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范文

时间:2024-04-11 11:2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

篇1

智能输送装备起源于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和仓储机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快节拍、柔性化生产制造的要求,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仓储机械与信息技术逐渐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输送系统技术的核心,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应运而生,并主要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生产线以及立体仓库、物流配送分捡、立体停车系统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随着以汽车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拉动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改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传统的机械运输功能发展到自动化智能输送的水平,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行业的焊装、涂装、组装和总装全自动生产线,并可广泛农业机械、家电、烟草、仓储物流、机场物流、摩托车、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

由于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服务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市场供求情况与下游主要应用行业的产品供求及投资额等有密切联系。目前,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汽车、工程机械两大行业应用最为普遍,其销售收入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总规模约为40%。据统计,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在2009年的市场需求量为132.19亿元,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预计到2015年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79.13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见表1)。

除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外,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还被大量适用于农业机械、家电、化工、烟草等行业。根据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统计整理,截至2009年,该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一、智能输送装备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达18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末,全球汽车年产量将达8300万辆,保有量达到11.7亿辆;中国汽车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5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约为81%,商用车比重约19%,出口400万~5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据《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中国乘用车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20年年度需求量2583万辆、保有量22627万辆。长期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年度需求量将达2924.5万辆,2030年将达3523.3万辆。

虽然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全球第一,但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安部交管局所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约是1.56亿辆。

另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根据工信部牵头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的2011年1月征求意见稿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产业化方面,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带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大,在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524.5亿,预计到2015年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840.05亿元(见表2)。

汽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智能输送装备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50%;据抽样调查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投资约占设备投资总额的12.5%,从而可推算出汽车行业中智能输送装备的市场需求量(见表3)。

二、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各种生产线所需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的升级。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市场需求量,也随着工程机械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依然向好,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可达17%。

工程机械行业中十二五规划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行业驱动力。工程机械行业过去十年的产销平均增速为20.07%,根据行业的“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平均增速为17%以上,龙头公司的年均增速为20%-30%。工程机械销售额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这是未来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固增长的最有力保证。“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在交通运输上的资金将达10万亿元,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工程机械行业在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21.49亿元,到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226.37亿元(见表4)。工程机械行业固定资产的高速投资,也带动智能输送装备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智能输送装备业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0.09亿元,到2015年时市场需求量预计达到63.77亿元(见表5)。

三、智能输送装备在其它领域中的发展

篇2

全球融资租赁最新趋势

1952年,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在美国成立,掀开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程,随后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成立了融资租赁公司,目前已经有80多个国家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从当前全球市场规模看,当前全球设备租赁交易额已达6000亿美元以上,成为企业更新设备仅次于银行信贷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在许多发达国家,近1/3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并列的金融产业之一。尤其在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租赁业筹措的资金就已超过了债券、股票、商业银行贷款、商业抵押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成为最大的资金来源,2006年,融资租赁交易额达2500亿美元左右。从市场渗透率,即融资租赁额占固定投资比重看,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在10%以上,其中德国为18%,OECD国家在15%~30%之间,美国更是一直保持在30%左右。但融资租赁市场全球分布极度不均。美国、日本、德国多年稳居全球前三位,仅北美洲就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而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租赁市场合计所占份额不足5%。

新兴IT设备、软件与服务业融资租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从租赁对象看,全球租赁市场出现不断细分的趋势,设备租赁中的交通工具、工程机械设备等传统产品仍占主要地位,同时以新兴信息设备、IT软件与相关服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根据最近IDC公司对全球IT租赁和融资市场的市场规模和预测结果,2006年,包括IT设备、软件以及IT相关服务的租赁和融资等在内的市场规模超过了700亿美元,其中,软件和服务融资业务将占50%的比例。

融资租赁业中中小企业占主体地位,受金融危机影响甚微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在全球融资租赁市场占有主体地位,比重达90%以上。2006年,全世界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交易额超过5500多亿美元。2007年9月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但对融资租赁业务影响有限。这是由于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融资租赁企业的筹资成本相对提高,但是其杠杆倍数也在下降。反而由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来源趋紧,融资租赁作为筹资渠道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上升,因而全球的租赁业在历次金融风暴中仍能保持繁荣与发展。在最近的金融风暴中,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资产是中小企业融资资产中安全度相对较高的资产之一,向投资者提供的回报也远较国债或存款高,主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公司第一个在危机中从公开市场成功发行债券中小企业融资15亿美元,IBM金融服务集团中小企业融资了43亿元,美联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先后获得60亿美元中小企业融资。欧洲租赁协会(ERA)最新预计表明,尽管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实体经济,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带动下,英国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在未来3~4年内年增长速度仍将达到4%~7%。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特点

