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总论范文

时间:2024-04-11 11: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总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技术总论

篇1

1菌株分离纯化

获得足够多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有效筛选产油微生物的前提。那么,从外界环境中高效分离纯化微生物显得非常重要,但有同学不能有效地进行实施。就分离产油真菌而言,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偏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而有的学生却随意从校园一角采土样进行菌株分离,影响分离所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学生在分离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中不添加抗生素(如链霉素或氯霉素等)和孟加拉红,致使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交织生长在一起,不利于后续菌株纯化。此外,还有学生在筛选到菌株后,仅从菌落形态方面简单判断后就将类似菌株丢弃,人为地降低了所得微生物的丰度。

2产油菌株筛选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产油微生物筛选常用的方法是脂肪粒计数法。该方法是使用70%苏丹黑乙醇溶液将细胞内的脂肪粒氧化成蓝黑色,细胞质经过0.5%蕃红复染后成红色,显微镜下统计脂肪粒数而进行初筛[4]。但有学生在实验前期没有筛选到产油微生物,了解得知学生初筛时间存在问题。初筛时间过早,会造成一些油脂积累缓慢的微生物漏筛,但菌株培养时间过长也会造成产油优势菌株细胞内的脂肪粒重叠而产生误差。

3产油菌株鉴定

当前微生物一般采用多相分类鉴定。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形态学观察与生理生化特征等经典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所分离得到的产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经典鉴定方法中,产油霉菌以形态特征为主要指标,产油酵母则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兼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其ITS1-5.8S-ITS4保守序列,后扩增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纯化测序;测序结果提交到NCBIGenBank中Blast,获得同源性较高菌株ITS序列,先利用ClustalX进行多重比对,再用Mega5.0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综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产油菌株的分类地位。实践证明,经典鉴定方法繁琐耗时,而分子生物学方法简单便捷,但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其关键步骤是高质量基因组制备和PCR扩增条件优化。微生物基因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后续PCR扩增实验。虽然多数学生提取的基因组能够满足PCR扩增要求,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弥散拖尾现象,表明制备的基因组有降解或含有RNA、多糖及蛋白质等杂质。那么,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一是在水浴保温期间,摇动不能太剧烈,以防基因组DNA断裂;二是用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抽提时,上清液应无色,且EP管中的有机相与水相交界处无明显的杂质,否则应重复抽提。另外,还应在DNA提取溶液中加入1μg/LRNase,以除去RNA,提高基因组质量。PCR扩增实验精微,需要格外细心。如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和PCR体系中各种药品的添加顺序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此外,退火温度是PCR扩增实验关键反应条件之一。退火温度过低会导致PCR产物杂带过度,退火温度过高又扩增不到目的片段。指导教师详细讲解PCR扩增实验原理之后,学生掌握了PCR扩增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所使用引物的退火温度,产油霉菌和产油酵母分别为56℃和54℃。

4结论

篇2

(一)抓好生物制品课的教材建设

根据生物制品课特点,选取教材时应当有所侧重,尽量选用具备本学科代表性的教材,也可以将几部教材整合一处,为学生量身定做。例如,为避免内容重复、冗长,将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以提炼,以时代进程和产品研发历程为轴线,贯穿以历史事件和社会影响,枚举阶段性新工艺和新成果,形成结构清晰、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指导教材。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层次,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取舍、主次、详略等矛盾关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等内容,处理好章、节、单元、概念、原理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各种教学目标关系(刘龙飞,雷连莉2009)。高校教育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生命学科层面而言,其中作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生物制品学涵盖了多门相关学科理论,汇聚了生命科学从理论迈向实践的智慧结晶和优秀成果。但时,目前该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以教为主”,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教学目标不明确且无针对性等问题。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属于软环境创建范畴,包括教案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师自我心理准备等等。备课时,围绕“发展式”教学主题,教学设计可以借鉴迪克和凯里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认识上将教学看成为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成分对成功的学习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运用系统观点来看待教学的好处是能够把握这一过程中各个成分的重要角色,各个成分之间必须有效地发生相互作用(盛群力,2006)。生物制品课的环节设计时,可以预设“引子”或“序幕”,起到烘托气氛、集中注意力和目标导向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心理调整上、课堂角色定位方面要勇于转变,做好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执行者,而不是指挥者、旁观者。

(三)创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师生是优秀教学模式共同的创建者和体验者。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赵丽琴老师给予了我们较为中肯的建议,“大学生心理特点反映出时代的烙印;”“了解学生心理,懂得赏识和肯定,主动与学生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放手让学生多参与疑难问题探究和总结,收获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经历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完全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英国朗曼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的《教学即沟通》(Teaching as communication)一书,提出师生交往、沟通的方式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

(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大学阶段,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教学成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往往以学习成绩及课堂纪律来左右自己对学生的主观评价,这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要借助于专业课教学活动深化教育内涵,操作时注意摒弃片面、简单和肤浅。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现在和未来,譬如学生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的成熟,从长远而言甚至有胜于某一学科专业的进步。因此,不要过于夸大生物技术专业课的价值,过分强调外在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内在修为,也不回避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北京大学刘宝存教授认为,“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说明其中蕴含着更为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创造激情。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个性(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与主体性(包括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相背离时,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界定、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实效来验证。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学生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有效教学也可以被纳入目标管理系统,适时进行量化与定性的跟踪评估。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从课堂到实验室,从理论到实践,应当注重开拓学生的专业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信心,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发展。

二适应行业发展,拓宽学科视野

众所周知,各类生物制品在人和动植物健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生物制品行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二是拥有巨大的科研开发潜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研发产品应用面广,大多数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生物制品企业在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服务上的明显滞后,导致“核心竞争力”低下(1990年,Prahalad和HaMel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国内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黄鹤,2006)。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应当成为高校生物制品课教学的宗旨。客观上,生物制品学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制品的生物学特性、制造工艺、质量监控技术、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在以往的教学大纲安排中,一般采用先总论后产品各论的编排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全,内容泛泛,难于把握主次,缺乏技能训练环节,因而达不到教学预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制品课教学必须结合行业特点,与学生专业发展的愿景相协调,贴近实际,有的放矢,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再者,由于生物制品具有特殊性,故必须实行GMP管理(卢锦汉等,1995)。GMP管理的根本是“人”(郑晓丽等,2001)。企业实施GMP管理是对其员工基本的岗位要求,也体现了行业准入和行业规范,这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观念、意志和行为的真正考验。

