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4-11 11:2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文化概论

篇1

[论文摘要]分析了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给出了一条建筑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之路,提出了以优化的管理为前提,采用图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协同化设计相结合来完成设计院的信息化建设。

在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设计和管理一般分为2个系统来处理。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只引进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不行的,设计系统也要考虑,这样最终能使得2个系统既能结合起来运行,共同享用资源,亦能分开来单独执行任务,对节约资源有利。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2个系统缺一不可。

l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在建筑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避免误入以下2个认识上的误区:

(1)误区1:信息化只是生产工具。由于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比较依赖于工程的需求,所以有人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只是为了工程设计服务的一个生产工具,而忽略了企业信息化其实是为整个企业目标服务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2)误区2:信息化是技术问题。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性的工作,只要花些钱买些硬件和软件,教会员工使用就完事大吉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对企业管理的一次提升,它是将信息技术、企业组织构架、经营战略、营运流程、人力资源等诸方面协同集成、最重要的是流程再造促进企业管理转变。企业信息化的成功要素“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所以单纯技术性的概念会将企业信息化的实践引入误区,这也是国内许多企业往往信息化投人大但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真正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将适合于某一行业的、经过考察多个成功企业最终将最先进最适合的管理理念融人到信息系统中的管理系统。大家需要先优化现有的管理,使用优化后的管理思想来选择定制自身使用的系统,然后再使用这一含有管理思想的系统来进一步改变大家的管理思想,从而实现相互促进,用好的思想建立好的系统,再用好的系统渗透更好的管理思想,形成良性循环。

2设计系统的信息化

设计单位最大量、最重要的工作是生产设计,信息化的要求也最紧迫。随着竞争的加剧、设计规模、复杂程度的加大,对团队协同完成整体设计、增强设计团队的配合与协同,从更深层次来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资源的整合、缩短设计周期、以更进一步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愈来迫切。基于这种需求,人们提出了采用图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协同化设计相结合来完成设计系统的信息化。

2.1图文管理

以纬衡浩建科技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为例解释一下图文管理。

(1)快速建立设计资源数据库。

(2)文件自动扫描上传:扫描画出的所有图形文件然后归档到某工程。

(3)手工上传。

(4)自动识别和归档。

(5)提取图鉴信息。根据建立的分类规则,将某1文件分类后归档。

(6)自动拆分图鉴。将1个图拆分成n个图,即n个文件,给予不同信息提取海量数据。根据以上几步,建立起了图文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图鉴检索,图文检索,提高设计图纸的重用性,节省了开发时间,共享了资源,避免了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给企业赢得了声誉。超级秘书网

2.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一个个体或组织将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知识管理学家认为,知识分为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中个人而言的,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使企业…T、应市场的挑战,并且能够比竞争者保持一定程度的领先。现在,企业对信息化系统得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处理,也不再是单纯的行政事务了,其任务是要提高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知识管理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最合适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

2.3协同设计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影响与反影响;保护;传承

作者简介:李晨(1986-),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建筑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民俗建筑文化、园林景观文化、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贯穿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随着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迥然不同、又紧密联系的建筑形制和文化。可以说,是文化创造了建筑,而建筑承载了文化,并用一种集群式的永久的形式空间实体将不同特色的文化精华得以保存,让后世能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拾起文化的碎片,将其拼合并传承下去。建筑用它独特的方式,为人类历史的沿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建筑及其文化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作为世界三大文明之一,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自己独具特色、多变统一、一脉相承的传统技术及建筑文化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因而,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与古代的伊斯兰建筑和欧洲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为世界建筑大家族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中国建筑中最为世人熟知记载并着重研究的是宫廷官式建筑及达官贵人、商贾贸易的建筑居所。纵观中国建筑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虽然从史前萌芽开始,中国建筑文化就有了自己的一笔,但最终能为世人记录并重点保护集中留存下来的,往往是那些用材坚固、耗时花钱的宫廷及院落。

