(4):239-244.

[5] 康宁,宫苹. 颌骨骨密度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 36(3):370-373.

[6] 林梓桐,王铁梅. 颌骨骨密度的检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 26(1):60-63.

[7] 梁恒燕. 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牙槽骨缺损后正畸牙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D]. 兰州大学,2012:49-50.

[8] 黄荣. CBCT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暨南大学,2012:62-63.

[9] 孙尚敏,潘亚萍. 应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变化[J]. 口腔医学,2012,32(7):393-395.

[10] Arai Y,Tammisalo E,Lwai K. Development of a compact computed tomographie apparatus for dental use[J]. Dento-Maxillo-Facial Radiology,2010,31(27):254-255.

[11] 李升,杨明华,宋仁波,等. 计算机灰度法对牙槽骨密度变化的初步评价[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8):40-41.

[12] 郑旭,林久祥. 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的建立及测量精确性、有效性的检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0(4):431-436.

[13] 黄荣,赖仁发.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广东牙病防治,2011,9(12):34-36.

[14] 胡明华,米丛波,聂晶,等. 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螺旋CT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34(2):145-149.

[15] 柴娟,常晓峰. 螺旋CT骨密度测定对种植前牙槽骨骨质的评价[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04-507.

[16] Yamada K,Saito I,Hanada K,et al. Observation of three case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 and mandibular morphology during adolescence using helical CT[J]. Oral Rehabil,2004,31(4):298-305.

[17] 马金兰,石四箴. 三维CT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口腔医学杂志,2008,28(12):660.

[18] 黄荣,罗冬元. CBCT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88-90.

[19] Vandenberghe B,Jacobs R,Yang J. Diagnostic validity (or acuity) of 2D CCD versus 3D CBCT-images for assessing periodontal breakdown[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7,104(3):395-401.

[20] Lagravere MO,Carey J,Toogood RW. Three-dimensional accuracy of measurements made with software on cone-beam computed to mography image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134(1):112-116.

[21] Misch KA,Yi ES,Sarment DP. Accuracy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periodontal defect measurements[J]. Periodontol,2006,77(7):1261-1266.

篇5

电子病历的部署加速了医院医护诊疗服务的数字化步伐,对于国内一些医院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各家医疗机构都在着手通过技术手段打破固有的技术瓶颈,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做出努力。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口腔”)前身是成都仁济牙科诊所,建于1907年,1912年扩建为牙症医院,1917年建立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1928年建立华西协合大学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为华西大学口腔病院,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0年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被誉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医院实行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现有教职工43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5人。医院现有牙科综合治疗椅300台,病床200张,年门诊及预防保健40万余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手术2500余台次。医院设有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黏膜病科、修复科、唇腭裂外科、创伤与整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正颌与关节外科以及口腔种植中心、口腔正畸治疗中心等临床科室。华西口腔医院以“热忱・关爱”为服务理念,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宗旨,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华西口腔医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和推行特色专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国家推行新医改政策,目的是缓解现行医疗制度下大医院服务达不到患者需求的社会现状。经过几年的推行,不少患者都明显感受到医疗机构专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所所现代化、数字化的医疗机构出现在公众眼前,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各大医疗机构大多成绩斐然。

综合性三甲医院由于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医术精良的医师队伍,一直是患者就医的首选,致使门诊量逐年递增,成了医改推行的重点单位。日平均门诊量过万,使得很多院内的信息系统不堪重负。相对于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专科医院所提供的治疗方式与服务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口腔医院与普通的综合性医院在医疗系统的应用特点方面存在巨大差别。“综合性医院其门诊量大,但主要的用药、治疗、护理等都在住院部门,是一种典型的‘小门诊,大病房’的格局。而口腔医院收治的病人主要是在门诊区间以及治疗床区域,真正需要住院就医的人群非常之小,所以是典型的‘大门诊,小病房’格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战强曾对记者描述。

专科医院的专有IT困境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口腔医学教育与治疗的医疗机构,同时作为四川省、甚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口腔医院,其日门诊量非常巨大,据统计,华西口腔每日的门诊量可以达到1000――2000人次/天。这样巨大的门诊量致使病人在就诊期间所产生的口腔医疗诊断过程与结果带来的电子病历书写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传统的医务人员手工书写的病历,由于时间少、数量多,产生了许多龙飞凤舞的潦草病历,使病历的准确性下降,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影响了后续的查询统计工作。因此,设计并部署针对口腔医院独有的电子病历系统的需求迫在眉睫。

