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31 19: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雪的文章

篇1

关健词:文章 文学 比较

一.文章与文学的异同

(一)联系

1.文章和文学都是以语言为依托,语言是作者进行表达、论述或者传情达意的工具,文章和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语言。

2.文章和文学都有一定的价值,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具有美的特质。特别是教材中精选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更具有教育价值,依托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不仅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优秀的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区别

文学和文章也有一定的区别。文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章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属于他的一部分;而狭义的文章专门指没有添加作者艺术虚构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科技文等。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材中具有明显文章特征的作品与添加艺术虚构的文学作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二.文章与文学的教学比较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选定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法。

1.文章教学注重工具性。在设计文章教学的时候应注意语文工具性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成长的联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性内容,讲解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点,注意对知识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

以人教版八年级选文《新闻两则》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类文章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课后习题:(①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篇新闻的六要素。②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③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介绍新闻的基本要素,提醒学生注意新闻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新闻真实、新鲜的特点等。让学生掌握新闻相关知识,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获得知识性内容。

2.文学作品教学侧重人文性。在设计文学作品教学时应注意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文学作品添加了艺术虚构但也基于一定的合理性、真实性,在传授一定的知识性内容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以人教版八年级选文《喂,出来》为例,从教材所编的课后习:(1、熟读课文,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感觉还会发生什么?2、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3、展开想像,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可以看出,编者选取这篇虚构想象的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并且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考领悟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1.文章教学注重积累整合。文章的学习以阅读为主,鉴于文章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更强调知识的积累整合,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概括,解决问题。

篇2

摘要:通过对《论语》中“文章”与“文学”二词的分析,本文尝试表明:至少在《论语》营造的语境中,“文章”乃指称先王的政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最终来自于先王对“性与天道”的认识。“文学”为“文章之学”,由孔子首次提出。之所以要提出“文学”,与春秋时期官学破败有极大关系,孔子搜集先王典章编撰“六经”并以此教徒,正是为了保存和赓续先王之道。可以说,“文学”与“文教”,正是孔子作为素王经世的方式。

关键词:文章;政制;文学;文教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文章”一词首见于《论语》,全书共出现过两次,其一见于《泰伯》: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这一章,孔子称颂“尧之为君”,尧是孔子心目当中的理想君王,因此,通过这一章,兴许我们可以了解孔子为何要祖述尧的治法。“巍巍”,高大之称,这里同时形容天与尧的高大,“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唯”字尤需注意,在整个宇宙中,唯天最大,无所不包,天笼罩着整个人世,甚至可以说,地上的人间事务是天的一部分,人间的运行法则出自于天,人道出自天道。“唯尧则之”,唯有尧在治理人间事务之时,取法于天,换句话说,正是尧发现了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联,人间的治道当取法天道,在孔子心目当中,这是尧之为君真正称得上“大哉”的地方。《周易·系辞上》所言:“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应该是这一思想的延伸,不过这一思想的系统表述,更早是源于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可当宇宙的先天理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是天地的本源,因其不可名状,所以字之曰道,因其元所不包,强名之谓大,也就是说,“大”是对道的称呼。天、地为道所生,人又为天地所生,因此,在古人心中,天、地、人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中国古代思想对人的把握,来自于对天地的把握以及对人在天地中的位置的把握。读《老子》的这一章,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老子所谓的“域中有四大”,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为四大之一,但在随后的一句中,“王”变成了“人”,为什么老子不接着说“王”或不在前面将“人”而非“王”看作四大之一?这一转换是为了表明什么?“王”与“人”的区分在哪里?“大”是对道的称呼,天地为道所生,人又为天地所生,因此,在人与道之间,尚有天高地厚的间隔,仅有极少数人可以参透天地,能看透天地人背后道之运行的人,就有做王的资格。《说文》解“王”字时引: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的解释,其实是对孔子说法的发挥,王者,就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人。王者是人间政治的掌控者,要掌控人间政治,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类,王者需要对三才之道有深刻的见识和整全的视野。虽然人与天、地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但只有王者可以与天、地、道并称为“大”,因为“大”是道的别名。老子在论述“域中四大”的语境中,单独强调“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突出王者之道在“四大”中的位置,最终意图是为了在道、天、地、人这“域中四大”中,搞清楚人道的位置,搞清楚王道政制正当性的基础所在。老子宇宙论式的论述看似玄之又玄,最终目的却在于重返人间治道,这就是老子作为史官“究天人之际”的真正涵义,也是老子所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根本意图。老子宇宙论式的形而上学论述背后,是对王道政制正当性的探索。古代的宇宙论多是一种目的论式的宇宙论,这种宇宙论假设万物背后都有一定的规律与目的,人与人世同样是天道运行的一部分,因此,其正当性源于更大的宇宙论或天道说之中。基于这一认识,人对人世政制的设计就不应该从自己的理智出发,而应效法天地之道,“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淮南子·诠言训》),这就是老子要人君“绝圣弃智”的真正原因。人间政制的安排不能全凭人自身自以为是的智慧,“君好智则倍时而任己,弃数而用虑,天下之物博而智浅,以浅澹博,未有能者也。独任其智,失必多矣”(《淮南子·诠言训》)。春秋时期,面对人君日益张狂肆心的时局,老子反思政制正当性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孔子的话概括说,就相当于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理想的圣王统治,必然是“则天”的统治,惟其如此,才能最终保有对人间最佳政制的辩护理据。