一、史前及夏商周

在史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了一处距今七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建筑遗址,在没有建筑意识及保留意识的史前,先人们就建造出了最早的干栏式木结构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其存在的最初和最终意义。在这里,它为原始人避风遮雨、聚集人群,而人们以建筑为地标,作息繁衍。而最早的中轴线平面布局建筑发现于红山文化遗存中,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了整体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整齐的大型祭坛,左中右对称主次分明。原始人类的建筑其功能性被无限利用,却不被人们有意识的留存记录。这些发现的史前人类所修建的聚落及祭祀建筑群,是中国最早的有形制的框架式木结构房屋和中轴线建筑布局,为中国建筑的起源开创了先河。到了夏、商、周时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进入了初创时期,中国建筑,尤其是宫廷祭祀建筑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重大进步。王权的建立,必须依赖于自上而下的统治,而这种无形的统治必须要有实体来向被统治者张扬显露其权威性和地位的不可动摇性,此时,大体量群体的建筑就为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选择。建筑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武器。这个时期突出进步的建筑形制主要有以台基式建筑为标志的官式建筑、以夯土和版筑技术为主的都城城邑,而建筑材料则以此时期最新发明的陶制器物为主。夏、商、周时期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建筑、作坊、居住房屋、墓葬、陶窑等,并修筑了以镐京、洛邑为代表的天子都城。这些都城为今后中国皇家建筑的建造奠定了基础,为王权的巩固与体现找到了实体付载物。建筑从史前单纯实用功能的意义向统治阶层的权力表现意义逐步转型。虽然这个时期的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但处于底层的劳动者其屋舍大都只为避风挡雨、一家团聚,从形制及记载上都不为当时人们看重,而建筑所用技术、建材都相对落后与简易。自此,中国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建筑的意识功能逐渐替代了其实用功能。

二、秦汉唐宋明清

秦汉时期,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出现了。秦朝皇帝将统一后的各国都城宗庙摧毁,令建筑设计人员绘制所毁都城、宫庙图纸,在咸阳塬上将其统一修建,其规模之大绵延达二百余里。在修建过程中,广泛吸纳了不同国家建筑的精湛技艺,并运用到工程中。由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壮丽工程。然而能绘制记录并建造下来的依然是权力者的居住处。到了汉代,中国开始盛行佛教文化,通过佛教与印度、西亚和中亚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模仿。此时期就在装饰纹样中流行出了卷草纹、须弥座等,琉璃瓦也运用颇多,而佛寺建筑也在这个时期大规模、井喷式的在各地涌现。秦汉以后,直至明清时代,中国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的形制与传承方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唐代达到了高峰。在砖、瓦、建筑技术、建筑构件、色彩及装饰上,创造了高度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并且建筑体量相较过去气势恢宏,有着严格的建筑规范制度。王权的利用价值在建筑中的体现达到历史的新高度,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城,并留存至今。唐代以后的各朝各代的建筑成就都没能达到其高度。

宋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从“小”的方面为建筑发展史留下了自己的空间。宋代建筑多变秀丽、纤巧细腻,与唐代建筑的宏大气势截然不同。而最可贵的是,在宋代颁布了《营造法式》,此书标志着中国建筑建造的成熟与传承,它规定和记录了在建筑中的各种规范和准绳,并对预算及设计施工用料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但书中的大规模篇幅记录与规范的还是服务于王权的建筑形制。元朝在前人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并将藏传佛教文化及伊斯兰文化中的建筑风格运用到了建筑中。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就是北京故宫,此时各种制度及建制已相当成熟与完善,并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法律的形式统一了官式建筑的各项规范,明确了模数及用料标准,对构造方法进行了简化与升华。以上不难看出,出于王权的统治地位,能被记录和规范保留下来的大多为官式建筑,它们有了自己的规模、规范和地位,并随着王权的更迭建造、焚毁、扩建、发展,它们身上更多的是奴役的色彩,被赋予独一无二的功能,永远处于“被利用”的一面。与此同时,各地劳动人民,有着浓厚被奴役心理的中国人民,他们的民居屋舍的建筑数量也是空前的。民居建筑文化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总结的智慧和经验。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受统治阶级的束缚,在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上,以功能至上为主要建造目的,口口相传,在长时间里遵循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至今,为后人留下了不亚于官式建筑的民居建筑文化遗存。

