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10 18:1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09-0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现代职业教育是在传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基础上生成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育的现代化、体系化、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台上,中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好基础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转型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从规模走向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对中等职业教育如何转型发展,巩固基础,提高质量指明了路径。笔者学习《决定》后深刻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的关键在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内涵的强化、基础的巩固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认真学习、把握《决定》精神的基础上,以内涵为重心,以质量为重点,遵循好一个指导思想,坚守好三项基本原则,落实好九大举措。
一、遵循一个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任何发展都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自觉作为。没有科学思想作指导,发展可能会出现曲折、反复,或者误入歧途,甚至夭折。《决定》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确定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等职业教育要在现代职业教育平台上巩固提高,必须认真学习落实好这一指导思想。
《决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心突出、目标明确,内容具有整体性、举措具有针对性、发展具有系统性。这一思想以质量为中心,强化内涵,着眼发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巩固提高来说,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重点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一切教育的宗旨,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核心能力和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与超越;“服务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在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满足为民生服务要求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必须围绕就业展开。
“适应技术进步”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任何技术都存有生命周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依据技术进步及时变革教学内容;适应“生产方式变革”,是职业教育使命所在,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自觉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公共服务”,是教育公益性原则的体现,更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特质的具体表现。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落实好三个“坚持”,自觉做到三个“适应”,才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着力点;才能真正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走出事实上以招生为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促动来改变自身生存的被动状态,通过内涵的强化、质量的提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守三条原则
《决定》围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架构,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般与个别、政府与学校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五条基本原则。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必须重点坚守好三条原则。
(一)坚守好“服务需求、就业导向”原则
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入工作体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职业教育是横跨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现代与未来的跨界、跨时空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职业教育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技术推广,都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航标,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决定》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五个“对接”的要求,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使命的体现,彰显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可行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巩固提高的目的,必须以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二)坚守好“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原则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必须坚守好“产教融合”原则。“产教融合”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新形势下产教如何融合,其着力点是什么?《决定》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前两点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最后一点是对职业学校的要求。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巩固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恪守产教融合原则,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自觉衔接、自觉配套是必由之路。
特色是职业学校保持旺盛、持久生命力的根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按职业教育规律办学,突出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教育迥然不同的办学特色。职业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就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实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校企协同育人。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从职业教育的特质出发,努力激活自己的职业特性、产业属性,积极吸引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培训人才,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推进自身的发展。
(三)坚守好“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建构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就业,可升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确立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教育举措。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的传统理念。技能学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部。技能学习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不断增强,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基本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放松。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系统建构理念出发,致力于中职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基础知识的建构。其次,要从“多样成才”的理念出发,既要重视学生的就业,也要重视学生的升学;既要让学生学会动手,也要让学生学会动脑;既要培养学生岗位工作的能力和精神,也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此,必须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修订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强化九大举措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以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吸引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这表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新形势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是必由之路。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其内涵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决定》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建构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平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在法人治理结构上探索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产权与治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教代会、工会等治理机构的作用,在投资者、管理者、执行者、学校教职员工之间进行权力制衡、利益制衡,既保护出资人的利益,又维护教职工的民益;制订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必须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将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回归学校。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也是核心要素。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决定》立足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出了七条实施路径。第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改革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第三,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第四,加强实习管理,健全学生实习保险制度;第五,推进“双证书”制度;第六,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第七,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三)做好招生工作
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招生工作,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奠实基础。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升华。就目前社会“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认知现状来看,从公众意识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平衡的差异来看,要巩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必须稳定中职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中等职业学校一要在理念上高度重视学历招生工作,多种措施加强宣传,稳定学校的发展规模;二要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必能成,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三要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减少在校生的流失,提高在校生的巩固率;四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汲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奠定物质基础。
(四)“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课程是职业学校教学的核心载体,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素。围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决定》指出,建立一个“机制”,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两个“衔接”,即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体系实现了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衔接,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标准开发与标准应用的衔接,是一个内容科学、中心突出、举措具体、特色鲜明、联动发展的课程体系。
(五)依据教师资格标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要素。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决定》从一般与个别、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实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加强校长培训、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举措。