《尚书》自《尧典》开篇,《论语》以《尧曰》结尾,皆以尧为准绳,关键就在于尧“则天”的治道打通了天道与人道,这很可能接近于孔子心目当中的最佳政制模式,孔子“祖述尧舜”,看中的可能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尧舜为禅让之始这件事,而是看重他们对人间政制正当性的洞察,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不过,像尧这样极少数能效法天道、“格于上下”(《尚书·尧典》)的王者,普通民众自然无法认识,对于尧的天德,“百姓日用而不知”。

只有在理解尧的“则天”政制的深意后,才能恰当理解“文章”的涵义。尧统治的成功,正在于其焕乎之文章。包咸注云:“焕,明也;其立文垂制又着明”,朱熹注云:“文章,礼乐法度也”,郑玄注《礼记·大传》云:“文章,礼法也”,可见,文章实为礼乐典制,焕乎之文章,说的正是尧统治时的政治制度。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如果尧之为君取法于天,那么用以实行统治的焕乎文章显然就应该是取法天道的“法则”,礼乐典制实际上就应该是“道之文”。

礼乐典制后来慢慢成文,具有了言语文字层面上的“文章”义。《论语》中,“文章”一词还见于《公冶长》: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应该是指言语文字意义上的文章。不过,夫子之“文章”,尚不能与后世的文章相提并论,因为夫子文章同样具有“制度”的涵义——“圣人吐辞为经,故凡所言,都为制作。”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但是所述之六艺文章,皆先王政典,同样是“制度”含义。另外,此章还应该注意的是,子贡虽然表面说文章可闻,而性与天道不得闻,其实无疑在提醒读者,应重视“文章”与“性与天道”之间的关系,夫子虽未明言性道,但对性道的认识却深藏于文章之中,好学深思者可通过文章,得闻性与天道。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作为政教典制的文章,实际上是则天的“道之文”,如果说这大致代表着文章与天道的关系,那么,文章与性的关系,又从何说起?这里,我们先来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周易·说卦》云: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在《周易》中,“章”为“既济”之象,“六位而成章”就是成既济。圣人作《周易》是顺性命之理,何为性命之理?《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之性,由阴阳之气交合而成。套用“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说法,阴阳之气交合而成的“性”也有三种含义:其一为“性简”,性由阴阳二气交合而成;其二为“性变”,是说构成性的阴阳二气关系在后天的调整,好比爻位的“之正”,用宋儒的说法就是“变化气质”;其三为“性恒”,无论性在后天如何变化,构成性本身的阴阳二气不变,阴阳之间的阳尊阴卑的关系也不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继续谈论“性命之理”与文章的关系。