三、民居

民居建筑在中国整体建筑文化中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其分布之广泛,北到内蒙古,南到海南岛,西到新疆,东到台湾,以及内陆陕西,都有其独具一格的代表建筑文化。根据功能用途,包括戏台、庙宇、佛塔、园林、牌楼、廊桥、祠堂、书院、民居等。民居建筑因其不受官式建筑建制的影响与限制,可以按照建造者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由设计和施工,没有明确记载的规范、成套印刷的规章制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而且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经济性、设计多变性、朴实实用性在民居建筑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民居建筑在古代大多受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在体量及规模上都不如官式建筑,建筑材料也较简易,不易长久保留,也没有文字上的过多记载,对后世研究造成了一定限制。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国土上,有着众多不同民族,各民族所居住的生态环境、气候气象和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各族民居在建筑的内外空间、平面布局、建造结构等方面的处理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民族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包、徽居苏居、岭南民居及黄河流域的四合院和窑洞,而这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不同形制的窑洞民居建筑。

窑洞民居分布在黄河流经的各省市黄土高坡之上,其中以陕西省发现的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开发最完善。窑洞是古代穴居最早出现的是竖穴形式,但因不易防雨,所以后来发展的都是横穴。在世界民居建筑体系中,窑洞民居也叫作“生土建筑”,是现在研究和保护开发的一大热点。所谓生土建筑,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分布在陕西的窑洞民居从其建造的形式上分为三大类:一是锢窑,二是崖窑,三是地坑窑。锢窑,指在平地上以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以砖石或土砖为材料拱圈窑顶而成,搭配屋舍,围合成院落;崖窑,指在崖壁或土沟边挖窑,利用自然形成的土塬,挖掘空间;地坑窑多位于黄土高原比较干旱的地区,沟壑陡峭深邃,人们没有山沟可以利用挖掘横穴的条件,所以人们利用坚固稳定的黄土直立边坡,创造出另一种窑洞形式。四合院是由四面房屋围拢起来的民居形式。四面房屋或者围墙,围合成中间一个或多个院落,较大的四合院民居会有两个到三个院落组成,最小的也会有一个院落,以南北中轴线对称来布局或增加院落进数,坐南朝北。

四合院最具代表的是北京四合院,大都建筑于明清时期。徽居主要形成于安徽休宁、黔县一带,也称徽州古民居,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完整的明清两代徽居,其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徽居其主要特点是建筑上木雕、石雕、砖雕和彩绘。苏居主要是以江浙为代表的水乡民居建筑。大多为文人骚客、富商官僚所建,他们争相在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苏州修建园林,置办家财。苏居大院一般由多个单体院落组合构成,排列分布在整体住宅的主轴线上,而位于主轴线上的院落称作“正落”,旁边的为“边落”。岭南民居中最为独特的是五岭以南的客家土楼民居形式。从形状上客家土楼可以分为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和“围龙屋”土楼三种;岭南民居中还有干栏居和吊脚楼,干栏居是利用木质或竹制材料将屋舍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多为少数民族采用和居住,历史悠久。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变形,主要为苗、布依、水等民族使用居住。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主要依附于人们对权力和功能的要求,每一种建筑形制的产生都紧紧围绕着对事物规律的总结与运用。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史学文化、民俗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它们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一栋建筑的每一方寸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建筑以它默默无声、亘古不变、承载历史的“品德”屹立于中国大地上。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居三十讲[G].王其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民居建筑[M].王其钧,谢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中国民居研究[M].孙大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篇4

黄山学院建筑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依托浙江大学,挂靠数学系,成功申报了建筑学专业,并于2004年9月招生39名,始建时只有两名专任教师。2008年10月独立挂牌建筑系,2012年2月改名为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在册教职人员41人,其中行政人员8人,专职教师19人,专职实验员1人,外聘教师13人。现有建筑学(五年制,现每年招生60人)、土木工程(四年制,现每年招生100人)、城市规划(四年制,现每年招生60人)、工程造价(2013年开始招生)四个专业,在校学生数760人,16个教学班。设建筑学、土木工程与城市规划三个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和实训部,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创办以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科技期刊上共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黄山市及周边地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百余项。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对口率96%。大多数毕业生在黄山市和安徽省,以及长三角就业,少数在华北和华南各省市。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能尽快胜任设计单位工作,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二、建设中的问题与经验

学院从创办之初的1个专业到现在的4个专业,从两名教师到现在的41人,学生数从39人到现在的760人,已初具规模。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以徽派建筑为特色教育,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实现自身发展。