三大业务应用功能

各个击破固有瓶颈

根据医院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信息中心制定IT部署规划力求能够使系统硬件及软件平台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门诊系统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业务需求。同时,又保证现存的IT系统在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可以不断创新升级。

电子病历系统的部署要有口腔医院的特色,这是信息中心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仔细分析与总结,华西口腔信息中心将其归结了几点。

首先是病历书写。必须为医生提供一个优秀的模板设计器,这可以让医院为各口腔就诊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病历书写模板,让医生在进行病历书写时候通过载入相应模板创建书写病历文档,此外还提供了可便捷、规范、智能的病历书写器,方便医生录入病历。同时,通过专门的患者电子病历文档目录管理功能,医生可以按照文档类型、文档创建时间、文档状态对患者病历文档实现完全掌握。另外,系统能够自动根据文档审签级别,进行病历文档审签状态管理。

其次是质控管理。系统提供灵活方便的质控规则定义工具,可以让医院质控人员为病历书写质控定制质控规则和评分标准。高效后台的在线质控引擎,可以自动解析相应的规则,根据相应的病历诊疗事件触发,自动对患者病历产生的全程监控。同时,系统提供自动缺陷检查和评分工具对运行病历进行系统自动评分功能,并将产生结果送给质控人员参考,发现的缺陷问题反馈给医生进行整改。

最后是科研分析。系统需要提供完善的和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相关的统计分析报表,还可以提供医院和公共卫生管理需要的统计分析报表。最主要的是,系统可以提供方便的电子病历科研分析工具,方便让医生定制科研检索。通过检索导出科研分析结果,导出工具可以将数据导出为Excel或Spss等需要格式的文件为科研分析进一步利用。最终,集成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篇6

【关键词】 外伤前牙;固定;托槽;纤维夹板

牙外伤是口腔急诊的常见病之一, 青少年发生牙外伤的几率可达15.23%~18.95%[1], 上颌中切牙的外伤率更是高居榜首[2]。牙外伤治疗的关键是固位稳定和防止继发性创伤[3]。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正畸托槽固定法以及纤维夹板固定法, 本文采用正畸托槽和超强玻璃纤维夹板对青少年前牙外伤脱位进行复位固定治疗, 均获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3~18岁青少年前牙外伤患者48例, 共计67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正畸托槽固定( 20 例) 和纤维夹板固定(28例)。

纳入标准:X线检查无牙槽突骨折, 局麻下对外伤牙及半脱位牙进行手法复位, 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排除标注:牙齿冠折、根折需其他治疗者; 牙齿完全脱位的离体牙; 嵌入型脱位牙;齿槽骨及颌骨骨折。

1. 2 治疗方法

1. 2. 1 正畸托槽固定法 固定前检查牙体创伤程度、咬合及邻牙情况, 清创并消毒, 选择脱位牙两侧各2~3 个牙作为支抗基牙, 黏结方丝弓托槽, 用直径0.45 mm的圆形弓丝弯制成原有牙弓弧度, 将弓丝入槽固定, 栓扎脱位牙及支抗基牙。

1. 2. 2 纤维夹板固定法 拍摄X线片观察患牙及周围情况, 将需要固定的前牙清洁抛光, 对需要黏着夹板的牙面进行酸蚀、冲洗、干燥后涂布黏结剂, 用压缩空气轻吹, 光照20 s;将玻璃纤维切取所需长度, 以少量流动树脂浸润, 光照40 s 固位于牙面, 调整咬合后修整抛光。

1. 2. 3 疗效评估 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拍摄数字化根尖片, 以检查根尖区牙槽骨及牙根情况。要求患者2周复诊1次, 检查牙髓活力。固定8周后, 去除方丝弓托槽及粘合剂, 牙面抛光。临床检查患牙有无叩痛及松动, 评估疗效。

2 结果

48例患者在固定8周后外伤牙均无脱落, 无明显松动及叩痛, 可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数字化根尖片显示根尖区及牙槽骨无吸收或吸收

