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10 16: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篇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评价;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50-D2

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价值之取向

实现教学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人学观念史的研究表明:作为“心理人”,人不仅有需要,而且有寻求和实现这些需要的能力。人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善的自我实现;作为“存在人”,人有着强烈的非理性的内心感受,如恐惧、焦虑、孤独、荒谬的体验加以及烦恼、彷徨、悔恨、无奈等心情,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及对“存在”的反思。不论从“心理人”还是从“存在人”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在满足了生理的、安全的基本的需要外,还有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和超越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和超越主要表现为不断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谋求实现为人之师的终极价值。高校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引领学校办学质量走向卓越。人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管理者、全体老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理应是高校质量管理的重要主动参与者,没有他们的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就无从谈起。

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应然之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但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并对教师职业从业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从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建议》正式提出教育工作应视为专门职业的半个世纪以来,认为教师是一门专门的职业,需要其特有的职业技能和能力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实施专业自主、表现职业道德、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中包括:教师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养成、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职业责任感等。

教学质量的管理意味着学校既要重视教师整体职业劳动性质的专业化问题,更要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对教学具有研究和反思的行为。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师理想的追求、自我潜能的挖掘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转变单一行政管理和奖惩控制思想,建立与高校教师发展相一致的质量管理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的管理联系起来,践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促进高校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化。

二、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举措

1.建立教师职业认同培训制度

在迪尼斯乐园,每一位新到的清洁工,在没有经过为期一周的关于这家主题公园的理念、价值和吸引力方面的课程培训前,都不能去清扫地板。在那里,每一位游客都被看做是客人,每一位员工都被看做是在每天那些精彩的、给人带来欢笑的表演中起到很多作用的合作同伴。在一定条件下,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只有我们的广大教师有职业认同感,认同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教师职业认同培训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自己是学校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学校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所有教师的精彩表演,让质量管理目标成为广大教师自觉自愿共同追求的目标。学校向新人职的教师展示学校发展的愿景、学校的组织文化及学校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各种资源,同时了解新人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并不断地激励及满足这种需求,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方向。当然,随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定位的分化,不同高校教师的职业内涵也有不同的变化。不同院校的教师,需要不同的发展机会,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建立与校情相适应的教师培训及职业认同制度,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校内质量认可制度

学校是由教师团队组成的组织,教学效果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教师的个体行为,更依赖于教师团队的群体行为。因此,学校要构建一种积极合作的教师文化。通过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富有建设性的、开放的经验交流、相互支持的合作,能使教师个人体验到被他人接纳与肯定的团队归属感、社会支持感以及沟通和交流的畅,从而为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提供情感动力,达到发展自我、提升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

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与经验交流,可促使教师在关注自己所任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己所在学科专业的发展,更加在意本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从而使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与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同步提高及可持续发展。由于团队成员不但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引人注意,更希望作为一个个体被认可,因此,建立既基于团队,又能充分体现个人努力的校内质量认可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积极推行教师发展性评价

一个刚走向讲台的新手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实践反思、修正专业成长目标,因此,在教学质量管理举措中积极推行教师发展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发展性评价不同于奖惩性的教育评价,它强调过程性评价及教师主体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罚为最终目的,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则由于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诊断问题并帮助教师改进,并且评价的意义由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而得到被评价者认同。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平等交往,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重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个人在学校中的价值,相信教师个人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求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包括入职之初的职业关怀,即协助人职之初的教师根据其现有基础、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将反映教师成长过程的各种资料都装入档案袋,定期将档案袋信息反馈给教师,并对成长中的档案数据与教师当初自定的发展目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教师存在不足和缺陷,为教师提供进步的空间和动力。

4.创设学习型组织,树立终身学习和持续改进的理念

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业的基本条件和立身资本,它形成于职前教育、积累于整个职业生涯。这些知识需要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终身学习、积累和建构。另外,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厚,并不意味着学生能从他那里学到渊博而深入的知识。缺乏对课堂的理解与把握,没有对教学法的研究与创新,学者未必就能成良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只要是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学习必将伴其一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学校要创设一种能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组织氛围,构建以学习为核心,贯穿“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组织讨论、总结提高”全过程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让教师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并通过学习实现组织及个人的目标。而学校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应用于管理的实践中。

篇2

关键词:民办教育;民办高职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作者简介:欧自勖,男,深圳中金岭南部门高级经理;欧芳庆,男,赣西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78-03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和办学格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以崭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开创了新局面,缓解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民办高职院校和公办高等学校不一样,民办高职院校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2009年至今,民办高校深陷“招生寒流”难以自拔。据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民办高校招生数较以往同期锐减60%,在抽样的97所民办院校中,仅有40所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在校生均人数超过1000人。首都的状况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则更不难想像。民办高职院校的运作资本主要靠学费,生源下降必然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职院校很难渡过这个生存寒冬。民办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根本,视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一、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