《周易·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日文”,物者,阴阳也,所谓“物相杂”,就是阴阳相交,《说文》解“文”字时说,“错画也,象交文”,本身就有“物相杂”之象。具体到人性本身而言,人性天生虽是阴阳杂成,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调整人性先天带来的阴阳关系,从而“之正”以达到人性的理想状态,摆正人性中阴阳关系,这种正确的阴阳格局就是既济之“章”。人天生的性情本身就“含章可贞”,“文章”的意义就在于用对人性情的正确认识(阴阳关系的最佳格局)——先王所积累下来的政教典章,来引导人“之正”走向既济,其实,这个走向既济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换句话说,文章对性情的规定,其实就是德性,德性就是性之“得”,“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正性命就是得其所,德性,就是先天性情在后天的调整变化中得其所。所以,用来引导人修身养性的文章,本来就应当对人性本身怀有极其精当的认识,不然,不仅不能担当引导性情的重任,反倒会败坏人性,《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文不当,就是对人性阴阳关系认识不当,从而制作的文章没有导人“之正”的能力,反倒可能导人走向既济的反面——未济,使得人性完全错乱。由此,我们算是初步瞥见了文章与性的关系,比较上面探讨过“文章即国家政教典章”的这层含义,可以说,“文章”本身其实已经包含了修、齐、治、平的各个层面,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刘勰著《文心雕龙》,开篇第一句话就说“文之为德也大矣”,“文章”的德有多大,在于我们对“文章”的认识有多深。

“学”,在《说文》中写作“季”,“季,放也”,“放”与“仿”字古通用,因此,“学”可以训为“效仿”。季,上为“爻”,下为“子”,意为“子”在学“爻”。《周易·系辞下》云:“道有变动,故曰爻”,如果爻代表道的变动,那么,“学”的活动,很可能与“明道”有关。“学”字,在《论语》中凡六十五见,共计四十三章,大体归纳起来,不外乎“学文”、“学道”、“学《诗》”、“学礼”四个方面,所学内容均在政治伦理的范围之内。《子路》篇记“樊迟请学稼”,受到孔子的批评,即是反证,学稼与明道近乎无关。学《诗》与学礼可以归入“学文”的范畴,如果“文”是“道之文”,那么学文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学道,至少在《论语》中,“学”的确指向于“明道”。

与“文章”一样,“文学”一词同样首见于《论语》,孔门四科,第四科即为“文学”: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

皇侃引范宁言:“文学,谓先王典文”,先王典文即前文论述过的“文章”,因此,文学实际上就是文章之学,文学要效法的是先王的政教典章。由于文章兼具修身与治国之义,作为“文章之学”的文学,同样承继了这两层含义。爻为阴阳之动,文章是阴阳之动的规矩,因此,从个人性情的修炼上讲,文章之学的意义就是引导与调理人自身阴阳之气的变化,也就是说,文学是对学子性情的调教,《说苑·建本》云:“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其才者也”,《白虎通·辟雍》也有相同的说法:“学以治性。”

孔门文学科一共举了两位善于学文的弟子:子游和子夏。子游善学礼乐,为武城宰时,以礼乐教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子游之所以以礼乐为政,是因为孔子曾经教导“君子学道则爱人”。在《论语》中,“道”字凡八十八见,除开“道路”、“言说”与“治理”之义外,皆就“礼乐”而言。此章的“弦歌之声”,正是“学道”的典型。另一位文学科代表是子夏,子夏善学古典遗文,在《论语》中多言“学”论《诗》,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死后,子夏教学西河,成了魏国的帝王师。从子游与子夏两位文学科代表的生平来看,文学一科并非单单指读书诵诗、学礼习乐,文学一科同样旨在文教。

“学”与“教”为同根字,意思相通,《尚书·兑命》言“敩学半”,敩,就是教,《尚书·盘庚上》云:“盘庚敩于民”,敩于民,即教于民。文学之学,先学而后教,文学一词其实本已含有“文教”之义。文学一科的总旨,在于通过文章之学最终担负起文教事业,观子游为武城宰、子夏教于西河,便可以看出这一点。文教的意图,在于教人通过“文学”认识并砥砺自身性情,使得人本来的“性”成为“德性”,由于人本来的性情有着过与不及等各种情况,“文学”的目的就在于引导性地“长善救失”。因为文学是“文章之学”,因此文学背后的深意,更是要将先王的政教典章,无声无息地融入到学子的性情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文教”的文学,当然有安邦定国的意义。可以说,文学的“学”是教养自身,文学的“教”是教养社会。