教学中,为了避免流于概念化的说教和照本宣科,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参与生命相关的主题座谈;随时将学科成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突出科研价值和社会效益,或者通过具体实例客观地评价当前生物制品及其生产技术。让学生了解各相关学科前沿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启发科研思维。还可以按照普遍联系观点增加学科间借鉴和渗透,例如,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捷径;干细胞技术及其产品将造福于人类面临的诸多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纳米生物技术产品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修复和改善组织功能方面前景广阔;等等。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生物品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个案,如“毒疫苗事件”和“问题疫苗”等现象,可借此展开道德、法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鞭策学生恪守职业道德。

三校企联合培养,实现“能力跨越”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根据生物技术行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借鉴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制品学科的认知水平。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科研基地以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可或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Barton, P. E. 1996)的校企合作教育进入我国以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研究型大学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生物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使断章取义、支离零散的专业知识呈现为直观生动的现场画面,加快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学生可以借此放开眼界,体验和感受未来生物技术的行业魅力,增强执业信心。企业也可以借此展示先进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优秀的生物人才加盟。在此基础上,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建立对接,从而实现“双赢”。此外,任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形成信息反馈,总结教学得失,以便改进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实现能力跨越。

篇3

关键词: 《发酵食品工艺学》 教学现状 课程建设与改革

1?郾引言

《发酵食品工艺学》属生物科学范畴,生化工程科学分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推动了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和生化技术的发展,而这些工程技术又强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解决世界面临的粮食、蛋白质、能源等问题提供美好的前景。生物工程技术在国计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酵、食品、医药、农业,以及环保等领域,因此对本专业人才也有更高的要求。

2?郾《发酵食品工艺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既以微生物生理及其发酵的生化机制、代谢调节等理论为基础,又以发酵动力学、发酵技术及设备等工科内容为支撑,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探讨发酵食品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发酵与酿造的调控等理论,了解发酵食品生产的工艺原理、产品的形态、种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发酵食品生产的工艺设计和品控措施、发酵生产的一般工程计算、新产品开发思路等技能,以适应食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等各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发酵食品工艺学》于学生入学起第五学期开设,36学时,2学分。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在修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才开设选修的。到目前为止,《发酵食品工艺学》经过多年的建设,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不断地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探讨、调整,初步建设成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满足学生需要的专业课。

3?郾《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3.1教材的建设与改革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食品发酵与酿造不但是支撑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技术,而且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但适用的教材却不多。根据调研,我们选用了何国庆主编的《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作为教材,本教材是是农业部“九五”规划教材,并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本科生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的限制,我们对该书的内容有所取舍。此外,由于生物技术更新较快,一些前沿知识在教材中尚未及时体现。因此,选用一些参考书作为补充就变得尤为重要。经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从相关的中外期刊杂志及网络资源上获取最新信息后,根据该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我们对实验教材自行编写,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为下一步编写更适合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3.2课程内容的改革

虽然现代生物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仍有很多现象和机理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该课程的教与学难度都较大。如何把传统工艺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要注意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要保证授课内容的全面性和生动性。

本课程主要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微生物代谢调控理论及应用、发酵与酿造工程学基础及主要设备等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讲授了酒精发酵及酿酒、醋酸发酵、酱油及其他发酵豆制品、功能性食品和酶制剂的生产等章节。在课程内容改革上,我们删减了部分总论内容,增加了固液态发酵的特点及调控、曲的微生物及生物化学、功能性发酵食品与食品添加剂、发酵食品的安全性、世界新型发酵食品等方面内容。

3.3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探索新工艺、新技术的科研能力和设计生产流程的能力,以适应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发酵食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监控等各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3.4教学方法的改革

3.4.1强化参与意识,实行互动性的研究型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实行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模式。传统发酵食品如啤酒、酱油、食醋等酿造历史悠久,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继承传统发酵技术特色,也要培养进行技改、推陈出新的能力。例如,针对酒精发酵与酿酒一章,主要向学生介绍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品种的生产原理及工艺过程。鉴于前期知识的积累和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制作PPT,课堂上分别进行讲述,师生共同参与并提问和点评。通过该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PPT的制作能力,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增强了表达能力及学术交流场景的适应力,是毕业答辩的一次良好热身。

3.4.2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构建性。

课程教学实践既要强调教师讲授知识的能力及重要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性。知识的传递不应当是教学的简单灌输,而应当是学习者自身的知识构建。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良性教学的基础。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联想;二是对学生强调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强化转化意识,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注重能力培养和知识转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和研究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课外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3.4.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确保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单凭口头讲授,即使讲述很生动,学生也不能在大脑中产生具体鲜明的形象,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抽象,理解和掌握均有一定的困难,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加以应用。

多媒体课件可使课堂讲授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制作并逐渐完善了《发酵食品工艺学》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枯燥的操作设备、流程制作成图片、Flas及录像,穿插在课件中,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感性认识。在多媒体教学制作中尤其注意字体大小,一个画面字数不要太多,字与背景颜色的反差要大,同一个画面颜色不超过三种等问题,确保学生都能看清楚。同时,结合必要的板书、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坚持“长短互补,适度运用”原则,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积极利用网络条件,建立校内网络课堂,进行在线布置作业、在线交流、在线辅导等,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并在课堂及时给予学生最新视频录像、最新技术、最新发展动态的网址。

3.4.4加强实践教学,将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

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实验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安排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通过一个综合性实验能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几个单元操作。对课程的每个单元操作,均尽量安排相关实验,强化实验时的指导,并要求有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学生操作,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异常的实验记录,引导他们自己去分析和解决。

除了加强实验课教学外,包括课程实验和校外实习,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例如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课余时间独自设计和进行实验创造条件,利用大学生课外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将对学生今后从事生产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4?郾结语

对于《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应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特点,并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加强本门课程的教学建设,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借鉴国内其它高校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学以致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娟萍.论《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J].职业圈,2007,(15).