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以高考成绩没有“过线”未被公办学校录取的学生为主,对他们来说,选择民办高职院校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尽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智力因素相差无几,但是他们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与公办高校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在许多学生眼里存在“三不怕”的现象:“一不怕考试不及格,二不怕留、降级,三不怕不能毕业”,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不少混文凭的现象。他们进入民办高校,感觉“低人一等”,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面对这样的生源,要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难度可想而知[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民办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异常激烈。21世纪初独立学院的兴起,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不能进入公办高校的学生,在家庭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更愿意到独立学院就读,剩下的学生才会选择民办高职院校,不难想像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会是何种状况。

(二)教学质量不高

近几年,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急于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拣到篮子都是菜”,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目前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的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失衡,有的学校是2:8,好一点的是4:6,且年轻的多,学历高和有经验的少。同时,学校的主办者十分讲究成本核算,在教学设施等方面投入不足,也严重地影响着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建设、实验实训、考试环节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有的民办高职院校忙于应付日常常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教学基本建设,无法有效保障教学的质量。如专业设置仍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传统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有些民办高职院校为了争夺生源,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导致教育教学资源大量浪费,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急剧下降,最终一哄而散。

(三)课程体系未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教学内容跟不上时展的需求,不能及时反映现代企业或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 不能反映学科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整合,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中学生课程成绩不合格率偏高,学生补考、重修的压力过大。而过高的不合格率压力又集中体现在毕业生清考和毕业资格的审查中,对学生就业、升学等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四)师资力量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为节约教育成本,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任教师年纪大、教学负担过重,年轻教师教龄短、经验缺,尤其缺乏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宿感等。加之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诸多不合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匮乏、教师队伍人心不稳等,师资问题十分突出。

二、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式建设,狠抓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一)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加快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招生竞争的压力增大,一些民办高职院校采取了广告宣传、有偿招生等手段卷入到“生源大战”中,招生花费太大、成本过高。今后,要切实转变资金的使用渠道,加快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的投入,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出教育特色的角度来塑造民办高职院校新形象,从而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构筑人才高地

民办高职院校建立初期多是面向周边高校聘请兼职教师,但随着高校扩招,公办高校本身教学任务的加重,现在聘请兼职教师已有困难,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尚需一个培养锻炼的过程,致使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不仅难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而且还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因此,民办高职院校一方面不仅要积极引进一批能够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教管理专家;另一方面应以增加、补充教师队伍数量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优良、治学严谨、职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以适应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要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培训, 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要聘请适当比例的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能力,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着力造就一大批“双师型”的教师,办出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培养“文化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较强,就业创业能力较好”,受到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

(三)优化专业课程, 构建民办高职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民办高职院校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以特色建设为发展主旋律, 不要盲目模仿知名院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目标, 更不能在专业建设上照搬照抄, 否则其生存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内部灵活弹性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兼顾学生的就业问题,尽可能地设计包涵一些职业技能性的课程, 满足学生为职业生涯做准备的要求[3]。另外,民办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还要考虑到人性发展的需求,建设人文课程。

相同类型的专业,如果开设课程与普通高校类似,就会缺乏竞争力。要与教育资源雄厚的普通高校竞争,必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 立足于应用(或技能)、文凭并举,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培养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安排比例等。

(四)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学科专业特色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较少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主要是在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盲目追风,一哄而上的现象。据统计,民办高职院校以文、经、商、管、工科类学科专业为主体, 绝大多数设置有文秘、法律、英语、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这种雷同现象,造成了特色不明显、层次和类型模糊。学科特色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以特色学科来体现和提升办学特色是其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可行途径[4]。民办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 就必须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办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和强势专业。这就要求民办高职院校以敏锐的眼光瞄准市场,充分发挥民办高职院校机制灵活的特点,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开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 以及能够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

打造学科和专业的切入点在于课程和教材建设。由于应用性人才培养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建设特定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民办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不能照搬和套用公办院校的做法,而应在认真研究教育规律的基础上, 以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为依据,走出自己的课程与专业建设的路子来。

(五)突出人才特色, 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展现重点专业改革和建设的特色应遵循一主线、二加强、三双制。一主线: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二加强: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参观及现场教学,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开放式教学,以工学结合的方式, 将人才培养置于工作环境中。同时,建立起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双制:双纲施教、双课施教、双证就业。即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训教学大纲共同指导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提高实践教学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5]。推行双课施教,即理论课教学在课堂进行,实践课教学一般在生产岗位或实训场所进行。推行双证就业,即学生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民办高职教育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构建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监督体系,二是内部监督体系,要逐步形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6]。

