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片段范文
时间:2023-03-30 11:2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亲情的片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恩教育;渗透;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要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感恩,提高综合素质。而初中语文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学会感恩。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感受恩情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大家之作,本身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与德育内容,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和传统美德等,若教师善于发掘,并巧妙利用,则可变为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与情感陶冶。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其主题是《至爱亲情》,在教学这些文章时,教师可巧妙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情,感恩父母。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解读文本,感悟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之情,渗透亲情教育,感恩教育。①初读文章,找寻父爱足迹: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寻找与背影相关的文字,把握课文主线。②品读,聚焦父爱画面: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由背影中感悟深深父爱。③研读,领悟至深父爱:结合当时作者的家庭状况与父亲的境遇及其言行,作者看到背影前后对父亲的理解,探究深深的父爱。④拓展延伸:由课文中深深的父爱引申到父母的爱以及父母为孩子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可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该怎样回报父母的付出,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感谢父母。抑或让学生以片段写作方式对父母展开“真情告白”,这样,可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亲人。
二、在口语表达中强化感恩教育,理解恩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理解课本中的感恩话题来渗透感恩教育,启发学生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其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对恩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强化了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于是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如王小亮的妈妈很爱王小亮;王小亮的鞋裂开了但没换新的,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孩子真可怜;王小亮是不幸的,爸妈离异了,他没有完整的家;王小亮又是幸运的,虽然他妈妈没在他身边,但母爱从未走远;王小亮非常用心地体会母爱,一包奶糖就能够让他如此喜悦。母爱真伟大,母爱很温暖……这样,通过自由表达,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母爱,感受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接着教师可因势利导,深化感恩教育:自孩子呱呱落地那天起,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多少艰辛,给了孩子多少爱,你们是否用心感受过?是否由一件小事来体会母爱?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回忆妈妈对自己的各种关爱,学会理解母亲,感受母亲唠叨中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亲情。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解读与表达中升华知识:在课文结尾说:“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为什么泥土会甜丝丝的?为什么王小亮又笑了?你们是否可解读出这一结局的无穷含义?(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妈妈对王小亮的至情至爱,滋润了王小亮伤痛的心田;同时,那甜丝丝的泥土包含了学校教师、传达室老爷爷对王小亮的爱心……这些爱,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幸福与爱,使其产生生活动力与渴望)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三、在写作教学中穿插感恩教育,抒发感动
篇2
关键词:挖掘 炒作 链接
当前的当作文教学走得太快了!放眼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过渡衔接,快马加鞭。看起来“高效”,却没有“实效”。
丰富的课堂是为了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唤起学生创作的冲动,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这样他们就会挖掘,有见解,有思想,有情感;会炒作,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会链接,有细节,有构思,有深度。要在作文指导课上做到这些,就要做到一个“慢”字,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
学会在语文课上“慢慢走”是我们语文课改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应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小事中发现,提炼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领悟“生活处处是文章”的真谛,懂得“挖掘”;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确定重点,描写细节,学会“炒作”;最后用一条统领材料的线索,使行文变化自如而又浑然一体,知道“链接”,是我们要做的第三步。
一.慢“挖掘”——从学生提到的生活现象中挖掘深刻的内涵。
学生在写作中有了老师陪伴,学生的生活才会多彩,学生的观察才会深刻。这样学生才会学挖掘,进而有见解,有思想,有情感。
“空巢老人”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上,学生提及这样的素材,于是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点染润色,最后形成了下面的片段。
老人却始终站在门槛里面,阳光在朴素的衣服上打了几个滚,却怎么也照不到她苍老的脸上。她静默了好一阵子,然后迟缓地回头,有淡淡的若有所失的怆然。她深陷的眼窝再也载不动伤感的泪水,眼泪在密布皱纹的脸上游走像陷入迷宫中一样找不到出路,她枯枝般的手颤抖着拭去泪水,嘴里喃喃着:这花儿太艳,伤了眼。……
在这个片段生成的过程中,我没有火急火燎,更没有快马加鞭,而是和学生一起蹲下来,共同看风景。
学生甲:我们村里也有老人,儿女都走了,只有年幼的孙子陪伴。
学生乙:我认为作儿女,要知道“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
……
学生说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作为教者不能甩大袖子,而应把学生提供的东西加以修改补充,整合提炼,以形成能运用到作文中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写作片段。这样学生既得到了一个可以放进自己作文的片段模块,又参与了整个作文模块的创作过程,这也是我老师陪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一起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的过程。更在这个过程中升化出了一种情怀: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弱势群体,有着深切的悲悯。
二.细“炒作”——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让文章生动感人。
“在最佳的时间内,以最佳的创意和最低的成本,而最终实现的最大化的传播效应。”这“商业炒作学”对“炒作”的解释。放在我们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是指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在恰当的时间里,慢下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渲染,以达到教会学生会炒作,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的目的。
关于亲情的描写,在学生作文中再普通不过了。在一次作文指导中,学生写了关于妈妈为我掖被子这一段文字,我顺势问了一句:这当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描写是什么?学生马上回答:眼睛楞楞地看着我。
在这时,我嗅到了“商机”,要求学生把“眼睛楞楞地看着我” 这一动作细化,延长,师生一共花了十多分钟进行修改。
其实,在作文教学过程,能慢下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会对某一细节的进行“炒作”,是我们每堂作文指导课的第二步。
三.巧“链接”——用一条统领材料的线索,使行文变化自如而又浑然一体。
这里的“链接”指的是在我们和学生一起走过前两步之后,与学生一起来把先前所得用“线”串起来的过程。“线”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连结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细节(《背影》《孔乙己》)、一个特征、一件物品(《雕花烟斗》《枣核》)、一幅画面、一句感触……
