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
时间:2024-04-11 11:2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篮球教学;创新意识;研究
篮球在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篮球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篮球技巧与战术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高校篮球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1.1研究对象
在进行调查之前与各大高校进行联系,共选出了20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调查篮球运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
1.2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知道,在2000名大学生中,有1399名大学生认为篮球运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高的地位,占据总人数的69.95%,其中1399名学生有大约2/3的学生都是男生。有312名大学生认为篮球运动对于他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不是非常的大,但是还是对于篮球运动基本认同的,占据总人数的15.6%。还有一部分是认为篮球运动在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是可有可无的,共有203人,占据总人数的10.15%,其中大多数都是女生。最后就是对篮球运动非常不认同的,认为篮球运动阻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的有8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可以说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具体的数据情况见表1。
2高校篮球教学对大学生的发展的积极意义
2.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调查知道,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于篮球运动都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认为篮球运动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篮球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篮球是一门非常自由的课程,大学生可以通过碰撞来挥洒汗水、强健体魄,而且这种自由的运动对于拓宽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很大的帮助[1],尤其是当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是走到死角的时候,适当的运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质,深入的挖掘其创新意识,往往灵感就是这么自然地产生的。
2.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的教育与初中、高中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大学提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模式让很多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学生非常的迷惑,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也没有人可以去谈心,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偏激,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2]。但是通过篮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篮球的赛场上面,无关你是谁,你经历过什么,大家都是单纯的凭借对于篮球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的,在篮球活动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也可能会遇到与你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不管是哪一种类型,他们都会成为你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好伙伴。由此可见篮球运动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只有心灵开阔了,思维才能更加灵活,才有更多创新的想法。
2.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马上就要走出校门的他们心里是五味繁杂的,有面对残酷的社会的恐惧,有面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还有面对人际交往的紧张,一旦脱离了校园的保护,往哪里走、怎么走就都是靠你自己来决定了,因此对于不同事情的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篮球运动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可以自发的组织篮球比赛,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面对不同状况的应变能力与解决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做一个铺垫[3]。
3如何有效的提高篮球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1优化高校篮球教学的方式
通过对于篮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来看,已经了解到其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因此提高篮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首先就是优化高校篮球教学的方式。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尤其是要以实践教学为重心。对于篮球而言,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只有能够实际应用出来才算是学有所成。
3.2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对于篮球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门体育学科,篮球的实践性非常的重要,教师的教学内容将直接通过学生的实践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像其他科目一样单一,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对学生的引导上面而不是对于学生的教育上面,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他们的问题,并积极的为学生解决在篮球只是和技巧上面的疑难问题,学生要依靠自主学习的方式去研究篮球技巧与战术,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4]。
3.3注重对于篮球战术和技巧上的培养
在篮球的比赛场上面,出色的篮球技巧是一方面,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篮球战术。只有能够将篮球技巧与篮球战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打出一场漂亮的比赛。技巧是对学生身体灵活程度的考验,要通过不断的锻炼去提高。而战术则是对学生智力的考验,战术不仅仅是研究比赛中的攻与守,还包括记忆能力、思维模式、逻辑分析、准确预测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篮球运动的战术对于学生有着全方面的要求,这种全方位的要求就促进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思维逻辑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要灵活、冷静、一丝不苟,还要求学生能够合理的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在战术设定上面要以全体的利益为基础,个人得失要暂时放下[5]。总而言之,篮球战术与技巧上的培养对于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篮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在社会中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都有着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邹虎成.明星效应对山东省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闫慧民.山西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3]姚如好.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366.