现代租赁服务体系的雏形初现

我国融资租赁的市场功能日趋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产品种类不断创新,现代租赁服务体系的雏形初现。从租赁对象看,正由电讯、医疗、印刷行业迅速向工程机械、机床、节能、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设备租赁构成租赁主体。工程机械是融资租赁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2006年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消费额仅3亿美元左右,约占整个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比例10%,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达到80%以上,日本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率达到了53%。借助奥运工程建设的契机,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已开始率先与国际接轨。奥运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40%~50%是用来租赁的,个别设备比例可以达到70%。

飞机是融资租赁业最重要的标的物之一。我国当前商用飞机中有60%~80%是租赁方式,单在2005年,中国就签订了160多亿美元的飞机租赁合同,波音公司预测,未来20年,将扩大到1000亿美元。但出租方、融资方、担保方等多为国外企业垄断。随着租赁业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租赁企业的逐渐壮大,人们纷纷看到飞机租赁所带来的长期、低风险的稳定收益。实力雄厚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积极进入飞机租赁市场。工商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先后于与海航、中航、深航、东航等签署了租赁业务协议;2007年10月,与英国航空公司签署了为英航购买36家新飞机提供债务融资的租赁协议,标志着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进入数十亿英镑的国际飞机租赁市场。国内试点融资租赁企业更是早在2006年就已开始介入飞机租赁。截止到2007年底,累计完成40多架飞机的租赁业务,价值近百亿元人民币。长江租赁有限公司曾通过银行贷款购进10架飞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一举打破国外公司长期以来在我国航空租赁市场上的垄断。不仅增加了我国民航的运输力量,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国产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具有厂商背景的工程机械企业积极建立中小融资租赁公司,有力推动了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

国外工程机械企业成功的经验证明,厂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为制造商实现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厂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工程机械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厂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将大大加快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进程。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厂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卡特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公司正式成立,仅仅四年的时间,主要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包括合资、国有、民营企业均投资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工程机械进入厂商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新时代。2008年10月,徐工集团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申请报告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和税务总局的审核,正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仅2008年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规模将达3.5亿元,预计2009年15亿元,2012年达到50亿元。

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大胆试水国际市场,开启走出去步伐

2006年,中国银行斥资9.6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银航空租赁公司。2007年10月,工银国际与英国航空公司签署了为英航购买36家新飞机提供债务融资的租赁协议,标志着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正式进入数十亿英镑的国际飞机租赁市场。

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日益多样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为适应经济发展,租赁企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业务模式。除了包含直接租赁、回租赁、委托租赁等目前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外,还出现了一些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模式。如上海融联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投资分成、两头在外(即贷款银行、承租人与出租人分在三地)的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为银行贷款支持异地租赁项目做了成功的探索。北京中联新兴建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在业务中引入保险公司,降低了经营风险。2007年,部分企业陆续与上游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通过批量采购,降低了成本,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利用生产企业的服务网络为承租方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专业服务,提高服务附加值。

中国发展金融租赁业的几点看法

总体看,我国融资租赁业还处于自发发展的试验期,为更好地满足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是当务之急。

第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商务环境建设,尽快出台《融资租赁法》。建立租赁资产登记制度,改善市场信用环境,推进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构建科学全面的监管体系。

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组织。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加强政府、协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构建科学全面的数据统计体系。

篇3

2007年前11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3886.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79%;重大装备的研制实现了许多新突破,节能减排装备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外贸出口增长40.74%,比进口增速高出20.67个百分点;机械装备自给率超过80%,对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利润同比增长47.79%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007年机械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年初作出的增长20%的预计,且明显高于2006年的增速。从2003年开始,机械工业已连续第五年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五年的增速分别为38.9%、33.62%、21.18%、31.5%和35.33%(1~11月份)。

2007年机械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预计将首次突破7万亿元。中国机械工业的一些重要产品又上一个新台阶。在统计的95种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79种,增速为两位数的有74种,占77.89%。

