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05: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与实践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合作学习既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又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本人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进行了课题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拓展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人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项合作性互动,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合作。而实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小组。分组并非是把前后或左右几个学生临时拼凑在一起,而要讲求科学性。因为唯有进行科学分组,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潜力,方能在生生互动中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如何分组最科学呢?
通过实践,我发现科学的分组既要讲求“质”,又要讲求“量”。所谓“质”,指异质,就是把成绩、特长、性格、爱好等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合作小组。在相处的过程中,这些异质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从而实现从外部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的转化。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异质组合还会使每个合作小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互相竞争就不失公平性。所谓“量”,是指数量。在研究中,我尝试过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和八人小组。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四人小组合作省时、方便、效果佳。这样的分组还可以使小组成员除参与讨论之外人人有任务:调控(组长)、检查(检查员)、记录(记录员)、汇报(汇报员)。在课本剧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八人小组效果最佳。人多智慧多,把大家的智慧汇集起来,可以优化表演过程,使表演获得更大的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人人参与,大家共同完成任务。要想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分工明确是基石。在实践中,我发现合理的分工就是:合作小组长——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外进行管理、在课内进行调控,记录员——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各尽其责,报告员——在课堂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等进行汇报。在这四个角色中,合作小组长由老师委派有管理才能的学生担任,一学期中固定不变,别的三个角色由合作小组长委派,起初一周轮换一次,随每个同学对自己角色的熟悉,三天轮换一次。当每个人对每一种角色的分工都能够胜任时,就可以每节课甚至每次合作轮换一次。通过合理分工,减少了合作过程中的混乱和费时,尤其是让每个成员对每种角色进行了体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2
1.目标呈现的情境性学习目标的定位以及如何呈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学中我们注重学习目标不是由教师为学生确定,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目标源于实践,创设生活情景;我们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创设生活情景,情景中蕴含数学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情趣,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同时创设情景,使学生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通过实物操作、表象性操作进入符号操作,让学生由实践活动产生学习需要,由需要产生学习目标。
目标始于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人的学习潜能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使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对问题的获得有一种需要,从而为求知提供了磁场。例如在教“有余数除法”时,今天正好是11月1日,星期四,思考50天以后是星期几呢?学生顿生疑惑,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赖于兴趣,创设兴趣源点;兴趣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目标的灵丹妙药,兴趣可以使学生持之以恒的领悟和在对知识的顿悟,兴趣能让学生造成一种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维、探求。数学学习目标的呈现应该向着趣味化方面发展,教师在数学情趣中扮演探索真理的引路人。
2.注重自主探索的开放性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尤其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例如,“圆的周长”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将“圆的周长”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想办法求出直径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的周长。
观察思考;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如果不通过操作测量等方法怎样计算出来?这个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注重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提高合作交流的实效性在目标导引下的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我们认为需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技能”,大致包括
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 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
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4.强调评价的素质化评价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等需靠正确的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去引导,去激励和调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化的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要更注重开展自主评价。我们要改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局面,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3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索
综合性学习模式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模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在语文教学中亟需一种效率更高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综合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有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完成教学目标,积极推进综合性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积极改善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综合性学习模式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综合性学习模式概述
综合性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逐渐推行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对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提升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带动其他课程的学习。综合性学习模式将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面的覆盖,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教学。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综合性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全方面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单方面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很少花费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课程的讲解。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会在这样单一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对课程失去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极少有机会能参与,这样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的下降。
(二)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许多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不懂得对课内外资源进行良好的利用,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更多的教学材料来源于课外的资源,例如课外书籍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知识众多优秀文章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阅读课外的优秀作品,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懂得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学校安装的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缺乏实践活动
