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3 20:4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思乡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回乡偶书》(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篇2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篇3
分享、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则。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往往更讨人喜欢、受人欢迎。因而,大人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分,好玩的也要分;把最好的让给长辈和客人。比如看见孩子在吃东西,他们会说:“给我吃点?”可是,当孩子毫不犹豫地把东西拿出来时,他们又连连摆手并说:“宝宝真乖,大人不吃”。平时家里有东西吃时总是教育孩子:“宝宝要学孔融,把大的分给别人吃”。当孩子听大人的话主动挑了最小的,就会得到表扬,还把最大的或最好的也给他作为奖赏。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孩子的大方表现越来越令人满意,父母也开始引以为傲、倍感欣慰。殊不知这样的分享教育早已不知不觉步入了误区,有个回国学者曾经向我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朋友的小孩拿了一个大大的苹果给他吃,出于礼貌他谢过后就吃了起来。没想到刚咬了一口那孩子就哇地哭了起来,还冲着他连声说:“坏蛋,坏蛋!”弄的他莫名其妙,家长也尴尬万分。最后还是家长解开了谜团,原来这家人从小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家里吃什么孩子都是把最大的给家里人,得到一个个表扬后,最后转了一圈最大的还是会回到孩子手中。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孩子早已摸透了我们大人的心思,主动拿最差的东西,因为这样就会得到最好的。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幼儿就形成了错误的分享观念“我的东西就是我一个人吃的,别人不会吃我的”。一旦有人真的要分吃幼儿的食物时,他们一定会哇哇大哭。他的分享行为只是一种策略而已,大方背后却是自私和狡猾。这种后果是成人高高在上、忽视了幼儿的心理需要而造成的。
分享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家庭是他们学会分享的启蒙处所。父母要摒弃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的传统做法,大可以一切与孩子共享,并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所以,家长一定要端正幼儿教育的思想,立足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动。把奖励作为分享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根据情况适当加以运用。当孩子确实“忍痛割爱”时,及时对孩子进行物质嘉奖或精神鼓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他的失落情绪,并且强化他的分享意识。如果孩子只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不在意的东西给别人,父母就不需要有特别的表示。另外,奖励的方式最好能经常更新,原则上以精神性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还要注意处理强化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衔接过程,让分享、谦让成为孩子的自然之举。
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了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社会目标。为什么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呢?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愿意在别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让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乐意了。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要受到他们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时,其分享行为就显得很犹豫。在一次“好吃的叶子”主题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每人带一些可以吃的叶子(如青菜、白菜、韭菜等)来吃火锅。很多孩子都带来了,还有少数没有带来,当活动开始的时候我问大家:“有些小朋友没有带东西来,他们能不能参加我们的活动呢?”不懂主动分享的幼儿主张不让他们参加,以“谁带来的谁吃,不带就不能吃”、“是我带来的,你要吃自己也带”等作为理由来解释自己的想法。而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其亲社会行为就果断,他们主张所有人都参与活动,并以 “好朋友要互相帮忙”、 “我可以分一些给他们”、“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等观念主动提出分享,这说明幼儿的分享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幼儿分享教育中,还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在幼儿有了分享意识后,我就和他们讨论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谁的好朋友没带来,谁就去邀请他一块吃。当食物煮熟后,我看到大家只顾着自己吃,忘记了刚才说过的与朋友分享,就说:“这么美味的叶子,还有人没有吃到呢?”经我一提醒,孩子们纷纷去请了一个小伙伴,把自己的东西分了一半给他。看着那一张张笑脸,我想孩子们从中一定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不仅知道“好东西大家一起吃,玩具一起玩”,还懂得了这样做的意义:“我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会很开心,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
孩子不仅要学会分享食物、玩具,更进一步还要学会分享快乐、分享荣誉,即:分享情感。有了分享,也就降低了嫉妒的产生。幼儿学会分享情感,也就学会做人应豁达,应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同时也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步,让别人也为自己喝彩,这些都是分享教育所蕴藏的内涵。在一次评选“好宝宝”的活动中,每评出一个宝宝,小朋友们有的高兴地鼓掌祝贺,有的向他伸出大拇指。可一向活跃的__因为自己没有评上,不但闷闷不乐地,而且每次让他们举手表决时她都是不同意。于是,我对大家说:“__觉得很多小朋友有缺点,不够格做好宝宝,你们觉得她够格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她很能干,会帮老师做很多事。”“她手工做的很好。”“她上课发言很积极,就是有时要和旁边小朋友讲话。”。。。。。。听了小朋友的话,我说:“__,你看小朋友发现你有很多优点,他们都夸你能干呢。”__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我趁机说:““可是,刚才那些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评上了好宝宝,你为什么不祝贺他们呢?”__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知道了,他们比我优点多,我以后也要争取做个好宝宝。”说完,她就带头为那些好宝宝们鼓起了掌。虽然这次她没有评到好宝宝,但懂得了为别人高兴。后来,我发现她看到的不再是小伙伴的缺点,而是优点,别人受到表扬时她也能跟着一起乐,最终小朋友也选她为好宝宝。
孩子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分享行为,他们更多的把分享作为一种交往手段,已经懂得为他人着想,但争抢行为还比较普遍,大人既要鼓励孩子大方谦让,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感受分享的快乐,又要侧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技能。知道怎样与人分享,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些幼儿具有分享的意愿,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没有表现出实际的分享行为。我班有个叫墨墨的孩子,带来了一个布做的小乌龟,小朋友都想玩,可她抱着小乌龟一动都不动,我问她:“你愿意借给小朋友玩吗?”她点点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给他们玩呢?”她说:“我不知道要给谁玩。”我就对她说:“每个人都想玩,就让他们轮流抱一抱好吗?”她马上把小乌龟递给了旁边的扬扬。还有在搭积木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幼儿拿了很多的积木,当老师说积木要大家一起玩时,他就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积木往旁边小朋友那里推,也不管这个小朋友是否需要,这就是他眼里的分享。然而当其他真正需要积木的孩子向他要时,他因为所剩不多而拒绝,争抢行为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时,大人可以引导孩子先商量好准备做什么,再看看需要哪些材料,然后互相交换调节;也可以大家共同合作,一起来完成一个作品。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培