许多重要产品实现了新的跨越。

发电设备

在2006年产量达到11000万千瓦的创纪录水平、超过世界其它各国产量之和的基础上,2007年产量再创新高,预计超过12000万千瓦。

汽车

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800万辆,累计生产888万辆,同比增长22.02%,超过了年初预计的800万辆水平。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跃升至888万辆,连续7年平均增速超20%,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见的。

数控机床

2007年从3月份开始,月产量都在1万台以上,预计全年产量在12万台以上,比2006年8.58万台的年产量净增3.5万台。

2007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比上年又有新提高,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刷新,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6.66亿元,同比增长47.79%,比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增幅高出近16个百分点;税金总额2102.62亿元,同比增长27.59%,同比增加481.90亿元,实现利润和税金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中国机械企业经营质量全面提高。2007年1~11月,机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24%,比上年同期提高25.59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高达97.32%。

经营效率稳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9%,同比提高0.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4.26万元/人年,同比提高2.93万元/人年,提高了25.8%;工业增加值率26.86%,提高0.6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59.52%,同比降低0.2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09次,同比加快了0.77次。

同时,机械产品自给率连年提高,2007年可达到82%左右,比上年继续有所提高。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信息显示,中国机械装备自给率已超过80%。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会上介绍2001年中国机械装备自给率为71%,几年中该项指标持续发展,到2007年底已经超过82%。

据介绍,2007年前11个月,中国机械工业实现贸易顺差225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外贸顺差的9.43%。而以前机械工业一直是中国外贸的最大逆差行业之一。

中国从2006年起机械工业已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2007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增长40.74%,比进口增速高出20.67个百分点。

2008年机械工业生产有望增长20%

1月21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目前机械工业的市场需求形势总体较好,机械工业多数企业手持订单较多,生产任务仍比较饱满,从而为2008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市场条件。

但在总体向好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看到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跟不上主机发展要求问题;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延倾向仍较重、一般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加大量大面广的节材、节能机电产品发展力度,优化产品结构问题;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优化企业结构问题;抑制“两高一资”产品盲目发展、提高产品出口档次,优化外贸、外资结构问题等等。目前大型船用发动机、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等仍要依赖进口。这些都必须在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予高度关注。

从外部资源供给环境看,今年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预计可以基本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但价格可能居高不下,甚至继续上涨。与2007年相比,2008年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环境可能趋紧。

我们预测2008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比2007年放缓。

预测2008年机械工业生产将保持连续第6年20%左右的增长,销售、效益和出口也都可能增长20%左右。重要产品产量也将再创佳绩,汽车产量将冲击1000万辆大关,发电设备估计可维持在10000万千瓦左右的高位,数控机床产量将达14~15万台,其它各类主要产品也都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研发投入比重攀升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过半

2007年高效节能减排设备、基础产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产品升级趋势已渐形成,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

近几年来,机床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开发出了一批大尺寸、大吨位、高精、高速、多坐标联动、具有复合加工功能的新产品,满足了重点用户的急需。目前,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多功能复合机床等高性能机床产品已开始投放市场,在重点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如:用于管道加工的大型深孔钻镗床,带有A、B轴摆动头的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加工机床和一批极限尺寸机床等高水平机床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提高我国经济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很多机床企业的新产品销售额已占到其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007年还为农业、建设工程等领域提供了一批具有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设备,如180马力轮式拖拉机,直径11.18米盾构机,20000吨×125米多吊点桥式起重机,特大型高精度圆柱滚子轴承等等。

装备制造不断升级

能源装备技术提速

装备是能源技术发展的基础。2007年机械工业除在自身生产过程中改进管理,努力节能降耗外,更重要的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致力于装备产品的升级。

加快推进能源装备新技术的突破。

(1)稳步推进特高压输电装备的研制。到2007年底,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送电容量最大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和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主设备的研制已全面启动,目前进展良好。

(2)风力发电设备研制、生产取得重要成果。近年来,风力发电设备研制和生产进展很快,2007年成功研制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风电设备的生产已迈入快车道。

(3)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清洁能源汽车之称,我国对其研发能力由弱变强,现在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3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已相继问世,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已初步形成国Ⅳ排放水平发动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已有百余种燃气汽车整车车型进入国家机动车新产品公告。燃气汽车在全国70多个城市得到示范应用,市场规模达到30多万辆,每年可替代燃油300万吨。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增长模式显著提高