(六)“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时代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水平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明确了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举措,为我们指明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是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二是开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四是建设信息化平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项措施,着眼于应用,着眼于发展,覆盖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七)加强与优质学校、城市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扶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不仅规模急剧扩大,办学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部分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已达到了世界水平。但从整体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比,在思想理念和办学水平上还存有较大差距。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在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对口合作,借船出海,借势发展,拉长短板,整体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八)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能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就业是办学的目标和生存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但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角度来说,仅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就业能力的建构和培植上又是不够的。《决定》从学生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出发,将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相融合,提出在加强技术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强化文化基础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样化发展、多样化成才提供必要的充足的备用能量,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更新理念,强化文化课教学。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篇2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篇3
1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摆脱“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是科学技术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就要求每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打好基础,学会学习,不断调整、提高和发展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实施素质教育又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潜在危机的需要。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科技犯罪,因此呼唤人类对道德规范的重新审视和关注,都呼唤人们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人,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我国正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
2 素质教育的特点
2.1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是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2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在“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的思想指导下,在学科教学方面,重视语言和数理化等所谓主要学科,忽视音体美劳等学科,在教育目标方面,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智能,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2.3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要创造性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2.4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 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是追求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教育,全面质量是基础,高质量是核心,个体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必然有个人特点的发展,是个性的形成过程,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使他们都得到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
篇4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育事业 科学发展
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数量与规模提升”到“质量与结构并重”的跨越阶段。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核心就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提高教育质量,既是时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更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知识周期越来越短。要促进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志存高远、理念坚定、追求卓越的文化传承者,迫切需要眼界开阔、专业精湛、勇于创造的社会开拓者,迫切需要道德高尚、明礼诚信、身心健康的民主参与者。因此,打造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才能催生国家的繁荣兴盛。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国家改善办学条件的终极目标。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从校舍改造到教育技术装备,从硬件建设到文化建设,满足了大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需求,让广大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享受优质教育。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质量与办学条件相适应,是国家改善办学条件的终极目标。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教育质量既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人才之源,是一个地区教育的品牌之本,又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基。教育质量是学校存身立命之本。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品牌塑造,源于办学特色的打造,源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推动一个地区不断壮大、繁荣和发展。
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抓硬件、抓师资、抓教学实现。同志在全教会上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多样性、创造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加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贯通和产学研合作,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活动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形成,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三、提高教育质量,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一)扬“师德”。坚持表彰奖励和违纪惩处“两手抓”,大力弘扬以身立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大力整顿师德师风,从严处理以教谋私、违规补课、乱订资料、猥亵学生等行为,保持违纪违规行为查处的高压态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解“师难”。教师职业虽然使命崇高,但很清贫。应该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千方百计帮助教师排忧解难,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积极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从政治上关心教师,业务上指导教师,生活上关怀教师,使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长期从教,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锐意创新、深受人民群众和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三)提“师能”。大力加强教师专业学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建立名师帮带责任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从教经验,提高业务能力。
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步伐,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爱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
(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篇5
沈健:我在“十一五”期间出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五年来,江苏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共投入教育5000亿元,是历史上财政投入教育最多的一个时期。
二、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们以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以扩大教育开放为重要发展路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加快,主要质量指标都处于全国第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质量指标跃居全国第二。
三、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近五年来,江苏基础教育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法规,让江苏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此外,通过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和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规范日常管理,保障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颁布“五严”规定,引导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大了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考核权重,切实减轻学校升学压力,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清理无证幼儿园和“小学化”行为,全面规范248所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全面整顿普通高中改制学校。全省建成了从学前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万所学校、千万学生网络化管理,为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着力建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基础教育教学科学决策机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率先在省一级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制订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启动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积极开展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初步建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设立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定额,每生每年小学达550元、初中达750元。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为投入重点,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学前教育经费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3%,全省基本每个乡镇都有1所以上省级优质幼儿园。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21.7亿元,达到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的69.8%。全省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全面增长,其中高中增长108.8%。
五是着力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积极调整师范生培养体系,从2010年起启动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每年招收培养五年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将使全省每一所公办幼儿园都有1-2名男教师。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全员培训制度,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011年完成省级培训12.1万人次。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万名大学生赴农村任教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制度,着力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本刊记者:江苏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根本性转变。目前苏南、苏中大部分地区已经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对经济条件欠发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农村地区,我省将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真正步入教育现代化?