[4]邢佟佟.河南省平顶山市高等院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篇2
大学语文是一门兼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不论是就其人文性,还是就其工具性来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一、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创新意识是推崇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情感是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赋予其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它以文学文本作为平台,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欣赏和批评等参与式体验,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广阔的精神知识。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把握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才会有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然而,在我国一个较长时期里,大学的“专才”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在开启思维、品质引导、理想激发等方面则成弱势,使学生缺乏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是虚幻的,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因此他们更关注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同时,大学生文化趣味的平庸化和世俗化倾向日益严重,武侠、言情小说和网络游戏成为部分非中文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精神食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中国知识阶层社会关怀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的文化现实。这是与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从心智层面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品味、审美素养、道德情怀、社会关怀及思维活力诸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引导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
作为具有浓厚人文性的大学语文,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的文学文本,其中贯注着积极用世、急公好义、忧国忧民、天下为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精神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人生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大学语文承担着完整心理世界的建构作用,它以其特有的实际工具性和超越世俗的人文性,延展人的阅历空间、丰厚人的文化积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经典的文明气质健全人格,以深厚的的文化传统提升品格,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代大学生。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等。健全完美的人格,主要指性格的开朗活泼、气质的沉稳灵动,爱好的广泛多样,能力的正常发挥,思想的锐意进取,品德的纯正高尚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人格在某些方面相当脆弱,表现为悲观厌世、少有激情、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生活中的些许挫折,便会成为年轻生命不堪承受的痛苦。这种脆弱型的人格是无法进行标新立异、多向思维和超常发挥的,更不用说要他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了。
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在人格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文学是人学,人生需要精神支柱,生存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优秀的文学文本深刻地洞悉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表现出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展示着古往今来优秀人物完善人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难不复的奋斗踪迹。像庄子散文的奇特想象,孟子散文的巧譬善喻,韩愈散文的缜密思维,曹操文章的坦率诚挚,李白诗歌的标新立异和“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与豪迈,《战国策》的纵横捭阖,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质,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创新精神,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的人格力量;司马迁发奋著书的远大志向和坚强毅力;《进学解》中精进深钻的学习态度等,都会从不同的侧面给学生以精神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勇敢面对社会、迎接挑战的自信心,都可以塑造大学生完整美好的人格,同时获得经受磨难、化解挫折、解脱压抑、平衡心态的生存智慧,这正是创新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人格魅力。
三、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能活动。创造性是阅读的本质,也是阅读的终极目的。“读,是为了创造;创造意味着摆脱读物本身的思路,产生一种读物还未曾有过的思路”。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语文被置于边缘化地位,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也无兴趣学。教学中,教师无视文本的开放性意义,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视学生的阅读个性,对阅读教材作一味地标准化读解,久而久之窒息了学生探究和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呼唤改革,呼唤还阅读的主动权于学生,呼唤学生的阅读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篇3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高等院校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高等学校应当深刻反思自我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找到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变大学生创新意识差,实践能力低的状况。
一、塑造大学生新的思维方法
1.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势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所谓思维势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所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
首先,破除“权威定势”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权威定势表现为培根所讲的制约人的认识的“剧场假象”。这种思维在意识和行为上表现为对权威的尊崇、神化和迷信,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善恶标准,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认识权威。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
其次,破除“从众定势” 。从众定势在认识上是培根所讲的“市场假象”它来源于社会交往,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融入社会群体,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准则便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并成为思维定势。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标准,人云亦云,个人无须独自承担错误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
最后,破除“知识和经验定势”。知识和经验定势主要表现为人的思维受制于自我习惯和认知,是培根所讲的“洞穴假象”一般地把两种定势统称为“知识和经验定势”。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思维上的“知识和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第一,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第二,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三,知识经过实验和实践检验后,会以真理的形式表现出并向大众提供一个唯一标准的答案,而现实是丰富多彩的,最终会导致新知识扼杀人的创新思维。为减弱“知识和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应该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便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它们与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长。
2.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新思维对创新意识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新思维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多路线和多立场,破除单一、片面地思考、观察问题。
首先,建立矛盾的思维方式。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建立正反两个方面辨证思维模式。肯定思维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否定思维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的负面价值。如果我们对某些问题没有肯定和否定的判断,那么,可以采取存疑和悬置的思维方式。
其次,建立全面的思维方式。全面指的是把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群体相结合。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需要、态度、价值观、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从他人角度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走出自我的狭隘,从别人的角度,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就会产生新的思想意识,尊重他人的合理利益。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角度和从群体的角度,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大学生要学会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我与社会群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学会理解集体思维。
