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4-10 18:1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 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 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篇2
关键词:改革;社区教育
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陈永华(1952-),男,汉族,浙江衢州人,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研究。
社区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即已展示了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社区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因此,我们应该将吸收、借鉴外国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总结、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对如何改革和发展我国未来的社区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使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一、更新社区教育的理念
更新社区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和社区教育意识,这是实施社区教育的基本前提。社区教育在我国兴起不久,我们对其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模糊和片面性,比如过多强调学校教育的需要,认为社区教育就是校外教育或是社会支持教育等,而忽视社区教育是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地区和学校的共同事业,是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地区经济文化的共同需要。在实践层面,当前我国农村中的“乡镇”和城市中的“街道”大体上扮演着社区教育者的角色。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参与教育过程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方便,教育参与社区生活并为社区发展提供服务,这应成为社区成员的共同认识;要改变重技术培养、轻公民素质提高,重经济、轻教育的旧观念,确立社区教育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教育具有综合性,可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转变过去片面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同时,也要将社区教育放在一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既把社区教育看作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又把社区教育当作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总之,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作用,增强参与意识,特别是社区行政人员的参与意识和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意识。只有对社区教育达到一定的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使社区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改变办学认识的局限性和办学行为的自发性,走出一条科学、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新路。
二、加强社区教育的政策保障
1.把社区教育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依托,进行社区教育的总体决策,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别较大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发展不平衡。从满足社区成员教育角度来看,中国的社区教育必须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乃至老年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包括社区公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文化休闲教育等在内的大教育体系。然而,在区域类型众多、人口素质不齐的情况下,社区教育的实行就不能是一个统一模式。科学的做法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政府与民间的力量,运用组织与教育的方法,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而将地方建设与国家建设联结在一起。社区教育的实施目标既要指向社区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安定,还要考虑与社区内的主要产业结构相吻合。可以着力于提高国民素质,也可以兼顾普教、职教;可以重在科教兴农,为社区经济建设服务,也可以进行闲暇教育等等。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搞形式走过场。
2.实现社区教育的法制化
近些年来,各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发展社区教育已从一般呼吁转向以政府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形式规定为社区和学校必须履行的义务。我国社区教育刚刚起步,虽有一定进展,但距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社区教育缺乏法律保障,在一些地方不被重视或难以督查。社区教育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态度和认识,社会各界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因此,必须围绕社区建设总体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强化社区教育的法律意识。要系统总结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对现有的章程、条例或规定进行修正、调整和充实,通过立法的程序形成社区教育工作条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协调统筹机制,健全开展社区教育的规章制度,把社区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多管齐下,实现对社区教育的人大代表法律督察、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的依法督导,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3.保障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社区教育得以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必须通过法规真正体现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原则,加大社区教育的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应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并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按照有关规定: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应努力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经济发达地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各类企业应将职工工资总额1.5%~2.5%用于职工培训,对学习者个人回报率较高的培训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收费。此外,要采用公有民营、民办、私人办学以及社会捐资助学的形式广泛吸纳资金,以使社区教育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三、探索社区教育实施途径
现代社区教育应是大众化、普及化教育。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探索出多形式、多层次、覆盖社区内各行业的社区教育途径。根据对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社区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动和促进社区学院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之一的社区学院以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办学的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办学体系,对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氛围有着明显的特点和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社区学院可以包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等多种教育功能。和其他社区教育形式相比,社区学院教育覆盖面广、层次高,更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加提倡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建立社区学院,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我国近几年开始了社区学院(大学)的尝试,如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上海长宁区社区学院等,这种新型的社区教育形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我国社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若干如创建不规范、经费不足、培养目标模糊,以及招生工作、课程设置和文凭发放的管理问题等。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1)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在总结经验,继续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和本地具体情况,尽快制定有关社区学院的法规或条例,将社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纳入政府行为,促进其建设和发展,并使之从一开始就在健康和规范的轨道上运行;(2)以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办学宗旨。社区学院是所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所在社区的文化教育中心,又是推动社区工作的有力助手,能为社区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3)面对传统高校、高等技术学院、民办大学的竞争,社区学院只有完善自身的职能,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实行多门进多门出,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4)明晰社区学院的投资和产权问题,采取低廉的收费,使因经济困难不能跨入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生有机会进入社区学院学习;(5)成立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机构,规范社区学院的管理;(6)规划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学院办学效益。