养幼儿分享行为时,要注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如果幼儿知道了分享的具体方法,那么,他们的实际分享行为应该会得到增强和提高的。 在幼儿教育中,大人要注意对幼儿表现出的分享行为进行强化。安鲁弗德(1968)的研究指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了。当他们再与人分享的时候,自己会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会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可见,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的。
在幼儿的分享行为中,既存在着正确的行为,又存在着错误的行为,大人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要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点”并进行强化,以激起幼儿继续实现理想行为的欲望。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分享、谦让都是建立在自我牺牲的痛苦之上,理应进行补偿和奖励。如果他主动拿了最小的苹果,那就把最大的也给他,“以资鼓励”。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并无过错,也确实能够起到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效果。然而,在这一遍遍雷打不动的强化过程中,孩子逐渐发现了“拿最小的苹果大人微笑、称赞 得到最大的苹果”这样一条规律,于是分享、谦让沦为了获得个人最佳利益的手段、计谋、招数。可以说,正是父母的强化不当助长了孩子的功利思想,损害了分享教育真正的意义。
在平时的分享教育中,我们应该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我这里有一本好书,我们一齐讲故事吧!”“你们商量、合作着搭积木,真好!”“老师有件高兴的事,好想告诉大家,让大家与我一起分享快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大人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分享行为。
《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在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好吃的叶子”、“玩具分享日”、“我最喜欢的图书”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在精神分享方面,则利用各种竞赛来让孩子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同伴感到高兴。在日常生活中,当有孩子因为不会穿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事情着急难过时,我们就鼓励孩子互相帮忙。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幼儿真正地体验到了分享的愉悦,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又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了。
篇4
一、反思是否坚持正面教育
坚持正面教育,是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个人经历和认识水平有所不同,这是自然的。“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就必须将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与国家和人民同心同德。”为此,我们要忠实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方,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统一思想,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好方向。
二、反思是否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无疑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好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境:
1、反思是否优化物的情境
即教师将部分抽象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如音像、实物、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活跃课堂气氛。课改后的教材,十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好的教学情境,同时努力创设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情境。
例如,我在九年级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第三框《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教学活动中,在学习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扶贫济困的内容时,我主要创设了以下情境:播放歌曲《爱的奉献》来渲染情境;播放同学们纷纷为汶川灾区捐款的录像场面再现情境;运用“希望工程”资助山区孩子们的图画展现情境;运用“手拉手”、从非等典型的献爱心的感人故事描述情境。通过这些物化情境的创设,在情感上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产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反思是否优化人的情境
即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中人的相互作用的情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以饱满的工作激情,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科学严禁的教学手段激励起学生渴求新知的热情。②尽量采用情感亲近和宽容民主、平等自由的态度和方法,在这种自由精神的鼓励下,让创新的种子找到沃土。③尽量增加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互相学习,让学生彼此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他人分享,同时又在不断吸收不同的思想观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增加了解他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加强情感上的沟通与交融,有利于形成友爱、积极、互助的集体,提高创新的整体效应。
三、反思是否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材的重点,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做到“精讲”。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选少而精的、有层次性的例题、习题,指导各层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极、主动地训练活动,使之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第二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我国的分配制度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1、精选认知结构 基于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已知自己的家庭收入情况到未知国家的分配制度,且应以精讲启发为特点,于是我采用了“自学—精讲—理解”的认知结构;2、精讲教学重点 基于我国分配方式是这一框的教学重点,因此我无论是在布置预习、引导分析、组织讲评、选择练习,还是在板书设计、课堂提问等环节中都突出的精讲。3、精选例题习题 根据教学目标,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李明一家的收入”,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另外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4、精在及时反馈对学生的板演和练习中的情况,做到反馈及时,处理果断。实践证明,精讲精炼提高了课堂内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反思是否指导学生探究
即教师帮助指导学生由主动的探究新知代替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在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自主探究学习。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反思设置的探究题目是否科学合理
教师所出示的问题必须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即要缩小探究范围,又必须降低难度,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和结论不一致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第二框我国的分配制度这部分内容中,我结合课文中的材料,设置了一系列的探究题目:
①谈谈李明一家的收入是通过哪些分配方式获得的?