(一)争取一切力量黄山学院地处皖南,为了促进皖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学校决定创办建筑学专业,从零开始,在无基础、无师资、无场地的三无条件下,创办了建筑学专业。没有基础,向兄弟院校求助,依托浙江大学,引入他们的理念和师资,成功创办了建筑学专业;没有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一名,引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士一名。与此同时,聘请黄山市建筑界的老专家和工程师来学院兼职授课,以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没有场地,就多次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为建筑学专业提供专业教室和专业绘图桌,为建筑设计课每班配备两名教师。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学校的领导下,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寻求学校、政府、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促使专业建设更加完备,更具规模。

(二)定位切合实际首先,创办建筑学专业符合地区发展实际。如前所述,老八校、新八校以及通过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院校,多分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地方办学成为中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学校地处皖南徽州,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创办建筑学专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其次,结合地区情况和建筑学专业性质,紧紧抓住建筑学专业应用型这一核心特征,强调学生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并贯穿建筑学5年教学始终。该理念与学校近年提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相统一,并走在了学校各专业建设的前列。再次,控制招生规模。清华、同济、东南、天大,在拥有雄厚师资的前提下,招生规模一般控制在60人左右。最初,学院建筑学专业招生人数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从2010年开始,扩招至60人。较小的招生规模尤其在专业建设初期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是合理稳妥的做法。最后,专业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来说,地方高校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高校与地方开展互动,也有利于专业建设取得地方支持,从而取得可持续发展。

(三)师资最为重要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专业的发展,师资最为重要,一方面是数量,一方面是层次。师资建设关系到学科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科研实力,最终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对于建筑学新办专业,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层次来说都极为欠缺。为此,也切不可盲目引进教师,可通过社会招聘兼职教师的办法缓解燃眉之急。引进专业理论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作为专业带头人极为重要,带头人不仅保证教学工作能够正常运转,还将推动专业顺利向前发展。从数量来说,可按照本科评估师生比1∶20或建筑学专业评估1∶8~1∶12的目标进行建设,充实教师队伍。从层次来说,以硕士为主,博士为辅;以副教授讲师助教为主,教授为辅;以中青年为主,老教师为辅,新进教师要重点考察其本科是否为建筑学专业。要把建筑学专业办好,需要花大力气提升师资建设。对引进和在职教师,不仅要从待遇、科研、职称晋升上给予倾斜,还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参加专业实践,取得专业执业资格,提升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

(四)抓住教学根本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师资力量,取决于教学体系的合理和稳定。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教学文件的制定,这些文件不仅要符合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内容,还要尽可能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专业建设初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通过广泛调研,横向比较,聘请专家等一系列措施来构建教学体系。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引入其他院校的成功做法以推动专业建设。无论是哪种情况,在以后的建设中,需要针对实际运行情况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使之逐步完善趋于合理、稳定。建筑学专业教学应坚持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这也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理论够用即可,重在实践应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应用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完成设计生产任务;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动手应用能力的培养。一二年级主要完成建筑概论、美术、画法几何、建筑初步、建筑力学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入门、识图、绘图和初步设计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主要完成建筑历史、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建筑理论素养以及多种建筑类型的设计等专业实践能力;五年级主要安排半年毕业实习,半年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的锻炼,并以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设计。此外,在一至五年级还安排了一系列集中性实践环节,如美术写生、城市认知、古建测绘、设计竞赛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五)坚持特色发展每个地区和学校的情况都不同,寻求特色,挖掘内涵是保证专业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优势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黄山学院徽派建筑特色鲜明,学校以此构建了以徽派建筑文化为特色内容的课程体系,计划循序渐进地将徽派建筑文化系统地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科学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徽派建筑理论与实践模块,将徽派建筑理论与实践系统地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分步设置徽派建筑概论(或徽派建筑解析)、徽州明清建筑、徽州村落、徽州风水、徽派建筑保护与利用等课程。学院建筑学专业采取的模块化、选择性、分层教学模式以培养特色人才,提高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度。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绘画 建筑 雕塑 园林 异同