沈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教育发展基础存在差异,我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呈现出由苏南向苏中、苏北分层、分步推进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接受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17个县(市、区)均地处苏北。对这些经济条件欠发达、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地区,我们将坚持省定标准、“以县为主”,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2007年颁布的教育现代化建设16条标准,突出了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保障水平,这些建设指标不因地区差异而有所改变。为了帮助苏北地区创建教育现代化,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对苏北地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条件,以小康社会建设进度为基础,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适度超前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局部先行、共同发展。
二是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保障教育支出在同级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达到省定标准。
三是自2012年起,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启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为引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以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实施省培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依据,找准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以农村初中学科课程为抓手,通过教育局负责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和帮助学校,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校际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本刊记者:您在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突出“优质”和“均衡”,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突出“多样”和“特色”,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突出“内涵”和“质量”,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请问,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切实解决择校热问题,保证老百姓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沈健:“择校热”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省在破解“择校热”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部分地区如盐城市、海安县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一是推进入学制度、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我省明确规定将热点普通高中不少于5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每所初中,由所在初中择优推荐,大大提高了一般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办学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同时,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输出和引进好的经验,共享优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带动和提升了一大批薄弱学校走上了优质学校的行列。师资均衡是推动教育均衡的关键,我省规定,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
二是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在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是根据新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本刊记者:“十二五”时期,是江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并向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而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请问江苏教育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如何以战略性的视野和思维积极应对,推进江苏教育持久地又好又快发展?
沈健:江苏提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生活安定、宽裕和富足,使江苏人民有意愿、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基础教育,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当前,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评价制度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成功的机会,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综合评价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三是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之间的矛盾。培养模式的单一使学生缺乏多样发展空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社会评价把升学与成才等同起来,导致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当为学生发展提供各得其所的教育时,教育才能成就未来。
我省基础教育已处在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内涵提升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探索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更高水平发展。我省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必须继续鼓励这些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努力在提高质量、优质发展上取得进展,为全省积累经验,及时推广,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从部分“示范”到全面“率先”的新跨越。
篇6
不同的区域政府会依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建设教育公共设施,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指导两方面。首先,各区域的教育投入不同导致基础教育发展差异化。资金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保障,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天津市的基础教育是各个区负责,由于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财政收入不一样,教育投入按照占财政收入比例也各不相同。其次,依据现实制定的教育政策加剧各区基础教育发展程度不一。教育政策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向性指导和运行过程标尺。由于城市教育管理权力的适度下放,各区会依据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政策。各区基础教育的现实根基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前提,而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的教育政策又对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我们以天津市基础教育最好的和平区和相对薄弱的红桥区为例,从两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基础教育的规划,来分析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可以看出,和平区和红桥区既存在着居住区、区域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同时也存在着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