②什么是按劳分配?
③其他非按劳分配是怎样分配收入的?
④谈谈李明家的收入中有哪些是非劳动收入?如何看待人们的非劳动收入?
⑤说说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些题目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2、反思探究的时空是否充分保障
在整个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寻求乐趣,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多听、多看、多感受,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适时向全体学生暗示,在必要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另外,在探究活动中,当学生陷入混乱或无谓的争论时,教师应当机立断,将探究引入正题,避免探究活动误入歧途。
五、反思是否坚持课堂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为此,教师要反思是否做到以下两点:
1、反思是否学习掌握指导方法
只有教师先熟练地掌握学习方法,才有可能指导学生来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说发展智力的方法:
①观察法②记忆方法③想象方法④思维方法;再比如说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如阅读方法、听课方法、预习方法、复习方法、解题方法等。
再如,做主观题的方法是:
①认真阅读。读出材料的关键词和中心观点,即捕捉提炼有效信息。
②认真审题。揣测出题意图,弄清题意要求。
③回归教材。找准教材中的知识点,确定知识范围。
④整理思路,组织答题。对知识点进行筛选和提炼。
⑤回顾检查,查漏补缺,完善答案。
2、反思是否选用恰当的指导方法
教师在实施学法指导时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差异,对不同知识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使他们易于掌握,学以致用。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必须进行方法训练,使其达到自动化、技能化的程度。另外还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
六、反思是否坚持教学评价激励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综合性评定,并对评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操行评语及资料档案。评价应更多地着眼于未来,教育性、发展性成为其属性。教师反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思评价是否具有开放性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最后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如道德品质,学习的努力程度,交往与合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对部分可采用模糊数值,如“A、B、C”或“优、良、合格”来表示。
2、反思评价是否体现灵活性
评价要采取多样性的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并且加大自评的分量,提供反思的机会,使学生学会自省,逐步提高自省意识,形成自我评价——调整规划——自我监控——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3、反思评价的语言是否具有激励性
篇5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要站在数学思想的肩上进行渗透与孕育。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提升,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的地位应介于数学思想与方法之间,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渗透数学思想,策略形成的基石
如何让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度?