篇3
【关键词】美学;视听;马克思;对象化;数字虚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28-0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强调正是在“对象化”和直观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得以不断展开,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也才由此产生。美的根源,在他看来,是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中去寻找。然而,在当下数字影像构架而出的虚拟时空中,人的对象化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声画演绎出新的视觉认识。在热衷于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解构中,人类对于美的探索却永不停止,这是发现,是表达,更是不断趋于对象化的个性需要。
马克思也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他说:“游镏皇前凑账所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可究竟什么是美的规律?人们也根据不同时代下的不同认知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指美的事物的本质,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美自然也是客观的。也有人认为,其含义涉及广泛,也许在艺术本身中就存在着关于美的规律。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人能够自觉地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认识和运用对象本身的规律特性来进行生产,这就是“真”;而人根据需要通过事物的进一步对象化,表达情感,抒发感情,这便是“善”;所谓美的规律也就是遵循人性真和善的统一。
而笔者认为,这样的美学认知同样在视听艺术中得以充分体现。电影《小鞋子》用亚里士多德的“美在形式”来说,是一双被对象化的鞋子;用狄德罗的“美在关系”来看,是兄妹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来定义,则是一段贫穷生活中,人性对于未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电影围绕着“鞋”,生动形象、感染人心地演绎了一个贫寒家庭中珍贵亲情的故事,整部影片主题深刻精微,饱含人间真情,更是用“美的规律”将人性的真善尽显而出。
一、以物传情:物质对象化
物质对象化传递亲情之美。电影《小鞋子》的开场用了长达1分45秒的长镜头,画面中只有一只手在修补着一只破旧的粉色小鞋子,这双破旧的鞋子在镜头细致地描写下,被渐渐对象化。导演把鞋子作为对象化的物质,用鞋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当被对象化的鞋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贫困与不易时,人们似乎开始对于这双鞋子赋予了更多的寓意。
这样来看,被物质化的对象体在这里借助影像的视听效果,将细节充分扩大化,直击观众的内心世界,使观众产生对电影主题的共鸣:“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这里的物质化是被视听效果对象化后的鞋子,而在这个美体表现之上的亲情,则是通过这样细小的镜头细腻地表达,耐人寻味,不言而喻,这样真实朴素的画面更打动人心。
被对象化的鞋子在美学的意义上来说,就像吕荧所认为的美是主观的,是人的一种观念和意识的理论那样,电影中的小鞋子是被对象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也可以看作是在观众大众审美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一种观念。被对象化的镜头所表达,可以更直接地给观众主观的传递。因此,在众多电影中,这种将物质对象化的表达方式似乎司空见惯。或许,这样的聚焦方式,更容易让受众在众多冗长的繁杂元素中尽快捕捉主体,引发其具体关注。如果说,艺术需要用手段来引人注目,那么电影艺术用物质被对象化的聚焦模式呈现而出的镜头语言,是不可忽视的表现方式之一。
二、表情达意:人物特定化
人物特定化尽显生活百态。盲人收废品时收走了放在菜店门口的黑塑料袋,被对象化的物质――鞋,在这里成为推动情节叙事的纽带。而人物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里,不断被塑造和特定化。这里的美体巧妙地从鞋子过渡到人。因此,影片的情节在意料之外的发展同时,又得到情理之中的解释。在这样一段塑造人物内心感受的电影片段中,声画演绎的方式确实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位不谙世事的小男孩,或许还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但是他却明白,自己要尽全力帮助亲人实现愿望。在亲情的背景下,导演似乎更擅长通过这样被塑造化的人物形象告知观众:什么是人性的美,美在贫穷中熠熠生辉。情节与深刻精微的主题相辅相成,物质被对象化的说明,人物被塑造化的阐释,用视听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对象化的事物使人深刻、令人感慨。也正因为如此,影片《小鞋子》的情感表现极具张力,感染人心。
往往这类被影像特定化的人物,在美学的传递与表达中承担着核心的作用。众所周知,人之美被分为身体美与内在美,内在美指的是人的精神之美、心灵之美。对于人而言,内在美才是最根本和更持久的美。在这里,电影艺术往往会将受众的内心揣摩清楚,在特定人物形象的同时又能够游刃有余地“投其所好”,忽略不必要的外在之美。
三、共鸣所需:情感深刻化
情感深刻化彰显感性之美。贺拉斯曾在《诗艺》中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确如此,美育对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视听演绎中,通过镜头与剪辑的不断重复,将导演所要寓教的美不断传递、不断熏陶和浸染。以至于审美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酵成精神层面的生长。在被虚拟的影像中,被对象化的物质、被塑造化的人物巧妙地将情感深刻化,诠释和流露出所谓的人性之美,这便是美在当下数字时空里的传递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的发生却似乎更容易被审美体所接受。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熟不知,电影作为迅速发展而起的第八艺术,在这个虚拟数字影像化的时空中,早已成为承担人与人之间情感共鸣的一种载体。毕加索曾说:“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期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情感一致的艺术形式。”
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作为第八种艺术,它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和应该诠释体现而出的美学观念更是需要不断探讨与发现。视听结合的动态影像在喧嚣社会中结束了心平气和、一字一句的斟酌与图文并茂的猜想和假设,这样的传递也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直入人心。但也不得不提及,为了迎合市场而产生的泡沫化电影,在关于美的体现中就会产生关于电影专业水准的伯仲之分。在艺术创造中,情感的体现往往会因创作者的生活轨迹更进一步体现出来。也正因此,声画艺术能够自由穿梭时空的特点,才能带给观众一种更长久的情感认知,以及感性或理性体验。
四、结语
视听艺术的出现,也让美在虚拟与数字建构的信息时代中,进行着重新定义。然而,声画演绎的动态呈现,在打破时空平衡的基础上将物质对象化,将人物塑造化,将情感深刻化。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来阐明,所谓美的根源,只能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中去寻找。视听,用感官作为传输情感的第一纽带,无外乎是一剂表达情感的催化剂,这类情感的共鸣和追逐人性真善的体验,还需要用更多优秀且赋予深刻内涵的视听作品去阐述、去唤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长日留痕》;怀旧情结;创伤书写;分析
电影《长日留痕》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其主要讲述了传统的英国贵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整个影片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主人公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职业历程的不断改变。电影通过史蒂文斯的叙事体现出史蒂文斯对当时英国贵族与绅士的传统文化不断没落表示怀念与惋惜,回忆了曾经的英国上流社会。导演詹姆斯・伊沃里在电影中融入了创伤表现手法,从而在影片的怀旧与创伤氛围中为我们展现出了专属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一、《长日留痕》中的怀旧情结
(一)对贵族传统的怀旧
英国一直是一个贵族的社会,因此在英国的社会中存在着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其中贵族和绅士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层阶级。然而社会中的平民和商人的地位就相对低下,因此贵族政治开始逐渐形成,随之而来的是贵族政治下逐渐形成的贵族文化,而这些贵族文化与政治更是成为英国人民最引以为傲的传统。与此同时,由于绅士传统的不断沉淀与发展,使其形成了专属于英国绅士的文化,这些文化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日不落帝国”。
在电影中存在着两个时间背景,第一个就是史蒂文斯所生活的1956年真实的英国,而另一个就是史蒂文斯记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的片段。正是这两种时间背景的存在才使观众们感受到了影片的真实感,也更好地将真实的主人公身份安放在曾经的英国社会中。因此在影片《长日留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将现实与过去巧妙地穿插与融合之后刻画出的真实的人物形象与心理,在影片中展开的对曾经的英国社会的回忆中,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对于当时的贵族生活、文化等贵族传统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二)对绅士文化的怀旧