孔子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顺序颇值得注意:德行是后三者的基础,列在最先;言语必须以德行为基础,可比较“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政事”必须以德行和言语为基础,因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且“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文学”,必须以德行、言语、政事为基础,文学乃是前三者的集成,以德行为根基,以言语为用,并深切理解政事,方可言文学。“德行”、“言语”、“政事”这三种门类的教养其实古已有之,惟“文学”一门创立于孔子,孔子为何要创立“文学”?为何要修撰六艺文章并致力于推行文教?要想通这些问题,须明白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篇3

一、生活的鲜味透出来

生活处处是语文。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先“悟”后“练”出来的,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悟出文中蕴涵的深意。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以再现文中、文外的生活情景。

如课文《搭石》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实效来看,本设计注重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既有语言的训练,又有情感的升华,张弛有度,节奏明快,进展有序,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地统一起来,“简约而不简单”,巧妙而不露痕迹地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课件出示语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生组1: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教师又引导学习了画面的美,将这段文字点击成诗歌的形式,和着轻轻的音乐和学生一起美美地朗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教学中,老师精心创设走搭石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逐渐加快地交替轮读。师生之间默契地“引”与“接”,精妙地体现出“协调有序”。学生在轮读中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会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更深入地理解了“协调有序”的意义。接着,让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诗一般的画面,在想象中丰富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感;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在学生的眼前展开,达到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

二、词句的真味品出来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因此,品词析句是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品出词句的真味就是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品出语言的张力、品出语言的穿透力、品出语言的表现力。其间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品出词句的真味,如还原情境、诵读体悟、联想触发、填充补足、潜心涵咏等,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请看课文《庐山云雾》中的一个句子教学。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它的瞬息万变?

生:我从“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这句话中感受到庐山雾瞬息万变。

师:你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刚刚”和“转眼间”说明时间很快。

师:你能读出它的变化快吗?

生读。

师:呦,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的心情,你感到很惊奇,是吗?

生:是。

师:同学们,你们能加一个感叹词读这个句子,表达自己的心情吗?

生:啊,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咦,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哇,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生:瞧,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师:庐山雾真是太神奇了,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变化可真快啊!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以上多种的教学策略,还原情境给了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身处美丽的庐山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让学生通过感悟以自己的经历填充并补足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浓浓的语文味,使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三、文章的情味读出来

读,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还原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读是要有层次和目的的,需拾级而上,在读中内化言语表达之妙。在文本的含蕴处读,在重点内容处读,在内容的矛盾处读,在内容的变化处读,把文章蕴涵着的浓浓情味读出来。

如课文《我是您的儿子》中的教学,首先通过变式阅读和整体感知来读出图画。

师:你从哪句话里读出了一幅画?

生:焦裕禄迎着大风雪,向前迈着大步,棉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忽闪地抖动。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幅特别的画吧!

师: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生1:冒雪奔走图。

生2:感人的图。

然后进一步通过感受画面和感动人物来读懂画面。

师:你能看到这幅画的背景吗?

生:一片白茫茫。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一脚深一脚浅的。

师:茫茫雪海,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你再用心听听,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呼呼”的风声。

生2:仿佛听到艰难的喘气声。

生3:听到了耳巴抖动的声音。

生4:我听到了远处隐隐传来的哭声。

师:再读读课文,焦裕禄忍着什么?

生:他忍着肝痛。

师:肝痛是一种什么样的痛?

生1:我想是一种钻心的痛。

生2: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生3:还有他忍着心痛。

师:心怎么会痛?

生:想着最困难的群众,他心里就会痛。

最后通过化抽象为形象来读活人物。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一个怎样的焦裕禄?

