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4-10 18: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

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可行性

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此数据足以显示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这是造成中国养老成为一大难题的基本原因。又由于目前中青年的流动性大,工作任务繁重,通常一对夫妇要赡养三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还不能达到社会养老的要求。于是社区养老这种处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这种养老方式既不会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的孝道主导的家庭养老,也不会超出社会经济的承受范围,对于缓解中国如今面临的养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综述

现目前的社区养老研究中,对于社区养老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两种。史柏年认为:“社区养老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另外,有学者认为:“社区养老是由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梁新颖,2000)。”

我国实行社区养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的弱化以及机构养老存在缺陷(陈永生,2008)。现在的中青年很多生长在少子女或者独生子女的家庭,于是造成了一对夫妇要同时赡养三、四位甚至更多的老人,全部老人都和后辈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便是能生活在一起,子女也都要忙于工作而无法全天候地照料老人;另外有的子女工作流动性大或者常年在外地工作,这些原因都促使社会上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家庭养老陷入了困境。其次,我国的养老机构本来数量就不多,加上老龄化的加剧,现目前的很多机构已经开始超负荷的运转。而且许多老人自身并不愿意在养老院生活,因为那里没有家里的舒适自在,也缺乏相应的归宿感,长时间的居住还会产生被子女忽视或者抛弃的想法。并且,养老机构的昂贵费用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这些原因都使养老机构无法成为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根本之策。另外也有学者从家庭、社会和老年人居住状况来分析社区养老的必要性(董洪敏,2000)。

二、社区养老可利用的志愿者资源及其采取的服务方式

在社区养老中,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志愿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内部的志愿者资源。社区中存在这样一部分人员,即没有工作的中年妇女和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但是前提是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和从事一定家庭劳务的能力。这部分人员应该是服务社区养老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的服务具有较好的时间连续性,而且和被照顾的老人一般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年龄差距也不大,照顾起来比较被老人接受。这部人员主要是负责为那些行动不便、无法进行基本的家务劳动的老人服务,比如买菜,做饭,以及一些简单的卫生整理。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员不属于相关的单位或者组织,长期自发地进行无偿志愿劳动是有困难的,所以就需要一种动力机制。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就这类人群的志愿服务方式提出了“时间储蓄”这个概念,即社区服务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所花费的劳动以时间为单位记入个人服务储备账户,等到自己年老需要接受他人服务时,就可以从自己的服务时间储备账户中支取等值的服务时间(吴燕民,2007)。

另一类志愿者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的各单位组织,特别是学校、医院、机关等事业单位以及一些社会上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组织及个人。这部分志愿者一般都是中青年,参与服务的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一周参与一次或者一个月参与一次,由于这种不连续性以及老人们对陌生人的疏远,所以他们主要参与的服务项目就不能是那些老人日常所必需的和生活起居联系密切的一些事项。但是这部分志愿者在其他方面存在优势,例如医院的医生可以对老人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或者诊治一些常规病情;学生和一些机关人员可以开展相关的文艺或者物质性的慰问活动,并且担当一些心理疏导的工作,对基本环境卫生的打理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由于这些人的工作生活中接触的人多,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为社区养老事业募集资金,例如在学校里定期开展一些募捐活动或者慈善演出等。

但是,这两类志愿者都不能确定其志愿服务的固定性,所以社区养老里聘请有偿的养老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政府、社会各界应该做什么

社区养老中,政府应为推动志愿服务建立一个有保障的大环境。除了在政策法规上的保障完善以外,应积极支持和发展相关的NGO组织,NGO组织有独立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具有更易于接近服务对象、能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作出灵活反应等优点,也更具有人性化(万春利,2009),并为社会上一些单独的公益事业爱好者提供了渠道。另外,政府也应积极完善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把潜在的志愿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将志愿服务列入各级政府组织的总体规划,并在财政上给予满足。

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也是存在许多的潜在志愿资源,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在美国每天有2200 万人从事义务服务工作,包括各行业、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在他们当中以青年人居多,一些学校对于年青人参加义务服务作了相关规定,如美国马里兰州规定:在高中学习期间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服务工作60小时,方可毕业(田小波,1999)。其他的单位也可模仿这种模式将志愿服务纳入员工的考核中,这对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医院和一些保健机构这些和老年人关系更为密切的单位,应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定期地为老人义诊,对于老年人的突发疾病等,及时采取上门服务,这种长期的帮扶关系,也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本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病史有熟悉的了解,便于采取长期治疗。

总之,在我国的社区养老中应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这一具有奉献精神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我们应该尽力去挖掘志愿资源,建立完善的志愿者队伍和相应的服务及保障体系,使我国的社区养老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06).

[2]董洪敏.浅谈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J].人口与经济,2000(02).

[3]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04).

[4]田小波,董洪敏.美国人怎样养老——访美籍华人张凌女士[J].人口与经济,1999(01).

[5]万春利.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6]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06).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 可行性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提出新的挑战

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是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养儿防老”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严重的老龄化形势,家庭养老的作用不断在减弱。一方面,现代社会家庭规模逐渐在小型化,家庭结构以“四二一”为主的情况越来越多,年轻人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而且工作比较繁忙,所以照顾父母的时间很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必然要向社会养老转化。

社会机构养老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养老方式。但目前许多机构养老所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提供服务和设施数量有限。最主要的是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机构养老使老年人离开家人的照顾,心理上易产生一种被家人和社会冷落的孤独感,经常在养老机构看到同伴们死去,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和精神压力[1]。另外,机构养老存在缺乏规范,无序竞争,城乡不均,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硬件规模和设施,软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也都存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2]。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一种养老方式。然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资金有限,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地区的经费主要是由民政局和当地居委会即政府提供以及老年人自身和社会捐赠三方面构成。对于个别有困难的老年人,需要提出申请,居委会认定后,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但是这种资金的支付是有限的。随着社区居家养老规模的日益扩大、 服务对象增多、社区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加以及管理费用和物价上涨, 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孤寡老人,在提供他们自己的养老费时往往捉襟见肘,无力支付。以秦皇岛市海港区燕山大街街道办事处为例, 其辖区空巢老人很多,其中 60 岁以上的有 1688 人, 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不少, 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 目前仅有3位老人请了养护员[3]。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足,专业服务水平层次较低