我们要探索社区学院的发展途径、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做出准确合理的预测,要根据办学条件,适度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我们更要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以社区学院为区域性社区教育中心,探索社区教育网络化途径,开展社区全员、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开展。
2.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双向沟通
社区内的教育系统是社区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区内其他子系统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与整个社区大系统的关系更是如此。目前学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的,校内问题往往存在着社会根源,而社区内的社会问题与教育不良紧密联系着。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与社区必须联合行动、加强沟通。
社区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1)将会出现更多形式的社区教育载体。除了建立社区学院以外,各种各样旨在对社区居民进行全方位教育的机构将会陆续诞生,如,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科技学校、健康学校、再就业学校、双休日学校等;(2)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校青少年教育所利用,作为校外教育基地;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特别在双休日向社区开放,为街道双休日学校所使用;(3)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的组建将会成为学校和社区共同努力的方向。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必将通过学校与社区双方的沟通来保证完成,因为社区教师需要由学术人员和特殊专业人员组成,学术人员可以由学校来提供,特殊专业人员则需要社区来组织。例如: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可以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由各区教育局向社区派出学校干部或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定期轮换;另一方面,社区落实有关部门负责抓这项工作。
3.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形成以区(县)社区教育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居委会(村)社区教育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播放教学光盘、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使有条件的街道(乡镇)都能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四、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效益
社区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社区教育具有灵活性。也就是说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对象、管理体制等很灵活,在不同时期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灵活性正是社区教育适应社会、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本所在。但是,灵活性并不能代表随意性和临时性,只有保证社区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才能保证社区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社区教育的持久发展。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也成为一大困扰问题。首先,质量不佳将会使人们对其丧失兴趣,已经有许多社区的居民,宁愿到离家较远的教育机构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也不愿在本社区的社区学院或学校接受价格优惠而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社区教育服务。其次,质量不佳将会使社区教育面临经费支持不足的危险,一部分社区人士和团体由于丧失了对社区教育的信任而拒绝资助社区教育活动。对于绝大部分经费来自社区的社区教育活动来说,这无疑意味着该项活动的生命终结。出于对生源与经费等方面的考虑,社区教育的组织者们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
1.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首先,应通过制度保证社区教育(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师资队伍的稳定。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专职人员主要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中统筹安排解决,街道要有专人分管社区教育工作。兼职人员要根据社区教育的实际需要确定。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教师、专家、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努力解决社区教育师资的待遇问题,在职务、职称、工资和进修等方面应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视同仁。其次,要提高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社区教育是新事物,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学好有关方针政策和社区教育理论,又要创造性地投入社区教育实践。有关管理部门要制定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开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课程,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建立若干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中心,把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组织培训工作开展起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抓好社区教育的课程建设
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社区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其独特属性,因此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得以体现。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社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社区教育课程应体现以下特点:选择性,即要求在课程形式的选择上侧重兴趣课程、活动课程、隐形课程等方面,以适应社区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和对象的复杂性。适应性,表现为课程设置能主动满足社区发展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能力要求;灵活性,即课程内容能随着社区发展及社区建设重点的转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实用性,即所设置课程要融入并且服务于社区的实际需要。课程建设还应结合不同的地域特色,社区教育组织应该在了解自己本社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真正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务实性的社区教育。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要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不要仅仅满足于目前问题的功利化解决。
3.建立社区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随着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必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十分必要,它是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在这方面,可以参照其他教育形式评估的方式,结合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社区教育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来检查社区教育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是否产生了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社区教育管理者也可从评估中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改进工作,做出进一步发展的规划。其次,可以在相应的主管部门设立各种专门资格证书的授予机构,社区教育机构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对学习者进行广泛的教育。而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社区教育机构内学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情况,来评价其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这些资格证书也为社区学习者提供了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依据。
4.运用先进施教手段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社区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社区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从教育对象社会生活的特点出发,根据学员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以适应各类需要。 我国远程教育正在不断发展,虽然由于社区教育有地域性的优势,教学方式可以以面授为主,但使用一些诸如多媒体技术和远距离教学手段仍很必要,特别是对大多数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来说尤为必要。采用先进的传媒技术手段进行远距离双向、实时教学,这代表一种方向,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社区教育也可以借鉴。同时,互联网还可以使社区与社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各社区教育组织之间互相沟通、传播经验、共享资源,充分体现出现代化社区教育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信息网络建设,力度较大,步伐较快,如果管理和效益跟上,全面实施真正的远距离教学,那么我国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社区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正如陈至立曾经在一次讲话中所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三大支柱,特别是社区教育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重视、民众的参与,我国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并会在未来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4〕16号文件.
〔2〕厉以贤. 社区教育的推行〔J〕. 教育研究, 1999,(11)38-42.