纵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缺失的是学生用策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觉运用策略。如列表策略,为什么要列表?学生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深究其中原因,就是缺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小学阶段策略学习内容目标的确定,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教者就要对某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是让学生形成“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这里就渗透了一种可逆的数学思想。可逆思想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思维就应自觉地换一种方向:倒过来想。让学生借线段图、列表、画图、摘录条件等方法进行逆推,从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倒推”策略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一种可逆的数学思想。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了培养。
1.渗透
教材88页例1先通过现在两杯果汁的数量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倒过来想原来两杯果汁的数量,是对可逆思想的渗透。
2.理解
接着89页例2通过小明邮票张数从原来到现在的一系列变化,引导学生由现在邮票张数倒过来推想小明原有邮票的张数,是对可逆思想的理解。
3.运用
接着“练一练”安排了小军画片数量从原来到现在经历的变化:小军拿出画片张数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下25张。进而引导学生倒过来推算小军原有画片的数量,则是对可逆思想的运用。
4.有序
从例1的渗透、例2的理解到练一练的运用,都逐步深入地体现了逆向思维有一个“有序”的过程。解决这类问题时,有序倒推是正确的保证。“有序”将可逆思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对“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理解也更加深刻,策略的达成度也更高。
逆向思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用的,培养学生的可逆思维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司马光砸缸把“人离开水”变为“水离开人”,运用的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策略。
二、孕育策略,数学思想生成的土壤
教学中将结果看得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会忽视学生对方法获取过程的理解,没有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没有策略的形成。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区分开,更多地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篇6
一、抄写词语的初级阶段
通常老师们的做法是先抄写后默写,以默写来检验抄写的效果。这一模式中也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1)老师确定抄写内容,也就是根据教师经验判断抄写词语的必要性。好处是教师能结合现有学情,比较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足是因为老师仅凭个人判断,缺乏个性和灵活性,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被捆绑起来,高耗低效。
(2)学生自主选择抄写词语,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能结合个人情况有目的地练习、识记,但是也有放任之嫌。事实上的确有一部分学生钻了空子,有甚者就挑“大山”“小路”这类词语以应付,根本达不到抄写的效果。
(3)老师指定必抄的词语若干,学生再自主选择一小部分,达到规定的数量。这一方法好像克服了前两种的弊端,但学生仍然缺乏选择权,尤其是一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抄写词语对他们来说仍有浪费时间之嫌。
以上方法也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反复尝试的,三年级基本上还是由老师确定抄写内容,四年级以上可以有部分选择权。不过,抄写词语仍是一项基本固定的作业,也成为了一种模式与思维定势,从没有学生质疑过。但是,从实际默写情况来看,效果也保持在原有的状态,未见明显提高。
二、抄写词语的升级阶段
我反思,抄写词语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让这本“规定要有”的本子上密密麻麻,以此来证明教师的教学进度,最终目的是学生掌握了,不写错了。那么,抄写就是一种手段,希望通过多次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更好的方法,没有识记的动力,抄多少遍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才有了老师们讨论抄几遍的问题。
我觉得,即使不抄写,只要能默写正确就行了。记得我中学三年最骄傲的就是没做过英语作业,当然不是我一个人不做,而是大家都不用做,可是班级的英语成绩总是年级第一。其实,虽然没有抄写单词、课文这样的机械作业,而我在背诵上花的时间远多于抄写,因为每堂英语课都要听写单词、词组、句子,还要被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天天如此,谁也不敢大意。由此我想,在语文学科抄写词语上是否也可以借鉴?
(1)进一步做法是彻底放手,划出一部分词语,让学生自己决定要不要抄写,但是默写内容绝不限于此。选择先默后抄的,当默写全对后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即抄写本和默写本上同时得到“大拇指”,当默写有错后除去必要的订正,抄写本上补做词语抄写;选择先抄后默的,若默写正确不再奖励。因为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选择不抄写,鼓励自主学习,能提前准备,不光要有挑战的勇气,更要有解决的办法,比如读书更注意细节,对形象不够清晰的字词能做针对性的巩固复习。
调查显示,40人中有26人觉得喜欢这个方法,并且19人觉得较之以往正确率有提高。认同的学生觉得,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不但能根据实际掌握情况来确定是否抄写,甚至可以根据当天的作业量情况进行一些调整,以减轻一点负担;并且因为没有挑战次数的上限,即使默写有错了,还能继续尝试,没有压力,不受打击。但是不足之处是,部分学生缺乏挑战精神,即使有能力也放弃尝试,这一方法对这部分学生没起到促进作用。
(2)先默后抄。为了让一部分没有勇气的学生也体验到不抄写的“”,我对之前的抄写方式又做了改革。这个做法彻底颠覆了原有的顺序,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提前准备,以默写后结果为是否抄写的标准,且以默写内容为抄写内容。这让有能力没勇气的学生感受到了好处,认识到了自己的水平,觉得被推了一把,很欣喜,但同时也挫伤了一些“冒进”的学生,觉得准备没了方向,不知从何着手,加大了难度。调查中也有“不领情”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事实上他们是很愿意抄写的。调查显示,40人中有23人赞成这一方法,13人认为正确率有提高,主要反映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更多的学生喜欢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像自助餐总是受欢迎一样。事实上,就我批改的情况来看,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
我认为,决定正确率的不是先抄或后抄,而是态度与方法。回回没有进步的挑战意义不大,有能力却不敢挑战的进步有限。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向学生讲解了以上两种做法的出发点,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默写错误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默写效果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想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比如:默读不能完全取代大声朗读;读书时要眼和口配合,一字不落地看和读;对字形印象不够清晰的要着重复习,也可以自己抄写。
三、抄写词语的转型阶段
不管是抄写还是默写,我觉得单一的听写词语只会让学生又回到最初机械的状态,因此在默写的内容上要有转型。
通常,我除了挑选学生易错的词语进行听写,还会提出些小问题,如:课文作者、出处,作家的代表作,写出某个词的近(反)义词,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人物,写出作品的写作手法等。回回都有意外的默写,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学习是综合的、全面的,知识的掌握也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在经常性“出难题”后,不少学生变聪明了,他们不再是单一地关注文本,能结合课堂学习和笔记做一些简单的知识整理了。每一次默写都成了一次知识梳理。
四、关于抄写词语的一些思考
(1)兴趣是个好老师。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有了兴趣的引领,学生就能较为容易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并保持较长的注意力。从前面对不同抄写方式的调查中反映,虽然学生对方法的认同有差异,但是大多被调动起来了,参与到对方法与结果的关注中,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调查讨论本身也是对学生情绪的一种调动,学生看到老师对这一细节的重视,引发了好奇,主动要求加入实验的队伍里来了。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起他们的兴趣、热情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到学习有挑战,有创意,就会投入进来,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抄写词语。
(2)竞赛是个好方法。