表1 两种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固定方法 颗数 美观性 舒适性 牙龈指数(

正畸托槽固定法 30 3 9 13

纤维夹板固定法 37 64 58 30

3 讨论

正畸托槽+钢丝固定目前在外伤前牙的固定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通过基牙形成颌内支抗, 可分散咬合力, 减少外力刺激, 并起到牵引复位和固定的作用[4]。超强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 它能与复合树脂形成化学结合, 能够很好的分布和传导应力, 有利于牙周组织修复和再生, 而且操作简便, 黏结性和生物相容性优良, 对牙龈组织刺激小, 且与牙齿贴合紧密, 易于抛光, 尤其适用于牙列不齐患者。

综上所述, 玻璃纤维夹板固定法的美观性、舒适性及牙龈指数均优于正畸托槽固定法, 是青少年前牙松动固定治疗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洁, 葛立宏, 邵林琴, 等.512例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8, 12(3):196-198.

[2] Zuhal K, Semra OE, Hüseyin K.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permanent incisors in children in southern Turke A retrospective study.Dent Traumatol, 2005, 21(1):20-25.

篇7

关键词:口腔医学;基层;医疗岗位需求;职业能力

我国是口腔疾病的高发国家,而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人们仍得不到正规有效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为社会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是解决当前基层口腔卫生需求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础和专业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1],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和未来岗位需求的医学人才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在深入行业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研究,现就基层口腔医学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1基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使我校开设的口腔医学专业能够更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实际岗位需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调研组深入珠三角、粤西地区以及周边市县区,对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工作任务和流程、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行业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用人单位负责人、临床一线工作者、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我院历届毕业生等,采取了个别访谈、参观交流、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口腔诊疗中心、个体牙科诊所等,主要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需求的重点是熟练掌握口腔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技能、各种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技能、各种牙齿的拔除技能等,能与病人进行融洽的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获取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等。调研组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岗位群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基层口腔卫生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出并分析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2基层口腔医疗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从事口腔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笔者将其归纳为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方面。

2.1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

2.2社会综合能力

社会综合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适合其生存环境的公众化言行举止的一系列社会行为能力[2],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医患、同事、上下级等各种人际关系时,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在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社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发展。

2.3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掌握了具体岗位现有专业技能,并且能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使自身潜力不断释放、技能不断提高的能力[3],包括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目前的知识技能“管用、够用、实用”,将来却不一定。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今后如何生存和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向目前某一岗位群输送人才,而要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岗位的不断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其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基层口腔医疗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

为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基层口腔医疗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口腔系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探索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与行业专家和社会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技巧、社会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人格修养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校企共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在实训资源整合、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技能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口腔医学专业与当地产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3.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

我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于基层岗位工作和技能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教学计划,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以实际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使课程体系不再是五年制本科的压缩版。

3.3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我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综合运用PBL教学、CBL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把知识点划分为一个个临床工作任务或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3天)自己翻阅教材、查询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归纳、解答问题后,上交作业。上课时教师进行提问和互动,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循序渐进地推导、讲解,归纳知识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自己寻找答案和分析思考,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彻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透彻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了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4设置模拟临床情景的岗前综合性实训课程,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我系依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将口腔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中的所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口腔医学岗前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口腔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疾病鉴别诊断、制订诊疗方案、综合病例分析、综合病历书写、常见病病例汇报、综合性强化实训、医患关系和沟通技能等,包含了与口腔基层卫生服务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专业知识和能力。该课程模拟临床接诊病人的情景,在口腔模拟实训室采用“接诊病人—病史采集—专科检查—病症分析—鉴别诊断—诊疗原则—操作实训—病历书写”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使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实现有机衔接与融通。

3.5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程

我国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和社会因素[4],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口腔科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高尚的医德与良好的服务态度[5]。我系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人才培养全程,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内容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地灌输“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强调临床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种口腔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医患沟通技能。我系积极开展各种医学人文主题活动、口腔社区义诊和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口腔医学生早早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使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6加强学生对医患沟通的学习,树立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意识

近年来医患纠纷日益增多,权威报道称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而将这一内容的学习提前到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对医患纠纷的发生更能起到预防作用。所以我系积极举办医疗法规、医疗案例、医患沟通方面的专家讲座和学生演讲比赛,并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述某一疾病的同时讲述诊疗该疾病容易发生的一些医患纠纷案例,并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医患沟通技巧,使其懂得预防、避免和处理医患纠纷。