〔3〕吴启迪.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
篇3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背景
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介绍
1.传统观念的制约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道轻器。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民之中,以于认为职业 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待遇存在观念歧视,造社会忽视一线劳动者培养,也导致个体不愿选择处于薄弱况的职业教育。这一问题严重地弱了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就业压力。
2.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职业院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各高等职业学校多从以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争办一些"热门"专业,如动漫、会计、国际商务、数控等专业。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科学化,使得毕业生所具备的技能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发展后劲不足。"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的双重矛盾并存,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职业的不稳定性。
3.课程设置缺乏职教特色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学科化取向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同时通识课程未受到重视。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失调,必然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弱。另外,由于受经费等的限制,大部分职业学校实验、实习的条件较差,专业课教学往往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上,致使学生的技术素质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职教特色不明显。
4.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对师资、生源及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及仿真性均有很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是"低层次"的教育上,使得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师资配备上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职业教育成为既成事实的"低水平教育"。
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 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
3. 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
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
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5. 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
四、我国职业职业教育发展需以就业为导向
1.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篇4
一、新媒体冲击下的综合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蓬勃兴起的热点媒介,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伴随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媒介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服务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则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之一。以笔者所授的两个英语专业班为例,每名学生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超过半数的学生配有笔记本电脑,还有少数学生拥有平板电脑,而他们日常的信息资料搜索、交友互动、娱乐消遣等基本都是通过电脑及手机网络进行。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阅读的影响。与传统的纸媒相比,新媒体阅读具有互动性、移动性及泛娱乐性等特点,而热衷于新媒体阅读的大学生也多采用“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终极追求的阅读形式”,其“阅读内容限于考试或工作需要,功利性较强”[2]。
相比而论,综合英语课程作为面向大学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谓承前,就是要整合优化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的英语知识,继承其知识精粹,矫正其学习盲点;所谓启后,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语音、语法、词汇训练及人文社科知识的熏陶,使学生达到由高考应试英语到大学专业英语的质的转变,从而为高年级英语专业方向课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这一重要的作用也就决定了综英课的“精读、慢读、苦读”的特殊性质,即综英课要求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文化背景、篇章结构、写作手法、重要语法点、句型和词汇都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实践中。而对语言精准的把握,必须是学生宁静状态下的苦读及反复研习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如此耗时、耗力、见效慢的课程与新媒体阅读时代的“泛读、快读、悦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综英教学越发变得“不合时宜”。对于综英课,不少学生存在抵触和畏难情绪,不愿学又学不好。而综英教师又苦于无法摆脱综英教学的特殊性质与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之间的冲突,在教学上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局面则让综合英语教学实践困难重重。
二、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困境
正如张甫涛所言,“电子媒介的兴起,稀释了成熟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深度和浓度,图像、影像挤走了文字,占据大众的注意力中心之后,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3]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湎于图文并茂、视觉冲浪的网络、手机阅读,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长篇文本,也不习惯深刻思考问题。而综英课旨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恰恰要求他们专注于经典篇章,在对语言知识点细致把握的同时,对其中涉及的有关社会、文化、环境等人文话题作出自己深入的思考和严肃的判断。但这也正是新媒体阅读所欠缺的。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继续成功有效开展综英教学,成为综英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备课难、上课难和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难。
(一)备课难
综英课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课本、教师用书、权威词典及网络资料。综英教师也多立足于课文,将教师用书中列出的重要语法点、句型、词汇与权威词典中相对应的解析结合起来,贯穿于综英教学的语言知识学习中。同时辅之以在网络上查到的有关作者和文章赏析的内容,适时地穿插于语言点介绍中。这样的备课方法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应该是比较适用的,这客观上是由当时的教育科技文化条件决定的。那时的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多半以课本为主要学习材料,平时的辅助学习工具也只是一本牛津高阶或朗文词典。如果想阅读权威的英文资料,就必须在报亭买份英语学习报刊或者泡在阅览室的书海中苦苦阅读。有时需要上网查资料也得去网吧,因为他们还不具备随时随地上网的物质条件。因此,相比较而言,教师所能掌握的教学资源在质和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学生,学生如果想学到系统的知识,就必须紧依课本、紧随教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资源优势正在悄然消失。如今的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极强,入学不久很多人都配备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网络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而英语学习网站也方兴未艾,沪江、可可、普特等网站汇集大量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为学生奉上视听说盛宴的同时,也通过论坛等渠道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英语学习者互动交流的平台。此外,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如有道词典、灵格斯翻译家也将众多权威词典收录其中,让学生所能掌握的学习资源陡然剧增。同时,教师所能应用的教学资源却相形见绌。首先,囿于综英课的特殊性质,教师必须以教材为纲,而现有的综英教材多为20世纪90年代或刚刚进入新千年后所编,相当一部分语言材料的时效性不强,与随时更新的网络资源无法同步,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备课,想要备出时代感很强、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难度较大。其次,过去多为教师所专有的教材配套参考书、权威词典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且不说那形形的参考答案书,就是原版的教师用书学生都可通过图书网站轻松获得。而教师过去所依赖的各种权威词典也早已在网络词典的冲击下优势大减。因此,教师稍不留意,就会有照本宣科之嫌。如此想要备出新鲜感十足、个性化极强的语言材料难度也较大。
(二)上课难
综英课所特有的承前启后作用,决定了它集语言知识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于一身的双重性质。一方面综英课对学生中小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及时查遗补缺。同时,有别于听力、口语、阅读等单项语言技能课,综英课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也对其语言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这一性质客观上使教师难以摆脱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授课模式。此外,综合英语“所特有的浅显的内容和严格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言语形式训练的必然性和必需性”[4]。因此,综英教学的落脚点必须首先是语法、句型、词汇的反复训练,否则学生的语言基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综英课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篇章架构、写作手法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对语言要素从认知到鉴赏再到综合运用的转化,为高年级的语言、文化、文学课打好基础。这就从更高层面上要求学生反复深入阅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其中的人文社科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综英教学的另一落脚点,必须是引导鼓励学生熟读精思。