[2]汤照云,田丽萍等.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3).

[3]郭雷.一般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文汇,2009,(1).

[4]王娜.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1).

[5]常银子,杨虎清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6]徐莹.生物工程专业《发酵食品》课程建设与改革[J].科学教育,2008,(6).

篇4

1 第一曲――挑才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挑选好优秀的参赛选手,是竞赛辅导成功的一半。初中生物学竞赛一般是在八年级举行,所以教师应在七年级就要开始物色选手,到八年级确定参赛名单时,人数控制在40-50人左右为宜。笔者是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挑才的。

1.1 要有学习兴趣

显然,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那么他们一般都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激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活他们的思维活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记者说:“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他还在80岁生日时许下愿望:“到90岁时,实现第四期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kg的奋斗目标。”因此,在挑选学生参加生物竞赛时,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师考察的首要因素。

1.2 要有良好学力

生物学竞赛属于基本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试,与学生学力和学业成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学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不管是省市的生物竞赛,还是全国和国际生物学竞赛,其内容均超出一般学生的学力范围,甚至超出学生的学历范围。在挑选竞赛苗子时,教师应主要根据学生七、八年级生物各次考试的成绩和辅导前的选拔考试成绩以及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情况,经综合排名,择优挑才。

1.3 要有坚强毅力

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在所有的成功者中,有没有毅力,坚强不坚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失败者来说,缺乏毅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问题。可以说,毅力是实现目标的桥梁,是驶往成功彼岸的渡船,是攀上高峰的阶梯。如果没有15年的坚持,达尔文不会写出《物种起源》,就不会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如果没有27年的执着探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不会面世。生物学竞赛和其他竞赛一样,是竞争很大的比赛,参加者不仅要在周而复始的上课、实验、复习、练习、考试的枯燥生活中能忍受单调和寂寞,而且在精神上要经得起失败与成功的磨砺。同时,参加者还要应对日常课程的学习,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参加相关测验等。因此,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应具备坚强毅力。

如何选出有毅力的学生呢?一般地说,专心听课、能自制、处事果断、有自信心、能经受得起挫折的学生,毅力较好。此外,也可以留心观察学生在平时生物课中是否有追着老师问的习惯,即是否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在生物实验课中,是否有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甚至对实验提出建议的学生。如果有,这样的学生应是竞赛好苗子。

2 第二曲――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再好的竞赛苗子,如果没有好的竞赛辅导教材,也难出佳绩。三国时期,吕布因拥有赤兔马而骁勇善战;后来赤兔马更助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见,选材对竞赛辅导有着重要意义。市场上有关初中生物竞赛的教材有不少版本,辅导教师应对这些教材有所了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筛选。选出适合的辅导教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先后参考的辅导书主要有:①陈放等主编的《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该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微生物、种子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类群和分类、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动物及人体生理、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态学征和动物行为。②施忆主编的《初中生物竞赛培优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该书分为基础篇、演练篇、实验篇和模拟篇。③王月玲主编的《初中生物学竞赛解题方法大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该书分为题型介绍和实战训练两部分,题型介绍包括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及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和健康的生活等10章,每一节均设有赛题精讲和针对训练。④柯雪主编的《初中生物竞赛方法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该书分为上篇生物思想方法、中篇综合应用专题、下篇竞赛仿真试题和竞赛真题测试。⑤董仲文和陈悍东主编的《初中生物奥赛教程》(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该书内容包括总论、专题讲练和综合能力测试。⑥吴侃主编的《金版奥赛教程生物・初中分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该书分为科学探究、生物与细胞、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及进化、生物与环境和竞赛真题等9部分。

可见,不同版本的辅导书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为此,在选材上,笔者一贯的做法是有辅导教材,但无定材,多数情况下是一材为主,二材为辅。

3 第三曲――育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辅导竞赛,就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参加竞赛的学生也是一样,只有在老师的辅导下,经过刻苦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虽然教无定法,但育才需策。

3.1 专题辅导。夯实生物学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生物学竞赛离不开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科学事实)和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为了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教师应采用专题形式进行辅导,共分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和实验等¨个专题。每学完一个专题进行一次考查,保证学生逐步消化和吸收好各专题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3.2 同伴效应,烧亮智慧的火焰

为了解决如何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掌握那么多竞赛知识的问题,笔者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竞赛小组,利用合作学习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每一周,教师应至少组织一次各小组成员集中一起讨论,弄明白各自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并分享好的做法。每两周,安排一个探究实验给各小组,笔者只给出实验主题和目标,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充分发挥好同伴效应,教师还可让学生建立生物学竞赛QQ群。这些做法受到学生的喜爱,他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讨论的氛围热烈。

3.3 把脉心理,收获意外的惊喜

关注心理有惊喜。2009年笔者辅导的学生邓永洲的成绩在年级和班里,都属于中上层。不过,他勤奋好学,有毅力。为了激发他的潜能,笔者不仅鼓励他说:“成功偏爱有准备的人,多点看书,多做练习,老师相信你能行!”,而且还把我的一些辅导书借给他看。他很珍惜,也很努力,最后居然考了全校第4名的好成绩。另外,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从而中途选择放弃。在2010年的竞赛辅导中,笔者就遇到两位这样的学生,当时都已交报名费。为了让他们战胜自己,找到信心,在课堂笔者激励他们不轻言放弃,在课后专程去找他们谈话特为他们制定备考方案。笔者还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给他们打气。后来,这两位学生终于克服心理压力而参加竞赛,并获得省级奖励。

参考文献:

[1]魏威,浅谈生物学竞赛活动对学生学力发展的影响[J],中学生物学,2006,22(10):28―29

篇5

【关键词】民事主体结构 开放 多元化 维度

民法的修改和完善是一个过程,对民事主体的确定是该过程的关键环节。从民法的发展来看,对于民事主体的定义向来争议不大,即“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或民事权利主体,它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当然这里的人是广义上的人,并不仅仅只指自然人”①。但是对于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以及何以被称为民事主体却是争议颇大。民法明确确定的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和法人,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涌现出的许多非法人团体,生物技术发展和动物保护主义所带来的克隆人和动物是否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等,给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开放的民事主体结构

民事主体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世界的民法理论实践来看,民事主体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民事主体制度可追溯到罗马法时代,在这种简单的商品经济时代,确立了抽象的人格。19世纪,民事主体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完善,民事主体得到了平等的对待,恢复了自然人格,如《法国民法典》对主体平等的确定、《德国民法典》使用“法人”的概念等;到了近现代,开始了对于胎儿、动物等民事主体地位的探讨。因此,民事主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完善。

从中国民法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法的变迁来看,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民事主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不断递进、不断完善的过程。1986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出现,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非法人组织的出现,对于民事主体制度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还需不断考虑和讨论新的民事主体以完善民事主体结构,不断地通过民法典提案讨论其民事主体的立法地位。这一切都说明民事主体的结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不断促进民事主体制度的成熟。总之,世界民法史和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主体的变迁都说明,民事主体结构不是封闭的体系,它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我们也许需要的不是对于除了民事主体二元之外的主体的争论,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民事主体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事主体结构,真正维护需要民法保护的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稳定社会秩序。

民事主体要应对新的环境。从环境保护主义的发展和环境法学的出现来看,我们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环境革命的时代,环境问题的出现给传统的民事主体结构带来了新挑战,也同时带来了重新看待民事主体的新契机。公民是民事主体,是民法保护的对象。但是现代人不断对大自然施加压力,如树木不断被砍伐,动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河流污染严重等等,很多专家就此提出,在万物有生命的新视域下,树木、河流、动物应不应该受到保护、民事主体的结构是否值得我们深思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在大自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也许当代人遭受到的危害相对比较少,随着资源的减少以及环境问题的加重,受害的是后代人,后代人的利益是否是民法保护的对象?从民法的定义上来看,无论是大自然的生灵还是后代人都是一种虚拟的“人”的存在,不存在实效和当代性,发生了民事法律关系,但不具备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寻求法律上机构代为行使权力。面对这种新情况,民法应怀有开放的态度,努力加强和环境法的融合,容纳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对于民事主体制度来说,应重视代际公平,发展民事主体的“生态化”即将民事主体制度和环境保护思想交融,使民法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环境保护的规定在我国的宪法中已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的阶段。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民法以及民事主体制度的完善也应该怀有开放的态度,反思环境革命时代带给我们的与民事主体结构相对应的策略。

多元的民事主体结构

民事主体多元化是不可置疑的趋势。首先,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自然人这一民事主体立法产生很大冲击。如试管婴儿、胚胎移植等新生育技术和器官移植等等产生的财产关系、遗产关系已经向自然人制度发起了挑战。而且对于克隆人是否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也产生了广泛讨论。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市场主体不断出现,民事主体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民法通则》已经给公民和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以确定的法律地位。而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非法人组织、非法人企业、企业集团、非法人机关、非法人事业单位和非法人社会团体以及某些特殊组织等,这些团体是否可以单独作为民事主体在民法中得以确立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还存在颇多的争议,但民法已经逐渐在一些民事特别法中扩展民事主体的范围,比如《合同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这都显示了民法是根据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民事主体的多元化趋势的。

民事主体制度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特定时期符合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主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民法要保护和确立这些主体的民事权利。

民事主体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对于新出现的主体是否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学术界大都采取个例分析和讨论,如对胎儿、国家、合伙这些民事主体的讨论和确定。而对于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即对于某些能否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准却一直没有定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产生了民事主体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各国民法典都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判断民事主体的实质标准。从早期罗马法对“人格”的判断标准到1896年德国民法典对民事权利能力标准的首创,虽然只是形式的标准,但解决了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目前重点则是对于非自然人选取什么角度来判断其民事主体资格,这些标准大体分成以下几类:一是民事功能标准。这一标准主要是从社会存在对社会的经济生活的重要功能来判断民事主体,但具体功能是什么却没有设定。二是以民事权利能力作为民事主体确立的必要条件。此标准主要是把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法律资格即权利义务能力作为判断条件,而不是把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责任能力作为判断条件。应该说,这是民事主体的共性特征,原则上说这是法人主体诞生的立法实践,是特定背景下的设计。民事权利能力标准还有一个侧面,那就是抽象人格的标准。一定意义上来说,抽象人格相对于具体人格,认为人们普遍、独立、终身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这也不过是民事权利能力标准的变种而已。三是独立意志和独立财产或者独立利益标准。任何行为都是由意志产生的,独立的意志是民事主体最本质的特征,是主体可以支配客体的必要条件。此标准考虑了主客体两方面的因素,不过也还是有漏洞,它无法解释胎儿、植物人等没有独立意志的利益主体,而且把独立的利益或者独立的财产理解为民事主体的重要物质条件或许更好一些。四是把权利能力、意识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同时作为标准来确立民事主体。“民事主体的构成具有四个要件,分别是:一名义独立,二意志独立,三财产独立,四责任独立”。②此标准主要还是局限在从现代民法对民事主体能力的规定抽象出来的说明民事主体的标准。而且此标准还有将现实经济发展中大量存在的非法人社团排除在民事主体范围之外的嫌疑。

每一个对于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许限于特定的历史改革时期,也许限于或者说更符合对于某一特定的民事主体标准的概括。但是判断民事主体资格,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这是决定性的条件。我国的《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也许没有统一的标准,更符合民法保护每一个公民以及公民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的本质,更加体现了民法以及民事主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结构,与时俱进地接纳每一个发生民事法律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生重要功能的主体。

