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10 16: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1

【关键词】思想工作 以人为本 政治素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种冲击和挑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落实、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尤为重要,如何依托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解决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两个方面。同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贯彻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生发、产生作用和维持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因此,学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三者缺一不可。

中职学校日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些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但易受外界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变化对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中职学校管理模式死板,例如各中职学校都很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但实际情况常常是管理机构设置得越多、规章制度越严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管理本身出现的漏洞反而越多。同时,管理者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喜欢采取容易操作的行政管理手段,通过“压”“控”等方式对待学生,至于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有进步,管理者反而没有去关注。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对违反以人为本原则的,没有人情味的硬性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较宽松的环境,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忽略了个体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天赋有差别,能力、兴趣也有差别。由于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求的多极性、各类高校的层次性,都显示出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上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材施教。长此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中职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同时,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教育过程缺乏互动。在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中职学校仍然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从哲学理论上来说,这一教育方法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人的变化,不符合所强调的“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基本观点,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利于以人为本作用的发挥。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虽然灌输的方法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到今天,它的实效性越来越小。过多地采用硬性灌输方式是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主体的接受程度考虑较少,教育方法仍局限于教师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全面了解。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将在互动中形成的共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这些年轻的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带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结合当前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改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手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师生和谐平等关系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摒弃传统的师道。承认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为学生兴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能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自然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用科学务实的态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实质,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和教育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高校实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心理健康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学生困于呆板的框框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优势,使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真正解决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中职生人际交往、求职、恋爱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发掘学生的潜在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

第三,用实在的办法正面激励中职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采用各种奖惩的措施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受教育者通过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作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完成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篇2

关键词:思想教育;教育理念;评价模式 

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统一过程。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的中职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难等现状,主要表现在:自控能力差,自我独立感强,性格叛逆严重,学习基础差,政治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心理素质与合作能力较差,法制、纪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不强,人格发展不完善,文明修养缺乏等。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相比于高等教育的突飞猛进,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一直处于彷徨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处于职业教育的相对较低层次,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认为中职学生本就是同龄人中学习水平较差的人,不管学校与教师怎样努力培养,都难以培养成人才。有些学生认为中职教育是没有前途的学校,进人中职学校就会被贴上低人一等的标签,继而产生在中职学校里书读得再好也没有用的思想。从教师到学生的这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二)价值观念偏差大。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也处于急剧变革中,文化与思想的多元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加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中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来自各个途径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中职学生接受价值观念与思想感染也表现出多元的倾向。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对中职教育学习认识的不到位,使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偏差,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三观缺失、没有责任感与正义感,并且表现出对前途的迷茫,甚至一些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直接影响其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正常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是对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理解较差,逆反心理重,上进心差等。 

(三)思想教育手段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对学生成才成人的基础。不仅可以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使他们对社会与环境有所认识,从而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时,能够迅速地融入社会,完成从学业到就业的转变。但从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内容过于老套,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集中上大课、听报告等形式,对于接触网络与多媒体频繁的九零后中职学生来说,不仅没有吸引力,而且厌烦心理严重。不少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存在很大反差,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学生反而不知道怎么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 

二、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思想教育,抓好正面教育的主旋律。在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爱心作为思想基础,以父母之心对学生进行教育,下大力气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教育方式,真正提升教育成效。 

学校要重视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精力充沛,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中职生,使其健康发展。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放在第一位,抓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抓好学生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的教育,培养优良的班风,引导学生以最积极的心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创业的真本事。 

(二)转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从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他们往往比较抗拒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工作方法上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需要。对于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模式中跳出来,把每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给学生论证出来,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道理中走得正确,前进得快。 