第一,外部监督体系,是指学校主动接受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监督,以及毕业生工作后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学校应当像企业那样对产品用户进行回访和提供“售后”服务,应当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的反映。学校至少每两年应当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映进行系统地、认真地、全面地跟踪调研。对于优点,应当继续坚持;对于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认真地梳理,作为学校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由社会评价,因此重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接收用人单位对学校质量的监督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学校应当认真对待上级对学校的评估和检查,上级评估是一种强制性的外部监督。

第二,内部完善监督体系。1.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分为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以便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定期教学检查包括开学检查、期中检查和期终检查。开学检查主要检查开学前的教学准备与开学后的教学秩序,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以及院系主要负责人应当到教室以及实训基地对教师课前准备情况和教学安排进行检查,并向全校公布;期中教学检查主要是结合期中考试,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并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了解学校的学风以及班级的班风,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建议,提交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期终教学检查的重点是考试管理。随机检查包括教务员检查教师遵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情况,教学督导员通过日常听课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系(部)检查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总结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2.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督导员应不定期深入课堂、实训教学现场,检查监督教学过程;为加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结合学生反映的问题听课,以确认问题的性质,听课后及时与老师沟通,以利于迅速改正;参加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探讨,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意见。3.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有权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对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更具有真实客观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并使其经常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德宜.浅谈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的应对[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李文平.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3]陈新民构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

[4]吴锐.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质量 毕业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18-04

[作者简介]刘景刚,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夏吉莉,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重庆400065)

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就业工作,党的十指出,要采取措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做好下一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好坏关系到社会就业体系全局。近年来,我国在毕业人数快速增长情况下,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还较为普遍,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客观现实。

一、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政府、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具有可检测、可评估特性。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其质量的检验,史淑桃认为,应该包括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三项指标(史淑桃,2007);杨河清认为,应该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三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医疗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杨河清,2007)。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岗位层次、专业吻合度、薪酬福利、劳动权益保障和学生自我满意度等指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基于这些要素,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其结论虽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纵向比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滑趋势。其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及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比例不断扩大。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5.2%,地级、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依次占35.0%、14.1%、4.4%、1.4%。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17%在直辖市就业,30%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3%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柯羽研究指出,在2006~2008年期间,浙江省大学生在就业区域流向上呈现向乡镇发展的趋势,其中,2008年到乡镇工作的比例(18.32%)比2007年和2006年分别增加了5.63%和8.97%。而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在单位性质上,三年中到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4.66%,在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下降了5.18%,而在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上升了16.36%。不可否认,这些变化在解决我国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源不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政府期望,但仅从就业质量方面而言,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滑,这种变化也并非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愿望所为。智联招聘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查结果发现,希望去大型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依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愿望。然而,这种愿望满足状态不佳,其中,19.0%的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而最终能到国家机关的比例仅为5.3%。期望去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9.9%,而民营企业实际吸纳的则有29.0%的大学毕业生。

2.薪酬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水平提升状况,大学生薪酬水平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79元,其中本科生为2815元,高职专科为2142元,月收入在前3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3815元)、深圳(3596元)和北京(3497元)。而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其中上海、北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71874元、65683元。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远未能达到城市职工的平均水平。该现状和学生的期望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智联招聘调查发现,在2012届毕业生中,65.4%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元以上,而实际能到达该水平的学生仅为44.2%;希望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1.5%,而实际只有2.5%学生能实现这一期望。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求职期望过高,另一方面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3.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专业对口”状况是检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好坏关系到学生工作后的主体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当前,面对较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多采用“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的妥协策略,在不能获得专业技术含量高、专业对口性强的岗位情况下,转而选择销售、服务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委曲求全”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群体较高的就业率,但专业对口率却因此受到影响。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占比仅为34.3%,较2005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从事技术辅助、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人员比例却有所上升。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9%,6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该公司在2011年对毕业三年后的2007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3.0%,其中本科的专业对口率为68%,专科的对口率为58%。这种状况也导致了高离职率的发生,在2010届毕业生中,34%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发生了离职,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高达44%。

4.部分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杨河清在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所罗列的12个二级指标中,11个指标均与劳资关系、劳动权益保障有关。说明我国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总体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反映在性别歧视、身体歧视、地域歧视等多方面;二是单位侵权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在招聘中的内定现象、招聘宣传中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其词行为,以及在不支付加班费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等问题;三是维权体系还不健全,包括工会组织不健全、仲裁制度不完善、劳动相关法律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多方面侵犯了大学生平等就业、获取劳动报酬、获得相关保障等基本劳动权益,也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