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由于受目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思想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养老主要还是考虑家庭养老方式,而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在各个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地方政府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方式给予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由于工资待遇比较低,社区服务人员很难招到,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工作,即使从事这种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性也不高。一些下岗工人成为护理人员之后,因为报酬低,工作累,社会地位低,他们中大多数不愿意继续留在该领域内工作[4]。

另外,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中,具有相关专业且训练有素的人员很少。我们目前社区服务人员的现状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多数都不具备相关护理、心理专业知识,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就是一些初、高中毕业的中年妇女,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办事效率也比较低下,至于专业化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咨询、伦理学等知识几乎都不具备。

3.老年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社区服务人员由于专业化水平不高,在护理技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不能及时、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老年人在为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服务付费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这样老年人在参与居家养老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人员缺乏热情,办事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人员与老年人互动性不强,导致老年人有问题不向机构反映,甚至遇到困难也不愿向机构求助。这反映了老年人对管理人员缺乏信心,甚至不愿相信他们会真正给予帮助[5]。再次,社区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的基础娱乐设施和活动中心往往过于简陋和残缺不全,没有像样的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老年人认为这样的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不如在家养老,不用付费。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建议

1.居家养老在资金来源上应该由个人、社区和国家付费及社会捐赠构成

中国这种“未富先老”的国情,使得政府无法对老年人的养老完全通过以福利的形式向人们提供。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必须要出面借助市场、社会、家庭、志愿者、民营机构、社区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来解决这种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居家养老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提供的服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在付费方式上应该由个人、社区、国家共同承担,这种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居家养老的资金来源渠道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非由政府或者个人单方面提供。

2.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志愿人士参与其中

由政府出资,居委会组织社区服务人员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岗位培训,只有拿到上岗证的人员才有资格从事社区居家服务工作。在培训内容方面可根据老年人需求来进行,例如:专业化的医疗护理知识、基本的医学知识、心理咨询及老年人关怀等。并且这种培训必须经常进行,利用社区卫生所或卫生院便利条件,或者也可聘请相关志愿人士来给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知识讲座。这样逐渐形成一支在老年人护理方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队伍,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费用及队伍稳定方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出资,不断增加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使他们安心、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爱岗敬业的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人员数量方面,可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志愿人士参与到老龄化事业当中,使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形成“专志”结合,共同为老年人服务。

3.加大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便利性,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

要积极在社区进行大力宣传,让老年人以及家庭成员充分认识到这种养老方式的必要性,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家庭养老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据在天津市南开区老年生活保障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方面,在社区提供的初级医疗保健,包括健康咨询和社区就近医疗方面,在丰富和调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在为老年人提供家庭调解和法律保障方面,社区服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6]。

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管理,以社区服务人员提供良好服务的实际行动作为对外宣传内容。如果服务人员态度较好、服务热情、处理事情效率高,在服务过程中积极主动与老年人及其家人进行互动,详细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细心、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会让老年人相信社区服务人员能够真正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30-31.

[2]杨宜勇,杨亚哲.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1,58(总第2402期):23.

[3]王刚义,赵晶磊.居家养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创新,2008,3:87.

[4]吴蓓,徐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2007,5(第31卷第3期):65.

[5]包青年,赵海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的社区居家养老――以 S 社区为例的个案研究[J].学理论,2011,2:89.

篇3

合众人寿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将养老社区的实物(房子)与传统的养老保险产品对接,用房子的租住权替换传统养老保险产品的现金收益。客户只要购买相关养老保险产品,在保险期满后,如符合入住条件,就可以选择入住养老社区,用现在的钱锁定未来入住养老社区的租金,不论未来社区租金市场价涨到多少。

如果不愿意选择入住养老社区,保险期满后,客户也可以选择领取现金收益。保险期间届满前,如被保险人身故,返还已交保费,保险责任终止。入住后如想退出,按照入住期间社区公布的租金实时结算,退还剩余部分。而且,合众实物养老保障计划被保险人的配偶在交纳养老服务费后也可陪同被保险人一起入住优年社区的同一房间。

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的建设内容包括定位于55~70岁的活跃老人社区和70岁以上的持续退休社区。社区提供了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餐厅、超市、洗衣店、银行、邮局、美容美发以及各种娱乐场所,休闲会所、老年大学、幼儿园、小学、健身房、图书馆等也应有尽有,具备了现代社区的所有功能。

同时,在同一个社区内,提供了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照料(含失忆照料护理)和专业护士护理(含功能康复护理)等系统化的专业照料服务,不论入住者健康状况有何改变,无需脱离社区即可获得持续照料。

“CCRC的根本理念是,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转变。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的目的就是改变目前人们对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的既有观念,让养老理念从‘安身养老’转变为‘活力养生、健康享老’,颠覆并革新原有养老生态生活方式。”合众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客户可以选择现在交费直接入住,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产品选择未来入住。

如果选择直接交费入住,以入住活跃老人区为例,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除了入门费外,每月只需要1350元就可以租到二室一厅,服务费每套每月只需700元。

如果选择购买保险产品,据了解,合众人寿此次推出的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共有3款产品,分别是合众乐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合众颐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和合众尊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以35~40岁的客户为例,如果选择10年交费,每年的投入只需3万?5万元。

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机构养老;中国模式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05-01

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概况

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3%,2009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中国的老龄化较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未富先老”,再加之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将极其沉重,形势异常严峻。

中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我国居民的乡土观念、家庭观念比较牢固,老年人一般都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今后的养老模式还应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人们的工作地点和职业身份频繁更换,同时也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地区分隔”,且大量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出现,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和生活方式正逐渐转变,部分老人开始安于居住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即老人既住在家,又可以享受社区的服务设施提供的相关服务,兼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长,是今后中国比较理想的养老方式,但就目前的发展来说,还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在短时间内不能大范围付诸实践。我国欲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机构养老虽然只是一种补充,但当今社会已经表现出对养老机构巨大的需求。

2 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机构养老是养老方式的一种,即“老人在养老院、老年公寓,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照顾,保健和娱乐也好”。而养老机构指的是一种实体,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院、临终关怀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机构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则表现出极大的差距:我国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不到9张,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为50-70张。然而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设施的愿望却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城市和农村分别有20.5%和15.4%的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院,因此,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和现实之间形成了非常大的缺口。供需之间严重的不平衡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会引发老年人产生强烈的社会排斥心理,显然,这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将造成巨大的阻碍。

机构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依然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1)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供不应求现象突出,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远远小于老年人旺盛的需求;