(三)改革教育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学校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育方式,如将压制管理转变为关心爱护,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防范,教师单向灌输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再次,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中职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因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进行体验社会生活,不断增强社会知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单靠职业学校,而是需要有关部门共同行动起来,为中职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四)创新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学科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应试考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想法,这极大地影响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不能够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育方式,创新评价模式,把中职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0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为中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用资源。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了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改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媒体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扩展了眼界,但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地破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易受外界影响,使得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妥善解决新问题,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中职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下中职教育更偏重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常花更多的精力在技能学习上,而往往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中职教育也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实用型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的标准不仅仅包括合格的科学素质,还包括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办学理念往往功利性较强,在教学资源分配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教学目标定在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提高其专业技能上。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二)资源投入不够,教育方式落伍。在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步增大的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竞争面临更大的压力。但由于中职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很多中职学校不得不精简人员,因此不受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教师就成了首先被裁减的那一部分,导致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严重不足。教育功利化倾向导致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投入严重不足。要想搞好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一味片面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小部分思想政治课或“教学型”专业教师寄予希望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采购了一些多媒体设备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但也仅仅是买了一些软硬件设备而已,在教学理念上依然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很多教师也仅仅是会用这些O备,但并没有具备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思想。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至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厌倦了这种保守、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部分教师仍然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他们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抒发,因而心里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新环境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我国的思想教育环境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校应该紧跟互联网发展潮流,认真学习互联网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要意识互联网技术对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影响,要不断转变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和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把握新媒体网络带来的机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断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网络上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而使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飞跃式发展。

(二)借助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教师应该根据新媒体技术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有效果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利用新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一方面,中职教师应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在线公开课等现代信息和网络沟通渠道,向学生传播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利用邮箱、QQ、微信、微博、(下转第23页)(上接第7页)班级网页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情感,利用新媒体社区向学生传输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

比如,在中职政治教学《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这一课中的“矛盾”这个概念,有不少同学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将生活常识得来的“矛盾”概念用于对政治学中的“矛盾”的理解,将问题简单化,或者直接回避矛盾,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过于偏激,从而导致矛盾激化。在这一课当中,中职政治教师要向学生分析矛盾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矛盾的实质,对矛盾有正确的认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矛盾的观点去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人生中的矛盾,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这一课里,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引出这一中心意思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一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存在这种关系的图片展示出来,例如“足球比赛当中的攻与守”“学习当中的苦与乐”,等等。然后再使用多媒体,将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展示出来,结合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这个概念。

又如,在中职政治教学《个人收入与理财》这一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将一张幸福的三口之家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告诉学生幸福的家庭需要各种日常生活来维持。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消费品的时候需要使用金钱,而想要获得金钱就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劳动所获得的回报便是我们的收入,那么对自身收入应该如何分配呢?以此来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并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展示在多媒体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收入与理财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发挥现代科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不能缺少网络道德,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但是,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网络上还存在很多道德败坏的现象。因此,除了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网络管理,规范公共网络行为,中职学校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明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坚守网络道德底线。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尽可能提高学生在网络应用中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14-01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学校、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政策等几个方面来着手,其具体策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有效教学氛围的营造

构建良好的有效教学氛围需要教育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首先,从教育的相关管理部门来看,非常重视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1993年以来教育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进行了几次的重大改革,其中2001年第二轮教改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一轮德育课教改方案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性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还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其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可见,教育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而有效的教学氛围。其次,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就要提高教育质量,而要提高教育就必须以提高德育的质量为前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校就要坚持创新教学的理念,以加强对教资的培训来促使其政治思想觉悟和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尊重教师的创新教学,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积极开展与有效教学课堂相关的各类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有效教学氛围。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显得更加重要的,因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之一,从自身进行转变会起到很好的主动出击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有效教学是高效率的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能获得比以往更高的授课效率,让学生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并能通过良好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身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极具吸引力的课程,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的观念就要转变,要重新理解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教育的本身是育人而不是简单而纯粹知识的灌输,作为辛勤的园丁就要恪尽职守,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体现,要以传承与弘扬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实现教师价值。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即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未能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实现良性的循环教学模式。目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到的可行方法很多,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但必须指出的是所有教学方法的改进或引进都要基于教学本身,不是为了取悦学生,经验告诉我们,过度地迎合学生会使教师陷入不堪的境地。因此,在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或引进时要充分地把握好度,要以适合各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较为理智,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下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所以教学方法可采用较为符合当下学生感兴趣的影视教学或借用手机媒体等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

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不错,但并未取得有效的课堂效果,大多在于其对于教学设计环节的不重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引导导致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要做到有明确教学目标,就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实际教学的各阶段授课,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程序的编排、把握重点难点以及上下关联,做到不因面面俱到而顾此失彼,切实保证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

篇5

【关键词】中专;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一、时代背景

中专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以及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兴起,使中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直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改变,一张报纸、一个报告、一堂大课,是我们所熟知的教学场景。而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学的结果反馈。忽视对中专生思想活动的掌握,更使中专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有的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必须更具有时代性。