1、中西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中西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 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首先,中西艺术都重技巧。但西方对技巧的是重视归于完美观念的:一方面竭力设计完美的形式,已达到最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采取一种客观科学的立场引入透视法、解剖学进行极尽真实的描绘,以给人最真实的幻象。中国之重技巧,却以主体和天地的生命感通为统帅。西方艺术以技为道,技艺高超,被誉为“天才”;中国艺术以道化技,以技入自然为至上。其次,中西艺术都有“意在笔先”的追求。西方艺术的“意”,是一个形象的完整构思;中国艺术的“意”却是当下心神与天地神会。因此,西方艺术的创作是情景置于眼前,再借幻觉的技术把它描摹出来,创作过程是冷静的、精细审慎的、绵长的;中国艺术的创作是有形合于无形,创作过程是活跃的、大而化之的、即时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是中西方雕塑共同拥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中西建筑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中西方艺术发展之现状

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艺术按不同时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后的17年(1949-1966);的十年(1966-1976);结束后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1979至今)。“17”年的艺术主要是表现出朴素的、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并具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时期的美术带有狂热的红色政治色彩的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而新时期的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多元格局。

对于西方而言,即后现代艺术主义,大多说人认为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而更多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抛弃审美走向文化观念,常常以锐利的锋芒直接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形态都充满了对古典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颠覆,借艺术的衣钵来反艺术。这就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基本情况。

艺术无国界。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及全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双方应在继承各自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并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人类艺术!

参考文献:

[1]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6

论文摘要:传统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本文分类解析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传统建筑符号的多义性、复合性,及其反映形式与内容间的特定关系。希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符号概述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有了关于“符号”思想的记述,在《易传·系辞》中提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谓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罗马时期,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对符号下了这样的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事物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事物”。创造与运用符号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与素养。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独特建筑,其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建筑遗产是一份丰厚的,独特的建筑符号遗产。当今如何发掘和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且使传统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

符号学作为形式语言的—种表现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却早已存在。

从对符号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视觉信息正是以符号为载体传达的。建筑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性符号,它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号如同人类的语言,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没有符号,建筑也难以显现其隐喻与象征。因此,应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的形式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三、传统符号的分类及其应用

根据符号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义的复杂性,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划分为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类,运用他界定符号的原则传统符号也可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

1.图像符号

图像,即用线条、颜色显示出来事物的形象。

在传统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画、纹饰石雕、木雕、琉璃饰件及门式、窗式等,都属于图像符号或它的复合体。传统建筑的图像符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概括(如来自水波形象的水纹,来自云彩形象的云纹);其二是对动植物的描绘与概括(例如山鱼或飞鸟的形象简化而形成的几何纹样、植物、动物纹样、传统吉祥图案以及历史题材典故等。传统的图像符号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直观性。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符号。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转贴于  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指示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它自身,是—种“本体形态”的符号,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建自身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如窗户的形象表达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另一类指示性符号是与它所表达的内容相分离的“标志形态”的符号。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也时常可以见到指示性符号的实例,如表示方向的标志、箭头;表示工作状态的灯光。

3.象征符号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象征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约定俗成联系的符号。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个地区、民族在他们的建筑中都应用了独具特色的象征符号,它们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饭店的外墙上有规律地排列着中国传统的如意等图案,象征事事如意,传达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四、三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内在联系性

在中国传统符号之中,图像、指示与象征之间并非有着严格的界限,传统建筑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和变叉方式,有时一种符号既具有图像性,同时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号内容层面的复杂性和内涵层次的多意性,以及认识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带来对符号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筑符号的意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是以当地文化作为基础,与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密切联系的。三种建筑符号的组合运用,是对于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处理,要在实践中逐渐了解符号同的相同、相似、相反关系,通过恰当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结 语

传统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浓缩精华,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传统符号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传统符号具有丰富的多义性,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求灵活地运用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符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使其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3][英]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罗楠著:《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篇8

——题记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联觉,我们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归为同构联觉。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同构联觉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同构联觉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联觉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联觉点,从而对艺术进行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艺术联觉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同构联觉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艺术之间相互沟通、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它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

一、同构联觉对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作用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其主要审美特征是视觉传达的直观化、空间布局的风格化、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1.视觉传达的直观化

视觉传达的直观化,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

形体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比如,直线显示坚硬,横线显示平实,斜线显示有力,折线显示生硬,曲线显示流畅。倘再细分,垂直线给人以高耸感、严肃感,水平线给人以稳定感、安宁感,折线则包含着骚乱感、危机感。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持式’建筑多用相交成尖角的斜线,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2.空间布局的风格化