生:我看到一个不怕寒冷、关心群众的焦裕禄。

师:所以,兰考的父老乡亲忘不了那一场雪,更忘不了在雪中奔波的焦裕禄啊!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出画面、读懂画面、读活形象”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转化成“一幅画”“一个人物形象”。从语文素养的角度看,教师把句子感悟、语言转化、思维想象、情感体验等诸多要素都

有机地融合在了这个教学中,既有“语言点”的突破,又有“内容面”的联系,还有“情感线”的贯通。

四、语言的韵味留下来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掌握语言规范与规律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注重语言的积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厚实的语言积累。在儿童的记忆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因此,我们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积累下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

例如课文《花钟》从词语积累迁移到写话迁移有如下教学过程。

1.盘点词语

师:除了时间写得好,开花写得好,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词写得很好。让我们合拢课本,在脑中想想,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指一名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来盘点一下这些词语(师出示词语要求齐读)。

争奇斗艳艳丽

芬芳迷人暮色

含笑一现苏醒

绽开笑脸左右

欣然怒放大致

舒展花瓣

2.老师根据课文第一节内容,已经做成了一个花钟,但要请大家帮一个忙,在从早到晚的每一个时间段旁给注上花名,能行吗?

学生罗列花名,师随机在一边点击花名)。师:凌晨四时。(学生接――牵牛花)

……

花钟真美,可是有一些遗憾,知道什么遗憾吗?(还有三个时间段旁没有花名)

老师在课外查找了一下资料,你们看(出示图片和花名):(蒲公英、茉莉、荷花)这些图片的下面有时间介绍。

3.小练笔

师:让我们也来过把作家瘾,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什么花在什么时间开的。如果你能用上刚才我们盘点的词语来写写它的姿态、颜色,或者香味,甚至用上自己的词语更好。

师:哪位小作家愿意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也来欣赏一番。生交流自己的小练笔。

生1:上午8点(时间在前)左右(时间表达得准确),荷花欣然怒放(运用词语盘点上的词),向人们展开了美丽的笑脸(自己独特的句子)。

生2:婀娜多姿(自己独特的词)的荷花在上午8点(时间在中间)绽开了笑脸。

生3:心旷神怡(改为沁人心脾)。

这里,老师让学生在充分欣赏花钟的奇妙,感受课文第一段花名、花时、花开等各种美的同时,抓住了不齐全的遗憾,让学生补写,学生的兴趣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而且老师提供的图片正是这三个时段缺的花卉,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强烈填补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写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总之,学生学习文本,并不是单纯地感动一番,了解一下内容,在学习了文章的言语技能,言语形式之后,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学技能。

篇4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所以文学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塑造人的性格,净化人的心灵。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成为“人的生活教科书”。文学对社会的作用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及形象性为特征,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所描写的人物行为、性格和命运,在感情上会产生强烈的反应,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并增强对生活中美与丑的判断能力。

文学艺术作品在于通过艺术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中受到感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能给人更深刻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通过文学欣赏,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逐步升华为一种高品质的精神境界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同程度存在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过甚,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教师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行为也受到很大冲击,阅读变得快速而粗率,网络小说、杂志、报纸等“快餐文化”取代了经典的书籍,在通俗小说中得到方便的娱乐与充分的宣泄,散漫随意的阅读取代了对那些能够陪伴终生的著作的欣赏和研究。其结果造成了理性精神的匮乏,以至于有的教师沉沦于物质的享受之中,教育教学的动机也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丧失了独立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如:补课索要酬金、写文章为了晋级、管理班级为了评奖等,这样是很难培养出更高精神境界的人才的。

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迫切需要人文智慧方面的东西,通过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来摆脱物质的羁绊,创造完整和谐的精神及人格。因此要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教师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逐步改变教师的整个精神面貌。

三、文学欣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1、丰富审美经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格等各方面的修养程度。如:有的人抽烟喝酒大把花钱,却舍不得买一本好书;有的人也看书,却津津有味于庸俗不堪的东西。文学欣赏的优势在于,它总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读者从感受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欣赏作品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想像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心灵的空间特别开阔,可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不仅使人们精神获得激励,情操受到陶冶,同时会远离鄙俗,甚至连气质风度都会美起来。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培养出高深的审美习惯。

2、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审美对象与教师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系,通过对作品意境的审美,可以使人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物我两化,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如《陌上桑》中的罗敷,竟然使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罗敷美哪儿,只是以美的效果来揭示。教师可以从这种美的效果去想象罗敷究竟有多美。因此,在文学审美实践中,教师的审美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进而完善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核心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治学境界,既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一个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教师,其教学艺术水平也一定比较高,能在教学中创造具有艺术魅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意境,能以优雅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以美的眼光去发现极为丰富的审美材料,能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美,使教材变成活的形象,美的化身,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能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觉加深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印象,唤起创造的灵感和欲望。有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在更高层次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3、激发积极情感,塑造教师健康和谐的人格