主人公史蒂文斯可以说是一个极其追求绅士文化的人,在其六天的回忆中为我们揭示了主人公对于英国的贵族以及绅士文化的怀念之情。因此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蒂文斯希望成为一名杰出的管家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其对绅士风度的追求。在旅途中,史蒂文斯骄傲地回忆着自己作为管家时所遇到的那些大的事件,虽然这些“大事”最终导致自己失去了家人与朋友。在时代定义的“伟大的男管家”这一称号的基础上,史蒂文斯还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含义,并且将这个“伟大的男管家”设置在了英国贵族府邸中。正是因为如此,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史蒂文斯认为一个伟大的管家首先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尊严,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己的情感。这一段故事的描写让观众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史蒂文斯对绅士文化的追求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存在,才使得“伟大的男管家”这一定义显得过于肤浅,没有实际的意义。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饰演史蒂文斯的演员从肢体、语言以及眼神等方面去诠释着角色的内心,最终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个具有某些绅士品质的人物形象,例如其言辞总是含蓄却又得体,动作优雅,情感内敛。
在二战时期由于英国失去了自己殖民地中的主导权利,使得英国的殖民地开始逐渐瓦解,再加上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改变,英国的贵族体系开始受到威胁,甚至连绅士文化都开始逐渐被削弱。因此在史蒂文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贵族传统已经逐渐成为美国富商所推崇的一种风尚。因此现实中的史蒂文斯极其怀念曾经的绅士文化,与此同时也怀念自己曾经以绅士标准自我约束的岁月。
(三)对贵族政治传统的怀旧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史蒂文斯一生都在致力于成为一个英国贵族家的伟大的管家,也在不断追求着比成为伟大的管家更加宏伟的事情,即希望可以在世界政治的舞台上做出自己的成绩。但是史蒂文斯政治上的理想仅仅是处于附属地位的,因此在史蒂文斯的抱负中,首先通过接近达林顿勋爵来实现自己接近当时英国社会中轴心位置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史蒂文斯甚至是不惜牺牲一切地去实现,所以影片中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肯顿小姐询问史蒂文斯还想要什么的时候,史蒂文斯说达林顿勋爵退隐的时间就是自己最终实现目标的时刻。也正是这样的语言塑造,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史蒂文斯是一个绝对忠于主人的管家,也是一个不会怀疑主人决定的管家,也呼应了前面故事中史蒂文斯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过一名伟大的管家首先需要找到一个真正的绅士,并衷心服从这位绅士的决策,从而可以为这位绅士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长日留痕》的创伤书写
(一)亲情之痛
在影片中,当史蒂文斯回忆自己曾经书写往事的时候表现出了自己对亲情的疏离。在电影人物关系塑造中,我们可以发现史蒂文斯与其父亲之间的情感关系并不是很好。史蒂文斯的父亲退休之后一直在达林顿庄园中工作,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导致他在工作中摔倒,造成了其身体上的创伤,也正是这一次创伤让我们看到了专属于史蒂文斯的亲情之痛。影片中关于史蒂文斯父亲受伤这一事件并没有着墨太多,没有过多地凸显出史蒂文斯的关心程度,而是站在了管家的角度,认为自己的父亲如果在这种身体情况下继续这份工作则有可能影响整个府内的工作,为整个生活的运转带来一定的威胁。这段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史蒂文斯与自己父亲之间的疏远,而导演为了能够在影片中凸显出亲情之痛,让史蒂文斯在与自己的父亲对话的时候一直在使用着第三人称,这样的处理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二者关系的不正常。正是由于史蒂文斯与自己的独亲之间缺少交流,才使得二者之间的感情一直充满了困窘。
正所谓死亡是最高层次的创伤性的经历,因此在影片中当史蒂文斯的父亲得知史蒂文斯的哥哥死亡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做出太多的痛苦性动作,而这些痛苦成为其内心的一种创伤,也成为史蒂文斯在父亲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依旧表现出镇静的导火索。甚至是为了增加这种亲情之痛的层次感,在其父亲离开的那一刻,史蒂文斯依旧在招待客人,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而对于父亲唯一一次的回忆也是在史蒂文斯的闲暇,由此可见,虽然父子二人关系存在,但是却没有表现出父子之间原本就应该存在的欢乐与情感,父亲的爱没有表达出来,也就形成了影片中亲情的创伤性之痛。
(二)爱情之痛
史蒂文斯的童年记忆直接影响着他未来的爱情与事业,因此童年所经历的创伤也就成为其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史蒂文斯在与女管家肯顿小姐配合工作的时候感受到了对方身上的优点,因此在相互吸引与了解中萌生了爱意。特别是肯顿小姐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活泼、认真、善良等性格更是令史蒂文斯钦佩,可以说肯顿小姐的出现让原本笼罩在史蒂文斯生活中的阴暗、压抑烟消云散。但是在影片中却有这么一个场景让这个本该是幸福的事情蒙上了创伤之痛:在肯顿小姐想要为史蒂文斯的房间里插一束花的时候,史蒂文斯总是拒绝的。导演对影片的处理中,想要依靠这束花表现出的是肯顿给史蒂文斯的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主人公一味地拒绝则是表现出了史蒂文斯不能对肯顿小姐打开心门,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为后面两人不能在一起埋下了伏笔。因此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原则上的差异,最终两个人无奈地选择了分开。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长日留痕》中,虽然史蒂文斯的内心是喜爱着肯顿小姐的,但是他却克制住了自己的这份爱慕之情,并没有让自己的爱情释放出来,因此当肯顿没有得到史蒂文斯的回应或者是表白之后,最终选择了嫁给他人。在影片中,主人公由于没有去挽留肯顿小姐的离去而感受到了痛苦与孤独,成为他一辈子最大的创伤。
(三)事业之痛
在影片《长日留痕》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就是史蒂文斯的事业生涯,因为在其一生的规划中事业是占据首位的,主人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男管家,因此无论是在职业素养上还是在绅士追求上,史蒂文斯一直在注重自己的事业发展。但是在其追求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他相信只要绝对地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管家。因此他对自己的主人达林顿勋爵可谓是马首是瞻,完美地完成他每一次交代的任务。特别是在影片中有这样的片段:当英国首相与德国大使在达林顿庄园进行会谈的时候,原本英国首相的心情并不好,但是史蒂文斯通过将银器擦得又光又亮来引起他的兴趣,最终促成了这次谈话的成功。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成功是在其放弃了自己病重的父亲,连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作为代价的,是以其失去自己生活中的阳光――肯顿小姐作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即便史蒂文斯的事业是成功的,但是他也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其最大的创伤是他一直认为的绅士达林顿勋爵实质上是一位希特勒的拥护者,因此在影片的最后我们发现史蒂文斯在失去了自己的亲情、爱情,甚至泯灭了自己的个人需求之后,最终其所做出的选择竟然是错误的,这一冲击使得其一生的事业目标变成了泡沫,对他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创伤与痛苦。
三、结语
影片《长日留痕》主要介绍的是主人公史蒂文斯对个人创伤历史的书写和记忆,在他的回忆中为我们展现出史蒂文斯对曾经英国的怀旧情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片中主人公对贵族传统的怀念、对绅士文化的怀念和对贵族政治传统的怀念,与此同时,还为我们展现出了主人公的亲情之痛、爱情之痛和事业之痛。他压抑了真实的自我,放弃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普通需求,这些伤痛使得他的人生错位扭曲,变得荒唐可笑。他的书写还映射了英国管家集体所遭受的伤痛,他们压抑自己的情感,没有尊严,人生成为一场悲剧。笔者认为影片《长日留痕》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对史蒂文斯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围绕着这个人物形象所展开的故事,展现出属于主人公的伤痛与创伤。这是一种对个体创伤进行宣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个体的伤痛,而且通过“被倾听”在一定程度上治疗了创伤。影片《长日留痕》中对于怀旧情怀和创伤书写的塑造让我们对个体创伤进行关注,同时也再一次表达了原著《长日留痕》的作者石黑一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怀之感,有助于受创伤者建立创伤疗救的希望,也能帮助观众荡涤自己的心灵,宣泄自己的痛苦,并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欣.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2] [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直言不讳:观点和评论[M].徐颖果,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 [英]石黑一雄.长日留痕[M].冒国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 季广茂.精神创伤及其叙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5] 路璐.Trauma,Displacement and Reconciliation:AStudy of The Novels of Kazuo Ishiguro[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篇5