(2)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主体不明确,具体到哪方提供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资金来源怎样分配,各自责任方面有何区别等有待定论;

(3)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于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问题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和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低;

(4)养老服务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且针对性不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定义过于笼统,具体的细节规定缺乏,多为意见性的指导,真正上升为法律法规的标准很少,纠纷案件的处理无法可依;(5)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人员亟待培训。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管理滞后,效率低下,此外,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对于其职称和荣誉的评定也缺乏相关标准;

(6)志愿服务方面,全民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全社会互助互爱的联动效应,服务方式单一,机制不健全。

3 机构养老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尤其应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对于机构养老属于老龄事业还是老龄产业的定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养老机构本身的属性有区别地分析,除对少部分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接收对象为社会困难老人,如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的养老机构,较大成分上走老龄事业发展道路外,其他凡是带有微营利、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应更大程度上走老龄产业发展之路,既要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又要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显示独特的优势,达到一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的和谐状态,探索中国模式的养老思路。因此,面对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我们要理清思路、理顺关系、逐渐完善。笔者试从经济学的宏观角度对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探讨各自的努力方向。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而成为一种社会公共需要。当前中国的养老机构可归纳为四类:政府办、社会力量办、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办、民办。笔者认为,由于养老服务机构多为非营利性、微营利性,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将养老服务机构看做是一种公共物品,其中,完全由政府创办且为非营利性质、面向生活困难老人免费提供的养老机构为纯公共物品,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限制。而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办、社会力量办、民办的养老机构可以看做是准公共物品,因为此类机构并不是完全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的,它们的存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多为微营利性质,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养老服务设施,同时兼具社会福利功能。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养老机构是今后养老机构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政府在养老服务机构的提供方面应扮演引导者和调控者的角色,而非具体事务的操作者和实施者,政府要确保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倡导、监督、规范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于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应为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要鼓励扶持第三部门的成长,“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办老年服务业”,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市场完全可以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但要接受老龄产业风险大、回收期长、营利空间小等现实情况,为老龄产业扩宽融资渠道,逐渐建立长效机制,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2010年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政府有关部门将对“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执行情况及国情制定“十二五”规划。2010年11月1日将开始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继续发展,新的统计数据将引发应对老龄化危机新的思考,但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自然结果,只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养老服务业的各项工作,我们完全有能力去应对日益强劲的“白潮”,用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解决有中国特色的银发危机。

参考文献

[1]沈立人著.中国弱势群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1):73-225.

[2]刘君德,靳润成,张俊芳编中国社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63.

[3]张来武主编,台恩普,陶立群等著.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0-152.

篇5

关键词:新常态;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体系;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前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态势,告别高速度增长态势,不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经济发展呈现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的状态。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国当前经济内需不足、增速下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迫在眉睫。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0岁。建立完备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既能满足老年人这一巨大群体的需求,同时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二、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产业助力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1.养老需求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

消费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增长才算是回归本意。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拉动力突出表现在民生改善上,扩大内需成为战略支点,需要通过创新消费市场有效地激活消费潜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一个社会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体现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从医疗护理、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常规需求,向保健休闲、体育锻炼、科学养生、文化娱乐等方面延伸。当前,我国养老需求潜力巨大,养老产业是极具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可以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养老产业的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养老产业具有链条长、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养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大发展机遇。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强大内需的拉动下,第三产业高度繁荣,进而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能再单一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调结构、强质量,要深入挖掘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细化产业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养老产业是一种综合业,在当前中国外贸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刺激消费,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

三、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路径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还存在老龄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专业养老机构数量少,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适合老龄化形势,同时又能在新常态下助力我国经济转型的“中国式养老”之路成为重中之重。

1.创新养老模式

当前,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庞大,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迫在眉睫。因此,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之上,摸索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这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也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过去家庭养老只是子女们的事,现在把它升华为社会化服务,既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及精神文化需求。政府为主导,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和开发服务项目内容,为居家和短期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就近便捷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教育学习,等服务。

2.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长时间以来,我国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大力开展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规模的变小以及家庭模式的改变导致家庭养老的作用迅速弱化,同时对专业型的养老组织以及社区养老方式的需求量正在逐渐扩大。坚持政府管理,加强社会投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应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有效利用医院、疗养院、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闲置场所、设施设备兴办养老机构。健全吸引外资和境内外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兴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兴办老年人爱心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服务。街道和社区要兴办养老机构,就近收住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扶持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老年人协会发展,打造养老服务社会化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兴建各类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

3.多渠道增加养老资金投入保障

当前,我国在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合彩票公益金收入等,民间基本投资较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资金应着眼于多渠道解决。一是要地方各级政府强化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补助。二是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地方各级彩票公益金要增加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中央设立专项补助投资,积极支持地方社会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四是对各级承担的建设、运营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篇6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g化趋势明显的特点,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衰退,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公私合作 养老服务

公私合作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开展的合作,是一种共担风险和共担责任,实现各方“双赢”或“多赢”的合作模式。合作的内容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等方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公私合作模式主要有:建设-运营-移交,社会资本从政府部门获得特许权,具体承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设计、融资、建造、运营及维护工作,特许权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移交给政府运作的方式;转让-运营-移交,政府可将现存或已经建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由私人部门具体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合同期满后将资产及所有权移交给政府运作的方式;委托经营,政府将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项目的运营及维护委托于社会资本,政府仍然承担用户服务职责并拥有项目资产所有权的运作方式;管理合同,政府将现有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运营、维护及用户服务职责授权给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建设―拥有-运营,社会资本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设计、融资、建造、运营及维护,并且长期拥有项目所有权且保证项目的公益性。

一、公私合作养老服务的法理学内涵

法理意义上讲,公私合作养老服务本质与核心价值是权利归位与权利本位,是政府公权力重归为公民私权利服务、是公民私权利处于社会与国家地位的政府性质与工作形态。在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引下,公私合作养老的核心理念,可转Q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把当代中国的人本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依依靠人作为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根本要求,把为了人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提高人、重人和为了人。可以说,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使我们对公私合作养老的起点与归属有了更加科学和深刻的认识,即公私合作养老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非以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本,是以“权利”为本,非以“权力”为本。