“情感作为审美心理中的灵魂和内驱力,对其他的心理要素有着强烈的渗透和弥漫作用”。文学作品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衣以入情。”优秀的文学作品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祖国的爱、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开怀的笑、哽咽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的欣赏这种审美活动不断完善自我,塑造自己健康和谐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篇5

——题记

梅,盛开在寒冷的冬季,它不屈于白雪的压力,不畏于北风的洗礼,它如一位刚烈的女子,外表的柔弱却掩不住内心的坚强。

在某年的一个冬天,她来到了这个世上,宛若一朵红梅的绽放,向天地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她的家境并不困难,但也比较紧张,连上自己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序齿排行为三,正处“不上不下”的位置。正因这个特殊的位置,她自小就领悟到“知识改变命运”。从上学以来,成绩就一直是名列前茅,还多次获得全县第一。她同样也知道父母的辛劳,哥哥姐姐的爱护还有弟弟的“崇拜”,每日放学,都帮家里干农活儿,做家务,从不喊苦叫累。

她便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她很平凡,一路走来,没有太大的潮起潮落,对于我的爱,也不同于其他父母多子女的爱那样热烈,总是浅浅的,淡淡的。

犹记童年的夏夜。天上繁星点点,月光如水撒向大地,总算是给闷热的天气安慰式地降了些温。夏虫儿不安分地唱起了歌谣,又使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热闹。

入睡时,总觉得气温在升高,耳边也常有蚊子的细语在萦绕。每每这时,母亲就会拿一把扇子坐在床头,轻轻摇着扇子,为我驱赶夏日的炎热,让清凉的爱伴我入梦。

母亲是名教师,这使朋友们很羡慕,他们说:家有老师,随时补习。初听朋友这么说,确实让我得瑟了好些日子,然而,真正到了想找母亲“开小灶”是,可就难咯。比如说:做作业时,有啥字不会写,想让母亲直接说,而她则会扔给我一本字典,让我自己找。正因如此,我明白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长久以来,我都认为母亲是铁打的,没有一件事会使她流泪。但,当我犯了错却不承认是,我不经意间,竟看到了母亲眼角滑落的悲伤。那是我心中最柔软的一角。

爸爸说,我的脾气就一个字“犟”。虽然不肯承认,但又何尝不是呢?当我看到母亲那泛着泪光的双眼时,脑海中便浮现出母亲对我的不倦教诲,还有那热切的期盼。

母亲,谢谢您将这人生的真谛言传身教于我,是您让我认识到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谢谢您将这整个世界都给了我。

篇6

但是,语文教学中的表扬也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的灵丹妙药,使用不恰当的时机,使用不自然的方式,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时,往往喜欢把表扬的对象与差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老师看来,似乎有了这样的“反差”,就会增强表扬效果。然而这一褒一贬,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如,对于某生值得赞赏的部分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夸奖,似乎表扬的次数越多,对大家的感召力就越强,实际上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反感的心理。还有些表扬常与差生无缘。这样差生就会丧失信心,自卑自贱,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厌烦,也会对偏心眼的老师产生不满,那么,怎样表扬学生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呢?在这里,我就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表扬要求教育者要有真诚性。

不难想象一个无心教学的人,不关痛痒的几句“表扬”会收到多大的效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要求老师要真诚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发扬他们身上美好的东西,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就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更加融入语文教学,并且较自然地去克服自身的缺点。

比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我模拟课文内容,安排了我为父母洗脚这样的作业。第二天学生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我并不急着口头表扬他们,而是先了解学生的行为,摸请他们和父母间发生的故事,揣摩孩子们心中最需要的赞赏,然后以多种形式进行表扬他们。黄文宣同学为了等给爸爸洗个脚,从晚上六点多等到了十点,还没完成作业,所以他很沮丧,于是我就用我的笔写了篇洋洋洒洒的表扬信,高度赞扬了他的爱心;熊瑞敏同学去为父母洗脚,却招来了一顿骂,说她贪玩偷懒,她好委屈,于是我在和她父母交流后,让她父母出面找她赔礼道歉,而后进行了表扬……经过这样的赞扬之后,孩子们变的更易理解课文内容,孩子们的沉默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表扬要求教育者的准确性。