第二届竹文化艺术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职工,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宗旨,充分体现下沈小学竹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艺术活动,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建设良好的和谐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在与教师共同学习和表演中,开启多种感知通道,打开情感的闸门,增进师生亲情,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促进综合技能的发展,全面展示素质教育成果,让全校师生渡过一个愉快、共同进步的节日。
艺术节主题:
师生同乐和谐下小
艺术节项目:
一、高段1、绘画
2、书法(钢笔和毛笔)
3、朗诵
中段1、绘画
2、书法(钢笔)
3、朗诵
低段1、绘画
2、写字(铅笔)
3、朗诵
二、庆祝“六一”儿童节师生同乐文艺汇演
三、体现竹精神“韧性”,迎20__奥运体育长跑活动(细则另定)
艺术节项目要求:1、朗诵内容必须是有关于竹的文章,鼓励原创。
2、书法的内容可以是竹的散文,竹的诗句
3、朗诵比赛和广播员竞选同步进行。
艺术节时间:
1、20__.4.16---4.20朗诵比赛兼广播员竞选
2、20__.4.27下午体现竹精神“韧性”系列体育活动
3、20__.5.16下午书法比赛
4、20__.5.18下午绘画比赛
5、20__.5.31上午书法、绘画、雕刻、编织作品展示
6、20__.5.31下午舞台汇演颁奖典礼
艺术节评比方法:比赛采用现场打分评比的方法。每组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团体奖三名。
具体方案
(一)庆祝六一文娱节目汇演、颁奖典礼。
1、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全体教职工。
2、活动地点:多功能厅
3、比赛要求:1、2年级各准备1个节目,3、4、5、6年级各准备2个节目,教师分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行政组,各出一个节目。各个节目要保证质量。台上台下互动。
4、本次文艺节目比赛不分年段原则上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教师节目设优胜奖若干名。
5、评比方法:
累加分数,当场统计结分。总分1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取平均分为该节目的最后得分。
6、演出顺序:各个年级5.10号之前将节目名称上报到大队部,以抽签的形式确定演出顺序,但如果个别节目的顺序影响到整台汇演的策划,将作适当的调整。各节目的指导老师准备好音质清晰的伴奏带(vcd、mp3或盒带),可以找朱安定从电脑上帮助录制、下载或转换格式。
7、演出中对各种奖项进行颁奖。(先进班集体、十佳队员、优秀班干部等)。
(二)、绘画、书法评比和朗诵比赛
1、各班每项2人参加。
2、分1---2年级为一组,3---4年级为一组,5---6年级为一组,进行评比。
3、每组每项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根据各组各班按得分(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5分)总计,评出团体优胜奖各三名。(注:文艺汇演得分不作累计分数)
4、现场比赛,现场评比。
5、纸张、笔、各种材料请选手自备自带。各班指导老师可向总务处联系。
6、每幅作品都要求写上年级、班级、姓名。
A、绘画、书法作品(1-----6年级)
①绘画作品:(1----6年级)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画法、体裁不限。(蜡笔画、素描、铅笔画、水粉、水彩、国画等)
②毛笔书法(5----6年级)
写于宣纸,尺寸为4开,内容为有关于竹的诗句、警句、格言,不要标点,要求落款。字体不限。
③硬笔书法(1----6年级)
写于空格美工纸或硬笔稿纸上,内容为有关于竹的诗句、警句、格言或是优美的散文的片段,不要标点,要求落款。
B、朗诵(1-----6年级)
每班选2名同学参加,内容必须是写竹的,鼓励原创。
人员安排:
1、各种材料由总务处安排采购分发。
2、舞台布置由王晓颖老师总安排,到时望各位老师积极配合。
3、体现竹精神“韧性”,迎20__奥运体育长跑活动由体育组负责。
4、六一舞台汇演时的秩序管理由后勤组负责。
篇6
[关键词] 回归生活 珍视童心 提升认知
“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我们会发现,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感动是一种积极、奇妙的心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经历51uc.net.cn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
《父母关爱我成长》是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的第三课。我在执教本课教学中本着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调整话题,根据其真实体验和反馈,来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道德认知。本人经过几次试教磨合,有很大改观,使整个课堂在有弹性的预设下“动态生成”、精彩纷呈。现摘录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来品味一下“动态生成,感动心灵”的精彩和反思探索。
一、情景化的课堂,诗意中丰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
教学片段:读父母的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坐在家庭树下聊聊天,拉拉家常(课件演示“家庭树”,背景音乐为《可爱的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演示课件:点击家庭树上的树叶,弹跳出“父母”二字)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在老师启发下,生动笔计算)
生甲:3285天(属鼠的)。
生乙:3650天(属猪的)。
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呢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演示课件,出现字幕:读父母的故事。背景音乐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请若干名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家庭树,从树叶上弹跳出一个个“爱”字,学生的脸上激荡着一阵爱的热浪)
思考:“读父母的故事”这一环节按照带入情境,引导启发,把学生带入了回忆中。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这样情真意切理寓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创设好情景,才能引发心灵共振。
1、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信息的准备,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诉说有内容,诉说有深情,课堂气氛活跃。
2、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 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针都没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也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呢?”这样就使学生能真正从细微处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少深的情感。
3、针对性——活动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本教学片段始终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观察父母,从生活入手,后来诉说 “关爱”的事例,再加课件的演示和温馨的音乐,一份真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活动情景”为什么而设还缺乏思考和研究,许多课堂活动由此成为无效劳动。只有观察并研究学生的生活,寻找到教育的契机,架设起学生生活与品德教育的桥梁,教育的作用才能实现。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恬中去观查感受、体验、反思,并用 ‘‘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恬,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教学片段: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师: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想把它叫作“亲情树”,喜欢这个名字吗?
师(课件演示)瞧,“亲情树”上结出了许多“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
生甲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生甲:算不出来。
师:为什么?
生甲:从没计算过。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
师:谁能计算出来吗?
生乙:不能,我们长这么大,得吃多少东西才行呀!