有兴趣,还要保持住。利用多数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顺势引导到学习竞赛中,保证人人都有能力参与,给予大部分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平时根据实际默写、抄写情况给予“大拇指”认证,期末统计给予“大拇指”总数,向保持前列的部分学生颁发有特殊意义的奖品。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没有几个会不心动的。也正因为有了竞争,才能在集体中营造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
(3)明确目标很必要。
奖励是较低层面的追求,如果学生能逐渐明确了学习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学习动力的后续。因此,在前面两项措施的实施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面的目标。而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如同山顶飘动的红旗,引领着一群登山者向上攀登。在阶段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大拇指”的数量转向其意义,看到这些获奖同学取得的进步,收获的成功,帮助一小部分学生认清方向。
篇7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1.引言
我们常常发现思想品德课不受学校的重视,有些教师为了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课堂缺乏气氛,缺乏操作性,学生也只是被动学习,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孩子们高尚的灵魂。如何有效展开教学目的,本出了以下讨论。
2.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前,教师应当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做好教学备案,内容是教师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品德。有意义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有意义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每节课的方向、学生发展方向[1]。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是学生学会很多知识,比如引发思考、教育启迪、情绪控制、法律制约等。学生是主角,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为他们创建学习条件[2]。思想品德课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认识了解社会,能够正确运用基本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另外,教学目标要具体化,采用情景教学法,以直观的方式选几位同学上台模仿课文情节。例如,某顾客在商场买完衣服,最后发现衣服有破洞,导购又不肯退换,这是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针对这个情节,学生应融入角色中去用自己的思维表演,台下的学生也可以小声讨论,最后老师科学合理给出评价。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画面更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其次,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等。并非所有课程内容的教学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使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组作用,还要结合传统教学,两者互补优势,弥补不足。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一些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而且有些知识点也较为凌乱,这是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的渗透功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可以使学生展开想象力,更直观的了解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会感悟,并逐步将学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验证,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4.设计学习问题,建合作小组
问题是引发人们思维与探究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因素之一。着名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需要创造新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问一生答的形式,很容易造成其他学生的思维疲倦,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建议利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基点,建立合作小组[2]。由于学生的现有的知识、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会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上每堂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可以6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挑选出一名优秀又善于表达的学生担当组长,然后各组长要代表小组在班里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要按他们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就保证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参加和表现的机会,而竞争获胜的也是一个或小组,这样获胜者人数众多,也给获胜小组中的后进生带来了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
5.结束语
制定教学目标是完善提高教学教育的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和情景教学法,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地接受知识,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进一步深化研讨教学内容,提高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培养的了他们的协作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谢丽卿: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0):59-60。
篇8
关键词:幼师;声乐;分层教学
声乐是幼师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我国的幼师声乐教学普遍采取大班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个体发展受到了影响。而在幼师声乐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将会有效改善当前教育现状,对教学效果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对幼师声乐分层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分层教学的效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在进行学生层次的划分中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同时也优先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事迹需求。声乐教学唱法种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在进行层次的划分中,教师应照顾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学生的优势能得到一定的展现。此外,教学安排也要遵循合理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让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主体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让学生能处于一个比较轻松同时民主性较强的气氛当中。主体性原则中要求彻底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尽量的为学生多创造一些独立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问题提问,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场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四)激励性原则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多种不同的创造性尝试,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上能得到自信心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好的激励方式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能所在,同时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对幼师声乐分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分层教学所起到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幼师专业学生进行声乐分层教学主要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得到综合性的提升,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声乐的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提升学生的声乐能力和技巧。在分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心理,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将情感体验转化成为自身的情感,投入到声乐学习中去。