结 语

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是和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在新情况中接受不断改变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民事主体受到挑战,民法的主体也就是民事主体的范围也同样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维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社会在发展,出现了许多的市场主体,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民法要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可能永远是单一的,而必须是一个不断多元化的过程,才能维护更多的需要保护的主体。因此,开放与多元是对民事主体最重要的理解维度,是未来民法典制定时确定民事主体及其结构的至关重要的思路。(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注释

篇6

一、 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推进,以及以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农业专业知识,而且更加关注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传统的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在旧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用在书本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进入实验室、接触社会、参与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因袭式”、“被动式”教育,忽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用统一的计划、大纲、教材、方式和标准培养学生,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各自为政,专业知识狭窄,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

(一)转变实验教学理念 ,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理念是行为之魂。构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只有理念和观念上的突破,才能带来思路和实践上的突破。实验示范中心围绕着植物生产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了“强化基础、重视能力、培养素质、拓展思维、推动创新”的教学理念,把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把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凝炼学院办学特色的关键举措。第一,从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入手,将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建立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把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辅助、服务性角色提升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第二,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为以创新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由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生硬的原理讲授、临摹式的实验操作、机械式的实验报告)转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注重传授和继承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把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生作为知识探究者,推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第三,强化“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建立分阶段培养、多层次提升、全方位实训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改单一化教学模式为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满足多元化教育,达到既使学生全面受益又使优秀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目标。第四,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传统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改单一的室内实验教学为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训练。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以验证理论知识、学习有关实验技术为主。这种状况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想,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实验示范中心构建以突出学生为本、以培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即“四模块、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具体是:打破实验教学上条块分割的现状,将原来分散并附属于各理论课程的实验课从理论课教学中剥离出来,通过整合优化,构建植物生产专业基础、农学、植物保护、园艺 4 大实验教学模块,解决实验内容重复、衔接不合理、综合和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使有限的课时充分利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将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园艺植物育种学 I、园艺植物育种学 II、园艺产品贮藏保鲜进行整合,形成“园艺学实验 I”、“园艺学实验 II”、“园艺学实验 III”三门实验课。通过对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整合,不仅增加了实验的系统性,也解决了实验内容重复、实验时间与蔬菜和果树物候期衔接不合理的问题。每个实验模块按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设计,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从基础到创新的多目标、多类型人才的培养。基础实验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实验,重在学知识,练技能,属于专业学习中的认识层面;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实验是基于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实验,依据选修课和毕业设计课题,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拟定实验大纲,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分析、设计,重在锻炼科学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营造探究式学习氛围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采用“实验员准备实验 -教师讲解 - 学生照做”的单一模式。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和课本所束缚,缺乏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想,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对于基础型实验,采用由学生自己先预习实验方案,教师在课前进行提问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只对原理、目的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对于综合性实验,要求按照科研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和进程,突出研究创新主题。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过程以及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锻炼了科学思维。例如:在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大实验“矿质元素对植物的作用”中,要求学生围绕着不同施肥形式及方式和不同光照条件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设计,包括比较不同 N 素形式(NO3-、NH4+、尿素)对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诱导作用,探讨光照条件对 NR活性的影响,探讨还原糖对 NR 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时期 NR 活性,体现了实验的创新性。通过对实验材料的不同施肥形式(NO3-、NH4+)及方式(取样前一天一次集中施用、分两次施用)处理,体现了实验的设计性。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学习了植物体内硝态氮、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了解了不同条件对硝酸还原酶的诱导作用,知道了可以通过从施用 NO3-的叶片材料硝酸还原酶活力高低来验证硝酸还原酶的诱导酶特性,同时通过硝态氮含量测定佐证施用的 NO3-被植物叶片吸收程度及其与对应材料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关联性,从而体现了实验的综合性。

(四)拓展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满足多元化教育和适应个性化发展,实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提升,实验示范中心构建了“创新试验田”、“科研实践”、“专业社团”和“创业实训”4 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开放式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创新试验田”模块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群体,依托校内实践基地,以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以班级或小组为组织形式,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农庄管理模式进行试验田的管理。在种植农作物期间,试验田中的各项事情由学生自主完成,其间有老师进行不定期的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农业知识的认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动手能力。“科研实践”模块面向对农业科研有钻研意愿的学生群体,依托学院强大的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学院丰富的科研课题资源,通过吸纳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毕业实习等参加科研实践,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前沿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专业社团”模块面向对农科类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群体,依托目前已成立的三农学社、花卉协会、昆虫协会,发展新的学生专业社团,以增强其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激发其创业意识。“创业实训”模块面向有志于在本专业领域内创业的学生群体,通过创业指导培训,形成构思精妙、结构合理、切合实际的创业计划,并依托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条件让其主持经营管理活动,将其创业计划付诸于实践。同时,建立企业家进课堂制度,定期组织企业家与学生交流,举办专场报告会。通过建立企业虚拟班,如“众和虚拟班”、“正邦虚拟班”等,加强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建设和改革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全方位深化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理论及操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极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完成创新设计项目 116 项,公开 31 篇,其中“昆虫生态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团队”的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以第一作者在 SCI 源刊物 5 篇。86 篇(项)论文和作品分别在“挑战杯”、“兴赣杯”科技论文(作品)和其它科技类比赛中获奖。学生社团多次获得共青团江西省委颁发的“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服务队”、“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江西省示范社团”等荣誉称号。江西日报和江西教育电视台多次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

篇7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 法典化 可行性 无形财产权

一、引言

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关于法典化的讨论一时间也颇为盛行,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关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地位问题的讨论是一个热点。而在其中最引人注目可能就是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的观点。(((

该论者认为,知识产权法学理论在国外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加上WIPO等国际组织对知识产权研究的推动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熟,这为知识产权的法典化提供了理论准备。现实中,成功的立法例已经出现:1992年《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颁行于世,开创了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先河,成为知识产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菲律宾知识产权法典》也随后诞生。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缔结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也第一次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作品、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商标、地理标志、未披露信息(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大部分知识产权保护对象,集中在一部国际条约中进行规范,相当于是一部法典化的国际条约。在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单行法已始成规模,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此将这些法律规范系整合于一部法典,以建立体系化、逻辑性的知识产权法,应属可能,而且益处多多。[2]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将就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讨论。