因此,两区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基础教育总体目标方面,和平区强调地是基础教育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的领先发展,而红桥区将达到较高水平作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城市教育的重点问题,在这个方面,由于和平区义务教育整体质量较高,只存在校际之间差距,因此提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而红桥区基础教育问题相对严重,区域内南北部分差距较大,因此在目标设定时,解决基础教育布局不合理问题成为首要问题,校际之间的差距只能放在下一步规划中;优质校的建设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紧密相关,和平区的规划是在五年内全区基础教育全部高水平达到学校现代化标准,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红桥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必须把打造一定数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发展目标。教育政策的制定预设了教育目标,直接导致教活动的结果。和平区较高的发展目标保证了和平区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全市的领先地位。
二、基础教育不均衡加剧城市区域分化
由于市六区依据各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制定的教育规划目标不同,导致各区基础教育出现整体质量的差异。家长对于区域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区域基础教育差异最直接的反映,因此论文将家长对市六区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调研内容。教育质量的高低体现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效果是各种教育活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全面地说明区域教育之间的质量差异,本文选定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校管理、校风校纪、生源素质作为评价指标,从不同区域在这几个方面所得平均分值的高低,可以看出市六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排名和差异化程度。可以看出,基础教育质量最好的是和平区,其次是河西区、南开区,再次是河北区和河东区,红桥区相对最差。并且市六区基础教育质量差异的程度是比较大的。和平区整体基础教育质量获得的平均分值的比第二梯队的河西区和南开区高出40分左右,而比第三梯队的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高出60多分。基础教育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因此,它是区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空间校际之间和区域之间不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不均匀地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空间。不论是人为划分界限还是自然形成边界的空间,其内部都是浑然一体的,各要素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生着互动和影响。基础教育是和其它资源辩证限定的,基础教育与住宅、房地产、公共服务等其它城市要素密切相关。如天津和平区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保持了住宅的较高不动产价值。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趋旺盛,在和平区,学区房的销售量占到二手房总销售量的30%。如果从广义学区房概念统计,不考虑小学上学划片问题,学区周围的住房销售量更达到二手房销售总量的60%~70%。[3]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周期性,学区房一般交易频繁,同时根据我国房屋买卖的政策规定,房屋每交易一次,都会产生一次税费,而每一次的税费都会换成购房成本,转嫁到下一个买家手中。一般来说,交易周期在两年左右的和平区的学区房转手一次,房价就要高出10%,而每年都会有新生入学,市场有需求,学区房热销,学区房的价格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高。房屋市场的火爆也为和平区政府提供了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
从宏观角度来看,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根本,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提。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可以使区域内更多地人获得高等教育,提高本区域人口的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推动区域的建设;由于公共设施有效用最大化与使用最大化问题,这样难免存在着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会吸引消费者的光顾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这样就会增加区域内的居住人口,进而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品牌化,可以提升所在区域的知名度,增加区域空间的社会和文化资本……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促进区域内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其它资源的发展和提升。而基础教育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由教育引起的社会收益就比较少,这使原本就存在差距的区域间的发展距离进一步拉大。因此,我们可以说,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加剧了城市区域的分化。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俄语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17-01
一、高质量教材的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
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质量教材的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教材评价是鉴定教材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教学单位选择高质量教材的依据来源,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俄语教材对于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俄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俄语教师应当有对俄语教材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并针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水平。
二、要提高俄语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对于俄语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俄语基础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俄语文化背景差别很大,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些俄语的基础知识,而有的同学甚至连俄语什么样都没听过。面对这样一些俄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同学,一方面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尽可能的增加生词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单词。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地引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快速入门,使他们在理解简单词的意义的基础上同时学会应用,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弯路,又培养了他们表达能力。