并且在声乐分层教学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我国传统的幼师声乐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大班制模式,其优点主要在于能提升教学的效率,但同时这种方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素[1]。由于每个学生在个体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基础能力都不尽相同,在采取大班制教学中,很多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还要继续学习,这当中产生了一定的时间浪费,而部分学生则因为听不懂而导致学习效果难以提升。而在实行了分层教学之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然后针对性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既能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同时也能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声乐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启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2]。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学生一方面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思维上的提升,同时学习到他人所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学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积极的进行自我提升,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此外,分层教学中,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在进行竞争,他们当中处于优等行列的学生会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而不断的进行自我声乐技巧和能力提升,而其他层次的学生也会为了步入优等层而进行更加努力的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整体式上形成了比较好的竞争意识,这将促使学生全面的得到提升,优化教学的质量。
(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声乐教学的分层教学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这种方式中更多的融入了情感的变化和学习态度的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和合作能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分层教学中融入了因材施教的特点,对学生的声乐成绩提升起到了全面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学生的技巧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上升,这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幼师声乐分层教学反思
在幼师声乐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声乐教学中的弊端,同时发挥出因材施教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对待,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得到提升,促使学生能得到进步[3]。但在教学中,我们将学生的集体有所忽视,使得学生育人相处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的进行思考,争取让学生真正的得到提升。
分层教学事实上采取的是小班制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区别教学。幼师专业中声乐教学是基础学习知识,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部分,要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声乐基础能力课堂教学就一定要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和锻炼,尽量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这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梅.高师学前专业声乐课教学探索之我见[J].当代经理人,2011(11):66-68.
[2]杨晓青.改革声乐课教学 加速音乐教师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2):71-73.
篇9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 流失现象 服务方式 服务效率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图书馆文献的收藏、整理、开发,无一不是围绕着为读者服务进行。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我国图书馆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中,文献利用率滑坡,到馆率锐减,读者队伍大量流失和萎缩是当前图书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仅为25%,这意味着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大量闲置、浪费,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以往读者工作的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重新思考新时代的读者工作,使图书馆尽快地适应市场经济,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关键。
一、读者流失的原因
1、人们"图书馆意识"淡漠,是图书馆门庭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图书馆意识是人们对图书馆属性和效能的认识,以及对其需求和依存程度的感受。图书馆意识支配着人们的借阅行为。目前,很多人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不全面。只是知道图书馆是个能借书、还书、阅读的地方,根本不了解图书馆的信息功能。据有关人员统计,社会上只有11%的人有问题需要解决时会想到图书馆。从另一方面,图书馆意识还受社会客观需求的制约,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金钱观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知识观念,削弱了从前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人们检索文献的知识和潜力低,影响利用图书馆。一方面"知识爆炸",几乎所有图书馆无不书满为患而利用率却又极低;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带来了人们对知识需求日趋高涨,却又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读者对文献形态的不断推陈发新,以及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缺乏系统的了解。近年来,因特网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因特网的内容包罗万象,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同时又为网民提供了互动式的交流平台,这种全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交流方式.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读者在家或办公室点击鼠标就可以从网上浏览或下载所需的信息。
3、检索手段落后,现代多数图书馆处于"等米下铺"的局面,自身建设还刚刚起步,很多图书馆至今检索手段还很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新时代读者,尤其是科研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兴起,读者获取信息渠道宽,他们对图书馆的信赖性相对也就越来越小了。长期以来,图书馆的事业性、公益性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但近年来,许多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把一些传统的免费服务改成了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收费服务",尽管收费很少,但却动摇了图书馆的公益性,使读者一时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无形中拉大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近几年来,社会商潮泛起,人们的价值观念倾斜,图书馆人才"跳槽",导致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心理失衡,虽仍然坚守岗位,但对图书馆的工作缺乏热情。读者服务质量下降,或无书可借,或有书借不到的现象时有发生,读者意见大。
4、服务手段落后。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我国还有一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却十分落后,有些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仍然停留在闭架,或半开架借阅阶段。
读者普遍反映"找书难、借书难"。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读者要求借书时心情轻松,手续快速简捷。因此对闭架方式感到厌烦。久而久之,读者便不愿意到图书馆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吸引着人们,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令率先实现小康的青年人眼花缭乱。特别是电视文化吸引社会大批娱乐消造型的读者,同时也相对挤占了人们读书的时间。 转贴于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换的时期,阵痛现象在所难免。虽然当前我们图书馆事业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但那只是暂时的,我们应积极探索出一条新路,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馆工作尽快地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问题的思考