二、法典化的重要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来看,大陆法系国家都以民法典的颁布作为其法制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判例法以经验主义为特征,形式合理性的水平低,成文法特别是法典化的成文法则相反,比较符合形式合理性的要求,而且它要求成文法有统一的格式、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并能够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协调的规则体系,这个体系在整体上有逻辑上的一贯性和条文之间的关联性,它覆盖着社会所有领域,因而能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提供标准和方法。”[3]这种观念在知识产权领域同样适用,知识产权法典化有诸多好处,可以解决我国立法和司法领域出现的诸多弊病,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可以提高立法层级,为各类行政规章的制订提供依据,从而保障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则极不健全,存在很多法律调整的空白。这些空白在很多方面是通过国务院各部委的规章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规章予以填补的。但是这种“规章调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规章的制订常受到部门和地区利益的主导,很难像法典的制订那样,在制订时要照顾到全社会的利益。很多规章在制订中注重的是行政机构的管理权,而权利人利益的考虑则常常被忽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家商标局1994年颁布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办法》,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在原产地标志的保护标准、保护内容、管理机构等方面存在交叉矛盾,缺乏协调统一,令权利人无所适从,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如果构建知识产权法典,尽可能将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置于统一的法典中通盘考虑,必将最大限度的避免部门的局限性与部门的利益化倾向,消除权利冲突,形成内在和谐的规范体系,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科学化,从而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判例不能作为法律的渊源。法官并无制订法律的权力,而只能适用法律,以处理各项纠纷。如果缺乏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必将会使法官在处理案件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另外由于我们在立法方面历来主张宜粗不宜细,所以,许多规定都非常原则,不便于实际操作。由于法律规则过于抽象和原则,加之非常简略,给法官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同一案件,不同的法官会有不同的裁判结果。其中固然有法官的素质问题,但是立法过于原则、简略,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而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不仅有助于法律规则的完善,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且有助于减少、克服司法腐败、裁判不公的问题。

3、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种类繁多,并且容易交叉。但我国知识产权法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负责起草、分散制定,比如著作权法由国家版权局起草,专利法由中国专利局起草,商标法由国家商标局起草。这种条块分割的立法结构,显然不能顾及整个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和逻辑性,表现为知识产权法内容分散、零乱,存在大量的空白遗漏、重叠交叉,甚至相互冲突。如果建立知识产权法典的话,经过仔细的梳理和规划,部门利益被尽可能的忽略,公众利益最大程度的被予以考虑,上述凌乱不堪的状况将为之改观,。

4、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广大民众了解法律的规则,增强权利意识。

在现实中,我国知识产权法上至法律,下至规章,均有所涉及,但主要表现为行政法规、规章。而许多规章往往是红头文件,不具有公示性,有些规章甚至属内部文件,但却趟而皇之的调整着知识产权生活。另外关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司法解释也很多。司法解释对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十分必要,但某些司法解释是一些内部文件,仅在法院内部上传下达,一般民众很难了解。因此不具有行为规则的作用,只能对裁判作出指导。而某些司法解释也与行政规章相冲突,这时也很难确定以何者效力为优的问题。这种状况造成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暗箱操作的印象,而这些规章也难以为人们所遵守。但知识产权法典确定的各种规则,都要经法定程序向社会公布,并通过普法宣传,为广大民众所了解,这会使相关制度深入人心,为人民依法维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5、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贯彻知识产权的私法理念

虽然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同时顾及公共利益,适当的公法规范不可或缺,但是知识产权毕竟首先是私权,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在现实中许多知识产权的客体,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号、证明商标、域名等,在我国都是或主要是接受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规章等公法的调整,这与知识产权是私权的性质不相协调。由于行政法主要着眼于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对知识产权中更为重要的私法问题却明显欠缺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权利人权利行使的自由。而且随着行政权力的介入日渐增多,打破了知识产权体系内部的平衡,歪曲了知识产权的本性。因此,知识产权法典化有利于贯彻私权理念,帮助知识产权体系恢复其本性,实现系统的和谐性,从而保障权利人的利益。[4]

三、知识产权法法典化之不可行性

尽管知识产权法典化有上述诸多意义,“看上去很美”,但是事实上这种设计目前来看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它离法典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法典是人类法律理性思维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基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两部伟大的里程碑式立法,人们将法典理解为“体现理性的法典“,是”在某种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概念体系进行的全面编撰,是具有确定型、系统性及内在逻辑性的和谐统一体。“[5]因此,从规范技术上说,典型的法典应当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形式理性无矛盾的原则性。从目前来看,知识产权法律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1、 1、 从保护对象的稳定性来看

民法典的稳定性及系统性首先来自其保护对象的稳定性。传统民法典的财产权基本上是物权(债权只是物权的流转关系而已)。物权的财产对象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或称“有体物”。而这些财产对象的特征是非常统一的,它们都是有体的,具有相同的外部特征,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性,具有自然排他性,能够公示对抗第三人。这种保护对象的稳定性和统一性直接决定了民法典可以以相同的原则和相应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制。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如此的纷繁复杂,以致于其既有的原则和制度经常被突如其来的对象冲击得阵脚大乱。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生事物涌入了知识产权领域。除了传统的商标、专利和版权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知识经济、计算机、互联网、域名、商业外观、商品特有名称、商业方法、集成电路、数据库等方兴未艾;此外,最近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等语词又在知识产权法学中呈现。这使知识产权理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比如数据库、软件的价值在于其功能性却被著作权法作为文字作品进行保护,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与知识产权一般须公开的特征相背离,民间文学纳入著作权法保护却没有具体权利主体等等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保护对象的多元化、善变性使的知识产权的法典化缺乏必要的对象基础,成为空中楼阁。