新媒体时代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抵触情绪。首先,他们刚刚经历过高考,自以为对英语语法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饱受“题海战术”之苦的他们也不愿意再次投入对句型、词汇的机械训练之中。而且综英课所占课时之多、知识点介绍之细、覆盖语言技能之广,很容易让他们联想起高中的英语课,因而要想以知识点灌输为主来激发他们学习综英的兴趣和热情确有难度。其次,学生多是新媒体阅读的粉丝,他们大多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生的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手机观看视频、阅读文献、下载使用电子词典。而正像有关学者所担忧的那样,“在互联网上浸日久,人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5],很多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他们热衷于阅读时效性、趣味性强的电子文献,不乐于也不善于对一些表面陈旧实则经典的文章进行认真分析、深度思考,因此想要引导这样的学生进行熟读精思也非易事。
(三)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难
综英课重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仅凭每周六到八课时的授课是难以实现的,更多的还要依靠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是外语习得的关键,学习者最终能否成功地。换言之,要想让学生对综英课本中的名篇佳作了然于胸,教师就必须不断督促学生运用词典等参考工具对综英课本和配套练习进行自学,同时通过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细心阅读有时甚至是反复诵读课文,达到与文章作者的共鸣。
然而如今的学生由于受到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的影响,难以沉下心来进行“精读、慢读、苦读”。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最能反映这一问题的即学生的纸质词典使用情况。据笔者的观察,多数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还把牛津高阶词典带到教室,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是到了第二学期,很多学生的课桌上已很难看到纸质词典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手中的手机词典。问及原因,回答多是手机词典方便快捷,且信息更新快,便于及时查询生词。毋庸置疑,手机词典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时效性和快捷性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对于尚不能合理运用英语学习工具的低年级学生,对手机词典的过分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在日常授课中,笔者会对重点词汇的用法和派生词进行不定期抽查,这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回答,而在被提问后即使匆匆翻查手机词典也未必能给出满意答案。当被问及是否认真查字典进行课前预习时,回答多为否定。更为重要的是,时下的网络词典软件开发并不十分成熟,收录的词条多用汉语解释。即使现在的安卓系统可以整本收录朗文词典,但据一些学者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双语词典里中文信息依赖较强,在读过中文释义(或对应词)后,不愿再读英文释义,对中英文释义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义项认识不够”[7],因而低年级学生在查手机词典时多半是读到中文解释就戛然而止。这对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是非常不利的。可见学生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手机词典,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基础必将受到负面制衡。然而在新媒体强大的攻势面前,综英教师的苦口婆心似有“螳臂当车”之嫌,其课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新媒体时代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如上所述,新媒体冲击下的综英教学困难重重,如何突破瓶颈,让综英课能“常教常新”是综英教师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精”、“专”、“博”三方面入手。
(一)精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综合英语的课程本位是基础英语,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综英教学必须首先是“精讲教学”。而部分学生也确实体现出基本功不扎实、学风浮躁、眼高手低的倾向。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夯实其语言基础。
1.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词典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部分学生喜欢用手机词典而忽视纸质词典的问题,笔者经常会比较一些英语学习实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的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引导他们在深入学习综英词汇时应多查看纸质词典。同时,向学生适时介绍一些二语习得方面的知识,让其充分意识到“先看英语释义再看汉语翻译的使用策略与英语主动词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语言学习规律,鼓励学生通过重点学习英文释义,提高其词汇水平[8]。
2.将校园生活和人文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
词汇教学中。教学研究表明,“英语词汇量的多少,标志着英语水平的高低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弱”[9],因此词汇教学是综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已基本与教师持平。教师如果仍照搬教师用书或词典上的权威例句,不但不会发挥例句应有的示范作用,还会降低学生上综英课的热情。因此,笔者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将重点词汇的例句与社会 热点相结合,反映校园生活的新动态和90后学生的独特看法。同时,鉴于词汇和文化、历史的内在联系,笔者经常在讲解词汇用法时,将其与英语发展的历史和民族思维的变化等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加深他们对特定词汇的印象。此外,还利用图、文、声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比较近义词的用法。例如在讲解有关“笑”的一组英语词汇时,就在课件中插入了十几个gif动画图片,通过图片中动画人物滑稽夸张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意识到各种“笑”之间的区别。而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以上这种词汇教学方法更易接受。
(二)专业教学——训练逻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初入大学的学生仍囿于中学英语学习思维,对文章理解的重视不够,且受新媒体阅读的影响,浅阅读倾向明显,对课文的理解仅停留在能够回答课后阅读理解题的层面上,而对文章的主旨大意不甚了了。更有甚者,虽然明白一句话中每个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义。而“阅读低效和理解偏差都是由于书面语言形式和认知背景的不相匹配,即阅读的很多问题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和思维能力”[10]。因此,综英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课,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具体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点。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综英课本中的部分语言材料虽然陈旧,但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因此笔者在课上有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们课后反复朗读这些课文。而这种朗读不能是机械性的“发声阅读”,而应是“出于口、入于耳、沉于心”的诵读。如此这般,才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渐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其逻辑架构,并在不经意间将其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同时,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与文本配套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充分发掘新媒体时代的视听优势,激发学生对已学文章的诵读热情,深化其学习效果。
2.实践出真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读”和“写”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而“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批评,也包括鉴赏,不仅仅是审视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感受美的过程”[11]。所以在讲述具体语言点前,都会通过问题解答、集体讨论、画图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行文逻辑、写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并在具体语篇分析中对其间的起承转合予以特别提示。同时结合该文的文体,介绍同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者达到一定水平需外力推动时,输出比输入更能起到推动作用”[12]。学生通过长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训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此时如果能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活动,提醒其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逻辑,并及时评阅其文章、指出其不足,那么其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博雅教育——培养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这样的短板,那就是英语基础虽然扎实,但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如其他专业的人活跃。换言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重视,往往使其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这一弱点在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导向的辐射下,很有可能会无限放大,后果堪忧。笔者认为清华外语系“塑造博雅之士”的建系宗旨不失为解决这一痼疾的一剂良方,具体说来,就是“一方面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属于全体之研究’的‘各时代之文学史’,另一方面‘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13]。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综英教学更应是“博雅教育”。也就是说,在专业学习起步的时候,将通识教育和综英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文史哲不分家”的思想贯彻到实处。