师: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 生丙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送我,下午是妈妈接我,有时我忘了带书本,爷爷还会给我送来。所以我一时计算不出来,但我想,加起来一定很长很长。 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乙:父母的爱没法计算。
生丙:因为平时我们从末想过这些问题。……
师: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 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甲:很重很重。
生乙:很沉很沉。
生丙: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思考:“以我为主,漠视他人”是现在少年的普遍心理缺陷。引导他们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带着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举一反三,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话,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1、化静为动,巧妙穿插操作性活动 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环境的制约,教师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十分有限。于是,一些品德课又陷入了“说说”、“议议”、“评一评”、“演演”的新俗套。为帮助学生感受到成长道理上家人浓浓的关爱,设计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叮嘱你说了多少遍?”“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等你放学时间有多长?”“爱有几斤”?让学生动动笔先做一个书面调查和统计,就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做”,尽可能让学生开展最具动感的、全身的活动。
2、以虚促实,为抽象概念赋予具体内容 作为人文性学科,品德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对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具体话动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本文“父母的爱无法计算。”“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爱很重很重。很沉很沉。” 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却最能反映父母的爱的“厚实”,使学生对父母的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以小见大,根植生活琐事深入情感 “回归生活世界”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活处处是小事,从小事最能见真情。小事也往往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引导他们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父母接送你上学回家”,根植于这些亲历亲为的生活琐事,学生从“随便说说”到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这种真爱深入孩子的心灵时,我们就无需担心,他们现在以及将来是否会对父母、对同伴、对社会、对祖国乃至世界充满着爱。
三、趣味化的课堂,活动中自主感悟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游戏、扮演、各种竞赛 …… 在这些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话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
教学片段:让爱做主
师: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记录来说说,爸爸妈妈每天都在为你做些什么呢?
生1: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晚上,妈妈还教我做作业。
生2:星期天,我还在睡懒觉呢,妈妈已经为我烧好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后来又陪我去商店买鞋,下午还陪我上公园玩。
师:这些同学观察得真细致,可是,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调查表填得很筒单。是不是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认真呢?
生3:不是的,我妈妈平时上班挺忙,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做。
生4:我妈妈也是。她说我都快十岁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师:那么,是不是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看来观点不一样哦,不如我们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吧。
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调整了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进行预备讨论,并进行正反讨论。
师: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不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背景音乐《感谢你》响起,课堂上鸦雀无声。十几秒过后,终于有一位女生举起了手)
女生甲:我想说:“妈妈,谢谢你!(说完便哽咽起来。教室里依然沉默,教师环顾四周,用眼神鼓励一名男生发言)
男生乙说:妈妈,我爱你!
(教室里特别安静,同学们谁都不愿说话,眼睛里都含者泪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的同学都点点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师(声音微微颤抖):同学们,你们的真情很让老师感动。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老师画贺卡,请学生读贺卡上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简介。
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每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她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大家说好吗?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想想 ,在脑海里放一次电影:从今天开始,你回家以后会怎么做?想象一下,父母会有怎样的心情?想好了,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接下来的时间,老师都想把它留给你们……
(继续播放《感谢你》音乐,学生都沉浸在想象中,不时露出微笑)
思考:思品教学内容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要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调查表所体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师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教师确实要有一双慧眼,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善于及时进行精辟恰当的处理并及时抓住了这一生成性资源,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引导,会收到双倍的效果。
1、要把金针度与人——价值引导 作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一门课程,品德教学更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儿童健康、安全地成长。有些教学上的把握不当,也许反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在现实中造成负面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的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怎么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真正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的真诚,更需要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当教师观察到部分孩子存在对父母爱孩子认识偏差时,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思考与分析。不是片面地去否定学生,也没有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进行了学生喜爱的形式“正反辩论赛”,在此基础上加以巧妙点拨,帮助他们在不断的价值冲突中学会自主选择。如正方:“那些事情我们现在做不好,所以爸爸妈妈要多帮我们做一点,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做了。”反方:“我不那么认为。以前,我也是什么事都让妈妈帮我做。直到有一次.爸爸妈妈有事不能按时回家,结果我饿得眼睛都花了。妈妈很心疼,她开始教我下面条、用微波炉做简单的饭菜。现在.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外出也放心了。”通过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观点越辩越明,思考逐渐深入,‘疼爱”与“溺爱”的不同在此有了鲜明的答案。