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良好的时代机遇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内部条件”,也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机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加,科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这种转变的主要思路是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为“创新驱动”,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系统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将会赢得更大的空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将会逐步减弱。这些发展趋势为保证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巩固,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毛入学率现已达到26.9%,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自《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始向纵深发展,其主要方向开始从追求数量、扩招规模、提档升格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形成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印证了这种变化。毫无疑问,抓内涵、抓特色、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识和主流。此外,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在改善,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也正在不断加强。这些变化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办学实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夯实大学生就业的根基,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3.较充分的就业现状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印度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9.2%,美国2005-2006年度为76%,日本2007年为88.1%,澳大利亚2007年为6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麦可思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89.6%。2007届毕业生三年后的情况是:89.7%的人受雇于全职工作,4.9%的人自主创业,1.8%的人“正在读研”,0.1%的人“正读本科”,2.4%的人“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另有1.1%的人“无工作,未求职,未求学”。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数量上已经保持了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一般状况,这种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4.高校扩招增速趋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时代契机。近年来,高校扩招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张凤林指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吴要武研究指出,高校扩招使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提高。在2000~2005年间,31~40岁的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由1.6%下降到1.1%,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21~25岁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则从6.1%上升到9.4%,上升了约3.3个百分点。而2005年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2%,比2000年的8.3%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扩招同样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何亦名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扩招明显降低了毕生的平均起薪,袁晖光的研究也表明,受扩招影响,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大学生教育后的收益率持续下降,直接表现为工资收入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实质影响。可喜的是,当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跨越式、规模式发展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高校扩招速度逐步趋缓,有研究指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增速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增速约为5%。这种变化正在各地、各高校中发生。以重庆为例,近两年重庆市高校招生增速明显趋缓,甚至个别高校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这种变化必将大大减轻就业人数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就业工作队伍将精力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促进新时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1.处理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是就业工作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依赖于更多学生“能就业”,也依赖于更多学生“就好业”。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充分就业”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待就业的绝对人数依然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处于上升周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快向城市转移。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都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和比例。对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机会保障更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受到了忽视。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提升学生专业对口率、职业期望吻合度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和劳动尊严。

篇4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高效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从职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为切入点,阐述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职业就业的重要性和作用,论证职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实现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职业指导;高质量就业;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79-02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卢凤仪(1983-),女,广东东莞人,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从1999年至今,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30万人,2011年660万人,2012年680万人,2013年将达到699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在此形势下,“就业难”却突出表现为“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是高校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培养不到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低影响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心。切实落实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相结合,不仅是促进毕业生顺利成功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稳定就业和实现职业生涯发展,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职业人的重要措施。但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反映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中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职业指导在推动就业中的现状

职业指导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大中学生学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说和方法体系,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的过程[1]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目前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工作尚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指导的成效与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实际的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校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未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应有的作用。

目前,毕业生就业率是影响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的因素之一,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声望与信誉,为此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理念和目标认知不正确,更看重就业率数值的提高,忽视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在高校的实际就业工作中,尤其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成为就业指导的主导思想。相当一部分负责就业的老师会催促毕业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找到工作,以应对上级主管单位的就业统计核查,实现高就业率。这样的指导思想错误引导毕业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跳板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使部分学生没能端正工作心态,跳槽现象频现,就业稳定性下降,不利于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定位。作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2013年聘请了麦可思对学院毕业生进行问卷调,从多方面调查毕业生的发展与就业质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在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只有62%;职业吻合度50%;半年内的离职率58%;离职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空间不够、收入低、工作条件不好”[2]。从以上数据可以初步看出我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培养不到位,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绕了许多的弯路。频繁的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发挥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职业指导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未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应有作用。

职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指导人员多数采取课堂讲授、团体讲座和统一活动为主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欠缺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如自身素质条件、就业观念、职业追求等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失去对职业指导的兴趣和重视,甚至出现部分同学敷衍对待职业指导。笔者对所在院校2011届、2012届、2013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每届均发出问卷100份,有效收回100份。在调查中发现,三年的调查中均超过45%的学生认为指导形式单一,并且每届超过5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二、职业指导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中的实践做法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政策性、操作性、实效性很强的工作[3]。只有深刻学习职业指导的理念、内容、功能及目标,切实围绕着职业指导的目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实践工作中把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构建完整、科学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连续而渐进的过程,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高校必须先扩大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使职业指导服务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学生,切实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其次,要加强各教学部门的沟通,共同探讨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大学生职业指导课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清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事业之间的种种关系,帮助他们加强对工作环境、职场交际、人才要求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强化他们在求职择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就业中实现合理的职业定位,最终达到人职匹配,实现工作向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4]。由此看出职业指导内容涉及学生思想道德和观念、专业知识、职业与行业背景和发展、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故在课程设计时应做到科学、合理,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构建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形成全员化指导服务体系。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内容涉及众多学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求老师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外,还要求老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就业形势等方面有所了解。要达到职业指导的最终目的,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5]。以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指导人员为领军人物,负责制定学院职业指导的工作计划和教学内容,统筹毕业生就业咨询等相关就业工作,定时组织教研活动带领兼职职业指导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完善指导的内容和改进指导的方法;对全体专任老师和负责就业辅导员等兼职职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特殊群体学生及时开展指导。而作为兼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任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基于专业背景,在课堂中穿插本专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企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和合理的学习目标。另一职业指导兼职人员的辅导员,主要是承担《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建设。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改变当前职业指导内容陈旧,指导途径单一的缺点显得尤为紧迫。大学生职业指导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操作技能的培养、认知和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经验、操作实务为一体的综合课程[6]。因此通过单一的课堂讲授或讲座来达到职业指导的目的,显然是行不通的。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把课堂教学与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活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讲授、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可以多样的,动静结合,其隐性渗透的优势加强了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不仅提高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兴趣,也有效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个性化指导。