最后,建立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偶然的思维方式指的是,我们在创新思维的时候,特别是在思维的初期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所有条条框框,包括那些“法则”、“规律”、“定理”、“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偶然无序的思考。必然的思维方式指的是,我们的头脑在思考某种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按照严格的逻辑来进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排除偶然性,认识必然性。创造性思维的生命在于实践,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头脑中的新创意,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从而把新思维转化为新意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创建新的办学理念,把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涵义
先进的办学理念决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建立探索式、个性化、全面型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1.建立探索式教育
高等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要教育学生去鉴别和运用所学知识和发展知识,利用已知获得未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要接近研究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研究因素,使大学生在所获得的知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
2.建立个性化教育
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应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学习和实践充分施展自我的个性才华,造就出各具风采的时代新人。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试行选课制,引导大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采取选修、辅修课的方式,拓宽知识面,发挥兴趣爱好,去寻求自己所特有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选择志趣,发展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把知识与能力融汇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高校应积极引导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拘一格,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3.建立全面型教育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知识反映事物的基本规律,其特点是适应性广,能广泛地应用到具体的知识领域。然而,现代科学发展既向着又分化又综合的方面发展,又互相依赖共同作用于人,因此,大学教育应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理渗透的教育和研究,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三、建立适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成才标准
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很重要的手段。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1.建立新的教学方法
改进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实行精选、精讲、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师既要学有所专,又要拓宽知识面,博采众长,要对前人的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加工制作,努力使自己教学方法和手段富有创新,更加切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吸引力。在教学环节上,要有适合于每门课程教学的先进方法和手段,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双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
2.建立新的人才标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对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建设一套科学的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是督促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探索型学习。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提高。最终使广大学生自觉形成新的人才观,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开发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营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良性人文环境
环境在塑造人的过程中起到熏陶和滋润的作用,而围绕在大学生周围最重要的群体是教师。因此,加强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1.教师要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表率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创新意识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或者创新精神缺少,而又不懂如何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其教学活动必然缺少吸引力,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教与学中形成相互合作和相互“斗争”状况。教师要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作出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和善于使用信息系统提取合成信息的能力和大胆提出有创意的设想等等;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去实现知识创新,发挥创造意识。
2.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活动
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才能相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改革和实践。从应试教育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学校要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以改革考试为龙头,在不断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推动教育思想的真正转变。
总之,高等院校应尽快确立办学新理念,培养大学生新的思维模式,以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塑造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工作中心,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子技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知识无限膨胀、陈旧周期快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中涉及到的常用电子元器件、电路形式、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基本概念十分繁多。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内容还在不断增多。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少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讲授,考试偏重知识的记忆性。因此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走出传统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的误区。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以此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设定题目,固定实验内容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新技术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新动机,利用学生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其在独立思考下,发挥想象力、勇于探索、发现、创新,从而创新电子技术实验内容。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以往定题目、定要求、定时间的模式,只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小项目如电子小产品、应用程序、功能电路等,然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实际应用项目的功能、设计方法、设计思想等是否完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完善或改进,该类型的课程设计没有具体的限制,只有鼓励和促进,因为不管学生完成的程度如何,他都是对现有项目的发展和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两者都不可或缺。我们认为创新意识是基础,而创新能力则是对创新意识的实现,如果只有创新意识而无创新能力,那么就不能对创新进行升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注重创新能力的建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
1.探讨在本科教育中,结合学生个性能力引入项目培养制,学生自选课题或与教师、同学合作完成科研课题,获得科研实践能力;2.尝试挑选优秀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3.建立层次化、开放式的创新教学体系;对综合性实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老师指导下,树立学生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研究,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举办各种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电子竞赛等相关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兴趣,开拓思维,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单一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这些知识不是靠课堂单一教学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由此,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环境的建设