教师应熟练俄语教学手段初始阶段教师由于对俄语教学手段不够熟练,上课时精力被大量地消耗在注意课堂讲解的效果上,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下,没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馈,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合理控制讲课的速度,教师在书写板书时奖俄语单词旁边必须写好母语的翻译,使学生背单词的速度加快、生词量加大。除此之外,教师应在课下精心准备每堂课需要的内容,充分估计到讲解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应当抓好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从许多学者的教学实践上可以看出,现在的俄语课堂人仍然一方面学生要自身约束自己,坚持按时听课,另一方面应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认真按时完成作业,通过做作业,学生可以发现学习饿语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断寻求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据了解,目前很多同学的作业处于一种应付状态,抄袭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目的就是混个平时成绩,最后勉强弄个及格。所以,一方面,饿语教师应加大对作业的管理,发现抄袭作业的现象应予以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由于饿语基础教学涉及的学生班数多,人数多,作业批改量很大,应配备有合理数目的助教帮助批改作业,这样,既可以使作业批改比较细致,也容易发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四、俄语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通过能够将外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与外籍友人畅通无阻的交流,对外籍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者个人,都是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教学者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考试中对外语学习的理解、运用能力。
俄语教学也注重“听说读写”四大体系的训练。通常,学生在学习中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述主要体现的是“说”与“写”,而“听”和“读”常常是基于学生对俄语课堂知识理解之上。 朗读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练习口语发音,还有助于学生们在反复郎读中,调动思维,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艺术美。在俄语教学中,教学者课堂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口语、朗读方面的技能发展。学生在朗读教学中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俄语的语言体系,并促进语感的形成。
篇8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和贫困地区优秀教师的缺失导致我国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并且难以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找到解决方案。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慕课(MOOC)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成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师教学的概念并进行了实验。本文探讨了双师教学在教育资源配置、兴趣类学科教学和支教活动中的应用,并希望双师教学可以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慕课;双师教学;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一、概述
双师教学是我国对慕课(MOOC)进行的创造性应用,具体应用方法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础知识的讲授和配套教学资料的准备,另一部分是课堂的互动、问题的解答、学生素质培养和教学节奏把控等等。双师教学把第一部分的工作交给慕课平台上的名校教师完成,第二部分与学生的交流仍交给学校中的老师进行。两名教师以虚拟和现实配合的方式分工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提高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而我国的贫困地区人口无疑是对高质量基础教育需求最为迫切的群体。这些年来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小学教育已经完成普及,文盲人口已经基本消失。但在贫困地区小学之后的初中教育虽然入学率较高,辍学率同样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基础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受,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有限,在基础教育之后学生水平难以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这就导致了高中和大学会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原因将贫困地区的学生拒之门外。这就进一步影响了贫困地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要打破这样的基础教育现状已经很难通过传统教育体系的改良达成,真正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政策共同努力。本文将针对双师教学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进行讨论,试图用这种方法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
二、双师教学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一)将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中小学课堂
要达成优秀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配置,首先要寻找优秀内容提供者。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了起步和实验,在这方面最为积极的探索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人大附中受到2013年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启发,于2013年9月10日启动了双师教学的实验项目。在这次实验中,12个教学班有11个班的平均成绩有了提升,其中提升最高的班级达到46.41分,效果最差的班却呈现负增长。在这次实验性教学活动中,由当地教师负责在上课前一天对人大附中提供的授课视频进行熟悉并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适当剪辑,把一些提高性质的难题提取作为课后研究和思考题。在课堂上也是由当地教师来把握节奏,在适当的节点进行停顿、讲解、重放等操作,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这一方面说明了优秀的教育资源确实可以通过双师教学的方式对大部分贫困地区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实验班级的效果差异中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实地教学的教师还是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无论如何,在这次尝试中我们确实做到了把中国最优秀的基础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慕课内容提供端,从人大附中主导的实验性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优秀教育资源具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并认可双师教学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的是慕课的制作水平,需要建立专业的团队研究和分析怎样的镜头语言和表现手法更适合把优质的课堂教学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慕课视频,探索怎样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方式能更好的使贫困地区的同学接受。这就需要教育内容的提供者转变思路,把思路从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转向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包容性和通用性。在实地教学端,从各个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双师教学不只是将慕课引入教育资贫乏发地区就可以直接产生效果,当地教师的配合至关重要。双师教学需要当地教师能够理解慕课视频中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前进行研究分析,需要教师对课堂节奏有一个科学的把控,既保证教学进度也确保教学质量。可以说双师教学在实际上增加了当地教师的工作量,而不是为当地教师减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培养当地教师的责任心、工作热情、对新的教学形式的接受和学习能力。