2、从内在逻辑统一性来看

传统的民法典具有严格的逻辑统一性,其根源在于其保护的财产对象与财产权主体的无逻辑矛盾的占有事实。如前所述,传统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具有相同的客体特征和外在形式;同时传统民法上的“人”,也是个性化的“特定人”。这样,传统民法的逻辑前提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个性化的人,对特定物的占有能够产生无逻辑矛盾的确权;对商品生产中产生的竞争与利益冲突,传统民法能够给出一个非常符合“形式正义”的答案。与此不同,知识经济的对象是知识产品,它具有主观性。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基本上是基于对“创造性信息”的外部载体特征和内在价值属性的区分而设立的。基于此,创造者对于创造性信息的“特定性占有”就具有逻辑矛盾了,即个人对创造性信息的占有事实不能排斥他人的合法占有。[6]因此,以传统民法对形式理性的要求来看,知识产权内在规则就很难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了。而缺乏内在逻辑统一性的体系很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法典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3、从话语体系的严整性来看

基于其内在的内在逻辑统一性,传统民法设定了一系列精确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物权被设定为绝对的对世权与对人权。物权法定主义、一物一权主义、物权的追溯力原则等等,成为维护这个体系的有效原则,相应的具体制度也设计地精巧而实用。而现存的知识产权制度中所使用的语言缺乏理性的定义和限制。这些语言或者是行政机关习惯用语、技术专家的专业用语或一般规约性质的习惯用语或法律隐语。至今尚没有严格法律概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进行界定。比如,到底什么是"作品",什么是"技术",什么是"方法"等,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变,至今都没有确定的定义。再比如,商标法保护的内容事实上已经拓展为在营业活动中,用以标识产品来源、表彰自己身份、证明产品质量以及表明其它营业情况的识别性标记,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地理标志等等多项内容。但仍被简称为涵义相对狭窄的"商标",从而混淆视听(有学者将其统称为营业标记,不无道理)。还有,商业秘密也不是严格法律术语,而是对商业领域价值信息的法律俗语。一部法律的基本概念的语言都缺乏严格的定义,其科学性也就很难保证了,更别提进行法典化了。

4、从财产保护原则的明晰性来看

法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规则的原则化、原则的秩序化,有一系列明晰而科学的保护原则是法典化的先决条件。当我们对一个争议的财产对象及其法律属性缺乏认识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设立对该对象的统一保护原则。缺乏原则的体系难免出现内部矛盾,而一个内部不和谐的体系有何以谈得上法典化呢?

民法基本原则植根于传统商品经济运行模式,从来都有调整个别规则有效性、维护法律正当性、合理性、公平正义的功能。但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其保护原则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的。我们知道随着其自身体系的发展,知识产权调整的范围发展到了整个人类智力生活领域的创造成果。而这些创造成果的性质并不尽一致。从总体上看,人类的智力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生产而进行的知识活动,可以被确认为私有财产权;一类是为了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而进行的知识活动,比如科学发现,不能被确认为私权。这两类活动的直接目标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为了确定个人对智力成果的独享权利,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人类共享知识成果,这是相互矛盾的价值理念。[7]由于这些内在原因,知识产权至今没有找到明晰而统一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产权的不同领域里,原则分立,甚至互相掣肘的也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专利领域甚至出现了阳光底下的一切事物皆可专利的可怕趋势。

5、从权利的性质来看

传统民法典主要调整私权,在整个民法之中,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的现象比较罕见,公法色彩并不浓厚,其保护原则和具体制度因之天然具有自洽性。而知识产权却是公化私权,这直接导致了其保护原则和具体制度的二重性。知识产权法在传统上也被认为是私法之一部,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比如发明、作品,不仅关系其权利人利益,而且还攸关社会公共利益,有的发明的诞生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而调整有形财产的物权法的保护对象,比如房屋、土地,主要关系权利人的利益,虽也肩负相当的社会功能,但其作用远逊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对社会公益的影响。因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如何寻求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为知识产权法诞生以来的重要使命。与此相适应,公权力广泛介入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协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知识产权法中的行政法律规范,比任何其他私法部门都广泛、细密、复杂得多。[8]这种公私兼有的特性若继续存在着,只会造成法典保护方式的矛盾与断裂。但倘若删除这些与私法规范唇齿相依的公法规范,知识产权又失去了其本性,其存在的意义又大为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法典化也不可行。

从上述几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保护对象的多元化、善变性,使整个知识产权体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财产保护原则,也没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当然就无法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总则编。而没有总则指导下的分则只会凌乱不堪,进而整个知识产权也就无法形成一个严密而自洽的话语体系,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这一努力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关于法典化问题,萨维尼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一个完美的法典,必须使基于法律的真正基本原则而构成的有机体系,而该法律原则必是历经一段时间之后的产物。对于法律原则的全盘了解,是法典化不可或缺的前提。但当时的法律人,并未具备掌握真正法律原则的能力。因而萨维尼担忧,法典化在当时將因对法律原则的误解,而对社会造成伤害,不利于社会。于是他建议当时的法律人,从事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研究,而將法典化留待往后再说。[9]这种看法真的是非常有见地。如果不顾实情,仓促上马,超前立法,很容易欲速而不达,造成法律与现实脱节的尴尬,使法典的权威大打折扣。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在1992年颁行《知识产权法典》后六年间,为适应知识产权领域的各种新变化,曾先后12次修改或增补知识产权法典,涉及条目有112条,占总条目的1/4,这在其他法律部门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充其量只能称为法规汇编,它只是将几部知识产权单行法简单的罗列在一个载体上而已,离真正意义上的法典相去甚远。而由于立法超前,修改频繁,使该法典动作起来收效甚微,与其立法者建立一部与《法国民法典》平起平坐的法典的初衷相去甚远。