二、公私合作养老的法理学要求

公民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权利,既非天赋,亦非官赐,也不是法律所创造或国家权力所赋予,而是通过人们在社会实践与社会斗争中,在同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历史地形成的。人权与人民权力是法定权利的前提,公民的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政府权力是由公民权利和人民权力所派生的。“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泉源”和“原始权威”。从以上论断我们不难推论出政府权力来源于民众的个人权利,从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斗争初期的原始权利,到现代法治社会中广泛的政治与社会权利。而权力的产生是随者权利的不断变迁历史地形成的,权力产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权利的实现。所以权利优位于权力,相对于权利,权力就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决不是目的。为了实现对公民个人权利重和实现的根本目的,公私合作养老是应有之义和必然之需。

三、公私合作养老的法理学路径

(1)无论公私部门以什么方式合作,政府应该负责安排养老服务,保障其满足民生与符合公共利益。所谓的“安排”,具体来说,是制定养老服务的目标、内容、规模、价格与质量标准,相关规制措施。至于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可视地区的实际情况,由政府所属企业或机构进行直接生产或者选择私人部门生产。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可根据不同公用事业中公共产品性质或私人产品性质强弱的差异而定。

(2)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对公私合作活动施加约束。私人资本之所以愿意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主要是看中了公用事业基于基础性、公用性所带来的稳定回报。为了能从政府部门手中获取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权,一些私人企业或会利用政府官员“经济人”的本性进行“权力寻租”。通过对政府相关人员贿赂,提高特许经营权的竞标价格,或降低提供服务的单价等方式,取得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权,而资本逐利性会促使企业将寻租成本转嫁到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最终还是由消费者埋单。此外,私人企业作为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方,比政府拥有更多的有关自己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的信息,政府会产生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

公众参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到与其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中,表达其利益诉求以期最终影响结果的行为。公众是一种重要的监管力量,发动公众参与公私合作活动,能弥补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同时,对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施加约束,有利于促进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利益。为此,在公私合作合同签订与履行、终结的整个过程,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节,都应该纳入公众参与,尤其是市场准入与退出,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监督以及定价等敏感问题,并建立专门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公众参与制度化。此外,公民个人的力量是零散的,对各类公用事业监督需要专业的知识,个体行动不利于长期利益博弈、理性表达和有效行动。 扶持公众成立非营利组织,并改善管理民间组织的法制环境,有利于汇集民意与形成组织化的参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参与;养老服务;城市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6-0090-05

本研究所探讨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是指社会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养老服务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行为过程。研究养老服务体系的社会参与,满足老年人的多元服务需求,有利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促进走出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社会管理模式,建立老年养老社会化模式,分解社会负担,促进中国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加强。我们选取了南京市鼓楼区和玄武区作为研究对象,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鼓楼区和玄武区都是南京市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和经济文化发展大区,是南京市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区①,它们都在如何做好养老服务的问题上较早开始探索,工作走在南京市前列,以此为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选取两个区进行调查,可以对两区的情况作一对比,分析其差异和共性。具体方法上,我们在两个区随机抽取了200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59份,以此了解老年人对社会各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参与的空间和途径,以及老年人自身的社会参与等有关情况。同时我们还与老人、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召开了座谈会并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社会参与的需求和现状

(一)社会参与是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迫切需要

老年人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其自身的生活状态和需求,直接影响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社会参与的基础、空间、动力。

首先,从老人自身状况来看,迫切需要来自社会的多方参与。根据我们此次调查,有68.5%的老人为空巢家庭,其中单身独居老人占8.8%,与老伴共同生活的占59.7%。而根据1999年的一项调查,空巢家庭仅为30.0%,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空巢老人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这些空巢老人的照顾需求会越来越多,而且照顾专业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当这些老人生活有困难时,绝大多数老人只能靠“老伴”和“子女”,只有近20%的老人能从邻居、社区、保姆等处获得帮助。

其次,居家养老服务是主导需求。本次调查中,除了6位老人是在社区养老院居住外,其他都是属于居家养老(其中有128人,占80.8%的老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有14人是目前在子女所在的社区)。对于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的方式,老人们表示基本上还是自己照顾自己并且与老伴互相照顾(分别是45.9%和47.8%),子女照顾也是主要的力量(14.5%),除此之外,也会请保姆或钟点工(3.1%)。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社区安排护理人员上门服务非常少。

第三,社区医疗服务需求较为强烈。根据调查,有七成以上的老人身体不太好,小病和常见病去社区医院,看大病都要到大医院,但挂号、付钱、拿药等都要排好长的队伍,楼上楼下跑,太不方便,如果没有人陪护,更吃不消了。因此,老人们对社区医疗站有很高的期待,他们强烈需要社区医疗站能够定期检查身体(63.5%),其次是常见疾病的防治(34.6%),建立老人健康档案(21.4%),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20.8%),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12.6%)。对于目前社区医疗站的服务,大部分老人反映不是很满意,原因在于社区医疗站提供的免费检查太简单,就是量量血压;医疗站设施太简单,药品也比较有限。老人们要求要多开办一些健康讲座,让老年人掌握自我保健知识,而不是推销药品等等。

第四,期待日托服务机构能提供完善的服务。南京鼓楼区和玄武区的社区都为老年人提供了日托服务的场所,即白天老人进中心服务,晚上回家,通常有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娱乐活动等。玄武区2005年建立了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楼区称之为托老所。对于这样的机构,老年人还是很欢迎的,有一半的老人非常愿意去而且经常去,但还有一些老人表示他们不大愿意去,因为中心设施条件不够,服务不完善。

第五,社区养老机构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入住需求。本次调查的老人中,有近一半的老人愿意入住社区养老机构,其中表示“现在和近期打算入住”的老人有6位,“几年后打算入住”的老人有73位(占45.9%)。虽然老人们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当身体不能自理而又缺乏照顾资源时,他们不得不考虑养老机构,而社区养老机构是他们除了居家养老外最先考虑的选择。但是,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养老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就拿调查的锁金村街道来说,街道办有一家锁金老少照料中心,这是一个集体办的养老机构,就在老人们生活的社区中,可是中心只有34张床位,目前已经住满,听主任介绍说,已登记等候的老人已经近50人。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原因在于社区养老院有它的优势,就是老人们可以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

总体而言,被调查的老人认为已经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占71.10%、“老有所乐”的占62.30%、“老有所医”的56.30%、“老有所为”的占35.80%,“老有所学”的35.60%。由此看来,社会参与在“五老”上都大有可为。