深化改革是图书馆事业的出路。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都面临着这一任务。锐意改革,已成了图书馆的共识。关于这一方面的探讨,图书馆界的前辈和同仁们已发表了不少意见,笔者仅针对图书馆读者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1、图书馆应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和场合加大力度宣传自己,介绍自己,积极地去推销。营造积极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誊,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而且这种宣传形象、鲜活,有强烈的社会震动感。加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社会文化职能,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情报需求的层次,开展图书馆用户教育。通过对情报用户的情报意识与检索能力的培训。沟通文献源与文献利用者之间的联系,使文献资源得到更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拓宽服务对象,突破原有读者群的概念,改变被动服务的局面。走出馆门,深入到社会,为全社会服务,为所有社会成员服务,使原有的一小群读者队伍扩大到全社会。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适应读者对馆藏文献的需求量大、范围广,针对性强的要求,改变单-的借阅方式。除传统的开架借阅,延长时间,集体外借方式外,还应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增加各种文献载体的信息服务。开展以多次文献信息的调研,揭示、报道、编译、定题、检索等内容的综合。
2、搞好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扩大信息源,加快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采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编制书目,索引和文献借阅流通管理,逐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敬业精神,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改革原有单一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服务。正确处理创收的界限。图书馆应坚持以无偿服务为主,正常的服务项目必须是非营利性质的,图书馆的创收必须是在不损害读者利益的原则下进行。
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准,直接关系到服务层次的高低。建立一支多元化、高层次的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势在必行。首先,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更新补充知识,对本专业人员进行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普及计算机知识,掌握电脑操作及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的使用。对工作上有创新、有效益的人员予以嘉奖,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其次,引进专门人才,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市场调研等方面的人才,改变单一的队伍结构,以适应信息社会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人们会更大程度地依赖图书馆,图书馆事业一定会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1、李明牟.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发展与新突破.图书馆杂志,1995(3)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较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仍然具有竞争力,而且这些缺陷是可以克服的。相反,新兴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尚不能取代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现行的公司治理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模式却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传统的以“股东至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模式,其典型的代表是英美等国家,而且这种治理模式也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二是新兴的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公司治理模式,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共同治理,其典型代表为德日等国家。虽然这种公司治理模式尚未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却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三是在总结出上述两种治理模式的各自缺陷后,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即出资者主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应该说,由于美国的公司法在维护股东利益方面出现了松动,倡导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学者们才得以活跃的机会。但是这种公司治理模式究竟能否取代传统的以股东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在实施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后,能否达到那些倡导该模式的学者们在理论上所勾勒出的美好前景这一预期,以及能否会出现中小股东因此而抛弃我们公司的局面等诸多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本文正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入手,通过对其与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认为,作为出资者的股东,由于是企业的剩余风险的唯一承担者,理应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因此企业的董事会和总经理作为股东的人,应该对股东负责,企业的运营目标也应该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也是新古典产权学派所倡导的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代表人物有阿尔钦(Alchian)、德姆塞茨(H•Demsetz)、曼内(Manne)、詹森(Jensen)、麦克林(Meckling)、哈特(Hart)等。然而,随着人们对“社会公正”、“消费主义”和“环保主义”关注, 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尤其到了8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股公司之间“恶意收购”的浪潮,更引发了人们对“股东至上”逻辑的声讨。因为,在这次“恶意收购”中,股东们发了大财而公司雇员却大量被解雇,而且更不能让“社会公正”的代表们所容忍的是,股东增加的财富恰恰是重组后雇员们失去的财富,也就是说,“恶意收购”并没有增加财富,只是将雇员们的财富转移给了股东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促使了美国29个州的公司法出现了松动,要求“公司应该为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是仅仅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至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并最终由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多纳德逊(Donaldson)、米切尔(Mitchell)、克拉克森(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框架得以完善。
但是,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什么呢?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又是怎样呢?虽然最早提出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思想是在1929年,但是真正为利益相关者给出定义的却是在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小组,而且时至今日,已经衍生出近30种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纳斯和布莱尔给出的。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从广义上讲,泛指所有受公司经营活动影响或者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从狭义上讲,特指与公司有直接联系的或在公司下了“赌注”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如纳斯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有关系的人,他们使企业运营成为可能”。布莱尔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为便于我们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以下采用了布莱尔的狭义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关于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布莱尔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认为,“董事会成员必须懂得,他们是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所有这些人都分别投资于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且投资处于风险。由此,那些明确代表关键相关利益者的人应该进入董事会”,“而且,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还应该被设计用来分配控制权、回报和责任给这些相应的相关治理者——那些贡献了专用化投入的企业参与者”。他还主张将公司的运营目标设定为公司的总财富创造,以取代股东财富最大化,并应该发展一种能够衡量投资和总财富创造的测量方法(在这一难题上,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解决办法,而是推给了会计工作者们)。此外,布莱尔还具体阐述了与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有关的组织创新、融资合约期限、信息披露原则和养老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