3.7早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服务和创业意识

除校内实践教学以外,我系强调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病人,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开展课间社会实践活动和寒暑假社区见习,如开展社区口腔健康调查、常见病义诊咨询、口腔健康宣教等活动,提高学生口腔岗位工作技能和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另外,我系自2012年开始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民营口腔诊所创建与经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口腔社区诊所开展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民营口腔诊所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腔诊所设计和模拟经营管理训练。创业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了创业能力,并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我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微课学习平台、师生交流平台、校园网习题库等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我系自2014年开始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将每个知识点或口腔操作技术制作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放在学校微课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下载到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微课视频可重复观看,是一种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学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3.9重视实践技能考核和过程性考核,使教、学、评有机结合

我系采用过程性考核、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及期末理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过程性考核指分阶段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每次解决问题的成绩、病例报告成绩和学习态度,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绩本身,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渴望评价和积极参与评价[7],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参照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方式,采用客观结构化能力多站式考核方式,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结语

我校口腔系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目前与未来口腔基层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专业,根据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根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医教结合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和职业氛围浓厚的口腔医学实训基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自2008年起,委托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构,开展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研,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调整创新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调研数据证明,我系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毕业生符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宋锦璘,邓锋,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口腔临床医学本科综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92-93.

[2]肖放鸣.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0(8):32-34.

[3]崔德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44-45.

[4]张轩,余占海,殷丽华.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19(4):740-74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31(10):72-73.

篇8

[关键词]荆门地区;美貌青少年;头影测量;steiner分析

[中途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2-0299-02

DR数字化头影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牙牙合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本研究通过对湖北荆门地区 30名美貌青少年进行DR数字化头影测量,得出其硬组织各项理想值,并对荆门地区美貌青少年人的颅颌面结构进研究,以指导临床矫治过程中牙齿和颌骨的较好调整,供临床与科研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荆门地区恒牙颌期青少年组(12~17岁)美貌青少年30例,按年龄分为两组。第1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2~14 岁,第2组 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5~17岁。美貌标准:牙、颌、颅面关系协调,上下唇未超出审美平面,牙齿排列符合个别正常颌,未接受过正畸治疗,我科10位医生给予综合打分平均8分以上(满分10分)。

1.2方法:所有检查者均在统一条件下拍摄正中牙合位DR头颅定位片。在计算机上描绘各项线距和角度,并进行测量,作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本研究样本的头影测量分析未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各项角度的指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仅有下颌骨长度Go-Pg,下颌升枝长度Go-Co值呈渐进性变化。在颌骨、牙齿分析上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说明男女性上下颌骨结构关系及牙齿的排列、倾斜度及咬合状况上有很明显的一致性。该结果提示,在临床上青少年男性和女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该是没有差异的。从表中看出下切牙-NB角、下切牙-NB距(mm)与侧貌的相关性相对小些,美貌青少年的SNA角惊人的相似,说明A点的位置对美观极为重要。湖北荆门地区美貌青少年的GoGn-SN角及Go-Co值、Go-Pg值均比四川地区正常值略大,这是因为四川地区青少年下颌以低角为主,这是地域差别。

3 讨论

根据荆门地区的美貌青少年投影测量分析结果,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硬组织头影测量值有一定的变化。根据国外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1],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测量值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下颌平面角每3年减少1°,颌凸度每3年减少1°,下唇凸度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减小。通过比较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前人已经发表的青少年及成人测量结果[2-3],可以发现成人的测量结果与青少年测量结果的确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且对各自的研究对象并没有作纵向的跟踪研究,很难从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规律,因此对于湖北地区来说,是否能够完全采用上面提到的变化规律,尚需要大样本研究进行证实。但本研究提供的数据,美貌青少年的SNA角惊人的相似,说明A点的位置对美观极为重要,为矫治时确立相对美观的治疗目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Boschc,Anthanasion AE,Landmarks.Variables and Norms of Various Numerical Cephalometric Analyses-Cephalometric Morphologic and Grouth Data References.In:Anthanasiou AE(ed)[J].Orthodontic Cephalometry,London Mosby-wolfe,1997:271-272.