笔者所用的综英教材就收录了不少经典之作,且笔者的研究方向是文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课文的文本细读中,试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意蕴之美,使其在文学鉴赏中不断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名篇《草原日出》(A Sunrise on the Veld)改编的课文时,笔者首先介绍了莱辛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之后让学生在第一部分中找出作者在提到“雄鹿(the
buck)”之前所用的一系列代词,随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关受伤动物确切身份的“雄鹿”一词在故事第四段才出现,而在前三段作者只是用“抗争的模糊身影(the fighting shape)”、“兽(the beast)”、“挣扎的黑色物体(the writhing blackness)”、“块儿状物(the mass)”来代指雄鹿。并适时引入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陌生化”概念,启发学生意识到这种写作手法除了能制造悬念外,还有延长读者感受时间,加深其感受强度的作用,因为在这些富于色彩、充满动感的代词衬托下,一只垂死挣扎的困兽形态已跃然纸上。接着,笔者又导入象征手法、成长小说、叙述视角转换等概念,充分发掘故事的文学内涵。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整堂课上学生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学生尽享视听娱悦的同时,也令综合英语面临着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的两难境地。而如果能在实践中真正将综合英语变为“精”、“专”“博”三位一体的教学,那么或许可以突破这一教学中的瓶颈,使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2]付梅,刘娟,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阅读[J].安徽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5]张涛甫.新传播技术催生阅读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3-06-21.
[4]李昊.交际教学法的尴尬——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6]于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2).
[7]邓燕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英语词典使用策略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
[8]陈玉珍.英汉双解词典的使用调查和实践研究[J].辞书研究,2011,(2).
[9]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0.
[10]崔雅丽.认知图示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5).
[11]韩少杰,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9,(6).
[12]武继红.论写作教学与词典使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
[13]许诺.清华院系:荟萃中西的外语系[EB/OL].[2011-03-21]http://news.sohu.com/20110321/n279930046.shtml.
篇5
【关键词】发展个性 基础教育 注重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32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科目,不仅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培养作用,而且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开始注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化发展,初中语文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保守,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教学和语言学习,势必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使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趋势,真正改革教学观念和措施,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趋势,符合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真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
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发展学生的个性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价值,但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就只关注一般发展,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的自由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拓展,兴趣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挥,这才是真正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因此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一)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长处
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要在教学中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自觉发展自身的优势,实现有个性的、独特的发展。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朗读,普通话标准并且感情丰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表现自己的长处,并在课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培养其自己的爱好和特点。或者,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组织课外语文兴趣小组,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语文小组,如:写作组、阅读组、讨论组、表演组、朗诵组等等,以多种多样的小组形式,是每个学生都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特色所在,继而引导学生在与小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风格,有意识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形式,开展个别化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培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还需要语文教师创新教学形式,通过个别化的教学,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获得个性的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但是以往应试教育只以大班教学为主,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导致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发展,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针对性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分层教学,为不同特点的学生设计层次化语文教学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二、重视语文课程的基础教育,加强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完全对以往教学的否定,而是遵循“先立后破”的改革方针,逐步改革课程内容和结构,使课程的教学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以往的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里的基础教育,是关注课程的社会化和生活化、实践性,通过基础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再满足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这需要教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使语文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经验世界
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符合实际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对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再创造,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课程和教材的单纯传递者和讲授者,而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造者,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对学生深入了解观察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教材和课程标准,加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内容,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自觉掌握知识,获得发展。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觉发言说出最喜欢的春天的景物和原因,这个问题充分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学生在讨论中对春天有了整体的知觉和情感,再进入教材的学习就会更自然。
(二)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提升综合能力素养
语文教学并不是脱离学生实践经验的理论教学,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和经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与情感的美好,在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情境化的实际应用中,获得实践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组织学生作文写作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或者社会实践,参与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使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实际互动中,相互学习和激发,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注重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发展,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器,也不是教师可以随意捏造的泥人,而是独立于教师意志之外的个体,需要获得自身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观和人生观。相应的,初中语文教学,就要加强教学过程和内容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培养更加健全的个体。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教育价值,促进学科教学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语文教学中,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线,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本身就是本着科学性和人文性融合的价值导向进行的。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觉挖掘教材内在的人文教育价值,把知识的传授和人文培养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学习戏剧的结构和形式,也不能仅仅关注莎士比亚语言的魅力,还要对喜剧中人物的价值观进行评判,对戏剧的思想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和语言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这部戏剧中蕴含的价值观,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无形中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