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初期的地位居于主导,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由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教育、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相互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学校需要注意创新环境的建设。结合教学体会,创新环境的建设主要涉及:
1.开设多种可以选修的拓展知识面的课程;2.提供电子技术开放实验室;3.组织各种兴趣小组;4.组织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专题讲座;5.联系科技创业中心,为科技发明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寻找突破口。
四、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
成绩的评定标准通常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传统的考试方法以及以考试分数定优劣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死读书本,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查。我们要改变过去考试模式单一、成绩评定标准单一的现状,提倡考试方式多样化,不采用标准答案,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新的方法、新的见解。开展非考评学,通过写专题研究、参与科研实践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评分。
篇6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课程体系;创新
一新时期听障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背景与重要性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第一次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1912年)提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作为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能力。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于2004年正式成立,2015年5月,教育部批准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专业设置为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院校。主要招收听障残疾学生,以听障大学生专注、执着的生理特质与工艺美术的精工细作要求高度契合的优势为基础,依托西安美术学院西部地域优势和创作特色。培养听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知识、艺术修养、工艺美术创新与设计等。如何在了解听障学生思维与心理特点的情况下,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通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挥出其思维优势,让听障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创新尤为重要。
二影响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特点
(一)听障学生自身思维认知特点
由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听障学生思维概括能力较弱,难以看出物体之间存在的共性。而听障大学生的学习经历看,他们以直观模仿为主要学习方法,这就导致其知识迁移能力差,独立创新意识差。但听障大学生有其独有的思维认知优势,相较正常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视觉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联想性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都显示出常人所不及的敏锐度与优势。而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性,恰能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开发听障学生的视觉、触觉与感觉等方面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交流方式的特点
在对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手语为教育、沟通手段,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手语仍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语言。手语中的艺术类专业词汇严重不足,一些专业概念也无法用手语表达,或者只能用拼音字头的手语表示。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深入了解,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相较同年龄段的健听大学生普遍偏弱。
(三)听障学生思想与心理特点
听障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希望与普通人一样得到社会的接受和承认。但同时,他们解决问题时有着依赖心理,习惯模仿,看别人如何解决,这就导致听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结合听障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组织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发挥其主动积极去吸收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三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以听障学生心理特点为基,因材施教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等级差异,家庭、经历、康复程度不同,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人格特点、专业基础都存在差异性,而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位听障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的差异及个人兴趣,在专业训练与教育的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工艺美术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班为教学单位,但在进行专业技能的深入掌握上分为小组“课上课下相结合”进行更加系统熟练的掌握、实践。同时,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对学生每个学习、生活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在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心理发展。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紧密与社会相联系,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加其自信心。特教学院开设的镶嵌课程与陕粮集团合作,由其供应粮食,制作手工粮食镶嵌画,并面向全社会举办大型聋哑学生粮食镶嵌画展,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工笔重彩课程上学生制作的工笔画团扇、鼻烟壶内画作品等则入选第15届里约夏季残奥会礼品名单。听障生本身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为这些聋生搭建起有效的应用与展示平台,极大鼓舞了聋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听障学生创新能力
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针对听障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专业潜能,一直都是我们特教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西安美术学院特教艺术学院采取情境学习、情境认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模仿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但由于听障学生听觉受损,在思考问题时也会出现片面、简单的倾向。根据听障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特教艺术学院在课程中加大艺术鉴赏环节,并带领学生大量的向外走,参观各种美术馆、美术展览,帮助学生开拓艺术视野。另外,打破课程内容局限,加强实践环节。在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工艺美术技能实践训练,实现“教授进课堂,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请进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首先在课堂上、实地制作工厂大量让学生进行观摩、欣赏,使学生有初步感官认识。其次,再手把手为学生传授工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技巧,之后直接用专业材料让学生上手,模仿老师的创作制作过程,从而掌握工艺实训的技艺。再循序渐进进行创作性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其有其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方法。
(三)创新目标体系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就是要有创造性,它不仅是经济的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2]。创新人才就是创造之本,是创新的根本,没有创新人才就谈不上创新。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创新创业教育是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以及对高校科技成
果的更多关注使高校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
一、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谈及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得不提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服从、谦和、一致[3]。家长、学校都希望自己教育的孩子能够听话,做个安分守己的人。所以,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死啃书本知识,应付着中考、高考,极为缺乏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当他们一直在各种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闯进大学校门之后,他们也更容易习惯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但是,通过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培养方式在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当中毫无创新意识,没有实践能力。这样的培养方式,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发展,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意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校若要改变这种传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跳出围墙,改变培养思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探索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融合发展的人才模式。因此,高校建立一个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实践训练环境、科研氛围、专门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场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对基地的建设,摆脱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弥补了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评价标准体系单一化等缺点。基地传授和训练内容不仅有知识间的层次关系,更加让知识交叉、联系、融合,让大学生提前接触科学研究内容,以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为目标,对创新意识进行启迪。利用实践基地开展的各类创新训练活动、学科知识竞赛等,更加突破了以往以分数论好坏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过程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创新训练平台。