2、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当留白 教材的呈现与教案的设计都是静态的结构,面课堂却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偶然的、随机的因素,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和教师的预设去进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教育是教人化平凡,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设计的教案。教师深情的小结“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比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接着又趁热“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父母的爱是一声重复的话语,父母的爱是一段静静的等候……”爱在学生们的心中堆积,当《感谢你》的音乐缓缓响起时,它似乎打开了学生们的心扉,让人不由响起了自己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思绪……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课堂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久$$久$$地思索,学生回味着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老师没有打破这个“僵局”,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处理既避免了沉默的尴尬,又将学生情感的波澜推向了。或许我们有时该注意情当留白,毕竟“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3、心中悟出始知深——倡导自主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这堂课前我还布置请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爸爸倒一次洗脚水,帮妈妈吹干头发,做做简单的家务等等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去体悟父母”的辛劳,从而引发其心灵的震动。另外,加强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同伴的赞赏或评价过程中,在心灵上有所触,在情感上有所感染。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汇报“爱的行动”,学生争先恐后。如有学生说:“昨天,我一回到家就帮妈妈拖起地来。妈妈对我的举动很吃惊,吃晚饭时,尽往我碗里夹菜。我只做了一点点小事,妈妈就这么心满意足,可妈妈每天做那么多事,我却还常常对她发脾气,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有学生说:“我给爸爸洗了一回脚(笑声)。开始时,爸爸说什么也不肯让我洗,后来拗不过我,只好乖乖地听我的了。我发现爸爸的脚跟上、脚趾间有很硬很硬的茧,脚背上的青筋一根根地暴露着。我想,爸爸真是太辛苦了,为了这个家,到处奔波。”品德课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要融人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体验和感悟中提升品德。与其这是一堂品德教育课,不如把它看成是一次师生对话,一次真情告白,一次生活访谈。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雅斯狈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以上案例告诉我,老师们光有真情和真心不够,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去宣泄;给学生一份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创造。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做主吧!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开放些、“简单”些,让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份晃动,多一些生成,便多了份精彩。
参考书目:
篇7
我们都想
有个妈妈疼
陈碧琦是个娇小柔弱的女孩,出生在苏州,自幼父母离异,她总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她的心就会跌到尘埃里。后来,陈碧琦考取了北京一所私立学校的专科,学习幼儿教育,她想把所有的爱都分给那些可爱的孩子,让他们不会因为缺少亲情而失去快乐的童年。
2007年8月底,陈碧琦实习的新蕾幼儿园秋季招生,新生入学那天,有位刘先生领着女儿急匆匆地赶来,明知道每个班都人满了,可刘先生执意要让女儿冉冉留下,他还说可以给幼儿园一笔修缮费,只要刘冉进陈碧琦的班。
原来,这位刘先生是位大老板,妻子想协助他做生意,出国进修企业管理,一去两年,只有春节才回来探亲。而不到五岁的冉冉经常哭着喊着找妈妈,保姆只好带她出去玩,路过新蕾幼儿园看到跟妈妈长得很像的陈碧琦,说什么都要换幼儿园,她说想和“妈妈”在一起。
为了让女儿开心,刘先生以每月五千的高薪邀请陈碧琦做冉冉的“临时妈妈”。每个周六周日,都到他们家去和冉冉玩,跟她一起做游戏,教她做人的道理,就像真的母女一样。一个22岁的大姑娘突然变成人家“妈妈”,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陈碧琦却很喜欢这份兼职,它不仅能让陈碧琦赚到钱,还可以培养爱心,让刘冉不会因为没妈妈疼而感到自卑,更不会像自己以前那样没安全感,孤独封闭。
国庆节很快就到了,短短一个月的相处,陈碧琦和冉冉的感情越来越好。冉冉在电视上看到上海锦江乐园的介绍,非缠着爸爸妈妈带她去不可,但刘先生的生意很忙,十一他还有份合约要签,为了不让女儿失望,便派助理于涛陪她们一起去。
于涛第一眼看到陈碧琦就愣住了,这么清纯可爱的小女生,怎么当人家“妈妈”呀!一路上,他都不讲话,只听着陈碧琦和冉冉有说有笑,像鸟儿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于涛发现冉冉和老板在一起时都没这么开心过,足见这个女孩子很有心机,会哄小孩。可是,于涛对陈碧琦的欣赏里,多少掺了些复杂的猜忌。
冉冉嚷着要坐云霄飞车,他们三个一起,陈碧琦睁着眼睛用尽全力抓住小冉冉,生怕有意外,走下来时腿有点发软,于涛去扶她,发现手心里全是冷汗。玩急流勇进的时候,陈碧琦还特意买了个雨披给冉冉穿上,显然担心她弄湿了会感冒。七天的旅游结束了,于涛对陈碧琦的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他真不明白,为什么陈碧琦会对一个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小朋友如此上心,用尽全力去保护她,爱她。
“因为,我们都想有个妈妈疼。”回北京的路上,陈碧琦向于涛讲起自己儿时的故事。从那之后,于涛充当这对“母女”专职司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两个人目光相遇,这个男孩子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甚至里面还藏着一点点关爱。
用爱的名义
陪伴着你
听说元旦过后不久,刘太太就要从美国回来了。这天晚上,陈碧琦正在发愁怎么跟冉冉说,如何把真正的妈妈还给她。突然接到刘家保姆打来的电话,说冉冉玩饮水机烫伤了脚,刘先生在国外出差,希望她能马上过去一趟。
陈碧琦帮冉冉安排好住院,于涛也赶过来,他们一起守着冉冉。烫伤的地方起了大水泡,孩子一直哭,陈碧琦抱着她一边轻拍,一边说:“不怕,不怕,有妈妈在,只要冉冉乖,睡醒就不痛了。”不一会儿,她哼着歌就把冉冉哄睡了。于涛静静地望着她,这个娇小的女孩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一种叫爱情的东西开始萌芽。
第二天早晨,医生们查房,家属都在走廊或休息室里等待。从休息室出来,陈碧琦看到一位在走廊里哭得很伤心,她走上前去想安慰几句,却被迫成了听众。的故事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从夫妻何等恩爱,丈夫多么疼儿子,到半年前车祸夺走丈夫的生命,年少的儿子因为受不起打击而患上自闭症,在家里的车库玩火,烧成重伤,五天来一直昏迷不醒。如果这个叫杨之恒的孩子的爸爸还活着就好了,不停地在他床边呼唤他,也许他就能醒过来了,陈碧琦无奈地想。
中午,于涛来换班,陈碧琦没有去吃饭,而是直奔网吧,她要了解烧伤导致深度昏迷方面的护理知识,还查阅了一些关于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她打算找个人,以杨之恒父亲的名义跟他说话,包括读他父亲生前的日记,回忆父子俩在一起时许多开心的片段,就跟陪聊陪读类似,全当是一份亲情补偿。
从网吧出来,陈碧琦整个人豁然开朗了,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可以成立一个“亲情出租”公司。而亲情补偿师,这是一个再适合她不过的职业。陈碧琦好好准备了几天,在医务室问清楚杨之恒的伤势,随后找到杨妈妈,讲了自己如何帮助冉冉找回亲情的故事,还把策划唤醒杨之恒的几套方案给她看。因为之前的几次聊天,杨妈妈对陈碧琦有了一点了解和信任,加上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同意了陈碧琦的计划,并支付部分定金,让她放手去做。
冉冉受伤第五天,水泡已经消失,孩子天真无邪的脸上再次露出久违的笑容。陈碧琦送给孩子一只小熊,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冉冉,你觉得小熊有两个妈妈好不好?”
“当然好啦!有两个妈妈疼它,一定很幸福。”
“那,如果冉冉也有两个妈妈呢?或者说,冉冉的妈妈有事外出,派来个天使,代替妈妈爱你,你也叫她妈妈,好不好?”陈碧琦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冉冉的表情。
“陈妈妈,谢谢你!我知道你就是那个天使。”说着,孩子搂住陈碧琦的脖子哭起来。与此同时,刘先生和太太出现在门口,偎依在亲生父母的怀里,冉冉异常激动和幸福。
刘太太请陈碧琦吃饭,给了她一张两万的支票,感谢她这半年来对冉冉的照顾。席间,她们聊得很投缘,刘太太还说亲情补偿师这个职业在国外也是新鲜事物,很前卫。没想到,陈碧琦会做得这么称职,有机会一定会介绍客户给她。分别时,刘太太建议陈碧琦多看些心理方面的书,因为亲情是需要和心理互动的。
陈碧琦向她道谢,书她自然会看,但目前最棘手的不是知识问题,杨之恒父子的信息陈碧琦都已经录入电脑了,甚至每天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有很细致的安排,可是,由谁来担任这个“父亲”呢?