针对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特征,进行分层、分类职业指导。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对职业素质要求的不同,学生自身素质条件等因素,对职业指导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分层、分类地进行职业指导能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推动作用。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例,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职业潜能、职业素质等,结合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探索自己的职业取向,并初步认识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的关系和制订大学生涯规划;对二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帮助学生思考、制订职业发展目标,及时修改大学生涯规划,加强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针对三年级的毕业生,则应侧重于帮助学生寻找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理想职业岗位,加强学生就业政策、相关法规、求职技巧等共性指导。

(三)注重毕业生的毕业后跟踪与服务,深化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一方的工作目标有三点: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往往只重实现就业这第一个目标,容易忽视第二和第三个更深层次的目标[7]。目前,部分老师错误地认为学生毕业了,当届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学生离校后,仍会出现工作初期的就业不适应、就业心态不稳定、抗压能力弱的情况,跳槽现象频发,还有少数同学因多种原因仍未找到合适工作,这时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和服务。只有落实毕业生毕业后的跟踪与指导服务,才可更确切掌握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反映,才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真实反映学校职业指导的效果。而且,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追踪调查,可为学校补充新的企业信息,为之后的学生实习实践、毕业生就业做好资源储备。只有实现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稳定目标,才更能体现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维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虽然它在我国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理念、功能、目标和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把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把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作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才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继花.浅谈高校就业职业指导工作[J].出国与就业,2012(2).

[2]麦可思.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3

[3]胡华,余杰.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4]钱建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刘跃成,张丽楠.浅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加强职业指导实效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08-110.

[6]檀钊,陈宇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2):174.

篇5

关键词:高校;招生宣传;生源

作者简介:张广磊(1977-),男,江苏赣榆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004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1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之间对生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生源质量的高低及丰富性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与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通过招生宣传为高校争取丰富生源和争夺高素质的考生不仅成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招生宣传——高校的无奈选择

1.生源质量决定高校的地位

高校之间的竞争并最终决定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的核心标志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需要严谨的教学、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等,生源质量的高低也是决定特定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原材料决定产品的质量,高素质的生源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只有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获得较为优势的位置。因而,为了确立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各高校就不得不重视对高质量生源的争夺,加大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

2.生源关乎高校的生存

根据有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推算,2009年为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高峰,为12228.84万人,此后逐步下降,2012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预计为9942.9万人,即与2001年数量相当。同时,随着对外交流逐渐增加,与世界的逐步接轨,国外教育机构纷纷抢滩中国教育市场。近年来,香港、台湾等地部分高校也直接参与高考录取,导致在生源数量下降、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高校间对生源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有一批高校面临生存的危机。因而,对生源的争夺就成为关乎高校生死存亡的问题,谁能争取到足够丰富的生源,谁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3.高校获得发展资源的需要

招生宣传不仅是高校获取丰富与高质量生源的必要手段,其实也是高校展示自我、扩大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体制不断转变的现实环境下,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获取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要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提升社会对自身的认可度,而招生宣传正是高校集中展示自我、宣传自身的最佳方式,是高校获取更多与优质资源的必要方式之一。

4.学生与家长对高校的要求

随着考生和家长选择高校、专业的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准备报考院校的自然情况,而高校对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既向往又陌生并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有能力或有机会到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的考生及家长应该说是微乎其微。因而他们迫切需要学校能向他们进行实事求是的介绍,从而能够为自身的选择提供帮助,高校也有责任为考生与家长提供帮助。

5.正确贯彻执行高考政策的需要

为体现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教育部要求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必须实行“阳光工程”。高校通过招生宣传公布招生政策可以进一步规范招生管理,使录取行为和录取过程得到监督,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招生宣传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宣传了招生政策,有利于学生与家长对高校的了解,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高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但由于生源争夺是生死存亡的竞争,关乎高校的切身利益,招生宣传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将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虚假与不实宣传