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以激励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可高校课堂依然以老师讲学生听,以知识理论的传授为主。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仪器设备不够,各学院的实验实训中心不够集中等原因,学生参加第二课堂训练会受到一定制约。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中心进行整合,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将各个学科专业的特色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思维,在基地这个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基地可以设置些实验课程以外,根据课程学习及研究需要,让学生选择研究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有组织的进行学习、研讨、实践、科技竞赛及模拟训练等,这样学生实验实训的机会增多了,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克服了过去由于实验课时少,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机会少的弊端,满足了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识别创新人才,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训练
创新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因此学校应该多视角、长期观察、全面分析的识别创新人才,筛选出具有学术、管理、教学和社交潜质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1]。目前,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采用的基本对策[4]。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能充分发挥识别人才的优势,开展各类各项科学研究、创新训练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通过开展的活动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基地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做一些启发创新思维的相关报告,让本科生提前接触当今社会热门的研究项目,掌握学术发展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当代知识前沿,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创新训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更培养了他们团队精神。
可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对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创新训练提供了平台。
四、有利于提升指导教师队伍水平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之一的关键性因素即为在大学期间遇到一个好的导师,这些导师对其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必须有个学术精良、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为其指点迷津,引导创新思路。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占全国教师总数的64.3%[5]。这些青年教师正是未来的好导师,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开放课程教学及各项训练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参与到他们学习、研究的项目中去。通过参与基地开展的创新训练活动等,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基地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会,交流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训练的经验和方法,可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为自己营造了深厚的专业行业背景,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开拓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基地的建设对提升教师实践水平也是一条捷径。
五、健全管理机制,重视创新培养工作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6]。因此,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职能。我们不缺潜在的创新人才,但缺少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和机制[1]。现在各高校大多数都存在实践教学体系薄弱、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管理规则制度,建立健全的机制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基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关创新训练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校自身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实际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基地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各学院下设管理办公室,监督和管理基地的运行工作,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并予以指导,有力的保证了基地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原有的创新实践教学及管理体系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过程与理论教学的不同,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01).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0).
[4]邬家瑛.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5]龙自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高校实践教育的四大益处[J].考试周刊,2011(32).
[6]陈霞,李一雷,杨成君等.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篇8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38-03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级的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1-2]。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带动下,作为培养医学专业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学科前沿、锻炼实际才干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了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现总结我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1 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组织形式
1.1 总体指导原则
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秉承“自由申请、导师指导、择优资助、立项管理、严格验收”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从课外学术研究、实践创新、信息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申请,进行有益尝试。选题力求充分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原则。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批准立项,划拨资助研究经费。
1.2 合理的监督机制
为了促进课题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课题立项批准后,课题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项目组定期填写研究活动进展情况和科研体会,导师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每月对研究活动作出评价,并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组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中期研究工作报告,学校将根据项目的实施时间,组织中期抽查。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撰写项目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1.3 适度的奖惩办法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办法。验收成绩合格的项目(含优秀、良好、合格)可按规定报销课题使用全额经费。验收成绩为“不合格”或 “项目取消”的项目取消课题经费资助。参加国家、市级等各项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课题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课题组成员在年终评功评奖、优秀学生评比、免试研究生、毕业留校等方面,优先考虑。
2 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3],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9~2011年3年的统计数据(图1),从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上看,平均每年基础科研占31.3%(蛋白质表达、细胞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因表达、致病体鉴定、纳米材料、组织损伤及保护等);临床科研占27.3%(研究疾病治疗、临床检验和疾病发生机制等);药物研究占12.6%(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合成、药物成分分析等);管理及人文类研究9.2%(系统研发、教学改革、培养状况调查等);特色医学研究8.4%(保护研究等);中医5.8%(药物活性、纳米材料、医疗设备研发等);护理5.3%(康复、健康调查等)。