(二)进行兴趣类学科的教学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语文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当地老师或许还能够进行完整的教学,但体育、音乐、美术这样兴趣爱好类的科目就非常缺乏教师来进行传授。一方面是贫困地区的教师本身大多出身贫困家庭,虽然经过师范教育进入了教育行业,但是其本身就缺乏兴趣爱好类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无论是体育、美术、还是音乐都不是能够快速习得的技能,要想成为这些科目的教师必须自己先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技能磨练,这对于教师资源本就紧缺的贫困地区来说难以实现。最后,贫困地区通常对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了解学生需要进行体育文艺方面的培养来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提升个人素质和审美情趣。在这样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的学校就不会将资源投入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当中。面对这样的状况和困难,就需要利用双师教学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双师教学在兴趣类学科的教学方面可能和基础课程的教学稍有不同。由于当地教师可能并不具备学科基础,所以会着重要求慕课视频的质量,学生的知识完全来源于慕课视频,当地教师只能起到组织协调学生的作用。在这种要求下,针对兴趣类学科的慕课视频就不能仅仅提供知识,还要体现出互动性。由于兴趣类学科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体系架构程度要求不像基础知识那么高,所以这样的形式虽然不能用在基础教育上但是在兴趣类学科的教学中可以行得通。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的教师可能不具兴趣类学科的技能,但是作为教师普遍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慕课的内容提供方还可以制作针对教师的兴趣类学科培训,这种低成本的培训可以使当地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兴趣类学科教学能力,这样也就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兴趣类学科教学难题。
(三)与支教活动进行结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扩招和教育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升,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学生和教师进行支教活动。这样的支教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但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这些支教活动以短期占绝大多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支教活动和双师教学结合的方式使支教活动的价值获得大幅的提升。首先,这种短期教学活动带来的问题就是支教期间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比较高,但是无法和当地教师的教学风格及进度进行配合,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效应。如果支教活动是进行双师教学,由于课程的知识体系部分一直都由慕课完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课程衔接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保证高质量的现场教学能够实现。其次,短期的支教活动虽然能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但从学生整个学习进程的角度来看这样短期的高质量教育意义十分有限,并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如果双师教学的形式在贫困地区成功运行,就可以考虑转变支教的目标和形式,把支教的目标群体定位到当地教师,通过教授他们信息技术手段、课堂节奏把握以及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来使双师教学的实地教学端提升教学质量进而达到长期提高当地教育水平的目的。
三、双师教学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减轻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世界性的问题,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本身,教育资源如何配置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否活跃,一个公民的上升通道是否清晰稳定。可以说一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和公民对国家的基本态度。随着网络慕课和双师教学的出现,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必然会迎来重大转机。双师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传统教育体系中难免出现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差异、文化氛围差异造成优秀教师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聚集。欠发达地区就会陷入教育资源越来越贫乏,经济文化环境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的境遇。而双师教学首先是以慕课为基础,慕课平台将会聚集我国最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由于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所以社会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帮助成本实际上很低。至于部分重度贫困地区的学校中没有连接互联网或者没有多媒体放映装置,则需要社会和国家进行硬件扶持。尽管这样,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无论在物质成本还是人力成本方面双师教学都可以做到传统教育形式无法做到的低廉。
(二)缓解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双师教学虽然对实地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地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但双师教学也改变了教师的职能。双师教学的形式在实际上降低了对实地教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经过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通常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有在贫困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意愿的教师又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研和知识能力,这是导致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人员缺失的重要原因。通过双师教学的形式简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师资水平,扩大教师队伍的招聘范围,贫困地区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便可以得到缓解。
四、结语
推动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完成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系列的难题一定不是双师教学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慕课和双师教学的形式特性决定了它一定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将作为一条重要路径提供给我国的教育事业作为参考。无论是如何应用双师教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为地区发展进行智力储备,进而促进我国的民族复兴和共同繁荣。在教育公平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双师教学很可能会成为实现我国教育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而提前的研究、实验和应用是把握机遇的必要条件。