不知不觉到了自己的生日,正当陈碧琦发愁的时候,于涛抱着玫瑰出现在她家门口。陈碧琦喜出望外,发现新大陆般地说:“要我做你女朋友可以,不过,得先帮我一个忙。”说着,将他拉进屋里,把自己的全盘计划详细道来。
在陈碧琦的不断督促与指导之下,于涛居然真的当起杨之恒的爸爸,模仿他的声音,说话的语气,每天晚上固定的三个小时,讲故事给杨之恒听。大年三十,于涛和陈碧琦照常守在杨之恒的床边,于涛跟他讲新年的新气象。“大家都在准备过春节,许多孩子跃跃欲试要去放烟花,爸爸也给你买了几十种款式,听说花样很多,还有一种是可以放字的,‘我们爱你’。儿子,快醒来吧,爸爸放给你看……”
除夕夜,在一阵阵爆竹声中,杨之恒的手居然在动,他紧紧地抓住于涛,眼角流下泪来。第二天,换班的护士惊喜地告诉他们,孩子的烧退了,和死神搏斗25天之久的杨之恒,终于在“爸爸”的呼唤声中醒了过来。
杨妈妈喜极而泣,她激动地抱住陈碧琦,不知道该怎么谢她。本来说好一小时100元的报酬,不但大年初一当天兑现,杨妈妈还给加了倍,这让陈碧琦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杨之恒的治疗恢复过程,于涛也一直在参与,两人之间仿佛真的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这以后,陈碧琦选修了心理学,有些事不是简单地细心关爱就能解决,还需要心理战术才行。她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先建立了“碧涛亲情出租咨询服务工作室”,把亲情补偿师的名号打出去,又找来几个心理系的在校学生做了简单培训,让他们做兼职,根据需要出演各种不同的身份,目的就是给对方亲人般的幸福与关爱。
于涛辞了职,帮助陈碧琦在国贸附近找了一家写字楼,情侣搭档正式上阵。刘太太听说后,送来一份特殊的开业大礼。她在美国的一对华人朋友,刚刚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回来调节一下心情。刘太太替两人交了定金,希望陈碧琦可以让他们得到慰藉。
原来,这对夫妻都是大学教授,教育了很多国内外的学生,却始终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移民美国之后,社会很开放,原本乖巧可爱的女儿珊珊性情大变,还不小心染上了艾滋,病死了。陈碧琦看着每天痛苦不堪的两位老人,心情也很沉重,她充分了解了珊珊生前的资料,学着她的样子想方设法逗二老开心,做他们爱吃的饭菜,给他们讲哲理故事。渐渐地,在陈碧琦的陪伴下,夫妻俩的忧伤明显变淡了,他们仿佛真的把陈碧琦当成了珊珊,把所有的爱都补偿给了陈碧琦,如同找到心灵出口一般。
篇8
传播内容:多元中心,观点制胜
传统的电视新闻将节目分为诸如“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民生新闻”等板块,大都以严谨的逻辑播报。《观点致胜》也将节目分为两个板块:“新闻评论”和“我是微博控”。尽管形式相同,但《观点致胜》两个板块之中的新闻却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各新闻的题材杂乱无章,通过主持人的串连拼接而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拼接的手法打破了原有的前后顺序和因果联系,通过拆分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文化,将其扩展为多元中心甚至无中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论和二元论。
《观点致胜》的新闻素材大多取于网络中话题度较高的新闻,特别是《我是微博控》板块,直接选用网络中热门搞笑的图片进行评论。同时,与传统主持人严肃客观的语态不同,《观点致胜》的主持人对新闻的评论睿智幽默,又不乏犀利观点。主持人会运用贴近百姓、轻松幽默的语言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麻辣点评,风格直接、大胆,笑点多,整个节目不沉重、不刻薄、不教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2015年8月8日关于16岁少女遭亲生父亲多次猥亵的报道后,主持人晏炜接着说“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人性善良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说连父母都不善待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人性就被兽性完败,人性就堕落到了谷底”。新闻脱口秀节目传播语态由教化向沟通的过渡、选材向度由唯上向亲民的转变等等,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新闻领域的政治情结与精英情结的一种消解①。
传播形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视觉效果
与传统新闻节目“坐台”和“连线”及严肃的形式相比,《观点致胜》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是站立着,并且节目会运用更多的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如在新闻中配以合适搞笑的字幕、图片、Flas以及配音等活跃气氛,以减少观众的审美疲劳,加强节目的视觉效果。
例如,2015年5月16日,在播报“学音乐的学生超会玩,用民乐演奏‘斗地主’”的新闻时,节目首先引用了两张网络中的图片,一张是几个大妈在医院输液时斗地主,另一张是用“苹果手机”斗地主的趣图,图中两只手分别拿着3个苹果6s、1个苹果5s和4个苹果5s手机,并附着文字“3个6带1个4,你要不要”“4个5!!!炸!!!”,继而还将《赌神2》中经典片段的背景音乐换成“欢乐斗地主”。电影中周润发的台词变成了“抢地主”“加倍”等,让观众看完顿生笑感,最后才进入播报新闻的正题。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一种玩世不恭、游戏人间的态度消解深度,并且消弭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绝对界限。在中国电视文化中,它表现为用轻松、自由、快乐来取代过去的寓教于乐,以及对那些矫情的、虚假的、空洞的道德寓言及价值观念的躲避和排斥。②
传播者:个性鲜明,特色凸显
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主持人非常重要,他们通过言论支撑起一档节目,优秀的脱口秀节目都能让人想到它的主持人,例如“没有崔永元,就没有《实话实说》”。2002年,当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后,这个节目每况愈下。因此,主持人就是脱口秀节目的灵魂,脱口秀节目的特色实际上就是主持人的特色。
《观点致胜》的主要主持人晏炜形象气质佳,他工作经验丰富,多次任长沙市春节联欢晚会、新年音乐会主持人,还担任过长沙政法频道法制类谈话节目《方圆之间》主持人,长达五年之久,并作为责任编辑全程参与节目的策划工作。这些工作使其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功底、社会阅历和话题把控能力。晏炜全程参与《观点致胜》的创作,节目中几乎所有鲜明且令人称快的观点都出于他之手。自己说自己的观点,必然会充满激情,其夸张的表情及动作也不会显得矫揉造作,其风格鲜明成熟到位的诠释与节目相得益彰,在观众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轻松幽默,观点制胜,传播形式多媒体化,主持人个性鲜明,整体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特征,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观众粘性。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脱口秀节目也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在对新闻进行娱乐性解读时要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主持人的评论不能偏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与改善,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才能拥有广阔的未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
篇9
失落与痛苦,凄凉与落魄,一切都不应于我这个阶段所及第的。若言愁,若说苦或许只是我涉世未深的反应。但是却不知这一切早已在我的心里生根萌芽而且已经是根深蒂固之态。何解呢?真的,好困惑,好茫然。为什么他人嘻笑间我却独言苦,独说愁啊?我不要如此的低落,我不要如此的痛苦。我渴望拥有希冀的人生,我渴望如花的生存。我该怎么办?我要如何的寻觅这一切呢?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
童年的天真烂漫,映射出篇篇流芳的童话,梦幻的岁月赋予了生活的向往。童年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拥有,每一个人都可以终老时细细的品味这种温馨与浪漫的时光。童年是人生最美丽的画卷,童年是布满笑容与幻想的天堂。我的童年呢?在岁月的更迭间属于我的浪漫与天真何去何从呢?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可以在欢笑中,梦想中延伸,但是我却注定与笑容无缘。只因为我的童年缺乏了童年所必备的爱,一种至高无上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爱----母爱!