各选题紧扣相关学科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学生积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及进展,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特点,考虑到科研工作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了选题范围过大,无法完成,又注意防止研究面过于狭窄,缺乏空间,使所选课题合理可行。
3 科研创新硕果累累
2009~2012年,3年内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共立项260项,其中重点课题59项,面上课题201项。绝大多数课题能够按照立项计划进行,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为文章,获奖,专利和总结交流等形式。
3.1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在形成的文章中,研究性论文占绝大多数,其实验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综述性论文观点新颖,文章逻辑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反映了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所发表文章质量相对较高,以2009年为例,在已发表的16篇文章中有7篇为核心期刊,有3篇文章发表至SCI收录期刊,最高篇影响因子达5.0分以上。
3.2 获得数项奖励与专利
在创新课题的带动下,学生们先后获了众多科研成果奖励。以2009年为例,有7项课题分获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其中3个项目参加首届全国医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分获三等奖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市选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参赛并获此殊荣。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级,市级等各类学术会议,并对各自创新课题展开热烈讨论,广受好评。同时课题组成员注重成果转化,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数余项。
3.3 重视总结与经验交流
绝大部分课题组重视科研的细节,能主动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指向性的观点。部分项目能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各课题组能较好地对科研活动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并在每年学校定期举办的“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暨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交流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4 效果评价与完善措施
“创新培养计划”的本质是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实施“创新培养计划”活动把教师、本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统一[4]。
纵观历年立项课题情况,各项课题的选题既能紧扣相关专业的热点问题,又能立足本专业特点,合理选题保证课题按时顺利完成。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将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5]。但是,课题实施过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4.1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性
例如,部分项目源于指导老师自身的课题,不能明显地体现学生选题的自主性,达不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自主选题能力培养的锻炼效果。甚至个别课题组上报成果为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章。
针对此类情况,在监督机制上,做了相应补充,例如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报告作为支撑材料,同时需要学生注明具体参与哪部分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4.2 课题完成质量良莠不齐
大部分课题组能够按照预期进度,顺利完成课题工作。但也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对课题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实验操作的难度及设备要求不能适当的评估,加之未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问题,如学年课程安排,自己业余时间,是否即将要实习等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未能如期进行,进度缓慢[5]。
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要求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及时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另一方面,也对于指导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带教学生加强指导监管力度,在课题设计、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遇到困难、时间进度安排,结题报告撰写上的指导进一步加强。
4.3 课题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针对于面向个人申请者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立项课题相对较少,参与学生有限等情况,学校还同步开设了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申报者由不超过5人的团队组成,每个项目都是一个集体,组员可以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选题、申请答辩以及实施项目,均须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学校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通过参加创新课题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兼顾开展创新课题,以及如何提高该项目实施的效果,让更多大学生认可它,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5]。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简报第一期[R].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
[2] 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3] 罗超.对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选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20.
[4] 吕朴,崔冉亮,戎凯,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71-472,486.
篇9
关键词: 新材料开发 大学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使加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本科生在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大幅提高。相反,如不进行创新教育,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就很可能萎缩以至消失。由于新材料的快速发展,材料类大学生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部分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一些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二是缺乏创新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兴趣。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足。五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人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新材料开发,培养学生为本、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通过对新材料的了解和开发,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知识获取未知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创新习惯,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基于新材料开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1.鼓励学生参加新材料开发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的性能。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鼓励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可以由老师给出创新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锻炼创新能力。
2.合理选择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材料专业特点,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材料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材料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改善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材料领域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教育方式和考试方法。
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大学生对材料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新材料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材料研究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4.重视材料类实验教学
在本科生中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将新材料开发与实验室教学结合。改革材料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要减少验证型的材料实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的材料实验,扩大师生交流的空间,增加其自我动手、动脑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材料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营造追求新材料原理的氛围,充分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和潜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春,许珂敬.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125-127.
[2]宋孝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理应关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9(1):79-83.