(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体谅的德育模式,使学生的人文意识得到培养
篇6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教育 改革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53-01
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下,如何创新教育思路、转变教育模式、改革管理制度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新时代下,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学校作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场所,必须制定战略性方针,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入,为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由于高校传统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我国高校教育对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实践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
新时代下,各大高校为了顺利时代潮流,已经开始尝试将传统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以思想为引导,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自主模式。利用素质教育模式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新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能力对职业进行科学规划,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此时,高校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人员应当树立科学的社会观,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及发展情况,逐步调整教育观念,最终推动高校教育战略目标的一一实现。
2 高校教育改革思路及途径分析
2.1转变管理理念及手段
在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中,改革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一方面,应推动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发展,以高校办学特点为依据,对改革方向进行调整,使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高校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三类,即校本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管理理论、权变领导管理理论。其中,校本管理理论是指推行管理政策时应以“校本”作为管理原则,和教学部门不同,学校是所有管理工作开展及实施的主体,具有独立性、管理过程开放性等特点,因此,极易影响高校办学及内部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管理论,即在推行管理政策时,管理主体、客体均为“人”,且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和发展“人”;权变领导管理论是指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对高校人员进行合理调动和有效管理,以充分带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且在管理政策推行过程中,注意强调人的尊严及其价值。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例如,高校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进行管理,将现实教学工作同虚拟网络相结合,从而摒弃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此外,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令他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栋梁。
2.2改革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满足时代需求,应对传统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现代化管理体制更注重“人文性”,因此,在管理人员时应突出公平、公正、发展、创新等管理目的,为广大师生能力的开发提供一个真实的平台。在管理机制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实现现代化教学发展目标,日常管理中加强学籍、考务、成绩管理,注重“人性化”,协调好学校、师生等相互间的关系,想学生所想,满足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生活中,从而实现自身道德、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2.3完善课程体系
加快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改革方针,找出传统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弊病,结合学生需求,完善课程设置,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各类教学设施。与此同时,应增设心理健康及就业指导等课程,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人格的塑造,除了教会他们文化、专业知识外,还应使其明白如何做人、做事。
2.4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推行高校教育改革,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以外,还应充分意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应把握好改革方向,在传统知识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有关要求;另一方面,应明确教师这一改革主体的地位,要求他们利用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采用引导、启发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汲取新知识。
3 我国高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1广泛化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高校教育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高校规模和人数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教育目标提前完成,仅仅就毛入学率就达到了2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广泛。
3.2信息化
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枷锁,将网络化教育、多媒体教育、科研化教育以及数字化教育等结合到实际的教育课程中,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3.3国际化
借鉴国外优秀高校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制定出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特色模式。促进国内外教育的交流,提升国内高校的教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高校教育顺应国际化的发展。
3.4综合化
传统教育模式结构单一,不能完全发挥出高校教育的优势,而现代化的教育具有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能更好的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3.5开放化
针对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开放化教育,调整高校学生的战略发展方向,使高校毕业后能快速、轻松的融入社会。加强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业之间合作,提高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静.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6-19.
篇7
>> 美国社区学院新发展:特征与趋势 以社区学院带动美国的新发展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壮大与社区关系研究 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教育出版新趋势与新发展 美国发展模式的破产与中国新发展方式 围绕大趋势推动新发展 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最新发展与启示 美国南海政策新发展与中美亚太共处 美国高管薪酬追回制度最新发展与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特征与改革趋势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企业培训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欧盟经济的“板块”特征与发展趋势 体育舞蹈艺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国际体操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中国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趋势 论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7]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 Reaeach Center, “Snapshot Report Degree Pathways,” Spring 2015[EB/OL].(2015-12-12)/[2016-02-01].https:///wp-content/uploads/snapshotreport19_degreepathways.pdf.
[6]徐向平.由社区学院向大学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14(9):32-34.
[8]The College Board, Annual Survey of Colleges (2015),“Trends in College Pricing 2015” [EB/OL].(2015-10-01)/[2015-12-01].http:///sites/default/files/trends-college-pricing-web-final-508-2.pdf.
[9]A Success Story: Closing the Skills Gap in American[EB/OL].(2015-10-12)/[2015-12-01].http:///article/.
[10]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NSV14-01) [EB/OL]. (2014-10-02)/[2015-12-12]http://nsf.gov/statistics/seind14/index.cfm/chapter-2/c2s1.htm.