2007年,机械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正在向高层次升级。

电力设备

2007年发电设备中水轮发电机组产量增长幅度达到53%,大大高于同期火电机组2.9%的增幅,水电机组占发电设备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3%提高至18.3%,而且生产的大机组多,仅单机70万千瓦的巨型机组就多达11套;与此同时,风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设备也增长迅速,规模化生产之势已经形成;此外,火电机组中节能减排的高效、高参数、大容量、新技术机组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汽车

汽车产品结构的调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加速。商用车增幅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乘用车,而商用车中的重型卡车(14吨以上)的生产增幅到达77%,销量增幅达到69%。

机床

数控机床产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34%,比同期全部金属切削机床增速快22个百分点。

按产量计的金切机床数控化率已达19.87%,比上年末的15.26%高4.61个百分点。

企业结构明显优化

区域增速日趋合理

改革重组、自主创新促进了企业结构的优化,一批优势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初步进入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市场扩大――效益提高――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轨道,产品档次和技术附加值明显提高,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有较强竞争力。

一批大集团充分发挥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和上市,在组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取得很大进展。

尤其在振兴东北、西部等老工业基地,推动其重大技术装备企业振兴,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开始显现。

从2007年各个地区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利润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看,初步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气象。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31.06%、40.32%、44.31%和47.97%;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9.24%、29.95%、33.21%和33.74%;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7.14%、107.25%、89.15%和55.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35.08%、50.34%、58.49%和63.68%。

以上分析表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普遍高于东部,区域经济结构正在朝预期方向调整。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贸易顺差达225亿美元

按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32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出口1748.14亿美元,增长40.74%;进口1522.96亿美元,增长20.07%;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16.60%、15.84%和17.61%,都比上年有所增加。

2007年前11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25亿美元,为同期全国外贸顺差2388.48亿美元的9.43%。而以前机械工业一直是中国外贸的最大逆差行业之一。顺差的大幅增加,显示了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2006年起中国机械工业已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国。

2007年机械工业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升级:技术附加值高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出口增长迅猛,2007年1~11月汽车行业出口同比增长52%,工程机械工业出口同比增长62.7%,均大大高于全行业同期增长40%的平均水平;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46.8%,高于加工贸易增长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长52.4%,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机械工业的外贸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视点

蔡惟慈 五大机遇助力行业升级

中国机械工业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同时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全国上下已形成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共识,尽管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升级趋势已经形成。尽管国际上对我国出口限制日益增多,但我国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显现。行业的振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对今后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分析,目前中国机械行业面临五大机遇:一是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内需旺盛;二是新农村和城市化带来新机遇;三是国际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四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五是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能力。

从需求侧看:预计今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可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继续增长的态势估计不会发生突发性逆转,需求总量仍可望继续保持增长。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高位微落,今年估计将继续有所降温,但总体需求环境仍属较好;去年进入二季度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缓;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最近金融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可能比预期的严重。但据有关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仍可保持一定增长。

篇4

豪赌等离子面临困境

随着长虹花费20亿美元豪赌等离子面板(一期投资60亿元),这个行为饱受行业诟病。时至今天,从结果上看,长虹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一是长虹电视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只有11.9%,低于海信的15.5%、创维的14.2%、康佳的13.5%、TCL的12%,位列第五;二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长虹电视业务的增长速度较慢;三是长虹的资产负债率在投入等离子后逐年提升(2006年47%、2007年53%、2008年56%、2009年63%),而电视业务毛利润率却逐年下降(2006年20.8%、2007年19.6%、2008年18.8%、2009年17.7%);四是长虹的总资产回报率近几年也一直是前几大品牌中较低的一位。更为关键的是,等离子面板迟迟未能正式量产。长虹的等离子面板原本从2008年的7月份开始投产,一直拖延到2010年的1月份,正式投产后良品率一直不乐观,只有80%左右,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85%的良品率,也就很难真正开始大规模量产。而等离子面板项目每年3.6亿元左右的固定折旧也对公司业绩存在压力,依据测算长虹等离子面板项目实现盈亏平衡需要年产200万片以上,而据行业人士估计,整个等离子面板中国市场剔除松下所占份额,剩余市场规模仅130万台,更别提满足600万产能的需要了。长虹豪赌等离子前景堪忧。

为什么长虹会在饱受诟病的舆论氛围中,最终做出投资等离子的决策呢?