一些学校因为课时安排不合理或是怕麻烦等原因,很少给学生安排语文的实践课程,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因为没有实践活动的辅助,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影响最大,缺乏实践经历,学生的写作时往往素材匮乏,面对一个题目却没有资料可以上手写,到最后难免要进行编造,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不仅真实性不高,同时也不会生动、有趣,文章的水平也会下降。长期下来,学生还会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写对写作文产生很重的厌烦心理,出现抄袭等现象,对学生的生长也极为不利,还会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四)评价过于片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十分的片面,笔试只能测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试卷上的题目范围也不够广泛,加上教师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评价结果并不客观。一些平时表现比较好但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方式面前就会觉得不公平,从而对学习丧失积极性,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另外教师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也不理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方针。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带入到学习当中。创新性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新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对学生的提问,在备课的过程中设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分别说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回答,让平时不爱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也能很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课内外资源的利用
综合性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对教学中所有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利用,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师除了要良好的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更多的教学资料以外,也要利用好当前的社交软件,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的微信、QQ群,让学生在群内交流学习经验,进行各种资源的共享。同时对于课本上推荐的优秀文学名著也不能忽视,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并对文章进行分类,与课本上的文章进行良好的结合,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增加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教师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例如可以组织一些郊游、参观名人故居等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历史文化气息,对课本中学习到的类似文章有一个真实的体会。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校园征文大赛,创办校报、校刊等,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学会团队之前的合作,锻炼自己的能力等,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的文章不再空洞,而是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质量的文章,促进语文水平的提升。
(四)开展有效评价
综合性学习效果的保障也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也要制定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来对教学进行评价,综合性评价方式应该要全面考察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教师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进行综合的考察。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的打分,作为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激励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活动,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应该积极改良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增加实践活动,改良评价方式,形成新的、更全面的教学体系,从而实践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秋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文化性的探索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篇4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关键是要靠创新意识,就是能多为人民的健康着想,多提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项目。“起搏挚友”学习班就是为了创造性的提供临床护理工作中未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人民健康问题上已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促进人民健康必须实现战略上转移,即从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的生活质量为中心上。良好的健康既是起搏术后“健康人”的心愿,更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通过临床尝试的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起搏术后“健康人”的个体、集体及面向家属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他们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掌握更多的自我保健技术起了有益、有效的作用。
1.思路
在实施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中,首先制订一份理想的护理教育计划,这不仅为护理的具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同时还必须包括起搏术后“健康人”教育内容。起搏术后“健康人”的教育目前仍以医院为基地,以安置一年以内的“健康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消除了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复的全部希望和权力统统交给医生的错误观念,使他们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他们的知识传授及医护患一起的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工作,使他们充分了解有关起搏器的各类常识及有关自己疾病为什么安置、起搏器安置后的各类并发症预防和发生故障时的急救处理等保健知识,为了能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真正掌握有关起搏知识。为此,我们进行了摸底书面考试,然后进行起搏知识的系列上课;最后再进行书面的考试,不能通过者进行个别辅导,直到通过为止。不仅如此,我们还请起搏术后生活质量高的“健康人”进行现身交流;其次学员们还互相谈体会,学习班就在这样的紧张、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学习班结束后,我们对于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有心内科主任、起搏器专家签发的结业证书,以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集体留影、建立良好的通信网络等。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2000年4月6日~5月11日在浦东仁济医院演讲厅举办的“起搏挚友”学习班,参加第一期起搏器知识学习班的20位学员,年龄在37~80岁,文化程度在大学、中专、高中以上,以教本人为主。起搏器植入时间在1周~1年以内。
2.2方法
2.2.1考核评估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知识度——书面考试
携带起搏器的“健康人”在术后需要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尤其需要掌握自己如何检查自己的起搏器、起搏器的养护知识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等,同时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特异性的知识指导。光凭住院期间的宣教是有限的,为使健康教育从住院延续到出院、到社区,故进行有关知识度调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了解所需的知识。为此,我们先进行书面摸底考试,内容主要是测试安置起搏器的型号、起搏器的工作方式、能不能在体外程控、起搏频率每分钟多少次、如何使起搏器能省电、检查起搏功能的方法、哪些家用电器、医用电器会对起搏器有影响及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更换起搏器等方面知识的选择题,共计20题,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形式。而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医护人员指导了解的实际问题。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0%,见附表1:
授课教育是安置起搏器术后“健康人”渴望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拟定课程计划:时间为期一个月,分四次授课(其中包括考试),教师有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师担任主讲。讲授的内容包括:起搏器的科学养护和监测方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起搏器与生命关系对生活的影响、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及正确选择医疗用具等;其次还请为其安置起搏器的医生讲课、答疑;最后还请心导管室的技术员讲解起搏器参数的调节、起搏器的结构、安置时的全过程,让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更多地掌握有关起搏器知识,从而解除他们对安置起搏器后的不良认识。
2.2.3授课教育后的考核评估——书面考试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课学习,使起搏术后“健康人"增进了健康知识,改变“健康人”的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书面考试,考卷内容与上一次相同,考试结果显示合格率为100%,见附表2:
3.效果
3.1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了自我保护及应急措施,预防并发症等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考核的合格率从0%上升到100%。学员们一致认为:“短暂的一个月学习,好似胜读了几年书”。充分体现了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术后“健康人”懂得植入起搏器使原发病和基础病因得以控制,而不是彻底痊愈。其次必须定期随访,进一步观察术后疗效,适当调整起搏参数,延长起搏器的寿命;还能预测、发现、处理起搏器故障;发现、处理副作用或并发症,指导起搏术后“健康人”掌握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起搏术后“健康人”感慨地说:“要想如常人一样生活,就必须定期参加起搏知识学习班、咨询、答疑及联谊等活动”。