二、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教学理念不符合时代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中专生培养成才的重要基石,是其它一切教育的起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长期以来都沿袭着以前的做法,缺少变化,不符合时代特点。如,在网络时代,我们迎来了知识爆炸,只要有心,大多数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中专生同样如此,他们有着丰富的信息渠道,对社会的热点与焦点十分关心,表现出网络时代青年的特点,他们更自主,更独立,在诸如爱国主义的理解上,更倾向于以个体价值的实现来体现社会整体价值。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还是古老方式,理念还是那种将人培养成高大全或向高大全靠拢,使中专生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思想政治教学与实际脱钩严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更多时候表现出来是一门功课,老师可以从中划出知识点,却没有意识到更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典范,身边的、有血有肉的典范,从而使学生感受思想政治教学中所接触的内容过于虚幻,与实际关系不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学并不是一堂课,而是人们需要用一生去学习、去实践的课程。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而言,太多的大道理,太高大的形象会让他们感觉到距离感,表现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叛逆心,反倒使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欠佳。

3.思想政治教学不受重视。中专学校里,普遍存在重视技能教学,忽视思想政治教学的现象。由于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繁重的教学使思想政治教学成为中专学校不受重视的部分,甚至有些校领导认为思想政治教学要进一步压缩。正是这种不重视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做法,使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和接受思想政治教学的学生都产生了对其忽视的后果,成为当前提升中专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增强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1.转变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学,由于其内容的特定性,使其难以与技能教学那样立竿见影,它必须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由学生真正学进去并表现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上,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学。要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当作思想政治教学的平等主体,以老师对三观的理解与表现,来影响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通过老师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地对待外部事物的判断,从而使学生不在迷茫。

2.强化时代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强化时代内容,提升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可以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入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案例式教学。如选取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现象,介绍社会对这种现象的各种看法,并向学生分析为何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看法与观点,继而再向学生分析应该持有什么的观点与看法,以及在遇到这种事情时,学生应该如何做。在教学中加入这种当前正发生或发生不久的事件,以时代内容取代一成不变的灌输,其效果明显要好的多。

3.创新教育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中专教育中可有可无的部分,相反它是学生是否能够成材的基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识,不断创新其教育途径。一方面,可以根据中专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力开展中专生心理教育与辅导,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并通过心理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继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要努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网络课堂的形式,将学生从游戏中拽回来,以学生可以接受并喜欢的网络方式,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信念。

四、结束语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必须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结合中专生思想特点,通过课堂教学的改善,实现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中专生成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浅议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09,2.

篇6

二十多年来,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一直做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子,现简要总结。

一、书本理论联系学生实际

理论高于实践但毕竟源自于实践。思想政治教学中切勿空谈理论,只看课本,应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去理解理论。初中生虽然涉世尚浅,但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很多问题也逐步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感知经验,并善于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看似空洞的理论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理解了才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总是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又感兴趣的事例,用事例去熏陶学生。

例如:初三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关特色理论方面的内容,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感知经验,从生活中去体会理论,从身边的变化中去理解理论的正确性,既坚定了政治立场,又激发了学生对党的热爱,德育教育得以落实。

教材中充满理论,理论是生活的提炼,教师的工作就是建立起学生生活与教材理论的联系桥梁。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老师总结要点学生记忆。这种模式既不符合教改的要求,更不能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发挥。教师要善于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模式,让思想政治课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师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各抒己见。虽然你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回答与所谓的答案相去甚远,但这毕竟是学生经过思考而得出的,这就是难能可贵的。我从不轻易否认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在这个时候,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是指导学生生活的,学生的生活是斑斓多彩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就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学生理解了才能去接受,接受了才能落实在行动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三、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又是德育教育的必要手段,没有情感的交流继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德育教育就不能走进学生心灵,就不会触动学生的灵魂,也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教材中去,让教材的内容感染学生,继而指导学生的实践。

比如:苏教版九年级教材中有关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内容,我就首先让学生去挖掘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学们如数家珍般讨论,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民族文化认同在此刻得以升华,爱国主义教育得以落实,这样做要比老师的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情感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价值观,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从情感认同开始的,德育教育功能也是以情感认同为基础的。

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7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及责任意识的强化都有着潜在深远的影响。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责任教育这一章节的教授,完善该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责任意识真正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