[2]安中平,兰泽栋,丁寅.长春市正常牙合少年儿童与分析法正常值标准[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17(3):258-259.

篇9

【关键词】3D打印;关键技术;产业化

1 3D打印的概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和追捧,被认为是最近20年来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新的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又称”三维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指通过可以”打印”出真实物体的3D打印机,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快速成型技术诞生于20世纪 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医学、电子、机械和军事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应用[2],其市场份额:建筑类,3%;消费电子产品,20.3%;车辆,19.5%;医疗/口腔医学,15.1%;飞行器,12.1%,工业/商用机器,10.8%;学术研究,8%;行政/军事,6%;其他:5.2%.

2 3D打印的关键技术

3D打印技术需要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

1)信息技术,即要有先进的设计软件及数字化工具,辅助设计人员制作出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模型自动分析出打印的工序,自动控制打印器材的走向;

2)精密机械,即 3D 打印技术以材料的层层叠加为加工方式,产品的生产要求高精度,必须对打印设备的精准程度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3)材料科学,即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较为特殊,必须能够液化/粉末化/丝化,在打印完成后又能重新结合起来,并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学性质。

客观说,目前 3D 打印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缺乏统筹发展及缺乏教育培训和社会推广等问题。它作为一项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还需要在各相关领域投入较大的研发力量,才能掌握完整的核心技术"。

3 发展3D打印的建议

针对当前3D产业存在的不足,为发展3D打印产业提出以下建议[3]:

1)制定3D打印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3D打印产业。

建议将3D打印技术定位为生产业、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先进制造、电子商务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将该产业纳入优先发展产业及产品目录。

2)加强3D打印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积极引导工业设计企业、3D数字化技术提供商、3D打印机及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组建产业联盟,利用有关学会、协会的平台加强研讨和交流,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的市场建设,包括3D打印电子商务平台、3D打印数据安全和产权保护机制、3D打印技术及关联项目投融资机制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升3D打印技术水平。

设立3D打印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推进数字化技术、软件控制、打印装置、材料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在研发扶持中,要注意建立公平、公正的研发绩效评估体系,鼓励各研发主体探索不同的技术路径。加强对3D打印产学研合作的支持,特别对实施产业化的企业在市场销售、推广上给予政策支持。

4)加强教育培训,促进3D打印社会化发展。

将3D打印技术纳入相关学科建设体系,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依靠行业协会、博览会、论坛等组织形式进行3D打印技术和应用的培训。在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机构进行3D打印技术的展示、宣传和推广。发展3D打印服务机构,推广3D打印技术应用,为发展3D打印产业积累应用经验。

【参考文献】

[1]刘红光,等.国内外3D 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专利情报分析[J].情报杂志, 2013,12(6):40-46.

篇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31

头影测量分析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颌面部影像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使得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头影测量学中的研究成为热点。就CBCT在正畸头影测量分析中的应用的最新发展做一综述。

CBCT技术及其特点

CBCT技术采用锥形X线束投照,经过人体后由二维固态的探测器或无定型硅板接收。锥束直径4~30cm,只需180°~360°扫描获得满足各个方向重建所需的容积数据,依靠特殊的反投影算法重建出三维图像。

CBCT的使用目前仍需考虑视野大小和图像质量的平衡点问题,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大尺寸平板探测器成本的降低得以解决。

CBCT与头影正测位测量分析

传统的头影测量分析:传统头影测量分析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通过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相所得的二维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

运用CBCT进行的头影测量分析:目前,三维头影测量分析仍无统一标准,利用CBCT进行头影测量仍是将其转换为二维图像进行测量。使用InVivo软件(CA)将CBCT所得数据生成头颅正侧位片,并输出到头影测量分析软件中进行数字化描记和测量,方法同传统头影测量法。