(二)从社会参与的现状看,多元参与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此次调查发现,玄武区和鼓楼区的养老服务的社会参与的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已经走上社会化的发展道路,社会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参与者广泛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普通居民和志愿者等。

首先,政府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责任者、组织者、资源提供者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具体表现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玄武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老龄办、民政、卫生、司法、文化、体育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老龄委主管,各部门配合,街居主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养老服务工作网络。鼓楼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在区老龄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由老龄委办公室负责实施并协调。2003年11月,区老龄办策划、设计并实施了居家养老服务网工程,以后几年,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服务体系的支持。

其次,民办非企业是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鼓楼区和玄武区发挥市场经济发达、民间力量较为活跃的优势,运用政府买单,民间组织运作机制,为独居老人和部分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服务。通过竞标,鼓楼区由心贴心社区服务中心、玄武区由万家帮服务中心承接了全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企事业单位也为养老服务提供部分资源,比如玄武区某驻区企业为老年人春游提供大巴服务等。

第三,社区居民和志愿者队伍逐渐加入为老服务中。调查发现,每个社区都有志愿者队伍,他们提供服务的对象主要为老年人。平时,定期为老年人提供读报、打扫卫生、带出游玩等活动,并且也会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在访谈中,社区的老年工作负责人都提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老年服务工作,有一个街道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已经接近制度化,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四,老人自身的社会参与意愿较高。社会参与是老年人富有价值的生存方式,参与的过程也是老年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本次调查显示,有近80%的老人与邻居有交往和互助;有75%的老人愿意参加社区组织活动,其中文体活动排序最先,公益活动的愿望也比较强烈;有86.8%的老人已参与为其他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帮助的意愿或行动。访谈中,我们发现社区有很多老人都承担了“老年义工”的角色,他们会帮助社区做一些事,并且给其他老人提供帮助。

二、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社会参与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参与的环境不畅

一是政策不到位。目前,虽然社区服务的发展总体上仍属于政府推动型,社区养老服务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但是从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也出现职能缺位的现象,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培育不到位、在登记注册方面限制还较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备、扶持的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投资社区养老服务的民间资本所应享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放宽注册条件、免交注册手续费、降低土地使用费等还不够完善等。

二是社区氛围不浓。整个社会还没有确立起参与老年服务工作的积极观念,也缺乏对于养老事业重要性的正确认知。有些社区在建立老年人集中活动室的过程中,遭到了周围邻居的反对。现在很多新建的社区都设立会所、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但唯独缺少专门提供老年服务的场地和设施。

三是企业的参与意识不强。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般社区内的企业不太愿意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帮助,即使有一些企业愿意为老人们提供一些资金、服务,也很少与社区进行合作,而更多的是选择自己组织、管理的方式。

(二)社会参与的主体力量不强

非政府组织现在主要存在缺乏发展空间、未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自身不够专业化等方面的问题。志愿者服务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有时流于形式,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较低,很难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老人自身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老人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参与的质量不高

首先,目前我国老年人服务还只是一种简单化服务,即主要提供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一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项目提供得较少。老年是生命终结的前奏,面对死亡、病痛,不免会感到恐惧,临终关怀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社区开展这方面的服务还较少,也不够专业化,未能综合利用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给予老人们精神安慰和支持,为满足老年人社交、学习等需求的服务也有待提高。其次,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社区养老服务走产业化之路是由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随着人们支付能力的提高,老人的发展与享受需要也在增长,对社区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参与的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等方面发挥引导功能,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舆论引导。要直面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和养老意识弱化的现实,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教育,鼓励和表彰先进典型,使全社会充分了解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的应尽之责,努力营造关心老年人生活、慰藉老年人精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按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规则、购买服务、直接提供服务等举措,特别是建立起居家养老项目整体财政预算制度,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进一步扩大和保证政府财政投入。要注重养老设施的统筹规划,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做到统一规划,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实施、配套运作。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各类与社区养老发展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向它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两个方面。

三是加强激励和规范。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有益的补充。要加强对社区资源的协调、整合、开发,为老年人提供相互交流、活动锻炼、医疗服务、日间照料的场所,使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得到优化利用,实现资源共享。要对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实行有效的监督,实现管理法规的统一、明确和透明化,建立民办福利机构行业管理协会,出台民办养老福利机构行业管理细则。加强养老机构的行业自律和服务标准化,逐步建立包括独立的第三方评估、行业自律、媒体监督、捐赠人和公众的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体系,对政府出资购买的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行状况、实施效果和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等进行科学地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

(二)壮大社会参与的主体力量,形成多元积极参与的新格局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中介纽带作用。要将社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全面融入社区,落实到社区,使社区真正成为上承国家、下接家庭、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中介,成为社会整合的中枢。要以社区自治为核心,建立健全各种决策机构和制度,做到法律落实、制度完善、程序规范,增强社区成员的“主人”意识和信念,构建社区参与养老服务的动力机制。要广泛建立社区社会工作站、服务站、托老所、卫生站等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民间组织,积极举办多种养老保险事业,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效结合。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应根据不同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采取不同层次的照料形式,着力推进实现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势互补,努力发展成社区“志愿者服务―托老所―上门服务―养老院”相互衔接的照料体系。如对低龄老人、身体健康的独居老人可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子活动;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等服务形式;对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而又不需要全天候照料的老人以上门照料为主;对基本生活严重和完全不能自理、需全天候照料的老人应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

二是要使民间组织成为社区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和促进者。非政府组织要运用提供的发展环境,科学合理地界定功能和角色,划清职责,明确规定服务标准、服务守则、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监督考核等运作机制,改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要建立健全自身内部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自己的活动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金筹措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提高组织效率和社会效益。尤其应当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按期接受财务审计,公布财务报告与审计结果,推动民间组织自身的公信力建设。要结合社会工作者制度的建立,结合资格认证和等级评定,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抓紧开发社工岗位,发挥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优势,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是要使志愿者服务和老年人互助服务成为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也是实现社会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澄清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志愿服务既是奉献,也是自助,使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宗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本社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为老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将志愿服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积极调动驻区企业的力量,社区工作者可与驻区企业协商,招募其员工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汇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照顾服务。