四、未来之路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产权的法典化目前来看不具现实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确定上述的知识产权法典化的诸多好处将只是人类的“南柯一梦”呢?笔者认为却也未必。综观人类历史,就是从混沌走向澄明的一个过程,成熟民法典的制定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法学理性思维及实践的结晶,知识产权的法典化也有一个酝酿、诞生及至后来瓜熟蒂落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的梳理、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理论和制度,使其在调整社会生活时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等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准备足够充分时,再谈制定知识产权法典就水到渠成了。

尽管黑格尔曾经说过:“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到来以后才起飞”(意即人类的思维具有局限性,往往只能在事后做些后发式的总结性思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鉴以往经验作些前瞻性的工作。由于迄今为止,学界对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及其总则研究较少,笔者将仅仅提出些许可能性,以求抛砖引玉之功效。

随着社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日新月异,许多新事物诸如计算机软件权、域名、遗传资源等等不断出现,而商业秘密权、商号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禁止不正当竞争方面的诸多权利,无一例外全都被纳入了知识产权这个筐子,有些学者认为,其客体已不限于知识领域,而是扩大到商业活动的经验、信誉等领域,因此,知识产权已很难涵盖所有上述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难负其重,处境尴尬。基于此,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及特征是知识产权法领域中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会因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向信息产权法的演变。[10]然而信息产权的内涵似乎比知识产权还小,而将技术、作品等称为信息似乎也欠妥当。

也有论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应是结合民事权利理论,以知识产权的客体为切入点。知识产权是人们对"知识"这种"形"的排他的支配权,它是一种民事权利。所谓无形性、地域性与时间性都不是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惟一的特征是其客体的无形性。对于"知识产权"一词,由于其偏重于"知识"类的智力成果,在诸多无形财产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建议从保护客体的无形性入手,采用"无形财产权"这一术语,并建立一个范围大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以无形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具体如下:1、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含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权)、专利权(含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权(含技术秘密权、经营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等。2、经营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含服务商标权)、商号权、原产地标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3、经营性资信权。包括特许专营权、特许交易资格、商誉权等。[11]

也有论者认为无形财产应指"权利"而言,但这种权利的范围不应仅限于知识产权。既然从权利角度而言,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均是无形的权利利益,并不因具体客体的不同而导致权利性质上的任何差别所以把"无形财产"局限于知识产权并不妥当。在当代法国民法,无形财产不仅包括罗马法上的"无形物"所指具体权利,还包括权利人就营业资产、顾客、知识产品以及现代商业信息等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学术界针对有价证券、股票的流通无法用传统理论予以解释,往往也将票据权利和股权等称为无形财产。所以无形财产不仅是一种财产形式,而且是相对有形物所有权的一种财产权体系,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均属于无形财产范畴。继而,这种观点认为无形财产是从更高层次上对于包括物权和债权在内的财产权利的一种抽象,它充分揭示了权利人财产利益的实质,从而为当代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因此,可以认为,无形财产的立法问题是整个财产权立法体系的构建问题,物权法和债权法只是其中的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与无形财产的立法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具体而言,物权法和债权法分别调整特定的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其他的无形财产则由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票据法、信托法等分别予以调整,上述各种立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形财产立法体系。[12]

还有论者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类特殊的权利形态,将其定义为无形财产实际上将不具有财产性质的发明权、发现权、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精神权利排除在知识产权之外了。[13]这种观点也不无见地。

笔者认为无形财产是否应该或者是否能够扩得如此之大是有待商榷的,但无疑由现有的知识产权发展为无形财产应该是一个方向。现有知识产权体系的消解不是知识产权的终结,而恰恰相反,它正如凤凰涅磐一样,在无形财产体系中获得永生,它至少可以作为无形财产体系中重要一部而存在着。融入无形财产中的知识产权应该拥有逻辑自洽性,为其法典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前所述,知识产权是公化私权,具有不同于传统物权的性质。因此传统民法典的构建技术就无法照搬使用,我们需要新的产权形式。就象专利制度与商标制度一样,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以“许可权”为核心的权利形式而不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形式,并由此建构出完全不同的保护体系。

同样的,由于其公化私权的特性,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原则与传统的民法保护原则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知识产权的原则应该包括社会本位原则、利益平衡原则、社会利益优先原则以及保障社会知识产品供给原则等公法类原则。同时,基于其私法的本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也应将权利来源正当合法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自愿和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私法原则纳入其中。考虑到知识产权法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基本出发点,知识产权法还应遵循现代市场秩序原则,比如信息公开原则、市场至上原则、限制垄断特权原则等等。如何将这么多性质并非一致的原则整合起来,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效力层级关系是一项艰苦而且必须的工作,这可能要导致对宪法基本原则的修改与整合。[14]

最后立法者、执法者应尽量使用内涵和外延相统一的规范化用语,追求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严整性。决不能不假思索,将民间通俗的用语拿来就用,以至于将错就错,覆水难收,严重打破了知识产权体系本身的自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知识产权法典化对于社会生活有诸多好处,但目前看来尚缺乏现实可行性。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知识产权法典化绝对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很有可能在不员的将来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而造福人类。

现实中,知识产权法学在我国还是新兴的学科,许多基础的问题尚争论之中。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的新的事物次第出现,又给学者提出许多新的论题。再加上许多学者的研究多跟随国外的进展,所以关于知识产权的总论及法哲学研究还属欠缺。但关于总论及法哲学的研究却非常之重要,希望学界能在这方面予以加强,这对于知识产权体系的严密性、系统化必将益处多多。

[2] [4] [8]参见袁真富:《试论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netlawcn.com/yzf/0009/,2002年9月1日检索。

[3] 严存生:《法制现代化与合理性化》,载薛君度主编:《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陈金昭:《法典的意蕴》,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6] [7][14]参见徐萱:《知识产权法典化的思考》,载《知识产权研究-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参见[台]陈聪富:《法典化的历史发展与争议-兼论合会契约的法典化》,law-thinker.com/detail.asp?id=657, 2002年9月1日检索。

[10] 参见中山信弘:《多媒体与著作权》,张玉瑞译,载《电子知识产权》1997年第5期至1998年第2期。

[11] 胡开忠:《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