长虹的战略目标没有错,关键在于实施战略的路径发生错误。电视企业改变其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竞争地位有三种路径:一是通过并购获取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二是通过合资获取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三是依靠自我研发提升核心能力。长虹每一任领导均十分迫切地想改变主业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现状,通过自我研发不但周期长、风险大,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企业现状,所以在长虹看来并购韩国Orion公司就是一条捷径。而就是这种走捷径的浮躁思想,使等离子项目成为长虹的烫手山芋。

首先,从国内外实现产业地位改变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发现,他们选择的路径均是自我研发,目前液晶电视领先者是韩国三星,从简单的组装技术开始,再到产品设计技术,最后到产品核心技术,凭此拥有了8个在世界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产品,是一个由模仿者到跟随者再到领跑者的成功典范!他们的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8%,集团有14000名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员比例为30%。而目前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和发展前景最好的是海信,所采取的战略路径也是走自我研发之路。其次,有效的核心技术买不到,没有一个企业会傻到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售给其他企业,中国“整机”企业就更难买到核心技术。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被证明是失败的,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均只能从国外采购,没有一个厂家能够自我研发和生产核心零部件。最后,没有企业和长虹竞争并购。如果真如长虹所想,为什么国内企业没有争相抢购,而且价格也只有8亿元人民币。为什么大家对它都不看好呢,这些疑问的确需要长虹仔细分析。

战略决策分析能力不全面

既然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长虹就需要加强决策分析,以便降低决策风险。可是,长虹当时或许更关注一些表面的信息,比如在等离子阵营的索尼、LG、三星等厂商相继宣布削减或退出等离子投资,市场调研机构持正反两种观点,有的看好等离子,有的不看好。调研机构最差的观点也是认为等离子有年均20%的增长率,在长虹看来即使等离子不成为主流,那么仅仅依托中国市场容量,等离子投资也是可以盈利的。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而且还是静态的。

首先,长虹对替代品的研究不够,平板电视包含等离子和液晶两种产品,虽然从技术上而言等离子甚至优于液晶电视,但是液晶可以作为等离子的替代品,尤其是小尺寸范围具有非常强的替代性。其次,对潜在购买者研究不够,购买者主要是各大电视生产企业,他们也不甘于沦为价值链低端的企业。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集中掌握在少数日韩厂商手中,寡头垄断的特征已经形成,等离子企业松下、先锋、日立、LG、三星均不愿意输出技术和面板,而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已经将技术放开,占液晶面板生产总量四成的台湾企业就在政府的解禁下,可以将技术进行转让,结果导致大多数彩电企业转投液晶怀抱,而彩电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利润,最终导致市场在各大生产企业的引导下,消费者被动接受液晶是优于等离子的观点,并优先购买液晶电视。最后,对节能环保趋势研究不够,以42PDP电视为例,等离子耗电量822千瓦小时,而液晶电视只要350千瓦小时,这直接导致欧盟排斥等离子电视的生产与销售,进而对世界等离子电视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大家更担心长虹投入液晶面板的结局。

当等离子陷入困境之际,长虹再次提出“PDP掌握材料级,液晶企及芯片级,而OLED达到预研级”的规划目标,液晶面板272亿元的投资会不会又晚了呢?目前,中国大陆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至今已有北京京东方、昆山龙飞光电、深圳华星光电这三条8.5代(最新技术)液晶面板生产线被正式批准,液晶面板仅中国的规划产能就达到8000万张,基本上都可于2011年底之前投产。现在准备进入的企业,在不具有先发优势和产能过剩的竞争格局下,必定面临一场惨烈的竞争,而无论是CRT、背投、等离子、液晶都有其周期性,这就导致长虹极有可能再次遇到电视产业和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重蹈等离子的覆辙。

破局之道

首先,明确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和产业位置的最佳路径是通过自我研发完成,在此基础之上,从政府层面或产业界面提出破解等离子项目困局的方法。在长虹既有的等离子产业集群的概念下,由政府主导,成立中国电视等离子产业同盟,将主要彩电企业通过参股或者合作的形式吸引入长虹的等离子项目,使各大企业能够增强生产等离子产品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良品率,尽快将等离子产品投放市场,提升大尺寸等离子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强小尺寸等离子产品的竞争力,在缩小与国外等离子企业技术差距的同时,率先放开等离子的技术壁垒,做活等离子产品。

其次,液晶产品进入模组环节,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产业链地位,通过提升液晶产品销售巩固行业定位和市场份额。在液晶产业链条中,最佳选择是进入上游的上游,即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的产品,因为在液晶面板的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5%,其中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又占了材料成本的80%。而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在玻璃基板的布局几乎是零,这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