3.3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支持,因起搏器并发症重则危急生命,轻则影响生活质量。对防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已不再仅限于住院范畴之内,开始面向家属,面向健康人的教育。他们希望:“全社会不要把他们当作病人像健康人一样对待”。为此,我们组织学员建立了通信网络,选出小班长,增加了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方法。
3.4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同时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用真诚、同情的态度解除起搏术后“健康人”的痛苦和烦恼。利用各种场合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称他们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
4.设想与讨论
4.1常设“起搏挚友”健康教育点
根据起搏术后“健康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年以内的术后“健康人”对起搏知识的渴求非常的迫切。因此加强有关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同时根据其特点制定教育计划,开展特异性的专业护理指导是非常有必要。从书面的摸底考试可见,在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扰、住院时间的短暂,对于护理人员传授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是有限的。所以,常设健康教育点就是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时间每周一个下午作为接待日,为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人”服务;有主管护师负责接待,为术后“健康人”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及播放相关的录音、录像,为其指定特异性的教育计划;耐心倾听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建议,为起搏术后的“健康人”正真解除回归社会后的后果之忧。
4.2开办不同层次起搏术后“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
由于起搏术后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健康人”需求,特开设面向“健康人”及家属的学习班,其目的是为了对起搏知识缺乏的老年人及文化层次低的“健康人”在家属陪伴下进行系列的起搏知识上课;授课方法和形式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化的图案教具,使他们掌握起搏器的护理及保养常规。因为,安置起搏器后的老年人时常会产生恐惧情绪,对于今后将终生依赖起搏器生存有顾虑和自卑感;同时结合起搏术后“健康人”存在的恐惧自卑及自我封闭的心理、行为特点,在病房为其提供场所,选择性格开朗、来院更换起搏器的病人介绍自己安置起搏器的经历和感受进行现身交流,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鼓励其它病人和术后的“健康人”。使他们从自怜自悯的心结中释放出来,对生命和未来重建信心。同时鼓励“健康人”及家属积极参与,让“健康人”及家属明白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康复,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较好的社会支持会使“健康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4.3为起搏术后的中青年开设《科学性生活指导》健康教育讲座
安置起搏器后的中青年“健康人”,疾病的痛苦虽解除,但无形中带来了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又背上了另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能过有质量的生活。针对起搏术后中青年存在的疑问,我们特邀请为其安置起搏器的医生、导管室技术员举行咨询、答疑活动,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而对术后中青年存在的“忌口”的性问题,结合有关宣教资料,举办《科学性生活指导》教育讲座;并印发各种书面材料,让其带回家学习。使起搏器术后中青年“健康人”及家属明白盲目忌口对身体的损害,从而达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使他们能正真的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篇5
在建立实践体系时,除了开发内部资源外,还可借助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外力推动,将外力内化为实践的动力,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促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1.校内实践平台体系。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室的建立,让学生通过多次使用各种创新创业模拟实训软件,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创业流程,体验创业风险,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孵化基地是以学校与政府合作模式为依托,建立用于孵化、孕育微型企业成长的创业基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孵化基地为创业团队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更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有力支撑,为学生从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校内外实践项目体系。以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开展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以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专题交流会、创新创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活跃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体系。以校内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为基础,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层面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分配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体的实施途径,两种体系是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下图表示: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而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托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团委、就业等教育机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这种管理体制在面向创业大赛和创新项目上是比较实用,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教学中存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具体、模式不规范、数据不翔实,形式化严重的情况,体现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管理规范。因此,理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一文中提到“我们建立了高教司、科技司、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四个司局联动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并“准备成立由知名企业家、企事业单位专家、高校教师、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须建立独立的符合各个高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通过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使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或统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两大要素系统,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载体和存在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可以制约和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的建立和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规范是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核心,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以创新创业教育规范的实体形式具体体现出来。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运行机制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须以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中各个机构之间的具体运行是由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来协调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既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又呈现出它们之间的运行机理。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出现各环节之间不能紧密结合,各主体之间不能积极配合导致实践环节资金短缺、缺乏经济保障;师资队伍薄弱、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应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校外协助组织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意识,通过建立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形成校内、校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氛围。保障机制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控、监测和分析,及时反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制约机制既可以监督实践教学体系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查看教学环节完整性,又可以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评价,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化。通过保障机制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规划,使经费资源、师资资源和设备资源等能够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保障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篇6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学位论文; 质量; 评价体系