(三)适应老人的多种养老需求,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社会参与机制

一是分层次参与。从需求的层次来分,对于弱势群体要重点关注,对于普遍需求要基本满足,对于个性化需求要特别提供。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借鉴国际经验,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主攻方向,重点为困难老人、特殊贡献老人、高龄老人等对象提供服务费补贴或优惠。从服务内容来分,针对目前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而医疗保健服务设施较少、精神慰藉服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状况,今后,对于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参与要更趋向于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从服务的性质来分,不仅仅只停留在补救方面,而要同时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方面的服务,通过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社区紧急救助网、医疗卫生保健网,全面满足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

篇8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服务体系;专业化;志愿者

一、探索中的河北省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我省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目标为“到‘十二五’末,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0张以上,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由此可见,由于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单纯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养老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绝大部分老人将依托社区服务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据调查显示,以城市社区管理“自治与服务”为宗旨,河北省各地社区在建立新型养老模式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沧州市运河区由政府投资在辖区内重点打造了15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廊坊市的养老服务体系中覆盖城市的主要有社区养老服务站和老年公寓两种服务模式;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矿院社区实行社区志愿者鼓励机制等。然而由于社区养老在我省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建设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识方面――观念意识不到位,普及率较低。一方面,河北省居民在养老问题的认识上普遍比较保守,大部分居民仍不了解社区养老为何物。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依仗于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然而当小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养老服务的介绍时,老人们从观念上还是没办法接受。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这种模式缺乏理解。另一方面,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房地产商、物业公司等)在这方面投入不够,服务意识较差。(2)设施方面――数量少,服务项目单一。首先,在河北省城市范围内大部分社区在养老设施建设上仅设有医疗中心,而托老所、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老年人心理咨询中心等少之又少。服务体系未能从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设计,基础设施远远达不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其次,虽然大部分社区都设有老年活动中心,但是由于设施简陋,活动形式单一,因此利用率不高。部分社区老年活动场所甚至被无端占用,变为盈利性质的饭店、网吧等;第三,在许多老旧社区(也是60岁以上老人比较密集的小区)中,养老服务设施未纳入小区基础配套建设,导致这些社区的老人寻求各项养老服务难上加难。(3)人员方面――专业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由于河北省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对医疗、照料、文化等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在某些社区养老开展较早的小区,虽然有社工或志愿者开展了上门生活照料、代买代购等服务,但因缺乏专业而规范的训练,仍然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据了解,目前河北省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多为下岗人员或农村务工人员,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偏低,最高学历仅为初中。这就导致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服务不规范,只能从事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医疗、心理咨询工作仍欠缺大量专业人才。此外,在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中,志愿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据调查,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中学生)从未接触过志愿者工作,对这个名词也只是有所耳闻,并未亲眼见过或亲身参与。社区里的上班族又由于工作繁忙,普遍不愿参加志愿者活动。许多社区仅有的志愿者都是已年过60的老人。志愿者的队伍青黄不接,资源匮乏,许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得不到帮助。(4)合作方面――政府与其他社会力量联系不够。在河北省,社区管理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养老设施与服务建设仍是由政府财政补贴。同我国大部分省份一样,河北省社区养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并且由于政府目前对于社区建设中养老配套设施、规模都没有做出准确的规定,因此在吸引社会力量方面也存在弱势。这样一来,社区养老仅难以形成产业化、市场化,不能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当中。

三、加快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建设的建议与办法

(1)普及社区养老的观念,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工作。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借助媒体宣传社区养老的趋势性和重要性,传播社区养老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接受这种模式。其次,除了大众媒体的宣传和介绍,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工、青年志愿者等在社区内开展免费服务宣传活动。“理解来自沟通“,只有当老人亲身体验,才能深刻理解社区养老的概念和意义。通过为老人进行免费的健康咨询、测量血压、免费理发等服务,可加强社工、志愿者与老人间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引导更多的企业投资社区养老建设,而这些企业在帮助社区养老筹资的同时,也可借机弘扬企业文化,提高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2)加强设施配备,丰富服务种类。在设施建设上,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公共配套建设项目,在新建小区或有条件的居民小区,要求配套兴建养老服务场所;在老旧社区,对那些利用率较低的公共设施,可采取资源优化和置换,改造成养老助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放开管理,在一定的标准和规则下,鼓励更多的私人或企业经营和管理,让社区管理尽快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在服务种类上,应以个体为单位实打实的调查需求种类和需求量,服务项目从生活、健康、精神、文化各个方面设置,争取做到具体化、个性化。项目的设立先后要讲究轻重缓急,首先考虑高龄老人和病残老人的需要,然后考虑各种情况的应急需要,从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3)从业人员专业化,激励更多志愿者加入养老服务队伍。对比亚洲四个新兴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都非常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提供专业证书教育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历教育。而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刚刚开设社会工作课程,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取长补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积极培养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建立一支具备新型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的社区服务工作队伍,从而促进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志愿者方面,我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学生或是年轻人并非不想伸出援助之手,为孤寡老人献爱心,而是苦于没有渠道,没有组织。即便是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这种已经存在多年的组织,可群众参与度还是不高。在美国,为了倡导青少年服务社区,总统克林顿1993年签署了“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法案中规定,凡做满400小时义工的青少年,美国政府每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以用来作为上大学的学费或做职业培训之用,还可用来偿还大学贷款。此外,美国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公民参与办公室”(Civil Engagement

Office),经常性的公告,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我们的大中小学校可以效仿这一做法,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参加义工的工作量可兑换学分;颁发志愿者服务证书等。发动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并使其认识到参加义工活动是他们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4)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在社区养老社会化的实践中,北京海淀区启动了“3+X”社区养老服务体系。“3+X”中的“3”是指政府统筹规划、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具体运作、社区居民参与;“X”是指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在深圳某些社区,NGO(如深圳社工组织)已较为广泛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综上得知,政府加强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处理好自己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关系。从机制和资源上,政府对社区养老不能大包大揽,也无法大包大揽。政府除了向具有基础性、福利性、示范性作用的养老项目投资外,更多应转移到对社区养老服务产业的补贴和扶持。引导社区养老服务尽快走向产业化道路。此外,在与社会组织的联合上,政府应把自己与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很好地联系起来,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搭建平台使各方力量各显身手。依托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形成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最终打造一个多元并存、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社区养老新格局。

总而言之,在我省社区养老建设工作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养老文化的宣传。在尚未启动养老设施的社区,加快补充建设,在已经开展养老服务的社区,强化设施,丰富服务种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鼓励机制,培养服务专业人员,扩充志愿者队伍。并且最终能够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载体的营利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化与福利化相结合的社区养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省社区养老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3]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4]湛珏.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市场化运作探讨[J].现代商业.