空间布局的风格化,也体现在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在建筑艺术上是指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古典皇室建筑中讲究对称美。例如,中国故宫是典型的完全中轴对称,而西方建筑则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但在空间布局上都综合同构联觉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建筑师不得不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除受日照时间长短影响之外,还有很多风水学之说。从著名建筑师高迪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不同时期其建筑风格的转变。之所以空间表现会出现差异性源于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及当时视觉、听觉、嗅觉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同构联觉在无形中发生着作用。

3.形式美法则的凝练化

凝聚的形式美,建筑艺术上是指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可以说,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运用在各门类艺术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而这些都是同构联觉的体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构联觉如同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深入到艺术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有形和无形的魔力。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有人说“建筑是凝聚的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它说明了建筑艺术中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美的建筑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是人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位立体式的感受的享受。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就具有古典音乐里的那种规则式的重复,这些流动的曲线不仅功能性俱佳,观赏性也颇高。这种二次创作的美也是观赏者同构联觉的体现,是建立在共同联觉与个人联觉之上的。伟大的建筑师正是利用了共同联觉以及个人的联觉创作出来的。一座伟大的建筑,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空间的场所,而是一种让时间静止的美的凝聚。

二、同构联觉对建筑视觉审美特征的作用

每一种感觉都有特定的感觉经验。换句话说,一种感觉经验是不能连续地转变成另一种感觉经验的。同构联觉表明,各种感觉间又会发生相互影响,当视觉出现时也同样会伴随着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而生的情况。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都是一种同构联觉。

1.色彩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例如,2008年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颜色上运用了水的蓝色,造型上结合了水分子的外部形态,整个建筑极具识别性。

色彩与形状是绘画与设计中满足视觉需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互相补充,色彩赋予感情,形状赋予精神表现,(转第31页)(接第27页)使我们获得整体的信息,这二者的阴阳耦合也都是同构联觉的作用。好的建筑会引导人们的共同联觉,使之向设计师希望的方向想象,最终和设计师保持基本一致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暖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如红、橙、黄等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冷色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类似于碧空和寒水。不同的颜色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例如,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因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2.造型对建筑视觉的影响

不同造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和艺术表现力传递建筑的情感。比如,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塔的变化韵律,给人以中国古塔的定位联想。强化造型透视的逐层急促加快的节奏伸展,增加了塔楼的固有高度感,高峻威严,挺直雄健。银色基调的塔楼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同时红色花岗石组成的红色基调房又增加了它与大地的关系,并衬托了银色基调的塔楼。该设计舍弃了具象形式的模仿以及机械僵硬地照搬重复传统,而是以明快、醒目、凝练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塔结构和塔文化的概念。再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外观造型,比例优美的折线形架空斜脊,同雄壮、两端向上微翘的正脊结构成屋顶形制,使得中国传统屋顶的神韵油然而生。逐层退台、升高的架空结构性语汇既符合这个建筑的构造逻辑,又自然地作为了造型的视觉元素。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这些都是造型对建筑视觉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结语

同构联觉是审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自身无意识产生的心理联想及想象。它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它的运用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时刻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建筑艺术之美离不开同构联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方性;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215-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3月8日正式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中公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同列为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由此,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以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得到确立。其中,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升,突出反映了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科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解决和满足这些矛盾和需求,首先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才能实现。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在原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了5年制工科景观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院校,如何依托并整合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办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无疑是当前地方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深入的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景观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思路和具体方法。

1 依托并整合地方景观学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1.1 充分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条件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支撑,其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复合型的。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专业分工过细,造成教育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学科专业沟通融合不够。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对落后。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向内依托和整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向外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促进分散的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拓宽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促成学科融合已成为实现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把景观学专业开设在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建筑学系下,原有相对独立、设施较好的教学楼和各种教学、办公、实验用房、教学实验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大幅度节约了办学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另外,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大科学的整体框架,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

1.2 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云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为景观学专业教育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与国外著名的建筑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德国乌德堡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聘请外国专家教授直接对本科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还与欧盟和东盟专家共同进行了历史城市研究。近期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重视与省内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办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客座教授,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并参与毕业设计评阅答辩;选择省内有影响的设计机构,建立稳定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参观场地和实习条件;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奖励专业学习出色的学生。