篇10
论文摘要: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艺术教育对于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智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创造力与艺术实验班为例,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旨,分析了艺术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实践中运用音乐等艺术教育手段的独特功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了全新范例。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战略抉择。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可以开启心智,发展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的思维能力,塑造“生活的艺术家”,培养具有开拓性、新颖性、创新性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理论上清醒地认识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独特作用
艺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艺术素质教育能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启发大学生的想象力,把理性美与感性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科学性又不脱离自然的美,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阐述过艺术的重要性,他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艺术具有抽象性、可塑性、模糊性,这些特性使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无际遐想的空间,为大学生在情感体验、形象思维方面提供了比其他学科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他们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使形象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一)音乐欣赏作为艺术培养的重要手段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所必备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音乐塑造人类品德的价值,这是历来中外哲学家、教育家乐于谈论的话题。我国古代的《乐记》就多次提到乐与德的关系,所谓:“乐者,德之华也”,“乐者,所以象德也”,“乐终而德尊”。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认为:“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
音乐教育引导个体追求崇高的理想,瓦格纳就指出:“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音乐的表现是永恒、无限和理想的”。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展现的人类平等、友爱、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大同理想;前苏联作曲家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以及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表达了光明必将代替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中国文人琴曲中抒发的超越物欲心累的自由渴望,都会影响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使之具有更高的道德理想。
(二)艺术欣赏与实践能够培养与提高整体把握结构与发展规律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艺术不以局部细节的模仿与真实来反映现实,不追求与客体的形状来展现对象,它更深入到生命的内核和客体的本质来完整表现它的内在精神。因为艺术运动的本质与世界运动、人类运动的基质有内在的联系,艺术与外在客体、人类主体的同构关系,就在于艺术的动力结构与一切事物的动力结构有相近的形式。艺术的形式美也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美的规律。基于艺术的上述性质,人们从艺术美的欣赏入手,可以通过把握影响动态结构与特征,从而提高把握客体整体结构与动态规律的能力,激发进一步探索宇宙结构和谐美和物理世界有序动态美的需求。我们对艺术的强烈兴趣及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转化为追求真理和探索规律的动力、对直觉的把握能力以及科学的创造力。
二、高等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是一种具有潜能的后续勃发的教育力量,是推动大学生积极进取、博学成才、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颁布实施以来,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科学、快速的发展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和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结构与内部状态、艺术教育需求与艺术师资匮乏等矛盾逐渐凸现,越来越多地引起高校和艺术教育部门的关注。早在2003年12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概括为:“一是一些高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学校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二是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还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三是一些高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还不到位,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时过境迁,以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上述概括提到的两个问题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第一,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体制亟待完善。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中心”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大都由学校团委主管,其职能包括“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担任主管角色的学校团委相对偏重于艺术活动开展和学生艺术团队建设的部门职能要义;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则由教务处负责,体现的是对艺术课程的形式需求,个别高校就连团委主管下的艺术教育(部门)的“身份”定位(教学部门或行政单位)仍悬而未决。在此现状下,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无序管理、多头管理或管而不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布局结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教学与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还明显存在着薄弱环节,处在“散乱性、暂时性、应对性、浅层性、经验性”的状态,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艺术教育需求与艺术师资匮乏的矛盾凸显,教育资源亟待优化。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长久以来,多数高校艺术教师配备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因此,一些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方面,仅是依据艺术教师的专业和特长设置课程,“以人设课”、以教师“专长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形成了“以教师专业特长设课、以教师兴趣爱好设课”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模式,背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主旨,“按需设课”变成了一句空话。其结果会造成高校艺术教育视野的片面和狭窄,不利于实现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完全发展。
2009年9月1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介绍: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跨越。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去研究艺术教育的“大众化”,用积极的态度去探索高校艺术教育和教学方面的新课题,深入学习和领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主旨,以使高校艺术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前行。否则高校的艺术教育必然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局面,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三、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艺术素质教育质量
(一)在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大学生心理特点有别于中小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和要求达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兴趣是学习创造的基本动力,大学生的学习同样需要兴趣,充分发挥学科优点,在听听、唱唱、动动、敲敲、画画、写写、演演中进行教学,创造轻松、和谐的艺术环境,激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中学习,使学生把学习视为自觉行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快乐艺术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体验艺术作品。