正因为生源关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各高校都将招生宣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合理科学的招生宣传应突出高校的办学质量、内涵与层次,但也不难发现在招生宣传中存在各种虚假宣传的现象。比如有的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院校把自己的办学质量、层次夸得“天花乱坠”,这不仅不能吸引学生,还会被考生当做笑谈。部分高校在宣传中内容失实,误导考生。更常见的情况是用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涵盖其余,“一白遮百丑”。这些林林总总的虚假与不实宣传严重影响了高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招生宣传必须实事求是,准确把握“ 度”,才能取信于考生与家长,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

2.影响人才培养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上,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从对高校的影响来说,各高校不仅在考前集中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展宣传工作,即使在平时也要动用不少的人员开展宣传工作,甚至有高校派专人常驻外地开展此项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同时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应该用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将过多的资源用于人才培养工作之外就必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从对中学的影响来说,由于各高校对生源的争夺意识强烈,各种招数齐上,如有的学校要求宣传人员要深入到中学去,不仅要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还要与高年级班主任等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各种所谓的生源基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干扰了中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少中学教师与考生深感厌烦。

篇6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31-01

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研究而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对来说不全面、不深刻,并且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机制。尤其是针对于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推动新世纪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转变和教育质量提升,应该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高校缺乏更多大师级人才,部分高校应用学科体系仍与行业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等紧缺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近8年来徘徊在7500元上下,最高省份甚至是最低省份平均水平的6-8倍。三是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预期起薪水平并不很高,虽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拉动起薪点回升,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差异很大,出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就业问题,每年高校毕业生已超过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一半,势必对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出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谋划,主要出发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2012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100美元,已由低收入国家升至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教育需求体现出多样化趋势,人民群众接受较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79万人增加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1.从规模增长看,我国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28%。按上述预期,到2020年前每年只须增长1.6%,每年平均增长50万人左右即可达到355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今后每年招生增幅特别是普通高校以外的学生增幅将呈递减态势。2.再从毛入学率看,这一指标的分子是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而分母是18-22岁人口,据预测,这组人口将从2009年的1.23亿人减至2020年的8900万人,即使高教规模小幅扩展也能使毛入学率达到40%,估计我国这一指标的全球排位可能上升20位以上,为下一阶段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打下基础。3.至于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跃升到20%以上,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特别是在我国公办高校占大多数的基本格局中,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学习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必须在转变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开新的步伐。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

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已不是发展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全方位反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篇7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对策主要在于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知识与能力水平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创新 创新意识 创新环境

在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而造成学生良萎不齐、差异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给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和“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管理方式以及社会氛围等因素影响,教学方法创新难有实质性推进。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1、观念启动―树立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教育的创新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重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合理的理解和意识的树立,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创新指的是教学力一法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立足于现有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有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在培养思维方式上也具有重要的独立价值。目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知行结合等教学原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创新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相配套,并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真正树立。

2、素质撬动―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靠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并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支持能力。教学改革是社会变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教师要深刻感知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教师要本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教师应该拓宽专业知识面,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而且还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当前教育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敢于提出和运用新的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把不断学习的新知识及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果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学会运用自我归纳概括能力并参考有益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冷静正确的处理,以谋求教学理论的发展。

3、管理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目前高校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回报率低: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利:教学方法创新难以获得立项等问题。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及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高校应营造一个适合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大环境,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与良好的创新环境离不开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十分重要。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学管理中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因此高校管理中,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应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理好岗位津贴与课时酬金分配的问题:教学方法创新的资金支持问题: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及活动不健全的等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4、硬件促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学发展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重要标志。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应该真正实行以讲授为主向以辅导为主转变,使全体学生学习相同内容的教学方式向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己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转变,最大可能地扩大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并切实加强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具直观性。高校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现代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掌握教育理论和技巧,完成教育任务。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ying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at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otiv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n the campu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train high quality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关键词:心理学;中医文化;中医类高校;内涵式发展

Key words: psych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connot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05-02

0 引言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系统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图示和实现路径。中医药高校不仅要培养中医人才,更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中医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今后中医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现代中医药类大学的功能应该担负起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

1 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最终要靠师生共同努力,落实到人这个行为主体上。而文化正是人们思想、信念及行为活动的结果,反过来,文化又会对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文化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由此,在中医药高校重视中医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知识层面传授给中医药高校学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中医药高校生在思想、信念上对中医药文化信仰,在中医药高校率先树立起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首先要让中医药高校的学生自己要树立起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传承中医精神的中医药工作者。

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核心问题是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中医药物质文化建设、中医药精神文化建设和中医药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中医药院校树立起完整的中医药文化形象。由此,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用人文环境吸引人,用心理方法塑造人”。中医药校园文化是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以中t药院校师生为主体,以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企业为载体,以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中医药时代特点和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完善中医药产业产学研体系,制定运作程序,形成“中医药教学质量立校、以中医药精神育校、中医药科研兴校、中医药文化强校”的局面。可见,建设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2 着眼于现代中医药高校的功能,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