尽管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从理论上讲十分具有诱惑力,但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其或缺乏可操作性,或缺乏实证检验而使得其竞争能力大打折扣,而且有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
该模式倡导者的某些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维护者们常用德日的企业作为例子来论证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优越性,但是,他们殊不知,正如股东“能够通过其投票权影响公司决策的情况下他们就能通过将资产转移到风险投资,以牺牲固定求偿者为代价而使自己获利”一样,德日的“银行及其他固定求偿者能够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或者,就如德国,通过由其他人拥有的股票股份)影响公司决策,以牺牲股东为代价而使自己受益”。而且,由于固定求偿者们的“过渡风险规避,也会有效地阻碍了健全的初级和二级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银行主导公司治理的机制实际上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健全的公司治理市场的发展”。而按照布莱尔的观点,公司应该追求财富创造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由于公司的目标定位在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使其财富创造的效率低下。但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创造财富的效率并没有高于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公司,而且从长期来看,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代价是高昂的(例如阻碍了健全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市场)。批评者也用“恶意收购”的缺陷对传统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攻击,认为“恶意收购”只是财富的转移,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恶意收购”导致了大量雇员的失业等等。我们不完全否认个别“恶意收购”确实存在这些缺陷,但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敌意接管能限制经理和改善公司业绩”,而且,“研究表明敌意接管并没有导致大批雇员解雇”,“解雇发生在中层经理人员之间,而这些人找到替代性工作之快令人吃惊”。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是对公司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种误解。某些学者试图运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进行定位,并对如何考虑利益相关者这一问题提出了七点建议。这七点建议的确能给人以鼓舞和振奋,但在经仔细琢磨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企业真的达到这种要求,那么对企业的各种法律规章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作者完全将企业的角色和政府的角色相混淆,将道德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相混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把企业的行为同非盈利组织相等同,更不要将其看作慈善机构,否则就失去了企业本来的意义。此外,批评者们对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声讨中,经常以假冒伪劣产品、克扣职工工资以及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作为论据。笔者认为,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这些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所致,而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这种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我们能够观察到,当今采用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大公司正在逐渐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公司的管理层们深信,股东的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与各利益相关者高度相关的。例如很多企业为满足顾客而不断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而同债权人和谐相处,为了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而鼓励员工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和创新等。因此,企业要想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离不开利益相关者。
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下,如何衡量经理层的业绩和公司达到整个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程度。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好,再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只是纸上谈兵。有些学者试图借用平衡积分卡来构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业绩评价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却是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即使可以借用的话,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一点,即诸如消费者满意度、与供应商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劳工关系等一系列指标最终都集中在EVA一点上,既然一个指标就可以衡量企业的各阶层的业绩,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这么多的指标体系呢?
最后,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管理层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能力、企业目标多元化以及董事会的决策困境等诸多问题,都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尚无具体的解决办法而又必须面对的。只要有一个问题解决的不好,就有可能使得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美好设想前功尽弃。
虽然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有许多缺陷,但是它的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减,而且这些缺陷也不是不能克服的。笔者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通过对自身进行不断修正、调整(例如赋予职工们更多的参与公司管理的机会),会变得更有竞争力。已经有证据表明,目前德日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对股东价值的提倡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我们还有理由继续主张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么?在即将结束我们的讨论之前,我们也要引用政治上的一句至理明言,以作为本文的结尾,即“民主制度确实是一种很差的政府形式,但比它好的形式现在还没有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昆玉,陈昆琼.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评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著,张荣刚译.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刘大可,朱光华.论所有制结构理论中的出资者与利益相关者[J].经济科学,2001(4)
4.王辉.企业理论、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M].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前沿(李维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Jonathan•R•Macey,Geoffrey•P•Miller.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比较研究[M].公司治理前沿(李维安、张俊喜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
7.纪志宏译.利益相关者的资本主义——不幸的资本主义家庭[美].经济学家,1996(2)
8.周清杰,李振华.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五大疑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
9.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