作者:王天骄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9).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中山大学中国慈善研究院.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R].广州:中山大学,2014.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民办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不少关注民办义务教育的学者和相关人士,对该政策实施背景下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担忧,并预言,该政策会对民办义务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其理由是,在免费的公办教育和收费的民办教育之间,学生及其家长更有可能选择公办学校就读。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是否会对民办基础教育构成强大的冲击?如果未造成冲击,那么促使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借用2005—2009年国家教育统计数据,呈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并从国家、农民教育需求和农村民办教育自身的相对优势三个层面对该现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
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教育的发展
本文以2005—2009年全国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的变化两个指标,作为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状况的替代变量,呈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在衡量每个指标时,分别考察了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变化程度,即农村民办中小学校纵向的变量和横向的对比量(文中“小学”仅指完全小学,不包括教学点;“初中”仅指普通初中,不包括职业初中)。
(一)农村民办中小学学校数量的变化通过对2005~2009年农村民办中小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数量的整理、汇总,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总量减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N2009年农村民办小学减幅为25.74%;农村民办初中减幅为19.92%,民办初中的减幅小于民办小学。不过,与民办小学数量呈持续减少的趋势不同,农村民办初中的变化趋势首先呈现出些微的增加,然后才出现大幅地减少。在此期间,农村小学的减幅为26.08%,农村初中减幅为17.10%。从整体上看,农村民办中小学校的减幅与农村中小学的减幅较为接近。
第二,从民办中小学占农村中小学的比重看。2005—2009年农村民办小学占农村小学的比重明显小于农村民办初中占农村初中的比重;农村民办小学占农村小学的比重较稳定,而农村民办初中占农村初中的比重却出现了较显著的变化,其趋势是先增大而后回落到与基年(2005年)相似的水平。因此,从整体上分析,就学校数量的变动而言,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无论是民办小学还是民办初中,其自身的变化以及其占农村学校的份额并未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的变化
在农村学龄人口规模逐年减少的过程中,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生源竞争较为激烈。学校在校生数,尤其是其占同类学校总的在校生数的比重可以衡量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首先,从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的变化来看。如表2所示,20052009年间,农村民办小学在校生数的减幅为6.66%;在此期间,农村所有小学在校生数减幅为6.12%,与民办小学在校生数的减幅接近。20052009年,农村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减幅为13.45%,且在这5年间,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呈平稳减少趋势;而在此时间段,整个农村初中在校生数减幅为30.53%,远高于民办初中在校生数的减幅。其次,从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占农村中小学在校生数的比重看。如图2所示,在2005~2009年,农村民办小学在校生数占农村所有小学在校生数的比重由1.94%上升至2.23%;农村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占农村初中所有在校生人数的比重由2.69%上升至3.3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就在校生数而言,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市场份额相对平稳,且呈小幅上升趋势。分析可知,在2005~2009年,从绝对量上看,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数及在校生数均呈减少趋势,这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数的减少直接相关;从相对量上看,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及在校生数在农村所有中小学中所占比重没有降低反而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可见,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并未对农村民办教育构成较大的冲击,民办义务教育在农村赢得了份额不大却相对稳定的市场。
三、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旨归,在于减轻学生家庭(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进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呈现出明显的成效。有数据表明,自2007年至2010年底,全国近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并享受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我国小学净入学率达99.5%,初中毛入学率达98.5%,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I]。那么,在该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民办基础教育缘何能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
(一)政府推动——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利好
绝大多数已有研究倾向于:政府未积极推动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并认为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的义务教育财政补偿政策对民办基础教育存在歧视。笔者认为,这是对政策的一种曲解。仔细分析和梳理近几年的政策文本可以发现,政府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旨在“引导、规范并鼓励”民办义务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一,从政策制定层面着力引导、规范和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各地制订的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政策文本,均充分肯定了民办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中国,政策法规具有高度的导向性,这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无疑坚定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办学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多渠道的资金向民办基础教育流人,有助于部分优质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如2011年河南省颁布《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保障民办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进修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第二,从实践层面给予民办基础教育实实在在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着力纠正对民办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待遇。民办基础教育承担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如浙江省温州市2008年民办基础教育为政府分担了近五分之一的财政负担,当年为政府分担近10亿的公共财政投入。嘲基于对其社会作用的肯定,部分地方如山东省、河北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免除了民办中小学学生的杂费,并将免除部分直接补贴给民办学校;免除了民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费并视财力给予教辅资料补助。重庆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学生杂费、公用经费与公办学校执行同一政策,由市和区县按核定标准给予补助,将民办学校教师职评、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纳入全市培训计划,统一安排,享有同等待遇等。