2 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的教学思路

199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文章,指出要创造一个促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环境,避免高浪费、低效益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建议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整体性问题。199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组织的学部委员报告会上,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通过对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论述,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强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

就整体而言,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风景园林的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于这个整体来考虑。云南省高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和与之相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的背景下进行办学,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背景下创办景观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与云南省内其他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相比,具有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的整体基础,立足原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框架,构建景观学教育体系是其教育特色之一。

2.1 构建整体互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强调以设计课为核心,建构整体、有机的教学体系。参照建筑学专业,景观学专业将学生五年的学习分为“2+2+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基本相同,夯实建筑学学科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深化拓展”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分化,强调景观学的专业性);第三阶段为“综合提高”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又有联合,构筑景观学学科的整体性)。每一个阶段都努力在各课程的纵向和横向上建立有机的关系。

2.2 强化以设计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设计能力训练

教学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和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又强调对景观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训练,在低年级设计课中强调徒手表现与模型制作等;在一至五年级均设置了相关的调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居环境的认知与分析。

2.3 以地域研究为导向构筑特色课程模块

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增加学生今后服务西部、服务云南的适应性,比如:古建筑测绘实习与云南地区建筑环境的结合,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增加“云南民族建筑与环境”的内容,并开设“云南乡土建筑概论”、“云南乡土景观概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云南自然与人文概论”、“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等课程,注意在主干设计课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中结合云南的地理、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和指导,如:三年级上学期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山地建筑设计”和“乡土建筑设计”进行“山地景观设计”和“乡土景观设计”的课程设计;三年级下学期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四年级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强化学生对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研究能力训练。

2.4 强化理论教学与社会认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训练,如根据景观学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安排“城市景观认知调查”、“景观专题调查”等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通过实际调研促使学生将特定理念、创意与实践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提高动手能力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分别安排了“城市认知调查”和“城市专题调查”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在短学期安排中强化实习的各个环节。

2.5 动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及时地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将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建筑学学科前沿与研究方法》必修课开设成为面向全系本科生的“开放课”,内容涉及哲学、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节能技术、历史文脉延续等与城市、建筑、景观相关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的涵盖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2.6 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增加选修课涵盖面

如建筑学专业在2001年评估之后的两次较大的教学计划调整修编中,增加了城市设计、景观理论、概念设计、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社区开发建设、城市社会学、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城市研究专题、城市发展史等多门选修课等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使专业课程在纵向与横向街接及相互联系上更加有机,促成了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互依托和融合。

3 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

云南省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多样且底蕴深厚;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人居环境发展较之于沿海和内地地区相对缓慢,其人居环境发展显现出的相关问题与内地和沿海地区有极大的不同,如:城乡差别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文化传承问题、乡土景观现代化问题等。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云南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西部地区与云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积极探索科学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小城镇景观、乡土景观及旅游区景观研究特色,有效弥补西部教育资源不足的劣势,强化本土地域多元建筑文化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坚持地方特色、强调学科交叉,融教师科研成果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在景观学专业的教学、科研特色方向有以下几类(见下表),这些特色方向也可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课程来共同进行。

4 结 论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地方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是建立在时展的总体背景和地方社会现实条件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依托和整合好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其中,把握好时代性和地方性是其特色建设的重心。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N].人民日报,1990-08-14.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舞台化展演;协同发展;空间布局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1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与产业化运行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兴许是个较好的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2中国则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文化产业具有环境污染小、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坝村位于鄂西南边陲,东邻鹤峰,西接咸丰,东北是恩施市,西南与来凤相连,东南与湖南桑植、龙山毗邻,被喻为是土家族的超市,村中有庆阳溪,在恩施马河滩汇入清江,交通方面仅有一条椒园公路贯穿全村。宣恩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民委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中宣恩县就有4个(庆阳坝村、伍家台村、板寮村、小茅坡营村)。加上入选为第一批特色村寨的沙道沟镇彭家寨,目前宣恩县已有5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挂牌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庆阳坝村作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传统建筑、服饰、饮食、传说、歌谣、乐舞等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受外界影响小,以庆阳坝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与路径探讨具有借鉴意义。庆阳坝村的民族文化主要传承方式还停留在书籍和影像资料上,甚至很多资料只是停留在老者或者文化精英的印象中,没有转换为民族文化资源。特色村寨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推动自己的旅游发展,首要的前提是通过文化研究和政府带头下的文化挖掘整理,寻找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转换为资本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换为文化资本,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对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二、庆阳坝可利用的文化资源