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孩子们学好语文的关键。如果能够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前进的力量也会更大。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心中最迫切最现实的想法是什么,对症下药,求得一针见血之功效。

比如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需摸清学生的底细,让学生心情放松,书写愉快,在可能的情况下,展示部分优秀作业,让同学们自行交流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同学间的感情,增强孩子们学写字的信心。

第三:表扬要求教育者的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表扬,有时可能是老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有时可能是老师的一个大拇指,有时可能是老师的一句简短的肯定……教师表扬方式的多样性,也会给学生于新鲜感,使学生对于语文内容乐于接受和探究,学起语文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第四:表扬要求教育者对后进生降低目标。

由于后进生语文基础差,学习赶不上,老是考不好,因此,自暴自弃,索性不做作业,让它考零分算了。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单靠批评、训斥并不能解决问题。记得我刚接二年级时,全班有52个同学就有十二个是考不好的,有几分、有五十几分的,学生感觉破罐子破摔,面对着这一个个孩子,我沉思了,后来,我慢慢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对差生放宽要求。长期没交作业同学,只经上交一次,不管作业情况质量,我就给予表扬,并奖励一支铅笔鼓励他们。这样一周以来,全班同学都交齐了作业,之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表扬字迹工整、书写认真的同学,特别突出表扬作业从糊涂到认真书写的同学。这样,我有意识地多表扬,少批评、几星期以后,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不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而且班上的学生气氛也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篇7

一场罕见的大雪给我们才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其中最快乐的事是打雪仗。

我们全副武装的跟着老师来到了公园,公园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洁白松软的雪遍地都是。大树上堆了很多雪,就像一个穿着铠甲的勇士,小草也盖上了厚厚的棉被,正在“呼呼”的睡大觉呢!

战争马上开始,我、丁帅和季翔一组是无敌队。吴上扑、王峰和丁胜一组是菜鸟队。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王峰,他最胖最慢最笨重。丁帅到菜鸟队后方观察了一番,他们有的在瞧我们,有的再团雪球,还有的已经举起了雪球随时可以攻击。我立刻团了一个雪球像对方砸去,他们发现我们了。我们三对三雪球漫天飞舞,过了一会我们占了上风。

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趁着吴上扑没注意拿起了一个大雪球向他砸去,他正在说话那,这个雪球正好进入了他的嘴里。吴上扑受了“重伤”,气氛万分向我冲来。我被他打的狼狈不堪、落花流水、节节连败,只好落荒而逃。他按耐不住、得意忘形、乘胜追击。我急中生智用出了必杀技——回马一球:只见我顺手拿了一个雪球转过身来一扔球有砸进了他的嘴里,吴上扑“中弹身亡”。我看他们又把菜鸟队的丁胜干掉了。我又和王峰战了起来,我又用杀手锏——雪花飞舞干掉了王峰。

我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我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但是我最喜欢银装素裹的冬天。

篇8

天气刚好,浅浅的蓝,阳光微热。

我笑着,牵住S的手,在L的面前。

L假装咳嗽,我面对她,笑靥如花。老师都没看出来我俩有什么不同。我们早就不是好朋友了,不是吗?

写这篇文,是用来怀念我们决裂一周年的。是的,你不可能知道。

那是是初一。我们都是好朋友,一切都是很美好。引人妒忌。四个人很开心的在一起,无比快乐。什么时

候开始的呢?我们开始敌对,开始成为敌人。即使面对面,也不可能说出真心的话。

你争,我躲。

我们,在09年的初夏,扯裂繁华。

L,对于你,我无言。时间的久远,我对这些失去了信心,包括,可悲的友谊。我说,我们回不去了。真

的,永远无法回去。

我说再见,你说永远不见。

但愿如此呵!

我们都在笑,带着对彼此的嘲讽。我不讨厌你,只有有点累了。

躲,很累啊,我伸手,折下一片树叶。我不想躲了,因为很累。你没有发觉。我也不想言说,秘密。知道

,最近我们又在吵,很烦了。

字字相讥,横眉冷对。

我微笑,你冷笑;我厌倦,你不屑。我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呢!你属于现代,我属于古代。活泼的性格

,你的朋友很多,多得数不胜数。连混混你都认识。

你叫人去打别人,你早恋,你为了一个男生,打了多少的人?