结合当今中国发展局势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有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当面临两难的抉择时,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做一个高素质的新青年。不仅如此,日常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章节的重点授课,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对学生的行为举措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大胆彰显自身鲜明个性与特有优势的过程中仍能理性规范自身行为,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2有助于高校学生与时俱进的成长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革新,也对责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也加大了教育力度,志在培养出更优秀的全方位人才。然而,没有责任感的人注定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无用的人,责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肩负着帮助学生走在正途的艰巨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能与时俱进的稳步成长。

1.3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纵观古今,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理念里始终倡导“修身”,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性及道德修养起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有助于高校学生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带动他人一齐进步。西方文化的责任教育侧重宣扬个体独立,旨在培养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履行社会义务。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不断革新,使得其在责任教育方面“中西合璧”,充分吸取中西方精华,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

2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教育的策略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责任教育的现状,对责任教育的有效提高提出了如下几点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更多的实时资讯,开阔学生视野,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责任”有更切乎实际的理解。还可以变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责任教育自主提问,动员学生集体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

2.2注重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的理念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本理论中看社会发展,也从社会发展中提高对责任的见解,让责任教育与时代共同进步。

2.3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要清醒的看到时展赋予学生的全新责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与责任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或者法律科普趣味活动,通过一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做一个于家于国都有利的栋梁之才。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责任教育的着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责任对一个人自身的发展、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不懂责任为何物的学生是自私自利的,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响应社会的号召,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责任教育之路,势必是一条长久而意义深远的路。参考文献

[1]孙雪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 政治课;魅力;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和关注学生人品的培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教师,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又付出就会有所回报。为了纠正学生对这门课的一些偏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一方面在学生身上下功夫,使学生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充满魅力,学生喜爱的一门课。

一、应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具有令学生折服的人格魅力。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更要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并且时不时地在教学中涉及学生们的兴趣领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佩服你并被你所吸引;平时多关心学生,深入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用生动的语言、丰沛的感情来再现历史,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化”魅力;微笑着面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学生、评价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信任与尊重;言谈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坚强自制、幽默睿智等精神品性,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优化自己。

1、教学应注重学生需求。

首先,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当前,思想政治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吸引力不强,教育成效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不重视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求美,求真,求友谊,求有价值的人生,渴求得到理解和尊重。然而,我们却把这些往往排除在视野之外,甚至把其中的某些要求视为错误的东西加以压,禁,限,防。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了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时候,才能使受教育者出于一种积极的接收窗台,从而产生良好的内画效果。否则,就很难谈到真正的教育成效。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

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广大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感到,现在的教学内容偏高,偏大,偏远。使得政治教师不约而同地思考同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到底给学生讲授多高多深的道理较为合适呢?这说明思想政治课要更好地切合学生需求。我们知道,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向往感情,但不敢公开言感情;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曾举办了“关于感情”的讨论科,指导学生懂得感情它是亲情,友情,爱情的统一,青少年时期应集中精力学习,珍惜朋友间的友情。这节讨论课学生畅所欲言,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态度。又如:在上“价值规律作用”这节内容时,针对近年来学生普遍报考经济管理专业,课上就做这样的设计打动他们的心:“同学们相当企业家吗?那就要学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艺术;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有强烈的市场观念”中学生渴望成才,如果我们能用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他们,学生就会渐渐感觉到我们所讲的道理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就会从中产生。

2、教学应加强教师的教法 。

首先,“以爱结情”古语说的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思想政治课要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头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一份情。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亲其师而爱其道”就是如此,所以,我利用自己没带班的优势,把业余时间全部花费在学生身上,课外,晚自习给学生辅导讲评作业,常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帮助和体贴他们,学生则以纸条,书信的形式给我真情的回报。

其次,“幽默生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注意集中,思维敏捷。有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若用幽默风趣地语言引起学生的欢乐是不庄重,不严肃的。我认为以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更能为学生接受,也更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如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知识点时,我想学生讲了一个“卖黄油”的幽默故事:古时候有个卖黄油的人,杜某。每天出门前,妻子都要偷偷地舀一勺放在家里,年终时,家里贫困无油,这时,妻子便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黄油,度过了年关。邻居是一个卖皇历的秦某,他妻子也仿照杜某妻子的做法,结果年终时,他拿出厚厚的一沓黄历,秦某哭笑不得,学生听了这个故事,捧腹大笑,而在这笑声中学生也加深了对哲理的理解。

再次,就是“比喻激趣”。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事理。一则贴切的比喻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使思想的表达和事理的阐述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事半功倍之效。只有这样,就定能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魅力的学科。

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其实高中理科班的学生并不讨厌思想政治课,相反,他们挺爱学也挺好学。他们明白,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使他们知道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人生观;怎样正确看世界、看未来。所以,我认为只要政治教师真正爱这门学科,爱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么,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参考文献:

[1]李佳丽.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网络导报,2012(27).