(二)家庭推动—•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需求利好
篇10
高职院校 班级管理 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落者,有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被置于安静的角落,失去了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更无法实现与教师在思想上的交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学生的状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通过交流,通过思想上的交锋,用师爱最终实现思想上的交融。
一、做好师生高质量交流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作为班级学生的引领者,不仅仅是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一定要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实现师生之间高质量的交流。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使用有效的高质量交流的途径。
1.以励志语言和励志歌曲作为高质量交流的途径
辅导员更加需要学习哲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国学经典等,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把学习的感悟总结成励志语言结合学生当前的状态与学生共同分享。如当学生们遇到困难而欲退缩的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能够帮助学习形成一种主动客服困难的惯性。当学生们抱怨外界环境的时候,“当一个人足够优秀,黑暗也会为你让路”,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从自身找原因、完善自己。当学生状态不佳的时候,励志歌曲如《我相信》、《放飞梦想》、《和你一样》、《风雨彩虹》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
2.以专业知识和能力作为高质量交流的途径
辅导员需要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熟悉本专业对应的未来工作内容。因此,辅导员要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国家示范院校、示范专业的办学思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给学生树立信心和成长的目标。辅导员需要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学生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分解为各个学期的分目标。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从学生活动、制度等方面制订完整的学生工作计划。
3.以自身行为作为高质量交流的途径
言教不如身教,辅导员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对学生示范的作用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精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辅导员良好的言行举止能够成为学生走出困境的巨大动力。
二、师生在交锋中高度了解
由于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心态消极,那么师生在思想上的交锋则是不可避免的,辅导员需要利用师生思想交锋的机会,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
1.在交锋中看到事情的本质
所有的学生都有爱的需求,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缺乏教师的关爱,叛逆的心里极其严重,甚至个别同学故意通过犯错误的方式吸引辅导员的注意,争取与辅导员沟通的机会。曾经有一位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辅导员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我就是想让您多喜欢我,所以从前我故意犯了很多错误,您每天这么忙、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还这样做,我觉得对不起您。但是,我不是故意惹您生气,我永远爱您”。这位同学总是在教室、寝室里犯一些小毛病,她只想获得更多的爱而已。
2.在交锋中发现学生的困难
与学生思想上的交锋能够获得宝贵的信息。辅导员应坚持每天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交友情况,学生对未来的打算。由于用电安全的问题,学校对用电器查的特别严格。但有一个学生,在班级用电热锅煮方便面,恰巧被辅导员撞见了,由于了解到这位同学两天的生活费是7元钱,导员没有责怪他。但学校的安全问题是不能忽视的,辅导员立即拿出50元钱送给他,并给他介绍勤工俭学的机会,他被感动了,自觉地收起了电热锅,放在办公室。以后,班级的许多事情他都主动去做,任劳任怨。
近年来,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有上升的趋势,父母的情感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心态和行为的不端正。因此,辅导员要从学生另类的行为中了解其成长的环境,以师爱弥补学生曾经缺失那份爱,通过开展活动换回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身未来生活的希望。
三、用师爱架起师生交融的桥梁
师爱是辅导员在工作中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是实现师生在思想上交融的桥梁。
1.让师爱化作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实现师生思想的交融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还是学生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责任是艰巨的,辅导员不但要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还要时刻掌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挖掘学生潜在的智能优势,保证学生以良好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未来的挑战。一位学生在少年时期,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尽管具有绘画的天赋,但没有得到专门的培养,进入高职院校后,她更加喜欢POP,但她只是把这份爱好埋在心里,自己随便的写一写,当辅导员发现她的这种潜质后,辅导员为他创造机会,介绍专业老师,老师给予了他们真诚的帮助。后来,这位学生在毕业之际对辅导员说:“老师我上学十几年,只有您发现了我的存在,谢谢您!”目前,这位学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促销员,一个又一个促销主题从她的POP海报中淋漓尽致地体现。
2.让师爱化作班级凝聚力,实现师生思想的交融
班级建设是师生共同的目标,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健康向上的基石,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在班级凝聚力的感召下,学生能够在拔河比赛中形成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拔河精神”。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能够牺牲个人利益保障班级利益。
3.让师爱化作学生走进社会的指路灯,实现师生思想的交融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正如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心愿。因此,给予他们终身受用的善良、坚强、大气和宽容的品质是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教师的爱将被学生转化为对同学的爱、对集体的爱、对社会的爱,学生最终会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员。走向社会,这些宝贵的品质将帮助学生成为企业中不可替代的员工。
- 上一篇:社区人居环境整治
- 下一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