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积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提出大办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我们今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以及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要认真研究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把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因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的[ 2 ] 。10多年来,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背景,有效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密切学校与农业、社会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以应用型、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主线的教育后,他们的研究课题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会需求中去,在农村、农业建设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持续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源于实践,深化理论,创新发展,应用提高的有效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
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业中最重要的环节。
198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硕士要求坚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且专门知识是成系统的;博士则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知识上呈现了逐级递进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硕士除具备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外,还强调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不仅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创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层层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学位与应用型专业学位对论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论深化和应用转化的区别。推荐阅读: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学位论文以选题、开题、研究、分析、总结,到修改成文答辩的全过程也是对该生理论与技能、知识与分析理解的全面检验,也是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所以,撰写学位论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须有前沿性、创新性,又必须要有应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术性又要有条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色
篇7
【摘 要 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关 键 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一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二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转贴于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三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有效阅读;五步阅读法;悟读;赏读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
四、我校“五步阅读法”具体内容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师在“五步阅读法”课堂的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操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3]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中文学科;地方文化;学科建设
“十二五”期间,各高校均将学科建设置于首要位置,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或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突出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据我们统计,凡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大都将中文学科列入了建设内容。如何深化中文学科建设,怎样发挥中文学科的优势,中文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何在等问题,已成为当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话题。在此,我们不揣浅陋,试图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与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地方文化研究的内容与特点
按照文化资源类型的划分,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遗产资源,主要指保护相对完好的不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且广泛突出和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革命先辈留在某地的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革命前辈遗留下来的遗物、歌谣、故事等。
(1)地方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著名文史学家薛正昌先生认为,地域意义上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可使人们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共享历史资源。第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文化遗产的凝聚力来支撑;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文化凝聚力来保障。第三,传承历史文明,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品位,关注民众意志品德的养成,需要我们研究和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广大人民群众的时代要求和审美意识的提升,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提炼出最精华的文化遗产。”[1]因此,地方文化研究包括应当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以陕西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渭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流传着仓颉造字、杜康酿酒的故事,是“三贤故里”、“司马故里”,大量的文学作品产生于此地。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上地下文化遗存,尤其是考古发现的周秦汉唐的历史文物,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革命先辈刘志丹、等在此创下了丰功伟绩,彪炳史册。渭南市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加引人关注,“十一五”期间,渭南市共普查非物质文化9126项,整理重点项目623项,涵盖了民间文学等10大门类。中央、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华阴老腔、华县皮影、韩城行鼓等12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84项列入省级名录。有8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被列为省级传承人。[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这块土地上延续下来的民族生命的脉搏,是不可再生和无法替代的文化资源。”[3]
然而地方文化建设尚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历史遗存和原始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生态关乎人的生存,所以容易被看到;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就常常不在人们的视野之中。”[4]因此,地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学者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结合自己专业所长,组织学术研究队伍,深入调查研究当地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使当地文化、经济繁荣。
(2)地方文化研究的特点
纵观地方文化研究史,发现它主要呈现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科研工作者与地方文化工作者各自为政,孤军奋战。地方文化部门的工作者和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者,互不沟通联系,各自独立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如此造成大量重复性劳动,且研究成效甚微。地方文化工作者展开当地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时,因经费所限及其自身学术素养不足的原因,致使部分研究起点低,成果相对较少。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研究当地文化,往往因经费不足,调查对象不配合或调查不全面等,致使研究面相对较窄,多数科研工作者因为难出成果而搁浅。也有部分研究者轻视调查研究或畏惧调查的艰辛,置身于书斋,利用二手材料等研究,得出许多不可靠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5]。以上原因致使当地文化研究裹足不前。
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地方文化部门携手,共同研究。为加快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国家依托高校,设立了许多国家级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陆续出台了许多支持地方文化研究的政策,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文化研究,挖掘在地方有较大影响资源,使分布在全省的中文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也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的状况,教师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了地方特色。
篇10
关键词: 人本主义理论 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由志.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