篇9

一、现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及思想现状

(一)就业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契机下,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机会,解决了许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尤为明显。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首要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2]。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转变了办学方式,建立了相关实习基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期学生能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顺利就业。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很多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设置了学历门槛,只招收那些学历高的毕业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同时,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了一些不良情绪,导致就业受到影响,如期望过高、贪图舒适及缺乏自信等。

(二)思想现状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既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相关实践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面对变化的就业市场时,由于缺乏必要了解,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盲目情绪,不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3]。很多毕业生没有认识到到现今就业形势的变化,认为大学生仍然是时代的“宠儿”,殊不知现今的高等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在就业时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就业时期望过高,因此不利于就业。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时,只找一些较为轻松的岗位,导致就业困难。另外,企业招聘员工时,首先看毕业生的学历状况,对于高职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比较轻视,这也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

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短期性

一些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存在时间短的问题,只在学生临毕业时进行。并且,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相关课程较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一些授课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中,只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及社会上的一些就业信息进行讲解,而没有对就业问题进行全面专业的阐述[4]。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指导的实际作用,而在正式就业时,出现种种问题。

(二)专业素质不足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只当做每个科系日常的任务,由班级的辅导员或是其他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承担授课。他们虽然积累了相关经验,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也比较了解,但毕竟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同时缺少职场求职经历,这种状况下,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好,并出现了诸多问题,限制了思想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与实际出现脱节

就业指导时,一些高职院校选择专家演讲等形式,指导内容上注重对现今的就业形势以及技巧的分析。或在指导时,只单纯讲授如何找工作的问题。这种就业指导的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定描述,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及求职时应该保持何种心态的教育[5]。这种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求职实际存在脱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就业难题难以解决。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途径

(一)全程教育

如前所说,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很少,就业指导很难发挥应有作用。今后的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以往时间短的状况。高职院校可设立相关就业指导工作教研室,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牵头,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整改,积极改变就业指导的开展方式,从而有效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首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已将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在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融合其中,并视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要想实现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6]。另外,应对学校各方优秀资源进行整合,为强化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提供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全面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三观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等。通过班级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就业态度及就业理念方面进行指导。之后,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向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及就业技巧等,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选择好相关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解决学生就业时遇到的诸多问题[7]。通过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而更好地就业。

(三)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就业。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及针对性,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效果。另外,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学生就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择业观,还能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使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

篇10

1.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通过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课已经成了一门单一的知识传授课,许多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思想觉悟的培养,使学生也只关心考题、考分,而根本就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道德素质难免会出现道德信念上“知而不信”,在道德行为上的“言而无信”,“行而无信”,从而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2.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多采用“注入式”和“满堂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充分表现。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只能死记硬背现成的答案,无形中压抑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想象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技能和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受 “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素质仍然令人忧虑。比如,不少教师难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探索,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这种只重视少数升学学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加重了升学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打击了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此外,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也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应试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利影响的消解

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消解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标准为中心,以考试结果为中心,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只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而进行,严重制约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难以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和与时展相脉搏相合拍,与中学生成长特点相符合,更加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消解的手段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注入式”、接受式的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元认知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治学型学习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采用投影、动画、录像、多媒体等有效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3.建立完善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消解的关键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关键还是要建立合理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落实高中培养目标、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如果仍然坚持以学科成绩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就会造成理科生、文科生学习政治都是为了“考试(会考)”、“升学”而学习,这样必然会影响他们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要逐步建立多元化,开放式、重过程的新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如:尽快建立科学的选修课、学分制、模块设置、社会实践、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实行学生自评、同伴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完善的操行评价记载,力求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发展轨迹。重视学生成长过程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充分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有关资料和信息,使其能够综合地评价出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以及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素质状况,以便于思想政治教师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