我很累,我想放弃有关于你,关于S,关于C的友谊。你们很合适,活泼乐观,浅显……

我笑了,浅浅的,在阳光下,泪流满面。

身后传来L的讽刺声:“再——见——”

我感到沧桑,感到无助,感到可悲。但,我什么都没做,看看天,一个人倔犟的离开。

累了呵,所以,我离开……

篇9

走到院子,“沙、沙、沙”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原来来是我踩雪发出的声音啊!黄黄的土地已经变得既白又亮。

我来到了家门口。对面邻居家里的狗恶狠狠地向我咆哮着,这时,我家的狗也恶狠狠的对着邻居家的狗咆哮。

我突然感觉到头上有一丝丝冰凉,原来是我的头上已经落了一层雪。这时候妈妈在身后喊到:“儿子,快过来,要不然你就该变成雪人了。”我听到后连忙跑到妈妈身边。

邻居家的小弟弟让我和他玩“打雪仗”。我从地上抓起一把雪,捏成了雪球向他扔去,因为他老是躲闪着,我一个也没有扔到,不知为什么他蹲在了地上,好像哭了。我向他走去,想看看怎么回事。他抬头一笑,阴谋呀!他拿着大雪球使劲的向我扔过来,“啪”的一声打在了我的身上,我输了。他还高兴地说:“哼!手下败将……”

这时我感到脚非常凉,哦!原来是鞋子湿透了。趁他不注意时偷偷跑进房屋里换鞋去了。他发现我偷偷跑了,就四处乱找乱喊:“手下败将——孟凡钊,快给我回来!”我听到他的叫声,自言自语地说:“我又不是笨蛋,凭什么要乖乖地出去。”

篇1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出示课件2:谜语】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出示课件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出示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读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 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出示课件5】(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 “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 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出示课件6】

1.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 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 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板书设计:

16.盼

妈妈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教学反思: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

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

盼和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二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生自由读文,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认真。是啊,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可是夏天的长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绿蔓,一天就可以长几寸。

师: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看,绿蔓生长的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生:竹子林、高粱。

师:竹子真像作者写的那样长得那么快吗?让我们进入到一段视频中去看一看。果真是长得非常快,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吗?(指名读)

生:花蕾。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段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里,作者为了突出植物长的快,用上了夸张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植物那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生:石头。(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生:菜畦:(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欣赏)

生:小猫。

师:“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呢?(一个月左右)如果是你们,一个月能长多少呢?是啊,很难发现,可是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妈妈一般大了,它们的长可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在同学们的汇报中说,从“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这些词语中体会到生物长的快,那么这次也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呢?(时间)是啊,作者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那你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身边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是飞快地长呢?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现在再来看一看,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生: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文中说的绿蔓、竹子林、高粱、草坪菜畦都是属于植物(板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是动物(板书),植物动物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成长,还有许多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在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一段课文)

师: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

生: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师:山是怎样一天一天变丰满的呢?丰满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丰满指的是多而密,那是什么多,什么密呢?草多,树木密,是啊,也就是说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那么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还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才呢?

生:铁轨怎么也在长?

师:有知道的吗,铁轨会长吗?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铁轨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路面好像高起来了。

师:是啊,不热不大,不热不长,因为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长。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都在长,这也说明了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谁愿意再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品读第四自然段

师:的确,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人也是一样。一天天的长大,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些是看得见的长,有些是看不见的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我读懂的地方:(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是啊,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从一个年级进入到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不仅是年级的增长,还是什么在增长呢?(知识、能力、智慧)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生:两个谚语的意思我都不懂。

师:(课件出示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六月六是指农历六月初六到处可以看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谷穗吐金后意味着会有好的收成,看到这样的情景农民个个会欣喜不已的。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8月22日、23日左右,也就是代表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到,如果这个时候谷子还没有出穗,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谷喂老牛了)。

师:如果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所以,农民都会在植物生长的最近时期,让植物茁壮成长,这样秋天的时候才会有好的收成。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相互说自己的理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