CBCT转化头影测量片特点

定点可靠性:头影测量的定点误差取决于医师对头颅侧位片中解剖结构的分辨能力和高质量的头颅正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前,可对医师进行培训和标准一致性试验,定点分析可在必要时多次测量,则所得的数据更加可靠而且具有头颅解剖结构的再现性,可以减少主观上的定点误差。三维图像重建可避免解剖重叠和放大率造成的问题,使得定点更加准确。刘怡等研究对比正畸患者CBCT转化头颅侧位片与传统头颅侧位片的定点精确性发现前者定点精确性更高,尤其在颅底点(Ba),耳点(P),眶点(O),前鼻棘点(ANS),上齿槽座点(A),下颌角点(Go),以及切牙及磨牙的尖点,均较传统头颅侧位片要高。与传统头影测量片相比,CBCT的定点位置并无明显不同,运用假设发现率方法进行调整发现两种方法的定点差异幅度不会达到临床意义(0.5mm)。

测量准确性:常用头影硬组织测量项目包括角度测量和线性测量两部分。对于线性或面部比例(LAFH/TFH:下面高/全面高,PFH/AFH:后面高/前面高))测量,三维图像与二维图像无明显差异。至于角度测量,除经过蝶鞍点的测量角外,其余三维图像测量与二维相似。CBCT图像重建所得数据可以用来模拟后前位、全景、侧面头影测量片。体外对干颅骨进行常规头影测量项目测量,CBCT重建所得的测量值与传统头位测量片相似,适合于做纵向研究。

放射剂量:有报道,孕妇长时间暴露于X线照射可导致低体重儿得产生,因此,影像学诊断手段的放射剂量评估非常重要。根据2007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2007)有效放射剂量测定标准,螺旋CT放射剂量是中等视野CBCT的1.5~12.3倍。

头部位置的影响:Malkoc S等研究发现头部位置旋转14°,传统头侧位片的线性测量和角度测量结果改变16.1%到44.7%,受头部位置影响大小排序以次是头侧位片、后前位片、颏顶位片。在测量过程中对传统头影测量分析片测量值的还受医师的技术程度、患者的解剖特征及耳点定位等的影响。如果要反映头颅结构的真实信息,则需要完整的三维影像。

图像无放大:使用CBCT时,投照放大率在初始重建时由计算机可校正。一个已知长度的标准件经 CBCT 投照重建可以得到1:1的影像,从而避免了X线投影所造成的放大误差。

CBCT技术结合simplant软件进行头影测量

simplant是一种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的软件,目前正在起步阶段,三维影像测量分析方法需建立新系统规范以明确其精确度和准确性。新的三维测量坐标系统包括:坐标原点、基准平面、测量标志点、三维参考平面和测量项目等。

降低CBCT辐射剂量的研究

为避免患者接受CBCT的辐射,有学者提出将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图像的算法。加速CBCT配置滤线器可在改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剂量。因此运用CBCT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具有广泛的前景,为广大正畸医师所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婷,厉松.Cone-beam CT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1,19(2):113.

2 谷妍,严斌,赵春洋,等.锥状束CT在正畸学中的应用研究[J].口腔生物医学,2010,1(2):90.

3 张志君.口腔设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258-261.

4 Papadopoulos M,Jannowitz C,Boettcher P,et al.Three-dimensional fetal cephalometry: an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T reconstructions and on dry skulls of sheep fetuses.J Craniomaxillofac Surg,2005,33(4):229.

5 刘怡,赵健慧,丁云,等.锥形束CT转化头颅侧位片定点精确性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0,17(2):61-65.

6 Grauer D,Cevidanes L S H,Styner M A,et al.Accuracy and Landmark Error Calculation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Generated Cephalograms.Angle Orthod,2010,80(2):286-294.

7 Yitschaky O,Redlich M,Abed Y,et parison of common hard tissue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between computed tomography 3D reconstruction and conventional 2D cephalometric images.Angle Orthod,2011,81(1):11-16.

8 Van Vlijmen OJC,Bergé SJ,Swennen GR,et parison of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Obtained From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and Conventional Radiographs.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67(1):92-97.

9 Ludlow JB,Ivanovic parative dosimetry of dental CBCT devices and 64-slice CT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adiology.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8,106(1):106-14.

10 Malkoc S,Sari Z,Usumez S,et al.The effect of head rotation on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Eur J Orthod,2005,27(3):315-21.

11 阎秀林,丁伟忠,张扬.不同耳点对头影测量值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12):730-731.

12 赵颖.Cone Beam CT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5):579-582.

13 衡士超,程勇,李波,等.锥形束CT结合simplant软件在颌面部三维测量中的初步研究.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