[11]Data Accessed and Analyz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Using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Online and Engineering Resource Data System, Web CASPAR[EB/OL].(2015-10-08)/[2015-12-12].http://ncsesdata.nsf.gov/webcaspar.
[12]Time to Get Serious About Redesigning Our Colleges[EB/OL].(2014-05-02)/[2015-10-12].http:///article/.
[13]王辉,孙连勇.职业教育奖优制拨款的改革尝试――解读奥巴马政府《帕金斯法案》改革计划[J].比较教育研究,2014(11):42-46.
[14]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White House Unveils America’s College Promise Proposal:Tuition-Free Community College for Responsible Students[EB/OL]. (2015-01-09)/[2015-08-06]. https://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01/09/fact-sheet-white-house-unveils-america-s-college-promise-proposal-tuitio/.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eries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the United States community colleges have shown a more positiv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it expands the numbers of student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college. What’s more, service communities more prominent. Bu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yp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and the governm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increase and so on.
篇8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对策
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大学生的思想意志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许多大学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研究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旨在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一)体育课程发展多元化、个性化。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而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来说,要想满足这一要求,多元化的发展势在必行,不同的高校,其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例如专业的体育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常规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受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大学生个体对于体育课程的喜好也不一样,为了照顾到全体大学生,将来体育课程势必会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此外,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其多元化和个性化还应当考虑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了保证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仅要设置关于身体素质方面的体育课程,同时对于锻炼学生心理以及意志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设立发展,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也要坚持体育课程个性化的改革和发展,这符合强调个性化发展的社会趋势[1]。
(二)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体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体育课程内容将会有着生活化的改革发展趋势,其课程内容势必会更加贴近生活,这对于体育社会服务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下,学生不会将体育当作是一门学科,而能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充分的享受学习,这才是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意义,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渗透体育,在生活中结合体育。
(三)体育课程专题化。为了满足给个性化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将呈现专题化趋势,体育课程内容将以专题的方式呈献给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首先,大学生在专题化的体育课程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与个人兴趣来选择符合自己的体育课程,从而提升了体育教学效率,能够让学生在专题化的体育课程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目的。
此外,大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有的大学生受限于自身因素,有的从小受疾病困扰,有的身体有残疾,对于这些特殊的大学生来说,体育课程更加重要,专题化的体育课程能够单独给这些学生开设保健类课程,同时这些学生普遍有自卑心理,因此心理健康专题类的体育课程能够培养他们身残志坚的品质。
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学生的生活。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增强学生体制为目标,要想实现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多样化发展至关重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具体来说,大学体育教学应当增设培养学生体育文化、体育安全意识以及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全面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大学体育教学可以增设体育安全课程,讲解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及具体的预防措施。
(二)多样化教学策略。要想实现多样化的教学,体育课程设置多样化是关键,为了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学校应当增加病残学生针对性的体育保健课程,以此来提升病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同时学校可以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设置多种体育选修课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特点,开展例如瑜伽、跆拳道、散打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其中体育保健课程主要是指导病残学生的康复,选修体育课程主要是开发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兴趣,丰富大学生活,提升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在快乐中增强体魄,培养意志。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现代化生活需求,教学方法的改进至关重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体育知识,之后进行体育考试,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会极大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大学体育教学应当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将生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合计情况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篮球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篮球比赛来进行教学评价,完成教学课程[2]。
(四)科学的教学评价。在大学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唯一“运动技术”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丰富评价方式,综合各种因素来制定评价标准,例如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符合时展的趋势,符合学生的根本需求,本文简要分写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具体的改革发展措施,旨在帮助各大高校立足当下,明确方向,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化的改革,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终身化
一、教育终身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大力倡导和宣传,而继续教育作为实施终身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同样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到规范化渠道,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设计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试图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从家庭教育到企业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系统,美国在其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署,并于1976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此外,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相应法律。显然,在发达国家“终身化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从学术层面到具体实践上的广泛应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后,也已经转变了本国成人继续教育改革思路,正在沿着终身化方向向前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教育与培训已逐渐延至在职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大、中企业的教育与培训不仅按员工的职务层次和职能的要求组织和实施,并且每一位员工从进入工厂到退休均处于一个连续不断地接受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之中;二是职业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化,也渐渐地开始注意到个人的教育需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中,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长远观点的企业中,已经开始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原则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定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与培训活动,将个人的追求目标和职业的发展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二、继续教育的终身化进程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