加强艺术课的愉快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领域,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采用讨论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艺术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形成重于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风气。
艺术教育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鼓励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不受作者的束缚,不受原来结论的影响,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积极合作关系,教师是引导者,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给每位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参与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对于学生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引导他们把各种思想都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艺术教育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思想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不要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新运动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艺术创造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2.鼓励想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勇敢尝试,大胆创新。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是个综合性的学科,在内容丰富的艺术综合课里,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把学生带进一个情趣盎然、色彩斑斓的世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试“飞”,成为勇敢的探索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在听、视上得到满足,身临其境的体验情感,触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艺术的美。鼓励学生勇敢尝试用语言、用表情、用歌声、用眼睛、用双手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艺术画卷,大胆创新表现美。在实践中发现,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到了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在主动大胆的探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在艺术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利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成立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艺术团体,如成立声乐小组、舞蹈小组、器乐小组、欣赏小组、管旋乐队、合唱团、绘画小组、书法小组、京剧小组等。让非专业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各种音乐学科,满足非专业的学生获取更多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愿望,发展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修养,拓展想象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增强他们的活力。定期举办文艺汇演,经常开展活动,如艺术节、歌手大赛、绘画大赛、合唱比赛、书法比赛、新年文艺汇演等活动,让艺术感染学生,拨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他们创设取得成功的条件,使他们体验到在舞台上表演获得成功的乐趣,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沉醉在艺术的海洋中。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感到自己是学习、创造的主宰者,在实践中陶醉、振奋和满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和聪明才智。他们的个性、天赋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璀璨的光芒。通过实践,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四、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遇到了与其他同类大学相似的问题。作为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电信学部,更加注重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部在培养具有创新性、开拓性人才的过程中,提出了“创造力与艺术实验班”的全新概念,通过对学生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理工科的学生有了近距离接触、了解、学习艺术课程,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并由此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反馈于理工科的学习上。这样既培养了人文素养,又促进工科学业的发展,达到了双赢。
(一)实验班培养模式
该实验班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共有80多人在实验班中接受了音乐、美术的熏陶与培养。实验班的授课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模式以知名学者的讲座为主,并配以课下的实践环节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两年来,实验班请来大连理工大学齐东海、何熙文教授为同学们分别带来《交响乐欣赏》、《京剧名段赏析》,还特别邀请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沈致隆教授和第一位中国女指挥家,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郑小瑛教授为同学们就艺术与创新、艺术与人生的话题展开谈论。实验班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同学们广开途径,尽量多的感受艺术的魅力。课下,同学们还积极组建了绘画班、钢琴班和声乐班,每周在固定的时间由专业老师义务授课。绘画班的同学多次参观名家画展;钢琴班的同学们来自二、三个专业,在专业课的课间,同学们的双手不自觉的在课桌上练习起了指法;声乐班的同学们已有多人入选校合唱团,并代表学校参加多场演出。
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实验班的教育后,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中写到:“曾几何时,能在乐曲里陶醉,寻找心灵的共鸣,梦想浪漫的未来;曾几何时,能在经典名画前驻足,感受抽象的思维,咀嚼墨色的写意……仰望艺术圣殿,出身理工学科的学子神往于斯,期待有一天艺术的感染能启迪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灵魂可以弥漫艺术的芬芳……”
根据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广大学生的反馈,接受过艺术教育培养的同学们较之普通同学,在科技竞赛、学科竞赛、专业成绩、人际交往、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和积极的因素。1人获得全国创新性大赛银奖;18人在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实验班中有75.8%的同学获得过各类奖学金。
(二)实验班发展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的学生,在进入到大二、大三之后,专业实验课陡然增加。实验课完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在专业实验室里完成,这对于实验班的培养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的。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实验班的讲座环节和实践环节必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和考验。再者,理工类的课程越往高年级,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对于没有做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对于课外时间的利用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这些都是理工类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艺术学习纳入一种以认知内化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轨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亲自去体验美、欣赏美、发现美、实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进行实践体验,是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普通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把课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王建平.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艺术探索,2010,(1).
[3]初蕊.关于普通高校创新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2009,(12).
[4]许梅华.科学发展观与音乐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初探[J].青年文学家,2009,(7).
[5]张绪培.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J].青年教师,2010,(7).
[6]马磊.教学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0,(4).
- 上一篇:循环神经网络的优点
- 下一篇:包装车间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