2011(12)

[5]张丽雅,於钇权.美英两国社区养老服务及启示[J].社会福利.

篇9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养老;养老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16-02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结果,我国60岁(含)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含)以上人口占8.87%,比十年前分别上涨2.93%和1.91%。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承担全部的养老责任,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得不够完善,社区养老作为两者的折中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采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

第一,社区养老政策不断出台。随着社区养老日渐受到公众的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不断出台社区养老相关政策,以支持和鼓励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完善。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规定社会办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2011年出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2.2亿元用于支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另外,地方政府也不断出台新的养老政策以支持社区养老发展。2013年底,济南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到2014年,济南要新增养老床位5 300张,新建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机构43处,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3处,新建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个。2014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社区养老也日益发展。

第二,社区养老内容与形式逐步拓展。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探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符合老年人需求、个性化的多种运营、管理和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一些地方针对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如推出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等新的服务模式。一些地区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生活自理的程度,实行多套服务体系可供选择,为其提供不同收费标准的照料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开展社区日间照料、日托服务,建立托老所;开展集体体育、娱乐服务,培养发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为老人提供五大类服务,即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护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应急服务。苏州市在社区养老方面拓展了很多新型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2013年,苏州市太平街道社区投资350万元建立了“智慧居家养老院”,它是智慧社区运行平台的一部分,利用云媒体网络技术,借助视频的新型方式对社区内老人进行管理。这是苏州首创的“虚拟养老院”的升级版,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包括家庭保洁、洗衣洗被、代购物品、买菜烧饭、上门医疗(送药)等等,几乎包揽老人生活所需的一切服务,空巢、孤寡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社区提供的机构式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拓展,正在逐步适应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二、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第一,养老观念有待转变。在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仍然深植于脑海,养老问题对于家庭的依赖性严重,老人对于机构养老有一定的距离感,对于社区养老方式缺乏了解和信任,还未从观念上接受社区养老的方式,有待宣传和普及[1]。

第二,社区养老资金不足且来源不稳定。目前社区养老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补助为主,以社会筹资、个人捐赠、适当收费等为辅助方式。虽然近年来政府补助在逐渐增加,但是相对于社区养老需求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并且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社区还没有很好地启动和利用社会筹资及个人捐赠机制。这种较为单一的筹资渠道和不够稳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良性运转。

第三,政策法规不健全。由于我国在相关领域政策不足、法规不健全,使得社区养老发展相对缓慢。比如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具体、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对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没有制定明确且合理的社区养老收费标准等。这些政策法规的缺失,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社区养老服务的筹资难度。此外,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入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来,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既可以充实社区养老资金来源,又可以缓解财政压力,然而目前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第四,社区发展不完善,设施不够健全。社区作为社区养老的依托和载体,其发展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养老的发展。但在中国,城市社区本身的发展并不完善,其带有的行政色彩不仅削弱了社区的独立性,也限制了除政府外其他主体对于社区养老的参与积极性。一方面为配合上级的要求而建立起来一些社区养老机构,在政策不健全、资金不充足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社区养老机构性质在福利化和经营化之间难以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项目欠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以及供求不尽对应等原因,使得自身生存举步维艰,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地区,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场地不仅比较拥挤,而且其内设施也相对简陋,在通风、日照、消防、格局等方面,大部分都不尽如人意[2]。

三、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建议

1.宣传普及社区养老观念。一方面要在社区居民中进行养老宣传教育,政府要对老年人从家庭养老走向社区养老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方式的优越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要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只有社区养老服务使得老年人感到满意,老年人才会从心里对社区养老这一养老方式给予肯定和接受。满意的服务体验是最好的宣传,所以要大力宣传已有的成功的社区养老经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社区养老的优越性。

2.拓宽社区养老资金筹集渠道。作为社区养老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要增加财政拨款,在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在保证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加入,吸引社区周边企业赞助、参与兴办社区养老事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区已有的资源,并妥善合理使用筹集来的资金,提高社区养老资金使用效率,使其最大化地为老年人营造舒适的养老环境和提供便捷周全的养老服务。

3.不断完善健全社区养老相关政策法规。在具体的各项政策制定上,需要进一步强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和规范[3]。尽快规范社团组织注册的相关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标准;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职责和要求也应做出具体细化且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各省市根据实际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明确合理的社区养老个人收费标准。应当借助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申请服务补贴的老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经济收入核定、特殊贡献身份审定等,以使政府补贴资金切实用到最需要关爱的老人身上,提高政府福利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4.注重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政府有关部门要正确判断市场需求的趋势,从宏观上对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规划、调控和指导,大力扶持发展民办老年福利设施,包括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医疗保健设施等。注重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4]。合格的专业化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不仅需要具备老年人护理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积极的服务精神和关爱老年人的服务热情,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应有计划地招聘大专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养老的服务队伍中,特别是有关老年护理、保健、康复、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以健全的基础设施为依托,促进我国社区养老事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琪.新型社区养老问题探析[J].辽宁经济,2011(8):94-96.

[2]王莉莉,杨晓奇,董彭滔.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3):29-35.

[3]李敏,王风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建议[J].党史博采(理论),2012(4):33-34.

[4]姜玉.浅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8.

Research on Urban Community Endowment Problem

CHEN Shujun,GAO Yinghua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Harbin 150028,China)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智能化养老 养老服务

国内外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一)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科技水平也较为先进,较早的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外很多学者对智能化养老研究较早。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倡导“在适宜环境下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念,而智能化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它们称其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后来这种理念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美国将智能化理念引入公寓设计进而顺推到老年公寓,并首提持续照护性质的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CCRCS)(潘卉,2012)老人能享受到智能科技的高质量持续照顾,服务功能齐全的复合式老年社区。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范例(见表1)。这些国家都是将科技智能化手段运用于社区或公寓的养老方式,真正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情况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构建安全、实用、环保的适老居住环境,追求高品质的人文主义的老年生活。

(二)国内智能化养老发展状况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养老方式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养老起步较晚。早期智能化养老体现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上,而我国的住宅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补欠账”的状态,长期供应短缺使开发商根本无需精细化的设计和建造就可以供不应求。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传统的居住观念,客观上对高智能、高品质的养老产生需求。2011年国家出台了《养老去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根据养老住区建设系统规划、功能规划和建设要求的不同,将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作为评定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划分的根据,由此智能化养老应运而生。