2.1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在知识技能上要过硬,更重要的是中医药人才的心理素养要高。中医药人才不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的重任,因此人格和谐,有稳定、健全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对事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中医药高校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乐观积极的态度中,首先是要培养中医药高校生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要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所学的中医药专业,并且坚信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这种热爱之情不仅只表现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在日常点滴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

所谓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就是能胜任自己的医务工作,能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病救人,这也涉及到医患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不仅要救死扶伤,完成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让病人信任中医,在治病中对中医产生热爱之情,这就需要中医药工作者自身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自身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情,才能用这份热情去感染病人。所以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绝不是仅仅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人格和谐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具体可尝试如下做法:

一是结合心理发展,在中医药专业课中穿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多地了解一些相关的典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树立起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在接下来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才真正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才能发自内心的从老师要求掌握中医药知识的要学好转变成学生自己认识到的必须学好,以此热爱自己的专业找到人生的目标。

二是要考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个性教育的作用。每个个体具有下列发自的独特表现,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心理健康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可照搬,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入手,塑造适合其个性的和谐人格。这就需要不仅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更要关注每位教师,了解师生各自的特点,在针对性的教育中,也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传播。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最终要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一个人格的塑造过程的一点一滴造就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哪个老师能手把手教会的,必须通过师生互动中自己体验、认识才能得到提高。

三是要重视情感手段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关爱当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对中医人才的期望,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神圣感,这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才能更加自觉自愿,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更有保障。多组织一些义诊活动和中医药方面的宣传活动,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手段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及时跟广大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综上,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在与中医药高校中t文化的构建,中医药高校中医文化的构建取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学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格健全和谐,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2 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要利用各种实体,中医药院所、中医药工厂和中医药公司以及中医医院,调动各界力量与中医药高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达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中医精神在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课堂上和课堂外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并以社团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传播中医药教育的功能,发挥师生和朋辈之间互动影响,将中医药高等教育融入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达到中医药高校文化与各中医实体文化的契合与提升,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3 扩大中医药社会服务

中医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中医药高校师生队伍服务社区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广泛开展以中医药高校为主体的中医药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中医药高校师生的专业素养,反过来以中医药社会服务为导向,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4 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倡导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同时,把心理健康问题并重,健康和谐的人才能在思想行为方面建构出高尚的文化氛围,反过来积极向上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可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所以内容和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要正确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效应。用心理学方法塑造人,不仅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创新理念,不仅重视中医药文化现象,更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主体,以此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1-8.

[2]卓勇良,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M].今日浙江,2012(14):36-37.

[3]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4):111-115.

[4]郑磊,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28-33.

[5]康德武,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10):1449-1552.

[6]高月,关于大学内涵发展的思考[J].辽宁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6):62-64.

[7]罗莎,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J].学理论,2014(6):175-177.

[8]王廷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79.

[9]石云山,让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J].教育,2015(15):53.

[10]田飞达,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和实现方式[J].考试周刊,2014(47):159.

[11]王智勇,协同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1-12.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一、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高等教育资源日益紧张,民办教育在此环境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规模也日益扩大。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这说明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我国高等学校逐步施行大规模的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以外延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大众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如教育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在快速大规模扩大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中出现了重规模轻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问题,导致办学条件资源等往往跟不上发展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时,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模式则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特别是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重视内涵发展下的教学改革,将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内涵式发展模式下教学改革究竟该走何种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道路,利用自己的特色将优势极致发挥,创造出一条合理的且适合自己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民办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既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也是新生军,在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民办高等学校如何实现十报告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人才,并加强自身办学条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战略意义,但是在以外延模式为主的急速发展下,民办高校不得不正视并重视一系列衍生问题。在此意义上讲,民办教育想要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目前最亟需的便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上去,这也使我们开始真正审视:民办高校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办学竞争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真正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从而找到真正适合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在改革道路上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

三、内涵发展下教学改革的方向

1. 是否能够转变教育理念。民办高校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或成为核心力量,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坚持公益办学而非以营利为目的,要将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作为最根本的工作狠抓不放松。由于民办高校长期以来更多的注重规模上的扩大,长久以来内涵方面的诸多教育质量问题便逐渐显露端倪。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规模经过迅速扩张,便会进入自我调整的阶段,从而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单纯扩大规模而忽略了教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等教育别是民办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亟需进一步深化,首要一点便是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狠抓不松懈,以此深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2.重视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当今高等学校更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主要任务,那么教学质量就在高校工作中成为了中心工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针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外延式发展主要强调的是高校数量、办学规模、学生人数、校园面积等要素。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并不是以单纯的扩建校园面积、兴建校舍、扩大招生数量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强调高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重视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升等问题,使扩大办学规模同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相互磨合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高等教育中的民办高校,在其面对老牌公办院校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最根本要务就在于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提高,以此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办学条件和竞争力。