“妈妈”我最后的一次叫出这个悦耳的词汇时恰好是我应该沉溺于童话中的时刻。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无知的孩童,我只有七岁。我不知何时认识并且习惯了“妈妈“这个词汇,且不知她乃是与生俱来的。
感觉很温馨,很甜美。每天,我都要连续的反复着这个词汇,渐渐的我也曾经厌恶过她的存在,只因她过于泛滥。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一天,我再一次想要呼唤这个我厌恶的词时,她已经是荒山的一座孤冢,此时我才明白泛滥的词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最为奢侈的享受。冷冷的雨,枯黄的杂草代替了那个用“妈妈”代言的生命,呼之不应,唤之不答。好茫然,好痛苦。我寻觅着,回忆着有过她的片段,那一切都已经成为了梦中的故事,幻作灰色的童话。
在梦中,我享用着呼唤的权力,享受着慈祥的温馨。感觉很美,很甜。但是梦会醒的,越为美的梦醒时就越痛苦。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幼小的心在半梦半醒间苦苦的面对着泪水与仇恨的洗礼。眼泪,斥骨透心的恨,压抑着本应纯真的心,伴随着生命延伸的步伐,一切的美好都只能寄托于梦境中虚怀若谷的幸福。这一切都是那个雨夜造就的。雨夜里,泪水与血腥支配着孩子水晶般的心。让那属于冬天的阴霾玷污了彩色的童话,让所有的美好都只能幻想。
篇10
[关键词] 《入殓师》 生 死
一、概述
泷田洋二郎导演的电影《入殓师》荣获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入殓师》虽然是一部描述关于生与死的影片,但影片中在表现死亡时并没有用让大家感到恐惧、可怕、阴森和血腥的镜头,而是用很多反映生者与死者的亲情的温暖镜头呈现,让大家从镜头中感受到生者对亡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亡者的尊重,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影片主要讲由于乐队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就此失业,他和妻子美香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然而即使在山形,没有一技之长的大悟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一张条件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悟,让大悟误入入殓师这个行业并且逐渐喜欢上这个职业的故事。
二、影片中的生死哲学
生死哲学是对生死现象进行哲学思考的学问,是“关于生死问题的智慧,是解决人类所面临之生死问题的一些善知和卓识”,庄子曾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高扬生命至上主义。在影片中从活着的人和动物对生的追求上,以及生者对亡者的态度上,在面对死亡时大家的坦然及对死亡的敬重都体现出这种哲学思想。从不同的死者身上,从不同的死者家庭成员对待死者的态度上,都能感受到这些。让活着的人更能乐观、积极向上的活着,也能正确的面对死亡,而死去的人也能有尊严平静温暖的离开。面对着人类共同需要必经的最终结局死亡,全世界的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温暖的美好的死亡方式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死亡形式。
影片中活着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小林大悟为了生存选择入殓师这个职业,从不得已、害怕、恶心、压抑到慢慢适应、理解、释然、轻松快乐的热爱、尊重这个职业。这其中通过面对不同形式类别的死亡感悟到人间真情,体会到了活着的意义。从沮丧到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应对,以及对内心深处始终对未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愧疚,及对父亲的思念以及原谅,做到了对他人的宽恕和自我的解脱。这些情感在人类这个群体中是共通的。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告知大家,世人心中的秘密或者说一道坎一种纠结,会随着时间的流变和自我的成熟,慢慢跨越或者慢慢消逝。这种情感转换的过程刻画得很真实、细腻,也很动人。
影片中表现的夫妻之间的尊重和关爱也很感人。从大悟失业,妻子陪同他离开东京回到老家,到最后得知丈夫是入殓师之后,从开始排斥反对到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爱,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这也是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学习的。拥有的时候就应该彼此珍惜,才能让自己在失去后不那么后悔。
世上最无私的爱就属父母对孩子的爱了,影片中大悟的女同事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愧对,因为选择自己爱的人离开孩子,但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孩子,都觉得亏欠孩子的太多,为了赎罪进入到这个行业,在最后知道大悟的父亲的去世,求大悟去见父亲去原谅父亲,通过自己的行为告知大悟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将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爱呈现到极致。而最终大悟父亲死时手中紧握的石头,也让大悟童年的记忆和对父亲的爱连接了起来,更加证明了父母之爱的伟大。
澡堂老奶奶的博爱和对他人的体谅,体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不肯关闭澡堂,是怕其他人没地去洗澡,这种情感多么的珍贵和朴实,最朴实的情感也是最感人的。而在我们这个处处以利益为先的社会了,太缺失这种朴实的情感了。
影片中除了表现人的困境和境遇之外,还用动物的行为去映射人类的生存法则。为了生而拼命拼搏的章鱼、鲑鱼。鲑鱼力争上游映射出人活着的意义,活着就得努力,努力奔向那死亡之途。所有的人只要活着,就得为了生存努力地拼搏,努力地奋斗,奋斗拼搏最终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死亡,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绕开这条法则。这是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活着的人应该热爱生活,为生活而努力奋斗。那么死去的人呢?生者应该怎样去面对死亡及亡者呢?影片就这些问题也做出了精彩的阐释。从影片开头的“变性人”到腐烂的老奶奶及这些陌生人各种各样不同的死亡中,导演让大家看到的是家人对死者的怀念及不舍,死者最后体面而美丽的离去的画面,没有丝毫的恐惧或不敬的情绪。在面对大悟熟悉的人——澡堂的老奶奶及大悟父亲的死亡时,让更多的入殓师之外的人理解了大悟。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神圣以及亡者美丽、有尊严的离开的重要,这一切都是入殓师给与的。用温暖的镜头表现原本恐惧的事件,让大家看到后消除自己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以一种更健康的心态面对死亡和亡者,是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亡者离开世间最后的时刻,体面地、美丽的和家人在一起,给家人留下永久的最美好的回忆。在家人的祝福和祈祷声中平静祥和的离去,此时死亡并不恐惧,而是很温暖,这一刻生和死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亡者和生者之间宝贵的情感寄托和最后的精神交流。大家都坦然的面对生与死。
三、通过影片得到的启示
通过《入殓师》这部电影我们看到,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死亡,正视死亡,不应该恐惧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必经之路,同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恐惧死亡。活着的时候快乐积极地生活,当死亡降临时坦然的面对。活着的人需要尊重,亡者同样也需要尊重,尊重他们生前的选择、生活习惯等。这部片子的最大亮点,是影片中的每一个亡者在入殓师和家人面前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让死者美丽的离去,给生者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国内在身边,有葬礼时,大家更多的是举行给活人看的,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之间的永别。在繁琐的风俗习惯中,活人已经被繁杂的仪式搞的筋疲力尽,反而拉大了亲人之间的距离。而在影片中,那种亲人目睹入殓师为死者最后进行装扮,在家人的陪伴下让死者离开人世让人觉得非常的温暖。
片中有一个老爷爷的离去,家人最后都在死者脸上留下自己亲吻的唇印,很让人感动,在这个片段里,你丝毫感受不到死亡的魔力,只能感受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这是我所见过最美的同亡者的告别仪式,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仪式相差甚远。
参考文献
【1】苏茜茜,《入殓师》的生死美学,【J】电影评介
【2】刘明,浅析日本电影《入殓师》,【J】环球纵横
【3】汪少明,熊伶俐,朴实、沉静、感人、深远的《入殓师》,【J】文学自由谈,2011,6月下半月,
【4】李丽娟,电影《入殓师》对死亡问题的新思考,【J】电影文学/环球纵横
【5】陈玉婷,任俊圣,生死哲学视域下的殡葬服务,【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