结合我国老龄办关于智能化服务的解释,将智能化养老综合定义为: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是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代表先进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的某些城市,智能化、适老化的社区已经初现雏形。目前的初步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建设与国外的“老年社区”颇为相似,吃住行全部自动化和无障碍。例如武汉的智慧养老(smart home care),武汉市侨亚置业集团(郑明桥,2012)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引进该养老模式的机构,乔西社区智能养老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11年湖北武汉市有6863名老人率先享受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老人只需拨通专线服务,就可足不出户预约洗衣、做饭、维修、理发、送米等日常服务(见图1)。四川成都地区的“长者通”呼救机,甘肃宁夏的综合社区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卡(韩均,2011),北京丰台区的智能化社区等都是对智能化养老的一种探索。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的客观必然性

(一)应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需要

联合国通常标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为7%,老年赡养系数0.2。我国于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2022年将进入社会老龄化,届时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2,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4.27∶1,2037年我国将进入深度社会老龄化,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3,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2.79∶1。从人口老龄化到社会老龄化中国仅用21年,比西方发达国家快了约3倍(杨燕绥,2012)。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亟需创新,智能化养老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能缓解养老困境。

(二)适应传统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转变的需要

我国的家庭结构已明显呈现出空巢化、核心化趋势。截至2012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2025年将突破4亿,2050年将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缩小到2.6人,2050年缩到2.51人。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总数的37%,“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曹煜玲,2011)。养老主体与客体之间严重失调,纯粹依靠过去的家庭人力养老已相当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我们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智能化能够大大减少人力,优化资源配置。

(三)满足老年群体客观的生理、心理状况的需要

第一,从生理角度来看,老年人一旦上了年纪,会出现生理衰老,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逐渐减弱,直至生命终止。具体表现在:其一,感知能力退化,老年人感知能力的变化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信息的接收。体现为光暗适应能力、颜色知觉能力和敏锐度的下降。其二,神经系统功能退化,这主要由老年人脑细胞减少造成的一种迟钝反应。表现为思考能力降低,记忆力减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认知能力较差。其三,肌肉及骨骼系统的变化,70岁的时候,肌肉只有30岁的一半,骨骼岁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脆,再生机能变低后灵活度明显下降,所以老人摔跤容易发生骨折,生活场所需要特别注意。其四,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由于新陈代谢变慢,温度、湿度和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老年人的促发性疾病,致其丧失自理能力(许畅达,2007)。2010年末,根据世界健康调查(WHS)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HSS)2003-2010年的关于失能老人的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老年人的身体较为脆弱,对于客观居住环境要求很高。科学的标准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的声、光、热,以及无障碍,智能化设计,对于失能老人的全方位照护,对于半失能老人的身体恢复,对于自理老年人的身体保健都是有很好的帮助。

第二,从老人的心理角度看,传统观念认为老人只需要能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就行了,吃饱穿暖就谓之孝。然而孔子有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为现在的所谓孝子,都说能奉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心存孝敬,那和饲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往往忽略老人的高层次需求。老年人因社会角色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及生理机能退化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有更强社交归属需求,但凡事很怕给子女添麻烦,想尽量依靠自己,而自身条件又受限,长期会产生自闭情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同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社会认可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自身的社会经验应该得到尊重。智能化养老可以弥补传统机构养老的缺陷,因为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而不是麻烦子女,智能化设施会成为生活好帮手。不给子女添麻烦,本身也是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减轻负担。智能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远程科技的体系上建立的一个支持家庭温情养老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其它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完善,不仅解决了我国家庭养老资源弱化的问题,也符合我国一向提倡的“孝”文化。

(四)弥补我国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需要

养老护理服务由于其特殊性,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又高于一般的服务行业,生存在这样一种夹缝中,利润空间有限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亏损,民营养老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为 353.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有19.1张,离30‰的标准相差甚远。同时,我国存在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与急需的矛盾,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更不足10万人(石峥,2012)。如果建立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智能化会降低人员需求,只需要少数人观测监控老年人的动态,在需要的时候调配人员,而不是挨家挨户走访,就可以较大地节省人力成本,整合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尤其对于家庭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也更为方便,大大缓解养老机构的床位紧张。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成本是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最主要的瓶颈

目前老年人保守的消费理念是养老服务的一大阻力,多数老年人还是不愿把自己毕生的积蓄花在养老方面,所以目前养老产业多是叫好不叫座。养老建设成本费用很高,除了公益性政策性养老机构外,政府要起到支撑拖底作用,给予政策上税收上的倾斜,在智能化养老建筑产业给予扶持,社区和机构统一配置智能化养老的设施(,2012)。

(二)老年服务风险管理政策法律不健全

老年服务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供参考的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智能化养老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安全,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老人自身造成的意外,例如老人在养老院意外跌倒,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个权责界定不清晰,会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对现在的养老社区和机构。所以,要注意老龄群体的特殊性,规范其发展,以免使产业陷入利益化陷阱,老人无法从中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养老服务标准不完善

近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历研,2012),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一定程度上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发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社会服务标准。养老标准涉及建筑、设备设施、医疗、饮食、服务、精神等多个层面,但这些层面的规范零散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所以让养老服务的工作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服务的具体方向和标准。其次,针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6项(李华楠,2012),就设置标准的类型而言,多数是以机构设置、设备设施、辅助仪器等建筑设施方面为标准,而真正意义的针对性、可测评的软服务标准还较为缺乏,造成目前各种模式自成一派,老年服务质量偏低。智能化养老在推进的时候可能会无所适从。

智能化养老在未来养老服务中的展望

(一)智能化养老将融入养老主流模式

我国未来长期模式,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如今居家养老纳入智能化居住区规划突破了传统家庭养老只注重关注老年人自身问题的局限,这种依托社区构筑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新形式是一种在传统聚居观念和老年社区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可以使老人感受家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专业照护,尤其是高龄老人、空巢和失能老人对此表示更强的认同感(窦玉沛,2012)。智能化养老系统也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家庭智能化的改造,更好让居家老人享受智能化的便捷养老服务,通过对整个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使智能化养老系统覆盖到每个家庭、每位老人,改善社区服务的弊端,提供高质量服务;还可运用于老年服务性质的机构,使机构能够提供更完善、先进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