3. 科学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教师始终都是教学与科研的主体,离开教师一个高校还何谈教学?因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而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发展。

在民办高校经历大规模发展的阶段,大量教师被引进,受制于民办高校的各方面条件制约,在引进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呈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结构情况,也就是说民办高校教师多为离退休后返聘的老教师和新聘的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而应该起到中坚力量的中间代却异常缺乏。

我们知道青年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对工作充满激情、学习科研劲头强,这是他们的极大优势,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但同时他们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经验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于数量较多的青年教师来说,想要提高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通过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扩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途径,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素质。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高级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又是衡量一所高校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依据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等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想真正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首要应在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逐项深化改革。

学校就是要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工作。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更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智育、体育的同时,还应把教育重点转向专业教育和生活教育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更应具有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将人生与学习融合在一起。因而,高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使学生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要辅以劳动教育、生活教育。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层面,还要在生活方面,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独立的个体,将人生与学习真正统一起来,将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举例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开展与文明礼貌等相关的活动,从而纠正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通过劳动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思想。第二,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一方面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就要向之靠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第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的又一重要指标,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方面,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建设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良好习惯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去,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当前民办高校要想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适时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的教学改革道路,以此真正实现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发展 改革 大众化 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各项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别提到了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融通、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高校自身的改革和提升质量等问题,为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示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高等教育领域多方面的相关者认真思考和体会。

就在全国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压力又一年一度地加重了。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入学者需要安排,还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仅仅忙于招生和就业,中国的高校已不堪重负,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探索很难达到理想的境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没有真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与策略。为此,应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前,认真梳理我们的设想,找出能兼顾大众化和高质量的创新思路。

着眼于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对于发展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至今仍有许多重要和根本的问题还不清晰,如普通高校与高职严格分开的“双轨制”是否需要坚持?普通高校与高职的比例应维持在何等水平上,各50%的比例是否合理?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用是否重点聚焦研究者和公务员?正在出现和发展的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有否价值,如何利用与评价?

对比我国长期坚守的“双轨制”,其他国家很少采用这类分割的方法。俄罗斯高中以后的“第三极”教育都被视为职业教育,欧洲各国的大学前职业教育也都有进入普通高校的顺畅通道,职校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助其学业成功和发展。他们在相关认识、理念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合理建构也有诸多好处。其结果不仅有利于中高职学校与正规高校,尤其是高校工科的融合,而且也可以为各类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学历互认、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重要的基础。

我国目前在普通高校与高职的关系方面,一直是强调区别、少有融通的,致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多集中于普通高校,而一些高职院校却吃不饱、没人上,这与政府的引导和制度安排是紧密相关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作为一个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双重特点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体应该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而在这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是较小的。比较欧美、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都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其社会地位、收入保障与教授和公务员比也不逊色。可见,如果不在观念和制度设计方面扭转这一根本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引发多方面的危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要从总体上调整人力资源规划结构,而与之紧密配合的将是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调整,使职业教育的短板快速强壮起来,使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着力于促进高教大众化

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行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只依靠公立正规大学的自我膨胀来达成目标的,各国普遍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一是利用短期大学,包括两年制社区学院、城市学院等,为地方求学者提供就近、便宜、与地方经济及行业特色相关的高等教育,这类学校与正规高校之间建立了学分、学历认同的衔接通道。二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通过“开放大学”、网络大学课程等,为更多的学习需求者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选择。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实行的“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就有类似的功能和特点,但相关的社会响应与支持并不明显。三是广泛吸收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资源,如社会上的专业新技术培训机构、工业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孵化器等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在中国目前的学历认证体系中,因为没有政府和行业的认可而难以发挥这些教育学习资源教学更专业、服务更到位、效果更理想的作用。

国外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思路是很务实的,以成本低、负担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特点,重点放在基础的拓展方面,并架构了融通短期地方职业类高校与正规名牌高校的桥梁,发展是稳步推进的。而不是一拥而上、盲目升格,仅仅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学习者、用人机构的需求。

在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阶梯的设置与结构的系统化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有公立四年制大学一枝独秀,则使教育生态无法优化,也使得大众化本身的发展空间难以持续拓展。

仅从正规高校的学生住宿这一方面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所进行的“后勤社会化”的探索,就是看到了与高校育人并非直接相关的住宿问题不仅是高校提高质量的沉重负担,而且也是影响高校聚焦教育、拓展规模的主要障碍。若能变必须住校为可选择性地住校,高校的发展思路将会有较大改变,在这方面国外的先行经验值得关注。

着手于高校自主发展,助推其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