(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庆阳坝主体是庆阳坝老街,全长951米,建筑面积有9000平方米,街道房间前为商铺,后为吊脚结构。在庆阳坝街上,相对而建的铺面上方有用于挡雨的顶篷檐亭,还有用于疏导雨水的水槽,体现了土家族的建筑智慧。庆阳坝现存的历史文物建筑有古桥一座、驿站一座、古墓葬一座、古商业街三条、古庙遗址两座。传统木质民居有65座。还有一口古井,尚待修缮。

(二)传统民俗资源

宣恩县统计局2007年的数据显示,其中庆阳坝村少数民族成员占比高达81%,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满族等多个民族杂居在此,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交融。主要有哭嫁、坐丧、薅草锣鼓、上梁歌、梁粑粑等丰富的的民风民俗资源。此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山歌小调。在特色村寨建设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节庆资源

庆阳坝作为传统商贸文化的集散之地,传统节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存路烛节、搬土地、玩花灯等传统节日。路烛节:一般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在天刚刚变暗时,老街上的商户将事先买好的蜡烛,从街头一直点亮到街尾;其主要意义就是送年,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祈求风调雨顺。搬土地:过去没有现在的交流方便,就有了将农历送下乡的习俗。玩花灯:庆阳坝村民在正月里的娱乐活动,从正月初三左右开始,到正月十五的晚上12点结束。玩花灯由灯班负责业务联系,通常情况下,就是需要玩花灯的雇主,提前联系灯班;一次玩花灯,一般有一二十人组成,有采莲船、秧歌、三棒鼓、文艺节目还有耍耍;当天玩花灯结束后,要在出发的地方弯灯,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到正月十五结束的时候,要买来香和纸,通过写符,把灯烧掉。

三、庆阳坝可试行推动方式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第二种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第三种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现就庆阳坝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一下庆阳坝可以试行的文化产业。第一种产出注入文化元素的物态产品,在宣恩庆阳坝,茶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煸茶技艺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宋代。利用这样的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融资等手段,打造品牌效应。通过茶叶的附加产品,制作茶工艺品,进行旅游宣传。第二种是打造文化服务行业,通过舞台实景剧的表演,可以将哭嫁文化、跳花灯、薅草锣鼓等进行舞台化展演。恩施大峡谷的表演模式利用恩施土家族的山民歌、女儿会等民俗文化为主题,汲取本土情歌《龙船调》,打造大型舞台实景剧《龙船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还可以承办一些文化体育商贸活动,例如农贸会、博览会、自行车拉力赛、马拉松比赛等。第三种提升文化附加值产品,通过将庆阳坝土家族的建筑文化打造成特色审美文化。将土家族原始的木质结构与现在钢筋混泥土结构进行融合。建立特色村寨交流式的景点,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娱乐享受,建立休闲度假区。庆阳坝周边有彭家寨、清水塘、伍家台、庆阳坝、洗草坝、水田坝、双龙湖等景点,可将这些景点协同打造,建立特色旅游片区,形成精品旅游路线。

四、文化产业推动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

目前,市场化经济使文化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就是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转;同样文化产品只是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表象,其深层内涵在于传播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在打造文化产业时,不应只看经济利益,还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公益性。

(二)正确处理民族文化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的关系

民族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价值取向,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不能为了迎合当前主流文化,而放弃自身的特色;舞台化展演是需要对原生民族文化进行加工才能实现舞台展演,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所以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民族文化的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之间的关系。

(三)符合本地区文化空间布局

庆阳坝可归属于土家风情体验文化区,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从大的背景出发,不论是发展自身的特色,还是协同开发旅游精品线。都要从恩施州旅游环境的整体出发,文化产业也是一样。五、总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资源丰富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多元互动互惠的成果,也是一个多元促进的成果,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失去了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致使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转移,不乏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新的路径。

4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年第三期.

[3]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4]周通.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江苏:扬州大学,2014.

[5]理海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

[6]谢红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

[7]张亚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