和所有继续教育的办学初衷一样,我国继续教育选择走教育终身化的改革之路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首先,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我国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写进了国家法律和文件。在我国《教育法》中就有规定,国家实行继续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的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此外,教育部也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具体时间表,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这让终身教育作为一项国策被确立下来。其次,发展终身化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各种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相当多的职业岗位,尤其是高科技生产部门和第三产业越来越需要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动力。继续教育的终身化,恰恰正是通过对在职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实现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促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后,终身化的成人教育也是满足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休闲时间也不断增加人们越发渴望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完善自身,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建立终身化教育平台,优化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三、深化我国继续教育改革,适应教育终身化形势需要
1.加强宣传,让终身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从当前来看,我国在终身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已有所成效,但总体来说还是处在一个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所以,我们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平台,还必须拓宽传统教育的概念,大力伸张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让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理念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认可,进而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实践、一种制度,让所有社会成员明白,教育不再是被动的行为,而是个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生当中持续的、主动的、自觉的学习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行为。
2.打破传统单一办学模式,实现继续教育办学的多元化转变
终身化教育和继续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许多国家有意识地把文化组织、社区组织、职业协会和企业单位等部门纳入到终身教育系统。就我国而言,为了实现成人继续教育多元化这一办学模式,我们首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只要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的办学模式,我们都要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办学模式上,我们既要保证有精英化的高校教育,也要推进大众化的社区教育;既要有多层次多规模的成人职业培训,也要有多等级的学历教育;要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总之,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成人教育办学模式。
3.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成人教学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实际能力训练的思维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充分突出成人教育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自主设置专业,以便能更及时更紧密地贴近市场需求。对于非学历教育来说,要加大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教学力度,加强与行业、企业、社区的紧密合作,并结合本校专业对口优势开展职业培训业务,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建立多学科形式的培训平台,以满足科技进步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于学历教育来说,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免修课制可以减少学习和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因为弹性的学分制在时间上放宽了期限,只要求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门类及学分,并不要求具体的时间长短。在所修课程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免修课制度也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缩短了人才培训周期,降低了人才培训的成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引入网络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对异地学生的同步教学。
4.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教育的终身化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但也更容易出现一些混乱局面。所以,更要特别加强成人教育的成果认定和教学评估工作。一方面,对于教学成果的认定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杜绝一切不合理现象;二是设立专门机构,采取鉴定的方式给予技术等级的分级证明;三是打破地域壁垒,统一继续教育学历、资格认证考试,严厉打击各种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成人院校的监管,要引入教学评估系统,保证办学质量。成人继续教育评估是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也是提高成人继续教育地位,使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在教育评估中,要对继续高等教育评估主体进行结构性调整,变单一的官方结构为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单位广泛参与、多方介入的主体结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继续教育评估信息网络,突破传统模式,以获得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宋文宝.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综述[J].高等教育,1999.6.
[2]王颖.我国成人高教课程设置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3]周宗华、李富河.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继续教育,1994.4.
[4]谷驰.谈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
[5]杨林.21世纪上半叶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继续教育,2005.3.
篇10
关键词:师资;培训;问题;趋势
一位朋友开玩笑说:“哪天要是下岗,我也当老师去。外语数学不会,教教语文政治还不行吗?再说一年还有两个假期。”这虽是一句玩笑,却也折射出社会上部分人对教师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时过境迁,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百里挑一不再是新闻,而在职教师也早已习惯了寒暑假的培训充电,师资培训这一概念也深深融入了教师的日常生活。可是与此同时,不少教师一方面完全理解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依然对其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厌烦和麻木。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小学师资培训,它的现状和趋势又是如何呢?
一、师资培训的意义
从教育事业的角度而言,教师无疑是最珍贵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从教师个人的角度而言,面对社会的进步,面对课改的深入,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既是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二、师资培训的现状和问题
1.培训现状
(1)培训形式多样。目前小学师资培训的形式多样,既有常规的集中学习,也出现了远程培训等新式的学习形式。
(2)培训涉及面广泛。针对学校人员的不同分工,除了不同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之外,还有针对校长的培训,让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能不断汲取新鲜养料,让教师不断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脱节。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远程培训,对于教师来说,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而且往往是学习教育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理论固然先进,但是不能满足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化需求,也不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培训方法单一。一线教师熟知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熟知抓“有效课堂”的重要性。可是一线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往往是专家的“一言堂”,缺乏互动和反馈。这势必增加了参培教师的学习惰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培训流于形式。教师的数量是庞大的,任何一项培训都给主办方带来极大的组织压力。为了“顺利”完成培训,在培训中走过场的现象严重。
三、未来发展的趋势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保证,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还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关键。
(1)建立专业培训体系。“教师进修学校”不应只是一个机构,而要科学地统筹安排各层次教师的进修计划,形成完善的教师进修体系,有针对性地使教师素质稳步提升。
(2)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一线教师面对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必须加强先进理论与具体实际的融合。一方面,需加强各地的校本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另一方面,培训要从礼堂走向课堂,走向所要面对的学生。
(3)加强教师培训的选择性。由于现行职评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学时有硬性的要求,教师在一定任期内往往要参加所有的师资培训才能满足学时需要。教师作为具有个性特征的个体,每个人的特长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师资培训针对的是教师群体,并非选拔性质,所以培训主办方难以满足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需求,而教师也难以针对自身的需求汲取有效的养料。
(4)促进“教育论坛”的发展。教育改革总体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对一线教师而言,他们虽然学习了一些先进理论,观摩了一些优质课,但总是在吸收,缺少自由探讨交流的机会。
- 上一篇:煤炭科学技术研究
- 下一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